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方案(通用8篇)
1.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方案 篇一
为了做好预防春季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确保我校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教育局下发的《关于转发地区教育局<关于切实做好校园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特制订此实施方案.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
就近期我地区多所学校发生腮腺炎、水痘等疫情,给我校在预防春季传染病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我校领导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我校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和督察组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王光存
副组长:桑文科
成 员:杨太平安丰玲 王 波 王显明 以及各班班主任
督察小组名单:
组 长:吴静
副组长:杨爱华
成 员:王生才 方晓陵 李运华
三、安排部署
1、召开教职工大会,传达会议精神,是全校教职工在高度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春季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2、各个班级组织开展一次以有效预防春季传染病传播为主题的班会。教育学生:科学看待,科学对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通风;媒体消毒;认真做好晨检工作;多喝热水;经常用流动水洗手;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3、负责学校厕所值周的班级用白灰对厕所进行消毒,各个班级结合“爱国卫生月”清理好所属环境的卫生,保证环境卫生的清洁。
4、加强宣传力度。利用班级黑板报,宣传栏进行宣传,使广大学生在思想上能够清醒的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性。负责国旗下讲话的班级以此次活动内容为主题,进行广播宣传。
5、班级举行一次以“有效预防春季传染病”为内容的知识竞赛。
学校相关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切实使我校学生能够有效的预防春季传染病,确保我校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
2.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方案 篇二
1 治疗措施
当发现犊牛存在腹泻症状以后, 首先需要隔离处理。隔离的过程中, 需要将病犊转移到单独、干燥以及干净的牛棚, 与此同时, 应当在地上铺上清洁、干燥的垫草, 并且做好病犊的护理工作, 以此来消除犊牛腹泻的病因。
当确诊为犊牛传染性腹泻症状以后, 给予磺胺脒10~20 g、呋喃西林0.1~0.3 g、金霉素1~2 g灌服治疗, 每日3次。与此同时, 给予病犊肌肉注射24万单位庆大霉素, 同样每日3次, 并且综合参考病犊脱水的实际情况给予解毒、补液等措施。
成年母牛在临产前20天注射维生素E亚硒酸钠20 m L、25 000单位的维生素A以及2 500单位的维生素D;针对犊牛, 肌肉注射维生素E亚硒酸钠5 m L、2 500单位的维生素A以及2 500单位的维生素D;综合参考犊牛实际情况, 存在脱水的症状则需要给予5%浓度的葡萄糖盐水、5%浓度的碳酸氢钠, 保证补液解毒与抑菌强心的效果[2]。
2 预防策略
其一, 因为母牛因素所导致的犊牛腹泻症状, 应当从提升母牛身体素质着手, 在有效保障母牛妊娠阶段营养平衡的前提下, 尽可能加强母牛体质锻炼, 每日锻炼时间应当在1 h以上, 以此来保障胎儿能够在母牛体内健康的发育, 以此来避免母体引发犊牛腹泻的可能性。
其二, 针对犊牛管理与护理方面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 针对牛舍环境卫生进行优化, 包含母牛分娩舍与犊牛舍, 勤换草、保障牛舍整洁干净以及充足的阳光。除此之外, 还应当做好牛舍的消毒工作。另一方面, 针对犊牛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 初乳提供应当保持恒温、定时以及定量, 同时注重提升犊牛的抵抗力与免疫力, 尽可能将腹泻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其三, 做好产前药物预防工作, 妊娠阶段给予母牛注射药物, 分娩以前需要注射对应的维生素等一直到分娩。
3 结语
综上所述, 对犊牛传染性腹泻症状, 需要在充分掌握临床症状、发病因素, 针对上述因素采用针对性的治疗与预防措施, 尽可能将犊牛传染性腹泻的病死率与发病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胜义, 黄美州, 王慧, 等.犊牛腹泻病原调查及与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J].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6, 02:7~10.
3.新《传染病防治法》,新在哪里 篇三
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并于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对照新老两个版本,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内容增加了近1倍,共有9章80条。
看法律条文,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件枯燥的事。然而,传染病的防与治又怎能离开广大群众的参与、配合与支持?为此,记者采访了几位传染病防治方面的医学专家。通过专家对法律条文的解读,相信会对我们更好地了解《传染病防治法》有所帮助。
三级分类依旧,病种归类有变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科主任医师翁心华教授介绍说,《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所谓甲类,是指危害性极大、需要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6小时内报告,农村报告不超过12小时。无论是老法还是修订后的新法,列入甲类传染病的同为两种,即鼠疫和霍乱。乙类则指需要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如狂犬病、艾滋病、炭疽等,而在老法中被纳入丙类的肺结核、血吸虫病、新生儿破伤风,在新法中被纳入乙类。丙类则为需要监测管理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常务委员兼学术秘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副院长缪晓辉教授认为,新法对传染病病种归类所作的一些改动,总的来说比较合理。近年来,由于艾滋病、免疫功能低下(包括使用免疫抑制药后)人群增多、城乡人口交流频繁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结核病的发病率呈全球性增高,而且由于出现细菌耐药,结核病的治疗难度也在增加,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和危害,所以把肺结核“升级”理所当然;血吸虫病这个“瘟神”曾经一度被狠狠地打击过,但从来就没有被完全“送”走,相反,最近几年来,在我国多个省份,该病“卷土重来,愈演愈烈”,个别地区已经发展到特别严重的地步。在这个背景下,该病“升级”很有必要;至于新生儿破伤风的“升级”,主要是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消除欠发达地区旧式接生的陋习、保护儿童生命权益的角度考虑。
老法将甲、乙、丙三类共计35种传染病列为法定传染病;新法则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两种新发传染病,并将之纳入乙类,使得法定的传染病达37种,即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新法还规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三种传染病虽然只被纳入乙类,但由于其传染性强、危害大,如果先要报批、公布才能实施,难免贻误时机,导致严重后果,因此这三种乙类传染病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而在老法中,纳入乙类的艾滋病“享受”的也是升级待遇即按甲类传染病来管理,病人予以隔离治疗。但在这次修订后的传染病法中,艾滋病的管理归至一般的乙类传染病管理。
艾滋病的管理为什么降级?受访专家一致认为,这有利于降低民众对艾滋病的恐慌心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主任医师、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桂希恩教授说,当年之所以这么制定,是因为对艾滋病的了解和认识还十分有限。随着对艾滋病认识的不断深入,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已很明确,只要阻断血液、性和母婴三大传播途径,艾滋病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神秘可怕。正常的一般性的交往,如握手、拥抱、聚餐、共同学习办公,是不会传染的。因此,作为乙类传染病的艾滋病,回归到乙类传染病管理方式是符合其自身特点的。
消除歧视,彰显人文关怀
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人在就学、就业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遭受歧视的现象则更为普遍。在我国,多数传染病发生在广大的农村,一些传染病病人因这样那样的原因得不到及时救治。为此,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制定了一系列更具人性化的措施,如第16条、第52条、第62条分别指出: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援救和接诊治疗。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医疗救助,减免医疗费用。
桂希恩教授说,以艾滋病为例,歧视表现在方方面面:有些医院如临大敌,拒绝救治;招工单位不给予安排工作;左右邻居闻讯后,不是自己转移到别处住,就是将感染者、病人赶出居所……歧视带来的后果又是什么呢?感染者或病人拒绝治疗、自杀,或隐姓埋名、异地隐居、隐瞒病史,或报复社会或被坏人利用。这样一来,极不利于了解真实的疫情,也就谈不上对传染病的有效控制。因此,消除歧视在防治传染病方面非常重要,既是对感染者、病人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
翁心华教授说,有不少优秀的年轻人,仅仅因感染了乙肝病毒而找不到工作。病人也有工作的权力!现在有了法律的武器,他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了。
“保护个人隐私”是近年来觉醒起来的一种意识,老法中没有涉及。修订后的新法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对于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将依法给予处分。
受访专家们说,修改补充的一系列法律条文彰显人文关怀,体现出对百姓权利的一种尊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采访中,翁心华教授提到发生在2003年非典流行时期的一件事:有一位正在北京某医院进修的外地医生,在工作中与非典病人有过接触,后出现不适。但这位医生并没有及时将自己的情况如实报告,而是不声不响地回到自己居住的所在地,最后造成非典在异地的传播。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所谓传染病,其特点就是一个“传”字。要阻断这根传染链,有三个环节,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和减少人群易感性,而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们的配合。
新法明确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报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而作为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鉴于非典带来的惨痛教训,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和公布制度作了完善,并新设立了传染病疫情信息通报制度。
4.小学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四
旬阳县甘溪镇中心学校 2013年“双创”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园林县城的决定》和县教体局《2013年“双创”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落实各级“双创”工作要求,确保学校的“双创”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指导思想。按照“以人为本,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位”的要求,以改善环境卫生秩序,提升人居环境水平为突破口,以提升师生卫生、环保素质为核心,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净化环境为重点,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推进“双创”工作。
2、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让广大师生充分享受创建成果;坚持综合治理,健全管理长效机制;坚持以学校为本,班班互动,师生合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坚持把“双创”工作与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工作相结合,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与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二、成立“双创”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向维录
副组长:龙 凯 李正英
成 员:王 博 刘 伟 王世斌 高 赛 杨居瑞 杨 波 李兰萍 任茂清 石 芳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双创”办,李正英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王博同志负责日常办公。
三、主要工作任务
1、积极争创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2、在教师、学生中开展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和园林县城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师生学习有关“双创”宣传材料,并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使“双创”宣传进班级、进课堂,做到有活动、有人抓,掀起“双创”工作新高潮。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标语、各种会议、演讲赛等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3、在师生中全面开展卫生健康、环境良好教育活动,建立学校卫生健康、环境建设评价考核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实做好学校常见病防治和学生预防接种工作,大力普及卫生常识,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了解旬阳、热爱甘溪、热爱学校的教育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擦亮甘溪的社会实践活动,彻底清扫和保持学校内外环境卫生,消灭蚊蝇、老鼠,确保干净卫生的育人环境。加强学生养成教育,逐步养成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习惯,树立增强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和自律意识,争做文明小学生,为实现“双创”目标做贡献。
4、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健全学校各种卫生管理制度,并督促各班、部室制定卫生细则,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硬化,使校园干净、整洁,确保校园成为“双创”靓丽窗口。
5、按照镇双创办《“双创”责任区及“门前四包”安排》,分管校长负总责,班主任包各班清洁区、教室、宿舍卫生;总务处包食堂、厕所卫生以及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抓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部室负责人包部室卫生。
四、工作步骤和方法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2013年3月。主要工作是:
1、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双创”工作实施方案。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一是召开师生动员大会;二是细化工作任务,层层落实责任;三是开展校容校貌的整治活动。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2013年4月—2013年11月。主要工作是:
1、开设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学校各项卫生工作制度。
2、开设好健康教育课、环保教育课。
3、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继续开展以纪律、卫生、安全等内容为主的评比活动。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卫生习惯和生态意识。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有目地的开展对照检查活动,培养学生自律、自强的良好品质。
4、举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活泼有趣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学生高尚的情操。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环保小卫士评选、星级学生评选等活动陶冶师生的高尚情趣,塑造健康的人格。
5、切实搞好学校卫生工作。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三小”(即小宣传员、小监督员、环保小卫士)活动。做好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做好学生在校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充分利用黑板报和校园广播举办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讲座,向学生宣传卫生、保健常识,建立学生的体质健康档案,经常开展卫生流动红旗的评比活动,始终保持校园的优美环境。
第三阶段:初审整改阶段2013年12月。主要工作:
1、全面开展自查自评工作,检查学校各班、部室负责人、代课教师“双创”任务完成情况。
2、按照自查和县、镇“双创”办初初查意见,全面开展查漏补缺工作,确保各项指标达标。
3、继续抓好学校健康教育和环境整治工作。
4、做好“双创”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建档工作。
第四阶段:申请验收阶段2014年1月。主要工作:
1、收集、整理学校“双创”典型材料。
2、宣传“双创”先进典型,表彰奖励先进班级和优秀个人。
五、工作纪律要求
1、高度重视。学校对“双创”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召开师生动员大会,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迅速行动,全面部署。把广大师生的思想统一到“双创”工作上来,增强搞好创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对学校环境建设的投入。
2、加强领导。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双创”工作方案,由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负具体责任,层层夯实责任,明确落实“双创”工作的时限和要求,确保“双创”工作顺利推进。
3、夯实任务。学校、班级实行目标责任制,细化、量化工作责任,上下齐心协力,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4、广泛宣传。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及校园各种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双创”宣传,使“双创”工作深入人心。
5、跟踪督察。建立“双创”工作的考核和评估机制,纳入学校对班主任、部室负责人、代课教师的考核内容之中,实行“一票否决”。
旬阳县甘溪镇中心学校
2013年4月2日
抄送:县教体局、镇人民政府,镇“双创办”,档
(二)。旬阳县甘溪镇中心学校 2013年4月2日印发
甘校发„2013‟17号
旬阳县甘溪镇中心学校 2012 年爱国卫生月活动方案
2013 年是爱国卫生运动开展 61 周年,今年四月是全国第二 十五个爱国卫生月。根据《旬阳县教体系统春季爱国卫生月实施方案》(旬教体发﹝2013﹞36 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我校开展以“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享有”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活动。为认真搞好今年的“爱国卫生月”活动,达到以月促年的目的,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增强师生卫生意识,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改善校园卫生面貌。特制定爱国卫生活动月活动方案:
一、活动月主题
我校今年“爱国卫生月”活动主题确定为“爱国卫生人人参 与、健康生活人人享有”。
二、活动重点
重点开展学校环境卫生整治,春季除四害,加大卫生活动月 的宣传和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校环境卫生。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为落实好今年爱国卫生月活动的各项任务,特成立领导小组。组 长:向维录
副组长:龙 凯 李正英
成 员:王 博 刘 伟 王世斌 高 赛 杨居瑞
杨 波 李兰萍 任茂清 石 芳
四、具体活动内容
(一)开展学校卫生整治活动。各班彻底清理整治清洁区、教室、宿舍、校园周边等环境卫生,清除灰尘和各种垃圾、污物、白色污染,消除卫生死角,落实卫生巡逻岗。
(二)大力开展春季除四害“四害”活动。认真做好以灭鼠为重点的春季除害防病工作,清除垃圾死角,防止四害孳生。科学、合理使用除四害药物,确保四害密度不超过国家标准。在校园的适当位置建灭鼠角,投放灭鼠药,消灭老鼠。
(三)加大卫生活动月的宣传。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爱国卫生活动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学校内形成浓厚舆论的氛围,使爱国卫生月活动人人参与。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以学校校会、队会、广播站、卫生知识宣传栏、健康课、黑板报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班利用班会开展以爱国卫生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师生饮食的管理工作,保证师生餐饮安全。特别重视学生营养餐食品安全检查工作。集中开展食品、饮用水和公共场所卫生大检查,严把病从口入关
(五)搞好督查,确保成效。为保证今年爱国卫生月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明显成效,我校将加强对活动的督促指导和检查,值周教师组织进行日常卫生检查和卫生大扫除检查验收,使各项工作能有效开展并得到具体的落实。
旬阳县甘溪镇中心学校
2013年4月2日
抄送:县教体局、镇人民政府,镇“双创办”,档
(二)。旬阳县甘溪镇中心学校 2013年4月2日印发
甘校发„2013‟18号
旬阳县甘溪镇中心学校 2013学年爱国卫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3年爱国卫生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以《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依据,抓好常规工作,确保无重大卫生事故发生,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创建平安校园。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卫生工作管理机构,成立由校长向维录任组长,副校长李正英为副组长,校委会成员、完小幼儿园负责人为成员的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卫生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全面提高学校卫生工作整体水平,确保市级卫生单位荣誉,争创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2、广泛进行卫生知识、卫生习惯教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作为重点。
3、认真组织好学生体检工作,监测学生的健康状况。
4、加强学生传染病、常见病预防知识的宣传。保证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达90%以上,红眼病等常见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达100%。
5、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杜绝食品安全事故,争创省级平安校园。
三、工作重点
1、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治理,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
2、大力普及卫生常识,增进学生自我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意识。
3、做好学生传染病管理,严格执行传染病应急预案,如实上报疫情。各班每天都要开窗通风,如有疫情发生要每天消毒。
4.加强卫生室建设,进一步完善硬件建设,配备有卫生知识的兼职卫生保健教师
5、严格规范健康课教学秩序。教导处督促教师按计划、按时间、按内容上好健教课,并按“五有”要求做好健教课的检查工作。
6.加强学生每天三餐的卫生管理,把住病从口入关。
四、落实措施
1、坚持卫生检查制度,每周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继续做好一周两次大检查,一周一次评比,使我校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2、各室要经常保持卫生清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包括卫生包干区)。
3、抓好学生的卫生常识保健与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保证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达90%以上。积极宣传卫生知识,及时表扬卫生工作中的好人好事。本学期将邀请镇卫生院医生来校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4、积极参加上级组织举办的食品卫生安全及后勤工作人员培训班。提高卫生工作水平。
5、加强学生个人卫生检查(头发、指甲、衣着)。每周一早自习期间各班卫生委员进行互查,保健老师抽查,个人卫生状况纳入优秀班集体评选。
6、做好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处理好公共突发卫生事件。
7、认真做好学生健康体检工作,保障学生在校身体健康。建立健全学生卫生保健档案资料。
8、加大校园净化美化力度,增加绿化花木棵数。
9、健全食堂卫生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卫生工作责任人,食堂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有健康证,食堂环境、食品存放符合卫生要求,餐厅空气清新,地面、墙壁整洁,无积尘蛛网。经常检修供水设施,保证饮用水安全。加强学生饮用奶管理,确保学生喝上健康奶。
旬阳县甘溪镇中心学校
2013年4月2日
抄送:县教体局、镇人民政府,镇“双创办”,档
(二)。旬阳县甘溪镇中心学校 2013年4月2日印发
甘校发„2013‟19号
旬阳县甘溪镇中心学校
2013年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传染病在我镇各校的发生与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科学的观点,人本的意识,和谐的主题为中心,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和应急机制,切实做到对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和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向维录
副组长:龙 凯 李正英
成 员:王 博 刘 伟 王世斌 高 赛 杨居瑞 杨 波 李兰萍 任茂清 石 芳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总务处,李正英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王博同志负责日常办公。
三、主要措施
1、严格落实责任。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事关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层层把关,把各个环节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宣传教育。学校要通过晨会、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形式,深入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宣传教育,对外出学生要加强教育,严禁去疫点和疫区走亲访友。
3、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各班要严格执行晨检、午检制度。班主任负责疫情统计(登记造册)、报告工作(于晨检、午检后1小时内完成)。班主任要详细统计学生出勤情况,严格筛查学生缺课原因,通过电话、家访等途径追查病因,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向中心学校总务处报告。
(1)同班级一天内发病2例或连续3天内多例(3例以上)学生患病,并伴有疑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要在2小时内报告总务处。
(2)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立即报告。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要在1小时内报告。
(4)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即报告。
(5)发现甲类或甲、乙、丙类传染病暴发出现,1小时内必须报告。
4、加强师资培训,做好防控普及工作。以“学校传染病的防控”为主要内容,对学校教师进行岗位培训,使教师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为晨检、午检的落实寻找科学依据,共同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5、在学生和家长中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
健康课教师要上好每周一节的健康课,班主任每季度要召开一次防病主题班会,学校卫生室每学期要向家长发放一封传染病防控公开信,向家长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6、筑牢预防屏障
(1)做好疫苗接种工作。要引导学生积极接种疫苗,一年级、幼儿园小班和新转入学生必须持预防接种证复印件报名,学校(幼儿园)将复印件归档保管。
(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结合传染病预防重点工作,及时清洁校园死角,清除蚊蝇滋生地,清除垃圾杂物,彻底消灭卫生死角。
(3)教室、宿舍、办公室每天要开窗通风,让室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4)鼓励学生多到室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教育学生养成便前饭后勤洗手的好习惯,并督促学生用肥皂和流水洗手,不共用毛巾及手帕。
(6)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隔离治疗,病愈后持医院证明入班上课。
(7)加强校园及教室、宿舍日常消毒工作。
四、工作要求
学校各部门、教职工必须各负其责,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措施,认真处理好各环节工作。严格上报制度,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班级发现疫情,立即向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对措施不力、引起严重后果的,对迟报、瞒报疫情的,要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旬阳县甘溪镇中心学校
2013年4月2日
抄送:县教体局、镇人民政府,中心卫生院,档
5.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五
卫生监督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幼儿园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了解和掌握幼儿园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根据泽科教系统党发【2009】34号《关于做好当前维稳、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泽卫字【2009】128号《关于转发自治区卫生厅、教育厅〈关于对学校、托幼机构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检查指导的紧急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和喀署卫传字[2009]204号《喀什地区卫生局关于加强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卫生监督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的要求,切实加强幼儿园甲型H1N1流感防控卫生监督工作,根据幼儿园实际,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实践“三个代表”和贯彻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从维护全园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幼儿园和社会稳定出发,组织本园做好防控甲型H1N1流感、呼吸道等传染病的再次发生,防止幼儿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积极与卫生部门紧密协作,搞好各项预防措施,落实各项预防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全面掌握疫情动态,坚决控制和阻断疫情在幼儿园的扩散和蔓延。
二、成立泽普县幼儿园甲型H1N1流感、呼吸道等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梁素君
副组长:阿提坎木
组 员:宋红梅、姜红玉、海仁古丽、茹仙古丽、崔丽萍、努尔古丽。
工作小组负责领导我园日常防治工作及处理突发事件。定期
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听取总务处、保健室汇报一周园内防治工作情况。校园内出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应及时作出处理,指导园内预防工作的落实,并进行检控和监督。
三、工作措施
(一)、园领导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呼吸道防控卫生监督工作,为认真细致的做好此项工作,迅速组织园医务室工作人员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周密布署,亲自进班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切实将幼儿园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监督检查工作重点
1、立即建立有效、规范、有序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制度、包括疫情报告、传染病人处理及隔离消毒制度、健康教育制度及幼儿体检制度。
2、园内设置甲型H1N1流感报告人,开展晨检、午检和健康教育工作。
3、幼儿室内活动区进行全天开窗通风,每日幼儿离园后及时对室内进行消毒。保健医每日对各班落实的情况进行检查。
(三)、加强宣传力度,防治工作深入人心。
1、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要加强甲型H1N1流感卫生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将季节性、突发性、传染性及食物中毒的预
防内容,纳入我园健康教育工作范围,通过黑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师生正确认识传染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各班要普遍开展一次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主题活动。要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甲型H1N1流感传染病知识和要求,建立家园互动的传染病防控机制。
2、保健室两周一期墙报;由保健室供稿,广播室于每天早操以后播出有关防治传染病知识,并在每日动态中,要报导园内每天晨检情况。
3、印刷宣传单,张贴《园内预防AP工作指引》及《告幼儿家长信》,发至每生及每位家长人手一份,配合我园做好防治传染病工作。
4、提供充足的消毒材料,保证预防工作的需要。要为每个班级配备体温计及消毒液等预防工具和材料。
(四)、切实将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1、坚持每天晨检、午检制度,由各班班主任在早餐、午餐、午点时对全班幼儿进行检查、询问,将登记好的情况报保健室。对缺勤的幼儿做好考勤登记,由班主任负责调查了解缺勤原因。保健室按泽普县卫生局、教育局要求,每天填报甲型H1N1流感防控报表,将相关信息上报教育局。
2、建立监控管理制度。保健室每天将幼儿就诊情况做好登记,对每天发热的人数、名单。所在班级登记后,做好病情追踪检查。
凡发热38℃以上的须到医院就诊。县城幼儿有发热经医院确诊排除传染病的让其家长接回休息,退热后休息一周才可回园上课。城郊外幼儿,有发热须到医院检查确诊,排除传染病则须入住本园隔离室,一天三次由保健室量体温,进行病情追踪治疗,直至痊愈。对暑假从外地返回的教职工和幼儿,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身体异常,要及时进行隔离并送指定医院就治。
3、搞好园内环境卫生,坚持每周周末园内大搞卫生制度,每周周末中午各班由班主任负责搞好幼儿宿舍、活动室卫生,总务室派出老师进行检查合格后才可让家长接幼儿。
4、坚持每天园内课室、午休室喷药消毒制度。午休室由每班三位教师负责喷药消毒,餐桌用消毒水擦抹,喷洒地面;用漂白水清洗厕所,擦抹公共场地。每天下午4:30分上课时间保育员对午休室进行喷药消毒。活动室、卫生间等由总务室派人负责喷药消毒,时间为每天下午7:45分幼儿放学后进行。幼儿园餐饮消毒室每天对各班幼儿餐具消毒碗柜消毒,洗碗池用消毒水擦抹,喷洒地面;用漂白水清洗厕所,擦抹公共场地。
5、园内玩具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必须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每天坚持喷药,且用一定比例的消毒水擦抹,由幼儿园总务室指定人员负责。
6、每两周用药物蒸熏一次午休室、活动室。每两周联系防疫站进行一次全园喷药灭蚊、灭蝇绿化除虫工作。
7、加强幼儿园食堂饮食饮水卫生管理,确保幼儿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
理规定》的要求,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一次严格的培训,作出具体要求,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规范操作,加强餐具和炊具的消毒工作,严防食物中毒和经食物传播其它疾病。食堂对禽类产品的采购要严加管理,不得采购已死亡或有病的禽类产品,加工禽类产品必须经过高温煮熟后才能出售。同时,加强饮用水卫生的管理,每天必须保证向幼儿提供合格充足的饮用水,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食堂用具用消毒碗柜消毒,大型餐具用漂白水浸泡。
8、积极开展园内爱国卫生运动,对园内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要组织开展“整治环境、清洁校园”活动,齐心协力抓好校园环境卫生和除“四害”工作,要彻底消除幼儿园“脏、乱、差”问题以及卫生死角,做到室内清洁、空气畅通,窗明门净、桌椅物品摆放整齐;食堂地面及台面无油迹、污迹;厕所无异味,地面无积水。
9、每天各班值日老师必须检查午休室、活动室是否有开
窗通气。
10、办公室楼道由后勤管理小组负责做好每天喷药消毒,有情况及时报告。
四、经费投入。
所有购买宣传品和消毒药品,预防用药、用品款项全部由园内保教经费支出,不收取幼儿任何费用。
五、坚持疫情报告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
1、坚持疫情“日报告”制度。每天北京时间17:00要准确掌握情况,实行一天一报送,发现疫情每天及时上报县卫生局和
教育局办公室。决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
2、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忽视幼儿卫生安全,防治传染病工作不力者,将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6.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方案 篇六
为加强学校、幼儿园的消毒监督和传染病疫情的处理,防止传染病在学校、幼儿园内的流行和暴发;加强社会办门诊、卫生站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传染病医疗性传播,根据《2008年东莞市传染病防治监督重点检查计划》的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制定黄江镇传染病防治监督实施方案。
一、组织分工
1、成立三个检查小组,由黄维军主任总负责,组长分别为黄维军(兼)、邵伟、曾小明。
第一组:黄维军、刘锡华、陈国昌、张乐其,负责大冚村、旧村、长龙村、袁屋围村、新市居委会、鸡啼岗村。
第二组:邵伟、许明辉、张耀光,负责星光村、田心村、龙见田村、黄京坑村、黄江村、黄牛埔村、北岸村、合路村。
第三组:曾小明、黄栋、李颖、蒋振武,负责刁朗村、社贝村、田美村、板湖村、玉堂围村、胜前岗村。
2、各组负责各村的学校、幼儿园及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按要求书写现场检查笔录,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二、主要检查内容 学校、幼儿园:
1、有无建立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做好传染病病例及疑似病例报告工作。
2、有无执行幼儿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3、有无落实园区室内空气、物品表面及玩具、餐具、个人卫生用品等物品的清洁消毒工作,做好消毒登记记录。
4、有无建立幼儿及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及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医疗机构:
1、有无建立医疗废物的暂存、收集、运送、处理的方法和工作要求。
2、有无建立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3、有无定期对本机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人员
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4、有内镜的有无按规定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受诊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操作人员姓名等项目。
三、实施情况及要求
1、每季度各组按排开展至少一次监督检查。
2、要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按要求提出限期整改,对有违法行为的依法查处,对牵涉范围广、影响大的及时报告上级卫生部门。
3、加强与教育部门、环保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向教育部门通报学校和幼儿园检查中发现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协调环保部门解决医疗卫生机构废物集中处理问题。
4、及时做好总结,按规定上报各种相关资料报表。
7.防治羊传染病的综合措施 篇七
1 传染病发生的规律
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必须有3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在预防传染病时, 切断任意一个环节即可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1.1 传染源
指机体内有病原微生物寄居、生长和繁殖, 并能向外界不断排出病原体的患病动物或健康带菌 (毒) 动物。患病动物是重要的传染源, 患病动物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 传染期分为潜伏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健康带菌 (毒) 动物不表现临床症状, 呈隐性感染。
1.2 传播途径
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其它易感动物体内的途径, 通常分为直接接触传染和间接接触传染。
1.3 易感动物
指某个地区某种动物对病原体的感受性高, 一旦接触到病原就会引起感染。其特点是发病率高, 流行迅速, 传播面广。
2 治疗措施
2.1 诊断及隔离
及时且正确的诊断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不能立即确诊时, 应尽快取病料送有关部门检验, 在检验结果未出来前应根据初步诊断采取相应紧急措施, 以防疫病蔓延和扩散。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 为进一步确诊, 还需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当确诊是传染病时及时隔离病、健羊只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防止健康羊群继续受到传染, 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2 紧急免疫接种
紧急免疫接种是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 对羊群中假定健康羊只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一般紧急免疫接种以使用高免血清最为安全有效, 但其使用量大、价格高、免疫期短。实践证明, 用疫 (菌) 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切实可行,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3 治疗
1) 治疗的原则。治疗和预防相结合, 在治疗的同时, 做好消毒及其他防疫工作, 以控制其蔓延, 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早期治疗和阶段性治疗相结合, 早期治疗对消灭传染源和阻止流行意义重大, 在病程的各个阶段须进行不同的治疗;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 急则治其表、缓则治其本, 对因治疗可消灭侵入机体的病原体、对症治疗可缓解病症;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中西医治疗相结合。可据病情所需各取其长, 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2) 治疗方法。治疗可分为针对病原体的的疗法和针对羊机体的疗法。针对病原体的疗法主要有:抗生素疗法, 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不能滥用, 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化学疗法, 常用磺胺类药物、抗菌增效剂、硝基呋喃类和砷制剂等。针对羊机体的疗法主要有:对症疗法, 为减缓或消除严重症状、调节和恢复羊只生理机能而针对症状选用药物的疗法;护理疗法, 对病羊加强护理、改善营养, 多喂给新鲜、柔软、高质、易消化的饲料, 供给充足饮水, 在病羊无法自己采食的情况下需用胃导管灌服。
3 预防措施
3.1 建立严格的消毒防疫制度
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养殖户需在圈舍出入口设消毒槽 (池) , 槽 (池) 内可放石灰粉或烧碱等, 寒冷季节可加入适量食盐防冻;圈舍要保持干燥清洁并定期消毒;要定时对生产工具进行消毒;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不仅有利于圈舍清扫和消毒, 也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若需引进种羊, 必须保证其来自无疫区, 进行检疫、隔离饲养 (30 d) 并经检测确定无传染病时方可入群。
3.2 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
消毒方法可分为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包括喷雾消毒和熏蒸消毒;物理消毒包括紫外线消毒和通风换气。根据消毒对象和时间的不同选择适宜的消毒方式方可达到预期的目的。如:对羊圈、栏舍及羊群集中的地方进行消毒时, 要先把粪便和垃圾集中消毒处理 (如焚烧、掩埋、化学药物消毒和生物热消毒等) 后, 再对其地面和墙壁等进行消毒;进行羊体消毒时, 数量少时可用消毒药液刷拭羊体, 数量多时可用药浴消毒或体表喷雾消毒;羊体消毒要避免冷天和雨天, 以免羊只受冷刺激或因药液挥发慢被机体吸收而中毒。
3.3 消毒用药时应注意的问题
选择消毒药时, 应根据不同病原、不同时期选择毒副作用小、无刺激、消毒效果好的药物;要掌握消毒药使用的浓度, 浓度太低达不到消毒效果, 浓度太高则会造成浪费、腐蚀设备且易对动物造成伤害;要了解消毒药的用法, 如有的消毒药需现用现配;对圈舍地面进行消毒后, 要经12 h以上、将地面和食槽用清水冲洗后再让羊群入舍方保安全。
3.4 合理处置病死羊的尸体
患传染病的病羊尸体内有大量病原体, 是危险的“传染源”。处理方法有:化制, 在特设的加工厂中加工处理, 既进行了消毒, 而且又能保留有利用价值的东西, 如工业用油脂、骨粉、肉粉等;掩埋, 应选择干燥、平坦且距离住宅、道路、水井、牧场及河流较远的偏僻地区, 掩埋坑深度要求2 m以上;焚烧, 将病死羊尸体投入焚烧炉中烧为灰烬, 此法对于清除传染源最为彻底。
参考文献
[1]冶金福.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生与防治[J].养殖与饲料, 2010 (6) :25-26.
[2]王永宏, 刘基.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9 (2) :50.
8.“非典”十年后,会诊传染病防治 篇八
“2003年的‘非典’和后来的禽流感,提示我们必须对‘人畜共患病’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综合医院的传染性疾病科和感染性疾病科,大多是2003年‘非典’时突击建立的,多数机构处于萎缩阶段,放一两个人在‘守摊’。”
……
8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对《国务院关于传染病防治工作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下称《报告》)进行分组审议、专题询问时,与会人员这样表示。
抗击“非典”十年后,委员们“会诊”出了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哪些问题?
防治体系“薄弱”,如何破解
“‘非典’的突发,给了我们一个警示,近年来国务院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传染病的防控力度、科研立项的支持力度都加大了。我们医疗卫生战线的同志对此深有体会。”丛斌委员在分组审议时这样表示。
2003年以来,我国的传染病防治已经形成了一个政府领导、多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初步工作格局,逐步建立起各级各类传染病预防体系。
“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环境变化、人口流动,病种、病原的复杂关系,给传染病预防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朱静芝表示,基层疾控人员不足、任务重、待遇差,不能适应现实要求。
这一问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调研也有新发现。今年4月至5月,该委员会调研了北京、海南、云南等5个省、市及所辖16个市(县、区),问卷调查了上海、黑龙江等12个省(区、市)。调研发现,我国传染病防治体系还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还存在“财神跟着瘟神走”现象;防治人员数量和能力达不到工作要求;实验室检测能力需提升;基层动物疫病防治机构基础设施和队伍力量薄弱等。
“在加强传染病防控队伍建设方面,国家有什么解决思路和改革措施?”朱静芝在专题询问会上问道。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传染病防控人员的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在人员培训、待遇等方面,都有一些专门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回答说,我国对传染病防控人员建立了卫生防疫津贴,2004年将专职从事传染病、寄生虫病防治人员也纳入津贴范围,并大幅提升津贴标准。目前,全国近20万人获该津贴。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徐科表示,已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重点开展对重点疾病防控、新发传染病应对、实验室检验检测等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强化人员绩效考核评估。
避免“小道消息满天飞”
“明天市内医院转移‘非典’病人,千万不要上街”、“某某学校出现疫情”……2003年非典时期,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谣言。
此类“小道消息”,近年来也出现在小儿手足口病、禽流感等传染病防治过程中。今年4月,浙江省慈溪市警方对3名散布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者予以行政拘留。
谣言止于公开,疫情的科学发布是消除社会恐慌的良药。分组审议期间,多位委员、代表为健全疫情发布制度“支招”。
“传染病疫情的发布,贵在及时、准确。‘非典’以后,疫情发布制度和发布工作已有很大进步,但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韩晓武委员表示,疫情发布不及时、不准确,会耽误疫情防控,且会导致“小道消息会满天飞”,造成社会恐慌甚至混乱。要强化重大疫情只能由中央主要媒体和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官方网站发布制度。
许振超委员建议,地方政府将传染病定为“公共卫生事件”后,应迅速查明发病原由,并尽快向社会公众通报,以平息猜疑和恐慌情绪。“这几年好多地方出现了小儿手足口病,但是发病后,一些地方信息披露显得非常迟缓,从而造成当地家长惶惶不安,不利于传染病防治。”许振超说。
全国人大代表马文芳认为,公众对传染病疫情享有知情权,各级政府和疾控中心应真实、准确、及时对公众公布疫情信息。全国人大代表杨林花则建议,对甲类、乙类传染病,每年或每季度应在全国医疗系统予以公布,以引起各级政府、医疗部门、医疗机构甚至每一个医生的关注。
禽流感等新发病,怎样应对
如果说“非典”是传染病防治法的一次大考,如何防治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则成为新的关注点。
“大规模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或者养殖地区,可能成为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的新的发源地……对传染病可能出现新的发源地和传播途径,是否建立了相应的监测、预警机制?”专题询问时,谢小军委员如是说。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表示,通过坚持日常检测、加强风险评估、建立多部门合作预警机制,目前还没有此类重大传染病发生。如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开展对三峡库区人群的健康检测,17年来,没有发现传染病疫情方面的异常情况。
“禽流感是近十年来我们国家畜牧业面临的重大挑战。2003年年底爆发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一直持续到现在。”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禽流感不仅危害养禽业,也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农业部门一直抓源头治理,防控禽类的禽流感;加强监测,全国基层建立了400多个农业部直属的疫情监测点;制定了严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现疫情,按照预案迅速扑灭。
于康震表示,为了做好今冬明春H7N9的防控,农业部已于7月份印发今年下半年和2014年H7N9病毒监测方案;9月初将召开2013年秋季动物防疫秋防大会,全力避免今冬明春发生大的家禽疫情。
“针对新发传染病的变异规律,有什么科学预测手段?在科研立项上有什么支持?”丛斌问。
徐科表示,从国内外传染病防控实践看,现在大多数传染病的发生规律是难以预见的,主要的应对策略和措施还是设立敏感的、广泛的疾病检测或者症状检测系统。我国已建立覆盖多部门的病原体检测网络实验室体系,加强病原体的检测、识别和溯源能力,加强诊断试剂和疫苗研发等。“十一五”以来,中央财政投入19.1亿元,立项支持146项课题。
跨境传染病,如何防控
“全球化趋势导致传染病的跨边境传播,很多疾病现在已经实行无国界传播,‘非典’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专题询问时,赵白鸽委员对边境地区传染病防控表示关注。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今年调研发现,我国陆地边境线长,地理条件和人员往来方式复杂,特别是云南、广西等西南地区,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接壤,边境无天然隔离屏障,边民往来频繁,疾病跨境传播风险高。近年来,输入性霍乱、艾滋病、登革热等传染病时有发生,边境地区传染病防控任务繁重。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地方财力薄弱,难以独立支撑传染病防治体系和应对严峻的传染病防控形势。
“目前传染病跨境传播的特征在我国有些什么表现?在我国边境口岸和边境地区如何进行防控?如何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赵白鸽问。
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现在全球传染病跨境传播的风险日益严峻,鼠疫、霍乱等古老的传染病频发;肺结核、疟疾等传染病死灰复燃;H1N1、中东呼吸综合征、H7N9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也不断出现。据有关专家表示,现在全世界新发现的传染病病原体有将近40种,其中一半在我国有发现。而我国边境线比较长,特别是陆路边境比较长,像云南、广西、新疆与周边疫情复杂的国家接壤,但医疗基础薄弱,边民往来频繁,监管难度大,疾病跨境传播的风险比较高。
该如何防控?支树平介绍,从口岸卫生防疫来讲,主要是依靠卫生检疫;同时加强日常监测。他坦承,我国口岸总体比较重视卫生防疫,但是发展不平衡。一些大的口岸、机场、海岸口岸,一些大的陆路口岸卫生防疫能力比较强,但是一些临时口岸、季节性口岸的基础比较差,也缺乏设备和人员,还存在比较大的隐患。
支树平表示,目前主要有6方面的防控机制:建立国际传染病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口岸传染病监测机制,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口岸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的监测控制机制,出国人员健康服务体制,联防联控机制(和卫生计生部门及有关部门,和境外卫生组织联防联控,和省、市、县各级组织的联防联控机制等)。其中,在口岸检测方面,我国2008年到2012年口岸排查处置有传染病症状者是11.7万余人,确认各种传染病6349例;今年上半年,在口岸发现有传染病症状12300多人。
“国境卫生检疫依照的《国境卫生检疫法》已实施26年了,现在确实需要修订,希望全国人大常委会能够给予关注和支持。”支树平如是建议。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调研中建议,中央财政应加大对边境地区的传染病防治投入,设立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加强防治体系建设,保障工作经费,从而巩固防止输入性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
困难传染病患者,如何救助
“患有特定新发传染病的困难人群,政府有哪些具体的医疗救助政策?”专题询问会上,丛斌这样提问。
“对于困难传染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国家有一个有效的政策体系。” 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首先回答这一问题。他表示,该体系分两个层次:其一,通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解决,也就是通过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三项基金的报销进行解决;其二,通过第一个层次仍然解决不了的,再通过医疗救助渠道解决,去年全国财政共安排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98亿元。
第二位回答问题的是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按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困难人群特定传染病医疗救助工作,是由民政部门负责。”李立国表示,对新发传染病,民政部会同原卫生部2010年出台《关于做好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切实将低保、五保对象纳入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助的基础上,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重症患者及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困难人员实施救助。2013年,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卫生计生委等四部委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资金保障工作的通知》时,要求通过城乡医疗救助渠道帮助解决人感染H7N9禽流感贫困患者的医疗费用。这些政策都得到了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共给予困难人群医疗救助9134万人次,支出资金221亿元,其中包括新发传染病等。
“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有哪些特殊的扶持政策?有无专项的资金支持?如何加强这方面的支持?” 刘德培委员继续提问。
“近几年国家财政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工作的支持力度是不断加强的。”王保安表示,这种“加强”有两方面表现:一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以及专业防控机构的能力建设方面,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和运作机制;二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对传染病防治的投入呈现倍增的态势。比如说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支持,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补助80%,中部地区补助60%,东部地区补助从10%到50%不等,体现了向中西部的倾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2012年,发改委和原卫生部一起组织编制并启动实施了《重大疾病防治设施建设方案》。中央对西部地区给予了重点支持,去年以来已经安排中央投资20亿元,支持西部地区300多个重大疾病防治设施项目建设。下一步,在中央资金和建设项目安排上都将优先支持西部地区,同时积极推进广西、四川、云南等地艾滋病重点医院,以及青海、云南国家鼠疫菌种库等的建设。
宣传教育预防,切勿“走过场”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报告显示:仍无全国统一的传染病防控教材;一些学校挤占健康教育课时,或对健康教材“一发了之”;一些媒体对“无偿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教育的公益宣传”责任落实不到位;除北京、上海外,多数省份有卫生保健人员的学校比例不超过50%,有的省在10%以下……
“控制传染源需要民众的理解支持,阻断传播途径需要民众积极参与配合,而保护易感人群更需要广大群众有自我保护意识。”专题询问时,姒健敏委员提出,全社会参与对于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系统防治知识的普及非常重要。
在姒健敏看来,当前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作用十分薄弱。“在鼓励全社会参与防治传染病、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上,政府部门有没有规划、目标?学校怎么能保证‘不走过场’?”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聂辰席表示,下一步,将强调媒体的法律责任,扩大公益宣传;提高传染病防治宣传的质量,提倡通俗化、大众化;突出对重点环节、薄弱环节的宣传等。“要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和方式方法,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宣传。”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坦承,目前学校在传染病防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教育部关于开展学校传染病预防教育工作、学校校医和保健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均采取了一些措施,下一步将加大对学校传染病防控教育工作的检查力度,督促学校切实落实防控措施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健康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开发等。
【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07-15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免费07-15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资料06-26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考试试卷09-28
传染病防治报告制度06-17
常见传染病防治培训总结08-01
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11-01
2015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09-13
传染病防治知识顺口溜09-08
2011年XX镇传染病防治年终总结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