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备考计划

2024-08-16

届高考地理备考计划(精选10篇)

1.届高考地理备考计划 篇一

2013届高三地理复习备考计划

一、紧抓高考命题思想

1、地理学科特点

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点,归纳比较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地理学科的教材知识构成主要有三大部分: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综合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强调区域地理(区域地理、高中必修3)在学科中的基础地位,用系统地理(高中地理必修12)的理论,去阐释其原因特点分析差异。

2、地理语言的运用,具有鲜明的专业特征

地理学的表达有别于其他大多数学科,除文字表述外,还需用各种图表等来形象表达。地理高考试卷中正是充分使用了地理表达的文字、图像双重语言,才使得试卷的难度、区分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除了表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原理或规律、变化过程、事象之间的联系等。

3、新课标要求能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

地理能力是指在一般学习能力基础上而为地理学科独有的地理学习与初步研究的能力,包括对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图表的判读、绘制、分析;善于观察、发现和分析地理现象;善于获取或提取地理信息等;善于用地理的思维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新情境中出现的新问题。

4、反映大量的、最新的地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动态,因而具有明显的国家观、发展观、时代观。

二、备考措施

1、认清自己的责任,做好集体备课。

做到每节课都及时集体研读考纲、分析教材、分析学生、选择教法、精选作业,群策群力,充分合理利用时间,团结互助,力争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2、依据考纲整理知识纲要,要讲解到位,重难点突破,考点过关。

通过研读考纲,整理出每单元主要的基础知识纲要,给学生一个引导。通过课堂提问、课后练习等方式及时落实,及时反馈,并督促学生按时整理、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3、精选试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根据教学进度,精选试题,有课节练习,有单元测试,有滚动训练,有综合巩固。练后及时精讲,从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到如何调动和运用知识,科学的描述和阐释问题以及答题技巧等方面全面指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抓整体抓重点抓优生,对目标学生分层要求和辅导。

做好与目标学生的及时交流,了解目标学生对各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帮助他们找到学习中的差距,并制定阶段性学习计划,使其稳步提高,从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必胜的信心。

三、教学要求

1、讲:串讲知识要点,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记忆,提升能力

2、练:精选精练,要求对每个知识点都力求重现一次,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3、评:针对性的评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调得分点,同时由个到类,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考:,研究高考考题导向、特点及其答案和评分标准,组编考题,训练落实。

5、结:教师总结分析,提出措施要求,学生总结不足,及时改正落实。

四、具体安排 高三备考复习分为三轮:

第一轮复习:知识过关,2012年6月到2013年2月初

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2013年2月中至5月初

第三轮复习:高考应试,2013年5月中至6月初

附: 复习进度表

地球地图1个星期必修一8个星期

必修二5个星期必修三3个星期

区域地理6个星期

注:进度细化按照每个星期集体备课研讨制定

高 三 地 理 组

二〇一二年八月

2.届高考地理备考计划 篇二

一、描图填图, 构建空间概念

现在很多题目都是以特定的区域为背景。如果把位置判断错误, 那么学生所得出的结论一定是错误的, 尤其是高考中的“串题”和综合题, 学生会造成严重的失分。针对这一情况, 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在复习世界和中国地理前, 可选取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上的主要经纬线, 让学生用红颜色的笔描出来并读出沿线主要的河流、地形、气候区、国家, 做好这些经纬线的复习, 可以使学生对全球地理事物有一个粗略的定位。在复习区域地理时, 进一步丰富所学地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利用空白的区域或国家填空地图, 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文字知识尽量直观转换到图上, 训练学生用图、填图、绘图、图文互换的能力, 并利于学生课余利用填空图进行单元知识的总结和复习。

二、重原理用规律, 抓住区域要素的特征和要素间的关系

地理高考题中不少题目呈现的形式是“为什么”“怎么样”, 因此, 我们在掌握区域地理的一些地理要素和现象的同时, 要利用我们学过的原理和规律来解释和分析这些地理要素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如:地中海周边为地中海式气候, 我们必须利用气候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其成因, 描述其特征。

区域内的地理要素之间有空间上的联系, 也存在着因果关系。因此复习中既要重视要素形成中的原理规律的分析, 也要加强要素间的联系分析。如:我们在学习气候的基础上, 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该区域的地形、河流、土壤、生物等自然特征和农业、旅游等人文特征。

三、重视区域问题, 培养正确人地观

任何区域的发展中总会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们要能对区域的资源利用状况和生产活动作出合理评价, 发现区域问题, 并提出解决区域问题的对策, 对区域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比如:我国南方的水土流失、欧洲的人口老龄化、中东的水资源紧缺形成的地理背景 (自然因素、人文因素) 、产生的危害、应对的措施, 这都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重点。

四、熟悉图表, 提高判读能力

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地理图表类型很多, 如事物分布图、原理示意图、景观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模式图 (成因、过程、分布) 、系统联系框图等。它们以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我们理解、记忆、分析、比较,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主要图像的组成要素、绘图要领, 熟悉判读技巧, 以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如表格是地理统计资料的分类展示形式, 它能反映出表格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变化的原因以及不同事物的特征和差异。因此在读表格时候应注意以下三点:抓主要线索, 综合分析、认识地理规律;对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与研究;注重对表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

五、运用类比和综合, 加深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

区域对比仍然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地球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地方, 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地理要素的异同, 我们可以将两个区域进行比较、归纳, 可以将不同区域的同一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 帮助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 突出区域地理的区域差异,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比较一般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不同地理事物归纳相似性, 如地中海式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气候特征的相似性归纳;二是类似地理事物比较差异性, 如“中关村”与“美国硅谷”的比较, 六大洲的地中海式气候区的比较, 英国大不列颠岛和我国陕西的比较, 等等。

六、关注热点地区, 深化对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

我们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 应该捕捉与区域地理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将其有效地融入复习之中。从历年高考看, 热点和焦点问题最终还是回归到课本, 还是考查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因此可以精心设计与地理有关的位置、自然特征、资源特征、人口问题、经济特征等问题, 强化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发生地区的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3.2012届高考生物复习备考策略 篇三

关键词:生物;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165-01

2012年高考是四川地区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旧课程进行新旧更替的关键性考试,在这种新形势的挑战下,备战复习时要整体把握,有目标、有计划、更要有方法,才能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取得高考的最后胜利。

一、明确目标,提高复习针对性

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清楚自己前进的方向,就会产生极大的驱动力,高考考纲(考试说明)为复习指明了方向。不要错误的认为钻研考纲是老师的事情,与学生无关,老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考纲。四川地区2012届高考必然在新旧教材更替过程中发挥风向标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新课程改革的动态,把握新旧教材的变化。此外,可找近几年的成套高考试题进行试练,感悟高考,进一步明确高考主要考查的知识,考查的能力,从什么角度怎样考查。只有在复习过程中准确把握高考方向和动态,有针对性的复习,才能提高复习效率,达到高考的要求,取得高考的最后胜利。

二、制定计划,有序复习

复习应考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制定一个符合自身实际的复习计划。缺乏计划,复习就会杂乱无章,失去内在的联系,系统性不强,致使复习效率不高。学生在复习前先整体规划和安排复习时间,可分为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第二轮专题综合复习和综合能力训练等阶段。根据高考考纲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计划;根据老师复习教学计划确定复习进度;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符合自身实际。砍柴不费磨刀之功,详尽合理的复习计划,会使我们的复习规范有序进行,系统完整的掌握所学知识。反之,如果无计划,即使你付出再多的泪水与汗水,也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方法恰当,提高复习效率

好的方法会使我们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借鉴别人好的方法和经验,还要结合自己复习的具体情况,不断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符合自己的有效复习方法。

1.电影回放法:生物学科的知识点和考点很多,同学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遗忘,怎样才能克服这个问题呢?每天抽取一点时间,尝试回忆前面已经复习过的内容,把回想不起来或不完整的内容加以重点巩固,持之以恒。

2.错题分析法:收集练习训练的典型错题,并对错题进行分析。首要分析自己在解题时出错的原因;其次要对错题进行全面解析;最后总结归纳题型及解题方法技巧。只有找准错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全面提升我们的能力。

3.定时训练法:答题方法技巧和时间分配是制约综合科成绩提高的重要原因。在复习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时,找几套高考模拟试题进行定时定量训练,掌握合理的答题方法技巧和时间分配,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理科综合的总成绩。

4.命题讨论法: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同学们根据考纲和高考动态,与老师和同学进行高考命题讨论,尝试命制成套高考模拟试题。进一步把握高考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四、回归教材,扎实双基

自四川地区自主命制高考试题以来,考查知识的角度不断变换,试题越来越新颖,灵活度不断增强,不断强化对能力考查的要求,而这些能力的考查都是围绕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展开的。要适应新的高考形势,就必须要回归教材,扎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物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必须强化对生物学现象、过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等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采取滚动式复习,每天熟读、细读教材。对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进行填空式整理,加深记忆;读教材时要带着问题去思考、理解这些基本知识,不能死记硬背,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五、注重实验,提高素养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就在于通过实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在2012届高考试题中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实验题目必然成为首选题型,所以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注重实验复习,提高学科素养。

教材中实验很多,零散分布于各章节中,复习时要结合考纲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所有实验进行归类复习,找出同类实验的共同特点和规律。验证、探究性实验的开放性较大,在高考题目中出现的几率最大,应着重把握。可通过重做一些非常重要的实验,或观看媒体视频,落实实验操作,感知实验的设计和分析,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科素养。

六、加强训练与归纳总结,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4.届高考地理备考计划 篇四

蔡应波

今年是我第一次接手高三复习,经验尚浅,但是通过向本校老教师交流和到其他学校观摩,同时通过预先做了几套之前的高考题并进行了认真学习和反思,最后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2013年的高考化学命题趋势,制定如下相应的高考备考计划。

一、学生情况:

这是一届我从高一就开始带起的学生,总体情况比较了解,总的来说,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思维能力不强,高考中的知识点选修一,二部分比较掌握一些,但选修4选修5 部分由于之前忙于应付学业水平考试,了解掌握得并不多,而尤其是选修4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原电池的书写与计算基础相当薄弱,而有机化学部分,学生可以说只是记得几个基团,基础较好一点的学生可以对一些较简单的有机物进行命名。而负责的有机推理则一窍不通。大部分同学刚开始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物质的书写,性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都难以掌握和运用,更谈不上更深层次的计算和推导;其次,学生的推理能力较弱,做题依赖性强,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弄明白的题目,再遇到相似题型却又无从下手的情况相当普遍,虽然在之后通过大量的以初中基础知识为主导的复习和练习,以及刻意培养他们的独立做题的思维能力,情况有所改观,本学期补课开始,我就对学生以课本和导与练为基点,着力培养学生对答题得分点的把握,不求完全做得完,但求拿得到可以拿到的分数。

二、2014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化学科目分为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试题的编排从易到难,Ⅰ卷单选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Ⅱ卷在注重化学用语使用的同时,考查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选考模块的3道试题难度相当,均考查该模块的主题知识,我们学校根据学生情况考虑,选择的是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

化学试题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加大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如:以新物质制备探究为目的的化学实验能力的考查;采用新的设问方法考查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注重对学科内综合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查;坚持以往试题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注重对化学符号及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

从题目的分布上预测,答题选修1,2主要考物质推断,而选修4则主要涉及相关热效应的计算。而选修5更多的涉及官能团的推演及其官能团能发生的相关反应的逐步推算,重点涉及由双键到羟基再到醛基,最后到羧基的物质变化。

由于上学期我加紧时间上完了选修4,5,但是总体来说,属于夹生饭类型,学生只是粗略的知道一些知识点,掌握并不深入,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可能再进行一遍课本的深入讲解,针对这一情况,我决定复习时一边课本一边导与练的学习,要讲哪一节的导与练,先复习当节课本,对基本知识点有一定掌握后,结合习题,进行知识点添加和运用,同时,事先做几套高考题,对于各个章节在高

考题中的考察类型进行基本掌握,复习时告知学生。面对复习时间紧迫,我的复习原则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高考命题重心,以《导与练》为主要复习资料,在复习过程中做到高考常考知识点详细讲重点记,学生有能力拿分的简单题多讲多练,难题和偏题视情况少讲甚至不讲,这样的复习才会有效果,学生才会收获。具体安排如下:

高三上学期:

完成课本必修1,2,选修4,5结合导与练的复习。

9月底,完成必修一(1-4章的复习)上学期已经复习了两个单元。

10月—12月中旬,完成必修2+选修4的复习

12月下旬开始到寒假补课期间,复习选修5,有机化学,将知识点拉一遍后重点进行物质推断练习和官能团反应识别练习。

其间,每2周进行一次高考月考模拟卷测试,补课期间进行讲解。

高三下学期:

主要进行高考题集中测试以及第二轮高考复习,针对第一轮复习的不足点进行查缺补漏,分析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培优抚差。期间除了几次高三省统测外还有做之前年级上复印好的高考真题卷。

以上计划不包含月考以及省统测安排,如有变动视具体情况而定。

5.届高考地理备考计划 篇五

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教学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高三文科班的各项工作,现制定2012届高三文科班全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提高高三毕业班各学科的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努力深化教学研究,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创新的工作思路,认真总结前三届高三年级的工作经验教训,做好本届高三年级在冲刺阶段的教学情况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复习方案。争取在2012年的高考中,提高我班高考二本和大专上线率,力争完成上级和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和指标。高三教学工作当然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但班级管理工作也直接影响着高考质量,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也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责任重大。作为高三文科班班主任责无旁贷,与全级科任老师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以实干、真干、苦干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去,争取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是一个职中、初中、高中三位一体的学校,规模较大,但高中学生人数不多,文科班学生只有64人,其中还包括14位美术类考生(1名复读生),4位音乐类考生,1位文化复读生。总体上,学生生源质量不高,基础相对较差。经过高

一、高二两年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已基本养成,有少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已有所提高,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待于培养。总之,从学生目前的成绩来看,2012届高考形势不容乐观。

三、具体备考措施及策略:

1、搞好高考的宣传与鼓动工作。认真筹备“迎高考”活动,给同学们树信心、鼓士气;搞好教室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迎高考”的文化氛围。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

2、发挥班团干部及学习积极分子的工作积极性。经常性召班团干部有学习积极分子会议,及时了解前一段时间的对教育教学情况,从而制订的布置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计划。整体思路是:班主任坚持学校的“六到位”原则,大力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尤其是在开学的第一个月,特别要严肃校风、校纪,检查仪容仪表,进行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切实抓好课堂、自习的学习氛围,搞好日常管理工作;经常召开主题班会,动员本班学生认真复习,迎接高考;与任课教师积极配合,发现问题及时衣任课老师帮忙解决,及时向他们了解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1

班主任特别注意加强对个别特殊学生的情况的了解和疏导、教育工作。只有建立良好的学风和行为规范,才能保障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3、教学上充分发挥备课小组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成绩。与本科组老师齐心协力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情况,了解学科教学研究的动向,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并做到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试、统一教学资料和练习的四统一。虚心向经验丰富教师、班主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水平,为高考复习迎考打好基础。

4、及时反馈,科学评价。抓好每一次考试和质量分析。重视召开高三年级教学质量分析会议,对每次考试成绩,都要进行质量分析。针对分析结果,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要对自己考试情况作总体分析,请任课教师也对本学科的考试情况作具体分析,对目标生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分析比较这些学生每次考试的具体情况,找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工作方案,有的放矢地弥补漏洞、巩固成绩、稳步前进。

5、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通过对本届文科班学生情况的分析,本班要想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首先,在保证尖子生能二本的基础上,要把主要力量和精力放在有希望能达大专线的学生身上,让他们的成绩进一步提高,完成学校下达的高考任务。另一方面,在美术、体育等术科考生上做文章,争取更多的学生能被大专以上院校录取。

6、确定重点,提高成绩。根据各科老师对学生学习成绩分析的情况,确定出重点辅导学生的名单。对这些重点学生的辅导,各门学科要协调好,充分利用好晚自习时间,给予个别辅导。

7、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真正尊重每个学生,培养参与意识。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使其确立自信心,使其得到尊重。经常找学生谈话,听取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和管理的看法,协调师生关系,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从而形成师生合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解现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研究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帮助高三学生及时地消除心理障碍,使他们以一种健康的心态来备考迎考,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差,考试前心理负担重,压力大,考试成绩差,心理受不了的实际情况,以班主任为核心,组织教师做学生的心理调试工作,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及考试应试技巧的辅导,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6.2014届高考备考方案 篇六

复习方案

卫城中学教学副校长:杨勇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一个学校高考学生的上线率是社会对学校重点关注的对象,上线率的多少决定了社会对学校办学优劣的具体认识。我校历年来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力争群策群力,抓出成绩,让学生家长认可,实现上级领导对学校期望。

现在离高考只有九十多天,时间短,我们倍感肩上的责任之重,为进一步搞好我校备战高考的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2014年高考备考复习方案。

一、学生现状分析。

从我校这届高三学生的三次考试(2013年8月,上学期期末,2014年2月的一模)特别是2014年2月的一模考试成绩来看,我校参加考试学生240人,其中文科学生114人,理科学生126人,文科总平均分300.97,与贵阳市文科平均分335.09差34.12分;理科总平均分262,与贵阳市平均分327.1相差65.1分,由此可知,我校文理科与贵阳市的平均成绩相比,差距是惊人的。从总分排名来看,文科总分在贵阳市77个参评高中中排第50名,理科排第45名。在清镇市6所普通高中中文理均排第三名。从一模成绩预测来看,文理科均没有一本;二本文科预测5人,理科预测10人,产生成绩偏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7.届高考地理备考计划 篇七

在探索适应海南高考的新途径、新方法方面, 我们做了一些积极的思考和有效实践。

一、理性分析, 计划周密

儋州市思源高级中学有三不足:一是生源质量差, 三年前, 录取全市中考招生考试全市前1000名的学生, 我们只招到3人, 学生的思维品质、知识积淀、学习习惯等方面差距较大;二是师资力量不足, 年轻老师过半, 首次上高三课的竟然有20多人, 骨干教师忧虑, 年轻教师“怯场”;三是硬件条件差, 别人的教室“冬暖夏凉”, 而我们的教室“冬凉夏热”, 学习效率受到很大影响。

理性分析了我校的种种劣势之后, 我们提出了“实”、“细”、“新”的三字方针:实, 就是要脚踏实地, 少说空话, 工作中要有很强的执行力;细, 目标要细, 管理要精细;新, 努力创新, 别人有的我比别人做得更好, 别人没有的我力求有突破、有创新。

年级组制定详细的奋斗目标, 层层分解到班到科组直到教师个人, 目标的分解, 把高考变成了每一个人的事情, 便于形成合力;不仅如此, 三轮复习中各段也有各段具体的目标, 分段目标的确立, 让老师产生阶段性完成任务的喜悦, 消除了老师们在“长途奔袭”中产生的疲惫感。

明确的目标、周密的计划是思源成功逆袭的重要保证。

二、勇于担当, 敢为人先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 意味着改变、提升和发展, 但任何剧烈的变革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着强烈的阵痛, 如果没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担当, 就什么都做不了。

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 这件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对我们来说, 却不亚于打了一场攻坚战。寄宿学校, 学生早晨6:00起床, 晚上10:20下晚修。然而午休时学生在寝室却是吵闹的, 洗澡的、洗衣服的, 整理内务的……交叉影响, 互相干扰, 从13点到15点, 不仅白白浪费两个小时, 还严重影响下午和晚上的学习效率。如何充分利用这宝贵的两个小时呢?我们决定改变让学生在寝室午休的现状, 让学生在教室午休, 安排班主任在教室里维持秩序。这种在大陆高中阶段很正常的午休形式, 在我们这里却阻力重重。我们在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支持下, 顶住压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 多数学生会做一个小时作业, 然后休息一个小时。当学生适应之后, 他们也喜欢上了这种午休方式。这个小小的变革提升了时间的利用率, 既保证了学生的休息时间, 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提高了知识传输的密度。

三、建章立制, 精细管理

我校学生多半来自农村, 学习习惯差, 生活方式自由散漫, 所以不管就散, 一管就“反”。高三19个班主任, 有经验的不足三分之一, 为防止班主任不敢作为和乱作为, 我们认真学习了学生管理条例的相关文件并结合我校实际, 理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动向公示、请假三级审批、学生操行量化评分等制度。学生动向公示, 每间教室门外悬挂一块公示牌, 每天可以让所有人员都能准确了解学生动向;请假三级审批制度, 班主任, 年级组和蹲点副校长分层负责审批离校请假等事项, 有效地遏制了乱请假乱批假的现象, 杜绝了安全隐患;学生操行量化评分, 在德育过程中, 详尽记载, 关注量变, 既防微杜渐, 也规避随意处罚带来的不良后果。学生从早上6点起床后的24时, 都处于年级组的监管之下:早上有班主任到寝室催促学生起床;午休有班主任维持秩序;晚读前的18时到19时有老师进班培优补差治跛;22:40到24时有专人查寝。真正做到了时时有监管, 堂堂有巡视, 天天有通报, 周周有总结。

精细管理不仅体现在对学生学情的监管上, 也体现在对教学行为的监管中。为规范教学行为, 我们完善了“集体备课制度”、“首遇责任制”、“学科量化评分制”、“教学常规管理细则”、“考试五会制”等制度。特别是完善了“考试五会制”和“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每次考完, 就及时召开学生表彰会、教师总结会、班科联系会、试卷分析会、后进学科 (班) 教师反思会等“五会”。学生表彰会激发了学生的斗志, 让学生树立了信心;教师总结会及时调整老师们的工作步调, 扬长避短;班科联系会增强了班级合力, 让各科教师用整体的观点来分析班级的优劣得失, 明确培优治跛对象的现状;试卷分析会由备课组组织召开, 分析考情, 为组织后段教学提供依据;后进反思会以学科量化评分为依据, 通过科学的多维度的量化, 给同科组的每位教师排个座次。教学质量的好坏全部用数据来评价, 数据面前人人平等, 领导干部带头反思, 一场场“红脸流汗”反思会, 给老师们极大的触动, 教学风气焕然一新。

为了全面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树立优良教风和学风, 使教学管理工作实现“科学、规范、能动、高效”的目标, 本着坚持“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制定了“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以“低起点、小步子, 快节奏, 多反馈”为教学指导思想。“严要求, 多练习、勤反馈, 抓基础、重能力”、“发展特长, 培养个性”, 为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基为指导方针, 着重强调了五条原则即: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坚持“精讲、善导、激趣、引思”的原则;坚持“学生主动参与, 师生互动”的研讨、探究性学习原则;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分层次教学原则;坚持服从“新课标理念”教学原则。细则从备课及教案书写、授课、练习、作业批改、辅导、听评课、考试、试卷讲评8个方面全面规范了老师的教学行为。

四、更新理念, 特色培优

在备考前期, 我们的培优, 关注点重在单科平均分的提升上, 重在学科的均衡发展上。随着对学情的进一步了解, 我们提出了学生个体及学科“高水平均衡”发展的理念。“高水平均衡”的理念要求我们对学情的把控要更深入一点, 将学科均衡和学生个体的均衡发展结合起来, 针对具体某个学生的具体学科展开培优, 既关注学生总分, 又关注学生各科的均衡, 对学生进行“靶向治疗”。理念的转变, 提升了我们培优培尖的水平, 使我们的培优工作更加的有的放矢, 扭转了同班教师之间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以此为契机, 我们及时修改了高考奖励方案中关于单科的奖励条款, 让所有科任教师都认识到协同作战的重要性, 增强了班级合力。

“高水平均衡”的理念要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谋略———合理地处理“我喜欢学”和“我必须学”的关系。为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缺乏“大局观”的学习模式, 我们将培优的方式由导师制变为保姆制。传统的导师制教师高高在上, 难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而我们的保姆制则要求老师从班级的种子选手和“临界生”中认养3-5名“幼儿”, 从生活到学习各方面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精细培养。一次次统测的数据表明, 我们的保姆制在提升优分层质量和临界生学业水平的作用是显著的。

五、强化教研, 偕同发展

为提升年轻教师把握高考动态的能力, 提高备考的效率, 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我们制定了“中青互勉, 偕同成长”计划。配合学校的“青蓝工程”, 通过开展集体备课、练习高考题、讲好复习课和评讲课三种形式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让所有教师迅速成长, 让每个老师能“做教学上的明白人”, 既增强他们的自信, 又能让他们收获成长的喜悦, 骨干教师也能在指导中获得事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从而达到幸福备考的目标。

为促进备课组的协作意识和备课组长的工作热情, 我们在奖励方案中也明确了备课组责任目标和奖励细则, 当带领全组共同发展成为一种责任时, 备课组长的潜能就激发出来了;当拖了全组后腿成为一种耻辱时, 人人争先的氛围就水到渠成了。

六、广取博收, 辩证施用

研究高考忌讳在家里“闭门造车”, 学术研究也忌讳“近亲繁殖”, 研究高考必须要有开阔的眼界, 要站得高看得远, 扬弃地接纳不同渠道的信息, 在与他人他校的论辩中, 才能准确把握高考的新动向。

广泛获取备考信息, 结合学生能力有效切入, 是我校制胜的又一法宝。我们积极推行和海中、侨中的联考, 推行初期, 教师学生有很多不适应, 要么是因为教学进度不同步, 要么是因为学生能力层次不一致, 但失败次数多了以后, 学生也渐渐地摸出门道来了, 特别是与名校的差距逐步缩小的时候, 学生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老师们也渐渐少了怨气。“把鱼放到大池子才能养成大鱼”, 在与他校的切磋中也渐渐开阔了视野, 既能发现别人的长处, 也能觉察自己的短视, 老师和学生也就慢慢长成了“大鱼”。

方向把握的对, 凡事就可以事半功倍, 方向错了, 学生有再多的时间也不够浪费。广取博收, 与时俱进, 精准把握高考动向是我们决胜的又一个法宝。

备考最易陷入迷茫的时刻是在第三轮, 常常有老师因不知道讲什么而不知所措, 在冲刺的最后关头停下了自己的脚步。在最后的一个月, 学校做得最多的就是谋信息, 找试卷, 每天早上6点, 手机一开, 总能出现学校领导在前一天晚上为大家准备的“教育早餐”, 从这些教育餐点中, 我们比兄弟学校更早把握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内涵……

8.谈高考前地理备考策略 篇八

一、明确地理高考的考查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在高中教学的进一步推广,高考地理趋向于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突出“主干”。为此在备考时要贯穿以下思路:

(1)研究考纲抓重点,求宽度;依托教材抓难点,求深度;结合实际抓热点,求思路;结合练习抓易错点,求落实。

(2)依据模块特点,制定备考策略:自然地理侧重原理规律和事实,重视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理解;人文地理侧重方法思路和案例,重视考查同学们知识迁移的能力,注重归纳;区域地理侧重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及人地关系分析,重视考查同学们运用地理规律和原理联系实际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强调应用。

(3)搞好版本整合,总结规律、提升能力:依据考纲对高中现行四个版本(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中图版)教材整合,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知识拓展。

(4)学会读图、用图,能准确定位区域空间、有效提取地理信息、合理运用地理原理解决新情景、新材料提供的问题。

二、理清地理主干知识,构建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经过高考一轮、二轮复习后,同学们对地理知识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已经基本掌握,但哪些掌握得好,哪些掌握得欠缺,却不一定很清楚。往往临近高考,同学们对熟练的知识反反复复去记忆,而对于比较模糊、丢分的要点却忽视。这就需要从地理知识的结构入手,对考纲要求的知识点进行理顺。建议自然地理通过剖析自然地理要素,构建系统知识;人文地理以区位原理分析为主线,对知识进行拓展;区域地理侧重资源开发与治理,并综合自然、人文地理知识全面掌握。

如气候知识结构:

气候因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地形、地表状况)、洋流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气压、风等

气候特征——气候要素(主要是气温、降水)在时间上的分布及组合状况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在空间上的相对统一

气候分布——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地区

气候资源——光照、热量、降水、风

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沙尘暴等

气候评价——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为标准(分有利和不利)

再如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评价,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水)、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工业基础等;社会需要——政策、文化环境、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环境需要、国防安全、信息等。当然答题时,一定要避免要素的罗列,应具体区域具体叙述。

三、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学会读图用图本领

地理事物区域性的空间特点决定了地图的重要性。任何地理事物都分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许多地理原理和规律也表现为地理分布特征、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以至有人把地理学称为空间的科学。因此“地理并不是几本书的事,而是一本图的事!”如果能做到“手中无图,心中有图”,便进入了地理学习的最高境界。

(1)对小区域、新情景地图要尽可能地获得多种地理信息。如:地理位置(半球、经纬度、海陆、相对位置),主要的地形区、河流、矿产、交通线、标志性的地理事物、工农业布局等相关知识,可把小区域放到大背景下去思考,这样就把问题迁移,调用教材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地理问题。

(2)等值线图——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盐度线图、等水温线图等。要了解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数值,进行判读图像、描述特征、分析原因、比较差异,预测变化趋势,从定量分析做出定性说明等。

(3)地球日照图及日界线图

判读要领:①根据极圈内的昼夜状况确定日期;②根据正午太阳高度、昼夜半球确定地方时12时或24时的经线;③根据晨线或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确定6时或18时;⑧根据0点线或180°经线变更日期。

(4)地球公转图

判读要领:①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必须一致(逆时针方向);②地轴北端倾向太阳一侧时为夏至日,南端倾向太阳一侧时为冬至日;③夏至日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冬至日位于近日点附近。

(5)气候直方图和变式图——描述特征、判断类型、分析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6)各种统计图表——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三角形统计图、饼状统计图、各种变式图等。利用各种图形说明特征、分析原因、比较异同、预测趋势、综合或迭加进行分析论证等。

(7)系统联系框图

利用联系图说明地理事物的结构和组成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主次关系、包含关系,以及发展变化的走向等。

(8)自然或人文景观图

利用景观图片考查观察能力,分析形成原因、捕述特征、說明土地利用情况、提出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9)多要素综合区域图

包括:多元统计图表、小比例尺大范围地图、大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单项地理原理示意图、空间联系图及各种变式图等。

四、了解近几年高考设问角度、试题的切入点

1高考地理特别重视以下能力的考查

(1)获取地理信息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即从试题提供的有关材料和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地理主干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找出与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有关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搭建信息与问题之间的桥梁。

(2)对地理事物的描述和阐释能力,即能规范、完整地使用地理学科语言正确地解读地理图表,辩证地考查事物和现象,进行正确地地理表述,准确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和原因。

(3)对地理问题的论证和探讨的能力,即在审题、答题时能明确题目的意图,知道从什么角度切入,应当回答到什么程度才算到位,能够运用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分析方法,观点明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地回答问题。

2三大模块的命题趋向的差异

(1)自然地理的主要命题方向

①以地理图像、等值线图为信息载体,考查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的特征、成因、分布规律,突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

②以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差异性特征、人地关系的发展,突出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

(2)人文地理试题的主要命题方向

①以设计新颖的地理图像、地理数据图表为信息载体,考查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突出获取

和分析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

②以区域为背景,考查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分析评价区位条件及人地关系,突出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体现考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3)区域地理综合试题命题方向

①以社会热点为命题背景,以区域为基础,考查考生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②进行区位空間定位,再认区域内重要的地理事物。

③提供区域地图或统计资料,分析地理特征,阐述地理规律,剖析地理成因。

④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分析评价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分布、影响及防治措施、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活动的区位分析)。

3综合题是突破高考地理的关键

(1)依托某一独特区域或热点,图像往往以大比例尺小区域地图、局部区域交界地图或新情景地图呈现,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利用信息、知识迁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直接点击教材的主干知识。

(2)对自然地理的考查主要以地理要素为切入点,一般设置2~3道小题,如在等值线图上考查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的特点、分布、成因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因此必须全面掌握这些要素的答题模式与技巧。

(3)人文地理侧重于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工业、农业、城市、交通、人口等区位因素及和谐发展,特别结合地理学科一直关注的热点或2008年3月~2009年5月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为背景(如三农问题、城乡建设、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亚丁湾护航、中俄输油管线、干旱灾害、卫星相撞等),进行人文地理角度的考查。

(4)区域地理着重考查区域资源开发、区域环境问题、危害、整治措施、发展方向等,如矿产开发、流域开发、产业发展与转移以及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地面沉降等,可全面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对高考热点进行地理设问把握命题方向

对热点问题的把握要注意两方面:一是能和中学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有机结合的热点事件;二是长期的热点问题,比如三农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如2009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地理)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关于“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第Ⅲ个水平层次规定:“能从地理角度对时事热点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评价,因地、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备考地理对热点的命题角度一般包括:①要突出地理学科的作用,特别是主干知识,考查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②突出考纲考点和课程标准的知识,考查科学文化素质。③突出时事地理热点,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应用能力。④突出区域现象,考查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

如北京奥运会命题角度有:

(1)时区、地方时的计算。

(2)某区域季节、昼夜长短、太阳高度的判断。

(3)珠穆朗玛峰自然条件对火炬手登顶、火炬燃烧、电视转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4)以时空联系构建区域考查传递地区的区域地理知识。①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②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高低、主要地形区。③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光照的数值特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④水文特征:河流汛期、流量、冰期、含沙量、落差等。⑤人口特征: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人口分布。⑥经济活动与城市特征: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农业区和工业区分布、主要产品和部门、交通与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等。⑦环境特征:现状、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5)奥运旅游年:以区域地图为信息载体,考查区域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文化的空间扩散。

(6)对比分析历届奥运会、冬奥会主办地的区域地理特征及举办奥运的区位优势。

(7)考查北京及六个协办城市的地理特征及举办奥运的区位优势。

9.2014届高考化学备考方案 篇九

一、指导思想

认真研究《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13年考试大纲》。仔细分析近三年高考化学试卷,广泛收集海南省高考的信息,以最新的考纲和考试动向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做好备考各环节的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复习扎实、高效地顺利进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备考目标

考试大纲指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全面体现考试大纲的能力考查要求,注重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从高考的角度来认识和掌握基础化学知识,并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达到融会贯通。养成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2.根据级组的工作目标,我们化学科的对应的目标是确保理科尖子生的化学科不拖后腿,单科尖子在全县要有优势。

三、备考总体安排:全学年分三个阶段

(一)基础复习阶段(2013年9月初-2014年4月上旬)

以《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13年考试大纲》为依据,全面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不留知识死角,注意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训练,着力构建学生学科知识和技能体系,实现知识系统化。

在复习过程中以课本和《三维设计》作为主要教材认真落实。习题以《三维设计》和每周的限时训练为主,注意解题的规范性。注重讲评,讲评时适当做到前后关联,对复习过的内容实行往复式测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查漏补缺综合提高阶段(2014年4月10日-2014年5月24日)

针对学生在模拟考中出现的缺陷和搜集到的高考信息,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应试技能方面进一步提高。

(三)自习巩固和应试调整阶段(2014年5月25日-高考前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复习。要特别注意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以最饱满的精神,充满自信地参加高考。

四、具体措施:

1.齐心协力,同心备考。备课组全体教师目标一致,信息交流,资源共享,齐心协力,同心备考。

2.把握高考方向,高效备考。认真研读《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13年考纲》,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明确考试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以求实效。在总复习中不随意拓宽知识范围,要深入分析研究《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13年考纲》,对照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找出知识点和考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

3.精心准备复习资料和试题,第一轮复习以《三维设计》为主,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自编限时训练、月考试题和模拟测试题。习题的内容要和所复习的内容匹配,难度要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吻合。

4.把握复习课的功能,提高课堂效率。第一轮复习要坚持以《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13年考纲》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将教材中由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不同而割裂的系统知识在总复习中重新整合,找到各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起立体的、发散的、独立的知识网络体系。以落实基础知识的掌握为目的,指导学生阅读并记忆教材的基本知识(尤其是教材中一些实验基本操作及重点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并形成基本的学科能力,向高考的以能力立意靠拢。并通过限时训练对所复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及时检查。

5.切实解决复习中的主要问题。现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也清楚。但是前面听,后面忘;容易听,容易忘。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一定要提前将老师要讲的课题内容完成,将自己认为有问题的部分做好记录,以达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定期收学生的《三维设计》进行检查,同时也要注意指导学生找到本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让学生搞清那些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想办法进行改善。要求学生在每一次的试题讲评后将做错的试题集中在“错题集锦”中,教师也要做好错题记录于备课中,备课组整理成电子文档,在以后的练习中进行重复呈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真正理解。

6.做好作业的布置。一般以三维设计自带的习题为主,根据复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作业量,并做好检查工作(重点班一周检查一次,其余各班二周检查一次)。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的问题,利用晚修时间的后半个小时进行集中讲解,尽量不影响学生的自主复习。

7.做好尖子生的培优辅导工作。尖子生的重要性和利害关系,大家不言自明。“尖子生的荣誉就是我们教师的荣誉、矿中的荣誉”。我认为要让培优工作取得实效,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尖子生在学习、解题、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找出他们出错的根源,然后重新讲解概念或理论并配以恰当、适量的变式训练,让他们彻底突破难点,提升解题的能力和信心。

8.互听互学,扬长避短。为提高复习质量,备课组老师之间要经常相互听课。通过相互听课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之短,提高教学水平和复习质量。

10.中学XX届高考备考方案 篇十

一、基本情况:XX届学生共102人,3个教学班,其中理科班1个文科班2个。由于本届学生无录取线,基础比较薄弱,虽有17名本校保送生,但前四名未在报保送之列,录取的新生400分以上仅有3人。从高

一、高二年级统考看,偏科严重,总分最高的在450左右徘徊,起点成绩与兄弟学校差距明显,尤其是高分学生少,加之高一高二期间部分科目更换教师频繁,对学生有一定负面影响,所以备考形势十分严峻。然而本届高三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是教师爱岗敬业,年富力强,责任心事业心强,乐于奉献,同时有四位中层领导代课带头;二是学生文明守纪,多数学生听从教诲,有上进心,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增强,通过两年的培养,部分学生进步明显;三是有求真务实的新校长的坚强领导,全体班子对高考的密切关注,高考奖励政策的修订。这些让大家满怀希望,信心倍增。

二、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前途命运负责,为学校的生存发展竭力,为自己的专业成长铺路,努力践行低进中出,中进高出的育人理念,确立文理并举、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围绕“提一本、增二本,促艺体”的备考方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努力营造“紧张、有序、科学、高效”的备考氛围,让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经过老师的精心培养和自身的努力拼搏,考入各自理想的大学。

三、目标任务:二本:文科1人,理科2人,音乐1人,传媒1人。合计:5人。三本:文科5人,理科3人。专科以上上线率:75%。

四、备考策略、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各班目标的第一责任人,与班主任签定《学生安全责任书》和《班级高考目标责任书》。班主任要树立强烈的目标意识,认真做好科任教师的协调工作,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认真做好班风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科任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学科目标的第一责任人,要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树立吃大苦,出大力,流大汗的思想,全力以赴,全心全意,全身心投入备考。与教师签定《学科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承担责任。抓实教学的各个环节,重视基础,培养能力,使各个学科齐头并进,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1)认真落实教学计划,按时完成各阶段的教学任务。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的计划是高考备考成功的基础。为了杜绝复习备考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要求各位老师制定各科详细的备考计划。制定的计划要科学、合理、操作性强,交教务处备案,要防止复习漫不经心、模糊不清、草率收兵的现象。

(2)认真备课,强调备课“两重”,即重知识体系构建、重答题方法技巧总结,做到“四备”,即备考纲、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五点”,即钻透每节课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成立综合学科协调组,文科由王旬康负责;理科由刘昌森负责。语数英科任教师各把其关,坐实教学过程。

(3)全员参加各类复习备考研讨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加大教学检查力度。常规检查组每两周一次对备课、作业、检测进行一次检查,确保过程的落实。作业、测试卷要精选细筛,尽量全批全改,对踩线生要精批细改,尖子生要面批面改,要找到学生错误的症结,精讲精评,做到有的放矢。

(5)加大教学调查反馈力度。开展学生座谈和全员评教活动,及时反馈调查结果,及时督促教师改进教学工作。

(6)认真搞好周测、半月考、月考、调考工作。班主任要加大对学生考风考纪教育的力度,年级组长认真搞好各类考试的组织工作,端正考风,严肃考纪。科任教师要做好周测以及考试各项工作,服从监考安排,按时到岗,遵守时间,认真监考,搞好每次考试的阅卷(周三前成绩交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处打印公布,杜绝学生阅卷、过分现象)、质量分析工作,质量分析到题、到任务生,做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全面提高备考质量。

3、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本届备考复习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XX年8月——XX年3月底,一轮复习阶段。一是以复习资料为重点,重温并熟悉教材,加强各科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注意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训练,不留知识死角,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目标是大面积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二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阶段,要注意帮助学生分析命题怎么考,考试怎么答,注意题意的分析,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答题的规范性,通过这阶段的学习,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第二阶段:XX年4月初——XX年5月底,二轮复习阶段的重点是规范训练、学生应试技巧、心理调整。根据各科特点,加强学生规范训练、应试技巧和心态调整的指导。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包括解题速度,时间分配,心态调整,经验总结。提高学生考得分率、控制失分率、尤其是降低非智力因素失分率。

4、合理部署、统筹安排各类测试。

第一轮复习期间,年级组每月安排一次测试,共七次,以确保知识能力复习扎实、有效。到二轮复习阶段,4月年级统一安排半月考一次,5月安排周考,6月仿真模拟考一次,除14次大型统考外,其他周测由教师自己晚自习安排,每次考试年级组和教师要认真精选题目,组合试卷,让高质量的试题进入学生手中,避免题海战术,提高备考效果。

5、狠抓艺体训练,努力提高过关率。一是音乐、体育老师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夯实训练任务,强化训练纪律。二是与西安培训点联系,签订培训协议,落实好美术、传媒训练任务。三是组建艺术班,狠抓文化课教学,提高教学成绩,确保双过关。

6、积极营造备考氛围。校长垂直领导高考,后勤全力保障高考,形成人人重视高考,人人参与高考,一切为高考让路的氛围。

⑴加强学风建设。要求学生人人有高考目标,打印张贴在课桌或教室内。不同时期教室书写不同的标语,办不同的黑板报,召开不同形式的主题班会,营造良好的备考氛围。进入高三年级,要做好动员工作,让学生有紧迫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每次考试要公布成绩,做好总结,让学生反思前段的学习,激发学习热情。督促各班开展学法交流,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⑵加强学生考勤和安全管理。早上杜绝学生迟到和利用早自习打扫卫生现象,督促学生朝读;下午要求学生按时到校,督促学生安静自习;晚上落实坐班,抓好宿舍管理,督促学生按时就寝。鼓励教师晚自习后住在学校,对重点生全程监控,辅导到位。

⑶加强培优补弱、分层辅导。坚持“不放弃每一名踩线学生,从薄弱学科补起”的备考原则,教师人人肩上要有培优补弱任务。各班、各科任教师都结合本班实际,自习课和坐班培优补弱、分层辅导。针对学生实际,认真细致地进行个体分析,确定“二本”“三本”和体艺等分数线附近的踩线生,逐个分析原因,挖掘潜力。做到半分必争,一人必保,人盯人守。

⑷坚持开好月考总结会,听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汇报工作,班主任主要是学生管理,科任教师主要是成绩对比分析。市一调、二调、三调、四调后分别召开不同层次学生座谈会,百日冲刺动员大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

⑸召开学生家长会。统考后适时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及时通报学校及学生情况,多方位关注学生,齐抓共管,以达到良好效果。

⑹加强学生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班主任要全方位、全过程地掌握学生思想和心理动态,认真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关注问题学生,排除学习的障碍。

⑺每次统考结束后进行一次师生恳谈会,个别交流,解决备考中的错位问题,提高备考的针对性,促进和谐备考。

⑻后勤搞好学生的饮食、住宿服务,提供优良服务保障,确保水电供给畅通,尽量动员学生全部住校,全封闭管理。

面对XX年高考,我们要正视现实,既要看到我们的不足,又要充满必胜的信心。我们坚信,有学校正确领导,有全体高三教师的齐心协力,XX年高考一定会完成既定目标,从而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XX中学教务处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我有耳朵和鼻子》下一篇:测量仪器操作规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