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精选11篇)
1.大学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一
学生军训与素质教育
美好大学生活的开幕式必定是灼灼日光下的一段军训,身着军装在偌大的操场上整齐的走正部。会有许多的同学疑惑军训有什么作用,天天搞的身心俱疲的,更与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我个人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看法。
从小学开始就听“素质教育”这个字眼,那么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呢?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那么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应该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军训是手段,实现素质教育是目的。在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中,应该把军训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军训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军训能更好的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从大体来讲,个人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军训对学生的锻炼提高,对素质教育的益处。
其一:军训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了体魄。
因为军训具有很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锻炼,而且具有时间短、内容多,训练强度大、要求高等特点,天气状况较差,学生必须在计划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各科目的训练,恶劣的天气给学生军训带来很多的困难。但是经过紧张和艰苦的军训,学生的体质不仅得到了增强,而且培养了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其二:军训可以强化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集体意识。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养尊处优,生活依赖性强,自立能力差,而在军训期间,一切都采取军事化管理,用条令条例严格要求学生,并制定一些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学生通过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参加劳动等,学到了最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了自立能力,并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另外军训期间实行生活军事化,内务卫生、军容军姿,队伍训练都要进行评比,谁做的不好都会影响集体荣誉,所以,每个同学都为集体争先进而积极努力,并以十分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训练中的每一个工作。同学们亲身体验到,没有集体观念,就没有集体力量。因此通过一场军训也大大加强班级同学情谊,使各位更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
其三:军训可以磨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面临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学生可能会觉得胆怯,但只要敢于尝试就会使巨大的进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气魄。军训部队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格,增强着大学生们战胜困难的勇气,这些都会在大学生思想和心理中留下深深的痕迹,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各项活动中具体体现出来。
总的来说,军训是大学生活的开始,它会在各方面给我们以锻炼。因此开展学生军训工作,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青年学生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对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政治信仰,增强国防观念,培养良好作风,磨练意志品格,提高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每位学生都必须认真对待,充分利用机会锻炼自己。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1104班
学号:20110837 姓名:刘曼
2.大学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二
一、军训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已习惯了和平、安逸和优越的环境。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责任感缺乏、理想信念淡薄、价值取向模糊、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有的大学生还存在着观念上功利、生活上贪图享受、交往中过于戒备、纪律上散漫等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已经刻不容缓。作为大学生入学的第一课, 军训则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机会。
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印发的《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的通知[教体艺 (2007) 7号文件]中指出:“通过军事训练, 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 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 加强组织性、纪律性,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磨砺意志品质, 激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综合素质。”这些要求清晰地反映了军训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同时也明确地赋予了大学生军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二、军训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军事理论课和军事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军训, 是高校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依托的重要的教育环节。军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特殊的环境
部队官兵特有的人格与气质, 军事训练过程中意志与品质的考验, 军事理论课教学中所蕴涵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教育、民族忧患和国家安全的教育、革命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都为高校在军训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军训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品质训练, 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发挥着特殊的综合育人功能。
军训倡导的是“流血流汗不流泪, 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 这是一种特别的教育精神提倡, 可以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养成铁一般的组织纪律观念。倡导这种精神, 既是为了完成军训任务, 也是为了鼓励学生克服自身惰性, 挑战自身极限, 养成不畏艰难困苦、奋勇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倡导本身也是独一无二的。
(二) 从各个方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军训环境育人功能的多重性决定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军训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组织纪律教育、艰苦奋斗作风教育、意志品质教育有机结合, 综合为一体, 既化作无形, 又形成于有形;既体现在训练中, 又深入到学生头脑中, 让学生从训练中感悟, 获取真知。这也是一般教育所没有的。
军训期间, 带队教师全天候、零距离地接触大学生, 客观上为教师创造了能够知觉、体验、分享大学生情感的条件, 使教师能够在与学生平等的生活、工作交谈中真正了解、体验、分享学生的情感和信任, 设身处地地感知学生, 与学生的感情彼此作用, 从而及时掌握学生的情绪波动、思想变化和心理活动, 达到凝聚学生、感化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
(三) 军训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 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21世纪的大学生, 肩负振兴中华的重任, 但长期的和平环境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淡薄, 责任感缺失。通过军训, 对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 让他们了解军队、了解国防、了解国际军事形势, 认识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使大学生把爱国情感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动力, 形成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
2. 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情感。
军训, 作为大学生活的第一课, 使大学生一入校门即进军营, 迅速融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集体中。军营紧张有序的生活促使大学生们在短期内迅速适应集体生活, 从不习惯到以此为乐, 从陌生到互相关心、鼓励。军训期间开展的各项竞赛活动, 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进取心和集体荣誉感, 使大学生主动地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珍惜集体荣誉, 树立起团结协作意识。
3. 增强大学生组织纪律性。
提高遵纪守法意识, 军训是提高大学生组织纪律性的最佳课堂。军训, 强调集中统一、整齐划一;强调雷厉风行、令行禁止。起床出操训练、熄灯就寝, 要求统一行动, 不允许拖沓掉队、我行我素;穿衣着装、整理内务, 讲究整齐划一, 不允许随随便便、杂乱无章。军训可以使大学生真正了解“铁”的纪律的内涵, 从动作拖拉、自由散漫的学生, 变成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纪律、令行禁止的战士。
4. 磨练意志, 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从舒适的家到简陋的营房, 从散漫的生活到紧张的训练, 军训跨越的不仅仅是时空, 还有大学生战胜自我、挑战极限的能力。不具备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就不会有站如松的飒爽英姿;不挥洒汗水, 不劳其筋骨, 就不会有整齐划一的动作、高昂的精神面貌和威武的风姿。军训带给大学生的是意志的磨练和毅力的锻造。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保证军训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 是高校开展各类课程的着眼点。因此, 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门必修课, 新生军训也必须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担, 也必须以此为立足点。因此, 新生军训应该而且必须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宗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生军训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得以改进, 而不是流于形式。
在军训的整个过程中, 学生能否较好地完成军训任务,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关键, 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承训部队和学校根据军训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及时引导, 处处渗透, 共同完成。首先, 军训工作开始后, 要引导新生较快地进入角色,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随着军训内容的开展和深化, 尤其是进入艰苦的强化训练阶段后, 部分学生暴露出胆怯、厌恶, 甚至逆反等消极情绪, 这时, 需要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强不屈的斗志以及雷厉风行的作风。
在军训结束后, 不要放弃思想教育工作, 要进一步强化对军训的认识, 克服学生的松懈心理, 强化行为意识、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 把军训教育的成果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行动, 把学生在军训中培养的严格遵守纪律的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国主义热情带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四、结语
军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又能激发全体参训人员实现军训目的的主动性, 因而, 通过军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赋予了军训新的任务, 也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的内容。军训中重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实现军训目的有效途径, 而且还是完成各项军训任务的重要保证。二者互相促进, 良性互动。
3.大学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三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思政教育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JIA Xue-li ZHOU Xiao-shan CUI Liang
【Abstract】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s opposed to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is aimed to improve one's innate quality and develop the inborn potential and nurtured personalities to the maximum by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activities, so that one's personalities and qualities can meet the need of the societ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one par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ffects the results of all-round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ocialist successors. Therefore, the more we kn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he better we cultivat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3-0038-01
我们都比较熟悉“应试教育”,也了解应试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而这里提出的素质教育就是相对应试教育而言的,是直接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基础教育概念。具体地说,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科学的,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地完善人与生俱来的素质,使人的先天潜能与后天个性特征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形成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具特色的素质和品格。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现在素质教育已从一种观念、思想发展成了现代培养人才的新目标模式。
素质教育是一个大教育概念,与其它各种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弄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明确教育目的,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 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我国的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就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体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那么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有何关系呢?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素质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1.1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和法纪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简称思政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改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它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还必须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问题。
1.2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比较系统的健康知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以及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拥有健康的体质,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结构,鲜明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
1.3 专业和能力素质教育。专业和能力素质教育是使大学生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并形成探索新知识的心理机制。
1.4 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主要指人的精神修养方面的身心属性、身心倾向和潜在能量。就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而言,主要是指专业素质教育之外的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
2 思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统帅
2.1 思政教育应处于素质教育的主导地位。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服务于、奉献于社会。简单地讲就是要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知识再多、能力再强也于国无益,反过来还会利用知识和能力去危害社会、加害于人。我们要着眼于未来培养出不仅有知识、有能力、有才干、有胆识,有开拓思想,有创造精神,还必须有科学的思想方法,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就必须要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
2.2 思政教育是素质教育强大的精神动力。
2.2.1 思政教育是使广大师生转变观念、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是面向新时期教育改革提出的一个崭新的命题,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走向深化的标志,它实质上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与变革。我们只有通过思政教育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实际需要,端正广大师生的思想,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
2.2.2 思政教育有助于全面开发人才智力。一个人的智力素质主要依靠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和学习,但思政教育也是智力开发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一方面可以引导人们把从事的具体科学技术业务同远大目标、伟大的事业联系起来,激发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以崇高的思想鼓舞和引导人们不断地探索和追求,从中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战胜主观和客观的种种阻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抵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消除在专业选择上的“近视眼”和“厌学症”现象,促进专业素质教育。
2.2.3 思政教育还具有美育职能。他能引导人们进行健康的审美活动,维护和支持人们的爱美心理,从欣赏自然美到追求社会美;从欣赏艺术的形式美到重视艺术的内容美;从注重外表美到注重心灵美,从而培养起正确的审美观,纠正错误的审美意识,引导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帮助人们区分善恶并追求美好高尚的东西,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3 我们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把思政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的其它方面也对思政教育具有极大的反作用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出无疑给思政工作的改善和加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主要体现在:
3.1 素质教育的提出为高校的思政工作提供了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正在发生变化。普遍认为,人才的思想政治状况对于该人才今后是否有发展潜力、能否为企业和国家做出较大贡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谁忽视了思政教育工作,谁就将失去自己的优势。
3.2 素质教育不仅给思政教育提供了保证,还为其提供丰富的人文精神内容。在素质教育中,思政教育是关键,而文化素质是基础。文化素质包括知识、能力、方法、仪态等,它是知识和能力的思想文化基础,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有着积极作用,进而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和政治素质。人文科学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育。纵观古今中外,没有强大的人文精神支柱,就很难有杰出的成就。它可以使大学生懂得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真理,什么是高尚,什么是邪恶,什么是卑鄙,懂得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还特别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正是从这种意义上人文素质的培养可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境界,教导如何做人,塑造具有健全品格的社会人。这也正是思政教育的目的所在。
3.3 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思政教育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素质教育重视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倡导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主体性要求”即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受教育自觉、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才能实现或接近预期效果。传统的教育方式以灌输为主、包括高等教育在内,有的教师总是不讲不放心,讲的不多,不全面不放心。误以为教育就是多讲多得,少讲少得,不讲不得,而不问或是较少过问学生是否理解,是否能够接受、乐于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得不偿失的。因此要求在思政教育工作中一改过去那种灌输说教的方法,去探索新途径,要做到既严肃又活泼,既制度化又多样化,既用灌输说教又用文娱活动,既以大道理又以文艺作品的独特艺术形式和强烈的感染力向大学生展示美与丑、善与恶。在具体操作中应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这样思政教育才能给大学生以深刻的启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与思政教育既存在包容关系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新时期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应以思政教育为龙头带动和引导整个素质教育协调高效地发展,这样才能使高校培养出既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道德素质又有丰富的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大学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四
摘要:本文通过对科学和艺术关系的分析,阐述了科学和艺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来分析当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科学,艺术,当代大学教育
每当提到科学,人们脑中总是会浮现出那一串串繁冗复杂的公式和在实验室忘我工作,满头乱发的科学家;而每当提到艺术,人们想到的则是优美的音乐旋律,绚丽的画作以及那些潇洒浪漫的艺术家。这正如斯诺所说,“一方是艺术家——另一方是科学家,并尤以物理科学家最具代表性。双方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还存有敌意和反感,但大多数是缺乏理解。他们对对方都有一种荒谬的、歪曲了的印象。他们处理问题的态度是如此不同,以至于在情感的层次上,也难于找到很多共同的基础。”对此,我们不禁想问科学和艺术之间就真的如此风马牛不相及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科学和艺术的概念。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对“科学”有这样的解释:“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系统化的学问,它是以数学原理为基础,以抽象简化的方式描述对自然对象的认识。艺术则是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不同的手段构成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并表达艺术家、作家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载体。从定义来看科学和艺术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科学家依靠逻辑去整理材料,艺术家用感觉去看待世界。第二、科学追求真理,艺术则以审美准则作为直觉的价值取向。第三、科学诉诸理智,而艺术诉诸情感。从思维方式来看,科学注重于抽象思维的培养,偏重于理性,严谨而缜密;而艺术则侧重于形象思维的培养,偏重于感性,灵动而情绪化。可以说,科学和艺术是两个有着自己不同思维方式的理论体系。
尽管科学和艺术在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思维方式方面有诸多不同,但科学和艺术之间并不是独立和相分离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例如在古希腊神话中,善良美丽的女神缪斯被西方人称为科学与艺术之神, 她是古老的科学与艺术统一的象征。而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科学在古代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它是整个地融合于全部文化之中的。如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收集了自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的历史文化,共305篇诗歌,不但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如“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等传诵至今的优美诗句,而且还酝酿着丰富的科学思想,涉及天文、气象、农业生产等知识,并闪烁着“有物有则”等理性之光。再如,先秦古籍中的《山海经》,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其独特的想象力和高扬人类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的勇敢精神,至今仍具有深远的艺术魅力。不仅如此,全书三万多字还包含了我国古代地理、历史、博物、医药等多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我国中医、中药和水文、地理的先声。这些历史文物和历史文献清楚地表明,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最初都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物质生产劳动。他们“本自同根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到了近代,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不仅是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和新文学涌现的时代,也极大地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更涌现出了达芬奇这样兼具艺术天赋和科学天赋的时代巨匠。而到了近现代,科学的细化和分工,使得科学和艺术有了一定程度的分离。但
是一大批如爱因斯坦、普朗克、薛定谔的科学大师都肯定了艺术对他们的科学创新所起到的启发作用,而且他们本人也都兼具极高的艺术素养。如爱因斯坦擅长小提琴,普朗克擅长钢琴,薛定谔是著名的抒情诗人。与这些科学巨匠同时代的许多艺术大师则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深刻地体现了科学原理。例如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我们可以从其作品中理解到爱因斯坦对空间和时间的定义。另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杜桑在其作品《下楼的裸女》中通过对运动的抽象表现来表述时间和空间,其中充满了他对科学的想象及强烈的兴趣。从这些科学大师和艺术大师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科学和艺术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也深刻地感受到了科学与艺术相融合所产生的一加一远远大于二的效果。从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微电子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电子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网络等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与普及,使人们的思维空间、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拓展,加之各门科学相互渗透与交叉,科学与艺术也逐渐更多地相互发现了对方的亮点,日趋融合在一起。看看我们的身边,从以前昂贵笨重的大哥大到现在性能优良,设计精美的手机;从以前使用复杂命令的DOS计算机操作系统到现在画面绚丽,操作便捷,甚至可以实现触控操作的Windows7系统;从以前外观简单,能耗较高的老式汽车到现在设计新颖而又节能环保的混合动力汽车。这一幕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无不体现着科技和艺术的相互融合,也形象的揭示了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
综上所述,科学和艺术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者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同时,两者之间又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可分离的。就如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所说的那样,“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实施的是文理分科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适应了不同学生的不同爱好,也和科学和艺术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的原则是相吻合的。但是,我们的大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总是偏向于科学和艺术的某一边,而不能把两者合理地贯通、融合起来。理工科学校的学生都比较重理轻文,甚至一些理工科的老师也持这样的观点,它们认为自己是学习科学与技术的,与艺术没有什么关系。艺术是小资的阳春白雪,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即使是去学习一些艺术方面的课程,也完全是为了混个学分。它们把爱因斯坦,诺贝尔等伟大的科学家当作自己的偶像,对艺术和艺术家及却嗤之以鼻。可他们似乎忽视了爱因斯坦,诺贝尔等科技巨匠在艺术领域也有着非常深厚的造诣,而且他们也都非常重视艺术素养在科学研究中的巨大的启示作用。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的一生的成就时曾说:“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在事业上将一事无成”。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话语明确地告诉我们科学离不开艺术,理工科的学生同样应该重视艺术素养的培养。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存在文艺类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之间,他们认为学习艺术只需要有良好的形象思维和灵感即可,不需要逻辑思维,他们忽视了艺术首先要有深刻的思想,而深刻的思想源于对自然界和生活规律的内在把握,如果没有这种深刻的理解,他们的作品就没有深刻的内涵,会显得十分乏味。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的作品之所以能几百年来令人们赞叹不已。不仅在于其作品的深刻艺术性,也在于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虽然科学和艺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差异正被逐渐弱化,两者之间的融合却愈加紧密。而目前我们这种过于偏颇的教育模式对于我们人才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过于的偏重科学或过于偏重艺术都会将学生禁锢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限制了其知识面的拓宽,制约了其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与科学与艺术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原则是相违背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教育要把科学和艺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不仅要培养专才,更要培养通才。
科学和艺术有着自己独立而又完整的体系,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科学与艺术的互补和融合,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对方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在当代的大学教育中,要双管齐下,把两者融合起来。让科学和艺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参考文献:
[1]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二版。
[2]蔡琴:《从思维方式的协同看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河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3]荣梅:《科学与艺术的综合美》,《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涂元季:《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学习〈钱学森书信〉的体会》,《前沿科学季刊》2003年第3期。
[5]肖鹰:《科学与艺术的审美差异》,《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
5.大学军训教育心得 篇五
是的,军训是辛苦的,回想一下,苦在脚上磨出的泡,苦在为正步踢麻的腿,苦在站军姿时累酸的腰。但是我们坚持了下来。军训是一个过程,一个考验自我、磨练自我的过程,半途而废是耻辱的。大家都咬紧了牙关,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停止训练。除了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外,军训更教会了我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在一个团体中,我们每个人所代表的不仅是个体,更代表了一个集体,我们一个步伐踏错,就会影响整个队伍的美观,为了整个队伍,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难关不能度过呢?
短短14天的军训,我收获了耐力、坚毅、不屈及团队精神。无论以后我做什么,想到今天的苦与收获,一切艰难险阻都变得无所谓了。我想这也就达到了军训的目的吧。
6.大学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六
摘要:近些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增加,体质状况有所下降,该文通过查阅总结近几年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大学生体质关系的文章,研究发现:大多是单方面研究大学生体质状况或者是心理健康现状,表明大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有关体质的研究,基本上以体质测试成绩来决定体质状况;研究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文章,研究多数是先研究体质状况,再研究每个体质等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明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针对不足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质研究综述
1背景分析
自20世纪80、90年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得一些学生在上学期间休学、退学、走上犯罪道路甚至自杀等[1];最近几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贫富差距加大,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高校不断的扩招。当代大学生处在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中,他们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参入到社会中,致使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各种消极的因素影响。有一项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报告,其中20.23%的人显示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偏执、抑郁、焦虑、孤僻、冲动、嫉妒、猜疑、自卑等现象已使得大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伤害,也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乐趣、学习效率、身体健康等[2]。由于学习因素、宿舍矛盾、恋爱问题、经济状况、人际沟通、就业压力等各方面影响产生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问题,现在是日益增多。所以说,全国各个高校要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智健全的建设性人才。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6月共同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新学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广实施,并自起,在全国逐步开始实施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报的工作。通过近几年上报的数据统计来看,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分数下降,有多项不合格,整体状况有下降的趋势。而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会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客观的分析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科学的改进措施与建议,让大学生拥有“健康第一位”的思想意识,养成天天参加锻炼的好习惯,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共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每位学生的体质状况与心理状况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体质良好的学生是否有健全的心理,两者是否是正相关的;另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以往的研究资料,观察这几年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体质状况的研究,提出笔者的建议。
2研究现状
(1)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国外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集中在焦虑、抑郁等大量心理问题上,仅是揭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流行率,以及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评价工具。国内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心情、性格、学习成绩、人间交往等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指出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还有部分是研究体育运动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提出建议与对策。,段军钢运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维尔维克指数来测量青海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形态及素质状况,研究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建议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一些娱乐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要区别对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20,李志刚,王向晨用体质健康标准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来衡量评估部分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的状况,研究指出:研究对象大一、大二学生体质测试的成绩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体测成绩高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体测成绩低的。年,王虹采用专家访谈法、心理与体质测量法等研究方法,来调查分析河南理工大学级不同体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建议:高校要重视对体质成绩差的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并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指标体系应进一步完善,以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孙立海采用体质测试法和心理SCL-90量表来研究不同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质状况的相互关系,得出:学生的体质好坏与心理障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韩晔运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自尊量表,对433名大学生做了体质和心理状况的测试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速度灵敏性与个人的自尊水平正相关,身体柔韧和力量性与学业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高能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好。20,郑小真、夏菲菲运用心理问卷测试、体质指标测试等研究方法,抽取一部分丽水学院的大学生做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研究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相关状况,寻找影响他们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针对增强学生体质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参考建议。,蔡灿龙、陈秋斌通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闽南地区高校部分学生进行SCL-90的测量与因子分析来了解闽南地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在掌握与分析数据、材料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与建议。,张伟,陈华卫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江苏地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症状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随年龄递增,身体素质水平、体育锻炼程度呈先增后减趋势;苏中、苏南、苏北地区间学生体质水平有较大差异;并且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有差异。,刘根平采用UPI诊断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并研究分析,并根据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来评定研究对象的体质状况,综合分析江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状况之间的关联,发挥高校体育课及活动特点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体育教学的功能。
(2)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近些年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不少,主要是围绕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得出体质下降,分析研究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状况,提供一些建议。,张传义、刘兆厚、吕琦采用数据统计法、资料分析对比法,对国内高等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把这些大学生们各项数据分别与全国同年龄组、日本东京农大学生的平均值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国内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身高、体重高于国内同年龄组大学生;与日本京农大学生相比,国内农大学生体质各项指标互有高低优势等。建议加强国内农大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等。20,路静通过对河南省4所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把河南省当代大学生体质状与全国同龄学生的指标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于为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能有效的为教学与科研服务。—20,蔡陵江对厦门理工大学本科不同专业的部分女生的体格、体能测试成绩进行追踪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体质健康指标有所提高外,其他内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此校女生的体质发展水平不容乐观,反映出目前厦门理工大学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增强学生体质提出对策。—年,孟庆光抽取内陆与港澳台男、女生各2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与评分办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经测试统计后发现:港澳台籍学生正常体重人数比例优于内陆生,同时肥胖比例略高;内陆学生的总成绩与耐力项目成绩要高于港澳台籍学生,并且差异显著。20,田常军针对陕西省6所民办高校阳光体育开展的现状,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心理量表测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这几所民办学校的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行为方式,得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的相关关系,为民办高校如何开展阳光体育来提高心理水平和增强体质提出建议依据。
3研究的不足
(1)观察以往的有关研究,大多是单方面研究大学生体质状况或者是心理健康现状,发现大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还有一部分是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方面研究,缺少体质状况分析。
(2)有关体质的研究,基本上以体质测试成绩来决定体质状况,没有从学生的遗传因素、营养健康现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休闲活动现状等方面综合考虑研究。(3)研究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文章,研究多数是先研究体质状况,再研究每个体质等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出两者的联系,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体质优良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4建议
(1)在研究大学生体质水平时,首先要考虑学生遗产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有天生性疾病,参加体育活动少,体质水平肯定差。其次还应该研究学生的营养条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休闲活动现状以及生活环境等来综合研究体质状况,研究效果会更好。(2)在研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质两者密切关系之后,要从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课外体育锻炼、休闲活动等方面为高校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对策与建议,使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真正的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大学生,为社会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乡,戴剑松.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43(6):95-98.
[2]毛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23(2):198-200.
[3]刘军.辽宁省大学生体质现状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8,12(1):139-142.
[4]段军钢.大学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28(2):189-190.
[5]李志刚,王向晨.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8(1):42-45.
[6]王虹.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29(10):1351-1352.
[7]孙立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8,43(5):80-82.
[8]韩晔.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体育学刊,2018,15(5):61-63.
[9]郑小真,夏菲菲.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7,31(5):68-71.
[10]蔡灿龙,陈秋斌.闽南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8,22(11):89-91.
[11]张伟,陈华卫.江苏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8,27(11):87-91.
[12]刘根平.江西省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8,24(7):44-45.
[13]张传义,刘兆厚,吕琦.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体质现状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18,21(6):20-23
[14]路静.对河南省高校学生体质的调查与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32(4):108-111.
[15]蔡陵江.对我院女生体质发展水平的初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8,26(4):126-127.
[16]孟庆光.内地与港澳台籍大学生体质比较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8(5):75-77.
7.大学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七
关键词:大学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优化,融入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学教育经历了两次理念上的转变, 第一次是模仿苏联模式而强化了专业教学;第二次 (也就是现在) 将美国模式引入到国内高校, 从而更加突出通识教育的内在要求。从通识教育理念的发端来看, 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 (Bowdoin College) 的帕卡德 (A.S.parkard) 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 便使得通识教育在西方大学教育中被逐渐实施。然而, 时至今日在学界仍然没有对通识教育达成共识的概念界定, 因此本文暂且把通识教育理解为:通才教育。
那么又如何来理解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呢?之所以提出这一命题可归因于: (1) 当前各所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加突出职业能力, 而这将可能弱化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2) 若是弱化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 则可能导致他们在职场生涯中存在着思维上的缺陷和人际关系处理上的困惑。可见, 厘清二者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对大学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
本文分别就大学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展开认识, 其目的在于解构出两者之间相关联的内在机制。
1. 对大学通识教育的认识
据百度百科的解释, 大学通识教育可以理解为“一般教育”和“通才教育”。结合笔者的教育体会, 更加倾向于“通才教育”这一概念转换。从目前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知晓, 这些高校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对学生进行通才教育 (弱化其专业色彩) , 然后在大学二年级再根据学生自愿和学校安排逐渐进入到专业教育之中。这种具有“美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在当前仍然处于不断摸索和试错之中, 但在低年级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则是值得鼓励的。这里也需要指出, 我国国情与美国不同, 其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国大学本科阶段已承担起了关键的专业教育任务, 而这一任务在美国则主要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开始。这就意味着,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应更加突出它的价值取向, 以及它在拓展大学生知识结构上第一动力源的地位。
2. 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
早在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意见提出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要实现“三提高”, 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结合本文的主题要义, 这里则主要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高校的品位要求来认识。
第一,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不难理解, 这里的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之间具有显著的区别。文化素养主要突出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元素, 通过将这些知识元素植入到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中, 最终使他们获得心性修养, 并提升他们在言谈举止上的品质。
第二, 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大学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 其在文化品位和格调的提高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氛围和思想文化。就组织文化对个体的影响力而言, 提高了文化品位与格调将有助于形成大学生自觉培养文化素质的意识。
二认识引导下的现状分析
从以上的认识中似乎得到一种感觉, 即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许正是基于上述感觉, 导致了诸多高校割裂了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
具体而言,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未能科学对待国外通识教育的本土化问题
梳理现阶段的相关文献可知, 部分研究高等教育的学者存在着价值取向的错位, 即高估了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优点, 而贬低了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具体走向。之所以存在着价值取向错位, 根本还是在于他们未能清晰地读懂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国情是: (1) 城镇化建设需要大批的高等应用型的建设者参与其中, 从而研究生以下的高等教育必须承担起这一重任; (2) 我国家庭供养大学生读书实属不易, 父母们想得更多的还是孩子的就业问题。因此, 通识教育的本体化问题, 实则就是通识教育的形式问题。
2. 未能理清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性问题
目前缺少对通识教育的权威定义, 也使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有了更多自己的理解。但是在未能理清我国通识教育的内涵性问题前, 其在实施通识教育时必然面临着思想误区。从现在部分高校所开展的大一阶段通才教育便可看出, 教育者试图通过一年时间来为学生建构起全面的自然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结构, 这是不可能的。从通识教育所转换成的通才教育来看, 其不仅依赖于教师的教, 更多地还需依靠自身自觉、自主的学。
3. 未能识别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促进问题
那么如何使大学生能自觉、自主的学呢?当然, 激励与自我激励是必需的。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将为学生建构起较为完善的人文、社会、自然学科的知识结构, 使得大学生具备了自主获取相关知识的知识储备。而若要实施自觉获取的动力, 则依靠高校文化品位和格调的提升。
三分析基础上的二者关系探讨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 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大学通识教育为主体
第一, 大学通识教育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尽管目前的大学专业教育已经显著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但这种宽而不专的现代高等教育形态并没有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具体而言, 上述知识体系的拓宽具有当前专业教育功利性质, 即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必然导致了把专业知识的网撒得大一点的倾向。而大学通识教育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则体现了非功利性、知识互补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也就实现了大学生在思维上的优化。
第二, 大学通识教育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如果将专业知识看作“点”, 那么通识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便是使学生能在现有“点”的基础上看到“面”。从而, 在整体视域下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诸多案例中可以知晓, 企业技术人员缺乏经济学、管理学常识, 从而一味地追求质量而忽视了成本的控制;市场营销人员只知道一味地开展人际关系管理, 而并不了解产品质量的提升才是根本。所有这些都表明, 大学通识教育拓展学生专业视野的重要性。
2. 文化素质教育为支撑
第一, 文化素质教育改善学生心性。在当前每年大学生就业难度指数屡创新高的背景下, 似乎对一位工科学生讲专业以外的知识成为不可接受的事情。之所以不可接受, 实则还在于大学生内在的浮躁心态, 而浮躁心态的产生又深受当前浮躁的校园环境的影响。由此, 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素质教育改善学生的心性, 既使他们的内心获得了暂时的平复, 也能为大学通识教育提供难得的机会。目前, 诸多高校都开设有国学方面的选修课和研究社, 这些古人的人生智慧和哲理将能影响学生对现实的思辨能力。
第二, 文化素质教育营造良好氛围。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还含有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格调的要义。从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影响力可知, 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起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 以及建立起有助于大家参与其中的文化素质提升平台, 这些都将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并使大学通识教育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实施。
四将二者融入大学教育体系的合理化路径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 将二者融入大学教育体系的合理化路径构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1. 完善大一阶段的通识教育模式
在现有教学资源存量下, 应完善大一阶段通识教育的模式。就模式的构成来看, 需要明确目的、优化手段、完备评价机制。对于目的而言, 应客观面对大一阶段进行通才教育可能达成的目标, 而不能照搬国外模式。对于手段的优化而言, 则可以从课程设置、选修课开设、社团设立等环节下功夫。但最终需要建构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完备评价机制的目的在于, 对大一阶段的通识教育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对此, 还须由学校的教务处牵头来进行机制设计。
2. 形成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自觉
增进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将为通识教育的开展创造条件, 但填鸭式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则是不可取的。为此, 应重视形成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自觉。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根据“刺激——欲望——行动——结果”的心理学原理, “结果”便可以指代自觉意识。由此, 首先应对大学生建立起刺激措施。就现有可供刺激的选择集合来看, 使他们明白文化素质的增进将有助于构建职场核心竞争力, 便可以有效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最终, 逐渐导向行动自觉。
3. 培育具有人文积淀的校园文化
没有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 大学通识教育也只能更多地停留在课堂之内, 而无法渗透到学生的生活点滴之中, 因此, 需要培育具有人文积淀的校园文化。从培育的途径来看, 可以在校园思想文化、校园课堂文化、校园寝室文化等多个方面植入人文元素, 从而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文化熏陶。具体的实施手段则包括:开设专题讲座、举办相关的文化活动、进行文化寝室的评比等。对此, 应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综上所述, 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本文主题的讨论。不难看出, 只有恰当地应用好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 方能有效实现通识教育的本土化目标。
五实证讨论
在我国, 通识教育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培养知识广博、德才兼备、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 我国众多高校陆续开展了通识教育课程。目前, 通识教育的效果如何?2014年6月7日, 全国重点大学中文发展论坛第十六次会议在成都召开, 与会专家学者重点讨论了通识教育的现状、不足及对策等问题。
当前, 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养的人才需要在专业知识之外具备必要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但目前的情况似乎并不理想。相关人员在已开展通识教育课程的某理工科高校随机对5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在“荀子在战国时期是哪国人”这一问题中, 有70%的学生选择了齐国、楚国、秦国等错误答案, 只有30%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赵国。
对于选修通识教育课的目的, 44%的学生表示选修通识教育课是为了修学分, 40%的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知识素养, 16%的学生填写了其他目的。
有专家指出:“现在国内通识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是被学分制制约。”并且我国高等教育对学分要求高, 学生压力大, 不少学生为了修学分而选择通识教育课, 这就使通识教育课的效果打了折扣。
问卷调查中, 对于“通识教育课对提高知识素养的效果如何”这一问题, 32%的学生回答“有效果”, 34%的学生认为“不太明显”, 24%的学生表示“没有效果”, 还有10%的学生说“还没有上通识教育课, 说不清楚”。
与会专家分析称, 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主要有三方面问题:一是对高校管理者的绩效评价内容较单一, 致使多数高校过于关注专业课程设置, 却常忽视通识教育;二是大学传统院系设置、课程安排与通识教育存在一定冲突, 过多的专业课程占据了学生大部分学分和学习时间, 使得通识教育的开展空间被压缩;三是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随意, 且师资严重缺乏。
由此, 当前还应在师资引进和对现有师资进行人文元素培训上下功夫。并且, 对于通识教育的开展还应重视教材体例建设、内容项目设计、评价体制构建等问题。
六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大学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 以及对当前教育现状的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定位于:大学通识教育为主体、文化素质教育为支撑。本文认为, 可以从完善大一阶段的通识教育模式、形成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自觉、培育具有人文积淀的校园文化三个方面来融入上述二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杨晓河、蒋霞.经典名著阅读与大学通识教育的关系再认识[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3)
[2]何锡辉、赵修文.试论大学通识教育的凸显及其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 (2)
[3]张亚群.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1)
[4]唐燕、高昊.提升大学通识教育质量的路径选择[J].教育评论, 2014 (2)
8.大学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八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和重要环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明晰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按素质教育内在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中出现的新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承载体,还是其内容实现的重要保证。对它的研究及取得的理论成果不仅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一个由各种资源组成的系统,对其建设的好坏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其开发利用程度越充分,收到的整体效益就越明显。因此,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素质教育
2010年7月,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勾划了素质教育发展的轨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将由此而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和必然趋势。
素质教育有丰富的内涵,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经过20多年来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对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素质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它是在人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把知识经过内化和升华而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高素质是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等方面,这几个方面相互依存。其中,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为学生其他素质的形成提供条件;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和灵魂,主导着其他素质的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诸方面素质。
三、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所选择利用的,能承载和传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内容: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资源必须是能够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第二,必须成为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中介形式。无论是何种形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都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桥梁和纽带,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影响大学生思想以及大学生传达信息给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定联系方式。第三,必须承载并传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作为一种工具形式,总要承载一定的具体内容和信息,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目的、愿挚和认识,并传递给大学生。大众传媒、文化活动等之所以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因为它们能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
四、二者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决定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提升和保障素质教育备方面的成果。党的十八大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些论述,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有利于提升和保障素质教育各方面的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是部分和总体的关系。素质教育是由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诸多因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担负着培养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在素质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素质教育是部分与总体的关系。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受教育者“德”的实践活动。离开了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培养就无法实现,就会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素质。
五、如何在大学生素质教学中改进和加强素质教育
首先,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各学科的科学文化教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科学文化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让学生拥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力。另一方面,各学科文化课学好了,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分析问题、辨别是非、辨别真伪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学生就易于接收科学的思想和理论,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其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各项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第三,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使学生全方位接受教育。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穿于教师的言行之中,发挥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作用。只有实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素质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马尔琴科.国家与法的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大学军训日记与军训总结 篇九
今天是军训的第5天,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基本已进入了状态,精神饱满地迎接每天的训练。
然而,我相信,军训中最能体现的是团队意识,每个人是这个集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里没有特殊待遇,只有一切行动听指挥。每个人似乎在这场考验中,把自己的毅力打磨得越发光亮。
在今天的军训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拉歌”。在各位教官的带领下,每个同学都大声地呐喊,似乎要把自己压抑已久的心声一下子全体爆发出来。这时显现出来的无疑是团结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10.大学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十
大学新生军训开训典礼大会讲话稿
尊敬的谭书记、杨校长,各位老师,同学们、同志们:
今天,xx大学在这里隆重举行xx级新生军训开训典礼,在此,我代表 大学新生军训教官发言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秋风送爽的美好时刻,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xx学院xx年的新生军训,能够承担此次新生军训任务,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将与老师、同学共同度过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军训生活。在此,我代表xx警备区教导大队全体官兵,向全体参加军训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我们即将开始人生的又一次跨越。
军训对于同学们来说,是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也是对同学们的一个考验。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当你穿上绿军装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因为我们肩负起了共同的、神圣的历史使命——保卫祖国,振兴中华。居然选择了军训,我们就应该勇敢地锤炼自己、不畏艰难、磨练坚强的意志。
同学们,军训很苦,苦得让人不愿意坚持,但军训也很甜,他可以增强我们的体魄,升华我们的情感,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为此我对同学们提出三点要求:
一、在军训期间,同学们要把自己当作一名真正的军人,严格要求自己,继承和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困难,努力拼搏,圆满完成军训任务。
二、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军训当中,学会关心集体,关爱他人,建立深厚的战友情,同学情,增强班级荣誉感。
三、希望同学们每天训练后要认真总结,及时深化心灵深处的神经力量,使之成为将来生活、学习和工作所需的宝贵财富。
同时,我们教官也要一切从自我做起,以良好的军人形象带领大家,以过硬的军事本领引导大家,让同学们通过这次军训有所提高,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观念,磨练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国防观念。我们要认真履行一名教官应尽的职责,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身作则,给同学们做好榜样,并让大家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养成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后,希望同学们在军训过程中,以实际行动交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第一份满意的答卷,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繁忙而又充满激情的学习和生活。
11.大学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十一
摘 要:大学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其实施方式和实施范围也有所不同,但是在性质、内容和产生动机方面都有着共同的基础,探讨二者的关系就是要看他们核心的方面,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都在实践着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集中于学生人格的培养,促进社会文化的反思与认同和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关键词: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高校被大力提倡,但不少高校将二者相混淆甚至等同,为了贯彻国家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很多高校将通识教育选修课直接命名为文化素质教育通选课。那么,通识教育到底是不是等同于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笔者认为,思考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探讨二者的异同,进而在这个基础上理清它们的关系。
一、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通识教育概念提出于十九世纪的美国,是在实用知识增加的情况下,为了平衡传统的自由教育和进步主义者要求教育适应学生个性、改革高等教育而提出的选修制的矛盾而提出的。一般认为,它是“传统自由教育、英国博雅教育与美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1]通识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被我国学者引入并提倡,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也主要是以美国一些著名大学为蓝本的,如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就是以哈佛大学为蓝本的。[2]
素质教育概念在我国最初是针对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提出的,在1995年9月召开的全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协作组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的周远清在讲话中首次提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我们这几年面向21 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考, 也是一个重要的探索”。[3]各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序幕由此揭开。之后1998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文化素质教育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4]
二、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之异同比较
(一)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异之处
首先,提出的时代和背景不同。通识教育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
其次,实施的对象和范围不同。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针对的是大学本科阶段,而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各个教育阶段。
再次,实践途径不同。通识教育的实施方式主要是课程,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除课堂教学外,还有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
(二)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同之处
首先,就产生原因而言,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都是基于对一定时期科学主义、功利主义至上和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而提出的,旨在改善这种局面。
其次,就内容而言,最初强调的主要都是实施人文教育,强调要重视人文教育、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是从加强文史哲类的知识教育入手的,通识教育之初及其后来的发展也体现了对人文知识的优先考虑。二者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精神和素养,发展学生的情感和能力。
再次,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都是一种非功利的教育,两者都是对人的内涵和精神的探究和关注,思索的是人的基本价值和如何实现人的价值,都是非功利的、非职业的。
三、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本质的一致性
通过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异同可以看出,两者虽然在产生的时代背景、实施方式、实施对象和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在性质、内容和动机方面都有着共同的基础,二者作为教育理念和实践其本质在于培养人才,核心都在于探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培养人的哪些方面,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价值。
(一)都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 ,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5]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要实施方式,要求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综合和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能够独立思考,具有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文化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包括课程在内的一系列的活动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的实施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成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相统一、知识和能力相统一发展、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相统一的富有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两者的教育目标都是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具备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一切基本素养和能力。
(二)都集中于培养学生完整人格
人格是人基于一定的生理基础并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意识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6]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在于完整人格的养成。通识教育对于人格的培养,强调要培养具有优美情感,有效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人的文化素质的养成和提升, 具体地说,就是将人类长期形成和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一切有益于人和社会发展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审美趣味以及行为方式等文化和文明的成果,通过恰当的方式内化为个人的精神成分,并使它们成为个人和社会进一步成长发育、发展创新的基础和动力。[7]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通识教育还是文化素质教育都集中于学生人格的塑造。
(三)促进社会文化的反思与认同和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教育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教育又反过来促进文化的发展。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都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其中必然涉及到文化的成分。通识教育实践中专门有关于本土文化和其他国家、社会的文化教育,而且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形成文化的反思与认同,构建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文化素质教育更是关注于文化,在课程开设和校园文化活动中都体现着这样一种思想,这些文化教育与文化活动必然带来文化的反思,促进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四、探讨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关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两者针对的是狭智教育而非科学教育
虽然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都提倡人文教育,但它们针对的主要是狭智教育而非科学教育,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中从来都不乏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也明确指出要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另外,科学技术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的、团结协作和勇于创新等精神,就不仅仅属于自然科学,这些精神同样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等所要求的,即它们是普遍的人文精神。
(二)两者已跳出单纯文理知识纠葛的局面
时至今日,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文化素质教育都已经跳出了单纯对学生文理知识纠葛的局面,所开设的课程已经不仅仅限于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补充,文科学生进行理工科知识的补充,二者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中都将学科知识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方式的训练、学生情感的发展结合起来,而且更重视后者,着重于学生能力、情感、体验等多方面的发展,学生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庞海芍.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7(1):98
[2]北京大学教务部.北京大学本科生课程手册(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Z].2013.1:1
[3]周远清.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 (1)
[4]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Z].1998.2
[5]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5
[6]张会杰,张树永.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其特点[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81-87
【大学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推荐阅读:
大学军训总结与心得体会09-26
大学军训的自我鉴定10-04
大学军训心得好的开头06-23
大学军训的第三天日记例文07-18
大学军训的个人心得体会怎么写09-14
大学新生军训感悟07-07
大学军训简短总结08-23
军训感想800大学09-11
大学军训押韵口号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