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路遥人生有感

2024-09-12

读路遥人生有感(共8篇)

1.读路遥人生有感 篇一

这是我读完《人生》的第四遍,看书时的热情与读完后的震撼丝毫不减前几次,只可惜内心的波澜与写作的冲动并不等于写作能力,在短暂的挣扎与痛苦的叹息后我决定暂缓写读后感。对我来说看书是很爽的,写东西是相当痛苦的一件事。我又看完了《活着》与《天堂向左,深圳往右》,这时该写的读后感已堆积起来迫使我不得不动笔了。办公室里静悄悄的,我对着电脑,已经找不到一丁点读这本书时的感觉,尽管只过去了三四天。我试着找找其它线索,翻开手机的便签,读《人生》的那段时间只记录了这么一句感悟:

“只有等我回头再看《人生》时,才知道它对我的影响有这么大。”

我曾这样总结自己:四五年前,我一边抓一把干吃面扔进嘴里,一边埋头往网吧跑,而现在作为一个创业者,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年轻人,尽管仍然没有可拿出来说的成就,倒是累积了一肚子失败的经验,但我始终坚信我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会成功的,依然能够很坦然的面对生活。

“这就是我的人生”我想,我内心里把失败当做一种不错经历,我把生活中的影响自己情绪变化的事情记录下来当做一笔“财富”等等,这些应该属于价值观或人生态度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这些东西绝不是随着年龄与时间增长而必然产生的,我以前以为是创业这几年丰富的经历的原因。当我再读《人生》时,才感悟到所有的一切与这本书是息息相关,冥冥之中受着书里的鞭策与指引,它的教育意义绝对可以与书名相匹配。

作家往往的情感丰富,感悟很多,而他们总结出的生活感悟奥妙不会直接说出来,往往会夹杂在描述的故事中间,有些必须是从故事情节里自我感悟,有些会直接描述出来,路遥就属于后者。我读第四遍时,就摘抄了不下六十句环境动作等的描写以及作者想要说的告诫年轻人的话,现引用一句《人生》里的句子:

“对待社会,我们常说要向前看,对一个人来说,也要向前看。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方面不满意,就灰心。”

刚听到《人生》这本书的名字时,我还在想是什么书敢叫这么大的名头,最后一看是路遥写的,我便觉得理所当然。那会我刚看完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遍没怎么感觉,只是了解了故事的大概。但其实已经影响了我。舍友让我给他推荐书时,我毫不犹豫的说“看路遥的《人生》吧,篇幅短,语言朴素又文采十足,而且意义非凡”

后来他让我简单给他讲讲书中的故事,我之前没有准备,但还是断断续续讲完了,那会哪能想到这些东西。我也与阿丹也争论过主人公高加林,她说她不喜欢高加林,喜新厌旧,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巧珍,我曾为他辩解过,具体怎么辩解的记不清了。反正我是很喜欢这个角色……

2.读路遥人生有感 篇二

腐败,原意是指有机物的腐烂、变质。把这个词引申后,公共权利被滥用而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就称之为腐败。《镜鉴》收录的反面典型揭开一幕幕血色的腐败。血的代价是腐败分子付出的人生成本,人的一生是要算一算账的,用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一个人一生的财务状况,这个表的结构与会计上的资产负债表相似,表的左侧是人生不同时期的资产,右侧是人生在对应时期的负债和净资产,财务状况的变动,随着一个人的付出和努力、堕落和懈怠,发生着数量上甚至是质量上的变化,在人生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腐败的贪念、私欲的冲动,可能会导致代表人生价值的净资产骤降、归零甚至成为负数。遵循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帮助贪官们算一算腐败人生的会计账。

核算腐败人生的会计原理之一: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的基本要求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权利寻租、贪污等腐败行为一经发生,当事人可能暂时获得经济利益上的好处,资产增加(虚增),与之对应的负债必然等额增加。对一个人来说,在偶然和必然之间,存在这样的逻辑关系,发生因腐败行为导致资产虚增的事实也许是偶然的,随之而来的负债增加却是必然的。复式记账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腐败人生的结算规则是“有借必有还”,欠下腐败的债务,迟早是要还的。

核算腐败人生的会计原理之二:会计等式:资产-负债=净资产

腐败行为产生的资产虚增和负债增长在数量上变化迥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腐败资产增值不显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之对应的负债却与日俱增,增加的部分包括沉重的心理负担、担心腐败行为暴露的心理压力,以及案发后的刑事和民事处罚,等等。因此,这种负债是有息负债,当负债的增加大于资产的变动时,按照会计等式,两者之间的差额就要冲减代表人生价值的净资产。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一定要对人生的收益和成本试算平衡。

核算腐败人生的会计原理之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且资产损失一经发生不得转回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中除了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等项资产之外,还有一种叫作无形资产的长期资产,无形资产项下至少核算与人生相关的八项资产,它们是事业、家庭、健康、友情、心情、自由、自尊、威信等。发生腐败行为,减值测试结果显示,这八项资产均要计提减值准备,甚至要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当腐败行为案发后,减值准备变成资产损失,按照会计核算原理的要求,相关资产损失一经发生不得转回。腐败行为不可逆,也没有后悔药。

核算腐败人生的会计原理之四:会计主体假定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应当对自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核算中涉及的资产、负债的确认,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等,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言的。收入,清清白白,阳光收入,费用,实实在在,据实发生,超出一个自然人主体范围的收入和费用、资产和负债,都不得纳入个人的资产负债表范围。明确会计主体的界限,就是要抵制侵占集体和个人经济利益的行为。期末盘点实物资产,该入账的,不少,不设立“小金库”;不该入账的,没有,做到两袖清风。

核算腐败人生的会计原理之五:腐败行为的会计差错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前期会计差错,属于非重要的会计差错可以在当期更正,但属于腐败一类的重要的“会计差错”,就要追溯调整,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错误。追溯重述调整的结果是,曾经的辉煌一去不复返,腐败的人生如同一枚树叶,坠落、枯萎、腐败,终点又回到起点,人生的过程之美、结果之美荡然无存,生命在追溯重述之后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核算腐败人生的会计原理之六:廉者要无风险收益,贪者求无收益风险

与企业经营的特点相似,人生的成长和进步,也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贪污腐败获得个人私利的同时,资产增加的同时,负债也同时增加,导致资产负债率高位运行。腐败行为导致资产负债率过高,偿债能力和经营风险面临极大挑战,在一定条件下,将使人生面临资不抵债的风险,不要让人生进入破产程序,否则,悔之晚矣。腐败行为如同竹篮打水,终究是一场空。按照会计原理明确的风险法则,要无风险收益,不要无收益风险。

3.赏析路遥作品《人生》 篇三

《人生》发表于1982年,作者以改革初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小说主人公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的这样的人生变化过程构成了其以写实为主的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我认为,作品成功之处就在于对高加林这一人物性格淋漓尽致地描写,由此体现出高加林在人生的道路上所面临的那种艰难选择。

高加林正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复杂的人物。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同时具有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并融入时代的潮流。他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现实与他心中的理想总是相差极远,正是这种反差构成了他的复杂的性格特征。当他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时,他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当他失意无奈,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而实际上她所得到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她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在他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籍。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他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 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可同时意味着这种选择会无情地伤害巧珍,当他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含泪接受了,但她却并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别多操心家里的事,可泪水却在巧珍的脸上刷刷地淌着…… 但是好梦难圆,高加林进城这件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他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地反省,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翻话,而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流下了痛苦和悔恨的眼泪…… 有人说这是一部爱情小说,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我认为不是,或不全是。有人说这是一部揭露生活阴暗面的小说,从作品立意的高度来看,我认为不是,或不完全是。有人说作品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见新忘旧、喜新厌旧的卑鄙小人,也有人说高加林是农村青年个人奋斗的典型,他追求真正婚姻的自由,为事业追求文化相当的合法配偶……其说不一,不一而足。我认为,正是作家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创作了高加林这一复杂的人物性格,才使各种评说纷至沓来、莫衷一是,这恰恰说明了这一人物性格的鲜活率真而不矫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加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是一个复杂到相当真实的初出茅庐的农村青年。他的崇拜者、城市姑娘黄亚萍觉得,这个年轻人既像保尔·柯察金,又像于连·索黑尔,是具有自觉和盲动、英雄和懦夫、强者和弱者的两重性的人物形象。性格的复杂性、两重性,是人生社会复杂性、流动性的生动反映和深刻表现。高加林一方面留恋乡村的淳朴,更留恋和巧珍的感情,另一方面,他又厌倦农村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向往城市文明,希望能在那里实现自己新的更大的人生价值。对他来说,这一开始就是一个甜蜜而痛苦的矛盾,由于偶然的机会,他的命运出现了转机,他对生活、对自己作了重新的估量。最后,他与刘巧珍的爱情终于被与黄亚萍的世俗爱情所替代。他与刘巧珍的分手标志着与土地和它所象征着的传统乡村生活的决裂,他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终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合法但却不尽合理和合情,特别是它对巧珍所带来的伤害更令人遗憾,就是他自己也难免内疚和不安,他在心里谴责自己:“你是一个混蛋!你已经不要良心了,还想良心干什么……”自我谴责背后是一种痛苦搏斗后的自我肯定。最终,他把来自内心的良心发现和来自外部的责难全部否定,“为了远大的前程,必须作出牺牲!有时对自己也要残酷一些。”这里个人奋斗的狭隘自私的性格特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写,通过对高加林性格特征的刻画,作品揭示出人生的含义终于被他误解,社会变成了一座动物化了的竞技场,暗示了高加林的悲剧人生。

作者在描写高加林的性格特征时,避免了二元对立的简单化处理方式,而是深入到社会变化所引起的道德和心理层面,从多角度刻画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人生》中偶然的机缘主宰着人生的命运。情节跌宕有致,故事大起大落,人生之路崎岖难行,高加林不断地翻筋斗。高加林在谋业问题上,由被挤掉到荣任,再由荣任又被挤掉,这就是今天的人生,今天的人生中被作者巧妙地截取下来的一小段,构成了《人生》这部作品的主要部分。这一段选得好,人情世故都有了,重要的是有血有肉的高加林的性格特征也被包括进去了。高加林在事业上的三部曲,造成了他同巧珍爱情关系上的三部曲,也造成了同黄亚萍关系上的三部曲,以及同父老村民们关系上的三部曲,通过对几个不同三部曲的描写,作者从社会、心理和道德层面上对高加林复杂的性格特征作了深刻的描写,三部曲的偶然机缘,实际上是主人公复杂性格使然,从而使一个有为的青年难以有所作为,最终落得悲剧的结果。作者还通过引用名人的话来折射高加林的性格特征。例如,路遥在《人生》中就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段话就有助于读者来理解高加林的性格特征。作者高明之处是引领读者一同思考,高加林究竟是一时的悲剧还是一生的悲剧?这一问题需要读者在把握高加林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来进行深刻思考。

总之,作者路遥在《人生》中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刻画了主人公高加林复杂的性格特征,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描写,揭示了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像高加林那样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双重的刺激,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在面对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作者郑重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在人生道路上作出选择这一深刻问题。由此可以看出,阅读并欣赏文学作品尤其是这样的名著,不仅仅是一种消遣,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以启示: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要慎重,做出正确的选择。

4.读路遥《人生》有感 篇四

路遥的小说总给人一种朴实中加以哲理的感觉,高原质朴的气息混着时间的打磨历久弥新。

在他用文字抽丝剥茧般展示给我们的那个世界里,有辛酸,有感动,有人性的挣扎与无奈。专属那个年代的人和事,被他用文字定格成永远,一代代传承。

高加林就是那条时代长河中渺小的一员,他一身才华却无奈没有用武之地,本安逸于普通的教师工作却被人靠关系取而代之。读到这儿,我们不由地会为他打抱不平,诸如此类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引人深思。还好,有那位善良乖巧的姑娘――巧珍,将他带出了人生的低谷,重塑了他的信心与追求。本以为他们的生活就会这样平静地过下去,可上天却偏偏跟他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高加林一日之间成为了倍出风头的记者,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前程和地位,高加林最终放弃了一直深爱他的巧珍,选择了家世背景较好的黄亚萍。这种有名利成分夹杂的感情终究不会持久,最终高加林靠关系的事情暴露,不得不回到最初的黄土地,而巧珍,却已经成为别人的新娘……

读罢全文,一种忧伤的情绪如乌云般笼罩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高加林的悲剧,说到底是他自己一手酿成的,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个这样费尽心思却悲剧告终“高加林”呢?突然想起以前见过的一首诗:没有什么使我停留,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我是不系之舟”,这或许是许多人潇洒的口头禅,可真正能做到“不系”的有几个呢?生活的道路上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诱惑,也许你只看到那光鲜亮丽的外衣,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开启,就再也无法停息。金钱、地位、利益,甚至生命,诱惑可以将一颗纯洁的心灵瞬间侵蚀得满目疮痍。“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如果这样,也许我们的人生不会飞黄腾达,至少可以活得洒脱,活得自在。

正如书中所说:“一切毫无办法,严峻的生活把他赶上了这条尘土飞扬的路。”既然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就要活出我们的滋味。是雄鹰,就要展翅翱翔搏击风浪;是大树,就要汲取养分奋力生长;是嫩叶,就要燃烧生命奉献自然。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没有回程,所以才更要加倍珍惜。

5.读路遥《人生》有感1500字 篇五

白会军

读过路遥小说的,最喜欢的莫过于长篇《平凡的世界》,中篇《人生》。我个人认为,《人生》是弱化版的《平凡的世界》,而《平凡的世界》是加强版的《人生》。其实高加林就是孙少平,孙少平就是高加林,抑或那二人就是路遥自己,就像《红楼梦》里贾宝玉就是曹雪芹本人的化身而已!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路遥写《平凡的世界》和《人生》,就是写自己,写自己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

我们知道路遥是陕西清涧人,他是家中长子,下有弟弟妹妹数人,家庭贫困,少时常常饥不果腹。因为伯父无儿无女,路遥被过继给他的伯父,生活才有所改善。少时贫困的生活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但他从来没有被困难所压倒,正是少年时候贫困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锻炼成他坚毅顽强的性格,也为他日后创作积攒了素材和灵感来源。

《平凡是世界》男主人公孙少平和《人生》的男主人公高加林的身上满满都是路遥年少时的影子。高加林和孙少平何其相似,不同的是高加林的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悲喜俩重天反复无常的太快。高加林和孙少平都出身寒门,家境贫寒,土生土长在农村,都能出苦耐劳,喜欢读报看书,虽然走不出自己那狭隘的小天地,但能通过读书来观察和了解世界,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极度不满和对命运的不屈不甘,让他们有无穷的动力来满足求知的渴望,以及对外面世界和未来充满了无数美好的幻想和憧憬。他们都在文革青后上过高中,遗憾的是都未能进入大学,虽然满腹才华,多才多艺,毕业后只能回到农村老家当了民办教师,后来都因为不同的原因,都不再教书,高加林通过部队高级军官转业的二爸进了县委宣传部工作,而孙少平凭借女朋友高干之女田晓霞疏通关系而进了铜川煤矿工作。高加林在不做民办教师当农民后与同村姑娘刘巧珍相爱,浑身书卷气而又帅气阳光的加林对没有上过学的巧珍有一股致命的吸引力。如果没有加林进城工作一事,他们在农村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刘巧珍是十里八村有名的俊俏姑娘,心灵手巧而又善良乖巧,非常讨人喜欢,上门求亲的人都排成队了,可是巧珍早就芳心暗许,一颗心早就给了加林。

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被村支书高明楼的儿子高三星顶替后,加林郁闷非常,有苦无处说。觉得自己与加林的差距拉近的巧珍主动出击,安慰加林于水深火热之中,表达爱意于加林穷困潦倒之际,巧珍用自己的炙热的爱吹散了加林积聚在心头的乌云,抚平了加林心灵的创伤。高加林和刘巧珍陷入了爱河,简直是天作之合!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情该多好啊,不会空留给我们读者那么多的遗憾!

该来的还是得来,该走的还是得走。加林如愿进城工作,如鱼得水,满腹的才华终于得以展示,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可是一个不光彩的人物出现了,就是加林的高中同学黄亚梅,干部子弟,跟加林同为班干部,又有共同的爱好,高中时期就交往密切。如果没有加林的进城工作,高黄二人在高中毕业之后就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永远不会有任何交集,可是命运还是安排他们曾经拥有。彼时黄亚梅跟同学张克南恋爱,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是她跟加林都背叛了自己的爱人,不光彩的走在了一起。张克南性格木讷,不善言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黄亚梅跟他在一起只是觉得他们门当户对,又是同学,是适合结婚的对象而已。而高加林风度翩翩,谈吐风趣,知识渊博,张克南跟他一比简直黯然失色,黄亚梅情感的天平自然倾向了高加林。

张克南被人横刀夺爱,倒也没有什么过激的举动,但张克南的老妈却咽不下那口气,打听到高加林的工作来路不正,就到有关部门告了高加林一状。高加林当时正在外地采风,风光无限,等回到单位迎接自己的是一个晴天霹雳,心灰意冷,只能灰溜溜的卷铺盖回了农村。高黄轰动一时的爱情也无疾而终,可恨的是黄亚梅又回到了张克南的怀抱。

高加林灰溜溜的回到自己村子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用“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歌声来迎接他。彼时刘巧珍伤心绝望之际嫁给了追求自己多时的邻村青年马栓,高加林落得鸡飞蛋打,爱情事业双双失意,人生落入谷底,《人生》也宣告结束,空留给我们读者和作者自己满腔的遗憾。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让我们再一次对《人生》开篇时候引用柳青的话,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6.浅读路遥《人生》 篇六

我并不十分喜欢路遥的小说,虽然迄今为止我只读过《平凡的世界》和《人生》。我不太喜欢抓住某个作家不放,读全或者读大部分某一个人的作品,我更倾向于细细品读他们的代表作然后对该作者留一个大概印象在脑海里,对于只求顿悟不求深思的我来说,如此阅读,省时省力。

昨夜与一师妹网络聊天,谈到路遥的小说《人生》。这本书我早已读完,也曾与将此书推荐给我的这位师妹有过约定,读完后第一时间与之分享心得,然而由于实习、签约等琐事耽搁了,拖延至今,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并不喜欢这本小说。

围绕高加林和刘巧珍的情感纠葛,在夹杂着各方面的东拉西扯中,师妹与我达成了一项共识——这是一个由寂寞引发的悲剧。高加林后来选择“抛弃”刘巧珍并不是干了坏事,反而对于一段错误交集的斩断是为了不让更大的悲剧发生。我猜测女性读者大概会天然地站在刘巧珍一方,对高加林嗤之以鼻,然而我认为这只是女人对于女人的同情分在起作用而已。师妹的立场,佐证了我的猜测。

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短暂结合,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错误,所以趁早结束其实是正道。我不敢想象一对思想永远不在同一个维度的男女,一起相处一辈子,将是怎样的尴尬与无奈,这就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一代一代夫妻之间凑合着过的又一次延续吗?刘巧珍给予高加林的爱可以淹没全世界,但不足以支撑一生婚姻的幸福。没有共同语言的两个人,是连朋友都做不了的,如果非要做夫妻,那将是怎样的阴差阳错。那么,高加林在处理和刘巧珍之间的关系时的所有举动都是合理的吗?并不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铸成大错。他不应该在被剥夺掉民办教师的身份后,因为空虚寂寞而接受刘巧珍。我想他肯定知道,自己和刘巧珍很难修成正果,他有他的梦想,有他的才华,认为自己总有一天可以再走出这穷乡僻壤,那么,你为何还要轻易开始一段看不到远方的“爱情”?事实上,我觉得高刘的结合只是刘巧珍单方面的爱慕恰巧遭遇了高加林精神的空虚,根本不能用“爱情”两个字来标注。高加林后来的“移情别恋”“抛弃巧珍”我是表示理解的,而他轻易坠入巧珍的怀抱,没耐得住寂寞,寻求失意、空虚里的一份慰藉,才是让人唾弃的。

高加林的感情历程里,除了“耐不住寂寞”,还有一条同样也会拉低他的形象。当他在给自己找理由去爱黄亚萍而不是刘巧珍的时候,他有一条特别功利的想法——我可以到大城市去了,我有更好的前途了。这也许是路遥跟琼瑶的差别,琼瑶故事里的爱情,那必然是纯纯的爱情,不参任何杂质的真爱,然而,高加林内心的想法使得爱情熏上了铜臭。他跟黄亚萍有着共同的学识,共同的思维节奏,共同的语言方式,共同的喜好,共同的校园经历••这些许许多多共同点构成了高、黄两个在一起要比高、刘在一起会更有滋味、更幸福,他们之间唯一匹配不上的,是家庭背景,但是我认为在两个独立有学识的青年之间,家庭背景的差异不会带来太大问题,时间,会让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发酵出足够的默契,并填平两人之前的差异。

爱情这件事情,也许我总是想得太理想化,很多实际问题没有被考虑进去。但是既然是“爱情”,这个写出来,念出来,听上去,都会有神圣感的词汇,怎能叫人不对其抱有梦幻期待?《人生》中,也许

7.读路遥人生有感 篇七

一、路遥创作的原始形态分析

文学作品是作家心灵物态化的结晶,其中渗透了作家很多的主体情绪,作家只有在充分总结与掌握自己的人生阅历、精神结构与创作心理的基础上才能够对作品进行较为准确的创作。路遥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经历了疾苦与漂泊的人生之后,创作了《人生》,从此在当代作家方阵中脱颖而出。特定的文化背景与家庭环境塑造了路遥的性格与心理,自卑与自尊成为了其心理中非常重要的情结[1]。苦难意识是路遥创作心理中非常重要的内涵之一,在其创造中包含着非常浓厚的、强烈的挣脱困难的情节,使苦难情节与人生现实形成了双向逆反的关系。

二、路遥创作的转折点

(一)《人生》的出现是路遥创作的转折

在路遥的创作过程中,其作品《人生》属于其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在创作《人生》作品之前,路遥更多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涌现的各种先进人物进行歌颂,例如大公无私的青年党员、高风亮节的清廉官员等。在路遥完成了《人生》的创作之后,其关注的重点已经逐渐从歌颂先进人物逐渐转变到不断变化的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路遥在对剧烈变化的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进行描述的过程中曾说过,他在不断地探索中逐渐发现了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之间存在的相互渗透的“交叉地带”,相互渗透的内容包括生活、观念等[2]。路遥指出,他已经渐渐地感觉到了城市与农村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两者之间的相互渗透由于这种频繁的交往而日益广泛。同时,农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有文化的青年人,城市与农村之间所出现的各种生活形象、矛盾冲突等,其所包含的社会意义越来越重要。在路遥完成了《人生》这部作品之后,其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开始增加复杂的个人生活经历,减少了纯粹为革命事业与群众利益牺牲的崇高感[3]。例如在《你怎么也想不到》这部作品中,路遥再次针对知识青年在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的选择问题方面进行了描述,该部作品中的主人公薛峰完全就是高加林的另外一个版本,体现了路遙对知识青年再次上山下乡的号召。

(二)农村与城市生活及人们的观念所引发的思考

在农村与城市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城市生活对农村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冲击,而农村生活有对城市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追求,两者之间的冲突具体来讲包括现代生活与古朴生活的冲突、文明与落后的冲突、资产阶级意识与传统美德的冲突。城市与农村的“交叉地带”中包含了非常集中的观念冲突,随着知青返城的巨大社会风潮,农村知识分子的爱情、事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成为了路遥非常关心的核心问题。路遥自身也有着农村知识分子的特殊身份与亲身经历,这也正是路遥对农村知识青年的命运进行深层次关注的写作动机所在。“高加林”实际上是路遥对农村知识青年的欲望进行审视的铜镜,但是路遥由于感觉到自己在经历、历程等方面与“高加林”存在不同,与他划分了距离[4]。在《人生》之后的创作过程中,路遥都在试图对农村知识青年最为关心的话题——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进行回答。在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路遥所要回应的是社会主义经验在失败之后,农村知识青年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当社会主义集体观念坍塌之后,知识青年所受到的精神方面的伤害与裂痕以及农村知识青年在社会体制变革与思想解放的背景之下其价值观念存在缺失的问题,都在路遥之后的作品中进行了充分的展现。

三、路遥对高加林的“新活法”的理解

作家路遥自从创作《人生》这部中篇小说之后,他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实质上,在路遥笔下的“高加林”是一位裹挟着历史遗留问题的农村知识青年,在他的身上体现了现代青年的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的坚毅品格,以及朴实、勤劳的传统美德。“高加林”的觉醒成为路遥审视自身及新一代农村知识青年欲望的镜像,路遥将自身对理想与现实的感念通过“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呈现出来,同时,《人生》是作者路遥对历史变革期价值观念矛盾冲突的理解与认识。

(一)“高加林”是一位裹挟着历史遗留问题的农村知识青年

“高加林”这个人物形象颇具深度,他那曲折的人生际遇与复杂矛盾的性格折射出了及其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在面临社会主义“集体观”的坍塌变革以后,高加林要面对的是村民们对所谓“不正之风”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环境[5]。在当时,作为新旧社会体制交替年代农村知识青年的典型代表,“高加林”是在夹缝中生存下来的新青年,他的人生转折在于他在城市里新的工作岗位和起点上,对自己爱情与事业的选择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这为其日后的人生之路有着极大的影响[6]。

(二)“高加林”的觉醒成为路遥审视自身及一代农村知识青年欲望的镜像

作家路遥为读者实实在在地书写了一部关于新青年思想意识觉醒的作品,尽管小说结尾的部分意味深长,给人以思考,但他更希望新“高加林”在这个时代诞生,经受住社会现实的种种考验,成为一个真正能够承担生活压力与社会责任的新青年。正所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作家路遥在其作品《人生》的结尾处给人以一种希望,为像“高加林”一样的新青年指明了一条未来发展的道路,蕴含着作家路遥对“人生”之路的理解与为美好“人生”的期冀[7]。鉴于《人生》这部小说当中穿插进了黄土地上几代人的“人生”,就不得不提到的是,“德顺老汉”、“高加林”对于爱情的选择,在作家路遥的笔下,首先以德顺老汉的淳朴爱情为切入,引入“高加林”的爱情,尽管二者同为黄土地上的爱情,但却相形甚远,前者是为了爱情终生不娶,而后者却走入到了社会时代变革时期的夹缝之中[8]。作家路遥对“刘巧珍”十分珍视,虽然她是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家女子,但她的爱情观却是偏向现代的,她敢于去主动追求爱情,并尽自己的所能去守护爱情,路遥笔下的“刘巧珍”似乎就是绝大多数对爱情极度渴望的适龄女子的替身,她能为爱情心甘情愿地做一切事,能为自己心爱的人牺牲自己。而就在这时,“高加林”对他的背叛,对“刘巧珍”来说,近乎是致命的打击,但理智告诉他,她与“高加林”之间已经有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正是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深厚的“黄土情结”是作家路遥抒写农村生活的思想根基,他对那种淳朴情感的渴望毫不避讳地写进小说中,但同时,他也深深地了解到,时代在变革,人物的命运是他所难以掌控的,路遥只能够以文字的形式表达他对“黄土精神”的祭奠。

(三)《人生》中对历史变革期价值观念矛盾冲突的描绘

当读完《人生》这部中篇小说,读者会被一种“悲壮”的情感所萦绕,不仅仅是因为主人公“高加林”那种坚毅的个性、淳朴的为人所吸引,更是因其所生存着的社会环境所震撼,其中充斥着当时新青年的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纠葛,如若深究其根源的话,则体现的是当时社会所处的历史变革期,人们价值观念的矛盾所引起的种种社会冲突[9]。“高加林”被当时严峻的社会现实割裂得遍体鳞伤,但他那血气方刚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又支撑着他试图挣脱这一切桎梏,不幸的是,最后,他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终究成为社会变革时期价值观念扭转过程中的炮灰。作家路遥在小说的结尾处,将笔锋一转,用阳光般的笔调给人呈现一种对新时代美好“人生”规划的期冀,鼓励人们认清现实,怀揣理想,永不放弃,充满希望,更要对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抱有信心,而这一切需要一批像“高加林”一样的新青年来努力创造和改变。

从大环境再回到《人生》中的小环境来看,“高加林”的意识的觉醒有值得路遥赞赏的地方,但也有路遥不认可之处,这便是意识层面上的矛盾,实际上小说中的思想倾向是与路遥自身的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路遥所面对的问题已经不是五十年代初城乡分治后所呈现的社会主义结构性问题,而他面对的正是在新一代青年们追求理想和人生价值的道路上,如何更好地引导青年未来人生走向的问题。最终,在旧有人生价值观已崩溃而新的人生价值观尚未形成的社会变革时期,路遥还是试图为这一代农村知识青年甚至是广大的社会青年提供一种更理想的“活法”。

结束语:

通过对作家路遥创作的原始形态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到最初路遥对于歌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等题材十分热衷,很多当时创作的文学作品中都有这些影子。《人生》的出现是路遥创作的转折,他后期所创作的很多作品中描绘了农村与城市生活及社会人们的观念的变化。《人生》中“高加林”是一位裹挟着历史遗留问题的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的觉醒成为路遥审视自身及新一代农村知识青年欲望的镜像,其中蕴藏着作家路遥对历史变革期价值观念矛盾冲突的认识。

摘要:在80年代初,“潘晓讨论”中对人生价值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而这些讨论的内容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都引发了极大的反响。路遥是具有浓厚黄土情结的作家,这种人生价值观讨论对他的观念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为了对“潘晓讨论”中相关的社会价值观问题进行回应,路遥在《人生》中通过文学的手法对自己的立场及观点进行了初步的表达。路遥将“高加林”塑造成为80年代青年的代表,通过“高加林”的形象对当时存在的价值观念冲突的现象进行了反映。路遥在《人生》中不仅揭露了时代的矛盾,而且也明确了自身创作的价值取向。本文主要是对《人生》这部作品及其主人公高加林的觉醒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8.试析路遥《人生》中人物的爱情观 篇八

关键词:人生 爱情 时代

阅读作家路遥的经典小说《人生》,我们为男女主人公令人心醉的爱情所激动,为他们令人心碎的爱情所震撼。有时我们为他们甜蜜的爱情倍感人生的幸福,有时又为他们的悲惨结局而伤心落泪。不管爱情的道路多么艰辛,青年男女都不管不顾,激烈地相爱着,他们的爱感动我们,启发我们。分析其中人物的爱情观,有助于我们深化认识小说的主题。

一、对小说人物爱情观的分析

作为一部关于爱情与人生的悲剧启示录[1],小说以质朴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乡交叉地带人们的婚恋、家庭等社会状况,其中特别关注了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刻画了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社会观念及文化心理的矛盾冲突。

1.刘巧珍的爱情观:爱的三原则

无疑,巧珍是小说塑造的最鲜明、最成功的女性形象之一,作家着墨颇多。巧珍出生在高家庄,这里贫困、闭塞,由于父亲的愚昧,她没有上过学。但是她是一个聪明的、悟性高的漂亮女孩,“她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感受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很强,因此精神方面的追求很不平常。加上她天生的多情,形成了她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她错过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是一个致命的伤害。可是她没有自甘平庸放弃生活,“她决心要选择一个有文化、而又在精神方面很丰富的男人做自己的伴侣。”[2](P32)。她的欢乐和悲伤,她的爱情悲剧就源于此。

爱,就是关心,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促其成长进步。对方一举手一投足,你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知道他想表达什么。这一点,巧珍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她毫无保留地爱着高加林,她理解他的心思,她希望他能有一份好工作,可是又担心他离开自己。在高加林被开除民办教师回村里劳动的日子里,巧珍的爱就像春天的雨水滋润干涸的大地一样温暖着高加林的心。高加林的内心始终是不平静的,离开家乡的希望破灭了,但远方的召唤仍旧在心底深处微弱地回响着。他一想到自己的未来与黄土地为伴,凝固和沉淀在高家庄,就有一点不甘心。他和几个年轻人买了漂白粉净化发臭的水井,村里乡亲不理解。这次卫生革命后,“巧珍的爱情和温存像往常一样,给他很大的安慰。但是,已经不能完全冲刷掉心中重新又泛起的惆怅和苦闷了。过去那些向往和追求的意念,又逐渐在他心中复活。”[3]巧珍是个敏感的女孩,她希望高加林出去工作,这样他就不会难过了,同时希望他不要忘记她。这就是爱,爱情就是所作所为完全为了所爱的人更好地成长进步,给对方以自由,真心关心对方,而不是限制对方,为对方发展设置障碍。

爱,就是决断,在爱情无可挽回的时候,敢于正视现实,果断放弃。巧珍爱着加林,但是加林从来没有毫无保留地爱她。他总有一种不甘心,希望到大城市生活工作,他决心挑战命运,所以从内心来说,他并没有准备与巧珍一起生活。他与巧珍在一起,不过是处于困境时比较现实的选择。一旦条件发生了变化,加林来到县城,成了县通讯干事,又重新有了接触黄亚萍的机会,他就陷入了矛盾的心理状态。他知道巧珍的好,无论家境还是容貌都是盖满川,她会无怨无悔地爱他;知道巧珍的不好,就是不识字,不能与他分享知识的乐趣。显然从家庭社会地位、文化修养来说,黄亚萍优于巧珍很多很多。他的心里斗争过,痛苦过,但是他决心选择黄亚萍。当自己的爱不能赢得对方热情的回应、对等的爱时,当爱已经不在时,就要离开。巧珍就是这样追求爱的。没有得到所爱的人,不能因此消极悲观、失去自我。

爱,就是奉献,在爱已经不能够使得二人结合在一起时,仍然关心和支持对方。张克南的母亲向地区纪委举报高加林通过马占胜开后门到县委当通讯干事一事后,地委会同县纪委很快做出了处理,撤销了高加林的工作和干部户口。高加林又回到农村,成了农民。消息很快传到了高家村,无人不知。巧珍的妈妈和姐姐准备在高加林回家的路上趁机羞辱他一番,巧珍知道后,苦劝她二人回家,放弃这个愚蠢的举动。她对高加林的遭遇非常同情,她还是那样爱着这个曾经抛弃自己的男人。她甚至希望村小学增加教师时,首先考虑高加林。这一点更是让自己的姐姐感到惊讶。能够这样做不再是卿卿我我的小爱,而是超越了个人恩怨的大爱,是需要莫大勇气的。

2.黄亚萍的爱情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从观念上说,接受现代思想的亚萍是爱情理想主义者。“在她看来,追求个人幸福是一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权力干涉她的追求”,“就是已经结婚了,她发现她实际上爱另外一个人,她也要和他离婚!”。然而,在行动上,她无力跨越现实条件的制约,常常处于理想与现实、观念与行动的矛盾冲突之中。[4]

黄亚萍生于中国南方,父亲是部队干部,她热情,漂亮,追求进步,同时也有点高傲、任性。她随父亲走南闯北上学,高中阶段加林与她同班,都是学生骨干,交往比较多,合作比较默契,给她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但当时学生时代,青年男女无不努力学习,根本没有把感情放在重要位置,没有时间谈恋爱。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两人三年没有见过面。再见面时,加林是来卖馒头的农民,而亚萍则是县广播员,身份地位差别明显,心境更是迥异,一个灰头土脸,一个春风得意,这时候更说不上谈恋爱了。后来亚萍和同在县城上班的同学张克南相恋。当加林再次出现在县城,出现在亚萍的面前,情况发生了变化。加林这次是闪亮登场,他成了通讯干事,在县委大院上班,一改往日粗鄙的形象,愈发潇洒帅气。当亚萍作为第一读者,在广播站播发加林从受灾乡镇发回的通讯稿件的同时,她对加林久已沉睡的爱慕之情如春回大地般迅速复苏。加林工作勤奋,爱好文学,他在地区报和省报上又发表多篇稿件,黄亚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他更是加了几分钦佩。因此,她经常去找高加林,和他谈文学、谈学习、谈工作。爱情的力量是惊人的。他们不顾他人的看法和社会舆论相恋了。而当亚萍得知加林失去工作时,她一度希望能够和加林继续恋爱结婚,甚至表示要当农民,和加林一起在农村生活。但这只是她的主观愿望,在现实的面前却不堪一击。endprint

3.高加林的爱情观:人生高于爱情

虽然出生在一个相对封闭落后的乡村,但是高加林一心想往上爬,脱离黄土地,成为城市人,最好是进入大城市。常言道,人穷志不穷,穷则思变。生活越贫困,越激发他追求精神上的富有,迫切地要求改变现状。高中阶段的高加林学习勤奋,表现突出,平时关心国际国内形势,爱好文学。虽然毕业时没有考上大学,但他没有消极悲观。在那个全民文化程度不高的年代,高中毕业的他在农村已是佼佼者了。他成了一名农村代课教师,工作也很尽心尽力。如果生活一直照旧进行下去,他的幸福生活是可以想象的。过几年成为国家正式教师,过上国家干部的生活,但生活的现实是不断变化的,现实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些变化常常让人措手不及。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高中毕业了,就顶替了高加林的民办教师位子。从教师到农民,这种身份地位的转变既容易又不容易,身心都要经受煎熬,身体受锻炼还好,心理的难堪更难接受。这是人生的不幸,然而不幸之中有幸。巧珍出现了,巧珍爱加林,苦于不知道怎么接近他。在这之前因为他是教师,自己是文盲,二人之间有鸿沟,不般配,如今二人平等了,都是农民,她的内心燃起了希望。他们激烈地相爱着。后来加林去县城当宣传干事,亚萍强烈地追求他,向他表达了爱情,“并准备让他跟她去南京工作的时候,他才把爱情和他的前途联系在一起了”,“他反复考虑,觉得他不能为了巧珍的爱情,而贻误了自己生活道路上这个重要的转折——这也许是决定自己整个一生命运的转折!”他决定与巧珍分手,与亚萍牵手。再后来加林被撤销工作返乡,他坚决地提出与亚萍分手。这似乎是一种懦弱的行为,面对爱自己的人不敢接受这份爱。然而,在笔者看来,加林非爱情至上主义者,是把事业和人生放在第一位,坚持人生高于爱情,在追求人生成功的前提下寻找爱情。虽然他也爱亚萍,但是当这意味着要亚萍作出很大的牺牲,他有责任和担当的意识,宁愿分手也不执着于没有现实生活基础的婚恋。

二、对小说人物爱情悲剧的社会历史解读

小事件折射大时代,小说《人生》中的爱情悲剧源于特定历史时代的制约。看似很个人化的加林、巧珍、克南、亚萍之间的爱情纠葛,实际上是一个特定时代的典型,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时代特定的社会历史状况。

“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5]在这个还存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城乡差别的社会,人们的爱恨无不打上阶级阶层的烙印。焦大是不会爱体弱多病的贵族小姐林妹妹的,林妹妹也不会爱上斗大字不识一升的马夫焦大。所谓永恒的爱情、真正的爱情,至今还不存在。如果无视这一点,就要受到生活的嘲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爱情。传统自然经济社会中男人赚钱女人持家,男主外女主内。在社会分工还处于自发的条件下,人们实现自我超越的手段是十分有限的,而对女性而言,婚恋家庭就是人生的全部。加林当农民时与巧珍相爱了,巧珍的外貌之美和精神之美都是不可掩饰的,而加林多才多艺,在传统社会中二人是完美的爱人。假如加林在外工作,“她就在家里好好劳动,把娃娃抚养好。将来娃娃大了,有个工作的老子,在社会上也不受屈。再说,自己的男人在门外工作,她脸上也光彩”。这种婚恋观似乎显示出女性对男性的社会经济依附和文化心理依赖,然而它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具有历史的合理性。这样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即使是接受现代思想的加林也不能彻底摒弃。“加林是骄傲的:让一村满川的庄稼人看看吧!大马河川里最俊的姑娘,著名‘财神爷刘立本的女儿,正像一只可爱的小羊羔一般,温顺地跟在他的身边!”在笔者看来,与其说是作家认识和思想的局限让小说人物的爱情具有不平等性,不如说是社会历史的局限造成的。作家没有取简单的认同态度,并不影响小说达到的思想深度和高度。

即使在这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爱情的超越性和力量。一方面,正如马克思所说,“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6]。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无论婚恋还是人生都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生物的存在和社会历史的存在,本质上是追求自由的存在物,这种灵肉两重性存在使得人区别于动物:人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而是能动地改造自然使其为我所用。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追求和实现自由的。人精神的高贵和力量在于不断克服强加于人的外在的自然必然性和社会力量,爱情就是这样一个体现了自由的社会领域。不能说巧珍的精神是贫乏的。她缺少实现自由的现实手段,无力打破农业社会分配给她的既定社会角色。巧珍是具有自由意识的,她的爱是与众不同的。“要找公社的一般干部,或者农村出去的国家正式工人,都是很容易;而且给她介绍这方面对象的媒人把她家的门坎都快踩断了。但她统统拒绝了。这些人在她看来,有的连农民都不如”。因为她的爱情追求不是功利性的,更大程度上是精神性的,她在自然经济必然性所限定的范围内力图实现自己的愿望。巧珍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心、执着、自由、牺牲和奉献精神显示了人的精神之美,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但更接近于诠释了爱情的真谛。小说中德顺老汉认为加林丢掉工作不是人生的悲剧,最大的错误是失去了巧珍那一颗具有金子般的心灵,“巧珍,那可是一块金子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爱情家庭理想,也反映了女性通过婚恋实现人生理想的虚幻性和不可能性。但如果因此而认为巧珍的爱“是一种没有自我的失去主体性的爱,是一种先爱人之忧而忧,后爱人之乐而乐的以彻底奉献为目的的爱情。巧珍为高加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讨得他的喜欢,连穿着打扮也只为取悦于所爱的人,与旧时代的‘女为悦己者容没有区别”[7],那毫无疑问就忽视了包含在巧珍的爱中的超越维度,抽象地否定传统婚恋观,犯了简单化的错误。

时代的变化必然带来婚恋观的变化。商品经济社会不可避免地要到来,伴随而来的是思想观念的变化。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青年男女的婚恋不仅需要跨越家庭出身、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上的障碍,也需要克服文化心理上存在的差异。高加林走后门由农民成了国家干部,与黄亚萍交往一段时间后,他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也痛苦,甚至在他准备接受黄亚萍的时候,黄亚萍得知他曾想过和不识字的农村女孩巧珍结婚表现出一脸的惊讶时,高加林一下子火了,叫她住嘴,“我那时黄尘满面,平顶子老百姓一个,你们哪个城里的小姐来爱我?”[8]但与巧珍相比,“他觉得黄亚萍和他各方面都合适。她有文化,聪敏,家庭条件也好,又是一个漂亮的南方姑娘。在她身上弥漫着一种对他来说是非常神秘的魅力。像巧珍这样的本地姑娘,尤其是农村姑娘,他非常熟悉,一眼就能看到底。他认为她们是单纯的,也往往是单调的”[9]。农民有农民的爱情,干部有干部的爱情。等到高加林走后门成为干部的事被揭发出来,他由干部又成了农民。这时,高加林很清楚,他与黄亚萍的爱的根基已经不复存在,他也不再坚持这不平衡的爱,主动提出结束他们的关系。就黄亚萍来说,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农村,自然不在她的恋爱对象之列,因为“不必隐瞒,她还不能为了爱情而嫁给一个农民;她想她一辈子吃不了那么多苦!”相反,同学张克南工作好、家庭好,加上他心地善良,对她体贴周到,很自然两人谈起了爱情,两个家庭都很满意两人的恋情。但高加林到县城当通讯干事后,黄亚萍旧情复燃,她决心与高加林在一起。她的父亲知道后,愤怒地说:“你这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思想!你们现在这些青年真叫人痛心啊!垮掉的一代!无法无天的一代!革命要在你们手里葬送呀!……”[10]门当户对才会有爱情,这就是老年人的思想。年轻人的思想是不成熟的,容易冲动的。及到高加林又成了农民,这个心碎的姑娘,要为了爱情去农村和他一起当农民,这时候她的父亲又一次阻止了她,“咱们马上要到南京,那个小伙子是农民,我们怎能把他带去呢?就是把他放到郊区农村当社员,你们一辈子怎样过日子,感情归感情,现实归现实”[11]。艺术世界中经典爱情的力量超越时空,现实世界中的爱情却连城乡差别这一步都难以跨越。跨越阶层的爱是不被提倡的,甚至是不被允许的。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由、平等观念的实现具备了一定的条件,连大队书记高明楼也是赞成婚恋自由的,但是城乡差别是残酷的,在经济还未充分发展、人们不能获得经济独立的情况下,人们的婚恋及观念在变化,处于试图挣脱但还难以挣脱客观经济条件束缚的阶段。

加林不愿意像父辈那样凝固在高家庄的土地上,他希望凭借自己的才华、热情和抱负反抗命运的安排,过上现代文明的城市生活,他的追求是正当的,然而他却失败了,不能不说这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人生悲剧。作家没有对人物进行简单的道德审判,而是抱以同情的理解,力图客观呈现人物遭遇的深层矛盾冲突,通过爱情抉择把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引向了社会历史深处。即使是在今天,“高加林”们仍将面临类似的婚恋人生难题。可以预见,在中国社会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人生》中作家创造的独特艺术世界将持续吸引读者和评论家的目光。

注释:

[1]钱娟:《一部关于爱情与人生的启示录》,山东文学,2013年,第10期。

[2][3][4][8][9][10][11]《路遥文集》(一),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第86页,第138页,第148页,第149页,第146页,第153页,第179页。

[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1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

[7]姜岚:《<人生>的魅力:悲剧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上一篇:学习道德模范的方案2011年下一篇:公司文件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