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估算解决问题例7》教学反思

2024-08-17

《用估算解决问题例7》教学反思(共11篇)

1.《用估算解决问题例7》教学反思 篇一

《用7、8、9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课后反思

在讲《用7、8、9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第一课时前,经过课前备课,我发现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让学生经历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于是,我准备了一些课堂中常见的教具。如成倍数关系的不同种类书、一定数量的小棒。以及活例子不同排的成倍数关系的同学。

由于我班郭宇航同学数学表现一般,且平时上课不敢发言,以前说了他几次,可还是效果不明显。我想,这节课换一种方式对待他试试!上课伊始,我找他回答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引入问题,老师今天叫他他却答的这样好!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他鼓鼓掌啊?同学们带着欣赏与鼓励的目光很热情的为他鼓掌。当时,我能看出他的心里一定美滋滋的,我想对热要打铁,就对郭宇航说:“其实年一 很棒!在这节课中老师相信你能回答出很多问题来,你敢回答吗?说对了我们为你鼓掌,说错了我们大家一起教你解决好不好”。没想到这次他很肯定的回答说好“好”!

由于郭同学对乘法口诀掌握的还不错,在教学过程中,我由实场演示到小组讨论再到指生回答的过程中他都很认真的去倾听、去观察、去发现、去表达、在观察到他的变化后,我又一次的表扬了他,结果在总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的过程中他很积极的发言,而且表达的还不错,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到现在为止我才真正的理解“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差生并不一定真的像别人说的那样不值得一“提”老师和同学多给他们一点激励,也许他们的明天会有很大的不同。

丰收村小学:付廷坤(二年级)

2.《用估算解决问题例7》教学反思 篇二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激发兴趣

1. 考考老师:

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找规律的知识, 用学具设计一个规律, 然后告诉老师, 你是怎么摆的, 接下来你想让老师猜几号学具, 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 谁来考考老师? (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 学生很惊奇。)

2. 适时引入:

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 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了。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用学生考老师的形式引入新课, 这样做, 既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 建构概念

1. 明确图意, 展开思维。

呈现教学情境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 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每组摆5盆, 最多可以摆几组?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图, 引导学生展开观察、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活动, 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应用意识, 为下面学习奠定基础。

2. 实际操作, 感受新知。

(1) 教学例题2。①出示例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 还是每5盆摆一组, 最多可以摆成几组?②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 看看每5盆摆一组, 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③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 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板书:余数) ④尝试列式:23÷5=4 (组) ……3 (盆) ⑤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 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 叫作有余数的除法。 (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⑥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⑦学生汇报。⑧列出竖式:

(2) 观察比较:看看我们前面学习的例1和现在学习的例2的竖式, 比一比, 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3) 尝试练习:选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 (一个正好分完, 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对新知识的学习进行准确定位, 既为学生创设了“跳一跳, 摘桃子”的思考平台, 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 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会到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观察比较, 理解概念

1. 探究关系:

出示例3, 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 先列式算一算, 再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余数与除数, 你们发现了什么?

2. 归纳总结: (1) 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 (2)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要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在前两个例题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学中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来计算这一组题, 势必花费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学生也会产生厌烦情绪;而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 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通过团队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

四、巩固拓展, 运用新知

1. 巩固题:第52页的“做一做”。 (判断题, 进一步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2. 开放题:

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 如果除数是9, 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7, 除数有可能是什么数?

3. 游戏题:“猜猜看”。 (图示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形, 猜一猜第8个是什么图形、第12个是什么图形。)

4. 拓展题:

现在你们能想出老师为什么会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 很快地猜出第18个、第24个图形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开放性、灵活性、启发性和挑战性。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练习,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尤其是最后一个练习, 给学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整节课前后呼应, 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五、归纳小结, 结束全课

3.用估算解决问题 篇三

课题

用估算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遵循了知识的迁移效力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新知。

1.加强估算与实际生活中的联系。

通过幼儿园分苹果的情境引出估算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估算与生活的联系。

2.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估算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不要求整齐划一。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学习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习重点

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收集资料的信息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1.提问:我们学校三年级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全校有多少位学生?你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多少时间?

1.独立思考,联系实际回答问题。

2.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

1.算一算。

20+350=

500+300=

320+190=

2.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只需要一个大概的数字就可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估算。

480+200=

550+300=

340+500=

120+680=

2.估一估。

(1)308+154≈()308接近(),154接近()。

(2)一个数大约是589,另一个数大约是324,它们的差大约是()。

3.一台抽烟机589元,一口电饭锅287元,妈妈有9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

答案:589≈600

287≈300

600+300=900(元)

答:买这两样够。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课件展示例题: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六个年级的同学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1)从题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你知道用哪种运算解决吗?

2.引导学生进行估算。

(1)把算式中的加数看成什么样的数才便于口算出得数。

(2)算式能用“=

”连接吗?

小结:估算出的得数不是准确数,不能用“=

”连接,应该用“≈”连接,“≈”叫约等号。

1.(1)读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寻找信息。

(2)列出算式:223+234。

2.小组合作,尝试估算。

学生1:223≈220

234≈230

220+230=

450>441,坐不下。

学生2:223≈220

234≈240

220+240=

460>441,坐不下。

3.交流方法:分析哪种更合适。

4.得出结论:估算时要把数看成与之最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

3.引导比较估算方法,哪种方法好要视情况而定。

4.小结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取整百数还是几百几十数,要视情况而定。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7页第6、7、8题。

独立完成。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知估算的作用。

切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中关于估算的例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2.估算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不要求整齐划一。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

4.《用估算解决问题例7》教学反思 篇四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第15页例4 【课程标准描述】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会解释估算的过程。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情境图,交流讨论能够综合具体情境,用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者几百几十进行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对比题的交流讨论,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体验估算的多样性。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正确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情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2.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用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者几百几十进行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正确率来评价目标1。

2.通过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的正确率来评价目标2。3.通过巩固练习来评价目标3.【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数字智勇大闯关

1.235和357的和能闯过500吗? 2.465和436的和能闯过1000吗? 你是怎样思考的?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2.分析与解答。

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预设: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想一想,不通过具体计算,我们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讨论。

预设: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预设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预设2: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小结: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如果电影院的座位数时390个,那么刚刚提到的估算哪个更好呢?(预设1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评价目标1)

3.对比题

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预设1:196大于190,226大于220,196+221一定大于41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预设2:196小于200,226小于230,196+221一定小于430,430小于441,坐得下。

小结:在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如果用估小的方法不能确定结果,可以用估大的方法进行估算。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和数据的特点灵活选取估算的策略和方法。(评价目标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学生估算出每条小鱼身上算式的得数,再将鱼分别和相应的框连线,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7题。(评价目标3)

你想怎样估?估算结果是多少?在组内交流。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用估算解决问题

221 + 239 > 441 196 + 226 <441 ↓ ↓ ↓ ↓

220 + 230 = 450 200 + 230 = 430 450>441 430 <441 坐不下 坐得下

学习目标检测】

5.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五

出示情境图引出问题“李奶奶家的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后,我要求学生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例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习,同时为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检验”埋下伏笔。

2、注重策略,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先是调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用“归一法”解决问题。之后,我激励创新,引导学生尝试利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同一问题。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3、精心设计,学以致用。

在题型设计上,我尽心设计了“王大爷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的变式练习和“测量树高”等问题,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生活问题的同时不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的设计,既巩固了新知、形成了技能,又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感受到了数学本身的价值,深刻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6.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六

教方法的老师,却不知道方法的本质,说起来象无稽之谈。可事实上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在初次教学这个内容的时候,恰恰没有弄清楚这个方法到底该怎样做。就以例5为例,学生可以很轻松的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这个归一问题,桥梁就是不变的“单价”,在引导学生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是先根据单价不变,得到等式:总价/用水吨数=总价/用水吨数,明确成正比例;

还是因为单价不变,总价和用水吨数成正比例,所以它们的比值相等。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我没有觉得这有什么区别,选择了简单的第一种方式。刚开始过程很流畅,但我发现学生在方法表述上总不愿意说到成什么比例关系,仿佛这个比例是跟本题是不相干的内容,最后在比较和练习上学生也无法清楚的表述出方法和规律,尤其是倒过来后的方程(如12.8/8=X/10用8/12.8=10/X)很多孩子都不能接受。不仅没有体会到用比例的好处,反而觉得还要写“解设”真是麻烦。

惨痛的失败后我开始认真的分析和检讨,发现学生根据单价不变列出等式,其实用的是以前学过的方法,以单价作为桥梁,比例成了“鸡肋”,方程倒过来后,就不等于单价了,所以很多孩子认为这是不对的。作为六年级的孩子,之所以学习用比例解决问题,就是要让他们站在理解量之间的普遍关系,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更方便快捷的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分析之后,我采用了第二种方式进行第二次教学,首先明确成正反比例的量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比值相等或乘积相等),只要判断出题目中的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就可以列出比值相等或乘积相等的等式。这样一来,学生做题就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他们有规可循:只要路程一定,就说明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结合数据我就可以列出一个相应时间和速度乘积相等的方程。

教学之后,学生能够很好的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基础的数量关系,如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等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出比例关系,列出等式。当然对于并不常见的数量关系,学生在判断比例关系上出现了困难。但总体来说,学生在运用比例关系列出方程这个方法的掌握上还是比较成功的。

⒉总结和比较中,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既然想让他们有规可循,那么就要让他们牢牢地掌握这个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了方法与步骤的总结,这个过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都是以前学过的题目,所以孩子们很容易就丢开比例,而用以前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因此,在复习中,我的重点不是放在成什么比例,而是成正或反比例的量有什么样的特征,先分散一下难点。分析题目的时候用“成什么比例关系?”“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一个等式吗?”这个两个问题将孩子们的注意力放在比例上。问题解决之后,我还设计了一个回头梳理的过程,可以说让学生对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有了一个强烈的印象。之后的例6上我放手让学生独立用比例知识解决,练习中设计了一个分别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对比,这无疑是整节课的小高潮,学生答的非常精彩,基本抓住了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⒊在辨别中,体会用比例解决问题方法灵活,计算简便

学生在前面的总结和比较中,学生已经体会到了用比例解决问题有规可循,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但这还不够,因为以前的方法也很简单啊。因此需要更多的冲突来让学生体会到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会使用比例解决问题是多么的灵活和简便。

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我采取的是学生做,然后进行讲评比较,可具体操作起来很费时间,学生比较时间不充分。同时学生不一定会出现我所希望的情况,或情况太多,使比较增加了难度。于是我改进了方法,采用了判断题的形式。学生在辨别中发现,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比值就相等,既可以说总价与数量的比值相等,也可以说数量与总价的比值相等。原来方程还可以倒过来列,很多孩子也产生了疑问:根据比例的性质,我还可以怎么列这个方程呢?由于比的基本性质是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比值不变,同学们也惊喜的发现,这样一来用的好还可以省掉换单位的过程,真方便。

由于总结和比较的到位,最后的实践操作,孩子们不仅能正确的运用比例知识去解决,更列出了若干个不同的方程,其中一个方程使计算非常简便,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⒋课堂的调控能力有待加强

体现在时间分配上我的安排不是很合理,前面探究过程总是占时间多。

在内容的设计上进一步做到层次分明,在导入语言上少些花哨,多些简单和清爽。重视问题的提出,尊重学生的发言等等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待提高的地方。

⒌整个课堂探究内容较多,练习不充分。

由于本节课含正反比例两个方面的内容,再加上比较,所以探究的内容较多,练习的部分不充足。而且在探究过程中,也由于时间的关系探究的不是很充分,每个问题只有1、2个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成绩中下的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⒍课后作业和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学生对判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哪种量一定,怎样找出等量关系表达得不是很好,有的学生似乎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这是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还要加强训练和指导。

学生在解正比例的应用题时,发现中下生会出现左边比的顺序跟右边的顺序会相反;在解反比例的应用题时,中下生会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积等于内项积来解答,计算的准确率低,所以今后对比例的解法还要多指导。

7.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七

(1)从学生回答问题看,题目中没有直接告诉哪个量一定,需要学生自已从已知的两个量中发现定量,因此学生有时找不准什么量一定,这样对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出现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对学生不放心,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在教学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时,我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但我总是担心怕学生不会做,还是自已包办代替讲了这样既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又耽误了教学时间,那些会做的学生也觉得太哆嗦。

8.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八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新教材着重加了画图理解这一环节,加深对除法两种含义的理解。

学生基本能掌握这两种类型的题是用除法计算,但在表达方面还是比较弱。所以我在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三步曲来进行回答。让学生根据所画的图进行比较,突出两个问题的结构特征,明确条件和问题,直观感知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图,动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考过程,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与平均分联系起来,说明选择除法的道理。通过比较异同,认识到平均分虽然不太,但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解答,在比较中突出除法含义的本质。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个别说,让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带动,然后同桌说,但发现在说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比较懒散,没有认真说,对于中下生来讲说的环节还是挺困难的。以后可能在表达的环节要采取鼓励的办法,让好生带动差生,加深除法含义的理解。

9.《用估算解决问题例7》教学反思 篇九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例7)》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8页例7。学习目标:

1.掌握形如x±a=b和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等式与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发展抽象思维。

3.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掌握形如x±a=b和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学习难点:能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学习准备: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你会根据条件列数量关系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1)小军高158厘米,比小明高12厘米。(2)小红买了5本笔记本,一共付了68元。(3)桃树棵树是梨树的2.5倍。

引言:列数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例7

1、同学们,一眨眼2016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新的一年,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有了新的变化。小红的体重也发现了一些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如果你要找等量关系,你觉得哪句话是关键?

那你能找一找这道题目的等量关系吗?

今年体重-2.5=去年体重 去年体重+2.5=今年的体重 今年体重-去年体重=2.5

2、指导列方程并解方程。

(1)我们找到了三个数量关系,你能根据这些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这道题目吗?请同学们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这道题目,有能力的同学可以选择两种或三种都来尝试一下。

/ 3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

(2)请选择第一种的同学来说说看,你是怎样做的? 36-2.5=x x=33.5 这种数量关系未知数量在等式的右边,我们可以直接求出未知数量的值,体现不出方程的价值。

(3)请选择第二种数量关系的同学说说看,你是怎样做的? X+2.5=36 师:你的x表示的是什么?根据这一个数量关系,我们发现未知数量在等式的左边,这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这个字母可以是x、y、m„„,但一般情况下我们都用x来表示。这样,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把未知数量先设出来,书写时可以这样写:先写“解”,表示开始解题;接着设未知数量为x,这里就是设小红去年的体重为x千克。接下来进行列方程解答,x=33.5。

用这样的方法做对不对呢,我们可以进行检验。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检验呢?

数量关系对不对 方程对不对 方程的解对不对

师:最后写上答句。

(4)有同学选择第三种数量关系来列方程吗?请你来和大家交流交流你的方程。

可以怎样检验呢?

(5)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第二种和第三种,你觉得哪种解决起来比较方便?这是由于什么造成的啊? 师:对呀,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找到不同的数量关系,有的数量关系解方程比较简单,有的就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在列数量关系的时候,可以稍微进行下选择。

(6)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解决这道题目的过程,你觉得要注意些什么?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量,并用字母表示 2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3求出答案后还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三、练一练。

1、同学们,成年人的平均体重一般在40-100千克之间,而有些动物的体重远比我们人类重多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蓝鲸和非洲象的体重。

出示“练一练”。

你觉得那句话是你找等量关系的关键?那你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蓝鲸是一头非洲象的33倍)

/ 3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

师:像这样倍数有倍数关系的数量关系我们只要顺着条件想:非洲象的33倍就是非洲象×33 那你会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成了吗?

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完成。

2、除了倍数关系和比较问题,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我们可以借助列方程来解决。出示题目。

师:你觉得这道题目用怎样的数量关系比较合适,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先列出数量关系在解答。

交流结果。

3、练一练第四题。师:这道题目呢,请你同样在自己的本子上试一试。集体校对。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谁来说说看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

10.《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十

考虑到这部分知识较难,且所处的地位的特殊性,我采取了放慢教学进度的方法,用一节课的时间教学正比例问题。借用当下流行词汇概括这一课的地位,我认为它就是一节具有“种子”特质的“种子课”故在本课的教学中,要为种子发芽创造所需要的条件。教学中,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下四方面特点:

1、联系生活,旧知迁移。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新知的学习往往需要旧知或生活经验作支撑。所以在环节的设计上,我把“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出示情境图引出问题“李奶奶家的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后,我要求学生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例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习,同时为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检验”埋下伏笔。

2、注重策略,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先是调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用“归一法”解决问题。之后,我激励创新,引导学生尝试利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同一问题。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再次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两种方法的异同,并能熟练运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3、精心设计,学以致用。

在题型设计上,编者精心设计了“王大爷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的变式练习和“测量树高”等问题,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生活问题的同时不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的设计,既巩固了新知、形成了技能,又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感受到了数学本身的价值,深刻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4、及时概括,形成能力。

在结束本课新知探讨后,引导学生回顾小结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并以简要的文字加以概括,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掌握、运用。如此一来,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知识,也为后一内容,用反比例解决问题的学习进行了铺垫,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两者的异同,更能认清知识点的本质,真真正正掌握知识。在梳理解题步骤时,先让学生借助解题经过,说出解题的环节,在此基础上,整理其先后次序,从而形成完整的解题步骤,也达到了概括总结训练的目的。

回顾这节课,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和提高。首先,虽然只教学一道例题,但课堂实施下来,学生练习的时间却没有得到保障;其二,在新知探讨中,老师导得过多过细,没有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合作学习;三、学生发言不积极,课堂的学习气氛并没有调动起来,各个环节的语言还要不断推敲,还有质疑问难不够充分。要尽量设计一些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有吸引力的题目,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一堂课结束了,反思40分钟的课堂教学,留给我更多的思索:

1、课件的利用。

由于自己不会制作课件,只能机械的借用别人的成品,最多也是改动改动,故在使用起来总感觉不是那么顺畅,与自己当初的设计总不是那么融入,导致最后有适得其反的作用。其实,很多时候,课件的利用确实必须,所以,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到达能按自己的心愿制作课件的水平。

2、教学设计不够精细。

由于近两年,一直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题研究的摸索和尝试,即学生分析问题,概括总结能力的培养,在本课中,也为了力争体现自己训练来所取得的成果与摸索的方法,故在其他方面注重不够,将本课中关键的知识点没能作出重点标记,导致学生解题方法掌握不牢固,效果不是很理想,且时间耗费较多等多种问题出现。不管在课堂上进行何种研究,都要以学生知识理解、掌握作前提,这也是一堂课的重点,我们不能撇开本课该实现的教学目标,去另设目标,只能探讨以何种方式实现目标的达成和其他能力的形成,造就高效的课堂。

3、本课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体现不够。

虽说在课堂中强调了单价一定,水的总价:水的吨数=水的单价,这一等量关系,但只是一闪而过,一带而去,没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写,分析,效果可能会更好。都是自己不会制作课件惹的祸!

4、教学中兼顾的内容较多。

一堂课中只有40分钟,我们应该根据教材重点内容,教学目标确定明确的教学任务,任务不能过多过杂,不能兼顾就要摒弃。本节课中由于考虑到是学校一人一课,所以也想试着运用班班通设备组织教学,但由于自己课件制作不娴熟,只能套用别人的,没能按自己意愿如愿设计安排;其二,考虑到本学期自己进行的“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的课题研究,也想在课堂中加以体现,想法多了,便难以兼顾了,最终也只能在某一方面有所收获了。

由此想到,在以后开放课中,应该依据教材,选准特色,设计亮点,加以展现,而不能面面兼顾了;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研究专题,选择适合的教材,进行课堂实施研究,而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进行课题研究实践的。

11.《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十一

1、课堂上教师过多的牵制学生,没能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自己理解自己去说倍数间的关系。

2、本节课练习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学到后边的时候有些枯燥,应该设计多些形式的练习,如,选择、填空、判断等。课前准备的练习纸在课堂上也没能利用上,导致学生动手写的比较少。

3、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知识不仅仅是教会的,而更应该由学生自己学会的。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树立“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本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摆、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教师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建构。

上一篇:网络贷款案列下一篇:人美版五年级美术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