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的生平

2024-09-21

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的生平(精选6篇)

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的生平 篇一

有关陶渊明生平简介

简介/陶渊明[东晋诗人]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他生于东晋后期和晋宋交替之际,家势已渐渐衰落。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但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三岁。

身世背景/陶渊明[东晋诗人]

陶渊明的时代是在典午大乱之后,正当刘裕篡晋的时候。他生在一个衰落的世家,是否是陶侃(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的后人固有问题,但至少是他的近房裔孙;祖父做过太守;他的父亲似乎早就在家居闲(据《命子》诗,安城太守之说似不确。他序他的先世都提到官职,而到其父时只有“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数语)。母亲是当时名士孟嘉的女儿。他还有一个庶母,弟敬远和程氏妹都是庶出。他的父亲和庶母都早死,生母似活得久些。弟妹也都早死,留有侄儿靠他抚养。原配夫人在他三十岁左右死去,续弦翟氏,帮他做农家操作。

他有五个儿子,似还有“弱女”,不同母;在中年遭了几次丧事,还遭了一次火,家庭负担很不轻,算是穷了一生。从早年就爱生病,一直病到老。他死时才五十余岁(旧传渊明享年六十三,吴汝纶定为五十一,梁启超定为五十六,古直定为五十二,从作品的内证看,五十一二之说较胜)。

当时一般社会情形很不景气,他住在江西浔阳柴桑,和一般衰乱时代的多数乡下读书人一样,主要靠种田过活,境况非常窘迫,人口又多,收入不能维持极简单的生活。迫于饥寒,只得放下犁头去求官。他的第一任官是京口镇军参军,那是他才二十三岁左右(晋隆安三年),两年后,奉使到江陵;同年冬天,母亲去世,他居了两年忧,到了二十八岁那年,又起来做建威参军,第二年三月奉使入都,八月补彭泽县令,冬十一月就因为不高兴束带见督邮,解印绶归田。

总计起来,他做官的时间前后不过六年,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从二十九岁弃官,到他五十一岁死,二十余年中,他都在家乡种田,生活极苦,虽偶得朋友资助,还是有挨饿乞食的时候。

人物生平/陶渊明[东晋诗人]

早年生活

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致仕生涯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隆安二年(公元3),渊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所阻,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义熙元年(公元4)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经钱溪使都,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隐居生活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陶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此时的渊明,政治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时期。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这时的他是有意识的了:他这样做,而且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义熙四年(公元4)六月中,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被迫迁居。义熙十一年(公元4),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义熙十四年(公元4),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渊明卒于浔阳。

情感生活/陶渊明[东晋诗人]

诗人的思想和感情不能分开,诗主要是情感而不是思想的表现。因此,研究一个诗人的感情生活远比分析他的思想更重要。

朱光潜·《诗论》

他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的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领悟到他的“冲澹”,却可能让不知道这“冲澹”是从几许辛酸苦闷得来的。他一生饱经忧患,并不像许多人想的那样悠然自得,极端贫穷时,到了“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的境地,他虽不怨天,但是叫儿子们幼而饥寒,他尤觉良心有愧。穷还不算,他一生很少不在病中,诗集之中多有忧生之嗟,可见迟暮之感与生死之虑时常在渊明心中盘旋。尤其是刚到中年,不但父母都死了,原配夫人也死了,不能不叫他“既伤逝者,行自念也”。这世间还有谁能给他安慰呢?他对于子弟,本来“既见其生,实欲其可”,而事实上“虽有五男儿,总不爱纸笔”,使他嗟叹“天运”。至于学士大夫中的朋友,大半和他“语默殊势”,令他起“息交绝游”的念头。连比较知己的象周续之、颜延之一班人也都转到刘宋去忙着做官,他送行时说:“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路若经商山,为我稍踌躇”,这语音之中有多少寂寞之感!

思想性格/陶渊明[东晋诗人]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如“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好爵吾不萦,厚馈吾不酬。……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咏贫士》其四)。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像疏广对疏受所说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捱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的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支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2.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的生平 篇二

对诗人的经历和思想了解, 不仅可以使教师能站在一定高度更好地驾驭文本, 教授内容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更有深度, 还能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学习内容, 使学生能触类旁通, 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更好地解读作者的其他诗歌。

一、了解作者经历可以更好把握诗歌的思想

古代有四民:士、农、工、商, “士”指的就是读书人, 孟子说:“士之仕也, 犹农夫之耕也。” (《孟子·滕文公下》) , 意思是说, 士出来任职做官, 为社会服务, 就好像农夫从事耕作一样, 是他的职业。因此, 古代文人大都有出仕做官的职业目标, 并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李白也是如此, 他的人生理想是“安社稷”“济苍生”, 他在诗中说“所冀旄头灭, 功成追鲁连”, 并且“终然不受赏, 羞与时人同”。他希望建立一番功业, 但又认为追求名利是可耻的, 所以他的理想是先建功立一番功业, 然后飘然而去, 不接受任何名利和禄位的奖赏。带着这样的理想, 李白于天宝元年到长安求仕, 很快就得到了天子的赏识, 被奉为翰林待诏。可是唐玄宗并没有向他请教什么治国平天下的策略, 只是在歌舞游乐的时候要他写些助兴的诗文, 是“以倡优蓄之”。这对胸怀大志的李白来说, 是耻辱。所以, 他就恃酒狂放, 让高力士脱靴, 贵妃研磨。他的这些做法招致了很多人的不满, 因此, 李白很快就“恳请还山”。

从李白的经历中, 可以了解到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既要建功立业, 又要追求精神自由。抓住他思想上的这一特点, 就能更深入地理解他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例如, 《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和“钟鼓馔玉不足贵”表现出的渴望仕途与鄙弃权贵的矛盾, “天生我材必有用”和“但愿长醉不复醒”表现了他积极用世和消极避世的矛盾。

和李白同时代的杜甫, 生在“奉儒守官”的家庭中, 其远祖杜预、祖父杜审言都曾在朝为官, 他的家族不仅有读书仕宦的传统, 而且还有孝义的品格道德传统。杜甫在诗中说“杜陵有布衣, 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 窃比稷与契。”他一生的抱负和理想是希望能够做出像稷与契那样的功业, 使每个人都有饭吃、有安乐的生活。他对于国家始终有一份“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更为深厚的感情, 他一生都饱含着忧国忧民的情怀, 所不同的只是诗人在不同的时期所写的内容不同, 即所谓的“一本与万殊”。因此, 他的诗歌总含有一份对国家的忧虑、对百姓的关怀, 间或自己功业无成的慨叹。

二、作者经历影响诗歌的风格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 尤其是对于心怀远大抱负的诗人, 他们的经历往往会有很多挫折。当生活发生重大变故时, 诗人的思想也会出现较大的变化, 从而影响到诗歌的风格。

苏轼可以说是受到朝廷提拔重用的, 但是他不随人俯仰, 在政治上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因此既得罪了变法派, 又得罪了守旧派,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和诗歌风格的转折点。诗案之前, 苏轼的思想以儒家为主, 关注百姓疾苦、渴望建功立业, 其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入世精神始终十分强劲, 诗词风格多豪放超逸, 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而诗案之后, 他谪居黄州, 远离官场, 生活中“寓僧舍”“随僧餐”“唯佛经以遣日”, 受到佛老思想的影响很深, 因此他遇事达观、心胸开阔, 词风转而淡泊旷达。如《念奴娇》不仅描绘了雄奇壮美的江山景色, 还赞美古代英雄的丰功伟绩, 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 显现出一种豪迈的风格。而《定风波》描写了道中遇雨这样一件小事, 表现的却是人生的哲理, 不以风雨为忧, 不以晚晴为喜。大自然的风雨变化, 对他来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种人生的感悟表现出旷达的风貌。

三、作者经历影响诗歌的内容

诗人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接触的事物不同, 诗歌中也就会有不同的内容。李清照生长在一个文学氛围非常浓郁的士大夫家庭, 他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 从小就有良好的文学教养。她18岁时和太学生、金石专家赵明诚结婚, 他们夫妻二人门第相当, 又有着相同的文学艺术爱好, 婚姻十分美满, 最痛苦的经历也不过是丈夫宦游, 夫妻分离。因此, 其作品集中多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如《醉花阴》, 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 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如梦令》写她闲适风雅的游玩生活, 表现了她怡然欢愉的心情, 富有自然之美。

在她43岁时, “靖康之难”爆发, 金兵入侵中原, 故乡沦陷、丈夫病亡的悲惨现实降临到她头上, 从而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环境和命运。她的后半生, 是在国亡家破, 流离漂泊、凄凉酸楚的环境中度过。因此, 后期主要是抒写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之感。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表现了她南渡以后孤独凄惨的处境,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词人由这满地盛开的菊花, 想起早年与夫妻同游的甜蜜, 表现了丈夫病亡后的憔悴悲伤, 而“怎一个愁字了得”则寄予国家破败的悲痛。此外, 还有《武陵春》《醉花阴》等。

因此, 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从作者生平入手, 做到“知人论世”, 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摘要: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人生经历, 所以他们的笔下就有不同内容、思想和风格。对诗人的经历和思想了解, 不仅可以使教师能站在一定高度更好地驾驭文本, 教授内容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更有深度, 还能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学习内容, 使学生能触类旁通, 提高学生的阅读诗歌的能力, 更好地解读作者的其他诗歌。

关键词:诗歌教学,诗人生平,思想,风格

参考文献

[1]郭兴良, 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阮太冲集》作者阮汉闻生平略考 篇三

关键词 阮汉闻 《阮太冲集》

分类号 G256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this paper thoroughly reseaches the life and writings of Ruan Hanwen, an intellectual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author of the Ruan Taichong Ji.

Keywords Ruan Hanwen. Ruan Taichong Ji.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明人阮汉闻《阮太冲集》一部,乃南明弘光元年(1645)周亮工遥连堂南京刻本。《阮太冲集》在清代属禁燬书,流传甚罕,鲜有人知,《四库禁燬书丛刊》及《补编》亦未将该集收录其中。刘乾先生《试谈周亮工遥连堂所刻书》一文曾述及此书,并称之为“最早的南明刻本”[1]。而关于该集作者阮汉闻的生平,诸文献虽多有记载,但其中不乏抵牾、失实之处,有待进一步辨析。

阮汉闻,字太冲(一作太翀),号白松老人,明国子生。关于阮氏的生卒年,相关文献均没有明确记载。《(雍正)畿辅通志》:“万历朝出师援朝鲜,败于碧蹄馆。汉闻方弱冠,徒步走辽东,望黄龙鸭绿,访闻形势,慨然有澄清之志。……及贼攻尉氏,汉闻已卧病,犹据床尽地为守御方略。贼闻其名,下令必生致之。城陷被擒,大骂,不屈而死,时年七十。”[2]《(光緒)顺天府志》承上说,亦言汉闻享年七十[3]。钱谦益《列朝诗集》[4]、孙承泽《畿辅人物志》[5]则均言汉闻卒时“年七十余”。上引文所谓“流寇”、“贼”显然是指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汉闻最后定居于河南尉氏县,尉氏城破后,汉闻亦被农民起义军所杀。而考之史实,尉氏为李自成起义军所破是在明崇祯十四年(1641)末。《(道光)尉氏县志》载:“(崇祯十四年)十二月十九日,闯贼破县城,杀掳焚毁殆尽。”[6]如果汉闻在明崇祯十四年“时年七十”,依此推算,则其当生于明隆庆六年,即1572年。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汉闻生平履历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家京师”。阮氏本浙人,但“生于都门”,并久居京师,因而有文献也称其为顺天人或北京人。在此期间,汉闻可考之事迹即上述碧蹄馆之役后“徒步走辽东”一事。关于此事经过,孙承泽《畿辅人物志》所记较前引《(雍正)畿辅通志》为详:“万历甲午,我师败绩于碧蹄,汉闻年方弱冠,跗注渡辽北,吊黄龙,东驰鸭绿,从退弁老卒、牧圉堠人访问全辽利病、属国情状,慨然有请缨鸣剑之志,会东事解严,挟策而返。”[5]阮氏《阮太冲集》之《楯墨自序》亦云:“时师败碧蹄,鲜危累卵,猎缨而起,思戮长鲸。既至榆关,与关使还朴张公,扺掌三日。张欲却小西飞之来,阻沈惟敬之往,一意用兵,力格封贡,致忤中枢,投劾求去。”[7]碧蹄馆之役发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癸巳一月二十七日,孙承泽《畿辅人物志》云“万历甲午,我师败绩于碧蹄”,误。明朝派游击将军周弘漠同沈惟敬和日军统帅小西行长和谈则在是年三、四月间,并达成和议,“倭献王京,返王子,如约,纵倭归”[8]。日军于四月十八日撤出王京,退到釜山一带。明军不久也撤兵回国。

二、“流寓于汴”。孙承泽《畿辅人物志》记:“万历中,妖书之事起,上求其人甚急,逻者四出飞捕,道路以目,汉闻遂避地汴梁。时西亭王孙素好客,馆之邸中。王孙书籍极富,汉闻沉酣其中,学识益博,与汴梁王损仲惟俭、张林宗民表为友,日事倡和。”[5]谓“妖书之事”,即明万历时期发生的一场由于立储问题引起的党争事件。清周亮工《因树屋书影》亦有“太冲因皦生光之变,移家尉氏”[9]之说。按,汉闻移居尉氏是“流寓于汴”之后事(详后论),周氏此说并不准确。妖书案只是汉闻离开京城的一个大的背景,而关于其害怕此案牵连自身,不得不避祸开封的真实原因,由于史料阙如,已难以确知。不过,考虑到汉闻的秉性与气节,他若同情甚至支持东林党,也是有可能的。

据上引文,汉闻避地开封期间寓于西亭王孙府中。《(光绪)顺天府志》亦记:“汉闻避迹汴梁,遇西亭王孙,一见即延致邸中,日饮以醇酒,而出所藏秘书,俾尽读之,以此汉闻学益进。西亭故好客,四方知名士毕集门下,西亭等夷视之,独于汉闻有加礼,呼为先生,而诸名士亦俱心折汉闻,群以阮先生称之,于是阮先生之名重河南北。”[3]而考之史实,上述文献颇值得怀疑。所谓西亭王孙者,即朱睦■(1517-1586)。睦■,字灌甫,号西亭,周定王六世孙,万历五年举周蕃宗正。张一桂《明周藩宗正镇国中尉西亭公神道碑》记:“万历丙戍秋七月戊午,宗正西亭公以疾卒于邸第,年七十矣。”[10]则睦■卒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时年七十。而根据我们上文的推断,汉闻大约生于明隆庆六年(1572),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碧蹄馆之役发生时,汉闻“方弱冠”。则睦■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去世时,汉闻还是一个十余岁的少年。明万历间“妖书案”发后,汉闻方避祸汴梁,而此时西亭王孙已过世十余年,汉闻又如何能得见其人并获得睦■器重呢!而据明袁中道《珂雪斋集》记载:“阮太冲名汉闻来晤。阮旧居燕京,以嗣宗墓在尉氏,因家焉。馆于宗正竹居王孙所,竹居家有假山,颇具岩洞之美,藏书极多。”[11]外集卷十竹居王孙即睦■之子勤美,考虑到勤美曾为汉闻刊刻《诘戎践墨》一书,大概上文所引文献中“西亭”乃“竹居”之误,即把西亭与竹居两父子搞混了。与汉闻交好的可能是竹居,而绝不可能是西亭。总之,流寓开封是汉闻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汉闻得以尽览西亭、竹居父子丰富的藏书,在学问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有机会与中原名士交游唱和,进而“名重河南北”。

三、“徙居尉氏”。据《(道光)尉氏县志》记载,汉闻徙居尉氏的时间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庚子:“(汉闻)以尉为阮氏祖居,万历庚子徙居尉之在坊堡,始为尉人。”[6]汉闻乃魏晋名士阮籍(210-263)后裔,籍乃尉氏人,卒后即葬于斯。汉闻“以嗣宗墓在尉氏”而最后定居于此地,也算是游子归乡、落叶归根了。袁中道有《赠阮太冲以先人嗣宗墓在尉氏故移家居焉》诗云:岂有佳公子,胡为客大梁。先人存釜鬛,遗迹久荒梁。披棘寻珉碣,依云筑草堂。千秋思醉骨,坯土有余香[11]《前集》卷七。

nlc202309040906

汉闻在尉氏潜心著述,以聚徒授业为生。四方之士慕名而至,钱谦益曾描述了汉闻授徒讲学的盛况:“太冲博览坟素,笃志古业,天中之士翕然师之,四方造门者户屦恒满。家贫,亲剪韭以供客。间出游山水,门弟子争肩篮舆以从。赋诗论道,龂龂如也。” [4]对于仕途功名,汉闻则不甚重视。明崇祯初,诏举隠逸,巡按御史李日宣曾荐之于朝,但汉闻并未应征。崇祯末年,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军在河南西部活动时,“汉闻料贼形势、川谷、扼塞,图其略,上当事,刈寇以千计。后见援剿诸帅骄蹇,不肯办贼,乃取古之妇女以武勇见者集为一编,名曰《女云台》,以羞之”[5]。可见起义军因汉闻的谋划和策略导致了一定的损失,以至于“下令必生致之”。崇祯十四年末,李自成起义军围攻尉氏,汉闻时虽卧病在床,仍“犹据床尽地为守御方略”。及城破,太冲不忍弃城而去,“诸弟子强舆负太冲走”,但最终被擒,结果“骂贼死”[12] 。

汉闻对明末农民起义军充满仇视,反映了其阶级和时代局限,然而我们又不能不钦佩他欲挽救天下危亡的豪气与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勇气。时人评价汉闻“高旷拔俗,有祖风”[6]卷十八,“生平尚气节人也”[13],周亮工则谓其“谊高品峻,世莫能京”,“独为侠者哉”[12]!故而汉闻虽一生布衣,却因其节操和学识名重一时,吸引大批名士折节相交。如张民表、秦京、王惟俭、王思任、曹学佺、葛一龙、理和、袁中道、靳於中、钱谦益、周亮工等于汉闻皆有诗文相酬。汉闻与中牟张民表及汝南秦京号为天中三君子,而和民表尤交往甚密。周亮工曾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二公交往的情形:后太冲因皦生光之变移家尉氏,时时过会城,宿林宗先生长栏中。予时读书其地,见两公雄谈竟夕,如少壮时。太冲常呼张曰:张仲,尔一生为诗,惟得“草细吴门棹,烟伤楚泽吟”二语耳。张曰:跛君,欲吾称尔“潮回远屿青,日簸惊涛紫”耶!太冲晚年,足不良于行,故张以跛君戏之[9]。

不过好景不长,明崇祯十四年,尉氏城破,汉闻被杀;次年,黄河泛滥,水淹开封,民表遇难,且城中典籍文物亦大多没于水,钱谦益曾哀叹:“呜呼!中州数百年文物与儒雅风流一旦俱尽。” [14]难怪若干年后周氏再“回忆长栏中两白发翁一灯对坐、纵横雅谑时”,不禁有恍若隔世之叹,“为之黯然”!

汉闻“习兵家之学,上穷握机,下通鸟卜”[4],尝著《尉缭子解》、《诘戎践墨》,两书皆谈兵事之作,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均有著录。《诘戎践墨》一书,孙殿起《清代禁书知见录》曾著录有明天启刻六卷本;周亮工《因树屋书影》记:“《诘戎践墨》,谈兵事,竹居王孙为之镌行世,尚有传者。”[9]据此,西亭之子勤美曾刊刻是书,疑即孙氏所著录之本。《千顷堂书目》又著录汉闻有《遗草集》,《明史·艺文志》著录为《遗集》,不知两者是否为同一书。崇祯年间,汉闻“愤兵骄将懦,作《女云台》二卷以讥之,记中杂取古女子、妇人建义旗、灭盗贼诸事多至数十百人,一时传之”[9],是书《(光绪)顺天府志》中尚有著录。汉闻卒后,“门人张昌祚抱其遗集,避寇南下。盗发其箧,昌祚涕泣固请,乃得免”[4],周亮工于南明弘光元年刻于南京,即后世之《阮太冲集》。

清代思想控制森严,大兴文字狱,汉闻著作大都属禁毁之列,故而流传甚罕。《纂修四库全书档案》载:“《阮太冲集》一部,《更台集》一部,语多荒诞,不应存留”。“谨同前项各书暨王铎书板八百九十二块、阮太冲书板九十八块,委员解送军机处,分别进呈销毁”[15]。《清代禁毁书目》记:“查《阮太冲集》《更台集》,俱系明阮汉闻撰。诗文内俱有悖犯之语,应请销毁。”又,“查《诘戎践墨》,系明阮汉闻撰,乃作谈兵之书,杂引经史,而加以论断,大抵之上空谈,中间字句甚多悖谬处,应请销毁。”[16]据笔者查考,汉闻著作目前存世者仅两种,一为《尉缭子标释》一卷,明天启三年及朴刻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一为《阮太冲集》,南明弘光元年乙酉周亮工遥连堂南京刻本,现藏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 1 ] 刘乾.试谈周亮工遥连堂所刻书[J].文物,1983(9):82-86.

[ 2 ] [清]李卫.(雍正)畿辅通志[M].清文渊阁写四库全书本:卷七十六.

[ 3 ] [清]张之洞.(光绪)顺天府志[M].清光绪十二年刻十五年重印本:卷九十八.

[ 4 ]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M].清顺治九年毛氏汲古阁刻本:丁集卷十六.

[ 5 ] [清]孙承泽.畿辅人物志[M].清初刻本:卷十九.

[ 6 ] [清]刘厚滋、沈溎总修,王观潮纂辑.(道光)尉氏县志[M].清道光十一年尉氏县署刻本:卷一.

[ 7 ] [明]阮汉闻.阮太冲集[M].南明弘光元年周亮工遥连堂南京刻本。

[ 8 ] [明]茅瑞征.万历三大征考[M].续修四库全书本:“倭”上.

[ 9 ] [清]周亮工.因树屋书影[M].清康熙六年刻本:卷六.

[10]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中国史学丛书》影印本,1965:卷一.

[11] [明]袁中道.珂雪斋集[M].明万历四十六年刻本.

[12] [清]周亮工.赖古堂集[M].清康熙十四年周在浚刻本:卷十三《阮太冲集叙》.

[13] [清]何洯.晴江阁集[M].清康熙刻增修本:卷二十四.

[14] [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M].四部丛刊本:卷五十一《南京大理寺评事张君墓志铭》.

[1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318.

[16] [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补进一.

李永明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北京,1000875。

(收稿日期:2013-12-16 编校:徐忆农)

4.对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探究思考 篇四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探究思考】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怎样划分结构?

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2.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课文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

①因为桃花源的景色动人美丽,给生活增添了一份快乐。

②因为人们的生活有条理,自在生活的快乐。

5.陶渊明《桃花源记》教案 篇五

《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第一课时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 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简介作者(略)。

二、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后,对提出的疑惑的字词注音、释义。

2.教师落实重要的字词注音、释义。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通假字、词性活用字

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如:交通、妻子、无论、如此、俨然、鲜美。这部分可结合“教学设计(一)”的内容。

三、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要求:①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②把握节奏。读出停顿之处。

③带有感情。读出韵律。

四、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通过讨论这几个问题,搞清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无论魏晋”。

(3).“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五、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课文从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六、完成下列练习。

1.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俨然( ) 阡陌( ) 垂髫( )

谐太守( ) 邑人( ) 刘子骥(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斜字词的含义。

①芳草鲜美:②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③阡陌交通:④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⑤谐太守,说如此: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从树上落下的花瓣繁多鲜艳。 ( )

②闲适愉快,自得乐趣。 ( )

③比喻无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 )

4.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八、推荐作业。背诵全文并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

一、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说明:让学生自己来谈感受,教师可稍作点拨。

例:1. 第1段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写出了花草的色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2. 第2段写桃花源居住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出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平旷”指土地广阔平坦;“俨然”即整齐有序;“良田美池桑竹”三词并列,描写出田地的肥沃,池塘环绕以及树木成阴的佳景;“相闻”则以动写静,既说明牲畜兴旺,又让人感受乡村的宁谧,这些生动的用词勾画和展现出了桃源人安居乐业、闲适祥和的生活图画。

3.“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态?“叹惋”是感叹惋情之意,词语用得十分精当、传神,桃源人对世事变迁、人间沧桑的慨叹和外面百姓生活的苦难的同情,跃然纸上,可见可感。说明:可让学生具体设想模仿桃源人“叹惋”时各种不同的语言、神情、动作。

二、领会课文在情节处理上的特点。思考讨论:课文描写的情节,处处体现出一个“奇”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说明: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发言。教师在总结时,可作如下启发。

①.“景”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等。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致跌宕,悬念环生,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讨论分析: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说明:应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课文内容加以比较说明。

例: ①桃花源有着“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环境,而外界却是战乱频频,“烽火连三月”。

②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居住安定舒适,而外界百姓却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砾。

③桃花源“鸡犬相闻”,人们“往来种作”,“怡然自乐”,处处是人丁兴旺、详和愉乐的氛围,而外界百姓却饱受战火磨难,过日如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总之,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人人平等自由、家家丰衣足食这样一个安宁美好的理想社会,表达出身处黑暗、**社会之中的作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了作者渴求自由美满生活的强烈愿望。 自然,它是一个虚构的境地。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五、读说训练。

1.教师出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内容(略)。

2.学生朗读该诗。

3.分析该诗与课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提示:①内容相同,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

②所写的重点不同。

③表现手法不同。

六、推荐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五题。

6.桃花源记 陶渊明写的 篇六

原文/《桃花源记》[陶渊明作品]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桃花源记》[陶渊明作品]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最终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出自本文成语

怡然自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不足为外人道、与世隔绝、别有洞天、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曲径通幽、不论魏晋。

古今异义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滋味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好像)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即进出桃花源的全部情况)

间隔—(古义:隔离。今义:距离)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问津指探访。今义:口液)

词类活用

异: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用符号做标记,动词。

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寻:寻找 寻向所志

不久 寻病终

志:做标记 处处志之

做的标记 寻向所志

向:以前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文章赏析/《桃花源记》[陶渊明作品]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蒂,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结构层次

《桃花源记》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首句至“欲穷其林”,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作品一开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紧紧抓住了读者,使你非跟着渔人这个导游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从“林尽水源”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写渔人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满秦始皇暴政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刘裕弑君篡位暴行的不满,并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的主体和核心。作者是通过形象的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来打动读者心灵的。第三部分,从“既出”至末句,写渔人离开桃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以此作结,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这结尾,也可能是暗示读者:这美好的境界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的。

虚实结合的写法

作品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又有强烈的真实感人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是虚构的,情节是离奇的。桃花源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一直延续到晋代,与世隔绝五六百年,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依然存在,东晋统治集团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对下层知识分子的无情排斥,刘裕篡夺皇位的阴谋手段,都是活生生的现实。所以,人们能通过这离奇的构思,强烈地感到主题的真实。同时,作者始终注意在虚构故事时结合着逼真的写实。如文章一开始就明确向读者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人物的身份、职业:“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这就使桃源境内发生的一切事情变得好像都是真的。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个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刘子骥,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是晋朝太元时的名士,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作者把他写进作品中去,就进一步渲染了作品的真真假假的气氛。作者之所以如此首尾照应,意在使人确信:虚幻怪异的桃花源是实有其地的胜境,从而加强了作品诱人的艺术力量。

语言艺术特色

作者善于用通俗平易、朴素自然的语言在其田园诗中描写他所喜爱的农村生活。在《桃花源记》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的第一段写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仅仅用22个字就描画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头两句从正面写桃林之茂密,第三句从反面写桃树之多而且纯,后两句从侧面衬托出桃林地面之美,以及桃花盛开后花瓣纷纷落下的景象。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桃林之美,其中有的词语如“芳草鲜美”,简直给读者一种有色有香的感觉,而所用的语言却是接近口语化的。陶渊明用这些朴素的散文语言描绘了桃源外围及内部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美,因此吸引了后世不少的画家去画桃源图。清人卫炳鋆说:“桃源山水,画中景也。……而古今之列人画谱者,唐、宋以来,惟摩诘《桃花源里人家》,意趣盎然,神致生动。

韩文公《题桃源图》诗,舒元舆有《录桃源画记》,吟咏之余,宛若置身洞天福地,然其造意设色,大约因明记想象为之。”;《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下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作者在叙述中的语言不仅到朴素自然,而且非常精练,没有多余的废话。全文用320个字就讲了一个有头有尾,有人物,有话,有情节的故事。整篇作品因主要写桃源社会,所以着重详写桃源内的人与事,写桃源外的事就从略。作者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如写到桃源人初见渔人的情景,只写“见渔人,乃大惊”,后面三个字不仅写出了桃源人见到渔人的神色,而且也体现了他们与外界隔绝之久。又如写渔人与桃源人谈话的情景,作者以“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话作了交代。这个复句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渔人自己在世上所知道的详细情况,不是作者所要着力描写成的所以在上半句一笔带过。而后半句,虽只三个字,但从桃源人共同的“叹惋”中,可以想象到渔人所说的世上的情形,与桃源内的生活相比之下,世上是多么混乱不堪!而桃源内的生活又是多么安定。

《桃花源记》中许多词语由于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至今还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不足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等,这些词语都几乎成了人们熟悉的成语。其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用来表现桃源人与世外隔绝之久,而又说明桃源内没有朝代变化的情形,非常贴切,又非常生动具体。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灵》中说:“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及观渊明诗云: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便觉唐人费力如此。如《桃花源记》言:‘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造语之简妙。盖晋人工造语,而渊明其尤也。”从上所说,可见宋代人也已看出了陶渊明驾驭语言上的深厚功夫。不言而喻,陶渊明在写作《桃花源记》艺术上的独创之处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作者意境/《桃花源记》[陶渊明作品]

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靖节先生。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祖,千古隐逸之宗”。《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在现在的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境内。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是指现在的沅水流域上、中游地区的人,也就是说历史上的“武陵郡”人。 据湖南常德本地历史文物收藏家、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的.《武陵藏珍》中的一篇“武陵地域考”考证:“武陵是常德历史上的第二个行政区划。魏晋以后,武陵郡辖沅水流域诸县。”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上一篇:小学生游记下一篇:房县实验小学2011秋季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