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之花永远灿烂

2024-11-13

让生命之花永远灿烂(精选12篇)

1.让生命之花永远灿烂 篇一

影片《绽放>》叙述了一个盲女钢琴手和她所在的“残疾人艺术团”中一群残疾青少年自强不息的故事。影片将叙事的焦点集中在月明的身上,通过她希望凭着自己苦苦练就的一身本领,在社会上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却四处碰壁,最后在方团长、关老师的帮助下终于获得成功的个人经历,折射出残疾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艰难状态,赞美了他(她)们面对困难时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这部电影还讴歌了以方团长、关老师等为代表的对残疾人充满关爱并为他(她)们甘愿付出的社会人士。

影片《绽放》主题鲜明、积极向上,歌颂了民族的真善美,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及残疾人自尊、自强的精神,向社会展示了以盲女月明为代表的残疾人群体本质上的真善美,使我们从残疾人的心灵世界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也有着情感的跳荡和升华。这种情感不是我们对残疾人的关照和怜悯,而是残疾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纯真。月明的自立与助人、对艺术的孜孜以求和一丝不苟;大凯对安装假肢后能够再次穿上两只鞋的喜悦、乔吟对能够帮助同伴洗衣而产生的满足,都给我们以情感的震颤。特别是这些残疾人、这些“弱势群体”不懈的追求、火热的情感与某些“健全人”的漠视和漫不经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激起了我们强烈的情感波澜,忽然间使我们发现与残疾人之间的人格差距。这是一部可以让我们心灵受到洗礼、炼狱、升华的电影。它不仅能够打动我们一颗躁动的心,更能够激励现实生活中所有体魄健全的人去努力奋斗,开拓创新。

《绽放》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这些残疾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困难有挫折有成功有喜悦。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成功,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挫折——这就是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作为一个健全人,在这些残疾人面前,我们应该做的不仅要多关心、帮助残疾人,更应用心地生活,自强、自尊、自爱,辛勤的付出,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像他们一样自强不息,去做祖国未来发展的有用人才,让我们的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

2.让生命之花永远灿烂 篇二

我校是一所四年制农村初中学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给农村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民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已呈现出多元化变化。初中生作为身心高速发展的一个群体, 体验到的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便利和成长的喜悦, 更有对社会的不适和成长的烦恼。尤其是许多留守子弟, 由于长期与爷爷奶奶 (姥爷、姥姥) 生活在一起, 幼小的心灵中满载着诸多诉求却不能及时与父母沟通。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细胞的裂变, 许多单亲家庭子弟的内心承受着缺失父 (母) 关爱和有效家庭教育的痛楚, 这一切就像块石头重重地压在他们的心中。如果这些心结长期积压得不到释放, 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内心体验, 会逃学、沉溺营业性歌厅、网吧, 有的还会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为伍, 有的离家出走, 个别学生甚至会过激地选择自伤、自残、自杀。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引导学生正确宣泄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 我校在校舍比较紧张的情况下, 腾出专门房间建成了团体辅导活动室和充满家庭温情氛围的个体心理咨询室—“心晴驿站”, 配备了必需的办公用品, 制定了各方面的规章制度, 并成立了由多位教师组成的咨询团队, 面向不同年级的学生, 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意在通过对学生进行及时、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 让每一位前来咨询或通过心理信箱书面向教师咨询的学生, 都能够尽情释放忧郁, 解开心结, 放下心理负担, 走出心理阴影, 走进温情脉脉的集体生活, 以阳光的心态开创自己的幸福人生。

二、新的问题

“心晴驿站”成立伊始, 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团队内的兼职教师, 都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心和极大的耐心, 对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学生, 高起点地开展的具体工作;为前来咨询的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发展变化档案袋。并对个别压力较重的学生进行跟踪式服务, 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 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化解。许多接受咨询的学生因为心结解开了, 上课更加投入了, 听讲也更加专心了。学校的“心晴驿站”成了他们心灵的港湾, 教师成了他们可信赖的亲人。

一段时间以后, 来咨询的学生明显减少, 原因有如下:

(1) “心晴驿站”的成立,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宣泄不良情绪的窗口, 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 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 很多学生来咨询, 并不是因为有烦恼或不适, 而是因为对“心晴驿站”感到好奇, 好奇心满足之后, 也就不再感兴趣了。

“心晴驿站”的成立, 较好地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矫治功能, 即出现问题, 然后矫治, 但这并不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长久之策。目前没有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 不能保证以后就不会出现。青少年时期是人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可塑性大, 此时如能得到积极的心理辅导, 即使以后出现心理问题, 学生也能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 克服困难与挫折, 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所以,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不能只停留在矫治的阶段, 更应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健康心理的发展。

三、改进的措施与做的工作

为实现我们朱台中学“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追求,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校确定了“以人为本、心辅为主、全面渗透、个别咨询、家庭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体思路, 以“塑阳光心理, 成就幸福人生”为宗旨, 以学校心理咨询室“心晴驿站”的成立为契机, 创新观念, 注重预防与发展, 提高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 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快乐家园。

1. 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 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科知识传授的过程, 也是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

(1) 在学习目标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 明确列出心育目标:学校要求教师除了传授知识, 还要在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良好生活态度的养成方面制定具体的目标。

(2) 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中,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 深入挖掘和发现教材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渗透点, 如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引导, 扩展学生的自我生活体验, 帮助他们确立合理的抱负与期望, 培养良好的自制力, 提高自我评价、自我认识的观念与修养;数学教学可以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基础上, 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历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他人, 懂得如何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并进行正确的归因;地理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如何面对环境和适应环境的改变。

(2) 在各种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每天下午的第四节课是课外活动课, 各种活动丰富精彩:乒乓球对抗赛、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 还有各种兴趣小组, 如诗歌朗诵比赛、科技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通过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 如男女对抗赛“蜈蚣翻身”“我们的团队”,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竞争与合作的快乐, 在活动中增强彼此之间的凝聚力;“辩论赛—网络的利与弊”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网络, 学会正确上网;“个性名片”让学生在陌生学生面前大胆介绍自己, 学会自我推销的技巧, 为自己组织班级活动、积极宣传心理知识提供支持。组织学生观看励志视频, 如著名演讲家邹越的《让世界充满爱》、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隐形的翅膀》《妈妈再爱我一次》等, 引导学生学会交往, 全面认识自我, 培养健全的性格。

各种学生喜欢的活动代替了空洞乏味的说教。活动中, 很多学生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心灵深处也受到了很大的震动。

(3) 在校园环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发挥校园和教室文化以及橱窗、雕塑等各种自然景观的隐性教育功能, 让学生通过对它们的欣赏和解读,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1) 确保校园干净整洁, 为学习提供一个舒畅的环境;让读书园、池塘、奋斗雕塑等静物, 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2) 每个班级外面的悬挂展示牌上要展示本班的班风、班训;每个教室内都有“会说话”的墙壁:理想树、承诺树、师生对话、才艺展示等栏目, 分别体现班级的特色, 营造温馨氛围, 培养学生的自信、情感和意志。

(3) 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用阵地 (办公楼二楼走廊) 宣传心理知识, 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会求助;张贴海报, 宣传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在全校展示学生的心理知识手抄报、主题活动手抄报等相关作品;校园广播站开辟专门栏目, 广播励志小故事, 宣传心理知识。

(4) 日常学生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 举办心理讲座。针对每个年龄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 由心理教师或邀请专家, 通过举办讲座的形式, 解决学生困惑。如举办“学会调控情绪”的心理讲座, 邀请著名励志教育专家 (赵一博) 为全体学生和家长做“学会感恩”的主题讲座, 邀请家庭教育专家 (刘树国) 做“如何与父母沟通”讲座。活动的举办, 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 选举“心理联络员”, 开辟多条心理沟通渠道。根据初中生有问题最喜欢与同龄朋友交流的特点, 每个班级设立一名心理委员, 心理委员由心理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心理委员上岗后, 许多学生不愿与教师、家长说的话, 都愿意和他们交谈, 再由他们向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求解, 这些小助手帮助教师解决了不少问题。

(3) 开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结合不同的节日, 学校通过举行感恩手抄报比赛、心理知识手抄报比赛、主题班会、心理漫画等形式宣传心理知识, 引导学生以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同时, 在初三级部举行了“写给自己最好朋友的一封信”活动 (这个“自己最好的朋友”指的是一年后的自己) , 引导学生在信中反思自我、激励自我。许多学生在写信时, 因想到了自己虚度的光阴或父母的辛劳, 流下了动情的泪水。信的最后, 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一年做出了详细的规划, 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憧憬……一年之后, 学校会把这封信再交到学生手中, 并让学生写下感言。

(4) 举办校园心理情景剧, 活跃学生心理。通过直观形象的情景剧把中学生微妙的心理活动搬上舞台, 再现中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矛盾, 引导学生树立阳光心态,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度过初中生活。参赛的节目涉及初中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关于戒除网瘾的, 有关于表达亲情的, 有关于建立友情的……舞台上的节目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 学生或开心大笑, 或流下感动的泪水, 或陷入沉思, 虽然没有像文化课那样获得学科知识, 却收获了自己人生中珍贵的心灵盛宴。在演出过程中, 学生流露出的情感、表现出的高超演技, 不时博得师生的阵阵掌声。

2. 编写校本教材, 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首先, “心晴驿站”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手段, 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前期调研和评估, 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 掌握了不同年级学生的主要困惑:如初一学生的入学不适应症状 (不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不适应住宿生活等) , 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初二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人际交往困惑;初三学生的情感困惑、厌学情绪严重;初四学生的升学压力与就业选择等。

然后, 学校心理辅导团队结合自身实际, 编写了专门的心理校本教材:初一《竹外桃花三两枝》、初二《小荷才露尖尖角》、初三《槐柳成荫雨洗尘》、初四《山意冲寒欲放梅》, 并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3. 建设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肯定有一个问题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人格素养以及父母的和睦程度, 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 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是行不通的。因此, 学校力争做好学生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 “心晴驿站”通过家长开放日, 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不定期地印发一些家长学习材料, 有的放矢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 引导家长学习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 教师利用家访的机会和家长沟通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方法, 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与重视, 使家长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 增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 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由于学校重视, 教师、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关注程度迅速提高,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正逐步形成。学生认识到了心态积极乐观的重要性, 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中考学科考试成绩、学业水平考核项目结果年年在区内领先。教师科学民主的教育观念日渐增强, 他们时时以自己良好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五、在不断努力中前行—对未来的展望

“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这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让阳光普照心田, 让生命之花灿烂绽放, 要继续抓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并在创新中提升, 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开发学生潜能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1) 研究每名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特点、情绪特点, 开展课题研究, 形成有一定价值的值得推广的研究报告。每学期在不断更新的前提下, 把研究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 让教师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更好地开展教学工。“心晴驿站”将根据课题专项研究结果, 联合德育处, 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主题活动, 提高心理活动的预防性与实效性。

3.让生命之花更加灿烂 篇三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从生命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活起来。生命教育追求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即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发展和情感兴趣的满足。它以师生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人格的提升、个性的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动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共同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

对生命的理解及态度,便形成了生命意识。生命教育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继承性课程,更侧重于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应该说,这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一门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课题实验之初,为了更好地实施生命教育,教师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思想,在平日的教学中,注重创设自然、社会、生活等丰富多彩的情境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喜悦、体会生活中的精彩,欣赏平凡花草的神奇和美丽。

1.用自然事物来营造教育氛围

寻找一片美丽的树叶,说说你是怎样找到它的,尽情地欣赏它,赞美它,并且想一想你能把它变成什么。如果它被撕碎、被踩脏了,那它独有的美丽还存在吗?用疑问来引导学生思考,用辨证的思维来欣赏万物存在的美丽状态。

2.用关怀情感营造教育氛围

敞开心扉,一起去发现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扶持,让我们共同感悟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谊。例如,妈妈买了好吃的,总会留给我;下雨了,爸爸总会把雨伞遮到我头上,他自己却淋湿了……你在生活中感受到哪些事情体现了爸爸妈妈对你无私的爱?

同时,在学校开展的系列活动下,我在班里也注重大环境的营造和感染,把生命教育这一信息充实到自己、学生和家长的脑海里。我积极向学生家长渗透教育理念,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为进行细致的教育做好铺垫。当“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成为思维定式和习惯,在进行时就不会感到太生硬,就会有水到渠成的感觉,那样实施的结果将会有更大的突破。

二、走进生命教育

工作闲暇,我曾多次悄无声息地凝视我班学生那灿烂的笑脸,无意间便会感悟到生命的美丽在于刹那间的感动与震撼。当烦乱的心情与这一美好相遇,那躁烦便也烟消云散、无踪无影……笑脸中纯挚的眼眸,闪烁的是向往、憧憬与期盼。我顿悟到学生身上更多的是那些不容忽视的美好与完美,同时也意识到,了解学生目前的真实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1.用故事拨动学生的心弦

课题实验的开始阶段,我从细微处寻找教育契机,最初确定了用“故事拨动学生的心弦”这一主流空间。故事分为三类:关怀和亲情的故事、人性剖析类的故事以及自强励志的故事,循循善诱,让每个故事缓缓走进学生的思想,让故事中的内涵和精神真正拨动到学生心灵,让学生感悟,并尽可能地渲染直到深刻。

2.实践活动中品味关爱的幸福

在“创意思考”课堂中,我拿起一杯水,提问:你们可以从这杯水联想到什么?为什么?只要学生能讲出联想的过程,教师就给予认同和鼓励。自由联想可以跳出特定的思想框框,自由想象。这种思想方法能产生更多的新理念,诱发学生创意思考。其实,所有的学生都有好奇心、想象力与创意,只是有时会因为被人否定而禁锢,于是慢慢地,很多学生不能放开胸怀,总是顾虑重重,担心他人不喜欢。所以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学会自由联想及创意思考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创意思考,解决学习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创意,增加生活及学习效益。实践活动一直伴随着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今,我们班的班级目标就是:让大家因为有我而快乐!通过教育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珍惜每一分钟。

三、感悟中进行生命教育

通过生命教育,我跟我的学生一起感悟到:心想事成是幸福,心有牵挂是幸福,帮助别人是幸福,有所追求是幸福,付出是幸福,得到是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就在我们身边。集合站队时谦让代替了争抢;一学生没带学习用具时会接受到来自周围所有人的热情帮助;在教室里,有人不舒服了会有呵护倍至的关切;在校园里,谁需要帮助了会有热情的支援;在生活中,对每一个生命都懂得欣赏、怜惜,对一株刚刚盛开的花草会驻足欣赏由衷赞叹,而自己的小手却不会随意地采摘。快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我们应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跟学生一起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习,快乐地发展,因为快乐生命是生命教育的最高目标。

四、反思中探索生命教育

4.让语言之花灿烂绽放 篇四

形容词

形容词是词语中丰富多彩,神奇活跃的一分子,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精致典雅的形容词能将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描绘的生动具体,是所要表现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具体来说,形容词具有怎样的“神奇功效”呢?

一, 写人,栩栩如生。

恰当运用形容词对着力刻画人物肖像,神态语言,对深化主题和真实准确地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具有很大的作用。如高而基在《童年的朋友》中这样写祖母:“她微笑的`时候,那黑的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的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这里“圆圆的”.“愉快”.“快活”.“坚固”.“雪白”等形容词,将外祖母的肖像生动地描绘出来了。

二, 状物,形象生动

巧用形容词可以使景物形象鲜明,气韵非凡。如:“海无限宽阔而又静谧,不久,东方出现几缕阳光。万千零散的,大大小小的,凝滞或飘忽不定的云朵和云絮,被渲染上各种色彩,或橙黄,或望紫,或麦黄,或朱丹,或鹤顶丹,有的则不过是普通的雪白或淡黑……等一连串形容词的使用,吧日出情景表现的淋漓尽致,有如水彩画般展现在读者眼前,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 传情,精准丰富

传情达意是形容词最具魅力的地方。如《皇帝的新装》中:“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这句话看起来一般,可细细品来却又有一番韵味。其实“皇帝”与“华盖”的还不足以说明皇帝的奢华,而“富丽”这一形容词有力地突出强调这一点,有效地服务了文章的中心。

需要注意的是,形容词的运用要贴切自然恰到好处,大家作文中,不能为了刻意追求语言华美而造成文字堆砌。过多使用形容词,只会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甚至让人感到厌倦。

动词

一巧用动词,写活人物思想。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在写到鲁提辖拿出银两并向史进.,李忠两位弟兄借钱接济金氏父女时,作者用词就十分讲究:写史进“取出”一锭银子,十分爽快,倾其所有写李忠“摸出”二两,很不爽快,写鲁达不满把银子“丢还李忠,性情何其耿直,虽着墨不多,人物形象已在眼前了。

二, 巧用动词,写活人物神态。

如《范进中举》一文中,“胡屠户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叫道:“中了!中了!”这里作者用“散”.“跑”.“拍”.“叫”等动词,活脱脱勾勒出了一个疯范进的模样,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影响。

三, 巧用动词,写活人物的心理活动。

如《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一到店,迎头撞上

了短衣帮的取笑,说他又添了新伤疤。孔乙己没有理睬,兀自要了酒菜,“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写出了孔乙己在短衣帮面前固守尊严,掩盖窘态的心理。然而,当听到说他偷东西时,孔乙己立刻“睁大眼睛”争辩,可见这句话捅到了他的痛处。接下来,当有人证明他偷书挨了打时,孔乙己“涨红了脸”,“额上青筋”“绽出”。几个动词将人物心理逐层剥离开来,比起直接的心理描写,既经济又深刻。

四, 巧用动词,写活人物的生活状态。

如《孔乙己》一文中,“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隔壁的房子里,里面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一个”蹲“字,足以表现长衫主顾养尊处优,悠闲自得的生活。

5.让文明之花灿烂开放国旗下讲话稿 篇五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文明究竟是什么?历史上的先哲们认为,文明是礼貌、是美德、是由心底流露出的自然而然的善意。荀子说:“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但丁说:“人不能像飞禽走兽那样活着,应该孜孜不倦地追求美德。”卢梭说:“怀着善意的人,不难于向人表达他们的礼貌。”他们谆谆教诲世人,告诉我们文明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标准,也不是一句装点门面的口号,而是一条做人的底线,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但在我看来,文明的意义却远远不止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文明更像是一朵美丽芬芳的花,默默地开放在并不显眼的角落,给人们带来舒适,带来感动,带来欣喜。当身处整洁干净的环境之中,当四周都是温暖而礼貌的话语,当丢失的物品被好心的人送回,当遇到麻烦时得到陌生人的伸手相助……你会由衷地感受到文明的力量。文明可以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也可以使人的灵魂焕发更高贵的光彩,进而感染更多的人,使美好的品德像花香一样传递。

然而,对于文明这朵鲜花,人们却常疏于呵护,懒于照料,让它在一次又一次的.置之不理中生病,甚而渐渐枯萎。走在一中这所优秀的百年老校中,享受着处处优美的绿荫,感受着悠久的历史,浸润在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里,正当你啧啧赞叹之时,一些小小的瑕疵却会出现在视野和耳畔:墙角未打扫干净的纸屑,垃圾桶边近在咫尺、分外刺目的食品包装袋,楼道上拍球、喧哗、追逐打闹的同学,经常在教室中响起的一句句脏话……这些现象,说明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相当遥远的距离。

6.让诚信之花永远绽放的作文 篇六

诚信是一缕阳光,她能照亮人的心灵;诚信是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她是彰显灵魂的美德之花. ——题记

回忆似蒙上了一层轻纱,那位老者的身影却越发清晰。他在我的心底撒下了诚信的种子,使诚信在我心中开花结果。

记得那是夏日的一个傍晚,微凉的风带着一股湿意扑面而来。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母亲载着我从川流不息的大街上火急火燎地往家中赶。刚踏进小区的`大门口,便听见轰隆隆的雷声,紫色的闪电似乎将阴沉沉的天空劈开了一道大口子,瓢泼大雨从天而至,随即,将天空染上了可怕的颜色。

在小区的楼宇过道中,一位修拉链的老人安然地坐在陈旧的板凳上,似乎丝毫不为天气所困扰。怔愣间,我脑中快速闪过一丝光,猛然想起明天就要用的演出服拉链断了。便又匆匆地跑上楼,抱了衣服又匆匆地赶下楼。我对老人再三叮嘱,这是明天要用的演出服,一定要把它修好,我15分钟后来拿。老人笑着点了点头,我满意地回到了家中。

时光在人们的忙碌中流逝,我渐渐把这件事抛到了九霄云外。等我恍过神来,夜幕早已笼罩了天地。若在平时,那老人肯定早就收工回家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敏捷地跑下楼去,没想到,那老人就坐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着。见到我,他满脸欣喜;‘‘ 小姑娘,你总算来了,这是你的演出服,你看看满意不 ?'说完他暗暗松了一口气,那脸上,连一丝不耐烦的神色都没有。接过衣服,我愣在了原地,不知说什么好。

借着昏黄的灯光,我仔细的打量着老人 :他两鬓斑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刻痕,一双手布满老茧与伤口,穿着朴素平常,唯一引人注目的是那温暖人心的笑容,应该是迫于生计吧,否则这样一位老人,早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了 !看着他不怨不恼的神色,我松了一口气,赶忙抱着衣服上了楼。抬头望了望天空,依旧是乌云密布,只是我的心却如被雨水冲刷过的玻璃那样清透。

老人无疑是一位守信之人,他所图的并非是那一点点修拉链所赚的钱。就像那则著名的公益广告 :狼来了并不可怕,怕的是失去诚信。其实,诚信就在我们身边,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那便是诚信,不随意乱许诺别人,那也是诚信,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那亦是诚信……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 忘记了诚信二字 。有些商人为了一己私欲,而让商品大打折扣,欺骗顾客,闹区逐渐增加的假乞丐,假残疾人,让许多心怀善心的人望而止步。而网络上,一些虚假消息更是频繁出现...... 诚信二字说起来容易,可又有谁能真正做到呢

'不是每一朵花都代表爱情,但是玫瑰做到了,不是每一种树都能耐住干渴,但是胡杨做到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诚信,但是修拉链的老人做到了.......'其实, 人人迈出一小步,就为我们的诚信迈出一大步。种下诚信之花,就会收获文明之果......

7.让生命教育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 篇七

汶川大地震,多少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让全国、全世界人痛心流泪。不过重灾区之一彭州白鹿学校,一千多学生无一人伤亡,让人们感到欣慰。媒体评价这是该校领导、教师用责任心创造的奇迹。

面对当今社会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功利主义泛滥的现实,我感到我们需要用责任心,把语文课堂铺设成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而不是知识比拼的战场,让生命之光在语文课堂闪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感到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责任。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些工作。

第一,在语文课文中挖掘生命教育的教材,引导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学会如何认识生命,如何面对生命过程中的困难,如教学《艾滋病小斗士》一文,我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脆弱,一种不期而遇的疾病,让多少孩子活不到第二个生日,另一方面体会虚弱得随时可能死去的恩科西,坦然面对生活,与病魔作斗争并关心和他一样患病儿童的坚强。凡此种种,都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能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

第二,引领学生通过对纸上文字的品读想象,找到一点亲身实践的体验,对引导学生珍爱生命也是很有教益的。学《海伦·凯勒》一课,当学生读到“不幸的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时,我让孩子们放下课本,紧闭双眼,紧捂双耳,体验小海伦的处境。不过一两分钟,孩子们就睁开眼放开手,大呼“受不了!”“太痛苦了!”“憋死了!”“不习惯。”这时教师让学生再读这一段话,孩子们沉默了:一辈子处在无边的黑暗与沉寂中,多么让人绝望啊!课后推荐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海伦·凯勒的《假如只有三天光明》,布置的小作文是“假如只有三天光明,我将这样度过……”这是一次从读到写的体验,能使我们的孩子对拥有健康的器官和生命多一些珍惜的感觉吧!

第三,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渗入生命教育的内容。

1.作文能够反映学生的认识能力、心理活动等,通过批改,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此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反思,实施有效干预。

在“我手写我口,我笔抒我心”学生习作中,有位同学在《想起这件事我就偷着乐》中写道:奶奶捉来几只小鸭子,在家人精心照料下,小东西一天天长大,可是,这鸭子天一亮就呱呱叫个不停,让我讨厌。这时,我看见了几只欢快的小鸭,不禁想出了一个诡计:谋杀!……我欢呼着,随手拿了镊子、针、线等东西,准备给那只小鸭“动手术”。我用小刀把那只小鸭的肚子划开。开始,小鸭拼命地挣扎,想躲避我手里的刀,可是最后还是翻了白眼……想起这件事我就偷着乐。从孩子的作文,我看到这孩子缺乏广义的生命意识,不能珍惜自我生命之外的其它生命,把肉麻当有趣。

对于这篇作文所暴露出的问题,我没有作过多的道德谴责,而是本着尊重学生独特成长经历与成长方式的原则,在充分肯定小作者优点的基础上,引导她深入思考自己一系列举动的真正动因和由此带来的收获及不良影响,让她逐渐认识到:自己可能是误以为只有这样写才“酷”才刺激,才能引人注目;建议她修改时,必须客观叙述事情的基本情况,而后进行有关生命的认真思索。

2.捕捉学生习作中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闪光点。

有学生在习作《今天我当家》中写道:爸爸、妈妈在外打工,长期不回家,平时由奶奶照料我生活。昨天,奶奶干活摔伤了,躺在床上不能动。她一早就叫醒我,让我自己做早饭,让我自己当家……晚上,当我喂过奶奶晚饭,收拾好锅碗时,觉得真累。可听到奶奶夸我会当家时,我心里乐开了花。对于这篇写作一般,错别字较多的学生习作,我给予了大力表扬。由此引导全班同学学会做生活的主人,享受生活的乐趣。

有诗云: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心系学生未来的真教育。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命之贵、生命之美,让脆弱的心灵变得坚强,为沉积阴霾的星空唤醒阳光。让孩子们泛着绿色的小船,扬起生命之帆平稳地航行在人生的大海上,去感受美丽人生!

第四,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小品、散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此赏读,揣摩语言,体悟人生。如《望月》一课中小外甥的语言非常有特色,让学生品读“是月亮把我叫醒了”、“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两句话,然后谈谈自己对小外甥这个人物个性的感受。学生大多感觉到他的活泼可爱,说话风趣。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教育的过程。

8.微笑,生命中永远灿烂的花 篇八

教师首先应该是欢笑的播撒者、培育者。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无拘无束,享受阳光、雨露。我们教师就是要让他们的快乐尽情地展示出来,在展示欢乐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教师微笑着来到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展现快乐,分享快乐。无论我们因为什么原因走上教育岗位,无论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有多少痛苦、委屈,当我们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我们都应该面带微笑。微笑是我们教师传递给学生的爱的信息。有句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名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说穿了教育就是一艘在爱的海洋中航行的船。教师是快乐的种子,当我们出现在学生中间时,我们就能把欢乐带到学生当中;教师又是快乐的发现者,寻找一切学生中快乐成长的嫩芽;教师还是快乐的组织者,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学生能够快乐地成长,成才!

把微笑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内容。学校的德育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作为小学生离开生活的德育是没有意义的。肖川教授曾经这样说:微笑,她似春天的和风,吹开朵朵鲜花,使我们的大地美丽娇艳。微笑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的生活需要微笑,我们就把微笑作为我们的一个德育教育的内容,在校园里提倡微笑,学习微笑,经常使用微笑,努力使微笑更甜美,更灿烂。我校曾组织过《问候在校园,微笑传真情》活动,把会微笑作为一个教育的重要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把微笑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我曾看到过著名儿童作家的一篇40年后的回忆文章,题目叫《神奇的微笑》说的是作者在读小学时,曾经犯下了错误,老师第二天碰见他,只是给了他一个微笑。他说:在老师的微笑中,自己变成了一个好孩子或者本来就是个好孩子。那是一个微笑的伟大效应。他还这样写道:教师的笑容是每个教师的专利,是专门为学生们保留的,她是一笔遗产,像一个宝藏,存在学生童年的记忆宝库。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运用微笑实施教育。当学生获得成绩进步时,我们把微笑送给他,这是一种表扬、欣赏。当学生出现困难存在困惑时,教师把微笑送给他,这是一种信任、鼓励。当学生出现错误、行为不当时,教师把微笑送给他,这是一种告诫、提醒。有时,对小学生的教育用再多的语言,都抵不上我们的一个微笑。我的一位老同事曾这样对我说过:当一个学生与教师不能用眼神微笑传递指令时,你要对他实施教育几乎是徒劳的。

把微笑作为自我调节的一种法宝。现在教师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在教育活动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使我们忧心忡忡、眉头紧锁,我们要学会排解、发泄。走路散步,平心静气。在工作之余,进行户外活动,感受阳光,沐浴春风,参加一些体育娱乐活动,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锻炼身体。“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这是我的一位同事,在一次交谈人生修养时所说的人生“三乐”。在前段时间,我阅读了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中讲到:要追求真正的快乐,就必须抛弃别人会不会感激你的念头,只享受付出的快乐。有些时候,常常闷闷不乐,就是因为自己付出、自己努力没有得到组织领导的认可、同事的赞誉所造成的。其实还是自己的心理上出现了偏差。从“三乐”的观点,从卡耐基的思想上想:工作着是快乐的!就不会有那么多困惑和烦恼了。有时,我们在碰到这种情况时,也不妨找一个地方,对着镜子微笑,这时你会发现在你嘴角翘起的时候,你的烦恼会慢慢的消退。真的,微笑是健康的良药。奈斯比特有句话说:快乐的微笑是保持生命健康的唯一良方。它的价值千万,却不用花费一文钱。

我觉得:笑是自信、从容,笑是心态、气度,笑是手段、方法。生命有笑才灿烂,生活有笑才丰富,工作有笑才和谐。魏书生的“松、静、匀、乐”就是对人生的经验总结。

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教师不但要有事业性,更要有教育的艺术性。时代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高自我。有一则哲学故事告诉我们:要想除掉旷野上的杂草,不是用手拔,不是用锄锄,也不是用火烧,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让庄稼占据这片旷野。

读书,让生活充实。教师工作量大,一天工作下来已经筋疲力尽,回到家还有一大堆家务要做,读书的时间确实有限。但是,我们要知道,书是教师生命永远想伴的朋友,是教师生命成长的营养源泉。读书能使我们的教育生命之树常青。“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读书,能使我们忘却许多烦恼,微笑着看待书中的人物事件。

反思,让思想清晰。对今天的教育我们能想一想。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教师的反思上。反思是教师不断进取的天梯。想得明白才做得明白,才能一天一个精彩。每天重复昨天的故事,就意味着你的生命永远没有明天。在静思中,我们因成功而窃喜,因不足而微笑着迎接明天的黎明。

交流,让心境开朗。交流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交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有效手段,交流也是成功团队的基础和保证。尽管教师的教育活动是以教师个体活动形式出现的,但是,教师的教育成果是教师团队的结晶。教育思想的理解、教育方法的实践、校本教材的编写、教育问题的探讨、教育活动的组织,都需要我们交流。交流是思想的交换,是智慧的碰撞,是教师心结的解答。当你的心结打开的时候,你就会一身轻松,紧锁的眉心就会舒展。

这些都是我们获得快乐的途径和方法。英国诗人雪莱说: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

由于我们播下了微笑的种子,我们的学生就能微笑着走向社会,微笑着面对人生。在我们离开教育岗位以后,我们的学生在社会的各个部门会送给你一个微笑。这,不正是我们广大教师所希望的吗?

我觉得,微笑就是教师生命中永远灿烂的花。

9.让生命之花永远灿烂 篇九

徐州市求是小学校长周少华

新世纪,新时代,新社会,新理念。在新年到来之际,我们求是小学作为最后的一站迎来了全区“教育科研年专项课题研讨现场会”活动,这是让我校师生感到十分荣幸、十分光彩的盛事。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的到来,也必将给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工作、课题研究过程带领深远的影响,在此,我谨代表全校两千余名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在国家全力实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每一所学校都必须顺应潮流,持续改革,再上台阶;在全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打造教育强省的历史机遇面前,每一所学校都必须创新机制,更新观念,再铸辉煌。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粒火种,作为基础教育为生命奠基的一块基石,我们求是小学要如何把握发展机会,如何利用教科研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打造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一直深信:坚持教育科学研究,提升教师科研素质,是一所学校长盛不衰的秘密武器。如果每一位校长都能像苏

霍姆林斯基一样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又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那么所有的学校会都活力四射,薪火相传,永葆青春,成为永恒的经典。如果我们每一个教研组、每一个课题组都能像我们的优秀团队那样,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咬定目标不放松,站稳脚跟不动摇,多年如一日,充分利用网络、会议等方式交流心得、共享资源,钻研课题,持续努力,那么所有的科研课题都将收获累累硕果,有力的指导教学实践。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身在教室,心怀天下,坚持发掘身边的典型事例素材,坚持读书看报上网搜集专业资料,坚持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坚持不断的进行教科研,那么,所有的教室,都会成为学生无比热爱和依恋的乐园。对此,我坚信不疑!

亲爱的老师、可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投入春天的怀抱,迈进创造的激流,用我们的青春活力,催开科研之花;用我们的不懈努力,打造名校品牌。

10.让生命阳光般灿烂演讲稿 篇十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让生命阳光般灿烂》。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阳光为生活带来了活力和生命的气息,使人心灵纯净,使人胸襟开阔,使人自觉追求生命中美好的一切。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让生命阳光般灿烂”,这一理念为的就是让师生产生对生命,对生活,对万物的一种关怀,追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家校之间的一种和谐。

可以说“让生命阳光般灿烂”这一理念是高尚的人文情怀、博大的.生命境界的一种道德理念的体现。

我们教师要想让生命阳光般灿烂,对待工作就要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精神去对待。

教师不是伟人,不能像伟人一样成为偶像,受人景仰;教师不是英雄,不能像英雄一样树碑立传;教师不是明星,不能像明星一样妇孺皆知……相比之下,我们所做的一切,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那么琐碎!每天7:30各班班主任已经到了教室里,开始指导学生早读;每天下午4:30下班后,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在自己的办公室,伏案工作。

至于学校中那些平时带病坚持上课的老师,从来不因为私事而耽误工作的老师,为了完善教学方法而经常单独反思和集体反思的老师,就更不用说了。

老师办公桌上的试卷、日记本、作业本、作文本、各种记录本,如果堆积起来,不亚于一座小山,而老师们的批改,却丝毫也不马虎;课堂上,为了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老师们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晚上,又得备课,又得查资料,或和家长联系,一点也不觉得麻烦。

他们没有回头想过今天一共工作了多少小时,是否需要休息了,只知道还有很多事等着去完成,目前的状况离自己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必须不断努力…… 老师们默默地耕耘着,洒向工作的都是爱,唯独不把爱洒向自己。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老师,有这样的拼搏精神,我们中心才能取得今天的辉煌与成就! 在洒满阳光的校园,一群热情似火的教师,以阳光般的温暖和爱抚滋润着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如旭日初升般茁壮成长,如朝霞似火般放射光芒。

努力成为充满阳光、播洒希望的阳光教师,努力成为沐浴阳光、朝气蓬勃的阳光学子,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阳光殿堂”是每一位中心人永远地追求。

让我们的生命放射灿烂的阳光吧!

11.让德育之花灿烂盛开 篇十一

一、利用开放性问卷了解学情,激趣导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需要以学生的成长环境为背景,环境塑造人,环境影响人,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要做一定的调查分析,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知己知彼。一般来说,新授的课,教师通常采用激趣导学的方式。而这种激趣导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对学情有一定的掌握,所以,一般会采用开放性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学情,在此基础上,开展新课。

如,在教学《让诚信伴随着我》这一单元的时候,第一课的内容为“请你相信我”。鉴于诚信是一种优良的品质,所以,应先了解学生们是如何看待诚信的,他们在生活中是否能做到被他人信任?自己是否有可信赖的人。于是,我设计了几道开放性的问卷题:

“回忆在与他人的交往当中,谁是自己最信任的人?联系自己的成长环境,说说为什么这个人值得你信任?”

对于这样两个问卷设计的问题,学生们开始积极回答,有的信任奶奶,因为从小与奶奶生活,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信任;有的是将老师作为最信任的人,因为老师与学生坦诚相待;有的说父母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因为父母把自己当成朋友,每天谈心,周末出游……通过这样的问卷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让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便于后面的新课导入。

二、利用开放性问卷激活思维,开放课堂

开放性问卷开展的优点在于能够让学生充分并且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的自由思维。学生通过阐述观点,提出建议,活跃思维,这也是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效率的有效方法。

在学习《美丽的生命》这一课的时候,我给学生们设计了以下开放式的问卷题目:“回家问一下父母,自己出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找一张妈妈怀孕时的照片,问一下妈妈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问一下爷爷奶奶,自己出生的那一天,一家人是如何度过的?”学生完成这些题目后,让他们到课堂上讨论。学生们发现,大家的答案都是各不相同。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们更加明白和理解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也能更加深刻地感恩身边的亲人,珍惜自己的生命和生活。

三、利用开放性问卷检验学情,师生共进

教师通过开放性问卷的设计,掌握课堂效果的实施程度,有助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后面的新课、复习课、活动课等都能给出有益且有效的指导。同时,利用开放性问卷检验学情,有助于全面改革教学评价。比如,通过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评价语言、开展灵活的评价方式等等,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共进,有助于最终促进师生共进。

在学习《祖国有多大》这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拼地图。我试图通过拼地图的游戏,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域图。但是,我发现上完课后,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原因何在?于是,我展开了问卷调查:“对这一堂课有什么建议?”“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我国的风貌?”学生们积极回应。有的学生认为,可以采用图片来说明;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呈现风貌,在视觉上有一个印象;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欣赏一些歌曲、一些景区图片来促进我们对祖国风貌的认识……这些建议都是学生们的心声,我很乐意接受。通过学生的建议以及我细致的备课,终于在后面的复习课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改革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如何全面实施好这一课程的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开放性问卷的设计与应用是一个颇有成效的尝试。通过这一个尝试,也让我坚定了信心,只要是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的教学方式改革,都可以付诸实践,通过教学成效来验证其合理性。

12.让生命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篇十二

一、挖掘教育资源进行生命教育

语文课程中存在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不应该放着这些资源不用。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讲究策略, 把握生命教育的正确时机, 把这些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了解和掌握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关爱生命, 热爱生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可以抓住教材中大量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课文进行教育, 如《永远的白衣战士》《“番茄太阳”》等课文;有些带有传记性色彩的课文, 展示了生命的可贵和主人公对生命的追求和热爱, 如《海伦?凯勒》等课文;有大量表现亲情、友情的课文, 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如《爱如茉莉》《花瓣飘香》等课文;有关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文章, 如《燕子》《蚁国英雄》等课文。

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

小学语文课文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 处处蕴含“生命情感的信息”。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正确的认识, 帮助学生树立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的生命意识, 帮助学生形成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正确判断, 从而使学生建构起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以此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1) 通过阅读教学, 领悟生命的意义,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所谓生命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的生命价值, 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 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 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珍惜生命, 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这就是正确的生命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以人为本、重视生命的文本, 在课堂教学中凸现生命的意义, 增强学生生命意识。

(2) 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一篇课文的感悟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每一个人的体会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对课文人物的评价上, 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语境的感悟上。教师要告诉学生, 对文本的理解是多角度的, 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见解。通过教师的评价, 在课堂中积极倡导一种敢于争论、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的精神。《海伦?凯勒》中的海伦?凯勒用自己的方式展现着自我的魅力, 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了光彩。有同学在读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感慨道:海伦很不幸, 她双目失明, 两耳失聪;但她热爱生活, 热爱生命。我很幸运, 我要用我的生命去温暖他人, 用我的生命去奉献社会……通过对这类文章的解读, 我们就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生命的价值在于亮出自己的精神, 展现自己的魅力, 活出自己的光彩。

三、在作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

把有关生命问题带到写作教学中来, 既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作文题材, 又能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

(1) 习作训练, 升华生命的主题。通过生命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实施, 激发生命的潜能, 捍卫生命的尊严, 提升生命的品质, 实现生命的价值。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不一定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理解其中的深意, 但是, 毕竟在善待生命、珍爱生命等方面给予了学生积极的影响, 实实在在地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由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作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完全可以从点点滴滴做起, 也完全可以在落实课标理念──“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的过程中得以有效实施, 让作文教学绽放生命之花。

(2) 突出个性, 感受生命的精彩。在学习了课文《海伦·凯勒》之后, 我让学生课后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 并以《假如还有三天生命》为题写一篇作文, 让学生假设只剩下三天生命, 你会做些什么, 想些什么, 以假设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珍贵, 从而学会珍惜生命。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明白, 世间万物的生命都是极其美好的, 都值得千般呵护, 万般尊崇。有学者对生命作过诗意的描述:生命是云蒸霞蔚, 是蓝天飞过的云雀, 是雨后的一片蛙声, 是灼灼其华的桃花, 是山间叮吟的鸣泉, 是春雷, 是划破黑暗的闪电, 是永不消逝的天籁……

上一篇:现代物流学试题下一篇:目前在我国推广应用的节水灌溉型式主要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