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散文

2024-09-02

陈忠实散文(精选9篇)

1.陈忠实散文 篇一

贾平娃与陈忠实散文

说陕西文学,贾平娃和陈忠实是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此二人,乃中国文坛的绝代双娇,陕西文坛的双峰对峙。陕西文学之有贾平娃和陈忠实,就如同大唐盛世之有李白和杜甫。

对于贾平娃这样的巨大存在,这三个字已经承载了太多的意识形态,许多也远超出文学范畴。我这里只略提一点。有人说贾平娃是中国农村题材小说写得最好的作家,农村题材小说写得最好。言此语者,如果他不是出于为了过分褒扬的目的,就是他不懂中国当代文学和中国当代农村的现状。可以说贾平娃在写农村题材上比较另类,他是以文人眼光来写农村,在文本上具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和美文意识。

现在被认为是贾平娃最好的作品的《秦腔》,小说名为秦腔,很大气,但却和小说的具体内容在精神气质上并不协调。秦腔二字在小说里,既是众所周知的地方剧种,更是陕西方言,以语言来写生活,语言的作用在这里被放大了。小说以流水般的语言来涵盖乡村无序的真实的生活。这里可以说是语言的一地鸡毛,语言的狂欢化。在这一点上,当年还有一位女作家林白,也有类似的创作,她的长篇小说《妇女闲聊录》,也是想以琐碎来取得大气的效果。二者相比,我以为《秦腔》并没有比《妇女闲聊录》更成功,甚至没有后者大气。

《秦腔》虽也很优秀,但也并非贾平娃最好的作品。他最好的作品还是那部饱受争议的。一个作家的创作能力也是有限的,正如巴金最好的作品说到底还是他三十岁时的《家》,以后六十多年并未写出超越《家》的作品。这是由许多未知因素决定的,非人力而能为。要说贾平娃最好的农村题材小说,还要算是二十多年前的《浮躁》,当时的文学环境,当时正是社会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也是文学的好时期,农村精神面貌蒸蒸日上,作者本人也正值创作的青春勃发期,各种因素决定了《浮躁》成了他农村题材最好的作品。这部小说既有时代精神面貌,充足的社会生活内容,又有作者的山水灵性地域色彩,鲜活的乡土气息。这些因素都呈一种乐观向上的艺术氛围。而到了《秦腔》,文学在社会生活中边缘化,乡村生活凋敝,以一种悲壮的心绪来写“乡村生活纪念碑”。经过二十多年的历练,文学的技术性手段当然更会精熟,但他与真正的农村可以说又远离了二十多年。比如小说中许多细节很逼真,但更多的只是“形似”,而非“神似”。能之者不一定是知之者。贾平娃的乡村,只是他的精神沃野,如同庄子的“壕梁”,是供其精神高飞场地而已。小说中表现出浓厚的禅道思想,无为而无不为,现时就是一切。这实际上是一种消极因素,特别是在面对大的社会性题材时,这样的思想显得纤弱。我曾很欣赏这部小说的题目,很大气的小说题目下,内容却这样琐碎纤细,试想一下,如果陈忠实的《白鹿原》改名为“秦腔”,也是恰当的,甚至在精神气质上更好。只能说贾平娃是矛盾的,既大气又纤弱。作者在写《浮躁》时,说过他以后要多用减法。这是作者对艺术的`顿悟,但到了写《秦腔》,他又大用加法。当然,此一时彼一时,也属思想上的移步换景。现在的大用加法与当年的同样大用加法,实为见山见水那个禅宗公案的第三重境界,貌相似而质不同。以我来看,仅就陕西来说,写当代农村题材长篇小说最好的,要算是冯积岐。陈忠实的《白鹿原》很好,但那是历史。我对贾平娃是这样定位的:当代中国农村出身中最有成就的作家,他是以复杂,博杂取胜的,他是以一种对文学的全面把握的综合能力而雄踞文坛的。他此次获茅盾文学奖,实际上可以说不是奖给他《秦腔》的,而是奖给他所有作品的。

贾平娃是才子型,陈忠实属思想型作家。作一个蹩脚的比喻:如果说贾平娃是农村乡贤式的文人才子,那么陈忠实就是乡村智者,能人。前者会受人尊敬,但不免会让更多的人敬而远之,而陈忠实会从精神气质上更了解农村,具有更大精神号召性。会更让农民觉得贴心。对于陕西文学来说,贾平娃和陈忠实确有某种互补性,一个多产,一个高质;一个是文人,一个是智者;一个有南方山清水秀的婉约,一个有北国高原粗犷豪放。

陈忠实五十知天命之年写出的《白鹿原》,是当代中国少有的几部能光耀后世的长篇巨著。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气派,民间智慧,可谓博大精深。博大精深,能享誉此四字的当代作家能有几人?陈忠实《白鹿原》之后再无长篇小说,一时还成为人所垢病的话题。这真让人难以理解,一些所谓作家文字垃圾之多而不去指责,反而称其多产“著作等身”,此所谓文坛之怪现状。多产的天才总是极少数,比如贾平娃。艺术本质是唯质论的,质量是其第一生命力。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坛,巴尔扎克以多产著称,近百部作品描绘了上万个艺术形象,作品可称浩如烟海,其作品组成了一部欧洲资产阶级社会的“清明上河图”,人物辐凑,如过江之鲫,他如橼之笔写了部法国历史。而斯汤达相对作品不多,以一部《红与黑》,可以说高度概括了法国的历史,精雕细刻了主人公于连这个人物,这个人物身凝聚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内容之丰富之广阔,丝毫不逊于巴尔扎克近百部作品,可谓异曲同工,他写的不是“清明上河图”,而是精心制作了一座坚实的雕像,起到以少胜多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贾平娃和陈忠实就是当代的巴尔扎克和斯汤达,他们以各自的多产与深刻,成就了他们的文学事业。

对于陈忠实,他没有写当代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确有些未尽其才,很遗憾。当他读冯积岐的长篇小说《村子》时,当时的惊喜,他还没有读完就连夜给冯积岐打电话表达兴奋之情,之后他给《村子》写的评论,一看就是行家里手。试想一下,如果他也写当代农村题材小说,绝对是农村题材小说中一流作品,那将是陕西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幸事。不过,对一个作家来说,一生中能写出《白鹿原》这样的作品并流传后世,又复何求?

-11-9

2.陈忠实散文 篇二

词类转化是人类语言的一大普遍现象。通俗地讲,名词化,即把句子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转化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从而使名词或名词词组获得动词或形容词的意义而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

名词化现象如今已成为跨语言、多学科探讨的对象。近些年国内蓬勃发展的英汉对比研究也将名词化视作英汉语之间重要差异之一。英汉语言里都有名词化现象,但出现的频率大不相同。名词化现象在现代英语里是很普遍的。本文将从国内英汉对比已取得的成果中选取以下三个视角结合译例解释名词化手法在《陈忠实散文选译》译作中所展现的英语紧凑、简洁、幽默、客观、文雅、玄虚,以及音韵朗朗上口等多种美感,从而帮助翻译初学者理解英语中名词化现象的重要地位,并能在今后汉语散文英译过程中用以指导实践。

二、名词化体现出的英汉三大差异

1、物称与人称

英语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主语来叙述。这种表达法常见于英文书面语,如公文、科技论著及散文等文学作品。用抽象名词或无生命的事物名称作主语的这种句式使表达显得客观,且常能体现一种幽默之美。汉语也有物称主语句,如“树欲静而风不止”,但远远不如英语常用。

《陈忠实散文选译》中有以下译例:

(1)“山连着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朝霞,夕阳,雨雪,霜雾,寒冬,酷暑。接班交班、上山下山。路,就这样从草丛中踩踏出来了。”

英译文:“Sunrise and sunset,rain and snow,frosts and fogs,bitter cold and intense heat all witnessed the birth of this path.”

原散文中用来描写工人辛勤工作过程的一个完整句子——“朝霞,夕阳,雨雪,霜雾,寒冬,酷暑。接班交班、上山下山”,在英译过程中被处理为物称主语,用谓语动词“witnessed”引出宾语“the birth of this path.”这样的表达结构紧凑,语气委婉,令人回味,英语语感浓厚。另外,作者在英译过程中还创造了头韵所体现的英文音韵美,如“sunrise and sunset,frosts and fogs”,堪称亮点。

(2)“山连着山”中还有一例:“材料库的保管员。半截袖衫洗的十分洁净,这是井场上唯一不着工装的干净人。”

英译文:“The warehouse keeper.His clean T-shirt told us that he was the only one free from the oil-stained uniforms.”

原散文中“半截袖衫洗的十分洁净”是单纯的客观描写,在英译文中半截袖衫却以物称主语出现,使整句读来轻松,带拟人化修辞色彩,体现出英语语言幽默之美。

2、静态与动态

英语中一个句子结构通常只能用一个谓语动词,大量原来应该由动词表达的概念,除了用非谓语动词来表达外,常不得不借助于名词和介词。名词可以由动词派生或转类而来,不太受形态变化规则的约束,使用起来灵活、方便,因而得到广泛使用。S.Potter(1969:101)在Changing English一书中指出英语“名词优势于动词”的倾向(predominance of nouns over verbs)名词优势于动词的特点使英语表达呈现静态倾向。

与此相比,汉语动词使用起来十分自由、简便,可以在句中重复、重叠,合成并用。动词优势必然使汉语的表达呈现动态倾向。

由于以上不同特点,英汉互译的过程往往是静态和动态互相转化的过程。名词化在汉泽英中的处理须格外小心,很多情况下汉语动词并不是对应地译成英语动词,而是要遵循英语的名词优势,进行必要的词性转换,使译文符合英语的句法规律,因而更加地道、更显文采。

《陈忠实散文选译》语料中有以下译例:

(1)书中第二部分有篇散文标题“山连着山”英译为“Hills upon Hills”。原文中呈现明显动态的汉语表达在英译中处理为介宾短语,因而呈现明显的静态倾向,避免了过多使用动词,地道、优美而富于文采。

(2)“山连着山”中再举一例:“这二尺宽的小路,不是用推土机铲出来的,也不是用镢头、铁锹劈出来的,而是用脚踩出来的。”

英译文:“The 2-foot wide path was made neither by bulldozers nor by hoes or spades,but by the feet of those workers toiling under the derricks.”

在原散文中,汉语动词在句中连续使用三个,典型的动态倾向的汉语表达。而在英译文中,三个连续使用的动词都名词化,共用一个动词“made”很符合英语的句法规律,也体现了英语的名词优势,紧凑、简洁、文雅。

3、抽象与具体

英语的名词化往往导致表达的抽象化,具有一种虚泛、玄妙的特殊之美。另外,英语的名词化常可以使句子体现结构紧凑之美。

《陈忠实散文选译》语料中有以下例子:

(1)第二部分“一株柳”中有一例:“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

英译文:“except one magical survivor.”

得益于英语词化程度很高的特点,译者才有可能选择“survivor”这个身份名词使得译文给人感觉文雅、正式,抽象而别具美感。

(2)同样在“一株柳”中还有一个例子:“这株柳树没有抱怨生命,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

英译文:“Without any complaints of wretchedness in life or fears of dangers and difficulties in existence.”

此例中,原文中的动词转化为译文中的抽象名词“complaints,wretchedness,fears”使得整个大句子的结构非常紧凑,原散文中的一句话在英译文中紧缩为一个介宾短语,简练、紧凑、文雅。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希望是翻译初学者可以给予名词化现象应有之重视,通过《陈忠实散文选译》这篇优秀散文译作中借名词化手法体现出的英语紧凑、简洁、幽默、客观、文雅、玄虚,以及音韵朗朗上口等多种美感,在今后汉语散文英译实践中体会美、传递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Ha11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1994/2004.

[2]陈忠实(著),马安平(译).陈忠实散文选译[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陈忠实人物评价 篇三

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白鹿原》一出世,评论界欢呼,新闻界惊叹,读者争相购阅,一时“洛阳纸贵”。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可谓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所罕见。迄今人文社的累计印数( 含修订本、精装本和“茅盾文学奖获奖书系”) 已达六十六万一千册,此外还收入他的“小说自选集”和“文集”,海外则有香港天地图书公司版、台湾新锐出版社版和韩文版、日文版先后面世。

《白鹿原》面世后确实出现了好评如潮,畅销不衰,一时“洛阳纸贵”的盛况,却也一直有不同的争论、批评乃至粗暴的压制。然而,牡丹终究是牡丹。尽管它本身还存在某些不足,但那些非科学的批评、压制,却无损于牡丹的价值、华贵和富丽。它先是荣获陕西第二届“双五”文学奖最佳作品奖和第二届“炎黄杯”人民文学奖。后来,略加修订的《白鹿原》又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九日荣获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它的作者终于登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颁奖台。《白鹿原》,撼人心魄的高峰在一九八五年创作中篇小说《蓝袍先生》的时候,陈忠实便开始了关我们这个民族命运的深入思考。为了完成一部堪称为“一个民族的秘史”的死后可以放在自己棺材里当枕头用的大书,为了完成这部曾经拟名为“古原”,后来定名为《白鹿原》的长篇小说,陈忠实花了两三年的时间作了几方面的准备:一是历史资料和生活素材,包括查阅县志,地方党史和文史资料,搞社会调查;二是学习和了解中国近代史,阅读中国《近代史》、《兴起和衰落》、《日本人》、《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梦的解析》、《美的历程》、《艺术创造工程》等中、外研究民族问题和心理学、美学的新著;三是艺术上的准备,认真选读了国内外各种流派的长篇小说的重要作品,以学习借鉴他人之长,包括研究长篇结构的方法。他特别重视的有中国当代作家的《活动变人形》( 王蒙) 、《古船》(张炜) ,外国作家的则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马尔克斯) ,莫拉维亚的《罗马女人》以及美国谢尔顿颇为畅销的长篇和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作了这些准备和思考之后,他认识到只有回到老家小屋那个远离尘嚣的环境里,才有望实现自己的宏愿。

陈忠实的老家在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西蒋村。这是南倚白鹿原北临灞河的小村落,全村不足百户人家。虽然由此到西安只有不足一小时的、约二十五公里的车程,然而却是天然的僻静,最适合沉心静气地思索和精雕细刻地写作。村里每一家的后院都紧紧贴着白鹿原的北坡。横亘百余华里的高耸陡峭的塬坡遮挡了电视信号,电视机在这里也只好当收音机用,只能听听新闻和音乐之类。但这离西安闹市不远的地方确实没有工业污染。只要灞河不断流,河川便清澈见底;还有错落的农舍,一堆堆的柴火或麦草垛;平展宽阔的庄稼地;河边、塬坡上有树林,那里有狐狸、獾、稚鸡、呱啦鸡、猫头鹰等等,真是一派田园风光。

4.《白鹿塬》陈忠实读书笔记 篇四

白嘉轩是典型的封建社会中的正派人物。他有很重的封建的家庭观,家族观,但他坚韧、勤劳、仁义、有骨气、看得开,保守又正直,固执又宽容。

鹿子霖完全就是一副令人恶心的嘴脸,虚伪且淫乱,小人且可悲,白嘉轩讽刺他“官瘾比烟瘾还大”,一心想蹦跶到人前,但把自己作践到千夫所指的地步。

白孝文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谁一辈子走不出这原上谁就一辈子没出息”。见过了世面的白孝文虽然请求白嘉轩允许自己回原,但观念上已经和白家家训发生了无法调和的分歧,回原只是了了他的心愿,学为好人荣归故里,除此以外很少再有牵连。

黑娃是不得已随时代浮沉的典型。年轻时犯过错,不得已混世事,但他是一个很纯粹的人,讲情义,知荣辱,拎的清轻重缓急。只是结局不得善终遭人暗算。

冷先生的人格魅力,其实不亚于朱先生。朱先生以教书为生,教导四方,白嘉轩见到自己的姐夫总是心存胆怯,土匪黑娃以拜师为荣;冷先生是大夫,治病救人,间或替人仲裁兄弟倪墙、家财分割等等事项,朱先生高远,冷先生具体,两者合二为一,共同勾勒了美好图景。

朱先生一生清正廉洁,后来专心编纂县志,最后却还要卖掉书院中上百年的柏树来支付印刷费。他最终化为白鹿飞走了,他的离去,实际上暗含着一种文化的中落。白嘉轩一生中难以抉择的事都先来找朱先生商量,然后就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朱先生,不就是白嘉轩一家的白鹿吗?而朱先生一生的义行义举,不正像白鹿一样保护着白鹿原吗?

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本书在写作结构上也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手法。看别人说是借鉴了《红楼梦》和《百年孤独》,但这两本久负盛名的著作我都没有看过,所以就不谈借鉴的事。倒叙对阅读体验有一定提升,在知道一个结果后再开始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有一种畅快感。至于插叙比较无感。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真实和厚重。作者以白鹿村中各人的命运为纵线,百转千回,以时代变革为横面,愈拓愈宽,描绘出了半个世纪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和时代震荡下的民族史。

语言这个东西真的很神奇,不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也不知道它是如何变迁的,但是这本书里的话用家乡话读来朗朗上口,很多方言词汇也一模一样,读后感.读起来十分上瘾,专门将文中所有一样的词汇标了出来。以前说家乡话只是说,从没想过背后的文字是什么,现在看见很多发音后面对应的文字了,心里有种莫名的悸动,原来那些话都是可以用文字写出来的。

我一直对粗犷的黄土地有深厚的感情。我喜欢南方那些水墨画一般的山林草木,也理解平原上堆置的土丘,但是在大西北领略到粗犷的黄土高原就觉得豪迈,尤其在秋气肃杀万木凋零的季节更觉如此。也看了几集电视剧,从中又一次看见了从高空俯拍的沟壑纵横又开阔辽远的黄土地,心也跟着野。

从看大秦帝国开始,我就喜欢老秦人的脾性,从那时起我开始注意到历史沿革,并且觉得父辈往上算起都有很浓重的老秦人的影子,到我们这一辈已经淡了,但我依旧很向往那种多代沉淀形成的性格,虽然老秦人用到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适合了,说不定还得被人说三道四。但近代史以来也已经被改变了很多了,还没有查证过只是自己的感觉。

再说说电视剧《白鹿原》,一共77集,没有快进,认认真真地看完了。

我觉得这部剧拍的很好,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地方都深有感触,情不自禁地掉眼泪。

先说说编剧吧。对于部分人物的人设及部分情节是有改动的,和原著不一样,据说是86集删减到77集,可能和这个有关系。但是在这77集里,剧情是很流畅的(除了白灵的部分戏),虽然对部分人设有改动,但未偏离太多,无伤大雅,整部剧依旧体现出了原著所要表达的东西。

联系原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白鹿原的方方面面。对于我先前厌恶的一些人物,虽仍有嫌恶,但更多的是理解他们。鹿子霖除了既有的恶以外,口口声声说的心软多少还是存在的,他也有很多原始淳朴的情感迸发出来。乡亲们更多的还是简单,能随便被人挑唆,也能随便被镇住。

我看见有人在骂白嘉轩冷血无情,是真正的魔鬼。我回想他做的一件件事儿,除了在田小娥开始来白鹿原时不把她当回事儿并在余生从未把她当回事儿以外(不包括造塔),并未有什么事是不能摆在台面上来说的。

造塔是对的。造塔并非针对田小娥,而是为了镇住人心。从白嘉轩一生来说,他是要保全这一族人,能够安然传承下去,这是他一生最大的目标。旱灾瘟疫两场大难后,族人完全慌了神,跑的跑死的死,再不把大家聚在一起,全族离散也就不远了。一旦散了,再聚起来就难了。

所有人都在赞美田小娥,但反观田小娥一生,担不起这样的歌颂。她与同时代其他女性不一样,但她也有很多一样的地方。她敢爱敢恨敢于追求想要的生活,但她也没什么主见,同样过分依赖男人,同样妥协于外力。她是有追求美好的权利,但她的追求同样为别人带来了更多痛苦。我不认为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是正确的,即便她很苦。有些东西需要考虑后果才能去做,放在今天依然如此。

要理解白嘉轩一生最大的目标,电视剧中有一个很好的侧面烘托,虽然并不是原著中的情节:族人半夜自愿汇聚到祠堂照顾病人,白嘉轩站在祠堂门口。我在那一刻也明白了为什么他总是要不遗余力地把这一族人聚到一起。

5.陈忠实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篇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陈忠实:乡居得静 五谷养人胡忠伟陈忠实话少,不会客套,他说话几乎不用形容词,偶尔一两句玩笑话,会逗乐在场所有人。别人拿他开玩笑时,他那张沟壑纵横的脸上,会现出憨厚的一笑。他生活简单、沉静,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创作上;他语言简朴,却总能一语中的。对人生的感悟,他可以用最简单直观的语言来描述:“馍蒸到一半,最害怕啥?最害怕揭锅盖。因为锅盖一揭,气就放了,所以,馍就生了。”

1942年,陈忠实出生在陕西西安灞桥西蒋村。高中毕业之前,陈忠实也谨慎地为自己谋划着未来,他的打算是:上上策是上大学深造,其次是当兵,再次是回乡村。遗憾的是当年大学招生名额锐减,他落榜了,军营也对他关了门。于是他便只得归去,时在1962年。陈忠实感到了命运对自己的捉弄。

完完全全当一个农民,陈忠实显然难以接受。好在他对文学怀有强烈的兴趣。缘于此,陈忠实变得沉静起来。水深了才能沉静,而且沉静之中也许还潜藏着波澜大惊。于是,在乡村当教师、当公社干部之余,他把自己埋进了文学创作之中。

1965年初《西安日报》发表了他的散文处女作。1973年陈忠实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以后就每年一部。陈忠实大水深藏,一旦地裂土开,才见其汪与洌。1992年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高贤均的信,得知长篇小说《白鹿原》即将出版,并有高度之议,他流泪了。后来,这部小说果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版本数种,行世百万册之余,为其它众多艺术形式所使用,计有广播、绘画、泥塑、秦腔、话剧、舞剧等,翻译为日本语、韩国语、越南语。这正是他沉静写作的结果。

《白鹿原》获奖后,陈忠实及时回到了乡下,他避开了热闹和喧哗,在沉静中积蓄着创作的力量,“我现在又回到原下祖居的老屋了。老屋是一种心理蕴藏——新房子在老房子原来的基础上盖成的,也是一种心理因素吧……获得的是宁静。”在一篇散文中陈忠实这样自陈心迹。这是他的生活,也是他的一种心理状态。宁静,从容,甚至还有一些悠闲。

尽管现在陈忠实已达到“小康”,但他仍保持着先前粗茶淡饭的生活习惯和节俭的美德,他常说:“粗茶淡饭、五谷杂粮最养人,衣着朴实最惬意。”陈忠实习惯白天写作,晚上休息。他尊重身体的生物钟,起居有常。写作时,当顺畅地写到一定字数的时候,陈忠实便奖励自己去轻松娱乐一下,要么听秦腔,要么找知己聊天,要么找人“杀”一盘象棋。

腊月,陈忠实及一批文艺家应邀去外县采风。晚上休息时,主人问明日何时起来,陈忠实随口说:“睡觉睡到自然醒吧。”第二天,主人求他写字,陈忠实写了这句话,但他没有给主人,也没有依主人的要求写得很大挂在宾馆大堂,而是写了小小一幅,并主张挂在房间里。

有一年“五四”青年节,陈忠实应邀给西安的一些青年谈创作,有读者问他近年为什么没有写小说,他说:“没有写是因为没有感觉,没有关于小说的感觉。艺术上没有新的发现,干脆不要写。”此次谈话不久,他写了《日子》等小说,引起很大反响。《日子》写的是底层农民的“日子”,有底层农民生活的悲辛以及对社会的批判;《作家和他的弟弟》写一个作家的农民兄弟的狡猾与愚蠢,可笑与可哀,触及灵魂,滋味复杂。这些小说都写得简洁、含蓄而精到,作家与他笔下的人物和生活是贴近的,而他的目光又是悠远的,有入乎其内的深刻,更有出乎其外的透视与开阔。我想,这与陈忠实近年一直住在乡下而带来的宁静的心态大有关系吧。宁静,才能产生从容和悠远。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陈忠实主张如没有关于小说的感觉、没有艺术上新的发现,就干脆不要写,不久他写出了引起很大反响的《日子》等小说。

B.陈忠实总是语言幽默诙谐,简单直观,能一语中的地体现人生感悟,如他那“馍蒸到一半,最怕揭锅盖”的描述就是如此。

C.陈忠实高中毕业前曾谨慎地谋划未来,觉得最好是上大学深造,其次是当兵,结果却感受到命运的捉弄,只得回到乡村。

D.回乡村后,陈忠实怀有强烈的文学兴趣坚持创作,最终因为人民文学出版社高贤均推荐,《白鹿原》获得矛盾文学奖。

E.20腊月陈忠实应邀去外县采风,第二天陈忠实主动写了张“睡觉睡到自然醒”的条幅送给主人,并主张挂在房间里。

(2)第一段介绍了哪些内容?在内容上有何作用?(6分)

(3)陈忠实常说:“粗茶淡饭、五谷杂粮最养人,衣着朴实最惬意。”结合文本,谈谈引用这句话的作用。(6分)

(4)“乡居得静,五谷养人”,这两方面与陈忠实创作成功有关吗?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熟悉的文学作品简要分析。(8分)

试题答案: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A得3分。C得2分。B得1分。DE不得分。

(2)内容:对陈忠实沉静的个性、饱经风霜的相貌,(1分)简单沉静的生活、一心扑在创作上的文学态度,(1分)生动直观的.语言进行了总结性介绍(1分)。内容上的作用:①突出陈忠实能成为杰出作家的内在原因(2分),②凸显其对文学的沉静态度与忠诚之心(1分)。

(3)①引用陈忠实的话表现他虽已达到“小康”依然保持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习惯和节俭的美德,;②引用传主的话使作者对陈忠实的评价更真实可信;③呼应文章题目:④深化了本文的主题。(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共6分)

(4)角度一:有关。(2分)文学创作须要“静气”。文学是沉静者的事业,没有沉静之心,是无法在文学殿堂收获成功的。(2分)所谓“静水深沉”,所谓“馍蒸到一半最害怕揭锅盖”,陈忠实就是在“乡居得静”中创作的《白鹿原》。(结合文本2分)托尔斯泰静居波良纳乡间数十年,才创作出文学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曹雪芹晚年静居西山黄叶村,“举家食粥酒常赊”,才写出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再一次印证了这个道理。(联系文学作品2分,举出1例即可,意思对即可。)

6.陈忠实散文 篇六

关键词:陈忠实,翻译文学,现实主义

陈忠实曾说, 学习创作有两个层面, 一是模仿, 二是启示。从模仿其他作品到从其他作品中获得启示, 是作家创作成熟的标志。[1]八十年代, 他的创作思想和风格一再突破,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汲取了翻译小说中的精髓。目前, 对陈忠实作品与翻译文学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白鹿原》之上, 在翻译文学对作家整个创作历程的影响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不多。作家思想和风格上的突破相辅相成、同步推进, 两者共同标志着作家的不同创作阶段, 而多数研究只着眼于其中一点。李遇春访谈陈忠实时曾提到, 陈忠实的创作在七八十年代开始第一次转换, 从革命现实主义转向传统现实主义, 在八九十年代之交完成第二次转换, 转向开放现实主义, 与当代文学的演进历程一致。[2]本文将七八十年代陈忠实的文学创作历程分为三部分, 即“革命现实主义”时期、“传统现实主义”时期和“开放现实主义”时期, 研究每段时期内作家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的突破。本文希望以典型个案的研究体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翻译文学对当代文学的整体影响。

一、翻译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启示

(一) 思想的自我觉醒。陈忠实早年的作品如《接班以后》《高家兄弟》《无畏》等, 明显体现出“三突出”与“两结合”的主流文艺思想。文革时期, 少数几本揭露苏联“修正主义的内幕”的小说被引入, 陈忠实在机缘巧合之下得以参阅。他读的第一本小说是《州委书记》, 这部小说展现两位州党委书记的不同领导方法, 揭露和批判了党内工作中的恶劣作风。随后, 他又阅读了柯切托夫的《茹尔宾一家》《叶尔绍夫兄弟》以及《你到底要什么》。《茹尔宾一家》和《叶尔绍夫兄弟》这两部作品塑造了充满革命精神的工人阶级, 而《州委书记》与《你到底要什么》这两部作品笔锋一转, 批判了党内的恶劣风气, 揭露了社会的某些阴暗面。柯切托夫的转变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大胆揭露, 让陈忠实深受触动, 他认识到转变本身就是要有深刻的思想以及巨大的勇气。1978 年年底, 《南北寨》的发表标志着陈忠实新时期创作的开始。这篇小说同样通过对比两位党支部书记的截然对立的领导方式, 颂扬了实事求是的党的领导作风, 是对《州委书记》的致敬, 也标志着陈忠实的创作开始挣开极“左”思想的束缚。

(二) 人物塑造:鲜明对立。柯切托夫曾在他一部小说中写道:“有人说没有理想的英雄, 我认为如果现实中没有这种人, 艺术就有义务去创造出来。”[3]最突出体现这一特点的是他的长篇小说《茹尔宾一家》。这部歌颂劳动者和工人阶级的小说塑造了茹尔宾一家三代的英雄形象。《叶尔绍夫兄弟》同样是一部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文学作品, 描绘了叶尔绍夫这个钢铁工人的生活与斗争。从陈忠实八十年代初期的作品中, 不难看出柯切托夫创作风格的影响。《南北寨》《幸福》《七爷》等短篇小说集中体现了基层干部的两种作风的对比, 一种是脚踏实地为百姓干实事, 一种空讲“斗争性”不干实事。《幸福》这篇小说中两个孩子完全不同的行事作风对比十分明显, 《七爷》中的田学厚也是一个完美的道德典范, 与“牢骚满腹”的马主任形成强烈对比。

将高尚与虚伪对比, 这种艺术表现形式鲜明地展现出小说中最尖锐的矛盾, 然而也存在着一些弱点, 作家强调人物思想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而忽视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性, 使得人物缺乏立体感, 人物形象不够丰满。

二、翻译文学的传统现实主义启示

(一) 思想的自我解放。文革后, 新时期文学崛起, 在整个文学界调整复苏之时, 文化反思思潮萌动, 陈忠实也开始冷静地反思, 从思想和内容上彻底否定了自己文革时期的创作, 他把这段时期的经历称之为“剥离”。

1981 年, 陈忠实开始了中篇小说的创作实践。《初夏》是陈忠实写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 也是他创作过程最困难的一部作品, 笔下的人物冯马驹发生了“叛逃”。随后, 作家又完成了《康家小院》, 其突出表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对传统乡村生活的影响。李遇春评价这部作品说, 通过《康家小院》的写作, 作家“基本上已经告别了过去的政治化文学, 而自觉地走上了真正的文学创作道路”[4]。

八十年代中期, 各类文学创作学说被宣扬、实践, 国外小说被大量翻译、引进。陈忠实多次提到《百年孤独》给他带来的震撼与启发, 陌生而又震撼的阅读感受使他的目光转向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家和作品。拉美文学小说先行者卡彭铁尔为体验生活专程旅居海地, 写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人间王国》, 这部小说击碎了陈忠实对乡村生活的自信, 他意识到自己“对这块土地的了解太浮泛了”[5]。“自我的不满意以至自我否定, 同时就孕育着膨胀着一种新的艺术创造理想。”[6]这种自我反省和自我否定被他称为“心灵和艺术体验剥离”, “进入了对人的一种合理的生存形态的思考”[7]。之后, 陈忠实试验性地创作了《蓝袍先生》和《四妹子》这两部中篇小说, 揭示复杂的人性, 挖掘文化中的负面因素, 其创作思想由此得到升华。

《蓝袍先生》中的徐慎行继承了父亲“蓝袍先生”的身份, 在新文化的冲击下, 在乡里倍受尊敬的“蓝袍先生”成了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小丑, 于是他接受新文化的洗礼, 脱下蓝袍, 追逐恋爱婚姻自由。然而他的努力没有撼动封建礼教, 最终又回到浑浑噩噩的状态。《四妹子》同样对封建传统进行了批判, 主人公四妹子成, 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嫁到了关中, 她活泼散漫的天性被关中的传统礼教压抑, 最终爆发, 实现了自我解放。《蓝袍先生》和《四妹子》这两部小说促使我们去思考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 人应当为什么而活着, 是屈从现实的压迫还是奋起反抗、解放自我。

(二) 小说结构:从事件到人物。陈忠实在《借助巨人的肩膀——翻译小说阅读记忆》中谈道:“以我的阅读感觉来看, 契诃夫以人物结构小说, 莫泊桑以故事结构小说塑造人物;前者难度较大, 后者可能更适宜我的写作实际”[8]。在新时期小说创造时期, 他学习了莫泊桑以情节推动叙述的小说结构, 积累了一定经验后, 他开始学习契诃夫以人物结构小说的方法。契诃夫的创作特点是简练紧凑, 抓住事物本质, 对人物形象描写很少, 描写必抓住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小说《套中人》凸显了这个特点, 别利科夫装在套子中的形象被细致地展现出来, 甚至他的思维也被困在“套子”里挣脱不出, 最终进入永远的套子——坟墓之中。

1984 年, 陈忠实开始有意识地实践以人物结构小说的创作手法。《梆子老太》是作者“第一次试着以人物结构小说, 而打破了自己以往以事件结构小说的办法”[9]。梆子老太脸长, 作家抓住这个特点给她冠上了“梆子老太”的绰号, 将她到处参加会议发言称作“梆子声声响”。梆子声聒噪, 和套子里的人一样, 用外形特征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她的世界因无子而失衡, 自卑衍化为强烈的嫉妒心。《梆子老太》通篇没有贯穿首尾的事件线索, 而是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结构通篇, 是一大突破。在这次成功的尝试之后, 作家又相继写出了《蓝袍先生》《四妹子》《轱辘子客》等以人物结构小说的优秀作品。

三、翻译文学的开放现实主义启示

(一) 思想的自我升华。在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红遍中国文坛之时, 陈忠实阅读了昆德拉的全部翻译文学作品, 他在阅读了《玩笑》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之后, 评价道:“我在这两本小说的阅读对照中, 感知到生活体验进入到生命体验, 对作家来说, 有如由蚕到蛾羽化后的心灵和思想的自由。”[10]

昆德拉通过《玩笑》深入探讨了命运对人的存在的深刻影响。主人公卢德维克玩笑似的话被上升到政治思想不端的高度, 好友泽曼尼克亲手将他推入绝境, 在惩戒营中赔上了十多年的青春。他卖力劳动、积极表现, 然而管理者们反将他划入敌人行列。重获自由后, 他为报复泽曼尼克, 引诱并羞辱了泽曼尼克的妻子, 不想却摧毁了这个姑娘活下去的全部希望。卢德维克悲剧的人生和《蓝袍先生》中的徐慎行如此相似, 人格因为一句话被否定、积极的劳动没能换来理解、发自肺腑的申诉没人相信, 生命由此陷入无止境的困境之中。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梦幻抒情的笔法阐述了生命的本真——自由与责任。托马斯将性视为探索人存在意义的一条途径, 他爱着特丽莎并与她组建家庭, 与情人的幽会使他感到无比轻松, 但转念又为自己的背叛行为愧疚, 生活在种种的矛盾之中, 他的心时而轻松、时而沉重。妻子特丽莎无法认同托马斯性与爱不相同的理论, 她追求灵与肉的统一, 与托马斯相守的日子轻松愉快, 转眼又因为发现托马斯的背叛而产生幻灭感。昆德拉通过两人的生命轨迹阐释了生命的轻与重, 即自由与负担, 两者都是人的追求, 也是生命存在的本真。

陈忠实从这两部小说的对比中感知到生命体验的深度, 并开始探寻生命的本真, 他的“枕棺”之作《白鹿原》就是对生命体验的完美诠释。田小娥无视礼仪道德的沉重, 追求自由与爱情之轻, 在与黑娃的结合中达到灵与肉的完美统一。两个天生的叛逆者在白鹿原封建礼教罗网的围困下, 最终承受不住生命的重量, 没能得到自由和幸福。最终, 田小娥的灵魂化为雪后蓬蒿丛里自由飞舞的蝴蝶, 黑娃娶了良家子女, 担负起生命的责任。

(二) 叙事形式:性爱描写。《白鹿原》在叙事形式上的一大突破就是在其开放性的性描写方面。在回答李星关于《白鹿原》中性描写的问题时, 陈忠实答道:“我决定在这部长篇中把性撕开来写”, “用理性的健全心理来分析和序数作品人物的性形态、性文化心理和性心理结构”, “把握住一个分寸”。[11]实际上, 与现代西方的性解放对立,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性羞耻教育形成了传统的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在《白鹿原》两年的构思过程中, 爱和性是我一直反复嚼磨着的几个自以为重要的大命题之一。”[12]

在回答李星提出的哪个作家、哪部作品对他长篇写作影响最大时, 他提到了劳伦斯的作品。在《白鹿原》的准备阶段, 陈忠实认真阅读了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康妮的精神在与克利夫的无性婚姻中走向死亡, 在守林人梅勒斯和谐的性爱中获得新生的故事。康妮在充斥着现代文明的拉格比中感受不到温暖, 最终奔向了梅勒斯的怀抱, 走向了自然园林。

在《白鹿原》中的田小娥身上不难看到康妮影子。田小娥在郭举人家的物质生活并不差, 吃得上小米饭, 手上戴着镂花银镯, 但在这个家里过得连狗都不如。正值青春年少, 却不得不嫁给年过花甲的老人, 田小娥的灵魂在庭院里日渐枯萎, 直到遇见黑娃, 她干涸的青春才得以复苏。她渴望爱情、向往自由, 鄙弃物质享受、追求精神愉悦。在《白鹿原》中, 作家透过性爱描写, 透视了整个民族的文化状态和人的生存状态。

四、总结

7.陈忠实《白鹿原》读后感500字 篇七

朱先生是个带着点神话色彩的人,他的预测基本都能灵验,也许,作者把他写作了那个神奇白鹿的化身。朱先生有关怀他人的博大胸怀。他放舍饭接济穷人,他帮别人寻牛找猪,他为了天下苍生的安全说退一场战争。他的博大胸怀以及灵验的预测使人们称他为“圣人”当然,朱先生的学识也很渊博,四书五经,无一不晓。

我们一生,不正是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么?也许,我们做不到朱先生或白嘉轩那样,但我们可以努力变得高尚,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用孔子的话就是“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闪着而改之。”即使犯下了大错,也别慌。“浪子回头金不换”,我们可以像黑娃那样,努力改变自己。

8.陈忠实散文 篇八

陈忠实自述人生路陈忠实①我生长在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听说我的老爷(父亲的爷爷)曾经是私塾先生,而我的父亲已经是一个纯粹的农民,是村子里头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打算盘也能提起毛笔写字的农民。

②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入学,1962年高中毕业回乡,之后作过乡村学校的民办教师、乡和区的干部,整整。对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了解,是这段生活给予我的。1978年秋天,我调入西安郊区文化馆。我再三地审视自己,还是决定离开基层行政部门转入文化单位,去读书、去反省以便皈依文学。1982年冬天,我调到省作协专业创作组。在取得对时间的完全支配权之后,我决定干脆归老家,彻底清静下来,去读书,去回嚼里在乡村基层工作的生活积蓄,去写属于自己的小说。

③我在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文学作品,尚不知世间有“作家”和“小说”。上初中时我阅读的头一本小说是《三里湾》,这也是我平生阅读的第一本小说。赵树理对我来说是陌生的,而三里湾的农民和农村生活对我来说却是再熟识不过的。这本书把我有关农村的生活记忆复活了,也是我第一次验证了自己关于乡村、关于农民的印象和体验,如同看到自己和熟识的乡邻旧生活的照片。我随之把赵树理已经出版的小说全部借来阅读了。也就在阅读赵树理小说的浓厚兴趣里,我写下了平生的第一篇小说《桃园**》,是在初中二年级的一次自选题作文课上写下的。

④ 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我的兴趣就不仅仅局限于验证自己的生活印象了。一本本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我眼前展开了一幅幅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画卷……所有这些震撼人心的书籍,使我的眼睛摆脱开家乡灞河川道那条狭窄的天地,了解到在黄土高原的夹缝之外,还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父亲自幼对我的教诲,比如说人要忠诚老实啦,本分啦,勤俭啦,就不再具有权威的力量。我尊重人的这些美德和规范,却更崇尚一种义无反顾的进取精神,一种为事业、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忍不拔和无所畏惧的品质。

⑤父亲对我的要求很实际,要我念点儿书,识得字儿就行了,他劝我做个农民,回乡种庄稼。开始我听信他的话,后来就觉得让我挖一辈子土粪而只求得一碗饱饭,我的一生的年华就算虚度了。我不能过那种只求温饱而无理想追求的猪一样的生活。大约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我想搞文学创作的理想就基本形成了。

⑥而我面对的现实是:高考落第。我们村子里第一个高中毕业生回乡当农民,成为一个念书无用的活标本,很使一些供给孩子读书的人心里绽了劲儿。我的压力又添了许多。在这种别无选择的状况下,我选择了一条文学创作的路,这实际上无异于冒险。我阅读过中外一些作家成长道路的文章,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在文学上有建树的人当中,幸运儿比不幸的人要少得多。要想比常人多有建树,多有成就,首先要比常人付出多倍的劳动,要忍受难以忍受的艰辛甚至是痛苦的折磨。有了这种从旁人身上得到的生活经验,我比较切实地确定了自己的道路,消除了过去太多的轻易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这就是静下心来,努力自修。

⑦我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程,自学四年,练习基本功,争取四年后发表第一篇作品,就算在“我的大学”领到毕业证了。我经过两年的奋斗就发表作品了。当然,我忍受过许多在我的孩子这一代人难以理解的艰难和痛苦,包括饥饿以及比鼓励要更多的嘲讽,甚至意料不到的折磨与打击。

⑧我在爱上文学的同时,就知道了人类存在着凡人与天才的极大差别。这个天才搅和得我十分矛盾而又痛苦,每一次接到退稿信的第一反应,就是越来越清楚地确信自己属于非天才类型。尤其想到刘绍棠戴着红领巾时就蜚声文坛的难以理解的事实,我甚至悲哀起来了。我用鲁迅先生“天才即勤奋”的哲理与自己头脑中那个威胁极大的天才的魔影相抗衡,而终于坚持不辍。如果鲁迅先生不是欺骗,我愿意付出世界上最勤奋的人所能付出的全部苦心和苦力,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曾凭《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等。在《白鹿原》的开头,他用一页纸的篇幅写下了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他指出,《白鹿原》的灵魂就是中国人从帝制之下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精神剥离的过程,剥去腐朽,滋长新生。

(蒋肖斌《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去世 带走“一个民族的秘史”》)

②关于《白鹿原》的写作,陈忠实写过一本《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的小册子。“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源自作家海明威。陈忠实说:“这句话很准确,可以说把作家的个性化追求一语道破了。”

(摘自2012.09.21《新华每日电讯》)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学创作,陈忠实用了整整16年的时间在基层了解中国农村和中

国农民,并在再三思考下放弃了省作协的工作,回到老家静心创作。

B.《三里湾》展示的农民和农村生活对陈忠实来说非常熟悉,这使他验证了自己关于乡村和农民的印象、体验,文学梦在他心中也不再那么遥远了。

C.陈忠实经过两年的奋斗就发表了作品,这超出了他之前对自己的预期,是他不断忍受痛苦,克服折磨与打击,静心自修而取得的成绩。

D.陈忠实为自己不是天才而痛苦,同时又以鲁迅的话来自勉,最终凭借勤奋努力和坚持不辍创作出了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著作《白鹿原》。

E.追逐文学理想的过程中,赵树理、海明威、巴尔扎克、刘绍棠等中外名家的创作及其主张都对陈忠实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2)陈忠实的文学素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请结合材料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3)这篇自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4)为了实现理想,陈忠实是如何直面现实中的种种困境的?你认为应如何处理个人理想

与父母期待之间的矛盾?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试题答案: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25分)

(1)(5分)C(3分),D(2分),E(1分);A、B不给分。

(A项,“用了整整16年的时间在基层了解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 和“放弃了省作协的工作”错。 B项,“文学梦在他心中也不再那么遥远了”文中并未提及。E项,文中没有“刘绍棠”对陈忠实创作产生影响的表述。)

(2)(6分)答:① 广泛阅读丰富的文学作品,激活生活体验,也开拓视野:头一本小说《三里湾》复活了陈忠实有关农村的生活记忆,接下来一本本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其展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②在兴趣驱使下,进行文学创作实践:在阅读赵树理小说的浓厚兴趣里,在初中二年级的一次自选题作文课上,陈忠实写下了平生的第一篇小说《桃园**》;③静下心来,努力自修,练习基本功:争取四年后发表第一篇作品,就算在“我的大学”领到毕业证了,结果是经过两年的奋斗就发表作品了。

(每点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答出3点可得满分。)

(3)(6分)答:①选材上偏重文学生涯,主要写自己文学梦的成熟及一步步追求文学梦的过程;②夹叙夹议,写生平与写人生思考二者交融,字里行间充溢着深沉的感喟;③语言风格朴实厚重,感情真挚而深沉,警语迭出。

(每点2分。答出3点可得满分。)

(4)(8分)答:第一问:①尊重父亲提倡的美德和规范,却更崇尚义无反顾的进取精神和无所畏惧的品质。②从旁人身上得到生活经验,消除轻易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静下心来,努力自修。③忍受艰难和痛苦,包括饥饿以及比鼓励要更多的嘲讽,甚至折磨与打击。④付出世界上最勤奋的人所能付出的全部苦心和苦力,以弥补先天的不足。(4分)

第二问:①观点:我认为应该尊重父母的价值观,但要打破他们目光的局限性,勇敢追求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2分)②文本:陈忠实尊重父亲所教诲的忠诚老实,本分勤俭等做人的美德和规范,但不能服从其“挖一辈子土粪,求得一碗饱饭” 的人生追求,他坚定了“搞文学创作的理想”,《白鹿原》等作品的成功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2分)

9.陈忠实散文 篇九

陕西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自1993年发表以来就得到众多好评。先有朱寨称其为“扛鼎之作”, 而后又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在现当代中国也是非常罕见的。 著名作家何西来说:“《白鹿原》是九十年代初在社会主义长篇创作领域所出现的难得的艺术精品, 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咀嚼、深入批评。”可见, 白鹿原是“比之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并不逊色 (梁亮语) 的大作品”。

在第四届茅盾文学评奖过程中, 有一句话颇为意味深长:“《白鹿原》是评奖过程中绕不过去的作品。”为什么说这部作品绕不过去呢?笔者认为:一部文学著作出现的意义价值的大小, 取决于它在现代文学史上做出了什么新的贡献, 发现了什么新的令人遐想的空间。《白鹿原》展示的是陕西省关中白鹿原二十世纪上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沧桑和风云变幻, 演绎了关中地域的一个原区, 两个家族, 众多人物的悲欢离合, 生死恩怨, 拼杀搏斗, 折射出半个世纪来中国农村历史的变化。本文从《白鹿原》与陈忠实以前作品的对比和在《白鹿原》中表现出来的创作特色来着手分析, 试图有新的诠释。

二、《白鹿原》与其之前作品的不同点

(一) 人物塑造分析。

“考察陈忠实早期的小说, 你会发现这些小说中的人物, 大多是扁平的、缺乏生气的, 没有深刻的人性内涵, 没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早期小说中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善良的好人, 肃然也写有缺陷的人物, 但这些人物到最后大多都曲终奏雅地转化成了好人, 完成了从恶向善的转化。好人则从一开始就具有善的品质, 并维持到终了, 他偶或也写一些人性败坏, 但这些人物的性格构成却是单一的, 而且从始到终都处于静止的心理性格状态。”这种经过提纯的、呆滞的心理——性格结构, 并不是人性的真实反映, 即一种由两极因素二元补衬构成的繁杂的结构系统。《尤代表轶事》中的尤喜明就是这样一个很失败的人物。作者极力给人留下这样一种印象, 即他作为一个人物是真实的, 因为他“使所有奇人异事相形见绌, 黯然失色, ”但他并没有通过充分的合情合理的情节, 让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他的讽刺笔法, 也显得夸大过度, 没有节制, 失去了分寸感, 给人一种可笑而别扭的感觉:描写的尤喜明离真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的距离差了一些。《白鹿原》中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淋漓尽致, 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对比。如作者描写最多的是白鹿村的族长白嘉轩。他的身形特点是“腰板挺得太直太硬”一身聚集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坚持仁义道德。而与白嘉轩相对映的是白鹿原乡绅鹿子霖。白嘉轩真仁真义, 鹿子霖假仁假意。他阴险毒辣、作恶多端、自私自利、好色之徒、不甘寂寞, 不但染指很多女性, 而且还巧设风流计, 拖白孝文下水, 害白嘉轩丧尽脸面。对上卑躬屈膝, 对下作威作福, 集人性丑陋面于一身。

(二) 象征手法的运用。

“陈忠实在创作小说早期阶段, 还只满足于直接把‘生活’搬进文学, 而且是以肯定的态度, 顶多只是带一点点问题意识走进所谓‘现实生活’, 这样, 直接的讲述, 公共的视境, 都排拒了基于个人视境的真正的象征修辞产生的可能性。翻遍陈忠实的早期小说, 你很难找到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象征形象。” 这与完美、严整的象喻体系形成的作品《白鹿原》形成了极为有趣的比较。他早期小说中的略有象征意味的景物及物象的描写, 也只是从小说中的天气描写修辞中来显现, 一般还是选择那些能宣泄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美好”感觉及情节“解结”之后的欢快、乐观的心理的那些物象。而且这些处于原始状态的象征, 大多数都是从一种简单的方式点缀在小说的题目或人物的姓名中, 如《珍珠》、《铁锁》、《田园》、《土地——母亲》、《霞光灿烂的早晨》等, 缺乏符合象征修辞实质的诗性意味。而《白鹿原》中的白鹿是横穿在本部小说中的一个中心点。它是赋予了美和善等终极意义的象征, 很生动地闪跃在小说中。“那是一只连脚都是白色的鹿, 白得像雪, 蹦着跳着, 又像是飞着飘着……”白鹿在小说中象征着平宁祥和、幸福美好, 它在白鹿原人的传说中, 是能求福禳灾除害兴利的神物。

本部作品中最令人撼动、最令人沉思的一个象征就是鏊子。这个象征包括的情感是忧虑忧思、慷慨悲歌, 蕴含的思想是深刻的、富有概括力的。“鏊子”是这部小说的“点睛之笔”。而朱先生的墓之所以被掘发, 以及刻在砖上的那两句醒世警言, 都可以当作“鏊子”这一象征的意味深长的注释来对待。总而言之, “鏊子”犹如电闪雷鸣的强光, 一下子刺穿并照明了被严包密裹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它不仅照亮了中国社会和历史的本质, 也深刻地揭开了人类历史本质的某些方面。

(三) 语言方面的创作特色。

语言是小说的表达载体, 是小说的承载形式, 离开了语言, 就没有小说这种艺术, 就像离开语言, 我们就无法讨论古诗词、散文一样。

陈忠实早期小说语言的普遍的风格特征, 是比较质实、硬气, 每句话比较长, 一般是由好多个逗号隔开的简单句子结构形成的。比喻用的很少, 很少用夸张, 叙述和描写都比较直接, 很少刻划入微, 一层一层地铺开描写。他以前小说的语言, 似乎缺乏轻快调皮的活泼感, 却像一个步态迟缓的老者带幼孙走路, 太过于小心谨慎。这就使他的语言往往给人一种呆滞、沉重、单调的印象。他就是想告诉读者, 他想说的事情, 想要描述的对象是什么, 而不是引导读者到一个更广阔的领域让读者自己去遐想, 暗示他所叙述的东西象征着什么。陈忠实的质朴, 求真求实, 让他更倾向于直接写, 而不是选择那种见微知著的诗性的曲写。但是《白鹿原》中的小说语言与他早期的小说相比较, 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如果说他以前小说的语言还存在结构、语言概述模式单一、语义构成单纯、修辞手段运用不够丰富等不足的话, 那么, 这些缺失都在《白鹿原》中已被作者给弥补了。《白鹿原》的语言可以根据描写、叙述、议论、隐喻等不同的表现需要而变化其构语模式、调整其语义构成、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比如高密集度的长的句子, 在陈忠实以前的作品中是比较罕见的, 但在本部作品中是经常出现的;又比如, 在陈忠实过去的作品上下语境之间联系得比较紧密, 缺少必须的空隙, 也就是说, 作者经常在句子与句子连接得很紧密, 想要表达的含义和句子的成分都呈现出来了, 但在本部作品当中, 很多地方上下语境之间的合理空隙就大了很多, 语言表现得更凝聚了。

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 陈忠实在创作上的自我超越和突破, 尝试了很长时间, 也曾经遇到过瓶颈和困惑, 不过最后获得的自我突破和提升, 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创作特色方式, 这真的是可喜可贺。

三、《白鹿原》与其之前作品的共同点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 陈忠实的小说创作发生了改变。他对文学抱着一种敬畏而忠实的态度。这个时期陈忠实已经在很多方面超越了自己早期创作中的青涩的描写手法, 不断突破, 从而写出更好的作品。他已经进入了过渡期, 一个连接贯穿早期创作和《白鹿原》写作的重要的创作阶段。

(一) 塑造被传统文化压抑的女性形象。

通过对女性命运的关心和叙说, 批判传统文化中压抑人性的方面, 是陈忠实很多小说的一个共同点。《康家小院》中的吴玉贤, 《蓝袍先生》中的田芳和杨龟年的二儿媳妇, 还有《白鹿原》中的田小娥、小翠等很多不幸的女性形象。在《四妹子》中, 陈忠实批判关中已经板滞的传统伦理文化和关中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立意, 已是非常明显了。

(二) 对农民的关注。

陈忠实不光从同情的角度, 关注农民的不幸, 而且也从批判的角度, 深刻分析农民身上的劣根性, 反思农民的生存状况, 从而提出与农民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在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舔碗》。这篇作品中的讽刺技巧, 也是非常娴熟的, 作者把自己的过于凸显的评价性话语删减得恰如其分, 作者更注重用对动作行为的描写, 来显示自己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白鹿原》第六章的内容与这篇小说是非常相近的。不过相比较起来, 《舔碗》作为一篇完整的小说, 叙述得更加充分, 而在《白鹿原》中则较为凝练、克制。

(三) 善于编织曲折的情节。

《轱辘子客》写一个活得非常无能、惶惑的赌博鬼, 但却折射出一个时代, 剖析了一个社会。这篇小说是陈忠实所有短篇小说中最佳的作品。它不但没有了陈忠实早期小说中过于呆板的紧张, 而且添加了欢快、睿智、诙谐的喜剧色彩和讽刺力度。小说的情节也比较曲折, 时有令人惊讶的突转和神来之笔。把中国农村内社会阴暗的一面揭示给读者看是这篇小说的精髓:对爱情的粗暴践踏;丑陋的权力斗争;粗野的报复;普遍的心灵扭曲;特别到最后, 龟渡王村的主宰者还是刘耀明这个卑鄙、险恶的小人。这里没有他早期小说的那种简单的情节解结模式, 却有着我们在《白鹿原》中多次看到的突转之笔, 一切出乎人们善良愿望和通常的预料:否定性因素获得了肯定性的胜利。这是一种合乎逻辑和比较符合现实的一种结局。

(四) 《白鹿原》是《蓝袍先生》的继承与发展。

中篇小说《蓝袍先生》在创作过程中酝酿和触发起来了《白鹿原》。在《关于〈白鹿原〉的答问》中陈忠实这样说的:“实际情形是截止到长篇小说《白鹿原》动手, 我已经写出了九部中篇, 那时候我再也耐不住性子继续实践那个要写够十个中篇的计划了, 原因是一个重大的命题又开始产生到日趋激烈日趋深入, 就是关于我们这个民族命运的思考。以往, 某一个短篇或中篇完成了, 关于某种思考也就随之终结。《蓝袍先生》的创作出现了反常现象, 小说写完了, 那种思考非但没有中止反而继续引伸, 关键是把我的某些从未触动过的生活库存触发了、点燃了, 那情景回想起来简直是一种连续性爆炸, 无法扑灭也无法中止。”《蓝袍先生》中的蓝袍先生, 名叫许慎行, 出生并成长于一个“耕读传家”的家庭。他的爷爷是清末的最后一茬秀才。由于命运多舛, 他在杨徐村坐馆执教。他事实上也确实是中国旧有文化的拥护者。但他明显不如《白鹿原》中的朱先生更能全面概括反映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点。陈忠实《蓝袍先生》标志着他的创作已经实现了堂庑渐大, 视境渐趋宏阔、深远的可喜跃迁, 进入了通向《白鹿原》创作的先期准备阶段。

在 《“一鸣惊人”的前后的故事》里, 陈忠实给白烨回信时说:“以您对《蓝袍先生》以及《地窖》的评说, 我有一种预感, 我正在吭哧的长篇可能会使您有话说的, 因为在我看来, 正在吭哧的长篇对生活的揭示、对人的关注以及对生活历史的体察, 远非《蓝袍》等作品所能比拟;可以说是我对历史、现实、人的一个总的理解。自以为比《蓝袍》要深刻, 也要冷峻一步……。”参与编发《白鹿原》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高贤均说, 《白鹿原》真是难得的杰作。《白鹿原》是陈忠实生命体验与思想、艺术体验混为一体的成熟期作品, 是陈忠实创作进入巅峰状态的作品, 是能够反映那个年代小说艺术所达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法院实习生实习报告下一篇:公司竞争上岗演讲稿与公司篮球比赛开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