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验技能大赛简报

2024-09-20

学生实验技能大赛简报(共11篇)

1.学生实验技能大赛简报 篇一

一、大赛目的为了调动我校大学生对化学和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学科建设,并为xx年湖南师范大学举行的第二届湖南省化学实验竞赛及xx武汉大学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选拔队员,特举办“中南大学第三届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并为加强化学学习者思想素质建设、提高化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为本次教学质量评估实验技能考核做好充分的准备,特举办主题为“厚德载物” 的化学实验技能大赛。

二、大赛名称中南大学第三届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

三、竞赛形式:大赛分为化学化工类、近化学化工类和普化类。化学化工类、近化学化工类进行笔试(初赛)、实验操作技能竞赛和团体赛三个阶段,普化类只进行笔试,并将成绩作为评奖标准,奖励一定比例(按参赛人数的5%~10%)的参赛选手。笔试和实验操作技能竞赛按化学化工类和近化学化工类分为大二组和大三组,共四组。大二大三分别命题,集中竞赛。笔试时间为两小时,并按组选拔一定比例(按参赛人数的10%~20%)的同学参加实验操作技能竞赛。前两阶段成绩之和作为个人总成绩,分组录取个人名次。大赛第三阶段由化学化工学院以系(化工系、制药系、应化系)为单位、近化学化工类专业以学院(冶金院、材料院、粉冶院、资生院以及湘雅医学院等)为单位选出三名同学(原则上是大二的第两名和大三的前一名)组队,分别从中选出三支队伍(共六支)参加。

四、竞赛内容:第一轮:笔试

1、针对化学化工类、近化学化工类,实验理论笔试的范围主要是化学实验中的理论知识以及大学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涵盖无机、化学分析、有机、物化、仪器分析等实验内容,包括误差理论、数据处理、化学实验室基本知识、化学实验室安全、电和气的使用、高压钢瓶的使用、重要常规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常规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的实验操作规范、列入基本实验教学要求的大中型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等。

2、针对普化类,笔试范围主要是和化学相关的基本常识、基本推理,以及生活化学等。第二轮: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操作考试的范围主要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的相关实验,考察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基本化学计算、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能力,常规和部分贵重仪器的使用、图谱解析,实验总结与报告能力。第三轮:团队综合竞赛

1、化学实验大赛场景dv1(4-5min)dv1展示在大赛的各个环节参赛选手、裁判老师、工作人员的奋战场景、精神面貌等。

2、主持人上场宣布中南大学第二届化学实验大赛团队综合竞赛正式开幕,介绍该活动的大概情况,主办单位,赞助商(3-5min)。

3、才艺展示(每队3分钟)团队选手可以根据个人特长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演,由学生评委(全校范围选拔)现场打分并及时公布,将分数以10%的比例加入本次比赛成绩。

4、比赛部分团队三位成员上场竞赛,同时另外两位成员到外场参加进一步操作赛。①必答 首先各队的选手选出一名代表参赛,由代表抽取题目,每组题目十道题,分别进行回答,每题限时20秒,最后根据答对题的数目记分,每题十分。

②选答 根据第一轮成绩高低依次有权选择“醛、酮、羟、羧、酚、醚、醇”对应的文、史、生、体、地等学科及生活化学知识进行回答,各队出一名选手(非第一环节者)答题,每组题目分数相同,每题10分,共50分。③抢答 各组以团队形式参赛,由主持人给出题目,各个组抢答,各队每名选手都有答题权,答对一题给该团队加20分,答错扣10分,一共20道题目。答错题目有现场观众回答,答对有奖。④视频改错 每个团队各自抽题,选择其它队的视频(限两分钟),由主持人把放映一遍,每段中要求有3个错误,在放映结束1分钟内选手口头改正错误,每答对一处错误得十分,改错不扣分。这一环节需要在决赛之前由dv拍摄各团队的实验情况,决赛现场播放dv3。注:

1、在①②环节中,选手有与队友讨论和50秒场外电话求救机会各一次。

2、场外操作赛由命题人给出目标产物,由各团队根据已给出的化学物质、仪器通过不同的方式制得产物,从中考察选手的应变和创新能力。这一环节需要由dv拍摄各团队的实验情况,最后决赛晚会现场播放dv2片段。

5、在比赛过程中①赞助商对其自身的宣传,抽取幸运观众5名(按座位号码抽取),设立奖项,由商家代表颁奖(5min)。②及时更新短信支持率,选出最佳人气代表队。同时在接到短信中,随即选择三位,现场打电话问一化学问题,答对即获奖。③在比赛最后统分阶段,播放dv2部分片段,公布场外赛事战报。

五、竞赛获奖名次的确定办法<1>.本次竞赛中普化组不限制年级参赛,依第一轮笔试成绩确定一、二、三等奖共20人。<2>.化学化工类和近化学化工类有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参加,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具体情况,分为两个组进行,考试内容不同。大赛采用以下方法确定三个竞赛阶段的名次。1.第一阶段(笔试)名次的确定(1)二年级学生组:化学化工类和近化学化工类笔试成绩前30名均进入第二阶段(实验操作)竞赛。(2)三年级学生组:化学化工类和近化学化工类笔试成绩前30名均进入第二阶段(实验操作)竞赛。2.第二阶段(实验操作)名次的确定(1)二年级学生组:根据60人的笔试成绩和实验操作成绩的总和确定获奖个人名次的一、二、三等奖,一等奖设3名,二等奖设5名。三等奖7名(2)三年级学生组:根据笔试成绩有60人参加实验操作。由笔试成绩和实验操作成绩的总和确定获奖个人名次的一、二等奖和三等奖,一等奖设3名,二等奖设5名,三等奖设7名。获奖人数共30名。3.第三阶段(团体竞赛)名次的确定(1)团体参赛组队要求不分年级、以专业组成代表队,每个代表队由5人组成,三人参加晚会现场,另外两人在场外参加场外赛。5人中应有一人是三年级学生代表,原则上各代表队成员应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参赛选手中产生。如何组团由院学生会通知相关专业的班级挑选产生。(2)团队产生方式化工学院以系(化工系、制药系、应化系)为单位组成三只代表队,近化学化工类专业以学院(冶金院、材料院、粉冶院、资生院以及湘雅医学院等)位单位,根据其各自学院选手前两轮的成绩总分决出三个院代表对与化工院的三只代表队进入团队比赛。最后根据7轮团队总成绩决出一、二、三等奖。

(3)团体代表队设奖: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二个、三等奖三个。

六、参赛对象:我校在校05级、06级和07级的本科、专科学生。其中:化学化工类参赛人员不受所学专业限制;近化学化工类参赛人员限定所学专业为非化学化工类专业,普化类限没有化学课程开设的专业同学。

七、报名时间和方式:报名时间:9月28日—10月12日报名方式:①网上报名:以上交报名表方式电子邮件发至; ②书面报名表可到升华7栋501信箱; ③开幕式现场报名。

八、大赛时间安排:9月28日—10月11日大赛宣传动员;10月12日(星期日)大赛开幕式; 10月28日(星期日)上午9:00—11:00笔试; 11月16日(星期日)上午8:30—9:30化学化工类大二组实验技能竞赛; 10:00—11:30化学化工类大三组实验技能竞赛; 11月16日(星期日)下午2:30—3:30近化学化工类大二组实验技能竞赛; 4:00—5:30近化学化工类大三组实验技能竞赛; 12月团体赛及颁奖典礼。注:具体时间还要配合专家组在校考察期间大赛地点另行通知。

九、奖项设置:个人一等、二等、三等共30人(包括二年级和三年级各15人);团体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组织奖若干名(化工院以系为单位,其他学院以学院为单位)。颁发证书和奖品(奖金)。

十、工作安排

1、活动前期准备1)活动策划筹备工作a.主办单位确定成立大赛组委会,全权负责此次大赛的各项活动b.就赛事各部分进行充分探讨,最终确定赛事策划c.组委会内部确定分工细节以及各部分负责人2)活动宣传工作(负责人:刘伟)a.传单、海报b.横幅c.网络相关报道:开拓网、d.化工会其他活动的宣传:制作成flash或者幻灯片的形式在其他活动开始前播放3)其他院系协办工作a.初拟欲合作院系名单,并与其主席团等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b.共同就总赛程达成一致意见,确定工作分配和具体分工安排

2、活动中期操作笔试阶段;安排具体人员监考,统计,并由老师审阅。实验阶段:具体协调,安排人员负责实验室的秩序和活动安全,并监督活动公正性。决赛阶段:工作人员要保证会场秩序,对赛场纪律制定明确细则。

3、后续工作对选拔出来的参赛选手进行必要的集训,争取在xx和xx年的比赛中获得绩,对赞助商做出回馈,兑现合同条款,并对此次大赛做具体总结。

2.学生实验技能大赛简报 篇二

一、分析化学实验大赛基本思路

分析化学实验大赛是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任务已完成的学生中进行的一项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测试。试图以分析化学实验大赛为标尺, 设计教学过程, 通过大赛的内容赋予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新的内涵, 即由单纯的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发展为应用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实验, 使实验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循序渐进, 带动实验教学提高到新的层次;通过技能大赛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营建适合于学生创新的教学环境, 为学生施展自身才华和展示创造力提供舞台;通过技能大赛带动实验室开放, 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培养发散思维和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 使实验室真正成为知识运用、知识融合、知识创新的基地。

二、分析化学实验大赛的组织与实施

(一) 分析化学实验大赛的组织

根据化工专业国家行业标准和市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要求, 笔者系部组织了报名工作。实验教师根据学生报名人数组织赛前的集中辅导、答疑;实验室全天开放, 供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强化练习。

(二) 分析化学实验大赛的测试内容

1. 技能测试项目

以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为依托, 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和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 要求每位参赛同学按具体实验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合成操作, 占总成绩的80%。

2. 笔试项目

要求参赛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 独立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闭卷试题, 占总成绩的20%。

(三) 大赛的实施

1. 初训阶段

在报名工作结束后, 根据学生报名情况, 按照分析化学课程要求, 以实验基本教学内容为依托, 学习巩固分析化学原理和基本知识, 训练相应的基本操作技术, 作为基础准备阶段。

2. 强化阶段

在辅导完成基本实验教学内容之后的规定时间里全天开放实验室, 使学生按大赛方案进行常量分析实验和微量分析实验训练并为大赛的准备提供条件。

3. 竞赛阶段

由“双师型”专任教师和外聘专家组成评委, 技能测试与笔试同时进行, 评委根据评分标准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笔试分别打分。

三、对分析化学实验的思考

(一)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也是检验工作成效的落脚点。技能大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在组织技能大赛初期, 向学生公布了分析化学实验测试的方案, 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大赛考核的内容, 做好比赛的思想准备。由于分析化学实验大赛的有关内容是对常规实验教学内容的提升, 是对学习分析化学实验的总结, 因此, 学生对实验兴趣很高, 报名人数占到学生的40%~50%。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是掌握知识的起点, 是开发智能的心理准备。有了学习兴趣, 学生便可积极主动地认真去实践、去创造。

(二) 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通常分析化学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和训练基本操作技术为主, 应用体现得不多。通过技能大赛, 可使学生学会正确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 善于观察实验现象和进行实验记录, 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以及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逐步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工作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同时, 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探究的过程中也能体会知识间的联系, 形成自身的思维方法。通过动手实践, 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认识, 增强了其动手能力, 促进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 有效带动实验室升级, 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为配合技能大赛, 实验室全天开放, 从时间及管理上为学生赛前训练、完成大赛任务提供保障。学生可根据需要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预习、药品准备、操作训练和按方案实验。教师轮流值班辅导, 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发挥潜在能力创造良好、宽松的实验环境。大赛为分析化学实验注入了新的实验内容, 使学生在实验室有的放矢, 更加充实。

四、结语

举办技能大赛, 旨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专业技能是贯穿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主线, 是落实“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产学结合”的基础, 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是我校实现“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目标和创建国家级示范性学校的重要举措。技能大赛促进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有利于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但在分析化学实验的组织管理以及实验内容设计等细节方面尚存不足, 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曾昭穷, 曾和平.分析化学实验 (第三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创业梦想 篇三

服装类技能大赛共有来自全省各地的98名选手参加,其中一等奖10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29个。

人物简介:

刘莉,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2009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服装类竞赛一等奖。

刘莉是这次集训队伍中年龄最小的,虽然只有17岁,但却是同学们口中“最聪明”的一个。对于服装,不论是制图、裁剪还是缝制等她都有天生的悟性。因为在对口单招班,平时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来学习文化课程,专业课很少涉及,省技能大赛前,学校老师选中了她作为参赛培养对象,不仅是因为她制图课成绩优秀,更是因为她的勤奋努力以及这份难得的灵性。

抓住机遇 证明自己

刘莉在班里是班长,成绩一直处于拔尖的位置,她的愿望就是学好文化课考上好大学。然而命运并不会这么简单,2009年江苏省技能大赛即将拉开帷幕之际,刘莉所在的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选定了刘莉作为服装设计与制作组的参赛选手,这对于服装专业基础薄弱的她来说,是个难以决定的选择。如果参加大赛训练将会落下3个月的文化课,前途未卜,她很犹豫,不知该何去何从。一直资助她上学的阿姨鼓励她,“不论你怎么决定的,我们都会支持你”。刘莉思考再三,觉得如果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她会心有不甘,还没开始怎么就能认定自己比别人差呢,如果比赛结果真的不如意,以她的功底文化课也完全可以补回来。劝服自己后,刘莉就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一路只知道往前冲。

怎么你上而我没上呢

在学校里的训练过程是艰辛的,但凭着她那股执着精神,通过20天的工艺训练,以及两个月的群套装制作训练,她获得了南通市选拨赛的第三名。对于刘莉的聪明和悟性,是有口皆碑的,一起参加集训的一位同学告诉记者,“刘莉聪明得我都受不了了”,如皋第一职业高级学校的赵永红老师也对刘莉赞不绝口,“基本上不用我烦心,有的知识只要我提一下,她就懂了。”赵老师是刘莉的指导老师,同时也参加了2009年江苏省服装技能大赛教师组的比赛,每天赵老师除了指导训练学生外,自己还要为了参加教师组的比赛坚持训练。刘莉说她很佩服赵老师,有的时候学生到晚上十点多就结束了,但赵老师还要继续忙到夜里十二点甚至第二天凌晨一两点,顾不上吃饭的时候就吃方便面和面包。老师的这种忘我的奋斗精神一直激励着刘莉前行,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都要想办法克服。有不懂的地方无论如何也要弄懂,问老师、从书上找、问同学,以至于一起训练的学生最后都无法想象,“你的第一件衣服还是在我的监督协助下完成的,怎么最后你被选上而我却没被选上呢?”

战胜孤独 永不言弃

比赛时,不仅要求每个细节都处理到位,时间也要控制得当。为了在比赛中表现不俗,刘莉经常一个人通宵训练,然而寒冷、孤独、黑暗从没使她却步,反而让她越挫越勇。虽然从备战省技能大赛一路走来,刘莉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但她总是以微笑乐观面对,“人不能总是沉浸于过去”,人生要收获就要努力,更要独立。她也从不后悔自己选择了这条路,这次技能大赛让她收获的不仅是一枚或者两枚金牌,还有宝贵的人生经验,在这个特殊的团队中和大家一起学习和生活也让她学会很多做人的方法。

作为如皋第一高级职业学校有史以来第一位有可能出赛全国技能大赛服装专业的学生,刘莉的压力很大,但学校领导的关心、老师的教导、同学们的鼓励都拧成一股劲牵引着她毫不松懈地勇往直前。

合作办厂 实现理想

4.技能比武大赛简报 篇四

首届技能比武大赛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10月24日上午,“亿利科技”杯高新区首届技能比武大赛表彰大会在高创中心210会议室隆重举行。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茂生发表讲话,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党群工作部部长孙文利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党群工作部副部长王妮娜主持大会,党群工作部常务副部长刘兆辉宣读表彰决定。

在“亿利科技”杯滨州高新区首届技能比武大赛中,苟文明等4名同志授予“滨州高新区优秀技术工人”荣誉称号,奖励人民币800元;孙国杰等8名同志授予“滨州高新区优秀技术工人”荣誉称号,奖励人民币500元。

李茂生同志首先代表党工委、管委会向在技能比武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选手表示热烈祝贺,向积极组织参赛的各位领导表示诚挚的谢意。他指出,开展技能比武大赛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职工技能水平,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强调,要进一步认识提高建设高技能职工队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为契机,掀起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热潮;要不断创新机制,完

5.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工作简报 篇五

本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是“泸州市第七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组成部分,由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主办,市教科所具体组织,参赛对象为我市中学(初中、高中)教师。各区县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对大赛高度重视,积极协同配合,认真组织,广泛发动,以赛促练,着力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经过学校初选、乡镇初赛、各区县复赛,最终选拔出64名教师参加全市决赛。

本届教师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包括三笔字(粉笔写、钢笔字、毛笔字)书写、计算机课件制作、学科教学技能、普通话即席演讲四项。设团体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个人总分一等奖13名,二等奖26名,三等奖25名;个人单项技能一等奖12名,二等奖20名。在两天的竞赛中,选手们在四个项目的竞赛中进行了激烈竞争,切磋了技艺,展示了才华,产生了各个奖项的得主。

教师技能大赛充分展现了我市中学(初中、高中)教师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采。

三笔书写要求选手现场展示自己的书法技能,绝大部分教师的.粉笔、钢笔书写,楷书、行书运笔流畅,在布局、运笔、间架结构、呼应等方面有所考虑,水平较为接近。毛笔书写项目,有部分参赛教师书写结构严谨,用笔气韵生动,字体美观,但也暴露了部分教师在基本笔画、起笔运笔、间架呼应、谋篇布局等书法基本功方面的欠缺。

课件制作要求参赛选手以徐志摩的名篇《再别康桥》片断为主题,根据提供的文字、图片、声音等素材以及相关制作要求,完成一个教学课件的制作。选手的得分情况总体较好,水平比较接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审题不准、场景未做够、有文字错误、声音设置错误、不注意整体效果。

学科教学技能项目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案例处理和学科知识点教学呈现,时间紧,任务重。在案例处理方面,参赛教师能根据情况用较先进理念来观察、分析、处理问题,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敬畏青春,善于解剖,化解分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说理多,处理意见少,缺乏案例支撑。文科教师在进行时事评述时,能够结合学科特点阐明观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存在语言不够简洁、论证不充分的问题;理科教师在结合生活场景绘图和文字说明讲解知识点时,对知识点的分析准确精要,存在情境呈现部分衔接不当、文字描述与图示不一致,语言表述不精确的问题。艺体教师能结合本学科教学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图示清晰,文字说明简洁,存在部分图示不具体、文字说明啰嗦的问题。

普通话即席演讲,将普通话运用从命题演讲,提高到与教学密切联系的实际运用,对参赛教师理解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积累程度和现场应变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大部分教师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演讲,质量较高,也有一些参赛教师对题目的理解不到位,比较紧张,回答问题抓不住要点。

本届比赛的圆满成功,对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教育均衡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将我市第七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奖情况通报如下:

团 体 奖

一等奖:

江阳区 龙马潭区 泸县

二等奖:

合江县 市直属学校 纳溪区 叙永县 古蔺县

个 人 总 分 奖

一等奖:

初中

罗江玲(江阳区) 张 柯(泸 县) 江祖超(纳溪区)

韩 馨(江阳区) 王 静(龙马潭) 李新科(江阳区)

何 倩(泸 县) 曾 敬(纳溪区)

高中

李小彬(龙马潭) 张 林(叙永县) 温小玲(合江县)

陈富杰(泸 县) 高 峰(市直属)

二等奖:

初中

罗永平(合江县) 罗 伟(纳溪区) 赵凤丽(江阳区)

罗春秀(叙永县) 吴弦芬(龙马潭) 梁人方(泸 县)

王先平(龙马潭) 陈应伟(古蔺县) 徐 强(合江县)

白 静(市直属) 易子钦(合江县) 冯 波(泸 县)

邓德勋(龙马潭) 胡国浪(叙永县) 刘 彬(市直属)

高中

刘 芳(古蔺县) 曹 希(古蔺县) 刘春艳(市直属)

张东贵(市直属) 王安亮(市直属) 向体仁(龙马潭)

朱常超(合江县) 杨 兵(古蔺县) 匡尚伟(市直属)

曾显群(合江县) 简国琳(泸 县)

三等奖:

初中

阮明雄(叙永县) 张 琼(纳溪区) 冯灵均(江阳区)

罗仕秀(江阳区) 刘安会(纳溪区) 袁明森(江阳区)

牟晓莉(龙马潭) 郭 波(叙永县) 袁维忠(合江县)

程 伟(合江县) 温相阳(叙永县) 田昌明(泸 县)

邱 强(古蔺县) 杜金玉(纳溪区) 刘 曦(叙永县)

高中

吴先彬(泸 县) 祁德林(古蔺县) 钟华丽(江阳区)

王 麟(龙马潭) 郭 庆(叙永县) 邓 红(古蔺县)

詹 敏(市直属) 杨利平(古蔺县) 游 波(纳溪区)

吴立妮(纳溪区)

个 人 单 项 奖

一等奖:

三笔字

田昌明(泸 县) 王安亮(市直属) 罗永平(合江县)

课件制作

罗江玲(江阳区) 张 柯(泸 县) 高 峰(市直属)

学科教学基本技能

李小彬(龙马潭) 江祖超(纳溪区) 易子钦(合江县)

普通话即席演讲

赵凤丽(江阳区) 刘春艳(市直属) 梁人方(泸 县)

二等奖:

三笔字

李新科(江阳区) 吴弦芬(龙马潭) 张 林(叙永县)

张 柯(泸 县) 罗 伟(纳溪区)

课件制作

张东贵(市直属) 何 倩(泸 县) 陈富杰(泸 县)

韩 馨(江阳区) 王先平(江阳区)

学科教学基本技能

韩 馨(江阳区) 杨 兵(古蔺县) 刘 彬(市直属)

王 静(泸 县) 徐 强(合江县)

普通话即席演讲

冯 波(泸 县) 徐 强(合江县) 邓德勋(龙马潭)

张 柯(泸 县) 温小玲(合江县)

6.机械加工组技能大赛准备情况简报 篇六

---记机械加工组技能大赛准备情况

(信息联络员 罗林)为了提高师生技能水平,备战技能高考,机械加工组高度重视,积极准备,现已确定了汽修、数控、钳工、机械制图测绘、普车项目作为2010年参加重庆市第三届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的参赛项目。

通过各专业项目激烈的竞争,10月下旬结束了各项目的初赛选拔工作,每个项目确定了3-4组选手参加培训,作为代表我校参加重庆市第三届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的选手和后备选手。初赛结束后,机械加工组根据参赛项目迅速成立了专业培训项目组,选拔了理论与实作都非常强悍的学科带头人作为参赛选手的指导教师,其中汽修培训项目组由罗林担任指导教师,数控培训项目组由胡德担任指导教师、钳工培训项目组由董波担任指导教师、机械测绘培训项目组由廉丹和彭明道担任指导教师、普车培训项目组由罗昌尧担任指导教师。

培训项目组成立后,明确了各项目组的职责,并制定了详细的培训方案,落实了训练设施设备和训练场地,还对参培学生进行了思想动员,讲明了参赛的意义、目的,使其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其中,罗林老师还特别提醒各项目组要加强选手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也是比赛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7.学生实验技能大赛简报 篇七

中职模特的训练主要还是以训练方式与心理训练为主, 以此来提高服装模特的素质水平, 这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尤其是训练的方式方法, 它可以让一个服装表演者有着高水平的发挥而获得成功。

一、站姿训练

模特就是一副有生命的活动“衣架”, 模特的站姿训练是服装表演模特训练的基本功, 是模特走台、造型等所有科目的基础。在模特形体训练中, 基本站姿训练是训练人体保持直挺的有效方法, 它把人体站立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姿态通过站姿训练加以纠正, 同时把正确的站姿加以强化, 使之成为自我习惯。站姿训练主要是通过强化下肢、上肢、头颈部的训练来训练模特的挺拔度。接受站姿训练后的模特身体各部位挺拔舒展, 气质优雅高贵。

二、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是一项高雅的健身项目, 主要通过优雅、舒展的舞蹈基础练习, 结合模特的自身条件进行综合训练。形体训练是服装表演极其重要的基础, 服装表演在某种意义上是展示模特形体的艺术, 因此, 在形体教学中应积极开展服装模特专业学生的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有两种基本功能:

(一) 形体训练有助于矫正模特的体型, 塑造完美的外在形象

人的体型不是天生就完美的, 虽然遗传因素在人的基本体型中占重要因素, 但是后天的塑造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形体训练中, 我们要根据模特的自身条件因材施教, 对不同体型的模特制定不同的形体训练计划, 通过调整步态、姿态、表情等形体语言, 以及对音乐的感知、认知能力, 从而使模特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在表演中给观众以举止和谐、体态优美、气质高雅的外在形象。

(二) 形体训练有助于增强模特的柔韧性、协调性

柔韧性和协调性是一个优秀模特必须具备的条件, 因此, 中职模特首先要加强形体训练, 增强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柔韧性一般又称为“软度”, 柔韧性练习对身体姿态的控制和完成高难度动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柔韧性练习要循序渐进, 每隔一天训练一次, 以便身体各部位都能适应训练。

三、力量训练

有力量的学生, 训练时出腿速度快, 控制能力强, 动作刚劲有力, 力量控制不好的学生腿伸不直, 脚站不稳, 控制能力差, 不能稳健地完成动作, 不利于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力量训练内容包括腿部、背部、腹部及手臂力量的练习。腿部力量训练主要是加强腿部支撑能力;腿部力量不好, 模特在走台时脚会站不稳, 腿会发抖, 着泳装比赛环节脚踝的力量最一目了然, 光脚走, 个子不够高的还要惦着脚立起来走, 脚踝的力量训练很关键。坚持模特身体各部位力量的训练, 有助于模特表现力的提升和对美的定位。我们在训练模特时经常说“腰里没劲”, 其实就是模特腰部力量训练的一种欠缺。

四、心理训练

作为服装模特, 需要具备自信、大胆的心理素质, 具备了这些素质, 才能真正地发挥表现力以及自己的创意造型能力。心理素质对一个表演者来讲是极其重要的, 会直接对服装表演的效果产生作用。我国的服装表演模特训练通常都是在技巧和技能方面加强训练, 而忽视了心理素质的训练, 作为一名优秀的模特, 在训练过程中只有加以心理上的外在的和内在的不同形式的训练, 才会让模特的表演充满活力和激情。

演出不仅是展示服装美的艺术, 同时也是展示形体美的艺术, 演出对模特的形体要求也比较严格。模特的完美体态, 确实是无法自然形成的。天生丽质的模特即使是再好的材料, 也只是璞玉一块, 不经过精心雕琢打磨也无法成材。

参考文献

8.学生实验技能大赛简报 篇八

关键词:技能大赛高职学生能力提升

近几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空前发展,技能大赛成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的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技能竞赛搭建了学生切磋技能、展示风采,教学成果共享、校际交流的平台,而且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一、技能大赛现状

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开展得红红火火,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全国各所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大赛成为职业学校展示自己师资力量、学生综合技能、选拔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技能竞赛的开展,促进了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和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引导高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校的技能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旋律,特别是一味片面追求技能大赛的成绩,参赛学校的急功近利使大赛本身的公平公正性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正因为这些不协调的因素,技能大赛有可能偏离初衷,使技能大赛成为少数人的“锦标竞赛”、“精英竞赛”。

(一)具有强烈的功利性

由于学校职业技能大赛的成绩,往往被视为学校教学水平、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具体体现。学校片面追求成绩的现象愈演愈烈,这势必会束缚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制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目前职业院校为了实现技能在大赛中一举夺魁,准备职业技能大赛均采取了“举校体制”,把整个职业教育纳入与职业技能大赛对口的系列训练,只重视大赛项目技能的传授与学习,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死训硬练”,大搞竞赛题海战术,根本谈不上素质提升和能力开发,片面追求成绩使得大赛与职业教育部基础性教学之间发生脱节,没有实现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的水乳交融的作用,违背技能大赛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初衷。这种单纯以大赛成绩来评定教学质量的方式,这不仅造成了学生被动和片面的发展,而且把学校工作引上片面追求获奖率的歧途。反而会成为职业学校发展的阻碍。

(二)常规教学与竞赛训练的“双轨制”现象

技能竞赛的宗旨是参赛学校之间的“参与、交流、竞技、提高”,通过竞赛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许多学校为了提高竞赛成绩,对参赛选手进行专项训练,另起炉灶,对竞赛训练与常规教学实行分割管理,实行“双轨制”模式。将竞赛训练内容、竞赛人员安排、竞赛训练设备与常规教学内容、常规教学人员、常规教学设备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割管理。这种极少数学生占用大部分资源,忽视了大部分学生技能水平的培养和锻炼,不仅丧失了教育的公平性,损害了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而且造成了人、财、物的浪费,也加重了参赛学校的负担。

(三)可能重蹈“精英教育”的覆轍

教育的实质是面向全体,职业教育更应如此。举行技能大赛的目的是选拔并激励和促进技能型精英人才的成长,促进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一些学校片面追求技能大赛的成绩,使技能大赛成为“锦标竞赛”、“精英竞赛”,技能大赛与整个职业教育基础性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脱节,技能大赛的准备重点放在几个尖子选手的强化培训上,丧失了职业教育的公平性。

(四)“不对称”现象影响了竞赛的公平性

由于参赛学校覆盖面大、参赛人员多、参赛项目广,在组织技能竞赛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对称”现象并影响着竞赛的公平、公正性。公正、公平是技能竞赛的基本原则,是举办和谐竞赛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的普遍价值观,是所有参赛人员平等参加竞赛的集中体现。由于各个参赛学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办学条件的悬殊不均、专业师资队伍技能水平的差距等,导致竞赛的不公平性。有的学校常常由于资金缺乏,无法参加竞赛,使得选手失去了参赛机会。有的学校既是承办学校又是参赛学校,比其他参赛学校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这就直接影响了竞赛的公平性,影响了其他参赛单位的积极性。

二、改进技能大赛现状不协调因素的对策

(一)大赛成绩与表彰奖励“有缝对接”

树立“比技能、促质量、谋发展”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竞赛观,让大赛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不要把技能大赛成绩作为获得奖励的必要条件,只作为重要参考条件,全面提高职业技能教学质量作为最大的备战手段,化技能大赛的“非常”为平时教学的“寻常”,这是技能大赛制度完善的要务,也是我们举办技能大赛的初衷。

(二)建立“教赛”常态管理和选手选拔机制

技能竞赛是中职学校教学活动的一种延续,是教学成果的综合展示。要解决教学与训练的“双轨制”现象,必须建立“教赛”常态管理和选手选拔机制,将竞赛的项目融入到教学训练中,将竞赛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赛学结合,学练一体,共同完成竞赛和教学训练任务,达到共存共融,不分彼此,将竞赛机制引入到常规教学中,使竞争意识融入到教学方式的改革中,在教学中包含竞赛,在竞赛中体现教学,形成名副其实的“教赛一体化”。真正体现技能竞赛所倡导的“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知、以赛促建”的宗旨。使得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促进教学质量和技能竞赛成绩的双丰收。

(三)赛普结合——走出“精英教育”的误区

温家宝总理强调:“只有职业教育才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在对技能竞赛选手的选拔和训练过程中,技能大赛应基于全体师生,要树立人人成功,多元成才观,形成“校校有比赛,层层有榜样,人人都参与”良性局面,避免重蹈“精英教育”的覆辙,逐步把竞赛活动作为学校日常重点工作,使技能大赛与职业院校日常的技能教学有机结合,将技能大赛有机地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去,真正做到全员参与,以赛促教。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综合能力。

nlc202309011112

(四)完善技能竞赛承办机制

建立技能竞赛的赛点承办轮换或第三方承办机制,竞赛的轮流承办能够为更多中职学校提供发展空间,为中职学校提供均等的承办竞赛的机会,承办竞赛,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增强校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提高学校知名度,有利于推动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同时轮流承办竞赛减少竞赛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规范现象,调动所有中职学校参与技能竞赛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确保技能竞赛的公平与公正,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技氛围。有利于中职学校展示风采和树立形象,有利于选手展示最佳竞技状态和发挥最高水平。

三、技能竞赛保证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通过操作技能竞赛洗礼,培养高职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综合实践能力,深化了理论知识,增强了操作技能,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锻炼心理素质。同时通过大赛充分展示了广大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

(一)促进理论成绩的提升

通过技能竞赛的洗礼,不但增强了学生努力提高技能信心,而且提升了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参加竞赛,学生有了深刻的认识——要搞好技能竞赛,就必须调动所学专业知识,不仅理解更要熟练。理论和实际相联系,使学生懂得了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在实际操作训练中掌握理论专业知识,积极创造。通常在这一创造性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在竞赛过程中,使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互学、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增强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提前接受企业的相关工作体验,懂得企业对员工的工作要求。通过组织技能竞赛,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加大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认识与动手能力。通过对于实践教学的不断深入,让学生体验作为一名职业工人应熟知的业务规范,培养他们高度的敬业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意志和耐力

通过开展技能竞赛,让学生的意志力和忍耐力都得到锻炼。因为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是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形式,而学生一旦投入

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就成为了主人,学生也就必须学会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完成实训任务,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牢固掌握,也使得同學们的挑战心理得到锻炼,不断突破自我的极限,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的目的。

(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技能竞赛是在全体学生中掀起全员参与、全员训练、全员提高的技能竞赛,技能竞赛一般都是以团队方式进行,通过组织技能竞赛,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职业自豪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调组织能力,从而提升了专业能力、业务素质、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实践证明,参加过技能大赛同学的团队意识比没有参加过比赛同学的团队意识较强。所以,技能大赛不仅仅是培养了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更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提升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技能竞赛是学生真正进行实战状态,学生在参与竞赛训练的过程中,要由学生独立动手完成各项工作,当出现问题或故障时,学生必须积极思考,自主寻求解决方案。在完成既定技能培训问题的同时,也唤醒了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所以,这样不仅调动学生专业和经验投入,还需要学生有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树立了克服困难、自己动手解决困难的自信心,追求科学发现的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

(六)提高了学生就业能力

通过竞赛,每届、每个专业都有优秀毕业生脱颖而出。职业技能大赛所营造的重视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对提高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通过在校期间参加不同规格的比赛,锻炼良好心理素质,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历年以来参加技能竞赛获奖的同学总是用人单位优先考虑的对象。

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组织、备战技能大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为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课题信息:本论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职教育课程内容和职业能力要求衔接研究——以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3Y178

9.实验技能大赛活动总结(精选) 篇九

作为化材院团委学生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本次实验技能大赛本着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学科建设的精神,在老师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活动得以按照计划顺利开展,并取得圆满成功。现将本次活动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活动的基本情况:

1.活动规模:本次活动从5月6日开始接受报名,共有63位选手参加笔试,24名选手晋级实验决赛,是一次规模较大的比赛活动。

2.活动时间:本次活动笔试时间为5月23日14:30至16:00,实验决赛时间为5月30日8:30至11:00。

3.人员安排:工作人员的合理安排是本次活动能够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开展的重要因素。从整场活动来看,在笔试时工作人员没有很好的安排人员就座,导致活动场面有些小混乱。但是由于部门负责人的强调,在决赛中人员安排进行的有条不紊,所有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确保活动的圆满成功。

4.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做的到位是一个活动能在众多同学中扩大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这次宣传工作均由我院宣传部负责,海报张贴的很及时。

5.邀请评委:不论是第一轮的笔试改卷还是决赛时的现场评委老师,均由我院老师负责。老师们的积极配合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特别是在决赛时每四名参赛选手由一个评委老师负责,减轻了工作量,保证本次大赛能够“公开、公正、公平”的进行。

二、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1.活动场地的申请。在笔试时,活动场地的申请做的不是很好。文虎楼205、206均是在笔试前十多分钟才申请到,没有做好提前准备工作。

2.宣传工作。宣传工作的海报张贴出来,由于各项原因,看到的人并不是很多。如果可能,我建议应拉出一至两条横幅。

3.选手就座安排。不论是笔试还是实验决赛,座位表虽然贴出来了,但是很多同学没有很好的记住自己的位置,导致有乱坐的现象出现。

三、活动建议:

1.精心策划,及时行动。对于整个活动的开展,必须认真而细心地做好活动的策划工作,并就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策划工作一旦完成,必须及时付之行动,否则可能会影响整个计划的实施。2.重视细节,力求全面。作为活动的主办方,应该重视每一个细节,力争做到周全,不出现大的纰漏。

化学与材料学院团委学生会

10.学生实验技能大赛简报 篇十

【关键词】技能大赛 非参赛学生 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35-01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已经圆满结束,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学生展示自身学习成果的舞台,可以说是一次人生的历练。在国家人才战略下,技能大赛对于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甚至技能大赛的成果资源也有着极大的价值。特别是对于非技能大赛参赛学生来说,技能大赛的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专业素养,帮助学生成长。所以有必要就此进行探讨,研究利用大赛资源养成非技能大赛参赛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关于技能大赛

2016年大赛已经完美落下帷幕,本次大赛共有75个比赛大项,其中高职42个,中职33个,成果是显著的。自大赛举办以来一直在发挥着正能量影响力,倒逼着职业院校进行深度的改革。它对于学生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的培育有着显著的效果,这是不容置疑的。

但从专业素养的角度来说,部分院校对大赛的认识和实践还存在误区。一方面,重技能、轻素质。部分学校对学生在大赛中能否取得名次十分关注,希望能够依此作为自身的办学能力的名片,向社会展示,所以对学生技能的培育十分看中。这样就会走入轻视素质的培养,过分强调技能的重要性,这并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从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来说,正在逐步实现大众教育,一些职业院校对大赛的重视导致更多地将目光投注在少数优秀学生身上,进而忽视了大众学生。全国性的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都想参加的盛会,如果学生能够取得不错的名次,显然对学校而言会有着极大的综合效益。于是一些优秀的学生越发受到学校的重视,享受着学校资源的倾斜。但优秀学生的数量并不多,普通学生才是普遍的,资源的倾斜导致的结果就是顾此失彼,对于非技能大赛参赛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有必要将技能大赛的资源利用起来,帮助那些非技能大赛参赛学生培育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关于如何培养

1.落实大赛理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可以借助大赛打造培育非技能大赛参赛学生专业素养的软环境,做好学风建设工作,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个人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技能训练与素质教育并重。从大赛的实施原则出发,大赛不仅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团队精神、创新意识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非技能大赛参赛学生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自身专业技能的训练,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培养专业素养,树立起自信心,培育意志品质,增强心理素质提高抗压抗挫折能力。还要落实好团队精神、组织能力、计划能力的培育,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的培育。这些理念不仅要落实到技能训练中,还应贯穿于专业课教学以及实训当中。

2.挖掘大赛资源

首先挖掘文化资源,培育学校竞技氛围。大赛的宗旨可以说与奥运精神是相似的及崇尚技能,关注竞技力争上游;又德技并重,超越自我实现价值目标。所以要在学生当中渗透大赛的文化资源,培育学校竞技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新区,在全校打造出技能训练的良好氛围。

其次,挖掘大赛硬件资源,优化教学模式。2016年的大赛全国有接近500万职业院校学生报名参赛,大量的参赛队伍以及越来越多的比赛项目,对于参赛学校来说,必须要紧跟大赛的变化节奏及时添置新设备。由于大赛不仅是学生的展示舞台,同时也是学校的,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然要添置新设备以适应大赛需要。这不仅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强化训练的设备设施,同时也造福了非大赛参赛学生。所以这些设备不能仅用于大赛,否则就是本末倒置。所以应将这些资源在教学环境、实习、实训、专业兴趣活动、实践活动等方面应用起来,推进教育改革的同时培育学生的专业素养。

最后要将专业教学与大赛有机结合。大赛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的载体,其设计的比赛项目技术含量高,具有代表性。所以在教学中应积极挖掘大赛的比赛项目,利用项目学习法等先进学习方法,使非大赛参赛学生获得实践机会,综合运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三、结束语

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制度创新,其效果是显著的,它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向有着显著的引领作用,促进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培育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但全国职业教育领域更多的还是普通学生,因此,在我国逐渐实现大众教育的背景下,应合理的利用技能大赛的资源培育非参赛学生的专业素养,实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名梁,李媛媛.我国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影响分析[J].职教论坛,2012,24:73-76.

[2]胡彩霞,檀祝平.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影响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17-121.

11.学生实验技能大赛简报 篇十一

党的十七大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 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经过几年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取得突破性进展。据最新数据显示, 2009年, 全国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1215所, 招生313万人, 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639万人的49%, 在校生965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础力量, 10年来为社会培养了近1300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提出了下一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不同院校师生之间开展技能竞赛是常规教学的有效补充, 为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出了贡献。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的现状出发, 分析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必要性, 并以全国高职院校企业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为例, 就如何更好的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提出了几点看法, 最后, 对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进行总结与展望。

一、职业技能大赛的现状

竞赛活动一直是常规教学的有效补充。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 有影响力的省级、国家级竞赛较完善, 各种竞赛活动较为成型。在高等教育——本科阶段, 也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竞赛体系, 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针对某专业的专业竞赛等。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 早期发展较为缓慢, 加之高职院校技能培养模式一直处于探索之中, 使得竞赛活动的组织难度较大、广度有限, 省级国家级有影响力的竞赛活动较少, 未能形成校级、地市级、省级、国家级相结合的立体式竞赛体系, 从而未能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的促进作用。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深度的加强, 职业技能竞赛引起了众多职业院校的重视, 近几年各种性质的职业技能竞赛不断增加, 参加的高职院校也越来越多, 这说明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实践, 但是对职业技能大赛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技能竞赛档次不高。大多数院校只是在校内开展竞赛, 竞赛档次、质量不高。

(2) 技能竞赛组织不完善。主办单位在技能竞赛的组织与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多漏洞, 如缺少严谨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 缺少对评委的选拔和监督机制等, 尚不能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3) 职业技能竞赛形式不足, 尚未形成立体式竞赛体系。职业技能大赛根据主办单位、参赛范围不同, 可以分为校级、地市级、省级、国家级四个层次, 目前各个层次相结合的立体式竞赛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近几年, 很多高职院校陆续在校内开展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但是很少走出去, 技能竞赛层次失衡, 且相互联系性不强。

(4) 技能竞赛的内容与形式不能充分与高职院校“能力驱动, 就业为导向”相匹配, 针对性、可操作性、与实际岗位技能结合性等方面, 尚待完善与研究。

二、职业技能大赛开展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需要, 全国各地举行了很多职业技能竞赛, 举办方有行业协会、政府劳动和教育部门、学校等, 举办这些比赛的目的, 基本上都是想以技能竞赛活动为载体, 探索高职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模式和方法, 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 为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1、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当前经济环境对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在传统教授知识与理论的基础上, 应更加重视职业技能素质的训练与培养。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探索与改革阶段, 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技能, 如何增强学生的直接上岗能力, 一直是高职院校工作者着力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职业技能竞赛可以作为一种实践技能培训的有效补充形式, 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2、社会就业的需要。

某种意义上,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是岗位教育。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能否顺利就业的前提。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是就业的根本, 也是顺利就业的途径之一。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精神, 调动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校内外实习、毕业顶岗实习之外,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也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有效手段。

3、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高职院校入学率不断上升, 这也使高职学生水平层次存在很大的不同。高职院校不乏个人素质较高的学生, 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进一步自我提高与发展的平台。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借助技能大赛这个平台, 充分的展现自我, 提高自身专业与技能素养, 促进自身发展。

结合我国教育体系的现状, 师生有参加竞赛的传统习惯。通过竞赛, 兄弟院校可以相互竞争, 在竞争中相互学习, 同时有更大的动力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培养相关技能, 以技能竞赛活动为载体, 探索高职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模式和方法, 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 职业技能竞赛一定能够成为一种实践技能培训的有效补充形式, 为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如何开展好职业技能大赛——以全国高职高专大学生企业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为例

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是一种以沙盘为载体融角色扮演 (C E O首席执行官、C S O营销总监、C F O财务总监、COO运营总监) 、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的体验互动、学习竞赛并存的活动, 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 模拟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 如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等, 而且寓教于乐, 竞赛者在游戏般的比赛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 学习管理知识, 掌握管理技巧, 感悟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

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三届, 是工商管理类相关专业比较成熟、参赛规模较大、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全国性职业技能大赛。2010年沙盘大赛共设两个比赛项目:面向工业企业的企业经营管理沙盘、面向服务业的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2011年沙盘大赛比赛项目在原有项目基础上增加了面向商业的全程电子商务沙盘。

作为一名工商管理专业课老师, 笔者有幸带队参加由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2010年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结合参赛经历, 就如何开展好技能大赛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组织保障——公平、公开、公正。

职业技能竞赛应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建立完善的大赛规程。技能大赛是兄弟院校之间, 同台竞技, 公平是对竞赛最基本的要求。如果缺少公平、公正的环境, 竞赛就失去了意义。

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三届, 从大赛通知、院校报名、比赛时间与赛程安排、省赛、国赛等组织事宜来看, 基本上能够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尽管该竞赛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大赛规程, 是相对完善的全国赛事, 但是, 还是有很多参赛队反映正式竞赛过程中, 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 如裁判不能严格执行竞赛规则、缺少大赛监督机制等。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并不是容易的事, 作为技能大赛主办方, 在这方面应不断探索、完善。

2、针对性。

高职院校开办专业门类 (专业大类) 数量较多, 不同专业需要掌握的技能不同, 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类型的技能大赛, 大赛主题更要有针对性。根据职业能力三个不同层面, 职业技能大赛主题可以有针对性的分为三类:一类是核心职业能力大赛 (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第二类通用职业能力大赛 (如针对工商管理类相关专业的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 , 第三类特定职业能力大赛 (如针对物业管理专业方向的智能楼宇大赛) 。

3、可操作性。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使命, 强调“能力驱动”, 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素养的训练与培养。职业技能竞赛作为一种实践技能培训的有效补充形式, 想要发挥其作用, 主办方应注重组织形式、大赛主题设计等方面的可操作性, 真正有益于参赛队员职业技能的提高。只有可操作性、可实施性的大赛, 才是我们需要的。这方面可以借鉴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的经验。

4、与实际相结合, 贴近现实。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2010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强调高职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能力驱动, 就业为导向”。就业是第一要务, 而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是就业的根本, 是顺利就业的途径之一。高职学生只在校内学不到工作中需要的职业技能, 要大胆的走出去, 与实际相结合, 贴近现实, 与同龄人相互交流、共同进步。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为高职学生提供了除校外实习、毕业顶岗实习之外的另一平台。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 模拟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 而且寓教于乐, 竞赛者可以在游戏般的比赛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

5、充分、系统的培训。

职业技能大赛不同于某门课程的学期考查, 也不同于某项考证或社会考试, 它是对个人或团队综合素质能力的检验, 因此, 对参赛队员知识素养、技能素养、团队合作、表达能力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而我们传统的校内教学是以课程分割的知识、技能培养, 这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职业技能素养被割裂开来, 学生融会贯通能力下降, 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有限。所以, 我们要在赛前, 对参赛队员进行充分、系统的培训, 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 形成知识网、职业技能群, 以此应对技能大赛, 战胜竞争对手。同时, 也可以以参加技能大赛为契机, 弥补高职学生理论知识不足的缺点, 为学生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中, 涉及到CEO (首席执行官) 、CSO (营销总监) 、CFO (财务总监) 、C O O (运营总监) 等角色, 需要具备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等知识与技能, 在赛前, 要对队员进行系统的培训, 这样才能解决企业模拟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状况。

6、与职能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2011-2015) 指出, 高职教育要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体系, 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大赛都是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职业技能大赛应与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紧密结合, 各种职业技能行业可在职业技能鉴定的基础上开展职业技能竞赛。2010年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以赛代考”, 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考核评价方式, 参加沙盘模拟大赛的学生自愿申请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专业技能证书。参加物流管理模拟沙盘比赛的选手可以申请“ITMC物流管理模拟经营”专业技能证书, 参加企业管理模拟沙盘比赛的选手可以申请“I T M C企业管理模拟经营”专业技能证书。将三者有效结合起来, 既调动了学生的参赛积极性, 又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四、总结与展望

笔者认为职业技能大赛是高职教育实践技能培训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 是高职院校教学水平、师生能力的一种体现;职业技能大赛应与职能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 是高职学生获得“双证书”的另一途径。

基于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 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立足于高职院校“能力驱动, 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及特色, 职业技能大赛将会得到各方的重视, 技能大赛的类型将不断拓展、规模会不断扩大、档次将进一步上升, 并将逐步形成立体式竞赛体系;与职能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也是职业技能大赛发展的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3]、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 2006.11

上一篇:幽默搞笑有哲理的句子下一篇:河南开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