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管理学平时作业(共6篇)
1.华工管理学平时作业 篇一
《中非共和国袭击事件的法律定义》
中非共和国近几年局势动荡造成大量平民流离失所。近期,在中非共和国发生的针对性的袭击事件对联合国维和人员的袭击,根据《国际法》规定已构成战争罪行,肇事者或将遭受制裁。
对上述维和部队遇袭为什么是违反了《国际法》而构成战争罪,对于战争罪我们应该先了解战争罪的概念。
战争罪是指违反包括国际人道法、国际人权法等相关国际法或惯例,实施包括谋杀、为奴役或为其他目的而虐待或放逐占领地平民、谋杀或虐待战俘或海上人员、杀害人质、掠夺公私财产、毁灭城镇或乡村或非基于军事上必要之破坏等非人道国际罪恶行为。
而根据其定义又可以分为主体受害者与客体袭击者,两者的需定义清楚才能更好的解释其法律事实。
在某些情况下,国家内部的非国际化武装战争的入罪主体有可能并非国家这一国际法主体,但国家对内部交战团体的行为具有类似意义上的监护责任,因此相关国家也应当承担战争罪的相关责任。从这个独特的视角来看,国际法领域中战争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行为主体:
国家、个人、国际组织、交战团体、叛乱团体及其他主体。鉴于国际组织性质的特殊性,对其构成战争罪主体的该当性进行论证:首先,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往往都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可以独立参加国际活动,同时独立承担责任。其次,由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组织,虽然基于国家主权原则这种国际法主体资格是受限的。但一些特殊同际组织,尤其是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内部还有共同防御职能,甚至国际实践中也不乏欧盟这样的超国家性质的国际组织。这些国家组织的独立决策权力之大,已经和国家不相上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使国际组织承担战争罪的行为主体资格显得更加合适。追究国家战争罪刑事责任的理论,不仅个人、组织或团体应承担战争罪的国际刑事责任,国家亦应承担其不可推卸的国际责任。这种理论虽然对传统国际法中国家主权原则构成了威胁和挑战,但是只有追究国家行为者的刑事责任,才能有效切实地保护战争罪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并且使得补偿的实现具有现实可能性。
战争罪的客体指刑事法律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它属于一种非人道国际罪行,这种全新的国家刑事责任是随着国际刑法的发展,从传统的国家不法行为责任中脱离出来的。
所以此次袭击根据《国际法》法相关规定是属于反人类行为,应该受到国际社会制裁。但这并不是一部战胜者对战败者的惩罚,也不是被侵略者对侵略者的控诉,更不是赔偿条约。它是站在整个人类文明的高度,对所有危害人类文明的行为做出判决。因此它所提出的罪名,更接近道义的沦丧,而非利益的伤害。
2.华工管理学平时作业 篇二
主观题:
一、思考题(自己进行思考完成,不需要提交答案)
1、简述你对《建设项目管理》课程的认识?
2、你的自学方法、方式是什么?
3、对于你来说,本课程的难点是哪里?
4、熟悉该课程的理论体系或梗概。
5、本课与你本人的工作实践有哪些联系?
6、本课程与其他哪些专业课有联系?建立专业知识体系。
7、你的自学进度如何?请根据自己的自学进度做随堂练习
二、辨析题(注:回答先判断,再说明原因)
1.独立式的企业项目组织形式的独立的监督情况较差。
答:错,因为一个企业项目有一定好的管理体系;比如:质量、安全、成本控制ISO9000管理体系等。所以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2.目标合同在一些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于工业项目、研发和开发项目、军事等项目。
答:对,目标合同以全包形式承包工程,通常合同规定承包商对工程建成后的生产能力或功能、工程总成本、工期目标承担责任。若工程投产后的规定时间内达不到预定生产能力,则按一定的比例扣减合同价款;若工期拖延,则承包商承担工期拖延违约金;若实际总成本低于预定总成本,则节约的部分按预定比例奖励承包商,反之,则由承包商按比例承担。这是固定总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相结合的形式,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于工业项目、研究和开发项目、军事工程项目中。
3.设计阶段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是最有效的。
答:对,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是实现“事前控制”的关键,在该环节进行成本控制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事后变动带来的成本增加,具有“一锤定音”的地位和作用。
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计划常常又是中间决策的依据。
答:对,项目管理计划既是对项目目标实现方法、措施和过程的安排,又是项目目标的分解过程。计划结果是许多更细、更具体的目标的组合,它们将被作为各级组织在各个节点的责任。计划常常又是中间决策的依据,因为对项目管理计划的批准是一项重要的决策工作。
5.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对已经决定建设的项目,寻找证据,论证其决策的正确性。
答:对,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问答、论述题
1.单代号网络的优点?
答:单代号网络的优点:易表达逻辑关系;不需设臵虚工作;易于检查修改;更适合计算机绘制、计算、优化和调整。
2.工程项目具有哪些特点? 答:工程项目特点有:(1)建设目标明确性;(2)建设项目的整体性;(3)建设过程程序性;(4)建设项目的约束性;(5)建设项目的一次性;(6)建设项目的风险性。
3.列举出项目沟通障碍中常见的几种项目中的争执? 答:项目中常见的争执:(1)目标争执;(2)专业争执;(3)权力争执;(4)设计变更后争执;(5)施工质量争执;(6)施工工序过程中的争执。
4.列举出项目经理的几种重要沟通对象或方式? 答:
一、项目经理重要沟通对象:(1)项目经理与业主的沟通;(2)项目经理与承包商的沟通;(3)项目经理部内部的沟通;(4)项目经理与职能部门的沟通;(5)项目经理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二、项目经理重要沟通方式:(1)双向沟通(有反馈)和单向沟通(不需反馈);(2)按流向分为:垂直沟通,即按照组织层次上下之间沟通;横向沟通,即同层次的组织单元之间的沟通;网络状沟通;(3)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4)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5.积极的成本计划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积极的成本计划体现在:(1)工程项目总成本和各个成本对象的计划成本值;(2)“成本——时间”表和曲线,即成本的强度计划曲线;(3)“累计成本——时间”表和曲线,即S曲线或香焦图,又被称为项目的成本模型;(4)相关的其他计划。
6.论述工程技术人员作为项目经理的优势和局限性?试结合实际说明。
答:工程技术人员作为项目经理的优势:工程技术人员注重质量和工艺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做事比较仔细,善于独立完成任务。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培训和实际考核,容易取得项目经理管理能力和执业资格。
工程技术人员作为项目经理的局限性: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性格比较内向,而项目经理的业务是管理,需要与很多人沟通和协作。项目经理必须要负责资金和财务。
7.结合工程实际,论述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索赔的常见原因有? 答: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索赔的常见有:
(1)施工准备工作中的索赔诱因:甲方未按约定向乙方提供施工图纸;甲方未在约定的期限内,提交施工场地没有或没有完全具备施工条件;甲方未按合同规定将施工所需水、电、电讯线路从施工场地外部接至协议条款约定地点;甲方没有按约定及时向承包商提供施工场地地质和地下管网线路资料;甲方未及时组织有关单位和承包商进行图纸会审,未及时向承包商进行设计交底等。
(2)进度控制中的索赔诱因:工程量变化和设计变更;一周内,非乙方原因停水、停电、停气造成停工累计超过8小时。
(3)质量控制中的索赔诱因:由于甲方不能正确纠正或其它非乙方原因引起工程质量不符合标准、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导致返工、修改;甲方指示乙方对已覆盖的工程剥落或凿开检查;由于设计原因达不到验收要求,需重新设计、拆除及重新安装。
(4)投资控制中的索赔诱因:甲方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按时预付工程款;甲方完成工程计量后,不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甲方不按合同约定日期组织竣工验收。(5)管理中的索赔诱因:甲方委派具体管理人员没有按合同程序、时间通知承包商;甲方发出的指令、通知有误;甲方未按合同规定及时向承包商提供指令、批准、图纸等。
3.社区管理平时作业答案 篇三
社区管理第一次平时作业
一、填空题
1、地域、共同互动的依附归属感
2、地理和空间属性的社区、身份和利益属性的社区、个人网络的社区
3、居住方式、功能的发挥形式来
4、地方发展、社会计划、社会行动
5、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和支配,而是协调; 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
治理不意味着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6、村落、行政区
二、名词解释
1、社区:是只由一定数量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2、地理社区:在人们的流动性和技术手段不能超越地理空间限制之前,社区是地理性社区,这样的社区可以是一个村落、一个集镇、一个城市、一个行政区等。
3、社区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它是一个由在社区范围内的不同的公私行为主体(包括个人、组织、公私机构、权力机关、非权力机构,社会、市场),依据正式的强制性的法规,以及非正式的、人们愿意遵从的规范约定,通过协商谈判、资源交换、协调互动,共同对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了有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增进社区成员福利、推进社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4、个人网络社区:指基于个人的主观连接的群体而形成的社区。
5、社区问题:在社会学中,把社会问题理解为根据一定的主观价值标准进行判断后,认为已对社会或社会中许多成员造成不良影响,需要社会成员集体努力来对其进行应对解决的某类社会现象。
6、治理:个人与公私机构管理其自身事务的各种不同方式之总和;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三、选择题
1—6 B A C B A B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四、简答题
1、社区及其基本要素
答:社区是指一个区域性社会,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社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第二,社区都以特定社会管此为纽带形成的一定数量的人口;第三,生活与该地域的人们具有一种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第四,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农村社区的功能
答:第一,经济功能的市场化和行政化第二,社会交往和参与功能的向心性。第三,社会团结和控制功能的情理性。第四,社会身份分化和显现功能的日益冲突。第五,社会互助和保障功能的继续维持第六,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功能的连贯性。
3、述社区问题的类型
答:社区问题类型可详细地划分为以下六种:(1)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2)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3)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4)社区环境问题;(5)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丢失问题;(6)社会解组问题。
4、治理与统治的区别有哪些?
答:“治理”和“统治”的本质区别有①治理与统治的主体不尽相同。②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③管理的范围不同。④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
5、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第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第二,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第三,责权统一、管理有序。第四,扩大民主、居民自治。第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五、论述题
1、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有什么特点?它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社区生活有什么冲击和改变?
答: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有以下几个特点:⑴现代化的起步比较晚,一般都落后于西欧国家;⑵现代化的最初动因和最初的现代化元素不是内生的,南昌是来自外部的刺激和输入;⑶现代化过程是一种人为的自学努力,主要靠民族精英推动,政府积极参与推进现代工业化;⑷现代化的手段多数是借鉴模仿西方国家的技术手段基础上的改进和创新;⑸现代化的任务紧迫,要求“一揽子”解决,对现代化抱有一定的理想化和盲从的特点。
传统社区的稳定性被打破后,导致社区的互助合作机制破坏,难以发挥社区的保障作用,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农村社区的基本生活保障缺乏,大部分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针对城市产业工人和其他城市居民而设计的,对农村衽的是家庭责任和社区互助使用保障体制。
2、论述社区化的社会问题解决机制
答:社区化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这样几个因素的配合: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组织、社区内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外部政策的扶持和援助。
第一,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组织。居民参与被认为是社区发展的灵魂,如果没有居民参与,仅仅靠外部援助和国家计划干预来提升社区的物质条件的改善,不能带来持久的社区问题的解决。所以居民参与是社区能力建设的关键,也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二,社区内在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实践中是否都要一概遵循严格的社区为本的发展模式,也不是机械硬套的,可以根据市场状况,来决定是否参与和利用市场资源,以及以什么方式参与市场体系,另外要增加市场参与中政治协调机制。但是倚重社区内在资源优势,发挥社区传统力量,造福社区居民利益,这应该是一切社区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三,外部政策的扶持和援助。社区发展和治理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社区变迁过程,否则的话,社区发展构不成一种专业,那只是一种自然状态。作为一种有目的的社区变迁过程,就需要有外部政策的扶持和援助,来促进社区的发展。
3、论述新管理主义思潮及其对政府改革的影响
答:新管理主认思潮影响下的政府改革:⑴高度集要的管理体制向分权、放权的管理体制转变;⑵政府职能定位于“掌舵”而不是“划浆”;⑶公共事务从“官营”“公营”变为“民营”“私营”;⑷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部门;⑸由重视投入转向注重结果的产出;⑹利用社区资源实现公共利益目标;⑺规定明确的服务标准和公众享有的权利。
社区管理第二次平时作业
一、填空题
1、以家族或部落组织结构 伦理宗法来维系社区
2、决策党和人民政府的方针路线和政策 社区支助服务 生产自救
3、生产大队 村集体财产和社员的提举,4、3—7 1
5、城市基层群众性居民组织 办理有关居民的公共福利事项 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 动员居民的响应政府号召并遵守法律 调解居民间的纠纷
6、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名词解释
1、街居体制
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和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产生并得到了法律的认可,法律还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
2、人民公社体制
它既是农村基层政权机关,又是农村经济单位;它既是劳动组织,又是一种高度集权的、具有军事化管理性质的社会体制。
3、地区发展战略
地区发展策略其实是客观反映了这种策略的原初发生地是在广大殖民地资本主义的传统社区里,那里为了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这种共识取向的社区治理模式。
4、社会计划策略
社会计划策略是指针对社区中的具体问题。社会计划目标分类:社会计划策略的目标侧重于任务目标,所谓任务目标是指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或解决社区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
5、社会行动策略
是指调动社区内外的资源力量,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地管理社区事务的制度、方针和方法。
6、第三部门
是指除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第三种社会组织;“第三部门”就是各种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总称或集合。
三、选择题
1—6 A D B D B A
7、ABC
8、A
9、ABCD
10、ABC
四、简答题
1、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是:⑴市场垄断;⑵无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⑶导致外部不经济行为;⑷影响社会的公平与安定;⑸无法满足市场机制运行的外部环境条件。
2、古代传统社会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
答:古代传统社会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⑴社区经济活动受社区需求的调节,同时囿于传统生产技术的底下,社区经济活动一般是环境资源依附性的;⑵社区的政治活动通常是由社区中有身份的人士来主持的,他们形成了乡土社区的精英;⑶社区的社会组织是通过家族势力来形成和维系的;⑷社区中的普通民众一般缺乏民主意识和民主行为,习惯于社区中的家庭伦理的规范和宗教势力的左右。
3、第三部门崛起的背景是什么?
答: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我国逐渐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单位化社会开始瓦解,在此背景下,维系原来社会组织及其体系的制度和改革开始逐渐解体,“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流动空间”开始出现,资源配置组合方式也开始出现重大变化,民间社会组织发育的条件逐渐具备,特别是开始于20世纪未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更是为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新机会,带来了新机遇。
4、我国社会转型中街居体制受到的挑战
答:1职能超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城市基层管理出现了很多新的领域,街居制的负载量越来越重。
2职权有限。虽然街居体系承担了原来单位外移的职能以及新出现新增加的工作任务,但街居的权力却依旧十分有限。
3角色尴尬。职能超载,但职权又十分有限,使得街居的角色出现了尴尬。街居组织处于政府和居民之间,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街居倾向于政府一边,只是被动地执行市,区一级政府下派的任务。在这一点上,居委会的尴尬地位更加突出。
5、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途径是什么? 答:1.强化宣传引导,创造社区党建的工作氛围 2.强化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3.协调社区组织内部的党建工作 4.采取多种形式和载体创新社区党建 5.推动社区党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五、论述题
1、论述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历史的沿革过程
答:1958年前实行乡(行政村)管理体制,1958一1983年实行人民公社管理体制,1984年后,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乡村新体制开始重建。
(一)乡(行政村)管理建立
(二)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产生和演变
(三)农村乡村管理体制的重建
2、怎样理解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答:为了保证社区建设的正确方向,实现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完成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区治理体系,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此,必须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重视和切实抓好社区党建工作。⑴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需要;⑵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在社区工作中发挥正确政治思想导向作用的需要;⑶搞好社区党建是新时期落实党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方法的必然选择;⑷搞好社区党建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3、试评价市场机制
答:作为一种由市场自动配置资源的经济机制,市场机制的突出优点,就是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能够自动地导向社会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并给每个经济主体以经济选择的自由,具体地说,市场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越性:⑴市场机制的动力是个人利益,通过追逐自由的利益竞争,有利于调动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⑵个人的决策是自由、分散的,众多的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够对供求变化作出直接的,灵活的,有效的反应,从而能够使得供求关系实现平衡;⑶价格是市场信息的突出反映,每个经济过程的参与者能够通过价格变化来获取清楚而有效的信息,并对此加以充分有效运用,及时作出决策,从而有利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⑷市场机制等价交换,公平竞争,自由开放作为主要特征,因而有利于打破封闭,保守和狭隘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建立起新的平等、自由、开放和不断创新进取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社区管理第三次平时作业
一、填空题
1、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3、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
4、教育者和被教育者
5、民主选举 民主监督
6、党政 政企
7、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积极性
8、利用社区资源
二、选择题
1—6 B C B B A A
7、ABC
8、B
9、ABCD
10、ABC
三、名词解释
1、居民委员会
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
2、正常化理论:
正常化理论主张对精神病人的服务重点在于传递高品质的生活,这就要求他们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经历人生历程,包括每日的生活节奏、生活进程、性关系的发展、自我决定和一定的经济标准等。
3、志愿服务
是指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为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经验、技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状况,促进社会发展而无偿地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的行为。
4、社区照顾
是指提供适当水准的干预和支持,以使人们能够实现最大的独立和控制他们的生活,为实现此目的,必须发展在各种设置中广泛服务,这些服务形成一个关怀的光谱,以提供住家支持照顾,通过延期服务增强住家对象的(功能)到给需要深度照顾者提供的日间照顾,通过庇护所,群组家庭和宿舍提供的更高水平的照顾,一直到向那些有更高需求的人士提供的住院照顾,护理服务和长期依赖医院的服务等。
5、照顾管理模式
这是英国社区照顾的实践模式中的主要模式。于1991年正式形成。这一式强调用户和照顾者的参与,它有三个过程(评估、服务包裹的设计、执行和监视)和七个工作程序步骤。
6、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就是通过开展社区居民自治活动,使居民受到各种教育。在自我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统一的。每个居民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
四、简答题
1、简述社区自治的法律法规依据
答:《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982年《宪法》以及依据宪法制定《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都明确了基层社区自治组织的性质及其基本职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十四条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城市和农村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以上条文可见我国宪法是在肯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同时,赋予广大群众以广泛的民主权利,同时明确了社区自治的基本精神,在基层社区实行自治完全符合我国《宪法》规定,是受法律保护的公民参政行为。
2、简述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内容方式
答: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实行社区自治的居民自治组织,实现社区自治基本内容的方式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就是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民主选举产生。民主决策是指涉及社区切身利益的事项,必须由社区居民民主讨论,按多数人意见做出决定,民主管理是指对社
区内社会事务,经济建设,个人行为等管理,要遵循社区居民的意见,在管理过程中收居民群众参加,并认真听取居民群众的不同意见,民主监督是指居民群众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和社区的各项事务实行民主监督。
3、简述村民委员会的性质
答:①自我管理是指社区居民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②自我教育就是通过开展社区居民自治活动,使居民受到各种教育。③自我服务是指居民群众组织起来,自己开展为自己的各种便民利民的服务活动。④在社会自治区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三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自我管理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又推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增强自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创造条件。
4、简述村民委员会的职能
答:作为村民自治的日常管理机构,村民委员会在农村社区治理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能。①宣传教育群众,提高村民文化素质。②管理本社区的公共事务的公益事业。③协助上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开展行政社会管理工作。④调解民间纠纷。⑤维护社会治安。⑥向人民政府反映社区居民的意见要求及建议。
5、简述照顾管理模式下的基本工作程序
答:照顾管理模式下的基本工作程序包括七个步骤:第一步,是出版信息告诉潜在用户哪些照顾机构可以提供援助和服务;第二步,是决定评估的水平,以避免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第三步,是评估需求;第四步,是照顾计划;第五步,是执行照顾计划;第六步,是监视计划是如何被传递的;第七步,是评审以决定哪个计划需要定期评估。
五、论述题
1、试论述我国城市居民自治组织的性质和职能
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专业社会工作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满足社区成员多方面的服务需求。社会稳定与发展往往取决于社会成员的需求是否能得到及时和经常性的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得社会成员的需求也向多样性方向发展。第二,推动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间的协调合作。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善于在社会各行为主体间起到沟通、协调的作用,使社区范围内的政府机关与非政府机关、公共机关与私人机关、个人与组织之间建立起协商与合作机制,共同来决定和处理社区的公共事务,使城乡基层社区有可能真正朝着自治的方向发展。第三,使社区内外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社会工作机构和专业人员自身的资源是有限的,但它的特点就是通过专业的方法去挖掘和整合社区内外资源,服务于社区治理的需要,使社会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第四,动员组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社区治理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其目标除了完成特定的、具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外、更看重社区基本要素的培育,其中包括社区组织体系的发育完善、社区成员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和能力的增长等。社会工作的目标也包括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两类,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工作更看重过程目标的实现。第五,化解社区矛盾、解决社区问题。社会工作专业的特长就是能用科学理论和知识为基础,提供专业化的方法和技巧去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从而达到安定社会的目的。
2、试论述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状况
答:中国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尽管时间不长,但已展示其不可忽视的成就。
首先,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在法律的框架内享有自主管理社会的自治权,城乡居民通过社区自治组织行使民主权利,直接参与基层事务的管理。由此改变我国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一元治理结构,在基层社会层面建构国家与社会分权治理体系。
其次,促进了独立于国家之外的公民社会的形成。再次是推进改善党和政府的治理。
3、论述社区服务当中正式机构和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的关系
答:正式机构是指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功能分殊的纵向科层组织,包括国家相关的政府部门、民间志愿组织和私有机构等。正式机构的优势是组织结构明确、专业分工清楚、岗位职责明确、资源筹措充分、服务方案设计科学等,所以应该发挥正式机构的优势,为社区提供专业的有保证的服务。
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是指建立在自然交往基础上的靠情感、血缘或亲缘等关系维系的人际关系网络。非正式关系网络是人类在传统社会条件下主要的社会交往方式,其实社区中的关系主要就是这种非正式的社会关系。
正式组织机构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分工合作性关系。正式机构的特长是专业性比较强、对案主问题的评估和服务设计有针对性、服务手段比较先进、而且有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资金保证,所以比较适合提供长期、复杂和深度服务;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特长是灵活、及时、方便和人情化,所以比较适合提供情感性支持、伦理性支持、信息性意见和短期轻度服务等。
社区管理第四次平时作业
一、填空题
1、法制教育 维持秩序 事故预防
2、社区医疗 社区康复 社区公共管理
3、有合同双方到社会上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来寻找合作对方从而满足各自需要 被服务和服务
4、业主在是否接受物业管理服务方向拥有自主权 业主在选用何种物业管理模式方向拥有自主权
5、无生活来源 无法定赡养
6、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
7、分析和解释资料
8、修正理论 学习理论
二、名词解释
1、社区治安
是指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部队机构),依靠社区力量,强化社区控制手段,促进社区环境的有序状态。
2、社区社会保障
是社会保障的一种,是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居民为主要保障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了从社会救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到社会福利等诸多社会保障内容。
3、社区文化
广义的社区文化指居住在社区内的居民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囊括了社区内所有的居民活动现象,狭义的社区文化指社区内除了物质文化以外的其他社区文化的总和,这些文化现象包括了社区居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富有个性的群体意识,社会风尚,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
4、个案工作
是工作者在利他主义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生活质量与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5、社会工作
就是为受助者提供社会资源、帮助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专业。社会工作是一个逻辑化的过程,需要经历约定、评估、计划与和约、工作介入、总结与结束几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或社区工作的方法。
6、受助者
也称当事人、服务对象等,在许多社会工作文献中将受助者称为案主。
三、选择题
1—5A B C B D
6、ABCD
7、ABC
8、ABD
9、ABCD
10、ABC
四、简答题
1、社区治安的工作途径有哪
社区治安的工作途径:第一,加强对社区治安的领导力量,发展壮大社区治安防范队伍。第二,协助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第三,实现对失足青少年和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帮助教育,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第四,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稳定社区的基本环节。
2、怎样建构新的社区保障制度?
答:新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构建,其出发点应该是有利于社区治理局面的形成与完善,首先,在组织体系的相互关系中,要促进社区居民委员会朝着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回归到“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派生机构”的定位上去。其次,在居民委员会范围的社区内,实施以服务性为主的社会保障项目,最后,社区社会保障新体制的构建,要以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为基础,形成居民自助互助,互帮互利的局面,近来年,社区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极大促进了社区社会保障新体制的构建。
3、简述社会工作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专业性的助人活动,其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社会工作者、求助者、社会资源系统和社会环境等。
4、简述行为修正模式的主要理论?
行为修正学派个案工作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行为修正学派是众多治疗法中理论基础最单一和完整的),由于学习理论区分为巴普洛夫古典反应制约模式,斯金纳的操作制约模式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因此,行为修正学派分为反应制约,操作制约派和社会学习理
5、简述解决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答:①解决城市基层居民的民主自治权利,是克服社区管理行政化趋势的有效途径,解决城市基层政府职能越位,居委会工作行政化问题的对策。②解决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划分问题的建议。③实现社区工作方法专业化的建议。④界定和开展社会经济活动的建议。
五、论述题
1、谈谈我国城市社区物业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及解决思路? 答:社区物业管理中存在的矛盾
(一)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及业主委员会的矛盾与冲突
(二)物业管理企业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矛盾与冲突
(三)业主委员会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矛盾与冲突 2.解决思路
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
(一)厘清社区物业管理的性质:
(二)业主有权选择适合自己意愿的物业管理模式
第一,业主在是否接受物业管理服务方面拥有自主权 第二,业主在选用何种物业管理模式方面拥有自主权
(三)理顺物业管理机构与社区居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发挥各自在社区物业管理中的优势
(四)探索社区自治与物业管理相结合的组织路径
2、试论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专业社会工作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满足社区成员多方面的服务需求。第二,推动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间的协调合作。第三,使社区内外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第四,动员组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第五,化解社区矛盾、解决社区问题。
3、试论城市社区善治的基本因素?
(一)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方向。改革的目标是由原来的包罗万象的全能政府,改革成一个职能明确、机构精简、依法治国、开放监督、廉洁高效、注重公平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干政府。
(二)社区治理的相关法规政策体系建设。社区治理虽然是一种社会公共管理中的合作关系,注重协调过程并追求善治的结果,但是实现由政府统治向社会治理的转变必须有相应的法规政策作保障。一类是关于社区民主自治的法律规定;二类是关于基层政府管理体制的政策规定;三类是关于开展社区事务建设的单项政策法规;四类是关于社区物业管理、商业规划、建筑规划、市政管理、市容规划等等相关的政策法规;五类是关于社区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政策文件。总之,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促进社区民主合作方式治理的政策法规体系,为我国逐步过渡到依靠政府领导、社会参与、民主自治、合作互助的社区治理模式提供法律保障。
(三)民间组织的发育和壮大。民间组织是公民社会的组织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共管理由政府统治转向社会治理的基础。民间组织起到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桥梁作用,可以代表政府把相关的政策传递到社区居民当中,也可以代表社区居民把意见和要求反映给政府部门。中国的民间组织发育还存在着下列问题:第一,政府关于民间组织发展的政策有波动性,受国家政治事件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有时放松发育,有时清理整顿。第二,民间组织的社会独立性不够,一般都是依附于政府的行政体系,带有太强的行政色彩。第三,中国社团的结构和功能不太合理。
4.学校心理学平时作业 篇四
1、发展的与系统的观念
发展的观念涉及以下的问题:
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背景不同年龄的学生的 心理发展的规律是什么 基因与环境的关系什么是系统? ? 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机能的整体。
影响学生的心理系统包括:
微观系统—— 儿童在某个特定时所处的即时环境。如家中、学校、邻居。中型系统—— 一个人所处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微观系统之间的关系。如家庭与邻里之间的关系。
外部系统——指这样一些系统,在其中儿童不是积极参与者,但这些环境因素却通过他们微观系统来对他们产生间接的影响。如家长的职业、父母职业遵从的 ? 的行为准则。? 宏观环境—— 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意识形态。主要指行为或态度的模式,或者说一系列的规范和原则。它一变化,下面三个系统都会变化。
2、人生哲学的观念与原理 学校心理学涉及到学校心理老师、学生、家长、教师等涉及者的人生观、认知观、价值观。
3、个别咨询与集体辅导相结合的原理 ? 学校心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中将涉及到学生的个别化问题和集体性普遍存在的问题。
4、教育性与人性的观念与原理 ? 学校心理学的工作带有教育性,同时它将涉及到参与者的关于人性的观念。如学校心理老师需要与患者产生共感。
5、矫治的心理辅导到培育的心理辅导的原理 ? 学校教育中,既可能遇到有心理问题的特殊学生,也可能碰到正常的存有发展方面的问题的学生。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采用矫正、治疗的方法,对于正常的有发展方面的学生则必须采用培养、教育的心理辅导方式。
举例说明学校心理咨询的原则。
理解支持的原则
保密性原则
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的原则
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的原则
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
咨询、治疗和预防相结合原则
案例:小强来找咨询师李老师咨询,李老师耐心听完小强的倾诉,并耐心的对小强疏导抚慰。
谈谈中小学生存在哪些心理方面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问题 学生对未来的心理问题 学生对社会交往的心理问题 学生在青春期的心理问题
我国学校心理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的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础;
第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关心,社会的媒
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报道也越来越多,CJ理咨询与辅导的书籍成为市民中的热销书籍,它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被
学校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
第二,全国的大中小学逐渐开始设立正规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机构,一些有条件的中小学中开设了心理辅导教育选修课,绝大多
数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教树中有心理蟹康教育的专题内容。
第三,开始形成一支热心从事学校心理学研究工作助教师队
伍和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对学校中专职和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的师
资培训工作正在走上正规道路。
但是我国目前的学校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问题
和“误区”,对学校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本质意义尚认识不清,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学校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缺乏明确认识。即把学校心
理学简单狭窄地等同于心理咨询或教育辅导,或者认为是教育心
理学的延伸,或是临床心理学的翻版,没有看到学校心理学的特殊
性和对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意义。
第二,误把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对象仅仅看作是面对学生的,没有看到儿童、青少年的许多心理健康问题,是受到教师翱家庭影
响的。而在现代的学校心理学领域里,对教师、家长的心理健康援
助咨询,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都分。
第三,在不少学校中的专职或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缺乏学校心
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经验。
第四,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科知识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
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知识相教材教法,但许多教师花在对“问题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的时间(特别是咨询面谈时间)没有确切的保证。
第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计划、学校心理咨询的指导体系、组织管理尚未完善,不少学校还处在摸索试行阶段。
第六,一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是附加的学校教育任务,是一种点缀性的应景的工作,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真正发挥
它的教育功能
介绍一个学校适应不良的案例。
答:小明在高中时候是个学习很好的学生,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了,但是在上大学了之后,学习成绩一路下滑,成为班里最差的一个学生,这是因为大学的学习生活完全和高中不一样了,他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导致他学习成绩下降。
用案例说明一种神经症。
答:小明是一个学校的学生,有一个坏毛病就是,考试的时候总是把自己的试卷检查了一边又一遍,每次做完试卷,都是把自己的试卷仔细的检查了好几遍,每次检查完了都还不放心,最终,他在考试的时候每次都不能取得好的成绩。谈谈学习障碍或学业不良发生的原因。
答:
1、神经功能失常
2、能力参差不齐
3、学业与学习困难
4、成就与潜力之间的差距
5、排他因素
家庭心理咨询的内容有哪些?
答:
1、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各方面在家庭的适应问题,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问题。
2、父母对孩子的抚养与教育问题
3、对亲子关系的认识与对内型的了解和调整
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5、对在学校或者是家庭已产生不适应问题的学生及时得到解决
我国教师职业压力的现象有哪些?它们的原因有哪些? 日本学者曾就教师的心理压力与不适应情况作研究,指出以下各项是教师职业心理压力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1、教育教学工作之后,供教师身心休养、恢复的场所太少,造成教师不能很快恢复身心疲劳。
2、学校教育工作以外的繁杂事物或会议过多。
3、对教材教法研究时间太少或时间不能保证,这是造成教师职业压力症的根源。
4、班级中有问题行为、麻烦的儿童较多。
5、教师在学校中的午餐饮食等营养不良。
6、教师去学校工作及回家途中交通状况拥挤或耗费精力、体力过大。
7、教师与学校领导,或教师同僚之间人际关系紧张、不协调。
8、教师的工资过低,或不能保证其基本的经济生活安定。
9、教育的环境恶劣,或缺乏教育信息与资料。
10、教师缺乏再学习、再进修及自我调整的机会。
分析一个案例说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答:去年山东师范大学在2012新生报名的时候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大一新生因为大学的大门太破而提出退学,回家复读的要求。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个原因是因为大一的新生,没有放平心态,对大学失望而引起的。
姓名:
学号:
专业:
5.基础护理学平时作业1 篇五
选择题:
1.世界上第—所护士学校创建的时间和地点
A1820年英国B1854年克里米亚C1856年巴拉科医院
D1860年伦敦圣托马医院E1901霍普金斯大学
2.我国第—所护士学校创建的时间和地点
A1835年广东B1888年福州 C1909年江西
D1920年北京E1932年南京
3.关于人是—个开放系统的描述,下列各项中不包括:
A不断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B 进行物质交换C 个体家庭、社区
D进行能量交换E不断地不从外界获取信息
5.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诞生的时间和地点在:
A1820年英国B1854年克里米亚C1856年巴拉科医院
D1860年伦敦圣托马医院E1901年霍普金斯大学
5.我国第—所护士学校创建的时间和地点是:
A1835年广东B 1888年福州C 1909年江西
D1920年北京E 1932年南京
6.南丁格尔的贡献之一是使克里米亚战争中士兵的死亡率下降:
A从20%下降到2.2%B从30%下降到2.2%C、从40%下降到2.2%
D、从50%下降到2.2%E、从60%下降到2.2%2
7.科学的护理专业开始于
A16世纪B 17世纪C 18世纪D 19世纪E 20世纪
8.1860年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的创办人是
A.多罗丝.奥瑞姆B.佛罗伦斯.南丁格尔C.克拉.芭顿
D.弗洛伊德E 西奥多.弗里德尔
9.法律意义上的护士是指
A.具有中专或中专以上的文凭B.受聘于某个医疗机构
C.通过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并经过注册D.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
A、环境因素B、个体依赖性的增加C、生物学因素
D、生活方式E、社会因素
11.下列对疾病定义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机体与环境平衡的破坏B、偏离正常状态C、某部位的功能失调
D、病人的一种主观感受E、机体形态与结构的改变
12.安适状态的组成成分中不包含
A、环境安适B、生理安适C、情感安适D、精神安适E、社会安适
13.护理学的四个核心概念不包括(A、护理B、人C、环境D、健康E、治疗
14.依据现代疾病观,以下对疾病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疾病是生命活动的整体反应过程B、疾病是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的失败
C、疾病是身心过程相互影响的结果D、疾病是与健康截然相对的两个概念 E、疾病是机体动态平衡被打乱的结果
15.以下关于“安适”的解释,错误的是
A、安适是与健康密切相关的B、安适是能够客观描述的一种状态
C、安适有不同的水平D、安适既指生理,也指精神、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和谐E、安适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身心和谐状态,不以个体的主观感觉为转移
16.有关“健康疾病连续体模式”的描述中,不妥的是:
A、健康与疾病是一种连续的过程
B、任何人任何时候的健康状况会在连续相的某一点
C、连续相时刻都在动态变化中
D、护理的功能在于促使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向好的方面发展
17.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恢复残余功能属于以下哪个层次?
A、O级预防B、一级预防C、二级预防D、三级预防E、四级预防
A、疾病是生命活动的整体反应过程B、疾病与机体平衡状态的失调有关
C、机体对环境适应失败与疾病相关D、身心因素共同内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 E、疾病是患者的一种主观体验
A、饮食习惯B、体重控制C、烟酒嗜好D、身体锻炼E、个性特点
20.为了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满足病人的需要,护士要对日常护理工作进行合理的组织、协调与控制。此为护士角色的A.临床服务者B.管理者C.教育者D.研究者E.咨询者
21.以下哪项不是病人在患病时所出现的心理反应
A.疼痛B.焦虑C.主观感觉异常D.猜疑E.抑郁
22.在护患关系建立的初始期,护士的主要任务是
A.确定病人的主要健康问题B.解决病人所出现的健康问题
C 建立信任感和确认病人的需要D.鼓励病人参与护理活动
E 干预相关的健康问题
23.在与病人交谈时护士应掌握哪些技巧?
A.将自己的观点让对方接受B.当病人谈话偏题时可立即打断病人的谈话
C.提问时把问题说得清楚简单D.对病人的谈话无需做出反应
E.交谈将结束时,可以提出新的问题
24、奥瑞姆(Orem)在自理缺陷结构中阐明了:
A.什么是自理B.人存在哪些自理需求C.个体何时需要护理
D.如何评价个体的自理能力E. 如何护理存在自理缺陷的个体
25、应用Roy适应模式,对护理学基本概念的阐述欠妥的是: ...
A.人可以是个体、家庭、群体、社区或社会
B.人是一个适应系统,具有生物、心理和社会属性
C.环境中包括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和固有刺激
D.健康是人的功能处于对刺激的持续适应状态
E.护理的目标就是促进人在生理功能上的适应
26、奥瑞姆(Orem)认为护士对病人应采取何种护理系统取决于
A.病人的需要B.医嘱C.病人的病情
D.病人的自理需求和自理能力E.护士的人道主义精神
27、提出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卡利什B.韩德森 C.马斯洛D.罗依 E.华生
28.以下关于评判性思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评判性思维是一种感性思维B 反思和推理是评判性思维的实质过程
C 评判性思维的核心目的在于决策
D 护理程序的方法是评判性思维在护理领域的具体应用
E 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29.影响临床护理决策的个体因素通常不包括:
A 既往经验B 个人价值观C 个人社会地位D 个性特征E 思维方式
30.以下不利于评判性思维培养的态度倾向是:
A 自信B 执着C 诚实D 谨慎E 好奇心
31.护理临床决策过程的核心环节在于:
A 确定问题B 陈述目标C 寻求并选择方案D 实施方案E 评价和反馈
32.发展评判性思维态度和技能的要点中哪项不妥:
A 自我评估和自知B 接纳不确定的意见C 反思
D 鼓励不同意见E 信奉和尊重权威
33、护理程序是科学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A、工作前提B、工作方法C、工作方针D、工作条例E、工作基础
A、是叙述病人由疾病引起的现有健康问题B、是叙述病人由疾病引起的潜在健康问题
C、一个病人可以有几个护理诊断D、一个护理诊断可以针对几个护理问题
E、能在护理人员职责范围内进行处理
35.收集病人资料的内容,可以除外的是:
A、病人的年龄、职业B、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反应
C、病人的用药史和过敏史D、病人的生活方式E、向病人作自我介绍
36.下列各项护理诊断中的合作性问题是:
A、功能性尿失禁B、角色紊乱C、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D、潜在并发症:出血 E、输液
37.护理程序的工作框架是:
A、系统论B、需要论C、沟通理论
D、压力与适应理论E、解决问题论
38.制定护理计划的依据是:
A、医疗诊断B、护理诊断C、病人的需要
D、护士学习的需要E、病人存在的问题
39.所谓现存的护理诊断是:
A、对护理对象正在经历的健康问题
B、某些存在的危险因素,若不加预防处理,容易出现护理问题
C、某些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但线索不足,需进一步收集资料,经排除或确认暂定的护
理诊断
D、对个人、家庭或社区从特定健康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所作的临床判断
E、由特定的情境或事件而引起的一组现存的或更高危的护理诊断
40.下列工作中独立性的护理措施是:
6.华工管理学平时作业 篇六
1、简述管理的职能
答:管理的基本职能有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计划指选择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各部门的目标,决定实现这种目标的行为方案(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组织指为了有效的达到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而进行分工协作,合理配置各种资源的过程。
2、简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答: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 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晋升
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用文化形式固定下来
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管理和劳动分离
3、简述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责任观
答:(1)在古典观下,企业在实现利润目标的过程中就在承担着社会责任,从而企业的社 会责任与利润取向是完全一致的;(2)在社会经济观下,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表明,与不承担社会责任相比,承担社会责任或 许会使企业的短期利益受到损害(承担社会责任通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但换来的却是比 所损害的短期利益多得多的长期利益,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其利润取向相容。
4、简述决策的过程
答:决策过程包含四个阶段:(1)搜集信息阶段。收集组织所处环境中有关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的信息并加以分析,以便为拟定和选择计划提供依据。
(2)拟订计划阶段。以组织所需解决的问题为目标,拟定出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
(3)选定方案阶段。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从各个备选方案中选定一个。(4)对已选定的方案进行评价。决策过程还可以细分为更为具体的识别问题、确定决策标准、为标准分配权重、拟定方案、分析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和评价效果等八个阶段。从以上可以看出,决策是一个“决策-实施-再决策-再实施”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贯穿于全部管理活动的始终,贯穿于管理的各种职能之中。
5、简述计划编制的原则
答:明确性原则;协调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参与性原则
6、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
答:
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1、企业环境。
2、企业规划。
3、企业战略目标。
4、信息沟通);
2、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
3、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机构设置;
4、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
5、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
7、简述克服沟通障碍的途径
答:克服沟通障碍的途径:来自沟通主体的障碍主要有表达不清、编码不适当、惰性、时间紧迫和对沟通对象不了解或不信任等。因此,任何沟通主体在组织沟通时,都应坚持明确性原则,力求沟通形式的标准化,做到文字规范、措词严密、表达准确、中心突出、目的明确,避免使用方言土语或容易引起误解的言辞。
8、简述控制的过程
答:
1、确立标准,即制订检查和衡量工作及其结果的规范;
2、衡量工作成效,评价工作的实际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3、纠正偏差,确定实际工作是否存在偏差,分析偏差的原因,制订并实施必要的纠正措施。
9、简述管理创新的原则
答:首先,管理创新必须坚持还原原则,即要坚持寻求事物的本质; 其次,管理创新必须坚持木桶原则,即解决最短板原则; 第三,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交叉综合原则,即发挥杂交优势; 第四,管理创新必须坚持兼容原则,即兼收并蓄,自成一家; 最后,管理创新必须坚持宽容原则,即允许失败。第二大题:论述题
1、结合自身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实际,谈谈管理学的作用
答:(1)计划:管理者为实现目标而做的统筹规划。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实就是讲的任何事情需要进行规划,只有有了良好的规划,找对了方向,踩准点,才能最效率地、最效果地把事情做好。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很多,比如职场生活中有很多的会议。在会议中,经理会要求下面的员工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市场的规划,人力资源的规划,工厂计划的规划,销售目标的规划,然后总结这些,提出明年的工作计划以及要求。这个就是一个计划的例子,在年前就行讨论,确定下年的方向。(2)组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没有纪律的队伍是打不出胜仗的。只有有结构、有组织地团队协作,才能真正的产生效益。这就离不开良好的组织管理。再比如从小到大,从学生时代到职场时代,班级里,职场上,总有一些章程。小至小学生行为规范,大到工厂规则,任何一类规定,都是管理者为了更好地组织团队而制作的条例。周报会,动员会,会场安排,这些都是组织的外在表现形式。(3)领导: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是古代兵家都赞成的一个说法。简单的10个字,就告诉大家,领导对于一个公司的重要性。当然领导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名词指人,另一个是动词指动作。举个例子:有公司职员心情低落,英明的领导会主动去和他聊天,找出他工作失落的原因,找出他工作失落的原因,然后加以谆谆指导。其实生活中,在家庭里,父母就是我们的领导。每次对我们的教育,其实都是对我们的领导,都对我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会引起影响。
(4)控制: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当出现与计划偏差的情况时候,在问题出现前或者已经出现时候,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使得计划与现实的偏差变得最小化。就像销售员都是有销售计划的,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年,如果出现任何的偏差,销售经理就会考虑销售员出现偏差的原因,或是提供指导,或是提供帮助,或者换其他的销售,这些都是为了完成计划,不与目标脱钩。
总之,管理学在日常生活中时时都能被应用到,上至国家管理下至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管理,学习管理学对我们生活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
2、结合我国管理学思想的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谈谈你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学的看法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其产生到发展始终是时代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概括和汲取科学和哲学发展的结果。
我国的各届领导人从实际出发,成功的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矛盾共性和个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矛盾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存在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没有无共性的个性。当然,这两者也可以相互转化。条件变化了,普遍性可以转化为特殊性,特殊性也可以转化为普遍性。
这个原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就告诉我们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识到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强调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社会主义,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有中国特色,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必须把作为矛盾普遍性的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质变和量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质变和量变是辩证统一的。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结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事物的发展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国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国搞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实干苦干,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方面进行长期的量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如果急躁冒进,片面追求高速增长,就会欲速则不达,最终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三、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有了成功的运用。中国共产党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指导。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结合自身的发展国情,从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等一系列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表明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出发,确定了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以人民利益为主,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顺利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邓小平理论涉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依靠和领导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许多正确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形成了若干独创性的理论。这些理论成果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初步探索成果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方面,比如在政治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两步走”战略;在经济上,提出了中国是的工业化道路,对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设想;在文化方面,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虽然在探索中经历了曲折,也从正反两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
(二)、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20世纪后半叶,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面临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出不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将之称为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主要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分别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基本目标。经济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政治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邓小平理论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地位都是无可替代的。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确立了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目标。
(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提出和平、发展、合作构成了时代的主要潮流。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实力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
3、假如你是一个领导,请结合公平理论,谈谈你将采取何种具体途径来激励员工
答:对职工报酬的分配要体现“多劳多得,质优多得,责重多得”的原则,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办法。在物质报酬的分配上,应正确运用竞争机制的激励作用,通过合理拉开分配差距体现公平,在精神上,要采用关心、鼓励、表扬等方式,使职工体会自己受到了重视,品尝到成功的欣慰与自我实现的快乐,自觉地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整合一致,形成无私奉献的职业责任感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集权和分权的看法
答:分权体制与集权体制各有利弊。中国与美国的政治体制,无疑是当今世界上两大代表,前者是集权体制的代表,后者是分权体制的代表。
集权体制往往使政府利益最大化,分权体制往往使个人利益最大化。个人利益最大化与政府利益最大化,性质是相同的,都有问题。政府与个人,必须取得平衡。在分权体制下,想做事十分难,受各方利益牵制。这个社会需要一批精英来引导,他们的眼光高于普通人。要靠精英来掌舵。
集权可以更便于管理!但是高度的集权会导致权利欲望的嫉妒膨胀!导致盲目的崇拜!分权可以有效的分散权力,不会使权利集中,更有利于民主化,但是不便于管理,会有很多漏洞!集权体制与分权体制各有利弊,要学会取长补短。
5、集合实际谈谈预算控制改进
答:预算控制模式有紧控制和松控制之分。预算紧控制的理念是,为员工确定具体的短期(通常是一年)目标,使之工作得更有效率。罗伯特安东尼认为,预算紧控制是指管理者的业绩主要根据报告期预算目标的完成程度来评估,它有以下一些特点:高层管理者重视,强调预算目标的实现;预算期内一般不对预算进行修正;关注预算具体项目的细节;不允许偏离预算目标;高层管理者重视与预算相关事项的交流。预算紧控制是较为传统的预算控制模式,它源于成本管理的标准成本法,以控制“偏差”为基础,即监测实际作业的产出与事先确定的目标之间的差异,然后进行控制行动以消除或减少偏差数额,它是标准成本控制思想从成本领域向其他作业领域的延伸。预算松控制是近年来国外企业逐渐兴起的一种预算控制模式,其典型代表就是在欧洲一些大公司实施的“超越预算”模式。所谓“超越预算”。确切地说应该是超越预算紧控制,在该模式中预算主要用作沟通和计划的工具,每年管理人员会照样编制、复查、修订、批准预算,每年或每季会将实际业绩与预算比较,分析和解释差异,但是预算并不被视为是对预算执行者约束和评价的标准。随着经营环境和预测前提条件的改变,初始的预测和预算可以修改,预算目标没有达到并不意味着业绩不佳。预算松控制源于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其主要控制对象由紧控制中的内部组织单位和人员转向组织
外部的环境变量。从世纪年代产生至今,预算紧控制一直是多数企业的首选模式,人们普遍认同预算紧控制的绩效。目前我国企业多数采用的也是预算紧控制模式,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具有成功经验的企业,无不认同预算紧控制的重要性。但是从世纪年代以后,随着人们对组织行为问题的关注,国外理论界关于预算松、紧控制究竟孰优孰劣就一直在争论不休,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是,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预算紧控制会导致工作紧张程度的加强;与上级关系恶化;同事关系恶化;大量财务数据操纵。同时他还发现,预算的松控制会产生完全相反的影响。另外一位代表则是的研究,他的结论与相反,在其所选取的样本中,他发现预算紧控制不会增加工作紧张,而且与更优的业绩相联系。至今,人们对不同预算控制模式的优劣仍存在着争论,这只能说明预算控制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取决于多种具体因素,如企业的经营特点、环境的不确定状况、其了控制机制的有效性以及企业文化、管理者的管理风格等,也就是说预算控制绩效是依据企业变量而权变的。一般而言,预算紧控制以目标的准确性、先进性和可控性为前提,因而更适合于较为稳定的经营环境和传统的层级组织。世纪年代以后,原本稳定、可预测的经营环境变得不确定了,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性明显增强,与此同时,许多更为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如平衡计分卡、、标杆法、全面质量管理等相继出现,预算控制的优势正在减弱,而预算对企业的紧控制与环境要求企业灵活性之间的冲突却愈加明显,因而在新的经营环境中,特别是在我国企业强调预算紧控制的背景下,深刻认识预算紧控制的弊端并加以改进和完善,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第三大题:案例分析题
1、教材P139-141案例分析7(1)联想在人员配备上采用了哪些具体方式:
答:
1、第一个方法按照柳传志的比喻,叫作“缝鞋垫”与“做西服”。即培养一个战略型人才和培养一个优秀的裁缝有相同的道理,我们不能一开始就给他一块上等毛料去做西服。而是应该让他从缝鞋垫做起。鞋垫做好了再做短裤,然后再做一般的裤子、衬衣,最后才是做西装。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
2、联想集团培养人才的第二个方法是从赛马中识别好马。在联想看来,最好的认识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方法就是让他做事。联想从1990年开始大量提拔使用年轻人。
3、联想集团培养人才的第三个方法是训练他们搭班子、协调作战的能力。联想集团一直强调,一个“团结、坚强的领导班子”是联想能够取得今天这样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把公司的总经理看作是企业组织的领导人物,那么班子就象是企业的核心堡垒。建好这个堡垒,就要求我们的人才具有很强的协调能力。联想集团的人才培养“缝鞋垫”到“做西服”的方法说明:人才培养,不但要有理论,更要注意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2)联想在用人方面给你什么启示
答:经验很多,譬如“从赛马中识别好马”,是一个非常积极有实用性的培养人才的方法,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而那些固步自封,跟不上时代变化的人就会被淘汰。联想公司培养的这些“好马”之所以能够成功率高,我想是因为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有“赛场”,即为人才搭建良好的平台,并放到合适的岗位; 2.有“跑道”,以规则规范为导向,让人才有秩序地竞争;
3.有合理的比赛规则,即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奖励评估系统,突出量化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联想公司的用人之道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我的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会更加深入和系统的借鉴其经验与教训,把企业人才培养的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及有效,建立一套符合企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我想,这是我学习本课程的最终目的。
4、教材P91-92案例分析5
1、你是否赞同那位经理关于POAR适应性的说法?为什么?
答:赞同,我认为POAR适用于商业的管理,POAR是计划职能的一种形式,计划职能是指确定目标和确定实现目标的适切手段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的总称。对于P(问题):我要求门店经理对预测在实现经营目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O(目标):问题提出来以后,需要确定目标及其先后顺序。A(活动):为了实现目标,需要制订活动的实施方案,并且配合目标的实现,制订落实相关政策。R(资源):对于提出来的问题,有了目标、活动方案及相关政策以后,我们要求编制相关的预算,对计划进行控制。
2、你觉得斯卡格斯推行计划职能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我认为POAR作为计划的一种形式是正确的,因为POAR包含了计划职能的几个主要阶段。除了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订行动方案及编制预算以外,我们还需要对影响目标的各种因素进行预测及制定相关的政策配套实施。
3、如果你是斯卡格斯,你将会如何推行计划?
【华工管理学平时作业】推荐阅读:
华工应用写作平时作业08-24
华工复试经验07-29
华工 政治随堂练习 第十章-十五章10-19
《非营利组织管理》平时形成性作业08-01
华工网络教育《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10-24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09-05
管理学原理作业(2016)09-23
护理管理学讲座作业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