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课文原文

2024-08-08

《荷塘月色》课文原文(11篇)

1.《荷塘月色》课文原文 篇一

课文《荷塘月色》词语解释

【满月】

圆月。

【幽僻】

幽深僻静。

【受用】

享受。

【弥望】

满眼。弥,满。

【袅娜】

柔美的样子。

【颤动】

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霎时】

极短时间。

【凝碧】

青翠欲滴的样子。

【脉脉】

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文中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田田】

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之句。

【蓊蓊郁郁】

树木茂盛的样子。

【宛然】

仿佛。

【风致】

美的姿态。

【参差】

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斑驳】

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文中是深浅不一的意思。也写作“斑驳”。

【倩影】

美丽的影子。倩,美丽。

【均匀】

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旋律】

也称曲调,指若干高低、强弱、长短不同的乐音的`有节奏的、和谐的运动。

【和谐】

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一例】

一律,一概。

【丰姿】

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艳歌】

专门描写男女爱情的歌曲。

【风流】

1、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

2、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3、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文中指年轻男女不拘礼法地表露自己的爱情。

【敛裾】

提一提衣裳。裾,衣襟。

【消受】

享受。多用于否定。

【酣眠】

熟睡。

【一例】

一概,一律。

2.《荷塘月色》课文原文 篇二

一、形合与意合

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 有着独特性。从英汉中连接词的数量就可以看出, 英语句法结构严谨, 句子内部有着严格的组合规则。汉语则不同, 汉语整体结构松散, 逻辑关系也属于隐性, 句中无明显的连接词, 重表意。语言本身深受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重形象思维, 而英美人重理性分析。单就英语句法结构来看, 英语中有很多连词, 而且词与词之间有固定的修饰规则。一个句子不可缺少谓语动词;而汉语虽也有类似搭配规则, 但限制比较少, 甚至一个词都可以成为一个句子。这些差异必然加大翻译的难度。汉译英时则需增补一些关联词和句子成分, 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例如:

原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译文:It has been rather disquieting these days.Tonight, when Iwas sitting in the yard enjoying the cool, 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 Lotus Pond, which I passed by every day, must assume quiet a different look in such moonlit night.

原句结构松散, 作者一开始就没有交代到底是谁心里颇不宁静, 又是谁在院子里乘凉。“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此句子的主语也并没有直接给出, 然而根据汉语的句法特点, 此两处都是对主语的省略一个是人称代词另一个可由逻辑推理出来是“荷塘”。一般来说, 英语中习惯用人称代词来代替前面所提到的人或物, 而按照汉语的习惯, 当第一人称作主语时, 主语经常省略。因此在翻译中, 这些被省略的代词就应当被显现出来。因此在翻译时, 朱纯深在译文中加上了主语I并用定语从句保持了句子的连贯, 使译文符合英语的句法特征。再如:

原文:今晚若有采莲人, 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头人”了。

译文:If there were somebody gathering lotuses tonight, she could tell that the lilies here are high enough to reach over her head.

译文中“若”被翻译成了“if”。译者又增加了“she could tell that”而原文中是没有这个信息的, 因为汉语重意合, 读者可推理出这是采莲人的推测, 译文中加入此句正好与前文的somebody照应。英汉两种语言对连词的使用是有共同点的, 英语中有并列连词如and, but, 等和从属连词如however, if, 等之分, 汉语也有如“尽管, 即使”等从属连词和“和, 与”等并列连词所以常常可以互译。故此, 作者将“若”译成“if”。然而, 由于汉语重意合, 而英语是重形合, 英汉两种语言在连词的使用方面还是有差别的。英语习惯使用大量的连词来表明语句之间的语义关系, 而汉语主要靠语境和读者的理解能力来表现文章的意义。

二、主语突出与主题突出

主语突出是指一个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是此句子不可或缺的语法单元。而主题突出是指此句子中主谓结构可以缺失, 只要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存在即可。英语句子结构紧凑, 一个句子通常都要有主语, 英语句子是不能缺少主语和谓语。而汉语的无主句较多.所以在翻译时能够成功地确定主语对于译文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例如:

原文:像今天晚上,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译文:As it is tonight, basking in a misty moonshine all by myself, Ifeel I am a free man, free to think of anything, or of nothing.

原文中无明显主语, 但整个句子依然连贯。因为对于整个文章来说, 主语“我”已经可以用逻辑分析出来。而且主语的省略可以有更多的空间给读者。这符合汉语语言特点。在译文中, 由于英汉句法的差异, 英语作为主语凸出的语言, 必须添加主语“I”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了主语后才会给读者一个清晰的译本。再如:

原文:这时候最热闹的, 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译文:the most lively creature, for the moment, must be the cicadas in the trees and the frogs in the pond——but the liveliness is theirs, Ihave nothing.

作为主语突出的语言, 英语主语和谓语作为一个句子必不可少的语法单元。而汉语中一旦一个动作或状态的参与者在主位上突显出来,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 这个主语通常会被省略。因为汉语里不存在这样的语法规则规定句子中必须有主语的存在。因此在翻译时必须找到这个句子的主语, 而对于主题突出的汉语来说则不需要。因此在汉译英时必须找到主语来明确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所指。

三、前重心与后重心

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的重心相同, 一般都落在结果、结论、假设或事实等上面, 但重心的位置可不同 (王建始, 1987) 。即英语句子一般重要部分放在句子开头, 即前重心;而汉语则相反, 把重心, 重要部分放在句子后面, 即后重心。因此,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 应采取倒译法, 即译文的语序同原文相反。例如:

原文:路上只我一个人, 背着手踱着。

译文:I am on my own, strolling, hands behind my back.

对于原文中的第一个小句, 描述了是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在路上散步的情境, 这里作者强调的是“一个人, 踱着”这种状态, 而从原文的句法结构来看, 它们都出现在小句的后边, 再看朱纯深的译文, 则把“on my own strolling”放在了句子的前边, 可以看出译者根据英汉句法的差异运用了倒译法, 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了最前边, 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从而使译文显得流畅。

四、结语

总之,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别, 英汉句法有着许多差异, 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差异才可以在翻译过程中选择最合适的翻译策略以求最大程度地在语言层次上保留原著风格, 通过对《荷塘月色》的原文及朱纯深译本的分析, 了解英汉句法结构的不同对英汉互译产生的影响。从而给予我们启示, 对之后的翻译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红.英汉句法差异与翻译的灵活性[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 (6) :29.

[2]王金平.从英汉句法对比看英语长句的汉译[J].海外英语, 2011:303-304.

3.语文课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三

1、谈谈你读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

2、找出文章中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3、探讨作者为何总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教学重点

总体熟悉课文,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二、朗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

1、思考问题:听完朗读,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是什么?

师生互动活动一:学生畅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教师归纳小结,本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主要美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⑴ 写景:

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由此看来,标题是什么短语?(并列)写荷塘和月色的文字各集中在哪段?(略)景美、语言美,第2节课深入探讨。

⑵ 感情真挚:本文既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2、师生互动活动二:找出文章中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教师明确:

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4、5、6段未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情,但通过作者对荷塘、月色优美景色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暂时沉浸到了在优美景色中而忘记了烦恼,寻得了片刻的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片刻宁静得而复失,过渡极为自然)──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心境回到现实)。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求得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心境回到现实。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

3、师生生互动活动三:作者为何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提示: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性格特点分析。

明确:

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圆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为正直的知识分子,朱先生自然倍感苦闷彷徨。他是民主战士,爱国分子,但对社会的参与意识不够强烈。中国现代作家中,郭沫若早就揭露当时的社会是血腥污秽的屠场,闻一多诅咒旧中国是一池死水,鲁迅则要掀翻延续数千年的吃人筵席。朱自清要比他们温和,他的确感到现实对正直善良的人们沉重的碾压,但还没有上升为抗争。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望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性格的支配下写成的。文章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4、教师分析以下三句话,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

⑴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⑵ “这是独处的妙处”

⑶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便觉”强调只是主观感受。这“自由的人”的片刻感觉与“平常的自己”有着差距和矛盾。

对晚上“独处”的陶醉,正是对白天尘嚣的不满,暗示“不宁静”的社会原因。

“且”是“姑且”,正表明作者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借片刻的逍遥自在来排遣心中的“不宁静”。

5、总结本课

指出作品的感情基调:

A、淡淡的喜悦;

B、淡淡的哀愁;

C、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

D、浓浓的哀愁

答案是C。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文章4~6段

3、完成练习二至五。

〖板书设计

〖预习作业

你觉得本文写景有何特色?你最喜欢写景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领略本文的画面美(写景美)。

2、领略本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

第一节课,我们重点感受了蕴含在这篇散文中的情感内核,体会了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境──由于时代和性格原因,始终无法摆脱的苦闷心情,既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作者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暂时解脱却又无法得以解脱的矛盾心情。

二、课文分析

本节课,我们将带领同学们重点领略文章的写景之美与语言之美。

学生活动一:配乐,请一位同学朗读4~6段,同学们拿起笔画下你觉得最美的句子。思考两个问题:

1、你认为这3段写景的基调是什么?你觉得这几段写景有何特色?

2、这几段写景都运了哪些方法?

这一环节学生的活动要充分,学生可以从写景的色彩、基调、词汇、修辞等角度阐述写景特点。

教师归纳明确:

1、第4段重写月色下的荷塘,第5段重写荷塘上的月色,第6段写荷塘四周在月色下的景致。

2、这几段写景的基调:优雅、幽静、素淡、朦胧。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雾是“薄薄的”,荷香是“缕缕”、“仿佛远处……”,叶子和花“像笼着……”。所以,总的色调是素淡朦胧,恰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沉静的诗人气息。

三、综合分析第4段

1、写景的大致顺序:在总写荷塘概貌后,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采多姿的荷花,再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这是按照观察的角度、视线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依次精雕细刻。

2、本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一应景物,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如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再如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隐约朦胧。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

3、从语言、修辞看:

⑴ 比喻:(含通感,不是重点,点到即可)

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期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方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启发读者展开更广阔的联想,让读者去领会作品的艺术境界。

还有多个句子用到比喻,所选择的喻体皆为柔美之物,与本体生动切合,贴切地描摹出了景物的优美。

⑵ 拟人:

赋予物以人的品格,将景物写得灵秀动人。

⑶ 叠词:

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

⑷ 骈散句结合:

用词优雅、柔美,句子既见变化,又稍显齐整,产生一种节奏上的舒感美。

四、综合分析第5段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本段有正面描写月色的句子,但更多的句子是从侧面表现月色之美的。作者通过写青雾、叶子、花、淡云、灌木、杨柳的倩影等景物,烘托了月色之美。因月色毕竟单调得很,正面是很难描摹的,于是作者借用其它景物,用衬托的手法予以表现,可谓恰到好处。

2、动词之美:

一个“泻”字,境界全出,顿时将无形化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给人医治奶白色而鲜艳欲滴的实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且与“如流水一般”不般配,失去和谐感。)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笼”字写出了雾的轻、薄、透,正合“轻纱”的比喻。(“盖、罩、蒙”等字都显得过于厚重。

“落下”沉重,表现出“黑影”的质感。(“映出”表现不出浓重)

“画”能写出月影之美。(“印”不能写出美)

3、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通感)

五、综合分析第6段

1、段末过渡自然,片刻的宁静得而复失。

2、本段动静结合,远近相间。

六、本文写景小结

这篇散文,写景细腻动人,创设了素淡、朦胧、优美的意境。阅读这一部分文字,一个个画面清晰地映现在我们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流水脉脉,月色溶溶,小径幽幽,树色隐隐。在这样的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淡淡的喜悦。景物是作者感情的载体,景语即情语,这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从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细腻,可见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其间,忘情于迷人的景色之中了。只不过,这种喜悦与宁静是淡淡而且短暂的。

学生活动二:从画中走出来,作者写到了江南采莲旧俗,是何用意。

教师明确:简单地说,可以将之理解为作者回到现实生活的表现。深究起来,写作者惦念江南,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意,以此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4~6段。

2、预习《故都的秋》:

⑴ 文章选取了哪些景物作为描写对象?能否将这些景物概括为几幅图画?

⑵ 作者笔下的秋是什么色彩的?这些色彩有何共同特点?

⑶ 探究作者性格特点与所处的时代特点?

4.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及赏析 篇四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去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像“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5.读朱自清《荷塘月色》有感:荷塘 篇五

——读朱自清《荷塘月色》有感

帖昱彤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

指导老师:张玉梅

北宋诗人周敦颐曾说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自古以来,便以贞洁、高雅的形象成为文人墨客的钟爱所在。每每读起那一首首小诗、佳句,一颗心便也如丝如缕,百转千回,缥缈在那一抹夜空之中……

闲来无事,我又捧起了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再次读起,心中的那片感悟也不是当初那番了。那字里行间隽永深长,散发着阵阵墨香,仿佛引领着我的脚步,走入那个夏夜之中……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透过晨曦与暮霭,我仿佛能看见那个身影,踱步着,漫步在这天地之间。带着些许迷惘、些许惆怅,与那荷塘融为一色……

在白天重重压力的阻挠下,早已分辨不清那人的情绪是喜,或是悲。也正是这种面喜实悲,淡淡的忧愁与那淡淡的欢喜交相结合,如指尖拨动琴弦的朗朗之声,一点一点地抽动着我的心。思绪在笔下缓缓淌过,我轻吟着,又陷入了沉思……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我缓缓地合上了书,闭上了眼。仿佛那空气之中,都弥漫着那股淡淡的荷香似的。远处的蛙声渺茫,一声儿重着一声,好不热闹。

真美。那抹恬静与自在,换作任何人都是向往的吧。

蓦地,我睁开了眼,才发觉,那片荷塘,那次蛙鸣,那个夏夜,那份美好,终不过是一梦,拥有这自在的,是那无忧无虑的蛙,与袅娜相依“卷舒开合任天真”的荷叶与花,而我,却只是过客,什么也没有。顿时,一种失落感浮上了心头。这或许便真正意义上理解作者的那篇感受吧。

是啊,“那热闹的都是他们,而我什么也没有。”万念归一,一切又回到那份彷徨。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么一片“荷塘”,美妙而独特,仿佛可以让人忘记一切的忧愁,徜徉在其中的我们,又殊不知,天亮了,一切又要归回原来的脚步。思绪,一点一点,化成了一块一块的砖,悄悄地,筑造着心中那份最初的美好,那,也就是梦。

是啊,若是仔细拜读一下他的作品,《春》也好,《荷塘月色》也好,所要表达的,不都是作者心中那份对真正意义上的美之境界的追求。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在20世纪初爆发轰动全国的“白色恐怖”中,他没有被其所屈服,坚定地与“白色恐怖”做斗争,始终不忘初心,心存一片净土。

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荷塘月色》主题再探 篇六

接下来, 文章着重描绘了月下荷塘上月色及周围的景象。应该说, 在我国北方, 荷塘是并不能轻易见到的。笔者认为, 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写, 是实写更是虚写。实写的是作者眼前的清华园中的荷塘月色, 虚写的是作者记忆中故乡的江南的大荷乡的荷塘月色。荷塘是江南最具特色的自然之景, 是作者心目中故乡的象征, 而月色更能引发游子的无限的乡思。仗剑远游的李白不就曾发出“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的感叹吗?朱自清由眼前的北平及荷塘联想到了千里之外的江南荷乡, 也自然会生发出无限的思乡之情。

在此基础上, 作者更直接明确地想起昨日的江南荷乡, 引用《采莲赋》、《西洲曲》里的现成诗句突出地告诉人们, 江南荷乡曾经何等热闹何等风流何等繁华, 人们自由自在采莲嬉游的生活多么令人神往。而今日的江南怎样?作者对此只字未提, 大家也知道, 今日的江南, 因为白色恐怖, 过去的热闹风流繁华皆成陈迹一去不返, 自然是“可惜”的, 包括作者在内的“我们”也自然是“早巳无福消受了”。今昔对照, 隐隐的流露出一种不满。这一曲笔, 委婉含蓄, 非深思不得其妙。作者再引《西洲曲》的句子, 无非是再次突出过去的江南采莲的令人陶醉, 江南的美好。紧接着作者将眼前清华园中的莲花与《西洲曲》里所写的江南莲花作了非常简要的比较:清华园中的莲花虽然“也算得过人头了”, 但没有一点江南“流水的影子”, “是不行的”, 没有江南的地道。写到这里, 作者由衷地发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叹。

笔者认为, 这“惦着江南”一句, 具体说, 这一“惦”字才是探讨主题的窗口。朱自清是治学严谨的作家, 极其注重用词准确。此处为什么用“惦”而不用“思念”?我们只要看一下“惦”的意义就可以明白。“惦”含有“思念”的意思, 但更多的是“不放心”。朱自清“不放心”江南, 原因何在?从尾注的时间 (一九二七年七月) 可以约略知道。一九二七年, 国共两党合作破裂, 时局极其动荡, 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短短的时间内, 相继发生了“四·一二”“七·一五”等反革命政变。而这些国民党反动派一手发动的大肆屠杀共产党员进步群众的反革命政变大多发生在江南, 一下子使江南处于一片血雨腥风之中。北平的反革命活动虽没江南那么疯狂, 但当时的奉系军阀头子张作霖绞杀李大钊, 也使北平满城风雨。作者敏于时局的动乱, 时刻感到黑暗现实的威压, 产生心情的不宁静也是自然的。作者由北平推想江南的白色恐怖, 对江南对时局的关切也溢于言表。处于清华园中生活还较安定的朱自清, 耳闻江南翻天覆地的血雨腥风, 对血雨腥风下的江南及故乡人民的命运十分关心。这才使他很自然地想起昨日的江南热闹风流繁华、人们自由自在采莲嬉游的情景。

昨日的江南作者虽不能目见, 但从《采莲赋》、《西洲曲》里可以约略知道。今日的江南作者也不能目见, 因为身处与江南千里之遥的北平。但作者还是可以从眼前的月下的小荷塘生发开去, 联想今日的江南月下的大荷塘月下的江南也该是“如画里”令人神往令人流连忘返吧。然而一想起今日的江南的白色恐怖, 这份遐思马上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作者极力描写荷塘之美, 而自己却无心欣赏, 形成反差。作者耳聆蝉鸣蛙叫, 感到“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因为蝉蛙是无思想感情的, 它们仍可以欢叫不停, 但作者是有思想感情的人, 有是非好恶的人, 此时此刻却“还能有什么言语?”俗话说,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江南如今到底怎样?这才是最令作者牵肠挂肚的。如真是传媒说的那般, 自然心里会“惦着江南”, 会有对江南深切的关心, 不“宁静”也油然而生。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作者对江南的“不放心”对江南的关切惦记, 才是《荷塘月色》的主题所在。

摘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抒情散文, 作者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然而, 对于文章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历来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笔者认为, 作者在文中对江南的“不放心”, 对江南的关切惦记, 才是《荷塘月色》的主题所在。

7.《荷塘月色》教案 篇七

执教者:李慧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材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探寻作者在文中情感变化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

师:王羲之的书法享誉天下,对于我们来说也不陌生,我们班上很多同学的书写也颇有王羲之的风范,我们除了刚才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外,现在我们还要来一起欣赏他的一篇佳作<兰亭集序>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意。带着问题读课文:哪些关键字能体现作者的心

情?

2、朗读过后校正字音

三、理清思路,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1、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有起伏变化了,找出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关键字。

(明确:乐、痛、悲)

2、在课文中找出作者乐的原因?

(明确:乐的原因—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3、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一种现象:人快乐到极点的时,常常心情会陡转急下,所谓“乐极生悲”,在快乐的宴集上,作者感情产生了怎么的变化?

(由“信可乐”到“岂不痛”)

4、作者的“痛”从何而来?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修短期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世事变化无常)

5、作者在第四段中,作者发出了深深地“悲叹”,作者的心情为何会从痛变为悲呢?(结

合作者人生经历)

痛是生命之痛,悲是人生之悲。为生命无情的流逝而痛,更为人生有理想却不能实现而悲

四、写一写,我读《兰亭集序》

8.读荷塘月色有感 篇八

似曾在梦中见过那在荷叶上滚动的露珠,那在皎洁月光下凌波摇曳的芙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再现了我的梦境,令人心醉。

荷的特色是洁,月的特色是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古往今来,荷花以它的清雅脱俗,独步人间,以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节操“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古今中外,人们对月光的净洁、祥和更是永叹不已。那么荷与月交织在一起时,会是怎样一幅美妙的境界呢?在《荷塘月色》中,虽然淡淡的喜悦中渗透着淡淡的忧愁,但无论是荷的清香、清雅,还是月光清静、清幽,月下荷塘所蕴涵的那种淡泊明志、宁静志远的境界让人为之陶然而动容。

在这弥漫着竟争硝烟的时代里,如荷月般宁静的人已经日渐珍稀了。在学校里,一切从考试出发,学子们明争暗斗和对手竟争时,难免不“遍体鳞伤”。在社会上人们往往为金钱而斗得“血肉模糊”,为名利而拼得“你死我亡”,还有为私仇而打得“体无完肤”。这些伤口就是用“黑玉断续膏”、“九花玉露丸”、“天山雪莲”也治愈不好。现实生活是如此的浑浊不堪,就如荷塘中的淤泥一般,又有几个能出淤泥而不染,如山泉般清澈呢?虽然竞争是时代的特征,但保持一份坦然的心境与竟争没有必然的矛盾关系,人的精神境界的清和浊关键还在于人的情操和修为,人们可以在世俗生活的滚滚红尘中苟延残喘,也可以拨开浓雾,拥抱蓝天。

9.《荷塘月色》:我凭什么爱你? 篇九

一、主题多元其实就是没主题

唐朝的杜牧说:“凡为文以意为主, 以气为辅, 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 (《答庄充书》) 清代的王夫之也说过类似的话:“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 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聊斋诗话》) 这就是说, 写文章头等重要的是要提炼好主题思想, 有了主题思想, 运用辞彩章句, 才有意义, 如果没有明确的主题思想, 尽管有一大堆材料, 那也不过是“乌合”而已。

那么,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主题是什么呢?这么多年来, 对其主题思想的“探究”、“解读”、“探微”、“揣想”一直是教学中的热点。我借助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即CNKI) 用“《荷塘月色》”及“主题”两个检索词进行检索, 可以发现1980年至2011年共有117篇是主要论述或涉及分析《荷塘月色》主题思想的, 其中有两篇文献还是落实研究生毕业论文。

教参上理出了4种有代表性的说法:“曲高和寡”的怨妻说, “个性与社会冲突”的矛盾说, 因贫困而产生的“家庭纠葛说”, “纯脆的文笔鉴赏”说。除此之外, 还有以下几种:借意象抨击了白色恐怖下的黑暗, 揭露了小人的丑恶嘴脸, 也抒发了对残酷现实的不满的“政治附会说”[2];从存在主义哲学角度解读, 提出“普通人性”的观念以及人类的两难处境即现实和自由的“终极关怀说”[3];从精神分析学角度解读, 认为《荷塘月色》其实呈现了一个主人公借助美的自然和文化平息内心的爱欲骚动的心理过程的“爱欲骚动说”[4]。

如此众说纷纭的主题解读, 真让人莫衷一是, 怪不得有人对文章主题的“说法不一深感无奈”[5], 甚至有人发出“《荷塘月色》:我们应该教什么?”[6]、“《荷塘月色》:你想教给我们什么?”[7]这样的浩叹!

我们常教育学生, 形散而神不散, 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神不散”, 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衡量散文优劣的第一标准, 是“形散而神不散”。

二、细致描写破坏整体感知

我们来看, 朱先生是如何描写“荷塘月色”的。

真正描写荷塘月色, 是从第二自然段开始的。第二自然段主要是写了小煤屑路及路旁的树, 和荷塘四周的树。第三段是一个过渡, 有写实、有自白、有一些情绪的随意而发。第四段开始才真正描写荷塘月色。先是描写荷塘, 接着第五段是描写月色, 第五段的最后一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才最终落实到“荷塘月色”。本来下面应该着重描写“荷塘月色”了吧, 可是不, 朱先生笔锋一转, 又开始描写起“荷塘的四周”来了, 照样还是描摹四周的柳树等。这样倒是照应了第二段, 可是这么一个轮回, 不显得重复、拖沓、啰嗦吗?接下来有关“采莲”的几段, 虽然对于表现可能有的主题、升华思想有所助益, 但是跟“荷塘月色”本身就没有关系了。

我们讲课时, 给学生解题讲到, “荷塘月色”即荷塘上的月色, 月色下的荷塘。可是一讲解课文我们就发现, 月色是月色, 荷塘是荷塘, 荷塘与月色从来就不是一个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交融体。从朱先生的描写肢解中, 我们无法感知荷塘月色到底有哪番别样景致值得我们就驻足张望。

即使只是描写荷塘, 也被朱先生肢解了。我们看第四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像闪电般, 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遮住了, 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可以说是文章中修辞手法使用最密集的一段了。有比喻 (比喻里还分明喻、博喻) 、拟人、通感。其中比喻的用法, 正如余光中先生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一文中所说的, “大半泛浮, 轻易, 阴柔, 在想象上都不出色”、“好用明喻而趋于浅显”、“好用女性意象”而稍显庸俗。

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毛病, 就是描写过于细致。这一点, 在杨昌江《朱自清的散文艺术》中也有所分析:“朱自清的所谓把描写对象‘剥开来看, 拆穿来看’, 其实也就是说要分析解剖, 把描写对象解剖为一个一个组成部分, 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去观察描写, 并且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角度去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 以及它们的运动和变化。”杨文是从对朱自清散文旌扬的立场和态度去分析的, 而我却认为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一个极大毛病。散文虽不是“妙处难与君说”的诗歌, 将荷塘整体美掰开了揉碎了的描写方法虽无不可, 但是未必效果好———用铁线描摹氤氲水汽, 可能会反失其真。余光中先生也说了, “交代太清楚, 分析太切实, 在论文里是美德, 在美文, 小品文, 抒情散文里, 却是有碍想象分散感性经验散文坏习惯。”

其实, 现代文学史上散文经典很多, 堪入中学教材的应该也很多, 如何其芳的《画梦录》、早殁的梁遇春留下的37篇小品文, 等等, 不说篇篇是经典, 应该有那么几篇是堪比甚至超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吧。

参考文献

[1]程光炜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7月, P107.

[2]陈建昌:《&lt;荷塘月色&gt;主题探微》, 《文学教育》[J], 2009.12

[3]张爱华:《浅谈&lt;荷塘月色&gt;主题多义性及其形成原因》[J], 《新闻天地》 (论文版) , 2008.2

[4]同上。

[5]同注[5]。

[6]张强:《&lt;荷塘月色&gt;我们应该教什么》, 《中学语文教学》[J], 2006.6

10.荷塘月色赏析 篇十

《荷塘月色》一文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 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虽然在主体部分集中笔墨写景,但这些景都是为抒发感情服务的,是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章因情而起,是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出去荷塘,赏塘中美景,进而引出江南采莲的旧俗,令“我”惦起江南,最后又回到家中。在这里,作者的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时间不长,但感情却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我认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文中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求得片刻宁静的淡淡的喜悦。文章开篇即写“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定下了低沉的感情基调,接着写路是幽僻、寂寞的,月和云是淡淡、朦胧的,树影是参差、斑驳的,树色是阴阴的,远山是隐隐约约的,而蝉声与蛙声虽然热闹,但却与“我”无缘;接着又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惦起江南,感慨颇多。如此等等,无不让人感觉到作者心中那淡淡的忧愁。

直接而集中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第三段的内心独白。这一大段独白,是从不宁静到观赏荷塘月色的怡然自得的一个过渡,表达了作者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寻求摆脱冲突的愿望。作者的这种心情,在月下荷塘这样一个幽美的环境中,表现的便是忧愁与喜悦相交织的审美情怀。

11.《荷塘月色》案例1 篇十一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第一课时:理清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了解作者心里“不平静”的原因及揣摩末几段作者联想的用意。)

主题:揣摩文章主体部分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教学过程

(播放《荷塘月色》Flash影片片头: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高悬,静静的荷塘中,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伴着轻柔的音乐,从一片荷叶中探出头来,慢慢绽放。从盛开的荷花花蕊中现出《荷塘月色》的文题及作者。)

师:看到我设计的篇头了吗?看到花儿盛开,心情怎么样? 生:很好!

师:有一个成语是形容人很高兴的,与花开有关,是什么? 生:(笑答)心花怒放。师:花儿开放是写什么? 生:写景。

师:你们看到花儿开放,很开心是写什么? 生:写情。

师:写景是为了什么? 生:抒情。

师:(导出本课主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师:大家请看文章标题,为什么标题是荷塘、月色,单写荷塘或单写月色不行吗? 生:(思索)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剧场去看一看,那儿的舞台去看一看,那儿的舞台是什么?(指标题暗示)

生:(小声)荷塘。师:舞台的灯光是什么? 生:(大声)月光。

师:舞台上没有灯光行不行?为什么? 生:(肯定地)不行,看不清表演。师:要是只有灯光,没有舞台和表演行吗? 生:(摇头)更不行!

师:所以荷塘和月色不可分开。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塘上的月色。

师:好!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理清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这节课我们进入文章的主体部分:第四第五第六段。

师:大家听我范读一下四到六段,用心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情感。

(播发Flash影片展现荷塘月色不断变幻的美景,师伴随音乐范读,声情并茂;生美美地看,美美地听)师:景色美不美? 生:(由衷地)美!

师:什么美?为什么美?(多媒体展示问题:

1、作者描写了哪些荷塘风物?)师:我们首先看看第四段都有哪些演员上台? 生:(学生七嘴八舌)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师:第四段写的是荷塘还是月色? 生:(齐声)荷塘。师:第五段是给演员制造气氛的,是哪些景物? 生:月光、月色、树影。师:突出的是荷塘上的—— 生:月色。

师:看第二个问题(多媒体展示)第四段写荷塘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 生:动态。荷塘上有风,吹动叶子和花。

师:对,这是直接写动态。“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要靠鼻子闻,歌声要靠耳朵听,把人的不同的感官用比喻的形式沟通起来,这种修辞方式叫做——通感。举个例子吧,说“杨钰莹的歌声很甜”,声音是耳朵听到的,甜是嘴巴尝到的,两种感官沟通起来,更形象。第五段也有一个通感句,大家能找出来吗?

生: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师:很好!第四段开头,作者写荷叶用了一个比喻是什么? 生: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师:你们觉得叶子像裙子吗? 生1:不太像。生2:是像“舞女”的裙。师:有什么区别吗?

生:舞女跳舞的时候就像了。师:噢?说说看!

生:不跳舞的时候裙子是垂下来的,跳舞时裙子就会转起来,转成荷叶的样子。师:荷叶什么样子啊? 生:圆圆的。师:还很舒展是吗? 生:是。

师:想像一下,满塘的荷叶都在做什么? 生:跳舞。

师:是动态还是静态? 生:动态。师:荷花在做什么? 生1:在害羞

生2:在表现自己的美丽。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

师:荷花是什么状态? 生:动态。

师:微风吹过来之前,叶子和花是什么状态? 生:静态。师:这叫做静中—— 生:显动

师:所以第四段突出的是荷塘的动态。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突出荷塘的动态呢?是为了表现什么? 生:(思索中)

师:(提示)毛泽东在他的《沁园春·长沙》中有一句词“万类霜天竞自由”,他由自然景物的自由自在想到了什么?

生:人民的不自由,受压迫。师:那么朱自清看到荷叶荷花的自由自在,生机勃勃会产生什么样的愿望呢? 生:追求自由。

师:实际上作者在写景的同时也是在写自己的思想情感。好,我们看下一个问题(多媒体展示)第五段写月光突出了动态还是静态?

生1:静态。月光是静静的,雾是薄薄的,云是淡淡的,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气氛。生2:叶子和花在月光下像是在梦中,后面还提到“小睡”静了才睡得着。

师:很好!静静、薄薄、淡淡都属于叠词。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也运用了叠词,给人一种轻轻悄悄的宁谧的感觉。“梦”、“小睡”更加重了静的色调。此外,作者还运用了一些精当的动词,大家能找出来吗? 生:泻、浮、落、画。

师:听一听这些动作有声音吗? 生:没有,很静。

师:作者要捕捉到这些细微的动作,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心境? 生:内心平静。

师:作者刚出家门的时候,心情如何? 生:不宁静。

师:也就是说,心里不宁静朱自清在荷塘月色的美景中暂时获得了宁静。作者对眼前美景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爱!

师:爱到了什么程度? 生:陶醉了。

师:现在我再问大家我开头问的问题,朱自清笔下的景色为什么美? 生:因为景中有情。

师:非常好!看最后一个问题(多媒体显示)荷塘的一动一静与作者的情感有何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格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师生总结:

(师板书)荷塘——动态美——追求自由

月色——静态美——暂获平静,陶醉其中

↓ ↓

一切景语 皆 情语

师:关于作者的性格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问一男生)假如你是六个孩子的父亲,妻子儿女一大家全指望你养活,你工资又不高,你有什么感受?(男生):很累,有压力。

师:假如你生在七八十年前,经历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看到国民党疯狂屠杀共产党和进步革命青年,你会参加国民党还是共产党? 生:共产党。

师:可是那时共产党的力量很小,随时都可能被杀。生:那我也要参加共产党。师:你的妻子儿女怎么办? 生:……

师:朱自清那时候作何选择呢?他选择了逃避,不参加任何一方。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生:理解一点了。师:同样是白色恐怖下,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鲁迅会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他的语言象投枪,象匕首,时时体现他的疾恶如仇的性格。而朱自清的性格相对来说较平淡,平和。他从荷塘月色中获得喜悦,他的喜悦是—— 生:淡淡的。

师:淡淡的喜悦中还掺杂着哀愁,哀愁也是—— 生:淡淡的。

师:能举例说明一下体现他哀愁的句子吗? 生:月亮不能朗照;灌木的黑影……

师:第四到六段中,哪一段的哀愁相对来说多一些? 生:第六段。师:比如说 生1:阴阴的树 生2:没精打采的路灯光 生3:蝉蛙的大声叫嚷。

师:好!让我们回顾一下整篇文章的结构。师生总结:(多媒体显示)

(《采莲赋》、《西洲曲》)

(联想)

游踪(明线):出家门————到荷塘————归家门

(荷塘、月色、四周)

情感(暗线):不平静——淡淡的喜悦————不平静 淡淡的哀愁

师:找一个同学把文中情感用线画出来。(生画一曲线)师:看他画得像什么? 生:(笑)心电图。

师:其实散文中的情感和人的心电图还真有相通之处,体现鲜活的生命,丰富的内涵;“———————”这样的呢? 生:(大笑)死了……

师:这样的就没了血肉,没了情感,是吗?!正所谓,“人贵直,文贵曲”。师:这节课,我们感悟了情与景的密切联系,接下来我要考考大家了。(多媒体展示材料)

寒飒飒雨林风,响潺潺涧下水。香馥馥野花开,密丛丛乱石磊。闹嚷嚷鹿与猿,一队队獐和麂(jǐ)。喧杂杂鸟声多,静悄悄人事靡。那长老,战兢兢心不宁;这马儿,力怯怯蹄难举。师:这段文字选自《西游记》,大家猜猜长老是谁? 生:唐僧。

师:先不告诉大家具体情节,思考一下这段景物描写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这段景物描写中大家能听到些什么声响?什么发出的? 生:飞禽走兽。

师:由些可以断定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生:深山野林。

师:飞禽走兽的纷杂声体现了唐僧什么样的心情? 生:害怕。师:此时,唐僧还没收徒,他的随从已被妖怪吃掉,他自己则被一仙人搭救,幸免于难。他独自走在去往西天取经的路上。飞禽走兽的纷杂声很自然地体现了他忐忑不安的心境。

师:再看下一个材料(多媒体展示)

灵鹫(jiù)峰头聚霞彩,极乐世界集祥云。金龙稳卧,玉虎安然。乌兔任随来往,龟蛇凭汝盘旋。丹凤青鸾(luán)情爽爽,玄猿白鹿意怡怡。八节奇花,四时仙果。乔松古桧(guì),翠柏修篁(huáng)。五色梅时开时结,万年桃时熟时新。千果千花争秀,一天瑞霭纷纭。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师:这段景物描写又体现了人什么样的情感? 生:喜悦。

师:确实如此,唐僧一行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功德圆满归来。这里,各种动物、植物全都展现喜悦,服从同一个指挥棒,那就是—— 生:人的情感。

师:所以景物常常寄予着人的情思。看最后一道题(多媒体展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师:大家猜猜,哪句是林黛玉的诗,哪句是史湘云的?为什么?

生:第二句是林黛玉的。林黛玉才气逼人,但多愁善感。相反史湘云比较乐观开朗,所以是第一句。师:两人身世相似,都是自小没了双亲,为什么她们笔下会有如此不同的景物? 生:两人性格不同。师:于此有什么启发吗?

生1:无论什么性格的人,都可以写出感人至深的景。生2:景中必须有情,才会感人。生3:情景交融是一种不错的写法。

作业:任选校园中一景,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题目自拟。

教学反思:《荷塘月色》这一脍炙人口的佳作,我自己在读高中时就喜欢。但真的选上这一课题时,我却不知从何入手了,因为是名篇,70多年来研究的人实在太多了,而且这篇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是数不胜数。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突出这篇散文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对于“情景交融”四个字,学生并不陌生,但他们的认识感悟能力及运用能力还处于较浅的层次,而《荷塘月色》是一篇绝好的典范。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多媒体展现文章主体部分一幅幅优美画面,同时伴乐范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中,引发、调动学生的审美想像与审美联想。引导他们由表及里,细致入微地感受和体验作品中动静结合、借景媒情的妙处。体查作者用景物变化暗示情绪变化的含蓄之美。在引导学生时,我力求贴近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打开他们的话匣子,让他们大胆地想,大胆地说。拓展部分,我选了《西游记》和《红楼梦》上的段落、句子。目的是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让他们了解,每个人的独特的心绪、性格对自己来说都是挖不尽的宝藏,准确生动地借助景物传达出来,会是一道道与众不同的风景。

上一篇:五种意识学习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下一篇:2022年卫生监督执法考试题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