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荐书的写作方式(通用10篇)
1.自荐书的写作方式 篇一
个人自荐书的写作与范文
写个人自荐书的时候要首先明确你的目的是求职!要达这个目标,第一步应该是使对方对你的资料注意,并且发生兴趣,这样你才可能获得面试机会。要引起对方的注意你的自荐书中一定要有特色。例如:你的书法不错,你就充分展示你的书法水平。你个人的专业正好与当前岗位吻合,那么你就需要重点充描述你在本专业上的能力。
个人求职者应该明白,期望获得这个职位的竞争者众多,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你的自荐书是否优秀很可能是你能否得到面试机会的关键。因此:求职者一定要保证你的个人自荐书是最独特,目标最明确,最能吸引对方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位个人求职者的自荐书范文:[此范文仅供参考,请求职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编辑修改,然后使用] 文员原创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我是一位中专毕业生,毕业于武汉物资材料学校,在校期间,一直努力刻苦的学习专业知识,如今顺利毕业。今天得知贵公司招聘仓库管理人员,本人通过对自身条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自己非常符合贵公司的招聘条件和要求,于是毫不犹豫的向您提交了这封个人自荐书:期望通过自己的毛遂自荐,能得到您的认可,并且成为贵公司的一员!以下是本人的求职资料,感谢您的翻阅!
由于我的专业是材料与物资的储备,运输,制造,统计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控制,所以对于物资的流通,原料采购,储存以及仓库管理方面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再加上本人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熟练运用word,excel等软件],能独立高效的完成原料的统计管理以及报表的制作等工作,最重要的是实习期间[为期一年],本人曾独自完成了武汉xx公司的仓库管理工作,并获得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这加强了我胜任贵公司仓库管理工作的信心!
使几年的学校教育培养了我耐心,细致,刻苦,严谨的良好品质,也培养了我对物资,材料管理工作的兴趣与热情,我相信自己目前已经有能力完成公司的仓库管理工作,期待获得您的认可,如果您有进一步了解本人的兴趣,我将非常乐意与您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详谈!
求职人:xxx
2.自荐书的写作方式 篇二
一、“循环随笔”的实践探索
所谓“循环随笔”, 就是将班级学生分成六人一组, 每天一人写随笔, 其他人对其进行评议, 并与作者进行交流;同一组员的随笔习作写在同一本子上, 通过“一写一评或多评”的方式六人依次循环。
(一) “循环随笔”的一般流程
1.建立随笔习作小组。以前后桌六人为一学习小组 (每位组员可用真名亦可用笔名) , 推选出组长, 讨论确定组名。这一环节中, 学生会绞尽脑汁献计献策, 组名也精彩纷呈令人赞叹, 如“漫步云端”“成功彼岸”“蜗牛”“精彩六人行”“纯男子地带”等。
2.写随笔文集序篇。循环随笔本, 也就是小组成员的文集。由全体组员商议, 一人执笔写序, 以示全组组员的共同意愿和努力方向。现摘录两篇如下:
———我们用细细的笔尖, 谱写从青春走来的一路风景, 但愿这不是像流星那样只一现, 而是回忆, 永远, 永远!
———随笔是记录我们成长的一支笔, 在繁重的学习之余, 坐在安静的教室, 认真地将自己交给手中的这支笔, 书写着自己的思绪, 尽情挥洒出自己的精彩, 为青春留下印迹。
3.商定随笔主要话题。随笔虽说是意到笔随, 随“心”所作, 但事实往往会因为无范围限制而出现“随便而作”、“信笔涂鸦”的现象。因此, 适当确定话题很有必要。让学生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比教师拍拍脑袋想出来的命题作文更加生动。学生确定的随笔内容主要有:与课文相关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社会现象等。
4.实行一写一评循环。随笔采用“一写一评 (多评) 一交流”的方式循环进行, 这样, 同学之间互相借鉴, 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既增强了写随笔兴趣, 有助于写作水平提高, 又增强了集体凝聚力。
(二) “循环随笔”的评议指导
“评议指导”即指导学生如何去评价一篇随笔习作。教学中, 笔者要求学生从语言、立意、结构、内容、情感等方面去评价随笔习作。在评与被评过程中, 学生对怎样写随笔越来越清晰, 作文水平逐步提高。
1.语言评议。语言是情感交流的载体, 正是这神奇的语言, 使我们的文章具有了灵魂。随笔里充满着学生千种万种的情感, 为了引导学生把藏在心里的情感用最适合最美丽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随笔评议中, 笔者指导学生用多元标准进行语言评议。如果语言流畅而且能够运用修辞手法或语言富有个性 (或秀气柔美或豪放爽朗或诗情画意或幽默犀利等) 的, 即可评为“富有文采”的语言。这样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有意识地练习使用有文采的语言。正是这种让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得到最佳评价的多元标准, 渐渐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内容评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作教学生活化”就是要不断地引导学生俯拾生活真实, 或一草一木一石一鸟, 或一举一动一事一物。学生的思想一旦与生活“碰撞”, 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作文素材也就源源不断。
比如, 有位学生在习作《家乡的特产———缙云烧饼》中这样描述:“有经验的师傅, 早已通过通风口、加炭等手段把火候控制得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然后, 他们通常会坐在竹椅上, 悠闲地哼上一段小曲, 或是掏出一支烟, 亦或是呷上一壶香醇的乌龙。片刻之后, 再从容地把一旁的酥饼取出。色泽鲜亮, 酥脆可口, 回味无穷, 真是酥饼中的佳品, 叫人感叹‘此饼只应天上有, 人间难得几回闻’。”
当学生将自己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点思考、一丝感悟诉诸笔端时, 评议者抓住机会给予鼓励。评价的方式很多, 有数百字的文字批语, 也有小到在随笔本上画上一张可爱甜美的笑脸、一个香甜诱人的苹果, 抑或是一个红艳艳的五角星, 充满着情趣。尽管方式不一, 但收效相同, 点燃了学生心底的写作之火, 而且愈烧愈旺、愈烧愈炽。写作素材越接近生活, 就越有真情实感。文章就有了生命, 有了灵魂。
3.立意评议。立意在文章中起着灵魂性的作用, 一篇作文的深度和价值都在立意中体现。教学中, 笔者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对随笔立意的评议, 以期改变学生的“作文难, 难作文, 千头万绪难成文”的混沌现象, 尽可能指导学生写出“立意新颖、深刻”的文章。立意新颖, 即想别人所未想的, 关注社会焦点、热点等, 立意深刻就是思想有深度, 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分析步步深入。
比如, 学生习作《阳光灿烂的雨天》一文, 把“阳光”比喻为我们身边存在的亲情、友情等人间温情, 而把“雨天”比喻为生活中遇到的窘境与不幸。立意新颖在于“阳光灿烂”与“雨天”本身是一对矛盾, 而作者别出心裁, 通过喻意, 透视出“人间处处有温暖, 即使身处困境也会得到援助”的哲理, 又巧妙地融合了这两个不可能同时发生的现象, 使人眼前一亮。
4.结构评议。好文章是非常讲究结构的。一个华丽、动人心弦的开头往往会引起读者的兴趣;一段富有深意、引人深思的结尾会让读者回味无穷。所以, 在结构评议指导中, 笔者激励学生找出“结构安排上的特色”。如开头力求“凤头引蝶”;结尾不忘“画龙点睛”;中间尽量“呼前应后”。此外, 还指导学生运用题记后记的形式、总分结构等, 使文章更显层次感。
5.情感评议。文章不是无情物, 作文如果没有情感, 就像人失去了流动的血液一样, 没有生命。教学中, 笔者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对文章情感的评议, 力求改变学生“无病呻吟”的现象, 避免写出矫情造作、感情虚假的文章, 尽可能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 “循环随笔”的强化措施
为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坚持写“循环随笔”, 实践中, 笔者采取了“一周一主题”、“捆绑式批改法”、“重评比多交流”、“制班刊登作品”等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逐渐实现了由会写到乐写甚至常写常新的转变。
1.一周一主题。指导学生评议随笔, 第一步为“单项评议”, 就是指导学生从评议文章的语言、立意、结构、内容、情感开始训练, 一周评议一个方面, 依次循环;第二步为“多项评议”, 在“单项评议”的基础上, 每周评议文章的两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第三步为“综合评议”, 即指导学生全面评议一篇习作。
2.捆绑式批改法。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 对“循环随笔”采用了“个人与小组捆绑式”的批改方法, 既给学生个人的评议作批语, 又给全组的随笔习作作评价。教师批改后, 再由组长作一周小结, 并确定下次的练笔重点。
3.重评比多交流。为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 开学初, 向学生宣布随笔设置的奖项, 有“班级十佳评论员”、“最新立意奖”、“最富文采奖”、“书写美观奖”、“最具进步奖”、“最佳合作奖”等, 指明了学生写随笔的努力方向。交流, 一是“评议交流”, 就是评者与被评者面对面双向交流;二是“赏析交流”, 即每周学习小组推选两篇比较精彩或进步大的文章在组内交流, 再每组推出一篇, 由组长说明推荐理由, 作者在全班交流 (朗读文章并谈自己的写作思路) , 最后让同学点评。
4.制班刊登作品。为使学生写作热情具有持续性, 笔者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制作了班刊, 让全班同学传阅欣赏佳作美文。首先由语文课代表负责成立“班级随笔编委会”, 每周由作者录入文章, 编委会成员校对排版, 每个月出版一期。学生看着那一篇篇铅字文章, 心中不禁涌起阵阵激情。只要教师多给学生创建一个舞台, 学生做得绝对精彩。
二、“循环随笔”的主要价值
1.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循环随笔”因其特有的操作流程,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实现了学生学习自主性与小组合作式的结合。一方面, 写什么由学生自己确定, 怎样写让学生自己操作, 通过写与评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 “一写一评”循环、“评议交流”、“赏析交流”、“捆绑式批改”等, 把学生融成一个整体, 促使他们不断合作, 在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中学会写、乐于写, 最后向写得好的方向发展。
2.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转变。教给学生“方法”是现代教学的要求。“循环随笔”通过指导学生评议随笔习作来提升写作水平, 突破了传统的作文知识教学模式, 是对方法教学的有益尝试。同时, 传统的“生写师批”作文教学形式的信息交流是单向的, “循环随笔”把师生单边活动扩大到师生、生生的多边活动, 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也提高了教师的作文教学实效。
3.营造了浓厚的对话氛围。在“循环随笔”教学过程中, 教师保持一种“对话者”的身份, 以真诚、平等、欣赏的态度为学生搭建一个又一个积极参与随笔对话的平台, 引导学生进入对话状态,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与自我、亲人、历史、自然、哲人等对话, 由此学生写随笔的兴趣浓厚、热情高涨。正如一位学生写道, “写随笔就是为了记下每个精彩而心动的瞬间, 让自己静静地和心灵对话”。
3.基于写作的方式进行古诗教学 篇三
[关键词]古诗教学 写作 想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9-084
每一首古诗都是作者在当时的背景下记录的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诗词中的内涵,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但能够朗诵和理解古诗的诗意,还要求学生能够品读欣赏古诗的言语艺术,能够进入当时作者写作的情境,真正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本文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探讨基于写作方式进行古诗教学的实践。
一、在基本要素的提取中理解古诗字面意思
练习: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成一篇作文,提取出古诗中作文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以此完成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
从“烟花三月”可以知道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在初春的三月,从“故人西辞黄鹤楼”可以知道事件发生的地点在黄鹤楼。这首诗所描写的事件是在唐朝玄宗时期,孟浩然到洛阳求仕未果,故决定漫游古时吴国和越国的故地,他要从武昌乘船去扬州,而李白当时正好在江夏游玩,二人在武昌相遇。这样,学生通过对作文这几大基本要素进行整理,对古诗的字面意思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氛围,为学习好这首诗做铺垫,教学方法简单有效,事半功倍。
二、在作文中想象古诗中的诗情画意
拉斯金说过:“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我国的古诗言语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古诗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主要是由于古诗中含有丰富的意蕴,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表达出来的。况且小学生接触古诗的时间比较短,再加上自身的生活阅历有限,不可能做到“字求其训,句索其意”。如果过于追求量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文章不理解,而如果一味追求精讲细究,忽略学生的年龄特点,则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古诗的热情。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进行古诗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热爱古代文学,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必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只要求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出美丽的江边风情:广阔的江面上,几艘小船飘来飘去,配上音乐,出现“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两句,同时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我的朋友孟浩然要去扬州大展宏图了,恰巧时间是阳春三月,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我祝福好友一帆风顺。
三、在作文内容中体会诗人真实的情感
新课标明确规定,小学中年级的古诗教学应该做到“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展开想象,获得诗中的情感体验,感受言语的优美”。这就从方法步骤与培养目标两个相互联系、螺旋上升的方面,为中年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
古诗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诗中的词句,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语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勾画出友人离别时的情景。李白借景抒情,用绘画的手法呈现出一幅大江送行图。诗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是在写景,但诗中所描述的细节是李白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他一直送朋友到船上,然后在江边目送友人乘船离去。船愈行愈远,帆布的影子已经模糊不清,李白却久久不愿离去,直到船影完全看不到,消失在天空的尽头,这时李白才注意到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向远方的水天交接之处流去。在文章中,作者用 “孤”“远”“尽”这三个字来寄寓自己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老朋友今番远去,何日才能相见?此刻好友孤零零一人,旅途不免寂寞,但愿他一帆风顺,一路平安。这种内心独白正是借景抒怀。“唯见长江天际流”,承接前句,托物寓意。一片孤帆消失了,面对悠远无尽的江水,诗人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长江。这滔滔江水,那远去的江帆,满溢着诗人惜别的深情和无限的眷恋,让人回味无穷。这时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想象二人离别时会说什么,做什么事情。在课堂中进行第二次练笔,再现李白当时的情感世界。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对文章写作背景前后知识的掌握与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以往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对作者进行简单的介绍,这对没有历史知识背景的学生来说,掌握是比较困难的。古诗的教学应该更加注重作者写作情境中知识的传授,以现代作文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写作进行古诗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情境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在奇异灵空的文学世界自由飞翔,同时做到读写交融,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个人求职自荐书写作 篇四
一、我的价值观
“德才兼备”,德重于才,无德则无才。我认为,工作的内涵是报效祖国,是奉献,外延才是满足自己,是索取。无论是在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努力工作始终是本分。作为一名团员,多为人,多为集体,少为己,才不愧为优秀人才。新世纪新形势新变化,唯“德”不可变。
二、我的学习
将摄取科学文化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我热爱学习,凡是有用的我都乐意学。大学三年我将兴趣作为学习的催化剂,在掌握全面专业知识的同时,主动学习计算机知识,并达到了熟练操作的程度。为适应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经常阅读经济类报刊杂志。最重要的是,我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学习。
三、我的特长
我的特长是电脑操作和网页设计,至今有两个个人主页。同时我还爱好篮球足球。在公司里,将特长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必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我的人生信条
言必信,行必果。
五、我的爱好
爱好学习,电脑,上网,篮球等。
六、我的突出优点
责任心强,善始善终。办事认真,肯吃苦。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再学习能力。善于总结、反省。
七、我当前的缺点
办事不够大胆。自制力不够强。缺乏领导风范。
八、我的目标
我的目标暂时不是立足于那些什么经理职位,我希望在我参加工作以后,稳扎稳打,尽快成长为业务素质过硬的专门人才,在岗位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校园走向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我已经做好了迎接任何挑战的准备,迎难而进,争取质的进展。并恳切希望能和贵公司一道搏击于21世纪的经济浪潮中,同进同退。
随信附上个人求职简历,盼面谈!
5.求职面试自荐的方式 篇五
(一)现场自荐
这种自荐方式,要求求职者必须亲临用人单位或招聘现场。其优点是直接面对用人单位,便于展示自己的风采,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表现出色,可能会被当场录用。其缺点是涉及面有限,有时受时间、精力和地域的限制。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在和毕业生签约之前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和毕业生见面,所以说,无论你以何种方式自荐,都有必要学习和掌握现场自荐的技巧。其实现场自荐详细划分还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方式:
1、登门自荐。即带上自荐材料亲自到用人单位推荐自己。
2、参加人才招聘会自荐。即带上个人自荐材料到人才招聘会的现场推荐自己。
3、在实习或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荐。即通过各种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推荐自己。
(二)书面自荐
即通过邮寄或递送自荐材料的方式推销自己。此种方式覆盖面宽,可以扩大自荐范围,不受时空限制,不受“临场发挥”和“仪表效应”的影响,也是毕业生求职择业过程中常用的自荐方式。
(三)电话自荐
即通过电话推荐自己的一种求职方式。在求职过程中,电话自荐起着“敲门砖”的作用。充分利用电话接通后那短暂的时间,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自己,尽可能给对方留下一个清晰、深刻、良好的印象,为面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广告自荐
这主要是借助有关毕业生就业的人才杂志、报纸、广播或电视等媒体向社会推荐自己。这种方式覆盖面宽,受众广泛,易达到“广种博收”的效果。部分长线专业、非通用专业或有特殊专长的毕业生采取这种方式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网络自荐
这是近年来借助高科技工具新兴的一种途径。毕业生可将自己的自荐材料甚至照片上传至专门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或人才招聘网站,也可以直接给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发送电子邮件。这种方式受众广泛而且层次较高,供需双方可在网上及时交流(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沟通,且成本相对较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自荐方式今后会被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和企业招聘人员所接受,
毕业生利用网络自荐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利用本校就业网站发布自己的择业信息。现在,很多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毕业生就业网站,毕业生可以方便地在学校的就业网站上发布自己的择业信息。
2、利用专业的求职网站。很多专业的求职网站每日动态地发布大量工作职位和个人发展信息,而且专门为求职者开辟求职主页,方便求职者注册使用。
3、利用用人单位的招聘网站。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用于展示自己的形象、宣传自己的产品、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等,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招聘人才。毕业生可以直接登录它们的网站,或者在其他网站上查找企业的网站,录入自己的求职信息。
4、还可以采取更为直接的方法在网上推介自己——建立个人主页,它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展现张扬的个性。成功制作一个Web页面,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把握好三个原则:
(1)内容要真实简明。
(2)页面要清晰明了。避免使用太多文字,没有谁愿意看大篇幅的文字。
(3)适当使用色彩。图像会增加浏览者的兴趣,并为页面增加专业化色彩。但是,注意不要做得太花哨。
(六)间接自荐
1、学校推荐。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学校向毕业生推荐的单位往往是主动向学校提供明确的用人需求,或是与学校有密切关系、相互信任的用人单位。因此,就业信息可靠,用人单位的情况明确,值得依赖。同时在用人单位看来,学校对毕业生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学校对毕业生的推荐可信度高,有权威性,因此,经过学校的推荐,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往往容易相互认可,成功率较高。
2、他人推荐。即利用老师、父母、亲友推荐从而达到自我推荐目的的一种自荐方式。有的教师与一些对口用人单位的领导或业务骨干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或已在某个行业、学科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声望,因此,他们的推荐容易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和信任。当然,父母、亲友的推荐可帮助毕业生扩大自荐的范围,对自己的成功择业也会助一臂之力。
6.自荐书的写作方式 篇六
关键词:高中作文,写作技巧,教学方式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全面,文史与理工人才都需要较高的文笔,以充分表达自身的情感与思维,更好促进学习与生活质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教育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语文写作教学对于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不可或缺,教师需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敢于表达内心真情实感,切实提升写作素养。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过于重视文体形式,忽略文章内容
由于社会对高考的高度重视,语文考试作为高考的第一场考试,每次作文题目都会成为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就近些年来看,高考作为语文教学的风向标,为了获取足够高的分数,在文体上趋于保守态势,大部分学生采取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等形式,这种现象是与教学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过于注重文章的体裁,注重对以上三种文体的训练,却忽视了写作教学的多元化、个性化,学生不敢尝试新体裁,不愿尝试新形式,导致在写作中缺乏足够的思维活跃度与亮点,降低了文章整体的情感表达。
(二)评分标准量化,分数论思想过于严重
应试思想在写作教学中同样存在,如何在短时间内写出有亮点、有高采分点、形式丰富的作文成为很多教师研究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应变能力的。但是,如果在平时的训练中过于强调标准作文写法,则会偏离作文的实质,使学生成为作文的被动者,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另外,严格执行作文量化标准,忽视作文本身的情感表达,也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背道而驰。
(三)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
很多学生在作文上过于关注字数,在不少考试中,甚至在凑字数的现象并不罕见,其最为根本的是将作文视为一种痛苦、枯燥、无味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反思这种状况,是否在作文教学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是否教学内容偏离学生实际,成为空中楼阁?教师是否能单纯依赖多媒体技术而推动教学?
二、高中语文写作创新式教学方式
(一)创新式教学方式:逆水行舟,反弹琵琶
逆水行舟,反弹琵琶,是指在高中作文写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以违背常规的方法与手段,进行反向式思考,从而发现与解决相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单独设定一定的教学目标,采用阶段性、阶梯式不断加大写作难度,从而不断加强学生的逆向思维的训练。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逆向思维的同时,不应对论点强词狡辩,打擦边球。教师需要加强教学控制,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例如,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学生可以从反面举例,以佐证论点,以伺行文。因此,教师的创新式教学更应从自身打破常规,通过自我剖析,分析自身在思维方式上的固化模式,从而以自身为反面教材,引导学生树立新的逆向思维模式。
(二)创新式教学方式:大题小做,限定范围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遇到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感到棘手,范围太大,言不由衷,分数自然上不去。过于关注细节,却使文章缺乏大气,容易钻牛角尖,走进死胡同。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引导时,可以加强学生对作文题目的学习与研究,正确审题,科学划定写作范围。另外,通过对名家作品的研读,使学生正确划分文章结构,搭建文章框架,正确处理逻辑思维表达顺序。例如,在关于“父辈”的作文练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作文题目窄化,可以写成“父辈的辉煌”“父辈的责任”等等。采用科学、严禁的教学技巧,可以使学生养成创新的思维方式,提高写作素养,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
(三)创新式教学方式:广泛阅读为基础,加强课内外名著联系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课外阅读不断提升自身文学修养,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举办读书交流会,鼓励学生交换读书笔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好的阅读习惯能丰富文章内涵,提升文章层次。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积极推荐高中生阅读书目,与学校图书馆加强合作,设置班级图书角,推动读书漂流活动,全方位为学生创造出读书氛围,为学生的作文素养提高奠定外部基础。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强文学素材的积累与应用,定期进行写作比赛,设置专门奖项,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
(四)创新式教学方式:走出课堂,加强与大学院校文学系的合作
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将课堂扩大化,走出教室,将课堂设置在临近的大学中,为学生作文灵感的产生创造机会,丰富学生课外体验。同时,教师可以积极与大学教师互动,在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使学生提前感受大学氛围,为学生营造出独特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环境的变化,深入体会高中生的心理情绪变化,采用科学的手段加以引导,提升学生对文学、对作文的真实情感,从而为高价值的写作做好基础。因此,高中生的写作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平时练习、教学以及考试等多方面进行实践,以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结语
高中语文教学没有固定模式,需要教师依据学校与学生的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与手段,提升学生对于写作的认识,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文学体裁,丰富学生的文学体验,从而为学生的写作创造出更多的外部条件。同时,学校也应积极组织不同年级的作文竞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也应积极关注作文本身,降低对高考的关注,从而全方位促进高中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汪敏才.巧借东风云水意,踏星掬月近天涯——浅谈高中语文“四微四步”写作教学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5(Z1).
[2]张陈卫.探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效果[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5(11).
7.自荐书的写作方式 篇七
(编 者)
作家档案
斯妤,福建厦门人。当代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1980年开始写作,著有散文集、小说集二十多部,著有散文集《两种生活》《某年某月》《风妖》《斯妤散文精选》,小说集《出售哈欠的女人》《寻访乔里亚》,长篇小说《竖琴的影子》及《斯妤文集》(4卷)等。斯妤曾在1993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8年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同年10月获“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并曾获国内多种散文奖。其散文既先锋又典雅,既绮丽又深情,有评论称,斯妤的散文具有“宁静的力量”。小说则奇谲诡异,灵动饱满,熔沉重与幽默,悲剧与荒诞,现实与幻想为一炉,令人耳目一新,深受青年读者欢迎,并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介绍到国外。现居北京专业写作。
作品选读
家
斯 妤
外祖母的家紧挨着港湾。那是闽南海边的一个普通小镇。鳞次栉比的一排“竹篙厝”里,有我魂牵梦绕了三十年的家。我在那里度过童年和少年。矮小瘦削的外婆把这个家建成了我的乐园。楼上楼下是我疯跑的场所,二楼平台上有我开辟的菜畴,天窗里流泻下来的月光,我把它当成宝石来欣赏,虔诚地一跪就是半天。屋后的葡萄架下,每到夏夜便是老祖母略带沙哑的嗓音,一遍遍地讲述神秘故事,连星星也受了吸引,探出身子来倾听。虽然大门上的铜环里常常有绳子伸展下来,拦腰拴住我的弟弟和妹妹,外祖母却始终对我网开一面,任自由和欢乐无边无际地覆盖我。
接下来是天灾人祸争相肆虐的三个年头。三年里家中少了笑声,多了嚼菜根、喝清汤的叹息声。老人们饿得连皱眉头都没力气。孩子们饿得天天嘬着手指在阳光下发呆。我背着书包有气无力地往家走。刚拐过横街,隔着港湾便看见外婆站在屋后的土台上,用手遮着前额朝这边眺望。饿得腰已直不起来的外婆终于看见我了,嘴角绽出灿烂的微笑。她有些诡谲地朝我摆手,示意我别走大门,沿邻居家后院的小路直接到厨房。我走进厨房,外婆已把厨房的门掩上,正从冒着热气的锅里端出一碗绿油油的食物来。我顾不上道谢也顾不上看碗里是什么,三口两口便将食物倒进肚里。
吃完后才知道碗里装的是番薯叶心。
那一阵全家的口粮是番薯叶,又苦又涩难以下咽,外婆心疼我,将嫩绿的番薯叶心一片片挑出来,拌点油(珍贵无比的油!)拌点盐藏起来给我吃。
拌了油的番薯叶心比清水煮的又老又涩的番薯叶好吃二十倍,外婆天天支走小舅小姨给我开小灶。每次吃完后看着外婆那憔悴的面容佝偻的腰,我尚不省事的心里也会涌起阵阵涟漪:家多么好,亲人多么好呵!
父母亲的家搬离老屋,迁到母亲学校的宿舍时,家便成了一个狭小又鼓鼓囊囊的口袋。一间教室用竹帘一隔两半,里面是父母和小弟的卧室,外面是饭厅兼妹妹和我的闺房。有客来访,饭厅与闺房又变成了会客室,床板与矮凳同样供客人落座。碰上饶舌的访客,几杯安溪茶落肚更是谈兴遄飞,无意告辞,我和妹妹只得恨得在里屋跺脚。事后向父亲抗议,父母总是温和地一笑:“是旧日的学生,好些年不见了。”不过家虽狭小,温情却如空气一样弥漫。下班回来,母亲总是不停地忙碌,不是呆在厨房里研究菜谱,为家人烧制可口的饭莱,便是埋头案前,裁布料,做衣服,精心装扮每一个家庭成员。母亲的烹调、缝纫技术堪称一流,便时常有父亲的同事来要酒席吃,有母亲的同事来求裁衣做衣。父亲不堪烦扰,时常皱眉。母亲却一概来者不拒。我时常纳闷母亲那样瘦弱的身体,如何有那样充沛的精力。每次都是我们一睁眼,便看见母亲忙碌的背影,夜里醒来时,母亲的房里总还亮着灯。我们姐妹时常戏称母亲是铁打的身子豆腐的心。而且至今我们仍常遗憾母亲那充足的精力没有传给我们(我们姐妹都是懒散的人),而母亲如今已六十出头了,仍旧天天不停地操劳,似乎从没有感觉疲倦的时候。
母亲里里外外操持的时候,父亲总是静静地在里屋看书。父亲早年即是闽中地下党成员,他介绍入党的人里有的早已在省里身居要职,父亲却从土改后自愿转到教育界起便始终留在教育界,而且渐渐从正职当成了副职。父亲的许多学生为父亲不平,因为他们深知父亲热爱教育爱惜学生,也深知父亲的才学与清正不阿,父亲却始终泰然。我常常觉得父亲身上有种大智慧,他认为结果就行为(不媚上欺下,不蝇营狗苟,不与官场周旋)来说十分公平。或许他想要的就是这种适心怡性、不扭曲自己,以及随之而来的淡泊与安静?总之,父亲在家的时候(此时正是“文革”盛期,打斗吵闹甚嚣尘上,父亲作为走资派下台后,因历来爱惜学生,在师生中口碑好,故蒙两派学生默许,回家逍遥),他捧在手里的书,他透过眼睛流露出来的目光,甚至父亲床头那盏橘黄色的灯,总是令家中弥漫着一股恬淡、安然的气氛。这气氛我至今一闭上眼仍能真切地感受。告别父母亲的家,独自踏上自己的人生旅途至今已近二十年了,二十年里说不上腥风苦雨,也常常有忍不住要放声痛哭的时候。每次痛苦要淹没我的时候,母亲坚忍的背影、父亲泰然的目光常常会蓦地涌进心里,使我顿时猛醒,顿时收束起眼泪,并为刚才的泪下如雨羞愧。由此我常想,一个温馨、慈爱、智慧的家对于生长中的心灵、漂游中的心灵是多么重要,多么不可或缺啊,但愿我也能为儿子营造一个这样的家。
某年某月
斯 妤
隔壁的慌乱传出来的时候,记得是在夜半。那天我患着失眠症,正异常清醒地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我感觉疲惫极了怠倦极了,但纷乱的大脑却依然清晰亢奋如同白昼。我没有意识到这是那个有着粗重呼吸的老妇人临终前的神秘刹那。但很快我听见隔壁的门打开了,里面的人进进出出传出一片骚动与慌乱。
第二天尚在睡梦中便听见楼下有人仓促地唤人。我顿时想起昨夜隔壁传出来的慌乱来。我想那有着男人般粗重呼吸的老妇人难道她已离开?
她最后离开的时候我本来可以去送行。因为她是在上午十点左右才被几个年轻力壮的男子抬出家门的。想象那一夜之间僵硬了的高大躯体在几个小伙儿肩上多么沉重伟岸。被抬出家门的一刹那,老妇人会再次扶住门框,粗重而沉缓地呻吟起来吗?
我没有去为她送行。我说不清为什么终于没有去送行。但我明白我心里是真切地浸满了悲哀的。
她生前的呻吟至今仍旧清晰地留在我的耳畔。她的呻吟沉缓而且粗重。我第一次谛听时我以为那是一个老头儿。她那些天常常大声呻吟着从底层一步一步爬上楼来。我被那粗重的高声呻吟所吸引,曾经长久地贴在窥视孔前像守候日出一样守候他出现。他出现得十分缓慢。但我听到那粗重沉缓的呻吟沿着楼梯一级一级缓慢地升上来。
他出现在窥视孔前时我大吃一惊。他竟是一个高大的裹着头帕的老妇人。她脸上皮肤粗糙得如同千年老树。她并且有着一张丑陋男人的苍老面孔。她在窥视孔前发出沉重的呻吟时我感觉自己浑身一颤。
那天欣赏那本素描集时我也感觉浑身一颤。那个手摇转经筒的藏族老人发出来的目光刹那间穿透我的五脏六腑。他淡淡地坐着,眼中满是沧桑,满是悲悯。那沉重、睿智、犀利的目光静静投射着。我看见它穿透历史,穿透现在,也沉郁久远地刺向未来。
激情竟然在对虚无的穿透中诞生。为此我感到深深的迷惘。
老妇人张嘴说话时每次都露出一口雪白的虎牙。她虽然苍老但她的牙齿和年轻人一样结实雪白。她的体形和她的呻吟一样酷似男人。而她的皮肤,不止一次令我想到历尽沧桑的老树皮。
老妇人有一次到我书房来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她什么话也不说,只是淡淡地、毫无表情地坐着。
她告辞的时候我看见她趔趄了一下。但她伸手扶住门框,粗重而沉缓地呻吟起来。
似乎不止一次想到那神秘的刹那。那个片刻越来越美丽,越来越迷人,但那绝不仅仅因为它的神秘。它一定还有某种东西我不明了,但令我不由自主一再向往。有一阵我很想弄清楚它究竟是什么,但现在我放弃了这种努力。因为我知道这努力一定是徒劳。
三毛却在这时候令所有中国人心灵震颤。她在做完手术得知并非患绝症时,将丝袜一只只连接起来,然后将自己斜挂在浴室洁白光滑的天花板上。
她是远离芸芸众生的孤独灵魂吗?她是超越芸芸众生的独特灵魂?
隔壁的哀声是在第二天上午十时左右传出来的。男性的哀号有词有调空前嘹亮,但我听来却像一片干涸滞闷年久失修的老河床。我听着听着突然听到了老妇人那一串串粗重沉缓的呻吟。
真正的老头儿是中午出现的。他披着黑色老棉袄从乡村走来,步履蹒跚声音踉跄。他的脸也和老树根一样凹凸不平,并且比老妇人多了许多肮脏。
他很少出现在隔壁是因为他原来只是一个晚年的继父。他走进隔壁的时候我听见他很凶地咳嗽起来。
哀声渐尽的时候老妇人的遗物被堆到楼道里的垃圾箱下,那是一件她常穿的褪了色的又重叠着补丁的黑色老棉袄,还有同样褪了色显着脏的黑色老棉鞋。遗物里似乎还有手套帽子等杂物。它们被草草打成一个小包,静静地呆在垃圾箱下,冷眼看过往行人。几天后隔壁的门敞开了大音量地放起音乐来。披着老棉袄步履蹒跚的老头儿拎着老妇人的遗物,沿着飘满了煤灰的狭长胡同慢慢朝家乡走去。
珍藏的版画里有一幅《小藏孩》。雪地上两个正在嬉戏的孩子生机盎然蓬勃璀璨。画家对生命的礼赞与珍惜透过孩子纯真而丰富的面孔铺满纸上。
我不知为什么始终没把这幅可爱的画陈挂起来,虽然我赞叹这幅画就仿佛画家赞叹那新鲜美丽的生命。我书房墙上一直静静地放射着那手摇转经筒的老人大悲悯的目光。觉得这目光已经融进我的血液。
我每回抬头看见他时都感到苦涩。
但常常慢慢我就平静下来。
超级链接
斯妤:写作是我最好的生命方式
——资深记者石一宁对斯妤女士的采访节选
石一宁:我很欣赏博尔赫斯的一段话:“我写作,是为了我自己和我的朋友们;我写作,是为了让光阴的流逝使我心安。”我发现你也很喜欢这段话。但这是否是你写作的全部动机?
斯 妤:我曾经引用过博尔赫斯的一段话:“时间是构成我的物质,时间是一条从我这儿攫取东西的河,而我就是这条河;时间是一团消耗我生命的火,而我就是这团火。”我觉得它表达了一直充塞在我心里但从没被明确表达过的想法。的确,促使我提笔的最初原因正是对于时光流逝的恐惧,而后来,当思想渐趋成熟后,我发现它仍然是我写作的主要动机。说主要是因为,还有别的东西,比如对语言的迷恋,比如写作时被语言所激活而进入的美妙的创造状态,这些同样是驱使我们提笔的重要因素。我相信,一个真正的写作人是天生的,这种天生不仅仅指才情,同时也指他对于语言魅力毫无二心的臣服,指他对于内心舒展、精神皈依的重视。这份臣服和重视远胜于常人,足以抵御浮华喧嚣的物质世界的侵扰和诱惑。
石一宁: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纯粹的作家吗?我指的是把写作视为生命的人?
斯 妤:我不能说我就是一个纯粹的作家,但我是那种固执地把写作视为我最好的生命方式的人。只有在阅读与书写的时候,我们才感到心安,感到愉悦。是的,灵动饱满、富于张力充满表现力的语言总是使我们心旷神怡。
石一宁:你认为对创作来说,生活体验和想象力何者更重要?
斯 妤:缺一不可。当然对我来说,生活体验包括内心体验,而且某种程度上,内心体验比外部经历更重要。两个人经历了完全相同的事,但由于性格、气质、敏感度的不同,这些事在他们心里留下的可能截然不同,或轻或重,或强或弱,完全依各人气质而定。所以,我总觉得,对作家艺术家来说,内心触觉相当重要,不能想象一个不敏感的人,一个对痛苦和欢乐缺乏强烈反应的人,一个对细节和幽微缺乏足够烛照力的人,能是一个好作家。想象力同样至关重要,缺乏想象力的作家当然不可能是好作家。
石一宁:在今天这个市场经济时代,生存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加上影视对文字的挤占日渐严重,有的作家在写小说时便已考虑到改编电视剧的问题。对此你怎么看?生存压力是否有可能改变你的写作态度乃至风格?
斯 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就我来说,我首先想的是把小说写好,毕竟小说首先是语言的艺术,它的优长在于语言,而不是画面。但有的小说的确可以改编成电影电视剧,那也不是坏事,毕竟可以有更多的人看。但我不会事先就兼顾两者。纯文学作品稿酬肯定不会高,但如果我们对生活要求不高,心境可能就不同。事实上我很知足,虽然生活简单一些,但此生可以做你喜欢的事,有时间读书,有心境有能力欣赏自然的美,艺术的美,我相当庆幸了。
生活太现实了,灵魂会感到痛苦,这,也许就是我们选择艺术的全部理由。我们沉浸于文学,美术,音乐中,以此抵御平庸,功利和琐碎。虽然这种浸泡既不是无限的也不是全能的,短暂的陶醉后,我们还得回到现实中,但如果没有这种浸泡,没有艺术之光的美妙辐射,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我们在现实中所能达到的穿刺和超越,恐怕都会大打折扣。无论如何,艺术使我们在丑陋中看到美,在黑暗中看到光,在绝望中心存期待。我从来不后悔此生选择文学,哪怕它带给我们的除了美妙的愉悦外还有辛劳和清贫。
8.自荐信的写作要求及建议 篇八
文风自然:使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句式结构尽量简单,不要为了求新求异而让人觉得拗口。行文的语言不妨口语化一点,要有灵气,就像是娓娓道来,但千万又不可丢了分寸,让人觉得猥亵。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更不要使用词典。
具体而开门见山:自荐信的目的是为了留给人事主管一个良好的印象,使他/她进一步阅读繁冗的简历。自荐信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必须始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任用这个求职者?”
避免陈词滥调:写自荐信不能落于俗套,像“我很有人缘”增加这类话最好还是少说为宜。积极地心态:不要再自荐信里抱怨以前的老板,或者用“无聊”、“没趣”来形容先前的工作。谁愿意任用一个总是有情绪的员工呢?除此以外,还要注意不要让人觉得你是在乞求一份工作,因为人事经理很可能会以为你的境遇不佳。
自信但不自傲:不要自我否定也不要过于谦卑。告诉负责人你很适合某份工作,但是不要以命令语气。不要装作熟悉你根本就不了解的事情;说明你为什么会对公司感兴趣,这样就够了。
礼貌而专业:也许在朋友面前,你是个天生的喜剧演员;面对人事经理,距离与尊重才是最佳的相处之道。
专家建议
“你得尽量方便你的雇主,你需要描述清楚,如果你有机会与你的老板面谈。做到明确详尽,你给的电话号码必须是随时能联系到你的,不管是在家中,或是你工作的地方。你可能很看好,有着辉煌的背景,可是,如果雇主不能联系到你,那么一切都无济于事。”
—— Lola M、Coxford
“因为你的自荐信可用来突出你简历的某些部分,同一份简历就可用来寻找不同的工作机会。自荐信的美妙之处就在于,你可以通过强调你最重要的资历,能力,以此来投合收到你简历的每一个特定公司的所好。
——Adele Lewis
“一封没有自荐信的简历,就象一位没有开口说话的销售员站在你的门前。如果你想让一位陌生人走进你的屋子,你至少要看一看他的证件。这正是自荐信所要做的,——它把你,一位完完全全的陌生人,介绍给读者。它必须引人入胜,个性化,而且简短。它还需针对你所应聘的职位,逐一陈述。记住,你只有八秒种的时间能说服你的读者让你进入。
——Barbara B、Vinitsky
“任何一封自荐信多不允许有以下称呼语:‘致相关人士’。这样它就不会跟任何人有关系,除非你使它指向具体的个人。获得此类信息的办法是,在商业类杂志中,或其他一些指南类的书籍中去找。如果都不行,干脆打电话到你应聘的公司,询问确切的信息。
——Kenneth and Sheryl Dawson
“如果你找工作时,竞争者如云,那么请你写上一封自荐信,即便雇主并未要求你这么做,你还是应该在简历中附上一封自荐信。然而,通过浏览自荐信往往也是雇主清除一些应聘者最常用的办法。自荐信确实什么也不是,只是增加一种受聘的可能。但如果你不把它附上,你的情形只会更糟。”
——Jeff B、Speck
“糟糕的语法,标点错误,拼写不正确,这些都表明应聘者未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或者他并不在乎这样会造成什么坏印象。结果往往是雇主不再阅读之后的简历,而是迅速将目光投向下一位应聘者的材料上。
9.自荐信结构布局方面的写作知识 篇九
一封完整个人简历,自荐信是无法缺席的,能否掌握自荐信的写作方法,对于顺利完成简历制作具有重要作用。自荐信写作前,需要先将框架布局做好,框架打好了自荐信才能保持高质量。今天谈一谈自荐信结构方面的写作知识,如何才能显示出更好的效果。
首先,如何布置自荐信的第一句话?对于第一句话我们应该采用直接性的方式表达,也就是开门见山表示我们想要说明的内容,这个内容就是你的观点,观点必须明确化才行,绝对不能绕圈子或者采用比喻等方式表达出来。
其次,在结构方面也不能忽略了字,因为出现错字也会导致整个自荐信受到影响。要知道整个自荐信的结构是依靠字体堆积起来的,如果有错别字对整体结构不就产生了影响吗?
第三,在自荐信里也是可以加上小标题的,一般自荐信是由两个段落组成的,那么我们就给这两个小段落起个名称即可,但是段落名称的字数是有一定的要求,字数一定不能超过十五个,因为字数自荐信的字数本来就很好,区区两三百而一个标题的字数达到了二十个字左右,这不是挺占用资源的吗?何况标题本来是用来进行概括的.,如果标题太长还能够称之为概括?言简意赅又体现在何处了?另外,我们也可以给段落加上一个编号,不给其取名也是可以的,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其结构显得清晰,这样招聘者即使不想阅读自荐信,但是看到这个结构布置后,他们说不定看看小标题就可以了解到你的一些特点,如此避免自荐信最终落得个作废的下场。
10.自荐书的写作方式 篇十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服务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把这个位置关系颠倒了,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学生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这个模式在作文教学中。表现为: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评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我认为,转变作文的批改方式,把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变统一评价标准为可塑性评价标准
传统的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位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评价学生作文应做到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教师制定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切合学生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对一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适当降低评分要求,尽量避免给不合格分,或只写激励性评语而不给分。要充分发掘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好词都要给予热情肯定;对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既不给低分,又实事求是地指出其不足;对一些写作水平较高、自信心较强的学生,则应采用竞争性的评价为主,鼓励他们不断提高。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肯定他们的努力,让每个学生在每次作文中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面对学生的每一篇作文,教师应善于挖掘其中的可提升之处,开发写作教学效益的最大值,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作欲望,教会学生掌握写作的规律和方法,让他们感到自己不但会写文章,而且能写好文章,从而消除学生视作文为苦差事的心理障碍,为他们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变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
静态的评价就是只告诉学生“结果”的评价。教师读完学生作文之后,给出一个分数或几句评语,且评语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好的文章就是:“语句通顺、结构完整、中心突出、叙事清楚”等,不好的就是:“语句不通顺、结构不完整、中心不突出、条理混乱”等。学生本是独具个性的,这种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评语怎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他们写作水平呢?六十分与七十分的真正区别在哪里?学生捉摸不透,教师也很难解释清楚。这种静态的评价很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要把静态的结果性的评价变为动态的过程性的评价,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进行指导,按写作过程来设计作文教学。首先,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命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到内容的表达都要参与评价。其次,教师在一定时限内对每位学生的每次作文都应进行跟踪评价(如:建立跟踪卡,对每一次作文评价进行记录)。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发现其闪光点。再次,关注学生的写作心理、写作过程,重视文前指导,开拓思维,从观察、思维、情感、表现、主体性、创新性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对好的段落眉批,对好的句子点批,对好的字词圈批。作文评语避免用平淡无味的套话,讲求针对性、渐进性、实效性,让作文和作文评语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沟通感情的桥梁。
三、批改形式多样化,把作文的批改权下放给学生
传统的作文教学,学生只管写作文,教师只管批改。于是,每次写完作文,学生就感觉完成了任务,如释重负。作文的成功与否,全凭教师的一个分数而定。分数高,作文就好;分数低,作文则差。学生不知道也不主动去探究自己作文的成功在哪里,失败在何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因此,教师有必要把作文的批改权适当下放给学生,变教师包办式的批改为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改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每次进行写作时,先由教师提出本次作文训练的要求、目的、应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写成作文后,先让他们自评,反省本次作文的得失,再由同桌或小组互评并让他们自由发言,评论自己或他人作文的不足之处或闪光之处。本次作文的范文,由教师点评后印发给全班学生,互相交流、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在整个评价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自我感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一次作文评改,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传统的“全收全改,精批细改”,改动繁密、眉批总评、满篇红字,教师着实花了不少力气。可是学生拿到作文本,却往往只看分数,或看一眼批语,就将之束之高阁,根本不去考虑教师为何如此修改,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的:“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
【自荐书的写作方式】推荐阅读:
自荐信写作注意事项06-30
自主招生自荐信写作常见问题及要求08-30
药学专业的自荐书06-23
大学毕业的自荐书模板08-12
畜牧兽医专业的自荐书06-17
毕业生求职的自荐书10-02
市场营销的专业自荐书10-28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的自荐书10-31
【学前教育自荐书】 学前教育自荐书09-15
专科自荐书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