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2024-06-27

幼儿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精选8篇)

1.幼儿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篇一

幼儿英语在幼儿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

各位年轻的家长们,大家好!希望您今天看了这篇文章,能给各位年轻的父母们带来一点宝贝启萌教育的帮助。

一、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各位家长,您一定了解到:0—6岁幼儿的早期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是人的一生教育的黄金时间,了解到如果错过了教育的“关键期”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只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岁看大,7岁看老”的原因吧!

二、幼儿教育“关键期”的重要性

下面我想通过两个真实的实例说明幼儿教育“关键期”的重要性1、1920年,美国牧师辛格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小的两岁,不久就死去了;大的约八岁,取名卡玛拉。这两个“狼孩”从狼窝里救出来的时候,她们的行为习惯和狼一样,白天睡觉,夜晚嚎叫,爬着走路,用手抓食。他们怕水,怕火,从不洗澡。在辛格的悉心照料和教育下,卡玛拉花了两年才学会站立,4年学会6个单词,6年学会直立行走,7年学会45个单词,并学会了用碗吃饭和用杯子喝水,到卡玛拉17岁去世时,她的智力仅仅相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

2、人们在东南亚大森林里面找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走失的日本士兵横井庄一,他远离人类,像野人一样生活了28年,人的一切习惯甚至包括日本话都忘记了,可是他获救后,人们只用了82天的时间训练,就使他恢复了人的习惯,适应了人类的生活,一年后还结了婚。为什么横井庄一过野人生活比狼孩卡玛拉多20年,但是他的教育和训练却比狼孩容易多了,其原因就是横井庄一没有错过受教育的“关键期”,由此可见“关键期”的重要性

这2个例子告诉我们,儿童的教育有着一个“关键期”,它对于儿童智力的形成、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若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相关的学习就得花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永远无法弥补。

三、家长如何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

1、把握好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人的一生有很多关键期,但主要集中于7岁以前的阶段,详情见附表, 回忆一下您的孩子是在什么时候学会爬行的呢?大部分的孩子在7~10个月的时候学会爬行,因为在7~10个月的时候人类大脑的髓磷脂鞘化进入到爬行这样一个阶段;同样的道理,10~12个月的孩子是站立的关键期,我们不用怎么教孩子走路,他们都会很快地学会;当孩子进入各项能力学习的关键期,我们可根据各项能力学习的关键期来了解3~6岁的孩子应该学些什么。

3~6岁的学习决定孩子日后成才与否

3岁以前,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基本行为,口头语言、计数以及立规矩的关键时期,因此3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是合理的,因为3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口头语言,并具备一定的规则性,同时3岁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4岁以前,是孩子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形象视觉指的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我们会发现3~4岁的孩子特别喜欢问“为什么”,有时候甚至会问得大人哑口无言,不知道怎么去回答。

5岁,孩子进入到书面语言及数学概念和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时期。

6岁,主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期。

因此,对于3~6岁儿童的培养是决定其日后是否成才的一个关键期,培养领袖气质就要从幼儿时期开始。

2、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

如果孩子生下来智力一点都不开发,不去教育的话,要说回到类人猿时代也不夸张,狼孩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现在很多家长开始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注意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家长们常常是有心无力,教育方法欠妥,但却不知道应该怎么改进,也找不到更好的帮手。有的家长为次购买了很多早期教育的书籍和光盘,不但花费高而且费时费力效果不理想。这就需要家长多了解育儿的知识。以便找到合适的资料,和方法因材施教。

幼儿教育内容及特点:

1、图文声像结合,动画教学,形象生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手工制作,手、眼、脑并用,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宝宝课堂有幼儿智力开发、学前教育、双语教育、趣味学习启蒙、专业幼儿英语学习。

4、琴棋书画、音乐舞蹈、唐诗古词为幼儿的特长和特色教育,提供更生动学习形式。

5、百科常识,引导宝宝认识自然、拓展视野、培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操。

6、故事大王、动画王国,让宝宝更形象的体验童话的美丽。

7、妈咪课堂和妇幼宝典专为年轻父母设立必读的课件,指导年轻的为人父母,科学抚育宝宝健康成长。从生理到心理,从疾病防治到科学喂养,从启蒙到指导。

幼儿要学最正宗的语言发音、最直观的思维、最易懂的道理,这些学前教育部分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素材。孩子的好习惯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的,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要控制好时间,由于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如7岁以内的孩子在家一次连续看的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为佳。孩子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明白了网络的作用是什么,可以受益终身的,这也是当前家长教育孩子最重要的话题。

2.幼儿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篇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许多领域都在与世界接轨。普通公民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 甚至出国也成了一些人工作的重要部分。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 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重视, 不但小学就开始开设英语课, 而且很多家长希望孩子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对孩子进行双语教育,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家长的这种期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大有道理, 因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 它的主要功能是语言交际, 这种语言的刺激越早, 孩子越容易接受。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同时受两种语言的训练, 会导致孩子语言思维混乱, 其实,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家庭:父母出生地相距很远, 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对着孩子讲两种方言, 孩子并未因此而出现语言混乱。相反, 两种方言都能讲得很流利。其实, 英语对大人来讲是外语, 对孩子来讲和另一种方言没有任何区别。只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方法, 对孩子进行语言能力训练, 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以实物为寄托, 训练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任何教育都要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我们可以观察, 幼儿学说话, 最先学会说的都是名词, 都是从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物开始。最先学会叫的人是“妈妈”“爸爸”“奶奶”“爷爷”等自己身边最常见的人。最先认识的事物, 是最爱玩, 最爱吃, 最常见的生活用品。所以, 我们的英语教育也要遵循这个规律, 以“实物”为依托, 来教孩子用英语表达所见到的事物。开始学习的时候, 可以准备一些图画, 或者带有食物、动物的拼版。指着这些实物一一告诉学生其名称。比如:苹果———apple, 香蕉———banana, 橘子———orange, 梨———pear, 杏———apricot, 桃———peach, 葡萄———grape, 菠萝———pineapple, 李子———plum, 西瓜———waterm elon, 等等。因为孩子的心智尚处于刚开发阶段, 一次不宜学习太多, 以三个为上限。幼儿学习英语和学习汉语一样, 需要反复的语音、实物刺激才能完全掌握。这就要求, 当孩子们学了某些事物的名称后, 再遇到它们, 我们一定要培养孩子用英语来表达。甚至, 可以从生活开始, 当我们给孩子一个东西时, 随口说出英文。孩子的模仿力极强, 很快就会适应随时用英语表达。

三、创造适当的语言环境, 为孩子开口说英语营造良好的氛围

语言的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幼儿学英语不单单是幼儿园的课程和训练, 更需要家庭和学校齐心协力, 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说英语的环境。给孩子一个“说”的机会。比如, 和孩子见面打招呼:H i.H ello.孩子一定会回应你“H i”或者“H ello”, 结果一段时间后, 孩子见到别人, 想打招呼, 不用思索, “H ello”就会脱口而出。

再如, 当孩子回家的时候, 老师用“Bye”给学生道别, 学生自然也会相应的回应。在家庭中, 如果孩子短时间出去玩, 或者要去洗澡, 家长可以教孩子和家里人道别:“See you later.”久而久之, 孩子也会习惯说“See you later”的。

养成孩子早晨对长辈说:“G ood m orning.”晚上睡觉前道:“G ood night.”的习惯, 当孩子表现出色时, 用“G reat”来表扬。当我们不答应孩子的要求时, 一边摇头, 一边说:“N o, N o.”孩子自然在不可以做某些事的时候, 对我们说:“N o, N o.”其实这些都是在营造说讲英语的氛围。

四、以唱歌儿、看英语动画片, 来辅助孩子说英语

我们发现那些简短而朗朗上口的广告词, 备受孩子们的喜欢。只要画面一出来, 孩子们的广告词就会脱口而出。可见, 生动的画面加上富有特色的语言对孩子的神经刺激更强烈, 更能激起孩子开口讲的兴趣。所以, 我们在孩子玩耍时, 给孩子播放富有节奏感的英语歌谣:星期天, 上公园, flower, flower点头笑。星期天, 上公园, 小朋友多喜欢。Park, park是公园, 小朋友们多喜欢……

3.幼儿教育对今后学习的重要性 篇三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学习 重要性

我在幼儿教育工作岗位上整整工作了12年了,通过这些年的学习和研究让我对幼儿教育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和思考,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彰显出我们知识的坚固,但社会形势不容乐观。所以,作为一名从事幼教的我,现有以下体会:

一、什么是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o~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

 二、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及任务

中国的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1981年10月中国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提出了幼儿教育8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和美术。纲要还指出,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要贯穿在游戏、体育活动、上课、观察、劳动、娱乐等全部生活与活动之中。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儿童身心获得正常发展,为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

 三、幼儿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也包括幼儿园学校教育

现今,有不少父母过早与孩子缺乏亲子交往,孩子的家庭教育的不到很好的保证,使孩子出现不爱交流、不爱学习、不爱思考的习惯,这些都会让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幼儿园的孩子又多,教师有时照应不过来,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心理的发展,容易使小孩形成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孤僻的性格。这样,幼儿教育就存在很大的危机,不仅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使幼儿形成不爱学习的坏习惯。

四、案例分析

(一)据查访,在我国沿海许多小工厂内,有不少年龄在15——18岁的孩子辍学在那打工。虽然有不少是因为家境贫寒不能完成学业,但是他们当中大多数是不想读书(或者是不喜欢读书)。对学习不感兴趣,这是否可以说是幼儿教育的一大失误呢?针对孩子不想学习,我想这与孩子在接受幼儿教育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家长或是幼儿教师应该进行反思——是否对幼儿的教育不够关心或者是对幼儿的教育引导有误。这些都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或老师关注的。

(二)我国甘肃省曾对农村边远山区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入学前受过学前启蒙教育的儿童在语文、数学两门主要学科的成绩上要远远高于入学前受过启蒙教育的儿童。另外,国外也有研究资料表明,如果对学龄前进行过初步的数学启蒙和训练,这些儿童到了十三四岁,其数学成绩比未受过学前期训练的同龄人要好。

 五、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幼儿的思维多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教师或家长在引导幼儿学习时应让幼儿慢慢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在幼儿教育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创设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保持并不断发展幼儿的好奇心。皮亚杰曾说过,“儿童就是科学家”。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天生对这个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而事实上,幼儿也正是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获得了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在幼儿学习科学活动中,教师首先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当幼儿的回答与教师的预想结果不同时,我们要尊重并努力寻求幼儿的真实认识及其来源,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活动。

(二)尊重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力,幼儿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要积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兴趣以及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幼儿爱思考,有着无数个疑问,教师要给予幼儿适当的刺激,使幼儿思维活跃起来。如,月亮为什么有时圆圆有时弯弯?秋天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为什么种子会发芽?汽车的轮胎为什么是圆的?等等一系列幼儿身边所能接触到的现象,是幼儿通过向科学海洋的航船,兴趣是航程的向导。

(三)随机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科学探索方法。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教师要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寻求问题的答案,帮助幼儿发现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比如,在一次户外活动时,幼儿发现许多蜻蜒都飞的很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蜻蜓?它们为什么飞的这么低呢?”这些幼儿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引导幼儿讨论这些问题,帮助幼儿理解蜻蜒低飞和天气的关系。

(四)、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扩展科学教育内容。让我们的幼儿不断的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符合幼儿的认识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生活,关注和尊重幼儿当前的兴趣和需求,顺应孩子发展的需要,适当安排体现时代特征和现代科技有关内容,让幼儿初步认识现代科技。知道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它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以扩展幼儿的视野满足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如“神奇的电脑”“能干的机器人”……

 六、总结

总之,在进行幼儿教育时,无论是家长还是我们教师都要从实际出发,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充分调动起每位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操作、尝试、敢于幻想,激发幼儿追求科学的欲望,使幼儿在认知、情感、语言、身体、社会等方面得以全面、充分发展。让他们尽情遨游于科学的知识海洋,去共创二十一世纪光辉灿烂的明天。同时,作为在幼教岗位工作的我来说,更应该要抓住时机与孩子们共同学习、探索,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并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重要性。

4.幼儿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篇四

类别:教育论文

题目:《浅谈活动中的共同学习对大班幼儿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

内容提要:

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活动中的共同学习,以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要实现大班幼儿活动化的共同学习,教师应切实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切实了解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懂得他们的真实想法,理解他们的具体做法。创造各种机会参与和支持他们的自主活动,并鼓励和培养幼儿相互合作、交流、表达和分享的能力,从而使活动化的共同学习成为大班幼儿的重要活动方式。

主 题 词:幼儿活动中的共同学习

浅谈活动中的共同学习对大班幼儿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今时代里,他们的知识经验、想象力及创造力有时会大大超出成人的想象。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当今幼儿的特点,解读他们的心理,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使幼儿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活动中的共同学习是幼儿在相互平等、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中,不经意间所进行的沟通、交流、学习、互动,最大限度地展现着各自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使幼儿在不由自主的模仿和学习他人经验与能力的同时增长和提高每个幼儿的多种经验和能力水平。

因为,大班幼儿是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实践和练习着各种积极的交往方式,他们能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开始理解和接纳他人有不同于自己的情感、需要和观点,开始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愿意得到同伴的认可和肯定,能够在共同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尊与自信。因此,活动中的共同学习是促进大班幼儿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活动中的共同学习

(一)大班幼儿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明显提高

大班幼儿活动的自主性与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就启示我们教师要适当放手,放权.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很多地方都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做.教师的任务有时只是为他们创造适当的条件,投放适宜的材料,而真正动手做的人应该是孩子。

例如:大班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应从被动的听课转变为主动的说课。教师只是最大限度的启发和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努力挖掘和调动他们的已有知识经验,并鼓励他们敢于大胆的表达出来。活动氛围应是活跃的、幼儿发言应是积极的,教师评价应是鼓励的。教师应积极的制造一种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幼儿在活动中吸取他人的经验以增加自己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每位幼儿在共同学习中充分的得到提高。

(二)大班幼儿在活动中开始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大班幼儿在活动中已开始带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而不象小、中班时那么盲目无目的进行活动。因为大班幼儿的知识经验已不断的丰富起来,所以,他们在活动前往往会聚在一起讨论要做什么?怎么做?要做成什么样?因此,教师应让孩

子参与学习计划的制定,并引导他们按照计划去讨论和学习执行。这样,既可以使幼儿的主动行为始终围绕着学习计划进行,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帮助他们制定计划并按计划行动的能力。另外,让孩子们带着目的去参与活动,他们朝着目标会努力并试图解决各种难题,最终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和任务,这对幼儿的长远发展很有益处。

例如:大班幼儿在玩建筑区活动前,教师应引导幼儿先一起讨论和制定今天要搭建的内容:是高楼还是立交桥?是体育场馆还是居民小区?楼房设在哪里?立交桥放在哪里等等?活动中教师应只是引导而不要介入,只有观察而不要动手,只给支持而不要解决。

在搭建过程中孩子们会遇上很多问题和麻烦,教师应不要急于动手、急于干涉而只是适时适当的引导,如何解决?这就需要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各自发挥不同的特点和专长,在共同讨论学习和反复实践中找到答案。最终解决难题,实现自己的计划和任务。幼儿在解决并完成一项任务时会从中学习和获得很多经验和能力。

(三)大班幼儿同伴交往需求大大增加

大班幼儿同伴间的互动合作多了,开始注意向同伴学习,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因此,教师对大班幼儿应多组织一些集体性或小组性的共同学习活动,从而加强其讨论与交流的机会和范围,扩大他们的信息量。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幼儿多听、多看、多想、多记,以培养他们的"去自我中心化思维",让他们于实实在在地与别人一起共事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并在共同学习中互相得到提高。从而发展他们的交往与协作能力,为小学的班级式学习做准备。

教师可有意识的提出问题,组织集体讨论和交流。例如:区域活动评价时,教师应善于在观察幼儿各区域活动的基础上找到共性问题或幼儿在活动中解决不了的难题,进而引导幼儿进行集体讨论和交流,让幼儿充分发表各自的想法,也可以让幼儿亲自动手示范操作,大胆表述和表现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在共同讨论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把握:问题应是准确的,讨论应是及时的,解决应是有效的。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共同讨论、共同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

(四)大班幼儿思维中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大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同时,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因此,对于大班幼儿应有比较深入,持久的学习,而不是半天就换一个学习内容.并且学习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不仅顺应幼儿积极思考的特点,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勤奋思维的习惯。

例如:进入小学之前,幼儿要学习简单的汉语拼音、数学题等知识,教师应善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提供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的环境和机会,并有意识的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活动环境,投放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材料,以便促进幼儿主动的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同时也使幼儿从过去只向教师学转变为可以向同伴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还应灵活运用启发式、引导式、举一反三式和相互学习式的方法,鼓励幼儿多询问、多思考、多练习,让幼儿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学习。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学习水平给予不同的帮助和知识学习,最终使幼儿在共同学习中弱的变强,强的更强。

(五)大班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

大班幼儿还仍处于幼儿阶段,思维中具体形象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但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学习过程仍需要与具体活动相伴随。所以大班幼儿他们的学习过程应是活动化的共同学习。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各项活动时,应充分发挥和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引导幼儿把学习活动当成自己的事情,支持和鼓励幼儿与他人交流、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经验,并感受和分享共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教师应结合日常具体活动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从而促使幼儿能积极主动有创意地进行学习。

例如:教师应启发幼儿一起创编生活方面的儿歌,建立日常常规的各项要求,设计常规提示图,创编体育方面的游戏或结合主题活动参与和设想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内容及活动形式等。例如,在一起进行《我能照顾好我自己》、《我会做》、《我能行》、《我最棒》、《我会是个小学生》等主题活动时,教师应让孩子伴随每天的具体活动开展活动化的共同学习,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发现和感受与经验,并学会积累相关经验,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在这种共同学习交流中促进全体幼儿获得更大的进步与提高,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

二、要实现大班幼儿活动化的共同学习,教师应切实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切实了解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懂得他们的真实想法,理解他们的具体做法。创造各种机会参与和支持他们的自主活动,并鼓励和培养幼儿相互合作、交流、表达和分享的能力,从而使活动化的共同学习成为大班幼儿的重要活动方式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促使教育行为转变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思想一定应紧跟当前幼教形势,“思维活跃但不偏离,善于思考但不走歪”。应真正理解和领会幼儿儿童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掌握幼儿年龄特点,熟练有关的教育技能,明确五大领域各自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把握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大班幼儿活动中的共同学习,强化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摆正自己在幼儿活动中的位置,从而明确自己的工作重心和指导方向。并在其中起到引领作用。

(二)教师应真正走进幼儿的世界,成为幼儿活动的合作伙伴

不管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应该把自己当成幼儿的朋友,幼儿的知己,幼儿的伙伴,真正的走进他们的世界里,了解他们的心声,懂得他们的需要。做到:敢放手,敢放权,不干涉。从而使幼儿成为活动中的真正主人。同时教师应善于转换自己的角色,在与幼儿游戏时把自己变为幼儿,用童心和他们交流、游戏。只有这样,才能和孩子敞开的玩在一起,说在一起。才能在这种氛围中更有效的参与、帮助、支持与协助幼儿进行活动;才能促使幼儿在共同活动中尽情的发挥各自的潜能;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幼儿的各种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使幼儿在共同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三)教师应明确自己的任务,提供适时的帮助

教师在幼儿活动中的重要任务就是最大化的创设适当的环境,投放适宜的材料。适时更换幼儿急需的玩教具。从而让幼儿在亲自动手操作中充分的挖掘出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在共同学习和解决问题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使幼儿在完成自己制定的任务中获得自信和成功。

同时教师应学会在参与幼儿的活动时,善于观察幼儿活动的现状和下一步的活动进展,基于此教师应提前了解和考虑他们下一步将要做什么;自己将投放什么样的材料才能促使他们的活动继续发展;在及时了解幼儿的活动需求时给予更有效的支持与帮助。这才是幼儿教师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同时也是现代幼儿教育中新的教育理念的体现。

(四)教师应及时总结活动后的自我反思

现今,特别提倡幼儿教师要进行活动后的自我反思。因为,教师养成反思习惯是提高和走向成功的基础。反思能使其不断探索和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能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努力适应教师“学会教”和幼儿“学会学”的需要,从而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理解层次。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它不是简单地回顾活动情况,而是教师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理性思考,探索实践之路;它是以追求教育实践的实效性为目标的。通过反思,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育方法;通过反思发现新问

题,进一步激发自己的责任心,在改进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实践水平。教师只有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才会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获得体验,使自己变得更为成熟起来,直至成为学者型的幼儿教师。

总之,活动化的共同学习对大班幼儿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活动化的共同学习应成为大班幼儿的重要活动方式。

而实现活动化的共同学习,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1)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2)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和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和表达,随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师幼及幼儿之间的互动。(3)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和学习方式等,关注特殊幼儿的需要,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位幼儿都得到发展。

其次,教师真正成为幼儿游戏中的伙伴是基础。幼儿的学习活动是与游戏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因为,游戏和生活中不断出现的真实问题情境使幼儿不断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经验。特别是幼儿在共同学习活动时的相互合作、交流能更大限度的调动所有幼儿不同的已有经验,使幼儿在不断学习他人经验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同时也能满足所有幼儿不同的成功与自信。

另外,教师应最大限度的给予幼儿支持与帮助是任务。《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的重要任务应在关注幼儿活动反应的前提下,善于开动思维,最大限度的创设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让幼儿在充分的自主活动中和相互学习中得到发展。

5.幼儿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篇五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幼儿舞蹈教育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一部份,它们都是属于幼儿园素质教育的范畴。什么是幼儿舞蹈呢?那就是用幼儿身体动作、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的幼儿歌舞。幼儿歌舞主要是提供幼儿自娱和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易于幼儿接受的艺术形式。

在现代社会的艺术生活中,音乐与舞蹈各是一门独立的艺术,然而幼儿在进行音乐活动时,音乐与身体动作常常是不能分割的。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人的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学习音乐的起点,不是钢琴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开展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陶冶幼儿性格和品德。而且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一、幼儿舞蹈与幼儿身心健康

在构成舞蹈的诸要素中,动作是居于首位的,舞蹈即是以动作为重要表现手段的谁都知道,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总要经历一个动作不协调、笨拙、幼稚的阶段。可是一旦他们进入缤纷的音乐天地,进行韵律活动、游戏、舞蹈时,动作就会显得特别自然、协调、优美。在手舞足蹈中幼儿能感受音乐节奏,辨别音乐性质,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与美的熏陶。所以说音乐游戏、舞蹈对幼儿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舞蹈亦是如此。它与成人舞蹈所不同的是幼儿舞蹈是反映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表达他们思想、感情和态度的舞蹈。它是根据幼儿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和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例如:在学习舞蹈《春天在那里》时,通过用手模仿小草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和花儿开放的动作,学习小鸟在天空飞翔的动作,可促进幼儿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指关节和腕关节、肘关节的灵活性;通过娃娃步、小碎步、蹦跳步等动作的学习可促进幼儿的腿部肌肉的发育。在学习动作、练习动作表演这个舞蹈的过程中,幼儿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胃肠蠕动的次数增多,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也都积极参加活动。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儿舞蹈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德。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虽然人的生理条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的。幼儿园开展良好的舞蹈教育,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因此,幼儿舞蹈也是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舞蹈教学对幼儿品德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例《学做解放军》通过各种操练动作和杀敌动作,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爱憎分明的情感。如《采茶舞》中,通过舞蹈表现小姑娘清晨去茶园采茶,与小伙伴们一起劳动,然后跳起了欢乐的采茶舞,最后带着劳动的喜悦回家的场景,以此培养幼儿爱劳动、团结友爱的好品质。通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本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热情。

三、幼儿舞蹈可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

在舞蹈教学中,激发和维持幼儿注意的动机,引导注意的方向,提高注意集中的水平,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对不同年龄的幼儿一般采用不同的方法。例:用前倾、低位置的、柔软的体态面对幼儿;用亲切、柔和的目光直视幼儿;用轻柔的小幅度的、近距离的方式去接触幼儿;用柔和、亲切、缓慢、情感重音清晰的语言向幼儿说话,是培养年龄较小的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老师用充满活力的、姿势多变的体态面对幼儿;用亲切、愉快、有幽默感和鼓励性的目光直视幼儿;用速度、力度变化丰富且强调语义和情感的语言向幼儿说话,这些方法特别有助于年龄较大的幼儿迅速集中注意力。观察模仿的学习方法是舞蹈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运用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集中幼儿注意力,学习过程中可不断提高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舞蹈表演能力。

另外,幼儿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主题体裁和表现形式,幼儿在学习、排练和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欣赏到优美的舞姿、悦耳动听的旋律、歌声、绚丽的景色和鲜艳的服装道具,这一切不仅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生活情趣,而且在幼儿的听觉、视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他们在得到艺术美陶冶的同时,不断提高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

四、幼儿舞蹈与幼儿智力发展

幼儿舞蹈的体裁、主题、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幼儿通过对舞蹈的学习、观摩、排练和表演等活动,既能够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又能够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创造力。

例如:让幼儿学习幼儿律动的“马跑”动作,教师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提示讲解,吸引了幼儿学习注意力,培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在欣赏老师的示范动作和学习掌握这一动作的过程中,幼儿必须观察,记忆动作的规律特点。同时在老师的启发下,联想自己所见过的马跑形象,然后经过反复的亲身实践练习,从马跑基本动作的掌握,经过幼儿的思维想象和再创造,这就是幼儿学习舞蹈过程中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对幼儿进行舞蹈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与精神。然而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活动又为幼儿身心全面发育成长提供生动、广泛的舞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应从幼儿实际接受水平出发,根据舞蹈艺术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幼儿舞蹈教育的特殊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系统的多种形式的舞蹈教育教学活动。

6.幼儿接待礼仪的重要性 篇六

幼儿接待礼仪的重要性

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讲礼仪的民族。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礼仪在我们生活中起到的正面作用也越来越大。很多妈妈向达妈反应,在宝宝的教育过程中,宝宝的礼仪教育无从下手。今天来和大家聊聊礼仪教育。

有一次我问一位妈妈,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礼仪。她说她不希望她的孩子出国后成为异类。

懂礼仪的孩子更受欢迎

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很有天赋,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个个都是精英、栋梁,但是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一个被众人接纳程度高的孩子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他今后的学业、事业的发展,也会大大提高孩子的幸福感。

干净的、有礼貌的、有教养的、懂得尊重别人、理解他人,并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孩子,是受人欢迎的;而那些会去抢别人东西的,接到礼物会直接问多少钱的,看到不如自己的同伴就会嘲讽、挖苦人家的孩子,都是不受欢迎的。

在我们的儿童礼仪班里,总会有一些同学被大家评为最受欢迎的人,他们见到老师会鞠躬,上台表演落落大方,平日里又不失幽默和机灵,最重要的是他们会体恤那些比他们小的、需要帮助的同学。

礼仪是一种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

西方教育是两条腿走路,即学堂教育和教堂教育相辅相成的“两堂”教育。而我国的国民教育只有学校教育这一个体系,少了很多的人文教育,孩子们长了很多的本事、技能,但有时却不懂得如何做人、处世。大学扩招后,我们的社会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但整个社会的粗鄙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因为升学不考素养这门课,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其实教育的根本是帮助孩子成为具有人性光芒的人,而不只是成为知识渊博的机器或者怪物。

十年前有一家世界500强公司招聘员工,来了一堆北大、清华的应届毕业生。面试结束后大家发现公司录用了一个看起来并不是十分出色的学生,问其原因,竟是在众多的学生里,只有这个学生是双手接名片的,并且在接待员给他递水杯时,他接过水杯说了声谢谢。

很多年轻人在应聘时并不清楚面试官要考察的是哪方面能力,所以会尽其所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有时不经意中表现出来的急功近利反而让他们失分不少,要知道在面试过程中,你良好的修养和因修养而展现出的彬彬有礼一定会给你加分的。但这种修养绝不是一蹴而就、可以突击的,它是从小培养的一种行为习惯。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才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才会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才会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才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礼仪是一种行为习惯,是一种家庭习得,所以要从小培养。有的家长很重视家庭教育,经常找孩子谈心,开家庭会议,向孩子灌输自己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是家庭生活、家庭习得,孩子会在家庭生活中学习到一切他可以学到的东西。

这个时代是学礼仪的最佳时机

中国古话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富二代”的父母正好出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的童年正好经历了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强烈的物质匮乏感会让他们产生一种“难民心态”。常年的物资匮乏,会让人形成一种匮乏精神和危机意识,就是无论客观情况如何,主观上都会感到“匮乏”,“匮乏”的结果就是争抢。其实,近三十年来,物资匮乏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城里大部分人的生活普遍也都是舒适和富足的。然而,尽管处境不一样,人们的心态却没有改变多少,因而行为习惯也没有太大的改变。有一次朋友聚会,我发现一个老总吃饭特别快,不到2分钟就把饭吃完了。后来他告诉我说,他以前是当兵的,在部队里要是吃饭慢,就要饿肚子。到了现在,虽然他已经很富有了,但还是无法从容地吃饭,慢慢品味一桌好菜。还有一些老人家里会囤积很多没用的东西,总觉得丢掉可惜,其实那是心里堆积很久的对物资缺乏的恐慌。

难民是会争抢的,因为不抢就吃不上。有难民心态的人如今依旧会争抢和囤积,尽管当下的物资完全可以满足,因为那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我曾经陪同一个北欧访问团乘飞机从桂林飞往西安,那天正好赶上晚航班,飞机上一百多个人,除了七八个中国人外,余下的都是外国人。飞机抵达西安时,在前轮刚刚碰到地面的一刹那,那七八个中国人就像子弹一样从座位上弹了出去,一下全都拥到了机舱门口,干吗呢?抢着下飞机!此时飞机还在急速滑行,非常危险,空姐无奈地把他们一个个又按回座位上。这时我旁边的美国人哈哈大笑,他们觉得太可笑了,怎么会有人抢着下飞机?欧洲人也很无奈地摇摇头。当时我们团里很多客人都扭过头来看我,因为除了那七八个人之外,我是唯一的中国人,我当时的感觉就是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我对他们说我们中国有14亿人口,不是人人都坐过飞机,当他们坐过一次,知道坐飞机不用抢,以后就不会再抢了。

后来我明白这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问题。如果在十年前,我们让孩子学礼仪,也许有的家长并不会接受,因为礼仪是学会了,可孩子也失去了争抢的能力。记得1998年我和家人一起去泰国,一个团44人,到哪儿都抢啊,我因为没去抢,结果就是没饭吃,没有座位坐,在特定的时候争抢变成了一种生存能力。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里,富与贵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但事实上是两回事。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英国的哈利王子是贵族,但依旧被派到阿富汗做一名机枪手。他们认为为国家奉献自己、承担风险是贵族的天职。

一个孩子的公民意识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如果不重视这方面的教育,30年后一些孩子会变成一个高工资、高成就、高社会地位的“三高”人士,却很有可能会绊倒在“教养”两个字上,我们不希望那天的出现。

用礼仪改掉孩子身上的坏习惯

我们现在常常会看到孩子身上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在公共场所跑来跑去,大声喊叫;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喊“我饿了,我饿了”,却忘记和长辈、父母甚至保姆打招呼;去同学家做客进门就说“你家好小哦,连钢琴都没有”;坐在父母的豪车里,却不停地向窗外扔垃圾;吃饭时爱吃的菜夹个没完,或者干脆端到自己跟前,完全不顾别人吃不吃。

我们有时会大声地呵斥孩子,你吃饭不要吧唧嘴,说话不要没大没小,你不要这样乱发脾气,不要总和人家攀比。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其实我们的孩子就像杯子里的水,很多家长是在不停地倒掉杯子里的脏水,而礼仪的学习是倡导不断地给孩子注入新鲜的活水,与其每天批评他不该做什么,不如经常告诉他应该做什么。当好的习惯养成的时候,自然也就是坏的习惯消失的时候。

幼儿接待礼仪的重要性

2礼仪是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我国俗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然而,现在很多家长都忽视了这一点,以至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等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采取了与孩子成长天性相违背的方式方法。由于家长们都对孩子百般顺从,无限制的溺爱,导致孩子成为了一个家庭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乱扔垃圾、说脏话、接打电话不文明等失礼现象。长此以往,孩子的陋习不能得到有效改正,不仅对孩子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阻碍,更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必须引起家庭和社会的足够重视,为此,必须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双管齐下,最大限度的改正幼儿的陋习。

一、幼儿礼仪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已取得可观的成绩。但是对学生开展有意识地礼仪教育方面却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从98。7%的人对我国礼仪教育的现状持否定态度可以看出,我国礼仪教育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分析其现状原因,主要有三:

1、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政治思想建设而忽略传统道德建设,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成了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2、教育过程中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不够。素质教育虽然已提了多年,但是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不够,重智轻德的现象还是存在。在农村学校,教师对于学生的礼仪教育更是少有考虑,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已严重脱节;

3、家庭教育对礼仪教育的忽视。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思想,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在开展家庭教育中,家长普遍未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更有甚者,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根本没有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对礼仪更是持无所谓的态度。另外,部分农村家长的礼仪素质不高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

二、学习礼仪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好处

1。有利于幼儿的专注力、秩序感的培养

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保障。一个懂得礼仪、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幼儿在想介入别人的工作的时候,就会有礼貌的征求别人意见,比如:“xx,我可以和你一起做游戏吗?”“xx,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同理,当他知道别人想介入到自己的工作领域时,也会很有礼貌的同意介入。这时候,孩子就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这件事情上,这样就提高了孩子的专注力,进而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交的朋友也更多。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不仅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秩序感,还能让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进而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2。有利于幼儿独立性、自信心以及尊重他人等习性的养成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朋友的增多无疑又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并且这些朋友还能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人际交往能力。

3。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社会环境,更需要教育的作用。“礼借助于普遍性来控制人,并通过教育使礼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幼儿的社会化离不开礼仪教育的干预,“知书达礼”就是对幼儿社会化的一种表征。通过对幼儿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社会公德的礼仪教育,幼儿形成了社会习惯,逐步趋向于社会化。所以说,礼仪教育在幼儿的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4。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审美能力的发展

礼仪教育还可以促进幼儿去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优雅的穿着仪容,优美的走姿、站姿无不散发着美,这种美不仅对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着巨大作用,而且也能净化幼儿的心灵。通过礼仪教育,使幼儿做到知礼、达礼、崇礼、用礼,塑造出全新的自我,多方面的促进幼儿审美能的发展。

三、幼儿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国内外的不少研究表明: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内,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这些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礼仪教育实质是培养人的教养,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的一门学问。人是社会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和智力开发,而是要使人适应社会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在社会中生活,只有学会尊重他人,才能真正地自立于社会,才能做到自尊自爱,才能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和文明社会。

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倡行礼仪教育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特别是在今天,针对“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来说,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往往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有时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也有一些孩子因为不擅社交,孤独无伴,而形成了孤僻、内向、偏执等不良性格。而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幼儿园开设礼仪课,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不仅有利于孩子教养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可以和小朋友或是小朋友家长交流分享教育心得和经验,从中总结出有利于幼儿发展成长的经验再用在幼儿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这样就能为幼儿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孩子就会始终保持一种正态的心理状况,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四、怎样落实幼儿礼仪教育

1、重视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孩子集万千宠爱一身,在家里娇生惯养,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独自玩耍,与玩具交“朋友”,容易形成孤僻、任性、害怕困难、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对人没礼貌等性格特征,不少家庭对孩子的礼仪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在家里没有大小之分,长此以往,对孩子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甚至可能演化成霸道、专横、唯我独尊,稍不如意就对长者拳打脚踢的恶果,如不加制止,后果不堪设想。在幼儿园我们会对孩子加强礼貌用语的教育,而家长应该从日常生活细节中去教育孩子,例如见了熟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爸爸妈妈工作、学习和休息时不要去打扰;爸爸妈妈说话时不应去插嘴;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不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帮忙时应说“请”等等。家长在家也要对孩子进行最基本的礼仪教育,例如坐的时候应该怎么坐;吃饭的时候应该怎样;客人来了又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礼貌和懂事的小孩子。这样日积月累,从细节入手,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家长以身作则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如果家里有老人,家长可以和老人沟通,告诉老人宠爱孩子的坏处,要有理智的爱孩子,我相信老人会支持年轻父母的教育方法,父母平日在家中,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捧在手上,养成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做到孝敬老人,不说粗语,做到以身作则。在家中,最好放些古典而优美的钢琴歌曲,或者一些静心的轻音乐,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歌曲,这样可以陶冶孩子高尚的艺术的情操。所谓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日常在家里,应该注意言行举止。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所说,父母所做的一切,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别人说“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孩子若有说粗话的习惯,不要认为他们年纪还小,什么都不懂。虽然他们是小孩子,甚至不知道粗话的意思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的坏习惯就会慢慢的形成。如果发现了孩子说粗话,那么就应当进行思想教育,及时阻止孩子继续说下去,不要一味地对孩子进行打骂。对孩子进行打骂,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孩子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可以每天让孩子背诵一些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时间一长就会见到效果,看到孩子的不一样,这样不仅让他们学到做人的道理,同时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可谓一举两得之法。所以说,从小养成孩子的文明礼貌习惯,学会说礼貌用语,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当中,家长要与老师密切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以上提出的教育方法,只是我的个人意见和在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人生中,有三样最重要的:生命、时间、还有一个就是“信”字。只要有道德,讲信用,孩子将来的人生道路,将会更加的美好,更加的辉煌。

3、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注意提醒孩子向其他人问好,看到做得好的幼儿,马上给予表扬。并且在课余时间老师给孩子讲德育故事,跟孩子讲礼仪,并让孩子上台来表演,让孩子实际操作。如:如何接待客人,如何跟人打招呼,如何接电话等等。在家孩子讲礼貌的习惯就要靠家长坚持不懈的培养。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让孩子得到练习和锻炼,例如可以主动请邻居的小伙伴来家里玩,教他们彼此以礼貌相待。千万不能因为怕孩子没有礼貌,就不带孩子去人家作客,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还可以让孩子从做家务开始做起。让孩子做家务,第一,他会感恩;第二,会让孩子学会养成勤劳的习惯;第三,促进孩子的人际关系;第四,提升孩子的意志力,做事的承担能力,这也是现在社会当中的小孩最缺乏的,所以家长也要在生活中训练孩子做家务。

儿童的礼仪是在社会性交往和实际操作中养成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养。结合活动,礼仪教育课程化。教师要充分挖掘幼儿园一日各个环节中的礼仪教育内容,制定每个年龄段幼儿一日活动礼仪行为标准。每周以故事和生活化的教学为内容,使幼儿礼仪教育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和需要。在幼儿来园环节上,要从大班开始选出礼仪小标兵每天早上8:00——8:30轮流接待全园的小朋友和幼儿家长。礼仪小标兵的文明用语以及标准的站姿、手势不仅为中小班的幼儿树立了榜样,而且,也为幼儿家长做了很好的示范。将礼仪教育活动渗透到幼儿园各个活动之中。礼仪教育是社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要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渗透到各个教育活动之中。同时,结合“母亲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八妇女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亲人、爱同伴的感恩教育,使幼儿懂得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自觉自发的去遵守去执行。

幼儿接待礼仪的重要性

3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新世纪传承历史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筑就和谐强国的宏伟目标,对国人的礼仪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品行优秀的接班人,幼儿园的教育是关键。

一、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衣食无忧的优越环境里,更多的家长和幼儿园,只注重孩子知识性的提高,而忽略了孩子文明礼仪的培养。过多的呵护、过度地溺爱,让“小皇帝、小公主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自私、任性、说脏话、不懂得尊老爱幼、与人交往不谦让等。孩子们智力有余而修养不佳的事实告诫我们,抓好幼儿园的礼仪教育迫在眉睫。

其次,3—6岁正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这一时期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习惯的理想时期,更是文明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让他们从小养成学礼、知礼、懂礼、用礼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其良好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二、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原则

㈠渐进性原则。

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各阶段的教育内容应相互衔接,要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无律、他律到自律的心理发展规律。小班重在学习文明礼貌用语,培养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中班了解基本的文明礼节常识,初步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大班重在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㈡实践性原则。

幼儿园的文明礼仪教育应重视过程,注重实践,坚持教、学、做的和谐统一,把文明礼仪落实到教学活动和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要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把各种文明礼仪要求具体化、生活化。创新教育形式,注重实践训练,引导幼儿自主参与,努力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㈢整体性原则。

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幼儿园教育课程中,科学、有序、系统地整体推进。文明礼仪教育既要注重幼儿个人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又要促进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既要加强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增强现代文明礼仪意识;既要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礼仪常识,又要提升幼儿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幼儿文明生活、幸福成长。

三、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

㈠融入教学课程,促进礼仪养成。

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园主题教育及各学科教学中,从认知、情感、行为的综合养成教育上达到“知行合一”。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课程。教学活动要“富理于情、富教于乐”,使抽象的礼仪道德概念在幼儿头脑中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认识观念,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行为。

㈡优化教育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环境对幼儿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有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幼儿园要注重创设优美整洁、富于教育意义的环境。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教室里干净、清爽,休息室里温馨、整洁,楼梯、游戏室的墙面上张贴“请讲普通话”、“上下楼梯请靠右”、“您好”、“谢谢”等彩色卡通文明用语条幅,在走廊上创设文明礼仪文化长廊,在教室制作“我们是乖娃娃”、“孔融让梨”、“小鸡和小鸭”等主题墙画,在语言角投放文明礼仪方面的书籍和图片……清新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能让幼儿身心愉悦,精神饱满,潜移默化中促进其良好的思想素养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㈢融入游戏活动,陶冶礼仪情操。

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游戏是最佳的方式。教师要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和教学目标的需求,适时开展益智、益体、益德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对待周围人和事的正确态度,发展其观察、语言、想象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如:通过《熊猫的客人》、《金花学说话》、《小猴请客》等角色游戏让幼儿感受到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今天我值日》、《对不起、没关系》、《让座》等歌曲表演,使幼儿懂得与同伴、长辈交往的一般礼仪;通过《小鸡和小鸭》、《猜猜我有多爱你》、《小羊过桥》等讲故事活动,使幼儿懂得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要与同伴分享快乐,关心他人等。

㈣注重教师示范,树立学习榜样。

幼儿园礼仪教育要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的模仿和学习。因此,作为幼儿园的教师要注意言传与身教的统一,自觉严守教师礼仪规范,衣着打扮大方得体,言行举止文明端庄,性格品质活泼健康,为人处事温和宽容;工作中要爱生如子,以理服人,热情为家长服务;对待同事团结谦让,互敬互帮,时时、处处为幼儿树立礼仪榜样。

㈤密切家园联系,强化礼仪习惯。

礼仪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园”教育的同步性、一致性是消除幼儿两面性行为的有效途径。幼儿园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有关知识;开展家长礼仪讲座,提高家长的自身礼仪素养,让家长有针对性地了解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实地跟踪幼儿成长正反面的典型事例,组织家长分析交流。教师要定期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目标和动态,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和一致性。

幼儿接待礼仪的重要性

4幼儿园必须抓好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所以我园把礼仪教育作为研究课题,目的就是为培养文明有礼、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奠基。

确定了园本教研课题后,我园将全面开展各项活动和对幼儿进行礼仪知识的集中教育齐头并进,使礼仪教育真正发挥实效。我们将礼仪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从晨间接待开始,在入园、进餐、睡眠、学习、游戏、户外活动、盥洗、入厕、离园等各个环节中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包括生活卫生习惯、行为规范及文明礼貌。具体措施有:结合本园实际,扎实开展“礼仪伴我行”争星活动,把幼儿的仪容仪表、活动(上课、排队、庆祝活动等)礼仪、尊师重长礼仪、语言礼仪、园内公共场所礼仪等五项作为评比内容。在班级设文明礼仪争星表,设立“文明小天使”示范岗,每天早上迎接小朋友、家长的到来,激发幼儿个个争当“文明小天使”的愿望。我们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并随时关注幼儿,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帮助、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通过开展礼仪教育,我们感受到其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识

幼儿由于接触社会外界人士不多,主要生活在家庭和幼儿园等场所,许多生活常识比较缺乏,而通过礼仪教育可以使幼儿懂得许多生活常识,诸如待人接物方面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知识。在礼仪教育过程中,通过学习进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行走礼仪、交往礼仪,儿童能够懂得如何称呼别人、问候他人,怎么样与别人交谈等方面的生活常识。

二、有利于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礼俗可以保持秩序”,礼也是社会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通过礼仪教育,幼儿可以学会尊重长辈、团结同学、礼貌待人、遵守公共场所的社会公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增强道德自律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岁孩儿定八十”的经验告诉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孩提时代开始培养。因为幼儿期正处在个性及品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人格形成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是发展幼儿社会行为的重要内容,其意义深远。

三、有利于幼儿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我国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有着注重礼仪的传统美德。从孔子时代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到“举案齐眉”、“让枣推梨”、“虚席以待”、“倒履相迎”、“三顾茅庐”、“程门立雪”,以礼待人的案例层出不穷,数不胜数,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秩序的维持、人们的相互诚信和互相尊重仍然呼唤礼仪教育。通过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要使幼儿学会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礼仪、遵纪守法、顾全大局、尊敬师长、待人真诚有礼,做到“诚于中而形于外”。

四、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的能力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幼儿教育未来方向的报告,即幼儿的“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在21世纪的今天,四个学会尤其重要。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幼儿怎么样学会与其他个体、其他群体进行交流、沟通,可以培养幼儿的EQ(情商),让儿童能够更好地生存。“不知礼,无以立也。”幼儿通过学习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能够知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他者,从而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的能力。

五、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社会环境,更需要教育的作用。“礼借助于普遍性来控制人,并通过教育使礼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幼儿的社会化离不开礼仪教育的干预,“知书达礼”就是对幼儿社会化的一种表征。通过对幼儿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社会公德的礼仪教育,如公共场所不得乱扔垃圾等,幼儿获得了社会习惯,逐步趋向社会化。所以说,礼仪教育在幼儿的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六、有利于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礼仪教育还可以促进幼儿去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优雅的穿着仪容,优美的走姿、站姿、走姿,无不渗透着美,这种美不仅净化了社会环境,而且也感染着幼儿个体。通过礼仪教育,幼儿能做到知礼、达礼、崇礼、用礼,塑造出全新的自我,它能够充分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7.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篇七

一、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 培养积极的阅读兴趣

乔姆斯基认为, 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从咿呀学语开始, 孩子们就对周围那些色彩鲜艳、画面形象生动、突出的图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在色彩感知、事物辨认、语言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长进, 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与日俱增。在幼儿的活动室里, 我经常会看见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欣赏图书, 于是我开始为他们提供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一是精神环境;二是物质环境。首先, 我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阅读氛围。在阅读时, 孩子们可以自己阅读图书, 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看书, 还可以围坐在老师的周围欣赏有趣的图画故事。其次, 我还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物质环境。即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早期阅读的经验不是仅仅通过几次专门的阅读活动获得的。因此, 每周除语言阅读活动外, 我还在日常活动中定时和不定时地安排一些阅读时间, 让幼儿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学习, 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对汉字和书籍的兴趣。

二、听说看讲相互结合, 师生互动共同阅读

仅仅有了阅读的时间、空间是不够的, 还要让幼儿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因此, 我们遵循了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 以及早期阅读活动中互动性、全面性、发展性、操作性和激励性的原则。运用听听、看看、说说、讲讲相互结合的方法, 引导幼儿阅读。有时我们让幼儿自己先看看说说, 了解故事内容;有时我们也让他们先听再讲, 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还有的时候, 我们直接让孩子自己看、自己讲、互相听、互相说, 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 学习编讲比较清楚、完整、合理的故事。例如, 在《小猫钓鱼》一课中, 我用小鱼、鱼钩等图示来让幼儿描画, 帮助能力弱的幼儿体验汉字笔画的结构, 以及写汉字的乐趣。针对幼儿不同水平给予不同指导, 这是指导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我会有意识地让能力强的孩子和能力弱的孩子一起阅读同一本书, 鼓励能力弱的幼儿与能力强的幼儿互相交流阅读经验, 课余自由活动时还会帮助能力弱的孩子进行语言的训练等。

三、争取家长的配合, 开展好亲子阅读

我们利用家访、家长会、家委会等家园活动的时间, 让家长明白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对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我们还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 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亲子阅读, 向家长展示我们开放式的阅读活动, 孩子们自由阅读, 大胆想象, 相互交流的情景, 让家长感到惊奇又惊喜。家长们回家后也为孩子创设了较好的环境, 有了专门的小书柜、小抽屉, 有了自己的读书室, 他们每天抽出时间为孩子朗读故事, 和孩子共同看画面, 理解内容等等, 这些配合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为幼儿发挥创造想象打下了基础。许多孩子的爸爸通过陪幼儿看书、讲故事, 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孩子的妈妈, 乐得许多爸爸一到双休日, 就带着孩子上书店看书、买书。

8.幼儿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篇八

关键词:英语听力;重要性;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131-01

听是幼儿在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形式。通过听的训练,培养某一语感,刺激幼儿学习的兴趣,听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方式。

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孩子经常对教师语言进行效仿,在听的过程中幼儿往往出现错误的发音或者混淆发音,教师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对此进行纠正。或者在英语教学中老师没有纯真的发音而导致幼儿有错误的发音。

在幼儿英语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给幼儿听的环境,幼儿听的机会太少,老师往往重视幼儿如何更好的输出和运用,一味地追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我认为我们双语教学中对于英语听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优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语言教育内容要求指出:“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言理解能力”。听是孩子们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幼儿学习自己的母语和外语其实都是一样的,培养幼儿的英语听力是为他们开口说英语奠基。从幼儿学习英语的心理特点看,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如果能注意培养他们的听力,在情趣盎然的气氛中加强听力训练,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让他们能够有兴趣

平时老师在选材教学的适合肯定是选取适合大班年龄特点的,能吸引大班幼儿,贴近幼儿生活的。在内容上面我也选取了从易到难的材料,大班刚刚开始接触英语,先要学习一些简单的词汇然后是句子再者是节奏动感的英语歌曲。平时教学中我会下载一些歌曲,其中包含一些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在幼儿起床,就餐,餐后,午睡,入睡前进行播放,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知英语儿歌的语音、语调,对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能够做到熟练地听、说,大部分幼儿还能将其在日常生活运用。训练听力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二、让幼儿对于所听到的内容有一个真正的理解

在听力的过程中,幼儿不是消极的听,不是老师在那么放材料,小朋友跟着重复的听和说,而是通过大脑的吸收,自我了解,能够对材料中的内容进行了解熟悉和运用。因此,听力理解是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交际的过程。例如:教师为幼儿选定使其感兴趣的英语童话故事《三只小蝴蝶》的多媒体课件播放给幼儿看,一开始幼儿肯定会被好听的音乐和漂亮的背景所吸引;观看第二遍时,教师提出要求让幼儿一边看一边听听知道哪些单词,大致讲的是什么。然后再让幼儿多次观看童话故事,然后把多媒体的声音关掉,让为幼儿播放童话故事画面,教师锁定一个画面,让幼儿看这个画面中三只小蝴蝶在进行的英语对话是什么。

教师可以通过这种形式不断的切换画面,让幼儿来猜一猜,学一学,听一听,说一说。并且可以让幼儿通过表演的形式把它们展现出来,加深印象。当幼儿对所听到的语言信息储存在大脑中,通过记忆、理解的过程,与已有词汇量的结合,慢慢地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向外“输出”。

三、听力理解是一个创造性和互动性的过程

听力的理解是双方的,必须有一个环境让幼儿能够互相交流。对于听力来讲,幼儿也不能消极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幼儿能够吸收,并且在一个环境中学会倾听和沟通。

四、家庭因素

家长是一个很好也是很有利的资源,及时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幼儿园英语教师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些指导,让孩子能够更好学习听。评析幼儿在园的英语听力能力及表现,对家长提出要求并给予教育技巧比较具体的指导。如请家长把幼儿在家所听的英语听力训练的内容和教育过程中的疑惑记录下来,便于教师了解和解答。

五、让他(她)们多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增强体验感

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标准的,纯正的英语环境,通过一些碟片,知识,图片,节日等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听,更好地理解。

总之,培养幼儿的听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成功的,要有的放矢地制订阶段听力训练计划,特别是制订具有针对性的练习方案,教师除了需要具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外,还应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通过采取措施,让老师和孩子们了解到双语教学中听力培养的重要性,让孩子能够更好地学会听,鼓励孩子们听。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积极地、纯正地英语环境,让孩子们能够自主,自愿地,信心十足地学会听英语,并且对于所听到的能够有自己的,正确的理解,学习如何更好地、正确地输出。老师可以通过借助于各种游戏、媒体、课件等让孩子们听、理解、运用。家长可以积极地指导孩子正确学习的技巧,为孩子买一些好的,健康的学习材料。

参考文献:

[1] 陆慕改.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原则和实践[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

[2] 唐燕群 胡 芳.浅谈幼儿英语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3] 毛伟宾.心理学视野中的双语教学问题之我见[J].山东教育科研,2002(05).

[4] 张小容.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现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

上一篇:妈妈留下的葡萄树(续写)作文下一篇:村长写贫困生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