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2024-07-05

论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精选11篇)

1.论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篇一

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清洁发展机制

摘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传统的.生活垃圾填埋方式.通过实施填埋气体收集利用以及填埋之外的垃圾处理技术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不仅可以使垃圾作为能源和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还能实现固废管理领域的温室气体减排,并且获得额外的资金或技术援助.本文简要分析了固废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并以具体项目为案例,介绍了生活垃圾填埋气体回收利用和垃圾焚烧发电CDM项目开发和实施,着重分析此类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及监测要求,为类似项目开发提供参考.作 者:徐丽    练成燕    金豫佳    黄叶飞    Xu li    Lian cheng yan    Jin yu jia    Huang ye fei  作者单位:上海为泰环保科技事务所 期 刊:上海节能   Journal:SHANGHAI ENERGY CONSERV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X7 关键词:CDM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填埋气利用    焚烧发电   

 

2.论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篇二

著名生态学家E.P.Odum(1959)认为,生态位是一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而这种位置和状况则决定于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的行为(包括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企业作为特殊的生命有机体,生存在由自然、人口、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组成的宏观企业生态环境和由企业个体、竞争者、供应商、消费者、媒体公众组成的微观企业生态环境,企业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同自然界中的生物个体一样,也处在一定的生态位上。与自然有所不同的是,企业个体具有主动性,往往通过企业的各种努力来实现占据较高生态位的目的。因此,企业生态位就是一个企业在企业生态系统中的明确位置,是由企业主动选择和竞争行为决定的。企业在企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是企业竞争实力的标志。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外部生态系统和内部生态系统及其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企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它是由企业个体、企业种群、企业群落及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共同组成的,对于企业个体而言,研究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个体的内部发展问题可看作是企业内部生态系统,剔除掉企业个体以外的企业生态系统的一切要素可看作是企业的外部生态系统。

2企业生态系统

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往往是动态变化的。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进行能量的积累与转换,才能获得竞争上的优势。当企业内部出现某些缺陷时,必须通过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与修复,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动态地进行着企业内外部之间能量、物质、信息交换和转移,从而实现企业内外部的人才流、物质流、财务流和知识流的新陈代谢,从而使企业由低生态位向较高生态位运动。

对于单个企业而言,它也是由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的。企业作为有机的生命体,同自然界的生物个体有相似性,企业也有它的中枢神经系统,它要承担起企业管理、决策、执行、控制及知识管理的功能,使企业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进行思考,修正发展战略,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能偏离正确的航道;它的血液循环系统实质上就是企业资金的循环,能够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资金供应;它的消化系统要解决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投入产出问题,使企业的生产运营功能正常;它的运动系统要解决组织结构及组织协调问题,使企业维系日常的运转;它的免疫保健系统则由审计监督系统构成。

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交换和转移的过程。同种类型的企业的优胜劣汰和兼并重组以及企业的积聚,形成了企业种群。正向自然界一样,单一类型的企业种群是很难独立存在的,于是,不同类型的企业种群相互作用,进行着能量的交换和转移,逐渐形成了企业生态链。众多企业生态链的相互交织又形成了企业生态网。对于每一个企业个体而言,在它周围的其他企业个体连同其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了它的生态环境,企业个体与它的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了企业生态系统。

3企业个体与企业种群的协同演化

从企业生态学的角度着眼,本文认为企业生态竞争机制的内涵是遵循互利共存、资源共享的原则,以生态资源价值的传递为纽带,以企业种群的协同进化为途径,实现企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对于企业个体而言,企业生态竞争机制的核心问题是必须识别出自己的竞争对手,同时要了解企业自身所处的企业生态位的强弱,这是企业个体制订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前提和基础。

3.1 企业个体的划分

本文运用生态学的理论,结合企业在企业生态位的重叠度和强度的差异以及环境对企业个体的约束,把参与生态竞争的企业个体划分为四种类型企业:

①虫类企业。虫类企业面临和很多生物个体争夺生态资源的情况,但是它在争夺资源的过程中处于劣势。虫类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生态位重叠度比较高且所处的企业生态位强度又相对较弱,在市场的竞争中和许多中小企业共同争夺生态资源,短时间内很难积聚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中,随时有生存危机,所处的状态较为危险。

②蚁类企业。蚁类多为杂食性动物,往往和很多动物争夺生态资源,但是它的适应生存能力较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够存活下来。蚁类企业和其他企业的生态位重叠度较高但其生态位强度较强,在市场的竞争中和许多中小企业争夺生态资源,但往往有其自身的优势,在竞争中获得相对竞争优势。在现实中,往往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其市场定位准确,所提供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技术方面占有一定的独特优势,往往能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中抗击住风雨,逐步发展状大。各国各地政府也认识到优秀中小型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纷纷出台扶助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其生态环境,为其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③鱼类企业。鱼类赖以存活的食物和环境固定而且简单,处在一种较为安逸、资源依赖性非常强的环境,如果环境不被破坏,可以很好的生存下去。但是一旦环境受到破坏必将对它的生存造成严重危害。鱼类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生态位重叠度较低,但生态位强度也较弱,虽然它在企业生态中独享或与为数不多的企业共享一类资源,但是企业本身对环境的依赖性非常大,一旦生态环境被破坏,将受到其致命的打击。

④虎类企业。虎类为猛兽,它和其他动物争夺生态资源的情况较少,即使在争夺生态资源时也占有较大的竞争优势。虎类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生态位重叠度较低且生态位强度较强,在市场中独享一类生态资源,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往往这类企业的崩溃始于企业个体内部,这也就是企业的边界并非越大越好的根本原因。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同一企业生态系统中生态位完全重叠的企业是不存在的,它们的相似性是局部的。在现实中,如果一个新进入的企业个体和原来就存活性很好的企业个体的生态位完全一致,必须是殊死的较量,乃至两败俱伤,所以明智的新进入者,往往会选择企业生态系统中相对空缺的位置,从而发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2 企业种群的四种分布类型

①随机分布型企业种群。

如果每个企业个体的位置不受其他企业个体分布的影响,所形成的产业分布格局就是均匀分布型,随机分布的企业种群是罕见的,只有当生态环境均一,生态资源在一定的时空内平均分配而且企业种群内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并不导致任何企业个体的吸引和排斥时,这种局面才可能出现。这类企业种群存在的均衡性是短暂的,常常表现为一些新兴产业个体的出现,但很快会随着竞争者的加入而打破。

②均匀分布型企业种群。

均匀分布的企业个体之间的生态距离要比随机分布更为一致。这种分布格局是由于企业种群成员间进行种内竞争而导致的。这种竞争由于地哉的限制和产业政策的约束,从社会的经济性考虑,往往企业种群内的企业个体能够在竞争中取得均衡,各自占据自身的生态空间,如提供公共产品生产的部分垄断性企业就是这种格局。

③集群分布型企业种群。

集群分布型企业种群是最普遍和最常见的,这种分布型是企业个体对企业生态环境差异发生反应的结果。这种格局主要是由企业个体的社会行为、经济因素和地理因素等综合因素决定的。不同企业种群竞争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企业集群的产生。企业集群现象本质上是一个竞争合作协同演化的动态过程。大量企业个体集中在一起,不仅进行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进行着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通过竞争与合作,激活企业个体的创新动力,增强企业的活力和效率,利用企业集群内的生态资源要素,进行优势互补,获得集群竞争优势,实现企业集群的效益溢出,这便是企业种群协同演化的过程和追求的目标。

④中心集聚型企业种群。

这种企业种群是在一定的生态空间内企业个体竞争的差异而形成的,部分企业个体凭借其所处的有利生态位,通过公关、游说、寻租活动,来影响产业政策的制订,使其更有利于其生存发展,而后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企业整体素质,使企业在特定的生态空间成为核心企业,其他企业个体必须逐部向其靠拢,才能生存下去,否则要么退出市场,要么重新选择产业方向,比较典型的是当地的知名大企业周围往往聚集着一些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小企业。

经过上述分析,企业种群的分布可用图1,2,3,4形象地表示。

4企业竞争机制

企业与自然生命体不同,一般来说企业在其生命过程中没有特定的形态,只有拥有足够的资源,它可以经营任何行业与产品。然而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任何一个企业个体所拥有的资源受到诸多限制因素,企业往往会根据比较优势,在特定的时期内企业占据一定的形态,具有特定的生态位。企业竞争实质上也就演变为对稀有生态资源的竞争,企业在整个生态资源空间中所能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空间也就成为企业在现实生态环境中的特定生态位。与自然生命系统的生态位相比,由于企业经营的多样性,使企业生态位呈现出可以不连续的特征。

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特定的外部环境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与生物生态位相比,企业生态位不是被动的、相对稳定的,而是动态的、具有自动选择和由企业间的竞争行为决定的,企业在企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是企业竞争实力的标志。笔者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机制应涵盖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4.1 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

这是企业最为重要的问题。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的谋略,是企业为更理想地实现自己的长期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决策,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以及对企业资源进行的总体分配。

4.2 企业个体的基本特征

指企业所处的地域、规模、生命周期的阶段、目前的发展状况,企业的地域位置与企业可利用的生态资源具有极强的相关性。

4.3 企业承担的企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企业的功能是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有用有偿的使用价值来获取和换取企业持续发展所需的必要条件。但是,任何一个企业个体都难以完成企业生态系统的全部功能,往往只能承担部分功能。企业的价值是由其在价值网络的地位所决定的。

4.4 企业占有的地域环境资源,即企业生态因子的综合体

它主要指企业个体在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自然环境等宏观环境因子的制约;同时受到供应商、客户、中介机构等同类企业个体的影响。本文认为,不同外部环境因子的组合比例的差异可以在不同空间位置形成相同的企业生态位。企业的战略、知识、信息、财务、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制约因子。同一生态位环境内企业的生存受制于企业内生因素的相互作用。

基于上述企业生态位的界定,笔者认为从生态位视角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要从两个维度着手:①利用生态位因子组合不同,研究不同企业生态位构成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差异。②在同一企业生态位条件下,企业持续成长效率的内在差异。对于企业而言,当两个企业的生态位发生重叠、部分重叠、分离时,就演变为企业与企业的竞合关系。具体来讲,有下列五种现象:

对于图5a和图5b,指的是企业内包生态位,其竞争结果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企业B占优势(点线),迫使企业A减少对共占资源的利用;另一种情况是企业A占优势,企业B被完全排除,这种情况实质上就是企业的并购现象,确切地讲,就是企业A兼并了企业B,对企业B拥有了完全的控制权。

对于图6a和图6b,指的是企业等宽生态位,其竞争博弈的结果必然是企业A与企业B在竞争中达成共识,共同垄断某些资源,彼此相持存在,类似于企业中的双头垄断现象。

对于图7a和图7b,指的是企业不等宽生态位,其竞争博弈的结果必然是企业A与企业B在竞争中形成互补优势,企业A与企业B结成战略联盟,企业A处于主导地位,企业B实行的是补缺者战略,对企业A而言,企业B的存在有利于其专注于某一方面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对于图8a和图8b,指的是企业邻接生态位,代表的是企业A与企业B竞争回避现象,企业A与企业B采取的是竞争回避策略,双方尽可能避免在市场上发生竞争。

对于图9a和图9b,指的是企业分离生态位,代表的是企业A与企业B不存在竞争,双方在不同的或相关性极小的领域内共存。

5结语

企业作为一种以人为主体的类生命系统,本质上属于有机系统的范畴,其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样具有一套自我调节、主动适应的机制,即企业自适应机制,而推动企业自适应机制运行的动力则是创新,创新优化了资源配置、“引进了新的组合”、增强了组织的柔性和敏捷性等等,通过各种方式的创新,企业与环境协同进化,进而实现了企业的成长。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阶梯。企业创新的动力迫于日益竞争激烈的生态环境。企业创新活动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强化利导因子与克服限制因子动态相容的过程。一方面,企业通过强化利导因子,突出自身的竞争优势,占据有利的生态位,积累其持续发展的能量,通过企业的公关、游说、寻租活动,改善自身的生态环境,促进其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别一方面,企业通过创新活动,不断地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消耗,节能减排,克服限制因子,实现企业的跳跃式发展。企业创新活动是动态的、复杂的、阶段性的,是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为根本导向的。为此,企业的创新应是全方位的、持续的,而不能是局部的,短暂的。企业的创新活动应紧紧围绕克服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重点应有所不同、有所侧重。当技术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时,企业应集中精力于技术创新活动上,加大研发投入,确保企业产品在技术上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随着企业竞争者的跟进,当企业在产品技术上的竞争区分度逐渐缩小时,企业应把精力放在市场创新上,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不断完善自身的营销网络和营销环境,让消费者便利、快捷地得到该企业的产品;当竞争对手的营销网络也逐步完善,与本企业的差距逐步缩小时,这时企业应侧重于全方位的管理创新,通过提高组织效能来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往往在这个时候,大多数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不协调的问题,这个阶段也就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分水岭。这个阶段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大的勇气和魄力,打破一切阻碍企业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使企业在经过短暂的修整后,进行自适应的修复,重新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对于企业个体而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创新活动更趋复杂和动态,每个企业个体都要善于分析市场环境和预测竞争对手行为,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具体来讲,在技术创新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相结合的手段,使技术创新成为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竞争能力和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后劲的源泉。在管理创新时,企业个体应以管理者为主体从管理的基本职能出发,动态地协调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活动,以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企业的管理创新应重点放在观念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上,通过观念创新,解决战略层面的的问题,使企业团队步调一致,协同发展;通过组织创新,使组织灵活机动,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能;通过文化创新,实现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的动态相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搭建富有思想的理念平台。企业的市场创新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具有更为突出的作用,这是因为中国市场经济尚处于逐步完善阶段,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等待开发,如果企业个体通过市场创新活动挖掘和研究市场,开辟新的市场营销渠道,运用新的促销手段或推出全新的服务模式,企业个体就可以通过引导新的市场需求来迅速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所以,从本质上讲,企业个体的创新仅仅凭借其拥有的各种资源要素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其对企业所需各种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所以企业的创新活动一刻也离不开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的主旨要解决把适应技术创新需求的新的管理要素及其新组合引入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中,使其动态地识别企业创新资源并进行协同优化组合。

摘要:企业生态位是一个企业在企业生态系统中的明确位置,是由企业主动选择和竞争行为决定的。企业在企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是企业竞争实力的标志。从企业生态位的相关理论出发,揭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机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企业生态位,可持续发展,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1]梁嘉骅等.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6-47.

[2]曹利军.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与实现方式[J].科技与管理,2008,(5),74-75.

[3]米俊,李鼎新.论企业战略和个体目标的动态相容[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5),52.

[4]尚玉昌.普通生态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M].2002,286-29.1.

3.基于生态城市下的经济发展模式 篇三

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在地方城市的区域内,维持和丰富生态环境的建设,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原则,建立合理有序的生态环境机制,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为目的,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在建立生态城市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经济模式,必须符合生态城市的建设原则,同时担负起支撑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担。

1.生态城市下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指导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因此生态城市下的经济模式也不应该背离建设生态城市的宗旨,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注重与人文环境的协调性。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经济发展往往以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对原始存在的人文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生态城市的经济模式必须要与城市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以资源能源的最优利用为目的,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城市的宜居性,生态城市中开展的经济活动,都要在和谐共生的宏观思维模式的引导下开展。

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生态城市的建设本身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指导思想,建设生态城市就是为了建设能够适应新时期的生活需要的城市,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从而实现生态城市整体上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根据资源基础,不断加强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实现经济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纲领,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加强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符合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我国政府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有宏观调控的方向和目标,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生态城市的经济模式要符合政府的规划,符合我国的法律制度环境,在探索的过程中要考虑城市居民的利益,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经济模式的发展能跟着政府的要求,既走可以获得政府支持,也可以弱化发展过程可能遇到的阻力。

2.环境经济与循环经济的特点

基于生态城市前提下的经济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生态城市的建设上也有不同的形式,常见的有环境经济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

环境经济模式的特点。保护环境正在成为发展经济的同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又要关注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保持,环境经济模式正事基于这种思路展开,适合在工业发展不够先进,环境污染较少的城市进行,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优先进行生态规划。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经济现状,建设生态化的经济体系要有不同的侧重点,环境经济模式首先要在城市规划上围绕优势产业展开配套辅助措施,以文化和环境为经济建设的切入点,从优化城市环境起步,对城市发展进行准确定位,优先进行城市的生态规划,进行产业布局和建设,以培育和健全具有地方优势的主导产业为发展战略。

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开展经济项目。在起步的时候,要充分地发挥地方环境资源的优势,尽早尽快决定经济产业链发展的主要产业,以地方特色为支撑,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把发展重点放在生态化产业上,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推广生态化思维模式,把原先的免费环境资源和环境优势,通过开发和利用,转变为有效的实际生产力。

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在以工业产业发展为主,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可以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主动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整合所在区域内的产业和资源,以循环经济的思想统领经济建设的步伐,改革经济制度,培育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结合产业特点,合理布局。理想的生态城市是能实现城市功能高效、协调运作的城市,在规划之初,就应该结合城市的传统工业的特点,对城市系统进行合理布局,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布局产业基地的过程中,要遵循循环经济模式的理念,循序渐进地完成工业与农业的循环体系的建立,进而是结合居民的社会生活建立广泛意义上的循环体系的建设,将流转在城市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实现有机结合,建立循环经济。

发展和推广绿色城市技术。循环经济的本质是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回收和利用固有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洁生产,以一种产业生产时候产生的废物为原料进行再生产,实现区域废物零排放,因此在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时候要注意绿色技术的推广和完善,并逐渐减少生产和生活中排放有害气体,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快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步伐。

3.生态城市建设经济模式的路径选择

生态城市应该能体现环境清洁美丽,生活舒适宜居的特点,在生态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建设方法,构建怎样的经济体系,不局限于现有的生态城市范本,更应该实事求是,从地方实际出发,结合区域内的产业特点和生态现状综合考虑,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城市。

建设生态城市是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趋势,生态城市基础上的经济模式应该抓住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紧密结合国家的政策指导,兼顾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物流畅通和信息快捷,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市民生活状态,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可靠的动力,开辟出光辉前景。

[1]周允旭,魏峻青.试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影响因素、及措施[J].科技信息,2010.07

[2]张建民,富 浩.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探索与探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3

[3]陶表红,焦庚英.江西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分析[J].求实,2010.01

4.论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篇四

规划方案下清洁发展机制介绍与评价

规划方案下清洁发展机制(PCDM),作为完善现有清洁发展机制(CDM)而提出.PCDM通过形成规模效益,推动社会向低碳经济转型,并进一步为发展中国家参与CDM提供机会,PCDM的改进最突出的`体现于对技术转让的设计上.因此,本文在简要介绍PCDM的基础上,对PCDM分析评价,提出如何选择适合开发PCDM领域,并指出PCDM在技术引进中的作用.

作 者:裴卿 王灿 Pei Qing Wang Can  作者单位:裴卿,Pei Qing(清华大学全球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王灿,Wang Can(清华大学全球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4;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33(12) 分类号:X382.1 关键词:规划方案下清洁发展机制   能效提高   技术引进  

5.论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篇五

本文介绍了印度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在开发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的实践,包括印度国家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气候变化的主要协调部门和有关机构.印度开发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进程,CDM项目的协调机构,CDM项目的背景、开发潜力预测,分析了已经注册的印度CDM项目的`类型和地区分布,最后给出了印度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开发CDM项目实践对中国的几点启示.

作 者:徐向阳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刊 名:南亚研究季刊  CSSCI英文刊名:SOUTH ASIAN STUDIES QUARTERLY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X38 关键词:印度   气候变化   清洁发展机制   项目  

★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思路论文

★ 依靠科学技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 新世纪都市农业科技发展策略的探讨

★ 新形势下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的论文

★ 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哥本哈根会议及之后的前景展望

★ 和气候变化的作文600字

★ 新兴县气候变化统计分析及对策探讨

★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状况调查报告

★ 论农业科技传播论文

6.论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篇六

在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多种城市问题,这是涉及更多人口压力,并且在更广大的规模上的城镇化,由此导致的中国城市交通问题就是目前极为严重的城市问题之一。绿色交通至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虽然国内外各学者的研究中常将绿色交通与低碳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但都未曾出现一个定性或定量的描述与分析。Chris Bradshaw于1992年首次提出绿色交通运输层级(Green Transportation Hierarchy)[1]。他认为针对绿色运输层级来看,可依照:行人、自行车、公共交通、货车、小汽车的顺序来选择出行工具。运输工具的能源使用则应当依照:人力、地心引力、太阳能及风力、氢氧、电力、碳氢化合物、核能的顺序来使用。归纳和理解对绿色交通的研究总结出:绿色交通方式是相对于以小汽车为代表的传统高耗能交通方式而言的,主要指步行、自行车、公共汽车、轨道交通等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以步行空间、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及政策导向等四个方面为主导研究综述了国内外学术成果,总结迈向可持续的绿色交通规划模式。

1. 绿色交通系统的主导方式

1.1 以步行空间规划为主导

步行作为绿色交通中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是城市中最基本的出行方式。随着城市对可持续和人性化交通不断发展的需求,合理的步行空间和步行系统的设计规划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某些城市中,由于其步行交通规划的不合理,行人的步行空间受到自行车甚至机动车的严重影响。自196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中私家汽车交通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城市居民过度依赖小汽车,诸多城市交通问题由此而生。因此,部分城市通过发展步行交通,从而复兴城市区域。

1966年,德国慕尼黑市议会采纳廷森教授的规划设想,开辟慕尼黑中心步行区。1967年,组织步行街规划设计方案竞赛,建筑师温克勒(Winkler)和梅歇德罗(Meschederu)的方案中选,并参与步行区的规划设计工作。经过优化改造,现在的慕尼黑市中心步行街已成为了完善保留历史建筑并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步行区典范。慕尼黑中心步行街的规划将历史城区的城门连接起来,对该区域步行化,从而限制从历史中心至玛利亚广场区域的机动车交通,为步行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步行交通系统。同时,市政府将城市轨道交通与步行区中心的广场相连,并结合历史老城区的环城道路网络形成相对封闭的各区域,从而限制机动车交通的蔓延。

1.2 以自行车交通系统为主导

自行车交通是一种低碳低能耗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随着小汽车的不断发展,自行车交通渐渐被取代。然而,欧洲很多国家在意识到对城市的生态可持续需求后,重新回归了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哥本哈根作为自行车高利用率的生态城市,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的规划是城市道路规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部分自行车道网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就已经形成[2]。哥本哈根的自行车交通网络发展至今已达到26条线,长390公里。哥本哈根自行车交通网络的不断推进,使自行车逐渐成为汽车、公交甚至火车的替代品[3]。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之一,杭州近年来一直不断发展绿色交通方式。杭州的城市绿色交通实践成果主要体现在其公共交通与自行交通合理衔接。2008年,杭州开始发展“公交自行车交通系统”,即公交系统与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无缝衔接。目前,杭州免费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已有2411个,日最高租用量高达42.21万人次。同时,杭州提出了解决乘客公交出行“最后1km”问题的方案以满足公共交通与公共自行车交通之间的过渡衔接,并为市民及游客提供60分钟内公共自行车的免费使用。

1.3 以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导

公共交通作为绿色,绿色交通理念的提出对公共交通系规划方面的研究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作用,TOD理论便是以公共交通体系为主导探讨城市发展的模式。TOD理论不仅是交通工程或者狭义的交通规划理论,而且是一个逐步完整的城市发展模式范畴。该理论涵盖了多个层面,不仅注重功能结构、土地使用和交通、住房、就业以及社区发展的整合,也同等重视从空间设计模式语言到街道、公共空间、场所的城市设计范畴[4]。同时,国内研究在对于城市可持续交通方面,根据我国的目前基本交通情况,对国内城市的规划、交通、能源、环境、以及政策规范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还有学者结合国内外案例分析研究了步行空间与公共交通枢纽衔接、自行车交通系统与公共交通的衔接。并将轨道交通作为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1.4 以政策导向为主导

1992年,住建部发起了“园林城市”评选活动,并制定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工作。2010年,住建部再次修订完善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此处仅摘取其中人居环境部分标准要求。(表1)

其中林荫路推广率是指城市达到林荫路标准的人行道、自行车道长度占人行道、自行车道总长度的百分比。林荫路指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的人行道、自行车道。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是指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的总人次占城市出行总人次的百分比。此外,对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城市道路绿化评价值等方面均制定了相应的标准[5]。

随着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活动的推进,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向着一条更加注重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之路迈进。对于当今城市中的各种交通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和新的更合理的规划。例如北京市“三山五园”绿道系统规划,杭州市自行车交通系统和深圳华侨城的综合交通网络系统等。

2 新型绿色交通规划的方法探索

2.1 社区的道路交通

新型的绿色交通应当注重交通发展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政策上也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在更多维度上审视绿色交通系统的实施方式,这是从邻里社区内的交通方式到广域城市的交通网络的广阔范围。针对不同尺度下的城市交通问题,应当提出相应具体的绿色交通解决方式。

在社区或邻里尺度下,城市需要的是安全无干扰的、同时便捷可达的交通道路系统。而传统的网格街道模式就出现了限制和障碍,网格型街道是便于小汽车通行的交通模式,而对于周边临街的住宅小区内的居住使用者来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对于这样已有的网格道路,应该在尽量保留保留方格形式街区的同时,对街道进行改善,或者是整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街区进行重新规划工作。新的社区内的交通规划独自形成一个封闭的步行区域,或者是对街道进行某些时段的临时性封闭,使其成为步行街[6]。同时,我们应当仔细考虑道路规划相关的影响因素,将绿色交通系统的规划结合城市道路雨洪管理和污水排放等方面。

2.2 中心城市的步行体验

中心城市是整个地区政治、商业和文化活动的核心。其中心区域需要尽量避免穿越式的街道或横切式的高速公路,并且需要结构紧凑、换乘快速交通便利易达的公共交通和整体规划的机动车禁行的步行区域。传统的城市中心区域现在面对的是由大量新增的小汽车造成的交通拥堵、噪音污染、排放污染、行人车辆混杂等城市问题。新规划的中心城区设置外环交通集散环路与放射状的林荫大道,使汽车的越境交通在外部集散环路解决,车辆会被引导到中心商务区的外围的停车场或物流的集散点,从而避免中心商务区内进入过多车辆;随着宽阔的过境路被公交车道和小型交通回路所取代,整个市区将会变成步行的市区。而快速交通和公交系统的中心应该集中于城区最为中心的地带,并合理规划步行空间与公共交通换乘站之间合理衔接。例如,高架或降低车辆通行道路,建筑之间相互连接的开放空间或通行走廊,以及下沉的步行区或步行道等。通过对市中心区域的新开发和规划,大部分的内城区将趋向于步行区域。

3. 结语

未来城市的理想模式是生态城市模式,而城市交通系统作为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也必将向着生态的可持续的绿色交通方向发展。从100多年以前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理想的生态城市,工业化带来的各种交通问题仍然遗留至今,城市的交通问题仍然是我们所关注的并急需解决的重要城市问题。我们试图探讨在新的时代如何能更高效地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各种环境与交通的问题,从而探寻满足城市居民宜居便捷的使用要求的同时有利于控制城市无序蔓延的绿色交通体系。

通过研究国内外绿色交通经验,我们可以总结出更合理的可持续的交通模式。不论是在规划布局城市用地,规划安排交通网络,或是政策提倡导向的过程中,时刻需要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需要将绿色的对环境友好的方式作为首选。大力发展以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以及步行交通为主的绿色交通方式,并为其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合理的政府引导与限制,以实现在未来生态城市中建立真正的可持续交通系统。

参考文献

[1].Bradshaw C.The Green Transportation Hierarchy:A Guide for Personal and Public Decisionmaking[J].Greenprint,Ottawa,1992.

[2].李华东,王晓京.城市空间与交通——哥本哈根的策略与实践[J].建筑学报,2011(1):5-12.

[3].冯建喜,马汀·戴斯特,扬·普瑞尔维茨.荷兰自行车交通的历史演进及规划设计[J].国际城市规划,2013,(3):29-35.

[4].任春洋.美国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TOD的理论发展脉络分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0,(4):92-99.

[5].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J].中国园林,2000,3:4-5.

7.论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篇七

排放削减活动和清洁发展机制:关键的未解决问题

<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CDM)使得工业化国家和过渡经济国家能使用经认证的,因CDM活动而自然形成的排放量削减来履行其限制和减少排放量的承诺的某一部分.本文侧重于关于在CDM范围内开展的排放削减活动的.实施的未解决问题(例如,有歧义的语言,各种排放削减活动的实施手段上的不一致).发展中国家及其私有部门实体有必要考察这些重要问题.

作 者:Anilla Cherian  作者单位:Warren Weaver Fellow,Global Environment Division,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420 Fifth Avenue,New York,NY 10018,USA 刊 名:产业与环境  ISTIC英文刊名:INDUSTRY AND EVNIRONMENT 年,卷(期):1999 21(2) 分类号:F4 关键词: 

8.论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篇八

张天俊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环境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已经被大家所共识,城市内部环境的改善不但关系到市民日常生活的舒适性,更让一个城市的形象得以提升。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国家级园林城市建设的热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城市绿化面积的增长确实让这个城市更加的美丽,市民生活更加舒适,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重城市整体环境的营造,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民生进行合理的改造和更新,更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建设。把从园林城市的建设提高到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更高阶段。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生态标准

走可持续生态城市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 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会物质财富、人类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产生了所谓的城市病。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今后10年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环境问题是否处理得好是涉及全球环境问题改善的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就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开始由概念走向行动,人们的环境意识正不断得到提高。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现代人对生态需求与消费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是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下一轮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从一个城市来说,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下一轮 城市竞争的焦点,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这是明智之举,更是现实选择。

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一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两大战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当然要贯彻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三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型城市,可以有效解

决这些矛盾。四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园林城市的提出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特殊环境中提出的,它和我国传统的私家园林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前身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有些类似于欧洲国家提出的“花园城市”。他们都强调城市景观的塑造,犹如绘画一样,用人为的审美情趣来建设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园林城市”凝聚着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而“花园城市”则印记着欧洲国度的风情。生态城市的提出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宜居城市的提出

2002年中共中央召开十六大,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本世纪头廿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等六个方面的要求和相应的目标”。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小康社会目标时,特别提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此前一年,2001年在建党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泽民代表中央阐述党今后的历史任务时,已明确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些论述既宏观又明确地为宜居城市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尤其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兼顾,是城市工作的准绳,也是宜居城市的最主要标准。

人居环境科学为宜居城市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吴良镛院士主编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运用希腊城市学者道萨迪亚斯的人居环境系统模型,结合城乡建设实际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这个理论从城镇居民点都包含着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等五大系统的原则出发(图:人居环境系统模型),提出了解决人居环境的五项原则:正视生态的困境,提高生态意识原则;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原则;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与人居环境建设方式多样化,技术多层次的原则;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的原则;科学追求与艺术创造相结合的原则。

五项原则中,生态原则作为首要原则提出,这是因为在人类每一次“征服”自然的胜利后,都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属于自然,人类的需求,生存都依赖大自然;而迅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日益严峻;城市的蔓延,土地的开垦,过渡的放牧,荒漠化的扩大,使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尤显迫切。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首先要对城市的产业结构及生产工艺按生态原则进行调整、改造;其次要大力推进城市内的绿地系统建设,加强城市郊区的生态农业建设,形成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第三,城镇生态环境还包括城镇社区的生活废弃物的就地无害化处理,并将它资源化,能源化再开发再利用。

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本身要求以一定经济实力为基础,近年我国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及有关配套建设投入等已构成重大的经济活动,有的已成为重要产业。反之,这些巨大投入,又在迅速形成更巨大的积累,良好的人居环境又不断吸引来先进技术装备,吸引掌握新兴技术与管理的人才,增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实力增强。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原则。

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许多难题,寄希望于科学的发展与新技术的运用。但社会与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只有保持发展方式的多样化,技术水平的多层次化,才能恰到好处地推动各方面协调发展。所以适用、先进技术也许永远都是人居环境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人居环境建设要面向广大群众,重视社会群体。经济发展是中心,社会发展是根本。以追求利润为动机营建城市,以满足少数人或个别阶层需求为依据进行决策,是完全错误的。现代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建造鳞次栉比的建筑群和高档次的别墅式住区,更重要的在于创造惠及广大群众的物质与精神文明。这样,就要面向广大普通群众解决居者有其屋,就要为包括老年人、残疾人、成年人、未成年人准备多种多样,适应不同需要的生活与休憩空间,就要加强社区建设,使不同家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本地居民、外来居民,都能和谐共存于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之中。总之,我们的城镇是人民的城镇,要加强城镇的人民性,即要遵循城镇环境建设的社会原则。

满足社会不同阶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发展经济与技术,同追求城镇艺术,尊重城镇的文化传统是一致的。我们当然要积极发展经济,但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心人、陶冶人;我们当然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但如果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则先进技术难以被广泛运用,甚至以失败告终。环境建设还要同艺术美学结合起来,对于规划师和建筑师来说,“最终要使人类环境具有良好的空间组织形式和完美的艺术形象,这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创造”。就城镇环境来说,应该为工业、商业、金融等服务业,为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医疗卫生、游戏、娱乐、旅游休憩等人文活动,组织各种不同的空间环境,使其各得其所,而又不互相干扰。

总之,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是发展人居环境,也是推动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

园林城市与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的关系

园林城市只是生态城市的低级阶段,生态城市是园林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状态,是一种益居的、可赏的、生态循环的、和谐的城市状态。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应满足以下标准:

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

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

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

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

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

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

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社区文明、社会和谐、公众参与;

10、经济富裕:提高人均收入、减少贫富差距;

11、环境优美:生态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城市景观;

12、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能源资源开发合理,生活生产用水充足、湖泊河流水质良好、历史人文景观保护良好等;

13、达到生活便宜:交通方便、商业设施方便、市政设施方便、教育文化体育设施齐备、绿色开敞空间分布广泛、城市住房安排合理、公共卫生良好等;

14、公共安全处理机制的建立:能充分预防疾病、自然灾害、恐怖事件以及处理这些事件;

我国近年来园林城市建设情况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约有20多座城市如广州、上海、宁波、昆明、成都、贵阳、长沙、扬州、威海、深圳、厦门、铜川、十堰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

昆明市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情况

2008年开始,昆明全面实施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建设三年达标工程,大幅度增加绿地空间。道路绿化做到了见路栽树、见土植绿,缺塘补栽、视觉补差;对新建道路和微循环改造道路则坚持一街一景;对所有入湖河道和滇池湖岸进行综合整治,形成了沿河沿湖亲水型湿地带、绿化林木带;还将绿化工作向社区、小区、单位、院落和家庭延伸,广泛开展垂直绿化;广场绿化按照“3个80%”的要求,拆房建绿、退厂增绿,建设了一批城市公共绿地,以保证市民步行5分钟500米就能到达绿地广场。同时,昆明还对城区所有公园、广场、绿地实行永久性、强制性保护。在环城绿化上,则以滇池流域、呈贡新区和空港经济区面山、生态林网、入城交通干线、县乡公路沿线为重点,开展面山绿化、环城绿化、沿线绿化,连片、大片植树造林,形成了环抱市区的绿色屏障。

对昆明市园林城市建设情况评价

昆明市造园活动已经告一阶段,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街头绿化比以前多了,这对市民休憩、活动是有很多好处的,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环境,但已经建成的绿地太分散且面积太小,不能达到足够的生态效应,几乎是点状绿化,自然状态下环境内部能量不能循环。但园林城市建设的概念本身就是初级阶段,我们更应该综合发展,发展和谐城市,向着更高阶段发展。

小结:我们在进行国家园林城市申请的同时,只能说我们简单的符合了《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我们现在还处于真正意义上的“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差距还很大,我们还应该不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z],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0]106号2000.5

9.论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篇九

一、生态林业的内涵及功能

1.生态林业内涵

在不同时期林业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在过去由于人们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还没有生态文明这一概念, 因此, 林业主要是为企业或者是农村居民提供木材。现在, 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得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木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林业开发逐渐呈现出合理化、深层次化的特点, 现代林业主要是提供木本药材, 森林旅游、木本粮油等。在过去林业工作较为单一化, 主要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而现在, 在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的基础上也加大了对湿地、森林以及荒漠的保护和建设, 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现代林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过去林业是人们增收致富的手段, 现在, 已经不再作为利益手段, 而是被保护起来延伸到生态改善, 可持续发展。

生态林业是主要依赖当地自然资源, 在遵循生态经济学基础上, 充分利用生态规律促进林业发展的林业生态系统。 生态林业体系不仅包括生态系统, 除此之外经济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态林业能够实现充分协调有利条件, 从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营造出最佳的环境状态。生态林业是巨大的森林生态系统, 具有平衡动态结构、促进内外交流以及循环发展的功能。其特点体现在: (1) 多成分。包括林业中的全部资源, 比如林木、生物、水土等; (2) 多目标。目标不仅仅简单地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 还包括维持生态平衡以及实现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3) 多功能:改善大气环境、有效治理荒漠化问题, 同时还具有资源宝库、森林旅游等功能。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导致我国地形地貌多、 南北温差大, 因此各地林业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具体的生态林业建设中, 切不可生搬硬套, 应当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设和发展生态林业。在树种栽植方面, 要考虑树种是否适应当地生长环境, 对于不同树种的栽植要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比如在山地就适合以林木为主, 并辅以粗精结合的加工体系。而如果是在林区, 需要采取“轮作”制度, 将林区分为三块, 尚未成熟的林块封起来, 被利用的林块及时恢复, 已经发展成熟的林块放开, 充分利用, 这一模式不仅不会对林区造成破坏, 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其利用价值, 做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增收的有效结合。

2.生态林业功能

生态林业的功能不仅仅是改善生态环境,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 供给功能。我国森林资源丰富, 以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为主的生态林业, 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能源, 比如粮油、人参、木耳、蘑菇等生态产品, 丰富的树木资源为家具制造等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 (2) 增收功能。我国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 产业链条长, 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农、工、服务业均有涉及, 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以长白山为例丰富的生态产品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黄山、华山、泰山等这些自然景观为当地带来一片繁荣; (3) 生态保护功能。生态文明建设涵盖范围比较广, 其中生态林业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要想提高其承载力, 充分发挥森林的重要作用就必须要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工作, 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态林业功能。生态林业带给人类的效益并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 是经济效益所无法比拟的; (4) 观光休闲功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每天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构建的环境中, 已经很难走近自然, 加之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们需要寻求一个能够让身心放松的地方, 而生态林业就具有这一功能。人们漫步在广阔的山林间, 享受森林带给人们的新鲜空气, 身心得以放松, 美丽的自然景色总是让人流连忘返。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都是使得人们对走进自然、回归自然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5) 文化传承功能。农耕传统文化的记载和传承离不开林业这一重要载体。新时期, 林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其文化功能也越来越突出。生态林业建设不仅要对森林内动植物进行保护, 使生态资源尽可能恢复并得到保护, 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同时还包括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推进经济发展模式早日实现生态化此外, 生态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 第三产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二、加强生态林业管理的意义分析

1.早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化

保护和发展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建设和恢复生态系统, 有利于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林业除了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能源之外, 同时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为人们生活和消费方式提供生态化保障

当前, 石油资源逐渐减少, 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但煤炭资源总量也正在迅速减少, 并且煤炭资源的利用往往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基于种种现实情况, 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 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新发展模式必将给人类经济生活甚至是社会生活带来巨大转变。过去, 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侧重于基本物质层面, 吃得饱、穿得暖已经得到满足;而现在, 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时, 往往侧重于质量, 比如绿色产品、生物材料制品等, 具有天然特性的产品受到人们的追捧。不仅在食品方面, 在居住环境上也更加追求生态化, 以生态化为主题的楼盘总是快速销售一空。上述种种表现到带动了生产、流通以及消费方式的形态变化。此外, 生态环境服务变成了有价的消费品, 生态旅游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生态补偿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消费方式的主要因素。人们生活和消费方式之所以朝着生态化的方面转变, 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三、当前我国林业管理现状

1.林业管理技术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当前从事林业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以中年人居多。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高校林业管理相关专业设置少, 同时, 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 发展前景广阔成为吸引技术人才的主要领域, 而林业领域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较小。林业部门面临严重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 不得不降低招聘门槛, 导致一些技能水平不过关的人员进入到林业部门。据相关数据显示, 在我国林业管理领域, 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两成, 而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 从事林业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到了总工作人员数量三成以上;二是科技投入不足。由于林业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导致大多数人错误地认为投入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即可, 从而导致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三是林业科技贡献少。目前我国在林业管理中所作出的科技贡献仅为27%, 与国外同行业的科技贡献率相差甚远。科技的滞后性导致不能满足现代林业管理工作需要, 从而不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

2.缺乏与社会大众的沟通和合作

目前我国林业管理工作所需资金主要是由国家或者是各级政府予以财政支持, 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筹集机制, 而林业部门长期以来由政府财政支持, 导致其自身过于安逸, 依赖性强, 不能自己开拓筹资渠道。而这一现状导致国家和各级政府在林业领域方面的投资逐年增加, 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但是在植树造林方面主要是事业单位参与, 而民营企业和群众参与支持度不高, 导致在一些重大林业项目建设上资金不足, 举步维艰, 进而给我国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3.森林资源面积日渐减少

我国森林资源面积较少, 人均面积仅为0.13平方米,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这无疑将给我国林业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并且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在选种、育苗、经营等方面缺乏经验, 从而导致我国一些林业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达不到要求。

四、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1.高度重视林业管理工作

我国林业管理工作之所以停滞不前, 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各级林业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并没有意识到林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新时期下, 各级林业部门领导要树立正确的林业管理意识, 带动部门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做好林业管理工作。要经常性召开部门会议, 对当前林业管理取得的成果进行通报, 并详细总结当前现状, 明确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培训、宣传等提高相关管理人员对林业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强化责任意识。以领导为旗帜, 带领大家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要抓住时机, 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林业管理工作, 保证各个环节都达标, 进而推动我国林业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 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林业管理技术, 加大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宣传力度。比如宣传条幅、电视、海报等。促使人人都树立起正确的林业管理意识, 提高社会民众参与林业管理的积极性, 从而早日形成全民绿化、全民造林的新型林业管理模式。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开展林业管理工作多年, 但是, 仍然没有建立其完善的林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各地政府出台的地方规章制度不完善, 这也是导致我国林业管理工作迟迟不能进步的重要原因。因此, 国家要充分发挥其职能,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将林业管理上升到法律层面, 促进林业管理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同时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中不完善的地方要及时增补, 对于落后、不适应现代林业管理要求的内容要及时修改或剔除, 并且要根据新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使之符合当前林业管理工作的需要, 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目前我国林业管理工作主要还是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主, 针对缺乏科技投入这一问题, 国家应当削减资金投入, 转为更多的技术投入。同时各级林业管理部门要拓展筹集渠道, 与企业展开合作, 促进林业管理工作科技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 应当加大自主研发力度, 结合绿色经济的要求, 在发展中不断融入高科技, 将我国林业系统的发展真正提升到我国经济战略发展的高度, 不断提升林业管理工作的高科技管理水平和质量, 来实现我国林业发展建设的信息化、科技化发展。

结语

林业不仅是我国基础产业之一, 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公益事业。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林业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 林业可持续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同时也只有生态环境可持续, 才能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基于生态观念的大背景下, 林业管理必须要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 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最终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申成才.白占林.2014·18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园林生态, 2014 (18)

[2]秦涛.张骅.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防护林科技, 2013 (06)

[3]杨盛琳.浅析如何加强林业管理及可持续性发展[J].农业与技术, 2013 (04)

[4]刘珉.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林业发展[J].林业经济, 2013 (02)

10.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美好家园 篇十

***区位于枣庄市最南部,地处苏鲁交界,南接徐州、西邻微山湖,是山东的“南大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是1938年春中日台儿庄大战的发生地,台儿庄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全区总面积538平方公里,28万人。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到1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已达到10万人。规划到2010年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万人。近年来,台儿庄区在城市建设上,坚持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精品工程,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水平和档次。通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已初步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城镇建成了一个天蓝、地绿、水清、气爽,具有江南水乡特色、风景秀丽的生态旅游城市。近日,在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上,介绍了我们的经验。一是在“水”字上作文章,坚持以水兴城。山以水秀,树以水青,景以水名,水是生态城市建设之源。台儿庄区地势低洼,城区海拔仅有24米,比微山湖底还低7米。境内水网密布,河流纵横,大小坑塘星罗棋布,京杭运河横穿全境40公里,水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我们充分利用水的优势,大作水的文章,创造出了水乡特色。依托穿城而过的古运河故道--月河,开发了沿河风景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水上广场。坚持城市扩大到哪里就把水引到哪里,突出大水面、大空间,借助国家投巨资治理京杭运河的机遇,开挖了20公里长的环城河。目前城区水面已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占城区面积的12%,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城区河流网络。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在城郊大力发展以无公害水稻、水田藕、水产养殖为主的三水农业,形成了10万亩水稻、1万亩水田藕、2万亩水面养殖基地,对生态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我们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城区水域污染治理力度。先后投资2500万元,对5家水污染企业进行了综合治理,使其全部实现达标排放;投资400万元治理了污染严重的小季河;城区污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投资7000万元建成了热电厂,实现了城区集中供热,取缔了一大批燃煤锅炉,使城区大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加强了城区供水设施建设,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目前,我们正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开挖西二环城河,实施涝洼地的治理,进一步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二是在“绿”字上下功夫,坚持以绿美城。绿色是一个城市生命活力的象征。可以说,造绿就是造福。我们围绕“三季有花,四季长青”和“三面荷花处处柳,河流绿带绕城走”的目标,在城区大力实施了植树造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工程,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环相结合的城区绿化体系,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人均占有公共绿地8平方米。坚持建设一条路、绿化一条街,实现了一街一树、一路一景、一河两带(50米宽绿化带)。我们把城市绿化与城市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使城市绿化随着城市框架的延伸不断发展。在旧城改造中,拆房建园、腾地造绿;在新城建设中,留足空间、广造绿地。在资金投入上,坚持政府、受益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形成了全民搞绿化、筹资多元化的格局。近年来相继建成了府前广场、城区植物园、运河沿岸森林公园等30多处街头绿地,在大运河和月河之间形成了50公顷的水上绿岛。加强了城区周围农田林带、公路防护林和经济园林网络建设,全区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1.5%。早在1986年就成为全国第一批平原绿化先进县,1994年跨入了“山东省卫生城市”行列。三是在“文”字上求突破,坚持以文立城。文化是城市之魂。我们坚持以开发运河文化、弘扬大战精神为重点,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先后对古街、古祠、古居等古建筑进行了普查修缮,挖掘整理和保护了文物古迹、历史遗存,使台儿庄成为2700公里京杭大运河沿岸明清建筑保存最完好的一段,增加了城区深厚的文化内涵。古运河风景旅游区开发项目被列入山东省旅游开发和投资计划,目前正在积极组织实施。1995年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20家世界华侨华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我们还先后建成了李宗仁史料馆、贺敬之文学馆、文物陈列馆,以及鲁南革命烈士博物馆、体育场、文化广场等文体设施,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容。对城市建筑突出地方特色,赋予民情文化,兴建了亭、廊、桥等造型别致的水体景观。加强景点景区建设,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的大战遗址、田园风景、运河风光三条

11.论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篇十一

湖南省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开发对策研究

摘要: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三个灵活机制之一,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湖南省CDM项目开发走在全国前列,项目类型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但项目减排量偏小且分布不合理,大部分项目由湖南省CDM项目服务中心自主开发,需要提高企业开发CDM项目意识和积极性,通过加强CDM人才与信息建设、降低项目开发风险并加快项目开发进度、加强潜在项目调研与论证以及通过统一开发政府扶持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以进一步推进湖南省CDM项目开发.作 者:赖流滨 张汉文 作者单位:湖南省CDM项目服务中心,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1期 刊: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HUNA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OLLEGE年,卷(期):2010,26(2)分类号:X38关键词:清洁发展机制 温室气体 节能减排

上一篇:网络公司技术团队介绍下一篇:奥鹏毕业论文写作(学生端)平台操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