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精选8篇)
1.环境保护 篇一
保护环境保护树木
“该不该人为制造桃花雨呢?”面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回答:不。人们为了拍到一张好看的照片,而使劲摇树、掰树枝,而没有想到树的感受以及对景观的破坏。
要知道,你这么一摇,不仅使树木遭到了损坏,对自然景观甚至这所森林公园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景观一旦被破坏,那么森林公园的营业、游客数量也大大减少。而且,扫地的公人的工作量也会大大增加。
原本的森林公园春天应该是百花盛开,莺歌燕舞。而被你们这么一折腾,后果不堪设想。
不仅如此,孩子也被你们带坏了,也摇起了树。
我个人认为,对于摇树这种行为,应进行批评、教育,并进行惩罚。
2.环境保护 篇二
环境保护的概念一直都有, 但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这也是导致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只是依靠人们的自觉性是很难做到的, 国家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的规定, 这样才能使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社会也出现了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 很多企业只是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 导致环境被破坏的非常严重, 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存在着很多年, 环境被破坏以后使得人们生活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这时人们才发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实施的效果。对于环境保护而言, 不仅仅要依靠国家的政策, 人们的日常行为也能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 自觉保护资源和环境。日常生活中, 人们可以对平时使用的一些东西进行更好的处理, 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 而且电池的分解也要经过很多年, 在使用完电池以后可以将电池放到专业的回收地点。在平时购物的时候, 可以使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环境。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也是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环境保护上, 环境保护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也是人们综合素质的体现, 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受教育水平是有很大关系的, 因此, 在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的时候, 可以从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下手, 在人群密集的地区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 使人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样人们会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是非常广的, 不仅仅要保护动植物, 还要进行森林的保护, 同时还要保护水资源和大气资源。环境保护也是为了治理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开采, 对资源匮乏的一种保护。环境保护理念在不断宣传过程中, 已经使人们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这样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会更加注意这个问题。环境保护先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问题不仅仅会影响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 对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为了使经济社会可以可持续发展, 一定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2 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
2.1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是非常多的, 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和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有很大的关系。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城市建设者关心的只是经济的发展速度, 而企业追求的只是经济效益, 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何种危害人们是不会去在意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乡镇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乡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和城市是有大的不同的, 在环境保护意识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为了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一定要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工作, 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重视, 这样可以更好的监督企业的生产过程, 有利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很多乡镇企业在发展经济的时候, 由于地处偏远地区, 这些在进行企业发展的时候对环境保护问题根本就不重视, 这样就会出现企业在发展的时候对当地的环境带来破坏, 又因为地处偏远地区, 政府的监管根本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样就会出现污染更加严重的问题。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企业的环境信息要公开, 这样居民就可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监督。环境保护意识反映的是一种价值观, 在不断的进行培养才会使人们逐渐积累。环境保护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 要通过不断的教育才会出现, 因此, 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的教育工作, 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 环境也不会受到影响。
2.2 完善环境管理体制
按照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方式, 逐步理顺部门职责分工, 增强环境监管的协调性、整体性。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国家加强对地方环保工作的指导、支持和监督, 健全区域环境督查派出机构, 协调跨省域环境保护, 督促检查突出的环境问题。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责, 监督下一级人民政府的环保工作和重点单位的环境行为, 并建立相应的环保监管机制。
2.3 加强环境监管制度
要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将总量控制指标逐级分解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并落实到排污单位。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禁止无证或超总量排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 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对生态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未履行环评审批程序即擅自开工建设或者擅自投产的, 责令其停建或者停产, 补办环评手续, 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生态治理工程实行充分论证和后评估。要结合经济结构调整, 完善强制淘汰制度,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 及时制订和调整强制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与产品目录。强化限期治理制度, 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 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 责令其停产整治。完善环境监察制度, 强化现场执法检查。
2.4 健全机构, 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
为确保环保工作实现统一监督管理, 必须建设一支高效率、高素质、高水平的环保队伍, 全面提升监管能力。主要包括:要按照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 配备环境监察执法人员, 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 实现持证上岗。环保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 配置相关技术装备, 提高装备水平, 加强现场执法能力, 完善日常环境执法手段, 全面提升环保执法水平。要通过远程视频、远程在线监测系统、远程传输等先进技术装备实现对重点污染源的实时远程监控。改善环境管理的基础设施和条件。要在环境信息支撑、环境宣教支撑、环境科技支撑等方面改善基础设施和条件, 特别是要在环境信息能力建设方面有所突破, 要建立一套适合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信息管理机制, 创新环境信息管理体制, 有效整合网络资源、数据资源、应用资源、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 形成统一协调的环境信息基础支撑体系, 奠定坚实的环境信息基础能力, 实现环境信息的统一管理、统一发布和共享, 实现环境政务业务协同化、环境管理现代化、综合决策科学化和环境服务信息化。
3 结束语
在进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 要制定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同时要制定环境保护的目标, 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保护的目的。环境保护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 要有长期工作的准备。同时, 环境保护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 在环境保护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这样可以实现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珊, 裴顺宁, 陈义明.浅析公路环境的保护[J].商品与质量, 2009 (S5) .
[2]项京华.论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8) .
3.环境保护 篇三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原则
当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所以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环保,这样才能改善我们已经恶化了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公众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人,如果公众能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人人负责,那么相信在未来的不久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一定会取得惊人的成绩。
一、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义
1、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使得人类对于环境保护这一共同目标达成共识
环境问题,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中无法避免的产物,可谓自古有之。伴随着18世纪末由西方发达国家开启的工业革命以及人类社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对的、自然给予人类的最严峻的考验,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使得人类对于环境保护这一共同目标达成了共识。
2、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人类从未停止解决环境问题的脚步,一些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得到缓解,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问题仍在不断恶化之中,并未从根源得到彻底解决。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得在市场竞争中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不可能自觉投入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与治理,人类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政府和国家,但是在诸多环境灾害和“政府失灵”现象面前,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依赖政府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领域应运而生。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公众参与原则作为环境保护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已经在环境保护法中得到了确立。
二、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工作现状
生存环境的恶化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目前造成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压力的主要人为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增长数量过快,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其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紧密相关,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讲,人口问题是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源。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资源总量在世界上都位于靠前位置,但是由于我国人口过多,所以人均资源占有量就非常少。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这就迫使人们运用更多的手段去开采资源和能源,从而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和损害。同时,人口剧增还会导致教育的相对落后,人口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环境保护意识非常差,法制观念淡薄,从而加剧了对资源环境的损害。
2、法制不够健全,人治代替法治的现象时有发生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多项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毋庸置疑,从整体上看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而且缺少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所以很难成为执法部门的执法依据。一些地方的资源开发、经济规划、工程项目建设等决策,依然会由少数的领导作出,因而缺乏科学性与民主性,一旦这些官员的环保意识不够,那么更会加剧对环境资源的破坏。
3、生产技术不够先进,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问题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虽然如此,但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距甚远。目前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设和生产效率都不够高,工业化水平较低,又因为人们的环保意识差,管理方式方法混乱,这就必然导致了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废物的排放量过大,从而造成对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
三、如何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1、应积极设立专门的环境教育管理机构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英国和美国设立了专门的环保教育机构。长期以来,我国的的环保教育工作的设计和开展一般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者相关环境保护部门来进行管理。由于受到教育机构和环保主管部门工作目标的一定限制,由它们负责环保工作教育的开展,可以说会明显地降低环境保护在公众心理的地位和重视度,从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英国的做法,设立一个专门的环保教育机构,从而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达到环保教育的效果。
2、从上到下大力开展环保教育工作,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1)在相关的领导决策层加大环保教育力度
在政府部门加大环保教育力度。资源开发、经济规划、工程项目建设等一系列的经济活动,都必须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统筹决策才能实施进行,因而必须要加大对领导决策层的环保知识教育力度,让环保意识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头脑中,这样他们的所想和所做才能真正从环境出发,从而制定出既能发展经济又能保护环境的发展政策。
加大对环保部门的教育力度。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担任著重要的职责,所以必须加大对环保部门执法力度的教育,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从而树立环保部门在环保工作中的权威。另外,还要加强对环保工作者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及教育,增强环保工作的自觉性及重要性。
3、在基层加大环保教育力度
(1)建设、完善公众参与环保的机制。成功地完成环保工作,公众的参与是一项重要支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公众有时并不清楚他们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行使和履行这些权利和义务。这就需要相关管理部门设立并完善一定的公众参与机制,使公众能够轻易的获取到清晰的环保知识,让环保宣传社区化、使环保意识全民化,以便于形成公众积极参与环保事业的良好局面。
(2)增强在学校的环保教育力度。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祖国的各项事业在未来都会落到他们的肩上,所以,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十分重要。青少年具有求知欲强,学习能力强,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的特点,抓好对他们的环保知识教育,必将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社会建设中的方方面面。在中小学的教育中设立一定的环保教育课程,不仅能够使他们树立起环保意识,更能够以他们为中心,带动公众树立环保意识。
总之,公众的环保意识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影响不仅是不可或缺的,更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提高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更能促进我国经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好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世界环境,1995(4)
[2]陈双基.环境教育发展走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10)
[3]陈焕章.实用环境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72.
4.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教案 篇四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环境对人类生活极其重要。我们保护环境不但要尽到我们的责任,还要培养下一代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到环境问题对我们的重要性。
2.教育幼儿自觉保护环境。
3.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4.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到环境问题对我们的重要性。
2.难点..教育幼儿自觉保护环境
活动准备
有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出示地球美好的图片,和某些地方环境被破坏的图片。
二.基本环节
1.让幼儿观察图片,想想为什么有这么大差异。
(幼儿自主发言)
2.教师解释原因
3.告诉幼儿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
三.结束环节
让幼儿说说保护环境怎么做
例:不随手扔垃圾
四.延伸环节
让幼儿把这节活动内容带给其他班的小朋友,带给身边所有人,共同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
5.生物与环境 环境保护教案 篇五
光禄二中 齐丽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资源现状和相应的保护措施,认识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了解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理解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以及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2.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外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获取、选择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作用、破坏因素和相应的保护措施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了解我国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了解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作用,渗透热爱自然的教育;通过认识保护自然的紧迫性,渗透责任感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作用、破坏因素和相应的保护措施,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因为:
(1)了解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作用,是进行保护的前提,而只有清楚破坏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因素,才可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是自然保护的重要内容。
(2)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分析能力。
(3)这部分知识内容之中,渗透着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教育。2.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因为: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或省市)划出的加以保护的区域,用以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等。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而且能使这些动植物得到良好的繁衍和发展,另外也便于科学家们对于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进行研究,为引种、驯化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种源。所以,自然保护区有“资源库”之称,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重要手段。3.“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作用、破坏因素和相应的保护措施”知识的教学,由于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并且理解起来不是很难,造成教学中不容易吸引学生,所以是组织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让学生参与教学,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思路:
1.上课之前,要求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并可根据教材内容作相应的材料扩展,以便正式上课时讨论交流。
2.正式上课时,教师可通过复习生态平衡的概念以及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引入新课,提出“环境保护”的课题。同时指出保护环境一方面要防止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要对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保护。本节课主要研究对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3.对于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采用学生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方式进行。学生讨论时,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一是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作用,二是我国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状况及破坏因素,三是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相应措施。对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可以分开进行讨论,也可以同时进行讨论。最后归纳出知识要点项目 知识点 具体内容(略)森林的保护 森林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提高全国森林覆盖率的指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具体措施草原的保护 草原的三大功能草原植被的破坏因素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的措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我国野生生物资源的状况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和植物我国野生生物面临的危险我国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措施
4.对于“自然保护区”内容的教学,首先应从环境保护的总前提下,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外,植树造林、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等都是环境保护的手段。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教学,可以从“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和“由国家划定”两个角度入手分析,给出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之后,可以由教师介绍或由学生列举一些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及本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并分析列举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这样一方面可以将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具体化,同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保护自然是不是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实例(如森林的合理采伐、鱼塘的适量捕鱼等),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只要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就能够有效地保护自然。
5.总结时,教师要重申: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进行自然保护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更多的时候应该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从长远观点和整体观点出发来综合考虑环境的保护,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本课题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节为全课程的结束篇,容易被忽视,教师对于本节内容的教学应从全书的高度上予以重视,按照生态学的观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生态学知识,学会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树立起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2.本节教学过程中,学生讨论的内容很多,并且讨论内容的范围很广,学生讨论时可能会有一些与教材内容相距较远的内容,教师不应简单地否定,而应以参与讨论的平等身份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的讨论,最后归纳出知识内容的要点。
3.本节教学中,观点和情感教育的内容很多,有很多用于情感和观点教育的素材,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同时避免简单地灌输,而应在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进行渗透。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则在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基础上,还要作为结束语明确地提出来,并应指出,这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应有的意识。小资料
一、自然保护区:
自1872年美国首创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国家黄石公园以来,各国竞相效法。据我国国家环保局1989年环境年报初步统计,截止1988年底,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区已达606个,面积超过国土的3%。1990年9月,国务院又批准建立我国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至1990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数量上又增加61个。截止 1994年,已有自然保护区 762个。
二、北京濒危动物保护中心:
北京濒危动物保护中心暨北京青少年动物保护教育基地是全国拥有野生动物品种最丰富的迁地保护中心。这里有山地生态区、荒漠生态区、湿地生态区、森林生态区……。这里饲养着许多“落难”的动物,它们都有一段共同的遭人类捕杀的悲惨经历,如今它们自由地栖息在这新家园里。
保护中心有一处散布着十余块墓碑,这是灭绝动物的墓区。墓碑上镌刻着一个个近百年内刚刚灭绝了的野生动物:旅鸥、袋狼、巴厘虎、高加索野牛、冠麻鸭等等。它们的覆灭无不是由于人类过度掠夺、破坏自然资源、污染生存环境、打破生态平衡所致。
作为占据生物圈统治地位的人类已经意识到了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模式、道德准则和消费观念的时候了。
三、我国的自然保护法规:
1982年8月23日 海洋环境保护法 1984年9月20日 森林法 1985年6月18日 草原法 1986年3月19日 矿产资源法 1986年 6月25日 土地管理法 1986年 7月1日 渔业法 1988年1月21日 水法
1988年11月 8日 野生动物保护法 1989年2月 21日 传染病防治法 1989年12月 26日 环境保护法
1995年8月 29日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1995年 10月 30日 食品卫生法
6.保护环境保护作文300字 篇六
我们崇文实验学校的同学,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也在堤岸上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你瞧,有想象中的钱江女神在守护钱塘江;有绿树金刚大战浓烟恶魔;还有举着“保护钱塘江”字样旗帜的崇文海燕们,在钱塘江边植树造林,水中倒影着一个个崇文海燕的身影和一排排他们亲身种植的树木,画面很复杂,但我们都完成得非常棒!我们顶着烈日作画,又累又热,但大家却都热情高涨,炎热的天气考验着我们的耐力,我们不肯屈服,一直握着蘸满涂料的画笔,蹲在那里画着、涂着,画面完成后,我们心里都美滋滋的。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呼吁大家共同保护我们的母亲河钱塘江,我们还想对大家说:“虽然我们还小,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但是每人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相信我们的母亲河会越来越好!
7.保护性耕作与环境保护 篇七
1 沙尘暴的起因机理分析
1.1 物理过程分析
沙尘暴的发生步骤可概括为分离、输送和沉积3个过程。当风力达到使土壤颗粒运动时, 土壤颗粒的分离就发生了。分离的土壤颗粒在风力作用下或在空中或沿着土壤表面输送移动。当风速降低时, 颗粒就会沉积。
1.2 动力学分析
从沙尘暴的动力学原理来说, 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 强风使裸露、疏松、干燥的土壤表层颗粒分离。直径在0.5~1.0 mm的大颗粒, 因为质量大, 通常只能在土壤表面滚动;直径在0.1~0.5 mm的颗粒, 通常只在短时间内随风而起, 由于重力作用很快便落下来;只有直径小于0.1 mm的土壤颗粒可以被大风刮起来, 悬浮到空中, 随风输送到很远的地方。悬浮颗粒的数量一般由土壤表面微粒多少来决定, 而不单纯受风能大小的制约。
引起土壤颗粒在风流中开始移动的风速值叫临界风速值。临界风速值取决于土壤覆盖物和土壤的可侵蚀性。有植物或植物残茬覆盖时, 土壤临界风速值比光秃表面高, 板结地面比疏松地面土壤临界风速值高。已知农田没有固定的临界风速值, 它取决于土壤耕作和作物状况。
据分析, 沙漠中小于0.1 mm的细小颗粒不到2%~3%, 而农田中细小颗粒占40%以上。因此, 细颗粒主要来自农田和退化草原。
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 年降雨量为200~550 mm, 旱地面积达2 000×104 hm2, 占总耕地面积50%以上。当地十年九旱, 年降雨量460 mm左右, 旱地面积2.9×104 hm2, 占总耕地面积4.5×104 hm2的60%以上, 长期以来, 沿用传统耕作方式, 使地表裸露, 水土流失严重, 为沙尘暴的形成创造了客观的自然条件。所以, 防治沙尘暴的重点应放在北方农田和退化草原上。
2 沙尘暴的防治对策
国际上沙尘暴的防治对策归纳为2点:一是设置风障, 包括林带、灌木丛、高的谷物, 以及对准风向的田间带状作物等, 以改变风向和风速, 减少土壤颗粒的相互分离和输送, 增加沉积作用;二是改善土壤表面状况, 提高土壤抵抗风蚀作用的能力或限制土壤颗粒运动, 减少和控制农田风蚀, 主要是利用生长的作物和残茬的保护作用。
3 保护性耕作的环保效应
3.1 保护性耕作技术内容
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作为旱地农业保收耕作方法之一, 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深松、浅松等少耕、免耕措施, 在尽量不翻转土壤的前提下播种施肥, 尽量减少对土壤耕层的破坏, 从而减少水分蒸发;秸秆直接粉碎还田, 保持尽可能多的茎叶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剂除草、防治病虫害。
3.2 保护性耕作的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对比实验表明, 较传统方法种植小麦, 保护性耕作法种植可增产45.48%;免耕播种减去了传统耕作的翻耕、耙地、整地3个环节, 每0.067 hm2节约费用18~20元, 免耕播种土壤翻动较小, 有利于保蓄土壤水分。田间测定, 免耕播种地块10 cm深处, 土壤含水率为16.8%, 而传统播种地块土壤含水率为14.2%;免耕播种比传统播种提前出苗7~10 d, 苗全苗壮。因此, 保护性耕作具有增加产量、降低成本、保墒蓄水诸多好处。
3.3 保护性耕作的防尘效果分析
保护性耕作法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耕作和将作物残茬留于地表的耕作法, 是一种改良的、集约的防治水蚀和风蚀的作物生产方法。
保护性耕作法由于采取了少耕免耕措施, 取消了许多传统的耕作作业, 如耕翻、耙耱、平地等, 使地表下松上紧, 抗风雨侵蚀能力大为提高, 同时, 土壤中最肥沃的富含有机质的细小粒子被紧紧包裹于地表之下, 使能随风起舞的土壤微粒减少到最低程度。
另外, 由于作物残留物覆盖地表, 能有效地减少大风引起的沙尘颗粒运动, 既可以吸收一部分风力, 减少风对土壤的作用力, 又能保护土壤颗粒不被风力移动, 从根本上杜绝了沙尘的起源。
4 结论
8.保护环境 保护生命 篇八
泥石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的松软的土质山体饱和稀释后卷走而形成的洪流,泥石流大多伴随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碎屑物,因此它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当泥石流即将来临时,我们应如何判断、应对呢?
思考
其实,历史上,舟曲森林茂密。但长期的森林砍伐,导致植被被严重破坏,舟曲的水土保持能力变得越来越差,无雨则旱,有雨成涝,一旦下雨,泥沙俱下,便形成了泥石流。舟曲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和涵养水分的条件已经丧失。
科学与经济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可是当人类经济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给我们当头棒喝——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办法
躲避不是最好的办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我们需要科学应对。对付泥石流,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展出的沙特麦加米纳案例馆就提供了一个好例子:每年伊斯兰历十二月,从世界各地而来的300万穆斯林朝圣者聚居到沙特的米纳帐篷城(见下图)。从远处望去,一个个白色的帐篷紧密排列几乎布满山谷,这里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公顷5000人,万一发生泥石流等山体滑塌事故与洪涝灾害,后果不堪设想。为了确保300万朝圣者的安全,沙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①在岩石山上造梯田。可以在灾害发生时对山体滑落的岩石块进行缓冲,削减石块下落的冲力;②在沙土较为疏松的山上使用田网。可以在山体滑塌时让下落的泥沙兜入田网,不掉下山去;③向山体岩石内钉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防护墙,以加固山基。此外,沙特政府还在米纳帐篷城周围的山上建造了先进的排水系统,以防止因雨水过大而导致的各种山体事故。山上筑有不少大坝,坝下积水通过各种管道将水引流出去,到达各个专门的蓄水池。蓄水池内的水经处理,还可以为山下300万朝圣者提供生活用水。
【环境保护】推荐阅读:
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_保护环境的作文11-12
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浅析11-02
环境保护形势08-23
环境保护演讲11-02
保护动物保护环境倡议书10-31
保护环境的名言06-22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07-22
保护环境升旗仪式09-15
警示保护环境标语11-10
生态环境保护建议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