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2024-07-31

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16篇)

1.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篇一

让孩子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

让孩子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进入大班了,很多孩子还不会正确地评价自己,最明显的例子:“老师说我今天表现怎么样。”而孩子很少能这样说:“我觉得我今天的表现怎么样”,对自己的评价孩子都以来于教师的评价。

本学期我们将培养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让孩子成为自信、主动、大方的性格呢?

1、为了培养幼儿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能力,我们设置了一个“每周比一比”的栏目,我们将评出“纪律好”、“卫生好”、“学习好”、“礼貌好”宝宝,每周进行一项内容的评比,老师和幼儿共同商量评价标准,幼儿每天天对照标准,自价或幼儿互评,基本通过的可以敲一个五角星,一个星期得到3个的可以得一个小红花,得到5个的可以得到一朵大红花,一个月4项评比都得到大红花的,发一张奖状。通过这个方式让幼儿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价。

2、鼓励幼儿,让幼儿觉得“我行”。当幼儿遇到某些困难时.老师引导并鼓励幼儿:“我相信你一定能够解决的,想想办法吧!”当幼儿解决了困难时,教师要及时适当地给予表扬,使幼儿产生一种成功感。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每天留出一段时间让幼儿展现自己的能力,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让一些幼儿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每个星期可提供1次~2次机会与其他班的老师和幼儿一起沟通。

4、家长的密切配合。教师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如建议家长在家里来了客人时,乘机鼓励孩子与客人交流。并学做小主人招待客人,这样能促使孩子变得大方、自信。

2.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篇二

不, 不是。在我看来, 当前大部分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已经做得比较到位。在幼儿园里, 孩子户外运动, 教师担心摔伤;孩子戏水, 教师担心溺水;孩子游戏, 教师担心磕伤;孩子喝水, 教师担心烫伤。幼儿园的教师一直处于一种惊惧的状态, 她们饱受来自园长和家长等各方面的关注幼儿安全的压力, 由此更加注意安全问题。这样, 最终使得我们的孩子就像被关进笼子里的小鸟、被养育在温室里面的花朵, 一旦小鸟被放出来, 一旦花朵被拿出温室, 他们将遭受“暴风雨”的侵袭, 发生各种危险。

曾经有这样一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在瑞士的幼儿园, 孩子们在森林里面游戏和玩耍, 有教师在旁边拿着斧头砍柴, 孩子们帮忙将木头放到教师的斧头下面, 将教师砍好的木块依次搬到一边摆放整齐;另外一边, 教师用刚刚砍好的木头烧着正在煮午餐, 坐在旁边的孩子每人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削着树枝, 不知道是不是用来做午餐的筷子。看到这里, 可能有很有人要惊叫:“斧头?”“小刀?”“烧火”这些怎么能出现在孩子身边, 孩子受伤怎么办?但是, 老师们、家长们, 瑞士的幼儿园老师难道就不知道这些东西存在安全隐患吗?她们就不关注孩子的安全吗?当然不是!她们不是不关注幼儿的安全, 而是她们擅于从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习惯于在生活中教授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和策略。因此, 我认为, 当前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孩子们关在幼儿园和家里像保姆一样照顾他们, 而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第一, 抓住安全教育契机, 注重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渗透。

随机教育是指对教育过程或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不可预料的事, 给予科学正确的解答并能产生积极影响的教育。把握一次有意义的随机事件, 就等于获得了一次实施教育的良好机会。虽然这种机会的出现常常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 不经常能碰到, 但只要教师善于捕捉, 给予幼儿正确及时的引导, 或许可以收获比其他教育方式更好的效果。如, 幼儿在进入食堂时, 教师应及时提醒幼儿注意远离危险物品, 如菜刀、热水等。

第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全面提升安全教育的质量。

日常活动中的集体教育是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我们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订安全教育计划, 并根据计划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如, 大班针对以防火、防电、防地震自救为主的教育内容, 开展了“着火了怎么办”“哪些东西不能玩”等谈话活动。为了使幼儿将获得的感性经验转化为实践经验, 间接经验转变为直接经验, 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灾难演习, 在真实情境中的演练可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而对于中、小班的幼儿, 可以情境游戏教学为主。

第三, 家园携手形成教育合力, 共促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家和校园是幼儿生长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因此, 要想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教师应与家长合力, 给幼儿创造好的成长环境。教师与家长应经常就幼儿的教育问题进行沟通, 形成一致的教育策略, 并共同参与, 共同引导。如, 教师在校园给幼儿介绍了一些自救方法, 家长可同时在家里人为地创设一些环境, 让幼儿充分利用在学校学到的自救方法来进行自救。如, 一个人在家时, 突然停电, 应保持镇静, 不乱跑乱喊;在大街上商店里与家人失散了, 可找商店的叔叔阿姨或警察帮忙。

总之,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在幼儿园安全工作中至关重要。一个永远处于他人保护之中的孩子是长不大的孩子, 只有自己能保护自己的孩子才会获取真正的安全、自由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童萍.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途经和方法[J].新课程学习 (上旬刊) , 2011 (03) .

3.让孩子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篇三

我在和妻子达成共识后,就开始从三个方面着手采取行动。出发点是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

利用身边发生的事,引导孩子从法律角度认识问题

那是在孩子的初二下学期。一天儿子放学回来说,他学校里出事了,一个人高马大的同学看到另一个同学有钱,就跟他要,并威胁他不准告诉任何人。那个同学害怕挨打,就给了。过了一段时间,大个子同学又要钱,怕挨打的同学就又给他了,于是渐渐成了习惯。后来,那个胆小的同学还是被打了,脸上有伤被父母发现,这才找到学校。结果,那个大个子同学被学校除了名……

对这件事,儿子说:“如果我是那个被迫出钱的同学,我才不会听任他拿我的钱呢!第一次跟我要,我当时不吃眼前亏,要了就给,但随后我会立即报告老师,还会告诉家里人。必要时,我还会拨打110报警。”

我对他的意见给予高度评价。我说:“你看,大个子同学为什么威胁小个子不准告诉任何人?这是因为他害怕。遇到坏人的时候,千万不要被他表面的汹汹气势所吓倒。实际上,他比我们更害怕,我们比他有底气,我们没什么好怕的。在对方十分强大的情况下,不必对抗,以免受到伤害,但我们一定要沉着应对,暂避其锋芒。要相信,我们会得到最强大力量的帮助,那就是法律。”

我还给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一个朋友,一次半夜里跟家人开车外出,在一个偏僻的地方遇到打劫的,他的家人本想出手对抗,但他摁住家人,对方要钱包、手表、手机……全给了。还好劫匪没有要车,放行了。随后,他开车到一个可以打电话的地方,打110报了警。警察很快赶到,不到一个小时就抓住了那几个劫匪,拿走的钱和物品又归还了原主。如果他们当时选择跟劫匪对抗,肯定有危险,而回避风险,不是不勇敢,而是一种智慧。

经常看法制节目,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平时在家里,我们经常和儿子一起看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以及地方台的一些法制节目。一方面,让孩子开阔视野,了解更多法律知识,另一方面,也能让他学会运用法律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

有一期《今日说法》说了这样一件事:武汉某大学一个研究生,放暑假时最后一个离校,开学时又第一个返校。没想到,暑假期间宿舍的门被人撬开过,房间里乱七八糟的。他找了学校保卫处,保卫处的人来察看现场,这才发现,有人冒用他的名字写了一张留言条贴在门上,从条子上的落款日期看,像是他暑假里来过宿舍。通过核查,同宿舍的四个同学有三个同学的财物被盗,一个同学的存折连同放在一起的身份证都不见了,到银行一查,发现存折里少量的钱已被取走。另一个同学的本科毕业证书没了,还有一个同学也丢了东西,只有他的东西没有被盗。因为存折里的钱很少,而研究生的本科文凭也没有大用,丢的物品也都不贵重,大家都没打算追究,但保卫处的人和同学们都怀疑是他偷的,有的同学嘴上不说,表情和态度却明摆着。天天在一个宿舍,大家都不理他,让他感到很难受。结果,他想不开,自杀了……

我问儿子:“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他想了想,说:“我会去公安局报案,要求警察来查清案情。”

我说:“恐怕不行,失窃的钱太少,警察不一定来。如果警察不来,你怎么办?”

儿子说:“不是一个同学的钱被小偷取了吗?可以请同宿舍的人一起到银行查看录像。”

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银行的录像肯定可以证明他是清白的。但如今银行很多,盗窃者如果没在附近的银行取钱呢?

儿子又想了想,说:“不是门上有一张冒充他的名字写的字条吗?可以请公安局专业人员核对是不是他的字迹!其实不用公安局,就算小偷模仿了他的字,也应该看得出区别的。”

这也是个办法。那假定还是不行呢?儿子想不出来了。

我说:“再不行,是不是还可以上法院起诉认为是他偷盗的人?告他们诬陷罪、诽谤罪。实在不行,最糟的办法,还可以选择逃避:我不在这个宿舍,甚至不在这个学校待了,总可以吧?面对困境,不仅要有心理承受能力,对自己要有信心,而且要善于寻求法律的保护和帮助。”

后来因为那个小偷犯别的案子被抓,才弄清这个案子的真相,但那个研究生已经死了。儿子感慨地说:“他是因为缺乏法律意识,才对自己没有信心的。”

说得真好!

父母以身作则,用行动做给孩子看

去年夏天,我们看到某晚报的广告说,全年订阅该报,回馈订户价值400元6个月宽带安装使用费。当时,我们家正想装宽带呢,就订了报纸。谁知,该报所谓的安装使用费,只是跟某电信公司合作,直接给用户安装宽带,而我们所在的小区已经布了另一公司的线,所以广告承诺的回报,就不能以他们采用的方式兑现了。报纸发行部的人在电话里说,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也没有办法,要不就退订报纸算了。

面对这一问题,我觉得麻烦,就跟妻子商量,主张退了。妻子却不同意,说:“我们已经交了订报的钱,广告的内容就是报社和我们签的合同,不兑现就是违反了《合同法》。不应该给我们的,我们一分钱不要;应该给我们的,那就一分钱不能少!咱们可以跟报社打官司。”妻子还说,这不单单是一次维权行动,还是一个教育儿子的良机,怎能轻易错过呢?我这才恍然大悟。

经过研究,我们一家三口决定先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然后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妻子的口才好,投诉电话由她来打。还好,市消费者协会的人很负责任,第二天就打电话来通报情况,说他们约见了那家报社发行部的负责人,责成他们兑现合同。没想到的是,报社很快打来电话约定时间,给我们送来了400元现金。而且,我们看到,此后该报的此项广告修改了措辞,不再给像我们这样的消费者投诉的机会了。

儿子参与了追讨合法权益的全过程,相信这对他今后有用。将来参与市场交易和竞争,一定要懂得做人要守法,而自己的权益也绝不能被侵犯。

【编辑:花洁】

4.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篇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老师们经常教育孩子们的,孩子们在幼儿园也是这样做的,但是回家以后怎么变了呢?

今天早上,我照例站在活动室的门口,接待每一个幼儿的到来,享受每一个孩子的`亲切问候。今天,孩子们表现的都挺高兴,笑脸都很灿烂,我也十分满意,正在我准备结束接待工作的时候,只见我班的明明小朋友,在他妈妈的陪伴和拉扯下,不情愿地来到了活动室的门口,我连忙接过明明并询问孩子:“明明,这是怎么了?怎么哭啦﹗”还没等孩子开口说话,他的妈妈就着急的抢着说:“老师,明明今天忘记带书包了,是我急着割麦子忘了给他拿上,我现在就回家给他拿,行不行?”看着一脸愧疚的妈妈和满脸不高兴的孩子,我只能说:“孩子,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老麻烦家长好吗?这次就不麻烦妈妈了,老师把书借给你用吧,下次自己可要记得了。”“真是给你添麻烦,让老师费心了。”在明明妈妈的感谢声中,我送走了她。

5.如何教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服? 篇五

让孩子感到穿衣服很愉快

给宝宝穿衣时,如果他不愿意让妈妈穿,你可以对他说:“把小手伸过来让妈妈亲一下”。宝宝伸过手来你真的亲吻他一下,然后趁机把胳膊放入袖子里,一边夸奖他做的真好,宝宝会因此而很高兴,觉得穿衣服是件快乐的事。

让宝宝感到穿衣服很好玩

你在给宝宝穿衣服时,要对他讲话,唱歌。还可以给他一些好玩东西让他摆弄,例如有音响的手摇玩具,画片,布动物等等,这样他会觉得穿衣服像做游戏一样好玩。

给宝宝穿衣服时作些提示

你给宝宝穿衣服时让他跟着你哼哼:“我们穿上袜子,穿上袜子,穿上袜子。我们可以快快穿好袜子……”宝宝最终会听懂你的意思和明白穿衣服的顺序。

训练宝宝穿衣的技能

当宝宝表示要自己穿衣服的时候,让他用布娃娃做练习,先给布娃娃脱去衣服,然后再穿上。他每完成一步就要表扬他,并让他有机会多练习。让他练习扣扣子,拉拉链,勾裤钩和解纽子,最后练习系鞋带。你要有耐心,不要期望很快就能学会,因为他还小,但最终会学会的。

选择合适的衣服

你要为宝宝选择穿脱起来都很简单的服装。对宝宝来讲,有松紧带的裙子和裤子,套头衬衫既好穿又好脱,而系扣子的大衣或带拉链的滑雪服就比较难对付。当他把简单的服装应付自如后,再逐渐让他穿式样较复杂的服装。

让宝宝学妈妈的样子

宝宝凡事都喜欢照父母的样子做。如果你一边给宝宝穿衣服,一边做示范,宝宝便会喜欢去学。这样不仅可使宝宝学会正确的穿法,而且也可使他习惯快速穿衣。

练习穿衣服技巧

6.学会保护自己作文 篇六

我没经历天灾人祸,也没经历令人胆颤心惊的绑架、抢劫、诈骗,但危险的事情,我还是经历过的。

四年级暑假时,我一个人在家看电视,突然电话铃声响了,我看是陌生的电话号码,疑惑地拿起电话听筒:“你好,我是XX调查局的工作人员,请接受我们的调查,请问你大人在家?……”,一个温柔的声音飘然而出,我刚想回答,突然想起电视里有一篇报导,说一个独自在家的小孩把信息一五一十的说给“一位调查员”听,结果家里马上遭窃,小孩也被杀害了。我想,是不是有人在打探我家情况,怎吗办?我想起电视上的拒绝方法,拒绝调查。我吸一口气,平静地说:“对不起,我们正在忙,稍后再接受你的调查。”我挂断了电话,后来,那个陌生的电话再没有打过来。

或许,那位调查员是真的,但我们常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在没有核实调查员身份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轻易地说出个人信息。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自我保护,面对危险,我们要沉着、冷静,用智慧、勇气面对突发事件,学会保护自己。

7.让孩子学会流泪 篇七

学会流泪, 因感恩而流

羽是我班的一个“硬汉”, 高大、结实, 浑圆的胳膊捏都捏不动。说他是“硬汉”, 最主要的还是他内心的“坚硬”。羽很懒惰, 什么作业都是能拖则拖, 几乎每天放学后都得留下来, 父母每天都要在教室外等很久。为此, 老师教育, 父母批评, 可收效甚微。家长急得边跟我们交流边掉眼泪。可羽在一旁漠然地坐着, 脸上没有一丝后悔与自责, 他的心湖里是一潭死水, 没有一丝感情的涟漪。

我要在羽的心湖里投入一枚石子。

这天午饭后, 我叫住了闲逛的羽。“羽, 你哭过吗?”我出其不意。羽愣了一下, 回答:“哭过。”“什么时候?”“被打的时候。”“为什么?”“疼!”“你知道吗?哭是人类特有的表达情感方式, 哭的原因有很多, 感动、后悔、痛苦……如果你仅因为疼, 与动物被打得叫唤有什么区别呢?”羽嗫嚅着。我不容他讲话, 接着说:“布置你一个作业, 记住妈妈每天做了些什么, 第二天告诉我。”羽轻轻“哦”了一声, 离去。

后来的日子里, 与羽交谈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羽也渐渐知道妈妈为他付出了太多太多:因为他作业没人看着就不做, 妈妈只能让他把书本搬到厨房里, 一边做饭, 一边督促;晚饭后, 妈妈丢下一切坐在他身边, 寸步不离, 等他作业完成了才收拾碗筷;双休日, 妈妈从不逛街, 把全部时间都留给了他……羽的心弦已被轻轻拨动。

又有一天, 羽说, 昨晚妈妈哭了。我忙问为什么。羽说, 因为我趁妈妈倒垃圾的时间丢下作业看电视了, 妈妈狠狠打了我, 然后自己哭了。你知道妈妈为什么哭吗?我问他。羽说, 因为我不争气。我说, 你只说对了一点, 妈妈还因为你不懂得体贴, 不知道感恩。妈妈为你放弃了自己的事业、爱好, 可你仍不思进取, 妈妈能不伤心吗?再者, 俗话说:打在儿身, 疼在娘心;妈妈打了你, 她心疼啊。羽悄悄低下了头, 我发现他的眼圈红了。后来, 羽悄悄变了, 作业快了, 成绩也进步了。最欣慰的是我在他的文具盒上看到了这几个字:不让妈妈流泪。

学会流泪, 因理解而流

宇好像有无穷的精力, 什么时候都风风火火, 成天状况不断:一会儿在教室里打篮球砸碎了玻璃, 一会儿把牛奶袋当水枪喷人;刚才午自习学白骨精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现在又拽女同学辫子惹得人哭鼻子……这样的学生当然没有谁喜欢, 宇从来都是独来独往。

这是一节专为宇准备的班队课。我在黑板上写了六个大字:聊聊我的朋友。同学们来了兴致, 纷纷说起与朋友的趣事, 教室里热火朝天, 只有宇静静地坐着, 没有人提起他, 他也不谈任何人。此时, 他是孤独的。我示意学生安静, 然后问:“咱们班谁是宇的朋友?”没人举手, 宇很尴尬。“你们为什么不愿做宇的朋友?”我接着问。“因为他常欺负人!”“因为他老是让我们班扣分!”“因为他常常吵得我们没法做作业!”……同学们七嘴八舌, 大有义愤填膺之势。宇的脸红了, 但撅起了嘴, 表示不屑。这是我要的效果, 但不是目的。“你们说的是事实, 但———”我话锋一转, “其实你们也有责任!”同学们讶异地看着我。“你们是有责任!你们总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只看到宇的缺点, 其实宇有许多优点是你们都不具备的。想想, 老师说得对吗?”良久, 学生开始举手……“可你们都不理解他, 你们知道他多么孤独, 多么渴望有个朋友!宇, 老师说对了吗?”我看向宇, 他满脸通红, 紧抿着嘴唇, 因被理解, 眼睛里蓄起泪水。“我想, 只要我们愿意和宇做朋友, 并能时刻提醒他, 宇一定会很快改正缺点的。你们愿意做宇的朋友吗?”“愿意!”回答响亮而干脆。我把宇喊到讲台前, 接着说:“那就过来, 握住宇的手, 与他说一句最真诚的话!”同学们排着队走来, 他们热情的双手和温暖的话语让宇泪流不止。

学会流泪, 因自责而流

前些年, 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严重旱情, 有多少人翻山越岭, 只为刮来满是泥浆的浑水。又有多少人为了一担水, 要走几小时的山路。还有多少人因为寻找水源, 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但我们的孩子, 却把喝了一半的纯净水毫不疼惜地扔掉, 扭转水龙头把它当喷泉。我看在眼里, 急在心上。那天, 我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搜集我国西南地区的旱情资料, 以及其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第二天晨会课上, 看着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 读着一段段令人震惊的文字, 听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同学们开始沉默。尤其当看到一个年仅9岁的小男孩舔着干裂的嘴唇, 把从记者手中得到的半瓶矿泉水, 给了3岁的妹妹时, 很多学生的眼圈红了。我知道他们的心弦已被拨动。接着, 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用水的, 又出示了几组同学们浪费水的图片。在对比中, 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并对自己曾经的浪费行为深深地自责。

8.让孩子学会自己安排时间 篇八

李海清

圣元国际华南市场经理

杨丰辕

《风尚周报》:妈妈忙不忙?

杨丰辕:很忙。

《风尚周报》:你怎么知道她很忙?她会告诉你吗?

杨丰辕:总是出差,然后就好些天见不到人。

《风尚周报》:妈妈告诉我,你长大了,就没那么讨厌她出差了,是吗?

杨丰辕:嗯,她出差也挺好的,有我和爸爸的二人世界。我们想吃什么做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就我们两个男子汉。

《风尚周报》:你怎么看大人的工作?

杨丰辕:要上班,以后我也工作的,但是我不会去卖奶粉,喜欢画漫画,画虎,画很多人。

在采访的这个早晨,李海清为采访准备服装,儿子杨丰辕为他参谋。“这件不好,太暗了,显得老气……这件要好一点。”7岁的儿子已经能够为她提供很多意见。

准备出门时,儿子跑过来说:“妈妈,你去看,我把马桶刷干净了。”“你怎么想到去刷马桶啊?”李海清问儿子。“爸爸让我拖地,我看着马桶脏了,就顺手也刷了。”

“这个大概就是回报,孩子不会直接给你什么,不会给你任何预期内的东西,但是你的付出,会在他那里看见回报。”李海清认为这和工作不同,工作的成绩是可以有预期的,但是孩子不会。

杨丰辕曾经是个依赖心非常重的孩子。他上学的第一个星期,李海清因为工作忙 ,没能陪他,周五放学的时候,杨丰辕跑去问老师:“周六要上学吗?”老师说不用。“那么周日要上学吗?”“不用,杨丰辕,学校周末都是不上课的,跟你爸爸妈妈周末不上班一样。”

“我妈妈没有周末,都上班。”杨丰辕抬着头回答老师。

送杨丰辕走出校门后,老师给李海清打去了电话:“杨丰辕的眼睛里总是有泪水,或许你该考虑一下多陪陪他。”

但李海清更愿意采取的方式不是去陪杨丰辕,而是用更多时间去和他沟通:“我愿意用对待工作、对待下属的态度去对待儿子。比如有了问题就多沟通,问题都条理化,习惯要规律化。他是男孩子,必须独立起来,不能总是牵着我的手。我鼓励他多跟男孩子在一起,多跟爸爸在一起,多去玩玩男孩子该玩的游戏。”

每个月,李海清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出差,每天她都会跟儿子通话:“他过去会天天守在电话前面等我,但现在他会拒绝跟我粘乎太多,他会说‘没事儿就别总打电话了,你自己注意身体,早点回家’。”

第一次听到儿子这样说的时候,李海清有点儿接受不了,她站在酒店的窗前很久,担心儿子到底是真的独立了,还是跟自己有距离感了。

但回到家里,李海清发现儿子开始主动跟自己聊天,站在厨房门口等着把自己炒好的菜端出去,看见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会过来找话题,主动开解妈妈。“那个时候我就确认,我的小男子汉长大了”。

《风尚周报》:这么忙,对儿子有没有愧疚感?

李海清:大部分时间是没有的,作为职业女性,肯定都会遇到和我一样的问题——怎样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做到平衡,而这个天平是做不到时时平衡的。但有时候会有愧疚感,比如我很少能参加学校的亲子活动,有时候甚至家长会都不能参加。我知道这对儿子来说很重要。

《风尚周报》:在你眼中,杨丰辕是个怎样的孩子?

李海清:成绩上,他的领悟能力很强;对于指令性的东西,他会行动很快。他从小就很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会给自己一个目标值。

《风尚周报》:听起来,你是在用考核下属的标准来考核孩子?

李海清:多少有点。但对杨丰辕来说,他本身性格也是如此,不存在我强迫他,或者硬性要求他。比如他做事的时候,经常对我说:“妈妈到时候我要是有哪里做得不好的话,你就提醒一下我,好不好?”他对自己的要求本来就比较高。

《风尚周报》:孩子会带给你烦恼吗?

李海清:会,比如我很忙的时候,他会提很多很多问题,我没时间搭理他,他就会不停地问,刨根问底。

《风尚周报》:你是否有过在职场和家庭间进行选择的时候?

李海清:没有,我也是计划性很强的人,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很清楚。

《风尚周报》:考虑过做全职妈妈吗?

李海清:没有。每个人都有自己职业的优势期,我现在还在这个阶段,可能过几年就没有了,所以我要把握好这段时间。现在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他,但是几年后,我会有大把时间陪他。

《风尚周报》:对儿子未来的期望是什么?

李海清:我不会要求他成绩非常优秀,会要求他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后出来了能独立,适应这社会,就足够了。

9.学会保护自己作文 篇九

当你被坏人抓住,你会怎样的采取行动,是和他打一架?还是寻求他人帮助?当你遇到了地痞流氓想你要钱,你是给他?还是不给他?我就为大家说说怎样保护自己。

当你被坏人抓住,你要沉着冷静,而不是大吵大闹。你不能慌乱。慌乱就完了,你的反抗没有用。那你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看看自己在什么地方,机智的留下记号。当你遇到生命危险时,你可以骗他们,说你们怎么怎么有钱。让他们取消危害你的心,这时他们回家把你当祖宗供着,这时,机会就来了,如果他们执意要伤害你,你可以试试能不能打过他们,心中权衡一下利与弊。当没有人来救你之时。你就要采取自救了,适当的保护自己并不是莽撞。但自卫要在自己生命健康的前提下自卫。当有地痞流氓想要你钱时,大部分人会不给,甚至可能与他们干一架。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如果你与他们搏斗,你可能会赢,但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受伤了怎么办,是不是得不偿失了。这时候就要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你可以将钱给他,随后就报警,钱可以要回了,自己也没有受伤。保护自己,也要在符合人们与社会利益。不能莽撞行事。你与别人发生冲突,完全可以和解,机制的保护自己,在极端情况下,也可以自卫。这自我保护。

10.学会保护自己作文 篇十

小孩子天真有趣,不懂得自我保护,经常被骗。根据警方调查,90%的小孩都是被零食所拐骗的。

星期六,我和我的同学张乘玮说好放学一起去我家玩一会儿,放学后,我对张乘玮说:“我家没人。”可当我说完这句话时,总感觉有人在偷听我说话,带着这份警惕,我们是二话不说直接走到我家,中间没有一点停顿。

我们玩了各种各样的玩具,过了十多分钟,张乘玮说:“我要走了,不可以和你玩了。”他走后几分钟,我便悠闲地在家中看起电视来,但在这时,危险也正在一步步靠近。

一会儿,忽然有个人敲响了我家的门,我便拿着板凳走过去,站在板凳上,通过猫眼看外面到底是谁在敲门。一看,原来是张乘玮,他说:“我东西忘你这了,你给我开门,我进去拿。”正当我要给他开门时,我想:不对呀,我家的门很高的,我都要站在板凳上才能看到外面,而张乘玮的身高也没有比我高多少啊!我开始怀疑他到底是不是张乘玮了,我又仔细地通过猫眼看了一眼,发现果然有些不对,他身体和手臂一动不动的,就连眼睛也一动不动,张乘玮平常那么调皮捣蛋,怎么可能这么老实呢?

我试着对他说:“你真的是张乘玮吗?”“我当然是张乘玮啦!”我假装家里有人,说:“我爸刚回来,我叫我爸给你开门。”话音刚落,只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渐渐走远。我小心翼翼地又看了看,发现他果然跑掉了。我的心里猛得一松,坐在沙发上,电视放了半天,也不知道讲的什么。

爸爸妈妈回家后,我把所有经过原原本本告诉了他们,他们直夸我干得真棒!我听了这句话,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11.面对暴力怎样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篇十一

事后,孩子在自己的日记本中写道:“幸好我的自尊心不强,要不然就完了。”这一句话足以刺痛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神经和心脏。在为这个孩子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欣喜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不够。

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本不该出现如此暴戾的场景。当然,这样粗暴的老师肯定是不配为人师的,这样混乱的学校也一定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虽然这并不代表绝大多数,但是现实中,总会遇到这样的老师,总存在这样的学校。

通过分析这次事件,我觉得至少有三个地方是值得我们警醒的:1.为什么一个12岁的孩子,被别人殴打,却不知道躲闪、逃避?2.为什么孩子在被打以后,回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家长,而是通过弟弟,家人才了解到孩子被打了?3.为什么班级里面的50个孩子,没有一个人拒绝殴打小明,甚至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老师,更没有一个人敢于站起来保护自己的同学?

对于12岁左右的孩子,应该已经具有一定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了。但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我们的孩子却集体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没有了说“不”的勇气。这不能不算是对教育的巨大讽刺。我们努力地让孩子听家长话,听老师话,却没有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在一切都要孩子听话的指引下,在一定要做一个好孩子的要求下,无形中却把孩子教育成了“脑残”。

学校尚且如此,而我们的社会远比学校更为真实、更为残酷。暴戾之气无处不在,暴力事件无时不有。我们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更不可能让孩子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真空中。

既然如此,与其抱怨和指责这个社会的不良之风,不如教孩子面对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如果孩子具备一定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虽然无法完全排除所有风险,但至少能够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来帮助孩子面对这些危险呢?又该如何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呢?

首先,要提高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孩子对老师是信任和尊敬的,特别是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当圣旨。但老师不是圣人,老师的话也不全对。

一方面,当然需要老师意识到,他们得到孩子和家长的信任、尊敬,很大程度是他们的职业而不是他们的行为。他们应该对这个职业充满敬畏之心,认真对待这份职业。

另一方面,家长需要在生活中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要在家也搞“一言堂”。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尽量让孩子参与家庭的一些决策,鼓励孩子发表不同的看法。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逐渐具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当别人的所作所为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孩子就会拒绝,不会盲从。

其次,家长要经常跟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学校和老师的情况。家长需要把孩子当朋友,经常跟孩子进行充分交流,多聊聊学校的事,无论开心的事还是伤心的事,都要洗耳恭听。通过日常的交流,我们或多或少就能掌握孩子在学校的一些情况,也可以及时了解学校和老师的不妥做法。如果发现什么问题,就可以提前预警和干预。

特别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老师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举动,都可能给孩子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大多来源于成年人的鼓励和赞美,无论明示或暗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心向好,希望得到大人的肯定和认可。很多时候,成人对孩子行为的反应,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此外,家长还要善于跟老师沟通,不要盲从老师。要想知道孩子的学校生活怎么样,还可以跟老师充分沟通,多方面了解孩子和学校的情况。但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一定要得当,否则会适得其反。

毋庸置疑,我们也需要尊重和支持老师。但抱着尊重的态度对待老师,并不是完全无条件地服从老师。如果老师的处理方式有问题,可以善意地提出来,当面进行交流。如果老师的所作所为已经触及了原则和底线,在无法交流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学校的正规渠道反映问题。当校方故意拖延或者渎职的时候,建议先给孩子办转学手续,然后再利用其他渠道反映情况。

很多时候,该有的权利还得自己争取。我们还可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具有维权意识,或许我们就能改变这个社会。

12.让孩子学会用“压岁钱” 篇十二

其实, 父母们不妨把一年一度的“压岁钱”, 当作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好时机。现实中, 许多父母等到孩子上了大学时, 才赫然发现, 从来没有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是一大失策。想要避免这种情况, 父母们就从“压岁钱”开始吧!

1.可以教孩子把收到的“压岁钱”先加总统计, 让他们对钱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和概念。

2.在总数字出炉之后, 可以教孩子找出一张纸, 折成三等份, 在上面标明相应的名称。如标成──教育基金、存进银行、平时用。当然, 项目名称可依孩子的想法和需要做更好。

3.拿着这三张纸跟孩子讨论。先解释每个项目的名称和用途。教育基金指的是孩子的学费或者参加才艺班的费用, 存进银行意指存进孩子的户头, 而平时花用则是让孩子自由选择花费的项目。然后确定各自的金额, 在孩子做决定时, 协助他做出分析和判断。比如, 您可以告诉孩子, 他一年的教育经费大概是多少。也许很多孩子会想要将许多钱加到“平时用”, 这时候就可以先问他, 想要把钱花在哪里, 如果孩子想要得到的东西是今年的金钱数量无法达到的, 这就可以建议他用两年的时间存钱, 去达成他自己的目标。

13.学会保护自己作文 篇十三

随着人类的智慧提高,这个社会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不知道危险或灾难什么时候会发生,要保护自己,就得学会保护自己,多加小心,多加防范。

我还记得自己读三年级时,我和我的一个好朋友去我家楼下的停车场里玩滑板,当时我不知道这非常危险,因为很容易被车撞到。当我们玩的正起劲时,我本想来一个90度大转弯,谁知,我脚下一滑倒下来,我身旁恰好有一辆三轮车,我的后脑勺重重地撞到三轮车的铁皮上,我撞得眼冒金星,坐在地上好一会才缓过神来。当我摇摇晃晃的站起来时,我看见我朋友目瞪口呆地看着我,紧接着他大叫:“阿力(我绰号)!你头上有好多血!”我被吓了一跳,半信半疑地摸了摸后脑勺,当我看到我满手是血时,我惊呆了,我惊恐地想:“这下完了,这下真的完了,撞的这么重,还留了血,会不会死呀?就算死不了,会不会留下后遗症啊?”于是我忘了拿滑板(我朋友后来帮我拿了),也我忘了哭,用最快的速度跑回家。回到家后,爸爸立刻去打了一盆温水,小心翼翼地用湿毛巾擦干净我头上结痂的血水,再贴上止血贴,然后带我去医院看医生,医生检查了后说:“没有大碍,只是擦破了皮,只要好好养伤,几个月后就好了。”

这次发生的意外让我得到了一个深刻的教训:在社会上,意外随时会发生,一旦发生了,就要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好自己,毕竟生命是珍贵的嘛。所以要珍爱生命,学会保护自己。

14.学会保护自己作文 篇十四

他长着一双小小的眼睛,好像非常紧张似的,左看看。右看看,贼眼骨碌碌转,染着一头五颜六色的头发,一双大大的耳朵,穿着一身黑衣服,戴着一副墨镜。他正在用钳子开我们家的门。我想:完了,爸爸妈妈又不在家,我怎么办呢?是开门把钱给他,还是……还是开门吧。当我把手伸出去时,突然想起爸爸妈妈出门前对我说的一句话:“不管有谁来敲门,都不要给他开门。如果他用钳子开,你一定要镇定,想办法把他吓跑。”我躺在床上吓得发抖,怎么也想不出来。

过了一会儿,我眼睛一亮,终于想出了一个把他吓跑的好办法。我站在门前大声说:“爸爸,有人在外面敲门,你去看一看是不是妈妈。”小偷听见了,吓得转身就跑。我看见了大笑起来。

小偷,我真想对你说:“你不应该随便偷别人的东西,如果你继续偷下去,警察叔叔一定不会放过你。我希望你能改过自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 以学会微笑为话题作文

★ 以学会宽容为话题作文

★ 学会保护自己作文350字

★ 学会保护自己六年级作文

★ 以保护土地为话题的作文

★ 以保护野生动物为话题作文500字

★ 以学会放弃为话题的作文

★ 以学会放弃为话题八年级作文

★ 以自己为主角话题作文600字

15.让孩子自己去实践 篇十五

1.音乐教育要唤起人人生来具有的音乐本能。

2.在音乐教育中, 音乐只是手段, 教育人才是目的。

3.让学生自己去实践。

音乐本身不是我们应该追寻的最终目标, 音乐是人的精神的产物, 它只是用于表达、探讨精神境界的一种手段和工具。音乐是脱离物质世界、属于精神世界的。

音乐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人们有感于物、有动于心, 便会情不自禁地歌舞起来, 用叫喊、动作、敲击等种种行为来宣泄情感, 求取刺激, 达到身心的平衡, 这是人类的自发需要。音乐教育必须唤起这种人人生来具有的音乐本能。

在音乐教育中, 音乐只是手段, 教育人才是目的。

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 应该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 帮助他们, 使他们也能够参加音乐活动, 能够成为积极的和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 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 是最重要的”。孩子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老师心里想的, 首先应该是孩子, 其次才是音乐, 孩子比音乐更重要。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去实践, 按照他们自己的想象、利用他们自己的各种可能性去安排。老师给他们一个任务, 每个孩子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去做他愿意做的事。教学的活动, 主要是孩子的活动;教学的最终结果, 要从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我们的传统小学音乐教育, 强调的是基本音乐知识的传授和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 这个“双基”落实在大多数小学的音乐课上, 特别是低年级音乐课上要求“齐、准、象”, 教师比较满足于唱歌教学标准化、模式化, 教师教、学生学, 要求整齐划一, 音调准, 节奏稳, 动作齐, 老师一遍遍教, 学生一次次练, 教师死扣教材, 学生机械模仿, 忽视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形象思维的个性化特点, 阻碍了学生思维空间的扩大。

正因为许多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于偏重艺术音乐教育的使命, 致使教师们往往看不到孩子进行创造性音乐活动的潜在本能。那么, 在进行音乐教育时, 能不能把孩子们从座位上解放出来呢?我们主张让他们不仅使用听觉, 而且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 加上视觉、触觉的活动去感受、去把握、去创造一些联想的形象来表达。这样的教学是能够做到的。

如, 让学生欣赏一段低沉、缓慢的乐曲, 让孩子们插上思维的翅膀去想象。他们听后, 会认为是笨重的大象、顽皮的狗熊、懒洋洋的肥猪及慢吞吞的乌龟等。他们的想象是正确的, 因为这些动物都是笨重而缓慢的。然后,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动作, 孩子们在音乐伴奏下手舞足蹈, 表现各自想象的动物。这样, 不仅帮助学生进行多种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 也把音乐这一时间艺术和造型、表现等空间艺术结合起来, 有利于学生再造性想象能力的训练, 发挥他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个性特点。

所以说, 我们只要从孩子的生活范围里选取适当的内容, 把这种内容告诉孩子们, 他们便能够理解;只要要求他们用音乐来表现这些内容, 他们就能够自己去进行音乐的创造。这些内容可以是儿歌、童谣、谜语、神化、寓言、民间传说以及儿童自创的图画、自编的童话、寓言等等。

孩子不是音乐家, 老师的教学应该十分耐心, 进度不要贪快, 一定要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跟得上。任何一项教学内容, 都不应该使孩子觉得困难, 要使孩子们觉得始终在游戏。如果孩子们显得比较紧张, 那就应该立即设法使这项内容变得简单些、短小些、容易些, 或者更换另外的适合的内容。当程度好的孩子学会的时候, 不要马上提出新的要求, 而要继续反复练习, 直到较差的学生也会了, 才进入下一个内容, 我们不可以抛开任何一个孩子。如果发现孩子们对这项要求完成得很好, 那就应该及时地进入更难一些的练习。一项教学内容所用的教学时间长短, 并不按照老师的主观设想, 而是依据孩子们的兴趣来确定。

为了使孩子们学习得更主动, 有时候可以让个别孩子领着大家做练习让他当老师。当然, 有些孩子在得到这种机会的时候, 可能表现得十分平庸, 这时老师还应该允许他继续领着大家做, 他可以从别的孩子那里学到不少东西。教学活动中的有些规定, 也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来确定。这样, 他们往往更愿意自觉地遵守。

当教师给学生某个任务的时候, 他怎么去做并不重要, 尽可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去做, 这样才能学得主动, 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重要的只是“做”的本身, 怎么做, 做得好不好, 那倒无关紧要, 他如果不去做, 那就是教学的失败。教师的主要任务, 便是使孩子们乐意与自己合作, 这种合作是一种导致教学结果的道路。我们不应把目光只是盯着这条道路的尽头———教学结果, 而要把注意力集中于如何领着孩子一起在这条道路上一步步地向前走去。

我们教师只不过是学生攀登高峰的垫脚石, 学生是教师的“老师”, 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眼睛里找到无穷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就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

[2].秦德祥:《元素性音乐教育》南京大学出版社2.秦德祥:《元素性音乐教育》南京大学出版社

16.爱孩子,首先要学会爱自己 篇十六

李松霖(9岁男孩的妈妈):一说到亲子矛盾,我就无比痛心!当年怀这个孩子时我身体不好,可谓历尽艰险,分娩的时候简直是过鬼门关!他生下来只有5斤半,在医院保温箱里整整躺了一个月。从小到大,我特别疼他,生怕养不活。为了照顾他,我辞了职,做了全职妈妈。没想到,我付出了那么多,可是这孩子从记事起就特别不听话,整天闯祸。我批评他,他就不理我,有时还骂我。我这辈子过得真是不值!

赵凡迪(12岁女孩的妈妈):您的孩子还小,不懂事,我女儿都上初一了,还那么没心没肺,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有一次我问她,如果我不给你吃,不给你穿,你怎么办?她头一扬,说,我去社会福利院。她还说当孤儿多自在啊,不用听妈妈唠叨。

主持人:看来,两位妈妈都有抱怨的习惯。本刊的调查显示,家长的抱怨是造成亲子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之一。请冯教授为我们仔细分析。

冯娜(心理学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什么有些家长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却换不来预期的教育效果,甚至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好一概而论,但是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认为,家长习惯于抱怨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家长的抱怨针对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自己。

李松霖:此话怎讲?怎么是抱怨自己?

冯娜:家长抱怨孩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反复强调自己的付出。这其中有三层意思:第一,撒娇。因为家长缺乏自我价值感和认同感,所以不断地提醒孩子注意。第二,讨债。家长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之所以失败,是为了支持孩子的所谓成功,即要求孩子替家长实现某种理想,如果孩子不争气,就是对不起家长。第三,自以为是。家长认为凡是自己付出的,就一定是孩子需要的,如果孩子不领情,就是没良心。这三层意思,抱怨的家长可能感觉不到,但孩子心知肚明,而且能感觉到沉重的压力,又怎么会喜欢听抱怨呢?

主持人:我来举个例子吧。前不久,一条《男子卖血供儿上学被曝光,儿子改名离家15年不归》的新闻在各大网站和论坛流转,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新闻中的主角是一位父亲,64岁,青海省人。十几年前,他靠卖血供养自己的孩子上了大学。后来他遇到一名记者,通过媒体报道了儿子靠父亲卖血来上大学的事情,社会反响强烈。儿子当时觉得父亲出卖了自己,深感“没法活人”了,一怒之下改换了名字,与家庭断绝了关系,至今杳无音信。

冯娜: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经常强调自己如何疼爱孩子和超量付出,最后发现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差的事却司空见惯。很多父母会对生活有诸多的抱怨,例如对工作的抱怨,对人际关系的抱怨,更多的时候还会有对孩子的抱怨,而这些抱怨的背后往往隐含着自己的无价值感,以及对自己生活境遇和成长经历的不满意。作为家长,要避免自己的无价值感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首先要学会自我接纳。

平常心即平衡心

吴永军(16岁男孩的爸爸):听冯教授这样说,我很羞愧,因为我的确瞧不起自己,更谈不上爱自己。我小时候不好好学习,没有考上高中,现在根本不能辅导孩子的功课。我做汽车装饰生意赚了些钱,生活却很节省,因为我要把钱全部用在儿子的教育上。给孩子报课外班,我不懂哪家好哪家不好,只知道哪家学费贵就报哪家。我就怕孩子再吃我吃过的亏。儿子私下跟他妈说,我是“疯狂的土豪”,目标是把他累死。请问冯教授,我该如何接纳自己?

冯娜:从您的发言中可以感觉到您对自己的评价不高,甚至持否定态度。这种自我否定最后都可能会转嫁到孩子身上,因为您习惯性地否定自己,也会习惯性地否定孩子。所以,家长自我接纳很重要。所谓自我接纳,就是认可自己,认可自己的能力,认可自己的价值,认可自己的生活。您白手起家,艰苦奋斗,不仅养活了自己,还供养孩子读书,让孩子上学费最贵的课外班,仅从这一点看,您就是一个光荣的劳动者和爱孩子的好父亲,为什么要瞧不起自己呢?这样想,就有了平常心,平常心即平衡的心态。当您具备了平常心,就不难找到与孩子和谐相处的办法。

主持人:我所理解的平常心,就是“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李翱有一句诗写得好,“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也是在说平常心。万物皆有它本来的样子,人心就像天上的云朵,只要卷舒自如,就会自由自在;人心就像瓶中的水,只要清静不染,就会像水一样清澈。有宠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平常心,便得到了人生的大快乐。

吴永军:主持人说得太玄了,像我这样从农村来城市打工的家长,哪敢有什么平常心,我们需要奋斗,拼命地赚钱,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

冯娜:平常心与进取心并不矛盾。平常心是指要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赚钱养家,天经地义,值得尊重,问题是,这样精彩的人生为什么在家长看来就变得黯淡无光了呢?大家都在谈“成功”,但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打工者认为有钱即成功,富豪认为有知识是成功,学者认为有权力是成功……似乎大家都在刻意贬低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不平衡心态肯定会影响家庭教育。许多家长看不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只看到缺点,这便是贬低孩子的价值。经常被家长贬损,孩子怎么可能愿意跟家长交流?

吴永军:感谢冯教授的指点,我现在觉得自己的腰杆直起来了!

冯娜: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家长还需要进一步做到爱自己。所谓爱自己,就是不要为了孩子放弃一切。如果因为自身的无价值感,干脆放弃自己的追求,把所有的希望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其实相当于把自己的人生强加于孩子。家长无限制地付出,必然会有无限制地期望,而这些主观的期望往往会形成对孩子成长的压力,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

人到中年莫懈怠

陈慧(17岁男孩的妈妈):我觉得,家长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也没什么错,毕竟我们都四五十岁了,“人过四十不学艺”,这辈子就这样了,不如全力成就孩子,这样对自己也算是一种安慰。

南书海(18岁女孩的爸爸):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天大的事,需要家长全力以赴。如果家长只顾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忽略孩子,这是不是一种自私?

主持人: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值得肯定,但家长和孩子有各自的人生,不可能相互置换,倒是可以相互影响。家长牺牲自己成就孩子,孩子学习长辈,也牺牲自己成就他的孩子,以此类推,家族史是奋斗的历史还是牺牲的历史?我看,更像是自卑和偷懒的历史。

冯娜:没错。所以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学会爱自己,先把自己照顾好,生活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孩子是看着家长的背影长大的,家长的形象给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懂得爱自己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一个爱自己,懂得感恩,觉得自己有价值的孩子。许多家长步入中年以后,由于工作忙、子女家务拖累,对外面的事情就不那么关注、敏感了。除了茶余饭后手握遥控器在电视机前坐坐外,书懒得读、报纸懒得翻,更不用说学习和思考了。这种精神上的懈怠往往使他们变得孤陋寡闻、观念落后,知识日益贫乏,思维日渐迟钝,长此下去难免导致智能早衰,并累及心理健康。

主持人:据调查,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心理门诊,有相当一部分是精神萎靡、不思进取的中年患者。中年是人生的中途岛,前面尚有一段搏击奋进航程,仍可潇洒地做出一番事业。中年是一生当中出成果的最佳年龄,囿于现状,懒得去充实、发展自己,实在有负如日中天的大好时光。

南书海:中年人继续奋斗,总有力不从心之感。

冯娜:那是心力不足,不是体力不济。中年人保持进取之心也是养生之道。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对现实有敏锐的感觉,对外界事物有足够兴趣,广纳新知,积极思维,能够促使大脑产生更多的神经肽,既可激发机体内免疫细胞的活力,又有利于改善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循环代谢的水平,延缓这些组织器官的衰老。所以,往往越是勤奋用脑、求索无悔的人健康状况越好。

主持人:家长爱自己、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对孩子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积极影响:第一,给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鼓舞孩子积极进取;第二,家长努力进取,就不会把对自己的无价值感转嫁到孩子身上,也不会逼孩子替自己实现某个理想,所以对孩子来说就是减压。

冯娜:总之,家长爱孩子,首先要学会爱自己。一个不接纳自己、不爱自己的家长,不可能给孩子积极的爱。其中的道理,想必家长朋友们不难理解。

上一篇:产学研合作之——三方协议下一篇:网络编辑实训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