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精选8篇)
1.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一
按照x县委关于在全县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和谐幸福新”主题教育会议的精神,我局迅速行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局班子召开了关于“实现伟大中国梦”教育主题活动工作安排。
于5月13日召开了全局职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和谐幸福新”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会上x局长传达了学习省委“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并组织学习了民族团结主题教育的相关材料。副局长传达了5月12日县委副书记贵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等两位领导关于“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和谐新”主题教育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就如何开展好、落实好此次教育活动,提出了“五必须”的工作要求,安排部署了具体工作和工作纪律。要求:每位职工必须严格要求按照单位方案认真执行落实;每位职工必须认真对待,凡在此项活动中不认真、不执行的按有关制度处理,不要乱发牢骚和不对称任何言语;必须坚决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活动期间必须服从安排,单位团结一致,形成力量,把此次活动做好、做实,坚决杜绝拖拉、不认真、不落实行为。真正将活动融入到工作中、生活中;必须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全局职工要有敢于反对困难,迎难而上工作作风,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精神,把“实现伟大中国梦”活动推上高潮,通过活动体现gz人的工作作风,思想作风。以新的面貌新的气象展示gz人的优良品质和风采。
2.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中国的开放程度也在不断的提升,许多国外的思潮涌入中国文化环境中,受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发生着剧烈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质疑。尤其是西方享乐主义的影响,使得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识发生转变,其提倡的自由性、随意性使得人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在不断的下降。因此,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如此方能够很好的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一、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中国是具体的,历史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所以中国梦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不同于一般实体的内涵,它是“现实”与“浪漫”的有机统一,中国梦是立足于唯物主义的梦,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梦,是具有鲜明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梦。中国梦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社会性、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等特征。
(一)中国梦是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梦
中国梦的提出立足于中华民族特色和中国国情,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其中灿烂的文化,宝贵的精神都融入到了中国梦当中。中国梦强调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但不是复辟封建帝国的旧路,而是再创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实践告诉我们,实现中国梦,就得立足于中国国情,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中国梦还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行动指南,但得灵活运用,否则容易弄巧成拙。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梦最鲜明的特征就是融入了最先进的、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突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避免“马教条”历史悲剧的上演。
(二)中国梦的价值基石是群众史观
群众史观肯定了群众在是实现中国梦当中的伟大作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当中对群众史观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思想。就中国梦来说,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积极的发动人民,紧紧的依靠人民,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定不移的坚持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
(三)中国梦的理论指南是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梦的确立需要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引,同时中国梦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是科学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国梦的顺利实现,离不开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中国梦的实现状况和发展状况。
(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是我国的宝贵经验,也是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挑出中国发展中国”的创新发展战略,习近平曾经这样描述过这种发展战略,他采用类似于地瓜的说明办法“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法延伸,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但它的块茎始终是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扩张最终为的是块茎能长得更加粗壮硕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它没有终点,所以改革创新也没有终点。中国梦与改革创新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中国梦引领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改革创新推动中国梦又快又好的是吸纳,不断成就中国梦。
中国梦的实现与否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实现与否,在多元文化冲击下,我们要时刻把握住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找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途径,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先进的理念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保证中国梦顺利的实现。
二、中国梦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首先得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013年4月8日,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北京召开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学习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中中央书记处书记提出:推动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必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不断深入,突出思想内涵,在把握实践要求,推动实际行动中下功夫,形成催人奋进的正能量,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刘云山还强调,要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引导人们牢固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引导人们积极投射与社会主义实践当中。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深入到未成年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将中国梦带入到课堂当中,驻扎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做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准确把握实现中国梦的途径。道路往往决定着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老一辈革命家实践总结出的最适合中国发展实际的道路,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坚持不懈的走这条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不会出现偏差。
其次,中国梦是13亿人民共同的梦,所以要紧紧的团结人民,紧紧的依靠人民,这就要求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到每一位公民的心中,培养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坚定其信念,成为其成长、生活的精神支柱。
最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避免以往的长篇大论,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从人民大众的需求出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利用当前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中国梦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新形势下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普及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群众们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互联网技术已经普及到每个人的现实生活当中,在过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教育,将思想政治中所有经典理论一股脑的灌输到给人们,人们仅仅能够接受到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无法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收效甚微。这种传统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所学到的知识也是少之又少,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宜当前社会发展形势。而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它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其信息面覆盖广、传播量大的特点被有效的利用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在受教育者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其实践经验,从而提升了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兴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起来事半功倍。可以说,互联网的进步,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通过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也切实的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二)在过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施教者所能接触的教材比较单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形势下,这种教学模式必须得到革新,要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面,扩宽受教育者学习思想政治的途径。互联网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所能搜索到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马克思哲学原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罗列出来,建设一个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网站便于人们的查阅。其次,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针对当期热门话题,建立一个主题论坛,引导人们积极参与讨论,从而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思想政治内容。当人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增强了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通过关注焦点问题,利用自己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去理解和解释,广泛的参与社会生活,从而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很好的做到了依据理论,并用自己的实践行动去改造社会、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结束语
中国梦是立足于中国当前发展实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而提出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共同梦想。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中国梦的依托,也是保障中国梦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紧紧把握住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利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为目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顺利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用实际行动托起“中国梦”华章2014(3).
3.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三
关键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个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我们的先人们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一)“中国梦”全景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变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长时间走在世界的前列,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英国发生鸦片战争的时候尖船利炮敲响了中国这个大门,从而使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双半社会,主权开始沦丧,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中国社会各阶级做出了各自不同的努力,都没有能够取得成功,中国仍然处于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的斗争,从而大大加快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一个新的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是走向民族复兴的第一步也是一个国家实现复兴的重要标志性的事件。
(二)中国梦照亮了人们奋斗进取的宏伟蓝图,具有极强的号召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行,创造了人间奇迹,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接近10%,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从国内生产总值来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被称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使人们看到实现中国梦的美好前途,习主席讲,“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版,通过用中国梦这样一个概念不断激发人们奋发进取的宏伟蓝图。
(三)“中国梦”为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树立了精神旗帜。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以何种精神状态推动改革,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习主席也指出:“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通过“中国梦”的提出,让我们全体人民,特别是部分安于现状的人们,意识到我们现实的不尽人意和未来的美好,给人们提供一种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的动力和勇气。
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内涵。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深情阐述“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再次系统论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其他场合,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及和论述中国梦,中国梦浓缩概括了新一代领导人的执政理念,寄托了13亿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梦的时代特征。第一,中国梦是一种易为人民群众接受的表述,确立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昭示了党和国家的美好前景。很多人讲到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版,通过用中国梦这样一个概念这样的表述让老百姓是接地气、聚人气,长志气,壮底气,这是一个鲜明的特征表述的形象化、易于接受。第二,中国梦这个概念主体上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中国梦是作为一个政治理念提出来的,任何一个政治理念的背后都有它所代表的主体问题,包容的主体越大越多越能得到更多的认同,更能够凝聚民族复兴的蓬勃力量。第三个是历史的延续性,习主席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这是从历史的时空方面,习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时用了三句话来阐述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讲中华民族的昨天是可谓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今天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明天可谓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回顾昨天的时候可以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面对今天我们可以增强责任担当,展望明天我们可以激发磅礴的力量。第四个世界的相通性,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他与包括美国梦在内世界人民共同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有助于打消国际社会的顾虑,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
三、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13年两会期间习近平面向与会代表,系统阐述“中国梦”时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方向,没有正确的道路,就无法汇聚各方的力量,再美好的梦想也无法实现,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要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一个是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其内核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强大的动力,习主席曾经讲过,生活从来不眷顾满足现状者,从不待不思进取者,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这段话不仅仅是对青年人讲的,也是对我们整个民族讲的,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精神已经成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梦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圆好这个梦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四次提出中国梦。第一次是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第二次是2013年3月17日在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第三次是2013年4月28日在与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第四次是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座谈时。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论述,明确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正确道路,定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告诉我们:中国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和胜利之路。
一、深刻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时代特征和重要意义
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深刻道出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时代特征和重要意义。
(一)中国梦的丰富内涵
1、中国梦是国家梦。实现国家富强,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国家梦的基本内涵。中国梦不是一时的政治口号或政治标榜,而是历史的呼唤、现实的诉求、未来的向往。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引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概况了几代
中国人为民族复兴国家梦奋斗的艰辛历程。我们民族复兴的梦想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个是救亡之梦,就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发展之梦,就是求得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第一个百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个百年,是从无路可走,到找到复兴之路,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第二个百年,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这个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我们就是处于完成第二个百年任务的阶段。
这两个100年,最早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后来邓小平同志按照这个思想,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使实现中国梦第二个百年的目标具体化、明确化了。他说,第一步是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温饱,第二步是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小康,第三步是再用50年时间,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后来,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党把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即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在第二个十年里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向着本世纪中叶的伟大目标前进。
“两个百年”说明,实现中国梦是一个长期奋斗、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我们党一直是执着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按照这个“梦”设计的。
十八大报告也讲了两个百年,即建党100年和新中国建立100年。一个是建党,一个是新中国建立,这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关键历史节点。
今天的中国,民族独立梦、“两弹一星”梦、奥运世博梦、航
天潜海梦等宏伟梦想都已成真,正向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梦、现代化之梦挺进,深藏于中国人民心中的民族复兴之梦,终于不再是空中楼阁,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2、中国梦是人民梦。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人民梦的基本内涵。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中国道路最终都要落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上。这是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的。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国梦的实现,要体现在解决老百姓关心的一件一件具体事情上。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老百姓的梦是什么?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清正廉洁,诚信友善,文明和谐,天蓝水净,世界和平……十八大报告在这些方面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都反映了老百姓的愿望。
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宁波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实施“六个加快”战略,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努力成为发展质量好、民生服务好、城乡环境好、社会和谐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江东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全力推动“六大跨越提升”,深入实施“两强两品”战略,全面建设现代化核心城区,这些战略目标都是一脉相承的,并且都与老百姓对美好生活愿望高度吻合。实现这些目标,3 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每个个体小梦想的实现,就能汇筑成伟大的“中国梦”。
3、中国梦有益于世界。中国的富强离不开世界,也有益于世界。毋庸讳言,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担心、忧虑,乃至恐惧。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强大起来会干什么事情。但是,如果世界了解中国梦的真实故事,那肯定会高兴和欢迎,因为人类的梦想总是相通的,总是互补互利的。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翻开历史,两汉“丝绸之路”,留下的是互利合作的足迹;大唐鉴真东渡日本,传播的是仁慈的佛学和工艺美术;明朝“七下西洋”,播撒的是和平友谊的种子。近代以来的列强入侵和连年战乱,将中华民族拉进苦难的深渊,留下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迈上复兴之路的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世界和平。中国梦的实现,根本要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艰苦奋斗,同时也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为自身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我们紧紧抓住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互利合作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起飞,迈向梦想的脚步坚实而稳健。
(二)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中,不难看出中国梦呈现出以下四个重要时代特征。
1、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的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
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实力特征”的基本图景。
2、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
3、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化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4、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5 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方面特征,其价值特征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1、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首推汉唐。在唐朝的时候,发展得最好的时期,是又强大又可亲的形象。强大而可亲,这是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话,是治国的理想境界。当时是时清海宴、文怀远人、和睦万邦的景象。
中国的衰落,是在明朝中叶以后。邓小平同志讲过这段历史。他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到了清朝康熙时期,国家看起来还很强大,但实际上是落日的辉煌。中国当时的落后,并非国力不行,而是理念的落后,是生产力性质的落后。大清帝国与欧洲先进国家在认识、眼界、气势上,已经不能相比。大清虽大,也只是囿于一隅,而那些被称作“蕞尔小国”的西方国家,早已经着眼于全世界了。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打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翻地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2、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建立起具有中国自己特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建立起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纽带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然而,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就是这样的沉痛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面坚持和发展毛泽
东思想,实事求是地纠正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实事求是地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绩,开创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随着道路的拓展、理论的创新不断向前发展,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又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3、中国梦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程。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国梦经历着第二个一百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新起点呢?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积累,改革发展成就巨大。另一方面,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引人关注。义无反顾,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展现在未来的是一片新前景、新天地;畏首畏尾,迟疑不决,坐失良机,带来的将是千古遗憾。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唯一的选择就是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如何实现中国梦?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实际上为
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政治途径、人文因素和现实主体。
(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一头连接着国情,一头连接着理想。它承载着过去,也标示着未来。正如总书记所说的:“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1、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具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形态构成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指导和制度保证三种形态在实践中的有机统一。从宏观规定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基本要求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八个方面必须坚持的内容,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从实践领域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体系,由各个领域和不同方面、不同层面的若干具体道路组成。
2、中国道路的开创和发展,源于不懈的探索实践和理论创新。中国道路是近代以来拯救和发展中国的先进道路逐步演进的历史成果,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历史产物,寄托着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华”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找到的是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确立的新民主主义道路,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中国道路,一开始就明确提出,通过改革开放,目的是“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深刻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阉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只有把这条路走好,才能使这一梦想最终成为伟大而光辉的现实。
3、中国道路的本质灵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继承和发展。没有主义,或者这个主义不科学,道路就没有灵魂。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由此提出了民族复兴的任务,而马克思主义则给我们指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先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任务,然后又通过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来完成现代化的任务。历史证明,救中国和发展中国都要靠马克思主义,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以,实现民族复兴是我们的梦,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也是我们的梦。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实际上是一个梦。对于共产党员来说,特别不能忘记搞社会主义这个任务,这是我们的崇高理想。
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就改变了方向”。改变了方向,是因为树立了社会主义这个新方向。中国道路,就是沿着社会主义这个新方向不断前进的结果。从实践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飞跃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没有变。改革开放不是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推倒重来,而是一个辩证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认识更清楚了,而且越来越清楚,实践上更有成效了,而且成效越来越明显。不论中国道路怎么发展,都是更好地做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4、中国道路拥抱中国梦。中国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胜利之路。历史是一条通道,现实由此而来。弄清楚中国道路从哪里来,正确理解中国道路的“前世今生”和历史逻辑,不仅有益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道路形成和发展规律,更让人明白,它始终是承载着中国梦前进的。因为中国梦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近代以来不懈奋斗的中国人追求进步的光荣
传统。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壮丽征程上,靠什么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创造活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深刻阐述精神力量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寓意深远、催人奋进。
1、弘扬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生生不息,成为照耀我们民族奋勇前进的不灭灯塔。今天,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精神力量的作用也愈加凸显。面对纷繁复杂的观念世界,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何以更大智慧与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离梦想越近,就越需要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越需要持续激发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鲁迅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融入现代化进程,我们就一定能永远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2、中国精神的主要内涵。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我们看到,从“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到“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从“振兴中华”到“我们都是汶
川人”,一个时代的口号,张扬着把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紧紧相连的爱国精神,这是推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向着中国梦前行的强大力量。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能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每个人的梦想成就伟大的中国梦,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
改革创新始终是激励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30多年来,从农村改革的兴起,到深圳等特区的创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项事业的开拓,改革创新精神激荡神州,造就了历史的巨变,成就了今天的中国。30多年来,改革创新精神激荡神州,造就了历史的巨变,成就了今天的中国。在通往中国梦的征程中,改革创新始终是激励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动力。
3、结合省、市、区实际弘扬中国精神。时下,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把学习宣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学习宣传以“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的宁波城市精神结合起来,把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习宣传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要把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破解
“城中村”改造、背街小巷整治、打通“断头路”、菜市场标准化改造、放心餐饮打造等专项行动中,引导干部群众争做“最美”,积聚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的思想动力。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有梦想才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不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家庭,梦想都是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总书记的这一话语,阐明了怀抱强国梦想与焕发前进力量之间的深刻联系,更揭示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了共同梦想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
1、凝聚中国力量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紧紧相连,有了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才有国家社会的不断前行,才能让更多人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努力圆梦,凝聚起推进民族复兴的中国力量。通向理想的道路注定不是坦途。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等,每个人都可能会与国家社会一起,经历追梦之旅的曲折和辛劳,可能会有抱怨、有纠结,但更要看到,我们可以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梦想。毫无疑问,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仍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凝聚起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完成民族复兴征程上的接力,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
2、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什么是中国力量?
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个人梦想可能千差万别,但实现国家梦想的征程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有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这种力量,我们在革命年代前赴后继的抗争中感受过,在建设岁月激情燃烧的奉献中体验过,在改革时期波澜壮阔的奋斗中亲历过。未来的征程中,只要13亿人团结一心,“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就会形成一种不可战胜的磅礴之力,必将成为我们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3、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追求梦想,离不开正确的方向;团结奋斗,更需要引领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指出了党的领导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时代课题。从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到改革开放让人民“富起来”,再到建成全面小康让13亿人“强起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基本动力。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一个信仰坚定、坚强有力、清正廉洁的党,必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4、凝聚中国力量要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劳动热情。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从缺少吃穿到总体小康,从贫穷落后到世界第二,60多年的沧桑巨变,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就是无数普通劳动者诚实
劳动、艰辛创造、不懈奋斗的过程。没有亿万人民辛辛苦苦地干、扎扎实实地做,就不会有中国发展震撼世界的奇迹。今日中国,抵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也要看到,发展起来的中国不比不发展时的问题少,当前,我国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有巨大的风险挑战。如何参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治理?如何应对发展中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的不利因素?如何直面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压力?我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仍需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把深入实施“两强两品”战略,建设现代化核心城区作为强基之要
奋斗成就梦想,实干才能兴邦。对于江东区来说,深入实施“两强两品”战略,建设现代化核心城区,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推动中国梦实现的具体行动。
进入“十二五”新阶段,江东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区上下紧密结合省党代会提出的“两富浙江”,市党代会提出的“四好示范区”目标任务,深入实施“两强两品”(服务强区、创新强区、品位都市、品质生活)战略,全力推动“六大跨越提升”,努力建设产业高端化、功能国际化、环境生态化、生活品质化的现代化核心城区。
(一)要努力提高科学发展本领,为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最重大的贡献就是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提出来。我们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不可能照搬他国经验而一劳永逸地解决,更需要在探索和实践中创新发展理
念、优化发展路径、破解发展难题。科学发展能力,归根结底是用新的发展理念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最终体现为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和本领,探索最优的发展路径。现代化核心城区的定位,决定了江东谋划思路开展工作都要力争体现宁波水平、宁波标准。要牢固树立“创首善、争一流”的理念,始终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为要求,以同类先进城区为标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力争更多工作创特色、出亮点,努力走在前列、多做贡献。要坚决破除僵化陈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破除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推进工作,切实履行时代赋予的职责。
(二)要努力推动服务强区,为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实现“中国梦”,最终是要落到“发展”这一要务上来,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造福于民。就江东来说,服务强区是转型升级的最主要抓手。必须坚定不移,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以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为抓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与扩大居民消费相互促进、服务业集聚区与配套功能区有机衔接,全力建设服务经济发达、服务产品丰富、集聚辐射能力强大的城区。同时,要以服务全市为己任,把服务环境作为最大的竞争优势来打造,坚持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全力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要努力推动创新强区,为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当前,制约江东发展最突出的问题还是
经济的素质性结构性问题,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区第八次党代会指出,必须持之以恒,把改革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改革开放不停步、破难创新不懈怠,突出以人才为龙头、科技为支撑、制度为先导、开放为保障,永葆创业创新激情,加快构筑人才高地,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特别是服务业创新,加强社会管理等各方面创新,着力建设“体制机制更富生机、科学发展更有后劲、干事创业更有激情”的活力城区。特别是江东作为一个资源小区,今后关键是要走转型发展之路,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前沿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
(四)要努力推动品位都市,为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提供可持续力。实现中国梦,既需要强大的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2012年7月份,区委八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建设品位都市的意见》。提出到2016年,基本形成品位都市主体框架,力争在展示城市形象、承载高端要素、强化精细管理、乐享宜居环境、繁荣都市文化、塑造人文品格上走在全省前列,城区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为建成现代化核心城区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近两年,区委区政府还在探索建设以“海商文化”为主题的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名片,提升综合竞争力。品位都市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推动中央和省、市委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推动“中国梦”在江东的生动实践,有利于更好地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区能级,有利于更好地共建幸福家园、共享发展成果,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5.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五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描述两个“百年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要求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凝聚党和人民的共同理念,蕴含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昭示伟大事业的光明前景,是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一、坚定“道路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指明正确方向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中国必穷,是死路一条;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必乱,大好局面就会毁于一旦,同样也是死路一条。
正确的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同志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正是因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才赢得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一路高歌猛进,使中国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西方国家一二百年才走完的发展历程,这充分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当然,让十几亿人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构想和实践,是一项极为艰巨复杂繁重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也存在问题和不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得靠发展来解决,也必然会逐步得到解决。事实胜于雄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给中国带来巨大成功。必将给中国带来更大成功。我们有理由也有底气有这种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头连接着国情,一头连接着梦想;承载着过去,承载着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方位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指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根本一致。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二、坚定“理论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力量源泉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使人深刻,使人清醒,使人坚定。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就没有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没有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就无法在全党形成共识,凝聚合力,就不可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总结建党88年、执政60年以来的历史经验时,第一条经验就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经受了政治风浪的冲击和复杂斗争的考验,构筑了全党团结一心的共同思想基础,感召起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动力,更加坚定了人民群众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执着追求。
坚定理论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体现了既不僵化,也不“西化”的不可替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揭示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规律,也彰显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一理论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高度统一,又把人类社会高远美好的理想目标,同中国社会的现实国情和中国人民的现实利益、现实愿望和现实需求紧密结合,从而彰显了这一理论更管用、更为大众认同的实践价值和独特魅力。因此,我们要倍加珍惜、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夺取胜利的行动指南,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在圆梦中实现更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三、坚定“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经过长期探索实践,最终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这种优势,说到底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其根本就在于我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我们要倍加珍惜、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并在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行动中推动实现中国梦。
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中国梦,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中国梦是你的梦、我的梦、大家的梦、是13亿人共同的梦,我们要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努力建设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
6.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六
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总之,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5月4日)
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一勤天下无难事。”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7.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七
要让学生喜欢学校, 首先要让学校的方方面面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此, 教育者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去思考问题, 但同时又要能引领、培养他们的喜好, 并为其提供发展的舞台。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一让学生喜欢学校里的人
学生是否喜欢学校, 关键在于是否喜欢学校里的人, 特别是是否喜欢自己的老师。作为校长, 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让教师成为学生喜欢的人, 同时也要让学生彼此喜欢, 融洽交往。
1. 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
学生们只有喜欢老师, 才会喜欢学校。通过观察、访谈、问卷以及实践体会, 发现学生们喜欢的老师主要有五个特征: (1) 知识丰富, 多才多艺, 讲课风趣; (2) 关心、理解学生, 安排的活动贴近学生, 并愿意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 (3) 态度积极乐观, 性格阳光; (4) 关心每个学生, 处事公平、公正; (5) 能和学生们平等相处, 态度谦和, 给学生一种朋友的感觉。
积极鼓励教师读书学习, 成为一个研究者、思考者与改革者, 深入到学生中去, 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会从学生的视角分析问题, 不断改进教育方法。我们鼓励教师要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不断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通过自身的魅力来影响学生。我们不断提高教师的生活品味与质量, 当教师真正从容优雅了, 真正具有自己的个性又能承担责任了, 真正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和学校了, 学生们才会更喜欢自己的老师。
2. 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同学
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喜欢学校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来说, 我们要尽量鼓励合作, 淡化竞争, 尤其是将由于名额限制而产生“你上我下”的恶性竞争方式, 代之以“达标”的方式产生“你上我也上”的良性竞争, 鼓励学生与“标准”竞赛, 不断地挑战与超越自我, 而不是与同伴间的殊死争夺。
二让学生喜欢学校里的事
1. 享受学习的快乐
我们现在关键是给学生确定衡量学科学习质量的标准, 达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了;达到什么程度后, 把时间花在其他兴趣与能力的培养上。我们要让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标准为比照, 而非以他人的成绩为比照。只有这样, 我们才会帮助更多的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享受学习的快乐, 从而真正喜欢上学习。
2. 做自己能做主的事情
我们要让学生喜欢学校, 就要将很多本属于他们的事情交给他们自己去做, 让他们自己做主。如校外实践活动, 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外出, 每位学生制订一份“校外实践活动方案”, 说清楚为什么去这个地方、怎么去、去了要做哪些事, 再进行全班交流, 评选出一份大家都比较赞成的方案。各班的班训、班纪及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名、组训、组徽等都是由学生自己设计。把学生们的事情交给学生自己去做,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才能做生活的主人, 也才能喜欢上自己的学校。
3. 做适合自己的事情
每个学生的个人爱好都不一样, 我们学校利用大课间 (除集体操外, 剩下20多分钟就由各班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由活动) 、“3+N”活动 (由学生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班参加活动) 。学校尽可能多为学生创造机会、提供平台, 让每个学生的爱好都能得到发展, 提倡校园处处是舞台, 竭尽所能地为学生创设各种展示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事、成长。
三让学生喜欢学校里的环境
1. 让学习生活环境个性化
我校被评为“广安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首批试点示范”学校, 结合学校实际, 预计对校园文化进行升级改造。我抓住机会, 给全体学生发放了问卷, 征求他们对学校环境、校园文化改造的意见。学生们对教室、走廊、寝室、食堂、文化广场等处的文化改造提出了很多合理的意见, 如七年级各班有自己的花园, 老师们引领他们对各自花园的绿化进行培育、养护, 让学生们在亲自绿化、养护、美化校园的同时, 不断与生命进行对话。
2. 让校园的布置不断更新
我们在校园文化的设置上, 以“校园处处是舞台”为主题, 以体现“生活教育”为主线, 设置很多空白版面, 全部交给老师和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布置, 并建立不断更新的机制。如让学生们在走廊或教室里布置各种活动图片, 每个学生的照片在校园里都能得到展示, 并不断更新。学生们布置的展板, 或许有些粗糙、凌乱, 没有多少文化内涵, 但那毕竟是学生们自己的东西, 他们喜欢就行了。校园中最美的是什么?应是学生们那一张张笑脸和他们自己的图画。校园中最深刻的文化是什么?是学生们的文化, 是学生们自我生成的文化。
8.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八
【关键词】“中国梦” 思想政治辅导员
一、“中国梦”主题活动在高校开展的必要性
“中国梦”指引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理想、提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动力、明确大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担当。高校大学生是我国追梦大军的主力和中坚。未来中国,还有更多更美的梦想在向当代青年大学生发出召唤。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二、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基础工作重要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常抓不懈的一项日常工作,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但是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更是维持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秩序的重要环节。
思想政治辅导员,在高校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管理日常的学生工作,所以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当然,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内容有许多相交的地方,这些工作并不是互相分割、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影响的,在这里分开罗列,只是为了表现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的各种方式和途径。
(一)把“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知识理论教育、教学是对广大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激励他们发愤图强、积极上进。
1.在平时班会、干部会议、室长会谈、各部门工作交流会上开展教育。在平时和同学单独谈话、寝室室长会谈、班干部工作汇报、班会活动、学生会社团各部门工作交流会上,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应时刻坚持师德为先,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大学生,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使大学生都要把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融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团日活动、党校学习等活动中开展教育
在高校开展“中国梦”的教育过程中,要利用好课堂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党校培训等作为主平台,发挥主阵地作用。在课堂教学时,采取互动交流的“参与式”教学,转变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在教学内容上,详细讲解“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有意识地渗透“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方式多样且生动,让大学生更主动自觉地学习,使“中国梦”主题教育无处不在。
(二)把“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开展学生工作促进大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全面发展;要把教育教学以及实训实践都抓好,从而不断增强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担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高校开校之初,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就要通过军训、入学教育、学生守则学习、专业介绍等一系列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活动制定施行各种制度,对大学生进行日常的管理,让刚入学的大学生做好思想、生活、学习上的过渡、能够以崭新的面貌、有条不紊地投入到新的高校生活中。
1. 新生入校后,各班及时建立班委会、团支部,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值得学生信赖的班干部——他们除了可以协助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完成一些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还可以把全班同学带动起来,通过高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使同学们互相加深认识增强凝聚力,这样的一个团结的集体就能够同心协力为集体争荣誉。
2. 严格考勤,无论是早操、上课、晚自习、院系活动都要求同学准时参加,还要严格操行分制度,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学生按时出勤、积极参加活动等都给予一定操行分加分;有违犯校纪校规、班纪班规的给予操行分减分,一学期末进行总评,并且以此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使同学们能够遵守校规校纪、班级制度,可以严格要求自己。
3. 各班的班委各自记录本班班务日志,定时签到,并且及时通知本班同学各相关工作安排。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可以通过记班级日志使其对本班的情况更了解,更有针对性地加强班风、学风建设。若出现异常或违纪现象,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班干部一起商量办法从而促成更好的班风和学风。
4. 对学生宿舍进行管理,不定期抽查学生宿舍,不允许有管制刀具、违章电器以及酒瓶等,对特别的寝室,亲自给予指点。对优秀的寝室,让别人进行参加学习,介绍经验,使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更加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繁忙的高校学习中,而且同学间的感情加深了,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班风及学风有了更好的兆头。
【参考文献】
[1]冯秀军.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J].思想理论教育,2013(11):21.
[2]秦记洪.论“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广西社会科学,2013(6):183.
[3]习近平.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29.
【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荐阅读: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05
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和谐繁荣四川08-21
实现伟大领导的四种方法10-18
实现中国梦的七大障碍10-26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07-15
实现中国梦作文08-17
实现中国梦心得10-02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09-12
思修在实现中国梦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