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课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

2024-08-10

浅谈体育课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通用12篇)

1.浅谈体育课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一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愈来愈被社会所重视,逐步形容全民体育,而学校体育教育则是全民体育的基础。本文研究的内容,即是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目的在于从兴趣着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从而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关键词】体育教学 兴趣 培养

众所周知,体育本来是一门活泼、有趣,让学生天性得以张扬的科目,而现实并非如此,很多学生对其失去了兴趣,甚至感到厌烦,对体育课的关注越来越少,有的觉得上不上体育课无所谓,这种境况与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十分重视全民身体素质的大气候格格不入。随着我国教育制机的改革,尤其是教育制度的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对体育教育是得天独厚的机遇,体育教育应乘此东风迎头赶上,决不能滞后,如何尽快扭转学校体育的近况,笔者认为可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着手。那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可按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必须放开手脚解放思想。其次,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第三,多媒体在教学中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切不可小觑。第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吸引人。第五,课堂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抛开应试教育之枷锁,还体育活泼、有趣的本来面目。若如此,学生之幸甚,体育之幸甚,中国之幸甚。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体育则愈来愈显得重要,学校体育备受重视,因为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早在十九世纪,马克思就曾经提出:“有可能把教育和体育同体力结合起来,因而也有可能把体力同教育和体育结合起来。”又说:“生产劳动同教育和体育结合起来,这不仅是增进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成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毛泽东的传世佳作《体育之研究》明确指出:“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更是把“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作为信条去教书育人。可见,体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建设,一个民族的振兴是何等之重要。

一、解放思想,转换观念

如果说中学生喜爱上体育课,倒不如说是为了逃避繁重的作业而作出的举措更为确切,即使一片欢呼地来到操场,而当体育老师有板有眼地开始本节课过程时,大部分同学又显得非常消极,究其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思想上的不重视。大多数同学以文化分数为重,藐视体育成绩,因为中考中体育成绩只占10分,微不足道,况且按惯例,只要文化成绩好,届时学校领导、老师自然会想方设法使你的体育成绩满分的。这就滋养了他们爱到操场上体育课,而又不愿真正完成应有的活动量、掌握应有的运动技能这一陋习;二是指大部分女生,仍受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放不开手脚活动,仍愿做“淑女”型仕女。即使活动时,也是扭扭怩怩,达不到运动效果;三是怕苦怕累,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现今的孩子,在蜜罐中泡大,从未吃过苦,受过累,不必说“劳其筋骨”,更谈不上持之以恒地体育运动了。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们教者应正确引导,使同学们真正认识到体育的意义,看体育而非看分数,使他们尽快转换观念,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体育运动中来。

二、把握心理特征对兴趣的影响

中学生心理发展上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但又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往往做些力所不及的动作,同时又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失去对体育的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需要一定技巧,既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委以力所能及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立性,又要严格地要求他们,给予必要的批评与监督,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道德评价的能力,发挥他们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向成熟期顺利过渡,使之产生永不枯竭的体育兴趣。

三、正确处理生理特征与教育的关系

中学生处于儿童向成人过渡时期,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成熟期开始,学生初步显现出暴发力,精力旺盛,似有使不完的力气(尤其是男生)。此时,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最佳时期,但要注意培养学生坐、立、走的正确姿势,体育活动的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损伤。可进行速度、灵巧、弹跳方面的训练。要教育学生注意劳逸结合,学习和锻炼的时间不宜过长,负担不宜过重,保证充足的睡眼时间。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知识讲授,特别要指导女学生的经期卫生,积极开展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避免不良刺激对学生的影响,以确保学生对体育兴趣的持久性。

四、多媒体对学生兴趣的激活

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由于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因此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教师在一节体育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换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错的动作演示,亦或录下学生练习的动作进行评讲,或者教师将时事及体育新闻直观搬上讲台,使学生了解得更多、更新、更快,从而激活学生的体育兴趣及热情,使学生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形成爱好体育的习惯。

五、提高教师素质,启动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无论其身体素质多么好,技术有多么全面,他都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必然有其专长,也有短处。本人在多年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就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多种多样,所涉及内容之广往往超出你现有的能力范围。使你往往招架不住,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我素质,才不至于“江郎才尽”。教学过程也得心应手,赢得学生的信任、尊敬、喜爱。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步入课堂。体育教师应不断自我进修,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

本人有一习惯,每天早晨到校,必在操场一隅演练一套拳术,尤其热衷于《满江红》拳,随着录音机里的“满江红”歌词,演练完这一套拳术,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很多学生缠着我学这一套拳术,我索性便开设了武术这门课,改练教材中的“少年拳”为“满江红”拳,于是乎,无数少男少女,醉心于武术。当然,我也乘此之机,进行道德品德教育,使学生在积极锻炼身体的同时,又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县招商引资洽谈会期间,我校受开发区管委邀请,承办洽谈会开幕式,集体武术便是压轴戏,四十人的方阵,统一的服装,整齐的动作,把岳飞那气贯长虹的爱国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博得与会者的阵阵掌声。从此武术热在我校掀起,这不能不说是教师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结果。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可以使学生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而调动主体积极性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形成开放的、发展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品德、心理、性格,形成一个美好的人生,从而构建一个永不衰落的民族。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2.浅谈体育课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二

一、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激发兴趣

有无学习兴趣关系到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理解和引用;学习兴趣高不高, 关系到学生参与的深度、持久与创新。学习兴趣的问题向来受到老师的关注。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使学生对体育课堂充满向往, 充满感情, 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 实现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与行为态度的改变。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 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老师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运动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 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 使学生学会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 激发了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身心, 培养了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本着以教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创设教学情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创造想象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设情境可以以故事、实物、想象, 等创设情境为课堂内容搭建一个平台, 给人以新奇之感, 抓住学生心理、克服学生的“惰”。体育教学中耐力锻炼项目最适宜采用激励法。耐力锻炼是最单调、易疲劳的运动, 假如只简单地强制性运动, 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创设适合学生锻炼的场地, 即铺设垫子作“草地”, 架一条有一定高度的橡皮筋作“钢丝网”, 用实心球作“地雷”, 用白粉划两条有一定间隔距离的横线作“水沟”或“战壕”, 让学生进行爬、钻、绕、跨等动作的练习。尽管锻炼有一定的强度, 学生累得满头大汗, 可兴趣未消, 磨炼了意志, 强健了身心。

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观点,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 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 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较短。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安排一些选择性的活动, 让学生发挥自主意识, 独立选择器械和场地, 自由地选择练习伙伴。选择性的学习活动, 重在让学生多一点自主的选择, 多一点独立的思考, 以改变以往体育教学中一切由老师带着学生活动的做法, 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如在一些难度不大的教学环节中, 开设“我们一起比一比”的练习活动, 让学生自主选择、自由发挥。小学生思维活跃, 想象力强, 头脑中总会有一些奇特的意象。因此, 教师要寻找能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和自主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要善于对学生提出想象和创新的要求。对于想出好方法、新方法的学生要及时予以鼓励, 以巩固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创新兴趣。

四、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法手段和完成课的任务有着密切关系, 决定着课的质量。所以每节课任务的良好完成, 都不应是单一教法手段的孤立应用, 而是多种教法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统一体现。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应用, 必须符合课的目的任务、教材特点、运动规律和学生实际。教学中教法灵活, 手段多样, 形式活泼, 不仅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技能, 调动积极性。无疑, 恰当地运用教法手段, 会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师的讲解要生动形象, 示范动作要准确优美

教师的语言是传递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 语言的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的讲解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以富于情趣的语言表述来揭示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内在规律性。小学体育教材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给教师的讲解提供了很好的语言素材。如果能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精炼而又合乎逻辑的讲解, 对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将起到重大作用。如果说生动形象的讲解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的话, 那么, 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便是无声的语言表达, 它能给学生以深刻而又直观的形象感受, 起着讲解难以达到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讲解和示范在教学中的作用, 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培养“小体育教师”, 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家埃德加富尔说过:“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的主体, 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他自己的人, 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因此, 每次上体育课, 我都有意培养一名小体育组织者, 即由教师讲变为学生讲, 由培养一个慢慢变成几个, 由几个慢慢发展变成全班都是“小体育教师”。这样能让整个体育课堂都活跃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之中增强了。整队的时候, “小体育教师”要检查队员们的穿着。队员们必须按照体育课要求穿戴;而且要严格遵守体育课的队列要求:队伍整齐、报数宏亮、队列的精神面貌要好。如发现不遵守要求的队员, “小体育教师”要及时提醒并严格要求。这样, “小体育教师”在要求别人的同时更会注重自己的言行举动, 更会对自己严格要求, 既提高了自己的体育素质, 又锻炼了自己的组织指挥能力。

综上所述, 如果我们教师能够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 寓教与乐, 就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摘要: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知识, 掌握某种事物, 参与某项活动, 对事物有特殊认识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 必须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浅谈中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体育课;兴趣;注意力

一、培养学生的注意习惯

注意习惯的培养是一项细致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1.从基础做起

前苏联心理学家西·索洛维契克说过:“要想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我们还是从学会做简单的事情开始吧:身体坐正,振作起来,做好听课准备……这样,我们就会非常容易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解上。”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净化课堂学习环境

要知道,有的学生上课时精力不集中,往往和上课做小动作有关于。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净化学习环境的方式来使学生实现对自我的控制。

二、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兴趣和注意是孪生姐妹,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对直接感兴趣的学习动机,引导到间接动机上来。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还要要求学生把锻炼身体同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使他们懂得身体好与学习好的辩证关系,启发他们为实现“四化”而锻炼身体,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树立他们从“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的正确学习态度,还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法,启发和引导他们。但是,正如我们在实践中看到的那样,我们还应注意根据他们不同年龄的特征,分别采用一些与他们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相符合的教法,来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做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新颖,多变,采用中小强度和大密度的运动量,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注意力也自然地发展。

1.运用新颖的导入技巧,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游戏法

游戏方法练习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练习方法。其特点有竞赛性,娱乐性,利用学生普通个性好胜的心理,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能更好地完成学习的任务。如:“帖膏药”、“找朋友”、“反应追逐”等游戏都可以高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采用游戏法,注意游戏练习的内容和课的任务要一致,并控制好时间。

2.学生相互帮助学习法

此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发现问题,相互纠正错误,使学生的注意力较集中。在严肃和认真中学习收到更佳的效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体育课堂活动空间大、干扰多,特别是乡下中学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笔者在近十年的体育教学中,深感体育课培训学生的注意力尤为重要,怎样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善于运用注意的规律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所引起的。就体育教学的刺激物而言,课堂周围的环境,教师的衣着和行为,教师讲授要领的声音,以及器材的出现和使用等,都可以成为学生注意的对象,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来组织学生的注意。一方面要尽量消除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另一方面则要尽量创造条件使学生注意听课。如:教师示范动作时适量。在教授初三年级的“后滚翻”前,在复习前滚翻时,准备活动之后出现小垫子,而且每2人1块,就比刚上课出现垫子,而且每人一块小垫子更感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易分散。根据注意的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情绪状态。

(2)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教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持久。例如:中低年级的小学生,体内各器官还发育不成熟,中枢神经系统易兴奋,灵活性好,反应迅速,但容易出现疲劳。这些特点,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应紧紧结合,根据学生特点来进行安排,兴趣是个人对事物所持的选择态度,它是属于感情和情绪的状态,兴趣是产生注意的源泉,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我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的时候,就会集中注意,专心专意去做。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如:教师的目光暗示,表扬、鼓励与批评,及时纠正错误,正确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讲解,游戏、竞赛、直观教具等。

4.浅谈体育课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四

【摘要】本文对某校初

一、初

二、初三学生进行了自我锻炼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与具体行动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自我锻炼的习惯。鉴于上述结果,就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本文提出了具体方法、措施。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等几个方面,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提供依据。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增强体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兴趣体育锻炼习惯 课外体育活动

1、前言

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兴趣是心理学范畴的课题,在诸多心理学专著与教材中均有论述,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无疑也应是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体育的兴趣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其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

2、研究对象和方法:

如何注意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我带着上述问题,设计了学生自我锻炼情况调查表,对某校初

一、初

二、初三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从七个方面了解学生对自我锻炼的认识和自我锻炼的情况调查,见表:

一、初

二、初三学生自我锻炼抽样调查表,以下选择答案中,每一题都必须填上你认为最合适的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答案作答人数作答%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增强体质14683.41、你认为体育锻炼对你有b.调节学习2313.2c.妨碍学习63.4

a.是6134.92、你现在每天锻炼是否己成习惯 b.不是8548.6

c.开始2916.6

a.球类12571.43、体育锻炼中你最喜欢的项目b.跑步42.3c.健身健美类型4626.3

a.体育课堂教学6738.34、你获取体育锻炼的知识方法来源b.体育理论课讲授95.1c.课外读物9956.65、你认为体育教学中分组练习对培养a.有14683.4自我锻炼能力有无积极作用b.没2916.6a.课程负担太重6838.96、影响你每天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b.场地设备差1810.2c.其它8950.9

a.为通过达标(中考)8246.97、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b.为丰富课余生活3218.2c.增强体质6134.9

中学不同小学,学生们来自各个学校。在小学所受的体育教育,有一定的差别,各校的体育师资、设施等条件的不同,使学生所受的体育教育和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也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

3、结果与讨论。

从回收的175份调查表中得知,学生中认为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的146人,占83.4%:现在每天锻炼是已成习惯61人,占34.9%,不是85人,占48.6%;锻炼中最喜爱的项目,球类125人,占71.4%,健身健美46人,占26.3%,影响坚持锻炼原因,课程负担太重68,占38.9%,场地设备差18人,占10.2%;其它50.9%。从上述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还是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与具体行动尚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将认识转化为锻炼身体的动力。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注意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并作为重点贯穿到体育教学中去。把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术的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体育多种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我们有以下几点做法。

3.1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

所谓转变学生态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身体锻炼)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重要性现象,以致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体育成绩及格就行了。从而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具体手段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有目的地举办体育讲座,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才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体育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养成 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3.2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3.2.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围绕踢足球的教学,如果一味让学生乱踢,是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的,中小学生因踢足球造成骨折等伤害事故也是很多的。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保健卫生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

3.2.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2.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必须与培养学生对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兴趣,表现出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的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学生们之所以踢起足球来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足球这项活动。随着我们对这项活动的深入,学生从“只知乱踢到踢出些门道”,踢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及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的过程。

3.3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例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素质好、弹跳能力好的学生是越跳越有劲,但那些体质差的学生,怕跳不好,被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此时教师因人而异,对弹跳能力好的同学提高横杆高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体质

差的学生降低横杆高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和蔼地鼓励、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对体育的厌学倾向。

3.4 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自觉、主动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改变中学生厌学体育的重要手段。从目前各学校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对课内教学相对比较重视,而对课外活动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组织,形式单调。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还使一些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了一种累赘,从而导致了厌学倾向的产生。因此,改革体育教学形式,丰富课外活动是引导学生投身体育、培养兴趣、戒除厌学行为的重要方面。因此,学校首先应根据体育场地、器械、设备的能力,开设田径、体操、球类、棋类等各项体育活动,配备有体育专长教师或学生分工负责,现场辅导,学生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其次是进行课外体育辅导,这是学校辅导体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这种辅导是体育课教学的补充,可以完成体育课授课计划内无法完成的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体育的能力和兴趣。三是学校组建体育代表队,进行课余体育训练。这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主要手段。选拔具有体育天赋的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根据年龄和运动项目,组成各个专项体育集训队,由体育教师任各集训队的教练,逐步形成自己学校 体育的传统。四是开办体育俱乐部和成立单项体育协会,由协会牵头,经常地组织一些比赛,不仅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3.5 提高教师素质

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如果教师工作马马虎虎,上课松松跨跨,对学生放任自由,讲课精神不振,就会诱发学生对体育产生厌学行为。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强烈的教学事业心。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直接而强烈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对学生关心、爱护和体贴。此外,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可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因此,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是获得威信、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有助于厌学体育的学生转变态度,改消极怠工为积极参与。4 结论:

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的同时,第一、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兴奋性,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第二、要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增加体育理论课时数、扩大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的有关知识。第三、在体育实践课中,要课内课外相结合,加强理论指导下的锻炼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大胆去实践,对涉及到有关健身的知识和方法要重点讲,使学生知其所以然。第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运动项目,改善运动条件,全方位广泛地吸引学生参加锻炼。第五、利用学校的宣传工作,如广播、宣传窗等,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知识面的来源,使学生耳濡目染。对学生自我锻炼习惯的形成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综上述,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始终把对学生自我锻炼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养成自我锻炼习惯,实践证明效果显著。某校被评为市业余体育训练基地,在市各项体育比赛上多次获奖,并在市办学水平评估中体育这方面取胜得优异成绩。但这仅仅是个良好开端,我们将继续探索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提供理论依据,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1)卢闻君 探讨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体育教学2002(5)17

5.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培养(一) 篇五

一、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一堂体育课组织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体育课教授的技术动作,大多数都是用四节课才能完成的。学生在一节或连续几节课都练习同样一个动作,或练习以前学习过和动作,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不愿意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应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和积极练习。这样,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合理安排教材,不断丰富教材内容以学习材料作为刺激的“诱因”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课堂内容时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如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所长,突破难点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将跳绳作为发展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的重要手段,再与耐力跑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中长跑的技术,克服了“厌跑”心理,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奔跑兴趣。这样不仅发展了素质,也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有易到难的规律。因此,在给他们教的过程中,应以打基础为主。基础学好了,他们就会要求学习教难的技术。同时,教师的教学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学之乐。既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思考中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又使学生越练越想练积极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勇于突破新教材,提高教学效果。固定的队形不利于同学之间的自由组合,同一个教材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为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根据学生需要合理运用各种练习手段,既可以严密教学组织,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情况,灵活运用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

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保证在人格上,教师和学生永远是平等的朋友。比较而言,学生更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6.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篇六

【摘 要】高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心智不太成熟,心理、生理特点及其自身的微妙变化,使其呈现出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加之繁重的学科知识压力,更甚者对体育课产生厌恶感。本文在分析学生为何对上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基础上,对如何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做出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培养 高中生 体育课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36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能突显这一观点,兴趣更是一切活动的源泉,如果对学习没有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是每一个体育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首先要考虑到影响学生对上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进一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一、影响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原因

1.学生自身原因。一是现在部分学生一直以来都生活在比较好的环境中,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都由父母解决了。这些学生根本没具有那种在逆境中克服困难的能力,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养成了这种怕苦怕累思想。二是自身身体素质的限制。由于身体素质不好,导致在上体育课时,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标准完成锻炼任务,在学习中被其他同学逐渐落下,使其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引起体育兴趣的降低。这类学生主要是一些身体素质比较低的学生,如特别胖的学生,身体和智力有缺陷的学生。三是繁重的学习任务。面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天想到的是那个题怎么做,完全没心思上体育课。四是对体育不感兴趣,缺少一技之长。主要是学生对体育的价值缺乏切身的实际感受,对体育活动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没有培养起体育的兴趣和特长。

2.社会原因。一是家长的观念。很多家长认为体育是副科,学好学坏无所谓,只要文化科学好就行,导致许多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家长剥夺。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也接受了这样的思想,使其在上体育课时不思进取,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导致体育教师的上课任务无法及时完成。二是周围人的认知。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人们大多谈论的是学生的文化成绩,而不是体育成绩。在人们的认识中,只有文化成绩好才是强者,体育成绩好,会想到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具有明显的贬斥意味。所以,造成对体育课的不重视

3.学校因素。一是体育教师方面。表现在教学内容单一;组织形式简单,以形式化和成人化为主;指导思想陈旧,缺乏新颖性;教学方法和手段偏颇和生硬,使学生体会不到他们应该体会到的乐趣,相反尝尽失败的苦涩,必然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二是领导方面。表现在部分学校领导只注重抓升学率,对体育锻炼不够重视。有与其在超场上跑,还不如看看书,做做题的思想倾向。三是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学生想去进行体育锻炼的愿望因为场地器材,得不到满足,使得原本主观愿望逐渐消极,学生从开始的积极体育锻炼转变为消极锻炼,直到不锻炼状态。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如何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第一,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兴趣是产生动力的源泉,要想使学生爱上体育课,须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学习兴趣的产生是和一定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当学生对体育有了目的认识的时候,才会心情愉快地参加学习和锻炼,如果对自己学习的意义不明白,自然不可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要使他们知道什么是体育,体育锻炼可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及对心理起调节作用等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技能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唤起他们的间接兴趣,同时,体育老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利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美学兴趣爱好。

第二,通过竞赛、游戏和多样化的活动引起学生兴趣。学生一般都好胜心强,喜欢比高低。不管是小学低年级还是高中学生,不论是重点学校还是非重点学校的学生,都对比赛和游戏感兴趣,即使是补课班的学生也不例外。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班教学。

质量高的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内容都比较丰富多样。有队形新颖的慢跑,如蛇形跑,螺旋形跑,S形跑等。有适合教材要求和学生特点的击掌操、行进间操、棍棒操、实心球操、双人操、手帕操、短绳操、模仿操、艺术体操、哑铃操、沙袋操、篮排球操和表情操等十几种。而且在动作的节奏和编排上考虑到尽量使学生注意集中,兴趣浓。譬如,击掌操要求一、三拍时击掌一次,二、四拍时击掌两次。原地徒手操的腹背运动这一节,要求第一、三列体前屈,第二、四列体后屈,这样交替,使学生饶有趣味。学生对过多地重复一个动作感到厌烦,他们喜新鲜,所以要经常变花样,尤其是课的准备活动上得好,能一开始就吸引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

第三,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步骤、程序、规则、方式等,包括教法与学法。教法起着组织、控制、激发、引导、示范、说明、评价等作用,学法起着主体、目的、内化、发展等作用。教学和学法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有什么样的教法,就会有某种相应的学法,或者为了建立某种新的学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教法。

第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方法灵活性,不要死搬硬套。例如,按学生们不同的兴趣组成小组,在完成老师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各小组玩儿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此外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转变体育观念,组织适当的体育项目比赛,增加学生之间认同的感与荣誉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培养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途径是很多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始终贯彻以学生主体的思想,坚持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达到预想的效果,使学生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兴趣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渐渐地过程,只要教师耐心引导,反复强化,相信能达到兴趣的激发、呼唤参与的目的。

参考文献

7.浅谈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 篇七

一、分析其原因

1、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的大国, 封建社会对我国的影响根深蒂固,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 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直接或间接束缚着现代体育教育教学, 很多家长认为体育学好学坏一个样, 学好文化课就行, 导致许多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家长剥夺, 同时又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思想。加上学生体育意识淡薄, 更使学生上体育课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混时间, 那参加学校体育训练的学生就寥寥无几。

2、学生原因

学生运动能力差, 对自己缺乏信心则是不愿从事体育锻炼的症结所在。同时功课繁重, 没时间也成为部分同学不参加体育锻炼的理由。因此在课程设置和锻炼时间上要有侧重和保证, 体育教育应该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需要不断改革和不断完善。

学生缺乏对体育课及体育训练的认识, 对体育文化了解的太少, 就很少有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训练。

3、教师因素

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知识老化, 不求进取, 训练方法不科学、还是老一套, 体育教师的责任心不强等因素, 对学生没有很大的人格魅力。

4、社会就业难

很多体育大学生及运动员毕业基退役以后, 就业机会狭隘, 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甚至有些人就找不到工作。这样就给学校体育发展, 无形中加大了束缚。

二、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训练

任何科学研究, 最重要的是要对与自己所从事活动的事业有没有兴趣, 这不能有丝毫的强迫, 即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兴趣与体育训练之间要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呢?

什么是兴趣?怎样使学生对体育训练产生兴趣呢?心理学定义兴趣是为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表现为个体为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就是兴趣的对象。教育实践证明, 使学生感到有学习的需要, 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因为学习需要是转化为内在动力的强有力心理因素, 而且内在学习需要所激发的动机, 同样也是强有力的。何谓需要呢?心理学定义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通常在主观上以一种缺乏感和丰富感被人验着。不难看出人的需要是在有缺乏感和丰富感时产生的。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动机。动机的心理学定义是一个与满足某种需要相关的, 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内部动力。由此看来兴趣的基础是需要, 需要的表现是动机。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学习的需要。学习动机直接制约学习积极参与性, 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由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在体育训练中, 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训练的动机直接影响训练的效果;反过来讲, 由训练产生的成功体验, 又能激发学生训练的兴趣, 即兴趣对体育训练的促进作用。

三、实际训练中怎样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训练的兴趣

1、明确体育训练的意义和作用, 端正学生训练的态度

在体育选苗时, 就要对学生讲清楚体育训练的价值和作用, 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意识。把体育训练同增强学生的体质, 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提高学生学习工作效率紧密联系起来, 使学生认识到通过体育训练能增强体质, 促进学生身心效率, 为学生将来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启发式”训练

“启发式”体育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出发, 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 不断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 不断培养学生对新的认知的需要, 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 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比如说, 针对学生跑步时大腿抬不起来和后折叠不充分的动作, 我就利用学生直观性特点, 通过媒体观看中外短跑优秀运动员的跑的每个动作和过程, 不断启发学生注意观看大腿抬起和后折叠的角度。首先培养学生在意识上的动作表象, 然后在训练过程中给予强化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方法, 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 训练也就更有成效了。

3、通过反馈信息培养学生的动机

强化理论的心理家们认为, 学习动机是由学生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待行为的冲动力量。比如:在学习中受到强化的学生得到了好分数, 受到家长的认可, 将会产生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所以在训练时, 对学生做的好的地方要在第一时间给予认可和表扬, 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我校八年级学生夏有生, 本来对体育非常爱好, 在校运会男子甲组800米中, 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体育教师就及时表扬他, 鼓励他要经常抓紧时间训练, 以后会取得更好的成绩。结果在县运动会中, 他取得了初中组男子800米第一名的佳绩, 1500米第二名的好成绩。

4、通过竞赛方法, 培养学生的体育训练的兴趣

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 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 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 “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赛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 都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训练的兴趣。

5、体育评价作用, 能培养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

制定体育评价表, 把学生每个训练阶段的时间、项目、方法、成绩等情况都详细记录下来, 使学生明白自己每个训练阶段的训练情况, 知道自己在这一阶段里进步情况, 以实际成绩培养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

6、让学生知道体育训练是竞技和锻炼相结合

体育竟技是为相互交流、提高水平、争得荣誉。体育锻炼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有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生学习和工作中。伟大领袖毛泽东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四、结束语

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 也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为自己终生体育锻炼打下基础。体育训练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多方面的, 采用方法、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 只要我们第一线体育教师不断完善,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 遵循体育教学和锻炼的原则, 有的放矢地采取各种有效的训练方法,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训练条件和学习体育的环境, 学生就会对体育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训练, 学校体育也就会有所成效。

摘要:本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心理学角度论证了需要、动机、兴趣和体育训练之间的关系, 总结出一些培养学生体育训练兴趣的方法和措施, 来提高学生体育训练的成绩。

关键词:培养,学生,体育,训练,兴趣

参考文献

8.浅谈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篇八

一、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锻炼欲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所必不可少的。实践证明,采用适合学生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学习目的教育,是可以培养其体育兴趣的。但是学习目的,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

二、运用柔性管理,营造宽松环境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以往比较强调统一的行为、严格的管理,对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性认识不足,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使之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我们尝试把柔性管理的原则引入体育教学。首先是基于教育思想的转变,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由“为教而教”变为“为学而教”。其次,现代学生的精神思想活跃,善于思考,渴望成才,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增强。这就使我们有可能把柔性管理引入体育教学的实践。

1.少一些强制,多一些鼓励

素质教育实践证明,教育的人本主义思想能够打破禁锢青年个性的桎梏,解放他们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外在的,如课堂常规、课堂纪律、教学要求,这是物化的管理形式,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另一种是内在的,即通过说服教育、形象感染、感情投入、鼓励等手段,以潜在的方式影响学生,把教师的教学目的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即使失败了也应该尽量从中发掘亮点,使其看到希望和方向。

2.区别对待与平等对待相结合,重视个性发展

所谓区别对待,是指教师对不同素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以及不同的需求,给予他们不同的指导,使每位学生都掌握一项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提高课堂质量

(1)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要精神饱满地对待每节课,要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架起情感的桥梁。

(2)尊重和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就要抓住课前准备、课上调节、课后反思。课前要认真准备,课上调节,课后反思。课前要认真准备,课上要灵活调节教学内容,课后要冷静反思。

(3)对待后进生的态度

体育教师应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抓住机遇给学生创造表现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培养他们为大家做示范、做裁判,协助教师参与保护帮助,再把这种逐步培养而形成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转化到对文化课学习上,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可供体育教学选择的教学项目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是,各地的条件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爱好是不同的,而我们却用相同的课程来实施教育,致使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甚至逃课。如果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四、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信息源

体育兴趣找形式与体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密切的关系,体育教学是学生获得更多更新体育知识的主要渠道。要更新教学观,从单纯的“技术教学”或“体质教学”向全面育人的教学思想转变。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删,多向学生介绍最新的体育知识、体育新闻,使体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引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9.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论文 篇九

关键词:体育兴趣;影响;培养;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

1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

1.1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

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就是学生被某项或者某类的运动项目吸引,迫切需要去学习或者练习它的动机。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育需要,就会产生渴望学习或者参与体育活动的极其浓厚的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参与和学习的热情及意志努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能否充分满足学生这种体育需要,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2教材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数量

一个好的体育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直接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通常娱乐性,趣味性越强,竞争性越激烈,越受学生的欢迎。教材内容的数量也关系到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在一节技术训练课中,新讲授内容以少为好,这样可以减少记忆的理解过程,增加练习时间,增添学生的亲身体验。反之,在一节训练课中教材内容较多,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学生难以掌握,学生会因劳而无功而丧失兴趣。

1.3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程度

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与其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关。针对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形成不在于对知识掌握的广度上而在于对知识掌握的深度上。即对技术掌握的水平越高,越能体验出某个技术动作的趣妙来,从而对某项技术感兴趣。

1.4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育学和心理学普遍认为:在体育教学中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和练习的兴趣。学生在体育课获得快乐。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特别是通过自己一番辛苦后得到的快乐体验,才能做到“以苦为乐”,“乐在其中”。从而喜欢学和乐于练习,使体育兴趣不断得到加强、巩固。

1.5课的类型

体育兴趣的培养和发展与课的类型有很大的关系。普通体育课不及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因为普通体育课教材内容多而练习时间短,又难考虑到直接体育的需要,因而不利于培养体育兴趣;专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兴趣爱好,对某一内容进行较长时间的练习。在学习过程中使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不断积累。可以有效地促进体育兴趣的发展。

1.6授课方式

10.浅谈体育课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十

一、影响农村学生体育锻炼主要的因素

(一)农村学生特殊的生活环境因素

农村学校相对于城镇学校来说,具有以下的显著特点:学校的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教学的硬件和软件都比城镇学校弱。农村学校学生和城镇学校学生相比思想比较单纯,接触的新鲜事物较少,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较慢。但农村中学的学生的显著优点就是他们朴实、天真,吃苦能力强和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和城镇中学的学生一样,农村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理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对周围的事物他们开始变得比较敏感,他们的心理虽然逐步走向成熟,但是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因素,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农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

(二)农村中学和城镇相比,学生具有特殊的身体状况方面因素

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中学生来说,由于生活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学生缺乏应有的身体素质训练,与城里经常锻炼的学生相比,农村中学学生的身体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如下的显著特点:肺活量值相对偏低,不够成熟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根本不适合剧烈的体育运动。如果进行较大幅度的体育运动后,学生很长时间内常常会感到身体乏力,学习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影响学习效率,使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下降,因此,大部分学生就会放弃体育锻炼,这样时间长了,会直接影响农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表现在平时的体育课上,他们的耐力不足、速度和力量跟不上、协调能力较差且动作迟缓等。为了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要不断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现状,勤指导、多鼓励,这样才能提高农村中学的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缺

乏自主性和创新性因素和其他课程的教学一样,我国农村绝大多数中学的体育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讲为中心,整堂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动参与的极少,课堂形式呆板、单一,基本没有创新教育模式。在这样长期的体育教学模式环境下,农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减弱,直到消失。尤其是对于农村中学的女生来说,由于体育教师不愿意在课堂了解她们的心理状况和身体方面的情况,而是根据教学大纲或教师的意愿按部就班地来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这样,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强度和难度比较大的体育训练项目时,女生会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而放弃体育训练,进而影响女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农村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体育教师自身存在的思想观念问题,教师在教学时不注重学生的身体发育规律,盲目地追求成绩,使学生大幅度地重复训练,加重了学生的负担。除此之外,在正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农村体育教师的随意性强,没有完整的体育训练体系,加之农村中学的体育器材缺乏,有时会受场地、安全性的影响,大多数的体育训练项目和体育课程只能是纸上谈兵,脱离实际,体育训练项目和课程的编排上不能按照学生身体发育的规律来进行选择,而是随便选择几项简单的训练项目,这也是影响农村中学生学习体育课程兴趣和爱好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不断改进提高农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策略

(一)体育教师要想法设法创建愉快宽松的教学环境

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参与意识,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推新出陈,要用创新观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对于农村的中学生来说,他们思想单一,好奇心强,喜欢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和方法,渴望通过现代科技来获取新的知识。因此,农村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时应该抓住这一有利因素,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水平,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尤其要和中考紧密结合,利用中考这一指挥棒,来说服农村学生。因为,在初三中考时,要进行体育考试,体育总分为五十分,体育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中考情况。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关注女生的身体状况,一旦有特殊的身体状况,就应该选择一些简单的体育训练项目来进行,比如说跳绳、乒乓球、仰卧起坐、座位伸前屈等。这些简单的训练项目对于女生来说难度要求不大,她们在锻炼的过程中耗费的体力不多,同时在这些体育训练中也能够达到体育新课标的要求,也满足了农村女学生的生理特殊需求,培养和树立了她们坚强意志和锻炼毅力。同时,农村体育教师还应该有不断创新的意识,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中考的要求和农村学生的实际水平情况来随时随地调整体育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使课堂教学内容灵活化,课堂形式多样化,教学过程精彩化。通过这样丰富的课堂教学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也能感到心情愉快,这样就能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因此,农村体育教师要有创新进取意识,想方设法创造愉快宽松的体育课堂氛围,分层式地进行体育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

(二)农村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

和陈旧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一样,农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表现都比较差,久而久之,这样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最终会影响农村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农村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要不断改进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一方面,农村体育教师应该改变以前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在体育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以及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要求。另一方面,农村体育教师还要时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以及女生的特殊身体状况,用新的教学理念来开展体育课堂教学,不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和参与度。

11.浅谈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体育兴趣;体育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1.前言

体育教学和训练在学校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会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实证明,只要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刻苦进行锻炼。克服主观困难,提高运动水平,逐步增强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

2、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途径与方法

体育作为“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在整个青少年时期极为重要,对于青少年体育兴趣培养的问题,从教育和心理的角度来看,它既是教育理念在身体活动中的行为体现,又是人格心理在体育范畴的价值升华。对青少年体育兴趣的培养应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力求让每个青少年学生得到充分和全面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体育观念是指不断接触和直接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对体育概括的印象。观念不是先天就形成的,而是后天在实践中获得的。,应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不断增强体育意识,努力使体育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促进自己在体力和智力上得到和谐发展,成为体格强健,人格完善的年轻人。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和终身体育观。端正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和态度。同时还要在教材项目的确定,教材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方面,显示出鲜明的针对性。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产生对体育的兴趣并热爱体育活动。

2.2.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要与学生的思想,理想,前途人生价值,社会发展等联系起来。只有当学生的兴趣与其理想,目标一致时,才能促进兴趣的不断发展,进而推动全面发展。要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形式,帮助学生认识体育对人的直接作用,促进他们对体育的向往和贴近,使他们在身体活动中领悟体育“美丽”“正气”“勇气”“荣誉”“乐趣”“沃土”“进步”“和平”的真谛,从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出对体育由衷地喜爱。

2.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节体育课中,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相当大的作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个体差异,方法灵活,内容新颖,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4.教学中结合游戏和竞赛来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作为教师需要利用游戏使体育教学课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教材的兴趣,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项目感兴趣的程度也不一样,若教师仍然强迫学生完成教学内容,只能加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教学,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时教师若利用场地的自然条件,设计各种图案,结合游戏竞赛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教学中适当结合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集体主义精神,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可以保证课的教学质量,是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有效方法。

2.5.优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要灵活多样,在采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传承和改进;在情境创设上,要着力于体育氛围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学生酝酿和保持一种跃跃欲试的轻松学习情绪。要以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优美的示范启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同时要坚持以表扬为主,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及时评价,表扬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

2.6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提高教师感召力

教师要经常性地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神,言行文明,衣冠整洁。上课时不佩带手机和任何首饰;示范力求形象逼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产生兴趣,而且激励胆小怕羞的学生练习的勇气和积极性,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并因学生具有“模仿性”而很容易成为学生捕捉的目标。

3、小结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体育兴趣,主要可以从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创造轻松愉快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加强教育、正确引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从提高学生身体、心理、意识、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体育教师除了具备普通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发挥其独有的专业气质和感染力、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观察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用这些特有的教师素质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切实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灵活机动的安排教学内容,全面激发中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和更新,加强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在科研中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用新技能和新知识来吸引中学生的体育兴趣。

【参考文献】

[1]杨善君等.“兴趣引导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99.23(2)

[2]董翠香.围绕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中国学校体育,2004.4[责任编辑:文哲]146

12.浅谈体育课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十二

一、农村中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原因

1.农村中学体育场地严重不足

农村中学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体育活动场地狭窄。所以导致许多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如:篮球、羽毛球、足球、排球等体育项目, 在体育课中无法进行。因此农村中学生的体育课, 经常是放羊式教学。所以往往体育无法激发农村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农村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

一方面来自家庭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来自学校的影响。体育氛围较浓的学校学生运动意识较强;如果体育气氛差, 那么学生的运动意识和运动能力就差, 没有激励的性质, 学生的积极性就不高。

3.农村学校体育器材严重不足

农村学校经费远远不足以学校的正常开支。因而学校根本不购买学校体育所需要的体育器材。导致体育课要么自由活动, 要么就是跑跑步, 跳跳绳之类的项目。所以学生对体育课的单调而无法提起兴趣。

4.农村中学生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化

由于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小, 器材严重不足, 因此农村学校的体育课就是跑跑步、跳跳绳。条件好的学校能打打球罢了。许多学生喜欢的项目如:跳高、跳远、单双杠、跳山羊、跳箱等技巧项目, 都无法开展。因此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感到体育课很单调, 真是枯燥无味极了。

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兴趣

1.掌握学生心理, 加强体育兴趣的培养

(1) 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针对学生好奇、好动、求知欲强, 对新异动作很感兴趣, 对单调、枯燥无味、多次重复的动作比较厌恶。在组织教学上, 应抓住重点教法是灵活多样, 做到厌而不拘, 活而不乱。例如:在练习跑时, 如果学生天天跑, 时间长了学生就感觉枯燥无味。我就采用一些小游戏:贴树皮、往反跑接力游戏、十字接力游戏等。这些游戏不仅提高学生的灵敏性、速度性。而且学生爱做, 而且能提高课堂气氛。

(2) 自尊心强、自信心足

学生朝气蓬勃、活泼好动、孜孜以求、奋力进取、充分意识到人的价值以及应尽的义务。因此,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他们一方面尽量表现自己的才能, 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和鼓励;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经验丰富的长者和学识渊博的老师的教诲。因而, 尊重、爱护他们, 热情教育、帮助他们是培养体育兴趣的关键。

(3) 具有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每当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国际比赛中得冠时都可以激起学生向上的斗志, 在校运会的比赛中, 上场的学生会奋力拼搏, 场外的同学会忘情地加油。例如:不论什么样的集体比赛, 应教会学生给自已的队加油。喊出“某某某、加油”“加油、某某某”来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熟悉好教材, 采用多变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练习的兴趣, 有效提高练习效果, 教师要熟知动作要领, 估计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 及时订出行之有效的纠正方法, 采取错误夸张的手段, 使学生通过视觉效果直觉的感受错误, 改正错误。教师在讲解动作上, 要把一些抽象概念通过精练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使其具体、生动形象。如前滚翻动作的教学上, 使用低头、屈臂、提臀、重心前移、蹬地、脑后着垫等词语来讲解, 可以将其比喻成“皮球滚动”使同学容易抓住动作要领而很快的领会接受。

3.利用比赛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农村体育授课时受场地的影响, 大多数要三四节课才能完成, 教学内容出现重复, 学生易产生厌烦心理、练习时不认真, 因此在教学形式上, 要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场地的实际, 采用生动活泼, 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中学生喜欢争强好胜, 互比高低, 失去兴趣的很大因素是没有成功的体验, 所以将比赛和游戏带入课堂教学中, 引入比赛性练习, 先把兴趣激发出来, 然后根据兴趣迁移的规律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专注程度, 教学效果随之提高。例如:在短跑教学中, 可采用追逐“贴膏药”比赛、接力赛跑等, 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表现, 能力得到发展, 满足了学生的荣誉感, 保证了运动兴趣的主动与持久。

4.技术要领采用口诀化, 提高学生记忆兴趣

在农村的体育教学中, 许多技术动作要领讲起来繁杂难记若将复杂的技术要领归纳为几句口诀, 便于学生学习记忆、掌握。如将投掷的最后用力动作简化为“蹬、转、送、撑、挺、推、拔”七个字, 便于学生理解动作;在篮球教学中将三步上篮技术要领归纳为“一大、二小、三高跳”, 学生就能明白动作要领, 迅速记住。

5.创设兴趣情景, 进行“启发式”教学

诱发学生的体育兴趣特定的环境会使人产生相应的态度、情趣或情感,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可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态度。强化学生的某种行为, 能更好地诱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这就是创设兴趣情景。“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 通过各种有效手段, 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 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 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 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 激励学生的情感, 调动学生的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 在欢快的气氛完成练习, 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 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 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乐园。

6.肯定学生成绩, 提高学习性兴趣

在农村体育教学中, 最关键是良好的师生关系, 能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对任教者产生好感, 从而乐意学习, 乐意接受教师指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运用身体语言如表情、点头、眼神、微笑等, 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 使他们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加深对体育课的兴趣, 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 在快乐学习中完成教学目标。

三、结语

上一篇:周工作计划内容要求下一篇:荷叶圆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