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2024-07-24

2018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精选8篇)

1.2018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篇一

XXX人民医院

2018年设备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一、以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为重点工作,将“二甲”要求融入日常工作,进一步完善医院设备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医院设备管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加强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努力使各项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改进和完善医疗设备的采购、保管、使用环节管理质量。

三、严把医疗器械的采购源头,严把证件关,认真细致核查医疗设备的名称、产地、注册证号、注册证的有效期等信息,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失效以及不合格的医疗设备进入临床,从而保障医疗安全,保证医疗设备招标采购质量。

四、做好全院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使全院设备的完好率在90%上,能够有效保证临床医技科室正常使用。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委员会功能,加强设备从采购到报废的全程监管工作。

五、在日常工作中树立效益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使设备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正轨。

2.2018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篇二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 贯彻落实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会议工作精神, 结合首都经济圈和智慧北京的建设工作,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通过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 学习实践质量标杆, 工业标准制定,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 推动北京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创新。提高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婴幼儿奶粉等消费品自主品牌竞争力, 提升工业企业质量品牌建设能力, 带动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加强企业质量品牌人才的培育工作, 提升质量品牌管理水平, 增强企业质量竞争力。在我市大中型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试点企业中开展首席质量官培训工作, 引导企业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落实企业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的主体责任。

积极落实工信部开展的品牌培育试点企业、质量标杆、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品牌竞争力评价活动等工作。开展北京工业自主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现状调查专项工作, 总结和提炼工业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需改进的方面。宣传优秀企业在控制质量、塑造品牌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继续推广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质量管理方法;举办品牌建设与品牌营销、品牌管理、QC小组诊断师考评班和提高班等培训活动。

(二) 开展质量承诺和自我声明活动在现有130家企业率先承诺的基础上, 继续开展质量承诺和自我声明活动, 力争实现150家以上的企业实现质量承诺和自我声明, 并在“北京质量网”、《质量安全》杂志上予以公示。开展质量信誉和自我声明承诺活动质量信用等级评价机制研究, 促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和行业企业自律系列活动, 引导企业自觉承诺并履行质量责任。

(三) 支持开展“北京质量奖”、“北京知名品牌”等树立质量先进标杆的推选表彰活动支持北京质量协会继续开展“北京质量奖”、“北京知名品牌”、“北京市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北京杰出质量人”等质量创优争先系列活动, 并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主题宣传。通过推选表彰活动, 树立并推广标杆企业在质量管理、品牌建设中的优秀做法, 提高标杆企业知名度, 促进社会形成重视质量品牌建设的社会氛围。

(四) 加强工业标准建设和贯彻实施结合我市制定百项节能环保标准, 重点制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方面的节能环保标准, 组织开展2014年立项的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信息化等方面的12项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协调推进智慧城市、两化融合、节能环保等领域重要技术标准的宣贯实施。推进工业百项节能标准和智慧北京等相关地方标准的宣贯实施。组织开展地方标准立项、审查、标准制修订补助申请等归口管理工作。

(五) 深入开展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组织申报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试点企业, 力争2014年达到150家试点企业, 95%以上试点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制度, 培育5~10家国家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标杆企业。健全试点企业及后备企业信息台账。

支持软交所继续举办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果月度推介会和壹周创业秀, 帮助企业融资及开拓市场;继续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探索中小企业私募债、集合信托等融资新模式, 推进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资本化运用。推进企业和中介机构建设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指南的宣贯培训。

(六) 加强消费品自主品牌竞争力建设加强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新兴消费电子的品牌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创建活动, 加大投入, 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推动小米、乐视、京东方、利亚德等消费类电子企业面向多样化用户需求, 充分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 推动跨平台、跨领域的内容服务平台建设, 对接上下游产业链, 进一步创新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圈, 形成北京市消费类电子集群品牌优势。

切实做好食品饮料、服装、工艺美术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品牌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创建活动, 加大投入, 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 认真做好国家和市级重点品牌服装企业的跟踪工作。进一步加强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重大项目的实施和品牌建设工作。加大技改支持力度, 提高产品质量检测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水平;支持企业加快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建设, 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完善三元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指导三元乳业加强品牌质量建设, 完善品牌培育体系, 开展品牌价值评估, 加强品牌宣传, 提高三元品牌的全国知名度和消费者认可度, 努力将三元乳业从区域品牌打造为全国知名品牌。

(七) 举行质量品牌推广活动集中一批优秀标杆企业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及质量月中, 开展媒体宣传活动。结合北京微电子国际论坛、北京时装周、两化融合深度行等系列活动, 以及科博会、京台论坛、京港论坛等大型活动, 宣传本市企业的质量品牌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经费保障和项目支持市经济信息化委支持北京质量协会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活动等相关工作。重点支持代表产业先进水平, 淘汰落后产能的新技术、新设计、新工艺、新产品标准的项目;支持工业产品在质量、安全、可靠性和检测等方面的标准制定项目;支持产品质量改善、工艺流程改进和产业链改造升级项目。

各区县要积极对提升质量品牌建设能力的活动和项目制定相应扶持政策, 对质量先进标杆企业和产品以及做出突出贡献的质量优秀人才, 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 强化各部门协同结合315、质量月等重要活动, 积极协调配合质监、工商和医药卫生等相关部门开展质量品牌提升活动。各区县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共同促进我市工业产品质量品牌的提升。

3.2018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篇三

学术咨询部张爱琪主任首先汇报了2011年学会各项学术工作开展情况,对各专业委员会突出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作了小结,同时,对各专业委员会主任/秘书及各主任委员单位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关于2012年的工作,学会桑史良秘书长强调制定活动计划时,应关注:一、专业技术人员间的横向联系;二、专业技术信息的交流;三、充分发挥学会交流平台的作用。在活动的形式上可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他还通报了学会今年将举办如下重大活动:1、承办2012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交流会,并计划与苏、浙、闽等地航海学会的秘书长协商,将广东、广西两地航海学会纳入研讨范围,将原“三省一市”的交流扩大为“五省一市”;2、举办好由上海市8个学会参加的城市交通群会议;3、做好2012年学会理事会、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4、组织有关专业委员会成员参加上海市科协组织的赴台考察交流活动;5、继续深化、扩大与英国航海学会交流。希望各专业委员会做好今年的换届工作,并积极响应参与学会重大活动。

4.2018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篇四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2014年上半年)

2014年是医院升级为三级医院的第一年,根据医院评审中专家提出的存在问题,结合本年度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方案、计划认真履行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及各项工作,努力提高护理质量,完成各项质量控制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1.建立完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方案,实行院、科、病区三级质控,各级质控组织采取分组质量控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将《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进行整合与修改。医院护理质量(安全)委员会督促各护理单元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按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督促检查。

2.院质控组织每季召开质控专题会议,进行护理质量评价、分析,总结、交流经验,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解决临床护理工作困难,定期总结,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3.护理部与片区、病房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下达了目标值,护理质量(安全)委员会人员定期督查目标任务落实情况,上半年完成率100%。定期、不定期对全院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检查、反馈、整改和评价追踪,就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与病房护士长进行现场沟通,及时指导,督促整改。必要时下达整改通知,上半年共下达整改通知书 39 份,均按时返回并限期整改验收,存在问题较多是药品、物品的管理,三氧机登记时间与实际不符等。

4.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例会2次,根据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工程中的护理工作流程的改变,及时讨论修正护理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对全院护理质量与安全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寻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不断完善和调整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如出入量记录单,护理文件书写记录单,各种执行单等。

5.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充分发挥广大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管理的聪明才智,提高护理人员质量控制的自觉性,在护理部的指导下开展了提高健康教育合格率、提高病人腕带佩戴率、提高静脉输液签字合格率、提高伤口

1专科护士工作能动性等4个品管圈,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透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群策群力,持续的从事问题的改善,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5.护理部根据质控计划方案,每月根据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检查各片区及病区的护理质量,注重护理环节质量,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科室,科室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护理部进行跟踪验证。

6.科护士长按质控方案每周进行质控活动2-3次,反馈各片区控制中存在问题,召开片区护士长例会,总结分析本片区护理质控质量,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将质控结果汇总并上报护理部。

7.病区质控小组按照护理质控标准及质控内容、科内制定质控职责,认真履行质控工作,及时整改存在问题。

8.8h以外的跟进由护士总值班负责,协助夜班工作,加强薄弱环节、危重病人管理。

9.每月底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将针对全院各护理单元在本月所有检查(包括常规质量检查、抽查、专项检查)的情况进行汇总,并以书面形式定向反馈到各护理单元,对普遍存在问题立即召开例会讨论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达到质护理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10.护理安全方面,落实“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上半年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28起,主动按时报告28起,安全隐患9起,均采取了针对性有效措施,未对病人造成伤害,避免了护理纠纷、严重差错事故的11.落实压疮管理制度,上报难免压疮高危患者612例,参加高危压疮会诊301人次,发生预期压疮5例、发生率占高危患者0.8%,占住院病员0.04%;院前压疮报告:54 例。(见表4)。

12.三个护理专科小组积极开展工作,其中静脉治疗小组会诊18人次,糖尿病护理小组会诊26人次,伤口护理小组会诊41人次。并制定了工作计划,会诊制度、流程,积极开展工作,解决了护理疑难问题。13.每月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专项检查,如腕带使用情况、输血全过程管理及药品管理,检查各项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将检查情况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通报、分析、提出整改意见。

14.建立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各科室护士长每月对本科室护理质量

发生。接待护理投诉1起,护理部立即介入调查整改。(见表3)

进行考核,护理部对各科室进行考核,将每月护理质量考核结果报医院绩效管理办公室,与各科室综合质量每月绩效挂钩。

15.加强护理信息管理。各科室按照三级医院医疗护理质量指标,客观地做好各种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以便医院及护理部掌握全院护理动态,并对其分析、研究、总结,达到质量管理持续有效。16.护理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见下表:

分析:1)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洗手正确性、护理技术操作较去年同期比较有提高;患者满意度、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护理文件书写、等合格率较去年稍下降,均以达标。

2)不良事件报告例数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3)护理质量考核与护士长考核结果下降的原因与护理部考核方法进行了改进,三级医院达标后护理人员思想有所松懈有关。

5.2018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篇五

制度及工作职责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科行政领导组成。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负责完成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对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综合评估,对医院的业务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负责制定全面、系统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及持续改进方案,并指导、协调职能部门组织实施。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行院、科二级责任制,科室成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科室设兼职质控员,负责科室日常的医疗质量与安全质控工作。

(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下设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并由其负责日常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五)科室每月对本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检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记录于《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本》。

(六)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到各科室随时抽查。医务科负责将收集、整理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情况汇总,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对医疗检查汇总的情况或资料进行最终的审核、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作出相应的奖罚决定。每次委员会议要有会议记录。医务科应将所有质检情况汇编成《医疗质量简报》,发给各临床科室。

(七)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并落实奖惩制度,表彰先进、处罚失误、纠正错误、总结经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

(八)由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组织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对全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指导性意见。年终进行总结分析,以便指导下一的工作。遇有重大、紧急医疗质控事由时,主任可随时动议召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议磋商对策,并形成具体操作程序和处理措施。

(九)所有委员必须按时参加会议,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协助院长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对不能履行职责的委员,委员会将对其进行批评、警告或调整更换。

(十)开展质量和安全教育,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一)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领导下,负责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二)审查、研究制定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

(三)负责组织和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检查、评价和考核,提出整改措施、反馈情况和检查落实等工作。

(四)督促各科室执行落实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对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方案,积极督促相关科室落实。

(五)每季度至少组织召开一次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研讨会,收集科室意见,汇集整理报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六)组织并参与院内疑难病例、重大或罕见疾病(手术)、纠纷病例的讨论,提供参考意见。

(七)组织并参与院内医疗事件鉴定工作,为院内医疗争议鉴定处理提供参考意见。

(八)组织并参与对院内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进行严格审核并按规定上报。

(九)组织并参与处理医院医务人员重大失职工作的鉴定讨论工作,提出处理和整改方案。

6.2018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篇六

作思路

XX年以来,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参加“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市委工作大局和市人大常委会监督计划安排,以“一线”的精神状态,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履职尽责,深化司法监督,关注民生改善,推进社会治理,切实抓好自身建设,圆满完成了人大内务司法监督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公正执法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诉讼中的矛盾和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司法机关及其公安、司法行政部门的法定职责和内在要求。人大司法监督的目的,在于督促司法机关完善内部监督机制,重点解决司法工作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带有共性的问题,促进司法公正。为深化司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化司法监督的统一部署,内务司法委XX年重点就全市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职和公正司(执)法情况进行了专项监督。

4月3日全省人大深化司法监督工作视频会议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刘冬生主任即指示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加强调研,抓紧出台全市深化司法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并抓好贯彻落实。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的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的要求,全市两级人大坚持问题导向,上下联动开展司法监督,公检法司通力配合,深入开展自查自纠。6月下旬至8月中旬,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在常委会分管主任的带领下,赴各县(市、区)以及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市纪委(监察局)、市政法委、市信访局等有关单位,就全市公检法司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职、公正司(执)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通过交叉听取意见、实地视察等方式,并结合近三年来全市两级人大收集整理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例,着重就XX年以来全市公检法司机关工作人员在规范、严格、廉洁司(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了解、汇总梳理和分析研判。

8月13日,省人大常委会冯明副主任一行,赴嘉兴调研公检法司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职、公正司(执)法情况,并召开司法监督工作座谈会,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上下联动深化司法监督工作情况及市级公、检、法、司机关关于本单位自查情况的汇报,以及南湖区、嘉善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意见建议的反映。冯明副主任充分肯定嘉兴人大司法监督工作,认为嘉兴各级领导思想高度重视,工作部署周密,措施有力,推进过程有序,公检法司机关查找问题不回避,整改措施可操作,执(司)法工作比较平稳,要求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要实事求是、原汁原味地把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向公、检、法、司机关作出反馈,并加强跟踪监督,督促整改落实到位,推进司法工作严格、规范、有序开展,推动全省人大上下联动深化司法监督取得实效。

在深入调研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内务司法委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和平时工作了解的信息,提出了反馈意见,经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后,8月下旬分别向市公检法司进行了反馈。9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公检法司关于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职、公正司(执)法情况的报告,内务司法委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调研报告,提出了端正执法思想,更新执法理念;完善制度机制,规范办案程序;强化监督制约,推进阳光执法;加强职业教育,提高队伍素质四点建议,为常委会审议市公检法司专项工作报告提供参考。

此外,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制度建设计划安排,3月份内务司法委对《嘉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许可对市人大代表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或刑事审判的暂行规定》进行了修改完善,并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全市两级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对公检法司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职、公正司(执)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后,内务司法委根据调研和日常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中了解的情况,又对《嘉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司法工作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期间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分析研判,形成草案,并经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为今后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和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还对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报备的23件特定案件进行了全面审查,针对诉讼文书存在的瑕疵问题,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促进司法机关规范执法和公正司法。

二、开展部门评议,推进依法行政

部门评议是人大常委会监督政府部门工作,推进部门依法行政和正确履职的重要手段。年初,内务司法委即根据常委会监督计划安排,精心制定部门评议工作实施方案,确定评议的指导思想、目的、内容、步骤和方法。3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部门工作评议动员大会后,内务司法委根据市人大常委会评议工作的实施意见,围绕市人力社保局履行法定职责、推进依法行政等评议内容,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并与市人力社保局进行工作对接,邀请了部分常委会和内务司法委兼职委员、内务司法专业小组代表全程参与评议工作。

为全面了解市人力社保局依法行政和履职尽责情况,增强评议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内务司法委协助常委会举办了评议工作法制讲座,召开了市人力社保局职能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市级有关机关(部门)、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和服务管理对象等各类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常委会主要领导听取了市人力社保局专项工作汇报,并与各县(市、区)人力社保局负责人进行了工作座谈;还赴省人力社保厅和部分市直单位上门听取意见,并深入市本级部分街道、镇社会事务中心(所)进行了实地调研,专门听取了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对市人力社保工作的评价和建议;在组织视察市人力社保局12333咨询服务平台、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接待窗口、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人力社保分中心等五大平台建设时,刘冬生主任充分肯定市人力社保局五大平台建设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加大宣传,提高知晓率;加大培训,提高服务力;加大投入,提高信息化;加大整合,提高满意度;加大基调,提高调处率等工作要求,希望市人力社保部门抓住工作评议契机,借助市人大常委会部门工作评议平台,将影响和制约人力社保工作发展的问题和障碍找出来,尽可能解决好。

通过座谈、走访、视察等形式,在听取社会各方意见,综合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内务司法委起草了评议工作调查报告,针对评议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带动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维护社会稳定;深化人事人才工作,着力推进协调发展;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工作整体开展;严格干部教育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等意见建议,为常委会评议市人力社保局工作提供参考。在常委会对市人力社保局进行工作评议后,内务司法委及时汇总梳理各位组成人员的评议意见,经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后,交市人力社保局研究处理。同时为使常委会评议意见落到实处,内务司法委对市人力社保局落实常委会评议意见进行了跟踪督查,9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市人力社保局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显示,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人力社保局整改落实工作表示满意。

三、关心群众福祉,保障改善民生

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把民生改善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回应人民群众对基本民生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的诉求,才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为认真贯彻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市委关于开展“转型升级服务”活动的决策部署,内务司法委在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多次赴海宁市许村镇、桐乡市凤鸣街道了解镇(街道)转型发展重点工作情况,并到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进行座谈交流,千方百计为企业解难题,促发展。继9月份在嘉善召开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关于“五水共治”工作座谈会之后,10月份内务司法委协助常委会分管领导在海盐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在实地察看海盐县元通街道河道整治工程之后,召开座谈会听取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关于“五水共治”的意见建议,内务司法委对代表提出的“完善规划编制,注重规划引领;加强城乡统筹,推进污水治理;重视水源保护,保障用水安全;强化宣传引导,实施中水回用;坚持疏堵结合,加快截污纳管”等意见建议进行了分析梳理,并以《代表工作简报》形式报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参阅。

残疾人和老年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帮助残疾人、关爱老年人是社会各界应尽的责任。针对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建设市级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议》,内务司法委连续两年进行跟踪督办,并借助省人大内务司法委、省残联执法检查组,就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来我市召开调研座谈会之际,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建设市级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共识,目前市级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选址已经确定,正在立项调研之中。同时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社会养老工作的视察意见,内务司法委继续对视察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等意见建议,经过三年的不断努力,目前市老年公寓迁建项目已被政府列入议事日程。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4月,内务司法委对全市未成年人保护“两法一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调研,重点了解未成年人保护“两法一条例”的学习和宣传、贯彻落实情况;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就未成年人抚养和监护、受教育权、文化环境管理、校园安全和对特殊群体保护等提出意见建议,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两法一条例”的贯彻落实。

城市火灾是发生频率高、危害性大、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突发性灾害。民用住宅和公共设施消防安全是城市预防火灾的基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推进《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在我市的贯彻实施,11月,内务司法委对全市民用住宅和公共场所消防工作进行调研,重点了解在消防供水、消防站布局、消防车辆配置、消防通讯、消防装备和消防通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不健全、住户消防安全素质不高、消防宣传教育存在盲区、公共消防设施不配套和维护保养不到位等薄弱环节,提出了健全政府监督体系、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保障设施维修经费、加强消防教育培训等意见建议。

四、推进社会治理,建设和谐社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内务司法委根据“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除派员参加全市“xx”普法总结验收之外,还积极参加和谐社会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为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基层法庭作为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 承担着化解乡镇社会矛盾、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职责。加强基层法庭建设,对于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实现审判工作重心下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3月下旬至4月上旬,内务司法委先后赴南湖区、秀洲区、平湖市、海宁市和桐乡市等地开展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和走访察看部分法庭等方式了解情况。针对基层法庭审判力量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平衡,司法为民措施不够完善,法庭人员积极性难以调动等问题,提出了改善司法环境,落实司法为民,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改革等五点建议。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改革举措。在今年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蒋志明等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建议》,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决定列为重点督办建议。8月,内务司法委协助常委会分管领导主持召开了代表重点建议督办会。针对当前我市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存在数量不够多、意识不够强,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监管不够到位等问题,建议政府要重视社会组织的培育,在深化改革中扶持发展社会组织,完善运作机制,形成工作格局,为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搭建好平台,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和社会组织的承接能力,并对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事项作一绩效评估,以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服务民生、参与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我市公民出国境办证件次、常住境外人员和临时入境境外人员增长迅速,出入境管理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保障社会秩序平稳安定,服务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适应我市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11月,内务司法委配合市人大民宗外侨委,赴嘉善县、海宁市、平湖市、嘉兴港区等地,就《出境入境管理法》贯彻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在实地视察、听取工作汇报后,内务司法委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出要不断与时俱进,认真履行职能,创新工作方法,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并举,既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又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全市居民及境外人员的出入境需求等意见建议,为11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出境入境管理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提供参考。

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既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也是监督“一府两院”公正规范执法的重要渠道。在日常工作中,内务司法委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将信访案件的办理作为对“一府两院”工作监督的重要内容,认真督办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积极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同时注重规范工作程序,对来信来访指定专人负责登记,认真研究处理。在做好当事人息诉服判工作的基础上,及时转交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等部门办理,责成承办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报告信访件办理情况及处理意见,并及时回复当事人。

五、当好参谋助手,服务中心工作

为人大常委会中心工作服务是专委会的职责所在。为承接《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内务司法委积极协助常委会制定《关于做好承接地方立法权工作的实施方案》。5月上旬和6月上旬,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内务司法委赴杭州、宁波、广州等地,学习较大的市立法程序、立项制度、立法技术、项目库建设、听证制度、专家库建设等地方立法经验,并赴广东东莞市、佛山市,学习两市在承接地方立法权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同时跟随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赴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就建立市人大与市政府及部门(单位)、县级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联动机制,发挥人大代表立法主体作用,以及三大领域的地方立法需求进行调研,梳理汇总出三大领域立法需求37项共497条,撰写立法方面的论文2篇,为市人大常委会承接地方立法权做了一些法律专业方面的工作。

“xx”时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型关键期,是我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实现新发展新跨越的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好我市“xx”规划,准确预测宏观形势和发展前景,科学制定应对复杂形势的思路措施,对于及时抢抓重大发展机遇、保持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三城一市”和“两美嘉兴”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内务司法委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分工安排,就“xx”规划编制情况,赴海盐县和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等对口联系部门进行调研,撰写了调研报告,为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政府“xx”规划编制纲要报告提供参考。

对政府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是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监督职能。内务司法委协助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法制办报备的《关于嘉兴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关于调整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医疗补助有关规定》、《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嘉兴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关于应对极端天气停课安排和误工处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调整市本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征兵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嘉兴市本级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经费发放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备案审查,通过备案审查,进一步督促政府依法行政。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

人大专门委员会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咨询部、参谋部、工作部,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的有效性、法律性和权威性。为切实增强自身建设,内务司法委通过加强学习,转变作风,注重调研,在工作、学习、调研、总结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注重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学习是提高素质和履职能力的前提基础,内务司法委从提高委员业务能力入手,借助委员会全体会议平台,组织全体委员和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人大业务和法律知识,重点学习了修改后的立法法和行政诉讼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总书记关于民主法治建设的系列论述,努力用科学理论统领人大内务司法工作。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增强动力,为富有成效地开展人大内务司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要强化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工作,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全面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加强调查研究。“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内务司法委根据常委会和主任会议监督议题,以及专委会重要课题,深入各县(市、区)、各镇(街道)和市级机关各部门走访调研40余次,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全市社会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撰写调研报告8篇,其中2篇调研报告分别在《嘉兴社会科学》和《平安嘉兴》杂志上发表。

加强联系指导,形成监督合力。密切联系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专委会工作的源头活水。内务司法委除了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走访看望代表,及时向代表通报内务司法工作情况信息之外,还积极开展专业代表小组活动和陪同常委会有关领导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面对面听取基层市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同时为了加强与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之间的工作联系、交流和沟通,积极配合省人大内务司法委、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草案)》、《浙江省军人军属权益保障条例(草案)》、《浙江省专利条例(草案)》、《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条例(草案)》等拟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做好征求意见工作,年内指导召开了2次全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联席会议,就相关议题开展研讨,并结合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充分听取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对市人大内务司法工作的意见建议。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如在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履职监督,积极主动探索研究还不够;系统性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还不深,业务素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开展监督的手段和成效有待进一步加强,监督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理顺;与对口单位的工作联系和相互支持有待进一步强化。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

XX年工作思路

XX年是“xx”规划实施和“七五”普法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本届人大常委会届末之年。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按照市委工作目标和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任务,以“一线”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通过对“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工作监督,保证宪法和法律正确贯彻执行,通过提高履职水平、加强调查研究,力求监督工作重点突出,实效增强,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加强社会治理、提升法治水平作出新的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为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修改后行政诉讼法在全市的贯彻落实情况报告开展调研。XX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于XX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行政诉讼法实施24年来的第一次修改。这次修改主要针对实践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三难”问题,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健全管辖制度等诸多方面进行完善。为了解修改后《行政诉讼法》在我市的贯彻实施情况,内务司法委拟开展调研,重点了解修改后行政诉讼法对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带来的影响、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在实施修改后行政诉讼法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促进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2、为常委会听取和审议“xx”普法工作总结和作出“七五”普法决议开展调研。XX年是“xx”普法的总结验收之年,而XX年是“七五”普法的开局之年。为认真协助常委会做好“xx”普法总结报告的审议工作,及时作出“七五”普法决议,内务司法委拟对此项工作开展调研,重点了解“xx”普法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为常委会作出“七五”普法决议提供参考。

3、督办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主席团交办的有关内务司法工作方面的议案、建议。按时组织召开内务司法委员会、内务司法专业代表小组例会和活动,就相关监督工作开展专题研讨交流。

4、认真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加强与省人大有关专委、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口单位的工作联系,配合市人大其他专委以及常委会办事机构做好机关日常工作。

镇组织委员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XX年双节地铁工作党员述职报告

最新县档案局党务工作述职报告

XX年政治处党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

驻村工作组述职报告范文

关于卫生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XX银行工作述职报告200字

XX年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述职报告范文

机关财务工作述职报告范文

XX上半年播音主持人个人工作述职报告

7.2018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篇七

在全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进行深化改革的重要时刻,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决定在沙钢召开钢铁行业财务工作座谈会暨财务与价格工作委员会会议, 同时召开2014年度“对标挖潜”领导小组会议, 主要任务是要总结一年来钢铁行业财务工作的情况, 分析行业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交流企业在财务管理、降本增效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研究推动钢铁工业转型升级, 提高钢铁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钢铁行业财务工作座谈会作为行业研讨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平台, 历年来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去年, 针对我国钢铁行业所经历的前所未有的困难, 协会在太钢召开了财务工作座谈会, 围绕着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把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作为钢铁行业创新驱动新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 提出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和方法, 通过钢铁行业各方面的努力, 去年行业经济效益状况明显好于201年。但当前钢铁行业所面对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又急迫的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这次会议召开非常必要, 不仅得到了广大会员单位的积极响应, 同时得到了沙钢的大力支持在此, 我代表钢铁协会, 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向各位领导、代表、委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 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2013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特点

2013年, 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 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钢铁行业经营环境出现好转。钢铁企业认真贯彻落实2013年初协会理事 (扩大) 会议确定的“转方式、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工作目标, 大力推进管理创新, 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开拓市场, 全方位地深入开展“对标挖潜”工作, 努力降本增效钢铁生产继续保持增长, 行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但由于钢材市场需求增速低于钢铁产量的增速, 加上产业集中度低, 恶性市场竞争, 钢铁产品价格持续回落, 以及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保持在高位, 钢铁行业盈利水平还是明显偏低。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钢铁生产保持高位, 增速进一步提高。2013年, 受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的拉动, 我国生铁、粗钢和钢材 (含重复材) 累计产量分别为7.09亿吨、7.79亿吨和10.68亿吨, 同比分别增长6.2%、7.5%和11.4%, 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 分别提高2.5、3.4和3.7个百分点。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同比下降0.9%的情况下, 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重提高到49.2%, 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从行业集中度的情况看, 粗钢前10家企业占全国粗钢产量比重为39.09%, 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前5家企业占全国粗钢比有所上升, 为25.32%, 同比仅提高0.11个百分点。

从市场需求看, 国家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 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增速均同比回落, 难以支撑钢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 钢铁行业还没有适应这种转变。

进入2014年后, 据钢铁协会旬报统计测算, 1月份全国日产粗钢198.62万吨, 环比下降1.25%, 与上年同期相比, 下降3.21%。

2.钢铁产品出口持续增长, 进口略有增加。受钢铁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影响, 国内市场价格偏低, 为缓解国内市场容量的压力, 钢铁企业采取措施开拓国际市场, 钢铁产品出口持续增长, 进口也有所增加。2013年, 我国共出口钢材6238.8万吨, 同比增长11.9%;进口钢材1365.8万吨, 同比增长3.1%, 进口钢坯 (锭) 61.1万吨, 同比增加52.1%;全年进口铁矿石8.19亿吨, 同比增加0.76亿吨, 增长10.2%。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 国际钢铁产品市场需求不足, 加剧了钢铁产品出口中以价换量的情况, 出口价格大幅度下降, 2013年我国钢材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853.98美元, 同比下降69.79美元, 降幅7.55%;而同期进口钢材平均价格为每吨1121.08美元, 同比下降92.6美元, 降幅7.1%;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为129.03美元, 同比上涨0.28美元, 涨幅0.22%。

今年1月份, 我国出口钢材677万吨, 环比增加140万吨, 增长26.1%;进口钢材135万吨, 环比增长11.6%, 同比增长22.8%;进口铁矿石8683万吨, 环比增加1345万吨, 增长18.3%, 同比增加2156万吨, 增长33%。进出口增幅较大, 主要是受节假日的影响。

3.钢材价格大幅下降, 一直在低位波动。2013年, 由于产能释放较快, 钢材市场供大于求, 市场竞争激烈, 钢材市场价格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据钢铁协会监测, 全年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平均为102.76点, 比上年同期下降9个百分点, 降幅为8.05%。除2月和7、8月份钢材价格有所回升外, 其他月份基本处于持续下降态势, 到2013年底, 钢材价格指数为99.14点, 已连续3个月低于100点。

2014年以来, 钢材价格继续低位下行, 到2月14日, 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97.33点, 比年初下降1.81点, 降幅为1.83%, 其中, 长材指数为99.89点, 比年初下降2.45点, 降幅为2.39%;板材指数为97.22点, 比年初下降0.63点, 降幅为0.65%。

4.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 但盈利水平较低。在钢材价格大幅下跌的困难形势下, 钢铁企业紧紧围绕着把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作为钢铁行业创新驱动新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 制造成本、吨钢三项费用均出现明显下降, 使钢材业务大幅减亏, 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201年“对标挖潜”企业钢材业务平均利润为-1.09元∕吨, 同比去年的-74.53元∕吨, 减亏73.44元∕吨, 减亏幅度为98.54%。据钢铁协会统计, 2013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875.60亿元, 同比增长3.89%;实现利税973.21亿元同比增长30.63%;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28.86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亏损企业亏损额118.254亿元, 同比减亏63.91%;亏损面18.6%, 同比减少11.4个百分点。但销售利润率仅为0.62%, 仍处于工业行业中的最低水平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为5.77%) , 如果剔除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及考虑到降低折旧率少提折旧等因素, 钢铁主业基本是盈亏持平。

今年1月份, 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88.97亿元同比下降3.35%;实现利税35.15亿元, 其中实现利润-10.55亿元, 同比由盈变亏 (去年1月盈利12.02亿元) , 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

二、行业财务系统积极采取措施, 努力维护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

在全行业面临严峻困难的生产经营形势下, 各钢铁企业坚持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结构调整, 努力转变发展方式, 转变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财务系统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更是积极响应去年财务工作会上提出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加强财务管理, 努力促进钢铁工业创新驱动新发展”号召, 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 为企业的经营发展献计献策, 强化原燃材料采购价格和钢材结算价格对标, 全方位开展降本增效工作, 拓展筹融资渠道, 促进企业真正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

1.全面开展“对标挖潜”活动, 实现增效益的目标。面对外部市场恶性竞争的现实, 钢铁企业, 着眼于自身, 与同行业先进企业对标, 有的大钢企业主动向中小民营企业对标, 深挖内部潜力, 提高盈利能力。 (1) 沙钢推进经营与生产无缝对接, 压降产成品库存和原辅材料库存;抓好以炼焦配煤、烧结配料、高炉配矿为主要内容的铁前成本控制;优化营销机制, 全面推进网上招标采购, 大宗原辅材料集团集中招标, 实现了网上招标比100%, 降低成本, 增加了企业效益; (2) 宝钢集团梅山钢铁一方面采取成本效率对标宁钢、品种质量对标股份本部的思路, 全方位对标找差。另一方面学习股份目标成本管理, 加强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 追求相对成本竞争优势。制造成本和加工成本明显下降, 热轧综合成本下降300多元; (3) 南钢坚持效益目标管理和成本倒逼机制, 保证铁前成本在全省处于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推进工序降本, 自前年开始改革起, 2012年比2011年下降3.7亿元, 2013年又比2012年下降4亿元。在多年摸索的基础上, 对线材销售价格与铁矿石价格进行了相关分析, 提出了“线矿比”指数, 并对结果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指导企业适时适度采购原料; (4) 石横钢铁实施了用电车间避峰生产、成本每周核算、降低成本与职工工资挂钩等措施, 今年前3季度降低生产成本4.19亿元, 企业保持了较好的利润水平。

2.根据需求调配财务资源, 通过调结构提高盈利能力。各钢铁企业在2013年期间, 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 以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转变了企业经济效益状况。 (1) 宝钢将资源优先配置盈利能力更强的产品。在直属厂部总体铁钢欠产的情况下, 实行经济运行模式, 2013年1-9月直属厂部中普冷、热镀锌结构优化增效明显。产品销量三季度环比增长, 1-9月完成年度目标的82.9%; (2) 兴澄特钢的品种结构经过“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三次调整, 目前高档重点品种 (吨钢毛利超过1000元) 的比例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一, 全公司已有和在建的探伤生产线达到了23条, 从数量和装备的先进性来看, 都是全国和全球之最; (3) 山钢集团济钢面对板材市场不好的形势, 按照完全成本管理模式, 全力推行高端、高效板材产品的研发和入市, 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如试制成功了60mm、75mm厚欧标海工钢板, 第三代管线钢X90和双抗容器钢板。高端及特殊用途产品平均单位贡献近200元, 产品结构优化增效近2亿元; (4) 马钢强调把有限资源向高附加值产品倾斜, 推进重点产品增产增效, 镀锌汽车板、热轧酸洗板、硅钢等重点产品产量和效益实现新突破;车轮产品、H型钢造车材、海洋石油平台用H型钢等新产品增效明显; (5) 中天在调整产品结构方面以轴承钢、石油、钻井用钢为抓手, 加大汽车用钢的研发力度, 目前中天优特钢比已达到70%以上, 为企业增效提供了重要保证。

3.创新财务管理机制, 转方式求效益。为应对当前严峻的钢铁市场形势, 各钢铁企业通过加强财务管理, 强化内部经营管理, 实行预算控制制度, 强化目标成本管理, 降低融资成本和费用支出。 (1) 河北钢铁唐钢通过重点优化物流管控、调整物流组织模式、拓展社会业务等工作, 吨钢降费增效36.67元物流费用降低总额2.39亿元, 通过推行日成本核算, 严控工序成本, 科学调配配矿结构和生产节奏, 逐级量化分解降本目标, 经济技术指标全面提升; (2) 天铁集团采取了严控制造成本、降低采购成本、降低修理费、人工成本等一系列举措, 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其在降低采购成本方面, 采取了完善供应链管理, 形成有保有压、能进能出的动态客户管理体制, 同时灵活比价、灵活采购, 压低库存, 效果明显; (3) 新武安集团也进行了大力度的管理创新, 通过管理降成本。原先集团大部分企业的薪酬体系是以产量为导向, 即吨钢工资、吨铁工资, 造成片面追求产量的现象;现在各企业都改为以成本控制计提工资的模式, 以降成本多少计工资, 降得多, 得到的多, 从而调动了企业职工降本增效的积极性。

4.加快建设节能降耗项目,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在钢铁主业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下, 各钢铁企业积极主动推进二次能源回收项目的建设, 节能降成本增效显著。 (1) 河北津西抓能源创效,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打造新的效益增长点, 先后投资10亿元用于二次能源回收项目建设, 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年公司自发电比例达到50%以上, 实现能源创效1.7亿元; (2九江线材在煤气发电、烧结余热发电、转炉和加热炉饱和蒸汽发电、干熄焦发电的基础上, 2013年又投资1.8亿元建设265MW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煤气发电项目, 实现高炉转炉煤气零放散, 自发电比例达75%以上; (3) 邢台德龙采取了低库存战略和对标挖潜、循环经济以及大力使用节能降耗新技术等措施, 效果显著, 先后实施了废气余热发电、水渣微粉、钢渣处理等循环经济项目, 对整体降低成本以及效益的实现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其中水渣微粉能实现每吨增效近10元; (4) 晋城福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投资建设高炉炉顶余压TRT发电、2×90万吨水泥超细微粉等一批节能减排综合利用项目, 每年可综合利用高炉矿渣180万吨, 节约20万吨标煤综合能耗降低30%以上。

5.强化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 维护资金链安全。资金是企业的血液, 但受信贷政策的影响,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经济效益状况越好, 银行贷款就越容易获得, 资金就越充裕, 财务费用也就相应降低;而越是困难的企业、困难的时期, 筹融资就越是困难重重, 而且财务费用也越高, 钢铁企业通过加强资金管理, 扩大融资渠道, 努力降低融资成本, 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 (1) 酒钢针对银行控制信贷规模, 新增融资较为困难的情况, 加大了与各大银行的协调、合作力度, 总体融资规模与年初相比基本持平, 同时全面开展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 对于重点应收账款制定专项清欠计划, 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降低了应收账款比例, 保证了资金链安全; (2) 太钢成立财务公司, 通过资金管理, 全年创效8000多万元; (3) 唐钢与德高商定11亿美元的结构性海外融资, 改善了融资结构, 降低了融资成本10亿元以上。对铁矿石进口业务采用远期信用证及海外代付方式, 年融资6亿美元, 降低融资成本1亿元。

6.积极培育发展非钢产业, 扩大提高企业效益渠道。许多钢铁企业在努力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的同时, 积极增强非钢产业发展能力, 部分钢铁企业通过适度引进民营资本, 有效激发了企业活力, 并取得明显成效。 (1) 新余钢铁以其控股公司江西新华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资产重组的主要平台, 将新钢特钢公司钢丝业务分离给新华公司, 分拆新华公司铝包钢业务和弹簧钢丝业务与比利时贝卡尔特 (BEKAERT) 公司进行合资, 通过新华公司以股权交换的方式获得沙钢集团旗下张家港宏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50%股权, 通过系列资产重组, 与外资、民资强强联合, 有效提升了细分领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冷水江钢铁从2002年就引入民间资本, 采用职工内部入股、企业参股的形式, 推进民营化改造, 一方面筹集资金推进技术升级和工艺改造, 另一方面通过全员持股, 员工积极性高涨, 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 目前吨钢人工成本保持在75元左右, 使整个公司从濒临破产走向跨越式发展; (3) 华菱在对外投资上与引进外资工作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目前, 华菱投资的澳洲FMG已成为年产1.55亿吨的世界第四大铁矿公司, 华菱早期出让部分股权给安米集团, 也给华菱集团带来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合作机会; (4) 柳钢成立非钢产业开发总公司, 对非钢企业进行集中、优化管理, 改组、合并20多家子公司, 逐步建立起以钢铁产品深加工及物流配送、机械制造、建筑施工、运输业、“三废”处理利用、工业贸易、食品加工、旅游业开发、医疗卫生等产业为龙头的非钢产业体系。

三、财务与价格工作委员会和“对标挖潜”活动工作成效显著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财务与价格工作委员会充分依靠着各委员单位, 紧密团结各位委员和各位财务专家、全体财务人员, 努力实现去年确定的“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中心任务在内部分解落实各单位对加强钢铁行业财务、价格管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进一步加强对行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分析引导钢铁企业全过程多方位地开展“对标挖潜”工作, 研究和促进国家税收、金融、进出口等财税政策的调整, 协调国家有关部门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促进钢铁行业平稳发展。

1.不断完善钢材价格及原燃材料价格的监测系统, 在做好每周发布钢材价格指数、按月完成财务结算价格资料的基础上, 重点完善了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收集、编制和发布工作, 并于今年1月2日实现了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按日发布极大提高了价格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2.加强行业经济效益分析工作, 针对2013年钢铁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有针对性的在财务快报系统中增加了钢铁主业产成品、贴现利息等指标, 重点分析钢铁主业盈利情况、吨钢盈利情况, 以及企业成本、费用和资金状况, 为钢铁企业“提质量、增效益”服务。

3.强化了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 通过每月对生产、进出口、库存、效益、节能减排、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等行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及时反映行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企业诉求, 为国家宏观管理部门提出政策意见和建议, 为行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跟踪国际市场钢铁企业运行状况, 对国际范围内冶金行业生产、贸易、价格变化等情况以及并购及贸易政策及时跟踪, 分析对国际冶金行业的发展趋势, 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

5.研究分析钢铁行业财税政策的落实情况、存在问题, 重点是协调落实调整国家的财税政策, 其中通过调研和反映诉求, 国家同意在2014年细化税则税目, 新增两个工具钢和两个含硼钢税号;国家有关部门认可我们提出的首批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产品清单, 促进公平竞争;取消核电用U型管和耐磨钢等国内已经能够生产并满足需求的产品进口优惠政策;积极反映冶金矿山税负问题;协调国家完善节能减排财税政策。

协会“对标挖潜”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也根据年初提出“通过国内外企业间进行成本数据的对比, 探索企业增加效益的潜力所在”的工作重点, 通过推动行业“对标挖潜”工作不断深入, 研究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措施和办法。

1.完善和规范了“对标挖潜”交流内容, 明确对关联企业的关联交易价格的处理方式, 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修理费用如何核算, 为企业更加有效地开展成本对标工作奠定了基础。

2.加强了与数据上报的专职联系人及其主管领导的沟通联系, 通过电话沟通、特快专递、电子数据传输等方式, 保证企业获得资料的时间比原来提前了3-5天, 提高了“对标挖潜”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从2013年开始开展分区域小组对标交流活动, 华东、西北小组, 分别开展了以区域市场为重点、以专项产品为对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对标活动, 推动“对标挖潜”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4.继续开展了评选“十佳”活动, 并对评价指标进行改进和完善, 取消II级螺纹钢的评选, 制造成本调整为含“大修理费”, 还通过列示资源、装备等生产条件以及影响成本变动的主要原因等, 使其它企业与其进行对标更有针对性。

5.继续开展了国内外钢铁企业成本对比研究, 对国内外钢铁产需、原燃材料采购价格、主要产品成本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提出钢铁企业降本增效的对策建议。

在钢铁行业经济运行环境日趋严峻的情况下, 财务系统的各位领导同志和全体工作人员积极献计献策, 脚踏实地, 勤奋努力, 为实现全行业平稳运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此, 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慰问和感谢!

在这次会议上, 沙钢、武钢、兴澄特钢等几家企业将进行典型发言, 介绍他们应对困难的方法和管理创新的经验, 希望能对各单位转变财务管理理念、机制, 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产生启发和借鉴。

四、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 我国经济结构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对钢铁行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深化企业改革, 加强转变发展方式, 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创新活力强、经济效益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钢铁工业, 实现钢铁强国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总目标。当前, 国际上主要发达经济体温和复苏, 但基础并不牢固, 新兴经济体增长明显放缓, 全球经济仍然处于缓慢复苏的过程, 且存在大量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国际市场对钢材需求不会大幅增加。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 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 今年经济工作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以改革促发展, 强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经济政策的主线。我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会加快, 对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我国钢铁行业已经由快速增长步入低速、平稳发展时期, 但长期高速发展引发的产能过剩、同质化无序竞争、产业集中度低、铁矿石价格受制于人等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钢铁产品盈利水平低是行业面临的主要困难。2014年, 环保压力、融资难度、成本上升等制约行业运行质量的因素加大, 钢铁行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依然艰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材需求保持增长, 供求矛盾仍然突出, 钢材价格难以大幅上涨。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14年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预计增长7.5%左右。2013年1月12日召开的中国城镇化工作会议, 规划未来三年城镇化投资将达25万亿元, 城镇化必然新增消耗大量的钢材, 在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下, 尤其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预计2014年国内钢材消费需求仍将保持增长, 但增幅不会过大。

钢材市场能否好转, 关键要看钢铁行业产能释放的速度据国家统计局公布, 2013年全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仍达到5060亿元, 今后还将有一批新产能形成, 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国务院去年出台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狠抓大气治理, 将有效遏制新增产能的增加和现有产能的释放, 有利于缓解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但化解过剩产能、调整结构需要相应的过程和时间, 有待于国家进一步出台细化的操作规定, 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短期内难以扭转, 钢材价格难以大幅上涨。

2.境外贸易保护增加, 钢材出口难度进一步加大。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处于缓慢复苏的过程, 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调整, 新兴市场国家增速减缓的影响尚难估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提出全球经济增长进入低速档位, 下行风险持续存在, 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6%, 比2013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世界经济大幅回暖的可能性不大, 国际市场对钢材需求仅会小幅增长, 国内钢铁产品增加出口的空间不大。

同时国际贸易保护加剧, 钢材出口难度进一步增加。世界各国为重振经济内生动力, 均通过贸易保护等措施来保护本土企业和促进就业, 据有关部门统计, 2013年针对我国钢铁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调查就达到17起, 涉及我国主要出口钢铁产品, 影响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两年反映最为强烈的是东盟各国。

我国出于对资源产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考虑, 财税政策不鼓励钢铁产品大量出口, 钢铁产品出口数量保持较高增长的状态难于维持。

3.原燃材料价格难以大幅下降, 行业仍将在高成本、低盈利的状态下运行。2013年, 随着钢材价格的下跌, 主要燃料采购价格出现明显下降, 特别是煤炭价格由于受市场和进口的影响, 出现历史上最大的降幅, 其中炼焦煤、喷吹煤平均采购成本同比分别下降19.06%、18.23%;冶金焦、废钢的采购成本同比分别下降16.89%、14.24%。但作为钢铁生产主要原材料的铁矿石, 在对国外铁矿石高度依存的情况下, 受进口矿的垄断影响, 总体上在高价位波动, 其中国产铁精矿全年平均采购成本同比下降仅1.31%, 进口铁矿石 (粉矿) 平均采购成本同比下降仅1.9%, 致使钢铁产品制造成本难以大幅下降。由于我国钢铁行业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以铁矿石为原料的长流程生产工艺为主, 而国内铁矿资源自然禀赋条件差, 成品铁矿产量的增加还难以缓解进口矿价格垄断的局面, 铁矿石金融化、海运费的支撑及汇率变化等也阻碍了铁矿石实际采购价格下行。

随着国家对能源、环保和绿色发展的重视, 国家将在能源消耗总量、单位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强度等方面出台更为严格的标准要求, 钢铁企业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投入及维护运行的成本也将进一步提高;国家今年已出台《关于企业范围内荒山、林地、湖泊等占地城镇土地保用税有关政策的通知》, 2014-2015年减半征收土地使用税, 2016年全额征收, 仅鞍钢一年就要多交1亿元, 2016年要多交2亿元。炼焦煤、喷吹煤、冶金焦和废钢等价格经历了去年大幅下降, 今年继续大幅降低的可能性不大, 水、电、气、运等价格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 近期国家对铁路运价已进行了调整, 对行业影响又是200亿元左右;随着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 劳动力成本继续呈上升趋势, 钢铁行业仍将在高成本、低盈利的状态下运行。

4.企业筹融资难度大, 资金风险进一步增大。受国家宏观调控和银行对企业贷款从严控制的影响, 2013年钢铁企业银行长期借款明显减少, 企业被迫采用短期贷款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 钢铁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加剧, 同时由于产能释放较快, 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应收应付账款大量增加, 资金周转出现困难, 致使企业负债水平不断提高。到2013年末, 大中型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由上年同期的68.72%上升为69.36%, 增加了0.64个百分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连续两年下降, 资金流动进一步放缓。2014年, 虽然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但国家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融资, 银行系统严格控制对钢铁企业的贷款规模和利率, 随着金融业的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行, 受行业政策、经营状况和资产状况的影响, 钢铁企业筹融资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当前, 钢铁企业为维持资金收支平衡, 采取各种渠道增加贷款维持生产经营, 进一步增加财务费用支出, 企业资金链很容易出现问题, 资金管理的风险不断增加。

钢铁行业已经到了新的发展时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对钢铁行业运行和发展都将带来深刻的影响, 必将推动钢铁行业创新发展理念, 彻底摆脱依靠扩大产能、增加产量、摊薄固定费用的发展道路, 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契机, 加快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的步伐, 实现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根本转变。

五、2014年钢铁行业财务管理工作重点

为应对钢铁行业长期生产持续增长、盈利水平较低、资金极度紧张的局面, 钢铁协会于今年1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理事 (扩大) 会议, 提出2014年钢铁行业的中心任务就是深化改革创新, 调整优化结构, 提高效率效益。

2014年, 钢铁行业面临众多改革发展的机遇, 也面临一系列严峻的市场挑战, 特别是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 确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发展混合所有制, 金融业的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 加强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等, 以及对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 都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工作要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 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为目标, 推进财务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改进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为加快钢铁行业由规模扩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造活力和动力, 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密切关注宏观政策的变化, 及时分析对钢铁行业发展的影响。2013年10月份,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把化解钢铁产能过剩作为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明确了有关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目前国家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落实, 对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成本必将产生影响。同时, 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国家一系列宏观政策和改革措施正在推进, 如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将大幅减少,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引入社会资本实施股权结构多元化改造是未来几年国有钢铁企业及其内部子公司产权改革的方向;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加快推进银行利率市场化, 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 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实施财税体制改革, 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和地方资金配套, 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反对地方保护, 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财务工作要更加密切的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研究政策调整对钢铁行业和企业的影响, 一方面分析对钢铁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影响, 另一方面研究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如何适应国家政策实施要求, 增强钢铁企业的活力。

2.创新财务理念,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钢铁行业正面临由规模扩张驱动向创新驱动升级转变的关键时期, 财务工作创新体系建设已经历了多年的发展, 多数钢铁企业财务管理都已经实现了由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 但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如效益与效率提升问题, 不同的产业链延伸及投资战略问题, 以市场用户为导向的差异化发展战略问题等, 都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 要进一步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作为转型升级的根本目标, 进一步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中心作用, 实现财务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发展方式、经营领域、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的紧密结合。财务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 不仅要掌握财务知识、财税政策、价格管理方式, 还要熟悉原料、生产、市场、技术、投资、金融等业务知识, 与相关业务人员共同研究企业“调整品种、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的方向和方式, 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通过财务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和方法的创新, 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3.加强财税政策研究协调,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国家宏观政策改革的重点是对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对财税政策的调整, 在当前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财务管理工作在关注宏观政策变化的基础上, 要深入研究并提出适应钢铁行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调整建议方案, 争取国家财税政策的支持。2014年协会确定要开展扶持国内铁矿山发展, 促进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资源综合利用, 推进“营改增”实施行业范围, 以及合理调整进出口税收等四个方面的财税政策研究, 努力为钢铁企业转型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已制定了初步实施方案, 拟成立4个工作小组, 由钢铁协会、钢铁企业和相关协会人员组成, 希望财价工作委员会的委员单位及钢铁企业的财税工作人员积极参与, 围绕着解决制约钢铁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财税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争取下半年拿出切实可行的意见措施。

4.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 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财务系统要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从协会层面, 要不断完善钢材价格和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监测系统, 及时跟踪国内外市场变化动态, 加强对原燃材料和钢材价格走势的分析、预测, 坚持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按日发布, 抑制国外矿山企业的价格垄断;密切关注财务指标变化, 做好经济效益分析工作, 重点分析企业效益变化特点, 通过成本、效益和资金状况分析, 研究行业经济运行存在问题及运行趋势, 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以为用户“量身定做”的方式, 以增加服务量实现提高企业产品的价值量为效益增长点的发展方式, 制定适宜于本企业的投资、发展及经营战略, 找出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的途径和措施。同时, 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5.加强资金管理, 防范资金风险和经营风险。由于资金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 为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需要构建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全方位高效的财务工作管理机制, 以提高企业经济盈利能力为前提, 把资金管理的引导作用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从企业的战略规划预算规划、投资融资到企业生产经营, 都要首先由财务管理人员的参与, 进行资金风险的预先控制。通过完善企业资金风险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 减少资金占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减少财务费用支出。统筹利用国家金融、资本、债券等政策,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拓展筹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汇率、期货等各种金融衍生工具, 规避经营风险, 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保障。

6.继续深入开展“对标挖潜”, 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实践证明, 开展“对标挖潜”活动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尤其是在资源、环境约束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 成本高低不仅决定着企业效益, 更是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要进一步深化“对标挖潜”活动, 提高对标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比性;针对区域市场情况和企业的不同需要, 广泛开展分区域对标交流活动;继续吸收更多钢铁企业参加, 增加“对标挖潜”数据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逐步加强钢铁企业间在战略层次上的“对标挖潜”活动开展企业间在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方式、投资经营领域等方面的对标, 以提高盈利能力为最终目的, 推动本企业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8.2018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篇八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义务教育公益性、公平性和普惠性,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完善招生制度设计,依法保障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入学原则。2014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前,凡年满6周岁儿童,应当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和条件不具备的农村地区学生,入学年龄可放宽到7周岁。

(二)就近免试原则。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

(二)对口入学原则。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三对口”入学办法,即学龄儿童与父(母)的户口、房管证(或房屋产权证、购房正式合同)和实际居住地一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依据户籍在对口学校就读。

(四)规范公平原则。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择校乱收费。建立和完善招生公示制度、咨询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实行“阳光招生”。

三、招生办法

(一)本市户籍学生入学

凡户籍在我市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其法定监护人持以下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到对口小学、初巾办理入学报名手续。

1.适龄儿童与其法定监护人的同一户口簿,

2.房屋产权有效证件。

3.小学新生需提供预防接种证明,初中新生需提供小学毕业证明。

(二)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

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随迁子女申请入学时,由其法定监护人持以下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向居住地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指定的就读学校报名登记:

1.适龄儿童少年与法定监护人的户口簿

2.适龄儿童少年与法定监护人的住(租)房证明、合法工作证明和公安部门出具的流动人口居住证明等有关材料。

3.小学新生需提供预防接种证明,初中新生需提供小学毕业证明。

(三)残疾儿童入学

公办学校需接收招生范围内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学生随班就读。患有严重牛理缺陷,但能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残疾学生,由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协助其进入相应的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无法到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依法实施缓、免学,学校力所能及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四)民办学校招生入学

各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按照核定备案的办学规模,合理安排当年的招生计划。民办学校(不含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未达到“五独立”条件的民办学校)招生方案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支持其适度提前招生。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可采取电脑派位、面谈等方式招收新生。

四、工作要求

(一)严格控制办学规模

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规模。加快城市开发区配套学校建设,防止盲目撤校并点,保证学生就近入学需要。逐步消除“大班额”,严格控制“超大班额”,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

(二)合理划定招生片区

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合理划定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招生片区。片区划定后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要审慎论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人口密集、学位紧张、入学矛盾突出的城区初中,可采取多校划片、电脑派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招生。农村地区学校可跨镇(乡)、行政村划定招生范围,以方便学生入学。

(三)规范招生程序和时间

1.发布招生信息。2014年5月底前,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布招生范围和招生计划,并向社会发布入学登记通告。

2.报名并审核材料。2014年6月20日起,公办小学开始报名审核,公办初中待本区县(自治县)小学毕业考试后进行报名审核。对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发放《重庆市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

(四)妥善解决招生中的特殊问题

1.为确保招生稳定,少数实行推优、保送、特长入学的初中,今年可沿用过去推优、保送、特长入学办法招生,但必须提前做好2015年免试划片入学的招生方案、政策宣传和其他准备工作。按照教育部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停止招收推优生、保送生和特长生。没有推优、保送、特长入学方式的区县(自治县)和学校,不得再增设该方式。

2.适龄儿童、少年因父母无自购房,自出生日起户籍一直挂靠祖父母(外祖父母),与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招生服务区常住的,视为符合“三对口”入学条件。

3.跨区县(自治县)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原则上在就读学校参加小学毕业考试。小学毕业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回户籍所在地就读初中,也可按照相关政策在毕业学校所在地申请就读初中。

4.现役军人、华侨、援藏干部、烈士、港澳台同胞、在渝工作的外籍专家、政府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按照相关规定,由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入学。

5.城市建设中拆迁户子女、配住廉租房、公租房的本市户籍人员子女申请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6.在招生入学中遇到的其他特殊情况,由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和本市有关法规政策妥善解决。公办学校不得拒绝接收应当在本学区范围内就学的学生和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的学生。

(五)加强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招生工作的领导、指导、监督和检查。要完善方案、制定预案,注重舆情搜集,加强招生研判,做好民意预判,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各种突发情况,按照预案妥善处理。要严肃招生纪律,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坚决执行“五不准”:即不准提前招生、不准擅自跨范围招生、不准举办重点班和实验班、不准举行或者变相举行与入学编班挂钩的考试和测试、不准择校乱收费。对违反规定乱招生、乱收费的学校和个人,将予以严肃处理并进行责任追究。

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及时统计掌握招生情况。各区县(自治县)教育部门、市教委直属学校招生方案电子稿于5月31日前传市教委基础教育处,招生报名完成情况于7月20日传市教委基础教育处。

上一篇:驾驶员中级工考试答案下一篇:中班科学实验教案《昆虫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