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数学说课稿

2024-10-18

《连加、连减》数学说课稿(共11篇)

1.《连加、连减》数学说课稿 篇一

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说课稿

王家墩小学 张立钰

一、说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本第26页、27页、28页。这部分内容是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就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学生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在一年级上下册已学过,这里着重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需要用竖式计算的。这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任务。所以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过程与方法: 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四、说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五、说教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充分的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建构知识。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景。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挂图

七、说教学课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答。

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2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2.教学例2。

(1)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

(3)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3.完成练习28页做一做

1.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2.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3.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1.完成29页第1题。2.完成29页练习五第2题。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设计感想本节课先从摘西瓜这一生活场景入手,引入新课,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接着让学生充分讨论算法,比较算法。练习设计层层深入,反馈所学,最终回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数学服务于生活。整节课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难度不大,因为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笔算加法和减法的方法。学习这节课就教师比较轻松,主要是引导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学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这节课我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的学习知识、学会知识。只有在方法的优化的时候引导学生发现合并式的笔算更加方便。但是为了照顾学困生,也允许他们用分式笔算的方法。

本节课连加连减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只要计算不要出现错误一般学生都会列对竖式。不过,因为加法可以三个数相叠进行计算,因此也出现了连减三个数一起相叠的竖式。不过,这只是极个别的学生。从计算正确率来说,还有点让人担忧,以后还要强调计算时的细心和计算后的检查!

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很多的不足: 第一个问题:教学机智的培养。

在到入时我让学生观察两道竖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因为我的问题问法模糊学生回答不出来,这是我应该及时调整问的方法说:“第一道算式的得数,和第二道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的出现说明我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时的调控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第二个问题:计算课在巩固练习时应加大训练力度

由于我在教学竖式的不同方法时,比较每一种方法的优劣时用的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很少。而且我在和学生一起观察连加竖式的时候,我经验不足,在对于一些竖式上的小毛病,我没有抓住这个教学机智,让孩子去发现那些小毛病,因此在连减计算过程中,仍有这样的小毛病存在。

通过这次的教学,明白了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教学中,不仅要善于扑捉学生资源,更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每次教研活动都能使我在数学教学这条路上向前迈进一大步,这样的活动是我们年轻教师快速进步的最好捷径。

2.《连加、连减》数学说课稿 篇二

关键词:职业教育;两课评比;说课

1.拿捏到位的教材分析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首先应熟悉教材的总体结构、各子单元的链接关系,能按照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的特点,会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能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其次,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制订的教学目标,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专业,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要了解各种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要让学生感到教师传授的知识是真正有用的。最后,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才能确定准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深刻准确的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成绩方面他们与大多数高中生相比有较大差距,而更显著的差异是在学习动机、情感及意志等方面,具体表现是教学中学生根本不听课或者听不懂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困难重重。

3.整体系统的教材处理

教师只有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与体系,才能立足单元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应结合学生的整体水平,体现梯度。教学不仅要发现教材的“原义”,而且要体会教材对师生的作用。从本质上说,教材的教育意义全是由师生的体验构成的。只有教师把教材内容改造为具体、生动、鲜活的情境,静态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动态的知识,展示出生成过程,学生才能获得真切的体验,把教材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4.形式多样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应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结构科学,教学内容组织有序,呈现的方式符合教学目标的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说来,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媒体六个基本要素。这六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教师还要注意教法和学法的科学、合理的结合。

5.明晰流畅的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中重点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正所谓因材施教,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犹如空中楼阁。二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选择。例如有些理论性、概念性的内容就不太适合探究型教学模式,而实验性活动性的则用探究型教学模式比较好。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教学组织形式,每种教学组织形式各有其优缺点。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有步骤、有计划、有秩序地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

6.选择合理的资源整合

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把学生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天地里,如同在教室里多装几扇窗,给学生更多的阳光,给学生更新鲜、更自然的空气;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把目标从教材移向整个社会,更提高整体素质。

7.中肯具体的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应当具体中肯地分析,从以下几方面反思:一是成功之处。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等。二是不足之处。对不足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自己在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三是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参考文献:

[1]吕静.高职教学中反思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J].河南科技,2011,(14):2—3.

[2]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3]李祎.数学教学生成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3.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评课稿 篇三

王老师执教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本节课的内容部署是在学生已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在一年级中学生已接触过10以内连加连减的办法,所以在整节课中,重点应放在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办法。并规定学生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从中培养孩子们的书写规范。我想这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袁老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有以下几地方是做得非常不错的:

一、能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环境中去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教师在教学新知的同时,引用了教科书的收西瓜的情境,带学生进入了生活中的数学的世界,让学生体现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用我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然地投入了学习中,并在此同时,教师善于抓住每个时刻,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地方去考虑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善于用一些儿童用语,更形象地描述计算的过程。

有一个环节我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教师在分析连加竖式的办法的时候,学生出示了两种不一样的竖式算法,第一种是先把前两个数用竖式相加,然后再把答案与第三个数相加。第二种是先把前两个数用竖式相加,然后再紧接在下面加上第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完成。教师在分析两种办法好坏的时候,能形象地把这两种办法比喻为学生走路的情景:第一种是走完路了,歇一会,再跟第三个数相加,继续走。第二种是与第二个数相加了,不歇继续加上第三个数,继续走。所以第二种比较方便,省时间。看,这两种办法经过教师用精彩的儿童用语作修饰后,更形象具体,生动的描述出他们之间的区别。更有利于学生对此办法的记忆以区分,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狠抓计算,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课前的口算练习,课中的`不断巡查中,可以看出袁老师在平时在课堂中,注意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这也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应该学习的地方。我们知道计算能力需要的是坚持,不断地练习巩固,计算的能力才可以提高,所以在我们的数学课堂,必须时时刻刻落到实处。

根据课堂的整个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袁老师能把握教学重点对学生开展引导,组织教学。课后对于这节课我也有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如何调控好课堂?

这也是新教师频繁出现的一个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集中精力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教师如何在学生有限的集中精力下,更好更合适地抓住这时间,对学生贯穿更多,更重要的知识,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应该考虑,思考的问题。我想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把备教材与备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想想学生会出现什么的状况。还有在课上,教师语言的节奏,每个环节的节奏应该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的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在课堂上我们需要看到教师积极,大方,兴奋的一面,以渲染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全情投入到你的知识海洋中。

二、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学生已经有了用竖式计算的基础,所以在这节课中,其实教师可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旁指导,我想整节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更高,学习更加有热情。可让学生自已或小组为企业,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本组的计算办法,再全班开展交流。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积极创造,寻求更加简便的计算办法。让学生在展示交流中互相质疑,让学生大胆放手学习。作为组织者的我们,只是学生在出现不知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给予引导补充,让学生自已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既不影响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三、课堂上如何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特别计算教学,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更多的注意学生学习的效果,对一般的法则,计算的办法,计算的准确性怎样,我们老师都应该随时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指正。所以单一的个别问题,个别演示根据取不了什么效果。所以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措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开展及时检控。我们可以在练习办法上采取多种形式,可以自已批改,可以同桌互评,可以指名板演,可以小组合作等等,对每次的练习,教师要跟踪调查。在练习题的设计中也要多面性,有针对性地出现练习。在练习中让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4.《连加连减》数学教学反思 篇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我将书上静态的例题,用课件以搬南瓜这一故事情节呈现,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先搬来2个南瓜,小女孩又搬来1个南瓜,让学生感受“添上、再添上”。然后又通过摘丝瓜这一事件,先摘了3条丝瓜,又摘了1条丝瓜,让学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这样既让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展示了知识的连续性,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

在看懂图的基础上,我没有直接让学生列出算式,而是采用讲故事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之间将看到的情景以小故事的形式讲出来,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讲的过程中对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的更深刻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教方法,熟记运算顺序

为了解决连加、连减时,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这一难点,在教学时我教给了学生一个好方法,主要是通过在第一步算式下画横线来确定运算的顺序,然后记下第一步的得数,用第一步的得数再接着往后算,从而解决了这一难点。在让孩子回答口算答案时也要多强调计算步骤,渗透有序思考的数学方法。

5.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篇五

(一)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二)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指名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演算):

2.在两名学生板演的同时,其他学生口算下面的题,抽问其中一道连加、一道连减的口算过程,从而复习连加、连减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0+40+30=10+40+20=3+20+6=

70-20-40=80-50-10=65-5-20=

订正板演,两名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过程,大家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然后观察一下,两道加法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个加法算式两个加数的和也就是第二个加法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如果把这两道加法题连在一起写,就是一道连加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出示课题连加、连减.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28+34+23=

启发提问:

(1)连加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用竖式怎样计算?

相邻的两位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自己动笔试着做一做(如果有条件,每人一块小纸黑板,每人在纸黑板上做).

在学生自己试算过程中,教师行间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先出示正确的算法,即

大家进行评议,公认这种算法是正确的.然后出现下面两种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如果班里学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必提出,以免误导).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里.

小结性提问:

(1)计算连加式题,先加什么,再加什么?

(2)计算连加两步式题,应注意些什么?

在此基础上得出:

计算连加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要注意计算第二步时,是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上第三个数,还要注意每一个计算过程中,不要抄错数.

教师介绍简便写法.为了书写简便,我们可以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即

提问:这种写法和原来的写法有什么不同?简便在什么地方?

教师总结同学的意见,得出:这种把算式连起来写的方法,不仅可以少写一个62,比较简便,同时可以避免计算过程中抄错数的错误,使计算正确、迅速.

做一做:46+25+17=

要求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先分步书写,再用简便方法书写.指名一个同学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做,便于在全班订正.

2.出示例252-20-18=

启发性提问:

(1)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两步式题?

(2)你能根据刚才研究的连加两步式题,推想出连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吗?同学们试一试在小黑板上做一做.

教师通过行间巡视,可能发现有以下三种情况,教师先出示第(1)(2)种.

通过学生评议,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而第(2)种是用简便算法,值得提倡.

再出示第(3)种算法.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错在哪里.第一步计算对了,问题出在第二步是退位减法,而这位同学没有退位,造成计算错误.大家要吸取他的教训.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在计算两步式题时,遇到哪一步可以用口算,就不必写竖式.如上面这道题,第一步可以用口算,就可以不写竖式(把第一步竖式用虚线框起来).做一做:84-26-30=

由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试做,指名一个学生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做,便于在全班订正.教师还可以了解一下哪些学生直接用简便方法书写,而且一次做对;哪些同学还用两个竖式做;哪些同学只写了第一步竖式,第二步用口算就得出了结果.对最后一类同学可以提出表扬.

小结性提问:

(1)计算连减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计算连减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可以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

2.对比性练习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4+26+15=90-58-24=

直接在书上第2页做,可以列两个竖式,也可以用简便写法.

(2)口算下面各题.(书上第2页,直接在书上写得数)

7+59+20=72-6-40=

3.趣味性练习(练习一第1题)

把每行的三个数加起来把练习一的第1题,如上图那样,把每行三个数的旁边画一个括号,把得数填在括号里.

4.课后练习

练习一的第1题和第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及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口算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的新知识就是,让学生学会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式题.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这一重点.

教学过程的设计充分利用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主动获取新知识.教学一开始,安排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进行板演,第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得数就是第二个算式中的一个加数,就为学生探索连加法怎样用两个竖式进行计算打下了基础.两道例题都是放手先让学生试算,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安排,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不仅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6.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教学教程: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

(一)教学连加:

1、利用课件先出现地上的5只小鸡,然后出现跑来的2只小鸡,最后出现又跑来的1只小鸡,(每出现一次,学生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意,也是先分步后综合,综合讲图意时先要求同桌之间互讲,再指名完整地叙述图意一次。)

2、你们能帮老师算一下地面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思考,再指名口答。)

列出算式:5+2+1(完成导学案课内探究案的第一题。)

3、提问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含义,学生个别汇报。

4、你会读这个算式吗?学生读算式:5+2+1=8读作:5加2再加1等于8.5、从刚才的读法中,你认为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同桌讨论。先算5+2=7,再算7+1=8(完成导学案课内探究案的第一题。)

(二)教学连减:

1、用课件分步出示小鸡图,学生也分步讲图意。(与连加大致相同)

2、你们能算一下最后剩下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思考,再指名口答。)列出算式:8-2-2=4(完成导学案课内探究案的第3题。)

3、读算式:8-2-2=4 读作:8减2再减2等于4.4、从刚才的读法中,你认为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同桌讨论。先算8-2=6,再算6-2=4(完成导学案课内探究案的第4题。)

做一做下面的题目。

(1)出示课件,看图列式。(注意教会学生看图)(2)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要求画出计算步骤。)

三、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

2、看大屏幕,做“动手试一试”。

四、总结

7.《连加、连减》数学说课稿 篇七

这一课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72页,连加、连减教学反思。这一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将它放在学习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数学教育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学反思《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事情的发生过程,来明白算式的含义,我把书上的两个例题变成一个运动的过程,感受“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通过芳芳喂鸡这一主题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连加、连减难在计算过程中它们都需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

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提问“这个式子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提问:“要计算这道题,你得把哪个数记住?你是怎么记的?”强调在先计算的两 个数下面划一横线,并把得数记录在横线下,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8.《连加、连减》数学说课稿 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景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并讲述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小花若干朵、小鸭算式卡片、小房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多媒体出示)认识一下,她是芳芳,他是芳芳的弟弟,叫小冬。

今天,他们俩准备去奶奶家玩。让我们一起跟他们去看看好吗?

那我们就搭上“口算号”汽车出发啦。来,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口算,一起来算一算吧!

(多媒体出示)点名让学生口答。

中途到站换车啦!(多媒体出示)点名让学生口答。

算着算着,就到奶奶家了。一看,奶奶正在自家的菜园里收着沉甸甸的南瓜呢!芳芳和小冬连忙跑过去帮奶奶收南瓜。(引出例1)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一)探究连加。

1.说图意。

(多媒体出示4个南瓜)数一数,原来有几个南瓜?

(多媒体演示运来2个)他们第一次搬来了几个?

(多媒体演示又运来1个)瞧,第二次芳芳又搬来了几个?

谁能用几句话来说说他们是怎样搬南瓜的?

2.提出问题,列出式子。

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吗?(一共有多少个南瓜?)

你会列式计算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2+1(还有可能出现4+2=6 6+1=7)

怎么要加两次啊?(因为搬了2次过来)

哦,原来又搬了两次过来,要算一共有多少个南瓜,就要把原来的4个和后来第一次搬来的2个加起来,还要再加上第二次搬来的1个。(边说边课件演示)

3.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啊?你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字吗?(学生取名)

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加法算式叫做连加。(板书:连加)

4.跟老师读这个连加的算式。4加2再加1。

5.你会算这个算式吗?

指名两个学生说一说。

是啊,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算出得数6,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6再加上第三个数1,最后算出6+1=7。

6.在书上算一算。

齐说4+2+1的计算过程。

(二)探究连减。

谈话:芳芳正忙得起劲的时候,小冬在一旁高兴地大叫起来,看,奶奶家还有这么多鲜嫩的丝瓜呀!(多媒体出示例2)

1.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条丝瓜?(8条)

2.(多媒体演示摘丝瓜情境)谁能说说小冬是怎样摘丝瓜的?

3.你能提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吗?

4.要求还剩多少条丝瓜,你会列式吗?(板书:8-3-1)(有可能有8-3=5 5-1=4)

5.为什么要减两次?

6.能给这个减法算式取个名字吗?

7.你会读这个连减的式子吗?

8.你会算这道连减的式子吗?请你算在书本上。

9.交流算法,并板书过程。

10.齐说计算过程。

(三)初步小结。

运完了南瓜,摘好了丝瓜,小朋友们也认识了今天的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连加、连减)都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三、联系情境、应用拓展。

1.做“想想做做1”。

过渡:你们会算连加、连减的式子吗?那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多媒体演示摆的过程,学生说过程,在书本上写算式计算,最后起来交流算式和算法。

小朋友们真不错,都算对了,老师奖给你们2朵勤学花。(贴到黑板上)

2.做“想想做做2”。

谈话:摘完了丝瓜和南瓜,芳芳和小冬一起来到了奶奶家后面的小河边,看到小河边有一棵高高的树,一群小鸟正在上面快乐地唱歌呢!(多媒体演示动态图)

看了这幅图,你能说几句话吗?

能列出一道连加的算式吗?请你写在书上,并算一算现在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交流算式和算法。

3.做“想想做做3”。

谈话:小河边有高高的树,清澈的小河里还有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多媒体演示动态图)

原来岸上有几只鸭子?

你能用几句话来说说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你会列出一道连减的式子吗?请你写在书上,并算一算现在岸上还剩几只小鸭。

交流算式和算法。

4.做“想想做做4”。

谈话:夕阳西下,刚刚游走的几只小鸭子准备回家了,可是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

先在书上算一算。(在黑板上贴出小房子)

交流,送小鸭子回家。(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在实物投影下板书,算出结果后把小鸭贴到相应的小房子上。)

小朋友们真有爱心,把所有的小鸭子都送回了家,老师奖给你们3朵爱心花。(贴到黑板上)

5.做“想想做做5”。

谈话:小鸭们都回家了,芳芳和小冬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奶奶家,小朋友们跟着他们也一起学会了许多的新知识。现在啊,有一群小动物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们的知识学得怎么样了。小朋友们,愿意接受小动物们的挑战吗?

请你看图后先用几句话来说说发生了件什么事情,然后把你的算式写到书本上,看看你能写出几道算式。

交流:说说看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写的算式是?(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咱们班的小朋友们真聪明,小动物们的题目都没能难住你们,老师奖你们4朵智慧花。

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1.谈话:今天,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怎样计算连加和连减呢?

2.指出:在以后的计算中,小朋友们要慢慢学着把第一步的得数记在脑中,连贯地算出第二步的得数。

3.像今天我们学习的连加和连减,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发生。比如,这节课上小朋友们得到了2朵勤学花、3朵爱心花和4朵智慧花,一共得了几朵花?不就可以写成一道连加吗?(2+3+4=9)

再如,陈老师让你们写10个生字,刚刚写好了2个,过了一会又写好了3个,算一算还剩几个生字没写呀?我们就可以用一道连减来表示。(10-2-3=5)

你也能说说这样的事情吗?

4.布置作业:做“想想做做6”。

●板书设计:

连加4+2+1=763+3+2=864+3+3=10

9.数学第一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篇九

教者:迟春华 铁岭县阿吉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策略与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连加、连减的课件 小棒 三角图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师:非常高兴能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孩子们的口算能力是不是很棒呀?(是)非常有自信!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口算练习。

1、学习连加

师:谁能说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板书问题: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2+3=6

先用一只手遮住+3,让学生算1+2=3(板书3),再用手遮住1+2,提示用3+3=6(板书6)。

说明象这样连着加就叫连加。板书:连加

2、学习连减

师: 出示课件(飞机图),让学生看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看看图吧。

让学生自由观察并自主说话。(原来。。先。。又。。)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围绕“还剩几架?”这个问题加以解决。使学生明确:先飞了1架用减法,又飞了2架还是用减法。

教师根绝学生的汇报适时板书:连减 5-1-2=2(自主探索连减两次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归纳小结

象这样用三个数(有时更多)连着相加或者连着相减的计算方法就是连加和连减。

4、完成72页的“做一做”

引导学生说清图意,再让学生自己用小棒、三角图片摆一摆,得出结果后,再填数。

三、巩固应用

1、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连加连、连减呢?

学生自由回答,对敢说能说的学生要多表扬,对想说却有顾虑的学生要多鼓励。

2、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2、5题。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自主解答。

10.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一 篇十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老师手持两束气球进教室,一手:蓝黄蓝红;一手:红蓝红红。师: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一些气球,奖给表现最好的小组。特别是上课听得认真,发言积极响亮的同学。这些气球漂亮吗?谁告诉大家有几只?

生:8只。

你是怎么知道的? 4+4 3+1+4

2、师肯定学生的说法,给予鼓励。

3、机动方案:(1)生说出加法算式4+4表示什么意思?(2)生说说算式3+1+4这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来研究的。

二、新知探索:

(一)教学连加:

1、课件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操作1:5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

谁会列式?5+2 操作2:又来了1只。

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谁会列式?生说,教师板演 5+2+1=8 该怎么运算呢?生同桌交流,汇报:强调加了几次。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

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地三个数,算出结果。

(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用小棒当作小鸡来摆一摆,说一说吗?)

3、练习;

做一做:左边第一题:先根据图意思摆好小棒,边同桌讨论,边把算式写完整。

(二)连减教学:

1、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2、直接出示书上的连减图片:让学生看图同桌说说图意。请学生上台来指着图说说。有8只小鸡吃完食物后走了2只,后来又走了2只,还剩下4只。

3、列式:8-2-2=4,这里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读读这个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4、练习:做一做右边一题,看图列式说图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可以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反馈:你的算式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

5、小结;像这样连着减的算式叫连减。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习十一第1、2、5

四、课外 延伸:

6只气球,破了2只,老师又去买3只,怎么列式?

11.《连加、连减》数学说课稿 篇十一

一(1)班 授课老师 :吴妹

教学内容:教材第65页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3、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4、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计算顺序。难点: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题:

8+1= 8-7= 2+5= 0+9= 4+3= 7+1=

二、教授新知:

1、教学连加:

(1)出示P65页主题图:

请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生:5只小鸡在吃食。师:看,从后面跑来了几只? 生:2只。

师:你们能提出一个问题吗?怎么列式呢? 生:5+2(板书)继续出示小鸡图。

师:同学们仔细看,后面又跑来了几只? 生:1只。板书:5+2+1=8(2)5、2、1、8分别表示什么?5+2+1=8表示什么意思呢?(3)5+2+1=8怎样进行计算呢?(4)如何读算式?

5+2+1=8读作:5加2再加1等于8。(5)小结。

2、教学连减:

(1)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2)演示走了2只,怎么列式。(板书:8-2)

演示又走了2只,怎么列式。(板书:8-2-2)(3)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8-2-2=4表示什么意思呢?(4)怎样进行计算呢?

(5)读读这个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3、小结。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第65页做一做。

2、完成计算题。

四、总结:

你这一节课学会了什么?

上一篇:推荐信能自己签字吗下一篇:励志女人经典语录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