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小学阅读理解

2024-10-16

说明文小学阅读理解(共8篇)

1.说明文小学阅读理解 篇一

小学说明文阅读练习材料

一、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并填在题号后的括号里。A 举例子 B 列数字 C 作比较 D 打比方 E假设

1、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约有1000具,英国有200具。()

2、螃蟹在挖洞时,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蟹钳”当作“推土机”。()

3、假如大气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4、有一种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头海狗崽子。()

5、蓝鲸是动物世界的大力士。一头蓝鲸前进所产生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

二、课本课文片段阅读。

(一)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这段话选自《 》。

2、用“‖”给本段文为两层。

3、这段话用了几种说明方法,请你将其中的一种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新型玻璃》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起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kàn kān)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犯罪嫌疑人划(huà huá)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 夹(jiā jiá)丝网防盗玻璃 博物馆可以采用 银行可以采用 珠宝店可以采用 存放重要图纸 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 既)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nián zhān)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需 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我能用“﹨”划去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和字。

2、我能给画线的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珍贵()企图()反义词:坚硬()安全()

4、这两段主要讲()和()两种新型玻璃的()和()。

5、在介绍“夹丝玻璃”时,作者运用()和()这两个词形象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

三、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宇宙空间既无氧又无水,周围还游荡着无数运动的流星。宇航员“行走”太空,必须穿戴具有特殊防护性能的“航天服”。

目前最新型的航天服由尼龙、涤纶等九层绝缘材料叠合而成。它既能抵御宇宙射线,又能防止流星xí jī()。服装小巧、灵活,具有供氧、供水、隔热、存尿、通讯、摄影、照明等多种功能。为保证宇航员安全,还设有灵巧的电子报警系统。

整套宇航服从头到尾密封性能极好,总重量一百十三千克,这样重的服装在地面上穿戴,恐怕大力士也承受不了。不过,进入太空轨道,处于失重状态,穿戴也就十分zì rú()了。何况这种航天服的四肢、腰部等处,都装有自动关节,十分灵活。

这套航天服的价值是二百十五万美元。这是历代帝王的龙袍所望尘莫及、自愧不如的。1.根据短文中的音节写出词语,填在括号里。2.给短文取一个题目写在开头的横线上。

3.仔细阅读短文,想一想你从文章中获得了哪些关于宇宙航天服的信息,请从不同方面写出三条。1、2、3、4.请从文中摘录两个成语,并用这两个成语写一句话。()()

(二)请你点亮节能灯

(1)目前,高效照明的节能灯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据专家测算,如果以功率11W的节能灯代替60W的白炽灯,可以节电80%,亮度还能提高20%—30%。如果全国有12亿只节能灯,一年可节电858.48亿度,相当于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节能灯在国内反应冷淡,无法发挥巨大的节能作用。

(2)每年夏天,大部分省份就会产生电力紧张的情况,很多工厂因为用电量大,被迫限电。然而,现在国内一些大型用电企业在使用了节能灯后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2005年3月,昆明钢铁集团公司将13 000多只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照明功率由整改前的1 032千瓦下降到235千瓦,综合节电率在70%以上,年节电110万度。

节能灯节电不仅能减少电力负荷,缓解我国电力紧张状况,而且还有巨大的环保效益。每节约1亿度电就意味着节约4.04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10.64万吨二氧化碳、0.09万吨二氧化硫。

(4)据悉,美国、法国、荷兰、英国、意大利等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纷纷制订出相关的扶持政策,用于推广节能灯等节能产品。仅美国环保局从1991年开始实施绿色照明计划以来,就投资了10多亿美元用于推广高效照明产品。

(5)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节能灯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产量也跃居世界第一,2003年中国节能灯的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70%。

以上。但是,我国生产的节能灯主要是用于出口,国内的使用量偏低。以2003年为例,当年节能灯在国内的销售量为3.56亿只,白炽灯的使用量却高达30亿只。

(6)为何节能灯在国际市场大受欢迎,而国内反应却这么冷淡呢?这里面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障碍就是行业市场不规范,运行混乱。一些小作坊制造的节能灯光效低、寿命短和光衰快,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信心。2005年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上海、广东两地的节能灯商品进行检测,结果抽样合格率仅为39%。行业市场的混乱导致规范的节能灯生产厂家不敢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厂家倚重出口加剧了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使消费者对节能灯的信心更难建立起来,恶性循环,导致了节能灯产品“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7)另外,扶持政策不完善也是节能灯在国内遇冷的原因,我国还缺少全国性的鼓励高效照明产品生产、使用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推广节能灯产品也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渠道和激励机制。美国等发达国家对购买节能产品都会进行补贴,在美国市场,消费者每买1只“得邦”牌节能灯(浙江出口产品),便能得到美国能源部3美元的补贴。

1、“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节能灯在国内反应冷淡,无法发挥巨大的节能作用。” 节能灯在国内反应冷淡,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2、短文第三段中“每节约1亿度电就意味着节约4.04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10.64万吨二氧化碳、0.09万吨二氧化硫”这一句话说明了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联系短文内容说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意思。4、2005年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上海、广东两地的节能灯商品进行检测,结果抽样合格率仅为39%。句中的“仅”去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文中还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5、日常生活中除了使用节能灯外,你还知道哪些节能知识?

6、请你设计一条简短的标语,提倡大家多使用节能灯以节约电力能源。

2.说明文小学阅读理解 篇二

1.掌握说明文的特点, 能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能把握说明文所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3.能够筛选文章信息, 做到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理解重点信息;

4.能理清说明的顺序, 了解说明文的整体结构特征, 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5.能辨识文章的说明方法, 分析其作用;

6.能理解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012·江苏省徐州市) 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 完成1~4题。

为泥土洗澡

(1) 2012年, 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在奥运场馆的选址上, 英国人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将奥林匹克公园建在伦敦东部斯特拉特福德的垃圾场和废弃工地上。

(2) 说不可思议, 是因为这块大约2.5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被数十年的工业生产严重污染。据调查, 这块土地上的污染物包括汽油、焦油、氰化物、砷、铅和非常低含量的放射性物质。大獉量有毒的工业溶剂已经渗透到土壤中。

獉 (3) 换一种思维考虑, 在工业机械高度发达的今天, 即使将奥运场馆选址在这种地方, 也不必担心。因为解决的办法非常简单, 只要动用挖掘机和卡车, 把被污染的土壤挖走运到别处, 再运来干净的土壤把场地回填就可以了。

(4) 但是英国人似乎很愚蠢, 他们并没有选择这个简单的方法, 而是舍易求难, 运用复杂的方法给这片被污染的泥土洗澡。

(5) 自2006年10月以来, 伦敦市政部门对这块土地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大约3000次的现场调查, 制订了详细的生态恢复计划。之后, 他们在奥林匹克公园的选址上, 建起了两座土壤修复工厂, 开始用泥土清洗和生物降解法对接近100万立方米的受污染泥土进行清洁。有毒的土壤被挖起, 运进巨型的土壤“洗衣机”, 分离掉沙子和碎石, 然后清洗提炼出污染物, 在这之后, 再用超大的“电磁铁”分离掉重金属。清洗过的土壤要经过严格的测试来评估其清洁程度。经过这样的清洗, 曾经被严重污染的土地已经完全恢复“干净安全”的标准。据一份测试报告说, 即使小孩儿不小心吞下这些清洗过的土壤, 都不会有问题。

(6) 英国人为泥土洗澡, 被认为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这种了不起, 不是因为他们的科技手段如今已经如何发达, 而是他们开启了一种有关人类对环境欠账的弥补尝试, 即不惜代价, 让被自己玷污的环境重现生机。这种做法或许会被看成是天真可笑, 其实, 这恰恰是被人类忽略的重大责任。

(7) 奥林匹克公园总工程师萨瑞芙说:“直接把受污染的土壤挖出来运到垃圾场然后填满, 这其实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但这种做法在现在的时代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

(8) 萨瑞芙的这句话, 再次告诉我们何谓真正的环保, 那并非只是拆东墙补西墙, 而应是我们人类彻底承认错误, 彻底清洗掉我们带给自然的肮脏, 使之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

(选自《甘肃日报》, 略有改动)

1.“为泥土洗澡”是一种形象的说法, 具体过程是:挖起有毒的土壤———运进土壤“洗衣机”———________———_________———分离掉重金属。

2.文中第 (5) 段所列举的数据在说明的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对第 (2) 段中的加点词语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推断, 下列说法的两项是 ()

A.说英国人在奥运场馆选址上的做法不可思议, 是因为这块大约2.5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被数十年的工业生产严重污染。

B.动用挖掘机和卡车, 把被污染的土壤挖走运到别处, 再运来干净的土壤把场地回填, 的确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C.科技手段的高度发达使英国人做了一件其他国家无法做到的了不起的事情, 使被玷污的环境重现生机。

D.这篇说明文告诉我们, 真正的环保, 应是人类彻底承认错误, 彻底清洗掉我们带给自然的肮脏, 使之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

E.现实生活中,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增强环保意识, 从小事做起, 如生活垃圾要分类处理, 废旧电池要专门收集处理, 减少使用塑料袋等。

同学们做了上面的中考真题后感觉如何?其实, 说明文阅读并不难, 老师帮大家总结了说明文阅读的“三大纪律”和“六项注意”。

先说“三大纪律”。

一是要有文体意识, 在阅读说明文之前一定要记住这是“说明文”而不是其他的文体;二是要有文本意识, 回答问题的时候要立足文本, 切忌天马行空, 目中无“文”;三是要有规范意识, 即回答问题要规范, 要按照一定的套路来回答。

再说“六项注意”。

第一, 要掌握说明文的特点, 能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这是阅读说明文的前提。掌握了说明文的特点, 就能避免将说明文和其他的文体混淆;能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就能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对象。

第二, 能把握说明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说明对象大多出现在标题和开头, 一般以名词为主。一般来讲, 说明文说明的重点, 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而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通过文中的关键语句, 一般就能概括出说明对象的特征。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说明对象的特征往往不止一点, 概括时要全面。

第三, 要能够筛选文章信息, 做到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理解重点信息。这是说明文阅读考查中最常见的题型。筛选、提炼文章信息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 从试题出发, 从整体着眼, 明确筛选的目的, 确定筛选的范围; (2) 将筛选范围内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 挖掘出隐含的信息; (3) 对照试题要求, 对筛选的信息进行辨别确认。辨别时要找准对应点, 从语意的重点、修饰限制语的范围和程度等角度去认真辨析。比如上述第4题, 正确答案是B和C。B项错在“好”;C项错在“科技手段的高度发达”, 应该是“真正的环保意识”。有些同学虽然读懂了文章内容, 但是在筛选信息、感知内容上还是栽了跟头。

第四, 能理清说明的顺序。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一般来说, 说明事物的发展演变或者介绍制作过程, 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位置、布局、形状、构造特征等, 用空间顺序;介绍新产品、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或者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 用逻辑顺序。这三种说明顺序往往都有标志性的词语, 阅读时细心些就不难做出准确的判断。比如第1题, 答案就隐藏在“有毒的土壤被挖起……分离掉重金属”一句中, 这句话介绍了“为泥土洗澡”的具体过程, 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的, 仔细读一读就不难理出先后顺序。

第五, 辨识文章的说明方法, 理解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是:

列数字———用具体数字准确、直观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举例子———确切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 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通过对比, 突出事物的特征;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使说明的事物通俗易懂、具体可感;

分类别———将事物分成几类, 说明事物的特征, 使说明条理清晰;

下定义———简明清晰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使读者一目了然;

引用———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说服力;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 使说明更加通俗易懂;

摹状貌———对事物进行具体描摹, 生动、形象地说明其特征, 令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务必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要按套路回答。比如上述第2题是考查“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有些同学仅仅指出“调查的次数之多和工程量之大”, 而没有强调“具体、准确和直观”, 是要被扣分的。二是有些同学做题时文体意识不强, 容易将说明方法和论证方法、修辞手法弄混, 需要格外注意。

第六, 要理解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能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主要体现在一些修饰成分上, 分析时可以从时间、空间、数量、程度、范围、频率、特征等方面去理解其含义和作用。比如第3题要求考生对“大量”一词进行简要分析, 考查的就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类题的答题步骤可归纳为“三步”:第一步, 解释这个词语;第二步, 分析该词在文中的具体作用;第三步, 强调该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主要表现在细致生动的描写、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多种说明方法的选择、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等方面。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4题。

生物在搬家

史军

(1) 金窝, 银窝, 不如自己家的草窝。如今, 在很多生物的心中, 自己家的草窝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它们正急急地搬离故乡。不是它们天生喜欢流浪, 那都是气温惹的祸。

(2) 科学家在最新的研究中发现, 过去10年中, 有生物正逃离赤道地区, 向着北边较阴凉的地方移动。它们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躲避一天天升高的气温。

(3) 美国政府的气象数据显示, 过去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 而2010年和2005年都是最热的年头。科学家们推测, 这种全球气温的急剧上升, 迫使物种以更快的速度向较阴凉的地方迁移。比如, 英国的逗号蝴蝶在21年里向北移动了217千米;英国的长插蛛在25年里向北移动超过320千米;而美国黄石公园的美洲鼠兔1900年时生活在海拔2377米及以下的地方, 但到2004年, 它们已经把家搬到了海拔2895米的地方。

(4) 除了高温的直接伤害, 伴随高温而来的还有无尽的干旱。如何获取足够的水分, 也成了植物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空间技术和遥感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 在1930~2000年间, 加利福尼亚州的许多植物物种向低海拔方向平均移动了79.2米, 而不是像人们先前猜想的将家搬到更高的山上去。在这段时间里, 该地区气候变化十分明显, 出现了更多的降水, 相对潮湿的条件使得植物可以在该地区更好地生存。

(5) 之前, 有许多关于气候变化的预测都认为温度是决定物种生存范围的主要因素, 温度的变化将会导致大量植物和动物的迁徙或者灭绝。而这项最新研究表明, 像降雨这样的因素, 在决定物种生存范围这个问题上, 可能比温度更重要。

(6) 要适合的温度, 还是要充沛的雨水, 还真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7) 就在植物躲避高温的时候, 有些动物也没有消停, 例如帝王蟹正在入侵南极洲近海。之前科学家都认为, 由于海水太冷, 像帝王蟹这样的节肢动物在1500万年以前就不在这一区域生活了。在此之前, 这种大螃蟹的活动范围仅仅局限于南极洲附近的深海。科学家推测, 这是由于在最近的几十年中, 帝王蟹栖息的海底盆地内部及周边的水温每年升高0.01℃, 因此喜欢温暖海水的它们就开始大量繁殖。

(8) 一旦这些帝王蟹真的繁殖并迁徙到较浅的水域, 那么它们对南极洲附近海底生态系统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因为这里没有能够对付螃蟹壳的食肉动物。而没有天敌的帝王蟹会大肆捕猎海参、海胆及海星等动物, 结局就是, 这个区域的物种多样性会大大降低。

(9) 今天, 无论是赤道地区的植物, 还是南极洲的动物, 都在为日益升高的气温苦恼着。虽说, 适应变化的物种才能在进化的道路上站稳脚跟, 才有机会生存繁衍下去, 但是不要忘记, 我们人类是同这些生物一同进化而来的, 当这些生物背井离乡而去, 当其他的物种汹汹而来的时候, 我们也会失去舒适的生活家园。也许只要我们记得关闭不在使用的电脑, 记得拧紧滴水的龙头, 多节约一滴水、一度电, 就可以让更多的物种不再被迫搬家, 留在它们生活了千百万年的幸福家园里。

(选自科学松鼠会网站, 有改动)

1.请结合文意, 概括说明本文题目“生物在搬家”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看, 导致生物“搬家”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 (3) 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请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说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对第 (2) 段中的画线词语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

【典题诊断】一、1.选取“南海”“北国”“森林”“群山”“小河”这些富有代表性的事物来歌颂祖国, 使抽象的爱国之情变得具体、形象, 避免了空洞。2. (1) 开头两句“要”的呐喊, 写出了瀑布坚定不移、势不可当、一泻千里的特点。 (2) 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 把无生命的瀑布当做人来写, 粗看字字在咏物, 细看句句在写人, 写那些有追求、有理想, 用燃烧的信念为自己开辟了一条奔腾的生命之路的战士。

二、1.“你的泥娃娃”指的是娜拉。“生人”指的是海尔茂。娜拉说自己是“你家的泥娃娃”是因为她认识到自己在家中、在丈夫眼里没有独立人格, 没有自由, 得不到尊重, 只是一个玩偶;称海尔茂为“生人”则是因为丈夫海尔茂与她之间缺乏沟通, 丈夫就像一个陌生人。2.奇迹中的奇迹:两人都要改变自己, 相互尊重, 平等相待。娜拉通过这句话向海尔茂表示自己已不相信他们之间的婚姻能有美好的结果;建立真正的夫妻关系只是一种幻想, 而现在幻想已经破灭。3.说明娜拉的动作, 她边说边在做出走的准备, 出走的决心坚定。

【专题强化】一、1.遥望六十岁;遥望年轻的时候2.象征人生路上的困难与挫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艰辛的感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二、1.钱之江:表明和对方“道不同, 不相为谋”的立场, 表达对革命事业必定成功的坚定信念。代主任:威逼利诱钱之江归顺, 既表达了他的立场, 也体现了他对钱之江的佩服。2.示例:机智沉着, 应对的话语既顺畅通达, 又针锋相对;学识渊博, 比如他对饮食的表述;乐观, 永不言败。3. (1) 那你就是共产党的人咯? (2) 为革命的正义事业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

第4课时

【专题强化】1.“生物在搬家”是指有些生物为了避免灭绝, 远离原来不利的生存环境向别处迁徙的现象。2.高温、干旱。3.第 (3) 段说明的中心是:科学家们推测, 这种全球气温的急剧上升, 迫使物种以更快的速度向较阴凉的地方迁移。作者列举了英国的逗号蝴蝶和长插蛛向北移动的例子并罗列了准确的数据, 说明这两种动物向较阴凉的地方迁移的速度之快;同时还举了美国黄石公园中美洲鼠兔的例子, 将其1900年时生活的地点和2004年时生活的地点进行比较, 来说明这一中心意思。4.“不少”是“多”的意思, 说明许多生物正逃离赤道地区, 向着北边较阴凉的地方移动, 用在这里强调了“搬家”的生物数量较多, 避免了说法的绝对化, 更符合客观事实,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第5课时

【典题诊断】1.成长是一件最漫长、最丰饶、最深情的事情。2.说明对“成长”持不正确的认识的人比较多, 含蓄地表明了讨论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 从而引出下文深一层的论证。3.内容上, 强调小时候“我”对“成长”的认识是错误的。结构上, 承上启下, 起过渡作用。4. (1) 必要的积蓄过程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2) 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明白, 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5.让知晓学习的人永远在成长, 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

3.专练十四 阅读理解(说明文) 篇三

“The discovery opens a new chapter in the study of the origins and early history of these fascinating reptiles (爬行动物),” says paleontologist Robert Reisz of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Scientists have been in the dark until now because all turtle fossils previously discovered had complete shells. (The previously oldest known turtle was discovered in Germany. It dated to about 210 million years ago). But this 220 million-year-old fossil is an ancestor of the modern turtle at a stage when its shell was still evolving.

The 40cm-long fossil was discovered in Guizhou province. An international team of paleontologists led by Li Chun of Sciences in Beijing analyzed it. They reported that the bones belonged to a Triassic (三世纪的) turtle, which they named Odontochelys semitestacea, meaning “ toothed turtle with a half shell.”

The fossil has a shelled belly (腹部)and a little extra bone on its spine (脊柱). That supports the theory that turtles’ shells formed over time as their backbones and ribs grew. Before the discovery, some paleontologists thought shells were formed as hard, bony plates in turtles’ skin such as those in the skin of modern-day crocodile (鳄鱼) grow together.

The authors say that this turtle species probably lived in water and that their stomach shell kept them safe from predators (捕食者) below while they were swimming.

1.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

A.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turtle shells

B. a new insight about how turtle shells formed gradually

C.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living habits of turtles

D. the study of the origins and early history of turtles

2. The newly found turtle fossil .

A. was found by Li Chun, one Chinese paleontologist.

B. Was found in southwestern China

C. Shows that turtle shells evolved from turtles’

backbones and bellies.

D. makes the scientists know how turtle shells evolved with the help of the fossil.

3. What can we conclude from the passage?

A. The newly found fossil plays a key role in studying the origins of reptiles.

B. Paleontologists think turtle shells developed from turtles’ hard skin.

C. Some species of turtles don’t have stomach shells because they live on land

D. Paleontologists have long been puzzled about what makes up turtle shells

4. “Nature”, mentioned in Paragraph 1, is most probably the name of .

A. a science fiction B. a magazine on science

C. a photo website D. a science organization

B

Today there are 4 billion people around the word with cellphones (手机). As cellphone numbers have grown,so have fears about their safety.

Scientists have not found a definite (确定的) link (联系) between cellphones and cancer,but studies do suggest an increased risk (风险) for those who have used the phones for 10 years or more.

“There’s enough concern that the governments of six countries including France, Germany and Israel have limited (限制) the usage of cellphones, particularly for children,”says Jane Houlihan. She is vice president of the US’ 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

The group did a study recently. They found that some cellphones give out several times more radiation than others. They have published a list with the radiation levels of 1,000cellphones. (forthelist,visithttp://www.ewg. org/cellphoneradiation) Houlihan says her group thinks people should choose a phone with lower radiation.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may also help you to cut your risk.

1. Use a headset (耳机) or speaker

Headsets give out much less radiation than phones. Some wireless headsets do give out low-level radiation,so take yours off your ear when you’re not on a call. Using your phone with a speaker will also reduce your risk.

2. Listen more, talk less

Your phone gives out radiation when you talk or text, but not when you’re getting messages. Listening more and talking less reduces your risk.

3. Hold the phone away from your body

Hold the phone away from your body when you’re talking(with headset or speaker ), not against your ear ,in a pocket or on your belt.

4. Choose texting over talking

phones use less power(less radiation)to send text than voice. And unlike when you speak with the phone at your ear texting keeps radiation away from your head.

5. Poor signal? Stay off the phone

Fewer signal bars(格)on your phone means that the phone is giving out more radiation. Make and take calls when your phone has a strong signal.

1. Scientists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increasing usage of cell phones because

A. there is an obvious link between the use of cellphone and cancer

B. cellphones give out radiation strong enough to cause cancer

C. studies suggest an increased risk of cancer for cellphone users of 10 years or more

D. people spend more time on their cellphones than before.

1.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radiation” in Paragraph 4 mean?

A. a piece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which you use to listen to programmes.

B. A form of energy which is very harmful to living things if present in large amounts.

C. the signal

D. the amount of the battery’s power

2. 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would it be better Not to use a cell phone?

A. When your battery is running out.

B. When you don’t have a headset.

C. When the signal is poor.

D. When you can send a text message instead.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Cellphone radiation does less harm to children.

B. The 1,000 cellphones on the US’s 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 List are safe.

C. You should keep your cellphone in your pocket or on your belt while talking with a headset.

4.小学说明文阅读《蜘蛛》附答案 篇四

蜘 蛛

⑴蜘蛛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中的蜘蛛目和盲蛛目动物的通称。

⑵ 全世界的蜘蛛有三万五千余种,常见的种类有圆蜘蛛、珠腹蛛、拉土蛛、蝇虎、壁线、漏斗网蛛等。世界上最大的蜘蛛是拉丁美洲的捕鸟蜘蛛,它织的结实的网,能载得住重达300克的小鸟。1945年在巴西采集到了只雌性袋蜘蛛,它的体长23.68厘米,重将近85克,外形好像一只大螃蟹,是至今世界上最重的蜘蛛。拉丁美洲有一种常聚居在一起的蜘蛛,叫做“马略斯”,它结的网犹如一条大被单。危地马拉北部有一种叫做“居中塔马利维”的蜘蛛,全身白色,能吐出非常坚韧的彩色蛛丝,织成的网五颜六色,十分好看,当地居民常用来当窗帘。1935年在墨西哥捕到一只成年雌性袋蜘蛛,当时估计它的年龄为12岁,后来又在实验室养了,总年龄为28岁,称得上是长寿的蜘蛛。

⑶科学家曾把蜘蛛带到宇宙空间去,观察它在失重状态下能否织网,结果蜘蛛第一次失败了,但不久适当了失重状态,把网织成了。

⑷ 蜘蛛在织网时,首先要在两地之间架“天索”,固定在一定的地方,并在固定的丝上来回走几趟,使丝加粗。然后形成不规则的框子为踏足线,在“天索”上设置对角线,再在对角线的中央织一个白点,这是将来网的中心。以后往返于中心的圆周之间织许多呈现辐射状的半径线。辐射线把圆圈分成等分的数目,每两根相邻的半径间的角度是约略相等的,接着用一根很细的丝从中心开始螺旋地盘成一个区域称为休息处,射线及休息处作好自圆心向外作第一螺旋线,然后自外向里织粘性强的第二螺旋线。织好第二螺旋线后,将第一螺旋线及其部分射线吃掉,并继续自外向里作螺旋线。愈近中心,每圈间的距离也愈密,直至不可辨认的地步。这正符合数学上的对数螺线的情况。蜘蛛的确不愧为是“数学家”“织网家”。

⑸蜘蛛在国内外常作药物治病。

⑹在光学仪器上,采用很细的蜘蛛丝作义丝之用。

⑺ 在仿生学上人们正在研究蜘蛛的“液压腿”,并据此研制了一种“步行机”蜘蛛几乎是个“瞎子”,但一旦昆虫触动蛛网,它依靠腿上极灵敏的振动传感器,就能立刻扑过去捉住食物。科学工作者将蜘蛛的腿进行解剖,发现腿里没有肌几乎。蜘蛛的这项本领,是依靠腿里的`一种不寻常的液体来实现的。当腿中充满“血液”时,原来的软腿就会变硬,腿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液压传动机构,蜘蛛就能快速行动和跳跃。于是人们模仿蜘蛛的“液压腿”,研制了一种“步委机”,以期能为瘫痪病人服务。人们还试图用蜘蛛中血压自动调节的原理,寻找自动调节人体血压的方法,治疗高、低血压病。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3分)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空间顺序 D、程序顺序

2.本文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4分)

A、⑴⑵/⑶⑷/⑸⑹⑺ B、⑴⑵/⑶⑷⑸/⑹⑺

C、⑴⑵⑶⑷/⑸⑹⑺ D、⑴/⑵⑶⑷⑸⑹/⑺

3.“蜘蛛织网技能之高妙,使人诧异,在任何环境里都能进行。”这一句是从文中某段首提出来的,你认为应放在第几段的开头?(3分)

4.认真阅读,谈谈第二段内容安排上的详略特点。(3分)

5.第四段中连接“蜘蛛织网”先后顺序的一组词是 。(3分)

6.阅读第四段回答,蜘蛛不愧为“数学家”的原因是什么?(4分)

7.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

8.阐述人们研制“步行机”是模仿蜘蛛“液压腿”的什么本领(用原文句回答)?(4分)

参考答案:

1.B

2.A

3.第4段的开头

4.略写种类,详写几种有点的蜘蛛,如最大的蜘蛛、最重的蜘蛛、能吐出非常坚韧的彩色蛛丝的蜘蛛、长寿的蜘蛛。

5.首先、并、然后、再、以后、接着、然后、直至

6.是因为蜘蛛织的网正符合数学上的对数螺线的情况。

7.分类别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5.说明文小学阅读理解 篇五

①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②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③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

④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⑤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⑥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1.选文中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共同特征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

2.选文第④⑤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④段画线句子在选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缩微图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书籍不断发展演变的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题。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1.用自己的话对第②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画线的部分综合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第④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全文分为两个部分,请用“‖”划出。① ② ③ ④ ⑤

6.根据文章的内容,请给这篇文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什么体会? 大白鲨

①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生活着大约350种鲨鱼,它己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存了3亿多年。在所有的鲨鱼中,大白鲨个儿最大、最凶猛、最为矫健有力,没有任何海洋动物敢与大白鲨为敌。

②生物学家认为,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长,寿命达20年。刚生下来的大白鲨幼鱼约1.06米,出生的当天就会自己捕食。雌大白鲨成年时长4.84米,体重达1360-2721千克。渔民因渔网被凶悍的大白鲨撞破扯烂而一无所获的事时有发生。

③大白鲨是典型的肉食动物。幼小的大白鲨捕食鱼类,身体长到2.74—3.65米时,转而捕食海洋中比鱼类个子大的海豹、海狮之类的哺乳动物。捕食时,大白鲨往往先在猎物四周慢吞吞地游来游去兜圈子;然后悄然沉下海底,将身子隐蔽在礁石之间。觑准时机,猛然闪电般向上直扑猎物的腹部或尾部,刀锋似的利齿将猎物咬成几块,三口两口就把猎物吞进了肚里。

④大白鲨的表皮覆盖着一排排叫做真皮齿的尖利鳞片,每个鳞片犹如一粒细小的利牙,鱼皮表面像砂纸那般粗硬。高速游动的大白鲨如果擦碰到人体,人的肌肤会被割划得皮开肉绽。

⑤大白鲨的体温比周围水温高6℃。据科学测算,肌肉温度每提高5℃,肌肉的收缩力便增加2倍。这是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主要原因。

⑥大白鲨的鼻孔上边有一系列感觉小孔,这些小孔能(灵巧、灵敏、灵活)地探测到猎物发出的微弱电磁场,因此大白鲨能百发百中捕获猎物。通过鼻上小孔,大白鲨还能依据地球电磁场,在漆黑一片的海底游动时丝毫不差地把准方向。大白鲨游动时,将上下颚收缩在鼻子下边,使头部成流线型,以减少水的阻力。

⑦大白鲨是海洋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起着控制海洋中某些哺乳动物数量的作用,吃掉其中的老弱病残者,促进生存竞争。另外,大白鲨还吞食海洋中的动物尸体,清洁海洋。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被人类大量捕杀,数量急剧减少,现在已被世界动物保护组织列入了濒危动物名单。

1、文中横线处应选填括号中的 一词。

2、“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中“可以”所表示的意思是: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4、大白鲨捕食海豹、海狮之类的捕乳动物时,先要沉下海底的原因是:

(1)(2)

5、“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一句中所说的“受到误解”,具体是指

6、在说明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时候,运用 的说明方法。

7、针对大白鲨被捕杀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

(一)1、奇妙。

2、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3、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也可)。

4、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

5、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书籍的不断发展演变。

(二)1、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

2、作比较、打比方。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或: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

3、促进其它肌体、器官保持活力;使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4、不能删去。“几乎”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删去后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

5、①②③║④⑤。请你认识大白鲨

1.灵敏

2.可能长到7.61米长,但不是所有的都能长到这样长 3.比喻 形象生动说明鳞片的锋利和粗硬 4.(1)隐蔽自身(2)准确地攻击 5.以为它只会伤害人的生命,带有攻击性 6.列数字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对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理),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③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理),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6.说明文小学阅读理解 篇六

一、常见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

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二、常用的答题技巧:

(一)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题:

答题格式: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内容),使读者 。

(二)“××”词好在哪里?

答题格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三)“××”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格式:

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四)说明文中的主观题

1、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简明、准确的改写。如:根据提示给事物下定义、文字图表式处理、图表文字化、简要概述所举例子等。

2、对文中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写。如:加标题、结合语境补写句子、对文章说明的对象按要求进行补充说明。

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要符合文段的说明中心的要求)

4、对文章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想。(要有科学性,切忌胡编乱造)

7.说明文阅读难点题型精析 篇七

一、辨析说明方法, 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为了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得清楚明白, 说明中当然要使用行之有效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摹状貌、画图表等。说明方法的常设考题有两种: (1) 指出文段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2) 分析文段中运用某种说明方法的作用。解答这类题, 不仅要了解具体的语言环境, 判定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 还要明确这些说明方法的不同功用与特点, 区别它们与修辞手法、论证方法等概念的不同, 如一些学生对“下定义”与“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区分不清, “下定义”一般为判断句式, 语言简洁、直接;而“作诠释”则是用一句或几句话对某个概念或某种现象、某个事物作较详细的解释说明。又如“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在议论文中是“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而在记叙文中“对比”则是一种表现手法。另外, 要熟悉、掌握几种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如列数字可使说明更准确, 更具科学性;打比方可使说明形象、生动, 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引用可使说明更具有权威性, 能增强文章的趣味,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对说明方法作用的答题方式一般是: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 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内容) , 使读者……。如2011年河北承德市中考卷《哈勃, 太空中的千里眼》的第17题:“第 (2) 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这道题就是考查考生辨识说明方法, 并体会、理解其作用的能力。只要考生对几种说明方法善于辨识和区分, 对其作用明确了解, 解答就不难了。答案示例: (1) 分类别,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了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 (2) 列数字,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大气湍流对地面光学望远镜角分辨率的影响程度。

二、感悟语言特点, 品析词语表达的效果

准确、简明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文中的一些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词上, 如文中常出现“大约”、“左右”、“上下”、“几乎”、“可能”等一些修饰词语。一般考题常常考查这些修饰语的作用。解答这类考题时, 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分析这些修饰语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重点突出说明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该类考题主要有两种题型:A.“××”词好在哪里?试分析其表达效果。这种题型的答题方式为:“××”词, 生动地 (准确地) 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 (符合实际情况, 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除?为什么?其答题方式为: (1) 不能, 用了“××”词, 生动地说明了……, 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 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2) 不能, 删掉“××”词, 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 准确地说明了……, 符合实际情况, 留有余地, 具有科学性。如2011年山东临沂市中考卷的第18题:“第一段画线句中的‘大多数’‘目前’两个词语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这道题旨在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体会, 只要能根据提示从说明语言角度进行分析阐释就行。答案示例:不可删去。“大多数”从范围上限制, 说明不是全部, “目前”从时间上限制, 说明只是现在的发现, 去掉这两个词, 说明就不够准确、严密了。

三、理清文章脉络, 补写语意连贯的词句

近年来, 在说明文的阅读考查中, 常出现根据文意“补写语句”这一考点。这个考点的常设题型主要有: (1) 补写恰当词语。 (2) 为选文拟写一个标题。 (3) 补写过渡语句。 (4) 补写总领句。 (5) 补写总结句等。无论何种角度的补写, 都要紧扣所说明的事物, 并且准确地理解事物的特征, 使所写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如2011年湖北宜昌市中考卷的第14题:“请在第 (6) 段的横线上补写一句恰当的话。”根据选文中的提示语“这两则故事说明”和其后的标点符号“:”可知这是一道补写总结句的试题, 要求学生补写上第 (6) 段中的两个故事所说明的现象或问题, 细读文段, 可知道使用麈尾的王衍和张讥都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人物, 于是我们可补填上“那时的麈尾是极其华贵的”或“华贵的麈尾是极受名流重视的”的答案 (意思相同即可) 。

四、结合说明内容, 展示个性拓展与延伸

8.说明文阅读优化训练 篇八

江一刀

①写下这题目,仿佛又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或傍黑,薄暮冥冥。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我和妹妹走在回家的路上。郡时,最迫切的愿望,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点亮了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②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光薄岚里,在飘散的几缕炊烟中。默默地守望着。

③其实,母亲所能煮的,也就是“饭”而已。自每年春三月下秧,到秋八月才有新谷入仓。在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一天三顿,都只是红苕稀粥,或稀粥红苕。有时,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仿佛她真是不该只煮出这样的饭食。

④虽然如此,粮食却仍不够吃。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大碗,再舀自己的。饭桌上,母亲也总是坐在靠近灶屋那“挂角”(方桌的四角)的位置上。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每当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便抢着去给我们添饭。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沉重得令人至今难忘。那时,母亲最大的快乐,或许也和我们一样,就是逢年过节。因为,她终于能给我们煮出一顿好吃的饭菜来。饭菜终于上桌了,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开饭!”那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而是凝望着我们,嘴里喃喃着:“真想天天都能这样!”

⑤终于能够天天都这样了。我和妹妹,却不能天天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我到外地求学了,然后工作了,成家了。妹妹也到异乡打工,然后出嫁了。母亲仍在老家,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一日三餐地烧火做饭。我们偶尔回家,母亲总要亲自下厨忙乎。饭菜自然丰富多了,母亲脸上,却依旧常有黯淡和讪然。父亲来信讲,你妈每顿饭都要念叨,不知娃们吃饭了没。父亲又讲;家里杀了猪,心舌肚都留着:你妈说看啥时能回来,她做给你们吃。

⑥“又见炊烟升起……”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惆怅。眼睛里。也禁不住一阵潮湿,依稀看见,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前,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

⑦那炊烟,我想,该就是母亲生命的光束了。而它,我知道,也正是我生命的初源。

优化训练

1全文的叙事线索是_______文中富有诗意、感人至深的情景是__________。

2说说第⑥段“‘又见炊烟升起……’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⑦段蕴意深远,请你谈谈对最后一段的理解。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4本文写母亲采用了多种手法,请任选一种进行简要分析。

5本文标题能否换成《我的母亲》或《香甜的饭菜》,请简述你的理由。

6学习本文,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举一例说说父母(或亲人)怎样关爱你,你将如何表达对他们的感恩之情?

参考答案

1

一缕炊烟,此题情景有多处,如“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前,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答题抓住文中情景片断即可)

2前后照应,再次点题,承上启下(答一即可)

3理解:母亲将深沉的爱融注在“吃”上,她一生都在为儿女吃好穿暖而日夜操劳,殚精竭虑;母亲将真挚的情幻化成那一缕缕炊烟,用她生命的光束铸造我们的生命,照亮我们的前程,(大意相同即可)作用:全文的主旨句。起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的作用。

4象征手法,外貌与神态刻画,对比手法(任答一种);分析应抓住母亲的质朴与勤劳,对儿女的牵挂与慈爱。(大意相同即可)

5不能换。因为“一缕炊烟”既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又是母亲形象的化身,并且新颖别致,富有诗意,意蕴深长。(大意相同即可)

上一篇:清明节祭拜祖宗的作文下一篇:《天使教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