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诗歌

2024-06-21

乡愁诗歌(12篇)

1.乡愁诗歌 篇一

来去匆匆,

春归又春去,

村口的老椿树,

几只奢望的老鸦,

哇哇哇的呼唤,

家中羸弱佝偻的老父亲,

望了又望,

正月初四的夜,那么漫长,

启动小车,

半夜三更,我要回程了!

春来几日,

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杯杯米酒,

一把把热泪,

一腔腔的辛酸委屈和不舍,

亲人们一个个敬父亲酒,

我默默坐在桌前,

不敢直视父亲,

只敢微微碰一下杯,无语凝噎。

原计划的回程时间,

一天又一天的提前,

就算说得再好,

也不及姐弟的孝顺让父母来得舒心。

我走了,

留下的是苦涩,

和父母一年遥远的期盼,

带走的是回忆和乡愁,

回望父母,

已经躺下浅浅入睡的老父亲,

又爬起,左叮嘱右嘱咐,

再一次无言以对,

给父母一个深深的拥抱,

爸妈:保重!

儿子走了,

只留下了一整个黑夜的思念,

车前两行雪亮的照明。

作者|谢新生,笔名:潇湘雨竹

公众号:西南当代作家杂志

2.乡愁诗歌 篇二

《相思》

打开电视机

台湾——雨

台湾——雨

几乎天天如此

雨多得出奇

说奇倒也不奇

人类四分之一的相思泪

倾洒在那里

乡愁文学诞生于古代, 自“屈宋”而下千载, 乡愁便被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为不断浪迹天涯的游子所抒写。现代台湾乡愁文学诞生于20 世纪50 年代, 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1949 年国民党反动派逃到台湾, 海峡两岸被人为地隔绝之后, 两岸的同胞骨肉分离, 天各一方;心在流血, 终日以泪洗面, 亲情、友情和爱情被无情地隔绝开, 台胞们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在这种背景下, 乡愁便不知不觉地爬满了台湾同胞的心房, 久而久之竟成了一种病症。这些人借助于文学来抒发自己的怀乡念亲的思想感情, 乡愁文学便成为台湾当时特定环境下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一种文学题材。

《相思》一诗, 看似清水, 实为醇酒, 以一颗赤子之心抒写海峡两岸的同胞思念离散的亲人, 渴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在平凡的笔触中隐含着悲伤、相思之苦, 感情境界深微绵邈, 颇为丰富。

纵观全诗, 以言简意赅, 结构精练著称。全诗仅仅用了43 字, 却把中华儿女的心病披露得真切至极。诗的前两句“打开电视机/台湾——雨”。看似简单的一笔, 但用意并不简单。“打开电视机”是海峡两岸华夏儿女日常生活中一个很普通细微的动作, 而作者恰好就从这细微处入手, 体现出乡愁贯穿于海峡两岸华夏儿女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其心并不仅仅关心台湾的天气, 而在于仅仅抓住的那个着眼点——台湾, 突出了作者的独具匠心。面对绵绵细雨, 又想起在风雨里漂泊的游子, 怎能不令每位读者泛起无穷的惆怅和惋惜的心情呢?

以雨为意象, 反复咏唱, 恰到好处。本诗结构严谨, 可谓无多一笔一字, 但二、三句的反复的确恰到好处。作者巧妙地借用台湾的天气特点, 抒发亿万华夏儿女心中浓浓的乡愁。反复的吟唱, 既突出了台湾雨量充沛, 美丽富饶, 又突出了这雨不像落在地上, 而是落在每位相思者的心中, 给人一种“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之感, 将现实与象征融为一体。“几乎天天如此”紧承上句, 巧妙地借用现实中台湾多雨的天气特点反映出这种浓浓的乡愁不是一朝一夕的情感, 而是朝朝夕夕的思绪。此句的运用, 可谓给此诗增色不少, 既突出了两岸同胞时时刻刻对台湾的关切之情, 也给人一幅朝朝夕夕思雨纷纷、思泪潸潸的画面, 真可谓妙笔生花。

雨泪结合, 浑然天成。早在《诗经·卫风·伯兮》中就有“其雨其雨, 杲杲出日”的诗句, 宋人沈颢也有诗曰:“遍地园林同己有, 满天风雨助诗忙。”的确, 雨的轻柔灵动、情态万千, 成了诗人们抒发个人感慨的有效载体, 雨, 作为自然界的阴晴变化现象之一, 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雨作为愁绪的载体, 雨意愈是凄凉, 愈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愁苦, 而作为生活表象的自然界的雨, 一旦进入诗歌领域, 便具有了深邃的思想启迪意义和隽永的审美意味, 从而拓展出一个广阔辽远而又厚重深沉的审美想象空间。诗人以雨为意象, 反复咏唱, 通过这一意象巧妙含蓄地诉说着绵绵的乡愁, 人类四分之一的相思泪, 使海峡两岸同胞的故园之情, 宝岛之恋这一更加深厚而博大的感情自然流露而出, 跃然纸上, 读来感人至深。

诗歌三美, 特征鲜明。闻一多认为, 诗歌创作应具有三美, 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而高玉秀的乡愁诗《相思》正好达到了这“三美”的艺术境界。《相思》的音乐美特色是十分明显的。它大多由一字尺、两字尺和三字尺组成, 且每小节首尾押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 听起来节奏感强, 起伏交错, 悦耳动听, 构成了《相思》音乐美的特色。《相思》的绘画美, 体现在全诗铺设的意境。第一小节作者反复吟唱“台湾——雨”, 给读者铺设了一种深沉、悲凉、伤感的意境, 第二小节巧妙地过渡到相思泪, 将雨和泪巧妙结合。如果让画家以此题材作画, 那么他的画面肯定是一种阴暗的冷色调, 而这种阴暗的冷色调又和这首海峡两岸朝朝夕夕思雨纷飞的“相思图”基调巧妙吻合。建筑美则体现在诗作的形式结构上, 《相思》一诗共两小节, 每小节共四行, 句式相对整齐有不显呆板, 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 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统一, 从而达到结构的和谐。

总之, 这首诗并未出现渴望祖国统一, 游子归来之词句, 这与作者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不无关系, 但全诗以雨贯穿始终, 时时、处处展现着这一缠绵、相思之情, 成功地再现了海峡两岸人民心底的绵邈、渴望祖国统一的深情。同时也展现出诗人深厚的语言功底、文学素养以及他对意境表现手法的运用, 的确做到了“‘简装淡墨’情亦浓, 巧借意象寓乡愁”这一创作境界。

参考文献

[1]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3.乡愁诗歌 篇三

一段典型感情首先必须是一段真实的感情,是诗人确实体验过并为之激动过的感情。庄子有言:“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父》)真实,是典型感情的基础,一切虚伪矫饰的感情,都将从根本上破坏诗的美,更谈不上有什么典型性。我们可以从半个世纪以来台湾诗人所创作的大量的乡愁诗里感受到真实的巨大力量。为什么就整体而言,台湾诗人以乡愁为主题的创作,要比大陆诗人此一方面的创作,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要好得多,表现出了更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呢?这其中的道理,就在于远离了故国,才能有故国之思;远离了故乡,才能有故乡之思;远离了故人,才能有故人之思。台湾诗人孤悬海外,他们对离散之苦,有着最为痛切的感受,因而,这种强烈的故国故乡故人之思,一旦发而为诗,就以无可比拟的情感真实,深深感染了读者。

一段典型感情还应该是一段具有鲜明个性的感情,从抒情气质到抒情方式,都应是特立独行、不同凡响的。只有这样,这段感情才迥异于那段感情,才能以它独特的美学意味产生独具的艺术魅力。

一段典型感情又必须是一段具有普遍概括意义的感情。只有这样,这段感情才不是难以理解的,才能以它蕴含的共性,在读者中产生广泛的共鸣,从而由“自我”出发,进人大众的心灵。下面引用两首台湾诗人脍炙人口的同题诗作,请读者仔细揣摩一下其中所传达出的典型感情的上述三要素。

乡愁

杨唤

在从前,我是王,是快乐而富有的,

邻家的公主是我美丽的妻。

我们收获高梁的珍珠、玉蜀黍的宝石,

还有那挂满在老榆树上的金币。

如今呢?如今我一贫如洗,

流行歌曲和霓虹灯使我的思想贫血。

站在神经错乱的街头,

我不知道该走向哪里。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第一首《乡愁》的作者杨唤(1930-1954),生于辽宁省兴城县菊花岛,在初级农业职业学校毕业后,开始写诗、绘画。抗战胜利后到青岛,18岁担任《青报》的副刊主编,1949年到台湾。1950年开始写儿童诗,成为台湾现代儿童诗的先驱,1954年因车祸逝世于台北。第二首《乡愁》的作者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少年时期流寓重庆。1947年人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现为台湾著名作家。这两位诗人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都是在祖国大陆度过的。正是这段终生难忘的岁月,给了诗人以刻骨铭心的记忆,当他们远离故乡之时,才能以出自心灵最深处的乡愁,谱就了他们笔下如此深切动人的诗篇。如果说这两首《乡愁》传达出了一段具有典型意义的感情,那么.它们的典型性,就首先表现在它们的情感的真实性上。其次,这两首同题的《乡愁》,从抒情气质到抒情方式上,又有着迥然不同的差异。杨唤自幼丧母,他的童年是苦难而不幸的。但苍白的童年生活,却是决定杨唤一生的关键。杨唤生前最大的志愿,就是出版童话诗刊,希望在他甘美而又俏皮的文字带领下,让在苦难中成长的孩子都能有个快乐的童年。因而我们不难理解,在杨唤的涛作中,那优美流畅的字句和童话般的美丽色彩,正是他对凄苦童年的凭吊和补偿,这构成了杨唤独特的抒情方式。这首《乡愁》就正是如此,当他写到故乡的时候,故乡是这样的优美,优美得如同童话一般;当他写到现实的时候,现实则是如此地令人身心困窘。全诗就这样在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中,深切地表达了杨唤内心的乡愁和哀痛!而余光中的《乡愁》,则又有着余光中独特的抒情方式,读来又是别一番天地。它的结构奇特而又整齐,在形式上富于格律美;它的乡愁既纵贯于诗人一生的各个阶段,同时又横跨于各个阶段上的“这头和那头”,把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交织贯通在一起,层层递进,愈进愈深,感情越来越深沉,境界也越来越宏大。最后,尤为可贵的是,这两首诗虽然都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是诗人独特的美学创造,但它们又对海峡两岸千百万中国人渴求祖国统一的共通情感作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概括!

4.《乡愁》诗歌参考 篇四

1、《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祖国颂歌》

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

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

走在世纪之初的我

想到祖国,满怀激情

祖国--

在这里

我为您放歌

祖国啊,祖国--

您是千年历史的积淀

文明源泉的汇合

您是黄河壶口的飞瀑

铺满天山的白雪

您凝重而深邃

宽广而博大

滔滔江河是您的鼻息

沸腾海洋是您的血液

您是世界的主题

是我生命的一切

祖国啊,祖国--

您是天安门城楼的一声呐喊

社会主义熊熊燃烧的火焰

您是人民革命的一声号角

乘风破浪的一张风帆

您坚强而自信

进步而前卫

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活跃着您的智慧

东方蒸腾的旭日喷薄着您的活力

您是世界的创作者

社会主义的实践家

祖国啊,祖国--

您是南海之滨的一缕春风

罗湖小村的一抹朝阳

您是青藏高原的一道铁轨

塔里木油田的一组井架

您远见卓识

艺高胆大

小渔村的`翻天巨变证明了您的胆识

人民满脸的微笑写的是你的伟大

祖国--

您创造了生活

改造着世界

祖国啊,祖国--

您是世界和平飘扬的旗帜

人类文明进步的使者

您是扞卫真理的勇士

哺育子女的妈妈

您正直而博爱

坚强而慈祥

世界人民叹服您的胸怀

华夏儿女感激您的母爱

祖国--

您抚慰了战火中人类的伤痛

送来了和平的黎明

祖国啊,祖国--

您走过千年历史,跨越了世界文明

您明晰千古,坚定为英特纳雄耐尔生生不息

您仁慈博爱,扞卫着绿色与和平

我们为是您的儿女而自豪

我们为有这样的祖国而骄傲

祖国--

我们与您同心

我们拥您前进

您的儿女们坚信

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世界的明天更美好

人类的明天更美好

3、《写给祖**亲的歌》

送袅袅暗香而来

霜中的菊

献片片芳菲一季

吻夕阳余辉

爱溢出温柔的眼眸

望四野安详

激情飞上诗句

听黄河汩汩

载无数苦难历史

观河沙沉沉

积淀多少回忆

满目疮痍

是你旧时的容颜

儿时的艰辛

留下了不灭的烙印

风霜雪雨

半个世纪的搏击

渊远流长

五千年文明的足迹

历史的长河

翻滚着昔日英勇的浪涛

时光的琴弦

弹唱着今日辉煌的旋律

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在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5、《友好的笑容》

你是一片绿叶

我是一片绿叶

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的生命

绿叶挨着绿叶

构成了茂密的森林

不再惧怕风沙的狂野

你是一座房子

我是一座房子

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耸立

房子挨着房子

构成了高楼大厦

越来越多的走向繁荣昌盛

你是一条小路

我是一条小路

我们是一条条通往远方的小路

小路挨着小路

构成了通往世界的方向

让全世界人民都看到我们友好的笑容

5.一枚乡愁诗歌 篇五

想念那一粒粒湛蓝色的时光旧窗台偎着鸟鸣茉莉花笼着美梦日子奔跑着挟带着你和我水流无声,雁过无迹你落成我眉宇间的一枚乡愁雨,依旧抒写着疼痛的词语风,正拂过无边的空虚

母亲

我总是把母亲比作一枚蜡烛

温暖地照亮家人

泪水和苦涩独自收藏

一条远走的时光

小径正在往事的衣襟里不住地张望

谁为我拂去满脸尘埃

点亮眼中的星光

谁放飞的殷切 呼唤

日夜在故乡的炊烟里飞翔

谁在柴米油盐中熬制出暖暖的蜜糖

风,渐渐抽走了母亲青春的丝绸

依旧在田间耕耘日子的母亲啊

转过身来吧

握着我掌心里的火焰

和我一 起喂养花朵,

喂养流年

立春

春的气息

由南向北

掠过长江疾驰而来

山川醒了,

大地醒了

沉睡的生灵也即将斩断冗长的`梦

迎春花如此汹涌

仿佛一推开雪花就展开了整个春天

一汪春水绿波灵动

仿佛踏 春者遗落的目光

天空澄澈,云朵缓行

几粒清脆的鸟鸣柔软了风的翅膀

阳光安静地缝补着尘世的幸福

我只愿这又一季明媚的花开能够推开一扇沉寂的门

能够打开一页尘 封的窗

能够重新点亮枯萎的梦想

无论生活以怎样的表情与我们对视

6.乡愁四韵 篇六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赏析】

余光中, 台湾诗人,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作为一位生在大陆、成名于港台的著名诗人, 余光中的诗中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依恋之情和忧患意识。这种感情在诗人的心中日积月累, 长期郁积于心中, 一旦爆发便如决堤的江河之水一发而不可收拾。

《乡愁四韵》可以看做是一首用文字写成的乐曲, 首行诗犹如乐曲的主旋律, 而且它在每一诗节的首尾呼应, 使得每一个诗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乐段, 四个乐段之间结构非常相似, 这些相似的乐段反复演奏, 形成了回环不止、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 使主题思想得以不断深化, 从而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这种重章叠句的构思, 显然是借鉴了中国民歌的回旋曲式的特点。

7.乌镇的美丽乡愁 篇七

每一个人,她的命里,都是与一个地方有着莫名其妙的牵牵连连,很难说清那是什么样的纠缠,梦里有,诗里有,醉着有,醒着亦有。那就是乡愁了吧?

最早读到有关江南的诗句当然是白居易的,不过七八岁,朗朗读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两个字在我心中,已然如影随形。

渐渐大了,但凡与江南有联系的东西便是好,如最初的胡兰成说张爱玲,只要她说好,他就会说好。就像我,有了吴侬软语、白墙灰瓦,再有了江南布衣、丝绸和雨季,就有了我的美丽乡愁。何况,乾隆七下江南,吸引他的,不仅仅是江南美景吧?那满池莲藕与鱼虾,那小桥流水与雕刻般精致的民居,还有那蜡染布和滋润平和的生活,就是我的江南吧?

而最最让我迷恋的,是那些江南的水镇。周庄、同里、陆直、西塘……千年的江南水镇是东方威尼斯和水中桃花源,累了的时候,我会背上包在镇上住些天,就住到民居里,住十天只会收你一百块,而房东的吴侬软语说得好:只要你来,便是我们的亲人。

而六镇中最喜欢的,当然是乌镇。只能是乌镇。

不仅仅是文学大师的故乡,还因为,那里的水更清,那里的人更纯粹,那里的桥更加别致。

选择了一个早春,在些许阴冷的日子走进了乌镇,油菜花开得到处都是。江南的春虽然早,但冷意仍在。这是《似水流年》中文和英的乌镇,这是茅盾的乌镇,也是我的乌镇。

正是早晨,游人甚少,女人们正在小桥流水边浣洗,远远的乌蓬船上,有袅袅的自烟升起来,一向,我如此地喜欢着市井味道浓烈的东西,它们与我们的日子息息相关,贴心贴肺。午后的时候,我看到几个闲散的老人一脸宁静坐在自家门口喝茶,看着过往的游人与船只,好像一切与他们无关。还有那些上了年纪的婆婆,聚在一起喝阿婆茶,发上戴一朵艳红的花,头上蒙着藏蓝色的一块蜡染方巾,年轻的小媳妇在几百年前的老房子前买姑嫂饼和杭白菊,旖旎的声音让人驻足,是啊,江南的小镇少了江西小镇的浑朴和奇险,多了平稳和祥和,每一个老房子的白墙灰瓦问,都可以让人想起“朱雀桥边野草生,乌衣巷口夕阳斜”的诗句,月亮还是千年前的月亮,桥亦是千年前的桥,但到底一切不同了。千年前,那些文人墨客或者政客在官场上落败受挫,选择了这里作自己的归隐之处,从此喝茶品月开始另一番人生。毕竟,选择逃于佛逃于道的人是形式上的孤独和寂寞,是极其另类的极端方式,从此与青灯为伴,与寺院结缘,那样的方式与滚滚红尘做了最后的告别,所有的七情六欲化做了木鱼里的响声,一下下与岁月打磨。但选择了水镇,却是选择了出世,他们也大抵懂得大隐隐于市的快乐,从此做一个俗人有什么不好?这样的俗人,可以在江南的杏花春雨里吹笛到天明,可以约几个三五知己去茶社喝几杯菊花茶吟诗作赋,还可以,在大雪纷飞里,独钓寒江。

所以,美丽的水乡小镇有太多的文化味道。多少的雅士曾归隐于此,在山水间发现了仕途以外的乐趣,从此与红尘结缘为伴,开始另一种人生。

同里的退思院是这样的集大成者。然而乌镇的这样去处也不少。古人留下来的老房子里有多少美丽而曲折的故事呢?现在没有人追问了,只懂得在草长莺飞风和日丽的日子来欣赏这样的美景就是了。

徜徉在古镇,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那一座座水乡特有的小桥。小桥是水镇的经,小巷是乌镇的纬,经纬交织了多少悲欢?谁又能数得清呢? 乌镇水网密布,镇内的主河道“车溪”支流无数,自古桥梁众多,最多的时多达120座,有“百步一桥”之说。而那桥上大多是有楹联的,也显示出地道的江南文化,一个小桥都能修得美美,精雕细刻到让人汗颜,江南,怎么会不让人如此地迷恋?如通济桥联:“寒树烟中,尽乌戍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一句话,把几百年的沧海桑田描述到淋漓尽致,只是千百年来风雨侵袭,不知消失了多少座桥,我去数了数,目前镇内尚存古桥30多座,仍可傲视江南六大古镇。

和许多江南水乡古镇一样,乌镇的街道和民居都沿溪、河而建,这样的布局和水城威尼斯是可以比美的,但中国的水乡小镇更多了文化和古典韵味,因为有了诗词和文化浸染和几千年的积淀吧。但一点是其它水乡古镇没有的,那就是乌镇人家的水阁。

水阁,就是民居的一部分延伸到河面上,像是飘浮在河面上的房子一样,但在下面有木桩或者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人家,三面有窗,从窗下可以买菜买花,过往的船只会停留在窗下问:要不要买新鲜的油菜啊?凭窗可看到市井风光,如果小住,当然枕下是流水潺潺,自然别有一番情趣。在这样的水阁里住着,不是神仙,也胜似神仙了吧?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如此描写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钦乃,飘然而过……”

除了桥和民居,最让我留恋的就是茶馆了。不是老舍笔下的北京茶馆,而是像你我每天要必去的一个休息场所一样,面朝小桥,看着过往人群,点一杯杭白菊或碧螺春,可以消磨掉一个午后的时光。慢慢地假寐着,听着船声从身边摇过,岁月就这样慢慢老了,几百年,几千年?也不过就是眨眼之间的事情吧?而有了雅兴的人可以来这里小聚,吟着:浦上花香追屐去,寺前塔影送船来。然后大家嚷了好,便可以差人刻到小桥的楹联上去,一句句,一联联,就在这风花雪月的午后诞生了。如此地归隐让许多人明了,也许所有曾经的争名夺利都是过眼烟云,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呢。茶馆里的市井气息那样美丽,水乡的情韵就在一杯杯茶里荡漾开来,传说茶圣陆羽曾在乌镇的茶馆里乐不思归了,是因为这里的杭白菊太舒畅?还是这里的小桥与流水更别致?最盛时,这里曾有六十多家茶馆。思弦悠然起来时,可以听得到外面的水声风声,而碗里的杭白菊,静静地开了。

茅盾晚年所写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在“祖父及弟妹”一节中写道: “祖父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上午,或到本地绅士和富商常去的‘访卢阁’饮茶,或到西圆听拍曲”。可见访卢阁的名声之久远了吧?

来乌镇,当然要去昭明书院,昭明书院是乌镇市河西岸、剧场南首的昭明太子读书处的遗迹。据乌青镇志记载,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曾随老师沈约在此读书,并建有书馆一座。后来,书馆倒毁。明万历年间,驻乌镇同知金廷训,为了纪念昭明太子勤学功绩,在书馆旧址建筑了一个“六朝遗胜”的石坊。里人沈士茂提书:“梁昭明太子读书处同沈尚书读书处”。而另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似水流年》,我喜欢的黄磊和刘若英在这拍了《似水流年》,文是昭明书院的图书管理员,英是台湾的时装设计师,爱情就这样发生了。在此地,在此景。这里的场景是早就看过的了,亲自来看还是有一种亲切感,那是一个美丽而伤感的爱情故事,非常小资却又怀旧,古典与现

代的最佳版本,让人想起很久远的爱情,那样的故事,是适合发生在这样的小镇上的。当那一本本线装书从手里翻过时,岁月扑落落地掉了很多灰尘,但还是让我们的眼睛发亮了,是啊,再经风尘,好书仍然是好书,就像这小小乌镇,因了岁月,倒更显出风情和精致,夜了,挂上了红灯笼的乌镇,仿佛是早年的秦淮河,仿佛是我梦里的水乡。

乌镇的美丽,不是匆匆来匆匆去能品味的,白天的美丽是那样的清澈,夜的美丽更像一场烟花吧,夜的乌镇被红灯笼映射得如幻如梦,恰巧有一只木舟穿桥而过,舟上坐着一个弹古筝的女子,弹的曲子似《水中莲》,忧伤而浪漫,那船娘慢慢地摇着,过去很远了,曲子在水面上飘荡着,让人疑心不是在人间。

月亮上来了,远远的,有弦唱传来。是在茶馆里,屋内是明黑的大方桌子,四个人在唱着类似昆曲的东西,一个拉胡弦,一个拿笳子,一个敲着不知名的乐器,还有一个女人拿着铜铃,调子极其婉转,我问临座的一个乌镇人她唱的什么,他笑着,用手沾了水,在那黑桌子上写着:宣卷。宣卷?真是很奇怪的叫法,但又旖旎又好听,我喜欢。坐在我旁边的,是一年龄二十三四岁的大男孩子,高大、黝黑,我看他一眼,他就低下头去,然后腼腆的一笑,像是鲁迅先生《故乡》中的水生,我提出明天去他家看看,因总想知道那几百年的宅子里到底是如何的装置摆设,住什么样的人吃什么样的饭,他居然同意了。

抬眼望去,月亮在白莲花一般的云朵里穿行,宣卷已经说得几个乌镇老人泪水涟涟,那必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我出了茶馆,一个人趴在桥上看月亮,夜色中有摄影师在拍夜色乌镇,也有小情侣在呢喃,寂静中传来的还是那稍显凉意的曲子,我觉得自己是在世外桃源,但桥上的石头却湿了凉了,更深的夜来了,月亮一点点移动着,却仍泡在水中,大、明亮、湿湿的,像一个故事,一个传奇,有谁说,乌镇不是一个故事一个传奇呢?

第二天下起雨来,在早春的雨中走进了乌镇的人家。雨从屋檐上飞下来,落到天井里,他带我一步步走上下阁楼,楼梯是木板的,很窄很陡,因为采光不好,屋内极暗,家具全是几百年的家具,上面蒙着岁月的尘霜,整个房子全是木制结构,屋里有雨季里的霉味,加上雨丝丝缕缕从外面飘进来,人仿佛走进了苏童的小说,粉红的,落寞的,甚至有些颓迷,但是却让人迷恋。

楼上坐着他八十岁的阿婆,皮肤白细到让我汗颜,八十岁的老婆婆,听不懂我的普通话,一辈子没有出过乌镇,她说的乌镇话我亦听不懂,但她看着我,细眉细眼地笑着,头上一块蜡染布的方巾,配上暗红底子的大襟袄,让我以为时光的错乱。 我下楼的时候,阿婆与我一起下来了,细雨从那几百年前的灰瓦上流下来,一滴,又一滴,真让人有恍若隔世之感。阿婆的蓝格子蜡染布一寸寸从我眼前移下去,她手里摘着雪里红,没有谁来打扰她,有滋有味地过着小桥流水的日子,正像天井里那些挂着的那些雪里红,一串干了,再晾上一串。

和阿婆照了一张相,她说了一句乌镇话,我没听懂,问年轻的大男孩,大男孩笑着说:姐姐,她说你好像是她的女囡呢。

8.乡愁现代经典诗歌 篇八

母亲的容颜逐渐老去

乡愁却从不褪色

时常走进我的梦里去

乡愁是一句念叨了千百次的咒语

在寂静的夜里像一行清泪般流出

“归去来兮,归去”

乡愁是迷住了双眼的炊烟,在绿杨深处

一缕接着一缕飘来

怎么也吹不散,熟悉的味道,挥之不去

有时候融入了不醉的酒曲

用父亲的汗和母亲的泪发酵

用漫长的时间来酿造,倒入了流浪的酒具

解不开心中的忧愁,难以下咽

烈火将心儿炙烤,将愁绪点燃

那鸳鸯戏水的图案

你走的那天绣上的深情诗笺

绵绵情意,一针一线

握着腰间的荷包

乡思蔓延

就算,天各一边

握着,就像是把手儿牵

干燥的`风扫过眉梢

为何却能将泪水带出来

梦里千万次将你寻找

秋风盘旋在枯黄的山坳

梦里有一首唱不完的歌谣

迷茫而消瘦

他乡的月儿圆,泪水却招摇

风干的嘴唇抿出一句话

乡愁让人千里迢迢,魂萦梦绕

乡愁是一场永无止尽的加时赛,在心巢

曲终人散的时候

9.何物寄乡愁 篇九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一朵白色的花吗?素洁、纯粹,让人牵挂。

乡愁是一壶淡淡的黄酒吗?花前月下,对影消愁。

很小的时候,读李白的诗,觉得仗剑远游方显男儿本色。长大后,别亲友、辞父母,才知道离别是无奈,那乡间明亮的月光,沐浴身心的徐徐清风只能成为雪藏的记忆。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写过无数有关乡愁的诗句,那诗句是那么的凄凉,让人无限惆怅。那是古代的离别,那是想象中的远游。可是现在,这一切都不可复制,不能重现。现代人是在奔忙中谋生,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在无奈中迁徙。

可一个城市不管发展到哪一步,都或多或少地遗留着乡村的影子。一个人不管变化到哪一步,有一些东西都会固执地存留在身体的某一个地方,那是乡村留下的记号。

在城市中生存的人,注定要走一条漂泊的路,注定会越走越远。但是不管走多远。无论是谁都无法忘记回家的路,无法忘却母亲的门。缠缠绵绵在心中飘动的就是那一缕乡愁。

我不想诠释乡愁是什么?梦断复又续,花开花又落,物非人非情人老,那就是乡愁。

看月亮久了,月亮就变成了母亲的脸。

看星星时间长了,那星星就变成了情人的眼。

现代社会,乡愁是什么呢?是愁绪满怀时接到的一个电话,是偶然而至的一条短信?不是,这一切都不是了。一切都不是才知天涯咫尺无乡愁。

那美丽的乡愁啊,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可现在邮票都变成收藏品了。

那美丽的乡愁啊,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可海峡被跨海大桥连接起来了。

那美丽的乡愁啊,是一抹故乡的炊烟。可母亲做饭使用了煤气。故乡的天空变得瓦蓝瓦蓝的。故乡啊,我用什么来寄托我的乡愁呢?

10.乡愁古韵 篇十

这也是为什么但凡古诗词写及离别送别都要悲怆得如同生离死别, 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是真真切切的此去一别不知何时相见。

古人对故乡的眷恋绝对是比今人要深的, 就如同农耕时代人类对土地的信仰一样。古时的游子们, 尤其是深知自己已无法再回到那片故土的游子们, 他们满怀着落叶归根的宿命感, 将故乡摆放在了一个神圣的地位, 仿佛那不再只是一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 而是一个精神慰藉, 一个完美的幻想乡, 供他们把饱经风霜的疲惫灵魂安憩其中, 好让他们有力量继续去与浮浮沉沉的时代周旋。衣锦还乡是这个浮萍一样的群体千古传承的夙愿。

游子才人乡愁涌动时, 必然要一吐为快, 或付诸笔端, 或以歌谣咏唱—后者多集中于春秋之前的时代, 到后来人们就慢慢开始转向用纸笔传情达意了———比如《诗经》中的《采薇》, 战士踏过薇草荒芜的古道, 一遍又一遍地吟唱着“曰归曰归”, 眼见时光流逝却无法改变战势。虽然归家时不复杨柳依依, 只余满目雨雪霏霏, 但至少他有幸归来, 他身后尚有无数未寒的斑驳白骨在哀鸣。

千百年来吟咏乡愁的佳句多如天上璀璨的繁星, 甚至找不出有几人不曾动笔写过乡愁, 而作为受众的百姓群体也是乐于传咏这样的愁绪, 毕竟, 谁人没有尝过相思苦。李白的《静夜思》甚至已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 论生命力, 绝对是历来思乡诗词中翘楚, 这不仅是因为它简洁易懂, 朗朗上口, 更因为它用平白如话的言语道出了许多人穷尽笔墨, 仍不可确切描摹的思乡情境。

同样是写乡愁, 有人写得直白干脆, 比如李白, 一碗酒直接推到你面前, 他都先干为敬了, 你还哪里有理由拒绝, 一口饮下, 辛辣粗犷却回味无穷;有人则写得飘渺愁绪, 比如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中“浮云一别后, 流水十年间”一句, 将变换的时空揉进了浮云中, 溶进了流水里, 恍惚便已是行云流水十年间, 遥遥相隔起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无法再逆转追溯的岁月, 而崔颢的名篇《黄鹤楼》, 在寥寥数语间将游子游历时复杂的心情诠释得淋漓尽致,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白云, 千载悠悠, 这非得是饱经过世态沧桑才可凝练而成的千古绝唱, 日头已暮, 乡关何处, 烟波江上, 难觅归路。

这种愁, 无关婉约与豪放, 不是百炼钢亦非绕指柔, 它的情绪是具体的, 寄托的对象明确且单一, 单凭这一点, 就注定了乡愁与那些伤春悲秋感时伤怀心绪的不同。习于豪放酣畅的诗人难以模仿细腻绮丽的婉约唱腔, 惯于温润清丽的词人亦学不来雄浑粗粝的畅快高歌, 但乡愁, 人人落笔之时都趋于惊人的统一。虽然所经之路不同, 所观之景各异, 但因着那共同的皈依, 他们终究殊途同归。

满怀着雄心壮志远游之初, 都想着要功成名就, 可谁料想, 离别之后, 不仅要忍受光芒未及之时无人赏识的寂寞, 更要经受因长久思念而引起的心灵煎熬。夕阳西下, 断肠人已远在天涯, 那副面容在宏大的时代中被渐渐消磨了锐气, 在风霜中染尽风霜, 在炎凉中疲于炎凉, 然而那颗心却愈加敏感, “乡禽何事亦来此, 令我生心忆桑梓”, 这世上有那么多禽鸟, 柳宗元却偏要认定那是故乡的禽鸟, 这该是敏感到了何种地步。

11.剁椒鱼头里的乡愁 篇十一

然而这并不能算是最美味的鱼头, 川味重麻辣, 鱼头不够鲜嫩。在我心中, 最美味的鱼头, 是家乡的剁椒鱼头, 再进一步说, 是母亲做的剁椒鱼头。

我一直认为, 剁椒鱼头是最能够代表湖南特色的菜肴。一来湖南是鱼米之乡, 菜肴中有鱼, 那是再正常不过;二来, 湖南人嗜辣, 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剁椒鱼头这道菜就是以鱼头的“味鲜”和剁辣椒的“辣”为特色, 风味独具一格, 让很多人吃过之后恋恋不忘。

在我们家乡流行一句话, 吃鱼的男人健壮, 吃鱼的女人漂亮, 吃鱼的小孩聪明。小时候, 我家门口有一口鱼塘, 虽然家境不宽裕, 但父亲总会隔两天就去池塘钓一尾鱼来。我最盼望能钓到胖头鱼, 因为那是做剁椒鱼头的最好材质。胖头鱼当然是俗称, 也有称雄鱼、花鲢的, 它的学名其实叫鳙鱼。南方常见的“青草鲢鳙”四种鱼类, 鳙鱼的头最大, 有俗语是这样说的:“鳙鱼头, 肉馒头”。鳙鱼头肥嫩多肉, 吃起来才够味。

每次母亲做剁椒鱼头, 年幼的我总是眼巴巴站在厨房门口看着, 对其他小朋友的呼唤置之不理。剁辣椒是早就做好一大罐放着的, 不仅可以作为剁椒鱼头的配料用来去腥增鲜, 还可以用做其他菜的佐料。当然, 配料除了剁椒, 还有姜末、豆豉、胡椒粉、葱花、蒜蓉等等。母亲熟练地杀鱼去鳃, 将鱼头剖成两半, 然后撒上佐料放进蒸锅里。不等它出锅, 闻着那香味已经是垂涎欲滴。于是在等待鱼头出锅的十来分钟里, 我会无数次地问母亲, 好了没有?

等鱼头端上了桌, 红艳艳的辣椒衬着嫩白鲜香的鱼头, 更是刺激人的食欲。母亲总是把鱼脑的那部分夹给我吃。小时候的我可不懂得谦让, 母亲夹给了我, 我埋头就吃。那肉质是鲜嫩无比的, 鱼脑更是鲜辣滑香, 入口即化。吃得兴起, 我干脆用筷子将鱼脑捣碎, 用一根吸管吸着吃, 一直吃到鼻头冒汗。那一种爽快, 无法言传。母亲总是宠溺地看着我吃, 她只吃些零碎。往往我是连盘子里的汁也不放过的, 把它们都拌在米饭里, 用来下饭。只要那餐有剁椒鱼头, 我总会多吃一碗饭。

毕业后留在异乡工作, 吃过各种做法的鱼, 还专门寻湘菜馆去吃剁椒鱼头, 但总觉得不如母亲做的好吃。也曾学着自己在家做, 但是找不着个中真味, 不是太老就是太腥。于是越发地想念母亲做的剁椒鱼头。

过年回家, 一进厨房就看见大水缸里养着好几尾胖头鱼, 我惊喜得叫起来:“妈, 家里买了胖头鱼啊, 我要吃你做的剁椒鱼头!”

父亲笑骂:“你个傻妹子, 那就是买给你做剁椒鱼头吃的。你妈知道你爱吃, 特意买回来养着, 好几天了呢。天冷, 怕鱼会冻坏, 每天还特意兑了热水, 换好几次水。”

母亲站在门口傻傻地乐, 眼里满满是见到女儿的欢喜。

12.东亚的乡愁 篇十二

汉字之所以面临过如此窘境,一则因为在西方“近代”、“科学”和“民主”的比照下,人们过多地强调了它所裹挟的意识形态成分——“封建主义的文字载体本身,就是近代化的巨大阻碍”;二则因为汉字在掌握上确实有难识难读费时费力等特点——“千百万字的汉语,使学问的普及难度要远远大于二十六个字母的排列组合”(参见仓石武四郎:《汉字の运命》,岩波新书一九五二年版)。然而,不要说汉字的母邦中国,就是声称“汉、洋既俱属他国,何不可舍汉而从洋”(南部义筹语)的日本,也没能真正完成这场“文化大革命”。相反,东西方文化汇合的结果不但没有使汉字消亡,反而极大地刺激、丰富和强化了汉语的潜质、语汇和功能。在日本,一度的“和汉对立”竟因“洋学”袭来而再度联手,甚至明治二十二年(一八八九)政府在通过“学校令”首次整顿大学制度时,“国学”逞威于幕末的毒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消解,学院式的“和汉文学”(和文学、汉文学、汉学)开始出现,“国史”、“国文”和“国语”也进一步以学科领域的形式得到组建。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史学,既是从国学当中析出的汉学部分,也是从汉学中析出的国学部分。由于“汉学”和“洋学”的对置并不表明日本人排斥洋学,而是如何实现两者间的互补与合作,因此,中村正直(一八三二——一八九一,汉学者兼洋学者)的话,部分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真实信息:“有汉学之基者而进于洋学,常显非常之功效”,“观今日洋学生徒中森然挺立头角且可托万里前程者,皆乃汉学功力深厚者也”。反过来,那些没有“汉学之基础”而只习英学者,则“惟语学可以上达,亦皆进至所难而止”(《汉学不可废论》,见“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6《文体》,岩波书店一九八九年版),而“将来有欲大入洋学之堂奥者,必先大力涵养汉学功力”(牧野谦次郎:《日本汉学史》)。黑住真教授指出:“明治人及其社会在各种场合都不断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即‘洋学’是竖立于‘汉学’基础上的学问。”(《近世日本社会と儒教》Ⅰ-6,ぺかん社二○○三年版)

然而,这同样不能证明日本对汉学的“合理主义”观念论就没有批判。一大批明治精英曾严厉地指出过汉学者的固陋,认为其万事皆备然而粗疏笼统的弊端倘不加以克服,汉学的学术生命将为之终结。由于态度相对理性,所以日本人对西学的连类格义功夫,似不比中国人差。特别是明治时期,其领域的对接范围、速度和程度还要广于、快于和精细于中国人许多。一个典型的事例是,近代以来日本人所译概念的受众,已远超严复者不知凡几,致使严译术语不要说在日本,就是在后来的中国人当中也少有使用者。

“和制汉语”的登场,是东亚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根据日本官方公布的数据和学者的研究,出典于现代日本文献的汉语词汇,共计四百五十六个(《中日现代汉语对照词汇表》);近代词汇五百一十九个(《汉语百科大辞典》)。我之所以相信大家都会对“和制汉语”抱有浓厚的兴趣,是因为现代中国人很少能想到平素随口就来的大量日常用语,居然会来自日本;也不太敢相信几千年的古老汉语竟会有如此强韧的更生力。这些在幕末明治期曾一度被称作“新汉语”的语汇所创出的新概念竟如此丰富,以致“概念”一词本身,也出于日本人的创造。陈力卫的研究成果显示,由于“观、学、性、觉”等语尾词的采用提高了新汉语的造词能率,因而不仅为日本吸纳西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经由留日学生对日本著述的大量翻译,还使流风所至,遍及中国、朝鲜和越南,一时间竟造成了学术话语的“逆输入”景观。由此而形成的近代知识结构和共有价值体系,对各国的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制汉语の形成とその展开》第四章,汲古书院二○○一年版)。

但是,由于这些造词在形式上仍然是汉字的组合,因此,正如“新汉语”一词所明示的那样,虽说这是对西洋知识的翻译,但本质上仍不过是汉语对新事物的格义和摹写。这恐怕也是日本以外的东亚地区能够迅速接受和使用日式汉语的原因之一。沈国威指出,日本人在翻译西方概念时曾采用了直译(翻)、意译(义)和音译(音)三种处理方式。其中,幕末明治之际多行直译;明治启蒙者如福泽谕吉和西周等人多行意译;进入大正阶段,音译才渐成主流。用片假名来表记的音译词汇固有快速便捷的好处,可意思的直观性却因假名本身的纯粹表音性质而无法像汉字那样一望便知。由于这种弊端因外来语数量的激增而越发积重难返,因而近年来日本人开始担心,认为这样下去将造成汉字文化圈无法继续与西方共同拥有新概念的结局。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正在从事的研究工作,就是如何用汉语翻译词来代替音译词。沈氏认为,江户兰学者的工作,将会给这项研究带来有益的启示(《阑学の语と新汉语の创出》,见《十九世纪中国语の诸相》,雄松堂二○○七年版)。而我以为,这种启示如从一九七八年以来中国三十年的语汇现代化经验中去获得,意义可能会更大些。由于再复杂的现代科技术语,一到中国环境都几无例外地变成富涵中国文化意蕴的汉语,所以现代日本所遇到的语言难局,在中国人看来好像并未构成问题。这意味着,作为锤炼了数千载的高度成熟语言,汉语不但可以应对东西世事的万端变化,还足以使任何无视“六书”造字原则的纯注音符号日益显露出意义的干瘪和苍白。事实上,这笔弥足珍贵的巨大文化遗产,不但成功地迎接了梵文的挑战,为佛教创造了覆盖东亚并足以向印度“逆输入”的灿烂宗教文化,其在近代文明的狂飙骤雨面前,亦未尝不卓然挺立,实现了那些决计向“蟹文字”全面投降者所无法想象的自我更生。由于汉语的出色表现并没有构成近代化诠释的语言障碍,这就给即将完成现代化改造任务的东亚地区提出了区域文明该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课题本身,触媒于东亚各国互补互动和合作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的今天。历史上,“衣冠唐制度,诗书汉文章”,常被人用来状摩东亚地区曾经有过的黄金交往期。那个时候,东亚四国用以交流的文字形式是文言(日韩越称之为“汉文”)。口语的不通之所以没有构成四方交流的障碍,是因为彼此间通行着一种既可达意又不失亲切的交谈方式——笔谈。笔谈又称“笔话”和“笔语”,是只凭纸墨笔砚即可相互认知的沟通手段。在日本,五世纪初应神天皇之前并无文字,但日本人见到汉字的时间可能会比较早。有一种说法称,日本孝灵天皇四十五年时,秦始皇即位。始皇好仙,派人赴日求长生不死药。日本则反索五帝三皇书,始皇送之。其后三十五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故孔子全经得存于日本,且此事曾见于“异朝之书”云云(北亲房:《神皇正统记》)。秦始皇派徐福(市)东瀛求药事,见诸《史记·秦始皇本纪》,而“异朝之书”云者,当来自欧阳修《日本刀歌》的一句诗:“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文忠公全集》卷十五)。后来的《文献通考》和《琅邪代醉篇》所载,亦均本此。在尚未得到事实的确固证明前,这种说法只能被视为美丽的猜测(《善邻国宝记》卷上,集英社一九九五年版)。实际上,六世纪以降,汉字才开始了大量涌入日本的过程——这当然有赖于佛教和儒教的东传。汉字的力量十分巨大,以至“倘无汉字文化的作用和刺激,以往缓慢的氏族联合就不会朝规模庞大的国家统合方向迈进”(黑住真语)。六世纪末的隋唐帝国,无疑给日本带来了更进一步的影响,所以七世纪时,日本又踏上了“律令国家”的道路。到了八世纪的奈良时代和九世纪的平安初期,该过程才大体完成。也就是说,从五世纪到九世纪这一堪称确立了日本古代国家框架的约五百年的时间里,日本的通用文字为汉字,文章亦只通行汉文。作为律令国家之文化象征的八世纪汉诗集《怀风藻》和九世纪前半叶缤纷涌现的敕撰汉诗集等自不待言,在人们看来几乎是古典之古典的《古事记》、《日本书纪》和《万叶集》等,亦全部以汉文书就。而且,即便八、九世纪已成为过去,日本人的记录手段仍无甚改变。不用说作为正史的六国史、律令格式及其注释、诸种公文和公共记录的撰写和记录方法一仍其旧,就是男性贵族们的日记和备忘录、佛教儒教的经典、教学书和修法书等,亦继续以汉字的形式来书写。中间虽有变化,但以汉文记录的传统,却一直被保存了下来(参见黑住真前揭书章节)。日本的汉文使用能力既然如此发达,中日之间的口头翻译作用便没有获得特别凸显。例如,雍熙初年(十世纪末),日本僧人然来到宋朝,“献其国职员令、年代记”。然“然善笔札,而不通华言,有所问,书以对之”(《善邻国宝记》卷上引《杨文公谈苑》)。到了江户时代,“问答需凭笔”、“言谈在此书”,就更是中日人士相互了解的不二方法。在日本“锁国”和中国“海禁”的特殊历史阶段,类似的问答活动,不但有助于相互了解,还极大地加深了彼此间的交谊。华人启堂等三人漂流日本期间,与日人秋岳交游有日,蒙眷甚深。后因日方清港令已下,乃不得不去。及涕泣揖别,亦以笔语赠答:

启堂云:清港以来,经乙百多日。辱眷之厚,譬之无言。奈现刻叙别,不觉泪下。望我公台下,在留本处,时时相见谈心,〔许〕之麽。

秋岳云:二十八字二只(首),代笔语,聊眷眷之情。情长言短,我棣台三位照鉴是祈——人事从来梦等闲,忽逢清港别琼山。兹身设得分为二,一个随君一个还。屈指六旬舱里过,恩情更比弟昆多。管城写道谈心处,不信人间有汉和。(《得泰船笔语》,见《文政九年远州漂着得泰船资料》,关西大学出版部一九八六年版)

类似的佳话,不胜枚举。笔谈不但表现出日本人不菲的汉文功力,由此而引发的人间情谊竟也如此深厚,一句“不信人间有汉和”的肺腑话语,已足令当代人士唏嘘嗟叹,感慨有加了。

与日本相比,朝鲜与中国的交流要更早,也更频繁些。但韩人何时开始接触汉字,历来说法不一。据韩国最古的史书《三国史记》卷二十四百济近肖古王三十年(三七五)“古记”所载:“百济开国已来,未有以文字记事。至是得博士高兴,始有书记。然高兴未尝显于他书,不知其何许人也。”实际上,汉武帝早于公元前二世纪初就在朝鲜设有四郡,公孙康于四世纪初又在南部设带方郡,说明汉字应更早传入朝鲜才是。唐朝初年,韩人一般的汉文修养提高颇大,后起直追的新罗尤其如此。这有赖于其不懈的联唐政策,也跟汉文具有特殊的外交功能有关。唯此,它收到了与日本类似的效果,以至于文武王说:“强首文章,自任能以书翰致意于中国及丽、济二邦,故能结好成功。我先王请兵于唐以平丽、济者,虽曰武功,亦由文章之助焉,则强首之功岂可忽也!”(参见《旧唐书·高句丽传》、《三国史记》卷四十六及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第三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七年版)。从大唐行军总管薛仁贵和文武王讨论唐新联军攻略高丽、百济问题的信札中可知,汉文在当时中朝间所发挥的作用,的确十分巨大。如果推察不误,则文武王的“报书”亦当出自强首之笔(《三国史记》卷七《新罗本纪》第七)。当然,这一统一作用的发挥,与高丽和百济的文字形式早已是汉文有关。在嗣后的《李朝实录》当中,中朝汉文文书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而不管是出于善意的了解还是用于防范的刺探,一部《燕行录》,已使这类交流活动登峰造极。如果仅仅在文字的意义上套用日本人秋岳的那句诗,则“不知人间有中韩”似乎更能表现那个时代的中朝交流特征。

与此相似的,是汉字在越南的传播。研究者指出,汉字进入越南,当始于汉武帝元鼎五年(前一一二)。这一年,汉帝国在越南设置了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据说,当时已有若干通晓汉文的越人,并担任着郡县的下级官吏。随着汉文修养的日益加深,越人对中原的文化认同渐趋强烈,以至于东汉末任交趾刺史的李进竟向汉廷上言:“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登仕朝廷,皆中州之人,未尝奖励远人。”(《大越史记》外纪三《属东汉纪》)降至唐代,安南人士游学中原者益众,且频与中原名士王维、杨巨源、贾岛等交游,诗文唱酬颇多。东晋时,尽管安南已告独立,但汉文的地位非但未见削弱,反而在南宋中叶的陈朝,变得愈加牢固。这一方面有陈氏先祖来自中国的原因,也与中原文赋已成为国家取士和文人晋身的标准有关。至于黎朝(明宣德年间所建),因直接仿效大明科举之制,遂使那里的整个文教形式与中原和朝鲜益发逼肖,这种景象,一直持续到清乾隆年间(参见朱云影前揭书第三章)。

实际上,有如此“共同”点的王国,还不止于日、朝、越三方。在容易被人遗忘的琉球群岛,也同样刻录着并不亚于以上三国的类似印记。虽说琉球王国与中国的正式交流始见于《明史》的记载,但民间层次的贸易往来,却发端较早。而且从一四一○年(永乐二年)到一八六六年(同治五年)约五百年的时间里,琉球一直都接受着来自中国的册封,中琉之间不仅贸易往来频繁,彼此还发生了深刻的政治关联。作为一种珍贵的文化遗留,今天的“首里城”,仍到处弥漫着浓重的古典中华气息,无论是楼阁门阙,还是雕梁匾额。为了提高当地人的汉语使用水平进而普及汉语的使用面,琉球还实行了“官生”(国费留学生)制度,不但往南京国子监(明)和北京国子监(清)派去留学生,而且民间的许多人士也纷纷浮槎福建,自费“勤学”。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赴华留学之前,一般都要接受类似于今天“预备校”学习的中国“官话”训练,久则渐成定制。专供这种学习之用的汉语教材,如《学官话》(一名《尊驾》)、《官话问答便语》和《白姓官话》等,亦不一而足(参见濑户口律子:《学官话全——琉球官话课本研究》,榕树书林二○○三年版)。据载,琉球与中国之间的函件往来,行文典雅,用词规范,是标准的汉文。起初,琉球的对日官函大体照顾日式的汉语表达。但是,随着与中国关系的日益加深(日本方面的说法,过多强调日方对琉球行“大君”号的时间转折[庆安二年,一六四三年]),琉日之间往来官函的汉文风格,越发朝规范方向发展,并且这种风格还在日本的延宝、正德年间(一六七三——一七一五)得到了确定(参见见山和行:《琉球王国の外交と王榷》Ⅱ,吉川弘文馆二○○四年版)。

琉日的对话手段,同时凸显了汉文作用的另一重要侧面,即作为东亚共有语言形式的汉文,还自觉地承载起中国外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功能。康熙年间出使清朝的阮公沆在诗作《赠朝鲜国使俞吉一、李世瑾》中咏道:“地各东南海际居,计程一万又零余。威仪共秉周公礼,学问同尊孔氏书!”(《越南辑略》卷二《诗选》)《惺窝先生文集》中有日本近世大儒藤原惺窝与朝鲜硕学姜沆(日朝交战时被掳至日本)的笔谈实录。其间固有两国交恶的阴影,但日本知识人的向学精神和由此生发的两国学者交谊,至今仍被传为佳话(见《藤原惺窝集》卷上,思文阁一九四一年版)。江户时代,“朝鲜通信使”在与日本的百余年交流过程中,所采行的也正是笔谈形式(阿哲郎:《近くて远中国语》第四章,中公新书二○○七年版)。汉文笔谈,可以使当事人直入双方的心灵世界,它加深了朝日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致使时任对马外交官的雨森芳洲感慨道:“贵国(朝鲜)之于我州也,诚信眷恤百年有如一日。”(《雨森芳洲外交关系资料书翰集》《笔语》)据称,标志其对外关系理念发生巨变的《交邻提醒》一书,即形成于他的外交生涯中。笔者踏查“对马历史民俗资料馆”时注意到,在“朝鲜国通信使之碑”的旁侧,伫立着凝结芳洲外交思想精华的“诚信之交邻”石碑。当然,从日琉赠答文书中,人们也不时可以看到丰臣秀吉对琉球野心的如实记录——“欲弘政化于异域者,素愿也。”(参见《新订善邻国宝记》,集英社一九九五年版)

无论汉文交流史上有过怎样的悲喜哀乐,当我们今天也试图做如此交流时,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却横亘在面前:经过一个半世纪的西学冲击,东亚诸国的文字表述形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异。不但日本的汉字使用量大为减少,朝鲜半岛的通用语也大多实现了“无汉字化”,而越南文字,则完全罗马化了。即便在汉语母邦中国,除台湾和港澳外,普及了简体字的大陆,文字的表现形式亦因几套改革方案的偶尔混用而不时招致混乱,甚至许多人文学者连“识繁用简”的基本要求也无法做到,当然也就不要指望《大清史》的撰写者们还会用文言来承载起浅近轻盈的白话文所无法承载的厚重时空了。

东亚各国的语言出现今天的状况,有着可以理解的原因。近代的落后,使汉文母邦的中国亦不得不发生文字上的变革;而族群文化的自觉,则早在西学冲击前,即有过文字形式的变易诉求。日本曾发明过出于学习汉文之实际需要的“假名”和“环读”法,也掀起过“国学”情绪主义激荡下的“去汉字”运动;越南陈朝时亦有过用自身文字“字喃”来写作所谓“国语诗赋”的时代,尽管响应者不多;而朝鲜李世宗时更出现过欲以“谚文”来抗衡汉文的阶段,时副提学崔万里还为此专门上疏,斥之为“舍中国而同夷狄”的“文明之大累”。但所有这一切,与西学新文明冲击下的变化强度,都无法相比。据统计,日本于昭和三十五年(一九六○)限定汉字为一千八百五十个,外加不常见的九十二个字;韩国一九五七年规定汉字为一千三百个,一九七二年八月又公布恢复汉字一千七百八十一个;越南自被法国占领后则完全改用罗马文字,而朝鲜的日常行文当中也已见不到一个汉字。至于琉球文字的无奈消亡,还与其堂皇的王宫遗存构成了一种反讽,这在感觉上有点像美国人给印第安人建立的博物馆。毋庸讳言,在“民族—国家”理念甚嚣尘上的阶段,“去汉字化”本身即暗藏着“去中国化”的动机和情绪。对中国人来说,需要面对一个矛盾的事实,即:尽管这种排斥给区域既有文明带来过撕裂的创痛,却又无法否定其国际法框架下的主权表现意义。然而,问题的关键似乎并不在此。朱云影指出:“今日各国那些汉文古典,多已被束之高阁,各国青年能读懂他们祖先著作的,恐怕已无几人。这不能不说是东方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见氏著前揭书章节)早年,黑住真教授的话亦引发过我类似的感慨。他认为,今后除极少部分外国的专门学者外,真正能对东亚史进行深入研究者,大概只有中国人了。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这取决于中国学者的汉文优势。这意味着,西学的冲击和褊狭民族主义的无节度滋漫,可能会带来这样的危险,即倘若不采取必要的挽救措施,东亚各国自身的历史将发生人为的遗失。而且,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东亚横向国际关系的很多关键点,往往存在于纵向的历史纠葛中。如果这类问题得不到认识和解决,东亚未来的横向联合将会因对历史的无知而变得一筹莫展。

上一篇: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团委学生会办公室考核制度下一篇:以独立为话题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