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想学生作文(共13篇)
1.清明感想学生作文 篇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呀,清明即将来到,有谁不思念自己已故的亲人?每当这时,爷爷那亲切和蔼的笑容便浮现在我的眼前,令我的双眼一片模糊。
我的爷爷生前曾是一位军人,十分吃苦耐劳.在我的印象中,他总是忙碌的,不仅给儿女们无私奉献,而且时常热心地帮助左右邻居.每当双休日,我和妹妹他们都要到爷爷家吃饭。爷爷总是笑呵呵地迎接咱们,慈爱地抚摸着我和妹妹的头,说咱们又长高了。吃饭时一家人其乐融融,谈笑风生,我和妹妹抢着为爷爷斟酒……
可当我听到爷爷病倒时,一下怔住了。病床上,我紧紧拉住爷爷的手,心中如刀绞一般又有无数虫子在撕咬着。那还是爷爷吗?因为多次化疗的关系,爷爷的头发即少又白了许多,脸上血色全无,指骨分明,苍白的好似一阵风随时都能吹走,很难与平时健朗,活力十足的那个人相比,心又被再度揪了起来。
爷爷很坚强乐观地接受每一次难以想象的化疗,依旧坚持写日记.尽管已竭力治疗抢救,可由于癌细胞的扩散,爷爷安然离咱们而去.
下葬的那一天,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我的心就好比这天气,没有一丝阳光,一种欲绝的悲痛痛彻肺腑,令人窒息.所有的人都沉默了,泪水如泉涌一般.我用力咬紧嘴唇,拼命把呜咽声压下去,可无声的泪仍然像断了线的珠子滚滚滴落,眼前一片迷茫,寒风如利剑般扎入人心,脸上不知是雨还是泪.结束时雨过天晴,也许老天眷顾吧!
又到清明时,爷爷,您是否能在天堂听到我内心深处的呼唤?是否能感应到我对您的思念?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您定会为有这样的孙女而自豪,我会努力地朝自己的奋斗目标拼搏,一定!
2.清明感想学生作文 篇二
鄂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4课。
设计理念
独辟蹊径探索如何利用课文教写法。心动智慧生。积极创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文贵自悟忌耳传。依据课文写作特点,创设情境,将学生置于场景中,唤起情绪,激发情感,体悟生活,寻找生活与文字之间的契合点,激发表达欲望,在自主合作中完成阅读和写作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 对重点句“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进行理解,培养学生阅读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了解北宋时期的风俗人情。
2. 课件:一幅滚动的《清明上河图》。
3. 音乐《:清明上河图》《望江南》《故宫三部曲——故宫的记忆》。
学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穿越北宋——领略汴京郊野的春光
(一)游戏导入,进入情境
1. 猜谜语激趣。老师出个谜语给大家猜猜。一个邮差急匆匆地送来了一封信,老师急忙打开它。打一个地名。(开封)——到底是封什么信呢?我看看,原来是一封邀请函。北宋人民邀请咱们六(四)班的同学去汴梁京城游玩。这汴梁是哪里呀?这汴梁就是开封,一千多年前是北宋的都城。同学们想去吗?有人问了,咋去啊?坐时光穿梭机去。由于时光穿梭机的座位有限,不能大家都去。不过,没关系,我们会随时传送信息给留下来的同学。
2. 玩穿越,制造情境。教师设置登机场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我指挥——排队、登机,系好安全带。穿梭机起飞!第一站:民国;第二站:清朝;第三站:明朝;第四站:元朝;第五站:南宋;第六站:北宋。
3. 制造悬念。河南开封曾经是北宋的京城,相当于现在的北京。老师真想知道那时的东京汴梁到底是啥样的。
(二)领略宁静市郊的春光
1. 播放古曲《清明上河图》,打开课件《:清明上河图》第一部分局部图——汴京郊野的春光。(留下来的学生背对着黑板坐,不可以看课件)
2. 介绍市郊。请同学们睁开眼往下看,下面就是东京汴梁的郊区,把你看到的景色说给没来的同学听听。穿梭机降落,大家到处走走看看。谁愿意给没来的同学介绍一下汴梁郊区的风光?(请学生听完同学的介绍后谈感受,观图后评价一下同学的介绍)
3. 朗读课文,领略春光,学习写法。
1教师朗读课文描写郊区的一段,引导学生思考:对比同学所描绘的郊区,你认为是你们说得好还是作者写得好?为什么作者写得好呢?(学生汇报。答案可以不着边际)
2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笔下描绘的景色。
A. 课件分组出示四组词语。
第一组:薄雾小树林农舍农田
指名学生读,强调“薄”读bo,第二声,少的意思。提问:这组词语把我们的目光拉向了哪里?(板书:市郊)
第二组:初春清晨枝芽萌动农舍掩映 农田初绿
请学生齐读词组,感受春光:一读词组,你读出了什么?(生机)再读词组,你读出了什么?(生机)三读词组,你读出了什么?(还是生机)
第三组:阡陌纵横条条道路汴河码头
指名学生读词组,解释“阡”“陌”的意思,强调“汴”的读音。补充资料:据说北宋已经掌握了精耕细作的技术,粮食产量大大提高。这组词语又把我们的目光拉向了哪里?(田埂上、道路上和水路上)在这条条道路上,有——(引导学生接读)
第四组:春耕的人们赶集的人们搬运工人
教师提问:想象一下他们都在干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你们看,这条条道路上的这些人,起那么早,他们是带着希望出发的,就像这春天。这路,就是他们的希望之路,这脚印就是他们洒下汗水的印证。
B. 教师引导:这市郊宁静又不平静,为什么?这市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的第一部分内容)一句话,作者就是要告诉你们——(初春的市郊正孕育着无限生机,一切蓄势待发)
3浏览课文,体会分号的作用。
A. 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的第一部分内容,思考:这部分有一个标点用得相当好,是哪个?(分号)为什么这个分号用得好?学生汇报。
B. 再读课文,体会分号的作用:好,大家现在回放一下我们来到市郊上空降落的情景——在高处我们向下俯视,放眼望去,一片郊区景色,有小树林、农舍、农田;视线逐渐拉近,然后聚焦到道路上,最后到人。
分号前部分描写的就是景物,分号后部分主要是抓住人物来描写的。由景及人,有把我们的目光从高处往低处拉近之感。随着镜头越来越近,视线越来越清晰,最后让我们看清了隐隐约约的人。前者让我们感受到了春意,后者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气,一句话,北宋市郊,一片春光。
4合作探究,对比之中感悟写法。为什么我们说得不好?我们是看见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作者呢?(学生合作探究后汇报:围绕一个主题,选择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特点,突出主题)
过渡:这市郊咱们也看得差不多了,这往京城咋走呀?谁知道?听,有铃铛声传来。远处有一队人马驮着大包小包走了过来。穿过树林,走过小桥。哈,原来是范修浪带着队伍去城里赶集。那我们就搭伴和他们一起走吧。
二、兵分两路——感受汴河码头的繁忙
(一)兵分两路
移动《清明上河图》长卷,老师一边走,一边和范修浪他们聊天:你们这大包小包都驮着些啥?(粮食、木炭……)哇,你们看那船,这宋朝人可真勤奋!一大清早就在搬运货物了。唉,那不是吴东昊他们嘛。吴东昊,你们好勤奋啊!你们搬运些啥?准备运到哪里去?原来你们也去京城啊。能不能搭个便船?(没问题)班长杨金玥你带一部分同学跟范修浪“大叔”走这边的陆路,我们跟吴东昊“师傅”乘船走水路。咱们兵分两路,一会儿到城门口集合。
(二)开拔京城
播放《望江南》,移动《清明上河图》长卷,教师提问:顺着波光粼粼的汴河,船向京城驶去。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如何?有何感想?(学生汇报)
(三)繁忙的码头
1. 远望虹桥。
1教师引导:瞧,前面就是汴河码头。远远望去,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桥、船、人、房屋)这座桥叫虹桥,形容一下。知道为什么要做成拱形的吗?仅仅是因为好看吗?宋人真了不起!这个地方叫汴河码头。什么是码头?全国各地的货物都运到这里来,然后城里的东西又运往全国各地。
请同学们往汴河两边看——人来人往;桥上看——人来人往;桥下看——船来船往。这船上也是人。一句话,人真多。
大家知道,流动人口多的地方——商机无限。再看桥头、沿路地带,叫卖的,摆摊的,做点小生意;看这些房子,是茶肆、旅店,给这些来来往往的人歇歇脚。原来这来来往往其实就是——忙来忙去。
2发挥想象,谈谈对汴河码头的初步印象:你看到的,听到的,由此想到的——(忙碌)
2. 近观虹桥。
1打开课件《:清明上河图》第二部分局部图——繁忙的汴河码头。
教师引导:说着说着,咱们就到京城门口了。大家在附近走走逛逛,想吃点啥自个买。看看来来往往的都是些什么人?都在干什么?看谁观察仔细。一会儿等杨金玥他们赶来,大家再一起进城。(学生观察图片后交流汇报)
教师出示《清明上河图》过桥局部图:同学们看,那只船好大啊!造船的人真是能工巧匠!快看,船要过虹桥了,这么大的一只船能过去吗?
学生观察局部图后,展开一次模仿秀:你在干什么——放倒桅杆;你在干什么——撑篙;你在干什么——盘绳索;你在干什么——指挥,是个船老大呀;你在干什么——喊号子,加油;你就是那个翻过桥栏杆的人,你要干吗?你就是岸边那个挥手之人,你又在干吗?……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船最后过去了吗?(过去了。因为大家齐心合力!鼓掌!)好紧张啊!
2说说此时此刻你的感受——紧张繁忙。
3. 说说汴河码头。
1师:你准备如何给没来的同学介绍汴河码头呢?(学生汇报。请没来的学生评价:先对汴河码头的印象用一个词进行概括,观图后再对同学的介绍作评价)
2教师请学生回忆“市郊春光”一段的写法,提问:你能举一反三吗?(我们可以按照乘船由远而近的顺序,围绕“繁忙”来作介绍)
(四)朗读第3自然段,学习作者的表达
1. 第3自然段一共写了几句?全班一起朗读前5句,男生朗读后3句,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汴河码头繁忙的景象的呢?
2. 读课文,体会点面结合写法的作用。
1见过拍照吗?课文第3自然段哪部分是广角镜头?(1~5句)哪部分是特写镜头?(6~8句)这就是点面结合的写法“。面”就是我们顺着波光粼粼的汴河,从远处看到的景色,是略写“。点”是我们来到近处看到的一个场面,是详写。近处可写的内容很多,比如抬轿子的与骑大马的过桥时的冲撞,驴拉车人推车下桥奔跑的场景,等等,作者为什么选取了大船过桥洞这一特写镜头?这里为什么要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呢?
2师生合作朗读,读出紧张繁忙的气氛,体会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
过渡:看,杨金玥他们从陆路赶来了。下桥穿街,来到一座巍峨的城门楼前。人到齐了,大家集合进城。
三、集合进城——目睹市区街道的繁华
1. 播放《故宫三部曲——故宫的记忆》音乐。打开课件《:清明上河图》第三部分——繁华的市区街道,以此感受皇家都城的气派。
2. 逛京城。同学们,这就是宋朝的京城,大家尽情地去玩,疯狂地去购物。(课件出示京城局部图)
3. 请同学们分享购买的物品,并且赞一赞这京城。(繁华)
4. 质疑问难,合作探究。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知道老师想问什么吗?这里的“繁华”与汴河的“繁忙”有什么共同之处?(热闹)一篇文章里两处都写到热闹,说到热闹自然免不了写到人多,那么该如何写人多呢?
1探究汴河码头的“热闹”:顺着汴河,乘船而来,远远望去,相对高大的建筑,人是很难看见的,我们之所以可以看见,是因为人多。那么作者是如何准确表达这一感觉的呢?采用了概括性的语言来描述人多,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而这种模糊的感觉正是远望人多的感觉。
出示句子,读:行人众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2探究京城街市的“热闹”:来到街市上,我们既可以清清楚楚看见形形色色具体的人,也可以感受到人多的拥挤。因此街市的人多该如何写呢?学生汇报。
出示句子,读:街市上,士农工商,男女老幼,骑马的,乘轿的,购物的,叫卖的,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小结:作者就是这样写出了变化,写出了人多,写出了热闹。结合第一部分写人,有三处写“人”,我们不难发现,写作角度都是从生活而来。
3除了写人多热闹,你觉得都市的繁华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再读第3自然段。解释“鳞次栉比”,再次强调:码头的建筑是“房屋错落”,京城的房屋是“鳞次栉比”,注意表达的准确性。
5. 征集对联,收束本段。同学们,玩得开心吗?玩得尽兴吗?还想玩吗?可是前面戛然而止。想想前面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还是街市,那么可能和这里差不多,无非是货物、房屋和市民游客。还有可能就是——皇宫。皇宫重地,不可入内,因此也就无法看见了。
这也是我们跟京城告别的时候了,说说此时此刻的心情。同学们,我们就要离开京城汴梁了,临走前,老师想征集一副对联,贴在京城城门上留作纪念。谁来试试?(板书“: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
四、纵览全图——珍贵的《清明上河图》
(一)复述
1. 浏览《清明上河图》三部分内容,画出描写三部分内容的第一句话。
“初春的清晨薄雾尚未散”“顺着波光粼粼的汴河”“下桥穿街,走过一座巍峨的城门楼,便来到最繁华的街市”,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
2. 按照这个顺序复述《清明上河图》的内容。
(板书:市郊春光—码头繁忙—街市繁华)
说板书:清晨,郊野一片春光,人们带着希望出发了,从条条道路来到喧闹繁忙的汴河码头,然后进入繁华的都市。还未尽兴,画面戛然而止,有种意犹未尽之感。
这都市留给我们的印象是——
请给这副对联加个横批:(板书)繁荣昌盛。
(二)谈收获
师:通过这样走一趟(这样一幅画卷),你了解到宋朝哪些信息?
再次观图。数数人物——补充:共绘了550多个各色人物;数数牲畜——补充:牛、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数数交通运输工具——补充: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余艘;数数建筑物——补充:房屋、桥梁、城楼等30余幢,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谈此画价值: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三)总结
师:如果让你给本文加一个开头,绾一个结尾,你会如何写?汇报后自读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开头结尾的。
(四)全班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 收集北宋相关资料,体会《清明上河图》所反映出来的相关信息。
3.一篇罚写作文的感想 篇三
冷笑话大王
向后看,再向后看,喂,不是我,继续后看,看见了吗,有一个留着短头发的重量级人物,她就是我们班的冷笑话大王——袁翘楚。
下面,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她生物课上的冷笑话:森林公园,众人不解,这不是我们涪陵的一个公园吗,有什么好笑的?你有所不知,那天老师正以滔滔不绝的专业用语向我们讲述人的由来,是由森林古猿……大概老师只停顿了0.1秒,袁翘楚同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说:“什么?森林公园!”一开始,同学都以为是森林公园的工作者跑到学校来卖票呢!待弄清真实情况,那已从出声憋到现在的笑声就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天花板扑去,真有唐山大地震重现江湖的情景。其他冷笑话不说也罢,
听了冷笑话,你是否想了解一下她的个人资料呢?身高:比我高,至少169厘米;体重:调查中(全班狗仔队都出动了,至今没有这方面的信息,不过,相信知道也没有人敢说)(该同学偏胖——笔者注);爱好:也许是讲冷笑话吧;年龄:全班年龄之和除以77;口头禅:要死呀,娃哈哈……
情景剧也是袁翘楚同学的一个搞笑方式,一天,张航同志也许是作业做完了,在袁翘楚周围闲逛。袁翘楚说:“在做什么哦,游街呀!”张航说:“游街怎么了,总比你游魂好。”(袁同学爱打瞌睡——笔者注)袁翘楚一听,使出了她的必杀之一——狂牛撞,张航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并没有躲避,而是拿出了她惯有的冷静态度,大叫“金刚不坏神……”还不客张航同志说完,他已被袁翘楚撞向5米外的卫生角,张航受尽了心灵和身体的疼痛,见旁边有一个小棒子,就拿起来,以每秒10米的速度奔向袁翘楚,袁翘楚无畏冷笑,从书包里拿出一把伞,自称是唐玄宗给杨贵妃买的。旁人问她:“唐玄宗是谁?”她说:“就是我们家楼上的,经常半夜三更起来唱《长恨歌》,一次气得我不行,就拿了他家走道上的这把伞,”只见他们俩打得昏天暗地,刀光剑影,这时张航使出了她的必杀——打狗棒法再创式——乱劈柴,袁翘楚就这样被洗涮在地上了,张航高兴地唱起了“好呀吗好二郎……”“碰!!”袁翘楚的这一个“碰”不仅使张航脸部的蛋白质得到充分吸收,并且令旁边的一株濒临灭绝的植物伤成了非稀有植物,水分可想而知。
袁翘楚还不服,叫了几个姐妹伙去报仇,张航一出厕所就被扣住,他吞吞吐吐地问:“你们群殴啊?”袁翘楚说:“不,我们单挑,”袁翘楚说着做了几下热身运动。张航舒了一口气:“来呀,单挑,谁怕谁?”袁翘楚等人逼近张航,张航忙说:“不是单挑吗,怎么又成群殴呢!”袁翘楚冷笑说:“单挑就是你一个人单挑我们,群殴就是我们几个都殴你一下。”张航无法抵抗,只有浴血奋战……
事后,张航再也不敢惹袁翘楚了,袁翘楚呢,还是那样,一有机会就撞人,不信你去“挑”他一下,记住,我会帮你——把你背到医院。
这是包自豪同学因违纪被语文科代表罚写的一篇作文。此文从标点、词语到句子未做任何修改,明显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此文一在班上“发表”,立即引起了轰动,同学们一致认为这是包自豪同学最好的作文,并引发了同学们对作文的讨论和深思,后来好多同学在此文的启发下,以班级生活为素材写出了多篇深受学生喜爱的文章。
在近25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遇见此类事情已不是第一次,但此次却引起了我对作文教学的长时间思考,并产生了一些感想。
学生作文的源泉在哪里?
当今中学生,真正从内心认同作文,认为写作文是一件高兴事的学生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学生作文时都感到无米下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
“学本”的同化。“学本”本来是指学生学习的书本,此处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课本。学生从小学到初、高中所读的语文课本,从另外的角度看,就是“作文汇编”。但这个作文汇编里面的文章,所叙所议的几乎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受人敬佩的伟大事迹,几乎都是撼人心灵鼓舞人心的催人上进的励志文章,几乎都是“治国齐家平天下”的荡涤灵魂的怡情佳篇……学生对“学本”的经年累月地学习、感悟、品味、赏析、评价,已经不自觉地被它同化,以为作文都应该像“学本”中的文章那样去选材立意才是前途光明,才是悟透了作文的真谛,才是不枉学“学本”。可学生所生活的时代,是和平幸福的时代,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过的似乎都是平平常常的日子,都是琐碎的生活和学习岁月。因而他们写作文,即使搜肠刮肚、绞尽脑汁都很难找到类似“学本”中的事迹或伟业,把自己所经历过的或听说的与“学本”比较,感觉实难找到相似点。这样的同化,不可避免地把学生引到了“无米下锅”的境地。
“考试”的误导,作为作文教学指挥棒的中考、高考作文,能够获得高分的是哪些作文呢?大量引用忧国忧民自投汨罗的屈原、忍辱负重成就史家绝唱的司马迁、为民族国家牧羊他乡的苏武等历史人物的作文;铺张扬厉、极尽华丽词藻的骈体文;标新立异、花样百出的创新文……每年中、高考后,语文教师都在宣讲满分作文,而学生及家长也在赏读满分作文,当他们看到的都是诸如上述之列的文章后,他们首先想到的,要获得考试的高分,也必须得这样去做:要在历史的星空找到耀眼的伟人以显得自己博学多识,有历史思考,有哲学思维;要尽量避免浅显话、大实话,要极尽自己铺采语言之能事,多用骈体文来显示自己的语言功底和排山倒海的情感,以示自己“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胸襟;要摆脱不温不火的四平八稳的文章样式,绞尽脑汁创新作文形式,要多用诊断书、判决书、说明书、辩论书等形式,写人之未写,以给人独出心裁的“创新作文”形式。这样的优秀作文虽远离学生的生活,但阅卷判官需要,自己也一定要“为赋新词强说愁”,一定要积极努力向“优秀”作文靠拢。可遗憾的是,许多学生写了多年的作文,始终未能靠拢。其实,“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叶圣陶(中学作文指导实例),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心灵的伪装。虽然新课程理论中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这个主体必须是在教师主导下的主体,学生一定是受教育者。既如此,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做出与中学生行为规范不尽吻合的事情是可以理解的,在课堂上像鲁迅小时候逃课、画画等是情有可原的,在校外与“双喜”他们一起“偷豆”也是很难指责的,同学之间取绰号、有纷争并非都是恶意的,搞恶作剧、开过分玩笑也是难免的……这些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虽不高雅,但也不一定低俗。可由于我们的“学本”和中考高考优秀作文的内容皆是胸怀祖国、勇毅刚强、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伟业之事之人,皆是高于学生实际生活的不平凡壮举,久而久之,学生在作文时,只得“屏蔽”自己太普通
的学生生活,把那些似乎“不光彩”的生活事例遮挡起来,要写就一定要写帮人推苹果车,把售货员多补的钱送回去,搀扶盲人过马路……而真实的诸如上课的小动作、给同学取善意的绰号、同学之间的恶作剧等是一定不能写的,否则就是“思想不健康”。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同学作文假大空的根本原因。学生作文的源泉到底在哪里?
学生作文的源泉就是他们自己真实的生活。于漪老师说:“写作材料就在我们身边,如同空气一般无所不在。”前面所录的这篇作文,与当今的一些满分作文相距甚远,可学生偏偏争相传阅,为什么?关键在于它真实地记录了同学们多彩的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学生本真的心灵,真实地描绘了学生心中的“趣”与“乐”,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特别是校园生活,每天在与同学、老师的接触中,会有许多故事发生,会有许多引人思考的成长故事,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敢于写学校、教室乃至家中所发生的并非“高雅”的趣事和乐事。只要认准这个写作的源泉,时刻关注这个源泉,处处擷取校园生活中的朵朵浪花,留心班级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何愁没有下锅的“米”。于潴老师所说的“中学生作文应该情真、意真、理真、事真,力求做到‘情深而不诡’‘义直而不回’‘事信而不疑”’也是这个道理。
而“学本”仅是学生作文的辅助,仅是学生作文的参考,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作文的源泉。如果把“学本”中的名人、伟人、能人视为作文的源泉,那无异于缘木求鱼。我们从“学本”中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可以明白作文在写法上的一些技巧,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但下锅的“米”不在其中。
优秀作文的标准是什么?
当今的中考高考作文,多是“优”在思想的深邃、语言的华美、知识的渊博、形式的新异,虽然是青少年,但作文立意一定要故作忧国忧民的深沉状,作文思想一定要有“治国齐家平天下”的伟大抱负,作文语言一定要有余音绕梁言尽而意无穷的丰蕴之语。这恰恰是优秀作文误入歧途的表现。此时,叶圣陶的话犹在耳边:“再说文学写作,少数中学生或许能够写出很像样的,但是决不该期望于每个中学生。这就是说,中学生不必专文学是原则,能够写文学却是例外。”(《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优秀作文优在学生思想的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生活在普普通通的学校和家庭,社会的纷繁复杂对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学生也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再则,学生本身还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未定型时期,其个性、心理、意志、品质等正处于形成阶段,其思想出现波动、出现反常是非常正常的,他们对社会、家庭、学校、班级有自己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想到的是“玩”和“乐”并非有错,他们有违纪违规甚至搞恶作剧也不见得就是思想低俗。把这些写进作文中恰恰是懵懂少年思想的真实反映,是借作文来关照自己的心灵,是对自己思想的反思和审慎。
优秀作文优在真实记录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只有学生把作文视为生命的成长记录,作文才有出路。学生要作文,他内心必须有一种冲动,而这种冲动恰恰又是他急于倾诉的有感而发,而这个“感”要真切,要真实,那只能是学生在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学生用作文记录自己的生命历程,其实是他们用作文来回顾自己走过的一段路,不管“路”在哪里,不论“路”上一马平川还是坎坷险途,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他们走过了,他们笑过了,他们哭过了,他们一定感慨万千,一定“心有戚戚焉”。这样的作文,货真价实,它不拉历史长河中的伟人、名人、能人来隐饰自己心灵的伪装,他不用满纸华丽语言来隐饰自己思想的空虚,它不借怪异形式来隐饰自己不明白“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迷糊。它是真真切切的成长故事,它是实实在在的灵魂关照。
优秀作文优在语言表达的真实。不知从何时起,中考高考作文说话要用文言文或古白话文,要用大段大段排列的成语,要用连篇累牍的比喻排比……把一个很简单的意思越说越复杂,越说越让人不懂,而这样才能获得高分。而那些浅显易懂的作文,那些成语不丰富、修辞不奇美的作文,是很难获得高分的。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以让人明白易懂为目的。而学生作文是学生自我、学生之间、与家长或老师之间的交流,语言质朴、纯洁、自然才是根本。因此,这里的语言表达真实,主要是语言表达要追求自然、质朴、简洁。朱光潜说:“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要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叶圣陶说:“学生作文要搬弄词藻,讲究形容和比拟,诸如此类,我以为不宜再输入今时学生的意念之中了。”(1981年7越4日《答范守纲》,《语文学习》1991年第1期)
作文朝哪个方向走最佳?
近些年来,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诸如“三级训练体系”、快乐大作文、个性化作文、“三阶十六步”写作训练法、“四步作文教学法”、情境作文教学法、茶馆式教学法中的作文教学、活动式作文教学等等,它们在中小学作文教学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并且有些至今还在产生影响。这些流派中,有的重模仿、有的重思维、有的重过程、有的重兴趣,但为什么没有哪一个能星火燎原,最终在全国推广呢?为什么许多老师感觉这些方法一用起来就成了“淮北的枳”呢?应该说,众多的流派都有它们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地方,那我们的作文教学朝哪个方向走最好呢?是重思维、重模仿,还是重过程、重兴趣?也许黄厚江老师的话会给我们一些提示:“学生作文兴趣普遍不高……主要问题就是教师的作文教学不能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目前的作文教学,可以说有两头没有中间,有知识有方法没有过程。”
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最好的。作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主观内需问题,要学生认同作文,以文章写作为快事。否则,还奢谈作文的其它什么呢?从前录例文来看,学生更喜欢的是用作文来表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来表达自己对同学情、师生情、父子情、母子情等的理解,来抒写自己对学习、生活、活动、幸福等的诠释,从而来充分地彰显自己美好而快乐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学生非常厌恶故作姿态——少年装老成,非常讨厌铺采扬厉——用华丽词藻掩盖内容的贫乏,非常唾弃邪乎的形式——用怪异的形式俘虏看者的眼球。还是喻旭初老师说得好,“作文是心灵的表白,作文是人生的感悟”“作文需要跟生活接轨”。
平平淡淡才是真。鲁迅在《给赖少其》中说:“文章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作文是由多看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与方法的。”学生生涯仅是他们人生旅途中很短的一瞬,在这段人生旅途中,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就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粗一看,似乎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细品味,才发现生命的年轮在渐渐厚实。他们很少或者几乎不可能遇上惊天动地的大事,很少或者几乎不可能赶上让人脱胎换骨的壮业;他们每天所生活的就是学习、锻炼、实践、玩耍,他们所希望的就是在平淡的学习中能多一些乐趣,多一些好分数,少一些老师的批评;他们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前希望快点长大……这就是他们的实在生活,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人为地给他们制造快乐,制造生活感受,当然是难能可贵的,但有谁能把“快乐”和“活动”保持永久呢?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平平淡淡每一天是定律。学生在作文中写自己平淡的生活,写平淡中的不平淡,写平淡中的新奇发现,趣思索、独特感受,才是作文的常态,平淡是一种境界,热闹是一种浮躁。要引导学生感悟平淡,诠释平淡,在平淡中感悟生活的哲理,寻找生命的激情,创造生存的乐趣。
作文是生活的艺术反观,在生活中埋藏有无比丰富的作文材料,在生活中蕴含有拙朴纯洁的语言,在生活中积沉有真实感人的情感力量。鲁迅在《作文秘诀》中用12个字概括了作文之道:“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只要教师转变作文教学观念,认清作文的源泉,拿准优秀作文的标准,确定作文教学的最佳方向,何愁作文教学的明天不美好。
4.清明扫墓感想作文 篇四
一大早,我们三人拿起铁锹、铁锨等工具出动了。我们来到了墓地旁的一条小路上,爷爷昨天已经在那准备好了一堆泥土。我不知道这泥土有什么用。
爸爸跟爷爷将泥土放到一个做工粗糙的双人抬举机上,再泥土抬到坟墓旁边放下。接着,他们将泥土培在坟墓上,用铁锨拍平。爸爸告诉我这叫“添坟”。这里有两个坟墓,一个坟墓埋葬的是我爷爷的父母,另一个埋葬的是我的奶奶。
接下来,爸爸又在地上挖了六个圆锥形泥块,跟爷爷一起,将它们又抬到墓地旁。爸爸告诉我,这些泥块叫做“坟头”,我们准备“上坟”。只见爸爸将两个坟头一个朝上,一个朝下叠放在一起(朝下的那个在上面)放在了坟墓上端。其中一个坟墓上面有两个这样的坟头,因为这个坟墓里面埋葬了两个人。我还亲手为奶奶的坟墓添了坟头。
我们开始祭奠。爷爷将猪肉、馒头、水果等祭品摆好,我跟爸爸肃立在爷爷身后默默地祈祷。祈祷完毕,爷爷烧起了一堆纸,烧着烧着,又扔进去一大把阴钞。这代表把这些钱给逝世的亲人,让他们在阴间用,也表达了后人对前辈的孝顺。最后,爷爷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寄托了我们对逝去的亲人的哀思。
5.清明感想作文 篇五
清明时节,上坟祭祀的日子,串连记忆和恩情的日子,远远近近的坟,看得见看不见的,全着了色,燃了香纸火烛,袅袅的青烟,就在四月的天空里飘,鲜花,野花,都在盛情的开着,开在坟头、陵墓的角角落落,春天的颜色更丰富了,淡了悲哀。
清明时节,也是踏青的日子,好多人从捂了一冬的家里走出来,换了春装,多了好多的色彩,走路或是坐车,从城市散向四郊。人们手上捧着的花束,在春风里摇动着色彩,落了一地春的气息。
不相信前世今生,轮回转世,家人还是不能免俗地带了香纸供品,祭祀给另外一个世界的亲人……火在燃,吞噬着那些黄色的纸,花色的幂币,化成的灰,有几朵飘出来,在四月的晴空里缓缓地飘,像无力的蝴蝶在飞……
6.清明节感想作文 篇六
我们吃完早饭,爸爸开着汽车,载着我和妈妈。迎着朝阳,汽车行驶在和煦的春风中。公路两旁的柳树长出了嫩黄的小芽,山坡上的杏树也开出了粉红色的花朵,几只可爱的小鸟在枝头欢唱,一群群小鸭子在水中捕食嬉戏。多么美妙的大自然啊,我的心情也变的非常愉快!
半个小时后,我们就来到了烈士陵园。我们站在纪念碑前,爸爸沉重地对我说:“孩子,这里埋着很多革命烈士。”我问:“什么人是革命烈士啊?”爸爸语重心长地说:“革命烈士就是那些以前为了我们的幸福,而和坏人作斗争的那些人。他们很多人都死在了坏人的.屠刀下,其中有十五六岁的哥哥、姐姐,也有五六十岁的爷爷、奶奶。我们今天的幸福日子就是他们拿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记住他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好日子啊。”
这时初中作文,爸爸上前献上了我们带来的鲜花,我也把妈妈帮我做的纸绢花放在了烈士的纪念碑前。然后,我们全家人都深深的向着石碑三鞠躬。
7.谈八年级学生合唱活动的几点感想 篇七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感受到, 学校合唱活动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不仅可以启发人的丰富情感, 还可以使学生们在合唱艺术熏陶下, 接受美的教育。更有助于美化心灵, 陶冶情操和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合唱教学中,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式演唱
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小腹, 松开喉咙, 利用哼鸣, 轻声歌唱。而不是一味靠伸长脖子喊唱。用科学的方法, 统一、优美的音色正确演唱, 这是合唱教学的先决条件。
2. 注重精神面貌的训练和演唱内容的情绪表达
无论学生平时的着装和形象如何, 合唱时, 必须保持旺盛的精力, 整齐统一的着装。作品内容的表达, 需要所有演唱者相互协调, 不能因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低落心情, 而将喜悦表达成忧郁或悲伤。
3. 力求均衡, 去除突出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均要求协调统一的声乐艺术。合唱中的不协调, 主观上是由于人生理上的差别, 年龄、性别不同, 声带结构和共鸣不一样造成的。在唱相同音高时会有人感到不适应, 而处在变声期的中学生, 由于声音的不稳定, 在开始接触合唱时, 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扰的现象。客观地讲, 学生表演欲望强, 争强好胜, 因此易出现相互之间比音量、比音高、赶节奏以及相互之间埋怨等不协调现象。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纪律教育, 让学生明确在合唱时, 只要一个人用不同发声位置和方法歌唱, 就会“突出”。因此, 合唱时每位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听从指挥的号令, 不能有任何个人自由发挥的余地。
4. 结合学生实际, 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
在平时训练中所选用的练声曲或歌曲都必须顾及每一个队员的能力, 在选曲中切忌好高骛远。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 学生年龄结构也不尽相同。所选曲目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才能获得较好的训练成果。
8.清明感想学生作文 篇八
摘 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一项卓有成效的改革,通过实施我们团队自身申请的“电动式自动化轴承起卧椅的自主创新与研制”项目,完整的经历了“想法—CAD图纸—模型—实体”过程,增加了学生时期的阅历、经验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锻炼了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科研素质,对小组成员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团队协作;感想
1 概述
为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教育部下大力气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相关制度。
目前,对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推动各地各高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具体要求、实施路径。
事实证明这项改革卓有成效,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9339项,参与学生人数共计120345人,投入项目经费共计4.98亿元。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有1878所高校的5.7万余支团队报名参加,提交项目作品3.6万余个,参与学生超过20万人,带动上百万高校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掀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潮。
结合自身参加国家的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分享一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前中后期经验与感受。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电动式自动化轴承起卧椅的自主创新与研制”。(项目编号201510425021)
2 创新项目介绍
一年前我们小组怀揣着一个梦想走在了一起,起初或许只是对新事物好奇,然而事与愿违我们并没有满意的思路。在一次组员会议上,本着为社会上的特殊人群谋取便利这一思想,我们的想法才从无到有,并且逐渐完善。我们发现特殊群体尤其是老年人腿部肌肉松弛难以从座椅上站起,于是我们便想着研制一种方便老年人站起的电动椅。就这样我们小组一路势如破竹,从竞选的五十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当时我们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正是由于项目来自于我们小组的想法,我们课题组便增添了许多难度,没有研究生学长的帮助、缺乏老师与学长以前的研究基础。这意味着我们要从头开始,并且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
同时我们先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我们小组的优势劣势。优势是:项目可以为特殊人群解决起行不便,想法新颖;该项目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可以实现;项目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急需实现。劣势是:学生题目自拟,可利用的资源少;成员资质浅,缺少经验。
继而我们采用各尽所长的特色分工方法,充分利用小组中各个成员自身的长处,制定了相应安排,使得成员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思维细腻的成员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当前关于本项目的进展、获取知识能力强的成员在图书馆借阅与机械座椅有关的文献进行学习、善于交流的成员联系老师与学长取得外部的帮助。
后面的两个月里,在我们小组兢兢业业的工作下,课题有了初步的进展,我们已经有了申请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的能力,然而这并不是我们最终想要的结果,我们希望能做到将项目提升到国家级。
3 收获与感悟
在我们小组有这个想法的初期,只是简单的认为有了这个想法就能够将其实体化。然而在我们之后的进程中我们意识到由想法到成果要经历“想法—CAD图纸(三维图纸)—模型—实体”这一过程。这无疑打消了我们部分积极性,而在由CAD图纸转化为模型这一过程中,由于我们缺乏相应的材料与设备,也不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几经波折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小组借助了乐高ev3模型模拟了座椅,使得我们的模型得以改进与完善。
3.1 对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理解
对于本科生来说大学生创新与大学生挑战者杯是我们科技创新活动最有效也是最有价值的活动,我们小组在整个创新活动中经历了“申请项目—校级大创项目—国家级大创项目”的过程。在项目初期我们一起有过梦想,中期一同挑灯夜战,后期同时分享累累硕果。大创项目不仅使我们在本科学习的过程中厚积薄发,也让我们在小组的合作中相辅相成,在老师的教诲中耳濡目染。
3.2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对本科生的积极影响
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对于本科生来说是一个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增加本科生的阅历、经验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能培养本科生不怕苦不怕累、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大大丰富了本科生的课余生活内容。
4 结束语
经历了为期十八个月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我收获很大。我认为参加创新项目不仅可以提高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使得自己的思想得以升华。总而言之从创新项目过程中获得的利益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提高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②提高探索创新能力;
③开发了综合分析思维;
④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
⑤为今后的学习以及就业奠定了基础。
如今,社会上的高学历人才已经比比皆是,所以要想从其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的从平常生活中磨练自己。而参与创新项目,正好可以提高自己,升华自己,完善自己。当今国家需要全面人才,我们需要不懈努力,才能跟随潮流,才能将自己的未来把握在自己手中。
参考文献:
[1]钱小明,荣华伟,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7):21-24.
9.清明节感想作文 篇九
清明这一天人们都会去扫墓,拿上水果和白馍,献上供品,鞭炮齐鸣,纸钱纷纷。百姓祭拜祖先,说明后继有人。而烈士陵园里,就会出现一些社会组织和学校自发组织去扫墓,缅怀为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流血牺牲的革命英烈。这样一来,清明则有了更加深刻的节日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文化,也提醒人们应该感恩那些为我们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
由清明节,我想到了那些为伟大祖国的诞生而付出一切的伟人们,以及为革命胜利而壮烈牺牲的战士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有着无数的可供后人追忆的事迹。长征的时候,身为领袖的毛主席把自己的棉被送给了没有棉被的普通伤员,自己却冻得直打哆嗦。抗美援朝时期,毛主席把自己的儿子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上参加战斗,致使毛岸英最后壮烈牺牲。还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志愿军英雄黄继光胸膛堵枪眼……这样的事迹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10.清明扫墓感想作文有哪些 篇十
清明节来临的前一天,全校师生参加了一项十分有好处的活动——去烈士陵园扫墓,同学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戴着鲜红的红领巾,每人手捧一朵精心自制的小白花,神态庄严地列队在高高的纪念碑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听老红军爷爷讲述当年红军们浴血战斗的动人故事……
透过这堂生动的教育课,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渐渐地明白了红军是伟大的,红军是无私的,红军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在长久的革命战争年代,不明白有多少位英勇的无名英雄在战场上牺牲了.他们为祖国,为人民,为这天幸福的生活献出了青春,热血,甚至宝贵的生命.小英雄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为了消灭侵略者,掩护着后方机关和几千老乡,假装带路,把敌人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受到打击,明白上了当,就杀害了王二小.王二小只是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烈士的其中一位,正是由于这些革命烈士的流血牺牲,才会有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要好好珍惜此刻的好时光,认真学习,决不辜负先辈们的期望,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告慰那些长眠在九泉之下的英雄们.
11.清明之后永“清明” 篇十一
今年的清明节已经过去,但是,清明前发生的一幕幕暖人心怀的事件,所带给我们的思考和记忆并没有“过去”。
慎终追远
今年,习总书记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兰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习近平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对前来参观学习的河南省中牟县的党员和干部说:“我们来是同一个目的,我也是来学习的。”并在纪念馆会见了焦裕禄的5个子女和当地部分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习总书记说:“……最根本是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就像焦裕禄一样,把老百姓看成父母……”他说,学习焦裕禄时我上初中,当时政治课老师读报,读着读着便哽咽了,听着听着我们也流泪了。焦裕禄精神影响了一代人。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就是这短暂的一刻化为了永恒。
总书记接着说,我们要看焦裕禄是怎么做的,对照自己,见贤思齐。我们要深入思考一个问题: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间并不长,但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精神财富?
3月,韩国归还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27日晨,韩方22辆车运送437名韩国士兵从韩国坡州出发,一位韩国军人手托一具棺木,每个人口罩下是严肃的面容。相比于韩方对遗骸的尊重,中国人民更是以史无前例的隆重仪式,迎接烈士魂归故里!
“欢迎志愿军忠烈回国,我是中国空军,代号751,奉命为你全程护航。”3月28日8时25分,2架挂载实弹的沈空航空兵某师国产某新型战机确认运送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的飞机后,长机程远森通过机内语音系统庄严报告,随后穿云破雾,以威武严整的战斗队形加入护航编队,护送载有437具烈士遗骸的民航客机飞赴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在沈阳桃仙机场,来自陆军第39集团军的545名礼兵军容严整,以国礼隆重迎接烈士遗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并发表讲话,向志愿军烈士表达最深切的怀念和最崇高的敬意。40余辆军用卡车载着烈士忠魂,在志愿军老战士代表及后人代表的迎接下,驶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看着车辆上悬挂的“烈士业绩永载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你们”条幅,我的眼睛湿润了!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告诉我们: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了。慎终追远是孝道的体现,按照孔子另一位高足有子的说法,也就是仁道的根本。所以过去给皇帝的奏议常有“圣朝以孝治天下”一类的话。普通人家的祖宗牌位上面也总是有“慎终追远”这四个字,表示这是一个讲孝道的家庭。直到今天,一般中国家庭也没有废弃“慎终追远”。虽然很多家庭的祖宗牌位已没有了,但父母去世的丧事还是要慎重地举办,清明时节,很多家庭也还是没有忘了上一上祖坟,烧几炷高香。
孝道得道
而在清明节前,总书记的考察工作,参访焦裕禄纪念馆,会见焦裕禄的子女,并言谈间时刻不忘自己的父亲;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国礼隆重迎接人民志愿军的忠魂回归故里,这就是“慎终追远”,是暖人心,得人心的好事。
孝道本身源于感恩之心,移植于社会就是仁爱。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外界环境给予的许许多多有形或无形的帮助或支持。一个人如果有了感恩意识和仁爱精神,一定会对大自然、对国家、对社会、对团体,乃至对他人心怀感激,并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给予回报。感恩者也就在这种知恩必报、舍己利人回报社会的道德选择中迈向了高贵。
《孝经》中“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传承孝道,先从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做起,然后把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与关爱之心扩散到社会其他成员的身上。这种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方法,不唱高调,不是“高、大、上”的口号,更符合人性,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更能达到回归孝道文化的效果。孝道得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有可能。
12.清明雨上 篇十二
与故人有关,与悲情有关,这样的节日,莫名的失落无处安放。延绵不绝的细雨,将所有的色彩和线条都浸染成忧伤的灰冷,细雨润湿的不仅是万物,更是人心。
不管怎样忙碌,不管路途曲折,有的地方还是要去。鸣一挂鞭炮,焚一叠纸钱,看着随风飘走的烟,自欺欺人也罢,我们可以稍稍安慰一点。
只是“生前床边半碗茶,胜过坟头万朵花”——这世间,有多少生与死可以估量?面对那凄冷的坟头,你是否会感觉懊悔,错过了什么?为花的绽放而溢满笑容,为雨后湛蓝的天空而放慢的步伐,那些生活里瞬间的美好是否因为忙碌而错失?
13.清明节感想优秀作文 篇十三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节感想优秀作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节感想优秀作文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是一年清明时,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柏泉睡虎山给大舅伯扫墓。
这天,天气晴朗,我们坐上公交车去柏泉。车上的人特别多,有的带上鞭炮,有的带上了香烛。阵阵春风送来油菜花的香味。我朝窗外望去,只见路两边一大片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就象一片金色的海洋,有时,还有一大片紫色的花映入眼帘。春天真美啊!
到了睡虎山,我们下了公交车,就看到了人非常多,旁边还有人卖祭祀用品。妈妈买了菊花、纸钱、鞭炮、几柱香、蜡烛。买完后,朝墓区走去,在路上,我们望向远处,那里烟雾袅袅,望向近处,别人正忙着准备放鞭炮,一阵阵鞭炮声在我耳边回荡,妈妈脸色变得沉重起来。到了大舅伯的墓碑前,我们先把蜡烛点燃,然后我就鞠了三个躬,再是烧纸钱,灰烟四处飘散,最后就是洒花瓣。我把花瓣撕下来,洒在坟墓上。可惜大舅伯再也看不到了。
我现在知道了,活着多么幸福啊!
清明节感想优秀作文2今天是4月5号,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早上,我5、6点就被拉起来,胡乱套上衣服,还没有来的及吃早饭,就被塞进车里,向老家出发。
今天的天气好的有一些反常,不但没有下雨,还出了太阳。扫墓要去的地方多着呢!什么老奶奶老姥姥老爷爷——有的地方非常远,但是不管多远,我们每一个点都去了。
一路上我问这问那,叔叔们都说我太小,什么都不和我说,不过我自己倒是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欲断魂”三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这些墓里面,和我血缘最近的就是爷爷了。爷爷在我还没有出生就死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但是我很想知道他的样子。奶奶那里倒是有爷爷的照片,但我怕引起奶奶的伤心,从来不敢给她要。看到别的孩子和他们的爷爷高声谈笑,我心里有羡慕,又伤心。
来到爷爷墓前,伯伯叔叔们开始拔杂草,清垃圾。没一会儿,坟墓就焕然一新。爸爸妈妈麻利的从袋子里取出带印章的黄纸、冥币,在坟墓前烧成灰,给在阴间的爷爷送去钱财;然后摆上圆鼓鼓的鸡蛋,香喷喷的猪肉,红彤彤的苹果——我们把香点燃,双手举香排成三排向爷爷祭拜,随后,我们又燃起了鞭炮。
清明节是缅怀去世亲人的节日,每年我们都会回家扫墓。是啊,没有先人哪有后人。
清明节感想优秀作文3又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来到了墓前,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的英灵。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完成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深深地刻在史记上!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战争的年代照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为祖国奉献的机会。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她增光,为她添彩!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铭记历史,铭记那些伟大的人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清明节感想优秀作文4清明节的那一天早晨,天正下着倾盆大雨。我看见妈妈和爸爸的身影,兴奋地嚷叫起来。因为这天是清明节,爸爸妈妈早晨四五点钟就从县里赶过来了,为的就是扫墓。
这天早晨的六点三十分,爸爸问我要和他一齐去扫墓吗?我爽快地答应了。
在路上,我突然发觉爸爸的手里比以前少拿了一样东西——鞭炮。我觉得很奇怪,心想:爸爸会不会是忘了拿鞭炮了呢?于是,我用惊讶的眼光望了望爸爸。
“爸爸,您是不是忘了拿鞭炮了,以前您都会带着鞭炮来的啊?”
爸爸听了我的话,回过头来,然后亲切地对我说:“是啊!我这天确实没带鞭炮。”
爸爸的话音刚落,我立刻接上了嘴。“那您为什么明明白又不带来呢?”
爸爸明白我是一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然后他于是对我说:“那是因为今年这儿发生太多火灾,所以不许燃放鞭炮,难道你没有看告示吗?听了爸爸这段话,我脑海立即浮现出那张告示来,上面确实有不许燃放鞭炮这一条。
没想到爸爸还挺守规的嘛!
在扫墓时,我看到了许多来扫墓的人,但他们好像没把那张告示放在眼里,同我爸爸比起来,他们真是不如我爸爸呀!
看到那里,我想到社会中又有多少个这样不守规的人呢?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罢了,但它却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德,倘若人人都守规的话,那该是多么和谐的一个社会呀!
让我们做一位礼貌人,好吗?那此刻就行动起来吧,改掉以往社会中的陋习,让一个崭新的社会呈此刻我们面前吧!
清明节感想优秀作文5“清明节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想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
【清明感想学生作文】推荐阅读:
清明感想作文600字06-16
清明节游玩个人感想09-09
2021年清明节小学生个人感想心得体会07-14
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心得感想08-06
清明作文600字:清明踏青10-27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清明扫墓07-09
清明怀想作文06-19
追思清明作文09-21
清明上山作文11-07
有关清明踏青作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