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论文

2024-07-10

教师职称论文(共10篇)

1.教师职称论文 篇一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6年教师职称改革方案:2016年教师职

称评定标准

2016中小学教师职称统一为三级

8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会议决定,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

一、是将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为初、中、高级。

二、是修订评价标准,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并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

三、是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

四、是坚持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2016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相关细则 健全制度体系

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将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后职称(职务)等级 和名称为: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小学小 中高)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教师对应三级教 师。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

按照国家新制定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明年上半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将新出台我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 术职务评聘条件。重点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以往过 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家《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第二条 规定,中小学教师评聘各级专业技术职务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明年新出台的 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将注重教育教学一线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任教的教师,对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已评聘相应岗位专业技术职务,长期未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即 长期未履行《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件》所规定的岗位职责和义务的,今后将不再按专业技术岗位评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和岗位等级。所以,提醒各级各类中小学校 “双肩挑”人员(指兼有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工作的教师)和乡镇教办人员以及原专职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已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人员,今后要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必须按《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应承担一门学科以上课程的教学任务。否则,将按职责分类规范聘任到管理人员岗位。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 内评价机制,改革和创新评价办法。今后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将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设置范围: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省、地(市)、县教研室和校外教育机构。附件:《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

一、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三、身心健康。

四、中小学教师评聘各级别职称(职务),除必须达到上述标准条件,还应分别具备以下标准条件:(一)正高级教师

1.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任务,教书育人成果突出;2.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3.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4.在指导、培养一级、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在本教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5.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二)高级教师

1.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比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2.具有所教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3.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4.胜任教育教学带头人工作,在指导、培养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5.具备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三)一级教师

1.具有正确教育学生的能力,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比较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并较好地完成任务;2.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并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学效果好;3.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4.在培养、指导三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绩;5.具备博士学位;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 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二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四)二级教师

1.比较熟练地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教育效果较好;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学效果较好;3.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4.具备硕士学位;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见习期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三级教师岗位任教3年以上。(五)三级教师

1.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2.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能够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3.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本文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

2.教师职称论文 篇二

高校教师职称制度一直是高校人事管理人员及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它不仅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 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它的局限性和滞后性越来越明显, 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一个“瓶颈”, 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一些地方和高校已经相继出台了一些职称改革政策,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 有的仅仅是对申报、推荐、评审的方式和形式进行技术性的改进和完善, 并没有从实质内容上进行革新, 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职称终身制的弊端;有的虽然以“职务”取代“职称”, 全面改变了现有的职称制度, 有效地消除了职称终身制的弊端, 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高校用人机制, 但由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高校教师的稳定性, 评聘的主体、方式、内容、标准等方面存有争议, 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 而人事制度改革又是高校改革的基础, 是高校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说, 关系到高校的前途命运。因此, 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为社会各界所瞩目。

当前, 我国深化职称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建立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在这种情境下提出了评聘分开模式, 即任职资格评审或考核不受岗位和职务限制, 够条件者可自主申报评定专业技术资格。这种模式应该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资格审定和职务聘任两个作用的最佳模式。但是由于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按照评聘分离模式来运行, 因而也就并未达到评聘分离模式预期的效果。

2 高校职称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职称改革工作的推进, 各高校在职称改革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 由于与高校职称改革相配套的政策不完善, 改革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高校职称改革工作仍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高校在职称评审中缺乏自主权

目前,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有四个等级: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在这四个等级的职称评审中, 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的审批权归省级行政主管部门, 高校只有推荐权而无审批权。尽管初级和中级职称的审批权下移到部分高校, 但是高校在评审过程中也要受指标和岗位职数的限制, 没有完全的自主权。

2.2 职称与职务概念混淆

长期以来, 围绕着“职务”与“职称”概念就曾引起过多次讨论, 直到现在有些人对于二者的界定也不是很清楚, 甚至有些管理者也认为职务和职称一样。这是因为我国教师的职称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级, 而表示教师的职位也被划分为四等, 而且也被冠以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称呼, 这样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 认为职称与职务是一样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职称属于人才评价范畴, 职务属于人才使用范畴。职称是标志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能力和工作成就的等级称号, 是社会对其综合学术能力、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大小的认可标志, 是一种资格, 不直接与工资待遇挂钩, 一旦获得, 终身享有, 只能作为应聘职务的依据;而职务是同职权相联系的工作岗位, 担任某一职务, 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 行使一定的职权, 担负一定的职责, 获得相应的工资及福利待遇, 即职务是责、权、利的统一。当前, 教师只要获得职称, 工资待遇及相应的福利就能得到提升及兑现, 高校教师管理者力抓职称评审工作, 而教师则以职称提升为己任, 从而造成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广大高校教师都以职称评审为主, 而聘任只不过是职称评上后理所当然的程序——流于形式, 教师只要能够评上职称, 就会被聘为相应的职务, 这就形成了职称评审后聘任的虚化现象。从而导致教师“能上不能下”、“论资排辈”的现状。

2.3 职称评聘制度不够灵活, 人才的正常流动受到限制

对于想要引进的人才, 由于各种限制引不进来;或者是能进不能出;或者是引进后配套政策跟不上, 想留又留不住;同时对于聘用人才在项目合作、访问、进修等特别是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 存在政策上的不完善, 致使人才的内部和外部流动受到限制, 造成了高级职称人才状况的参差不齐。这必然影响到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4 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在实际的职称评审过程中, 申报者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准备申报材料, 但是学科评议组和职称评审委员会却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将几十甚至一百多位申报者的材料评议完成, 并作出评审决定。这种过于草率的评审方式给申报者“托人情找关系”以可乘之机。另外, 职称评审委员会是由各单位选派人员组成的, 各评委在投票时难免会对本单位的申报者网开一面, 而对外单位的申报者则严格要求, 这严重影响了职称评审工作的公正性。

2.5 职称后续管理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聘后管理仍停滞在收发考核表、掌握一些无关痛痒的信息等低端层面, 而以能力业绩为基本评价要素, 以激励人的文化管理为基本手段的现代评价体系和管理模式, 最终流于形式。

种种弊端, 使一些人的才干得不到施展, 潜能得不到发挥, 严重束缚了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必然影响教学质量。因此, 加强职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对高校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有着特殊的意义。

3 对我国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提出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目前, 我国深化职称改革的一个重点是, 改进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 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 真正做到职务能上能下、工资收入能高能低。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思考。

3.1 扩大高校职称评审的自主权

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制度的变革要求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是一种宏观指导的关系。具体到职称评审来说, 就是高校先根据本校的规模、层次和发展方向确定所需设置的学科和专业, 然后按照学科和专业的要求, 科学、合理地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等级, 并自行评审。而政府的职责就是对高校的行为进行适度规范。这种由下至上的评审模式既可避免原有模式中评审指标不切实际的情况, 又可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

3.2 优化职称评审指标体系

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多强调论文的数量、学历的高低和资历的长短, 忽视了实践能力的考察。因此, 改变现有的评审方式, 确立科学、合理的评审指标体系势在必行。如, 在教师系列职称评审中, 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的标准, 分别从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教学方面主要是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 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同行评价。科研方面主要是考察教师发展科学的能力, 考察重点不仅要看发表了多少篇论文, 撰写了多少部专著, 更要看这些论文和专著的质量。在评价论文和专著的质量时, 不能只看发表刊物的级别, 还要由同行进行匿名评价。公共服务方面主要是考察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 具体包括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参与学术性组织的活动、社区活动、服务地方经济的横向课题等。

3.3 建立科学、多样的人才评价体系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一个难题, 而评价是高校职称评聘改革中一个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职称评定实质上是对一个人学术水平的评定, 它与教学水平、技术水平应该是并列的, 本身与待遇没有关系, 只有与岗位结合起来才有意义。为此, 高校要切实加强对教师学术、技术评价的研究。按照不同的学校、不同专业教师以及同一专业教师在不同任期的学术工作重点, 考虑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应充分考虑到学校之间、个体之间的差异, 以人为本, 使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不同的情况要区别对待, 如不同学科, 学术研究具有各自的独特性, 以同一种评价制度来统一评价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 难以实现评价的客观、公平和公正, 对此应该实行分类评价。因此应该根据职业标准和岗位需要, 不拘一格, 制定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方式, 对人才的品德、知识、能力、身心等有一个综合分析和科学认定, 作为人才考核和使用的依据。尤其是特殊人才、特长人才的发现和使用, 使人才价值通过多种形式得到认可和使用。从整个社会的发展看, 要建立以业绩为重点, 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 成立专门的社会化评价机构来评价学术成果。要发展和规范人才评价中介组织, 在政府宏观指导下, 开展以岗位要求为基础、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工作, 消除以往评审办法中存在的利益、人情因素。而社会化评审职称的唯一标准是教师的学识、职业道德及业务水平的高低。

3.4 加大宣传教育, 坚持平稳过渡的原则

职称改革是一项难度大、涉及面广的重大改革, 需要广大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为此, 应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工作, 帮助广大教职工在思想意识上实现从职务终身制向竞争上岗、优胜劣汰转变, 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宣传国家深化职称改革的目标和发展趋势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通过宣传教育, 让教职工更好地理解职称制度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促进高校各项改革制度的落实。由于改革也涉及一定范围、一定层次教职工的利益调整, 必须恰当处理改革的推进速度和教职工承受力的关系, 把连续性和稳定性结合起来, 在做好宣传教育的基础上, 有阶段、有重点地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冯金利.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6) .

[2]严春友.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断想[N].中国教育报, 2008-09-12 (5) .

3.呼唤教师职称阳光评审 篇三

在当下的现实中,类似职称评审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绝非个案。在某些地方,不少教学业务水平较为突出的一线教师,连续数年参与高级职称申报评审都无法通过;相反,一些业绩平庸的教师却能轻而易举获得教师高级职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原因有多样,其中职称评审不够公开透明是重要原因之一。

中小学教师职称涉及广大教师的工资收入,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一旦滋生腐败,将直接影响整个教师队伍的思想稳定。因此,必须要在教师职称申报评审程序上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按照相关的政策规定,全程接受监督,确保职称评审阳光透明。

第一,要做好个人自荐与单位推荐相结合。学校在职称申报的过程中是否严格把关、能否把优秀人才推荐出来,对于保证评审质量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专业技术人员的业绩、水平、能力怎样,其所在的单位最了解,因此,学校在推荐教育教学业务优秀人才的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坚持审议小组共同审议的原则,不搞“一言堂”,坚持民主、公正、公平。

第二,要做到推荐环节公开透明。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定职的过程要做到每个环节都公开,接受广大教职员工的监督。学校应主动公开申报岗位职数、职称政策、推荐程序、申报人员名单等相关评审材料,增加申报和推荐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本单位职工的监督。

第三,要做到评审过程公平、公正。要不断建立完善职称评审制度,确保评委会的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度。同时,规范评审程序,严格评审条件,严肃评审纪律,坚持评审标准,做到评审条件面前人人平等,体现以能力、业绩为重点的评价导向。对弄虚作假的个人和材料,实行“一票否决”制。评审结果出来后,要把通过评审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要落实好职称申报评审责任追究制度。对申报人员实行真实性保证书制度,真实性保证书必须由本人和单位领导共同签字、共同负责,共同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实行谁审核、谁签名、谁负责。凡违反规定者,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凡被实名信访举报的,要逐一调查核实,一旦查证确实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明确处理意见,并对有关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

教师职称评审需要规范程序,注重业绩,体现公平。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制度,辅之以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确保评审结果客观公正,令人口服心服。(作者单位:玉林市北流市六靖镇那排小学)

(责编 欧金昌)

4.教师职称论文 篇四

教师职称分为五类: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职称,中学教师职称,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技工学校教师,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各类教师职称的档次由低至高划分为:

(1)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职称:三级、二级、一级和高级教师;

(2)中学教师职称:三级、二级、一级和高级教师;

(3)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教员、助理讲师、讲师、高级讲师;

(4)技工学校教师职称:教员、助理讲师、讲师、高级讲师

三级实习指导教师、二级实习指导教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5)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其他专业技术职称的分类及档次由低至高划分为:

(1)科研系列职称: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2)工程系列职称: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3)实验系列:实验员、助理实验师、实验师、高级实验师;

5.体育教师职称总结 篇五

自工作以来,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开展。

一、坚持认真备课,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归纳知识要点,搜索成集。

二、努力增强我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学的容易,学的轻松,同时在每一堂课上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三、与同事交流,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教学方面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主导思想,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并非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担任教师以来,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教育等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会继续努力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蒋军

6.教师评职称总结 篇六

从XX年开始担任了学生的指导工作,兼政教处的生活教导员。作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和生活中的朋友,我除了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并及时给予他们各方面的帮助外,我还与一些学生家长建立了电话联系,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在校情况进行交流,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以便更好开展工作。我准备了一本备忘录,记录了一些学生的个人信息,特别是那些思想政治差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多次接触将这些同学的性格特征总结下来,还记录了和他们谈心的进展情况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情况,之后和班主任共同研究、商量解决学生思想的办法,增强了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家长的好评。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

在教学工作上,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能经常专研教材,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钻研电脑,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多次使用多媒体电脑上课。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加深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本职工作,用创新的思维,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增强学生们体质。在教学中他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堂评价。正确评价学生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还要从学生的自身条件出发,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实践证明了一切,在XX年学校的教学展示中我的课被评为优质课。所任班级的体育合格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均达97%以上的优异成绩。同时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级。作为青年教师,我能经常虚心地向老教师学习,在教学上请他们给予指导,并能经常听他们的课,从老教师那里我得到了不少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教学水平在不断提高。在平时的测验、段考、期考中,我所教的班级的成绩在年级中都在中上水平。

7.教师职称论文 篇七

2016年4月26日,广东省人社厅、教育厅联合召开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启动广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

会议指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重大探索,有利于完善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均衡,对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促进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关键,处理好现有人员过渡、职称评审质量、职称评价导向、与岗位聘用有效衔接和分级管理服务等问题;同时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业绩导向和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会议要求,各地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加强领导,密切配合,扎实推进改革,要抓紧制订本地区实施方案,于2016年完成人员过渡和首次评审,经过2年左右实现常态化评审。

日前,经广东省政府审定并报经人社部、教育部批准,省人社厅、教育厅出台了《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改革将健全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职称制度,增设正高职称;完善评价标准,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注重师德素养和教学业绩;创新评价机制,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多种评价方式;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完善分级管理服务机制,高级、中级职称评审分别由地级以上市、县级负责组织实施。

8.走出教师职称评聘的误区 篇八

实行此项制度可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解决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能进不能出、专业技术职务能上不能下、教师待遇能高不能低等问题,给每位教师平等竞争机会。同时,将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作为评聘教师和确定职称评聘的依据,打破了用人选人上的论资排辈格局,提高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推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免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透析现象,查摆问题

在主观方面:

1、组织领导工作中职称评聘方案制定欠斟酌

“职称评聘”这一带有竞争和挑战色彩的词汇惹得中小学教师异常抢眼。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改革使职称评聘权力“下放了”。一方面,个别领导颇局促不安,不敢有所动作,怕“枪打出头鸟”,成为改革的“牺牲品”。另一方面,一些领导只凭主观臆断,急功近利,盲目制定职称评聘方案和相关实施细则,一部分规定有悖于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如:某校在教师考评基本素质赋分标准中规定——行政职务正职加10分、副职加7分、中层领导加5分、副主任加3分;班主任满一年加3分;教研组长半年以上加1.5分。试问这种规定对科任教师有公平公正可言吗?

2、评聘名额少,教师主观上参与职称评聘的积极性不高

职称评聘虽然关系着教师的切身利益,但是每次职称评聘下来,实际评聘名额比率都很低。如:某校2006年中级职称实际评聘比率为4.44%;2007年则为2.43%。同时,学校成立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委员会成员,并没有直接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差额投票选举产生,且一线教师人数低于总人数的50%。几年下来,符合职称评聘条件的教师多了,但每次真正参与到职称评聘中的教师却越来越少。有些教师选择了麻木的附和、痛苦的期盼、无奈的等待,工作积极性也随之降低,职称评聘的真正意义没有得到落实。

在客观方面:

1、学校人员编制和岗位结构的合理性制约着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开展

一直以来,各地区学校人员编制和岗位结构各有差异。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使得各地区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存在问题。如:教师年龄日趋老龄化,教师男女比率严重失衡,教师退休年龄变更等。诸如此类问题,各级各类中小学学校在制定教师职称评聘方案及实施细则时,应全方位多角度统筹结合。

2、各级地方财政教育资金投入和使用直接影响着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进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财政收支不平衡。因而,对教育投入相对过少,教师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又不断变化,给教师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同时,每次各校拟评聘职称名额也极其有限,严重地限制了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进展。

二、解决问题,走出误区

1、强化组织领导,客观、公正、科学的制定职称评聘方案

针对此次教师职称评聘改革,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严密组织,从本地区具体情况出发,认真学习《教师法》、《教师资格认定条例》等法律法规,客观公正全面的分析情况、研究问题、采取措施,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职称评聘方案,进一步完善相辅相成的教师评聘考核实施细则。同时,相关教育局要成立教师职称评聘改革指导小组,分片管理基层学校改革工作,及时沟通和反馈其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上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做统一协调部署。

2、调整人员编制和岗位结构是教师职称评聘顺利开展的前提

教师职称评聘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编制和岗位结构问题,教师作为客观的自然因素,其编制、岗位结构设置是客观的人为因素所在。教育行政和人事部门要加大力度统筹协调,增聘中级职称比率,限聘副高级职称比率,树立全局意识;同时,根据各市、县、镇的财政收支实际情况,合理增加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教师的竞聘积极性。

3、教师职称评聘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是教师真正的关注点

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此次教师职称评聘改革要求各校要成立一个不少于7人,一线教师不低于总人数50%的“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委员会”来负责具体工作。聘委会除校长担任主任外,其他成员候选人要由全体教师无记名投票推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差额选举产生。在岗竞聘时,聘委会要全程负责应聘人申请的审核、岗位基本条件的评议、考核等;并依据结果确定应聘人和拟聘职务,再公示。无异议的教师,校长将与其签订合同、颁发聘书。同时,将评聘结果上报主管教育行政人事部门审核、备案、待查。

4、纪委监察监督是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公正合理的有力保障

9.教师职称考试 篇九

1.本卷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全卷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共15分;第二部分为教育教学案例分析,共15分;第三部分为教师必读书目考查,共30分;第四部分为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共40分;第五部分为解题及命题,共50分。

2.本卷分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部分无效。考试结束后,应将试题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15分)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该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面。(每小题1分,共15分)

1.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即将实施,下列关于《义务教育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实施。

B.新《义务教育法》首次将实施素质教育写入该法。

C.新《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教师。

D.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主体是各级各类学校。

2.盐城市教育局为加快我市的教育发展,提出“三名建设工程”,下列哪项内容不在“三名建设工程”范畴之内

A.名学生建设工程B.名教师建设工程C.名校长建设工程D.名学校建设工程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强调的是要重视

A.实际锻炼法B.陶冶教育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评价法

4.“教学相长”一语出自中国古代著作

A.《学记》B.《论语》C.《孟子》D《大学》

5.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的教育家是

A.布卢姆B.布鲁纳C.杜威D.赞可夫

6.提出“最近发展区”学说的苏联著名教育家是

A.苏霍姆林斯基B.维果斯基C.巴班斯基D.马卡连柯

7.人的发展主要是指

A.知识和技能的发展B.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C.身体和心理的发展D.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8.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自觉性B.独立性C.自主性D.创造性

9.在教育教学中要正确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因为学生的学习是以

A.实践传统为主B.直接知识为主C.语、数、外课程为主 D.书本知识为主

10.意志行动的关键阶段是

A.确定目的B.动机斗争C.采取措施D.执行决定

11.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特征 B.情感和意志特征C.气质和性格特征 D.生理和心理特征

1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面变

化的现象为

A.从众B.依众C.服从D.遵从

13.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B.应激C.心境D.热情

1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A.生理与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15.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分析和综合 B.抽象和概括C.系统化和具体化D.比较和甄别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15分)

(考生只须在以下两道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1.新学期开学,一个老师在点名时,被“赵志枨”这个名字难住了。前两个字已经读出口了,这第三个字到底读什么呢?他想凭感觉读一下,又怕读错了,一时间觉得非常尴尬。最后,他老实地告诉学生:“对不起,这个字我不认识,大家能告诉我吗?”说着,他把那个“枨”字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

“老师,这个字读‘cheng’ 我叫赵志枨(cheng)。”一个男生站起来大声说。伴着他响亮的回答,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分析。

2.小李是某校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在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小李为了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特意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可在一段时间后,小李任教班级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效果。为此,小李感到非常困惑和迷茫。

请分析小李任教班级学生自学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的原因,并就此项工作以后的有效开展,谈谈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第三部分教师必读书目考查(30分)

(考生只须在以下十道题中任选三题完成,每题10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请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一书的相关内容,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谈谈“新课程新在哪里”。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文件共分九部分20条,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表述。请就“课程结构”相关内容谈谈这种设计的科学性和进步性。

3.《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肖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一书在多篇文章中反复表达的核心主题是什么?请结合书中有关篇目加以适当阐述。

4.《新教育之梦》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为我们描绘了无数美好的教育蓝图,其笔下“理想的教师”有哪些鲜明特质?

5.《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一口气给教师提出100条建议,请在以下五条“建议”中任选一条,简述该“建议”的具体内容,并作适当评论。①“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③“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④“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⑤“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

6.《有效教学方法》加里·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一书所说的“促成有效教

学的五种关键行为”具体是指哪些教学行为?请就其中一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阐述。

7.《陶行知教育名篇》我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陶行知先生毕生倡导“生活教育”,影响深远。试就《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简述“生活教育”学说的核心内容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8.《教育过程》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系统地回答了教学“教什么”、“为什么教”、“何时教”、“怎么教”等问题。请简述布鲁纳在这几个方面的基本观点。

9.《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一书所讨论的教师专业素质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在当前形势下,你认为哪项内容是最重要,请简要予以说明。

10.《教师人文读本》写一段200字以上的书评文字,向未读过《教师人文读本》的教师推荐此书。

第四部分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40分)

根据提供的教材《6·1 正弦和余弦 》组织教学,按新授课设计,完成下列各项:

1、指出本篇教材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

2、简述突破难点的教学过程,并说明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思想.(30分)

第五部分解题及命题(50分)

一、解题(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两同心圆间的圆环的面积为16π,过小圆上任意一点P作大圆的弦AB,则PA·PB的值是„„„„„„„„„„„„„„()

A16B 16πC 4D4π

2、抛物线 y=x2-(k-1)x-k-1与x轴交点为A、B,则AB长的最小值为„„„„()

A4B3C2D1

(二)填空:本大题共两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把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3、扇形的周长为10cm,面积为4 cm2,则扇形的半径是cm.

4、若关于x的方程 只有一个解(相等的解也算作一个),则k的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5、(本题5分)已知反比例函数 和一次函数,其中一次函数图象经过(a,b)、(a+1,b+k)两点.已知A点在第一象限且同时在上述两个函数图象上,(1)求A点坐标;

(2)若点P在x轴上,⊿AOP为等腰三角形,写出点P的坐标.

6、(本题6分)已知某次台风目前正位于A地,测得台风中心以25千米/时的速度沿着北偏西600方向移动,在距离台风中心240千米的范围内将受到台风影响,城市B恰在A地正西方向与A地相距300千米处.试问B市气象部门应当怎样预报这次台风对城市的影响?(参考数据 ≈6.25≈1.75)

7、(本题7分)已知,⊙O是△ABC的内切圆,MN⊥AO交AB于M,AC于N

(1)求证:△BOM∽△BC

O;

(2)若BM=1,CN=2,求MN的长;

(3)比较MN与BM+CN的大小,说明理由.

二、命题(20分)命题要求:

1、根据下面提供的课本例题改编为一道主观题,试题必须具有开放性、探究性,能充分体现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或分类思想.

2、做好参考答案并附评分说明.

例△ABC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毫米,高AD=80毫米,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

教师晋升职称考试《教育学》试卷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3.西欧中世纪早期对普通平民子弟进行宗教教育及传授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叫(c)a.大主教学校b.僧院学校c.教区学校d.寺院学校

5.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d)

a.《大学》b.《中庸》c.《孟子》d.《学记》

6.孔子的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a)

a.诗、书、礼、乐、易、春秋b.诗、书、礼、仁、义、智

c.德、智、礼、义、诗、春秋d.德、书、礼、乐、义、仁

7.古代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d)

a.德谟克利特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苏格拉底

8.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b)

a.《太阳城》b.《理想国》、c.《政治学》d.《乌托邦》。

9.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对学说,开辞后代在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 之先河的教育家是(d)

a.苏格拉底b.波拉图c.赫拉克利特d.亚里士多德

10.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d)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c.凯洛夫的《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1.将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 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c)

a.康德b.第斯多惠.c赫尔巴特d.福禄贝尔

12.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d)

a.卢梭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13.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a)

a.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b.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c.凯洛夫《教育学》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4.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a)

a.杜威b.加德纳c.布卢姆d.布鲁纳

15.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b)

a面向全体学生b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填空题

1.教育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等社会活动。

2.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人物、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关系的制度叫学校教育制度。

3.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4.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5.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壬寅学制”及癸卯学制。

6.宋代后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是“四书”“五经”。

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8.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 教育规律的科学。

9.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记载他言论的《论语》一书中。

10.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有意大利的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11.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卢梭;

13.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14.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是《普通教育学》。

15.《教育漫话》是英国近代教育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

16.瑞士教育家贝斯泰罗奇的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17.法国启蒙家卢梭的教育思想中体现在《.爱弥儿》一书。

18.全民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教育的民主化和教育的普及化。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对象相当稳定(3)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4)形成习了的文化传播活动;(5)由以上因素结合人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在智育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

(1)扩大教学内容的范围,增加新的学科内容(2)改变经院主义的学风,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3)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将美育善结合起来。

3.简述《学记》中的教学思想。

(1)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到学生,但不要牵者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失去自信;向学生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2)强调教学要循序渐进。

4.筒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1)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2)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

5.简述1939年凯洛夫《教育学》的主要特点。

(1)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3)系统论述了教学原则与教学。

6.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较,出现了哪些变化?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以法治教

7.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1)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和确定了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2)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3)从理论上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4)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教学原则;(5)从理论上论证了“学年制”及“班级授课制”。

8.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与国际交流。

9.凯洛夫教育学的主要缺陷及对我国教育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2)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3)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4)过于强调了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肃性,忽视了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

10.为什么说赫尔巴持对科学教育学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1806年出版了《教育学讲授纲要》,主张将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论理学基础上,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四、论述题

1.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10.教师评定、聘任、职称 篇十

一、这个职称评定制度已经落后于时代,是中小学教师的噩梦,是当今教育的一大弊端。它摧残着教师的心灵和人格,搞得人心惶惶、世风日下、民怒沸腾、怨声载道。有人总结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有三大功能:

一、是摧生腐败,为官员特别是学校领导谋福利;二是鼓励虚假,为投机钻营创造条件而且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三是泯灭人性,不管男女老少都去的争个你死我活,从而扭曲教师的心灵,贬低教师的人格。仔细推敲起来,这话其实一点也过分。

二、给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的制度,妨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各地普遍搞重点中小学。这些重点中小学都在城里,教师的中、高级职称有限额且大都向城市的重点中小学校倾斜。刚开始评定职称时,有的农村中学连一个高级教师名额都没有,有的学校有也仅一、二个而已,所占比例不过百分之二、三罢了,这使农村教师大失所望。在给教师评定职称以前,原本教师还不那么刻意追求进城,进重点学校。而评定职称以后,由于到城里,到重点学校容易评上高级职称,所以大家就一窝蜂地挖掘各种关系,采取各种正当的和不正当的手段,拼命往城里挤,往重点中小学钻。结果造成大量活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师,迅速集中到城里,城里的学校和重点中小学教师大量超编,偏远地方,乡镇学校严重缺编,只好请代课教师上课。结果荒废了农村教育,造成了城乡教育严重不公。现在各地又实行教师职称编制管理,根据各地编制管理的文件精神,不仅继续维持这种现状,而且更有所加剧。长此以往不仅城乡教育严重失衡,连城里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教师,对教师都不公平了,还谈什么教育公平。如此发展下去,教育公平就会成为仅仅说说而已的空话,成为与时俱进的五颜六色的肥皂泡而已。

三、给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的制度,极大地妨碍了“教育合力”的形成,降低了教育的有效性。职称分高、中、低,按照职称获得的物质待遇当然也有高、中、低之分了。教师也食人间烟火,当然也要讲求物质利益,人人都希望获得自己应得的物质利益,才会心甘情愿地为教育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应该而没有评上相应职称的教师,难免会大失所望、伤心、泄气,从而降低广大教师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之间经过了职称的不正当竞争,难免会离心离德,甚至相互嫉恨和拆台。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效果并不与职称成正比,能力低资历浅业绩差而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评上高级职称的并不是个别现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能力资历深业绩突出而没有评上高级职称的也不在少数。这种状况,广大教师非常清楚,我们的一些教育管理的官员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职称确实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光环。现在又来培训各级骨干教师,被培训的骨干也与职称、年龄等条件挂钩。有的被学校推荐上去的骨干原本既不是学那个专业,也没有教那门学科,仅仅是有必备条件的职称和年龄恰当,外加其自愿报名以及学校领导的青睐就获得了各级骨干教师的资格而参加培训,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那个学科的骨干教师了。如此一来,教师被职称和骨干分成了三、六、九等,哪里

还能形成什么“教育合力”,哪里还会有什么教育效果呢?

四、给教师评定职称,既扭曲了教师的心灵和人格,也成了有关政府部门敛财和部分基层领导腐败的手段。教师要评上职称,就必须参加各种考试,这些考试的考试报名费加买相关的资料和培训辅导的费用,是教师不小的支出,当然就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可观收入了,职称考试也就成了有关政府部门创收敛财的渠道。由于教师中、高级职称名额有限,每年到了评定职称的时候,各位有条件上的教师,都使尽浑身解数,采取目前我们这个社会能采用的种种手段(这些手段说来也简单,无非吃、喝、送、玩以致献身),争取把职称捞到手。这些一心想得到职称的教师的竞争手段成就了一些基层领导不大不小的腐败。

获得相应职称的教师因被迫不正当付出,也内心不得安宁。因此而扭曲了心灵,玷污了人格。那还堪为人师表,又怎能理直气壮地教育学生呢?

五、在教师职称制度下,按劳分配变成了按职称分配。劳而不得,不劳也得或者多得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个不须多说,有心人只要看看很多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就万事无忧,可以不上课去打杂或者少上课就明白了。也许有人说,以上理由其实不是理由,那些现象只是个别现象。其实不然,你只要深入实际,看一看听一听就知道,找点数据分析分析就明白了,职称其实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光环,若不是为了几个钱,谁还在乎呢?既然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已经妨碍了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成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绊脚石,那就说明这个制度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不如像废除其他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一样,来个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早些废除之,代之以切合实际的,能够真正激励教师积极性的新办法,还教育一片蓝天!建议: 1:要大大缩小职称间工资差距,甚至要取消差距。职称仅仅是荣誉。跟工资挂钩必然产生腐败。2:必须全员轮岗,每位老师都必须要排队轮流去农村支教。不能说先去支教先聘高级,后去就后聘,因为这对后去的老师不公平。3:评职称应取消论文。因为几乎所有所谓获奖的论文 实际上都是垃圾论文,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如果真的有大师级的论文应公开发表,并颁发荣誉证书,发绩效奖金。4:要大大提高教龄工资。既补偿过去工资过低,又肯定老教师的经验值及贡献,鼓励老师安心的长期从教。取消中小学教师评审的理由: 理由之一,职称评定追求的是形式化的东西,而不一定是真正的实绩。教龄、论文、论著、荣誉等等,是晋升职称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高级职称要求更严。除教龄外,从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看,其他任何一个指标都可能与教学质量无关。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论文、论著只表明作者具有相当的学识,并不意味着他具备了作为中小学教师的基本技能,何以能够作为晋升职称的依据呢?至于各种荣誉称号,是对某一方面工作才能的表彰,不一定能够完全彰显教学工作的水平。以这些外在的形式化的东西作为衡量标准,显然有失公平。理由之二,职称评定完全是政府主导下的计划行为,必定会因资源短缺的“瓶颈”而造成高昂的社会成本。现在的实际情况是需要晋升职称的人比较多,而政府计划中的指标比较少,在这种供给远远小于需求的资源约束条件下,个人晋升职称需要付出的代价便高出了许多,从而造成了高昂的社会成本。一方面是人人争挤职称这座桥,另一方面是千方百计谋取个人私利以实现高出邻近竞争者的优势,最后形成业内工作不出力反而竞争优势强的局面,导致新的社会不公现象。理由之三,由于职称评定不是依据教学质量,必然会促使中小学教师想方设法寻找各种机会满足必要条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社会道德水准的进一步下滑。试想,全国每年有多少中小学教师要晋升高级职称,即以每人需要两篇论文或一本论著计算,每年需要多大数量的报刊杂志和纸张资源呢?况且这些所谓的“论文”或“论著”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垃圾”产品,评定完职称便毫无用处,这不是浪费资源又是什么!为了满足晋职的条件,教师们不惜花钱买“论文”,花钱买“荣誉”,用最简单的商品交换原则去换取教师这个圣洁职业的职称“桂冠”。理由之四,职称评定催生了一种特殊形式的腐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人事部门执掌着评定教师职称的大权,为攫取部门利益,为职称评定设

置了道道门槛。比如,职称计算机考试、职称英语考试和一年一次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均是借提高教师素质之名而行聚敛钱财之实,此项“陋规”早应废除,却至今仍大行其道,皆因特殊利益群体的存在所致。理由之五,“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导致教师工资实施“按职称分配”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是违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目前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由于学校中、高级职称有名额限制的,特别是高级。达到条件的教师远远多于限制的名额,造成资历、学历、能力、工作量、成果差不多的教师之间(尤其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收入差距过大:高级与初级相差接近一半。而工作的性质和工作量没因职称变化改变,外甥提灯笼———照旧(照舅);原来教什么还是什么,上多少节还是多少节,只不过工资大改变,而且严重影响退休待遇。理由之六,教师职称评聘导致收入差距加大,由此造成的不公平感最为强烈,损害干群关系、影响安定、对和谐校园和社会的构建造成严重威胁。办好学校,要靠90%以上教师。以教师职称高低定工资,不仅不能真正的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反而由于职称不同而使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教师工作效率,特别是没有晋上级职称希望的,后遗症一大堆。因为因为教师也是人,也存在心理失衡问题。在失衡心理的驱使下,导致师资流失严重,无法跳槽的教师,产生的不良后果将越来越多,于是每次中、高级教师职称评聘,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聘委矛盾重重,给腐败有机可趁。许多原来要好的教师,因此反目成仇,甚至还动用了黑社会,增添纪委等部门麻烦和工作成本。取消职称评定后怎么办,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大问题。不过,我觉得,应该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成立专门的教师行业协会,使之成为真正的非政府组织,作为教师职业准入和水平认定的权威机构,弱化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这样,或许会有效地保护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合法权益,增强我国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师职称就是等级社会的忠君思想的再现,那些人晋职称?有权的、有势的、有门子的。一般人日常想着给官拿进、送礼为年终领导给“优”,走门子、托面子、学电脑忙了一年,结果调子又改了,下年再来。职称就是钱,哪一个不着急?教师哪有空去教书只想着法的晋职称——尽管它是驴子前的一把草。——结果骂娘的多,教书的少。请那些决策者们不要举着君主那把草让驴子围着你们跑了,用党的一句话说——解放他们吧。

上一篇:红领巾广播稿 第一期下一篇:依法治国_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