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共8篇)
1.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篇一
浅谈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特殊群体,从未成年变为成年,是大学生青年期一个质的转变,而大学则是我们学会为人处事的重要阶段;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社会化的一个关键阶段。因此,增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激活其自我管理意识尤为重要。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开展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实施、自我控制、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等一系列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里我将大学生自我管理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内容:目标、时间、技能、理财。
一、目标管理
目标即人们在各种活动中所预期和追求的客观标准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它是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期望。目标作为主观印象是人们对外界(或环境)能满足主观需要的诱因或刺激的反映。因为目标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因此目标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诱因并引起人们的行动。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独立的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人。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让中南分校的学生成为社会的抢手人才”。那么我们大学生的目标已经一目了然了。
首先,我们应该制定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目标,作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一个努力的方向。其次我们再制定大学的学习目标,以及每一个学期的学习目标,包括何时达到以及如何进行目标效果评价等。当然,目标应具有长期性,挑战性,例如,确立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考研等目标。一个个目标的确立和完成,就为你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时间管理
时间是最宝贵、最缺乏的资源,它是有内容和价值的。讲到时间的管理上,我先引述一则小故事。
一个老师为了更形象地讲解时间管理的概念,在上课的时候带了一袋沙子,一袋小鹅卵石、几块大石头和一个木桶,问有没有人能把这几种不同形状的东西
都装进木桶。一个热心的学生自告奋勇走上讲台随手抓起沙袋就往木桶里倒,然后把小鹅卵石也放了进去,但是轮到大石头的时候,他发现木桶的空间已经不够了。
老师遗憾地摇了摇头说:“如果你先放大石头,再倒小鹅卵石,最后装沙子,木桶就能容下它们了。时间的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先执行重要的任务,你就给一般和不重要的任务留下时间;相反,如果相执行无关紧要的任务,你就会因为在这个上在花费太多时间而无法圆满地完成一般和重要的任务”。
再譬如同样一个小时,玩游戏跟学习的效用是不等值的。当然,我们不反对娱乐,但绝对反对时间的铺张浪费。请谨记一条:我们所做的,是为了更好地接近目标,并将时间的弹性拉到最大。以此为尺度,我们可以确定,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免得虚度光阴。
三、技能管理
技能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大学阶段是在我们一生中增长技能、积蓄能量的重要时期。技能有硬件和软件之分,硬件如学习专业知识,考取各类证书等;软件如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竞争能力、合作能力等。
硬件技能管理包含两种意思,就是学习和如何学习。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自学能力必须在大学期间开始培养。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我通常会劝这些学生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例如,大学老师在一个课时里通常要涵盖课本中几十页的信息内容,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
在学习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做准备。首先,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课程以外,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例如,当我们在一门课上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就应当积极去图书馆查阅相
关文献,了解这个课题的来龙去脉和目前的研究动态。熟练和充分地使用图书馆资源,这是大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
软件技能其实指的就是非专业素质。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等。自古以来“朋友多,路好走”都是一成不变的真理。为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从我们踏入大学,就给我们带来了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面对如此众多的人际关系,我们有的同学因为处理不当,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而有的同学因为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很大,导致程度不同的心理病症;更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经常为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可见,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几年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的成就,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这些能力的煅炼和提高要求你除了学习之外的课余时间内,必需走进集体活动中,例如,社团活动、学生会工作活动、联谊活动、演讲、读百本好书活动等等,参与进去,与大家融为一体,相互交流与探讨取长补短才会有收获。
总之,不论是硬件技能还是软件技能,这些技能往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我们要未雨绸缪,设想自己正处于就业与考研的十字路口,剖析自己何去何从,长处与短处何在,如何适应社会挑战。这样我们才能树立起危机感与责任感,有意识地逐步提高这些技能。
四、财务管理
金钱是把双刃剑,它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也可以消磨人的意志。很大程度上来说,我们可以支配金钱,成为主它的主人。因此,我们要树立金钱管理意识,建立帐目明细表,明确自己每个月应该话多少钱,怎么花,学会记账,将自己的消费记录在一个小册子上,大概预算一下在大四毕业后,看看自己在生活费上能花多少钱。不断的给自己警示,这也可以让自己收起在生活中的消费欲望,不要看到东西就想买,做到适时消费,合理消费,毕竟我们用的是父母的血汗钱。不能随意的挥霍。再者就是有的人喜欢攀比,他们吃最好吃的、穿最有档次的名牌,这是最忌讳的。因为真正攀比的时刻还没有到来,要知道往往越是低调的人,将来越是干大事业的人。所以,对于剩余资金,除了正常的储蓄外,我们要尽可能的把金钱用于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提高上,而不是投入到高消费、娱乐及金融市
场中去。
总之,大学是一个纷繁的世界,只要我们有了理想、目标,做好了自我的管理,我们才能去实现它。将来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才,才能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父母,无愧于时代。
2.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篇二
一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大学生自我管理指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满足社会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 充分调动自身能动性, 有效整合自身资源,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而开展的自我教育活动。自我管理是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 体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强, 具有鲜明个性化, 但独立意识欠缺, 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 学习动力不强, 不善于调控情绪, 自律观念薄弱。自我管理是大学生约束、调控自己的行为, 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 自省自励, 提高自我, 规划人生, 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掌握自己生活的方向盘, 为步入社会和适应社会做准备, 让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 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的内涵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自我管理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生的生活管理
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绝大部分, 他们处于家庭的中心, 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心, 生活上依赖父母, 缺少生活经验, 缺乏独立性, 自理能力差, 一旦远离家人, 失去照顾, 就变得手足无措, 生活混乱无序。因此, 大学生要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摆脱依赖心理, 加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以利于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顺利走向社会。
2. 大学生的学习管理
当今社会, 知识更新急速发展, 要求每个人善于不断获得知识。大学给予了学生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和自主权, 大学生需要学习管理, 能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排除各种干扰, 进行自主学习。要善于选择学习内容, 构建清晰的学习目标,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积极开展学习活动。大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己主宰学习生活, 主动探求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具备学习管理能力, 大学生才能顺利完成学业, 获得丰富知识技能, 让自己将来处于人才竞争的不败之地。
3.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大学生的情绪易兴奋, 易冲动、易波动起伏, 经常因一点挫折而垂头丧气。消极的情绪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情绪管理能力是大学生未来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心理素质。如果在大学期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那么将来在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或各种挫折时, 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冲突, 导致心理疾病。
三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措施
随着科技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可缺少且非常重要。大学生拥有广阔的自主空间, 拥有更多独立面对并解决问题的机会, 因此,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成为一个关键的课题。
1. 形成积极的自我管理意识
自我管理意识是实行自我管理的基础, 积极的自我管理意识使自我管理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只有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 正确地对自己进行定位, 确立自我管理意识, 才能有效地开展自我管理。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 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在动力, 因此, 大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理念, 正确认识自我, 增强自我管理意识的自觉性, 树立自主感和责任感, 这是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重要途径。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完善自我的地方, 大学生应在学习专业知识时, 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 使自我管理意识走向理性, 把握好自我, 积极进取, 努力成为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
2. 学会自理
作为一个大学生, 只会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要学会独立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掌握独立的生活能力是现代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条件。自理就是自己管理自己, 使自己的生活日常起居、个人卫生、饮食条理有序。制定一日生活制度是促进自己生活条理化的有效办法。自己给自己制定作息制度, 对自己的时间有合理的规划, 严格按照规划来完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日生活有一定的规律, 这既有利于完成自己的计划, 又有益于身心健康。大学生在时间规划、生活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要不断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成为生活的强者。
3. 学会管理学习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课余时间非常充裕, 更多的是需要自学, 这就需要大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性, 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要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确立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 总结适合本专业的学习策略,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独立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要充分利用校园资源, 广泛学习, 吸收各方面的知识, 接受各方面的锻炼, 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据所学专业特点及自身特长, 有选择地参与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 促进专业理论与实际结合, 巩固和拓宽专业知识, 提升专业水平, 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学会调控情绪
大学生的情绪活动往往强烈而不能持久、容易失控、极端化, 呈现不稳定状态。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应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有效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情绪沟通、情绪控制、改变认知、合理宣泄等方法, 将冲动、抑郁、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遗忘或转移。要学会寻找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 在痛苦、打击和逆境面前, 有效进行自我鼓励, 获得力量, 在挫折中振作起来。只有通过情绪的自我管理, 大学生才能增强心理承受力, 形成健全的人格, 成为情感的主人。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 未来的人才。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面临着生活适应、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交友恋爱、择业求职等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对于大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发挥主观能动性、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满林.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及类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5)
3.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篇三
关键词:学校管理;自我教育;实践创新活动
我校是一所有鲜明特色的初级中学,在“以美载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促进学生诸方面和谐发展”教育新思路的指引下,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针对未成年人的成长的特点,指导学生广泛开展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实践,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健全学生组织,培养管理能力,树立责任意识
学校把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重新组建了学生机构,并派得力教师指导工作。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我们把学生会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按部就班开展工作。
1.配合学校进行精神文明建设
学生会围绕学校的工作重点,不断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倡导尊师活动,建立文明班级活动,班级竞赛活动,利用这些活动加强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向全体学生发出了倡议,具体指出了精神文明需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使学生分清了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思想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会积极响应学校“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大力搞好宣传,有力促进校风校纪的进一步好转;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进一步扩展到社会,产生很好影响。
搞好环境卫生,是学生会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卫生标准严格检查。卫生区、教室天天打扫,天天检查。这在我校形成了制度,环境卫生经常保持最优水平,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赞扬。
学生会宣传部在抓宣传方面,成绩突出,我校板报每周一换,室外板报半月一换。板报的设计、内容、美化都是学生自己动手来做,密切配合了学校的工作。
学生会纪检部主抓班内纪律,自习有人管,上下学有人查,课堂纪律良好。配合了学校开展几次整顿校风校纪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2.帮助班委会开展工作
学生会帮助各班建立班委会,着重对那些经验不足的班干部进行帮助,定期召开班委会汇报会,经验交流会,推广先进班级经验。我们推广了先进班级“静、勤、严、活、恒”的五字治班经验,反映很好。同时也锻炼出了一批有经验、有朝气、有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我们还通过评比先进班委会的活动,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3.协助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学校非常重视第二课堂活动,近年来,学生会积极参与,同教研组配合搞了美术书法展览,班级篮球、体操、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除陋习、树新风”动员大会,文艺汇演,开学和毕业典礼,每周进行升旗活动。活动育人是我校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在活动中,以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风和健康向上的班风为目标,让学生在团结向上、拼搏进取的氛围中不甘落后,以争取先进创佳绩的姿态,永葆青春活力。
4.正确行使学生会职权
学生会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积极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许多建议得到学校的重视并采纳。
学生会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对《学生会章程》作了进一步修订,使之更切合学校实际。学生会工作有章可循,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如每周各班卫生纪律文体等工作以量化积分进行综合评定,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工作积极性。
二、指导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增强成才意识
学生会干部、班干部,在一所学校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的状况如何,也能说明一所学校的教育水平。他们是学校的骨干,班级的骨干,小组的骨干,这些学生的思想水平、工作能力提高了,学校各项工作开展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1.组织能力
学校开展活动,我们有意识地交给学生干部去做,如课间操,都是让学生会值班长和班体委共同组织,从集合到做操到总结,都由学生干部来管。文艺汇演,从节目编排、演练,到节目主持,全由学生自己来搞,再如,班级检查、比赛等活动,学生干部的组织一次比一次好,水平一次比一次高。
2.演讲能力
锻炼学生干部讲话,这是我们抓能力提高的又一侧重点。社会活动离不开讲话,将来走向社会,更看重讲话水平,我们把学校的课外活动、班级工作总结、大会发言都让学生来说来讲,并且定期开展演讲比赛,以此锻炼学生的口才及思维能力。
3.动手能力
动手,是学生学习期间的重要任务,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勤动手脑练技能”。我校的课外活动,学生干部组织得有声有色,他们组织学生建立了制作小组、美术小组、板报小组、修理小组。动手动脑,亲自实践,最突出的是各班的美术小组开展的雪雕艺术比赛,自己设计,自己雕塑,雪雕艺术品各具特色,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再一次印证了我校提出的“以美启智”办学理念的正确性。
4.做思想工作帮教能力
学生会干部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教育界遇到的普遍难题是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
我们在研究三教(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统筹问题时提出了我校的工作新思路,即“三教统筹,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其中的“有机结合”,我们正是通过学生干部这个桥梁,与家庭教育衔接起来。学生干部一般每村都有,我们把学生干部品学兼优的示范性充分利用起来,建立“携手进步帮教小组”,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
有些学生成为所谓后进生,有多方面原因,其中家庭的因素不容忽视,如父母离异、病故,还有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这些家庭的学生最容易出问题,让学生干部与这些学生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干部在家期间把他们组织起来,参加有益的活动。如04级的学生干部以村为单位组成了家庭读书小组,每学期读几本好书,写几篇读书笔记,交流读书体会,因学生干部了解自己的同学,说、管、帮、教切合实际,针对性强,所以,学生心服口服,增强了进取心。
4.如何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篇四
教师管理班级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会管理自己,自己会管理班级。达到人人管自己,个个管班级。每个学生既是班级的监督员,又是班级的管理员,这样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会很快的形成。
一、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一方面,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小学生天生幼稚,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我们要创设更多教育机会,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应该做,什么是不应该做。教育既要及时,又要注意小孩子的年龄特点。生硬说教,收效甚微。故此,我们都会利用好班会课时间,及时把班中出现的情况或发生的事情,和孩子们一同分析,引导他们学会辨别好坏。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对做了错事的学生提出要求,寄予希望。千万不能让犯错的孩子下不了台。
另一方面,我又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纪律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天的“争卫生第一”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比如“推普”活动中,我就上课时告诉他们如何讲话,并且把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结果班队活动成了他们活动的舞台,三十分钟活动成了他们展示的空间,各种各样,丰富多彩。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自主管理氛围。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能力毕竟有限,因此,教师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及时指导学生的工作,为学生创设自主管理的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开支脑筋,想办法,根据班级特点,能动地、自主地进行工作,做好自己主管的工作。如果教师要么包办代替,要么放任自流,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不利于建设一个自主管理型班级。
在实践中,要求学生各司其职,各部在班级委员会的协调下相互合作,每开展一个活动,做出一项决议都要集体讨论,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情况下形成最终方案,再由班级委员会向教师汇报。一般情况下,只要没有大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按既定方案去完成工作,即使有不周之处,也可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通过一年的努力,现在学生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班级工作有了很大起色,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成为了主人,初步建立了一个学生自主管理型的班级。
5.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篇五
学校德育不仅是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更重要的是应培养训练学生思想品德行为,通过“内化”来把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又经过“外化”转为道德行为,作用于社会生活。据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
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当前的中学生渴望独立,主体意识增强,如: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转向求异;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平等探讨;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在审美需求中,从他择转向自择;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育奉为指南,由听从父母转向自己怎么想怎么办。“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独立意识与独立行动不一致,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不一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行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被管理者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己驾驭自己的过程。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决定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程度。
学生主体意识是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形成发展,主体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培养与提高。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参与转变,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获得和谐自由全面地发展。
教师须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观念,把学生看成平等的、共同参与、共同研究的伙伴,支持和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发展。当学生出现困难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其他放手让
学生自己管理。
组织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治自理,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是自我管理的基础。教给学生一定的行为方式,专门组织开展行为方式训练的练习性活动,引导他们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消除习惯性惰性障碍,在行为习惯训练中,要不断给予强化,使他们了解行为的结果和长进的情况,培养自主自立精神和自治自理能力。检查与评比,及时对活动的检查与评比,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
之处,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
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的作用。选拔自我管理能力强、积极进取、热心公益的学生担任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干部。然后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与教育,要求他们为同学起好示范作用。教给他们组织活动的方法,指导他们去组织自己的活动,放手让他们去发动同学主动参与,形成群体效应。在活动中的失误及时给予纠正,在活动中的创新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逐步实现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当家作主,享受自我管理的快乐。班级管理中,选拔和配备好班干部,让班干部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应让同学轮流当。让学生成为班级主人,班集体才有凝聚力和亲合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才能增强。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这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
2001年10月31日
学校德育不仅是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更重要的是应培养训练学生思想品德行为,通过“内化”来把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又经过“外化”转为道德行为,作用于社会生活。据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
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当前的中学生渴望独立,主体意识增强,如: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转向求异;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平等探讨;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在审美需求中,从他择转向自择;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育奉为指南,由听从父母转向自己怎么想怎么办。“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独立意识与独立行动不一致,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不一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行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被管理者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己驾驭自己的过程。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决定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程度。
学生主体意识是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形成发展,主体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培养与提高。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参与转变,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获得和谐自由全面地发展。
教师须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观念,把学生看成平等的、共同参与、共同研究的伙伴,支持和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发展。当学生出现困难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其他放手让
学生自己管理。
组织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治自理,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是自我管理的基础。教给学生一定的行为方式,专门组织开展行为方式训练的练习性活动,引导他们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消除习惯性惰性障碍,在行为习惯训练中,要不断给予强化,使他们了解行为的结果和长进的情况,培养自主自立精神和自治自理能力。检查与评比,及时对活动的检查与评比,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
之处,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
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的作用。选拔自我管理能力强、积极进取、热心公益的学生担任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干部。然后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与教育,要求他们为同学起好示范作用。教给他们组织活动的方法,指导他们去组织自己的活动,放手让他们去发动同学主动参与,形成群体效应。在活动中的失误及时给予纠正,在活动中的创新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逐步实现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当家作主,享受自我管理的快乐。班级管理中,选拔和配备好班干部,让班干部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应让同学轮流当。让学生成为班级主人,班集体才有凝聚力和亲合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才能增强。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这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
6.学生自我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篇六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而细致的,又是极具创意和挑战的。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教育目的呢?关爱学生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在教育活动中,一些老师以为像家长一样对学生生活上嘘寒问暖,学习上语重心长地提希望、定目标、作要求就增进了师生感
情。其实,对中学生来讲,往往容易引起逆反心理,他们虽然知道老师“好”,但认为老师“婆烦”,教育效果不理想。他们要求老师把他们当“大人”、当朋友,平等地看待他们的行为,相信他们的自觉性和能力。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施教,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班主任要积极主动亲近学生,细心体察、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以平等的观念促进情感交融,以适当的方法增进情感交融,以懂得欣赏激发情感交融,讲求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热爱所有学生,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走进学生心灵,用真心换真情。
二、活泼的班级氛围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实基础 一个团结和谐、蓬勃奋进、充满活力的班集体,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发挥着重要的激励作用。作为学生成长中一个重要的“小社会”——班集体,是学生在学校最基本的归属单位,是满足学生诸多心理需求的最佳场所,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摇篮。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其个人的精神状态、— 2 —
人生态度、兴趣爱好、创新能力、思维和学识水平等,对于班级氛围的营造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班集体在班主任的指导和引领下,通过活动、纪律、舆论、风气、人际关系等来调整学生的个体行为,以实现教育目标。通过开展班集体活动,将教师与学生、普通学生与学生干部、优等生与后进生、男生与女生,从差异与矛盾中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在活动中充实个性的内涵,不断扩大个性的外延,使班级这个“小社会”更加和谐、融洽、奋进和温馨,使学生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无声无息地受到“滋润”、熏陶,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如班级组织管理体制、学生干部竞争和遴选机制、值日制度、值周班长制度、推荐加入共青团制度等,塑造班级良好的人文环境,把班级发展成为一个健康活泼、富有朝气的优秀班集体。
三、坚持自主管理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他们往往强烈地希望参与班集体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应转变观念和角色,把自己由管理者变为服务者和引领者,把班级管理的“主体”还给学生,积极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成长,这
对发展学生个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在班级目标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发动学生共同参与,引导学生讨论确定学期工作目标或阶段活动目标,不但能集思广益,使目标更加切合实际、使计划更加周密细致,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执行的自觉性。又比如,在落实学校常规活动的前提下,应支持学生自主组织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充分表现“自我”,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以往班级活动多由学校或班主任定内容、定形式,学生被动参与,班级活动缺少创新,湮没个性的局面,而且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独立组织、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比如,在班级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修订、完善和监督实施,使班集体规范能够最大限度地融合学生个体的自我期望。这样不仅是使班级规范这个“结果”能真正成为引导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的“导轨”,而且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一种实实在在的“民主与法制”理念教育。近年来,我们在学生操行考核工作中,班主任只是作为主持者,通过学生自查、同学互查、班干部检查,最后再集体审查评定,使学生在对照检查中学会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懂得做人做事之道,提高了学生道德实践能力、认识能力和
评价能力。
四、培养创业精神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所在 中学时期特别是高中阶段是学生认识社会、走入社会、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正确就业观、创业意识的确立,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作为学生在学校最亲密朋友和引路人的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精神上,无疑承担着无可推卸的重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大力加强素质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把挖掘学生的各项潜能放在首要位臵。通过思想教育,特别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强学生的改革创新意识、艰苦创业意识和价值创造意识。积极开展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从课本走向实践,从课堂转向社会,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和个性,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培养创造思维,增强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记忆力、良好的科技意识和团队精神,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氛围。教育学生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念,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旧观念,特别要教育学生敢于自主创业。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无论以后的人生路是高等教育深造,还是其他的成人教育培训,只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只要勤奋
7.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篇七
高等教育活动同样离不开管理, 同样需要对人、财、物等进行管理, 但是, 高等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的复杂性。高等教育的对象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标准进行筛选后, 拥有较高的文化知识、道德修养, 并且具有较为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个体和群体。高等教育的受教育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 高等教育系统的总目标是培养与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 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和一般社会组织管理活动的不同, 它应是通过对人、财、物等的高效管理, 进而对受教育对象进行管理, 达到受教育者进行自我管理的高境界, 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系统的总目标。“教”是为了“不教”, 即教育者“教”是教给学生已存在的知识, 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 从而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理所当然, “管理”也应是为了“不管”, 这里的“不管”不是放任自由, 而是指实现从“他管”到“自管”的转变, 使得被管理者进行自我意识、自我约束的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一、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简析
近年来, 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学生的自我管理已经成为各大高校不可忽视的问题, 也日益成为影响高校管理的重要因素。学生的自我管理分为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和学生群体的自我管理。目前, 各高校的大学生都在以不同形式从不同方面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常见的基本组织为:学生会、科协会、社团、自管会、艺术团、校园纠察队等。
这些学生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目标, 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提高, 并且很好地搭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成为师生之间的纽带, 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 与西方国家高等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不同的是,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约束, 我国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实行的还是“家长制”, 学生组织很大程度上仍受到学生工作人员的直接领导, 学生只是根据上级领导指示, 按照既定计划, 协助完成学生工作。因此, 很多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极易被扼杀, 他们认为学生自管只是品学兼优、能力强的学生干部的任务, 从而淡薄自我管理的意识, 忽视自我管理的意义。
事实上, 在这个个性鲜明的社会, 青年学生更有必要挖掘自己的潜力, 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 从各个方面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素质。
二、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必要性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依据,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外在条件, 外因靠内因起作用。因此, 高等教育管理也是通过外在的管理方式影响个体或群体的内在变化, 从而协调好高等教育系统有限的资源投入与高效益地实现高等教育总目标的矛盾。在高校中, 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 是由青年学生组成的一个群体, 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创新思维日益拓展, 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施展才华、提高能力与增强素质的黄金时期, 大学校园更是为大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提供了一个有利、有力、有效的平台。可见, 大学生实施自我管理十分必要。
(一) 实现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的发展必须与其生理、心理特点相符, 即符合其成长发展规律。在大学阶段, 学生的生理条件已经趋于稳定、成熟, 而心理方面尚不够成熟, 甚至处于脆弱的转折期。因此, 大学生只有顺利完成心理转折期的过渡, 才能蜕变成具有一定正确判断力、成熟思维能力的青年。大一时期, 称为“适应时期”。大学生从压抑窒息的高中阶段进入到大学这个较为自由、宽松的环境之中, 这种氛围的突变、教学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迥异让很多大学生突然间束手无策、漫无目的。这些都是以后出现大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所以, 大一学生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来调节自己顺利过渡到新阶段中, 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良好的自我管理方法将使学生受用整个大学阶段甚至一辈子。
所谓“自理”能力, 狭义上说, 就是大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的能力, 大学生需要住在宿舍、吃在食堂, 学习没有固定教室, 一切事情由家长、教师包办转变为自己处理;广义上说, 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还包括对学生群体的管理, 对学生工作一些基本事务的管理等。具体而言,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就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 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整合、优化、利用自我资源 (价值观、时间、心理、身体、行为和信息等) , 而开展的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一系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活动。大学生想象力丰富、热情、活跃、有挑战精神等特点应当通过一定的途径发展成为他们的优点, 因人发展, 各施其才。实现自我管理, 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高校或班级的各种管理工作, 提高能力, 增强综合素质。
实施“自我管理”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 包括自我文化知识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增强。文化知识的发展主要指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 对其他一般性知识的基本了解等;综合素质的增强则包括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交能力的增强等。
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仍是学习, 所以, 不断增强学习的动力与学习的氛围是大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保障, 而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有助于增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有效性。大学生除了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 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与社会交际水平的提高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高校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 最鲜明、集中地体现在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见习、实习与毕业实习中, 这些都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铺垫工作。但是, 更普遍的是体现在大学生自我组织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中, 这些实践活动与社会联系紧密, 范围广泛, 从农村到城市、从社区到企业等, 广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专业参与相适应的实践活动, 自己组织、自己计划、自己统筹、自己协调, 在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增长才干, 提高能力。
(二) 实现高校管理层次化、高效化、民主化的外在要求。
1.“自我管理”是高校管理层次化的外在要求。
高校管理是由上而下的传统方式:最高行政管理层—中级管理层—管理基层,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学生组织机构是管理基层延伸的一个分支, 是最基础的层次, 学生管理工作应是最基本的工作。因此高校应处理好层与层之间的关系, 协调好层与层之间的矛盾, 层次分明, 各司其职, 实现管理的层次化。
2.“自我管理”是高校管理高效化的外在要求。
管理的目的就是取得效益。在高校, 管理的效益主要指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指高等教育三大功能, 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整个社会系统产生的影响。“高效”就是指用最少的资源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与科研、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群体, 所以就高校管理而言, 如果把管理仅仅局限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范围内, 忽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很少考虑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 不唤起学生自我管理愿望, 把他们当作消极被动的课题, 管理的效果就不会明显, 甚至适得其反。陈运明在其《关于学校多层次自我管理的研究》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学校有效的管理体制应是学校层次 (指学校整体) 、团体层次 (指学校内各教师、学生团体小组) 和个体层次 (指学校内各教职员工和学生) 三层次自我管理的有机结合。”因此, 不断增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挖掘自我管理的潜力, 将大大有助于学校管理, 实现高校管理的高效化。
3.“自我管理”是高校管理民主化的外在要求。
高校是育人的场所, 育人要贯彻民主管理的原则。民主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一个方面, 是现代大学教育哲学观的体现, 也是现代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抉择。构建大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 要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民主管理建制、大学生民主管理保障措施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2]大学生实施自我管理, 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有益于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 大学生可以充分体现自己的有所为, 实现自己的价值, 得到尊重, 学会自重, 进一步意识到高校管理的民主性与公平性。
三、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举措
(一) 努力营造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
“氛围”是指周围的气氛和情调。[3]氛围会深刻影响置身其中的个体或群体的观念、思想和行为。氛围对主体的影响一种是人对人的影响, 即氛围中的个体对其他个体的影响, 正所谓“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另一种则是事物对人的影响, 包括抽象事物和具体事物, 常见方式是“宣传”。大学生对事物的敏感度和好奇心决定了氛围对他们产生影响的不同程度。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营造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
1. 宿舍环境的塑造。
大学生是学校的主人, 是宿舍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最大受益者, 高校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宿舍文明建设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 让他们在实践中接受锻炼, 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根本性目的。[4]宿舍是大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交际、自立自理的基本场所, 是“小家”, “一室不扫, 何以扫天下”, 地面整洁、物品排放整齐都会让人赏心悦目,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情与学习的心态, 因此, 宿舍的布置是营造宿舍环境的重要方面。而宿舍完全要靠大学生自己进行布置安排, 良好的宿舍环境的塑造是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2. 教室环境的塑造。
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仍然是学习, 毋庸置疑, 教室是学习最主要的场所。在这个场所里, 学生范畴扩大, 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甚至不同院系的学生彼此更易影响。首先教室需要安静, 禁止喧哗, 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应遵守的首要原则;其次, 教室中不允许出现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最后, 教室的洁净整齐需要大家共同维持, 这些原则都需要学生自觉遵守。因此, 大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氛围的好坏。
以上两个环境主要是靠大学生自己营造, 除此之外,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还要靠教师、学生工作行政人员、宿舍管理人员共同塑造, 这些都将对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 切实构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机构。
大学生要实施有效的自我管理, 不能仅局限于非正式的个体的自我管理, 而要在遵循高校基本规章制度的前提下, 构建自己的管理组织。自我管理的主体是学生, 所以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能力和作用。学生会和社团的构建比较符合学生的特点, 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选拔学生, 比如:学生会里的部属制, 学习部适合爱好学习、勤勉认真, 能起学习模范作用, 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大学生;而学生社团的形式更是多样化, 有体育类社团、文字类社团等。这些组织都是营造大学生自我管理氛围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途径, 大学生能不断锻炼自我、提高自我, 进行良好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三) 不断完善大学生自我管理制度。
高校要使大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 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自我管理, 不是放任自由, 必须遵守规章制度, 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高校比较注重大学生参与高校的民主管理, 而相应的制度不够健全, 比如学生的听证制度、申诉制度和学生助理制度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 充分发挥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对学生自管的指引与指导。
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肯定了学生的能力和作用, 但不是完全否定教师和学生工作行政人员的作用, 教师和学生工作行政人员对大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引与指导是必要也是重要的, 这能使大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 从而间接达到管理者的预期目标。借助无为而治的管理手段, 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5]
总之, 高校学生必须意识到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教师、学生工作人员的指导与帮助下, 通过各种自我管理组织机构, 努力挖掘潜力, 充分发挥创造力, 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塑造出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形象。
参考文献
[1][5]姚纬明, 余达淮, 曹菱红, 姜晓平.高等教育管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4:1, 193.
[2]王威.浅析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9) :41.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370.
8.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篇八
关键词:毕业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
临近毕业的学生,逐渐长大了,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思想,甚至开始对自己在学校的最后阶段总结反思,在自己母校学习时期,也在思考着对之前发生的所有事情进行清理,于是有了什么“早恋”“报复”“结拜”等等胡作非为的行为和想法。怎样管理,是绝大多数老师心中的问题。
一、别把学生当作小孩,要与學生交朋友
作为班主任,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在与孩子的交流上。孩子们都是有自尊的,孩子们也是稚嫩的,犯错误是难免的。开学之初,我与孩子们约定。平时在学校的时间利用体育课与活动课多与学生交流活动,要给孩子们的印象是老师作为朋友一直就在他们的身边。每一次孩子们犯了错误,给孩子们一次机会原谅。课后要与这名同学谈谈心,朋友就是要指出对方缺点并促进改正的,希望朋友能过得更好。孩子们会在认可第一朋友的关系后,教师再针对发生的事情进行分析,充分让犯错误的学生真正承认错误并改正。看着老师微笑着说的一切,绝大多数学生也会从心底保证不会再犯,而且以后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对老师这个大朋友诉说。当然,还有极少的学生会无动于衷,那是因为这些学生因为其他原因认为老师只是为了教育他而故作姿态,但是只要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了解和多次交心,学生终究会接受老师的真诚与善意。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监督与管理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状况与学生可以进行先交谈,交谈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体会老师那份诚心,与此同时学生才真正地认识自己确实存在的问题。老师要有耐心地监督他们,督促他们,克制他们的不良想法和做法,慢慢地学生心理平静下来了,行为习惯养成了,自然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养成了,还会管理别人、监督别人,这样的班集体,班主任工作就轻松了许多。
其间,最让班主任费心的还是指导环节,老师要有恒心和耐心。而且不可能班主任对每个学生、每个问题都去指导,这就得班主任先培养一批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快的学生,再去管理另一批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反过来监督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互相监督和管理,大家都得到了提高,学生也很高兴,良好的班风也自然形成。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推荐阅读:
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07-10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自我介绍10-26
大学生自我管理问卷08-03
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09-21
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自我管理08-13
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08-23
独特的大学生自我介绍07-11
大学生的自我介绍内容10-04
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成功走向08-11
简单的大学生团员自我评价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