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塘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2024-10-31

翁塘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精选8篇)

1.翁塘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篇一

翁塘小学教务工作总结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校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学校工作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 突出交流、合作探究的理念,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努力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继承上学期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开创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新的局面!

一、常规工作、规范有序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师的基本工作,在复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有章可循、有矩可守。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它可以优化教学秩序,创建统一、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规范完善我校教学管理工作,切实抓好教学常规,使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更加科学化,本学期在强化教学管理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严格要求,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是每位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衡量一位教师是否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标准。教务处全面落实课程计划,要求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教师提前进课堂,准时下课,每天按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

2、求真务实,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开学初对教师的备、教、批、辅等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在全期的工作中加强检查与指导,教务处每月定期组织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检查一次总结一次,并及时将检查结果进行反馈和通报,对确实存在问题的教师及时进行谈话,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教。

二、学习进取,提高能力

1、加强了教师的理论学习。

一是通过现代教育理论培训,开展了“读一本好书”活动。倡导“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学习理念,通过集体学习、教师自学、讨论、写心得体会等形式,使全校教师在学习研讨中吸收、消化新的课改信息和教育理论,然后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二是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了解各年段教学的三维目标,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2、夯实了教师的业务培训

(1)本学期,学校继续采取了“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尤其注重对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全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2)继续实施了“蓝青结对工程”,充分发挥我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结对子、搭台子、压担子”,我校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尽快地成长起来了。徒弟每两周至少向师傅学习1节课,经常向师傅请教。

3、为教师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学校建立了“学习-培训-展示”为一体的机制,结合教师们的教学实际,从教学实践出发,本学期在教务处的组织下,实习教师都上好了一节汇报课,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上好了一节示范课,师徒同上了一节相同内容的研究课。这些活动的举行,让教师有了交流互促的机会,有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三、研讨交流、扎实课改

1、扎实开展了备课组的教研活动。

本学期教务处要求各备课组在制定好相应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围绕计划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每周二下午放学后教研活动时间,各备课组要根据学科内容,围绕专题,充分发挥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的作用,解决好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到了备课有中心发言人,有设计理念、目标、要求、重难点的突破、教法的设计、辅助手段的应用。说课、评课都有详细记录。各备课组年龄在五十周岁以下的女教师、五十五周岁以下的男教师至少要上了一节组内公开课。教务处对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及教研活动记录进行了不定期的抽查。并根据检查情况评选了四年级语文组为先进备课组。

2、课题研究工作初见成效。

本学期,教务处鼓励学校的教师极积地申报和参与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以上这些活动,实现了教研与科研的整合,通过树立教学领头雁,扩大了一些教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不仅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到了实践中,而且还使学校形成了浓浓的教研氛围。

四、存在的问题

1、专业教师配备不齐,特别是英语专职教师没有,从而使艺体课教学流于形式,达不到课标要求;

2、素质教育要进一步落实,要加强各兴趣小组的建设,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激发其潜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加强教育服务意思的转变,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翁塘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篇二

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就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好教材。这里仅以第十二册语文教材为例, 谈谈本人在教学中是如何渗透法制教育的。

一、拓展教材, 垫基础

比如学完《长江之歌》后, 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小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赞美长江?待学生引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后, 我进行了小结和进一步引导:生活中, 人们总爱赞美真、善、美的人和事, 而对社会上假、恶、丑的现象总是极力抨击。如果老师让你们也来写一篇XX之歌, 你打算赞美什么?为什么?一会儿工夫, 学生纷纷举于发言, 有的说要赞美妈妈, 因为妈妈勤劳善良……有的说要赞美一位同学, 因为这位同学文明守纪, 拾金不昧……总之, 不管学生赞美的对象是什么, 但都闪烁着真善美。这一环节一方面是在巩固知识, 引导学生读写结合, 另一方面是在引导学生分辨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启发学生做真善美的人, 特别是为学生接受具体的法制教育内容铺垫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感悟教材, 受教育

比如叶圣陶《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文末有这么一句话:“我排队等候, 又仰卧在小船里, 出了洞。”教学中, 我让学生反复读, 说说从中能悟出什么。学生最先悟出的是游人多, 我示意学生再悟, 很快学生便悟出了叶圣陶先生的为人:叶圣陶先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家, 而且还是一位遵守公共秩序的游人, 他完全可以优先出洞, 可他却排队等候。我对学生的感悟予以赞赏褒奖后, 及时进行了小结:同学们, 我们今天不仅跟随叶圣陶先生浏览了金华的双龙洞, 而且还明白了一个规则, 在公共场所, 我们一定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维护公共安全。这一感悟过程, 不仅使学生对叶圣陶先生油然产生崇敬之情, 而且也使学生很自然地受到了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教育。

三、挖掘教材, 明事理

寓言故事《螳螂捕蝉》, 文后有一道题:“听了少年的话, 吴王为什么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教学中, 我抓住这一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答案并不难找, 学生都知道是因为少年的一番话使吴王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这也正是本文的寓意训在。到此结束学习, 无可厚非。但是, 我接着设计这样的问题, 说到底, 固执的吴王是被少年征服的还是被道理征服的?你从中又能明白什么道理呢?前者显而易见, 吴王是被道理征服, 后者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 经过一番思考后, 学生各抒己见, 有的说, 道理的力量是巨大的……有的说, 我们要向少年学习, 以理服人……有的说, 我们要向吴王学习, 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 接受正确的道理……学生的见解让我激动不已。“同学们, 以理服人, 知过必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与人在交往中, 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 处理的办法很多, 但无论如何不能以非法手段仗势欺人, 最好的办法还是以理服人。”这里通过对文中事理的进一步挖掘, 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 而且使学生受到了一次以理服人的法制教育, 取得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的理想效果。

四、补充教材, 求全面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最后一节是这么写的“不过, 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 首先必须保护海洋, 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 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学完课文, 我补充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周围还有什么需要保护?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畅所欲言: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特别是珍稀动物, 由于人们的滥捕滥杀, 现在全世界每年都有很多种动物灭绝;要保护植物, 植物能防风固土, 制造氧气;要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与我们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有关。保护环境要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我们每个人做起……“同学们,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我们要自觉争做保护环境的维法小公民。”我顺势进行了总结, 予以补充, 与课文阐述的观点是一致的, 强化了学生全面保护环境意识,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篇三

关键词:语文教学;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84-01

从一些报道或法制资料显示,现在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数量在持续增加,违法犯罪年龄呈下降势态,这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严重问题。更是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深思考的一个问题。一个孩子,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与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是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去担当这个严峻的任务——从小培养孩子自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青少年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是因为他们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导致他们法律意识淡薄,当他们离开学校这片幼稚而纯洁的净土走入社会时,由于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法制观,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开始滋长了一些坏习气,随着那些坏习气的膨胀,最终发展成为违法犯罪。有没有一种途径可以最大限度的减低未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呢?有,那就是从小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我们是教育者,可以从以下做起。

一、语文教师要正确理解语文、运用语文——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邓小平同志生前非常重视孩子的法制教育,提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要求;新课程提出: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国家教育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多次强调:要结合学科实际,渗透法制教育,以提高孩子们的法律意识。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运用语文进行听、说、读、写的工具性功能外,我们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凭借学科特点,还应重视它的人文性功能之一——法制教育。

1、课内知识渗透。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阵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法制教育。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以文本资源为基础,挖掘教材内容,有机地进行法制渗透教育。只要用心去发掘,许多课文都有法制知识渗透点,如《美丽的小路》《黄河是怎样变成的》、《恐龙的灭绝》等可以渗透《环境保护法》,《白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可以渗透《森林法》,《翠鸟》可以渗透《野生动物保护法》,《鲸》可以渗透《海洋法》,《香港,璀璨的明珠》《日月潭》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

2、在交流、交际中收获。要运用学校多媒体资源,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播放国家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的视频资料,图片资料,让学生在视觉上感知,在头脑里酝酿,在心灵上感悟,看后通过说一说,议一议,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从中受到法制教育。让他们初步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道理,从而在心里增强一定的法律意识。

3、课外实践陶冶。我们在教学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时,课后组织学生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实践。如:写一块“别踩我,我是你的朋友”、“请你绕绕道,小草微微笑”的温馨提示牌立在花池;或到花池里扶正被风吹歪的小树苗;让学生们走出校门,到大街上,公路边,草地上去拾捡垃圾;到打砂场、采石场去体验那漫天的尘灰……这一切,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这些事可为?不可为?

经过这种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来提高孩子们的法律意识,和从小树立法制观念,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来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放眼未来——看法治中国。

“法”成为2013年“年度汉字”,是因为过去的2013年,是充分体现我国对宪法和法律尊重的一年——许多省部级高官落马,冤假错案的连续纠正,“法”已渐渐体现了它在我们生活中公正无私。

而今,我国从“中国法治”向“法治中国” 迈进,说明我国已正式步入法治国家建设的轨道。我们未来的国家是法治国家,法制将更健全,涉及面更宽泛。如果现在的孩子从小不接受法制教育,是无法成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我相信,在我们教育者的勤恳工作下,在语文教学中不忘渗透法制教育。把法律知识从小一点一滴地传授给学生,天长日久,通过点滴积累,聚沙成塔,孩子长大成人后,让他们成为具有法制观念的公民,真正成为社会的守法者,成为国家法制建设者,成为法律尊严的捍卫者。

4.翁塘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篇四

工作目标责任书

为继续开展学校“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增强全体教师的责任感,确保我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学校安全工作、特拟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

一、签订对象:岗位责任人。

二、责任期限:二零零八年三月——二零一二年三月

三、工作目标:在责任期内,杜绝因管理不善而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学校安全工作岗位规章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安全工作岗位职责。

1、学校校长是本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分管领导及全体教师要经常检查校舍、设备设施(门、窗、楼梯扶手、旗杆、电教器材、电教设备、体育设施、照明线路,电源插座等)。学校教育活动场地设施设备无安全事故隐患,各种内部保卫制度健全,保安设施齐全。特别是恶劣天气更要重视对校舍的检查,防止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如发现危险隐患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有效的活动,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

2、各班班主任每天必须强调安全工作,每周工作安排要有安全教育,重点教育学生掌握交通法规知识,初步了解消防知识和重大灾难预防知识,使学生在遇险、遇火、遇难时能及时自救,及时报警,有安全教育工作记载(资料齐全,按要求存档)。

3、值日教师要切实做好护导工作,早晨、课间、午间,学校集体活动,班主任和值日教师及时到位,保证秩序正常。

4、加强对学生活动安全的管理。严禁在校园内乱接电源、违章使用电器。严禁以任何名义自行组织学生集体服用药品和饮品,严禁组织学生参与非教育性的社会活动,严禁未经学校审批同意私带学生外出,严禁学生攀高、玩火等不安

全行为。由各部门组织的一切活动要严密计划、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做到谁主落到实处,打造“平安和谐校园”,特制订本责任书。管谁负责。

5、严格体育课、活动课以及大扫除等各项活动管理。在教育教学中由于班主任和任科教师组织和管理不妥导致发生事故的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直接组织者的责任。

6、班主任应严格教育学生不得乘坐非法运营载客的车辆,严禁不满法定年龄的学生骑车上学。经常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7、做好每天的清校工作,教师不经学校同意推迟教学时间,发生安全事故由教师本人承担相应责任。严禁提前放学,一切责任由相关责任人自负。

8、严格执行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凡本班学生发生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伤亡事件,必须立即向学校值班领导报告。

四、工作职责

(一)班主任职责

1、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国家政策、法令和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

2、及时检查、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身边的各种安全隐患,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

3、加强晨读、课外活动、课间活动、两操等班级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和各种记载簿;

4、经常与科任教师联系,协调各项活动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禁假期组织学生补课;

5、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加强生活管理;

6、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

7、发现流行性传染病应及时报告值班领导,避免疾病扩散。

8、加强本班学生在教学楼道上活动管理和教育,放学时组织本班学生有序下楼,杜绝学生在楼道上开展不安全的游戏或上下楼梯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二)任课教师职责

1、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国家政策、法令和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

2、做好一切课前准备工作,按时进教室上课,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保证学生作息时间,按时下课;无特殊情况,不坐着上课,不随便离开教室,不与无关人员闲聊或接打手机;

3、杜绝讽刺、挖苦、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

4、因事、因公外出需调课的,必须提前报教导处安排;因故要变动授课时间的需经教导处批准。

5、因教学要求需带学生外出的,必须提前申报,制定相关应急预案,经分管副校长批准后方能外出开展活动;

6、严禁假期校外补课;

7、按时向学校医务室上报晨检和午检情况。发现流行性传染病应及时报告医务室和值班领导,避免疾病扩散。

8、加强教学班级学生在教学楼道上活动管理和教育,放学时组织教学班级有序下楼,杜绝学生在楼道上开展不安全的游戏或上下楼梯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五、考核与奖惩

将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列入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安全意识淡薄,玩忽职守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年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并报县教育局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凡考核合格的责任人,由学校获得发给相应的奖励。

六、其它

1、在责任期内,责任书各条款不因责任人变化而变更或解除,接任责任人继续履行相应职责。

2、本责任书由学校保存一份存档,责任人保存一份,双方签字生效。校长签字(盖章):岗位责任人(签名):

杨柳塘镇翁塘小学

5.翁塘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篇五

工作实施方案

为提高学生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毕节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深化“六五”普法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法制教育工作,以构建民主、法制、和谐的教育环境为目标,以落实教育法规为主要内容,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政治学习、教育培训、课堂活动为主要载体,坚持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相结合,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为进一步做好 2014 年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深化“六五”普法工作,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教育。结合自身教育工作,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教育改革的要求,积极寻找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正能量。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落实教育法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坚持以《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省、市 “六五”普法工作为指导,以中小学学 科教学内容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制知识和法制理念的教育,把法制理念贯穿于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形成具有示范和推广意义的成果,为我校整体推进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积累经验。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此项工作,拓宽我校法制教育途径,丰富我校法制教育内容。通过示范促深化,推进东风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使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公民意识和法律知识成为学生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我校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法制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

三、工作措施

(一)成立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孔德富

副组长: 王 燕

向云祥

苏远刚

毛昌荣

成员: 张 梅

文 程

刘金会

陈秋梅

吕宗朝

严孔刚及各班班主任

(二)教研指导,各教研组加强对备课、上课、听课、档案建立等环节的有效指导,确保工作取得成效;实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教师全员培训到位;要通过培训,使教师明确 渗透要求,把握渗透时机,掌握渗透要优化教学过程,适当为学校提供示范课,从实践上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法制教育工作成效。

(三)消除四个误区,落实好“四个一”,深化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

学校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每学期进行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2 次以上,开展集体备课,着力提高渗透能力和水平。切实按照《毕节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3年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继续做到“五个一”,即:(1)每名教师上一节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公开课;(2)写一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反思或教育叙事;(3)教研活动中作一次主题发言;(4)度一本普及法律书籍;(5)写一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论文;(有关评选通知另行文)。切实解决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四个误区”,即:一是将其他法制教育形式与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混为一谈;二是认为每一堂课都要渗透法制,会增加教学负担;三是教学本末倒置,将文化课上成法律课;四是生搬硬套,为渗透而渗透,渗透点内容极不合适。通过在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新经验、取得新成效。切实增强学科渗透的感召力和生命力,真正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常态,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为积极促进“六五”普法再创佳绩。

(四)坚持教学常规检查,完善教学渗透工作的长效机制。

深入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并将开展此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

(五)我校将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六)开展时间从

年 月 日——年

东风学校

6.翁塘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篇六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

汇报材料

根据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黔教法发[2011] 152号)、及《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黔教法发[2011] 334号)文件精神,我校扎实推进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对照《贵州省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考核评估标准》,我校认真开展了自查自评,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庞 程 副组长:唐锦涛 田仁勇

成 员:王 倩 许淑娟 王明燕 何 艳 安世容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田仁勇兼办公室主任,王倩、许淑娟两位同志负责具体办公。

二、工作措施

(一)启动阶段

1.宣传动员、提高认识。

我校在2012年9月30日召开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启动会,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进行了及时宣传,全体教师初步明确了学校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自2012年10月1日起我校、所有学科、所有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教材渗透学科法制教育。

2.培训工作(1)《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师法制常识分册)和《教师培训手册》人手一套,培训教材配置率达到了100%。

(2)我校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纳入了学校工作计划、教学业务工作计划,要求全体教师认真自学《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并以之为指南,认真做好本年级,本学科所需的法制教育渗透点的备课和教学工作。

(二)加强管理,稳步推进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 1.我校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建设。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内容,制订出具体的定性考核内容,量化成具体分值。把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听、评课标准。

2.示范引领。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示范课,各教师通过参与示范课的听、评课,让广大教师如何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有路可循。

3.加强督查力度。我校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作为督查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把教师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纳入教学常规检查,有力的提高了学校、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主动性。

4.深化校本培训,把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法制教育的渗透内容、教学方式、渗透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及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全员培训、教研组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更新观念、吃透精神、掌握方法、明确任务,实现四个100%,即100%的学校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100%的学科渗透法制教育;100%的教师参与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100%的法制渗透点能在学科教学中得到渗透。

5.开展特色教研活动,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在活动中,广大教师互帮互学,从而掌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教学方法,准确掌握有机渗透时间、分量。认真开展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评比。

(三)取得的实效

1.两年来,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践表明,大多数教师基本掌握了本年级、本学科所需的法制教育渗透点、渗透内容、渗透方法与要求,并能在教学中进行适量的有机渗透。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板报等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对学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2.进一步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定期请法制副校长、关工委有关领导到学校作法制教育报告,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并取得了实效,我校500多名学生无违法犯罪现象。

3.加强留守儿童和特殊群体的关爱。在加强法制教育的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和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对他们进行重点关注,2013年“六一”儿童节关工委和还对留守儿童和特殊群体发放了慰问物品100余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给予更多关爱,留守儿童和特殊群体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

4.利用现有资源(校园多媒体、板报、校园广播等)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断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四)存在的问题。

对照《贵州省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考核评估标准》,通过自查自评,我们发现,个别教师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浮在面上,不能长期坚持,学校资料收集不齐,缺乏整理。我们将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开展补漏和改进工作,更进一步的推进我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7.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篇七

一、创设美, 激发审美的情趣

教师要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审美期待,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和探求知识的能力。如教学《鲜花和星星》一课时, 教师首先让学生一边听音乐, 一边想象夜空中那满天的小星星, 把诗的内容, 诗中的景, 都糅入一个美妙的情景中, 为学生很快进入诗的意境, 理解诗意奠定基础。接着, 教师让学生为课文的图画配音, 感受图中小女孩轻松、欢快的心情, 表现小女孩被美丽的星空所陶醉的神情, 享受小女孩坐在月亮船上, 遨游于闪烁的星空中自由自在的愉悦, 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感染, 在感知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二、捕捉美, 培养美的鉴别能力

小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 如《九寨沟》一课体现了风景的优美, 《桂花雨》一课蕴含的是意境的美, 《雾凇》一课展示的是大自然赐予的美……教师要挖掘和分析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 要激发学生的情感, 启发学生的想象, 在理性的指点和引导下,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1. 抓住美的语言。

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优美语言让学生反复地朗读, 在朗读与想象中领略文本的语言美, 获得美的享受。如《田园诗情》一课的课文, 作者用细腻委婉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 文本的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 而这种隽永的情绪都是通过对人物心情的描写表现出来的。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感悟出作者在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 激发学生美的想象力, 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获得审美的情趣和享受课文美学意蕴的喜悦。

2. 抓住美的形象。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因为, 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 具有启发人, 感动人, 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第一次抱母亲》课文中表现出的母子情, 《永远的白衣战士》、《普罗米修斯盗火》等课文中蕴含的人性美, 均是通过生动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 是教师结合课文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感悟, 让学生深刻体验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特有情感, 在细心揣摩、反复品味中理解人物的思想境界, 做出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 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抓住美的意境。

优美的意境能够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 把“言外之意”恰当地表现出来,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刻意追求的意境。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 在充分梳理课文内容之后, 教师恰如一个博识的导游, 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吟读课文, 在想象文本优美的意境中, 把学生的思绪带到奔腾咆哮的黄河边, 把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让学生把种种巧语妙思随着学习的深入而倾泻出来, 把文本内容的诸多妙处让学生逐一地接受, 使学生在意趣盎然的情景熏陶之中, 到达学习的彼岸。

三、对比美, 内化美的感悟能力

人物形象的美丑总是在人物或事物的相互映衬中凸显出来的。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 教师通过对樟树的外形美和高贵之处的内在美来映衬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品质, 就能彰显出人们对宋庆龄衷心的爱戴和怀念;通过诵读课文最后一段话“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 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 作为永久的纪念”, 让学生理解作者撰写此文, 不仅仅是要告诉人们在宋庆龄的故居前有两棵樟树, 而是要让我们记住这两棵蓬蓬勃勃, 永保香气的樟树, 让宋庆龄高贵的品格永远留驻在我们心中, 永远伴随我们成长,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 感悟到美的真谛。

四、感知美, 提高美的欣赏能力

通过美读感受和欣赏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在小学语文课本众多的文章中, 有着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 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有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 也有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浩瀚的海洋、多彩的植物, 甚至是鸟语虫鸣, 都能在作家的笔下妙笔生花地呈现出来, 使学生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 体验到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结合的艺术境界, 感受到一幅情景交融、形神兼容的立体艺术图画。叶圣陶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 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可见, 在语文教学中有感情的朗读, 是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延伸美, 升华美的创造能力

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美的创造力, 创造美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心理需求。教学中, 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知到美时, 就会产生美的灵感与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 教师要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如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创作表演, 既是一种欣赏, 又是一种再创造;或让学生进行随文小练笔, 采用续写式、仿写式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训练。

8.翁塘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渗透;法制教育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知识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制知识,如果能合理利用这些法制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在巩固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深度,而且还可以体现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紧密性。笔者仅以如下实例渗透技巧和同仁共勉。

一、在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中整合渗透素材

数学学科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整合。如:课例《认识人民币》,可以通过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指出其特征和防伪标志,有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同时还可以对学生渗透廉政教育思想。如:苏教版第一册P18“森林运动会”,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一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又如:苏教版第六册P59第五题,可以渗透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及其所附的1949年9月28日政协一届会议主席团公布的国旗制法说明。还如:课例《移多补少使两数同样多的应用题》,可以渗透公平性,平等互利等思想,培养学生平和的心态;再如:不少应用题中大量出现国民生产总值、原煤产量、人均年收入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二、在教师自身的行为素养中美化学生心灵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教师就像是学生的一个样板,教师怎么做,必会引导学生也这样去做。有时候,千百遍地说教不如一抹暗示性的眼神、一个示范性的动作、一句不经意间的话语。可以这么说,学生的许多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是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教给的。因此,要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必须做到身正。

教师的行为渗透,不需要讲很多大道理,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事中来透射好品质。比如说,整洁的办公室,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地方干净也能给别人带来美感,明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看到扫帚倒了,随手扶起,就是告诉学生爱护公物也是一种美德;面对别人的无理吵闹,教师能平和对待,可以让学生明白平和的心境也是一种素养;对别人的困难能乐于相帮,能使学生明白“雷锋精神并不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的”……

三、在数学试题中融入法制教育的人文气息

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师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例如:作业中的法制教育是课堂内实施法制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在第五册学过简单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自己家里每天使用食品袋的数量,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月使用食品袋的数量,然后结合食品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写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技能,又对他们进行了环境保护教育。又如:在教学“认识物体”这一课时,我首先组织学生一起玩积木,让学生在玩积木的活动中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圆柱和球的形状及其特征。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但不会感到枯燥,而且还兴趣怏然。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适当的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发展兴趣。再如:在六年级《认识百分数》教学时,教师可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融入到学生所学知识中,从而对学生进行税法教育。在教学统计时,可以让学生收集身边需要利用法律武器解决的问题,如:父母虐待孩子,非法开办网吧,商店出售“三无”食品等。把这些问题编成统计资料,这样在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实时渗透了相关的法制教育。

四、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提升法制教育理念

在渗透法制教育时,应当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小晴买一本《趣味数学》用了12元,小洪买一本《成语故事》用了10元4角。《趣味数学》打八折是12元,原价是多少元?”时,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通过商店的打折活动,让学生亲历购买商品时应享受的服务,并会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遇到的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使他们懂得了法律。如:在授课内容是对重量单位“千克、克”的認识一课中,我一边指导学生通过用手来掂量物品感受重量,一边告诉学生:一克物品很轻,但一克毒品的危害却很大,适时对学生进行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例如:三年级学过简单的统计后,有一道题是:站在马路口,统计在一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在带领学生去统计前,首先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和遵守交通法规的教育,到达现场后再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假如在十字路口不按红绿灯的指示行驶,即不遵守交通法规,对会出现的后果进行设想。学生通过设想,讨论后,一致认为:遵守交通法规不但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机地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又如:苏教版第五册P97:“做一个小正方体,五个面涂红色,一个面涂黑色,再从附页上剪下棋纸来下棋。一人拿红旗,一人拿黑旗,从0开始走起。两人轮流抛小正方体。红色朝上红旗走一格;黑色朝上,黑棋走两格。先走到最后一格的获胜。”教师讲解时,要让学生遵守规则。再有,在实际生活中,要遵从在生活中渗透、在情境中渗透、在案例中渗透、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渗透等方法。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持之以恒,才能达到良好的法制教育效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法制教育实例渗透技巧是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也因学生的学习背景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不管怎么说,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才能把法制教育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体现课堂的有效性、趣味性和人文性。

参考文献:

[1]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1

[2]小学数学教育──智性学习[M].香港:香港公开进修学院出版社,1995.74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

上一篇:申报节能治理先进集体文稿下一篇:割舍过去的童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