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2024-10-06

公司企业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共8篇)

1.公司企业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一

公司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三月份以来,我们在公司党委正确领导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本人通过学习,认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提高实现科学发展的知识水平。体会如下:

一是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首先,要进一步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次,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内涵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这一科学体系中,第一要义是发展,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升华,从统筹协调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党坚持发展的 信念一以贯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再次,要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与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要求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理。它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它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 点。

二是在加强学习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科学发展,重在发展,贵在科学。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求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提高实现科学发展的知识水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学习的任务更加繁重,掌握新知识、提高新能力的任务更加繁重。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增长才干,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

第一,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努力学习现代经济知识,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第二,面对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新要求,必须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不断提高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

第三,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努力学习社会管理知识,不断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

第四,面对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要求,必须努力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三是在实践中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要靠学习,更要靠实践。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检验学习的效 果。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第一,要在工作实践中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再好的理论,如果不与实际相结合,不落实到实践中,也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要提高广大干部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广大干部学会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谋划、检验自己的工作。只有在深入实践和认真落实的过程中,我们的认识才能跟上实践发展的要求,才能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第二,要在基层锻炼中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干部在实践中经受锻炼、接受考验,特别是要组织和安排干部到基层一线去,到问题最多、矛盾最突出、发展最落后的地方去,在实践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第三,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把具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努力在广大干部中营造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良好氛围,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考核标准要体现科学性,既看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又看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政绩观决定工作思路和方向,努力形成促使广大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导向,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 落实。

第四,要把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统一起来,既要看通过学习,理论水平是否提高了,思想认识是否统一了,更要看实际行动,看实际效果,看科学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如何。我们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是只为少数人的发展,不是畸轻畸重不协调的发展,不是竭泽而渔难以持续的发展,不是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发展,而是科学的发展,一句话,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又好又快的发展。总之,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一靠学习,二靠实践。当前,学习首先要学科学发展观,实践首先是要参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只要我们毫不松懈地坚持努力学习和刻苦实践,并能成为全党的一种自觉和习惯,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就会大大提高,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就会有根本保证。

2.公司企业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二

成长中发展发展中壮大

记者通过采访得知:作为在新疆成长壮大的餐饮企业, 苏氏企业由九十年代初的一家牛肉面馆, 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在全国成立15个分公司, 132家直营连锁网点, 员工2100多人, 成为我国餐饮企业中的后起之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为满足全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需要, 从1999年开始, 苏氏企业推出的代表新疆民族特色的清真食品“苏氏牛肉面”在北京、天津、石家庄、沈阳、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郑州、太原、西安等省市建立了分公司, 在成长中不断发展壮大。

苏氏企业创立以来, 坚持以“苏氏”为品牌, 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不断探索汤料的配方, 拉面制作等新工艺。注重食品的卫生质量和营养价值, 在“创新”上下功夫, 在“质量”上求发展, 在“信誉”上求市场, 不仅色、香、味、形具佳, 而且营养丰富。多年来, 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合作开发, 研制出了安全、营养、健康、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的新型拉面添加剂, 经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检验, 确认“苏氏牛肉面”富含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富含锌、钙、铁等, 有利于青少年生长发育和老年人平衡代谢, 对调节人体代谢, 维持和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 成为老少皆宜的便利美餐, 倍受广大顾客的青睐和赞誉。

追求卓越品质, 体现精益求精, 是苏氏企业发展的亮点。为了追求卓越, 创立品牌, 苏氏人的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他们对牛肉面的制作工艺, 骨头汤的煮制, 辣椒油的炸制, 萝卜、蒜苗、香菜等逐项定标准、定型定位, 反复试验, 持续改进。为了提高产品品质, 降低劳动强度, 企业投资1500多万元, 在乌鲁木齐、北京、沈阳、内蒙古、郑州建立了配送中心, 实现了统一配送, 统一标准, 统一质量。公司投资560多万元, 分别在乌鲁木齐、郑州、北京、沈阳安装了面条机生产线。各苏氏牛肉面门店、后堂设施、设备、餐具用品十分讲究, 所用材料质地优良、绿色环保、美观耐用。沈阳、内蒙古、郑州公司在与厂家沟通改良的基础上, 已经使用高效、节能、环保的电磁炉。全国所有分店装修由总公司统一设计、统一模式、统一风格, 店内装修简洁明亮, 干净卫生, 给顾客提供了整洁干净、优雅舒适的就餐环境。

特色文化和谐团队

苏氏企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年来,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 和谐共事”的企业文化, 倡导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把员工当作企业的主人, 处处为员工着想, 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为员工修建了住宅楼, 购买了养老保险, 解决了户口、子女入托、上学等问题。员工可享受带薪探亲、路费报销, 租房补贴等待遇。不论是员工的工资待遇、福利待遇都是同行业难以比拟的, (员工宿舍配备有电视机、洗衣机、淋浴器) 。用员工的话说:“苏氏企业是一个务实的企业, 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企业, 是一个发展前景美好的企业。”的确是这样, 苏氏企业不仅是一个务实的企业, 而且是一个对社会负责任、对事业负责任, 对家庭负责任的企业,

企业发展壮大了, 苏氏企业没有忘记回报社会, 没有忘记关爱困难群众。甘肃籍农民工杜养富为救落水的柯尔克孜族少年英勇献身, 留下了孤儿寡母, 生活无依无靠, 公司施仁扬善, 主动担负起了照顾其妻张金玲和女儿的任务, 将其招收为企业员工并给予丰厚的工资福利待遇, 十几年如一日, 关怀备至。

2008年5月12日, 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强烈地震, 此次地震强度之大, 波及之广, 为几十年来所罕见, 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灾害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 也牵动着我们苏氏企业全体员工的心。地震发生后, 苏氏企业董事长苏恩泉立即要求全体苏氏人积极开展“向灾区人民群众献爱心”活动。全体员工积极行动, 自愿捐款, 把爱心献灾区, 共捐款人民币30万元, 分别通过当地工商联或红十字会, 转交给了灾区政府。体现了“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和苏氏企业全体员工热爱党, 热爱祖国, 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精神境界。

“5·12”大地震波及到甘肃陇南, 苏恩泉一直非常关注甘肃陇南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当他得知陇南康县郑家沟小学教室倒塌, 学生无法上学的消息后, 当即决定投资152万元在该地区修建了一所苏氏希望小学, 学校的配套设施包括微机室甚至学生的校服、书包都由苏氏企业承担。陇南市领导和灾区人民对苏氏企业的善举给予高度评价, 将苏恩泉聘任为康县苏氏希望小学名誉校长。2010年4月14日, 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 苏氏企业全体员工再次向灾区人民伸出了温暖的双手, 自愿捐款15万元, 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关爱。

3.公司企业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三

一、坚持解放思想,切实转变公司发展理念

达州市投资有限公司作为达州政府性融资平台之一,其性质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如果局限于事业单位性质开展工作,公司就不能主动适应市场,面向市场求发展,更谈不上聚集人才,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实力,更无法顺应达州新跨越的发展形势,达州市投资有限公司的融资、建设、经营职能作用难有大的作为。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才能促使公司发展质的飞跃,才能为达州的发展再立新功。

(一)坚持市场化发展理念。达州市投资有限公司要按照“一手抓政府交办事项,一手抓市场化经营”的思路,在完成市政府交办的政府性工作任务的同时,以项目为载体,迅速推进达州市投资公司向市场化迈进,围绕市场找项目、围绕项目强管理,围绕管理要效益,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向市场要效益,以管理促发展。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是衡量企业发展质量的尺度,企业发展不仅要将长期目标与短期规划有机结合,还要统筹兼顾,整合利用有限资源,实现企业各项职能均衡、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近年来,达州市投资有限公司克服财力投入不足、资金短缺等艰难险阻,奋力推进并圆满地完成了市政府交办的筹融资及建设任务,公司目前面临资产规模小、负债率偏高、抵押物不足、偿债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新问题,公司急需从长远着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1+1”投融资平台营运模式,建立平台资产注入机制、抵押物储备机制、现金流建设机制、贷款偿还机制及专业人才储备机制。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取向,达州市投资公司的发展才会有生机,生命力才会更加旺盛,才能为达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资金支撑。

(三)坚持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非学无以立德。”要学而不倦,善于学习,提高效率。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投融资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靠一支有本领、能创新、守纪律、甘于奉献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要继续按照“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思路,坚持规划、投入、培训、引进四措并举,建立合理的人才资源结构,努力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湛、清正廉洁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体制機制创新

结合公司实际,要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解决问题的根本落脚点。

(一)抓融资政策研究,构建新型融资体系。根据《国家银监会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性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中有关“各银行不得向退出类平台发放保障性住房和其他公益性项目贷款”的规定,积极构建“1+1”投融资平台营运模式,明确由已划转为“一般类公司”的市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承接经营性项目贷款和直接融资的平台,由其子公司市天能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公益性项目贷款承接平台,为推进后续项目融资夯实平台基础。

(二)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奋力推进经营城市工作实现“两个转变”。近年来,达州市投资有限公司学习借鉴南宁经验,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对市本级西迁行政事业单位原无偿占用的国有房地产,由市政府授权公司统一管理、运营。达州市投资有限公司对授权经营的国有存量资产,按照“以存量换增量,以增量化解存量”的思路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策划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运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有力地缓解了财政城建投入不足,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牌。实践证明,通过公司面向市场,采取公开拍卖、公开竞租、抵押等方式全面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充分发挥了资产的规模效应和集约功能。为了进一步深化经营城市工作,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公司在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由单一项目经营向板块式、组团式整体经营转变,由直接拍卖经营权向公司自行投资经营、市场化运作的转变。在新的形势下,要继续按照“两个转变”的经营思路,拓宽视野,整合资源,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主动融入市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锻炼队伍,增长才干,增加积累。

(三)着力加强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构建集团公司框架。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的要求,整合市、县、区相关投融资、经营平台,构建母子公司和集团公司-项目公司相结合的框架体制,在发挥集团公司融资统筹职责的同时,充分发挥各专业公司在特定领域的融资功能,建立起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与全市跨越式发展融资需求相符合的市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四)着力完善偿债机制,维护政府和平台的信用。按照市政府的安排,为了推进市政中心、金兰小区、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等重点工程建设,市投资有限公司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融资重任,通过银行筹融资金,有力地保障了市级重点工程建设资金需求。为了进一步巩固银政银企合作关系,增强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急需建立和完善偿债机制,同时建立健全财政补偿机制,增强平台的偿债能力,逐步摆脱财政的依赖,真正建立起借、用、管、还为一体的综合性发展平台。

(五)着力推进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人才吸引机制。在劳动人事方面,积极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普通职工实行双向选择,全面推行聘用制;同时推行岗位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在收入分配方面,完善激励竞争机制,完善岗位绩效薪酬制度,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向要害、关键岗位倾斜,使收入分配更能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大力开展节约型组织建设活动,增收节支,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增强公司积累,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为推进达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工作落实

4.公司企业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四

阿拉善新闻网 2009-05-25 10:

32●王开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企业要在构建科学发展机制上精雕细刻,不断提高引领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公司务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雅染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是,围绕中盐总公司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和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主要抓好五项重点工作,解决好十个突出问题,带动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雅染公司2009年各项工作头绪繁多,但重点工作有五项:

——建立健全高效经营机制,提高经营质量和管理水平。雅染公司的发展必须立足实际,因企制宜,突出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实现管理流程顺畅,建立科学有效的经营机制,迅速实现公司管理模式与现代市场、发展规划和工作业务的科学有效对接,让公司运行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以营销工作为龙头,提高经济效益。要在深入研究、借鉴经验和实践探索中,抵御和化解各种经营风险。坚持按现代市场规律办事,把市场开拓作为公司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巩固和拓展市场的同时,还要把市场做精做细,在市场的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全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科学发展,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围绕“做大做强硫化系列染料,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的思路,抓紧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或开工建设,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为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动力。

——加快建设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员工队伍。雅染公司是一个精细化工加工企业,人力资源是雅染公司的核心资源,今后一个时期,企业务必要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开辟不同类型人才的成长通道,营造人才成长的氛围,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切实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事业留人,让人才尽快成长起来。

——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和分配体系。结合雅染公司延伸集团产业链条、调整产品结构、资源深加工及其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实际,针对不同单位和部门设置不同的考评体系和分配体系,既要贯彻执行好集团公司母子公司管理大纲,又要有利于调动公司各单位和员工的积极性;既要确保总体相对平衡,又要体现差异,使考核更加准确、合理,激励更加有效,收入分配体现效率与公平。

正确处理十个突出问题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实体经济正面临战略调整组合的发展机遇期。作为染料化工企业,雅染公司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必须要有稳中求机、化危为机的实招,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所面临的十个方面突出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转变的问题。“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企业发展,就必须有持续的创新能力,而要创新,就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勇于改革的创新意识,要打破常规思维,围绕经济效益中心,不断改革创新,想前人没想过的事情,干前人没干过的事情。依赖别人必然受制于人,死搬教条必然束缚手脚,依样画葫芦必然落后于人。雅染公司作为集团公司资源深加工化工企业和今后重点发展的企业,必须要走在前列,必须突出重围,敢于做吃螃蟹者,别人能干的,我们照样能干,别人没有干的率先干,做不了领航者,只能随人于后,不做创新者,企业必将被现代市场的大潮所淘汰。

二是染料产能扩大与市场衔接的问题。现在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了阶段性的行业发展优势的特点,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必须顺应这个变化,全力抓好市场。雅染公司地处偏僻,生产所需的大宗原料购进和产品销售市场大多均在南方沿海地区、运距离销售受到铁路运力的制约,而且运营成本高,在公司染料产能逐年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龙头——销售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掌握染料行业的发展态势、脉搏、规律,去寻找、发现自己的机会,才能做得比别人更好。按照“稳定信誉客户、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的营销方针,公司将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并进一步强化责任、考核和激励等手段,规避各类经营风险,实现“全产、全销、全货款”的目标。

三是人才的培养与劳动力总量控制的问题。公司现阶段员工都是从周边附近地区招聘,人员年轻、文化素质低,工作经验缺乏。公司今后在人才选拔和使用上要大力推进“人才强企”战略,通过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发挥集团本部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开展大规模的人才培训工作,积极引进急需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通过近今年公司在人才引进和利用方面的成功借鉴,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提高全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培养和造就一支学技术、精业务、懂管理的队伍,为公司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同时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实行劳动力总量控制,增产增效不增人。

四是项目发展建设与资金筹措的问题。雅染公司作为集团公司发展的侧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大,未来几年内投资规模将达到亿元,需要筹集资本金也达亿元。要深入谋划资金来源问题,既要提升公司自我积累的能力,也要充分利用银行信贷的优惠条件,以较低的成本融入资金,同时,要积极研究和开辟其它筹资渠道,确保建设项目资金链安全。

五是摆脱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管理问题。集团公司在盐行业上经历了60多年的积累,可以说是“内行”,染料化工虽然也是个古老的传统行业,但对集团公司而言却是个新兴产业开发,可以说是“外行”。尽快实现从“外行”到“内行”的转变,要运用各种有利因素和条件,不断学习、实践、总结和提高。

六是立足自身发展与开放合作发展的问题。企业发展既要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也要着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通过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等的方式,形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性发展格局。

七是主业发展与多种经营发展的问题。雅染公司主导产业是硫化染料,通过染料规模提升,做强做大企业。同时,要精心打造硫化染料化工下游产品的开发,并通过加强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力求增加公司产品的附加值综合效益。

八是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发展的问题。近年来,雅染公司在引进、消化和应用国内染料同行业先进技术方面卓有成效。目前,新的印染技术将要求染料企业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新产品。出于提高印染质量和工效、节能降耗及降低污染等方面的考虑,印染、纺织行业也在不断地开发新的印染技术和工艺,这必将对染料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提出相应的要求,公司只有加强技术开发工作,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九是安全、环保、节能与效益问题。对雅染公司来说,就是要围绕提升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发展能力最大化,建设“安全生产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企业。要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隐患治理,降低能源消耗, 重点要突出安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在安全生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基础上实现增产提效。

5.公司企业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五

2011年,直属机关党委在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服务公司中心工作,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卓有成效,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受到公司党组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一年来,直属机关党委全体同志在书记陈国栋的带领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抓好工会和技协工作,全面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公司中心工作的实施和各项工作的完成,为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强大的组织保障。

一、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新成效

1、全面完成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水利部党组的总体安排,澧水公司创先争优活动从2010年5月开始,计划到2012年2月底结束,在水利部和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公司直属机关党委组织14个支部全体党员,分长沙、江垭、皂市三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公开承诺活动,全面完成活动的规定动作和自

—1—

选动作,工作扎实有力,成效显著。

2、组织工作扎实有效。按照公司党组的安排,直属机关党委全体同志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全力以赴投入到活动中,精心组织、积极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多次赴水利部汇报、交流活动开展情况,组织支部书记和优秀党员代表赴上海参观“一大”旧址,重温革命传统,组织召开职工座谈会20余场,撰写报告、材料、通知、文件等80余份,出活动专刊8期,搜集整理职工建议及意见47条。澧水公司创先争优活动起步早、工作实、成效大,活动深入人心,受到水利部党组和公司党组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3、整改提高落在实处。根据创先争优活动搜集整理的职工意见和建议,直属机关党委狠抓落实,在协助其它部门、单位积极整改的同时,具体到本部门,2011年落实完成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工会和共青团妇女工作以及职工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工作。获得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们的一致好评。4、2011年是创先争优活动的关键之年。根据省直机关工委的安排,我们组织公司所属各支部开展推荐评选“我身边的先进基层党组织”、“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和“我身边的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表彰候选对象的活动,江垭水电站党支部获得省直“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周松林同志获得省直“优秀共产党员”—2 —

称号。公司在“七.一”表彰大会上还表彰了澧水公司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在“七.一”前夕,各支部认真地开展了一次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把创先争优工作引向深入。

二、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们把公司党建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公司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统一思想,提高素质,凝聚力量,争创效益,为推动公司科学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是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一系列活动,举办了“唱红歌、颂党恩”合唱比赛,公司党员、职工踊跃参与,共组成6只代表队参赛;组织召开了公司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在大会上公司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组织安排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部分公司领导和各支部书记参观考察湘南起义纪念馆,让大家进一步珍视历史,感到今天的幸福的确来之不易。

二是抓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建设,确保党组织的机构健全,人员、经费到位,活动正常。2011年,针对江垭水电站、皂市水电站、关门岩水电站以及公司计划经营部、财务物资部、监察审计部、党群工作部等部门的领导班子成员的变化,对其党支部提前改选,保证

—3—

部门(单位)的行政工作和支部党的建设同步推进,共同发展。

三是争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订了《澧水公司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了党组中心组学习活动。同时,今年还组织开展学习交流《企业文化》、《规范化管理》和《中共党史》“三本书”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是开展党务公开工作,成立了以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为组长的公司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澧水公司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并按要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和形式开展党务公开工作。

五是抓机关党委自身建设。在实践中,我们着力在新的形势下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做到能够化解和处理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我们选派机关党委的同志参加省直工委组织各种培训活动,增强了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感性认识,提升了业务水平。同时我们还要求机关党委的同志不断改革创新,坚持勤奋、务实的作风,大力倡导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机关党委为公司中心工作、为公司全体员工服务的意识、能力和水平。

六是积极关心下一代,公司专门成立了关工委,由直属机关党委具体负责,我们经常组织员工的子女参加各种活动,组织澧水公司青少年夏令营参观雷锋纪念馆等。

三、抓好群团组织建设,工会和技协工作取得新突破

—4 —

加强对工、青、妇的领导,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他们搭建平台,使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目前,公司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女工委)的工作进展有序、成绩突出。

1、服务公司中心工作。公司工会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公司中心工作,把稳定职工队伍,推动公司科学发展作为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号召和动员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积极支持和投身公司的改革和发展。深入群众,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听取群众呼声,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积极为广大职工群众解决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为维护公司安定团结大局尽职尽责。

2、推行司务公开制度。公司工会积极督促公司司务接受群众监督。每年的总经理工作报告和公司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都要由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同时通过网站、《澧水之光》报、简讯、宣传栏、电子邮件等多种手段和方法,通报公司大事、生产经营情况,使全体职工对本企业动态有全面了解;评先、评优和干部任免等严格采取基层推荐、层层评选、民意测验及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先进评选、干部任免的群众公认度和透明度。

3、拓展劳动保护安全监督检查体系。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体系,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促进公司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安全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生活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配合公司对生产现场、施工工地、生活区域、—5—

办公场地等重点地方的安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同时加大工会参与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力度,切实维护职工正当合法权益。

4、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工会号召广大职工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积极开展岗位成才、劳动竞赛等活动。协助有关部门组织所属电站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江垭水电站开展了主系统接线图及操作票填写技能比赛和水电站《运行规程》、《安全规程》、《调度规程》知识竞赛等。

5、提高职工福利。公司各级工会把各项利民、惠民政策用好、用足。通过合法途径,努力壮大工会经济实力,大力发展职工技协业务,组织技术骨干开展“四技”服务,在提高职工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较大幅度地提高职工福利待遇。

6、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2011年,公司工会开展了“元旦、春节联欢晚会”、“三八”妇女节组织女职工开展活动、“五一”劳动节活动,成功举办2011年“江垭杯”第九届职工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动。此外,还分片开展乒乓球赛、篮球赛、保龄球赛、钓鱼比赛等。积极组织参加省直工委、水利部体协举办的文体活动。

7、加强共青团和妇女、青年工作。完善团支部建设,积极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和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成功举办公司第二届青工技术比武。

—6 —

四、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再结新硕果

在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直属机关党委把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申报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打造现代公司新形象。

1、精神文明建设一步一台阶。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申报文明单位的具体过程中,我们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创建省直文明单位和省直文明标兵单位;第二步,创建水利部、湖南省文明单位;第三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并力争用10年时间实现上述战略目标。2011年,公司被授予湖南省文明单位。

2、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根据公司党组的指示精神,直属机关党委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的一部分,大力宣传、推广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大力宣传、塑造企业形象,倡导企业主流文化,组织开展“公司日”活动,使企业文化建设初见成效,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氛围,企业理念深入人心,团队合作意识、奋斗意识大大提升。在企业主流文化上,我们强调企业和员工的双重定位、双重责任。即企业对员工、社会、国家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员工则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自我定位负责,使企业、员工融为一体,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五、社会公益工作和其它工作取得新成果

—7—

1、连续十年开展“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2011年,公司员工共捐款17600余元。9月底,陈国栋同志率工作人员先后到桑植打鼓泉、江垭、皂市看望慰问了20名贫困学子,并将12000元慰问金分送到他们手中。

2、“双节”送温暖、献爱心工作积极准备。2011年元旦、春节“送温暖、献爱心”工作正积极筹备当中,象往年一样,我们将组织职工捐衣、捐被、捐款、捐爱心,并专程把这份爱心悉数传递到库区和坝区贫困移民手中。

3、实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为提高在职及退休职工医疗保障水平,解除职工医疗费用的后顾之忧,我们实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实行门诊费用定额报销,住院费用按比例报销,并适当调高门诊报销比例,受到职工群众的欢迎。

4、组织职工体检。2011年11月,工会组织了公司职工每年一次的体检和临聘人员每两年一次的体检,为全体在职及退休女职工实行了妇科检查和防癌保险。为预防疾病、确保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互助帮困基金制度。公司成立了互助帮困基金,建立了互助帮困基金制度,得到了公司党组和公司行政的大力支持。每年对大病、意外事件、特困职工进行济助,通过多种渠道把党和组织的关怀、集体大家的温暖送到职工群众心坎里。

—8 —

6、慰问住院职工和家庭变故职工。职工生病住院或家庭变故,工会都要去医院或上门慰问,并表示组织和广大职工的一番心意。

7、生日祝福。公司职工生日那天,都会收到一条短信、一张卡片、一只生日蛋糕和一份浓浓的问候。事情虽然很小很小,职工的感动却很大很大。

8、积极做好社区和计划生育工作。全年积极配合社区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六、2012年各项工作力争再上新台阶

2011年,直属机关党委全体同志将在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各单位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继续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好公司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工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倡导企业“合力、活力、创新力”,打造企业主流文化品牌,巩固和加强文明单位建设,力争公司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工会工作和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公司的长远发展,为公司中心工作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一一年十二月

6.公司企业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六

国家电网党〔2009〕1号

公司各单位党组(党委):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推动公司发展改革中的积极作用,现就建设优秀企业文化,促进公司科学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优秀企业文化为公司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近年来,公司党组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高度出发,全面推动企业文化发展,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形成了一系列先进理念和一大批优秀文化成果,在培育核心竞争优势,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在国际国内的社会影响力,建设国际一流知名企业,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实现公司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推进“四化”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推动公司企业文化深入发展,不断取得成效,为公司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衔接,坚持遵循企业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从公司发展改革全局统筹推进企业文化发展,以人为本,全员参与,重在建设,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设以“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为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企业文化,为加快实现“两个转变”,促进“四化”工作,推进公司科学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三、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主要任务

(一)树立公司核心价值观,巩固全体员工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树立“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公司系统统一的价值体系.加强公司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庆祝建国60周年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干部员工深入理解公司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要把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纳入形势任务教育,干部员工培训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和新进员工的必修课.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广泛传播公司核心价值观,使其深入人心.评选表彰自觉践行公司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实现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公司工作中,在全体员工中建立起基于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纽带.把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安全生产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三个百分之百”要求,确保安全可控,能控,在控,实现电网安全,员工平安,企业稳定,社会和谐;把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优质服务工作中,严格落实“三个十条”,以优质服务塑造“国家电网”品牌,在为服务对象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公司价值;把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电网发展建设中,实施“一特四大”战略,推广“两型一化”,“两型三新”,全面落实环保节约,节能减排要求,奉献清洁能源;把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营工作中,推进产融结合,增强全员降本增效,增收节支意识,勤俭办一切事业,形成集约高效的发展方式,提高经营效益和效率;把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企业管理中,促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推行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优化配臵公司资源,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把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内质外形建设中,提高安全,质量,效益,科技,队伍“五方面素质”,塑造“五方面形象”(认真负责的国企形象,真诚规范的服务形象,严格高效的管理形象,公平诚信的市场形象,团结进取的团队形象),为公司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建设“统一品牌,统一形象”;把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中,弘扬“干事,干净”的廉洁理念,树立正确价值导向,促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二)打牢诚信基础,全面提升执行力

诚信是公司发展的基础.讲诚信就是公司对党和国家高

度负责,就是公司对电力客户和利益相关者讲信誉,重信义,守信用,就是要求公司员工坚决贯彻落实党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公司纪律.公司加强诚信建设,自觉履行“四个服务”宗旨,始终坚持客户至上,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严格规范供电服务和企业经营行为,集中体现了公司的诚信理念.要进一步打牢诚信基础,努力创建和谐企业,深化“人人讲诚信”活动,形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齐心协力推动公司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建设一支诚信意识强的干部员工队伍,全面提升公司执行力,形成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融洽诚信,相互负责,共谋发展的内部关系.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带头讲诚信,守诚信,促诚信,树立强烈的大局意识,坚持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坚决贯彻落实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和行业规范,依法诚信经营.要对服务对象讲诚信,守信誉,提升服务水平.要对利益相关者讲信义,守信用,促进合作共赢,推动公司持续发展.(三)深化责任工作,推进国家电网品牌建设

公司的责任理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公司既承担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又分别对所有者,用户,员工,伙伴,环境,社会承担特定责任.近年来,公司作为中央企业第一个发布社会责任报告,首倡奥运社会责任理念,全面推进社会责任管理,积极参与抗灾救灾和社会公益等工作,体现了公

司强烈的责任意识.要把责任理念融入公司发展战略中,渗透到生产经营实践中,落实到干部员工行动中.积极履行科学发展责任,推动“一特四大”战略,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积极履行安全供电责任,严格防范电网稳定破坏和大面积停电事故,促进社会公共安全;积极履行卓越管理责任,深化“四化”工作,增强集团管控能力,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积极履行科技创新责任,推进“一流四大”战略,建设创新型企业;积极履行沟通合作责任,健全与利益相关方的交流机制,进一步优化内外部资源配臵;积极履行全球视野责任,加快融入全球化进程,推进跨国经营和国际能源合作;积极履行优质服务责任,全面兑现供电服务“十项承诺”,认真落实员工服务“十个不准”;积极履行员工发展责任,健全员工成长培养体系,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确保员工队伍稳定;积极履行协作共赢责任,实现与利益相关方协调发展;积极履行服务三农责任,深入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和“户户通电”工程;积极履行环保节约责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责任,参与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四)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创造活力

创新是公司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精神集中反映了公司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勇于变革,敢为人先的价值追求.公司党组敢于创新,推动创新,激励创新,公司上下

激荡着创新的活力.建设特高压电网,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四化”工作,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推行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前瞻性的工作,都是弘扬创新精神的生动实践.要牢固树立争创一流的创新意识,自强不息的工作作风,坚韧不拔,攻坚克难的精神品质,开创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的新局面.要营造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良好氛围,建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创新机制,提升公司的创造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激励员工立足岗位,勤奋工作,开拓创新,切实增强员工的创新能力,保护员工的创新成果.要用创新的理念,解决公司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建立集团化,扁平化,专业化的管理体制.要建立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自主创新,在特高压输电,大电网安全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五)弘扬奉献精神,建设一流队伍

奉献精神是国家电网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品质,是推动公司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在抗冰抢险,抗震救灾和奥运保电等工作中展现出的特别负责任,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风貌,是对奉献精神的深刻诠释.要牢固树立奉献意识,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为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作贡献.各级领导干部要克己奉公,勇于奉献,勤

勉务实,兢兢业业,靠前指挥,敢于担当,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力戒“表面,表层,表演”.广大共产党员要积极进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为名,不求利,勤勤恳恳,踏实工作,在推进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中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广大员工要增强主人翁意识,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乐于奉献,自觉维护公司利益和形象,努力为社会多作贡献,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立足国情,服务民生,积极参与和支持公益事业,推进电力扶贫,援藏事业,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六)构建工作载体,增强企业文化的穿透力,影响力和震撼力,打造企业文化精品工程,推出富有时代气息,体现公司核心价值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展示国家电网人精神风貌,扩大公司社会影响.进一步深化,巩固“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和成果,全面开展“三节约”(节约一分钱,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寸导线)活动,增强全员节俭意识,形成日常节俭习惯,强化“过紧日子”的各项措施,推动公司平稳较快发展.结合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式投运,组织开展“感知特高压”主题活动,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大力宣传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公司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国家电网人“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庆祝建国60周年,总结宣传近年来在公司发展和电网

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成就,新成果,围绕公司发展,管理,服务和国家电网人风采等方面内容,推出一批感染力,影响力强的系列丛书,影视作品等文化产品,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社会影响力.四,切实加强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7.公司企业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七

随着新世纪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 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企业经验加以完善自己的企业文化形态。实践表明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于推动企业的发展进步起着驱动器和稳定剂的作用, 企业的经济发展促进企业的文化建设, 企业的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的深化改革。

企业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 根本取决于其经营实践活动是否合理。在任何一个企业中, 都有一个指导企业经营实践的根本思想, 这个根本思想就是企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也就是企业哲学。企业哲学是企业人格化的基础, 可以认为, 企业文化、企业灵魂、企业经营管理是企业进行总体设计、总体选择的综合方法, 也是企业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

归根到底, 企业哲学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逐渐形成的, 是企业在实践活动中的概括, 因而它不同于一般哲学, 而是具有企业特征, 即经营性、实用性等。由于各个企业的实践活动不同, 企业哲学也就不尽相同。

企业文化哲学的概念十分广泛, 可以说是一个集合体, 它不仅仅是企业的文体活动、标语口号、媒体宣传、文字表达和规章制度, 更重要的是一个企业的经济实力、经营理念、企业性质、职业道德、历史传承等。一个企业的文化直接反映企业的精神面貌、员工素质和竞争实力, 其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管理者的哲学信仰。有人认为, 一个企业, 有什么样的企业管理者, 这个企业就有一个什么样的企业管理;一个企业领导者有什么样的文化, 这个企业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纵观中外企业, 优秀的企业文化虽然各不相同, 但都具有不同的鲜明个性, 企业文化表象彰显于它的精神层面, 而实质追求的是物质利益。不管企业建立什么样的核心价值, 打造什么样的企业精神, 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企业自身的文化底蕴。所以, 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 首先要把企业已经沉淀了的文化底蕴转化为现实的文化力。

——从独特的企业文化发展史中提炼企业文化精神, 体现精神价值高于物质价值并在积淀中提升企业的总体价值

在企业文化中, 凡属文化范畴的, 越久远、越厚重就越有挖掘的价值。每个企业文化都有特定的发展史, 发展史中又蕴含了巨大的文化价值。

——从企业文化建设中体现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展示对人性的尊重

企业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以人为本, 开发和利用好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要结合企业的文化建设, 抓以人为本的管理, 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才理念:人才是第一资源。为每一个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树立“人的经营是根本的经营”、“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对每位员工的文化程度、工作能力的文化程度、工作能力、工作经验、思想觉悟等综合素质进行评定, 确定员工的发展方向和工作岗位, 注重人才的开发和使用。开展实施“新世纪员工素质教育”计划, 大力发展员工业务技术、劳动技能的学习培训和大练兵、大比武, 加强计算机、现代科技及经营管理知识、世贸组织基本知识和规则的培训, 提倡和鼓励员工岗位成才, 自学成才。以此激励企业员工适应新体制, 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 开创工作新局面的积极性。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人, 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载体,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理论支柱, 从企业文化角度来看, 代表着群体团队精神的“人气”无疑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方面, 可以说人气也是企业文化的文化力。美国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是美国的知名大学, 形容他们的时候, 人们通常会说, 哈佛大学培养了多位总统和数不清的大企业家;耶鲁大学产生了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 一个是政治家和企业家的摇篮;一个是科学家的摇篮。虽然大学和企业不能等同, 但在根基文化的范畴里是没有分别的。通过对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及对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挖掘, 并使之升华到企业文化的高度。这些企业文化特征, 对于员工是一种无声的激励, 而对外部传递的则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的价值观。

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 如同行尸走肉, 而一个企业倘若没有一种精神, 会是一盘散沙, 无法形成企业的凝聚力。精神作用有其两面性, 健康的精神可以使一个企业奋发向上, 锐意进取;颓废的精神往往导致一个企业走向衰败和消亡。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企业不断深化改革、转变观念的过程中, 总结和提炼企业文化精神, 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之源和智力支撑, 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企业的生存理念如果没有共同的取向, 不能形成整体的聚合力, 这个企业就经不起市场经济的冲击, 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价值取向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潜力, 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他的前进目标和行为方式, 如果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在私利、虚荣的驱动下为所欲为, 那么, 他必将走向失败;同样,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正确的、共同的价值取向, 就没有企业的内动力和竞争力可言, 因而, 企业的价值取向也是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

二、酒钢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创新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酒钢在这50年的辉煌发展历程中, 一直有一种精神贯穿始终, 这就是“发扬铁山精神, 争创一流企业”的光荣感、责任感、紧迫感。“发扬铁山精神”是酒钢人的光荣, 而“争创一流企业”则是酒钢人的责任, 这种责任在酒钢人的理念中, 是时不我待, 必须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酒钢的这种“三感”精神犹如一根红线, 把“建设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作风、掌握一流技术、实行一流管理、生产一流产品”的理念贯穿于新时代酒钢公司建设发展的始终。

(一) “三感”精神是酒钢公司企业文化的基石

酒钢公司的“三感”精神是与时维新的,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赋予其不同的具体内涵。在新阶段, 酒钢集团公司同样面对三大挑战:一是竞争对手、特别是国内一流的钢铁企业在技术进步方面的优势;二是用户不断对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提升的需求;三是高新技术发展带来的钢铁替代品不断涌现的竞争压力。为了充分发掘新的精神优势, 应对新的挑战, 酒钢把“三感”发展到了“五感”, 增加了使命感和危机感:以“如果我们不能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 加快技术进步, 精品创新, 那么有的是21世纪, 而没有我们自己”的危机感, 自觉肩负起了把酒钢建成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前100强、西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钢铁精品基地和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研发的重要基地, 从而带动西北钢铁工业水平的提高, 为西部大开发、甘肃大发展当好排头兵的一种使命感。

改革开放的30年, 酒钢公司始终坚持正确引导企业员工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效率与公平、自主与监督、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后富的关系, 坚决反对那种眼光短浅、惟利是图、见利忘义、贪赃枉法的行为, 坚持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 努力建构尊重企业和企业员工合法利益的现代企业道德。企业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企业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而精神文明创建又不断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企业道德建设。酒钢公司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 靠先进的文化、锲而不舍的创新理念, 在企业员工中培养出具有现代特色的企业道德和企业精神, 使酒钢公司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2010年酒钢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55名、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70名。全年完成生铁655.4万吨, 钢856.7万吨, 材886.02万吨, 完成工业总产值455.55亿元利税总额32067亿元, 企业员工收入平均较上一年增长22%。

回顾酒钢的建设与发展, 我们就可以看到, 酒钢以“三感”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基石, 为酒钢公司建设和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使得酒钢公司实现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跨越式发展, 真正完成了国有大型企业的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 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企业的典型。

(二) CS战略是酒钢公司企业文化的载体

酒钢公司企业文化的精华, 用一句话来概括, 就是用户满意文化。用户满意文化是新阶段酒钢公司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但企业文化要完成其文化使命, 实现其推进企业发展的功能, 必须有赖于实现的形式与途径。CS (Customer Satisfaction用户满意) 战略就是酒钢公司企业文化的载体。实施CS战略的提出, 以全面增强职工对用户的观念和对市场的观念来适应增强钢铁企业竞争力, 赢得新的竞争优势的需要, CS战略把以用户为本体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追求永续发展集于一体。在普及CS战略过程中的运作方式是TSM (Total Satisfaction Management全方位满意管理) 。

1.TSM的运作方式

酒钢公司的TSM有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即:质量 (Quality) 、价格成本 (Cost) 、交货期 (Delivery) 、服务 (Service) 、环境 (Environment) 、创新 (Innovation) 。这六个方面始终围绕“CS——用户满意”这个中心运转。

质量——以用户满意为最高标准。酒钢公司不仅坚持产品生产标准, 更注重用户满意。酒钢公司提出了“酒钢标准+a=用户满意”的公式来考核质量, 公式中的a代表用户的各种特殊需求。酒钢公司认为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 而是生产出来的, 必须提高操作指标, 重点领域的外销产品不能做到“百里挑一”, 也要保证质量的稳定性, 使产品达到先进的实物质量标准。酒钢公司多年前就开始贯彻ISO9000标准, 并请国内外的权威专家, 对体系进行认证以及后续的复审。取得了国内外一些市场的通行证, 既能够不断接受来自权威质量检验机构的苛刻检查, 又开辟一条不断改进质量的有效途径。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 “要好钢, 找酒钢”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在中西部用户中得到了巩固和发展。酒钢公司的产品以其优质和规范, 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的建设用料。

价格 (成本) ——为用户创造价值。酒钢公司认为品质是价格优势的前提, 成本是价格优势的基础。酒钢在定位精品的前提下, 向成本挑战, 努力实现产品的价值大于价格, 价格大于成本, 为用户创造价值。

酒钢以扩大市场份额和加速资金回笼为目标, 确定了其定价原则。一是跟踪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并反映出高质量产品的价格;二是追求产品销售目标, 用户效益就是酒钢效益, 酒钢在全球钢铁需求低迷情况下, 使用户使用成本降到最低, 酒钢要为用户创造价值。即把单纯核算钢铁成本变成把整个经济链成本一并核算。产品销售出去后, 还要跟踪到运输、仓储、资金筹措、产品使用等等, 把用户成本降下来, 以赢得用户, 畅通销售渠道, 占领市场要地。

交货期——100%按期交货。酒钢顺应快捷化和零库存这种现代企业生产和经营趋势, “工厂生产以市场为第一车间”。以销定产, 按期交货, 坚持100%交货。生产完不成合同, 增产再多也按欠产处理;销售完不成合同, 赚钱再多也算赔本。这就是一种制度化的规范, 一种市场行为约定, 一种企业根基信誉。酒钢以准确交货来赢得用户, 既为用户也为自己抓住了市场机遇。酒钢认为, 合同是法, 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 不仅要保质保量, 还要按时按价, “宁失利润, 不失信誉”。巩固和发展在用户中形成的“订到了酒钢的合同, 就等于拿到了酒钢的货”的良好信誉。“一个信誉就是多份放心, 而多份放心就是一片市场”。

服务——走在用户前面。酒钢响亮地提出:为用户服务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走在用户的前面。要求要服务在竞争厂商之前, 服务在顾客提出异议之前, 服务在顾客需求新产品开发之前。酒钢进一步总结为:“用户尚未想到的, 我们已经做好了;用户想到的, 我们要做的更好”。酒钢在认真研究用户需求的发展趋势后, 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生产企业越来越依赖上游企业的配套供应;二是原材料的质量越来越依靠上游企业的检验;三是原材料的使用技术研究越来越依赖上游企业进行研发。酒钢针对这种情况, 在调整营销策略的同时, 要求销售人员要熟悉产品生产工艺和掌握产品技术, 做到只要用户需要型号或样式, 就应该清楚是否有这一产品或是什么产品最合适。酒钢把最大限度用于方便用户作为改进营销方式的着眼点:一是部分子公司建立了远程查询系统, 提高了用户使用效率和节约采购成本。二是建立了品种齐全、现货先送的钢材分销中心, 满足各种用户的小批量或急需产品的供货需求。三是采取联合经营、联合投标等方式, 加深和扩大与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 形成利益共同体。酒钢提出, 用户至上的新理念。即不应一味强调自己公司开出的保质书就是最后的鉴定而无权更改。要变坐商为行商。用坦诚的心、优质的产品、合理的价格、周到的服务, 赢得用户信赖。一旦钢铁行情不好, 勿失用户的心;越是产品畅销, 越要文明礼貌, 真诚待客。酒钢集团公司把服务态度作为服务规范的首要内容, 做到“三个一”:即送上一张笑脸, 让好一个座位, 端上一杯热茶。在用户中形成“售前售后服务周到”的良好形象和企业信誉。这也是企业文化一个重要的方面, 即企业的待客之道。

环境——适应与优化同步。在环境方面, 酒钢集团公司坚持内外并重。外部以适应为主, 主要是抓住市场机遇与技术机遇;内部环境以优化为主, 主要是凝聚人才, 凝聚员工。适应外部环境要重视信息和实现应对快捷化, 以利于抓住市场机遇和技术机遇。环境永远不会满足人, 不能一味埋怨外部环境是缺乏能力和心理欠健康的表现。优化内部环境, 首先要优化工作环境, 以一流的服务凝聚人、凝聚员工, 在联合营运的网络中, 相互提供一流的服务, 彼此日增合作之信任, 这样对外才能凝聚客户。酒钢集团公司教育职工要有主人翁意识, 既要创造优质产品, 又要创造美好环境。寓文明行为于文明的环境中, 创文明的环境于文明的行为之中。使环境与作业达到现代文明的艺术境界, 使工人和用户都身心愉快地面向未来。酒钢兴建森林公园、水上乐园和万亩葡萄庄园, 优化生态环境;以厂区绿化优化工作环境;员工在生产作业区要做到“三化”即物品摆放定置化、工装穿戴标准化、行为举止规范化。把企业文化的内涵体现到生产、生活的各方面。

创新——与用户结成可持续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在创新方面, 其目的是持续全员创新, 与用户结成可持续发展的命运共同体。酒钢集团公司认为, 在客户和供货厂商交互变频日益加速的趋势下, 客户满意率100%是自己算出来的, 是对客户未真正了解的体现。市场在变化, 客户需求在发展。满足于今天, 意味着失去明天。因此, 必须依靠持续不断的创新来满足社会的需求。酒钢集团公司近几年加大了创新力度, 有许多新产品、新工艺问世, 限于篇幅, 在这里就不作逐一介绍了。酒钢集团公司的发展道路是“持续全面创新, 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之路,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 酒钢人是“更善于创新”的群体。他们认为积极性不等于创新, 而创新是积极性的高层次的体现。所以, 酒钢集团公司是以创新来代替积极性。人人参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以不断改进的创新提升企业形象, 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如果把这六个方面归结到一起, 即:把握一个宗旨——服务, 明确一个对象——用户, 实现一个目标——满意, 贯彻持续发展的理念——创新。

2.以CS战略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市场竞争的规律表明, 企业形象的好坏, 往往与企业的兴衰优胜相联系。而企业形象的好坏取决于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两个度的有机结合, 最终构成公众对企业内在精神和外在特征的评判依据, 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的实力具体化的表现, 是企业形象在企业文化中的集中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模式的不断多样化, 特别是企业面对市场的挑战竞争, 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已成为企业形象的竞争, 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整体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为企业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极其巨大的。酒钢集团公司以CS战略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 培养形成了积极向上、有竞争力的用户满意文化, 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对内凝聚员工、对外凝聚客户、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全面创新是酒钢公司企业文化的主旋律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 创新应成为企业文化的主旋律。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和作用, 往往取决于企业的创新动力。创新动力可以打破市场的平衡, 实现企业上新水平、新台阶。而做到这一点, 往往需要企业群体的每个人都保持创新的精神, 这是企业创新的保证和前提。美国著名企业家德鲁克就此指出, “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 创造一种新的市场”。由此看来, 企业的创新并不是一个概念、一个口号, 而是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比如, 技术创新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手段, 发明未必就是创新, 只有把发明转化为社会的经济活动, 并产生经济效益, 创新才有意义。又如, 技术创新的成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市场竞争千变万化, 技术创新的成果都是相对的、暂时的, 今天的成果并不能成为明天成果, 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的创新, 用明天的成果先否定自己、不断打倒自己, 才能永远不被别人所打倒。再如, 技术创新的含量多少, 并不取决于所谓专家的评说, 专家对技术创新含量的评定只代表了他们的意见, 而广大的消费者才是技术含量多少最直接的评判者, 消费者对技术含量的认可, 可以左右和决定产品的市场份额。所以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蕴含着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企业管理活动模式, 其本身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征, 它并不是单纯的管理理论或管理方法, 而是一个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管理活动过程。作为一种管理实践, 它无疑会对企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这个意义可以说,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如同科学技术, 企业文化一旦真正运用或渗透到具体的经营过程中, 它就会由潜在的生产力状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对企业经营活动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酒钢公司企业文化始终以创新作为主旋律, 在创新中不断提升与发展。

——全员创新, 从“概念创新”跃进到“实践创新”。企业体制、机制、管理、科技及文化的创新, 首要的是观念的创新。为了营造企业创新的舆论氛围, 近几年, 酒钢公司多次开展两大论坛:“观念与创新”论坛和“新千年新思路”论坛。“观念与创新”论坛, 以总结交流、成果发布、研究讨论的形式, 让一批有创造成果的子公司登台亮相, 展示自我。我把最近几次的论坛主题做了些有选择的分拣, 以便能更清晰地显现其论坛的内容和力度。①瞄准国内一流, 推进全员创新;②注入新的观念比注入资金更重要;③盘活存量、创新脱困;④营造创新氛围, 增强企业凝聚力;⑤从严抓管理、创新出精品;⑥“零缺陷”文化的探索与实践;⑦转换机制, 做强主业。经过主题的不断变换, 讨论的层次越来越高, 范围也越来越大, 各个部门也的确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气象。“观念与创新”论坛把务虚与务实融为一体, 使“创新”这一企业的永恒命题从一般的抽象口号变得具体实在, 具有了切实的可操作性。“新千年新思路”论坛, 是通过适时邀请全国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 为酒钢公司的政工干部讲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大格局、大背景、大趋势、大思路, 以促进政工干部开眼界, 拓视野, 找方向, 迈步伐, 紧跟国内外时代发展的新潮流。“新千年新思路”论坛, 起点高、信息量大、有战略眼光, 覆盖领域广, 使在大西北工作的一线政工干部受益匪浅, 同时, 又是集团公司领导与基层干部交流沟通的绝好机会。就这样, 酒钢公司通过大力营造企业文化全面创新的氛围, 在实现观念创新的同时, 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自我创新, 不失为一种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成功探索。2002年, 酒钢公司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确立全员创新观念、推进全面创新实践”的新思路, 在生产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高唱创新主旋律, 树立创新观念, 营造创新氛围, 培育创新机制。把创新观念渗润到生产的各个环节, 把创新活动的基点, 建立在日常岗位工作的改进提高上, 使得创新实践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持续创新, 将“用户满意文化”提升为“精品文化”。即使是最优秀的企业文化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它必然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企业的创新而创新。酒钢公司在通过企业文化营造创新氛围的同时, 也实现了企业文化自身的创新。酒钢集团公司内的各个子公司各有不同的特点, 有优势公司, 也有困难单位, 而且每个企业都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在酒钢集团公司整合优化后, 通过加大促优扶困的举措, 既能把困难企业转变为生产精品的优势企业, 又可以生产更多的精品来进一步增强优势企业的竞争能力, 酒钢公司深刻认识到, 一个有机地整体必须要有统一的文化, 因而企业文化的融合势在必行。几年来, 酒钢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具体形态正随着企业的优化、配置、联合、重组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酒钢公司在进行企业文化融合的同时, 即以“用户满意”文化为核心, 又充分吸收各家精华, 博采众长, 同时坚持持续文化创新, 在创新中融合。酒钢公司明确提出, 酒钢的企业文化经过融合与创新, 要以全新的思路, 在“前进方向”上做文章, 为建成精品基地服务, 为国内企业500排名更靠前而服务。归结到一点, 就是将企业文化提升到“精品文化”。酒钢人赋予了“精品文化”以更为丰富的内涵, 他们把现代经营理念、传统政治优势和时代特点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个公式:“文化精品=用户满意文化+艰苦奋斗文化+创新文化”。新阶段, 酒钢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理论创新, 使企业文化体现为“先进文化”。酒钢公司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针, 坚持改革开放, 贯彻科学发展观, 以民族文化为母体, 以优秀的国内外文化成果为借鉴, 以现代企业文化为基础, 建构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企业文化。不管是“用户满意文化”还是“精品文化”, 酒钢公司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和建设和改革发展之中, 把社会主义的道德文化渗润于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酒钢公司的企业文化既符合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 又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既提高了职工的道德素质, 有促进了企业管理;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 又体现了企业的物质文化水平, 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结合点, 体现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求。酒钢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多次获得全国和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酒钢公司, 文化创新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共同构成了酒钢人的创新精神, 它根植于酒钢公司的每一部门、每一成员, 成为酒钢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主旋律, 为酒钢集团公司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赢得优势, 获取企业利润最大化, 进而为企业做大、求精、图强提供了不竭地动力。

四、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相互关系的几点思考

1.重视对社会的贡献, 体现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 社会价值高于企业价值

企业兴盛, 国家强大。一个企业不可能游离于社会而孤立存在, 它必须以其良好的业绩和丰裕的利润, 来回报社会, 报效国家。因此, 企业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 应该体现出一种社会贡献和社会价值。它不仅仅关系到职工的利益分配, 而是涉及到国家经济的总体态势。个体的价值或智慧总是有限的, 但把它融入到共同的价值体系中就会彼此激荡, 形成一股合力而真正显露出来;而企业的价值同样需要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 通过社会这个交换平台, 才能呈现出企业的价值大小。社会价值之所以高于企业价值是因为社会给予企业以价值评估。企业价值不体现社会价值, 就等于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市场需求决定了企业价值。

2.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 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

企业的“经营之道”不仅是指企业的经营规律和规则, 还应该包含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念等企业文化几乎所有的内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实质上就是借企业文化的力量强化企业经营过程中劳动者生产力这一要素的协调管理工作, 目的是运用企业的文化观念凝聚员工的思想, 激发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 营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环境和人际氛围, 以此促进企业获得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实现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不仅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向心力, 扩大企业形象的影响力, 而且还可以形成企业文明强大的社会辐射力。

3.把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战略选择、企业制度安排、企业文化塑造

我国企业问题研究专家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魏杰教授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我国企业被推进世界市场之中, 竞争对手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企业, 大量国外的企业才是我们竞争的对手。在这种形势下, 中国企业必须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 即企业战略选择、企业制度安排、企业文化塑造。

(1) 战略选择中的企业文化

国外企业一般都有一个商务报告, 这种商务报告实质上就是这个企业的商务战略安排, 企业员工对自己企业的整个战略安排非常清晰, 企业战略选择的科学化取决于企业自己的判断力。

(2) 制度建设中的企业文化

企业制度是参与竞争, 最大限度调动企业以及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的文化建设。在拓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要把管理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外延和落脚点, 突出以效益为本、以质量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重视文化的功能, 运用文化手段, 实现有形的物质力量同无形的文化力量, 硬性的制度管理, 软性的文化管理的有机结合。

(3) 文化塑造中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的保证, 企业文化是沉浸于企业每一位员工头脑中的价值观。实践证明,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更需要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精神具有客观性、渐变性和独特性, 这就要求企业精神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和时代特色及时赋予它以新的内涵。企业精神一方面要体现企业的精神底蕴和思想境界, 另一方面要体现企业的价值定位和目标追求。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文体活动、媒体宣传、文字表述只是一种载体形式, 而企业精神的提炼、企业发展理念的构筑、企业价值取向的确立才是企业文化的实质内容, 形式服务于内容, 内容通过形式体现, 内容是纲, 形式是目, 纲举目张。面对市场竞争的新形势、新挑战, 如何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使员工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企业各项管理等工作达到市场要求。

4.企业文化与树立典型、公民道德、人力资源和思想政治相结合, 使全方位开拓的企业文化建设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当代中国, 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的文化。为了使企业文化建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将先进文化发展为推动企业前进的精神动力, 让企业文化渗透员工的精神和灵魂, 渗透与企业各个方面。企业文化不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也要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一个企业是否具备先进的企业文化, 对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

先进的企业文化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还体现在企业员工群体的思想水平上, 而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取决于企业员工的市场经营觉悟和企业技术进步, 企业管理、服务管理、经营管理的整体素质。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管理制度下, 企业道德具有不同的内涵。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在企业中的集中反映。今天的中国已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这样的背景下, 结合企业自身特色, 始终坚持正确引导企业员工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主义效益、效益与公平、自主和监督、竞争与团结的关系, 努力构建尊重企业和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的现代化企业道德, 先进的企业文化精神通过企业道德建设显现出来, 因为企业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企业道德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而企业文化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精神就是要以文化为核心, 以技术进步为先导, 锲而不舍地开拓进取, 在企业员工中培育出具有现代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内容, 也是企业无形的财富的宝贵资源。通过企业的文化建设, 增强以人为本意识;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企业文化从形式上讲, 它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从内容上讲, 它是反映企业的现实运行过程的价值理念, 是企业制度安排和企业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从性质上讲, 它不是一般的只是信奉或者倡导的价值理念, 而是企业必须执行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 它是不同于国家的价值理念和社会的价值理念, 它是一种企业自身的价值理念;但社会的价值理念, 决定了企业的价值理念;从作用上看, 它注重于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而不是作为包装企业的价值理念而存在的。

——企业文化需要积淀, 更需要主动创造

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是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 经过岁月流逝逐步积累而成。在历史上形成的企业文化, 反映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行为方式, 以及这种行为方式所体现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所以, 用企业文化来引导员工的行为方式, 既是用过去成功经验来参照企业员工今天的工作范式, 也是用新的观念指导企业员工适应新的技术革命。

——企业文化在学习中创新发展

作为员工自学行为结果的企业文化, 不仅是记忆型的, 也是学习型的, 传统的企业文化体现的主要是企业的“组织记忆”, 这种记忆记录了企业过去成功的经验。然而, 现代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环境是在急剧变化的, 过去成功的经验在今天崭新的现实面前往往显得无力, 这就迫使企业在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上不断创新, 这种创新要求企业文化必须是学习型的, 必须在学习中不断总结, 不断前进, 在发展中前进, 在前进中创新。

——通过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会引导员工自觉地做出符合企业价值观的行为选择, 特定的价值观会激励员工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出符合企业需要的行为, 受同一价值观的影响, 企业员工在不同时空的行为准则必然趋向相互一致。

——与建立创新机制相结合, 立意性高, 渗透面广, 经济与文化共融共进

企业文化建设, 重点在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立意高, 针对性强, 发动面广;二是将企业文化建设向基层延伸, 向员工贴近, 向社会渗透;三是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 个体差异与群体认同相结合, 观念文明与行为文明相结合, 传统经济与现代制度相适应, 使企业经济与企业文化共融共进。

总之, 富有时代特征, 具有创新特色的企业文化, 已经成为企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上, 适应市场经济的先进文化还没有完善起来, 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进程上还不够平衡。把握好继承与创新、共性与个性、提炼与培育相结合, 整体思考、全方位推进、突出重点才能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 真正推动企业走上的高层次的发展轨道, 全面树立“优质服务”的品牌形象, 迈出新步伐, 实现新跨越, 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提供强有力保障。

在调研酒钢企业文化时我们总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今天中国的企业准备好了这样一种文化了吗?——它不是一堆空洞的抽象概念, 不是一套传统和外来的知识体系, 不是一串苍白的摆设、排场、装饰、宣传和表演, 不是一些低俗的娱乐消费, 而是国民精神里的信念、理性、情趣、想象力、创造力;我们的企业现在具备了这样一代知识分子了吗?——他们不只是掌握某种知识结构的学者, 或有一技之长的专家, 而是具有宽阔的知识视野, 博大的战略心胸, 灵动的创造思维, 深厚的文化底蕴, 高尚的人格情操, 健全的自由意志的现代精英。所以,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从现在做起, 进行深刻地反省, 远程的思索, 踏实的建构, 自主的创造。社会是活的生命体, 文明是人类创造出的有形结果, 文化是人类进行创造的内在精神。因此, 把握现代文明必须透过表层, 深入肌体及灵魂。自己崛起的关键, 是从人为视野和文化战略上, 重建内在的生命动力。

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得好, “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也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 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 而是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首要角色。一个民族若是丧失了这种信念, 它就不再是一个民族了。”而这一切是需要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来作为其支撑的。当今的世界与中国的发展, 要求中国有其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中国的企业文化是应该造就一个独一无二的角色, 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把它当成国家创新, 技术领先, 品质优异的名片。

参考文献

[1]酒钢公司党委宣传部.酒钢辉煌历程50年——经典文献汇编[M].2008.

[2]酒钢 (集团) 公司党委宣传部编.创业征程路漫漫.2008.

8.公司企业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八

坚持理论教育,注重发挥思想引导的作用

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引导人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科学理论武装,在理论宣讲中接受教育。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教育员工,通过“三会一课”、专家讲座、创办职工书屋,持续开展“荐书读书品书”活动,开展“观点交流”、“学习成果分享”、“学习论坛”、“季末讲坛”等学习活动,激发广大干部员工学习理论的热情,引导干部员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加强员工价值塑造,在社会体验中接受教育。积极组织开展体验式学习和自我价值评估活动,公司系统各单位干部员工深入条件艰苦的国有企业、抗旱一线、抗震一线及公司扶贫点,了解社会现实。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到东川红土地大平子村、昭通大关县等地开展体验式学习。公司系统各单位处级以上干部、县公司领导和公司总部员工共计2 454人次参与了体验学习教育活动,1 330人进行了自我价值评估,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进一步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

坚持推动发展,注重发挥服务中心的作用

坚持把推动公司中心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动员和团结公司广大干部员工为推动公司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十一五”期间,公司统调发电装机容量从2005年末的893万千瓦提升到2010年底的2 836万千瓦,售电量突破千亿大关,西电东送送电能力从195万千瓦跃升到790万千瓦。公司五年间共投入445亿元建设电网,超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至“十五”末云南电网建设的投资总和。“十二五”期间,公司在电网建设方面的投资将达到660亿元,公司资产、售电量等指标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又一个翻番。

在振奋精神中推动发展。加大南方电网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宣贯,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向员工宣贯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十二五”公司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任务,紧密围绕“成为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的战略目标,用公司辉煌前景振奋员工精神,激励员工积极投身公司新一轮发展,投身公司的重大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促进公司成功转型,实现科学发展。

在凝聚力量中推动发展。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厂务公开,强化职工代表提案征集与办理,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持续推进以“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活动,围绕重点工作、重点任务开展立功竞赛活动,组织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充分凝聚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力量推动公司发展。 组织14名职工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对公司安全生产、电网建设、优质服务等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和相关制度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巡视检查。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认真分析、解决劳动争议,认真接待员工来信来访,大理供电局等24家单位被授予“云南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在保障安全中推动发展。抓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利用安全知识竞赛、座谈讨论、安全分析、警示教育、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强化员工安全意识。以“有责、知责、尽责”为主题,以近10年来发生在公司系统的安全事故为素材,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巡回宣讲活动,为公司加强安全管理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

坚持文化建设,注重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

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公司发展战略,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工作指导和载体支撑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和规范公司和员工行为,提升管理水平,培育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公司和员工的和谐发展。

在文化宣贯中传递企业价值。充分利用、整合公司现有媒体资源,通过制作《南网文化宣讲光盘》《宣传手册》,制作南网文化培训电子课件、培养内训师开展现场巡回宣传讲解等多种形式,弘扬“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核心价值观,深植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基本价值,引导员工深刻认识电网企业的特殊性质和历史使命,履行电网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不断增强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在典型示范中传递企业价值。广泛开展了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党员、“金牌员工”、“职业道德标兵”和“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开展“党员先锋岗”、“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的争创活动,积极发现、挖掘、培养和评选系统内的优秀人物,塑造了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模范和专业、岗位楷模。用身边的人和事诠释南网文化,传递企业价值,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员工对文化理念的认同度 。

坚持聚焦于情,注重发挥情感培育的作用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情感塑造、情感培育、情感激励的作用,不断培育员工服务客户之情、回报社会之情、归属企业之情。

培育服务客户之情。在公司系统开展了《员工守则》的宣贯,明确员工的行为禁区、职业操守。公开向全社会作出供电服务九项承诺,在主要供电营业窗口全面开展了“四亮四评”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优质服务对标和客户“挑刺”活动,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大客户定点负责机制和首问负责制,规范全省“95598”供电服务工作,强化供电营业窗口规范化建设和投诉管理。公司系统1 078个供电营业厅实现规范化达标,服务达标率城市窗口达100%。强化投诉管理,投诉办结率和处理满意度均为100%。公司连续两年位列云南省服务行业满意度测评第一名。

培育回报社会之情。在云南省百年一遇的旱情灾害面前,累计投入4 822万元开展“万人下乡,抗旱救灾”系列活动。先后成立党员先锋队422支,保电服务队549支,青年抗旱突击队397支,青年抗旱救灾志愿者服务队317支,青年志愿者6 128名,与270个旱情严重的自然村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抗旱心连心”结对活动, 共打建“南网井”33口,出动送水车5 054辆次,共计送水进乡(村)约1.64万吨、矿泉水45.88万瓶,捐赠粮食30.33吨,捐赠抗旱物资6 679件,受惠群众达71.87万人次,公司党员共捐献特别党费145.64万元,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累计捐款总额达986万元。在盈江地震灾害发生后,公司出动应急人员1 971人,应急照明设备214台,应急发电设备21台,帐篷240套,出动优质服务人员1 200余人次,车辆280余辆次,在22小时内,全面恢复了灾区供电,公司员工为灾区人民捐款301.28万元。两年来,公司共组织68支青年志愿服务队,到偏僻的乡村、希望小学进行安全、节约用电宣传,发放宣传资料77.8万份。216支青年志愿者小分队进工厂、进社区,宣传安全用电、节约用电167次,为215家工业客户进行安全、节能服务,为1.5万余户客户进行安全用电到家服务。

培育归属企业之情。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积极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2010年,公司处级以上干部到一线解决了基层800余个实际问题。公司在抗旱救灾、亚运保供电期间共慰问一线员工33 819人次,受理在外员工服务热线161次,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130次,发放慰问金88.8万元。2009年到2010年,公司共慰问劳模179人次,特困员工460人次,遗属659人次,发放慰问金119.88万元。

坚持人文关怀,注重发挥心理疏导的作用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公司紧密结合实际,适时引入心理学的方法与手段,以改善员工心理感受为关键,以提高员工主观幸福度为核心,开展了员工辅导计划工作。深入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培训,利用心理健康网页、自助手册、自助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相关知识,科学引导员工掌握压力管理、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定期普查员工心理生活质量状况,实时评估重点人群心理状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切实关注和维护员工身心健康,营造情理和谐的企业氛围。不断提高员工自我调适能力和合理改变员工自我认知,着力提升员工幸福指数,建设“幸福南网”。探索过程中公司所形成的《员工心理自助手册》《员工心理在线评测系统》和《员工心理帮助预案》三大富有企业特色的重要成果,完整构建了员工心理健康预防、预警、干预三大子系统,构建了一个预防与干预相结合,以预防教育为重点的员工心理帮助系统。

上一篇:两分钟初一演讲故事3个下一篇:小学教师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