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工作反思(通用8篇)
1.历史教学工作反思 篇一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史丽卿 的工作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教学反思: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空间。古人云:“纸上得来总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间太少,学生活动没有余地,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
二、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教师把该问题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剖析,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三、在新课堂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动态中实现有效教学,师生相互交流、沟通、和理解,在这种和谐的师生交往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将来踏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四、在新课程理念的课堂上,融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教师通过自身的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的楷模,这个课堂不仅是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亲其师,信其道。”
教研活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2.历史教学工作反思 篇二
一、反思教学模式, 改进教学策略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 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 构建先进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网络构建式”教学模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围绕知识网络, 线索就会很清晰, 这样能够改变依赖教材的习惯, 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 积累更广泛的教学资源, 更新知识体系。而且, 把教材从“依赖对象”更变为“依据对象”, 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处理和教学内容的“自主”编排。
2.“互动式”教学模式。
以教促学, 以学促教, 以学促学, 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与合作之中。所以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简单地作出“对”或“错”、“能”与“不能”的评价, 那样就会远离新课程, 而应放下架子,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对重要历史人物、事件进行有创意的评价, 让学生去讨论, 去争辩, 在张扬个性的同时探究未知世界。具体做法可以是:让学生组成讨论小组, 就某些历史专题问题合作学习, 探究辩论。在活动中, 学生不仅提高了兴趣, 同学之间也增进了了解, 师生之间也加强了沟通。
3.“现代化”教学模式。
即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嘴+粉笔”的模式, 充分发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如在讲到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时, 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纺织业”, 找到纺织业的发展情况、各阶段的先进技术, 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分析, 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 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
二、反思教学过程, 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生成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每一节课的教学既有可以预设的情景, 又有超出预料的情景事件。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反思教学, 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优化, 提高他们学习的理解感悟能力, 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探寻适合自身学习的方法, 增强学习效果。
反思教学过程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 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全面掌握”的认识规律, 学生的参与能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性作用, 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内驱动力;最后, 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以此激发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
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 通过单纯的说教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维持, 还不利于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对此, 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的调整:首先, 要求学生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列出重大史实, 并要求概括出重大意义, 寻找其内在联系, 构建网络结构;其次, 播放与此之相关的片段, 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最后, 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 让他们在明白学习重点内容的基础上, 提高历史学习思维能力。
我在教后反思提出:通过这样的优化组合, 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增强他们的学习情感体验, 另一方面能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三、反思教学效果, 提高课堂实效
无论是传统课堂教学还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每一节课总是在一定的任务意识下完成, 可是完成得怎么样?这不仅是课堂教学本身所面对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老师可以从这里打开反思研究的通道。对历史教学效果的反思, 是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成效的价值判断, 包括学生所获得的发展和教师自己的价值感受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考察学生的历史双基的掌握, 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 人文价值的认识, 以及理性精神的养成等诸方面;后者主要考察教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的变化, 个人教学经验的变化, 实施有效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学思想观念的变化, 等等。
通过教学实践, 反思教学效果, 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思教学过程是否真正做到了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激情;二是反思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否符合“以生为本, 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三是反思这样的教学效果应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能够帮助他们内化生成历史知识和技能。
3.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反思 历史典故 多媒体 改变观念
一、用好历史典故和成语非常关键
1.运用成语典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初一课本中的如军事成语典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退避三舍”、“围魏救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把浩大的威武雄壮的古战场充分体现出来。这些成语典故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兴趣,从而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历史知识,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
2.运用成语典故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比如孟子的“民贵君轻”和唐太宗的“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明确提出君的地位和君民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辩证法思想。一个典故一句成语就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如“指鹿为马”一句能看出赵高颠倒黑白的丑恶嘴臉,“莫须有”三字能使学生体会秦桧那种奸臣的形象,学生自然能体会其全部内涵,成语典故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借助多媒体省时增效
历史学科特点决定了这门课文字内容多、图片多,如果让学生全面阅读课文(包括小字材料内容)和课本插图,就很费时,借助绥江一中教室里现有的设备: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电子笔、音响等,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既能增强教学直观性,又能节约学生阅读材料的时间,节约以前教师上课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还能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插播与历史有关的视频。例如我在教学《文化大革命》一课时就插播了《周恩来苦撑危局》的视频,掌握了邓小平及周恩来等在“文化大革命”中作出的贡献,又让学生深刻了解“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危害。这样做既达到了省时增效的目的,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在使用多媒体时反对“放影片”式,不是把一节课搞得热热闹闹,看电影式的娱乐,而是要根据历史教学的需要,是为了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三、破臼除窠教学历史
1.改变观念: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所以人的观念是很重要的。改变“历史是副科”的思想观念,改变“我对历史没兴趣,所以我不(想)学”的思想观念,从心里重视历史——一门培养素质的学科。我们可以不喜欢历史,但不能不了解历史,祖国的历史与外国的历史,都需要了解。可以说,了解历史是现代人的一项基本素质,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
2.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说兴趣不能决定一切,但培养兴趣对学好历史很重要。没有兴趣,会觉得学历史是一件苦差事。只有对学习有浓厚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
3.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学习规律:什么是学习的主动性呢?就是不靠别人督促,不在外力推动下学习。怎样才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呢?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斯大林有一句名言:“伟大的毅力产生伟大的目的。”只有明确学习目的,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二是要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有计划地学习每门课程,注意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精神听。
4.“温故知新”与“温新知故”相结合。“温故知新”反映了学习过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认识过程必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它告诫我们探求学问应该逐步消化,切忌囫囵吞枣,有的知识由表及里,深思熟虑;有的知识由此及彼,融会贯通;有的知识应引进先知,触类旁通;有的知识应该联系实际,具体领悟。然而“温故知新”有先天不足,它的知识面狭窄,难以深入下去,所以在实践中,“温故知新”走向“温新知故”,从后者中找方法和规律,与“温故知新”相辅相成,成为学习方法中的重要原则。“温新知故”是不拘于旧知,在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同时,以新带旧,组成知识的网络系统,显现知识间固有的逻辑关系,从而转化能力,提高素质。
5.学历史其实是不用死记硬背的,只要带着心看课本,认真多看几次课本,记清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理清历史线索就可以。
6.上课要专心听,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记忆。掌握问答题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清晰的了解,再运用所学知识作答,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闻外,还能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7.要做到熟练地掌握历史知识,一是对课文要做到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二是平时要认真记录好老师提出的重点内容,三是背诵;但即使是背诵也要讲究方法:以时间为主轴,形成一条历史事件演变的线索,如以“北美独立战争”为例,1775年、1776年、1777年、1783年各发生的事件串成一条历史线索。也可以历史事件的性质为中心点,把同类性质的事件联在一起比较、记忆,如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
8.分析史实、理解的能力。因而历史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前因后果,在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同时,应将历史与马列主义的方法论紧密相连,用方法论作指导,正确地评价每一个历史事件。
四、几点建议
1.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好朋友。朱永新老师曾经在《读书,让全民族精神起来》中写道:“读书,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读书,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只有读书,才能学贯中西,博采古今,才能让学生信服,自己满意。
2.多动脑、多思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老师要思考,要动脑,充分考虑我的课: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3.多交流、多合作、多反思。伟大科学家牛顿说:“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作为伟人都那么谦虚,我们为什么不能俯下身子和同仁们好好合作,好好研讨课堂教学呢?也只有静下心来做学问,我们才能有所提升,学然后知不足,才能取得更大进步。
4.历史教学工作教学反思 篇四
李思尧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接触新的教材,同学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
5.历史教学工作反思 篇五
首先以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学生听歌。然后思考1979年、老人、南海分别指什么。由此导入第一框题的学习,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设置一系列的小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如: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春雷,是伟大的历史转折?什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其二、及时感悟历史,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历史知识静静地躺在书本里和教师的脑海里如何让学生去思考?太多必需的“生成”需要我们去经营和促成。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那些具体的、直接的、新鲜的事物最敏感,而对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事物却感到乏味,甚至厌倦。在讲第二框题《在希望的田野上》时,先听音乐,感受其优美的旋律,自由想象。再结合初一语文课本的文章《柳叶儿》,让学生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种变化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这首歌最能反映当时农民的心情。我顺势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你能想象一下农民的生活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吗?你有何感想?学生答完后我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认识:当时农民的命运其实就是我们父辈命运的缩影,也是我们民族命运的缩影,经历了黑暗,迎来了光明。希望同学们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始终相信那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很快就过去的。这样使学生会感到历史对自己很有用,在历史课上不仅是“热闹”,而且是历史背后的人生感悟。
三: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进行“活史”教育
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物,但它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体现这一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甚至与其自身确实联系紧密,能够解决他们的疑惑,他们自然会觉得历史有趣又有用,进而喜欢历史,学好历史。我在讲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的伟大转折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你当一名记者,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你设计提纲向全班同学调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介绍。学生的兴趣很高,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变迁。如讲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加强时,我这样引导学生:刘将军作为国家主席,在“文革”中未经任何法律程序被拘禁,最终被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作为中学生,你知道哪些与你有关的法律?等问题让学生深刻理解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认识到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6.初一历史教学反思 篇六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历史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1日前,我在初一四班展示了一堂初一历史公开课。根据教学进度,内容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10课。课型是复习课。公开课虽然结束了,自己认为本堂课存在的一些问题,很有必要认真思考,分析原因,查找缺陷,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上一层楼。
这次公开课从定题到设计再到多媒体设计我准备了很久,也得到了历史教研组老师们的大力帮助。上完后,全组集中认真研讨、分析这节公开课,各位老师畅所欲言,无私地指出整堂课的不足与缺陷,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
1.缺乏互动。师生配合上比较平淡,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整体积极性,或者由于学生有点紧张,整堂课的气氛不够活跃。
2.时间控制。整节课在时间把握上不是太理想,由于内容多,担心复习课无法完成,所以讲解语速、学生互动等环节上时间安排没有处理好,有待改善。
3.语言不精炼。可能是由于比较紧张,导致语速较快,语言有点拖泥带水,不够精炼。语言缺乏艺术,没有给课堂起到一个深化的作用,没有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展示起到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各位老师也提出了很多优点:带领学生全面、细致的将知识内容进行了复习巩固和有效练习,完成了复习课的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课本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容量扩大、形式灵活,做到了生动形象、讲解细致,并通过充分的练习让学生牢牢掌握了基础知识,培养了答题能力,不仅坚持了课堂的知识性、趣味性,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次公开课,我获益良多。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此次公开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认真进行反思总结,汲取教训,加强学习锻炼,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2本学期即将结束,回想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感觉到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为此,我也思索过很多。
作为历史老师要教给学生们什么,怎样教给他们?这两年来的教学工作告诉我,要让学生们学好你所教的学科,就得让他们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而在一中这块教学沃土上,语、数、外几乎站领了学生大部分时间,他们会对历史感兴趣吗?我该怎么做?一边教学、一边尝试、一边反思,使我逐渐领悟到,只有爱学生,并懂得怎样去爱,当他们愿意与你交流,喜欢听你讲课时,说明他们已经对你所教的科目感兴趣了。
仅仅是感兴趣还不够,为什么呢?因为,在中考这根指挥棒的牵引下,学生们的重心都是放在主课上,他们不会用更多的时间来背、默历史这门学科了。由此,我们也就能想到,在没有多的练习作业的情况下,没有被重视的学科,想有好的成绩,仅靠课堂上45分钟是不可能有好成绩出现的。
不管历史的前景与命运如何,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会一如既往做好自己的教学本职工作,从点滴做起,上好每一节课。从课堂教学着手,强化课堂45分钟,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分析与讲解,让学生理解历史和了解历史,同时注重以考定教,强化知识点的识记及练习,巩固复习、督促到位,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向课堂要质量。
在今后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做到多学习、多钻研。取他人之长,多听课,包括其它学科的,学习他们的长处,好的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平时抓好培优转差,多鼓励,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点,让他们看到希望;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耐心的教给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历史的机会。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时候,坐在下面的学生却没有应有的积极性,或者埋头写作业,或者昏昏欲睡,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对学习历史没有兴趣,而是教师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上的参与性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今天,初中教学正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不断进行着教育改革的尝试,那么,大胆解放思想,突破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健全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以培养个体自学与创新能力为宗旨的历史教学模式,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七年级历史教学主要讲述是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时间间隔长,学生了解不多,尤其是其中一些古文材料,以七年级学生的能力看不懂,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教师“一言堂”,这其中古人的思想问题的教学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讲深了学生不易理解,讲浅了学生没有掌握。所以在教学思想问题时更需要教师灵活应用教材,结合背景材料,最好能应用计算机课件,积极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
通过一个学期以来的教学尝试,我发现造成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机会,学生的学习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励;
(2)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少悬念和情景,没有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让他们进行分析与探究;
(3)不能灵活使用教材,缺乏培养学生自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学设计;
(4)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现不够。
作为教育者应该掌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动向,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大时,尤其是心理感到负担,受到压抑时,便处于抑制状态。相反,热烈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思维活动也会处于最佳状态,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将得到极为充分的激发。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对所教、所学的知识都会产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这一状态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巧妙新颖的教学设计,创设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扮演主角,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激活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也基本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同以往的教学相比,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生学习兴趣极强,在下课以后,学生都还在争论课堂上的问题,达到了新课改要求的让学生自我学习,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大大激发了学生在以后学习历史的兴趣。
很长时间以来,历史教学中就存在学生学习兴趣性的问题,事实上是我们被旧的教学模式所束缚,不敢创新,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大胆开拓,没有认识要使学生能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关键就是要让他们有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无疑于使学生在成长中先行失败!
而作为教师能否把握好课堂教学,需要师生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悉心沟通,不断尝试改进,细心体会,善于发现问题,潜心研究,勤于调整反思。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工作回过头来总结,坐下来反思。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实践出真知”,教师的反思能力应在自身的反思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4历史人物可以说在历史课本中随处可见,历史就是人类的一部活动史,离开了历史人物也可以说历史教学就无从谈起。历史人物虽然在历史发展中不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对初中学生学好历史,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起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5受疫情的影响,今年的开学与以往稍有不同。经过一个假期的沉淀,在上好“开学第一课”后的同学们似乎已经快速地转变了自己的角色,调整好了学习状态,迎接新学期的挑战。而教师们也在假期钻研业务,提升教学能力,提前就绪,为开学第一课做充足的准备工作。
作为实验初一的历史老师,我本着认真备课,高效上课,做好新旧知识衔接的开学目标,有序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教学任务,现就其教学内容做出以下几点反思,以供时时警醒,改进自己的不足:
(一)教学设计
首先,在开学初,年级组即下发教学任务,要求务必做好新旧知识衔接的教学工作,在巩固复习好旧知识的前提基础之下,再进一步传授新的知识,做到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为下一大周的教学做好铺垫。因此,开学前两天的历史教学我设计为“讲练”结合式的复习方法,让学生下课时做好新旧笔记的誊写和整理,再根据上课展示的思维导图,串联学过的知识,结合课堂演练的训练题目,扎实做好第一项教学任务。从随堂提问的过程中以及晚自习限时测的成绩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做了部分内容调整,有新增教学要点,也有删减冗杂材料,更多是将课程做了进一步合理化的调整。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变化,我适当地调整了教学设计,重新修改了导学案的内容设置和环节布署,以学生和教学内容为导向,不断调整并细化学案内容,为课前教学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工作。比如七年级历史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程新增“王安石变法”一子目,对此,我将以往的“材料研读”环节重新调整为“目标导学”和“难点突破”两个环节,融合了知识、材料、研讨、提升四项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重难点知识。
(二)教学过程
一般情况下,四个班级的教学都能按照导学案设计的环节进行,但是因为每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特点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对某些教学环节重点突出,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比如一班学生基础较差,会在知识细节上多做强调和训练,二班学生思维活跃,会可以训练历史思维的形成和解题方法的训练,三班基础扎实,但成绩不够突出,会刻意安排让学生自主总结的环节,而四班学生水平层次不齐,会综合使用以上几种方法,课上多提问容易走神的学生,最终实现综合提高年级各班成绩的目的。
(三)存在问题
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没有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习惯。虽然新旧知识的衔接是开学最主要的教学任务,但因为课时的安排不统一,一、二班要比其他两个班级多出两个课时的时间。着对于前两个班级来讲,是非常有利于巩固和复习,有足够的时间做全面的复习,但剩下两个班因为没有多出的两个课时,只能利用自习和课下的空余时间整理复习,导致后两个班级在专题训练中所得成绩明显不如前两个班级高,并且在新知识衔接上页不够流畅和自如。但归根结底其实体现出的问题是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没有及时巩固复习的意识,而且这一问题又直观体现在课前预习上。
缺乏课后练习,新学课程内容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学生容易出现现学现忘的现象。虽然授课过程中有课堂训练这一环节,但简单的几道选择题根本无法全面覆盖一整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如果课下再没有安排时间进行专题训练,那么,学生所学知识无法形成一个体系,容易出现知识漏洞。
学习心存疑惑不及时找老师解答,问题堆积如山,挫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再教学过程中是无法做到对每一位同学进行全方位辅导,而且学生不向老师反映自己的问题,教师是很难察觉学生的问题所在,要想有针对性地辅导每一位同学,就需要学生主动暴露出自己的问题,一再隐藏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态度和信心,最终导致成绩的下滑。
(四)改进措施
首先,教师要多关注不积极发言的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课前、课中多提问一些小问题,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知识。再次,继续推行弹性作业,因材施教。最后,继续实施培优补弱计划,让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6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自己在教学理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作为历史老师我要教给孩子们什么,怎样教给他们?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告诉我,要让孩子们学好你所教的学科,就得让他们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而在育才这块教学沃土上,语、数、外几乎站领了孩子大部分时间,他们会对历史感兴趣吗?我该怎么做?一边教学、一边尝试、一边反思,使我逐渐领悟到,只有爱学生,并懂得怎样去爱,当他们愿意与你交流,喜欢听你讲课时,说明他们已经对你所教的科目感兴趣了。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可以产生高度的注意力和较为稳定的学习情感,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也的确碰到了许多的问题,现在针对具体的教学以及教学后的效果谈谈反思;
一、我觉得我们应该以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具体形象地展示出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过程,它对提高学生兴趣起到促进作用。如七年级历史《伐无道,诛暴秦》主要介绍秦始皇的过失,引起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以及建立西汉,我考虑到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讲较久远,通过分析课文,能知道,但记忆困难,为了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准备了北京长城的图片,伴着优美的音乐,学生对世界名胜古迹有了兴趣。接下来放映《孟江女哭长城》学生们看到劳动人民,用小推车、肩膀扛、绳子拉,一步一步向上拉。有的累昏、有的死。再接下来放映陈胜、吴广起义。这样学生进行对比,然后分组总结秦始皇的功、过,学生的兴趣从不知不觉中调动起来。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学生乘机扰乱课堂,哗众取宠的现象。也有部分学生不能达到言之有物,这是我在以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对学生的能力的重视:
把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起讨论,做练习册,并教给小组长一些方法,引导他们尽可能的发挥每一个小组成员的作用,让成员学会如何给别人分析、讲解问题。小组出现不会的问题,向教师提出,再由教师给小组讲解。自习课上也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先给同学们一定的时间背题,然后小组长同时抽三个组员,这样即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记忆的质量。同时在课堂和自习上,我也在尝试给学生一种没有压力的学习氛围,只规定背题的范围,不规定必须背下来,或是抽背、默写,人为给学生造成一种压力和紧张,如果学生经常在这种压力和紧张的状态下学习,不但不会提高学习效率,相反还会降低学习效率。而是想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其真正地参与学习,自觉自愿地去完成课堂任务。我觉得这个方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7七年级历史教学主要讲述是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时间间隔长,学生了解不多,尤其是其中一些古文材料,七年级学生的能力看不懂,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教师“一言堂”,这其中古人的思想问题的教学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讲深了学生不易理解,讲浅了学生没有掌握。所以在教学思想问题时更需要教师灵活应用教材,结合背景材料,最好能应用计算机课件,积极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我发现造成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机会,学生的学习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励;
(2)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少悬念和情景,没有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让他们进行分析与探究;
(3)不能灵活使用教材,缺乏培养学生自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学设计;
(4)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现不够。
作为教育者应该掌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动向,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大时,尤其是心理感到负担,受到压抑时,便处于抑制状态。相反,热烈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思维活动也会处于最佳状态,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将得到极为充分的激发。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对所教、所学的知识都会产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这一状态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巧妙新颖的教学设计,创设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扮演主角,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激活课堂气氛。因此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以往的教学相比,这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学习兴趣极强,在下课以后,学生都还在争论课堂上的问题,并且纷纷向我反映最喜欢上历史课,喜欢这样的教学模式,达到了新课改要求的让学生自我学习,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大大激发了学生在以后学习历史的兴趣。
很长时间以来,历史教学中就存在学生学习兴趣性的问题,事实上是我们被旧的教学模式所束缚,不敢创新,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大胆开拓,没有认识要使学生能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关键就是要让他们有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无疑于使学生在成长中先行失败!现在的教改真是及时雨,把我的苦恼化解了。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8今天县教研室到我校进行视导,每科听两节课,我讲了一节,感觉非常一般。一堂课下来后,自己都不知讲了什么,小组怎么合作的都不清楚。觉得自己非常的失败。
讲完课后,高主任给我们做了点评。首先高主任指出了我们三位历史老师,说我们不积极没有一个人报名参加朝圣学社。确实我有点懒,没有多大的工作热情,对任何事都是得过且过,积极性不高,才使得小组合作不很到位。在合作的过程中还有点流于形式。高主任还指出要想搞好小组合作,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要经过好长时间,这期间还要相互学习,要经常听课,还要有好的小组评价机制。
通过这次讲课,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虽然小组合作有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差距,还需要继续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向优秀教师学习,多听他们的课,端正教学态度,提高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以实现真正的小组合作。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9本课的教学内容所跨的时间长,涉及的历史事件多,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侧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1、以活动贯穿课堂,引起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问题的兴趣。
因为学生对三国时期及之后的这段历史较感兴趣,而且不少同学还通过电视等途径了解过,所以提前布置这项作业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不会很难,但为了使工作更顺利地开展,课堂上的讲故事还要和发展性评价体系挂钩,对于积极参与活动的同学应该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而课堂中的小组讨论则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运用史料教学,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堂课引用了《史记》和《宋书》中的两则材料,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与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历史的情景中感受历史,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培养他们“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
3、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贴近学生生活。本课的教学核心内容是江南经济的发展,教师利用学生身处南方的现实从自身的生活出发关注当今学生的生活状况,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更透彻明晰。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为我们国家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提些建议,这些问题都是课文内容的延伸,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历史可以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10这段时间是国庆节休息与我校七年级学生军训时间,因此课程安排的时间比较少。七年级学生已经逐步接受的历史这门学科,并初步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方法。在这两个教学周教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第6课《春秋战国的和战》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还有第8课和第9课的《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二)》。这段教学时间内,由于有月考的进行,大多数学生已经开始初步尝试学习复习历史的方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贯彻执行学校的要求,教学内容要高效,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了更好的学习和进步,对这一阶段的教学反思做如下总结: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在讲授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时间跨度特别大,历史事实难以理解和消化。因此在课堂教学时采取了表格教学法,在多媒体中呈现出三个历史朝代更替的时间及标志事件,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新知识,加强了理解和记忆;
2、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在教学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图片及考古视频,这样可以使距离学生遥远的知识生动形象起来。比如,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等青铜器的代表作。在最后设置思考题,为什么以青铜文明代替此时灿烂的手工艺文明,使学生领会到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3、在讲授《春秋战国的纷争》时涉及到此时的成语典故特别多,因此在教
鞍山新世纪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阶段反思
学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地位,将自己知道的典故与同组,全班同学分享。比如,管鲍之交,退避三舍,一鸣惊人等等。在学习这些成语故事的同时,就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消化和理解了;
4、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中设计到本册书的重要知识点——商鞅变法。因此,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把商鞅变法的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交待清楚,使学生理解。在这样的讲解下,在理解商鞅变法的必要性就水到渠成了。当然,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依然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中要格外注重;
5、在第8课和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中,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而且相互之间的关联都不大。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运用表格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填写表格的方法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在讲解孔子以及儒家思想时,由于正与语文学科中《论语十则》的教学时间重合,学生掌握普遍较好,所以多以学生讲解为主,教师稍加点拨,教学效果就非常好;
6、在这段教学过程中,在七年9班和10班采取了课前小组复习展示的环节,学生非常喜欢并且乐于组织,最主要的是效果非常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推广,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7、在本单元的单元测试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检验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并自觉加以改正,以后继续坚持;
二、需要改进的方面
1、在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中在战争的讲解中,因果关系不是特别熟练,导致在讲授中语言索然无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备课;
2、在预习导学时让学生按所有的提纲的顺序通览全书,但七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并不能完成老师的要求;
鞍山新世纪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阶段反思
3、第二单元的内容讲解完毕后,部分班级的学生特别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导致课堂的习题处理时间并不充分,有的题目不能及时处理,成为家庭作业;
4、在学生在发言积极性方面,七年(6)班、七年(5)班的学生在课堂积极性方面有所提高,今后应该加以鼓励;
5、通过第一单元单元测试的反馈情况看,有部分学生对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记忆不好,还有部分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记忆效果仍然不好。
三、下一阶段采取的措施
1、在课堂习题的选择方面仍然要多下功夫,做到精讲精练。
2、增加课堂练习时间,更加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语言精练简洁准确,保证学生能当堂掌握所学知识。
3、督促学生利用好小组互帮互学,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善于学习历史的学生,逐步采劝小先生”制。
4、对学生发言好的及时加分鼓励,制定详细公平的加分准则,激励其他同学参与进来。
5、对于单元测试题的选择,仍然坚持自主命题。在广泛了解出题动态后,选择能突出重难点的习题进行测试。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11这一周,给初一上了两节新课《我们的远古祖先》、《原始的农耕生活》,感受比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总体来说,初一历史教学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知识点的讲授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所以课堂的关键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并保持这份积极性到期末。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调动他们的兴趣,比如说《我们的远古祖先》这课内容比较抽像,所以上课时候需要补充大量图片,让学生有直观感受。而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片,想自己在图片中看到什么并得出结论,可以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看图和思考上。而且,我们提问,要尽量生活化,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比如学生在想象“北京人生活的一天”这个问题时,就很积极主动。
第三、因为书本上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上课时还可以补充一些课外的小知识,让学生学的有成就感。
第四、关于校本学案,发现如果学生能先把其中的自主预习部分做完,那上课的效果会好些。所以,我希望在课前,布置学生先自主预习,让他们也养成自己学习的好习惯。
这一周,给初二也上了两堂新课《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通过教学,发现初二近代史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会容易出现一课时完成不了教学计划的状况,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抓重点,破难点,精讲,精炼。
第二、通过教学,发现初二的学生的爱国热情很高,他们对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很愤慨,这种情绪,有利于他们融入课堂,但需要加引导,让学生理智爱国。
第三、通过教学,发现初二的学生对于许多历史问题已经有自己的看法,只是思考的不深入,所以讲课时,可以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讲授历史问题思考的方法,引导其更加全面、深入的看问题。
第五、要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比如设计情景对话,我在讲太平天国时用《太平风暴》这样的情景对话,让学生扮演,他们的积极性很高,或者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历史人物,会怎样做这样的想象式问题,效果也比较好。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12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设计1]
山东的向阳中学魏效冰教师在讲“原始农耕文化”时首先设问:半坡人种植粟这种农作物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关系吗?为什么?河姆渡人种植水稻这种农作物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关系吗?为什么?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建筑各有什么优点?如果把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建筑交换一下行吗?为什么?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区域的气候和环境有关系吗?为什么?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你的看法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学习了元谋人、北京人和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你觉得人类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一下子就会使学生进入急切想知道这些问题的心理状态,教师如把握时机讲授,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2]
提问:半坡出土的纺轮有陶制和石制两类。这表明半坡原始居民已掌握了哪些技术?石制纺轮必须经过打磨、钻孔两道工序。这表明“半坡人”已熟练地掌握了钻孔和磨制技术。陶制纺轮说明“半坡人”不仅掌握了制陶技术,而且会自如地制作各种用途的陶器。纺轮的出土还说明“半坡人”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原始的纺织业已经出现。
提问:原始纺织业的出现说明人类生活有什么新变化?
在“山顶洞人”时期,人类用兽皮缝制衣服。因为棉花传入中国较晚,所以半坡原始居民采用的是野生麻的纤维,用纺轮捻成线织成庥布。这说明人类制作衣服的原料逐渐丰富起来。这也是人类生活水平和生活能力显著提高的表现。
[教学设计3]
提问:请同学们从艺术角度对陶猪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河姆渡原始居民制作的陶猪和陶羊,线条准确而简洁,风格古朴粗犷,形态栩栩如生,是出色的原始陶塑艺术品。
提问:从塑造得如此形象逼真的陶猪和陶羊可以看出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什么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河姆渡原始居民一定经常接触这些动物。不过,人们在狩猎时过于紧张,难以观察得如此仔细。所以,河姆渡原始居民只有把平时捕捉到的野猪、野羊进行驯养,才会有条件对动物进行长期仔细的观察,并将它们用造型艺术描绘出来。这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会饲养猪、羊等动物。原始畜牧业已经出现。
[教学设计4]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骨耜的形状分析其用途。骨耜和现代的铲子类似,是一种用于铲挖的劳动工具。
提问:骨耜的出现,反映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劳动方面取得了哪些进步?人类最初的生产活动主要是狩猎和采集,基本上是被动地撷取天然果实。骨耜的出现,说明人们已会在土质疏松的地方用骨耜平整土地、挖洞点种,说明出现了原始的农业。这样,人类的依物来源更趋稳定和丰富,生活也更有保障。这是人类社会的又一大进步。
人类在原始社会早期就已会制造和使用木器和骨器。这类工具是人类用木棒和兽骨稍加刮削、琢磨制成的,都是利用材料的天然特性。然而,装有木柄的骨耜是把木器和骨器加工成为一种复合工具。这是人类从利用自然到改造自然的一次飞跃,是人类在工具制造上的一大创举。骨耜的使用,提高了劳动效率,是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的生动表现。
[教学设计5]
提问:比较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请同学们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说明两者有差异的原因。(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回答)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社会生活情况大致相同。他们都会建造房屋,都过着定居的生活。但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半地下的,围墙也较厚实严密,房顶还用绳索进行了加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完整的土上建筑,房顶轻巧,围墙也较薄,是单纯的木结构建筑。
这些差异是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不同造成的。半坡位于黄河中游,四季分明,降水较少,温差大。特别是冬季寒冷多风。半地下建筑冬暖夏凉,很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河姆渡位于长江下游,气候温暖湿润。因此,当地的原始居民建造了易于通风、结构轻便的地上木结构房屋。总之,构建房屋,定居生活,这是原始居民在长期生活中不断摸索的结果,是人类生存能力提高的又一表现。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13很清楚的记得:在学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一课时,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有两个环节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第一个环节: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三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话一出口,许多学生按耐不住情绪已经站了起来,高高举起了手,我采取了各组竞赛的方式,给他们均等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成语故事:让我没有意料到的是有些同学说出了成语故事,而且还简单讲到了故事情节和故事中涉及到的人物,许多同学发出了啧啧的称赞声,显然他们对个别同学讲到的成语故事是比较陌生的,还要求讲述者大声一些,再讲细致一些。我深深感觉到学生对这一活动意犹未尽,于是留了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展示。
第二个环节:分析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我引导学生分析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第一是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第二是曹军兵多骄傲自满,第三是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接着我开放课堂,请同学们说说:你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取胜的原因还有哪些?
有同学大胆发言:赤壁之战是在七月天里,曹军来自北方不习南方生活,所患瘟疫非常严重,死者很多,这就使曹军士气受到损失,战斗力受创。因此我认为曹军失败的原因中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瘟疫。
我问大家:你们认同他的说法吗?
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同意认可。
这时我已经意识到这位学生的发言已经补充了我的授课资料。同时让我再一次认识到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面对学生所具有的动态性资源,我可以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挖掘,跟着学生走。这样不仅可以把课堂资源延伸到课外拓展,还可以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激发他们积极探究的情感。让学生最终知道:我说的不是权威,教材也不是权威,事实胜于雄辩。通过大家的广泛交流可以越过教材,穿过课堂,让学生和我在交流中共享资源。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14第一次拿到初一下册《历史与社会》的教材,看到内容之后,感觉这本书不象初一上册的《历史与社会》讲的是地理方面的知识,而有些象思想品德的教材。开学后的第一节课在讲评了上学期期末试卷之后,介绍本学期的内容时,学生的感觉也都和我相同,都认为不是社会书而是思想品德书,以至之后的有几次上课都有学生把书拿错。
于是我再次借来了初一的上下册《思想品德》书,将其中的内容和初一下册的《历史与社会》内容进行对比,发现的确有多处雷同的地方,比如:初一《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你我他的世界》第二框《尊重与平等》与初一《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雷同;初一《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社会生活的规则与初一《思想品德》下册的相关内容雷同,都是讲权利和义务,还有哪些法律,一些经常可能发生的侵权行为以及可能涉及的法律法规条文等;其他诸如发掘美好情感,生活高尚情趣等都是差不多的内容。
我还发现初一《历史与社会》的教材内容不仅和初一《思想品德》有类似的地方,和初三的《思想品德》也有一处重复的内容,是有关于如何进行合理购物的教学内容。
基于以上发现,我认为初一下册的《历史与社会》教材内容应当适时的进行调整,不然的话是一种浪费,不仅浪费老师和学生的时间,因为教学内容的重复,也造成书本的成本浪费。况且现在的初三中考不仅要考初三的内容,还把初
一、初二的地理、历史内容也作为考试范围,我认为这对学生来说是件好事情,因为这么做他们可以把知识掌握的更为牢固。从初三中考的内容改革让我想到初一的《历史与社会》下册应当加强地理方面的知识,不能仅仅在上册上了一部分之后,就没了下文,这样的话就象是半途而废了,而且现在学生的地理知识相当肤浅,我认为应当补充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这对他们是有好处的,最起码他们在上高中地理的时候不会显得一无所知,一些最基础的地理知识能够有所掌握。
当然初一新教材下册的《历史与社会》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的之处,很多内容相当贴和社会生活,让学生有亲切感,如社会保障制度这一课,让学生知道了自己一旦遇到困难,发生了意外,生活出现了难处,可以有哪些保障制度是自己理应可以享有的,将来参加工作后,工资的组成部分应该包括哪几块,不然就是损害的他的合法利益。再比如正当权益受到伤害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课文中例举的内容都是来自日常生活的例子,有的学生还曾经遭遇过,学过课文之后,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们会如何进行处理,怎样会比较合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相对合理的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为什么要上这课的目的。
总的来讲,我个人认为从学生的知识结构来讲,初一下册应该安排地理方面的内容,现在初一下册的内容贴和学生生活实际,对他们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很有好处的,可以考虑放在思想品德课上给学生介绍,这样的话就两全其美了。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请大家指教。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15教学的宗旨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从中汲取知识,达到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学案教学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只能进行帮助和指导,不能代替学生去思考,可以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存在学生没有兴趣,按以往传统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完全没有主动性,但在学案教学中,教师发挥的是引导作用,主要是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利用学案,把课堂的教学重点通过自学方式、讨论方式来解决课文中的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学案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确实有突出之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案教学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由以前教师为主变为以学生为主,通过教师发的学案,让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在问题的点拨和引导方面。比如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小故事、图片、视频等方法提出本课所学的重、难点,由学生自己探讨和交流,通过制作精美的图片,让学生觉得耳目一新,效果就比教师直接引入要好得多。
2.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结合情感教育。比如,在讲到祖国统一时,先出示教学目标,并用于右任的诗词朗诵导入新课,用诗人优美的诗句引入问题,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3.学案教学比较开放,不拘形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对问题的认识,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对课程内容认识不断加深。比如在讲述《荆轲刺秦王》时,学生就对当时使用的青铜剑有兴趣,进而展开了一场有关古代兵器的讨论。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认真思考,对一些问题能够有自己的见解,不拘泥于教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但在教学期间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能力不强。现在网络的流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课本知识的能力欠缺,学生往往关注视觉上的动感,忽视文章中的主题思想。所以,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授之以渔”才是教师想达到的根本目的。
2.在学案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设计学案的问题时,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文,如,在讲述《经济大危机》时,引导学生思考“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再让学生归纳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7.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反思 篇七
一、教师不能丢弃教学重点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 改变了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 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但是, 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 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 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 有时候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嘻嘻哈哈, 内容简单、形式单一, 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表演只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二、教师不要全盘否定传统教学
新课程在推广和实践过程中, 给人一种把传统教学“推倒重来”的感觉, 在处理新课改与传统教学关系时, 存在一种“全盘肯定”与“全盘否定”的思维倾向, 应该引起重视。我认为应处理好新课改与传统教学的两个辩证关系:一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关系。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改革不能脱离“历史”, 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目前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需要思考和梳理的是, 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和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优秀教学传统思想和做法有哪些?传统教学中有哪些思想和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培养人才要求的实际?在推进新课程实验进程中, 我们要如何继承和改进传统的教学思想和做法?新课程要求教学实施与时俱进, 改革、发展、创新。但发展什么?目前哪些方面首先要发展?用什么标准来检验教学实施改革、发展、创新的成败呢?我认为要服务于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全面发展的大目标, 改革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围绕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主动性, 用课程新理念反思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着力点。二是理论前瞻性和现实操作性的关系。新课标理论的前瞻性与历史现实环境局限的矛盾, 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也是广大师生深入进行新课程研究实践的主要障碍。在目前的大环境下, 我们不能空谈观念更新, 而应该实事求是, 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的各种研究成果, 融合新课程理念, 踏踏实实地研究历史教学法, 并自觉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解决实际操作性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在新理念指导下实践, 在实践中总结反思, 逐步把新理念转化为个人教学行为习惯。
三、教师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历史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历史线索两部分。一些教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 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对历史教学任务的理解从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方面看, 一些教师忽略对具体知识的传授, 表现为在课堂上少讲或不讲新知识, 或是上课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对历史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缺乏对历史的具体感受, 因而很难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甚至很难展开讨论。有些教师这样安排, 可能是让学生建构新知识, 或是认为讲多了就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来考虑, 但实际情况是, 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 教学活动难以深入, 学生和教师都处于尴尬的被动状态。历史教学的任务包括很多方面,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表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的目标无论怎样划分, 都是整体目标的具体体现, 都不应该忽视某一个方面。而且, 正是历史本身所包含的丰富内涵, 才使得历史教育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知识是基础, 是依托, 是载体, 是学生发展的双翅, 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 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 才能真正学会学习, 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 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 以及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生不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 一切活动都难以展开, 一切能力也都难以形成, 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生成也会成为空泛之谈。所以, 现在要注意避免对教学目标整体把握上的失缺, 要全面和正确地理解历史教学的任务。
第一, 在知识传授方面, 一是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 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 还要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规定, 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学;二是要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 即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第二, 在智能培养方面, 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就要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手, 具体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并进行思辨的讨论;二是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 要谈古论今, 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第三, 在思想教育方面, 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 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就未得到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内容笼统地讲, 在中国史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主要是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相比之下, 中国史的思想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与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 历史教师应引以为戒,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予以重视和进一步地落实。
综上, 一堂课的时间有限, 需要选定重点的内容, 组织重点的活动, 而重点活动应该围绕着重点内容来设计。但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教学, 而是舍本求末, 追逐形式, 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新课改“背道而驰”, 将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历史本身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使得历史教育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知识是基础, 是依托, 是载体, 是学生发展的双翅, 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情况下, 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 才能真正学会学习, 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及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教学重点,传统教学,“知识目标”
参考文献
8.历史教师的教学反思 篇八
关键词:反思;教学理念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课标的功能、结构、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即不仅专业知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
“反思”是师生对课堂行为进行的总结。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考》一书中对“反思”是这样界定的:“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主动地、持久地和周密地思考。”他认为“反思”是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教师的反思能够有意识地、谨慎地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过程做出批判性的评判,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业务素养。学生通过反思比较,优化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技巧,并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思”实质是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的“学会学习”统一起来,达到共同进步,并以此为基础,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
事实上,一个称职的历史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历史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及时吸取他人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学生死记历史事件、人物及前因后果,并不鼓励他们思考,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呢?我初登讲台时,为了教好历史课,经常选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但我渐渐发觉这很费力气,而且学生未必每次都能保持最好状态。于是我就将这种形式做了一些改变:一是安排一些喜欢说话的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在课堂上讲中国历史故事;二是安排学生做中国广播剧录音,把录音带在课堂上播放。这两种设计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近期,我所教的班级又进行了一次“成语故事比赛”,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想这些都是我能及时反思的结果。
一、为什么历史教师必需进行教学反思
人是在不断认识自我中成长的,作为历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时代的必然,也是个人学识成长的必然。
新课改需要我们成长成什么样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里就出现了两个概念:“经验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新课改需要我们成为后者。正如一位著名教育家所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了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他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用心”的教师,在“用心”中成长,在“用心”中变教书匠为专家学者。“用心”即“反思”。在实践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是新课改中历史教师自我成长的必由之路。新课改实施以来,历史教师面临着太多的挑战和困惑,诸如新的要求和旧的习惯的矛盾、让学生动起来和课时计划能不能按时完成的矛盾、在六十人的大班级中怎么进行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找到实施有效教学方法的载体、在新的要求下如何选择新的知识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等等。凡此种种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寻,这也要求我们不断进行反思,在比较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和合适的途径,这正应了“教师是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的理念。
二、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和策略
(一)反思内容
1.对教学理念的反思
理念是指导教师教学行动的方向标,教学理念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研究众多成功教师的成功案例,我们不难看出,除了他们有着执著的气质、高尚的师德和精到的教学艺术外,在他们身上更有比我等普通教师超前的教学理念。
2.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
不确定性是新教材和旧教材比较表现出来的最大不同点。在过去我们可以凭借着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学参考书面向学生,或者说“走向学生”,而现在新课改下由于教材、学生、过程和结果都表现出太多的不确定性,这要求我们只能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由过去的主导者变成现在的指导者。
(二)两种有效策略
1.增强反思的意识
盲从是人的一种共性,反思往往是迫于外界的某种压力。作为历史教师反思自己靠的却是责任感和道德心。我们面对的不是机械的物,而是正在成长、会思考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培养学生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我们必须经常思考的问题。
2.提高反思的能力
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革命,同样,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反思也只能是粗浅的反思。加强理论学习是历史教师提高反思能力的知识基础。教师在实践中的困惑和迷茫也恰恰反映出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
对于历史教学来说,平常教学中需要做的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很多,如果坚持下去,也就成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教学案例,对之分析研究,相信一定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师的自身教学反思水平。
【历史教学工作反思】推荐阅读: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反思历史,明理启智11-05
历史教学案例反思08-14
初三历史教学反思笔记10-08
历史复习课教学反思10-19
七年级历史下教学反思06-28
1初三历史课堂教学反思10-17
中学教师历史教学反思心得体会06-18
历史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教学反思09-06
历史活动课的几点教学反思07-02
部编版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教学反思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