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的磁铁》小学科学教案

2024-08-16

《我们知道的磁铁》小学科学教案(精选4篇)

1.《我们知道的磁铁》小学科学教案 篇一

我们知道的磁铁

莲都区大洋路学校 陈建秋

一、背景分析和教材解读

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很多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磁铁有一定了解,他们对继续研究磁铁有很强的兴趣,这是进行相关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本课是三下第四单元《磁铁》的起始课,共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磁铁的事情。第二个活动是引导学生从形状、用途、特性三方面整理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应该说,教材上这两个活动是相关联的,第一个活动是第二个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个活动是第一个活动的发展和深化。但在反复研读后,我觉得把教材中的第一个活动合并到第二个活动的三个方面中进行更恰当。因为纯粹的交流“对于磁铁,我们知道什么”,固然可以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但学生的交流往往是凌乱、漫无边际的。而从形状到作用再到特性,随机交流学生对磁铁各方面的认识,适时出示实物、图片,从学生的交谈中引出探究活动,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也让课堂教学显得有序紧凑。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2、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方面。过程与方法:

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2、观察磁铁形状,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磁铁的用途,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乐于表达和交流。

3、激发探究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交流、整理关于磁铁的知识。

2、教学难点:初步整理磁铁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质。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手工小乌龟、各种各样的磁铁、课件

2、学生:磁铁若干、铁片、小指南针、铁钉、石头、塑料吸管、大头针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出示小乌龟并让小乌龟爬起来,学生猜猜其中的奥妙。

2、揭秘:原来是磁铁在作怪,出示马蹄形磁铁,板书:磁铁。

二、观察不同磁铁的形状

1、问:刚才让小乌龟动起来的磁铁,它的形状像什么呢?像这样的磁铁我们称它为马蹄形磁铁或U形磁铁。

2、过渡:磁铁的名字一般都是根据它们的形状而取的,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你们还见过其他形状的磁铁吗?

3、学生自由发表,教师随机板书,有实物就拿出来演示,无实物的用简笔画或投影补充。(形状:马蹄形、条形、圆形、环形、菱形、饼形、槽形„„)

三、生活中用到的磁铁

1、思考:为什么磁铁要做成许多形状?(因为磁铁的用途不同)

2、问:你们在哪些地方发现过磁铁?磁铁在这些地方有什么作用?

3、学生自由发表,教师可按“学习用品上的磁铁、房间里的磁铁、玩具中的磁铁、电器上的磁铁”等方面引导,随机板书:磁性白板、磁性文具盒、门吸、电冰箱门、喇叭内„„,并简要说明作用。

4、课件出示作业本36面第2题,组织学生讨论。下面哪些物品用到了磁铁?

(1)电视机的喇叭。(√)(2)温度计。()(3)电动文具里的小电动机。(√)(4)橱柜的门吸。(√)(5)电饭锅里的自动开关。(√)(6)塑料杯。()(7)冰箱四周的密封条。(√)(8)指南针。(√)

四、探究磁铁的一些特殊性质

1、过渡:人们把磁铁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是因为磁铁的用途不同,磁铁是很有用的,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了磁铁。那么你们以前玩过磁铁吗?知道磁铁有哪些特性?

2、学生自由说。

3、想不想今天再来玩玩磁铁?说明要求:小组合作“玩”磁铁,比比哪个小组的发现多,谁的发现最独特,最有价值!

4、收回实验器材,组织交流。随机板书:能吸铁、互相吸引、互相排开、隔物吸铁、两端吸力强等

五、课堂总结和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发表,教师完成网状图,学生完成35面第2题作业。)

2、机动:完成作业本36面第1题和第3题。

3、拓展:如果给你一块磁铁,你还想研究什么?

板书设计:

1.我们知道的磁铁(以下部分用网状图完成)

形状:条形、圆形、饼形、环形、马蹄形、槽形、菱形等

磁铁 用途:门吸、磁性文具盒、磁性白板、小电动机、指南针、喇叭等

性质:能吸铁、相吸、相斥、隔物吸铁、两端吸力强等

2.《我们知道的磁铁》小学科学教案 篇二

1、了解自己的感官,学习用鼻子、眼睛、嘴巴来辨别各种液体。

2、愉快的参与活动,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教学准备:

1、无色透明的液体(开水、酒精、白醋)。

2、黑色的液体(咖啡、可乐、酱油)。

3、气味较为浓烈的水果(苹果、柠檬、石榴)

4、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带盖塑料杯若干。

教学过程:

1、老师:“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要举行一个问答比赛,你们想参加吗?”

请学生尽快举手回答问题:

(1)什么动物的鼻子最长?(大象)

(2)什么动物的鼻子像圆形?(小猪)

(3)什么动物的鼻子最灵敏?(小狗)

2、把实验材料(苹果、柠檬、石榴)放在桌上,让学生蒙住眼睛,闻闻气味。

3、请学生说一说刚才闻的是什么,然后摘下眼罩验证。

4、将三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开水、酒精、白醋)放在桌子上,先请学生猜杯子里装的是什么,然后请幼儿闻一闻,区分开水、酒精、白醋。引导学生发现鼻子对认知物体的作用。

5、将三种黑色的液体(咖啡、可乐、酱油)放在桌上,提问:“我们除了通过视觉、嗅觉来辨别各液体,还有什么方法呢?”引导学生通过尝一尝来辨别各种液体。

3.我们知道的磁铁教学设计 篇三

樊庄小学

杨东亮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知道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方面。

2.过程与方法: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通过观察磁铁的形状,给磁铁取名。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磁铁的用途,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交流整理有关磁铁的知识。

教学难点:知道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在应用在许多方面。

三、教具、学具准备

形状不同的磁铁、曲别针、木块、铝片、塑料片、铜片、铁片、铁屑等,叶形记录单、记号笔和多媒体课件。

四、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

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朋友,你们看看,认识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今天熊二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来看看,熊二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能不能帮助他?(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片,学生观看。)

师:你能猜猜为什么这些铁制品都往熊二的身上粘吗?学生通过猜测、交流、讨论,可能会说出他身上有吸铁石,这时教师引导,吸铁石也叫什么?(磁铁)

2.利用树形图,整理有关磁铁的知识 ①、形状

师:看来同学们对磁铁并不陌生,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一些磁铁,你们带来了吗?(找几个不同样子的磁铁都放在实物投影前)熊二从来没见过磁铁,你能把你带来的磁铁给熊二介绍一下吗?

学生介绍时,教师可引导:它是什么样子的?能给它起个名字吗?其他同学能给它起个名字吗?其实科学家也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把名字贴在黑板上)

多媒体出示:圆形、环形和球形磁铁。师:熊二给这三种形状的磁铁都起名叫“圆形磁铁”,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问:你觉得起名字应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看来起名字也是有学问的,要抓住它的外形上的特点起名字,这样起的才能更恰当。

师:看来同学们课前的搜集任务完成的非常好,带来了这么多种磁铁,但是这只是磁铁众多样子中的一小部分,其实磁铁的样子还有很多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多媒体课件出示形状不同的磁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种磁铁,想一想,我们都是根据磁铁的什么来命名的?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贴上“形状”。

②、用途

师:看了这么多种形状不同的磁铁,熊二有些不明白了,人们为什么要把磁铁设计成这么多不同的形状呢?是为了好玩?好看?还是因为什么呢?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哪个小组讨论完了就用最端正的姿势告诉老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汇报。如:想要吸的多就要设计的大一些;门吸上的设计成圆形,不容易碰伤人;用在不同的地方,形状也不一样„„师:其实,人们之所以把磁铁设计出这么多不同的形状,是因为它们的用途不同。(板书:用途)下面小组讨论一下,说一说你都在什么物品上见到过磁铁?然后把讨论的结果用记号笔写在黄色的叶片上,一个叶片上可以多写几种,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我看哪组同学讨论的认真,记录的仔细,哪个小组完成了就用端正的姿势告诉老师。

你们都在什么物品上见过磁铁呢?把你们小组交流的成果展示在黑板

上。根据学生汇报,利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展示电话、音箱喇叭告诉他们这些物品适合用圆形磁铁;向学生展示小电机,并告诉他们小电机适合用瓦形磁铁。学生展示后,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了磁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打开学生的思路,重点介绍司南。)

③、性质

师:为什么磁铁的用途这么广泛呢?其实这跟磁铁神奇的“魔力”有关系,(板书:“魔力”)学到这儿,熊二又有问题了,磁铁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的魔力呢?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为了能更好地发现它的魔力,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个实验盒,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都有什么。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介绍实验盒中的每种材料。提醒学生小车里的磁铁不要拿出来。师:同学们可以利用自己带来的磁铁和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磁铁和其他材料互相接触,玩一玩,在玩的过程中去发现磁铁的魔力,并把你的发现及时记录在绿色的叶片上,发现几点写几点,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发现的最多,活动结束后请组长整理好材料,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磁铁都有哪些与众不同的魔力呢?让我们来展示一下交流成果吧。对于学生不正确,不全面的表述,主要让学生自己去补充,我不去规范,也不去究正,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再慢慢地提升。

④、小结

师:你能把“魔力”这个词换一个更规范的词语吗?可以概括为磁铁的„„引导学生说出“性质”或“特性”并板书:性质。师:谁认识这两个字?指名读一下再齐读。教师在黑板上边说边画:如果把形状、用途和性质比作大树的枝,把同学们的这些发现比作大树的叶,那么我们今天所

学的知识就组成了一棵大树,谁能给大树起个名字?(磁铁)教师板书。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我们知道的磁铁”,板书:我们知道的。

3.拓展延伸:

①、师:今天我们学到这里,你们还记得熊二吗?他还在肚子疼,难受呢,你们能不能利用所学知识帮助熊二解决它的难题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说一说。学生回答后播放动画片。(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片)②、对于磁铁,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你还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呢?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完成后,师:同学们课下把你的问题和小组成员交流后写在卡片上,然后把你们的问题卡贴在这个问题收集板上。关于磁铁,今天我们留下了一些疑问,我们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去寻找答案,等我们学完这一单元后,再来看一看问题收集板上的这些问题,哪些得到了解决?哪些还需要继续探究。

六、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既有优点也存在着一些缺点,首先优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课前准备充分。

本堂课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起来,首要的是要准备充分的、结构性强的材料。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进行了两方面的材料准备:一是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磁铁;二是我准备了各种形状的磁铁(条形、环形、马蹄形、圆柱形、方形、橄榄形等)、铁屑、铁片、铜片、铝片、曲别针、指南针、塑料片、小车、等,并且保证每组材料的数量充足。

由于材料准备充分,学生在课堂上才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玩各种各样磁铁的过程中发现了磁铁的许多性质,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2、以故事贯穿整节课。

本节课我由学生喜爱和熟悉的动画片《熊出没》导入本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猜测熊二遇到了什么困难,引入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最后利用所学的知识帮助熊二解决困难,与导入环节相呼应,使故事情节贯穿整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在给磁铁起名字活动中加入思辨。

在给磁铁取名字的环节中,我提出:“熊二把这三种磁铁(圆形、环形、球形)都叫圆形磁铁,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引发学生讨论,从而使学生明白,要抓住每个磁铁的特点来取名字。

4、图片与实物相结合

在学习磁铁的用途时我为学生准备了电话、喇叭的实物,亲自拆开让学生观察,并与图片相结合使学生更清楚的知道了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板书设计新颖

本节课的板书,我没有采用教材中的气泡图,而是把所学的知识拼成了一棵大树,形状、用途、性质是大树的枝,学生们课堂上的发现是大树的叶,课堂结束时师生共同完成了知识的大树,板书设计新颖,易于三年

级学生理解。

6、科学课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本节课巧妙设计教学,把科学知识与信息技术完美的整合在一起,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片、出示图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实物投影直观清楚地展现教师准备的教具,以及学生准备的学具和交流成果,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的整合对本节课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课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课堂的语言还需要锤炼。教学时的语言还不够凝练与规范,今后上课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与连贯。

4.《我们知道的磁铁》小学科学教案 篇四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看不见,摸不着,听它来了。(放风的声音)

猜出是什么?(学生回答是风。)

的儿童文学家叶圣陶爷爷也很喜欢风,还写了一首很美的诗,题目是:我们知道

(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这首诗不长,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2-3遍),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画出来,用你喜欢的识字方法去解决。

2.师:同学们在认字时肯定遇到了一些困难,现在请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如果他还有不认识的字,请你帮帮他。

3.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课件:认字表5个字。)

师:这些字你都认识了吗?向小组同学介绍你的识字好方法,哪个字难记,也请同学帮帮你。

四人一组交流记字方法,教师巡视,了解各组活动情况。

小组:“纹”可以读半边。

“戏”利用熟字“找”和“划”记。

4.全班交流:同学们学得非常好,你们组还有没有认为难记的字呢?

颤:可提示“页”字旁表示与什么(头)有关,所以是“页”字旁,可组词记:颤动,理解颤动怎么动。

微:可组词记:微微点头,理解微微点头怎么动。

泛:三点水旁的字与水有关。

5.指名带读难记字,学生自己解决的字,老师抽卡片让大家读。

三、巩固识字

师:现在游戏时间到了,让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1.掷色子。

今天老师教大家玩儿一个新的游戏:掷色子(色子是泡沫塑料切成的正方体,在六个面分别贴上认字表的字,颤比较难记,所以多贴一个。)

先说游戏规则:组长负责扔色子,大家轮流拼读朝上一面的字,并组个词,如果哪个同学不会,小组同学帮帮他,抓紧时间,看哪个组玩的次数多。

2.闯关。

小狗先生给我们设了三关,谁愿意来闯关?

指名闯词句关,如果他读对了,请大家跟他读一遍,如果读错了,请你帮帮他。

四、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风来了,它吹了一口气,生字宝宝全回到课文中了。

1.这首诗有三个小节,请你自己读一遍课文,选出你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

(学生自读诗歌,选出喜欢的小节后回答。)

2.谁来说说,你喜欢哪一节,为什么?你怎么知道风来了?(以学生选的顺序为准。)

(1)一段:指名读,大家评,老师范读,大家评,老师介绍读时要想象就能读出语气的方法。大家照着练习。

(2)二段:指名读,大家评,学生说出读的好的方法,大家照着他的样子读。

(3)三段:喜欢这一节的同学一起读。

3.这首诗这么美,你们愿意把它背下来吗?

1-2组读一节,3-4组读二节,5-6组读三节,大家一起边读边记。

4.我们一起背课文吧,老师背每节的前两行,大家背后两行,如果你还背不下来,可以照书读。

五、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风的诗句?(学生读收集的描写风的诗句。)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描写风的诗句,大家一起读一读。[让学生积累语言,渗透识字。]

3.这么多美的诗句,都是描写风的,你们想不想也写一首诗呀?那就让我们向叶圣陶爷爷学写诗吧。在写之前,咱们先看一段录像,你能不能在里边找到风的影子。

4.除了在录像中找到了风,你在生活中还通过什么找到风了,按照这个格式说一说。

①小组内说一说,帮助修改。

②指名说,大家评议。

③说完后写下来。

④小组合作一首诗,向大家汇报。

5.下课后可给你写的诗配上画评选出优秀的作品,贴在墙报上展览。

六、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们知道》教学反思

一、把握教材特点和教学重点,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学。

词句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如果学生对课文的字词句还不理解的话,就谈不上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王老师采取随文识字,并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教学方法。如: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认字方法自读课文,初步感知生字,并通过把字放在词语、句子中识认的方式,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读字、词、句(自读、同桌互查读、开火车读等),进一步巩固生字的读音、字形,熟悉课文。随后,让孩子们自己调动自己的识字经验来说说生字的易错处,更进一步掌握字形。 在品读课文时,王老师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颤动”、“波纹”、“游戏”等深入体会词义。如:用比手势来理解“颤动”,“波纹”则请同学上台用线条表示,老师再画一条起伏较大的线条,帮助学生辨析波浪与波纹。让同*系实际说说自己做过哪些“游戏”,风会和我们做什么“游戏”。“走”字的体会则通过换字法,把“走”换成“跑” 或“吹”,同学们大都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微微”表示风是慢慢走过的,而不是跑,从而体会拟人写法的生动。

二、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既能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又能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让学生自然贴近作者感情,还可以锻炼想象、联想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此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王老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体会其中蕴涵着的优美隽永的意境。

问孩子们:“你觉得该怎么读,为什么?”激发他们顿悟辞发、自读自评,然后再进行互评师导。

师:现在就让我们和生字朋友一起手拉手走进诗歌里吧!同桌一起读读,看生字是否都认识了,课文是不是读的更流利了。

1.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同桌合作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合作读等等。

2. 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说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让我们也喜欢这一段。(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 第一小节: 从树叶在枝头的微微颤动感受到了风,体会当时发现的高兴,激动,欣喜,兴奋、、、、、、带有感情的朗读。 第二小节: 从林木微微点头感受到风,教给孩子运用想象当时情景的方法进行朗读,体会风刮过时树木点头的情景。 第三小节: 从河水泛起微波体会到风,通过风来游戏感受到风的顽皮、可爱、有趣、活泼、、、、、带着孩子的活泼、富有朝气的语气读课文。

3. 从诗中找到的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带 着对风的喜爱练读课文,参加朗诵比赛。

上一篇:教育培训科科长(辅导老师)下一篇: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