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上学期八年级地理考试质量分析(共10篇)
1.2023-2024上学期八年级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篇一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符合中考要求,并结合了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1、重基础,题简单
本份试卷光单选题16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链接我国三大直辖市的铁路干线”,“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位置,行政中心”,“从海口到天津依次经过的海域”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当然,关键是要细心,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2、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37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三级阶梯”到“冬季风路径图”、从“黄河水系图”到“地区划分图”、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3、主观开放,试题综合性强。
读图分析第32(4)题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观点正确,答案不唯一,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读图分析33(4)题,将日常生活与地理知识内容综合在一起,让学生形成一种完整的地理思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4、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多样。
试卷共计图形14幅,素描图、轮廓图、剖面图等形式多样。选择题提供的文字材料,用词严谨,趣味性、文学性、科学性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二、错误典例
1、选择题:错误较多,主要原因:阅读材料不认真。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题目的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学生答题较为困难,正确率很低。马虎而没把题看完甚至不看题即作答,也有部分学生因概念不清导致把答案选错。
2、综合题
共4个小题,总分是37分,得分率5%,错题原因知识面窄,图文转换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低,不能灵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态度不端、畏难情绪严重,很多人选择了放弃。
2、相关组合题:第2题对我国主要地形区域内的经济作物认识混乱。
3、读图分析题:第三题1(1)题,“渤海”“澳门”错别字很多。第2(2)题,看不到图中的信息“四川盆地”,所以,“巫山”被写成“秦岭”“祁连山”等;季风气候的特征“雨热同期”也表达不清。第3(2)题,学生想不到塔里
木河是内流河,不理解内流区流域内降水稀少,其汛期出现在7-9月的原因,很多学生写成了“夏季降水多”。第3(4)题,学生对图形的理解不到位,想象不到海口和哈尔滨的位置差异,两地居民的衣着差异出现的季节和原因答案五花八门。第4(2)题,学生认识问题片面,黄河凌汛出现的河段回答不完整。第(3)题中,中游地区的综合治理,学生写具体的方法较多。
4、综合分析题:第(1)题对地形区特点的描述,不能抓住主题,许多答出的是该地的景观特征。第(4)题,一些学生不能把禁捕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结合起来,而是联想到了洪涝灾害和台风方面,就不太恰当。可见,部分学生学科间知识的联系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对策与措施
1、记忆理解相结合,掌握地理规律。解决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不会读题,不会获取材料信息,死记硬背,不灵活的问题。
2、读图画图齐训练,提取地理信息。解决看图就晕,下笔就乱的问题,扫去“图盲”。
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练习,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平日强化练习。
3、表达书写两手抓,提升运用能力。解决审题不清,书写不规范,缺乏地理专业述语,表述能力差,想说又说不出来等问题。
4、关注热点和时事,提高学生兴趣。扩大学生地理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提升地理课堂的品味
考试命题逐渐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转向以现实生活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试题更加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创设情景,寓基础知识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应关注教材中的实际问题、科普知识,对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重在理解、重在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严防死记硬背。
5、落实好基础知识,培养迁移能力。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因课改而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要以知识为载体,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夯实双基。在教学中应首先从双基入手,抓住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内涵,试题落点一般都能在教材上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型。
2.八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分析 篇二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八年级英语期末试卷总分100分,其中听力部分20分,笔试部分80 分,考试范围是unit1-unit10,测试时间为90分钟。2.题型和题量:试题由听力(20分),单项选择(10分),完型填空(10分),阅读理解(10分),任务型阅读(10分),完成句子(10分),选词填空(10分),补全对话(10)和书面表达(10分)这几部分组成。
3.命题特点: 本试卷既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又强调学生在实际中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英语新课程中的评价标准。
二、学生成绩分析 1.整体情况分析:
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35.18
2.04
10.24
2.各类题型分析 1)听力
听力分为四大类型,从选择相应的图画到选择简单的答句,从听一个句子到听一篇短文,从简到难,层层深入,很好的体现了学习的阶段性。
2)单项选择
共10小题的单选,难度适中。学生出错率高的题是第26题和29题,对于最高较级和固定短语的搭配掌握还不到位。3)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
这两大类是整个试卷中失分最严重的,因为平时课堂中缺少了相应的训练,阅读理解又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断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所以得分不高。如何在最有限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大训练量。
4)词汇题
词汇共10小题,在要求学生掌握单词含义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句意语境写出正确形式,具有很大的综合性,但词汇只给了汉语意思,学生不能用正确形式来完成,整体得分不高.主要失分原因还是没有掌握好单词。5)选词填空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 着重强调一些固定搭配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分不高,这反映出同学的基础还是不够扎实。6)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最注重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及自主创造灵活发挥的潜能。既给了学生要点提示,又让学生有所发挥,学生不能按所提示的点来写,喜欢自由发挥,造成失分,有些学生甚至有畏惧心理,不敢动笔.三、今后努力方向
1.从此次考试的命题来看,英语教学应该立足于基本知识和技能,平时应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的培养,努力做到精益求精,事半功倍。
2.钻研教材,在教案设计上下足工夫,提高课堂效率。平时引导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巩固。坚持抓45分钟,从听说读写演各个方面训练学生,坚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拓思路,培养他们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举一反三和细心观察,耐心解题的能力和心态。
3.将英语放到生活中去,只有在不断的运用中,才能将英语学扎实,学牢固。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也对他们在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方面多加指导。
4、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有我能学好英语的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把好语音关,使学生过好拼写关。对待差生,可适当降低要求。
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不管是能力题还是基础题,在这一次的考试中都暴露出很大的问题,看到了教学中的差距,更加提醒了我在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告诉了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该如何去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该注意什么,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去解决,考虑问题的角度应该有着怎样的调整。所以今后我将更加坚持不懈,积极踊跃,耐心细致的面对我的英语教学工作。
3.2023-2024上学期八年级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篇三
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分析
(一)各章知识点的考察比重
本份期中试卷考察了前两章与第三章中一二节的知识,共40分,分数分配如下:单项选择题中第一章占4分,第二章占12分,第三章占4分;在综合题中第二章占13分,第三章占7分。各章考察知识点比重为:第一章10%,第二章62.5%,第三章27.5%。
(二)试题特点
本套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测试卷选择题50%,综合题50%。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1、重基础,题灵活
本份试卷单选题就占了2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选择题考查的知识,有一部分题目基础性强,只要学生记住了知识点、稍加用心即可得分,这类题约占80%多。还有一部分,重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题目较灵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类题占不到20%。当然,关键是要细心、灵活,相反,死板、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2、重读图,题多变,并赋予不同的问题情境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
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20分,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该试卷强调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问题情景创设,不是教材直接的内容,但运用所学知识,都能灵活解答。本试卷考察的方面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灵活多变、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一)考试成绩分析
(二)学生在试卷中出现问题情况分析
18人失分较严重,特别是第13题,澳大利亚位于哪一个板块,能拿到分的学生寥寥无几。
第21题“东西半球图”,48人失分较严重,特别是“A”点的经纬度位置,答对的学生非常少,用字母“F”在图中标出巴拿马运河的位置,约四成的同学因为粗心马虎给忽略了。
第22题“等高线地形图”,64人失分严重,特别是图中小河的大致流向和该图的比例尺失分严重,前者表现为思维能力不强,后者表现为学习方法机械死板,比如比例尺只知道用数字式表示,而且零的个数错了,如果用文字式和线段式表示则很容易,但是没有一个学生这样做。
第23题“世界人口分布图”,绝大多数学生掌握到位,很少有失分现象,失分严重的学生只有7人。
三、反思教与学存在问题
(一)学生学习:
从成绩来看,过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于综合性强、机动灵活、联系实际的题目回答得不够好,反应出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不够扎实,特别是一部分思维能力较强但成绩较差的学困生因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导致成绩糟糕,这一人群尤其需要关注,个别智障学生除外。
(二)教师教学:
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识记和理解,忽视了应用,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一下笔就错误百出,这也是失分的原因;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对学生个体分析不到位,没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
四、今后教学改进措施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用好导学单,及时反思教学
1、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充分利用好导学单这一重要抓手,精心设计,高效运用,真正发挥它的核心作用,一堂课效果如何往往不是看课上的多好,而是看导学单落实的如何,这一点非常重要;
3、课后要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改进教学,为
下一堂地理课提供补充和借鉴。
(二)落实好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夯实基础,注重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反馈落到实处。同时尽量创设情景,赋基础知识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探究活动,加强读图训练,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四)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 在教学各个环节,注意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多一些有效训练,少一些无效讲解”。
(五)注重课堂上老师与学生配合的默契度
高效的课堂不是盲目的单单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活动的越热闹越好,也不是以教师讲解为中心,讲的天花乱坠,自我感觉良好,而是要在中间找到一个师生配合的默契点。
1、讲解:讲解要有趣味,要生动、形象、规范,富有感染力和
说服力,让学生喜欢听,有实际收获;
2、讨论:讨论时老师要融入学生当中,积极参与讨论,而不是简单的巡视指导,更不是袖手旁观;
3、检测反馈与作业:课堂检测反馈,老师也要与学生一道积极参与反馈过程,让老师与学生在反馈中展现动态的互动过程;作业批改应该在课堂上完成,应该是师生动态的完成。让周测、作业在生生、师生动态的互动反馈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其优越性非常明显,一是反馈巩固的及时性,让学生自己及时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让老师批改以后再被动地听老师给指出问题;二是师生共同参与,全员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让学生对练习内容印象深刻,效果好。这一过程是动态的,配合是默契的。学校要成绩,你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就必须要这样做。
而不是老师在办公室批改而批改过程学生全然不知的单边活动,不是简简单单的看也不看草草打个对号,更不是图省事叫来几个学生帮忙画画了事,甚至出现只有布置而没有批改只管种不管收的情况,这样就失去了作业的意义和功效。我们为什么信不过学生,为什么不能大胆放给学生去做,我们要相信学生一定行,实践证明学生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他们的学习能力有时候出乎我们的意料。
(六)要有效地运用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不能走形式、图热闹,摆花架子,感觉如果没有利用课堂讨论就不能体现学讲方式了,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课堂上运用课
堂讨论,关键在于涉及的问题到底有没有讨论的必要,讨论后对学生来说到底能有多大收获。特别是农村的学校学生,大多思维能力不强,很多问题让学生盲目讨论后都是无果而终,反而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甚至造成在有限的45分钟内因为完不成教学任务而拖堂。因此应该做到三不讨论:
1、难度过高讨论后可能无结果的问题不讨论
2、非重难点、无关痛痒的问题不讨论
3、不需要讨论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的问题不讨论
此外,教师要融入学生中间,和学生一道积极参与讨论过程,巧妙引导,而不是简单的点拨,更不是袖手旁观,让学生唱独角戏。
(七)教师要切实定位好自己的角色,绝不是扮演角色
4.2023-2024上学期八年级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篇四
试卷质量分析
现行教材(八年级上海科技出版社版)为依据,命题范围是从第一章至第六章,考查情况基本反映了我县八年级物理教与学的实际,简要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结构和特点
全卷满分100分,共六个大题30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型、题量、考查内容分值分布如下(与中考略有不同):
附: 题型、题量及分值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主要错例分析:(-)选择题:
(1)极少部分学生留有空白;
(2)得分率较低的题目是:第 3、4、5、题。错误的原因是:第3、4、5、小题,对一些相应的今本概念不熟、不清。
(二)填空题:
(1)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掌握不熟悉,用词不准确,多字或少字以及错别字,答案不符合要求。学生的很难讲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缺乏想象力。(2)得分率较低的题目是:第10、12、13、14、18题。错误的原因是:第10、12、13、13题:对一些所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不牢;第14题:学生对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应用不熟悉,不注重联系实际,对“近视眼及其矫正”认识不足;第18题:对滑动摩檫力和提高稳度的知识掌握不牢。
(三)简答题:
(1)总体上,反映学生很难讲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且很少用物理的眼光去观察我们身边的世界,缺乏想象力,语音表达能力较差。
(2)各小题情况:
第20题:利用矿泉水瓶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和凸透镜的相关知识,题目较常规、平和,主要错于语言的准确性方面。
第21题:考查探究如何鉴别物理,反映出来对密度知识的理解不是很深刻,对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掌握不熟。
(四)作图题:
(1)作图题是整张试卷里丢分最严重的一题,感觉学生对做题感到很茫然,无从下手。
(2)各小题情况:
第22、23题,对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定律以及平面镜成像规律掌握不牢,不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图像。
第24、25题,不能较好的理解和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对力的示意图的作图功底不强。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
(1)学生对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特别是数据的记录。
(2)学生对天平和量筒的使用不是很熟悉,对摩擦力的理解和探究方法较差。
(六)综合应用题:
总体来说,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较差,甚至有的学生没有记住公式,不能较好的理解题目的意思,从而给解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学生对计算题的解题格式掌握不牢,书写较差。
三、今后的教学
1.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双基知识的落实。对物理概念和规律不死记不机械记,但在理解的基础上该记的一定要记住。对物理术语的表述一定要准确、规范。对基本仪器、元件的原理要熟悉,使用要熟练。
2.抓实“知识与技能”,继承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以“双基”为物理教学的主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每个学生把知识记牢一点,把知识理解得透彻一点、学习得扎实一点,物理技能训练多一点,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牢固的物理知识,才能在课堂上实现课程的“三维目标”。
3.要加强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做的实验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实验能力、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等等。
4.要重视教给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只有学生具备了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思维和
方法,才会对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正确、科学、准确、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才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篇五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大部分学生思想觉悟高,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但班级内学习成绩差距较大,尤其是三班,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区域地理。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三、教学措施:
1、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平时的教学中,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推出教学品牌。
3、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5、充分利用
远程教育资源和互联网网络资源,精选优质教案,提高学地理兴趣,真正提高地理教学水平。
四、教学进度:
6.2023-2024上学期八年级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篇六
文综-地理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雪花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温度和湿度。根据国际研究,树枝状“最美雪花”多在-10℃~-20℃的环境中形成,同时需要充足的水汽补给以及较为漫长的生长时间。下图示意1月份平均气温-14℃ 至-18℃区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3题。
7.图中四地最有条件发育成最美雪花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该地能发育成最美雪花的原因是
A.西北季风迎风坡降雪多
B.地势起伏大,水热差异大 C.沿岸暖湿气流影响大 D.空气洁净,环境质量好
9.当温度和湿度条件都满足最美雪花的发育时却不能形成最美雪花,可能因为
A.高压天气 B.大风天气 C.逆温天气 D.人为影响
在低山地区,植物的分布并不是完全一样,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阴阳坡的不同。某地理实习小组,对我国北方某低山区(海拔500米,年降水量 490毫米)进行了植被自然生长与分布状况的实地调查,结果如下表。据此读表,完成4-5题。
4.据提供信息可断定,甲坡为
A.针叶树种为主的阴坡 B.阔叶树种为主的阳坡 C.草本植物为主的阴坡 D.灌木植物为主的阳坡 5.乙坡植被优于甲坡,主因归结于 A.热量适宜 B.植物种类优势 C.土壤肥沃 D.水分条件较好
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模式。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的城市依次是
A.东京 纽约 伦敦 B.东京 伦敦 纽约 C.伦敦 纽约 东京 D.伦敦 东京 纽约
7.促进城市进入低密度弥漫型城市居住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制造企业外迁 B.家庭汽车普及 C.城市人口剧减 D.城市经济衰退
8.②城市从低密度弥漫型城市居住模式逐渐演化成另一种新的城市居住模式的时间约在
A.1950-1960年之间 B.1960-1970年之间 C.1970-1980年之间 D.1980-1990年之间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快递业的发展,自提空间在我国出现,并逐步被政府纳入各级规划与社区服务基础设施之中。研究表明,青年群体和高收入群体不能及时签收的情况较多,自提空间使用的意愿更高。下图为不同居住空间居民的自提使用意愿程度和模式选择。据此完成9-11题。
9.在快递自提空间模式的选择上,大多数人偏向于使用 A.物业和私人商铺 B.报刊亭和连锁便利店 C.报刊亭和独立的自提门店 D.自助快递柜和独立的自提门店
10.不同居住空间的居民中,自建房居民的自提使用意愿程度最低,原因最可能是
A.管理原因 B.派件数量 C.年龄结构 D.基础设施
11.在国外,停车场、加油站、地铁站等很多交通节点都成了自提空间布局的地点,主要影响因素是
A.出行方式 B.人口密度 C.交通通达度 D.地租价格
第Ⅱ卷 非选择题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大宁河是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大巴山南麓,位于三峡大坝上游,属于国家5A级自然保护区。大宁河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能满足鱼类等水生生物在不同生活阶段的要求,共有鱼类73种,其中特有鱼类13种,是长江上游渔业资源的典型代表。鱼类繁殖期多在4~6月份,鱼卵多产在浅水植物上,在静水环境中进行孵化,产卵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低温水会导致鱼类无法正常产卵和繁殖。下图为大宁河流域位置图。
材料二 大宁河干流修建有引水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通常是在落差比较大的河段,建一条引水渠或者是引水隧道直接把水从上游引到下游来发电,它会把原来的有弯度的自然河道进行截流,造成它的水量减少甚至断流。近年来大宁河流域自然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河水温度季节变化发生明显改变,鱼苗不足50年代三百分之一,地方部门为保育鱼类资源采取措施,当地渔民出现转产转业现象。
(1)试推断水电站修建后库区下游河段水温变化,并分析原因。(8分)
(2)分析引水式水电站的修建对大宁河流域鱼类生存环境的不利影响。(10分)
(3)分析当地渔民转产转业的原因。(6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下图所示的竹丝扣瓷,又称“瓷胎竹编”,起源于清代中叶,当时主要用做贡品。由于世道艰辛,技艺几经绝传。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生产。80年代,平乐从事瓷胎竹编的厂家有10多家,规模最大的竹编厂拥有技术工人三、四百人,形成了当地竹编工艺的高峰期,产品畅销港澳、东南亚、英、意、美等地区和国家;而201 0年,仅仅能找出70多名会此手艺的师傅。
竹丝扣瓷是以“景德镇”名瓷为胎,精选邛崃山(见下图)一带阴面的健壮慈竹为材料,专门择取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竹,经过破竹、烤色、抽匀等十几道手工工序,“百斤原竹只抽丝八两”。然后,让根根竹丝依胎成形,紧贴瓷面,所有接头之处都做到藏而不露,整个过程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工艺复杂、制作考究,宛如天然生成。精心制作一套竹丝扣瓷耗时达数月之久。
(1)分析邛崃山一带成为竹丝扣瓷的主要竹材产地的气候条件。(6分)
(2)归纳20世纪80年代,竹丝扣瓷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4分)
(3)分析当今竹丝扣瓷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原因。(6分)(4)针对竹丝扣瓷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你的建议。(6分)
(二)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3.(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16年12月28日广州日报讯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将加快阔时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更多的人能有空闲时间区旅游;4A级以上景区将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可以随时随地地自拍晒照了„„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意味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将更容易了。
分析“4A级以上景区将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对景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影响及老百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基本条件。
44.(10分)【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珠江部分河段的无序超量采砂行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已相对稳定的河床形态,破坏了河道的动态平衡,诱发生态环境问题。下图示意1990~2004 年北江下游黄塘~河口段河床纵剖面变化状况。
(1)描述1990~2004年图示河段河床变化状况。
(2)分析图示河段无序采砂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八模考试
文综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5:ACBDD 6-11:ABCDC C 36.(24分)
(1)冬季水温升高,夏季水温降低(水温季节变化减小)。(2分)
原因:库区蓄水后,库区底部热量不易和外界交换,(2分)冬季表层水温下降时底部水温较高,(2分)夏季表层水温上升时底部水温较低,库区放水时底层水下泄影响下游河段水温。
(2)引水式水电站导致干流水量减少甚至断流,破坏鱼类生存环境;(2分)大坝阻断鱼类洄游和迁徙通道;(2分)4~6月大坝下游河段水温较低,干扰鱼类产卵和繁殖;(2分)大坝拦水和泄洪增大水位波动程度,不利于鱼卵孵化;(2分)大坝蓄水淹没上游河段,使鱼类生存环境趋于单一,鱼类多样性降低。(2分)
(3)渔业资源减少,渔业产量降低;(2分)自然保护区加大对鱼类资源的保护,限制渔业生产;(2分)三峡库区旅游业兴起,渔民转入经济收益更高的旅游观光业。(2分)37.(22分)
(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多云雾天气。(6分)
(2)增加就业与经济收入;远销国外,出口创汇;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4分)
(3)选材苛刻,瓷胎与竹丝要求严格;纯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工序复杂,制作周期长;(收益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市场狭小,居民购买能力不足)(6分)
(4)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及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工艺发展组织;依靠科技,加强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加强旅游主题活动,促进发展与文化传承。(6分)
43.(10分)
有利影响:方便游客之间的联系,吸引更多的游客到相关景区旅游;通过游客“自拍晒照”宣传相关景区,提高景区知名度。
基本条件:较多的休闲时间可以旅游;足够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强烈的旅游动机。44.(10分)
(1)河床整体下降(切);河床起伏(比降)加大;(每点2分,满分4分)
7.2023-2024上学期八年级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篇七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C4.D5.A6.A7.A8.B
二、填空题
1.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峰;尼泊尔;88482.青藏;黄土;内蒙古3.塔里木;塔克拉玛干;柴达木;青藏4.东北;三江;松嫩;辽河;长江中下游5.夏秋;小;大6.台湾;火烧寮;吐鲁番7.0℃;800;暖温;亚热;湿润;半湿润8.西;东;太平
三、读图分析题
1、(1)①阴山山脉②大兴安岭③秦岭④南岭⑤横断山脉⑥喜马拉雅山脉⑦祁连山脉⑧阿尔泰山脉⑨长白山脉⑩台湾山脉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河北省;山西高原;福建省;东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3)①天山和阴山②昆仑山和秦岭③南岭①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②长白山、武夷山脉③台湾山脉
(4)
2、(1)大兴安岭;巴颜喀拉山;夏;非季风
(2)太平洋;东部(3)西南(4)涝;旱
3、(1)①巴颜喀拉山②渤海
(2)河口、旧孟津;7;8(3)水土流失;修堤筑坝
四、简答题
1、答: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余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
2、答: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
8.2023-2024上学期八年级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篇八
2019八年级地理教师上学期工作总结(一)
学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总结如下:
一、初二地理学科教学目的要求
地理主要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懂得自学地理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并熟悉它们,为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初中地理第三册主要从中国区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实材料,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的居民,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促进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地区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初二6个班共有学生307人,由于学生信息闭塞,知识面狭窄,对外界了解甚少,加上基础又是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给学生学习地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从xx市质检的统测来看,平均分仅为54分,及格123人,教学成绩仍不够理想,还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认真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紧学习大纲,贯彻大纲,进一步转变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对教材的研究,解决问题,深化教学改革。
2、加紧对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做到认真备课,因材施教,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和技能。
3、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4、加快教学手段革新,教学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合理部分,利用学校语音室教学手段于教学。
四、取得的成绩
针对近年来地理统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及时组织复习,先后模拟测试3次,估计平均分在75分左右。
五、存在的问题
本学期进入复习以来,加之在学生考试前期,耽误了最为宝贵的复习阶段的时间,没有能组织系统的复习,不可避免会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六、今后的努力目标
今后的教学工作,应以素质教育为突破点,培养学生技能。力争在学年会考中平均分可以达到其他各个中学的平均水平线之上,特别是优等生再来一次新的突破。
2019八年级地理教师上学期工作总结(二)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7个班的地理课教学,根据学生实际,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研究地理课课程标准,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
课程目标是我们确定教学内容与策略,选择教学类型与组织形式,组织教学实施与评价的基本依据。深刻认识目标,既有助于我们进行地理教育课程的基本功能,又有利于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操作,将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教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学,化难为易、删繁就简教学;归纳框架知识,构建链式教学等,使教学更贴近生活,使知识要点更易于掌握,更利于识记。这样,也使得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我国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
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进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四、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五、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初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在教学中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如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六、适当课后作业帮助知识巩固
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况。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3、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4、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2019八年级地理教师上学期工作总结(三)
这个学期我教六个班的地理课,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我不仅要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增强他们对地理的信心,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总结。
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加之地理学科由于涉及面广,所须记忆的地点、现象、事件纷繁复杂,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教起来枯燥,学起来无味,考起灵活,难度大。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教学中除了运用一定的技巧扎实他们的知识基础,同时渗透着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首先,备课前,我会将课本、教学大纲、会考说明认真钻研,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收集一些相关的事实材料,把握好每节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完整而详细的教案。同时,我会特别注意导入的设计,因为这样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其中可采用的方法很多,比如歌谣法、地理故事、地理游戏、地理大事件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
其次,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以自己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这样不但对老师没有任何的挑战意义,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今天,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告诉我们: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不再是盲目的教授教材,传授知识要点。而是要教授对学生的生活及终身发展有利的地理知识。教学中,我积极地学习老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经验,平时主动了解时事动向,学习各种知识,并运用到教学中。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
地理这门学科由于涉及面广,所须记忆的地点、现象、事件纷繁复杂,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教起来枯燥,学起来无味,考起来却很难。为避免陷入此局面,我在教学中运用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识性是要求学生掌握教科书上地理知识,这也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趣味性则是为避免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行。初中学生好奇心强,这是他们的特点,也是我们要充分利用的特点。因此,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利用影像资料、图片、电脑等生动的教学模式,除了能让学生多看、多听之外,还能调动他们积极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如果再适时地引导学生动脑筋,结合事实和生活中较常见到的事物去想问题,那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好地了解和熟悉课本内容。这样不仅扎实了基础,而且使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变浓。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的时,才更为有效”。在兴 趣的基础上,加上我经常性的表扬,学生学习的效果相当好。
最后,课后时常找学生了解情况,比如上课的速度是否适宜,作业的完成是否有困难,并让课代表收集同学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就可以适时改进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让学生的学之有效。
复习期间,我以强化训练作为主要手段,以提纲复习为辅,并抓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通过反复识记、理解与运用,实现对知识点的识记和读图题解题思路的培养,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事实证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带的四个班级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作为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一日为师,就应该扛起责任,为学生负责到底。因此,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新问题、新矛盾也接连不断的出现,要想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保持现在的工作状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同时,将教学常规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把常规的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课前精心备课,做到形式多样化,通过相互听课、交流,让自己从前辈身上学到更多东西,不断的完善教学,充分地锻炼自己,从而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2019八年级地理教师上学期工作总结(四)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5个班的地理课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教导处计划、学科组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积极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轻视地理学习,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配套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初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难度较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
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玉树“地震”,火山,嫦娥探月,台风事件等,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尽力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2、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应用。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2019八年级地理教师上学期工作总结(五)
时光飞逝,转眼间踏上教师工作岗位已经半年了。这一个学期,我担任的是八年级7个班的教学工作。“万事开头难”在工作的初期,我确实感到了很大的困难。那时候,对于除了两个月的实习之外,毫无工作经验的我,面对新接手的工作,面对那一双双明亮乌黑的眼睛,我的内心是紧张并激动的。在这半年里,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回顾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使我在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收益。以下,本人谈及一下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心得:
一、初二地理学科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地理主要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懂得自学地理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并熟悉它们,为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初中地理第三册主要讲述了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区域差异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八年级共有学生300多个,由于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山区,信息闭塞,知识面狭窄,对外界了解甚少,给学生学习地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从期中考试统测来看,平均分和及格分都很差,教学成绩仍不够理想,还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认真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新老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熟悉教材,不了解重、难点,也不知道应该怎样上课。对此,我的心里十分着急,生怕因为课上得不好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这门课的兴趣。所以,在教学方面,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虚心求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首先是做好备课工作,新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加贴近生活,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讲课时加入生活元素。对此我仔细阅读地理教学参考,通过认真阅读研究和经常上网了解相关的学科信息,还关注每天的新闻时事等,通过这样可以说经常可以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新鲜元素。当然还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我通过课堂观察、课后了解和测验了解他们的原有基础,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考虑教法,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和安排活动,既备教材,也备学生。
再者,在课堂上我选择传统与自由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问题式教学也是我的一个心得体会,把主要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给出,然后采取组内合作和组间竞赛来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评出优胜组,此法颇受学生欢迎。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习的形式。针对初二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
还有,适量适时的练习、作业和测验也是必要的。课后通过对学生的作业、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在每次测验中总结学生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加以强调订正。让学生改正后告诉我为什么,确保他们真正懂,使知识真正得到理解巩固。
最后,为了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对学生分层次进行适当的培优扶差。对于中等生,主要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启发他们的思维。对后进生,要进行思想补差和知识补差,二者不可偏废。坚持对差生进行分类补差,采取集体和个引辅导的方式,逐人逐科落实。
当然,在工作上我还是存在某些不足。譬如,课堂上不能及时地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个人都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因为教的班级多,不能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落实到位等等。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
4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担任初中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或制作课件,收集课外知识,保存在电脑中。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为七年级上册地理,需要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四、积极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总而言之,本人除,认真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章一练,做到全批全改,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还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9.2023-2024上学期八年级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篇九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范围为七年级地理上册全部内容。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读图题。读图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经纬度、五带、大洲与大洋、六大板块、气温、天气与气候、人口与人种、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发展与合作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答题分析
从失分情况来看,首先,很多的知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存在一知半解,理解不透彻。有些需要记忆的,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有的学生没有记住,或没有完全记住。其次,基本读图能力差。在第二部分读图题表现很突出。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另一反面也反映出审题不清,盲目答题。学生读题时不认真,下笔匆忙,有些不该错的错了。再次是学生自信心不强,有些题难度不是学生臆想中的大,一看题就发蒙,其实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是能答出来的,当卷子发到学生手中,有的学生再看卷子时说,这分丢的实在冤枉。
三、学情分析
就整体情况看,本届七年级学生稳定,课堂纪律也比较好。从小学升入初中,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和生活。但此次考试成绩与我预想的差的较多。这次考试,我的四个班200人参加考试,平均分是48.7,优生率(63分以上)是25%。各班地理成绩较为均衡,差距不大。这次考试的试题,多是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有些是做过的。个别题是做过的原题,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准确掌握,失了不少分。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复习不充分,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作业完成了,不是真理解,或不是独立完成;二是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极少有学生找到我问地理问题的,即便是地理上课铃响了,有的学生还在写语数外作业。
四、提高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载体,只有基础知识掌握了,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地理教 1
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标和教材,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主干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
2、课上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充裕的时间去记忆,去练习,这样学生才会每节课都有收获。教师在教学中除对地理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能力培养要贯穿在每堂课的始终。
3、要加强地理图表的教学。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灵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用图、识图、分析图的习惯和能力。
4、对于临界及格生,他们还是有一定地理基础的,在个别知识点上有欠缺,不扎实。我要找他们个别谈话,分析原因,找出差距和不足,予以弥补。他们距及格只有半小步,在失望之余我想他们也满怀希望,也许这半小步就是他们今后的动力,只要教师及时给与他们帮助、鼓励和指导,我想下次他们完全可以及格。再有注重对他们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学会考试。这次考试反映出的一个弱点就是学生认为答案必须是他们平时背过的知识,其实有些答案就隐藏在题中,而他们却看不出来(也就是搜集信息能力不强)。
5、临界优秀生,他们的地理基础知识是比较扎实的。他们错了一些本不该错的题,反映出答题时有些大意或是答完后没有检查。有的是在个别知识点上掌握不扎实,知识学得不灵活。对于临界优秀生要加强学法指导,改变死记硬背的学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适当地拓宽一下他们的地理知识面。同时也要强调他们对地理学科的重视。
任课教师:陈蕾
10.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篇十
二、教学目标 本期主要学习内容为中图版八年级上期,包括:陆地与海洋、多样的世界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其中,前两章为重点内容,而且为中考必考章节,难度相对较大。
三、能力培养 针对该年级学生读图、识图能力较差的问题,本期主要加强学生在这两方面的能力培养,主要是充分利用好地图册和填充图册。并加强学生这方面的专题练习,教会学生如何去读图,如何在图中去寻找有效信息,如何正确地解题。并能把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而得到扎实掌握的效果。
四、教学进度安排 1周:海陆分布 2周:海陆变迁 3周: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4周:世界的气候类型 5周:学月检测 6周:气候与人类活动 7周:人种和人口 8周:语言与宗教 9周:聚落 10周:半期检测 11周: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 12周:国家和地区 13周:国际合作 14、15、16周:八年级下部分内容 17---20周:期末复习
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一年级时培养了一定的音乐常规,对音乐的兴趣很强。尤其是对活泼的、贴近生活的歌曲更加喜爱。学生的发展很不平衡。大部分学生音乐感觉很好,音准也不错,也有少数学生音准、表现力、常规都不是很好,需要继续培养这方面。
二、教材分析:
(一)全册分析。本学期所用教材是国家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版)。本教材针对新课程标准精神而推出的。从教育观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学科特点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始终。本册共分十一个单元主题:《问声好》、《时间的歌》、《童话故事》、《跳起舞》、《爱劳动》、《可爱的动物》、《小小音乐家》、《幸福生活》、《美丽的动物》、《过新年》、《农家乐》。
(二)编排意图。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性的可听性。朗朗上口,易听易记,学生爱听爱唱。在识谱要求上降低了难度,欣赏曲主要以主旋律以图谱为主。各年级歌曲还兼顾了年龄特点。比如:本册教材的图谱、字母谱就是特色。对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四二拍到四三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问声好 聆听:《森林水车》 表演:《早上好》、《小麻雀》 编创与活动 第二单元:时间的歌 聆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 表演: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 第三单元:童话故事 聆听《小天鹅舞曲》、《糖果仙人舞曲》 表演:歌曲《小红帽》、《有一个人在森林》 第四单元:跳起舞 聆听: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 表演:歌曲《多么快乐 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 第五单元:爱劳动 聆听:歌曲《劳动歌》、《海娃的歌》 表演: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 第六单元:可爱的动物 聆听:歌曲《爱劳动》、《鸟店》 表演:歌曲《我的小绵羊》、《小袋鼠》 第七单元:小小音乐家 聆听:《百鸟朝凤》、《小乐队》 表演:《快乐的音乐会》、《唢呐配喇叭》 第八单元:幸福生活 聆听:《阿细跳月》、《歌声与微笑》 表演:歌曲《同坐小竹排》、《西伦达》 第九单元:美丽的动物 聆听:《龟兔赛跑》 表演: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大鹿》 第十单元:过新年 聆听:《窗花舞》、《晚会》 表演:歌曲《小拜年》、《过新年》 第十一单元:农家乐 聆听:歌曲《我在田里唱新歌》、《赶大车》 表演:《牛歌》、《看场》 * 游戏宫* 快乐的冬令营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并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
3、能学会注意聆听音乐,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4、知道音的长短,感受音的强弱。
(二)、能力目标
1、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2、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喜爱动物、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
四、教学重点: 能自然流畅的唱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
五、教学难点: 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即兴创造活动
六、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磁带、图片、多媒体
七、提高教学质量采取措施:
1、注意通过设计情景或实践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能自然大方的演唱。
2、创设良好的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也从中得到乐趣。
3、加强备课和教研活动,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023-2024上学期八年级地理考试质量分析】推荐阅读: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计划11-19
八年级地理(中图版)上学期工作总结10-27
2010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07-08
2023~2024学年上学期二年级美术教学工作小结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