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语境下社会保障的价值解读(共9篇)
1.和谐语境下社会保障的价值解读 篇一
以心理和谐和社会和谐为主题解读中国人的社会心理
中国社会心理状况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健康、和谐的人,就不可能有健康、和谐的社会。而人的健康、和谐不仅体现在身体和生理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思想和心理上。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培养与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心理素质。
心理和谐是人的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生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充满活力,内心体验积极,社会适应好,潜能得以发挥,实现社会功能有效发挥。心理和谐包括四重和谐。它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其次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第三,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即人与人关系上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宁人”。第四,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心理和谐的.人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坦诚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能够愉快地接纳自我,承认现实,欣赏美好的事物,而且能够大度平静地生活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总之,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是心理和谐的集中表现。?
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这都与和谐分不开。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实质,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其中保持心理和谐是这个系统工程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社会竞争加剧、升学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和城乡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这些不和谐是造成人们心理不和谐的重要原因。由于心理不和谐、不健康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从而影响社会和谐,这种影响力有时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首先,心理不和谐者会导致心理疾病,甚至自毁生命。其次,心理不和谐者在受挫后容易产生攻击行为。第三,心理不和谐严重影响社会控制。
在中国,真正自信地活着的人,是非常罕见的。没有人能够坦然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面对他人,很多时候甚至连起码的道德也不敢
讲。稍有反省意识的人都生活在一种空虚、失落、恐慌和焦躁的情绪之中,并且绝大多数人只能用物质刺激来充当精神慰藉。大家都感到没有出路。很多人即使有了宗教信仰,成了基督徒、佛教徒等,一旦遭遇现实,心情也会变得格外沮丧。
实际上,不管你是否认同西方文明,除了意识形态之外,在物质生活条件上,很多中国人并不比西方人差。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中国人觉得惶惶不可终日呢?其实原因再也简单不过!因为中国人的人格是空洞的。或者说,中国人没有人格。或者说,中国人没有“内在自我”。由于没有“人格担保”,所以,中国人害怕真实的世界,宁可将自己封闭在心灵的牢狱之内。或者,即使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也很难突破社会的包围圈。事实上,由于“无我”,中国人一旦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紧张关系的时候,神经就会变得异常脆弱。 在中国,特权意识支配了整个的社会心理。有了特权,“做中国人”的“好处”就显得格外突出了,例如,可以无端制造罪恶,可以没完没了地折腾自己人;可以过一种不费力气的寄生虫式的生活;可以尽情地做坏事,而且能够集中力量干大坏事等等。。。
随着对金钱重视程度的提高,金钱拜物教也开始出现。在社会调查资料中,这方面的表述有:“人生信仰是金钱”,“最高理想是金钱”,“人生最宝贵的是金钱”;“一切为人民币服务”;“50年代讲奉献,90年代侃赚钱”;“先富口袋、后富脑袋”;“金钱比理想更重要”,“主义不要紧,只要高工薪”;“金钱至上,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从到基层、边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到国外、外贸、挣钱多的地方去”。这种对金钱的强烈崇拜,已逐渐占据社会的主流,有可能对我国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利己主义,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普遍趋势。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利用的是人们对个人利益的关心;市场经济的推进,则将原来结为一体的人分解为无数“自我奋斗”的个体。随之而来的是在日前关于行为取向的自我报告中,人人数最多的是“交换型”。这表明人们更多地把自己与群体、社会的关系理解为交换关系。在对他人的评价中,人数最多的是“偏重于索取型”。这表明人们在实际行动中力求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两种取向,均与人们在市场交换中的行为特点相一致,即:以等量支出获得等量收益,以较少的支出获得较大的收益。
市场经济的推行使富裕和金钱成为追求中心,义理则降为次要地位。。人们在追求价值目标时,倾向于采取眼前最有效、有最大收益的行为,而不考虑对他人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自己长远利益的影响。这方面的典型表述是,“只要目的正当,怎么干都行”,“只要能赚钱,什么手段都可用”,“为自己利益,采取任何手段都可以”。功利取向的增强和对义理的淡漠,使人们无视道德、廉耻、规章和法律,随心所欲地行动,因而导致犯罪率提高,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大量增加。即使在塑造灵魂的高等学府,也出现越轨行为的屡禁不止,考试作弊、盗窃、旷课、打架、未婚性关系等违纪率逐渐上升。
随时间发展,社会成员的压力感增强了。心理压力似乎与生活水平的升降没有直接关系,无论是生活水平下降者、没有变化者还是上升者,均感受到压力的增强。不同学历者相比,大专学历者感受到压力增强者最多,其次是中学学历者和大学本科学历者,小学及以下学历者感到压力的较少。这似乎表明,人们的生活压力感与自身的生活境遇和对外界压力的感受性均有关系。人们对生活改善的信心正在减弱,而追求富裕和幸福生活过程中的挫折感正在增强。社会成员对生活压力缓解的前景也不乐观。他们是既带着要求、憧憬,又带着不安、疑虑的心情步入下一天、下一年的。
乐观应对、积极向上的心理。构建和谐社会,有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要做,也难免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困难,如果消极悲观、停滞不前,就不可能实现和谐。因此,每个人都要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始终对构建和谐社会充满信心。要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开展工作,不论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乐观面对、积极应对,勇敢地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同时,要正确、理性地看待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怎样建设和培育和谐的社会心理,有以下路径:大力发展经济,满足社会成员对幸福生活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倡导和建立新的社会规范,关注社会情绪,
缓解社会成员的心理压力。只有正确处理好心理和谐和社会和谐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和谐语境下社会保障的价值解读 篇二
文艺, 是文学与艺术的统称, 是人们通过多种自然而然形成的艺术化表现方式, 来反映生活中的感受。而说到艺术, 不得不追溯到艺术诞生之初, 一般古典审美 - 艺术观念多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距离。而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这种观念开始逐渐的发生变化, 在整个世界范围里开始出现“艺术审美生活化”和“生活审美艺术化”的思潮。张维青教授曾认为:当代社会, 传统的审美理念将艺术引向超越生活的“金字塔”, 而勃兴的大众文化期望艺术回归到“此在”体验中, 这就使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发证了扭转。艺术创作及研究和生活方式及品质的联通有诸多要素, 只有使艺术在心的生活中, 给人们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全面的启示, 艺术才能无愧于时代1。
(一) 生活的文艺。宏观的看,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场艺术的革命史。古往今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大略经历了三个阶段:口传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直接合一, 印刷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疏离对立, 电子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再次走向融合2。我们苦于寻找“艺术是什么”的时候, 艺术其实就在身边。劳动是艺术, 审美是艺术, 诗、乐、舞、吟是艺术, 说、学、逗、唱是艺术, 高雅是艺术, 通俗是艺术, 总之, 什么样的生活阶段就有什么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之相适应。艺术与生活恰似一对孪生姐妹花, 有着分离的个体, 却又有着复合的灵魂。
(二) 文艺的生活。“艺术”是艺术化了的“生活”, 注定生活在变成艺术之前, 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和加工, 艺术在人的生活中产生, 也要在人的生活中回归, 所以艺术往往也可以很好的指导生活。任何脱离生活的艺术都不会引起大众的兴趣, 也就难以起到参与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将“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主张贯彻到生活的领域, 以实现艺术拯救生活的梦想。他主张“赋予生活以艺术的品质, 让人本身成为一件艺术品”3打破快节奏生活带给我们的灵魂消耗。
二、传媒艺术
“传媒”较之其他传统的艺术形式, 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传媒艺术的审美属性》一文中就曾指出:视觉, 相对而言, 是人类与自然世界、与社会生活接触最广泛、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感觉, 无论是一个民族、国家, 还是一个城市、企业, 它的文化首先是由其视觉形象上的特征得以展现的。传媒文化的出现, 意味着一个“读图”时代的临近, 一个艺术的大众化和生活化时代的开始4。丹尼尔·贝尔5认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 而不是印刷文化,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那么传媒艺术可以离开生活吗?显然不能。以早期电影诞生为例。1895年电影诞生之初, 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被接受, 《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无不取材于现实生活。随着蒙太奇等技术手段的产生, 人们发现电影不仅仅可以带来娱乐的消遣, 更可以引发受众对社会、对文化、对道德、对自我的思考, 至此, 电影不再是简单的消遣工具, 而是艺术。那么有人会问, 科幻片或者悬疑片也是在描述真实生活吗?诚然, 科幻片和悬疑片在形式上有着超前意识, 其表现形式的自由和不确定成为它被大众喜爱的砝码, 但没有人可以否定, 再超现实的题材也会有其内在逻辑, 这种内在逻辑性就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好莱坞以科幻片见长, 但无论是《超人》还是《星球大战》《阿凡达》, 电影的核心思想都会立足于眼前一个最为棘手的现实思考, 或是人类的某种情结, 其本质就是生活。
三、综述
只要我们回首翻阅一下整个人类生长发展的历史, 就会知道, 我们人类没有一天离开过、没有一天离得开艺术, 人类要健康的活着, 就必须有精神的审美的诗意生活。艺术的发展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的演变和发展中, 其核心是为了指导广大人民“艺术的生活”。而各行各业的文艺创作者, 应牢记这一核心价值观, 把更好的、更贴近人们生活的、更能反映大众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带给大家。在新时代新思想的感召下, 创造出更好的、更具时代气息和号召力量的文艺作品。
摘要:2014年10月15日习总书记组织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 在国内外引发轰动。党中央在稳步发展经济, 巩固国家综合实力的同时, 不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使处在文化转型期的当代文艺工作者, 在迷惘中找寻到了新的方向。笔者, 作为一名在传媒方向学习五年的青年媒体人, 意图通过对“传媒”这一独特审美表现的艺术门类的解读, 阐述自己对此次文艺座谈会会议精神的理解, 着重解读当代社会文艺创作要如何反映社会生活。
关键词:文艺与生活,传媒艺术
参考文献
[1]姚俊.论艺术与生活[M].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 艺术殿堂.
[2]沈国琴.奥特弗利德·赫费的生活艺术性探析[M].学术探索, 2013.
3.和谐语境下社会保障的价值解读 篇三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价值内核,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本文从“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相互作用、具体践行三个方面探析了在“中国梦”背景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相继提出、自成体系、内容丰富,它们在精神内涵、价值主体、实践目标等方面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因此,在“中国梦”视域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現实意义。
一、“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以上论断可以看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集中体现。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是国家富强,因为只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才有坚实基础,人民幸福才有根本指望;实现“中国梦”,关键是民族振兴,民族振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标志,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国梦”,目的是人民幸福,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凝聚民智,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这样的国家富强才有精神寄托,这样的民族振兴才有希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其中,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出我国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向哪里走,具体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指出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社会应坚持什么理念,怎样坚持理念。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公民,这样的公民应具有怎样的理想信念,遵循什么样的道德准则。
从“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看,二者在国家、社会、个人等纬度上具有密切的逻辑关系,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梦”的国家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中国梦”的社会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梦”的实现主体。
二、“中国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中国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目标支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分配制度和组织形式的深刻变革,社会意识与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变的态势。价值观的多元化,在满足人们价值诉求多样化的同时,带来价值判断和价值标准的困惑与迷茫。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坚持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的一元化,用核心价值观回应多样性和差异性,引领思潮凝聚共识。“中国梦”作为一种价值性目标,对未来发展具有指引作用,规划蓝图、主导认同、融合需求、化解争议,在制高点的层次上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二)“中国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内容支持。开展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以一定的内容为载体。离开具体明确的内容,价值观的教育就成了空中楼阁、水中之月、无法践行。长期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上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一是价值观内容陈旧。受教育思想、体制机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多年保持不变,与时代发展脱节。二是价值观缺乏针对性。以往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涵盖社会的各个层面,笼而统之,对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关心不够,更谈不上满足主体需要。三是价值观创新不够。对时代变化、社会发展反应缓慢,不能及时总结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四是价值观缺乏实践性。由于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就失去了相应的实践性。“中国梦”的提出及诠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科学化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三)“中国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动力支持。“实现中国梦,最终要靠全体人民辛勤劳动”[1]。“中国梦”实现过程,是人民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具体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践行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自发自觉的过程,需要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2]9。通过“中国梦”的系统理论教育,可以让全体社会成员逐渐理解、认同“中国梦”,知晓“中国梦”的基本内容,懂得“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理解“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进而增强在“中国梦”背景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一旦认同和接受中国梦,就会增强“三个自信”,把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有机统一起来,自觉投身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四)“中国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文化支持。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从谈起。“中国梦”本身就蕴藏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其宏伟目标的巨大正能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此过程中,市场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政治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政治保证;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条件和外部环境。因此,“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文化不断走向繁荣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奠定了文化基础。
三、“中国梦”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在“中国梦”语境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建设行为,必须与时俱进,多策并举,形成合力,探索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路径。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机构、有组织、有措施、能落实,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各领域,使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实际工作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务求实效。二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自觉践行,担负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神圣使命,做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以此带动广大群众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要充分发挥各级群团组织、人民团体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的独特优势,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四要进一步强化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基层单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的基础作用,使之融入人们生产生活与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使之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和人们的自觉行动。
(二)创新教育内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靠教育,重点在践行。首先,要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通过在国家博物馆设立英模陈列馆,举办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组织道德论坛、道德讲堂、道德修身等活动,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营造崇尚廉洁、鄙弃贪腐的良好社会环境[3]。其次,要广泛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多措并举,推动活动常态化,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新风尚,形成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环境。再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最后,要充分利用文化的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引领行为的功能与作用,着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
(三)拓宽宣传渠道。首先要组织理论宣讲。要发挥理论队伍的优势,开展深层次的理论解读和阐釋,把“三个倡导”倡导什么、如何倡导等问题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达到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其次,要开展认同研讨。认同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有共享,并最终将其作为价值共识外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在社会舆论深刻影响大众心理的当下,各类传播媒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社会价值引导的重要载体”[4]。要充分发挥报刊、网络、电台电视台等传播载体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运用真实、鲜活的人物和事,发挥榜样的力量,描绘蕴藏于现实生活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推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民众之心,外化于民众之行。
(四)健全保障制度。一要建立道德绩效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到实处,就要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建立道德绩效与利益回报相统一的奖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二是构建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通过长期的有效的宣传教育,用良好的体制机制作保障,才能真正建立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三是建立稳定的文化投入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属于文化建设范畴,目前我国的文化投入只是概念性的,很难操作,应该有一个刚性的立法层面的保障,建立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四是建立可行的法律保障机制。以制度为依托,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之中,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政策制度,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权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1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02).
[4]毛晓华.推进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途径[N].
4.和谐语境下社会保障的价值解读 篇四
摘要: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大众传媒是一种充斥全部时空的教育资源、教育途径、教育手段,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巨大。本文以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不同性别青少年价值观影响为目的,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在沈阳市8所不同层次的初、高中以及大学共发放问卷1189份,回收有效问卷1102份。通过分析得出,女生在“对真爱永恒”、“一夜成名”、“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等态度方面比男生更易受大众传媒影响,并更倾向于认同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主流价值观。
关键词:青少年价值观 大众传媒影响 性别
青少年是大众传媒受众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自身人格尚未发展成熟,对事物缺乏分辨力,也因此常常把媒介精心建构的媒介产品和内容当成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形。而这一“虚拟的现实”成了构成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离并对其价值观形成有着重大影响的客观社会环境。
为了客观地分析大众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我们于下半年在沈阳地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以沈阳市内初中、高中、大学、高职专科的在校学生为样本,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189份,回收有效问卷1102份,其中女生问卷628份,占有效样本的57%;男生问卷474份,占有效样本的43%。根据得到的数据,我们运用SPSS1.0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大众传媒对不同性别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有所侧重,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青少年接触大众传媒的基本情况
不同性别的青少年收看大众媒介的类型、频率和时间长度有显著差别。从收看大众媒介的类型来看,男生倾向于网络,女生则更喜欢电视。在最经常使用的电视、网络和报纸这三种媒体中,报纸的使用男女生比例相差不大。但电视和网络则略有不同。女生样本中有57.0%的人将电视排在第一位,比男生比例(46.8%)高10多个百分点;而男生样本中有37.2%的人将网络排在第一位,比女生比例(26.8%)高10多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女生比男生更喜欢接触电视,而男生则比女生更喜欢接触网络。
从收看大众媒介频率来看,男生倾向于每天收看,女生则更喜欢周末收看。横向数据分析显示,在男生样本中,每天都能接触媒体的人数为333人,占总体男生样本(422人)的78.9%;在女生样本中,每天都能接触媒体的人数为382人,占总体女生样本(561人)的68.1%;男生每天都可收看大众媒介的比例高于女生比例10多个百分点。而周末女生接触媒介的比例(30.8%)比男生比例(19.7%)高出11个百分点,说明女生在周末接触媒介的人数远远多于男生。
从收看大众媒介时间长度来看,女生倾向于长时间收看,而男生更倾向于短时间收看。在纵向数据比较中,我们发现,每天接触媒介在2个小时以上的青少年样本中,男生比例(39.8%)要少于女生比例(60.2%)20多个百分点,说明女生更倾向于每天2个小时以上的长时间接触媒介;每天接触30分钟至2个小时的男女生比例基本相当,说明在该时间长度内接触媒介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每天收看30分钟以下的男生比例(55.1%)比女生比例(44.9%)高出10多个百分点。
不同性别青少年对媒介内容偏好的差异分析。
青少年对偶像剧热度整体不高,但半数以上女生都有最喜欢的偶像剧。在总体样本中,只有37.2%的人有最喜欢的偶像剧,而且对偶像剧的喜好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女生样本中,这项比例为50.8%,比男生样本中同项比例20.1%高出30多个百分点。
在偶像剧的国别选项上,62.9%的样本选择最喜欢中国的偶像剧,其次是韩国(25.5%)、美国(6.5%)和日本(5.1%)。其中,韩剧的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此选项比例比男生高11个百分点。其他国别的偶像剧选择无明显性别差异。
五成以上青少年喜欢动漫,日本动漫更是男生的首选。在回答“是否有最喜欢的动漫”这一问题时,选择“是”的人数比例占55.3%,说明五成以上的青少年有自己喜欢的动漫。在回答“你最喜欢动漫的国别”这一问题时,日本动漫占第一位,其次为中国、美国、韩国和英国,其比例为72.3%、18.9%、5.8%、2.8%和0.2%。表明日本动漫以绝对优势成为青少年群体最喜欢的动漫类型。
横向男、女样本数据分析显示,在男生193名样本中,有151人选择日本动漫,占男生样本总数的78.2%;而在女生240名样本中,有162人选择日本动漫,占女生样本总数的67.5%;在这一选项中,男生比女生多10个百分点,这表明男生比女生更喜欢日本动漫。
纵向数据显示,在“中国动漫”82名样本中,男生29人,占这一样本的35.4%;女生53人,占64.6%,女生比例高于男生比例近30个百分点。可见,女生除喜欢日本动漫外,对本国动漫也持喜欢的态度。
近九成青少年使用网络,但在网络内容的选择上,性别差异明显。在回答“是否上网”这一问题时,肯定回答的占88.7%,否定回答的占11.3%。也就是说,近九成学生都在使用互联网。
在网络的使用上,排在首位的是“查找学习资料”(37.2%),其次是“聊天”(24.4%)、“看电影/电视剧/动漫”(17.8%)、“玩游戏”(6.6%)、“听音乐”(5.7%)、“看新闻”(4.1%)、“写博客”(1.5%)、“上论坛/贴吧”(1.5%)等。
纵向数据显示,在选择“听音乐”这一样本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当;除此之外,在选择“查找学习资料”的样本中,女生比例(62.9%)要高于男生比例(37.1%)近26个百分点;在选择“聊天”的样本中,女生比例(64.2%)要高于男生比例(35.8%)约28个百分点;在选择“看电影/电视剧/动漫”的样本中,女生比例(58.6%)要高于男生比例(41.4%)约17个百分点。而在选择“玩游戏”的样本中,男生比例(81.0%)要高于女生比例(19.0%)62个百分点;在选择“看新闻”的样本中,男生比例(59.0%)要高于女生比例(41.0%)18个百分点。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网络的使用上,女生比男生更喜欢“查找学习资料”、“聊天”和“看电影/电视剧/动漫”;而男生比女生更喜欢“玩游戏”和“看新闻”。
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有自己喜欢的书、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第一,六成以上的青少年有自己最喜欢的书。在回答“是否有最喜欢的书”这一问题时,肯定回答占63.1%,否定回答占36.9%。在肯定回答的样本中,女生比例(58.7%)比男生比例(42.2%)高近17个百分点。
第二,有六成以上青少年没有最喜欢的`广播节目,但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有自己最喜欢的广播节目。在回答“是否有最喜欢的广播节目”这一问题时,只有35.1%的人持肯定回答,而否定回答的比例高达64.9%。在肯定回答的样本中,女生比例(59.1%)要高过男生比例(40.9%)约18个百分点。
第三,五成青少年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其中,在“有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样本中,女生比例(65.8%)比男生比例(34.2%)高近32个百分点;而在“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样本中,女生比例和男生比例大致相当,无明显差异。
大众传媒对不同性别青少年价值观影响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六成以上青少年对大众传媒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依赖,并将大众传媒当做是除学校教育外的主要价值观来源。
在回答“假如你连续几天都不曾接触大众传媒(不包括教材等),你会”这一问题时,有21.0%的青少年选择“非常难受,并想方设法接触”;42.4%的青少年选择“很难受,但还能克服”;36.6%的人选择“没什么感觉”。以上数据向我们反映了青少年对大众传媒的依赖程度。在回答“对主流价值观的认知来源”这一问题时,学校教育占36.3%,大众媒介的宣传占30.8%,社会影响占18.7%,家庭教育占8.4%和其他占5.8%。这一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加以分析。
女生“对真爱永恒”的态度更易于受大众媒介的影响,且态度纠结。大众媒介成为青少年“对真爱永恒”态度影响的主要来源。在回答对“是否相信真爱永恒”态度来源这一问题时,来自“电影/电视剧/动漫”的比例最高,为32.8%;如果算上小说(包括网络小说)和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的比例(分别为4.4%和5.4%),那么来自大众媒介的影响比例则占到42.6%,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在纵向数据中,选择“小说”样本的男、女生比例相当。而选择“电影/电视剧/动漫”样本中的女生比例(60.1%)高于男生比例(39.9%)20个百分点;选择“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样本中的女生比例(58.5%)高于男生比例(41.5%)17个百分点。说明女生在“对真爱永恒”的态度上更易于受大众媒介的影响。
正是基于以上因素的影响,六成以上的青少年“相信”或“有些相信”“真爱永恒”。但“有些相信”和“有些不相信”样本的男女生比例差别较大。
数据显示,“相信真爱永恒”的比例为61.6%,女生占34%,男生占27.6%;“不清楚”的比例为17.9%,女生占9.5%,男生占8.4%;“不相信真爱永恒”的比例为20.4%,女生占13.2%,男生占7.2%。由此可以看出,男、女生对于“非常相信”和“非常不相信”及“不清楚”选项的比例大致相当。
在纵向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选择“有些相信”的365名样本中,男生155名,占42.5%;女生210人,占57.5%;女生比例比男生比例高出15个百分点。选择“有些不相信”的126名样本中,男生36名,占28.6%;女生90名,占71.4%;女生比例比男生比例高出近43个百分点。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女生易于受外界因素,主要是大众媒介的影响,使其对“真爱永恒”这一命题不能十分确定是相信或不相信,而是处于肯定又带有一丝存疑的纠结状态中。
女生比男生更易相信“一夜成名”,且受大众媒介影响较大。在回答“对一夜成名态度的影响来源”这一问题时,“电影/电视剧/动漫”比例最高,占26.8%;其次是“社会影响”和“电视中的选秀节目”,比例分别为22.4%和21.4%。这其中,除“社会影响”外,其他两项均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因素,如果再加上“小说(包括网络小说)”的比例2.5%,那么大众传媒的总体比例为50.7%。同时,我们在进行纵向数据分析时,发现选择“电影/电视剧/动漫”样本的女生比例(64.3%)比男生比例(35.7%)高近29个百分点。选择“小说”样本的女生比例(66.7%)比男生比例(33.3%)高约33个百分点。选择“电视中的选秀节目”样本的女生比例(66.0%)比男生比例(34.0%)高32个百分点。这说明,女生对“一夜成名”的态度更易于受大众媒介的影响。
在回答“是否相信一夜成名”这一问题时,选择“非常相信”的比例为15.0%,“有些相信”的比例为33.0%;概括而言,对“一夜成名”持肯定态度的比例占48%。选择“有些不相信”的比例为21.0%,“非常不相信”的比例为13.9%;概括而言,对“一夜成名”持否定态度的比例为34.9%。以上数据表明, “相信一夜成名”的比例比“不相信一夜成名”的比例高约13个百分点。
在纵向分析中,“有些相信一夜成名”的样本中男、女生比例有较大差异。在这类样本中,女生197名,占61.4%;男生124名,占38.6%。女生比例比男生比例高出近23个百分点,这说明女生比男生抱有更多“一夜成名”的幻想。同时,在“不清楚”选项中,女生101名,占60.5%;男生66名,占39.5%。女生比例比男生比例高出21个百分点,表明对“一夜成名”认识模糊的女生比男生人数更多。
纪实类电视节目对女生“正邪观”的影响要远远高于男生。在回答“是否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一问题时,有42.4%的青少年“非常相信”、31.0%的青少年“有些相信”、12.0%的青少年“不清楚”、9.7%的青少年“有些不相信”、4.8%的青少年“非常不相信”,说明七成以上的青少年有正确的“正邪观”。在对“正邪观”的极端态度上,男、女生的选择存在较大差异。“非常相信”样本的女生比例(62.1%)比男生比例(37.9%)高约24个百分点,而 “非常不相信”样本的男生比例(66.0%)比女生比例(34.0%)高32个百分点。
在回答“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一观点的态度来源时,“电影/电视剧/动漫”比例为31.5%,占第一位,其次是“学校教育”22.9%、“社会影响”22.1%、“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10.7%、“家庭教育”5.0%、“亲身经历”4.6%,还有“小说”1.9%和“同学/朋友的影响”1.3%。综上,我们得出,大众传媒影响(包括电影/电视剧/动漫、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和小说)的比例为44.1%,仍旧是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根据纵向数据显示,“电影/电视剧/动漫”和“小说”样本的女生比例分别都高于男生比例10多个百分点,说明大众传媒对女生“正邪观”的影响程度要高于男生。其中,“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样本的女生比例(70.5%)比男生比例(29.5%)高41个百分点,表明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对女生“正邪观”的影响要远远高于男生。
八成以上青少年认同“共建和谐社会”,但“不认同”比例男生过高。在回答是否认同“共建和谐社会”这一问题时,“非常认同”的青少年比例为52.6%,占第一位,其次是“一般认同”31.8%、“不清楚”10.5%、“不认同”2.7%和“非常不认同”2.6%。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八成以上青少年对“共建和谐社会”持认同态度,只有极少数(5.3%)青少年对此持否定态度。在这些持否定态度的群体中,“不认同”的男生比例(76.9%)要高于女生(23.1%)近54个百分点,而持极端否定态度的样本绝大多数为男生(92%)。
对这一观点的影响来源主要有“新闻”41.1%,占第一位,其次为“社会影响”23.1%、“学校教育”18.8%、“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4.8%、“家庭教育”4.5%、“亲身经历”3.6%、“网上论坛”2.7%和“同学/朋友的影响”1.3%。其中,大众传媒的影响(包括新闻、网上论坛和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的比例为48.6%。可见,大众传媒仍是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性别影响差异不大。
女生接受媒介宣传人物的态度更加积极、主动。在回答“对媒介宣传的先进人物的态度”这一问题时,选择“从来不看,也不相信”的样本中,男生占59.7%,女生占40.3%;选择“有时会看,半信半疑”的样本中,男生占43.0%,女生占57.0%;选择“主动去看,深受教育”的样本中,男生占41.3%,女生占58.7%。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女生接受媒介宣传人物的态度更加积极和主动。
大众传媒主流价值观影响的评价分析
大众传媒的主流价值观得到六成以上青少年的认同,但其对男生的影响不如女生明显。数据显示,青少年对大众媒介传播的主流价值“持认同态度”的比例占64.5%,其中“非常认同”占11.8%,“一般认同”占52.7%。而“持模糊态度”占27.6%,“否认态度”占7.9%。这表明,六成以上青少年是认同媒介所传播的主流价值观的,但也有近三成青少年不清楚自己的态度,并有极少数青少年明确表示“不认同”大众媒介传播的主流价值观。
持“认同态度”的样本中,有116名青少年“非常认同”,其中,女生比例(56.9%)比男生比例(43.1%)高近14个百分点。有519名青少年“一般认同”,其中,女生比例(62.4%)比男生比例(37.6%)高约25个百分点。可见,女生比男生更加认同大众传媒主流价值观。
在持“否定态度”的样本中, 有29名青少年“非常不认同”,其中,男生比例(75.9%)比女生比例(24.1%)高近52个百分点。在49名“不认同”的样本中,男生比例(71.4%)比女生比例(28.6%)高近43个百分点。可见,大众传媒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对男生的影响不如女生明显。
四成以上青少年认为大众传媒的影响是“利弊相当”,女生持此看法的人数多于男生。在回答“当代传媒对青少年影响的看法”这一问题时,有43.6%的青少年认为“利弊相当”,26.2%的青少年认为“利大于弊”,15.7%的青少年无法明确回答,14.5%的青少年认为“弊大于利”。说明青少年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持积极态度。在性别方面,在“利大于弊”和“弊大于利”两个选项的样本中,男、女生比例大致相当;而在“利弊相当”样本中,女生的比例(61.5%)高于男生比例(38.5%)23个百分点。说明女生更倾向于认为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利弊相当”。在“不清楚”样本中,女生比例(56.0%)高于男生比例(44.0%)12个百分点。说明无法判断大众传媒影响好坏的青少年中,女生人数仍多于男生人数。
结论
5.“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征文 篇五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各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深深影响着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也有自己的见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组成。更为重要的是它包含了整个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与理想。
论诚信,诚信是立人之本。古今中外,诚信一直都是社会和谐的纽带,在人际交往、社会发展、治理国政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那该是多么可怕,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当中,我们必须学会讲诚信。你的行为都被人们看在了眼里,每个人都代表着一个学校、家庭以及自己的国家,而诚信是人与人之间最不可缺少的双面胶,没有了诚信,那么人与人之间就有了裂缝; 一个人只有以诚信为本,才能立身于社会,才会事业有成。为了我们能立足于社会,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讲诚信吧!
其次论文明,文明是看一个人的基本准则。中国是一个有着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的历史大国。作为炎黄子孙,文明是我们更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文明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所在。文明可以很小,可以是说起普通话,可以是不乱扔垃圾,可以是一声“你好”,生活点点滴滴都是文明。而作为新一代的花朵,为了使中国更加强大,让污言秽语消失在身边,让文明的甘露播撒在每个角落!
再论法制,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也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从“一民之轨,莫如法”、到“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从“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到“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类对法治的认识和追求。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法制的重要,我们要使我们的社会成为法治社会,让法制成为每一个社会公民应尽的责任与认识。让遵法守法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自觉的行为习惯,让人民群众在法治社会中享受到自由、平等和公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而其过程,需要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积极的去追求,努力,奋斗!
6.和谐语境下社会保障的价值解读 篇六
“正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社会主义的价值核心
2012年10月20日上午,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发布了中长期研究报告《双轮驱动: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的战略选择》。报告指出,未来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国的发展应该依靠国家与社会“双轮驱动”;未来10年,应把正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未来10年,应把正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报告分析指出,未来10年,伴随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此,应发展创新国家意识形态,明确社会主义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正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社会主义的价值核心。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价值前提,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关键所在;富强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价值观共识,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仁人志士对中国的共同期盼;民主是现代政治的核心价值,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应有之义;摆脱蒙昧和野蛮,发展出较高水准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与生态文明,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这一文明古国在现当代的神圣使命;建构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实现多元一体、和衷共济、共存共荣,既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中华文明的最高理想。
7.和谐语境下社会保障的价值解读 篇七
一、农村留守妇女发展权保障的现状
农村留守妇女是指丈夫长期(通常半年以上)进城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自己则留居农村的已婚妇女。[2]农村留守妇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男性劳动力离开故土,到异乡务工,一个独特而规模庞大的群体———农村留守妇女在中国广大农村应运而生。由于丈夫长期在外务工,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教育子女、赡养老人、农业生产等重任就落到了留守妇女的肩上。在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占据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她们家里家外一把手,担负起丈夫外出务工后农村的各项生产生活责任,为家庭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她们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的发展权保障却不尽人意,面临着很多问题,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一)劳动强度大,身体健康权益受损。
由于丈夫长期外出务工,留守老家的是老人、妇女和孩子,生产生活的重担就主要压在留守妇女的肩上了,她们每天不仅要做大量家务,如做饭洗衣,还要照顾老人,照顾孩子。除此以外,她们还要从事繁重的农活,还要养猪种菜等,每天高负荷运转,整天都处在劳累之中,使她们难以得到充分的休息,一旦到了农忙时节,每天工作时间更长,无法休息。长期下来,繁重的体力劳动致使留守妇女的身体健康严重受损。
(二)精神和心理负担重,人身权益无保障。
生活的重担长期压在农村留守妇女的身上,无人诉说苦和累,生活中缺少丈夫的关爱,她们的精神上长期压抑,常常出现精神空虚的现象。由于她们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收入水平有限,加上地域的限制,她们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不多,也很难学到技能,不利于她们有效地排解精神压力。农村留守妇女除了操持大量农活家务,家中老人的健康状况也让她们很操心,更有孩子的学习和教育,让她们很费神;此外,由于农村治安状况不太好,家中青壮男性外出的留守妇女普遍缺乏安全感,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人身权益缺乏安全保障。
(三)婚姻家庭权益缺乏保障。
留守妇女与其丈夫长期分居两地,维系婚姻凭借的只是夫妻双方彼此的信任。打电话是彼此联系的唯一途径,但是为图省钱,一般通话的时间不长,电话联系频率也不高,分居两地的夫妻之间几乎没有单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夫妻感情无法深入沟通,导致双方感情日益疏远。丈夫长期外出务工,回家机会有限,次数很少,好多人只在春节过年时节才回家,本来夫妻俩聚少离多,很难共同生活,回家后,外出归来的丈夫与妻子沟通交流不够多。因此,夫妻之间的感情势必大受影响。长期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不可避免地使丈夫思想受到不小的冲击,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部分外出务工者赚了钱,腰包鼓了便家外有家,另寻新欢。他们嫌弃农村老家的妻子不够现代,长得土气,缺乏见识,导致家庭破裂。
(四)思想观念封闭落后,文化知识学习与培训权益的缺失。
深受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加之其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大部分留守妇女认为养家糊口是男人的职责与义务,而自己只是协助者的角色,在家里帮助男人打理家务。农村男性掌管家庭的经济与管理大权是几千年来的传统,这种传统使得不少农村留守妇女缺乏对自身的理想和家庭的追求,造成她们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思想观念封闭落后。在新世纪,要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是每一个人的必然选择,其途径主要是参加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培训。然而农村留守妇女受教育权的被动放弃比比皆是,很多就是由于家庭因素造成的。“农村留守妇女受教育权的被动放弃,其实质是对其受教育合法权益的剥夺,由此便直接导致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知识的学习机会的丧失,并对农村留守妇女今后的生存、发展和提高设置了不可逾越的障碍。”[3]
二、农村留守妇女发展权保障缺失的成因
当前农村留守妇女成为弱势群体,发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其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的阻隔。
始于我国20世纪60年代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农村留守妇女分享社会公共资源权利的缺失。二元户籍壁垒造就了农业户口、非农户口两种地位不同的社会身份,导致了城乡对社会资源区域分配的不均。城乡居民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差别也很大,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加快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业与非农户口的户籍身份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留守妇女仍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由于户籍的限制,她们不能享有就业、就医、住房等社会保障权益。她们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的阻隔致使农村留守妇女享受不到与城市公民相对等的社会公共资源保障服务。农村留守妇女经济发展话语权的缺失是由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渐缩小,可总量差距却在不断扩大,在经济收入与收入增幅上,农村留守妇女落后城市居民很多。家中男性的外出务工使得农村留守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生产劳动机会,但农业获得的收入却不多。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回报率低,对家庭的贡献得不到认可,与外出务工的男人相比,收入反差巨大,她们的经济地位在下降。这种经济地位的下降,致使她们在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
(二)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长期的传统思想造成我国传统家庭观念的氛围浓厚,“男主外,女主内”社会观念在农村更是根深蒂固,决定着农村家庭性别分工。这种传统的分工方式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村的多数男性外出务工,而妇女基本留守在农村家中。世人普遍认为,女性更合适照顾老人孩子,因为她们温柔细心。男性外出打工更适合,因为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传统观念的禁锢致使农村留守妇女成为家庭中子女的最终监护人与老人的照顾人,农村留守妇女难以挣脱传统文化的枷锁,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总是处于弱势。她们很难摆脱农村特有的社会道德和家庭观念的束缚,否则就会受到指责。因此,农村妇女理所当然只有选择留守。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残留着针对女性的封建传统观念,如夫为妻纲、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等。这些落后观念抬高男性地位、维护男性尊严,而限制女性自由、剥夺女性权利。很多农村家庭都认为丈夫外出务工挣钱天经地义。现实生活中,留守妇女们每天都忙于农业生产、操持家务,根本无暇学习来实现自我发展。[4]
(三)相关立法的缺失。
农村留守妇女发展权保障相关立法的缺失是其发展权缺乏保障的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妇女权益保障法律体系,其依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中关于妇女合法权益维护和保障的发展实践。可以说,由《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和《劳动法》组成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律体系,为妇女权益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我国现行相关的立法主要针对的是整个妇女群体,农村留守妇女属于特殊群体,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之后才出现的,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近年来,农村留守妇女发展权的保障问题日益复杂化,社会普遍关注。对于目前农村留守妇女发展权可能存在缺失的问题,法律法规不能提前预见,对于农村留守妇女发展权保障的方方面面,相关立法也不能有效地全面覆盖。立法部门对农村留守妇女发展权保障缺乏立法准备,短期内没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为维护农村留守妇女的发展权提供直接有力的法理依据。
(四)司法救济不力。
权利能否得到司法救济,是衡量一种权利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发展权的实现,离不开法律的支撑和保护。司法保护是事关农村留守妇女发展权保障与救济的重大问题。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权利享有与行使的现实状态等都可以通过有关的司法过程能动地反映出来。有关农村留守妇女的司法同时也能反映农村留守妇女发展权保障的相关立法的实际作用,透视农村留守妇女发展权保障的整体水平。构成农村留守妇女发展权司法保护的法律体系的主要法律是宪法、刑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但是,从司法审判的视角看,宪法的原则性规定并没有在部门法中得到充分体现。相关立法的不完善是农村留守妇女发展权司法保护的一个障碍。司法能够及时公正、和谐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妇女权益纠纷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值得进一步的探索。由于法律服务援助在目前农村非常匮乏,城市公民可以获得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农村公民几乎很难同等获得。我国规模较大的律师事务所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或政治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律师事务所几乎没有,农村留守妇女很难得到良好的法律服务,其发展权缺乏司法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安华.农民政治发展权保障的困境与出路[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2:159
[2]卢信朝.中国农村留守妇女:性困境、性权利与性赋权[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5,6:56
[3]鲜开林,刘晓亮.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问题的调查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4:95
[4]杨珂.农村留守妇女权益法律保障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5]邱晔.浅论农村留守妇女权益的缺失及保障[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3
[6]张子成.从强化农民发展权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9
[7]王胤.农村留守妇女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12
[8]周明海.认真对待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发展权[J].理论与改革,2008,1
8.和谐语境下的死刑政策 篇八
[关键词]死刑:废除;和谐社会;人权保障
中图分类号:D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224-02
1中国死刑制度之回顾
我国历史上死刑名目之多、执行方法之残、死刑范围之广、受刑人数之众,则为世界各国所罕见。从古至今,死刑之名和死刑之法有:诛、族、戮、夷、焚、烹、炮烙、腰斩、生埋、定杀、沉渊、袅首、弃市、凌迟、具五刑、绞、枪杀等三十余种。同时,慎用死刑又为历代统治者所惯用,这既是缓和阶级矛盾的要求,也是我国古代死刑文化的一个特点。西周的统治者为了使自身的统治得到最大的拥护,提出了“明德慎罚”,主张不“乱罚无罪,杀无辜”。到了汉朝,提倡“德主刑辅”,虽然其死刑已经不像秦朝那样严苛。唐统治者主张“明法慎刑”,对死刑的处决尤其持审慎态度,规定了“三复奏”、“五复奏”制度。唐代的刑事立法中,坚持“礼刑并用”,推行以德为体,刑罚为用的政策,对限制死刑的适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明朝虽是重刑治国,但是它创立了一些新的审判制度,如“会审”、“朝审”“、热审”等。由此也可看出历代统治者对死刑慎罚的态度。从我国的历史可以看到,死刑在我国历代的刑事立法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统治者们用来镇压人民,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强有力的工具。但是在历朝历代的刑事立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慎用死刑的思想,这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愚昧走向文明,由专制走向民主的趋势。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死刑立法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新中国建立至1979年6月近30年,死刑政策随之发生改变。毛泽东强调“坚持少杀、慎杀,严禁乱杀,杀的越少越好”,“可杀可不杀的就不杀,杀了就是犯错误”,申明了我国死刑的基本政策。1956年,刘少奇在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中宣布:将通过逐步限制和控制死刑以达到“逐步完全消除死刑的目的”,这是新中国对死刑政策的政治宣言。这一时期仅有3个单行刑法,分别是,分别是《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贪污条例》和《惩治妨害国家货币条例》。且判案中定罪量刑主要不依据法律,而是依据政策。可以说这一时期内我国的刑法理论及实践都是很不健全的。
(2)1979年刑法典颁布至1981年我国第一部单行刑法颁布之前。1979刑法规定了限制死刑适用的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死刑适用的前提,法律规定只能适用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2)关于死刑适用对象上,法律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岁的人和审判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如果所犯罪行特别严重,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3)关于死刑适用程序问题,法律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4)是规定死缓制度,这可以说是1979年刑法的最大贡献,也是我国的独创。
(3)1981年第一部单行刑法颁布至1997年刑法出台之前。这一时期,立法机关总共颁布了23部单行刑法,增加的死刑罪名己达46种。从1981年到1991年十年间,平均每年增加4.2个死罪。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死刑案件核准问题的决定》和1983年《人民法院组织法》对死刑核准权作了重大修改,将部分死刑案件的核准权下放到高级人民法院。(2)出现了以死刑作为绝对法定刑的死刑刑罚条款。如1991年《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第一条规定的拐卖妇女、儿童罪,第二条规定的绑架妇女、儿童罪,绑架勒索罪等罪的死刑。(3)适用死刑的章数和罪名明显增多。随着23个单行刑法的陆续颁布,适用死刑的章数由1979年刑法的4章扩大到6章,增加了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单行刑法对46个罪名规定可以适用死刑,从而这一时期刑法规定的死刑罪名数达到74个,占罪名总数的26%。总之,这一阶段的死刑立法急剧膨胀,死刑的适用普遍增加。1979年刑法体现的刑罚重重刑。重刑重死刑的立法思路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都出现了一股泛死刑化的危险趋势。
(4)1997年刑法出台至今。1997年刑法对1979年刑法中的有关死刑犯罪的规定作了一些修改第四阶段是1997年刑法出台至今。1997年刑法对旧刑法中的有关死刑犯罪的规定作了一些修改。①修改了适用死刑犯罪的规定,将1979年刑法规定的死刑只适用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修改为“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②修改了死刑适用对象的规定,删除了1979年刑法中“己满16岁不满18岁的人,如果所犯罪行特别严重,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规定。③修改了死缓变更条件。1997年刑法将死缓减刑条件由1979年刑法规定的死缓确有悔改或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修改为没有故意犯罪,将死缓期满立即执行的条件由抗拒改造情节恶劣变更为故意犯罪。④修改了分则罪名适用死刑的条件。1997年新刑法在对死刑罪名稍有压缩,但仍有68种罪有死刑分布于刑法分则除第九章渎职罪以外的其余九章中,位数众多:罪名总数为412个,其中:死刑罪名68个,占全部罪名的1/6强。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无论在绝对数量,还是在总罪名数量中的相对数量方面,我国的死刑规定都名列前茅。这种格局与我国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潮流有悖,这也使得控制乃至逐步废止死刑适用在中国显得尤为迫切。
2废除死刑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必然选择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此前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可谓顺应民意,符合潮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和谐世界,和谐社会这个深具“本土性”理念的提出,为我们废除死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使得死刑废除在我国成为一个我们自己的问题。大量适用死刑不但影响到国家与国家、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的和谐,进而死刑及其大量适用必然会威胁到和谐世界和社会的构筑。
废除死刑不仅符合国际潮流,也有利于维护大国形象,我国现行死刑制度已经背离国际社会废除死刑的潮流。所谓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所谓人权外豁旗完整的意义而言盛护嘟亡是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或者说,就是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利。人权的国际保护就是指国家依国际法负有义务对人权予以确认、尊重和保护。国际人权法对待死刑问题态度是由沉默、放任到明确限制、再到今天的强行废止,截至2003年1月1日,世界上已有76个国家(和地区)在法律上明确废除了所有罪行的死刑,15个国家废除了普通犯罪的死刑(军事犯罪或战时犯罪除外),还有21个国家在实践中事实上废除了死刑,三者加在一起是112个国家。相应地,保留死刑的国家只剩下83个。废除死刑的国家已经超过了保留死刑的国家。在保留死刑的国家,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对死刑采取严格限制的态度。世界性的废除和限制死刑的运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且,最为重要的是,这种全球性的废除死刑运动在新千年里看不到任何减缓的迹象。可见,废除死刑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潮流,没有废除死刑的国家也对死刑的适用进行严格限制。在这种大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现在的死刑政策,即维持现有死刑规模,并不是很符合国际社会的死刑走向,并且,这种死刑政策必然会授国际上敌对势力以把柄,使得我国在国际人权耱台上陷于被动。
在废除死刑的大的国际环境中,我们一向注重自己的大国形象的。当今世界的大国中,英、法、德、意、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以及北美的加拿大都已经废除了死刑,大国中,只有我们国家是规定死刑最多同时也是判处、执行死刑最多的国家。在死刑是残忍、不人道的刑罚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以及废除死刑已经事实上成为国际社会的潮流的时候,我们中国也有必要从维护自己的大国形象的角度来反思、检讨自己的死刑政策。逆国际社会废除死刑的潮而动不仅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也不利于我国在人权领域的斗争和和谐世界的构建。
9.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 篇九
学校:阿瓦提县第三中学 姓名:麦合木提江·艾山 教研组:汉语教研组 时间:2015年3月24日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大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它不仅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极大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执政情怀。而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更是通过“发展、民生、党建、文化”这“四大主旨”,深刻诠释了“十八大精神”的本质内涵。
不断推动发展,可谓“十八大精神”之精髓。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正是着眼于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切实改善民生,体现“十八大精神”之根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抓住了民生问题也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胡锦涛就曾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加强党建,堪为“十八大精神”之内涵。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胡锦涛在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大力发展文化,尽显“十八大精神”之要义。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绵延的精神血脉,是形成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的精神纽带,是孕育民族气质品格的精神基因,胡锦涛就曾在报告中说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以前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所言,“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怀着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以“十八大精神”为精神指导,争取为推动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不畏困难,勇于开拓,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当代青年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层次分明、各有侧重、各具功能而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形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价值观。这24个字反映的是国家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是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思想工具。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广泛的共鸣。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发展,祖国需要人才,我们教师要确实做到学有所成,有所作为,报效祖国,就必须把学习和提高思想结合起来,将知识和思想加以传承和创新,形成一股更有价值的文化思潮。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无前途的专业,只有没前途的学生。不能改变环境,可以去适应环境;不能控制他人,可以掌握自己;不能预知明天,可以把握今天;不能样样顺利,你可以事事尽力;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可以拓宽它的宽度。面对生活选择微笑,面对失败选择奋起,面对欺骗选择反思,面对弱者选择帮助,面对病魔选择驱除,面对死亡选择自然。切实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做一个有志向,讲诚信,有良好的道德水平,有团队合作精神,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年青教师。必定会实现祖国的长足发展,使社会长治久安。
对教师老说,师之德乃教之魂,教师的师德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的教师节,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这一殷切希望,为广大教师投身伟大的教育事业,传承社会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慰问信的重要精神,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和弘扬优良的教师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到。教师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对于自身及国家未来发展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态度,是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旗帜,也是引领广大教师传播文明的指路明灯。广大教师理想信念坚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价值目标能否最终实现。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从目前的情况看,教师的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党的大政方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高度认同;他们时刻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毫无保留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全社会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标杆;他们不改育人之乐,以学生的成长进步为毕生追求,成为良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推动者。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代教师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倾向,一些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过于重视和追求个人私利,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信心不强,各种消极的政治观点和错误的价值观念还存在一定的市场。理想信念源自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崇高性。但理想信念并不是完全抽象的,更不是高深莫测的存在,而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相联系,并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最终实现。就此而论,教师理想信念的坚定,与教师的教学本职工作密切关联。广大教师只有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通过教书育人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才能有成就感、幸福感和荣誉感,才能使自己的人生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教师要带头坚守职业操守,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育人先育己。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操守。教师的职业操守,是同教师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教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教师的职业操守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又是教育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教师队伍职业操守的水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就是坚守良好的职业操守。中华文明五千年,一直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师高尚的职业操守也一直影响和感染着无数的国人。人们经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诗句来描绘教师的默默奉献,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来表达对教师的无限崇敬,用“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来颂扬教师的高贵品格。
【和谐语境下社会保障的价值解读】推荐阅读: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基层法院涉诉信访应对07-31
和谐社会语境11-01
语境与英语词汇教学07-06
病句修改要注意语境还原09-24
无语境近义词辨析题09-18
树立全新家庭价值观,构建和谐家庭10-10
国旗下讲话:构建和谐的校园08-18
建设和谐高校促进社会和谐论文09-28
历史上的和谐社会意识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