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教育理论模拟试题

2024-10-28

中小学校长教育理论模拟试题(精选8篇)

1.中小学校长教育理论模拟试题 篇一

2014中小学校长竞聘试题及答案

某省某区教育局中小学校长后备干部考试试题及答案(模拟卷)

考生注意:试题分为卷Ⅰ和卷Ⅱ,共五个大题,时量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卷Ⅰ

一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有------条。阿 A 6 B 7 C 8 D 9 2 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中,要求到2015年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不 A 85,90 B 80,98 C 80,95 D 85,98 3 长沙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到2012年,培养市级骨干教师-----名,县(区)级骨干教师------名。才 A 100,1000 B 1000,3000 C 1000,2000 D1500,4000 4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项权利,履行------项义务。才 A 7,8 B 8,7 C 9,6 D 9,8 5 根据《未成年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不

A 14周岁以下 B 14周岁以上不满16 周岁

C 16周岁以下不满17周岁 D 18周岁以下 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的机构应当是-----阿

A 当地县教育局 B 当地人民政府

C 地市教育局 D 省教育厅 教师私自拆学生信件并偷看了学生信件内容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阿 A 通信隐私权 B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C 自由权 D 没有侵害学生合法权益 新修改的《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才 A 收学费,不收杂费 B 收杂费,不收学费 C 不收学费、杂费 D 不收书本费、杂费 9 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是-------阿 A 8小时 &B 8小时以上 C 9小时 D 9小时以上 10“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特点。才 A 权威性 B 创造性 C 示范性 D 复杂性 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不

A 演示法 B 讲授法 C 谈话法 D 陶冶法 12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阿

A 《教育漫话》 B《大教学法》 C《爱弥尔》 D 《普通教育法》 二 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7周岁入学。《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4 学校应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放在突出位置。9 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 10 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三 判断题:(对的打“ ∨ ”错的打“ × ”每小题1分,共8分)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学校不承担事故责任。(c)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 与宗教相分离。()教师享有六项权利,履行六项义务。()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c)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的个人隐私。()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c)师德规范体系是由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部分组成的道德。(c)

四 简答题:(三个小题,共20分)“八荣八耻”的内容是什么?(8分)国家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哪四个基本条件(8分)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五 分析题:(共50分)

事件:2007年2月24日上午10:20分,上海市一名小偷行窃被发现后翻墙逃窜至与小区一栏之隔的江宁学校,正是上午第三节课,情急之下的小偷闯入一年级一教室,劫持了一名学生……12:35分,孩子得救,歹徒被擒获。假如你是该校校长,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生死突变,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化险为夷? 针对以上事件,联系具体实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题目自拟。附: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12分)1-----6题 ABCCBA 7-----12题 ACACBC

二 填空题:(10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 六、七 3 财政拨款 4 受教育权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 6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7 200 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9 申诉、三十 10 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三 判断题(8分)1× 2∨ 3 ∨ 4× 5∨ 6∨ 7× 8×

四 简答题(20分)(8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8分)⑴ 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⑵ 有合格教师 ⑶ 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⑷ 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4分)⑴ 是由《义务教育法》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⑵ 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不能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

五 分析题(共50分)(10分)答案要点:⑴报警,报告教育局;⑵召开部分教师紧急会议;⑶与警方联合,有秩序转移学生;⑷抢救人质,必要关头,获警方批准前提下,交换人质;⑸获救成功后,召开媒体会;⑹做好学生、家长的心理辅导工作。(40分)要求:(1)题目新颖,有创新;

(2)中心是培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如地震、火灾、防空等方面;

(3)行文流畅。

2.中小学校长教育理论模拟试题 篇二

所谓“教育家办学”, 实际是鼓励校长都努力成为“教育家”, 或者是都成为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校长, 这里有一个重要前提, 即校长必须首先固守教育本位, 或者必须在偏离教育本位之后走向回归。没有稳固而准确的位置, 校长就不可能拥有切合正确方向的教育理想和为理想而付出的切实实践, 也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校长”、“教育家”, 甚至不可能成为“合格校长”, 同时也就谈不上“教育家办学”。一些校长教育本位的失守和偏离, 从根本上来说, 往往不在校长本身;教育行政化倾向当是其根源之一, 校长培训和评价的失衡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因此, 面对现实, 再度把握一些“原点”要素, 促成校长教育本位的固守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 在促成中小学校长教育本位的固守上, 政府和其主管部门至少有三大重要举措当成为现实的必需思考, 并在思考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务实推进。

一、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公选制实施步伐, 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温家宝总理说, 应按照教育家而非官员的标准选拔校长, 让校长一心办学, 而不是追求短期的政绩, 追求官位升迁, 这才能让学校回归教育本位, 回归作为教学单位的属性。目前, 一些地方推行的以中小学校长公选制、教师聘用制、绩效分配制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人事改革, 其中有一共同特点, 即把校长公选制作为改革的首选和关键。很大程度上来说, 这应该是按照“非官员的标准”选拔校长的重要尝试, 有它明显的优势。传统的经由组织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考察后进行的校长直接任命或聘任产生出的校长, 考虑更多的可能是对“上”负责, 而不是对“下”负责;可能是对“职位”负责, 而不是对“职业”“事业”负责。现行的校长公选制, 原则鲜明, 视野宽阔, 方式公道, 坚持干部路线和用人标准, 坚持把群众公认作为最重要的依据, 坚持把公平竞争作为最主要的方式, 坚持把民主参与贯穿于全过程, 能够为拥有教育理想、社会责任和个人成就欲望者提供平台, 在公开选拔程序和规则的同时, 把具体标准交给群众, 让更多的普通人广泛参与, 使所有符合基本条件的人员都有同等的机会展示才华、参与竞争, 注意考察参与者的实际工作能力, 真正变官员“相马”为群众“选马”, 树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实践证明, 如此产生的校长, 从工作角度看, 大都能摆正自己的职业责任和服务主体, 以应有的“教育家”气度来“看好自己的园, 种好自己的田”, 体现出明显的职业本位, 是对传统校长选任方式的重大突破。

但问题是, 这种中小学校长的选拔机制的推进尚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省域着手组织试点或县域主动“破土”试行该种机制的单位数量尚为有限, 二是试点或试行中尚存在着机制配套的欠缺和现存机制中元素个体之间的偏颇。因此, 克服这些不足, 也需要从两点做起:一是对校长公选制的认识应该深化, 胆识应该增强。应端正校长选拔机制改革不进行, 学校行政化倾向即难以改变, 行政化倾向不改变, 学校即难以迈向内涵式发展正轨的认识;端正“不破不立, 不塞不流, 不止不行”的意识, 克服可能存在的“官本位”意识和“利益博弈”行为, 避免以“稳”为托辞, 固守区域内可能业已存在的“稳而散、安而乱”的实际困局。二是做好系统平衡的大文章, 逐步完善校长公选制的相关配套机制。这些相关平衡和配套的机制除较易认知的方面外, 还包括如何放宽视野, 在把眼光投向校内的同时, 也投向校外, 在看到中小学校长应该如何选任的同时, 也看到地方教育局长应该如何选任, “努力加强我国地方教育局长的专业化建设”, “尽快建立地方教育局长的专业化标准”, “建立完善的地方教育局长选拔任用制度”[1], 科学布局, 精心实施, 保证校长公选和局长“专业”选任的基本同步, 进而保证处在同一“教育集合体”内“领导”元素的协调并进, 求得区域内部管理的均衡和谐。同时, 在推进校长公选和局长“专业”任用办法的过程中, 科学设计校长和局长的“权力、待遇和罢免”规则, 保证校长和局长责权利的统一, 尤其是做好校长、局长“组阁制”的制度设计, 保证群众的民主权利及其他合法权益。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校长成长规律、与校长公选配套的校长职级制度和适当的校长流动制度, 努力促进校长队伍成为学校管理的源头活水。

从实质上看, 校长公选选拔方式和局长“专业”选任方式都主要是解决“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 “服务”是这个问题的核心。客观上来说, “服务”所包含的众多要素, 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学识、技能等等, 对校长和局长个体而言, 不可能兼备所有, 但最大程度的拥有却是职业所需。而对这些“服务”要素的理解和把握, 的确需要更宽的专业视野, 这种专业视野, 通常不是政府所能够具备的。据此, 地方教育行政管理应以积极的视角, 创造条件, 让作为业内人群的教师或校长等, 参与校长公选或局长“专业”选任, 破除对固有方式的据守。当然, 校长公选只是破除教育过度“行政化”的方式之一, 探索其他方式, 也是可以确立的课题。

二、适度扩大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 建立健康的政府和学校的职能关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及政治体制的持续改革, 教育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权力的下放改革, 包括校长负责制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放权实效。近些年, 一些地方勇于尝试的中小学校长公选制, 特别是与此相关的校内“组阁制”以及教职工聘任制、绩效分配制, 又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校的自主权力, 但这并不能说就形成了健康的政府与学校的职能关系。原因是, 校长负责制和校长公选制还只是运笔于校内管理, 尚处在相对微观的层次, 没有触及相对宏观的办学大局, 严格地讲, 还只是狭义的管理自主权, 尚不能算作“办学自主权”。袁贵仁部长在谈到政校关系时分析说:从政府的角度来说, 要强调转变政府的职能, 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 要改变目前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模式, 改用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正确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 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实际上, 这里包含着这样一条重要原则, 即政府应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从“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 从“窄职能、大政府”向“宽职能、小政府”转变, 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2]。但应认识到, 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建过程, 实质上是参与教育管理的不同主体共同推动的制度创新过程, 是新制度设计被构造与旧制度安排被替代的过程, 并不是放权或扩大自主权那么简单, 它需要政府发挥新的作用, 承担新的角色[3]。其内涵主要为:通过教育立法, 让学校成为自主办学的实体。明确校长不是公务员身份的特征, 学校也不是政府或官员的下级部门, 而是具体实施国民教育的自主单位或社会机构, 独立于政府行政系统之外。如此通过法定的“身份”界定和职权授予, 促使政府和学校各司其职, 营造校园更加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 赋予师生更加宽泛的思维环境。作为政府, 主要职责是创造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 提供相对优越的办学条件, 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 保障教育的公平性和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政府管理学校的方式和手段应从直接走向间接, 从微观转向宏观, 从包办走向监督和服务。作为学校和校长, 应该被赋予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课程设置和课程管理权, 自主招生和推荐优秀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权, 整合校内外资源、自主办学权等。

建立健康的政府和学校的职能关系, 适度扩大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 是对校内层面推进校长公选制, 乃至是对校外层面推进局长“专业”选任制改革的合理构建, 它既是从宏观层面对现代教育制度的有效完善, 也是从中观层面保证局长、校长适度有权、用权的有效举措, 同时更能从微观层面保证学校和校长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和繁琐应付, 着手于内涵发展。如此对于和谐政校关系, 最终推动现代学校的特色发展, 形成特色学校, 培养多能型人才, 满足国家及社会人才资源需要, 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对于推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学校内部管理和校长“回归”, 意义重大。

三、重新审视校长培训和校长评价方略, 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各国政府与学校关系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 对于作为组织的学校而言, 单纯依靠从角色和责任的维度调整结构, 使学校的改进自然而然地发生是不可能的。排除官僚体制的障碍, 赋予学校更大程度的自主权也仅仅是提高学校质量和效能的前提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如何用权”和“如何用好权”的问题。因此, 实现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创新也就成为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3]。可见, 政府对学校的简政放权和授权进行中小学校长公选, 很大程度上只是为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效益创造外部条件, 而真正提高学校管理效益的主要条件仍在学校内部, 仍在作为学校主导者的校长身上。自主权的扩大、公选制的实施, 较大程度上只能保证校长“身份”上的回归, 为校长更加“名正言顺”地进行内部管理提供保障, 但还不能保证校长“心理”上的有效固守, 即以应有的“涵养”从事“看园种田”, 实现最大程度的教育产出;同时, 自主权的扩大、公选制的实施, 较大程度上来讲也只是对校长的激励举措, 即鼓动校长积极参与职位竞争, 践行职业抱负, 但还不能说是有效的制约, 虽然政府对校长放权有其适度性, 公选出的校长也可能有其面临教职工“弹劾”的风险性。所以, 促使校长全身心固守本位、进行内部管理的要领, 还不仅仅在于设计了激励机制;相对科学和符合实际的制约机制, 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激励和制约永远都是一把相辅相成的双刃剑, 共同挥舞出接近圆满的弧线。校长的真正本位固守, 除助力于更大的自主权的获得和由公选而来的身份获得之外, 除校长主动自我进修、强化专业成长和发展之外, 参与外部培训和接受外部评价仍是要面对的“制约”课题。无论是从职业需要, 还是从人的社会完善等众多角度来看, 校长就像其他行业人和普通人一样, 不可能游离于规范之外, 获得纯粹的自由。校长培训和校长评价既是校长要面对和接受的, 又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改进的。只有达成了符合动态实际的培训和评价, 才可能更加有效地促成校长的本位固守, 也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内部管理效益, 尤其是保证教育的正确方向。为此, 在目前形势下, 应该重新审视校长培训和校长评价。

第一, 对校长培训的重新审视。首先是在培训目标、内容上, 应考虑中小学校长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担当多重角色、身负多重责任以及处在不同需要层次的特点, 确立务实的整体目标、内容和阶段目标、内容, 突出组织校长共同研讨素质教育的政策和措施, 勇于和善于参与政府的相关决策的具体目标、内容。教育行政化倾向形成、校长与教育天职渐离渐远的主要原因之一, 即是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基层群体“话语权”的滞塞甚或缺失, 学校和校长办学自主权的相对扩大, 为话语权的更大拥有疏浚了渠道, 而如何运用好“话语权”, 即是校长为首的学校群体所亟需获取知识和亟需修炼的技能。相应地, 在培训对象上, 也就适宜于考虑扩大校长培训的“外延”范围, 将代表地方政府进行教育施政的地方教育局长纳入其中, 实施中小学校长和地方教育局长的“一体化”培训形式, 抛开局长、校长分别独立的“小团体”概念, 实施“大兵团”研习。尤其是事关如何简政放权以及此后如何做好局长、校长的“角色融合”的研习内容, 更适合采取这种培训形式。此间, 应着意克服传统上校长专业培训偏多, 局长专业培训偏少, 且校长、局长专业培训各自为战的倾向, 应树立系统观念和全局观念, 解除中小学校长培训活动中的现时“短板”效应和“离群”效应。因此, 在培训模式和培训管理上, 也应本着培训效果和培训效率兼顾的原则, 实施具有地域特色的个性化培训。目前, 一些校长培训, 或侧重于校长岗位角色意识培训, 或侧重于教育管理专业学历培训、专题提高培训、高级进修培训等, 既分散了校长、局长培训的“一体化”, 也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不少校长的实际所需, 出现了“培”而不“训”、“训”而乏“实”的情况。改进相关机制, 探讨高校资源下放到市 (县) 域以及建立市 (县) 域校长工作室、局长工作室的个性化研修和管理模式, 以期提升校长、局长解决现实具体问题的能力, 是应该面对的课题。

第二, 对校长评价的重新审视。校长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评价制度的推行, 一直是学校内部管理、上级督导管理和社区监督管理的难点, 长期以来, 中小学校长的评价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困难而产生混乱、继而出现盲点的尴尬。但中小学校长公选趋势的萌发, 校长办学自主权的适度扩大, 又不光迫切需要校长评价, 而且迫切需要与其配套的评价机制。重新审视校长评价机制的相关要素也成为必然。在评价对象和评价主体的确定上, 当再行界定, 应积极促成校长评价与局长评价、学校评价与教育主管部门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等相关元素集合体的有机统一, 为学生评价教师、教师评价校长、校长评价局长以至社会对教师、校长、局长的评价搭设平台, 逐步促进教育相关集合体利益的统一和责任的共担, 同时促成集合体各元素责权明确的框架体系。应充分保证校长公选制格局下的学校师生内部评价权, 并将学校内部评价效度的获取方法, 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的设立上, 既不能丢弃科学、完备、具体的原则, 又要避免追求大而全而空, 应建立标准和指标的“最低限度”, 尤其是校长评价的“最低限度”, 鼓励作为处在学校教育轴心位置的校长在达到“最低限度”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业已拥有的办学自主权, 发展学校特色, 建设特色学校, 同时对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的评价, 又要建立一套崭新的方案, 予以务实推进。在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的运用上, 当切实处理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校长个体素质评价与学校综合管理水平评价的关系, 在基本评价与学校特色评价中注意特色评价, 在成果评价与过程评价中重视过程评价, 在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中重视动态评价。应注意校长公选制格局下的校长校内绩效性评价、临时性评价和校长校外督导性、长期性评价的结构建造, 确立奖惩本位和发展本位密切结合的结果评判方式。

促成中小学校长固守教育本位乃至回归教育本位, 是一个综合性的宏观课题, 它包含有众多选项或需要改变的客观元素。从特定的角度来看, 与其说是让中小学校长固守或回归教育本位, 倒不如说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先行固守或回归教育管理本位。学校教育的返璞归真, 不是固守传统;校长的本位固守或回归, 也不是否认变革。基于现实所采取的一切大胆而冷静的举措, 都应该成为可被企望和可被鼓励的行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宏观依据, 如何兼顾整体、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加以落实, 已成为教育管理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志勇.教育家办学制度建设思考.上海:教育发展研究, 2009 (8) :7-10.

[2]劳凯声.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21-22

3.贫困地区中小学校长教育观念研究 篇三

中小学校长是学校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校长的教育观念,是校长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校长的教育观念是其教育工作的指南,治校的根基,是决定学校管理成败的关键,是校长素质的灵魂。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的校长,自身素质相对较差,教育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了解他们教育观念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调查是“CHINA-UNICEF校长培训与学校发展规划(SLT&SDP)”项目内容之一,目的在于以实证的方法了解贫困地区中小学校长教育观念的状况,为搞好贫困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和提高工作绩效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服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贵州省五个贫困县的所有完小及以上学校的中小学校长712人。采用项目组设计的《校长培训与学校发展规划》问卷对相关的校长进行调查,被试作答前先由主试说明如何作答和注意事项,并请被试认真阅读相关说明后再填答。答题无时间限制,完成后即交上。

二、结果与分析

对问卷中与中小学校长教育观念有关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他们在学校观、教育质量观、学校管理观、角色观方面有自己的特点。

1学校观

学校观是对中小学校的任务、作用等问题的基本认识。84%的校长认为中小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4%的认为是培养合格的公民,53%的认为是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毕业生,45%的认为是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39%的认为是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所在学校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民族关系产生的影响的问题,认为学校工作明显促进了当地文化与文明、经济发展的校长分别为54%和37%,认为其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是很明显的分别为33%和43%,认为学校促进了当地不同民族和睦相处的校长有77%。

2质量观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校长不同意用学生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可靠指标(占78%)。42%的校长认为应该接受升学率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得好坏的重要指标的思想,因为现实就是这样,另有43%的认为虽然是现实,但必须改变这样的状况。在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主要指标的认识上,69%的校长认为学生的基本素质是最重要的,24%的认为学生的统考成绩和升学率是最重要的。

3学校管理观

学校管理观是对中小学校管理的本质、特点及规律的认识。在学校管理方面,63%的校长认为在日常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关心教职工同等重要,20%的人认为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比关心教职工更重要,77%的认为学校应该采取严格的、封闭式的(半军事化的)管理方法,能更好地排除社会对学生的不良影响。认为有国家的教育方针,有上级的具体要求,学校没有必要再制定本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的校长分别为14%和9%,认为学校的主要事情由校长说了算的有18%。

4角色观

我们通过中小学校长的教师观、学生观、校长观考察他们对学校不同角色的看法。校长认为对一个教师来说最重要的素质依次是对教育事业的强烈热爱(占90%)、渊博的学科知识(占67%)、精深的教学水平(占58%)、高度的责任心(占54%)、对学生深厚的感情(占50%)、行为举止为人师表(占45%)、有团结协作精神(占32%)等;75%的校长认为男教师和女教师的教学能力没有显著差别,96%的认为端正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是长期的重要工作。本研究中的学生观主要是校长对学生性别差异、学生成绩不良的原因、学生学习目的的看法。58%的校长认为男生和女生各有所强,32%的认为他们没有明显差别;如果学生学习成绩不良,校长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依次是:学生本人学习不够努力(占60%)、教师没有做出足够的努力(占53%)、学生没有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占41%)、学生学习基础太差(占36%)等;校长认为学生学习目的排在前三位的是:掌握基本的读、写、算技能,能够在社会上顺利生活(占50%)、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发家致富奠定基础(占17%)、为知识将来能够对自己有所帮助(占14%)。校长对校长角色的看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管理行为以及自我发展。因此本研究把它和教师观、学生观一起列入校长的角色观进行探讨。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校长水平是办好学校关键的校长为80%,认为校长的办学思路对于学校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为95%;认为一名优秀校长最重要的个人品质的顺序是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占97%)、强烈的开拓创新精神(占92%)、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占87%)、心胸广阔、为人正派(占82%)、作风民主(占54%);认为校长最重要的业务素质依次是决策能力(占66%)、沟通协调能力(占54%)、规划能力(占52%)、激励教职工的能力(占35%)、领导指挥能力(占30%)、教学能力(占23%);认为校长最重要的工作职责排在前三位的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占83%)、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占82%)、领导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占28%)。

三、讨论和建议

1讨论

通过对贵州省贫困地区中小学校长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一定比例的中小学校长还存在着与现代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观念。他们依然坚持认为升学率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好坏的重要指标,忽视学生基本素质,如道德素质、生活素质、身心素质的培养,就谈不上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有些校长过于强调制度管理的重要性,仅用制度、计划、监督等对人进行管理,只注重科学管理的规范性、时效性等,忽视对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忽视人的本质特征,即人的个性、人的需要及人的发展,使教师退化为制度的奴隶,只知道服从,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有些校长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心理的作用,一味强调努力与否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缺少对自己的正确认知,难以通过有效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校长对教师和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方面的看法也还是传统教育的要求,缺少现代教育理念。

贫困地区校长存在的这些问题,与他们地处偏僻落后地区,学历层次较低,培训机会少,教学和管理负担过重,缺少学习时间有关。调查显示,校长学历层次依次为硕士以上(含硕士)1%,本科2%,专科36%,中专51%;职称情况为中学一级以上(含一级)9%,中学二级4%,小学高级28%,小学一级48%,小学二级以下10%;获得了岗位培训证书的校长有60%,获得了校长提高培训证书的有37%,参加过校长高级研修班的仅有3%;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大部分校长在担任领导职务的同时,还承担了语文、数学等课程的教学,平

均周课时数为6~8节,工作负担较重。

2建议

鉴于贫困地区中小学校长的现状,我们认为转变他们旧的、不利于促进学校发展的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他们带头人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1)摆正位置,树立正确的校长观

从调查可以看出,贫困地区中小学校长更强调自己在管理方面的素质。我们认为校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管理职位,面对教师,校长不仅仅是管理者,更应该是学识、能力和水平的象征。校长应该让自己成为教师队伍中的精英,这样他们才能给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才会知道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具备指导和培养教师成为优秀教师的能力。面对社会,校长应勇于承担更多的责任,校长的责任不仅是管理好学校,更重要的是不能只顾眼前,要从未来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要树立正确的校长观,校长就不能让自己成天忙于应付检查、砬酬、发号施令,使自己的思想视野愈来愈狭窄,而应该不断学习,成为永不满足的思考者。校长在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具体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应不断关心着、思考着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影响,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变化,校长都应立刻联想到自己的教育、自己的学校,这样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创新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管理观

在学校管理中,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贫困地区中小学校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把对教师的管理放在第一位,要努力营造一种既严格管理,又能发挥才干的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和谐的人际环境,把学校建设成教师思想交流、学术交流、情感交流和精神交流的家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师创设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校长要善于把学校的规章制度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进而使每位教师在学校的各个岗位上,各个层次上发挥最大的潜能,达到最佳的效能。建立科学的管理观,要求校长要在工作中给优秀教师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在各方面向优秀教师倾斜,鼓励教师建功立业;充分信任教师,把业务管理的权限下放,把责任还给教师,让教师创造性地整合、补充、调整、拓宽课程;了解教师在性格、经验、工作实际、生活状况、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特征,针对性地关心他们,并倾注积极的期待,促进教师不断成长;积极组织活动,提供教师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促进教师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3)关注发展,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可见,我国基础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中小学校长,尤其是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的贫困地区中小学校长要确立全面的质量观,把学生素质的提高作为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尊重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有利条件。这就要求校长不只是把素质教育停留在口头上,放纵有些教师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采取种种“高压政策”,以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去换取高分,而要致力于建设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师评价标准,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通过校长培训提高校长的素质,是转变贫困地区中小学校长教育观念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校长培训计划时,要对贫困地区的校长予以政策上的倾斜,增加这些地区中小学校长接受培训的机会。与此同时,提高培训的层次,注重培训的质量,把教育观念的提高作为培训的根本,培养校长的大局意识、全局眼光,提高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能力,实现校长的长期可持续性成长,是必须予以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培训过程中,除了在思想上转变观念外,更重要的是,要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重在对实践过程进行不断的反思。充分利用校长智力资源与丰富的管理实践,通过组织校长研讨交流,开展各种形式的调研,把培训过程变成研究问题的过程,力争在解决与新的教育观念相关的、关系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上,提出思路。实现突破。

参考文献

[1]裴娣娜,对教育观念变革的理性思考,教育研究,2001(2)

[2]王占祥,现代校长要树立“四观”,吉林教育,2005(6)

[3]娄亚文,对新时期中小学校长管理观念和策略的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

[4]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4.中小学校长教育理论模拟试题 篇四

一、作为一个学校的校长,你打算怎样强化班子建设,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抓实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宏观管理的正确领导,中观管理(校级管理)的英明指导,使教育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民主化,能鼓舞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则微观管理的群众(教师)才能全面提高质量。结合金牛镇中心学校辖区范围内教师资源优势的不同,区位资源的不同,信息资源的不同,办学水平的差异,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校点偏多的客观实际,如何管理好各中小学,更好凸现办学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第一、抓学习——构建新的管理理念。有好的学校就有好的校长,反之有好的校长就有好的学校。而校长又是一所学校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站在核心、主导和决策的地位上,因而必须要求校长具有全面的、综合的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学习是先导。学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学习教育法规。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新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扫盲工作条例》、《教师工作条例》、考试违规处理规定、教育督导规定,《行政许可证法》、《行政处罚法》等。二是进行拓展目标教育。包括本体性知识中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的更新,补充条件知识中远程教育知识,实践性、一般性知识中的教育统计知识,建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四是坚持以科学的发展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明确办学方向,加大协调统筹,强化“发展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增强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加大研究力度,改变从权利管理到制度管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从非理性管理到理性管理,构建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管理理念。校本管理有利于制定清晰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通过共同决策,可以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决策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师生员工对学校目标、政策的认同,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和执行政策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二、抓改革——构建一镇两制的管理模式。

基于金牛镇中心校辖区共有三所初级中学、十六所完小,管理水平有差距,办学效益差别过大,点多面广的客观实际;为了充分发挥各校的管理功能,突出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瓶颈即评价体系、标准一刀切的现实;为了充分发挥示范性学校的示范功能、辐射功能,经中心校研究决定:将金牛一中、二中、一小、二小、大新完小、李相完小六所学校划分为校本管理个性化改变常规管理范围。主张学校的自主、自治。尝试以学校的本来实际情况,学校自身的客观规律为依据,自主确定学校发展方向、办学特色,确定学校的组织行为和管理行为,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办学效能。其余十三所中小学校由中心校统一管理、统一评价。无论是校本管理的学校,还是非校本管理的学校均实行动态管理,采用升降制度的管理方式,提高教育科学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第三、抓教学——凸现常规管理效能。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具有教学常规管理是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研究如何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要注意细节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体现 “严”字,抓好一日常规;实施“细”字,狠抓制度建设;突出一个“实”字,强化管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备、讲、辅、改、考、研、思、评”。

一是改革备课:在备课上,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对单元备课有明确的分工,利用教研活动和课堂时间,以主讲人为中心,围绕实验课题集体研究,确定重点、难点、教学思路和方法,再由主讲人汇总老师们的意见,修改教案后,执教本课,同组的教师全部参加听课、评课,在此基础上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益;二是课堂教学追求“实”、“新”、“活”。“实”就是教师上课不能成为鼠标的奴隶,要实在,不让形式冲淡内容,尽量让学生有所得。“新”就是让教师要尽量不落俗套,从形式到内容都要有创意,注意引入新的知识信息,能让学生耳目一新,学得有兴趣。“活”就是课堂教学永远应是动态、生动的课堂,就是要根据学情,随时灵活调整整体教学策略,“活”要求教师有教学机智,会联系、会拓展、会变通;三是实施分层辅导。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课后辅导,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注重实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也要加强辅导,使其优秀教师资源能够达到共享,鼓励自主学习。加宽、加强做好各类学科知识竞赛的辅导工作;四是改革作业。在作业设置上,学校要求教师科学精选,严格控制总量,提倡研讨式作业,压缩抄记式书面作业,加大教师课内指导力度,减少课后作业批改量。学校有步骤地对部分作业筛选假释制度下的学生自查、自纠与互批互改,使学生在批改中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训练基本技能;五是命题考试。命题考试严格把关,控制数量,内容适中,以考促学,营造公平,培养诚信,评价试题,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建议,建立试题库、信息库、案例库、工具库;六是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七是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执行计划后的总结,是课堂教学中成功与失败的体现,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措施的重要依据。通过写教学反思,可以不断地积累素材、反思得失,寻找良策,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也达到了深化思维、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自由。

第四、抓调整——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调整工作重心,改变抓硬件建设轻软件管理的思想;二是优化教师资源调配,调整学校之间的教师结构;三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校结对帮扶对象;四是与时俱进、对口支援,达到优质师资资源共享。

第五、抓实教育科研——全面提升管理品位和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出发,提升校长的管理品味。校本管理是校长的一项重要职能,校本管理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它要求每一位校长必须时时从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管理层次等各方面,全方位地与时俱进,与校同进。具体要求是:

(一)要不断更新、研讨发展管理理念。校本管理的精髓应在“管”上讲究艺术,在“理”上讲求科学。致力管活,重在科学管人,而不是重在管事,要多管过程,而不是维持现状,通过创新并实施以得治校、以法治校、以情治校,力求尽快实现从经验治校到理念治校的历史性跨越;

(二)要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关键是校长要树立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大管理观,采取以实对实,以变对变,以活对活的办法进行管理。以优良道德品质、出众的领导才能和良好的民主作风、以情感人,有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章立制,完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实现从人制到法制的整合;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加强学校的班子建设和作风建设;

(三)是要不断提升管理品位。从忙碌型、事务型、经验型的校长,转向教育管理专家。学会在研究状态下进行校本管理,通过在研究中抓管理,在管理中抓研究,努力把学校的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整合为一流的管理质量,教研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相长”、“教研相长”和“交管相长”中使自己成为一名能与时俱进的“科研型”、“学者型”的校长;二是抓实教育科研的常规工作。做到“六到位”:

1、转变观念、认识到位;

2、构建网络、组织到位;

3、健全制度、措施到位;

4、注重实践、活动到位;

5、以身作则、示范到位;

6、评价激励、落实到位;三是开展课题研究;四是加大校本培训力度。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是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有效方法,它也是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在实施操作过程中,它具体要求是:校本培训方案要体现一个“实”字;校本培训理念要强调一个“变”字;校本培训内容要突出一个“新”字;校本培训过程要贯穿一个“思”字;校本培训管理要坚持一个“严”字;校本培训结果要落实一个“高”字。实践证明:只要校本培训策略正确,校本培训活动方能快速发展,只要校本培训策略得到了有效发挥,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才会全面提高;五是加强校本教研,不断更新教师的观念,不断改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研究策略,切实解决教师在课程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六、抓落实——扎实有效的工作。有布置无检查——落空,有检查无要求——悬空。因而要求做到:发挥工作作风的表率作用,做到有要求、有指标、有督促、有促进、有提高。第七、抓思想——重塑精神风貌。无论哪一个行业都有一种精神支柱。教育事业承担着传承文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任,因而倡导教育工作必须有六种精神:不计得失精神;不甘落后的拼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团结合作的创新精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深知任重道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堪为良师益友。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镇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二、学校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校长该如何处理? 可以从6个方面来把握:

1、对于学生伤害事故案件,如果认定为学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不论是调解解决还是诉讼解决,其赔偿的项目范围与标准应当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办理。

2、对于学生食物中毒事故,除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外,如果学生经抢救医治全愈,将产生有关交通费、家长误工损失、医药费、护理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赔偿支付的处理工作。如果致残或死亡的,还有伤残评定、伤残赔偿金、丧葬事项、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抚慰金等赔偿支付的善后处理工作。在日常学生食物卫生管理与食物中毒事件中,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食物中毒引起的原因较多,排除人为因素,从饮食角度上讲,细菌、毒素、自然毒素以及不良饮食习惯,都可能发生食物中毒或急性胃肠炎,弄清引起食物中毒原因及可能性,根据个案事实、现象与证据作出准确判断,以及及时、正确地处置。在学校食堂卫生管理上,除严格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执行外,必须禁止可能产生食物疾病菜品、制作加工工艺,如豆角、豆奶、生芽土豆、甜豆浆、生菜、拌菜、凉菜等禁止在学校食堂出售;供餐时食堂内的食物器具、免费菜汤必须有专人看官运亨通,防止意外发生与事故隐患。二是密切注意学生利用或假报食物中毒、胃肠疾病逃课或做他事的情形。学生报案后,由校医作初步诊断,根据现象与证据及时作出准确、综合的判断,要求学生立即上医院检查、检验,或者要求学生及家长提供学生呕吐物送防疫部门检验,查明病因及病源,以便分清责任。

3、在学生治安案件与刑事案件中,学校应报案、配合司法机关的侦查取证。应注意报案条件,需要慎重考虑,我国《刑法》中,不少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一个起点,这要求学校知晓或查明刑事法律规定,对于学生主要还是帮助教育。如果学生承认错误,有较好的认识与态度,加上金额不到起点,就不要作刑事案件报案。对于学校盗窃案件,设备如果不是新设备财物,就应以折旧价,或案发的市场相应价来计算,而不能以新品购置价计算。另外,对于数名学生盗窃案件,只要不是团伙作案,金额不能合计,此时涉案金额可能不会到盗窃案的起点,即不构成盗窃罪。

4、对学校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意外事件处理。通过案例加以说明,某住校生因身体不适,服用自己从家中带到学校的某部队自行研制生产的药物后,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与身体不适。本案中,学校无过错,事件发生后,学校仍将该生送到医院救治,解除该生的病痛与药物副作用,及时通报其家长到该生家中慰问,同时控制了该生服用的该药及包装。但该生家长却以“学生在校发生事件,学校有责任”为由,拒付医疗费及相关费用,学校用事实与证据反复对其家长作了说明与思想工作,使纠纷得以解决。

5、学生违反公序良俗的事件的处理。在校园周边,出现了“钟点房”、无数的网吧,学生早恋现象蔓延,校园暴力事件上升,少数学生的行为已大大起过“不良行为”的概括界线。在处理这类事件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当引起学校的足够注意与重视:一是规范学生校园行为须有相应规定,并告知学生。二是当学校对平时认为不违法的行为处理时,由于方法不当,可能引起更多、更广泛的法律纠纷与问题。学校在作出处分决定时,应当注意载明其处分依据以及处分的性质,以避免卷入不必要的诉讼之中。

6、合同纠纷事件。要做好详细的市场调查,分析合同可能涉及的法律、权属、知识产权、卫生与质量等要素。例如,某著名国际食品公司与学校签订赞助协议书。由该公司以产品、助学(奖学金)、宣传费、载有该公司商品标志的物品赞助,由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宣传以及讲座,借以推动该产品。这类合同的条款,学校要研究:该公司的法人主体与所属企业单位;该公司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产品的生产许可与产品质量。

三、校长如何创造条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答案要点:

1、为教师提供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如建设学习型组织、规范学校健康的人际关系、舆论氛围,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2、为教师搭设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充分挖掘教师自身发展需要的潜能和可能,支持教师根据各自的特点去寻求发展的路径。

3、为教师提供一切提高专业能力的条件。如争取机会让更多的教师多参加各级的展示课、研究课、开放课,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鼓励更多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的评选活动。帮助他们品尝成功的甜美,激发自我提高的能力。

四、如何建立校长的权威? 答:

(一)、校长的权威:即校长的权力和威信,权力是职务赋予的,与职同生;威信是由自己去建立的。

(二)、校长的威信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积累的、量变的过程,决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要在打开局面,开展工作中,逐步的让下属和教师了解,领会校长的办学思想,了解校长的工作作风,认识校长的为人处事,感受校长的人格魅力。久而久之,人们会被校长的魅力所折服,会被校长的激情所感动,会在课后评议中对校长的学识产生钦佩之心,会在突发事件中对校长的临危不乱深表敬意„„最终,校长在群体中建立了威信。

(三)、威信是在干事中建立起来的,不是“刻意”追求建立起来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一旦做错一件事,就可能威信扫地。

五、你凭什么竞聘校长,自己有什么优势? 答:我的回答是:“我有三颗红心,那就是:热心、责任心和进取心。”我认为我主要有以下优势:一是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不忘记读书,在教学中勤钻研,善思考,多研究,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二是有一定的学校管理工作经验。参加工作以来,我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三是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明明白白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为信条,言行一致,踏实干事,诚实待人。经过多年担任教导主任的锻炼,自己的工作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判断分析能力、领导部署能力都得到了师生认可。四是有较好的年龄优势。我正值而立之年,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敬业精神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当中去。五是有勤学好问、谦虚严谨,拼搏进取,敢于挑战的精神。本人所教的学科每次考试在同类学校均名列前予,由于本人对工作有着积极的进取心。六是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能善于团结师生,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六、如果我能竞聘为校长,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展工作

答:

一、首先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育人环境。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教师埋头于教学,对外界事物缺乏了解,校长就要想办法,“请进来,走出去”,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开阔其眼界,从而构建一种新的学校环境。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学校管理组织制度,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常规管理,营造一个新的教书育人氛围。我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主要抓好教学环节中的备、教、改、辅、考、析。成立听课、评课、备课组,充分发挥各组的功能,交流信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三、做好新课程改革工作,以改革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假如我当了校长后,要组织教师加强对“课改”的学习和实践研究,充分利用和开掘教学资源,发挥互助、互补、相互促进的作用,共同学习提高发展,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加强业务学习,搞好团结,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如果我当选校长,我将更加努力,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们学习,扎根基层,勇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爱岗敬业,做好老师们的表率。诚恳待人,关心老师们的工作和生活,努力和各位同事一起,营造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优秀学校,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用集体的精神、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去创造业绩。

七、你认为一个优秀的初中(小学)校长,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答:成为一名优秀校长的基本素质:1.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工作认真,作风正派,能做好工作,在教师中有较高的威信;2.自身业务素质过硬,教育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3.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分管工作业务熟悉,措施扎实,实绩突出。

八、某学校发生了青年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件,电视台记者突然来到学校,要求采访,你作为学校主持工作的校长,应该怎么做?请说一说你的主要思路和大致安排。

答:1.作为校长,必须全面负责,认真处理好这一突发事件;2.在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领导汇报,听取有关意见。3.召集校委会成员共同商量解决方案,并做好分工。4.用最快的时间组织有关人员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及时做好相关备忘工作。取得第一手证明资料。5.最好的办法是事前首先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不应该将事态扩大化。但现在已以捅出去了,也不要心慌,有条不紊在应对和积极处理。6.安排有关教师接待好记者的来访,并征求上级领导的意见,决定接待记者的安排。7.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隐恶,也不激化,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8.的确是教师体罚学生,学校不能包庇,应严肃校纪校规,以法治教。对体罚学生的老师做出严肃处理,并向学生、家长及当事人认错。并要通过这件事情教育所有教师,强化以法治校的意识和行为。9.应尽量用我们虔诚认真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来感动记者,让他们相信,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是完全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的,感到没有必要参与其中。如果记者执意要将采访内容报道出来,我们也应该坦然地接受,这是记者的工作,我们要予以理解。

九、你是如何看待学校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的? 答:

1、学校的制度建设要体现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2、学校的制度建设要体现以激励为本的理念。

3、学校的制度建设要有利于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种群体利益。

4、变重行政管理为重“人本”管理。

5、变“压抑的环境”为“互相尊重的环境”。

6、变“刚性的制度管理”为“以师为本的弹性管理”。

7、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十、一些校长为了实现任期内的办学目标,兑现上岗时的承诺,工作认真勤恳,甚至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但是,一些校长由于没有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整天忙于事务,做了许多应该由中层干部甚至是一般教师做的工作,身心疲惫,学校工作也没多大起色。请你围绕校长如何找准工作的着力点这一主题谈几点看法。

答:

1、作为校长,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必须要有自己治理学校、发展学校的长远规划,包括办学条件的改善、队伍建设的加强、内部管理的规范、办学效益的提高等,以此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指导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凝聚人心,激励斗志,鼓舞士气。

2、建立重大决策调研、执行、反馈的良好机制。

校长的每一个决策,都涉及学校内部人员之间、工作之间、利益之间的调整,涉及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为校长,要把着力点放在决策前的调研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透彻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摸清学校内外的真实情况和师生动态,充分发挥学校工会、教代会等民主管理机构的作用,绝不能单凭自己作为校长的权威和过去的经验来决策,更不能只任自己头脑发热来决策。

3、提升办学理念

先进的办学理念既体现社会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的共性,又体现学校自身的特点,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例如:示范高中评估标准增加了学校办学理念的内容。办学理念要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体现学校特色,得到学校管理者、师生、家长与社会的理解与认同。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如果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就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办出较高的质量,产生良好的效益。因此,校长应结合现代办学的总体趋势与要求,依据本校的历史、传统、校情等方面提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充实、完善、丰富和提升。

4、融洽师生感情

校长对师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师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教育管理专家近年提出了“情感管理”,并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校长在实施情感管理时,要把着力点放在师生感情的融洽上,对教师要信任,扬师之长,安排适合他们发展的工作,使其有用武之地,有成就感;容师之短,谅解教师的一时失误,既往不咎,并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扶持;用师不疑,鼓励教师大胆工作,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学校推行教师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校长要“无情改革,有情操作”,注意教师情感的变化,倾听、交流、疏导和关心,保证改革顺利推行。要营造良好环境,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使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彼此信任,互相了解,愉快协作。

5、提高队伍素质

校长要紧紧依靠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服务队伍,把学校办好、管好。在对待中层干部上,校长要赋予他们与相称的责任、权力和利益,要给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要强化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抓好中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使全体教师都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执着的敬业精神、广博的学识修养和较强的教育能力。要提高服务队伍素质,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

十一、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不无道理。我感到要当好一名小学校长,要具备多方面的优良素质,必须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实行民主决策,发挥教师的群体作用,必须能识人善用,量体裁衣。充分发挥教职工的聪明才智,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好校长要有事业心,要有能力和魅力,要有思想和爱心。当好一名校长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公平公正。要襟怀坦荡,办事公道正派,一视同仁。

二、要廉洁自律。清正无私,不搞特权,不谋私利。

三、要勤政务实。只有勤于思考,勤于研究学校内部管理,勤于化解学校中的各种矛盾,才能减少内耗,提高学校内部工作开展的效率,才能使学校充满活力和生机。

四、要坚持原则。校长要有正义感,要坚持真理,要弘扬正气,狠刹歪风,提倡积极、主动和奉献精神。杜绝落后消极,不思进取的思想,反对不良生活习惯,形成优良校风。

五、要不断进取。校长要始终坚持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精神,不断更新学校发展的目标,不断追求卓越。锐意改革创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教书育人。

六、要以身作则。校长要率先垂范,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也必须做到,时刻走在教职工的前头。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勇于奉献、不争名利,履行自己的职责。

七、要民主公开。学校制度的建立要坚持民主集中的原则,增强管理的透明度,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到作风民主、多谋善断、言必行、行必果,使每个教职工产生信任感。

八、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校长的办学理念直接决定着办学方向和目标。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到全面的健康发展。因此,校长的办学理念一定遵循党的教育方针,要紧要紧跟时代的要求,要切合学校的实际。

九、要能识人善用。校长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从较深层次唤起教师的主题意识。用人要顾全大局,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以自己的好坏标准来衡量他们,应做到以诚待人,重用贤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大胆合理地使用人才。让不同的人才在不同的岗位上大显身手,大胆地让每个青年教师在工作中不断锻炼提高,从而增长才干,提高工作效率。

十、是要实事求是。作为一名校长要自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科学管理,扎扎实实地,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

此外,还要做到政令畅通,迎难而上,致力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安全教育,并且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十二、校长面临重大决策时应如何处理上级、教师、学生意见?

做重大决策时一定要取得上级支持,教师学生认可,请示研究,首先要认真对待上级对于决策的表态(态度),组织班子成员学习,领会上级精神,做出正确的决策。其次当上级意见同决策内容相违背时,要认真带领班子成员分析不同意见产生的原因症结,如有必要,调整决策,重新请示。但如果认为学校决策对学校发展有利而上级意见相反,也要再次向上级请示,详细阐明理由,取得上级支持,如决策在不违背原则不会产生后果而又对学校有利情况下,我认为可以先操作后说明。对待教师、学生要充分尊重教师学生参政议政的权力。召开教代会,说明决策理由,开会研究,取得教师支持,当教师持相反意见时,要正确对待教师意见,研究讨论,重新征求教师意见,取得一致达成共识。

十三、你认为学校管理的内行应具备哪些条件?

1、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素质(1)掌握政治理论,并能自觉地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立志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明确我国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尤其要掌握有关的教育教学法规,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使教育走上法制化的轨道。(3)勤政廉政,一心为公,以身作则。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学校组织效能,实现学校教育管理目标。

2、具备较好的业务技能素质(1)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校长首先应是教学能手,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熟悉各方面的教学工作,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掌握教学的第一手材料,创造良好的教学竞争气氛,让教师在实践中和竞争中增长才干。(2)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校长的地位决定了校长必须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校长处事要有战略头脑,深思熟虑,在决策时要有科学远见,统观全局,协调好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事事讲原则、讲风格,体现校长的领导风范。(3)具备社交攻关能力。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要求校长要具备良好的功关能力,在系统内部、直线关系上要处理好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之间关系,从思想上、感情上、工作上加强沟通。在横向关系上,要认真自觉协调处理好与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关系。

3、具备深厚的文化素质(1)科学管理学校的知识。必须具备全面系统的管理学校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水平,有驾驽全局的能力;善于吸取领导班子及教职员工意见,善于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的教训;能充分调动领导班子及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大胆探索,敢为天下先。(2)全面、系统的文化知识。做一个博学多才的校长,才能在师生中树起很高的威信,发挥自己的影响力。(3)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能永远站在教育改革的前列。(4)有很好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校长的口头表达能力很重要,它往往能使自己工作得心应手。另外,还要具备很好的书面表达能力,让自己能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交流学习。

4、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首先,要有健康的情绪。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校长可算得上是个日理万机的大忙人,无时无刻会受到成功喜悦和挫折的困扰,校长一定要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做到喜怒有常、喜怒有度。其次,要有坚强的意志。学校工作的复杂性和繁重性,决定了校长工作在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泛性,方法上的随机性,要挑起学校这副复杂而又繁重的担子,校长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在战胜挫折、克服困难中,不断积累才华,增长才干。再次,要有宽阔的胸怀。校长要有全局意识,有宽阔的胸怀。

十四、对于一个校长来说,是学识重要还是管理能力重要?

答:我认为学识和管理能力都重要,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理论指导的管理只是低层次管理,脱离实际的理论那只是空泛的,苍白乏味,纸上谈兵。清华校长职业化研修中心的策划者,首次向世人推出“职业化校长”的概念。“3A”能力模式和“教育经营”理念。3A能力是指职业化校长应具备的教育管理、教育经营、教育科研的顶极能力。其中教育科研能力是先导,重在解决观念问题;教育管理能力是继承,重在解决规范化建设问题;教育经营能力是创新,重在解决跟进时代发展问题。因此,一个好校长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新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应成为学校中最有学问的、最具人格魅力的人,成为对教师最关心的、最了解的人,成为更新教育观念先行者,搞好教育教学改革排头兵和终身学习带头人,成为知本型管理人才。

十五、您认为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校长是学校行政与业务的最高负责人。就行政来说,校长的管理要素是人、财、物。就业务来说,校长的领导内容是德、智、体、美、劳。由此,引出校长工作的两条主线:行政线与育人线。校长应善于驾驭上述各要素,并注入自己智慧和创造。将学校办成学习型组织,培养人和人才的摇篮。

十六、学校校长的思想品德素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思想道德素质是校长的立身之本,校长必须以公正凝聚人心,真正树立公仆形象。这样对班子才有感召力,对教师才有说服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只有为教师作出表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召教师,才能真正带动起群体的力量。使学校成为一个有向心力、凝聚力的集体。

首先,校长要公正严明,表里如一,对人处事皆出以公心,“一碗水端平”。不能徇私在教师中分出亲疏远近,以免产生不良的工作作风。

二要谦虚民主,走群众路线。校长虽是一校负责人,但对学校的工作事务也应广泛听取广大教师、家长、学生的心声,采纳合理的建议和意见。这样,集思广益,更能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地发展。

三要自尊、自重、自律。校长要依法管理学校,不被名位所累及,堂堂正正做人、做事,时时反思自己的言语行为工作作风。不能随心所欲,唯我独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四要虚怀若谷,有容人之心。如果有人与自己意见不同,应积极与之沟通,和平处理,正确引导,给下属和教师发展的空间。以心换心,赢得人心。

五要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树立“公仆”意识,选人用人和奖惩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十七、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人人都有追求发展的愿望,都有追求成功的梦想。请您从校长的角度谈如何创造条件促进教师实现发展。

参考答案:

一、为教师提供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如建设学习型组织、规范学校健康的人际关系、舆论氛围,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为教师搭设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充分挖掘教师自身发展需要的潜能和可能,支持教师根据各自的特点去寻求发展的路径。

三、为教师提供一切提高专业能力的条件。如争取机会让更多的老师多参加各级的展示课、研究课、开放课,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鼓励更多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和案例的评选活动。帮助他们品尝成功的甜美,激发自发提高的动力。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五、还要大幅度加大财力投入,提高专业化优质教师的待遇。

十八、前段时间,我市某县某所寄宿学校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有近六十名学生中毒住院。请您谈谈事件发生时,这所学校的校长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措施:1先不考虑伤者与肇事者之间的纠葛原因,先抢救伤者.2阻止事态进一步扩大。3收集事故信息,了解情况作出正确决定。4决定作出后,向教师(或上级机关)、家属传达。5处理事故责任者.6分析指清事故原因引以为械。

十九、俗话说:火车跑得快,还得车头带。一所学校要想健康发展,无疑需要一支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您认为一支优秀的学校领导集体应该怎样建设。

参考答案:

1、结构合理,包括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性格结构等。

2、相互理解,团结务实。

3、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4、分工合理,协作紧密,能够形成合力。

5、廉洁勤政,相互督促。

二十、您认为教师的奖金差别越大越好,还是差别越小越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1)作为学校管理者为教师颁发奖金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激励机制,在教师中形成“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奖优罚劣”良好氛围。这也是符合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从这个意义上看奖金拉大是可以的。(2)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不能等同于其它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因此要根据一所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经济状况而定。奖金应有差距但不能悬殊太大。(3)从教师群体的三种类型看(雇佣型、职业型、事业型),在教师收入能保证基本的生活水平的情况下,雇佣型的教师是为了钱而工作,职业型教师是为了拥有这份不错的职业而工作,事业型教师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而工作。一般学校教师大部分属于职业型,一部分属于事业型,我们学校应该鼓励大部分教师从职业型向事业型转化。如果我们把每一个教师的工作都与奖金挂起钩来,形成了工作是为了挣钱,为奖金斤斤计较,其工作就使教师向雇佣型转化,短期内可能对工作有促进,时间长了,工作不努力的教师会因为“自己没有努力工作也没有拿那份奖金”而心安理得,努力工作教师会产生“自己努力工作就是为了拿几个奖金”的顾虑,对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奖金不易拉大。

二十一、2012年6月12日,全国16名中小学生同一天因为溺水事故失去了花季一般的生命。夏季来临,您认为学校应当重视哪些安全因素,您打算怎样安排当前的安全工作。参考答案:交通事故、校舍安全不分季节,夏季饮食、溺水、触电等是安全隐患最为高发的季节。措施,1、加强师生安全意识教育。

2、强化师生对安全突发事故的正确应对方法教育。

3、排查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制定预防和应急方案。

二十二、举例说明学校突发严重问题时应急措施? 学校易出现的突发严重事件有:学生意外伤害、火灾、水灾、食物中毒等。

措施:1先不考虑伤者与肇事者之间的纠葛原因,先抢救伤者.2阻止事态进一步扩大。3收集事故信息,了解情况作出正确决定。4决定作出后,向教师(或上级机关)、家属传达。5处理事故责任者.6分析澄清事故原因引以为戒。

二十三、学校管理者可利用哪些因素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答:为了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校长需要具有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来自两方面——权力与威信。

权力由职务直接产生,是外界给予的,它对教职工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带有强制性的。弄得不好,这种影响力往往会造成压而不服的结果。威信则是校长自身的素质和行为造就的,它对教职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建立在幸福的基础上,它会使教职工自愿主动地做好工作。由此可见,威信比权利更重要。倘若校长有权利而无威信,管理效率会降低,倘若威信先行,权力随后,管理效率则会提高。校长要使自己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修养,即思想道德、品德学识、才能、作风、情感等方面修养。这样校长才会深得人心,工作才会事半功倍。

二十四、您认为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校长是学校行政与业务的最高负责人。就行政来说,校长的管理要素是人、财、物。就业务来说,校长的领导内容是德、智、体、美、劳。由此,引出校长工作的两条主线:行政线与育人线。校长应善于驾驭上述各要素,并注入自己智慧和创造。将学校办成学习型组织,培养人和人才的摇篮。

二十五、简述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

答: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原则是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管用结合,合理调配,物尽其用,减少浪费,防止流失,保值增值。在此原则指导下,建立各种内部管理细则。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主要有:(1)神圣不可侵犯原则。(2)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管住管活原则。(3)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结合。(4)效益原则。(5)法定原则。(6)动态平衡原则。

二十六、怎样从根本上提高师德水平?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教师队伍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不容忽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重金钱,轻事业;讲实惠、谈理想;普遍存在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思想方法陈旧;乱办班、乱收费以及收受甚至索要学生礼物等现象不断出现,要从根本上提高师德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继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

只有肯定教师劳动的作用,确立教师职业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优越地位时,才会激发和保护教师敬业、乐业和精业的精神,这是制约师德水平整体提高的决定因素。

2、深化教育改革是师德建设的关键途径。

健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中国实际的教育部门的人事、考核、分配、奖惩制度,形成对教师行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目前师德建设乃至整个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1)改革旧的人事制度。要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制定实施“进行来,留得住,出得去”用人制度,建立招聘机制,使教师队伍不断得到优秀分子的补充。疏通不适合教师职业,特别是缺乏教师职业道德者送出教育单位的渠道。只有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才能从人员素质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警诫不守师德者改弦易辙,激励教师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2)改革现行分配制。把教师享受的各种待遇与其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挂起钩来,废除现存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做法。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劳多是,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首先,在工资报酬方面,充分发挥岗位工资制的优势,切实保证按岗位责任和贡献大小确定工资等级,拉大不同岗位职责的工资差别,实现工资与工作职责一致。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学校制定九级工资制,在这方面已为我们打破了坚冰。其次,严格定编制度,实行按学校规模确定人员编制,减少和杜绝忙闲不均现象;最后,在奖金、住房分配、津贴、福利等方面,坚持落实按劳分配原则。

3)健全考核

评价制度。道德的维系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为此要积极营造舆论氛围。特别是舆论的力量。那么,营造恪守师德光荣,不讲师德可耻的舆论氛围,就要在大力提高广大教师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劳动巨大价值的认识,深入广泛宣传师德规范,使广大教师对教师行为的真善美取得共识的同时,制定和完善于融合师德内容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通过务实、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价,辅之以相应的奖惩,弘扬献身教育,勤奋敬业的高尚师德:激励广大教师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3、各级领导机关率先垂范是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师德的核心,就首先要造成一种现实的环境氛围。在形成这种氛围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应是各级教育行政机关、教育研究单位,各级领导首先做出样子,树立形象。使广大教师看到职业道德水准提升的真实所在,对坚定信念,激发道德人格,恪守道德规范,其作用无疑是现实、有力和巨大的。在社会不良风气依然漫延的环境下,领导机关的示范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5.中小学校长教育理论模拟试题 篇五

一、培训宗旨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为适应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发展的环境和要求,加强校长的教育管理水平及基本素质,我们将针对当前校长队伍的特点,举办中小学校长教育理论创新高级研修班,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和高质量的培训,切实提升参训校长的教育理论能力以及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本次高级研修培训围绕对教育、学校有重要影响的、具有全局性的实际问题的研究,开设了一系列理论专题课程,并通过对一些优秀示范校的参观考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拓展各位校长的办学理念及思维空间,力求建设一支优秀的校长师资队伍。

二、培训对象

中小学校长

三、培训专题内容

1.校长的角色与办学领导力

2.教育创新:学校领导者的视角

3.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4.学校文化建设

5.成功校长是怎样炼成的6.谈谈校长的价值领导力

7.校长的角色、职责和使命

8.现代学校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9.学校发展策划研究

10.中国经济改革的道理选择与发展前景

11.校长观念与学校管理

12.学校事故的法律责任及其防范

13.学校的和谐建设

四、培训模式

我们将充分利用我们的网络平台、课件、网络课堂的实时视频等现代远程技术,分别采用远程自主学习、专家面授、教育考察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五、师资队伍

我院聘请的教师主要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资深教授、教育部高级官员、中央教科所知名教授以及名校校长、特级教师等。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网络教育部

6.小学主题教育校长讲话稿 篇六

启动仪式校长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严肃校规校纪 创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从本周开始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主要监督学生是否遵守校规校纪,是否讲文明、讲道德、讲卫生,是否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校风校纪整顿领导小组(德育处人员)和文明监督岗的同学,每天不定时、全方位的在校园内巡查;看一看那个班级的那位同学不遵守校规校纪,我希望我们的校风校纪整顿领导小组以及文明监督岗的同学在校园巡视的过程中,不发现一例违反学校纪律的同学,这是我的希望,同时也是我的愿望。

同学们都知道,校园是我们的主要生活环境,一个和谐、文明的校园,不能仅靠学校、老师的硬性管理、压制、训斥来实现,要靠每个同学同自己的行为来维护,靠每个同学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做起。所以今天我要向同学们提出的是八个大字:“和谐校园,我的责任”,校园、教室、不干净是我的责任,热爱学校、认真学习是我的责任,同学之间团结、关心、谦让是我的责任,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法规制度更是我的责任。

天下无大事,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恶成大恶,集小善成大善,这就是中国古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我们每个同学每天为自己确定一个目标,改正一点不足和错误,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约束自己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为学校、班级、他人做一件好事,这些虽然不起眼,不足挂齿,但我祝贺你,你战胜了自己,进步了,你在向一个有责任的人迈进了。

近来,我欣喜地看到文明之风吹起来了,校园干净了,有同学把自己和别人丢弃的杂物捡起扔进垃圾桶了,升旗、做操时,大部分班级动作迅速,纪律良好,同学之间闹矛盾的少了,谦让、团结、关心、帮助的气氛出现了,整体风气好转了,但是我也看到、听到还有一部分同学,上学迟到,作业不按时完成,学习没计划等等。我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次“严肃校规校纪 整顿校风学风”的活动,能让自己有较大的改变和进步,对家庭和自己负责,时时、事事、处处用文明的标准约束自己,改变自我从今天开始,和谐文明从小事做起,心存大志从责任起步。

老师们,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我们的学生。所以“严肃校规校纪 创建和谐校园”是全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是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更是同学们做人的责任。

7.中小学校长教育理论模拟试题 篇七

校长的职业角色是一个人被任命为校长之后所具有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象征, 是国家、社会、他人以及校长本人对校长行为的期待。校长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 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 甚至学校不同发展阶段的校长所扮演的角色也明显不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造就一批教育家, 倡导教育家办学”。近年来, 一些学者对教育家办学的特征作了研究, 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1]:一是追求真理, 有哲学家的思维高度和深度;二是胸怀天下, 有政治家的眼光和抱负;三是超越前人, 有科学家的创新能力和不畏权威的个性;四是开拓进取, 有把教育作为自己一生快乐的事业追求和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艺术;五是实绩卓著, 有成功的教育经历和社会民众认可的教育口碑。然而, 目前学术界对中小学校长角色的研究仍停留在优秀教师和一般事业单位的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上, 对具有教育家精神办学的校长角色关注不够、研究不深, 甚至校长本人对时代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也视而不见、认识模糊。因此, 本文尝试从教育家精神办学的视角对校长角色进行重新界定, 以期唤醒中小学校长的时代使命感。

一、校长是学校组织使命的坚守者

学校组织使命是指学校在社会生活中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 是学校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组织使命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生存的目的定位, 可能是“提供某种服务或者产品”, 或是“满足某种需要”, 或者“承担某个不可或缺的责任”等;二是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哲学定位, 包括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指导思想、凸现的价值观、态度、信念、行为准则以及形象定位;三是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形象定位, 它反映了人们试图为自己树立的形象, 并始终向公众昭示这一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了教育的使命,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首先, 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组织的领导者, 领导者就要为大家指引方向, 保持成员之间的团结和联系, 关注每个成员的个人需要。每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都有一个发自内心深处的“组织使命”, 阐明这个组织为什么存在, 以及要迈向何处的理由。这些领导者可能由追求自己的理想开始, 但当他们学会了细心聆听别人的理想时, 他们开始明白自己的个人理想是某种更大组织理想的一部分, 这将会加深领导者对组织使命的责任感, 成了组织使命的仆人, 从而形成一种感召力。因此, 就中小学校长而言, 在任何时候都要始终坚守教育的使命, 特别是当政治规律与教育规律相冲突的时候, 校长是否按教育规律办事, 是考验校长使命坚守力大小的重要标志。

其次, 校长要将学校使命转化为学校愿景和办学目标, “使命”、“愿景”和“目标”三者共同形成学校的教育哲学。“愿景”是一种超越事实但又不忽视事实的信念的创造性跨越, 它界定学校将创造什么, 它是对学校发展的一种长远“规划”。“办学目标”是学校使命、愿景的具体化, 反映了学校在一定时期内活动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水平。学校的教育哲学是学校共同体的教育理想和团体的哲学信奉, 它是学校办学的核心。校长是学校愿景的缔造者、办学目标的描绘者, 应该把构建学校教育哲学当成学校的中心工作来做, 把它当作一项持续进行、动态发展和永无止境的工作, 以确保学校共同体成员能够共同前进, 实现学校存在的价值。

再次, 学校使命是需要校长带领全校师生用大量的心血去追求实现的目标。学校使命的最大作用是指导和激励, 它需要校长不懈努力和长时间的奋斗和追求, 有可能实现, 也有可能不能完全实现, 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但校长和全校师生通过每一天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件事情一点点地向学校使命靠近。使命就好像是地平线上的启明星, 是一种永远的追求, 但永远也达不到。不过, 虽然学校使命本身不变化, 但是它激励着变化。

二、校长是学校持续改进的设计师

陶行知先生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一文中指出, 一流教育家有两类:一类是敢探未明之新理, 可称之为“创新教育家”;一类是敢辟未开发之地域, 可称之为“辟远教育家”。当前, 唯一不变的就是社会不断变化, 因此, 具有教育家精神办学的校长要具有“拥抱变化”的心态, 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趋势, 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条件及需要, 设计学校未来, 规划学校发展。这有助于改善学校的管理工作, 明确未来几年学校工作努力的方向, 调配学校有限的资源, 使教师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提高学校工作效率。其次, 也有助于激发教职员工的精神动力。强调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主体是全校的共同体, 增强了教师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共同体成员自觉地将个人发展目标与集体发展目标更好地融合, 在改进学校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再次, 还有助于改变校长的行动方式。需要校长时刻关注行动的作用及出现的问题, 需要校长不断地自我反思、总结,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这是一个不断行动、反思, 再行动、再反思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中就明确规定了这一点。如2004年英国师资培训署 (Teacher Training Agency) 颁布的《英国国家校长标准》中就规定了校长必须具有“设计学校未来”的能力。“校长的关键之处在于与决策主体及其他人一起来制作一个激励学生、教师和学校中所有其他成员共享的愿景和全局性计划。这个愿景应该表达核心的教育价值观和道德意图, 而且应该包括出资人的价值观和信念。要求校长能确保这一愿景能够被所有人很清楚地理解并有效地实施;与学校中的成员一起把愿景变为目标和可操作性的计划, 保持学校的不断发展;在每天的工作实践中都能体现这一愿景和价值观;激励且与他人合作创造一个共享的文化和营造积极的氛围;确保具有创造力和革新精神并兼顾到学校的多样性, 学校不同的经历和价值观。”[2]因此, 校长要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 引领学校全体成员对学校进行诊断、找寻发展空间, 确定未来三至五年内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途径, 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方案, 以达到持续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校长在引领学校全体成员设计学校发展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分析学校原有基础和特色、面临的挑战和学校相关群体的需要。在制定校本发展规划时, 往往求助于“SWOT”分析方法, 并依据学校外部的竞争环境和发展趋势, 尽可能地发挥学校的优势, 将劣势减少到最低限度。 (2) 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创建的需要, 选择学校优先发展项目。一般来讲, 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 应该抓住主要的常规性问题, 如完善学校课程建设, 优化教师队伍, 抓好课堂教学改革, 选择与实施能够带动学校整体改革与发展的实验研究课题等。 (3) 制定每一个发展项目的行动计划。落实和实施学校的发展规划需要将学校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 确定学校的阶段性工作目标, 并明确具体工作的操作步骤, 即行动的计划。 (4) 监控和评价学校发展规划, 包括各项计划的实施情况和目标达成状况。制订学校发展规划, 其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拿出一个学校发展规划“文本”, 还要关注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在实施过程中, 不断地完善和修订规划。

三、校长是学校团队成员的导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校长首先应当是一个好的组织者、好的教育者和好的教师, 即校长应作为教师的教师”。具有教育家精神办学的校长, 在学校重大问题上要对教师启蒙开智, 不断塑造教师的理念, 帮助团队成员厘清现实目标, 激励每一位成员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教师, 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 学会信任和欣赏教师;要积极建立健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与保障机制, 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位成员获得成功, 引领全体教职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实现成长和进步。为了肩负起这个重要责任, 校长必须不断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 争做学习型领导者。校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行为,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要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氛围, 进行价值引领。校长在充分了解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基础上, 要积极倡导以下几种价值观念:一是要主动改变心智。主动性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生长点。校长作为专业引领者, 要尊重教师、积极倾听, 学会观察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及其隐藏在背后的教学理念, 然后通过课例示范, 潜移默化地改变教师的价值取向。二是点燃教师研究和创造的激情。校长要积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要让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 让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收获研究心得, 提高研究能力。三是实行“愿景领导”。校长要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讨论, 挖掘出深藏在每个教师心中的力量, 将零散的个人愿景整合成学校全体成员真心追求的共同愿景。校长有了这份愿景, 才能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 从而形成分享的喜悦, 让学校成为师生最眷恋的地方。

其次, 要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立交桥, 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3]。一是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与学校环境相协调, 为此, 校长必须发挥“桥梁”的作用, 既是一座教师专业共同体通向学校最高价值目标和学校整体变革的桥梁, 也是一座教师专业共同体和学校其他组织互动合作的桥梁, 惟有如此, 教师专业共同体才能融入学校的整体发展, 才能避免陷入个人主义和山头主义的泥潭。二是引领教师专业共同体获得学校支持。学校支持系统包括学校文化、学校人际关系、学校制度和学校资源, 教师专业共同体只有获得学校的系统支持, 才能有效提升共同体的发展能力, 保障共同体高效运转。三是引领教师专业共同体自身建设。校长完全可以作为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 积极参与共同体自身建设, 如共同体价值目标确立、对话活动设计、交往规则制订、活动主题设定等方面, 为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过, 教师专业共同体自身建设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矛盾和问题, 校长需要及时发挥引领作用, 因为它们是共同体身上的毒瘤, 若不及时消除, 会危害到共同体的“生命安全”, 会使共同体半途“夭折”。要帮助共同体渡过难关, 使其始终保持健康发展。

再次, 要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引领机制, 开展各种活动。一是建立专业引领的组织制度, 包括参与专业引领的人员的工作职责, 负责组织引领的组织人员的工作制度。二是建立专业引领的指导制度, 包括校内专家和校外专家的引领制度。特别是校外专家的聘任制度、参与介入与工作制度、薪酬制度、教学诊断与评价制度等。三是建立专业引领的交流制度。包括日常教研活动和开展有实效的课题研究, 引导教师把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转化为课题去研究。四是建立专业引领服务制度。包括科研咨询服务, 课堂教学中问题咨询服务, 图书资料服务制度、网络信息平台和教研档案服务制度。五是建立专业引领的评价激励制度。建立多元评价的激励机制, 点燃教师的教育激情。六是建立专业引领的主体性制度。如送派优秀教师参加优质课竞赛, 磨练教师的教学功力。七是保障教师投入学习、研究的时间和精力的制度。八是抓住课堂主阵地, 催生教育智慧。九是建设“对话—合作”的学习型组织, 提升教育境界。十是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个人档案库”。

四、校长是教育教学专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竭力做到使居于我这个校长工作首位的, 不是事务性问题, 而是教育问题。”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教学场所, 教育者角色是校长的核心角色,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是校长的根本职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教育管理学界越来越重视校长的教育者角色, 教育者角色是校长区别于其他行业领导者与管理者的重要方面。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校长任职资格的规定中要求校长必须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因此, 多数中小学校长都是“教而优则仕”。特别是当前我国进行的课程改革, 要求校长不断创新课程与教学管理体系, 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秩序,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 确保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优质、轻负、高效”的目标, 这就迫切需要校长成为学术带头人和教育教学专家。

美国学者斯佩克 (Marsha Speck) 提出, 校长作为教育者的主要职责是[4]: (1) 不断学习并对自己的实践行为进行反思; (2) 在学校内建立一个被广泛认同的远景目标; (3) 审查研究计划和示范性的教育活动方案; (4) 指导并促进合作式研究; (5) 实施教学计划并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6) 改进校园文化; (7) 组织实施相关活动以改进对学生的服务质量; (8) 监测学生的发展情况。

在我国, 校长作为教育教学专家, 其主要职责是领导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其主要行为表现在[5]: (1) 课程规划。一是感知课程趋势, 即了解未来课程研究与发展趋势以及目前重要的新兴课程议题, 以便于引导学校课程发展的走向;二是设定课程愿景与目标, 即在重视学校已有课程传统、考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基础上, 引领教职工讨论学校课程理念, 界定新的课程需求;三是规划课程改革, 即制定周全的计划与可行的步骤, 使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能有效执行。 (2) 校本课程开发。校长是学校特色化校本课程的决策者、创造者、开发者, 因此, 校长应加强课程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要深入社区、深入学生, 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学生需求, 激活、引导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主体意识, 发挥组织者的引领作用。 (3) 课程选择。一是在选择过程中, 校长应与教师、学生一起组成课程选择团队, 并担任领导角色;二是选择规定开设科目;三是确定选择标准并评估。 (4) 课程使用。一是要对课程进行整体研究, 全面了解课程的运作状况;二是要深入课堂, 及时了解师生的实际情况, 并给予指导和调整。 (5) 课程管理。一是要引导教师对课程目标进行解读和阐释, 依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实现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改造, 使之成为学校课程;二是要重视更新教师教学观念, 改变教师教学行为,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进行民主化管理, 促使教师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6) 课程评价。校长应担负起课程评价改革的促进者与实施者的责任, 通过各种形式对教师、学生、课程本身以及领导者自身进行综合性评价。校长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重视发展性评价, 释放教师的创造精神。同时, 要及时反馈课程改革效果, 以利于进一步优化课程与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

五、校长是办学绩效的经营者

古往今来, 称得上教育家的校长一般都有卓著的办学绩效, 都有成功的教育经历和社会民众认可的教育口碑。办学绩效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战略相关的行为和结果的统一体。办学绩效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显著标志, 是形成学校持续成长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核心推动力。因此, 校长的学校经营能力是基于教育家精神办学的必备素质。

第一, 校长要经营服务质量。在现代管理理念推广至学校后, 教育被看作是一种“服务”, 学校的各项工作构成了一种服务链, 最终由教师将一种优质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只有学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学校才有凝聚力, 才有活力, 才有发展力。当前, 校长在经营学校服务质量时, 应注意健全和落实学校各种规章制度, 建立质量保障机制。学校规章制度应具有平等性、权威性、强制性、例行性和自动性等特点, 校长能否正确运用规章制度, 决定其管理的有效程度。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一是符合学校实际, 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二是简便易行, 富有可操作性;三是不断征求教职员工的意见, 不断宣传, 能为全体员工理解、熟知并自觉遵守;四是以人为本, 合乎情理, 既有强制的“刚性”, 又有关怀的“柔性”, 既有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限制, 又有做好做坏后的奖罚;五是突出激励, 促进发展;六是不断完善, 与时俱进。有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后, 一个好的校长就要努力去维护它的尊严和严肃性, 带头执行规章制度, 并以“护法人”的姿态监督落实规章制度, 同时校长要引导教职员工养成遵章守法的习惯。

第二, 校长要经营好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全校师生员工在教育实践活动积淀形成并通过人们的各种活动表现和传承的有关教育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知识体系、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的有机体。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整体发展状态的基因和命脉, 是对学校过去历史的传承和再现, 是一个学校师生生命成长的基础。创建学校文化就是学校自主地、理性地对已有学校文化的总结概括、分析反思, 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新目标引入新的文化要素, 对已有学校文化进行改造和重组, 以弘扬学校优秀文化传统, 创建学校的新文化。学校育人文化建设应贯穿于校长工作的始终, 特别是应打造学校独特的精神文化。要在全面总结学校历史经验和现实工作, 继承学校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进一步端正学校办学方向, 提炼核心价值观, 明确办学目标, 优化办学理念, 制定发展策略, 形成系统、独特、能为全体师生广泛认同的、符合学校发展方向的精神文化体系;要提炼形成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文字简明、指导性强的校训, 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要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形成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学校人际关系;要努力发展学校办学特色, 不断增强学校文化对所在社区、地区文化以及学生家庭文化的影响力。

第三, 校长要经营学校教育资源。在计划经济时代, 教育资源直接从政府获得, 使用被严格控制。现在, 对教育资源的理解比较宽泛, 主要包含人、财、物、信息、时间、空间等方面的资源, 体现在行政资源、教师资源、课程资源、教学资源、技术资源、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学生资源和校本资源等方面。因此, 校长要注意调适学校的外部公共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是与政府部门关系、学生家长关系、校友关系、社区关系、传播媒介关系, 还有与兄弟学校关系、社会教育机构关系、社会名流关系、协作单位关系、赞助者关系等。校长应努力同他们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 主动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争取政府部门、社区、兄弟学校等的支持, 构筑紧密畅通的关系网络, 从而为学校创设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不断扩大学校的美誉度。

第四, 校长要经营学校办学效益和品牌。办学效益有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之分。学校的内部效益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利用率、物力资源利用率、财力资源利用率以及对教育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外部效益主要指教育的经济效益, 是教育投资通过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 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效益。中小学的办学效益主要体现在内部效益上, 当前, 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与优质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因此, 校长要做精品教育, 创品牌学校, 实现优质教育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绪卫.教育家的标准在哪里-.校长阅刊, 2007 (5) .

[2]徐美娟, 冀琳琳.英国国家校长标准.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6 (4) .

[3]谢延龙, 牛利华.校长引领:在互动合作中生成教师专业共同体.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9 (1) .

[4]褚宏启.校长专业化的知识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12) .

8.中小学校长教育理论模拟试题 篇八

一、学习——勤奋刻苦厚底气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是行政管理。”可见校长首先要有自己的思想,那么思想从何而来?思想首先要从学习中来。

1.培养教育哲学素养

科学的教育哲学素养是现代校长特定的知识素质之一。校长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卓有成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教育策划,就必须有科学的哲学思想作指导。一个学校如果缺少科学的管理哲学,即使有现代化的设备和条件,也不一定能成为第一流的学校,不一定能适应未来教育的要求。

2.学习先进教育理论

保证教育策划的质量,提高校长教育策划的能力,校长必须要精通教育科学理论,尤其是先进的教育理念。校长只有认真学习和实践教育科学理论,才可能变革落后陈旧的教育观念,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才可能用战略眼光认识和处理学校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学校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关系,从而高瞻远瞩地把握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策划出科学可行的学校教育规划。

3.拓宽教育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指出:“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没有作为,就没有地位;没有实力,就没有魅力;没有眼界,就没有境界。”拓宽视野,就不会就教育论教育、就学校论学校,而在二十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思考、策划、设计学校的发展;拓宽视野,才能实现学校管理者向学校领导者转变,从而增强学校教育的前瞻性、预见性,提高学校教育的拓展能力和发展学校的能力;拓宽视野,才能提高学校发展的大目标和高品位,才能有学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持续发展。校长要多听听专家的报告,多看看先进学校的教育,多学学先进学校的经验。

二、洞察——脚踏实地炼灵气

敏锐的洞察力是校长必备的关键性素质,是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有效教育策划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具备了明察秋毫、见微知著、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的洞察能力,校长才能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敏锐的洞察力是建立在强烈的发展意识、敏锐的发展目光基础上的。作为校长要善于从大局上看问题。要时刻关注学校发展形势的变化,关注上级的工作思路,关注重点工作和倾向性问题;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责任,防止就事论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洞察自己的优势、长处,洞察自己可发展的平台,同时也要认识自己的短处、劣势.尤其要深刻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为自己学校的发展找到正确的方向。这是进行教育策划、打造品牌学校的关键环节。

三、思考——理性思辨凝精气

“我们来来往往,匆匆忙忙,从一个方向到另一个方向,忙,忙,忙……”,忙得忘记为我们身上的从容、优雅、淡定的品质保鲜。虽然我们每天像驴拉磨一样,忙忙碌碌,却始终是在原地打转,每天“涛声依旧”的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这是当今许多校长的生活写照,也是有点近乎残酷的社会现实。甚至有不少的校长还天真地以为,这样的忙碌也能让自己跨入优秀校长的行列!其实,区别优秀的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教育者是否天天忙碌,而在于是如何通过思考把实践变成精神财富的。思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的特质是思考,是批判,是创造。校长更是如此,思考能够提升校长的专业素养,促进校长专业成长,这就是校长专业发展的不二法门!思考能让校长从习以为常的惰性中超拔而出,赋予校长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的思想品质,增益校长办学实践的敏锐的感知力与专业判断力,从而在随波逐流的时势中能策划独树一帜的教育,体验办学思想的尊严和乐趣。

四、创新——敢为人先显豪气

学校是培养有创新精神、有创造力人才的基地。作为一校之长,校长就更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校长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应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并引导全校教师转变观念,开拓进取、刻苦钻研,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育策划的核心内涵就是创新。没有创新是不可能做好教育策划的。

运用教育策划基本原理形成的方案只有同时具备精密新颖性、相对超前性和可操作性这“三性”特征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教育策划方案。要想使策划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经过策划、决策、实施三个过程。没有创新,学校将举步维艰,逐步走向衰落;而一个没有创新思维的校长也必将被时代淘汰。校长要顺应当代学校管理发展的走向, 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教育创新,精心教育策划,不断提高自身和学校的创新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高办学品位,打造学校特色,塑造和整合学校整体形象,以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发展的主要策划者对学校发展战略远景进行规划,首先要对学校进行准确的品牌定位——我要办一所怎样的学校。随后要学会从学校的特定时代背景和特定的环境特征出发,高瞻远瞩地确立一个能对学校发展产生重大变革和深远影响的好的远景,在“正确地做事”之前必须先坚持“做正确的事”,从中创造性地进行教育策划,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促其成为学校全员执著追求的共同愿景,推动学校和谐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温州市龙湾区第二小学浙江】

上一篇:全年社区文化活动计划下一篇:如何写好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