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系统理论

2024-07-12

社会学系统理论(共8篇)

1.社会学系统理论 篇一

三、简要评价

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出现的社会学转向并不是偶然的,这与长期以来人们对语言习得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有关。从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普遍语法学派的影响由来已久。根据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简称UG),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着某些共同的语言原则和尚未定值的语言参数,由于每个人的语言认知体系中都有uG知识系统,而UG体现了每个人的心脑语言机制,因而UG由一套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广义规则和原则构成。20世纪80-90年代的二语习得研究大都是在上述UG的框架里进行,并成为当时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流派。基于语言普遍性的观点,也有学者(如Anderson,Kasper等)主张把二语习得纳入认知科学的领域进行研究,认为习得一门语言意味着建立一套新的知识结构,应该在认知科学的框架内解释二语习得现象,社会文化在语言习得研究中则仅仅起着辅助l生的作用。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Vygotsky的认知心理学观点,因此,两者都不否认认知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但与传统的普遍语法学派和认知学派观点明显不同。语言社会化理论强调认知源于人的社会交互作用,因此,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社会文化理论则把语言学习看作社会活动与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不仅展现了这一问题的多维视角,而且也是对语言习得认知过程复杂性的全新解读。

不过,无论是社会文化理论还是语言社会化理论,还都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就前者而言,有的学者指出,社会文化理论没有将语言本质作为一个系统做出深入细致的研究,难以回答一些涉及语言本体习得方面的问题。例如,二语初学者在习得英语过去式时,可能会将不规则动词(如go)误用为规则动词形式(goed),这种不正确的用法显然是学习者错误推论的结果,单从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很难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另外,也有学者批评说,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与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i+1”)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很难在实际研究中确定最近发展区的内涵。针对这一点,社会文化学派的研究者解释说,最近发展区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同活动,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则涉及被动性的接受过程。Lantol也曾辩护说,把最近发展区等同于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完全是一个误解。不过笔者认为,人们对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批评是有一定道理的,无论是在实证研究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难以准确把握最近发展区的边界,这也使得人们把对Krashen的批评指向了社会文化理论。

作为一个新兴的流派,语言社会化理论也存在概念解释不清的问题。就语言社会化这一概念本身而言,大多数研究者依然沿用Schieffelin和Ochs在人类学早期研究中所下的定义。其实,正如zuengler和cole所指出的那样,这一定义并没有揭示语言社会化概念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从广义上说,语言社会化是一个伴随人们终身的过程,不是仅限于儿童时期。因此,学者们在把语言社会化概念引入二语习得研究时,应该对其涉及的各种关系和因素进行明确界定,否则,就会由于概念的模糊而导致实证研究的解释力被削弱。其次,二语习得领域的语言社会化研究起步较晚,许多基础性的研究比较薄弱,这一点也得到了语言社会化研究者(如watson-Gegeo和NEIlsen)的承认。另外,从研究方法来说,语言社会化研究不仅需要对学习者的语料进行微观的分析,发现语言认知的细微变化,而且还要研究宏观的社会文化结构对语言认知的影响。而如何将这两方面的影响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四、结语

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说明这一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多学科融合的趋势。虽然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对二语习得作出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其遵循的路线是一致的,即从社会情景互动的视角考察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为认识二语习得的过程和规律提供新的视角。同时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教学方面的启示。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社会文化理论对支架概念的论述,在课堂中组织合作学习,开展同伴互评作文等。同样,我们也可以把语言社会化的概念引入课堂,通过分析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课堂交际,发现课堂话语所蕴含的认知价值倾向,进而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实现第二语言的社会化。因此,在社会学转向的背景下如何将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应用于课堂实践,是二语习得研究者和语言教师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LANTOLFJP,THORNE SL.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the Gebesis of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WATSON K A,NEILSEN s.Language Socialization in SLA[M]//DOUGHTY c J,LONG M H 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Blackwell,.

[3]VY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M].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 Pre%1978.

[4]俞洪亮《口头话语分析与第二语言习得》导读[M]//BOXER D,COHENAD口头话语分析与第二语言习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5]高一虹,周燕习得社会心理研究:心理学派与社会文化学派[J].外语学刊,(1):123-128.

[6]SCHIEFFELINB,OCHSE Language socialization[J].AnnualReviewofAnthropology,1986(15):163-169.

[7]BRONERM,TARONEE Is it fun?Language play in fifth gradeSpanishimmersion classroom[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85(3):363-379.

[8]K1NGINERC,Defining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rnent in US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J].Applied Linguistics,,23(2):240-261

[9]ELLIS 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nity Press,2003.

[10]WATSON—GEGEO K A Mind,language and.epistemology:Towards alanguage socialization paradigm for SLA[C]//Plenary Address presentedat PacSLRF,Honolulu,October,2001.

[11]ZUENGLERJ,COLE K Language soclalizatio and second languagelearning LM]// HINKEL E Handbook of Research m SecondLanguageTeachingandLearning.Maha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2]CHOMSKYN,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M].Dordrecht:Foils,1981.

[13]ANDERSON J.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M].Mass: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83.

[14]KASPER G“A”stands for acquisition:a response to Firth and Wagner[J].TheModemLanguageJournM,,81(3):307-312.

[15]李霞,兰英基于社会文化学派理论的第二语言学习观及其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7(2):54-61.

[16]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17]LANTOLF J P,Thorne s L Sociocuh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learning [M].//VANPATTERN B,WILLIAMSJ. Theories i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ion. Mahwah:Lawrence ErlbaumAssociates,2007.

2.社会学系统理论 篇二

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和研究目前在中国大陆尚处于开拓阶段,多集中于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四川部分地区已经有所开展并取得成效。但学校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与中国教育环境实现整合仍需要较长的时间。学界对校园暴力问题的研究时间也较短,约从2000年开始,研究领域多集中在校园暴力的原因探析、防控措施和学习借鉴西方经验。传统的校园暴力防控模式强调国家、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防控模式,倡导国家、学校、家庭的整体介入,但是对校园暴力的形成原因缺乏了解,单一的控制难以实现效果,而且在制度与实践层面存在脱节,缺乏有效着力点[2]。而学校社会工作具有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解决校园暴力问题更具针对性。本文将在社会系统理论的视角下,对校园暴力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介入途径,以期为我国大陆的校园暴力防治提供的思路。

一、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社会生态系统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把人成长于其中的环境(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看成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基本理论之一,强调理解和分析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各系统的交互作用。系统结构的平衡和稳定是系统运行和维持的基本条件,也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案主问题来自于个人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的失衡。此外,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还强调系统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迁必须改变自身结构,从而达到自我改造和完善的目的。

将社会系统理论应用于学校社会工作中,是将学校社会工作所涉及内容视为整合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即学生系统、学校系统、家庭系统和社会系统,针对这四个系统,开展专业的服务工作,构建一个互动支持网络。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时,从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探究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帮助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环境也为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做出适当的回应与改变。

二、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校园暴力的原因分析

关于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目前学界有多种解释,主要从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视角进行分析(常进峰,2015),也有研究者从个人、家庭、学校等维度进行剖析(孙凌寒、朱静,2005)。本文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下,主要从个人-家庭-学校-社区这四个方面入手,并结合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简要的分析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

(一)个人层面

青少年时期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完成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生理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受环境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情绪问题。青少年在校园生活中因学业、人际交往受挫会产生情绪问题,缺乏归属感到恐惧和空虚,缺少合适的情绪宣泄方法和渠道,当负面情绪集聚到一定程度时,个体会产生侵犯意念,容易出现偏差行为,有部分个体会试图通过暴力行为来寻求宣泄。[3]

2.模仿心理。青少年群体具有很强模仿心理,校园暴力的示范效应在青少年群体表现尤为明显。主要原因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未发展健全,通常表现为法律意识淡薄,控制力较差且道德发展水平较低、缺乏对暴力行为的认识。意志薄弱的青少年习惯性模仿影视剧及其所处社会环境中的发生的暴力行为,在相似的情境下,习得的暴力行为会被激发出来。其次,青少年群体的生理和心理正处于剧烈变化期,情绪多变,控制力差,常易出现冲动行为。且在青少年的同辈群体中,经常出现为了“兄弟义气”、“正义”等缘由而拉帮结派进行施暴,以巩固自己在校园中的“地位”,获得认同感。

(二)学校层面

青少年的成长与其周围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学校作为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师资力量都会对学生的行为和情绪产生深刻的影响。

1.学校资源环境。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国家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然而效果甚微。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变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心理辅导活动也更多是流于形式,学校虽然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学生出于担忧和不了解,少有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的情况。

2.忽视与标签化。由于教育资源紧缺,教师常常会忽略班级中成绩不好的学生,或是将成绩差等同于学习能力低、甚至智商低,为其贴上不良学生的标签。尤其在中学阶段,初中的升学班老师往往为了班级的升学率会劝部分成绩较差和表现不好的学生选择就读职业学校,某些高中设立的重点班和普通班制度,也将有限教育资源向成绩优秀的学生倾斜,对成绩较差的学生采取不管不顾的态度。教师对这些学困生忽视,甚至不正确地加以标签,使其边缘化,一步步的成为行为失范群体。

(三)家庭层面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影响重大。父母婚姻关系的破裂、与子女异地分离、家庭教育缺失和长期家庭贫困将导致青少年自卑、内向、暴躁、抑郁等,这些都对青少年的今后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影响。徐永生研究发现,校园暴力中施害者其父母的管教方式都存在相同的特征。例如,父母对子女过分苛刻或者溺爱、父母管教方式不一致令子女无所适从、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使得子女因达不到父母要求而感到失望乃至失去信心[4]。也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子女的方式对孩子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如果倾向于大声斥责或施以身体惩罚,则孩子在观察成人对身体施加暴力之后,可能在他们的游戏活动或同辈相处中,其使用攻击性行为与暴力的频率大大增加。

(四)社会层面

暴力是社区生活的副产品。暴力是个人求生存的一部分,也是处理需求不满足的一种固有的反应。暴力也可能是价值观点、意识形态的对立或冲突,或无法忍受社会生活不平等的有意为之。根据社会冲突理论,暴力行为的发生是由于缺乏社会“安全阀”机制。中国社会的转型不仅对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影响,也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不断挑原有的社会规范的社会价值准则。青少年时期是性格养成时期,在这个阶段,青少年情绪易变,容易因突发变故、重大的挫折或伤害,而造成人格发育的扭曲,形成反社会倾向,而校园暴力就是将反社会倾向付诸行动的一种。纵观近年的校园暴力事件,大多数悲剧都是个体负面情绪积累且无法得到正当释放所导致的后果。

三、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暴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从上述对校园暴力产生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从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个维度进行社会工作介入是必要且重要的。

首先,校园暴力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依靠家长或教师通常难以对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和心理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和沟通,而通过学校社会工作,可以凭借其专业性,积极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协作共管,帮助解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其次,目前对校园暴力的防控和介入,现有的行政与干预思路,往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防控体系设计,一般都是由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引导和管理,较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且基于问题的视角去处理相关暴力行为,也较为容易导致暴力行为污名化[5]。社会工作是一种价值取向比较明显的专业,强调“助人自助”、“平等”、“尊严”等价值,整体的核心是“人”的理念,强调了人的潜能和改变的力量,这与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是非常契合的,而且对不同人群有着更强的接纳度。[6]

再者,中国大陆的学校在重视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与灌输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人格独立,更多的是重视成绩的考核而缺乏对个人能力的培养。现有的制度无法满足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因情绪和心理发展而产生的需求。而学校社会工作以全新的、专业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具有明显的优势,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整合各个领域的有效资源,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服务[7]。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是尊重个体的发展,相信每个人都有改变目前处境的能力,关注对个人能力的培养和挖掘,协助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开展帮助。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将个案、团体和社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结合,以及利用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最终创建“学校—家庭—社区”的和谐环境,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工作的发展,倡导社会专业人才的培养。全国已经有百余所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了一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并且学界目前对于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也颇多,为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为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暴力提供了智力支持。

四、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暴力的途径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暴力就是运用社会工作的原则、方法和技术,促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合作,同时关注暴力行为的主体,帮助施暴者和受害者完善人格发展、提高社会性能力,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不仅要构建个人-家庭-学校-社区系统互动网络,还要从社会宏观层面进行政策改革,为学校社会工作成果介入校园暴力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一)学生个人层面:立足现实需求,提供多元服务

学生是校园暴力中最重要的主体,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暴力,首先要尊重个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评估学生的现实需求,结合所处学校目前的资源和能力,可以通过专业方法开展各种活动。第一,可以针对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情绪发泄、处理矛盾等方面,运用团体工作的方法开展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和情绪控制的技能,降低暴力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第二,开展同辈帮扶活动,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比老师更了解学生的是他的同辈伙伴,通过开展团体沟通和合作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同辈支持体系,形成团体凝聚力,有利于降低暴力行为发生的几率;再者,社工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教师一起,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他们的自我成长。

(二)学校层面:转变教育理念,协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之所,也是预防和介入校园暴力的重要主体。要使学校社会工作真正介入校园暴力,首先要引进社工人才,并为学校社会工作在校园内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硬件措施和支持。其次,学校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根据的学生的现实需求,在社工的帮助下,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社工也要协助学校改善冷漠的气氛,增强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和凝聚力。再者,学校社会工作者应该协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引导他们关注易成为校园暴力施暴者的学生,及早的进行预防和控制,将校园暴力扼杀在摇篮中。

(三)家庭层面:完善家庭功能,促进家校互访

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工是从全面的、整合的观点,关心学生个人及环境的交互影响,同时也重视“学生一学校一家庭一社区”的连带关系,这要求社工不仅要协助学校做好学生工作,也要介入学生的家庭,家庭是整个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第一,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积极的措施,协助家庭改变目前的困难处境,帮助家长掌握适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并且整合社区的资源,为青少年提供正常的家庭生活环境;第二,社工作为服务的中介者,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适当进行电话的沟通,关注家庭的动态发展。家庭遭遇变故,例如父母遭遇重大疾病、失业等,会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要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以便帮助学生处理困难;第二,与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表现,引导家长注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是避免校园暴力的重要途径。

(四)社会层面:推进政策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仅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四川部分地区试点推行学校社会工作。北京是针对打工子弟学校,上海则是以补充学校德育工作为推行方向,深圳是以政府购买服务,民间机构的社工入驻学校,四川则是以灾后学校重建为契机,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灾后心理康复。可以看到,社会工作介入学校是在一定的契机下进行的,并借助了一定的政府力量。北京的打工子弟小学模式背后没有政府的辅助和支持,至今没有制度保障,一旦项目结束,也有告终的危险[8]。而四川的广元地区开展的学校社会工作,则是依托教育局,政府购买服务与“青基会”资助共同支撑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单纯只靠机构的项目运作,很难长久的维持下去,所以政府在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暴力问题成功与否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社会工作在大陆难以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缺乏对社会工作职业的正确认识,在社区工作中将社会工作者等同于居委会人员,在学校中社工则容易被混淆为心理老师或者学校行政人员。在薪酬待遇方面,大陆的薪酬水平也低于发达国家。社工自我认同度低,导致出现了存在大量适合社工人才的岗位,而社工毕业的学生多数转行的现象。因此,必须从宏观层面对学校社会工作进行扶持。政府应增加购买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新项目,培养专业社工人才队伍并提供相应的岗位,提高社会工作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五、结语

学校社会工作目前在中国大陆仅是部分地区在试点开展,且就目前本土化的进程来看,心理分析为基础的传统临床模式仍主导了实务,很多因素阻碍了其发展。理想模型中社会工作者是个人-学校-家庭-社区互动系统的协调者和组织者,但实际情况是社工对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干预权力有限。学校关注学生的升学率高于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使得社工介入学校开展工作难度颇大。而家庭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系统,中国传统的“家丑不可外扬”理念,使得在实际操作中社工难以进入家庭,调节家庭关系和改善结构,使之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社工动员资源来改善所居住地区生活状况的效果也不明显,尤其是一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学生,社工单靠个人力量不能改变一个社区或者农村的生活状况,政策影响的话语权太小,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解决校园暴力问题。在当前情况下,只有当社会真正认同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和作用,有相应政策出台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学校社会工作逐步进入校园并开展专业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作为典型范式推广,才能促进学校社会工作在防治校园暴力问题中发挥作用。

摘要: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且严重性不断升级。运用社会系统理论对校园暴力现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原因涉及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层面、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层面。本文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下,对校园暴力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介入途径,以期为我国大陆的青少年校园暴力防治提供思路。

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学校社会工作,校园暴力

参考文献

[]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5.

[2]张善根.学校社会工作与校园暴力的防控[J].法治校园,2010(1).

[3]常进锋.我国青少年校园暴力频发的多维分析[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12).

[4]孙凌寒,朱静.校园暴力与学校社会工作[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2).

[5]吴安新,张磊.大学生犯罪污名的认知与防控[J].犯罪研究,2011(6).

[6]张燕婷,付佳荣.高校校园暴力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7]谷慧玲,孟子焱.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问题研究综述[J].实践与探索,2011(1).

3.社会学系统理论 篇三

【关 键 词】学风 学风建设 社会系统理论 学风系统环境

一、前言

学风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是凝聚在治学与求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综合表现,它渗透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广义上讲,学风是指一所学校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文化风气;狭义上讲,学风是指学习风气,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综合反映。学风水平是衡量高校内在潜质和文化底蕴的外在表现形式。优良的学风能使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不良的学风则使学生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组织观念差,集体意识淡薄,对大学生的健康成人、成才极为不利。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教育的经济功能凸显,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和思潮逐渐抬头,使当前大学学风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一些大学生厌学情绪加重,整天沉迷于吃喝玩乐、谈恋爱、玩游戏、考前突击、考试作弊。笔者2009春学期对所带班级204名学生近两个月的课堂考勤统计中,有近25%的同学旷课,个别学生旷课达6次之多。究其原因,或起床迟,或在宿舍玩游戏,或睡觉,或对某课程不感兴趣,听不懂讲课内容。虽然目前这种学生的比例不高,但若不重视和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制止这种不良风气的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二、大学学风建设系统环境剖析

学风是任何时代存在的一种学术状况,凝聚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动荡起伏的特征。优良学风的形成与维系,是多因素的组合,也是推动社会风尚的指向标。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切斯特·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是一种协作系统,而且协作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运营环境及组成要素都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协作系统也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那么,学校作为社会组织的一个开放系统,它与其所处大环境之间是一种输入-输出、永不休止的循环相互关系。

作为学校建设一个子系统的学风建设,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它与学生个体、家庭、学校、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个体、家庭、学校、社会所处的环境无时不刻地影响和制约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并对学风建设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图示)。

三、各系统环境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一)个体环境

个体环境对学风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个体的性格特征、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和自觉性、心理素质等方面。一般来说,学生个体认知方式积极、主动,那么反映在学习上,其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和自觉性就高,学习态度就端正,自主学习能力就强,反之,就会失去兴趣,学习动力和自觉性就低,自主学习能力就弱。在学习遇到挫折时或不知所措,情绪波动,学习驱动力迅速弱化;不能理性对待失败,自暴自弃,从而放弃对学习的努力。

(二)家庭环境

个体家庭对学风建设有着间接的影响,且影响周期长、呈隐性,主要是通过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道德品质等方面来表现的。有研究显示,在中学阶段,学校教学条件大致相同、学生的个体学习无显著变异的状态下,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显著影响的作用,尤其是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其日后的认知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影响。家庭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的养成有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学校环境

学校对学风建设的影响主要是校园文化、管理制度以及教风、班风等校园软环境来表现的。学校软环境建设的核心是一所学校经久锤炼的办学精神,是办学水平和发展特色的集中表征。优良的校风和班风是学校“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保持健康心理状态所必须的重要土壤。

目前,在许多高校,学风建设还流于形式,认为学风建设就是开学时“入学教育”、毕业时“毕业典礼”以及搞几场活动、听几次讲座而已,而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学习动态了解和关心的力度不够,课程设置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的需要。另外,教风不严、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专业思想淡薄也是学风不正的催化剂和直接诱导因素。

(四)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因素对学风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它对学风建设的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技术等方面。如就业形势、社会风气(如读书无用论)、学术腐败、信息技术等。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社会优越感和择业效能感受到了极大挑战,学习功利性很强;信息技术一方面以其高效、强大的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大学生生活、学习和娱乐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的身心承受着其负面效应的伤害。一些成绩差、自制力差的学生,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上玩游戏、交友聊天,严重地影响学习。市场经济大潮中,教育“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社会风气出现,中国自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论不再受推崇。所有这些都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四、大学学风的提升途径

巴德纳认为,“人”是协作系统的主体,人性对协作系统的有效性和高能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良好学风的构建,需要学生个体、社会、学校、家庭“四管”齐下,共同参与管理与教育,开拓学风建设新局面。

(一)从学生主体入手,提升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优良学风是集体共同形成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笔者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学风较差的班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强,责任意识差。对于学校、学院的集体活动一般不愿意参加,开班会缺席、迟到现象严重,有一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旁观主义态度。因此,作为一名辅导员,要以提升班级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为抓手,充分利用团日活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习目的性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奋发向上,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成才目标,在全班范围内形成努力拼搏、立志成才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和优良学风。

(二)创造宽松、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教育是学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家长,一方面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供给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使其安心学习;另一方面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变化。对其不良习惯加以引导和培养。还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网上交流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辅导员建立联系,沟通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状况,从而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今年上半年,笔者对责任班级积欠学分达10分以上的同学家长进行了联系与沟通。结果发现,经常保持良好沟通的家庭的部分同学学风有了明显改观,成绩也逐渐上升。

(三)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学风既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同时又影响和引领社会风气。因此,在教育系统越来越开放的今天,教育主管部门首先应遵循教育规律办学,调整好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宏观把握教育政策和就业政策;其次,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弘扬大师风范,严惩学术界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加大对教育界先进人物和模范宣传力度,用他们的高尚思想和品格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以良好的师风带动好的学风的形成。

(四)提升校園文化内涵,管理与育人并重。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具有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塑造自我的重要作用。提升校园文化内涵的措施主要有:

⒈开展有思想、高品位、学术性、实践性、创新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笔者所在盐城工学院优集学院每年举办英语应用能力大赛、UG数字化建模大赛等学科竞赛、邀请学科内高校专家、企业界高层主管作报告、开讲座,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有意识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准备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考试,获取证书,为顺利就业增加法码,引发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和关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⒉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习兴趣。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与优良的学风形成有密切的关系。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应做到与时俱进,使之既满足社会需求,又顾及学生的兴趣和就业形势,从而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笔者所在优集学院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与壁垒,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增加行业课程的学习。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以具有“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并重,强化能力综合实训”内在属性的能力培养模块为系统要素,构建起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拓展能力、毕业适应能力等三大能力模块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经过四年的改革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也大为增长,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认可程度很高。

⒊狠抓班级常规管理,促进优良学风自然形成。一个集体能否步调一致,考勤的质量相当关键,它是有效控制集体统一行动的常规手段。笔者对自己所带的计算机专业各年级采取了严格的考勤措施,具体为晚自习点名、课堂点名、集体活动点名。晚自习考勤由新生班级临时负责人负责、课堂考勤由学习班委负责、集体活动由各班班长负责。考勤严格按照《学生手册》中有关规定执行。对出勤不佳者根据规定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处分。通过规范严格的考勤,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学习时间。

⒋重视对宿舍小群体、小环境的管理和引导。宿舍环境是学风建设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宿舍小环境里,学生容易在组织上形成一个个小群体的非正式组织;在心理上则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在人际关系上容易产生非正式组织中的“领导”;因此,宿舍管理必须加强对非正式组织中的“领导”的引导和利用,使局部小群体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以此来抵制一些不良言行和风气。其次充分发挥宿舍小环境的文化育人功能。学校可以通过宿舍文化大赛、党员示范寝室等活动,给大学生一个充分锻炼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这样既可以对其他寝室起到一种示范作用,又能对挂牌的寝室起到激励作用,从而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积极向上的良性循环;另外,将宿舍管理列入德育考核的内容,使之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以此来强化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教育意识。

参考文献:

[1]朱丹等.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

[2]李宇飞.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再思考[J].江苏高教.2005.1

[3]周显洋.地方高校学风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以苏北高校为例[J].科技信息.2007.29

[4]孙绵涛等译.教育组织行为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第76页.

[5]权民.略论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自主性发展的影响[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

[6]周凯等.影响高校学风建设实效性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9

[7]王志强,胡礼祥.高校学风现状、归因及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6

[8]李云先.改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风建设[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2

4.西方社会学理论读书笔记 篇四

社会表面下的结构

结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秩序。

1、亚里士多德:社会结构是由根据功能及社会财富而形成的各种社会集团。(群体主义)

2、托马斯·霍布斯:通过契约把个人同某个主权国家联结起来,由国家以成文法规保障秩序与和谐。(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的自然状态是和平友善的,但私有财产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不平等导致了社会冲突和利益分歧的发展。

3、乔巴蒂斯塔·维科:社会是一个动态结构,制度与人的关系都是人们行动的产物,社会历史是各种冲突与混乱的个人行为联结起来形成的统一体。

4、孟德斯鸠:社会是一个整体结构,是许多因素平衡的产物。例如法规,不能接受只有立法者制定的。

5、亚当·斯密:社会是一种等级结构。社会分化的基础、权势的本源,是财产。每个人的社会经济活动都受到“利己心”的支配。

6、奥古斯特·孔德:社会是一种有规律的结构。社会现象具有自然的合乎规律的性质,而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那些社会现象之间的规律。

孔德最基本的社会学思想——“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标。”

孔德从生物学中引申出了几个整体性方法论公社(只有研究社会整体本身才能理解社会整体的一个部分):

1、社会是一个整体。

2、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有机体,即社会有机体。

3、社会学要从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入手展开自己的研究。

4、人类历史也是一个整体。

孔德把人类现实的统一性与历史的统一性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秩序的原则

社会整体的和谐性表现为社会秩序,不和谐性则表现为社会冲突。社会秩序是社会最基本的整体性特征。

(青年人由于不被社会所需要,他们不仅在物质方面感到不满,而且在精神上感到痛苦,这种痛苦被称为“世纪病”。他们无法从理论上解释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作为生活的准则。)类似于我国目前的某些现象

社会秩序原则:

5.《社会学理论结构》读后感 篇五

《社会学理论结构》读后感

自改革开放后,社会学进入了发展的春天。《社会学理论结构》是为了更好的整理思路,使人们对社会学的结构更加清晰而整理的。这本书的特点是:1.仍然强调理论的重要性。2,将理论置于一个更加重要,与冲突理论等价的位置。3,沿用原先所涉及的所有思想流派。 这本书首先通过描述科学的本质而让我们明白社会学是否能成为科学,结论是只需强调各种理论对社会学的贡献。而关于是否科学则会继续讨论下去。全书给我们介绍各种不同的理论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社会学。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新马克思主义冲突理论。沃勒斯坦与其他世界体系分析家依然接受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将要瓦解的预言,但是对世界体系理论来讲,只有当资本主义渗透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之后,起矛盾才能够完全展现出来。只要边缘国家依然接受核心国家的剥削,资本主义就可以依靠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而继续维持下去。但是,一旦资本主义无所不在,就无处可以躲避马克思的预言。资本主义的`独特问题――产品充斥市场,需求下降,生产减少,需求进一步减少――会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瓦解。在保守资本家(以及他们在国家中的同盟者)与寻求更公平资源分配方式的广大群众之间的冲突时代,将会引来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甚至是世界性的政府。虽然分析家就这一最终结果的细节的观点不尽相同,马克思所预言的解放动力依然存在。是否存在比马克思更为准确的预言尚待观察。 使这些新马克思理论如此具有吸引力的原因在于他们愿意面对资料,并运用经验研究来修正,改变理论陈述。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理论家们的意识形态使他们愿意接受剥削作为社会内部与社会之间中心机制假设相矛盾的发现;而是说,他们至少存在着突破马克思主义初始理论范围的意愿。正是这个原因,使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理论来源而存在。

6.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哲学特征 篇六

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哲学特征

布迪厄是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更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学界并没有把他作为哲学家来对待,因此,我国学者对布迪厄的哲学思想了解较少.布迪厄依靠自己拥有的哲学资本,创造性地运用系统论、普遍联系和认识论等哲学思想,使其社会学理论表现出生成的`结构主义、关系主义和反思性的哲学特征.

作 者:宫留记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7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8)分类号:B565.7关键词:布迪厄 社会学理论 哲学特征

7.浅议紧张理论与社会控制理论 篇七

一、犯罪是对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的背离还是否定

无论是紧张理论还是社会控制理论, 都已经认识到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在抑制犯罪上的重要作用, 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是否为社会大众所共同接受, 紧张理论假设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是为大众所接受的, 犯罪是缘于对其的背离, 而社会控制理论则假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完美地完成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的社会化, 犯罪是源于对其根本上的否定。

(一) 对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的背离

失范理论的提出者埃米尔·迪尔凯姆认为, 犯罪在所有社会中都是有存在价值的, 违法者被社会公共意识从社会大众中区分出来, 组成了被社会认为是最低劣的群体, 这使得社会的其他部分人产生优越感、集体认同感, 有助于维持和加强社会团结。 (2) 于是,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而不是消灭犯罪成了犯罪学家们的研究重点。迪尔凯姆主张用失范理论来解释犯罪的原因, 他认为, 社会不仅有调节各个部分的经济互动的功能, 也有调整个人如何认识自己需要的功能。 (3) 社会结构, 尤其是经济结构的变迁, 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欲望的改变, 是社会规则规制着人们的欲望, 人们在互动交往中, 明白了在各种社会环境中被合理期待获得的是什么;然而, 在很多情形下, 社会规则可能被削弱甚至崩溃 (例如社会的高速变迁导致社会意识的重新建立) , 此时, 人们会处于一种道德失范状态, 采取非法手段或毁灭目标都是失范的外露表现。

紧张理论的提出者默顿以迪尔凯姆的失范概念为基础, 提出犯罪往往发生在社会文化和结构之间存在紧张和冲突时。当人们不能通过制度性的手段满足自我对社会文化所倡导的共有价值的欲求时, 非制度性手段的应用极有可能引发犯罪。综上所述, 紧张理论以及失范理论认为, 所有的人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价值规范, 只有当人们不能通过制度性手段达成传统价值目标时, 才会采取非制度性手段去实现传统价值目标或改为去争取非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犯罪和青少年犯罪是人们在不能获得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和经济成功时体验到挫折和愤怒等负性情绪的产物。

(二) 对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的否定

人性包含着自我扩张的本性和社会本性两个方面:人的自我扩张本性外在的表现是人的欲求, 这种欲求在无干预的条件下会不断地扩张;人的社会本性却要求人只有在与他人的合作与分享中才能获取资源, 并且资源是有限的。“人人都想要地球, 但是地球只有一个” (4) 便是美国学者庞德对社会人之间的要求与欲望间的矛盾、个人的欲求与自然界有限资源之间所存在的矛盾进行的一种描述, 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样的矛盾之中, 自我扩张本性与社会本性之间一旦有失平衡, 便容易引发犯罪。

对此, 美国犯罪社会学家特拉维斯·赫希认为, 任何人都是潜在的犯罪人, 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可以阻止个人进行违反社会准则的越轨与犯罪行为, 当这种关系薄弱时, 个人就会无约束地随意进行犯罪行为。 (5) 赫希认为, 人类是动物, 犯罪是人类的本能, 所以犯罪学家们应该思考的非“人为什么会犯罪”而是“人为什么不犯罪”;他进一步指出, 大多数人之所以不去犯罪, 是缘于外在的社会控制机制, 诸如与学校、家庭等社会力量建立起来“社会纽带”。正是这种纽带的力量, 才使社会道德和秩序内化成为个体的行事准则, “社会纽带”薄弱的个体不能完好地接受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 容易从根本上否定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 从而引发犯罪。

二、从社会组织化程度看紧张理论与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组织化的程度, 反映了社会力量的主要载体中组织与个人的比例。从社会组织化的角度来看, 紧张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的着力点不同, 一个是宏观, 一个微观, 这两方面综合起来, 才是社会组织化程度的衡量标准。

(一) 紧张理论与宏观的社会组织化程度

宏观的社会组织化程度的增减反映的是社会体制的变更。当其处于稳定期时, 社会结构稳定, 容易通过符合传统价值的手段 (即制度化手段) 来获利的既得利益群体和不容易利用制度化手段满足欲望的下层群体界限基本分明, 社会紧张会出现在大多数人身上, 但是更容易集中在社会下层阶级的人们身上。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所以, 当社会组织化程度变化时, 经济模式也必定发生了变化。旧的社会规范慢慢解体, 新的社会尚处于失范状态时, 既得利益群体和下层阶级群体之间的界限不再分明, 之前因为占有少量资源而不足以通过制度性手段实现自我的下层阶级, 其中的部分个体开始利用此时的制度漏洞攫取更多资源。此时, 原有的既得利益者因利益的损失而惶恐, 下层阶级为不能获得利益而愤怒, 新生的既得利益者为保有既得利益而担忧, 整个社会都处于这种社会组织化程度的变化带来的社会紧张中, 很容易引发大量的犯罪。

(二) 社会控制理论与微观的社会组织化程度

微观上的社会组织化程度的增减, 是指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紧密程度的变更。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囊括了家庭、学校、基层自治组织等, 这正是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的核心“社会纽带”的重要一方。赫希认为, “社会纽带”由依恋、奉献、参与和信仰等构成:依恋是指个人对他人的感情依赖;奉献是指一个人对传统生活目标的追求;参与是指对社会传统活动的参加, 参加程度的不同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而信仰则指个体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态度或者接受意愿, “社会纽带”力度越强大, 即社会控制力越强, 个体越不容易犯罪。在这个意义上, 微观的社会组织化程度的高低实质上反映的是社会控制力的强弱。

一旦微观的社会组织化程度变更, 将对社会造成极大影响, 因为社会上的每个个体都处在至少一个微观的社会组织中。如果组织化程度增高, 那么也就意味着家庭、学校、基层自治组织等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和稳定, 每个身处其中的个体受到的社会控制力就会很强, 难以去做违反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的事;如果组织化程度降低, 也就意味着离婚率的攀升、基层自治组织架空等, 那么个体的依恋的对象被削减、被弱化, 感受的社会控制力变薄弱, 就容易表现出“人人都会犯罪”的潜能。

三、其他方面

当然除却以上两个方面, 紧张理论与社会控制理论之间还有诸多不同之处:紧张理论强调个人所拥有的物质资本对犯罪的刺激, 而社会控制理论强调的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于犯罪的控制;紧张理论更适于解释经济犯罪, 而社会控制理论更适合解释青少年犯罪等等。

尽管紧张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对于犯罪的解释力的方向不同, 却阐释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社会规范和传统价值对于犯罪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走在预防犯罪、惩治犯罪的路上, 我们不仅要从犯罪者群体中获取造成犯罪的直接原因, 更要挖掘这些因素背后的社会力量是什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犯罪。

参考文献

[1]曹立群, 周愫娴.犯罪学理论与实证.群众出版社, 2007:42.

[2]乔治·B·沃尔德等著, 方鹏译:《理论犯罪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第104页.

[3]乔治·B·沃尔德等著, 方鹏译:《理论犯罪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第105页.

[4]庞德著, 沈宗林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 1984.

[5]特拉维斯·赫希著, 吴宗宪等译.少年犯罪原因探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

8.再论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 篇八

关键词:理论范式;社会学;概述

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1-0142-02

黑格尔认为“哲学史并非外在于哲學的,哲学史的本身就是科学的。因而本质上就是哲学这门科学”[1],这句富含方法论意义的论断对于我们重温社会学理论多少给了一个理由。如果社会学的历史从奥古斯特•孔德1839年在其《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里提出“社会学”这一新词算起,也有170年的历史了,这期间,无数的社会学家提出了各自关于“社会”的理论假设,并且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理论流派和观点。这些分类之中最具影响力且广为人们接受的就是按照范式对各种理论进行划分的方法。

一、“范式”理论

“范式”(paradigm)这个概念是美国科学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他1962年出版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之中提出的。但他对“范式”的概念从未作过精确的定义性解释,综合各方面的观点,学者们认为库恩所称的“范式”,可以理解为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在理论和方法上,它是科学共同体所具有的“模型”或“框架”;2.在心理上,它是科学共同体所共同的信念;3.在实际操作中,它是科学共同体所具有的起点、语言及教育内容[2]。范式实际就是研究立场,它意味着共同体成员围绕特定学科或专业领域建立起来的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取向、共同的研究范围甚至共同的技术。但是,范式作为科学发展的逻辑并不等于理论本身,艾尔•巴比曾说:“范式”指的是一般框架或视角,字面意思就是看事情的出发点,它提供了观察生活的方式和关于真实实体特性的一些假设。相比之下,理论只用来解释社会生活特定方面的系统化的关联性描述。因此,理论赋予范式真实感受和明确的意义,范式提供视角,理论则在于所看到的东西[3]。“范式”概念的提出,在社会学领域,社会学家们批判地继承了“范式”理论,首先,修正了库恩所认为的范式的不可通约性,他认为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范式是非此即彼的。其次,瑞泽尔提出可以在三个层面上使用“范式”这一概念:1.把“范式”用来区分科学家共同体或者区分不同学科,如物理和化学;2.用来代表某一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如社会学的经典时期和现代时期;3.用来代表同一时期、同一领域内亚科学家共同体[4]。并且他认为最后一种是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使用方式。由此可见,社会学理论的范式是社会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的知识假设。其中包括社会学家的基本价值前提、所研究主题的意向、用以描述和分析这一主题的概念选择、为观察和调查而对具体现象和问题的挑选,以及在分析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5]。

二、国外社会学理论家们对于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分析

随着“范式”理论被全面地引入社会学,社会学理论家们都纷纷开始运用这最新的工具来反思社会学理论。他们运用“范式”考察社会学理论,大概得出了三种不同结果:社会学无范式说、社会学单一范式说和社会学多范式说。乔纳森•H•特纳是一个社会学无范式论者,他认为,范式这一概念要求过高,如果按照库恩的要求去衡量的话,现代社会学没有任何理论在严密性、精确性和确定性上足够构造一个抽象概念和定律的范式,以及已经检验的研究发现的范式[2]。而社会学单一范式论者却认为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是一种范式的科学,比如在社会学的初创和发展阶段,绝大部分社会学家都是以所谓“主体—客体”、“个体—整体”、“宏观—微观”等二元叙事为主题来研究传统社会是如何向现代社会变迁的[5]。相对于前两种论调而言,大多数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多重范式的科学。其中就有最早提出社会学多重范式说的弗里德里希,也包括最有影响力的美国社会学家瑞泽尔。瑞泽尔将社会学中各种流行的理论划分为三种基本的不同范式:社会事实范式、社会释义范式、和社会行为范式。它们在范例、主题意象、方法和理论上都各有不同。社会事实范式关注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变迁,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及影响。该范式在整个社会学的发展历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度成为“科学”社会学的代名词。这主要归功于孔德所倡导的实证主义和涂尔干所推行的社会学主义,帕森斯、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也功不可灭。这一范式发展出了奠基于自然科学理性原则基础上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他们希望能够以与自然科学相似的客观性和可测控性要求来进行社会研究。社会释义范式认为社会学研究主要是去理解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个人行动的主观意义,以及这种意义对行动者和社会现实的影响,它既是人文主义的,同时又是微观的。这一范式源于德国的学术传统,在经典时期有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在韦伯之后,胡塞尔的现象学通过舒茨的《社会世界的现象学》影响了美国社会学界,直接孕育了现象学社会学。另外,美国自己创造出的纯粹的社会学理论还有加芬克尔的日常生活方法论和符号互动理论,都属于社会学理论的社会释义范式之列。社会行为范式也具有自然主义和注重客观性的一面,但其主要目的不是理解社会结构或社会事实,而是理解社会行为及决定或影响社会行为的内外部因素(前者如本能或需求,后者如赏罚这样的刺激或环境因素)。这一范式最早是在心理学中获得发展的,它在现代时期的代表人物在心理学中是斯金纳,在社会学中则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大师霍曼斯。它们都从个人层面出发,将社会事实还原到个体的心理或行为层面,寻求社会行为甚至社会结构的解释。这种个体主义的立场既是社会行为范式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它与社会释义范式的基本区别所在。

三、对于瑞泽尔三重范式理论的扬弃

瑞泽尔的划分与人们在学理上的常规认识一致,同时也与社会学中的现实相仿,因此提出以后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并成为一段时间内社会学理论研究中一种新的分类“范式” [4]。但是,这一分类模式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忽视了社会批判理论。瑞泽尔的分类基础是不同理论在有关社会现实的性质的基本假设方面的差异,而社会批判流派恰恰在这方面显示了与上述三大范式的区别:即它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否定。这一取向的社会理论家们认为,事物的本质存在于对现实的否定或批判之中[4]。另外,早在瑞泽尔之前,哈贝马斯已经提出了一种与瑞泽尔略有不同的社会学范式构想,我们可以认为在其理论体系之中,批判的知识即社会批判范式。如此,在瑞泽尔对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探讨之外,哈贝马斯提出了社会批判范式。周晓虹教授正是注意到这两点,对瑞泽尔的理论进行了修改并且拟定图1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他的这一范式的建构是以两对理想类型分别作为横轴和纵轴的:宏观—微观;自然主义—人文主义。他主张将宏观—微观、自然主义—人文主义视为两对既有一定的区隔、同时又互为过渡的“连续统”,这样就不至于认为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他认为“宏观—微观”涉及社会学家对人性和社会秩序及相互关系所持的态度:主张社会学应该将宏观过程的研究放在首位的学者,会认为社会秩序是制约人性或人类行为的突生现实。而主张社会学应该将微观过程的研究放在首位的学者,则认为社会秩序或社会结构是人性的“复述”,或者说是由人类行为建构起来的。而“自然主义—人文主义”涉及社会学家们研究人性与社会秩序时的基本策略和研究路径。主张自然主义方法的学者,将社会事实或人的行为视为物,因此在他们眼中社会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为此,有的自然主义社会学家将物理学或生物学视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也有的自然主义社会学家力求将自然科学和包括社会学在内的社会科学都统一起来,因为他们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是受着某种客观的规律支配的。最后,主张人文主义的学者,认为人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有着本质的不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人能够将意义或价值附着在其所遇事物之上,因此,我们可以将社会现实或社会秩序视为是由人的有意义的行为建构起来的[4]。这样,周教授实际上认为社会学有四种理论范式(图1,图2)。

四、对周教授所建立模型的一点修改

周晓虹教授认为,经马克思并且由法兰克福学派所发扬的社会学体现了十足的批判特质,因而把“社会批判范式”单独作为一种范式提了出来,并且把该范式同瑞泽尔的其他三种范式一起进行了讨论,使得人们对社会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清楚、全面[6]。而在1998年,澳大利亚社会学家马尔科姆•沃特斯在其《现代社会学理论》一书中,运用了“主观的—客观的”和“个体论的—整体论的”两组理想类型划分出了建构主义、功利主义、功能主义和批判结构主义四种社会学理论的类别,他的这种分类方式,给了我们启发:正如有学者在对周晓虹教授构建的这一模式进行评价时所指出的那样,“宏观—微观”的关系更多的是从研究对象方面来说的,这样,根据范式的基本思想,研究者不但可以从整体主义的立场来分析宏观的对象,也可以去分析微观的对象,因为“整体主义—个体主义”恰恰反应的是研究者的理论立场,而范式首先表现的就是研究者个人的理论立场和看待问题的出发点[6]。所以,该学者建议应该把“宏观—微观”这一对理想类型改为“整体主义—个体主义”,就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历史上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基本思想。这样,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新的关于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分类模式(图2)。

如果研究者站在整体主义的立场,并且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应该像自然科学那样尽量去追求客观,那么这种理论就属于社会事实范式;同样的办法,我们还可以区分出来社会行为范式、社会批判范式以及社会释义范式。

当然,一种新的理论分类模型并不是说要对已有的社会学理论进行更改,也许它只是给人们更加深入、细致、全面、透彻的把握这些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或者说工具罢了。

参考文献:

[1]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林闽钢.论社会学危机的内涵:社会学中的库恩主义思潮评述[J].学海,2000(2).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文军.论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危机及其整合[J].天津社会科学,2004(6).

[6]李怀.也论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整合——简评周晓虹教授[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6).

上一篇:写看海的作文800字下一篇:夏日清凉2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