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写字教学

2024-08-29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写字教学(精选8篇)

1.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写字教学 篇一

浅谈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是小学教学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普通教育的水平,而且也影响到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因此,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还要教给他们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以往那种教师讲,学生学;教师写,学生抄;单调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复存在了。那么如何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呢?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以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更为重要。

1、采用直观的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单凭教师的讲述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具体。如在教学时我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错的地方用红色粉笔标出,再配上多媒体的演示,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图象、动听的声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2、游戏激趣

在识字教学中,能否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这是识字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令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因为低年级识字量大,课时紧,教师要想在一堂课中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学会,的确很难完成。根据低年级学生顽皮、活泼、好动的特点,又喜欢游戏。把游戏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课堂上教会孩子识字方法

1、形象记忆法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如教“哭”字时,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一点,老师可以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她哭的样子,老师指出“哭”上两个口表示眼睛,一点是哭的眼泪。这样,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会漏写这一点了。在教学“轻”的时候,学生就意外的自己找到了识字的技巧——他把工上面的想成了货物,工人用车搬货物就更轻了,瞧!多聪明的学生啊!接下来就有好多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发现,我相信这些学生想忘记这个字都难了。

2、猜谜识字法

学“碧”字的时候我就编了一个谜语: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石头上说悄悄话。这个谜语利用了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心理编的,这样学生就高效率地记住了这个生字。如“午”也可采取类似的方法: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无头,时间正是日当头。

3、顺口溜识字法

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4、找规律识字法

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寻找规律的方法。

5、故事识字法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 望”字时,我给孩子们讲了个小故事:从前,有个小王子,他的妈妈死了,他很想念妈妈,人们告诉他妈妈到月亮上去了,于是他常常抬头望月亮想妈妈。同时教儿歌“王子望月望、望、望”。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记住。

6、用比较法识记。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了多数,因此掌握好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将对今后提高生字的识记效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教学时,要将汉字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识记。如教学“青、请、镜、睛”,告诉孩子们“青”是声旁,所以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后鼻韵母ing, “请”跟语言有关,部首是言字旁,“镜”是金属,部首是金字旁,“睛”是眼睛,所以部首是“目”旁。运用这种方法能使孩子牢固建立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有效地提高识记效率。

7、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他们这种热情,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玩”字时,有的孩子用“元”字加“王”就变成了“玩”,有的孩子用“王”加“二”再加“儿”;学习“挂”,有的说把“蛙”的“虫”变为“扌”,有上说“扌”加两个“土”等;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

8、生活中识字,课外阅读识字

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因此识字教学也应该是开放的,不只局限于课堂,我们要运用好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我们要让孩子们主动认识出现在身边的字,如:学校的标语,街上的广告牌、店名,食品上的名称等。我们可在班上开展“读故事讲故事”活动,既扩大了识字量,丰富字词积累,又培养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及时巩固,防止学生识字回生

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识字回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因为遗忘的进程是在多种因素下产生的。如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等。为了避免学生识字回生现象大量发生后难于补救,要适当控制识字速度,不要过分贪多求快,适当控制学习程度,尽量避免低度学习和过度学习,学后及时复习巩固。总之,只要我们多去探索,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去挖掘汉字中的奥秘,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

2.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写字教学 篇二

1 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学习

小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 因此可以安排一些饶有趣味的动手、动口的游戏,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身边的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也许就是很好的计算素材。如每个学生都有学号, 让学生随意说出自己的学号, 要求另一个学生想出一个算式, 结果就是那个学号。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练习的过程。这种参与性很强的学习方式, 学生很有积极性。在看似游戏的过程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进行计算复习, 提高了计算能力, 而且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 增强了信心, 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另外, 还可以利用多种游戏形式使计算教学更具有趣味性、更具魅力。 (1) 开火车。低年级练习口算的时候, 大多会采取开火车的形式。“开火车”练习面广量多, 且富有童趣, 小朋友们都非常感兴趣, 参与性很高。学生在玩的过程中, 既获得了玩的乐趣, 又使知识得到巩固, 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更加喜爱数学。 (2) 组织比赛。孩子们总是非常要强, 不论做什么, 都想争个第一。教师便可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善加利用, 使单纯而枯燥的学习变得富有激情和活力。例如, 在学习了整数四则计算以后, 我便在班级里组织了一次计算比赛。在比赛时, 学生们个个信心十足, 以平时十倍、百倍的仔细检查着自己的试卷;成绩出来以后, 成绩好的学生春风得意, 而那些失误的学生是懊恼万分, 只恨自己当时没有再认真一点检查。

2 讲清算理, 揭示规律

在计算教学时, 要让学生弄清算理, 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这样, 计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低年级学生直观思维占主导, 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促进思维发展, 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 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 方能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计算能力的提高也就有了切实的保证。在计算8+6的教学时, 我没有停留在算法多样上, 更没有让学生“喜欢哪种方法, 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而是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算法相通的地方, 都是通过凑十来达到口算的目的, 使学生懂得这种题目通过“看大数, 拆小数, 先凑十, 再加几”的方法口算, 这种“凑十法”的口算策略同样适用于后续学习8加几、7加几的进位加法, 因而这种策略的优化其潜在价值巨大。“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进行9加几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请出小棒一起来学习, 在学生自主动手操作中优化得出凑十法, 为后面继续学习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 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 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 通过类比同化新知, 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比如, 想加算减、口诀求商等都是学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来进行继续学习的。再如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要讲清楚, 让学生理解透彻, 他们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方法计算。课堂上,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之法。同时, 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几种算法,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时对“多样化”进行“优化”, 寻求简洁、容易、快速的方法。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交流, 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 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 做出合理的判断和价值评价。为了使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 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 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 领悟法。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 , 可让学生在摆一摆 , 画一画, 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 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 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 (2) 对比明理法。如:二年级学习三位数加、减法时, 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 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 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 鼓励学生多动嘴说, 说一说算理, 说一说想的过程, 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 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3 加强训练是途径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训练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如万以内的加减法, 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 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 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 注意用0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 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明确为什么练, 练什么, 要求达到什么程度,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打好基础。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 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 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 围绕重点, 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 持之以恒, 逐步达到熟练。凑整的训练一定要加强, 如 :74 +26 =100, 63 +37 =100, 252 +748 =1000, 25×4 =100, 125×8 =1000等, 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 判断、凑整的能力。这些要求到了中、高年级也不应忽略。同时要加强乘、加的口算训练, 如两位数乘三位数176×47, 当用7去乘被乘数的十位时 , 还要加上6×7进上来的4, 所以7×7+4这类的口算必须在教学之前加以训练。除数是 两位数 , 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 试商是难点, 如果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不过关, 试商就困难。估算能力不强, 试商也直接受到影响。

总之,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话说, 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 就必须得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 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摘要: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 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在目标定位上提出了新要求, 更注重让学生体验计算在生活中的意义, 并能运用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关键词:数学,计算,学生,游戏,学习

参考文献

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写字教学 篇三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

一、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对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图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合适他们而他们亦感兴趣的图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此,要对拟推介予学生的图书加以甄别,既不能内容较深,语句枯燥,又不能简单肤浅,令学生读之无益。总体而言,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原则:1、思想健康;2、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3、有趣味性; 4、注意阅读的广度。

其次,应在学校内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可通过在学校组织针对阅读的集体活动,如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并能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二、合理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

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的阅读提供指导,就必须了解小学生的特性。小学生都是儿童,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因此,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

(一)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发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令语文学习通过文字阅读的形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

(二)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作为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首先,从体裁上,低年级安排儿歌等浅显的儿童读物,中年级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其次从时间上,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读物;最后,要注意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指导学生指定阅读计划,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其个性、兴趣、知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令其能阅读与学生相得益彰。

(三)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荀子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因此,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

(四)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创新精神阅读能让学生积累,而积累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必须知道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创新精神。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可鼓励学生提出与书中不同的见解,或者解决书中或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以谦虚的心态从书本中探求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有所选择地扬弃。在阅读中,会对一贯的、公认的模式、结论提出异议的阅读能力其实就是学生的一种求异思维的体现。经常性地进行这种“过滤”阅读,对他们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允许孩子在品评、质疑时的这种超“文本”的现象。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看法才得到真切地表达,感悟得到真实地提高,思维得到真正地发散,才真正得到阅读的最终目的。

4.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写字教学 篇四

1、正确理解语文学业评价的公平发展理念

语文学业评价中的公平发展理念,主要是指过程公平。公平发展评价理念的主要指导理论是多元智能理论:第一,智能的多元性。第二,智能的差异性。第三,智能的发展性。因此,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多元评价标准,智能面前人人平等。在实际教学中药平等地对待每一种智能,每个学生才有可能受到尊重。

(2)创设多元活动场景,让每个学生享受生活的乐趣。

(3)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发挥每个学生的智能。

2、在语文学业评价中体现公平发展理念

(1)恰当选择评价的方法。根据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和小学生语文学业质量的评价目标,在测查中,可以通过几个“结合“予以实施。一是笔试与面试相结合。二是分项与综合相结合。三是平时与阶段相结合。四是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2)采取民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师评价学生。主要包括学习兴趣的评价,课堂表现的评价,作业质量的评价。

第二,教师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对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自我评价,然后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其次,在知识与技能考察后让学生根据口试或者笔试题型得分、失分情况进行自我总结,然后同学之间相互找一找错误的原因,指出今后应注意的问题,怎样去改进学习方法。再次,在学习过程中定时冉学生回顾并和同学交流自己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体会,相互评价在学习上的投入、收获及不足等,养成良好的学习反思习惯。

第三、开放式的测评方式。一是笔试采取自选难度评价。二是取消期末考试。平时的形成性评价,不论是口试还是笔试,都可采取“过关制“,期末成绩以单项合计,根据单项过关的成绩分为不同等级。

5.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写字教学 篇五

福和希望小学:匡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探索的时间,还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合作的机会和方法。讨论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课堂讨论不仅能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自我探索的过程中,而且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思考的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讨论的作用,根据教学需要采取多种形式

(一)同桌讨论

同桌讨论,是一种最方便最常用的讨论形式。对于一些独立思考有点难度,但又不需要更多的人参

与讨论的问题我们常采用此种形式的讨论。

(二)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中用得最多的一种。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在小组讨论中控制的成分会越来越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小组讨论。

(三)全班讨论

全班讨论经常用在上面两种讨论形式之后。同学们经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之后需要进行全班交流和汇报,此时就需要进行全班讨论。通过全班讨论可以使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思路。讨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补充、鼓励争论,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共同努力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灵活地组织学生讨论

(一)讨论可以突破教学难点

学习数学唯一的重要方法是“再创造”,但是单凭学生自己是远远不够的,要靠集体智慧才可以创造

奇迹。特别是在突破教学难点上最能体现出来。如: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中,商中间有零的情况学生最难掌握。于是我在出示例题后先让学生自己试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这时学生就会出现不同的意见:①714÷7=12②714÷7=102③714÷7=120„„,接着一场激烈地争论开始了。通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使学生深刻的认

识到:当除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时商就写在哪一位上,如果不够除,要用“0”来占位。

(二)讨论有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掌握 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是要求人人都掌握的。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都是前人总结的经验,但是这些知识必

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研究和学习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处设置讨论加强同学间的交流是必要的。

例如,第五册数学教材中“象形统计图”的一个重点学习内容就是认识图例并且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地图例。在课的开始我们先复习了一个图形代表一个物体的象形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增加物体的数量使学生发现:一个图形代表一个物体不能满足需要了,此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讨论、研究,大家想到了一个方法:用一个图形代表多个物体。学生在深入的讨论中把重点内容深深地印在头脑中,形成了自己的经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讨论可以扩散学生的思维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在课上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质疑,如果学

生提不出疑点,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质疑。这样做不但能使学生灵活的掌握知识,也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学生能够根据年历或以某个闰年为参照判断出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时我提出:“如果没有年历,也没有任何其它条件,你们能不能直接判断出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展开了积极、深入地讨论。一段时间后,同学们总结出:用某一年的年号除以4,如果除完后没有余数,说明这一年是闰年;如果除完后有余数,说明这一年是平年。最后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1900年是闰年吗?为什么?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研究。”通过这样的讨论,不但扩散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变得比较灵活,运用起来也会感到轻松,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学生们在相互交流、相互辩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很容易完成教学目标。同时能增大课堂教学信息的反馈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讨论,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这样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点拨讨论中

出现的问题、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还可以向其他小组传播有关信息,激励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激起了组与组之间的竞争。

(二)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

设计好讨论的问题是开展有效讨论的关键,问题过浅,没有讨论的价值;问题过难,学生无法讨论;

问题过散,学生难以把握;问题过大,学生无从下手,难以弄明白。因而讨论的问题要具有思考性、多因素性,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我给每个四人小组都准备了几个不同的四边形,其中包括两组对边都不平行的四边形、两组对边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然后展开小组讨论:对这几个四边形进行分组并且说明分组的标准。通过同学们的积极动脑、激烈的讨论,最终出现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即⑴分成两组: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②其它的。(2)分成三组: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②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③没有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对于学生们的这两种分组方法我都给予了肯定,根据上面的分组情况同学们很容易的就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同时能够准确的掌握其特点,从而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三)指导好学生讨论的方法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讨论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好讨论应有的功能。作为教师要精心地给予学生指导。

首先,要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我不仅给学生提供说的空间,而且还坚持不懈 的鼓励学生敢说、爱说,善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能与同学们一起分析、判断、争论等等,从而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其次,指导学生学会吸取他人意见。对别人的意见应该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从而进行判断、选择和改进,同时检查和修正自己的见解。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间的关系。有的同学采用的是测量的方法: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去量一量1平方分米里面有几个1平方厘米。结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有的同学利用单位换算的方法:1分米=10厘

米 10×10=1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在这种讨论中,学生思维得到沟通和互补,体现了合做学习的互补性。

(四)及时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

6.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写字教学 篇六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阅读和写作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关联,写作的素材、词语运用都源于阅读中知识的积累。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忽略了二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并没有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这对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将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来论述如何提高习作指导的有效性,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习作指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知识、收集素材以及学习写作技巧的有效手段,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角,还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写作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可以自然的将二者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将阅读知识自然的运用到写作当中。本文中,笔者将通过介绍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的本质,阐明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的目标,进而提出几点解决办法。

一、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的实质

从年龄阶段划分,习作可以分为小学生习作和成人习作。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要求学生将想要表达的事物通过文字进行阐述出来就可以了,只要阐述清晰,让读者明确内容所要阐述的意思即可。而成人习作,需要在明确意思的基础上,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进行修饰,要求先将文章的主线确定下来之后,载选择有利于表达主线思想的素材。由此来看,小学习作具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是,缺乏修辞手法,语言多为“流水账”的形式,不能给读者美的感觉;其次,文章结构过于简单,读者在阅读时,对于文章的意思一目了然,没有悬念,容易降低读者的兴趣;再次,文章过于注重叙述事物,而忽略情感因素;最后,文章主旨不明,读者找不到阅读的重点。以上所叙述的几点不足,与学生的知识积累有直接的关联,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的时候,要明确小学习作指导的本意,注重学生习作能力的积累和提升。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指导的策略

(一)仿写阅读教材中得唯美句子

小学生所用的语文教材中引取的文章,皆文质兼美,其写作的方法都具有一番独特的韵味,文字生机勃勃,有的选材精当,有的构思奇特,有的刻画鲜活,所以这些都可以用来作为学生练笔的模范,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阅读时独具慧眼并且发掘文章的可仿点,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增强语言的运用能力。比如,在《桂林山水》一文中,其在第二自然段运用对比衬托及排比的修辞手法叙述了漓江水所具有的“静、清、绿”三个特点,可以对此进行公园、校园及其他所见之景的练写。总之,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运用,首尾的呼应描写,环境描写的衬托,这些经典片段均可仿可借。

(二)鼓励学生对阅读教材的留白部分进行补充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发现,有很多的文章都会在结尾的部分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思考。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可以加以利用,让学生对留白部分用自己的语言结合文章进行填充。好比在《穷人》这篇文章中,桑娜对丈夫说她已经把孩子抱回家了,到此课文戛然而止。孩子将会有怎样的命运?桑娜和丈夫带着这个孩子在往后的日子中又会遭遇些什么?种种问题无不牵动读者的心。在进行教学时,老师就可以告诉学生,根据故事发展的主线进行补写,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也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

(三)针对情感饱满的文章引导学生写读后感

“情动而辞发!”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情动处也是妙笔生花时。《最后一头战象》大家一定不陌生,一篇无比感动、引人深思的动物小说。故事主角大象嘎羧,它凭吊战场,所具有的悲壮情怀,无不让人为之动容。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问他们该如何用合适的语言对嘎羧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进行歌颂与赞美?许多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具有丰足的令人感叹的人文蕴含,教师要借阅读激起的情感,给学生一个抒写的时空。

(四)引导学生保留文章主旨改写文章体裁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会针对很多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学习,以此丰富学生的知?R储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文章的主旨内容,写一遍作文,要求必须对体裁进行更改,不可以用原文体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倾尽所有的知识储备,进而提升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1.古诗转换为记叙文

古诗,以其精炼的语言,跳跃的思维,唯美的意境为主体,当我们把它改为记叙文时,它的意境将会通过记叙、描写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做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并且可以让学生结合插图想象一首诗描绘的情景,会使学生更能身临其境。

2.编写课本剧

将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的文章改编成课本剧,既能再现文本情景,促进课文阅读,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营造艺术气氛,培养创造才能。在这种形式的读写训练中,应指导学生充分想象每一个角色的形象、性格特征,选择适宜的文章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对课文适当加工,转换为独具特色的剧本,另外像《赠汪伦》等这样的古诗也可以改成课本剧。

3.对课文选择不同人称进行改写

比如,学习一篇以第三人称为形式的课文后,就安排一个改写练习,用第一人称进行介绍。这样的改写练习,使学生投入到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既有效地巩固了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又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知识,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这些宝贵的知识资源,将其与习作指导相结合,使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强化习作能力。小学时期是学生写作能力逐步养成的时期。因此,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合理设计教学计划,将二者有机的结合,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后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7.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写字教学 篇七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语文教师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并要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样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但心灵纯洁、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个性。

孩子们都希望被表扬,表扬会使他们更加自尊自荣。因此,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而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我在处理时更是十分慎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还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低年级时,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懂得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在教高年级语文时,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性质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连贯地得到落实。

二、思想教育要体现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教学中的满堂说和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不但不能激起学生兴趣,反而会使他们厌恶。只有把知识与趣味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达到较好的效果。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首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处理德育和教学的关系,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体,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阶段性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意组织活动的实际性,长期坚持,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思想教育体现绿色批评的魅力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会感觉到现在的孩子自以为是,对学习越来越厌烦,即使做错了事,也听不进老师的批评,表现出很强的逆反心理,由此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师生愈加难以沟通了。试问:这是谁的过错呢?

“爱之愈深,责之弥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存在不足之处是在所难免的,教师采取批评或严厉的点拨教育方式在实际教育中也不失为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但是要切记批评委婉化、幽默化、具体化、效果化,应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让孩子们在不失自尊的情况下,在朋友式的交谈中,意识到错之在、错之害,引起心灵的震撼,受到良好的熏陶。反之,批评若如暴风骤雨,损害到孩子的自尊,孩子出于本能自然产生反感、抵触情绪去维护自己那所谓的尊严,这样就不利于交谈和教育,不可能触及孩子的灵魂,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不利于教师的自身形象树立,最终影响到师生关系,危机孩子的身心健康。

时代呼唤绿色,教育渴望绿色。时不我待,何不改变暴风骤雨般的怒斥,在批评中引入绿色,使批评的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呢?绿色批评方式的教育创新、实施,不失是改变学校师生现状,促进师生之间产生共鸣,使孩子受益、老师受尊敬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使我们的批评教育满园翠绿,充满魅力呢?

1. 使教师宽容、豁达化。

我们要用一颗宽容和仁爱的心看待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失误、过错和不足。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发现一个男同学拾起一块砖头想砸另一位同学,他及时制止该违纪行为后,宽容地从听话、守时、正义、知错四个方面看到孩子行为积极的因素,并为此给这位学生四颗糖果以示对孩子良好品质的奖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后人称道。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采用“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说明书”三种方式豁达、宽容地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使做错事的孩子受到正面教育,在以后的道路中受益匪浅。陶行知先生和魏书生老师的成功教育无不在于有一颗宽容、豁达的心,一颗尊重、理解学生的心。所以这些带着满眼绿色的宽容和豁达的“批评”,使得桀骜不驯的孩子驯服,变得懂事、乖巧,使得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面前得以充分展示。

让我们用爱、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学生,让学生们在“绿色批评”的细雨下成长,使师生之间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理解;少一点失望,多一份亲切;少一点苛责,多一份信心。让我们的孩子不再自卑、恐慌、失望,取而代之的是自信、镇定、充满希望,显得朝气蓬勃。

2. 把行为艺术化。

记得我在念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位年轻而又漂亮的女老师,一次她刚到教室门口,一只畚箕迎头就从门头砸在身上,全班哗然,继而鸦雀无声,捣蛋的那名同学目瞪口呆,心里忐忑不安,想着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谁知,只见那位漂亮的班主任眨眨眼睛,弹弹衣服,什么也没讲,就接着讲课了。她用自己的沉默、宁静、宽容教育了我们,使我们懂得了时间的重要、调皮的无知、豁达的高贵。自那以后,那名犯错误的同学,一改往日的调皮捣蛋,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8.浅议小学语文课如何进行写字教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方法例谈

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小学低年级的写字教学已被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不容置疑,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普遍在如何写得漂亮、美观上要求较高,却忽略了低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发展水平。那么,如何来优化写字教学,切实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呢?

一、注重笔画的指导

中国汉字是靠一笔一画地组合起来的,它线条优美,结构严谨。在初指导学生时,选定课本中较有代表的又比较简单的生字作示范;依据字中各种不同的笔画,认真的指导,就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等各个环节。竖画中的重露、悬针,就连什么时候写重露什么时候写成悬针以及点的几种写法都一一向学生讲清楚。选定一个字就利用黑板做示范,并巡视课堂,手把手指导,哪怕一个点,点在什么位置都不随意放过。撇捺的收放,间架结构等在字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讲结构时,可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把字的偏旁部首进行比例分配,学生运用田字格本子书写练习。这样哪怕一堂课只练习三、五个字,只要学生掌握了方法,效果是不错的。

二、多种措施加强写字训练

1、在观察的基础上指导写。在学生动笔之前,首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字的结构,看这个字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的大小比例怎样,并记住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使学生心中有字。

2、心中有形。要求学生在书写汉字的时候,脑海里出现这个字的边线轮廓,并以此想象字形的特点,或从整体的字形中想象生动有趣的画面,从而达到整体认识汉字形状的特点。

3、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字的规律。课堂上特别要重视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字的规律,并运用规律举一反三。如上下结构的字下半部分要稳,要托住上面等等。这样经过指导,让学生闻一知十,从而培养学生的写字迁移能力。具体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分析字的结构,弄清一个字各部分之间的比例。从把字的各部分的位置摆正确。把它各部分的位置摆好,就能把字写工整。观察其实就是让学生读帖,观察每个汉字的间架结构、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每个笔画的写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要突出“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一、二年级要求学生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就是要让学生按要求执笔,按规范保持坐姿,即我们常说的“双姿”。要学生动笔就“认真写”,教师还要训练让学生放弃对橡皮的依赖,到了写字环节,学生就主动地将橡皮收进文具盒中,做到写一笔就成一笔。由于学生的年龄小,保持良好双姿时间特别短,教师要不惜花时间、不怕磨嘴皮子来矫正不正确的双姿,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开设写字或书法课程,提高写字技能

开设写字课,四到六年级开设书法课程,教给学生写字和练习书法的方法,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规律,使所写的字匀称美观。教师可以采取部首钓鱼成字、对号入座法、词组抽签法、改错字竞赛、书法打擂、挂图猜字等富有情趣的方法,来训练写字技能。

五、交流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儿童的好胜心、荣誉感极强。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我一般采用板演、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的写字作业。不仅展示优秀作业,还从一些写字基础不太好的学生的作业中挑出一些写得好的字加以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真正感受到写字的快乐,为写好字增添力量和信心。交流评价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在欣赏评价中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六、搭建多彩成长舞台,体验成功快乐

写字无疑是一件单调且反复的活动,小学生的兴趣不持久,耐力也易消磨。每天的写字练习,会让其感到枯燥无味。在写字教学中,激趣成功才是真的成功。批改写字本时,可以开展夺红旗的活动。老师在写得好的字旁边画上一面小红旗或画一个小圈,看谁的红旗最多。学生收到作业本时,总是很高兴地看看自己的红旗数量,然后一脸快乐。定期开展写字、手抄报比赛,进行纵横向比赛。既与同学比,也与自己过去的字比,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写得好的张贴在班室内,让大家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请写得好的同学参与黑板报的书写,或者可以当老师的小助手在黑板上写字,学生的写字兴趣便会逐步提升,并且保持极高兴致。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写字教学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以写字教育为突破口,进一步带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把写字教育的触角伸向各学科,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紧密联系实际,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上一篇:生活因幸福而改变下一篇:关于优秀初中班主任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