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春之声》教学

2024-06-16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春之声》教学(共11篇)

1.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春之声》教学 篇一

5、灰雀

一、知识点:

(一)字词

1、会认6个生字:搜、桦、胸、脯、婉、渣

2、正确读写“搜集、郊外、散步、白桦树、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一遍、不敢、或者、严寒、可惜、低头、肯定、果然、诚实”等词语。

3、积累四字词语:欢蹦乱跳、自言自语

4、短语积累:婉转地歌唱、肯定地说、诚实的男孩

5、多音字组词:散:sǎn(散文)、sàn(散开)

6、反义词:肯定——否定、仰望——俯视、严寒——酷暑(炎热)

7、近义词:可惜——惋惜、婉转——委婉、肯定——一定(二)重点句:

1、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2、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他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3、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三)重点段: 第1、2自然段。

(四)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借助字典扫清读书障碍。将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有困难的地方要反复地读。在你想提醒同学注意的字的下面画三角号。

2、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词典理解词义。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默读课文,标出你喜欢或者是触动你的地方,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有疑惑的地方用问号标明。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1.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3.板书课题。

(二)初读(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说说“敢”应该注意什么?(右面是“反文”不是“又”)。说说“胸”应该注意什么?(右边半包围的结构里不要少写一竖)

5、书写“步”、“搜”。先教师板书,然后让学生书写,同位检查。

6、多音字“散”用两种形式组词。

7、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议读

1、小组讨论交流不明白的问题,互相解答。组长记录下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全班交流、师生解答。

2、教师归纳整理出本课的切入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除此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段,写感受。

4、引导学生交流:

[1](1)学生读找到的句子: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2)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在讨论中可以从三个方面了解灰雀非常惹人喜爱。①外形色彩艳丽,胸脯是粉红的和深红的。②它们“欢蹦乱跳”,动态活泼可爱。③在枝头唱歌,说明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所以这三只灰雀非常惹人喜爱。

(3)让学生抓住“粉红的”、“深红的”、“欢蹦乱跳”把灰雀可爱的样子读出来。可采用指名读和齐读的方式训练学生朗读。

[2](1)学生读找到的句子: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他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2)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让学生画出能表现列宁喜欢灰雀的词语:“每次”、“都要”、“仰望”这三个词语来体会列宁喜欢灰雀的情感。从“经常”一词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关心和爱护。(3)指名读这句话,要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3](1)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3)教师用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找遍了”一词中体会列宁发现灰雀不见了以后那种焦虑、担心和惋惜的心情。

(4)指名读这句话,要读出列宁的焦虑、担心和惋惜。

[4]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由,列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5]出示填空题:

(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后,指读并思考:那只灰雀到底飞回来没有?(2)让学生读相关的句子。(倒数第三自然段里)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果然”。(理解“果然”可分三个层次。首先通过查字典让学生说出果然的字面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果然在句中的意思,然后理解“果然”表现了小男孩什么品质。板书:诚实)(4)让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5)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观察列宁和小男孩的表情,并描述图意。

(6)教师启发学生理解小男孩“低下头”,列宁“微笑”蕴含的意思。(小男孩低下头,表明他仍为自己把灰雀捉回家的错误而羞愧;列宁“微笑”表面上是由于灰雀又飞回来了,实际上是由于小男孩改正了错误。“微笑”说明列宁不仅喜爱灰雀,更喜爱诚实的孩子。)

(四)拓展读:

1、积累背诵描写灰雀的句子。

2、找列宁的故事读一读,阅读其他名人的故事。小摄影师

一、知识点:

(一)字词

1、会认10个生字:摄、基、媚、突、鞠、躬、吩、咐、胶、社

2、正确读写:高尔基、突然、按照、吩咐、立刻、人行道、照相机、大量、摆弄、准备、胶卷、一辆、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

3、积累四字词语:阳光明媚

4、短语积累:阳光明媚的早晨、杂志社的记者

5、多音字组词:当:dàng(停当)、dāng(当时)卷:juǎn(胶卷)、juàn(考卷)

6、近义词:立刻——马上(立即)、突然——忽然、打量——观察

7、反义词:经常——偶尔、哭——笑

(二)重点句

1、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听的吩咐坐下。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

2、高尔基赶紧站起来,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3、“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三)重点段: 第7、10、15自然段

(四)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借助字典扫清读书障碍。将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有困难的地方要反复地读。在你想提醒同学注意的字的下面画三角号。

2、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词典理解词义。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默读课文,标出你喜欢或者是触动你的地方,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有疑惑的地方用问号标明。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我们齐读课题:小摄影师。(板书课题)

(一)初读(检查预习)

1、读课文:每人一段,开火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指读生字:摄读shè(不能读成niè)

3、说说“媚、躬、吩、咐、胶、社”这些生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熟字加偏旁)

4、书空“辆”(左边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或“竖”)

5、多音字“当、卷”用两种形式组词。

6、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议读

快速浏览课文,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梳理找出切入点。

1、切入点: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

2、学生默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写写批注自己的体会。

3、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再全班交流。

4、引导学生交流:

[1](1)学生读找到的句子: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让学生圈出表现高尔基动作、神态的词语,思考回答这些词语体现了什么?(3)学生找到并交流:“拿报纸”、“按吩咐坐下”,“侧过脸”,“微笑”,所有这些细节都反映出高尔基积极配合孩子的工作。特别是“很久很久”,表明在这样长的时间内高尔基没有厌烦,反映了他对孩子怀有极大的耐心。

(4)让学生同位俩演一演当时的情景,一人当小男孩,一人当高尔基。体会高尔基的耐心,对孩子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语速不要太快,耐心地读。(5)交流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棒。

[2](1)学生读句子:高尔基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2)让学生思考、同位讨论:这里为什么要强调“大声喊道”“孩子,回来” 呢?(3)学生交流出:它反映出高尔基想帮助孩子,但又担心孩子听不见的急切心情。要大声地读,急切地读。

(4)找一生读后,评价,再读,直到读的急切为止。

[3](1)学生读句子: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2)让学生抓住“很忙” 和“一定”两个关键词语思考:为什么高尔基不愿见记者却非常想见到小男孩?

(3)让学生交流出:可见高尔基对媒体宣传自己并不关心,相反,对于这个少先队员却非常重视。反映了高尔基关怀下一代、爱护下一代的崇高品质。(4)让学生重读关键词语,表现出高尔基对孩子的爱。

5、深入理解课文,探研文章的思想感情

分角色朗读课文,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很大的特点是对话很多。从人物的对话中,你们体会到什么? 高尔基喜爱小男孩。

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

(四)拓展读

1、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并背诵。

2、续写故事。

7、奇怪的大石头

一、知识点:

(一)字词

1、会认8个生字:著、巨、陨、坑、秦、域、遗、震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巨石、恐怕、大坑、卧倒、悄悄、躲闪、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流域、纪念、遗迹、研究、成果、震惊。

3、积累四字词语:严严实实、转来转去

4、积累“ABB”式的词语(如:孤零零)积累“AABB”式的词语(如:严严实实)

5、短语积累:著名的地质学家、孤零零的巨石、很深很深的大坑、突兀的大石头、平整的土地、巨大的石头、遥远的秦岭

6、多音字组词:藏:cáng(捉迷藏)、zàng(宝藏)

7、近义词:著名——闻名、遗迹——遗址、兴趣——爱好、平整——平坦

(二)重点句:

1、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呢?

2、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

3、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4、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三)重点段: 第九、十自然段。

(四)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借助字典扫清读书障碍。将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有困难的地方要反复地读。在你想提醒同学注意的字的下面画三角号。

2、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词典理解词义。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默读课文,标出你喜欢或者是触动你的地方,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有疑惑的地方用问号标明。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四光为什么会对一块大石头产生兴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检查预习)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研究、震(zhèn)惊

4、书空“藏”和“卧”。

5、多音字“藏”用两种形式组词。

6、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议读

快速浏览课文,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梳理找出切入点。

1、切入点:李四光是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来历之谜的?

2、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写写感受。教师在引导学生交流的同时,板书解密的过程。

(1)先提出疑问: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呢?

(2)请教老师、爸爸后,再次提出疑问: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

(3)思考: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4)出国留学: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5)考查、解秘: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6)研究成果其地位: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3、小组交流读后感想,全班交流。

4.抓住“终于”、“遥远”“许多”等词语重读体现李四光这一研究成果的伟大。引导学生体会李四光是怎么提问的。体会李四光善于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对别人的解答不轻信,不盲从,刨根问底,具有不找到正确答案誓不罢休的执著精神。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5、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四)拓展读:

1、积累感受深刻的句子。

2、读有关李四光的故事。

8、我不能失信

一、知识点:

字词

1、会认1个生字:释

2、积累短语: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守信用的孩子、甜甜地笑

3、多音字组词:教:jiào(教师)、jiāo(教书)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订阅过《儿童时代》这本杂志?哪位同学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最早的创办者是谁?(宋庆龄)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检查预习).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组词读“解释”的“释”。

4、多音字“教”的两种组词形式。

5、读通课文。

(三)议读

1、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

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讨论: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爸爸 妈妈 宋庆龄

到 教

伯伯家 小珍

c.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d.别人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让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e.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学叠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样劝说,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2、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3、分角色朗读

1.布置任务: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进行比赛。

2.各小组安排角色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她父母亲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3.请三至四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4.同学评议,推选出优胜组。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拓展读

读有关写宋庆龄的文章,或者是写诚实守信的文章。

8、我不能失信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三、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课后分析:

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原本我是设计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但在教学中仅仅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有些单薄。所以第一教时我在课本剧表演上多用了些时间,而用了一节班队课让孩子针对“庆龄这样做对不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如果时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进行身体力行的设想,学生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春之声》教学 篇二

《我爱广东》这一课是选自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校本教材生活语文课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爱广东》第三课《我爱广东》的第二课时。本课通过认识欣赏广东省几个城市的旅游景点来学习生字词: 环境优美,并用我爱____ 造句,让学生知道广东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广东的情感。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中度智障六年级学生,他们通过低年级学习, 能认读简单的词语,可以表达简单的句子,但词汇量贫乏,对词语的理解还是依靠图文对照的形式。

【设计理念】

1.生活化。将字词句的学习与生活联系,增强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2.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景色图片的观察来了解哪些地方美,并引导、总结什么是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注重学生个体内心的真实体验。在欣赏各地景点时,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去游览,并找出自己认识的、漂亮的图片,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

4.培养学生初步利用电脑搜索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词语———环境优美的意思。

2. 能用 “ 我爱 ___” 来进行表达 。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利用电脑搜索图片与视频,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能力以及与小组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广东省几个主要城市的主要旅游景点,激发学生热爱广东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读理解词语环境优美,能用“我爱____”来进行表达。

【教学难点】

理解环境优美的意思,并能运用。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适用】

课件分教师用和学生操作两部分,教师制作博客网站http:// blog.sina.com.cn/u/3580134777提供给学生课堂上搜索游览。

多媒体课件主要流程用Activ Inspire制作,课件运行的硬件是能运行中文Windows98以上操作系统的多媒体计算机。为了使课件充分发挥其性能,要求屏幕分辩率为800×600,24位以上真彩色。 软件采用全中文界面,全部使用鼠标操作,简单灵活。

教师用课件部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引导部分:引导学生通过点击城市名认读词语来达到复习导入的目的。新授部分:通过引导学生点击地图上的城市名进入相应城市旅游景点来观察、感受、领悟词语环境优美的意思,并会用“我爱________ 来”进行正确的表达。巩固检查部分:通过学生在白板上自己动手组句、读句来达到巩固的目的。学生课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在广东地图上找出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城市,并分别点击进入教师设计的主题网页页面。第二部分是句子练习部分。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2. 复习导入

出示广东省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认读词语找出广东省有哪些城市。(学生通过点击地图来认读词语,达到学过的词语会运用的目的)。

教师:广东省是一个漂亮的地方,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广东省的一些城市去游览。

3.学习新知

(1)感受

指导学生在自己小组的电脑课件广东省地图上找出广州,并用鼠标点击进入教师博客广州白云山景点介绍页面。

引导学生在网页上欣赏白云山风景照片,并说说看到这些照片的感受。

教师:你可以用一个你知道的词语来形容你此时的感受?(学生会根据自己欣赏后的感受来真实表达,尊重了学生的真实感受, 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两个词来告诉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指出并说出觉得哪些地方漂亮?(每个学生欣赏的角度不一样,所以会有不同的感受,每个学生都可以指出自己心中认为漂亮的景色图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学生的主导性。)

教师归纳学生指出的山、水、树、草、花等,并总结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环境。

教师:今天我们用一个新的词语来形容看到的风景:环境优美(板书)

读词语[集体读、个别读(读词读开火车游戏)]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指出心中认为漂亮的地方,教师归纳、总结,让学生把抽象的词语直观化,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引导学生读词语,让学生集体读、个别读,老师纠正学生发音。

(2)领悟

教师:我们刚才游览了广州的白云山公园,现在我们再走进珠海去看看。

引导学生在电脑上找出珠海,并点击进入珠海渔女像网页页面。

教师:大家来到珠海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珠海渔女像,各小组去看看吧。这次老师有个任务给大家。

给学生布置游览任务: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游览后的感受,并用爱来说一个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游览网页。

教师:珠海渔女像这个地方怎么样?我们用今天学到的词语怎么来表达?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理解环境优美的含义。

教师:你们想去这个地方玩吗?如果用爱来说一个句子,你怎么说?

教师在引导学生有了直观感受后说出句子:我爱珠海。

(3)学生分组自主学习

教师:我们生活在哪个城市?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深圳去游览吧?

引导学生通过电脑自己进入深圳景点介绍网页页面 。

教师给三个小组布置不同任务 。

第一小组:指出自己认为的环境优美的景点图片 。

第二小组: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游览后的感受 。

第三小组: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读一读。深圳是一个__ 的城市, 我爱___。

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起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4)内化学到的知识

引导学生欣赏英德国家森林公园的视频,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广东省还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下面老师带同学们走进英德国家森林公园去游览吧。在游览过程中可以说出你自己的感受。

(智障学生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可能会有些累,精力也不能太集中,给学生播放视频,通过声、光、色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欣赏视频的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引导,让学生自己说出心中感受,从而达到学生对词语内化和运用的作用。)

(5)引导学生总结

教师:我们刚才通过电脑搜索欣赏了广东省几个城市的旅游景点,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用句子表达:我爱广东。(板书)

4.巩固

(1)三个小组的学生在电脑上读词语,并组句,教师指导。

(2)每小组选一名学生在白板上读词语并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

(3)分给三个小组字卡,组成句子,并展示。

5.总结延伸

3.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春之声》教学 篇三

( ) ( ) ( ) ( )

( )中 ( )断 ( )疑 灵( )

二、请选择合适的拼音、汉字或词语填空。(7分)

1. 削( )弱 河畔( )

2.谦 歉 燥 躁 费 废

( )意 ( )虚 ( )水 浪( ) 干( ) 急( )

3.陶冶 陶醉 增加 提高 展示 显示

(1)( )能力 ( )风采

(2)法布尔整天( )在昆虫世界中。

(3)好的文章能( )人的情操。

三、请按要求写成语或诗句。(13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安然无( ) ( )断丝连 ( )负盛名 风( )雪压

顶( )立( ) 低头( )节 能( )善( ) 守望相( )

用画“ ”的词语写一句话:

由画“ ”的词语我想到了 、 等带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2.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6分)

(1)浮云终日行, 。 (2) ,春生江上几人还?

(3)春风又绿江南岸, 。(4) ,行人临发又开封。

(5)秋风杂秋雨, 。 (6)自在飞花轻似梦, 。

四、请根据提示写句子。(6分)

1.眼前的情景让我深受感动。(换一种说法,使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强烈)

2.根据“欣赏”一词不同的意思写句子。

欣赏:A.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B.认为好,喜欢。

(1)

(2)

3.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缩句)

4.根据带点词的提示补充句子。

(1)如果同学们勤查字典, 。

(2)我们上课不要三心二意, 。

五、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课文《梅花魂》,其中“魂”指的是 ,“梅花魂”指的是 。

2.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没有 ;一类是 ,有 。( 选自《鲸》)

3.“夹丝网防盗玻璃”,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也可以采用。(选自《新型玻璃》)

六、阅读与感悟。(22分)

(一)仔细阅读课文片段,轻松完成练习。(8分)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梅花魂》节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欺凌( ) 秉性( )

2.文中连用四个“愈”,写出了梅花 的特点。(1分)

3.当读到“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时,我不由想起了 、 、 等人。(3分)

4.外祖父这段话告诉“我”要做 、 、 的人。(3分)

(二)认真阅读课外短文,轻松回答问题。(14分)

天鹅的见解

一匹骏马在湖边饮水;一条鲤鱼在湖里吹气泡;一只雄鹰在湖面上空盘旋。

雄鹰一会儿直冲云霄,一会儿滑翔,不屑一顾地对骏马和鲤鱼说:“天空广阔无比,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多么快活呀!”

骏马毫不示弱,绕着湖边转了一圈后说:“我既可以日行千里,驰骋疆场,又可以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悠闲地散步,我的生活其乐无穷。”

鲤鱼一会儿钻到水里,一会儿浮上水面,摇头摆尾地说□□我住在水晶宫里非常安全舒适□你们谁能比□□

一只天鹅飞来了。它对大家笑了笑说:“我习惯在天空中飞翔,在陆地上散步,也喜欢在水中游泳……这些地方都不错,我们都用各自的方式在自己适应的环境中生活,何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呢?”

听了天鹅的话,雄鹰猛地钻进了云霄;骏马红着面孔撒蹄就跑;鲤鱼则一下子躲到水底……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的意思。(2分)

各执一词:

其乐无穷:

2.给短文的第四自然段方框内加上标点。(2分)

3.初读课文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读完短文,得到的答案又是什么?(2分)

问题:

答案:

4.短文中的角色有: 。你印象最深的角色是 ,它喜欢的生活方式是 。(3分)

5.找出描写雄鹰、骏马和鲤鱼神态的词,用横线画下来,并说说你从中看出了什么?(2分)

6.每个人对“快乐”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读了短文,你对“快乐”有什么独特感受?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3分)

七、语言表达。(5分)

考试的时候,你的同桌有一道题不会做,想叫你给他看看答案,这时你该怎样拒绝呢?

八、习作百花园。(30分)

4.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春之声》教学 篇四

教学反思

陈祥悦

一、“阅读”的层次要清晰

把教学感受深刻、有创意、效果好或失败的课例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的喜人变化如实准确地记录下来,并分析、研究这些案例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具体教学问题。在教学第三段时,由于是三年级的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状况,我调整了教学的内容。在充分理解“人们为燕子作了什么?”这一问题后,进行感情朗读指导时,大胆地鼓励学生去正确评价他人。在评价他人和自己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并通过自己的朗读呈现出来。但是,在今天的展示课中,由于是四年级的学生,在第三段的理解上,层次不够清晰。应该是“自读──交流──再读──展示读(评价)”的过程,而在实际课堂中,将“学生的交流”与“学生的再读”进行了两次,这没有必要,并且没有起到深入理解的作用。因为学生在第一次交流中,已经是十分充分了。所以“读”的层次显得不是很清晰。

二、抓住闪光点,推动教学进程

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说过:“对于我,作曲是一种灵魂的表白。”音乐,是一门心灵的艺术,语文教学,是一门塑造心灵的学科。它们共同打动人心灵的东西便是“情”。善于“抒情”、“煽情”的语文老师,会使他的语文课堂魅力无穷。当我们在课堂上用心灵去拨动孩子的心灵时,我们的课堂中就会流淌出音乐般美妙的旋律。这是我要追求的语文教学的美、美的语文教学。

当然,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死”的,而课堂上的学生是“活”的。有时候,我上课上考虑的只是教案、环节、过程。其实,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状况,应根据课堂上生成的情景,推动教学的进程。视学生的学情,一边上课,一边调控、创造、发展、适应。对学生各方面发解得越充分,教学的主动性就越大。这节课一下,有的学生就对我说:“老师,你上课真有激情,整个身心和课堂融进去了。”、“你的过渡语是这样的自如,对学生的评价很有针对性,具有个性化的语言,让学生有发展,让我们听得有意思,不疲劳。”其实,这也是我们平时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整合课程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把课改专家的思想转化为教学实践,产生的良好的效果。只有平日里有了丰厚的积累,才能让一节语文课上得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师生共长。

5.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春之声》教学 篇五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口语交际

围绕本组的专题,此单元安排了以“我们能做点什么”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有关这次训练,教材在本组的导语、综合性学习提示中已经作了相关的说明。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意在使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效迁移,结合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收获、体会,让孩子们与同学就家乡的环境保护进行探讨和交流。(具体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交流:你调查的是哪一方面内容?采用什么方法?你在自己的调查中有什么发现?你了解到周围的环境受到哪些污染?污染原因是什么?你能根据自己的调查用数据、图片或其他方法进行说明吗?改善家乡的环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你通过本次调查有什么收获呢?)

2、习作

本次习作,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要求学生结合前面的综合性学习来写,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本次习作,我们可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指导。(1)、激发习作兴趣。教师可以承接前面的综合性学习巧妙导入,如,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是否愿意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写一写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感受或想法;大家在口语交际课上交流了自己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收获、体会,是否愿意把交流的内容写下来。(2)、选择习作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在口语交际中哪些同学(包括自己)的哪些内容表达得具体,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然后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从中选择习作内容。(3)、鼓励孩子们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由说到写,把在口语交际中交流的内容写下来。学生可以借鉴本组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比如《翠鸟》抓住了所描写对象的特点、《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语言朴实,叙事生动清晰,揭示的道理深刻。引导学生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

3、我的发现

教材中列举了两组句子,学生在读完每一组句子之后,都会有所发现,但是,所发现的内容会因学生不同存在着差异。最简单的是每一组的第二句比第一句词句多;二是每组的第二句是比喻句,这是从修辞的角度来发现;三是每组的第二句比第一句表达得更具体、形象。

在教学中,我们要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发现,使其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表达方式的多样,不断鼓励、启发学生运用这些规律,试着使用有新鲜感的词句,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样。教学中不必给学生讲有关修辞知识。(适当讲解也是应当的,有助学生今后的学习。)

4、日积月累

这部分包括“读读认认”和“读读背背”两部分内容。“读读认认”,安排的是一组反义词语,学生通过这一组内容的学习,既可以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生字,又可以借助反义词学习新的生字,同时积累反义词语。可以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认读,同桌互相检查,教师指名认读字音和朗读短文。注意“浊”读翘舌音,“罪”读平舌音、“廉、贪、偏”为前鼻音韵母。(上一单元已对反义词设计了针对性学习,可联系上一单元来学习。)“读读背背”,安排了古诗佳句,目的是积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五组诗句,只要求读读背背,诗句的意思一般可不讲解。(建议提供给学生全诗,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课下积累。)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5、展示台

“展示台”作为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延续,安排学生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专题,就其所获得的综合性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展示。教材中列举了几种成果:保护环境的标语牌、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保护环境的手抄报。这三种形式仅是教材所举的例子,不同地区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实际情况,有所增减,积极创新。全班学生可以共同商讨成果展示的方式,也可以分小组讨论确定,不管采用何种形式,教师都应该详细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为有困难的小组提供帮助。设计理念:

1、东营市地处胜利油田腹地,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四处林立的井架支撑了持续的经济发展,却破坏了环境,我们市又是如何来应对的?只有让孩子走出去,才能感受到。

2、《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结合课标,本次作文着重让孩子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感受,不拘形式,让孩子自由发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3、语文的学习重在积累,日积月累内容适当安排了拓展。学情分析:

东营市地处胜利油田腹地,油田的开发和建设为我市及至全国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注入了蓬勃动力,但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对环境的破坏„„,东营的天不再那么蓝,东营的水不再那么清„„,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东营市开展了“三网建设”,并初见成效。这些,孩子们并没有亲身感受到,只有让他们走出校园,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他们才会对环境保护产生共鸣,才会增强孩子们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我们的孩子缺少的正是这些„„ 学习目标:

1、用实践代替教师的说教,让孩子们学会谈体会,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孩子们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2、让生活作证,用事实说话,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性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前准备: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收集有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建设提前一至二周开始安排。)

2、结合“展示台”中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以“保护环境的标语牌”、“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保护环境的手抄报”、“保护环境的黑板报”„„等不同形式展示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课时安排:

3课时(其中口语交际、展示台为1课时、习作1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 语 交 际(展示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语言引述: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了,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看到家乡的环境,你们有什么感想?让我们首先进行一次的展示会,把所有的收获与大家分享,好吗?(课前给每个小组设定不同的主题)

各组首先把要展示的标语版、手抄报、建议书等张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二、在小组内交流:

1、就同一主题小组成员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2、小组成员整理本组材料。

3、推举代表,小组成员就本组的调查主题准备进行全班交流。

三、全班展示:

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1)以“家乡的环境”为主题,结合本组的展示台内容首先进行充分讲解。(2)把事情过程说清楚,把了解到的情况说具体。

(3)讲的时候要有感情,把本组对环境保护的看法讲出来,使听的人了解情况、受到感染。(4)其他同学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听众,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5)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可在同学发言完毕后做补充。(6)各组代表发言后,其它小组可提问。【设计意图】:明确要求使学生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发言习惯及认真有礼貌的倾听习惯。

2、师引导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它组一样的不重复说。(1)小组轮流展示。(鼓励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个性化的展示,如文字、图片、实物或表演等形式。)

(2)小组之间互相观摩,“代言人”要向其它小组做集中介绍。

(3)每位同学都要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展示,感受、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并准备对每个小组的展示情况进行评价或提出问题。

3、多方评价,深化主题 通过各组同学评议:本次交流展示活动中哪个小组表现比较出色?(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A、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B、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设计意图】:口语交际课的评价目的在于反馈情况,推动语言表达的发展。师生用发展的眼光来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可以鼓舞学生语言表达的勇气。在交流中,才会轻松地交流,才会表达各自独特的意见、感受、体验,从而才有可能出现个性化的语言,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四、总结、引导讨论

1、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教师可以适当讲一下我们东营市的“三网建设”工作。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2、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教师小结、延伸拓展:

希望同学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同学们课下完成。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A、拿出学生综合实践中制作的好的“手抄报”等,引导学生再认识。B、展示东营市在环境保护上的措施。如正在开展的“三网建设”。

2、根据习作提示,让学生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设计意图】:教师的任务不是硬性要学生怎么写,而是引导、启发,让学生在选材、构思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感受,自由抒发。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寻习作素材,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条件和广阔空间。因此本部分设计的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要求学生结合前面的综合性学习来写。

具体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 小组交流。

师:请大家把你自己的相法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2. 集体交流。

(1)指名上台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及时进行评价与指导。师:听了这位同学想法,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

师:你听得可真认真!是呀,刚才那位同学注意用上了咱们平时课文中积累的词句来说秋天,他多会学习呀!

(2)再找同学谈一谈,其他学生进行评价。(3)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指导。

教师抓住学生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孩子们自由表达。《课标》指出“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重在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师的有机指导,可使学生拓展思路、善于表达,为下一步“写”奠定基础。

三、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1.习作导入。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那现在请你提起笔,把你心中的想法写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别忘了用上咱们平时积累的词句,好吗?

2.开始习作。

学生根据习作要求,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见闻感爱自拟题目,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设计意图】:《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激趣:课件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看看从中发现了什么异同?

2、说说自己的发现:

(两句话表达的意思一样,但第二句加上作者的想象,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你出题让同桌来做一做,看一看能不能把他难倒。【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出题,就是为让他们去感受,同时也可使同桌之间共同提高、加深印象。

4、课堂小测:

提醒:有针对性的提问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加深他们的认识。【设计意图】:课堂上时时关注每一个孩子,让后进生也有展示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附:把句子变一变,让句子更具体、更形象。

1、炽热的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棵棵高大的白杨树挺立在戈壁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教师引述:我国的语言文字非常丰富、有趣,你读一读认一认这几组词有什么特点?

生汇报:意思相反

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特别是7 上生字。

3、把这些单音节的反义词变为双音节的反义词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清澈对浑浊)(廉洁对贪污)(功劳对罪过)(公正对偏心)(奖励对惩罚)(优秀对恶劣)(善良对凶恶)(勤劳对懒惰)【设计意图】:变式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这些字的理解,还可以增强记忆,并可丰富学生的语言,了解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

4、拓展:

A、前面我们已学过了意思相反的字词,你能记住那些啊?

如:动静、得失、吞吐、详略、攻守、进退、始终、呼吸、是非、爱憎

明暗、对错、软硬、真假、抑扬、起伏、昼夜、深浅、张弛、文武 B、你能快速把下面的题做一做吗? 给这些词后面再补充两字,组成新词: 动静()得失()

吞吐()详略()

攻守()进退()

始终()呼吸()

是非()爱憎()【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准确的搭配词语,丰富学生的语言,了解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

(二)读读背背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

4、教师适当原诗,适当讲解诗句的意思。(给学生发放资料,对学的余力的同学提出要求提出要求。)

【设计意图】:语言的积累很重要,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对子的特点。给学生一定的自读时间,让学生读准、读熟并背出。

6、抄写诗句,注意认请字形,把字准确。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源远流长,学习语文,语言的积累很重要,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课下把读认的字会写会认,读背的诗句能够默写,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读中的原诗背过。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清对浊 廉对贪

功对罪 正对偏 奖对惩 优对劣 善对恶 勤对懒

附:

相关链接、资料平台:

一、PPT课件

二、读读认认辅助资料:

1、课本P15(由意思相反的字组成的词)动静、得失、吞吐、详略、攻守、进退、始终、呼吸、是非、爱憎 方法:

(1)为了帮助理解、记忆,可以给这些词后面再补充两字 动静(皆宜)、得失(取舍)、吞吐(自如)、详略(得当)、攻守(平衡)、进退(两难)、始终(如一)、呼吸(均匀)、是非(不分)、爱憎(分明)

(2)拓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课外的积累,加深对这类构词方式的印象。明暗、对错、软硬、真假、抑扬、起伏、昼夜、深浅、张弛、文武

2、课本P31 清对浊 廉对贪 功对过 正对偏 奖对惩 优对劣 善对恶 勤对懒

方法:对这些单音节的反义词可以变为双音节的反义词去帮助理解、记忆(清澈对浑浊)(廉洁对贪污)(功劳对罪过)(公正对偏心)(奖励对惩罚)(优秀对恶劣)(善良对凶恶)(勤劳对懒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三、读读背背资料:

1、诗句解析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原诗为《送梓州李使君》,它描绘的是古木参天、杜鹃声声的森林景色;“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也是诗人王维的作品,原诗为《积雨辋川庄作》,它描绘的是夏日时节、白鹭黄鹂在水田、林木之间飞翔、歌唱的情景;“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是唐朝诗人王建的作品,原诗为《雨过山村》,它描绘的是雨中山村的景象,村路环曲、板桥横斜,小溪沿岸,则是翠绿的竹子,偶尔还从附近的茅舍里传来几声鸡叫,打破了小山村的沉静;“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原诗为《曲江二首》,它描绘的是蝴蝶在花间飞舞、蜻蜓在水面翻飞的夏日美景;“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是宋朝词人晏殊的作品,原词为《破阵子》,它描绘的是池塘美景,斑斑点点的苍苔分散在池边,树木枝间的黄鹂在欢快地鸣叫。这些诗句,不但展示出了由植物、山水所构成的静态画面,同时还加入了动物的活动,特别是一些小鸟的鸣叫,使诗句所描绘的整个画面动静结合,不但充满了缤纷的色彩,而且莺啼鸡鸣,让人在视听感觉的沟通、融合中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美。

2、原诗词

《送梓州李使君》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曲江二首》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四、检测题

第三课时检测题

(一)、把句子变一变,让句子更具体、更形象。

1、炽热的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棵棵高大的白杨树挺立在戈壁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反义词练习:

方法:把单音节的反义词变为双音节的反义词

(清澈)对()(廉洁)对()(功劳)对()(公正)对()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奖励)对()(优秀)对()(善良)对()(勤劳)对()

答案:

1、略

2、浑浊 贪污

罪过 偏心

惩罚 恶劣

凶恶 懒惰

6.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篇六

教学要求: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等5个生字。掌握“假”这个多音字。会写“落、荒、笛”等13个生字。认读“湿润、荒野、簌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荒笛罚假裳

2.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荒—谎

B.换偏旁记忆的字:笛—油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湿润:潮湿润泽。

荒野:荒凉的原野。

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段的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段(第3自然段~第5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段(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段(第7自然段~第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每一段讲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段。

A.教师指名读。

B.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湿润)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第二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7.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春之声》教学 篇七

一、内容的科学性

《太阳》介绍的是与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 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月球之谜》是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短文, 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 继而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 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 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在介绍月球知识的同时, 激发起人们探索月球和宇宙的兴趣;《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以“我”的一次上网经历, 介绍了网络的特点和作用,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果园机器人》以服务于丰收果园的机器人为主人公, 通过它能采摘成熟的水果, 介绍了电脑的相关知识。

二、结构的严密性

就篇章结构而言, 四篇文章的主要特点是清晰缜密, 逻辑性强, 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 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如《太阳》一文, 全文共有两部分内容, 一是介绍有关太阳的知识, 二是说明太阳与地球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有着内在的因果联系, 文章的叙述层次非常清楚:正因为太阳很大很热, 离我们又很远, 所以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 人类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再如《月球之谜》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 这几段文字以并列式的结构分别具体地列举了月球的不解之谜, 其中每个谜的提出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 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从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处。

三、表述的趣味性

四篇课文都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介绍科学知识, 文章或采用拟人法、故事法, 或用比喻法、描写法, 灵活多变, 趣味盎然。如《太阳》以羿射九日这个古老的传说为文章的开头, 吸人眼球, 引人入胜;《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不仅内容有趣, 角度新颖, 课题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章名为讲述上网经历, 实为介绍网络知识, 中间穿插“我”爸爸妈妈的讲解, 使得深奥专业的网络知识变得浅近且有趣。

四、语言的生动、准确、形象性

语言的生动、准确、形象是这四篇短文的又一显著特点。如《太阳》一文, 作者在介绍太阳时, 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分类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语言生动、准确、形象, 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月球之谜》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 渲染了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 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 而且与下文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在介绍月球的几种难解之谜时, 又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 强化了月球的神秘。

综上所述, 四篇文章就其内容、结构、表述、语言等方面都有着共同的特点, 是一组向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科普类短文。那么, 这类课文应怎样教学呢?仅谈三点建议:

一、把握教学目标, 落实教学重点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课程总目标的一段文字。我们认为, 这段文字对教学科普类短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贯彻和落实。此外, 就此类课文的教学而言, 笔者认为, 下列三项目标不容忽视:1.在课文学习中了解自然科学知识, 学习用联系的眼光看待自然界, 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2.学习、体会、借鉴运用文章的表达方法, 积累语言, 培养读写能力;3.加强思维训练, 渗透唯物辨证观点。进行适当的科学世界观的启蒙教育。总之, 在总体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以科学知识教学为重点, 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为出发点,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归宿, 学好、教好此类课文。

二、搜集相关资料, 拓展课外知识

教者在教学此类课文时, 可根据课文内容, 布置学生搜集、阅读、整理相关的知识资料, 拓展学生的知识。如教学《月球之谜》时, 课前布置学生围绕月球收集材料, 可以是月球的图片, 可以是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 也可以是描写月亮的诗句, 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增加学生对月球的进一步了解。

三、读、说、写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本组教材在内容、结构、表述、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将读、说、写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读———感悟表达效果。

这几篇短文, 在写法上很有特点, 语言优美, 文字流畅, 既浅显易懂, 又具体明了。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来体会、感受。如在教学《太阳》的第一自然段“有这么一个传说, 古时候, 天上有10个太阳, 晒得地面寸草不生”及篇末最后一句“一句话, 没有太阳, 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两句时, 教师可通过范读、领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句中恰当的停顿, 读出语气的轻重缓急, 以更好地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前句时可在“有”后面稍做停顿, 读“这么”时, 语气可稍重些, 之后语气稍变, 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读“古时候……”一段, 在叙述中给人一种神秘之感, 从而产生对太阳的好奇之心、对探究宇宙的浓厚兴趣。读篇末一句中的“一句话”、“没有”、“美丽可爱”等词, 要读得重些, 慢些, 以表示肯定的语气。

说———表达奇思妙想。

教学本组教材时, 应结合《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的安排, 借助口语交际中的示例和本组教材的学习,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以奇特合理的想象, 大胆地说出自己在发明创造中的奇思妙想, 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同时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写———训练综合能力

8.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篇八

()()()()()

lìshǐlǚxínɡ sànbùyǎnɡwànɡzhènjīnɡ

()()()()()

二、写出加点字的读音。(4分)

停当()转告()鞠躬()面包渣()

流域()陨石()婉转()摄影师()

三、组词。(5分)

郊()惜()诚()秦()社()

胶()借()城()春()杜()

四、照样子,写词语。(12分)

自言自语()()()()

严严实实()()()()

转来转去()()()()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8分)

一()摄影师三()灰雀 五()电车一()杂志社

两()照相机六()石头 一()朋友一()白发

六、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著名()喜爱()明媚()震惊()

七、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7分)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 说 一切准备停当

2、一定会飞回来 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 请让我进去吧

八、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6分)

一┅┅就┅┅ 无论┅┅还是┅┅如果┅┅就┅┅

1、()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应该向她道歉。

2、()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

3、()是凛冽的寒冬,()炎热的酷暑;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床练武。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天才在于积累。

2、世上无难事,()。

3、为()而读书。

4、任何成就都是()的结果。

5、()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9分)

闻鸡起舞

晋朝的时候,一个叫祖逖的青年,与好友刘琨住在一起。

一天夜里,祖逖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怎样才能为祖国效力呢?到了后半夜,他听到鸡叫的声音,受到启发,决心练就过硬的本领,报效祖国。于是,他提醒刘琨,两个人起床到院子里练习武艺。祖逖手执长剑,刘琨手挥大刀,认真的挥舞起来。从此以后,无论是凛冽的寒冬,还是炎热的酷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由于勤学苦练,他们的武艺都很高强。

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主要讲了晋朝青年()的故事。(3分)

2、“闻鸡起舞”的意思是。

我还能写出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至少2个)

。(4分)

3、用“—”画出祖逖刻苦练功的句子。(2分)

9.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小结 篇九

单元主题:保护周围的环境

5、翠

一、文章三中心。

本文通过对翠鸟(外形)、(动作)的描写,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同时教育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二、翠鸟的特点:

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

翠鸟的特点是从外形上和动作上两个方面来写的。翠鸟外形上的特点包括:颜色非常鲜艳,体态小巧玲珑以上外形上的特点都属于静态的描写。动作上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鸣声清脆;飞的速度极快,翠鸟机灵,它的反应特别迅速。

三、介绍翠鸟的颜色时写作顺序是:先写头,后写背上,再写腹部。

四、下面每组句子中,哪句写的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1、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第二句的好处:。“爱贴着水面疾飞”比“爱在水面上飞”更能准确、生动地体现出翠鸟动作轻盈、迅捷的特点

2、翠鸟离开苇杆,很快的飞过去。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

第二句的好处:a、“蹬开”比“离开”更具体,将翠鸟离开苇秆时的动作、神态、速度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b、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翠鸟的速度之快。

五、把课文中对翠鸟外型描写的语句抄写下来,认真体会作者的写法。

6、燕子

一、这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二、解释词语的意思

饥寒交迫: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气温骤降:气温突然猛烈下降。

启程:就是出发上路。

三、课文中心:

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四、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特别-----()

疲劳-----()

温暖-----()

舒适-----()

五、重点语句

1、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从上面的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这些词语,表明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内心的焦急之情,以及人们不畏恶劣天气拯救燕子的高贵品质。

2、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从“冻得通红、僵硬”“一点也不在乎”可以体会到贝蒂(不畏艰难,救护动物)精神。

六、泡泡语: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能够作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

理解:作为政府,能够下这样的命令关心一群遇难的燕子,的确难能可贵,因为这件事情与国家的其他大事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二、课文中心

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

三、词语解释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裸露:没有遮盖或遮蔽

四、重点语句体会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这里的两个“谁”值得特别注意,两个“谁”字连用,表明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拎”字,从字面上与“拿、带”一致,但为什么不可以换成后两者呢?这个“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非常随意的心态,它把人们那种把砍树没当作一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出来。

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两个“不断”,它们表明了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最后的省略号意味深长,它虽然省掉了文字的说明,但是比文字的说明更有韵味——对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这里的两个“不断”和一个省略号,动态地、含蓄地表明了“过度”砍伐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

五、泡泡语:我知道“大雨没喘气”的意思

这里的“大雨没喘气儿”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大雨连续不断、几天没停。

8、路旁的橡树

一、词语解释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二、橡树与哨兵的相似之处

1、它们都笔直地站立着;

2、哨兵守卫着我们的家园,橡树守卫着我们的生态环境。

语文园地二

一、会照样子写比喻句

二、积累反义词

清—(浊)廉—(贪)正—(偏)罪—(功)善—(恶)罚—(奖)懒—(勤)优—(劣)

1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篇十

餐桌上的变化

常听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的一日三餐,几乎每顿都是什么咸菜、萝卜干,最多还有家里种的蔬菜什么的,来个亲戚,至多也是买点豆制品,要想吃肉,那还得盼着过年。而如今,鱼呀肉呀都已经是家常便饭,来了亲戚,都喜欢到饭店热闹一下。

房子的变化

我看到过外婆家的一张旧照片,那上面的房子是一个土房,房顶上盖的是茅草,房子又矮又破,听我的老太讲过那时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曾经有一次刮台风,房子还倒了一面墙,她和外公躲在一张大桌子下面才没有伤到。到了后来,条件好了些,盖了瓦房。现在人们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好,到处可见的是宽敞明亮的楼房。

道路的变化

在以前,人们行走的都是土路,晴天尘土飞扬,身上全是灰;雨天泥泞不堪,身上全是泥。现在到处可见水泥路,即使是农村,也是村村通上了水泥路,无论是什么天气,人们出行都方便多了。

交通工具的变化

妈妈曾经和我讲过,她小时候家里穷,到20多里外的中学读书,全是走着去,只到上初三时家里才买了一辆自行车。后来工作了,买了摩托车。我小时候胖,妈妈抱着我坐在车上到外婆家,每次腰都疼得受不了。随着条件的好转,家里去年买了小轿车,无论到哪里都很方便。在车上,我们可以高兴地聊天,哼着欢快的小调,即便是很远的路,也不觉得累。

通讯工具的变化

以前,人们之间的联系只能靠邮局来传递书信,有时还出现遗失信件的情况,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现在,几乎人人都有手机,还可以在电脑上视频聊天,即便是远在天边,也仿佛近在咫尺!

11.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篇十一

1、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朗读。

2、概括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3、学习描写瀑布的表达方法,感悟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

教学重点:学习描写瀑布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描写瀑布的语段。

教学过程:

一、指导有感情朗读,思考课文主要内容。(10分钟)

指名读课文各自然段,读后评议是否读出文章的感情色彩。相机指导读法,再指名读或范读、领读,力求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来。

二、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3分钟)

同学们已经读了几遍课文,说说课文哪几段写了葬礼的情况?哪几段介绍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由胜转衰的经过?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及时点拨,总结板书。

一(1)举行葬礼

二(2-6)由胜转衰

三(7-8)葬礼过程

教师提示:本文的重点在第二段(2--6自然段)

三、带着如下问题,自读课文。(5分钟)

黑板出示:

1、塞特凯达斯瀑布原来是什么样的?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又是什么样的?用----画下来。

2、什么原因造成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枯竭?用﹏﹏画下来。

学生自读后,做好发言的准备,举起手来。

四、交流读后感想(15分钟)

1、学生围绕教师的问题自主发言,朗读自己找到的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2、教师在学生发言之后,适时投影有关的语段,引导大家讨论。

投影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原来,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的瀑布,的河水从悬崖上(),(),()。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的()面前,流连忘返。

这段话表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不仅通过所填的这些词语,正面描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还通过对()的介绍,侧面衬托了瀑布的特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描写瀑布的雄伟壮观,一要准确描写水流,运用“汹涌”、“咆哮而下”、“一泻千里”等词语;二要运用衬托手法,描写人们的.反映,突出瀑布。

板书:雄伟壮观

投影2:

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填空:

几年过去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再也见不到昔日的壮观气势了。它在群山之中无奈的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见到这样的情景,都失望地离去。

1、这段话运用了()和()修辞手法,描写了即将枯竭的瀑布的。

2、你能想象它真实的景象吗?

3、游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有那些感想?会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拟人手法。并通过描述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枯竭的情景和游人的反映,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描写瀑布能力。

板书:奄奄一息

投影3:

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但这雄伟的景观,竟然不辞而别。瀑布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乱伐,又造成了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的水量因此逐年减少。

1、这段话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的原因的?

2、请你用“‖”给这段话分层。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的滥用水源、乱砍乱伐,是造成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的原因,使学生受到节约水资源、爱护树木的教育。

板书:滥用水源、乱砍乱伐

五、再读重点语段,熟读成诵。(5分钟)

指导学生读好投影的片段。指名读,评议后再指名读,或者范读、领读,读得声情并茂,身临其境,争取会背诵。

六、总结心得(2分钟)

1、师问:同学们学了本文,思想道德上有什么收获?

引导巩固认识:节约用水、爱护树木。

2、师又问:描写瀑布景观上有什么收获呢?

引导学生巩固认识:抓住水流直接描写,结合拟人手法和衬托手法。

3、课文为什么把举行葬礼放到文章的开头,而不集中放在瀑布枯竭之后?

引导学生认识到:倒叙方法,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4、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3—5自然段

(2)课后习题4:描述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以及游人的所想所说。

板书设计:

特殊的葬礼

一(1)举行葬礼

雄伟壮观

二(2-6)由胜转衰——人类滥用水源、乱砍乱伐

奄奄一息

上一篇:2022年计生中心户长演讲稿下一篇:贵州大学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