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长在反腐倡廉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2024-10-23

公安局长在反腐倡廉建设会议上的讲话(通用8篇)

1.公安局长在反腐倡廉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篇一

这次反腐倡廉建设会议,是局党委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XX同志代表局党委作的工作报告,讲得很好,我完全赞同。希望各单位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切实增强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中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总结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新成效和新经验,科学分析了当前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深刻阐述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指明了方向。省纪委九次全会和司法部、省厅反腐倡廉建设会议对反腐倡廉建设工作都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有关反腐倡廉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和厅、局党委的工作要求上来,切实增强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全省监狱系统各单位党委注重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纪检监察部门较好发挥了职能作用,坚持从源头上防范治理,突出公正廉洁执法,为全省监狱工作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障。部署开展了“整风肃纪、反腐倡廉”活动,出台了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监狱执法管理、民警纪律作风建设及招标监督等一系列制度规定,防范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去年,全省监狱系统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认真发挥警务督察的作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和“廉政文化进监狱”活动,对《廉政准则》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进一步营造了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使党风廉政建设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反腐倡廉工作中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反腐败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就我省监狱系统来说,主要表现在:少数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一岗双责”的意识还不够强;有的领导干部在遵守《廉政准则》方面不够严格,在个别单位表现还比较突出;一些执法岗位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特别强调的是,少数民警依然体罚虐待罪犯,严重侵犯了罪犯的合法权益,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虽然我们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但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仍然制约着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成效;纪检监察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反腐倡廉工作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确保队伍政治合格的重要保障。个别单位、少数民警的违法违纪问题,其所造成的损害不只是我们整个队伍的形象,更是损害了党的监狱事业。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艰巨性,着眼长远和全局,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二、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大教育、监督和惩处的力度,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我省监狱工作良性循环发展常态化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宣传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做好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工作,要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构建更加有效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机制。各单位党委要不断加强对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把握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反腐倡廉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并切实负起领导责任,把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统筹推进,确保监狱工作开展到哪里,反腐倡廉教育就跟进到哪里。纪检监察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的责任,积极协助党委研判态势、谋划思路,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通过组织协调,抓沟通、抓全局、抓重点,整合部门力量和教育资源,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整体合力。政工部门要注重发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载体的作用,通过强化党章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结合实际把我们的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民警的自觉行为。要注重发挥法制部门在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近年来我省监狱系统一些违法违纪案件,相当一部分发生在执法领域,根子就在民警的法治意识淡漠,在培养法治意识、规范执法行为上,必须发挥好法制部门的作用。在今年的全省监狱工作会议上,省局提出了“法治统领、安全为先、规范管理、协调发展”的理念,用“法治统领”监狱工作,可以说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希望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抓出实效。我相信,做到了法治统领,我们的监狱事业一定会再上台阶,反腐倡廉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二)抓制度落实。从近年来我省监狱系统发生的一些违法违纪案件来看,不是因为我们缺乏相关制度的约束,而是因为我们已有的制度没有落实到位,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落实。不能否认,近年来同志们在抓制度建设上动了不少脑筋,想了不少办法,很多制度的设计都比较完善,但如果费尽心血制定的文件仅仅停留在文件上,没能很好的在工作中抓落实,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当前,我省监狱系统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覆盖了监狱工作的方方面面,总的来看,制度本身的廉洁性是好的,质量是高的。但是,制度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在监狱系统各单位存在的比较普遍,抓制度的执行是我们当前急需要做的工作,各单位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务必予以高度重视。在不久前省厅召开的反腐倡廉建设会议上,隆重表彰了一批“勤廉示范单位”和“勤廉兼优民警”,要注意发挥好他们的典型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广大民警讲规矩、守制度,营造事事、处处、人人按制度办事的浓厚氛围。在此还想特别强调一下“一个党委两个法人”管理体制的落实问题,党委书记、监狱长和企业负责人都要坚持在权责范围内、制度框架下开展工作,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和“一把手”“四个不直接分管”的制度,并按照制度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三)抓管理监督。反腐倡廉,监督是关键。监督是约束,更是关爱。我们每次大会小会都强调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有的单位的领导,在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上,特别是需要批评同志的时候,总是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信奉当老好人、做太平事。事实证明,做领导不敢大胆抓干部的管理监督,既是不尽领导职责,也是不关心同志,很难说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做好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首先要强化监督意识,这是一个党的干部起码的政治素养,要求我们既要勇于接受别人的监督,也要敢于大胆的监督别人。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面镜子,经常地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加以改正和纠正,对自己成长进步大有益处。其次是要落实监督措施,通过深化政务公开、狱务公开、财务公开,不断扩大监督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做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防微杜渐,防患未然。要抓好廉政风险评估,把握风险点,建立风险预警,完善预防措施,突出抓好财务、人事、工程和经营等重点领域的监控工作。三是要完善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充实纪检监察、审计、法制等部门的力量,加强对权力运行和制度执行的监督。要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等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上级纪委支持和协助下级纪委对其同级党委进行有效监督的机制。四是要加大信息化应用水平,逐步实行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的执法新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人为因素的干扰。

(四)抓案件查办。每个干部的成长之路都充满奋斗和艰辛,看到有的干部倒下去,我们也深感痛心和惋惜。但无论是谁,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一查到底,决不能姑息手软。在案件查处问题上,思想必须统一,态度必须坚决,旗臶必须鲜明。同志们一定要认识到,查案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本人不至于犯更大的错误,警示那些怀有不轨企图的人不再铤而走险。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作为纪检监察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整风肃纪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对消极腐败问题,要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过查处案件,切实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要加强和改进警务督察、信访举报和线索研判工作,及时发现一些苗头性问题,消除侥幸心理和违法违纪隐患。注重建立完善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调研分析和专项治理制度,注重加强重点领域案件的查处,落实好交叉协同办案、骨干人员领衔办案和办案人才库制度,建立纪检监察机构和组织人事、法制、审计、信访、财务管理等部门案件线索通报移送机制,完善重要案件督导督办机制。要加强上级纪检监察机构对下级纪检监察机构办案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健全办案责任制度,严肃追究那些有案不查、办案不力以及不依纪依法办案的行为。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要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纪依法严厉惩处。通过严肃查处那些违纪违法行为,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

三、确保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今年的反腐倡廉建设任务已经明确,下一步关键是要抓好落实的问题。全省监狱系统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要以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确保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一)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制度保证。全省监狱系统的各个单位都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把反腐倡廉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班子成员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局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协助党委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具体制度和工作规程,切实做到履行责任有目标,检查考核有标准,责任追究有依据,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健康顺利推进。

(二)要做好班子反腐倡廉建设工作。首先是要加强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不良作风是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源头,一个单位风气搞好了,就不会出大问题,如果风气搞坏了,迟早要出大问题。抓作风建设,特别是班子自身建设至关重要。就是抓住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源头。各级领导班子及成员要充分认识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努力在转变作风、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如果稍微放松警惕、放松自我要求,就有被金钱、名利俘获的危险,就会慢慢滑入违法犯纪的深渊。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党的纪律,带头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经常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决不能利用职权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任何不正当利益。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改进领导方法,加强领导艺术,做到班子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充分发挥每一个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凝聚大家的力量,营造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积极向上的氛围。要带头大兴学习之风,提高班子的履职能力,以便更好地团结带领干部职工推进我省监狱事业的发展;要带头树立真抓实干、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带头把自己臵于党组织和广大民警职工的监督之下,真心地欢迎监督,虚心地接受监督。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一个理想坚定、心怀高远的人,做一个品德高尚、清正廉洁的人,做一个同事敬佩、部下信服的人,做一个家属引以为荣的人,做一个回顾人生问心无愧的人。

(三)纪检监察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认真落实厅、局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各项部署,切实抓好反腐倡廉教育、监督和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等工作。要注重抓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组织开展经常性的业务知识教育和培训,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切实改变无力监督、不会监督等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现实问题。各级党委要切实为纪检部门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支持,各部门要对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要给予大力的配合。各级党委要更加重视、关心、厚爱纪检监察干部,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培养、交流、选拔、任用,加强对纪检干部多种岗位的使用和锻炼,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提高创造条件。对那些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纪检干部,该表彰的要表彰,该重用的要重用,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

同志们,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也即将在今年的下半年召开,做好今年的反腐倡廉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创新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成绩。

2.公安局长在反腐倡廉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篇二

一、充分肯定近年来全省畜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到省畜牧局工作一个月来, 与大家朝夕相处, 所闻所见我深切地感受到, 在老局长贾涛同志的带领下, 畜牧局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 有一种催人奋起的强大气场, 有这样几点切身感受和体会, 值得我们认真回顾总结、提炼升华和继承发扬。

(一) 畜牧业产业地位明显提升

畜牧业不仅是一个“有为”的产业, 也是一个“有位”的产业。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着眼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局, 先后作出优先发展畜牧业、三年攻坚、四年提升和实施“放心肉”工程的决策部署, 在全省上下巩固确立了畜牧业的战略产业地位。

(二) 畜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 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牧业经济的意见》等17个政策性文件, 构建了涵盖畜牧业产业链各环节的政策保障体系, 为畜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 畜牧业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全省畜禽养殖业产值和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双双突破1 000亿元大关, 肉蛋奶总产量突破400万吨大关, 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 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平稳、风险可控、态势良好, 连续10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四) 机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通过实施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了省、市、县三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 完善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畜牧管理服务四个体系, 稳定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畜牧兽医工作队伍, 落实了省、市、县、乡四级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技术支持所需工作经费, 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总体上说, 畜牧局虽然不是大部门, 但却承担大责任, 从事畜牧业工作, 在较高起点上更上一层楼, 风险不是小了, 而是更大了, 工作不是轻闲, 而是更难了, 畜产品质量安全、防疫安全、行业生产安全和草原防火安全, 像“四把刀”悬在我们头上, 让我切实感到肩上承载着沉甸甸的压力, 时刻不敢懈怠的风险, 提醒我们务必勇于担当, 有所作为。

二、科学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畜牧业重点工作

畜牧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 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对稳定物价具有重要的平衡作用, 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对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在更高层次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五大发展”、“六型农业”的总体部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全省畜牧业发展要以实施“放心肉”工程为主线, 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 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牧业, 用产业化模式发展牧业, 用现代化标准提升牧业, 用国际化市场引领牧业, 突出抓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促发展、精细化精深化加工提质量、品牌化市场化销售增效益、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保安全, 打造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畜禽生产加工基地, 推进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经济强省跨越转型。具体说, 就是要突出三个重点、突破三个难点、打造三个亮点。

(一) 突出三个重点

1、实施“放心肉”工程

实施“放心肉”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条。所说的安全是在发展中实现安全, 所说的发展是确保安全条件下的健康发展。要突出品牌培育、市场开发、良种繁育、龙头企业发展和质量安全监管, 实施工程化推进、标准化养殖、可控化生产、信息化管理, 加快推进“好肉”变“名肉”,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工程推进上, 要突出抓好5 000万头优质安全生猪、1 000万头肉牛、1 000万只肉羊、5亿只肉鸡和30万头奶牛等5个优势项目建设, 打造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 结合畜牧业发展实际, 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和系列精深加工, 配套发展饲料、兽药产业, 加快建立现代畜牧产业集群。

2、建设全省免疫无口蹄疫区

建设无疫区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战略举措, 是我省畜牧业参与国际领域竞争与合作的首要前提, 是实施“放心肉”工程的基础保障。要从全局高度、战略视野, 抓好六项重点工作。一要抓硬件建设。主要是加强兽医实验室、人工屏障、无害化处理、疫情监测、检疫监管等能力建设。二要抓软件建设。主要是制订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 对无疫区建设全过程实行痕迹化管理、档案化保存。三要抓疫病控制。主要是通过全覆盖、高密度的免疫来控制无疫, 动物卫生无缝监管来维持无疫。四要抓检疫监管。主要是实行全程可追溯管理, 建立稳固的人工屏障, 严防疫病传入传出。五要抓政策资金投入。要把无疫区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 建立省市县三级畜牧局长负总责、分管局长直接抓、责任处 (科) 室具体抓的工作机制, 确保无疫区建设开好头, 起好步。要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力度, 省里的总体原则是本级政府负责本级项目建设。各地要超前谋划, 不等不靠, 积极给当地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 主动协调发改、财政等责任部门, 最大限度地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建立起稳定、持续的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六要抓责任落实和督导检查。要强化目标管理, 做什么、谁去做、怎么做、什么时候完成, 都要落实责任, 明确措施, 保证进度。要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层层明确责任, 落实建设任务, 建立起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完整高效的行政推动机制和工作责任体系。要将无疫区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 设定明确目标, 分阶段、分年度进行检查、考核和总结。要建立督导反馈机制, 推行定点联系人制度, 划区包片, 定期进行自检自查、互检互查和联合检查, 工作突出的要表彰奖励, 工作滞后的要通报批评, 形成强大正能量, 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3、推进全产业链建设

在现有基础上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必须牢牢抓住养殖、加工、销售这三个关键环节, 在全产业链整体推进上寻求新突破。一要抓规模化标准化促发展。坚持政府扶持、多元投入、多方建设的原则, 调整政策导向, 整合国家规模养殖场 (小区) 建设、“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和省级畜牧业发展引导资金, 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家庭牧场和合作经济组织等, 自建联建千头牛场、万头猪场等高标准、大规模的养殖场 (小区) , 力争在生产能力、环境设施、管理和技术集成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提升优质畜禽批量供给能力。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 优先推广“农牧结合, 种养平衡”的“零排放”模式, 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二要抓大项目促转型。大项目建设是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从今年起, 每个市、每个县都要因地制宜, 着眼长远, 谋划好大项目建设,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指导、协调、服务”6字方针, 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好政策与项目对接、产品与市场对接、企业与基地对接等问题, 最大限度地整合产业资源, 集聚发展要素, 形成强大推进合力, 促进项目建设尽快达产达效。三要抓精细精深加工提质量。我省畜产品多以分割肉和熟食加工为主, 动物皮毛、骨血、内脏的利用率较低, 在生物制药、医药中间体等领域更是接近空白。全省生猪、肉牛、肉羊活体外销量分别占出栏总量的36%、40%和40%左右, “原字号”产品比重过大。这一问题不解决, 全产业链建设也就无从谈起。要大力发展精细加工、精深加工, 下功夫淘汰落后产能, 实现技术改进、产品换代、产业升级。四要抓品牌市场增效益。品牌就是生产力, 就是竞争力。要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 以发展“有机、绿色和地理标志”畜产品为重点, 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畜产品品牌。在进一步做大做响皓月、正大、华正等品牌的基础上, 鼓励支持企业围绕延边黄牛、草原红牛、长白山黑牛、吉林山黑猪、吉林梅花鹿等, 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知名名牌。要加强畜产品市场建设, 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畜产品市场体系, 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市场调控能力的畜产品交易市场和连锁超市。要大力发展产销对接、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 提升畜禽及其产品营销水平, 扩大“吉字号”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五要抓现代畜禽种业提品质。坚持“引育繁”相结合, 重点支持生猪、肉牛、奶牛、肉羊、家禽品种引进和改良, 突出抓好畜禽原种场和扩繁场建设, 加大草原红牛、延边黄牛等地方良种保护力度, 提高自主供种能力, 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二) 突破三个难点

1、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涉及到牧业经济兴衰、从业者生产经营成败, 既是工作重点, 也是工作难点。我们要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严格把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关。一要加强规模养殖场 (小区) 生产监管。从强化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入手, 建立规模养殖企业实名登记备案制度, 规范畜禽饲养环节管理, 完善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二要加强饲料兽药投入品监管。在继续加强饲料兽药生产、经营环节监管的同时, 重点加大对养殖环节非法添加瘦肉精、使用违禁兽药、不按规定执行休药期等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提高畜牧投入品全程监管能力。三要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按照国家要求, 强化对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辆的日常检查、交叉互检和巡查, 坚决取缔不合格奶站和运输车辆。以抗生素、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为重点, 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与监督执法, 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四要加强屠宰流通环节监管。按照国家要求, 去年, 省里将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正式划归畜牧部门。可以说, 我们的工作职能不断加强, 监管体系日益完善, 安全责任也随之加大。各地要以提高肉品质量卫生安全为核心,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 进一步加强对畜牧业生产、屠宰加工、储藏运输、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管, 规范畜产品流通秩序。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注水肉”、经营不合格动物产品等违法行为, 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同时, 要做好动物防检疫、人畜共患病防治和应急突发疫情的处置工作, 确保不发生大的疫情。

2、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是兽医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 监管难度大, 体系不健全, 要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切实研究好、解决好。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分级分类的原则, 逐步建立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支持动物饲养场 (养殖小区) 、屠宰场所配置与养殖、屠宰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落实养殖环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补贴制度, 落实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责任, 形成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长效机制, 妥善解决病死动物污染环境问题, 从源头上遏制病死动物流向消费市场, 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3、加强新型融资体系建设

我省在破解畜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上, 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全国率先组建了畜牧业贷款中心, 筹建畜牧业专业担保公司30家, 畜牧业融资能力得到不断加强。但相对于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融资难问题仍然是重要“瓶颈”。要创造条件, 搞好对接, 大力吸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进入畜牧业融资领域。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 通过内部联保、龙头企业信用担保等形式, 建立为养殖户提供贷款的融资模式。利用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政策, 探索推进利用草场、养殖圈舍和活体畜禽等畜牧物权开展抵押融资贷款试点, 从根本上解决好畜牧业融资难问题。

(三) 打造三个亮点

1、深入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 技术含量高、经济价值高、市场起点高, 是畜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近年来, 全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但我省的山黑猪、森林猪和长白山特种猪, 市场价格长期保持稳定, 虽然价格高出普通生猪几倍甚至十几倍, 但在市场上仍然供不应求。要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实施差异化战略, 大力发展精气神山黑猪、长白山黑牛、延边红牛、草原红牛、吉林梅花鹿、兔、蜂、貂狐貉等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 拓宽畜牧业发展新空间。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 形成特色品牌优势, 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2、大力发展秸秆畜牧业

我省农作物秸秆年产量3 700万吨以上, 目前饲料化利用率不足20%, 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较大。近年来, 农民焚烧秸秆问题比较突出, 不仅造成资源浪费, 也严重污染环境。解决这一问题, 发展秸秆畜牧业有基础、有条件, 也切实可行。要积极争取国家秸秆养畜示范县项目支持, 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 支持开展粗饲料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应用示范。引导广大养殖加工企业, 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 大力发展肉牛、奶牛、肉羊等节粮食草型畜牧业, 同时开展秸秆发酵替代部分生猪日粮试验, 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 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要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 落实好草原奖补政策, 确保生态受保护, 农牧民得实惠。

3、加快推进畜牧业信息化建设

畜牧业现代化, 信息化必须先行。实践证明, 无论是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 还是安全性消费、高效率流通, 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要加大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 打造全省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 加快推进畜禽分布定位、疫病防控应急指挥、技术推广服务、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电子商务等5大应用系统平台建设, 对畜牧业生产过程及经营管理、技术服务进行数字化管理, 构建符合畜牧业标准化、精准化、智能化、网络化、可视化、安全化需求的信息管理服务体系。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改造传统畜牧业, 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牧业经济转型升级版。

三、进一步加强畜牧队伍思想作风和素质能力建设

省委、省政府对畜牧业发展寄予厚望, 也对畜牧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 不辱使命, 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努力开创畜牧业发展新局面。具体要增强五种意识。

(一) 要进一步增强提升素质的紧迫意识

畜牧业发展到今天, 形势和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与过去相比, 我们的服务对象更多, 涉及的领域更宽, 需要的知识更广, 要求的素质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 就要抓紧学习, 抓好学习, 在学习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更好地胜任当前工作需要。要注重提高干部科学思维、调查研究和改革创新能力, 全面增强干部研究问题、破解难题的综合素质。要大力加强“现场锻炼”, 让干部到实践中、到基层一线去获得真知、增长才干。各地要结合畜牧业重点工作和行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加大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的学习培训, 进一步提升畜牧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培养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的畜牧兽医工作队伍。

(二) 要进一步增强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谋划一个产业, 推进一项工作, 只要思想解放, 思路对头, 再加上科学谋划, 苦干实干, 就一定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克服各类不利因素, 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超常规发展。在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上, 我们要有争创一流的精神, 盯着榜样找差距, 对照先进学经验, 比学赶超, 勇于登攀, 认准了的目标, 定下来的事情, 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不达目的不罢休。要进一步深化对省情、市情、县情的认识, 客观看待已有成绩和存在问题, 不断增强克难攻坚的勇气, 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碰硬, 大力倡导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善于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去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开拓局面。要把工作实际和用人导向联系起来, 让有能力、干实事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三) 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发展的大局意识

畜牧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 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作为畜牧干部, 无论在什么岗位, 从事什么工作, 都要把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养殖场 (户) , 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具体规定精神, 继续大力倡导“清廉、敬业、和谐、务实、创新、学习”六种风气, 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服务发展、凝聚力量。要深入基层, 深入一线, 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 了解农民群众的意愿诉求, 做到经验早总结、问题早发现、建议早提出、措施早落实。要坚持依法行政, 严肃查处动物防疫、卫生监督、兽药监察、草原监理等环节的违规行为, 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始终保持畜牧部门艰苦奋斗、敬业拼搏、崇尚实干的良好作风和工作状态。

(四) 要进一步增强廉洁从政的自律意识

近年来, 国家和省里对畜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投入较大, 要从制度建设入手, 加强对畜牧业投资项目及资金运作等情况的监管, 防止和杜绝挤占、挪用、截留等问题发生, 确保给农牧民的实惠不缩水、不走样。要自觉以党纪政纪严格约束自己, 铸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各级班子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 班子成员要实行“一岗双责”, 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扎实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惩防体系建设, 完善廉洁从政各项规章制度, 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五) 要进一步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意识

“落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和保障。各级畜牧干部, 特别是领导干部, 要突出抓落实的导向, 坚决从文山会海和迎来送往中走出来, 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主动把区域畜牧业发展放到全省、全国的大局中去审视、谋划和推动, 确立正确清晰的思路, 多干一些发展急需的事, 多干一些群众受益的事, 多干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要健全完善工作落实机制, 坚持突出重点抓落实、明确责任抓落实、令行禁止抓落实、持之以恒抓落实, 抓落实要贯穿于全年, 贯穿于各项工作。对于年度重点工作, 要做到有规划、有方案、有措施, 落实目标、落实责任、落实进度, 注重以制度促工作、提效率、出实效。

3.公安局长在反腐倡廉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篇三

下面,结合现场参观和交流的情况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分析形势,切实增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和部署,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有序、有效地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益事业向农村覆盖,文明风尚向农村拓展。经过几年来全省上下以及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省新农村建设呈现了令人欣喜的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第一,坚持把生产发展摆在首位,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最近几年,我们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粮食、畜牧业、园艺特产业、林业、农产品加工业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坚持走以工促农的发展路子,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带基地、连农户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一大批专业村屯,促进了村级主导产业基地化、规模化、园区化。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组织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联产联销联合,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进一步强化、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市场利益分配中的话语权显著增强。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农村产业的不断壮大,使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逐步坚实。

第二,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不断改善农村民生,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抓“增收”工作中,各地坚持内部挖潜保增收、外部拓展促增收,广辟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民收入连续登上4000元、5000元、6000元台阶,开创历史最好时期,广大农民自我发展、自我投入的能力显著增强。着眼统筹城乡发展,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等问题。农村公路、饮水、电网、沼气、危房改造、泥草房改造等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试点,农村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全省五年累计建设完成农村公路4.7万公里,解决了428.74万农村人口及1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电网4081公里,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58.9万户,全面免除了232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占在乡农业人口总数的99.07%,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达到74万,实现了应保尽保,56.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第三,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度改造村容镇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09年,全省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治理“六乱”(粪土乱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脏水乱泼、厕所乱建、畜禽乱跑)的要求,通过增加投入、动员农民出工出劳等多种有效措施,广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改院、改厨、改厕、改圈,促进村屯绿化、美化,“四清、四改、两化”综合整治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六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高标准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工业集中区和畜禽养殖小区,积极开发农村清洁能源,完善农村功能分区建设和管理。全省建设畜禽养殖小区7152个,大型秸秆气化站32个,户用秸秆气化炉2001个,户用沼气池8.36万户,73%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积极推行农村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建设村级垃圾收集场点3.3萬个。

第四,有效组织多种形式的帮扶共建,积极促进各类资源和要素向农村流动,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氛围日益浓厚。2009年现场会之后,我们全面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明确1000名领导干部、1000个部门、1000家企业重点帮扶1000个示范村。省军区和驻吉部队发挥自身优势,长期坚持不懈地支持新农村建设,既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又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前不久,省委又组织开展了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明确省直机关1000名处级干部定点接力帮扶1000个薄弱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形成了领导带建、部门帮建、村企合建、军民共建、社会捐建和干部回乡援建的强大力量和生动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流动,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规模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时间全省新农村建设投入达到236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25亿元,整合各类项目投入46亿元,各级帮扶部门单位投入15亿元,发动社会团体、各界人士和企业捐助投入4亿元,乡村集体投入52亿元,农民自主投入94亿元。

回顾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历程,广大干部群众深切感到,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推进“三化”进程,加快实施“三动”战略,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战略部署和各项务实举措;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真抓实干、社会各界的倾情支持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市(州)、各县(市)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不断强化推动措施,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使新农村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省军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帮扶8个边境县(市),结合实施“强基富民固边”工程,出真招,拿实策,求实效,有力促进了边境地区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各帮扶部门和大专院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自身优势,履职尽责助“三农”、真心实意促发展;各帮扶企业和社会各界切实强化社会责任感,以助农兴农为己任,慷慨捐资,真情奉献,互惠发展,体现了回报社会的美德和先富带后富的义举,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奋战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不辞辛劳,不畏艰苦,扎实苦干,冲锋在前,为改变当地面貌、富裕农民群众履职尽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在新农村建设中付出辛劳、做出贡献的各个方面、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有许多矛盾需要破解,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发展层面看,尽管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进一步改变农村面貌、富裕农民群众、缩小城乡差距的历史重任仍然十分艰巨,顺应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从工作层面看,尽管全省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但无论在工作进度还是在推进力度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一些地方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工作不积极等问题。有的是畏难情绪严重、忽冷忽热,有的是办法不多、缺乏有效的抓手。同时,一些地方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好,“等靠要”思想比较突出,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要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我省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来认识、来谋划、来推进。要充分认识到,加快新农村建设,是贯彻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要求;是全面启动内需、拉动社会消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重大举措。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思想上进一步坚定,在摆位上进一步突出,在行动上进一步自觉,在措施上进一步强化,努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好政策、好环境、好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促进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的大背景,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为我们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更强的动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级财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全党全社会关注“三农”、支持“三农”的氛围日益浓厚,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新阶段的条件更加成熟。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和“三化”统筹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任务,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继续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突出示范村功能建设,科学谋划村镇布局,构筑城乡联动的新型村镇布局体系;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构筑城乡一体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突出提升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构筑结构合理的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突出人居环境建设,整体推进村屯环境整治,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生态建设体系;突出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和党的建设,构筑和谐稳定的新型农村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上述要求,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第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生产,不断增强新农村自主投入、自我发展的能力,新农村建设才能不断迸发活力、保持持久动力。在继续深入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要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实施百亿斤肉工程、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百户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和人参、鹿业、林蛙、木耳、中药材等新兴战略产业工程及林业产业工程,依托我省丰富的粮、牧、林、特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种养加、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加快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村工业园区和种养小区建设,不断扩大专业村屯规模,实现产业园区化、土地集约化、经营合作化。要把科技兴农作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措施,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强化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提高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更好地发挥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多途径开辟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当前,我省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一旦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农民收入增长就会出现反弹,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广辟增收渠道,建立起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的各项惠农政策,确保各项政策资金落到基层、惠及到各家各户。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合理調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出水平,稳定农民内部增收来源。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施好新增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流通、加工、建筑和服务业领域。要积极促进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强化政策、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支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及不合理收费,保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强化有针对性、有效的就业培训、信息服务等工作,开展好“阳光工程”和“春风工程”,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提升农民的增收致富本领。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农民收入增长就快,农村面貌改变就快,城乡差距缩小就快。要把壮大县域经济、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作为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要增长点,进一步加快县域工业集中区和产业化集中区建设,以此为纽带,加强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内在联系,拓展农民外部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继续加强农村路、水、电、气、房建设,“十二五”期间,全省要新改建农村公路2万公里,新解决4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74万户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行政村宽带互联网通达率达到100%,农村生产用电不足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要抓住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加大水利设施投入的机遇,着力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在完成现有1000个示范村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尽快再启动两批1000个示范村建设。在具体改造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村屯布局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现有基础,以建设农村社区为主攻方向,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基础和公用设施。村屯建设要突出区域和民俗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建设,不搞一刀切、一个模式。东部重点是抓好空心村庄治理,20户以下的村庄要按照《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安排,积极引导迁村并屯。中部重点是建设中心村,抓好旧村庄改造。西部重点是抓好泥草房和危房改造,有条件的也可集中建设新村。城郊重点是按照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行统建农民新村。要结合村屯改造,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强化道路硬化、排水设施、清洁能源、垃圾处理、院落整治、绿化美化亮化、集中饲养小区、村屯周边小流域治理等方面建设,努力创建整洁、优美、舒适、宜居的新农村。

第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尽快改变农村公共服务事业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和经费保障力度,全力实施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政策,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网络,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制度,加强乡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有效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扩面提标工作,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切实抓好农村扶贫开发,稳步扩大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切实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乡村文化阵地,丰富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要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创建活动,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第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以深化拓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紧紧围绕察民情、解民忧、传民声、聚民心,积极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体系,增强服务民生的实效性。要加大村干部“一定三有”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增强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要把切实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乡村治理新机制,全面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畅通农民诉求渠道,健全有效化解矛盾的体制机制,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进一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吉林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事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全省上下务必高度重视,切实把这件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大事、要事抓紧抓好,在原有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第一,强化组织推动、帮扶共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任务,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突破口,作为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发展的有效载体,精心谋划,统筹安排,从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等各方面,切实强化新农村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新农村建设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抓实抓好。省、市、县三级领导要经常深入村屯,帮助解决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的实际问题。要组织开展好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创造工作条件,加强激励约束,使之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要强化“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帮扶包保工作责任落实,对帮扶工作情况进行经常性调度,切实解决好农村最急需、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确保帮扶工作扎实有效。要注重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

第二,加强实践探索、政策创新,构建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地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持久动力。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不断完善农村财税政策、资金整合政策、土地利用政策、户籍管理政策、平等就业制度等政策措施,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要进一步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特别要注重整合城市各方面资源要素,通过落实帮扶责任和自愿捐助共建等措施,推动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更好地发挥市带县、城帮乡作用。要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对工作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追究相应责任,做到以奖促建、以罚促动。

第三,强化资金整合、捆绑投入,集聚新农村建设合力。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切实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农村环境整治。要积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优先为示范村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简化程序,增加贷款品种和贷款规模。省、市、县有关部门,要按照“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作的总体要求,根据职责分工和建设任务,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在资金安排上实行打捆使用,集中财力办大事。

第四,坚持真抓实干、转变作风,全力做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村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严把新农村建设各项工程的质量关、标准关,坚持杜绝出现烂尾工程和“豆腐渣”工程,防止劳民伤财。要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原则,不得强迫命令,真正把建设的决策权、主导权放在农民群众手中。要把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办好民生实事有机结合起来,今年省委、省政府承诺为农民办的关于新修农村水泥(瀝青)路2000公里、建设1700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万个、新增绿化美化村屯2096个等13件实事,要逐项研究、逐项落实,确保件件着实、件件办得圆满,让群众满意、农民高兴。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突出重点,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公安局长在反腐倡廉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篇四

蒋剑巍

(2009年2月26日)

同志们:

刚才,在全省法院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钱建军组长作了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08年全省法院反腐倡廉工作,部署了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齐奇院长做了重要讲话,任务明确、措施具体,我们要结合全市两级法院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为了认真贯彻最高院、省高院反腐倡廉工作会议精神和市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借此机会就进一步加强我市法院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我再强调几个问题。

一、要深刻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1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入分析了当前反腐倡廉的基本形势,明确提出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要任务,特别是对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和贺国强同志在三次全会的重要讲话中,都明确指出了当前反腐倡廉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都把司法领域与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等一起作为腐败现象易发生的领域。

王胜俊院长和齐奇院长在“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上都强调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司法廉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法官处理每一起案件,都可能遇到权力、金钱、美色等各方面的考验。一些法官经受不住考验,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搞权钱、权色交易,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这些情况的出现,重要的原因是法院自身反腐败工作在很多方面力度不够,措施不落实。在廉政教育、制度建设、案件查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方面存在“说的多做的少、制度多落实少、教育多查处少”等问题,对有些腐败现象的查处失之于软,以致腐败问题时有发生、屡禁不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大力推进,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廉洁的要求越来越高,期望也越来越高。人民法院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和考验越来越多,诱惑和干扰越来越多。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立足于提高司法公信力、立足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与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法院全面建设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推向深入。

两级法院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上级法院及省市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法院干警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全体干警要自觉增强接受党的领导的意识,党员法官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做到对“三个至上”重要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感情认同;坚持科学发展观,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法院的决定决议不折不扣地得以执行。决不允许公开发表同中央的决定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的言论,决不允许诋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决不允许否定“三个至上”的重要思想,决不允许对中央政令和上级法院的决定决议阳奉阴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编造传播政治谣言,决不允许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对违反政治纪律的人,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纪依法予以惩处。

二、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坚持把自身反腐倡廉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当前,两级法院要切实增强反腐倡廉的信心和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毫不动摇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特别是要坚持把自身反腐倡廉建设放在突出的位臵,旗臶鲜明地反对腐败。要以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作为切入点,抓好各项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落实,重点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第一,要在培养领导干部务实作风,促进司法审判服务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法院工作自身科学发展上下功夫、求实效。认真查找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工作目标定位在能够对党的事业、对人民利益、对司法事业有实际贡献上,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下功夫、做文章。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司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深化法院改革、解决队伍建设中的难题、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等问题上出实招、抓实事、求实效。

第二,要在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司法廉洁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上下功夫、求实效。全市两级法院要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章,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利益观,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以审判执行人员为重点,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力开展以公正、廉洁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创新教育形式,建立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完善和加强对违纪违法重大案件通报制度,用发生在干警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例警示广大干警,引导干警崇尚正义,维护公正,自尊自律,恪守清廉,做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第三,要在从严治警,健全和落实制度上下功夫、求实效。两级法院要更加坚决地查处法院干警违纪违法案件,严格执行审判纪律和人事、财务纪律,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纠正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倾向,坚决清除法院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使少数腐败分子在人民法院没有藏身之地。坚持以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抓好预防和监督,以此带动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推进。要加强巡视督察工作,近期中院巡视督察组重点对两级法院的工作作风、审判作风和落实“五个严禁”规定等方面工作进行巡查。两级法院要按照最高院的要求,把“五个严禁”内容逐一细化分解,每一条内容是什么,要求什么,如何具体操作,都要作出明确规定,真正使每位干警都能明白禁止做什么,做了有什么后果,从而增强贯彻落实“五个严禁”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健全完善“随案监督卡”制度,把“五个严禁”的规定、“处理办法”和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内容,随同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一并向案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发送,鼓励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对违反“五个严禁”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推动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要在法院审判和执行部门试行设立专兼职廉政监察员制度,切实加强对日常审判执行活动的监督。

三、开展“服务大局年”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今年,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院党组决定在全市法院开展“服务大局年”活动。通过开展“服务大局年”活动,进一步提升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认识和把握法律精神的能力,自觉将服务大局的理念作为法院工作的指针,自觉将服务大局的成效作为评判法院工作的标准,自觉将服务大局的机制创新作为法院工作的重要任务,不断强化司法调节经济、推动发展的职能,依法妥善处理各类涉企纠纷,不断强化司法打击犯罪、化解矛盾的职能,积极协助党委政府维护社会稳定,不断强化司法服务民生、保障民权的职能,依法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到“帮企业渡过难关、帮党政保增促调、帮弱势群体维护权利”,以实际行动为全市工作大局作贡献。当前各法院工作要重点围绕“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这个大局,高度关注形势发展变化,高度关注企业经营状况,高度关注民生问题,高度关注社会稳定,自觉地在司法领域贯彻执行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和改进法院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努力为保障宁波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持续和谐稳定积极主动地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

“服务大局年”活动时间贯穿全年,分为宣传发动、组织部署,注重结合、完善机制和验收表彰、总结提高三个阶段实施。全市法院要以《关于开展“服务大局年”活动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密切协作,并围绕这项中心工作,抓好以下三方面:

(一)“服务大局年”活动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全市法院要认真领会中央精神,注重将“服务大局年”活动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设立开展两项活动的科学机制,丰富学习和实践的内容、形式,强化学习和实践的效果;注重将“服务大局年”活动与全面落实“司法为民”宗旨紧密结合,抓好民本司法,在各项工作中体现民意、符合民情、满足民愿;注重将“服务大局年”活动与党委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在依法的框架内,针对突发事件可以突破常规,特事特办,积极稳妥地予以处理;注重将“服务大局年”活动与司法队伍建设和法律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在服务科学发展过程中努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

(二)要狠抓22项服务举措的落实工作。《关于开展“服务大局年”活动的实施意见》一共确定了22项服务大局的工作举措,涉及到审判执行、队伍建设、法院管理等方方面面。全市法院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教育全体干警按照“三个至上”的要求,自觉树立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求将每一件案件的审理执行,将每一项工作的开展落实,都与“服务大局”的要求和具体措施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化解不利于大局工作的消极因素。

(三)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广大群众的意见,认真查找法院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剖析,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并通过建立新制度、完善新机制,在审判和管理实践中坚决予以贯彻落实,从而使服务大局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形成长效机制,发挥长效作用。开展“服务大局年”活动重在实践,重在实效。中院将就“服务大局年”活动开展情况适时进行督查,督促各法院、各部门认真开展活动。

5.公安局长在反腐倡廉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篇五

同志们:

刚才,局党组书记、XXX局长作了全市财政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报告。XXX局长的报告政治站位高、主题鲜明,立意深远、重点突出,措施具体、要求明确,全面总结了2021年我市财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分析了财政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特别是把做好财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升到了“必须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在工作中切实贯彻、在实践中注重体现”的新高度新定位,对推进财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引深财政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为财政干部忠诚履职、干净干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大家要认真学习、悉心领会,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简单讲四点意见:

一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领导干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财政既是经济范畴,更是政治范畴。财政干部讲政治,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就是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准则》《条例》,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抵腐定力;就是要认真学习市纪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特别是市委张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市纪委XXX同志的工作报告,按照XXX局长的部署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觉悟思考谋划财政开源节流工作,以思想到位、行动对标确保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维护好财政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环境。

二是要精准发力抓监督。

市委XX书记在市纪委七届二次全会讲话中指出,要把迎接和服务党的二十大作为工作主线,突出在6个方面狠下功夫,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我们树立“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标本兼治,充分发挥纪检组的“探头”和“前哨”作用,以解决突出问题为主抓手,重点加强六项监督,即:①加强对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和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监督,②加强对执行《准则》《条例》、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③加强对“四风”新动向和隐形变异问题的监督,④加强对落实财政内控制度和规范财政权力运行措施的监督,⑤加强对财政机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监督,⑥加强对违反财经纪律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问题,特别是乡村振兴领域资金监管中突出问题的监督。通过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正确把握运用“四种形态”,推进财政干部养成在监督中工作生活的习惯,做到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守住做人做事底线,严把“国库”大门,确保每一笔财政资金都真正用到刀刃上,最大限度实现财政资金、财政干部的“双安全”。

三是要严字当头善问责。

市纪委XX书记在市纪委二次全会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严格执行《问责条例》,让失职问责成为常态。我们要牢固树立“岗位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的意识,坚持挺纪在前,用好问责利器,通过“一案双查”、约谈提醒、通报批评、严肃问责等形式,以问责唤想责任担当、倒逼责任落实,促使财政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知责担责、履责尽责,找到行为准星,汇集各个层面和环节落实主体责任的合力,不断提到财政工作标准和工作成效;推动开展具有财政特色的政治文化建设、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纪律作风和内控机制建设,把财政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扎得更紧,有效防范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努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财政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和工作激情,实现财政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两手硬、两促进”。

四是要加强自律起带头。

XXX局长在工作报告中强调,派驻纪检组要强化监督责任落实,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我们要牢固树立“一条心、一盘棋”的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聚焦监督靶心,突出监督专责,积极协助局党组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特别是要从问题线索抓起,对发现与财政工作和财政干部相关的问题,坚决刨根问底、深挖细查,用好“四种形态”,维护好财政部门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形象。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紧约束,把正面引导与警示教育相结合,抓早抓小、抓长抓常,始终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加强自律、慎独慎微。同时,要自觉主动接受监督,绝不以任何借口拒绝监督,绝不以任何理由放松监督,始终做到正人先正己、打铁自身硬。这里,我也真诚欢迎大家对纪检组的工作进行监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按照XXX局长代表局党组的安排要求,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一流的工作成效,精心呵护财政部门“绿水青山”的政治生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6.公安局长在反腐倡廉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篇六

一、突出三个内容,筑牢教育防范之堤

教育是基础,是转变作风的重要手段,也是工商系统自身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我们采取定期开展政治学习和组织全体人员集训、青年干部座谈、党组织交心谈话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抓好干部队伍的教育。

(一)突出抓好“大宣教”格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作为全局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建立了宣传工作奖惩暂行办法、新闻发言人制度和网络宣传教育等制度,形成了局党组统一领导,纪检部门组织协调,人教、办公室、法规、财务、机关党委等部门联动,各基层分局、市局机关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大宣教”工作格局。

(二)突出抓好反腐倡廉宣教活动。结合队伍作风整顿活动,以认真学习贯彻党章、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以贯彻“两个条例”、各项“禁令”等为主要内容加强党纪条规教育;以《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教育;以观看警示教育片,阅读廉政书籍、文章,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听取预防职务犯罪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强化警示和示范教育;以系统政务信息为平台,强化了网络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反腐倡廉的舆论氛围。

(三)突出抓好工商廉政文化建设。开通“XX工商廉政网”,设置“廉政快讯”、“廉政在线”等专栏,并在工商所和机关办公场所设置党风廉政建设宣传专栏,多渠道、多层面地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及各项“禁令”印制成小卡片发放到每个干部职工手中,要求随身携带,贴身监督,对照卡片上的内容认真检查,自觉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组织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市直工委组织的领导干部党课讲稿评比、廉政格言征集以及市纪委的纪检监察法规调研活动;在“两节”期间给干部职工发送廉政短信、给家属下发“家庭助廉倡议书”等,寓廉于理,寓廉于文,寓廉于乐。

二、把握三个关键,以制度规范行为

我局坚持关口前移,加强防范,围绕管住、管好“人、财、物”,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

(一)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制定制度。以强化人财物监督管理为重点,制定和完善了公务接待制度和大宗物品采购制度;以强化市场监管、质量快速检测等手段为重点,认真推进食品放心工程;以进一步提高行政许可效率、强化行政指导为重点,为全市经济激活内资、引进外资优化市场主体准入环境;以强化商标、广告、合同等服务职能,促进“品牌兴企”和“诚信兴商”为重点、推进规模企业联系点‘制度;以规范操作、消除所有制歧视、维护服务为重点,大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以加强行政执法过程中罚没物资管理为重点,着力推进“两仓”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以规范行政执收执罚为重点,不断完善“阳光工程”收费制度和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办法。目前,我局系统已初步形成了规范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

(二)围绕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完善制度。一是结合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特点,相继制定了《XX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暂行办法》以及《XX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领导干部和任期考核暂行办法》等制度,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运用激励、竞争、监督等三项机制,在全系统打造干部公平参与、竞争上岗的平台。二是在认真落实国家总局“六项禁令”、省局“八条禁令”、市局“四禁止”的基础上,相继推出了《诚请社会监督实行有奖举报的公告》、《禁酒令》以及《违反禁酒令行为处理的暂行规定》。去年元月,我局通过《XX晚报》、《潇湘晨报》等省、市新闻媒体刊登有奖举报公告,诚请社会各界对我局系统工作人员向企业、个体户索拿卡要、以吃抵费、以物抵费以及为他人代办年检证照、滥收乱罚的行为和情况进行监督。对举报属实者一律给予200—800元的奖励,举报奖金由被举报人“买单”。

[Nextpage]如某分局一所长因接受当事人的吃请,查证属实后,除支付800元举报奖外,被责令引咎辞职。由于去年有奖举报举措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局决定今年有奖举报制度实施时间再延长一年。三是把系统2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廉政档案、下属单位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民主测评结果以及历年来系统信访举报查处落实情况录入纪检监察部门专用电脑,作为干部评先、评优和任用的重要依据。四是规范公车管理。按照省、市纪委的要求,在全系统实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驾驶公车申报制度。对全系统公车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统一登记造册,将所有公车使用信息输入局长、纪检组长手提电脑,实行动态监控。今年元月开始,我们还对全系统所有执法车辆加喷“工商行政管理”字样,实行统一式样、统一管理,有效地遏制了酒后驾车和驾驶工商执法车辆出入消费娱乐休闲场所的现象发生。

(三)围绕改革发展创新制度。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入推进制度改革。一是为优化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环境和全市工商部门的执法环境,我局推出了以行政许可事务帮教制、依法经营规劝制、查处违法预警制和维权兴企指导制为主要内容的监管方式,制定了“十大行政指导项目”,开展富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政企良性互动的“和谐监管”。去年谭仲池市长、省市优化效能办等领导相继来我局就此项工作进行专门调研,省、市优化办还以简报的形式向全省、全市推介了我局行政指导工作;二是为了扩大禁令督查的辐射面和工作力度,巩固队伍作风整顿的成果,我局今年又制定并实施了《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禁令督查工作制度》。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禁令督查采取直接督查、自行督查、交叉督查的方式进行,并以下属各单位自行督查为主,直接督查和交叉督。查为辅,同时规定各单位定期督查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对在自行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单位必须及时向本单位“一把手”和分管人事、纪检工作的领导汇报,对出现的重大问题必须在2个小时内上报市局;凡违反禁令督查规定的,将视情况对该单位主管领导、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等处理。目前,系统下属各单位领导和纪检监察工作人员都高度重视,大部分单位成立了专门的督查班子,配备了专门督查设备,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有的单位还签订了禁令督查责任状,形成了禁令督查工作系统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态势。

三、抓住三个环节,构建权力监督之网

为进一步强化权力监控,规范权力的正确行使,在工作中,我们着力构建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为主,各种监督形式紧密配合、各方面监督力量有效参与的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努力拓展监督方法和监督措施。

(一)突出监督重点。紧紧盯住领导干部遵守政治纪律、选人用人、廉洁从政和窗口单位建设等重点环节,坚持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三结合,增强了监督的总体效能。去年我局对8个局领导班子成员重新进行了分工,“一把手”不分管具体业务工作,率先在全省工商系统落实了上级纪委提出的“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和基建工程工作的纪律要求;健全和完善系统领导班子述职述廉制度,对下属6个单位领导班子和30个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述职述廉工作,系统各级领导班子接受监督和参与监督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全系统层层建立了科、所长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制度;在市局机关注册大厅等窗口单位安装了监控设备,以有效防止干部职工在办理注册登记、年检年审的过程中不廉洁以及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等行为的发生。

(二)整合监督资源。一是在局机关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认真推行“逢离必审、先审后离”的举措,积极开展审计工作,对8个下属单位局长进行了离任审计。二是在全市93个工商所设立了工商所党风廉政监督员,廉政监督员一般由该所副所长兼任,负责对全所的行政收费、执法办案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实现了监督方式由“走下去监督”向“驻所式监督”,“临时性监督”向“长期性监督”的转变。三是添置了摄像机、数码照相机、酒精测试仪等专用设备,由局长、纪检组长带领人教、纪检监察室、机关党委等部门人员组成督查组对市局机关和下属各单位干部职工落实“禁令”情况、工作作风以及办事效率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明查暗访,并将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去年市局对下属单位和部门共督查36次,编发禁令督查通报11期,编发督查动态土4期,查处干部职工违纪违法案件4起,通报批评“违禁”人员及事件5人次。

7.公安局长在反腐倡廉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篇七

201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达到10.9亿元,市县配套资金投入达1.59亿元,创历史新高。为了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省农机部门全面开展了以“减少品目、降低标准、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简化程序和扩大普惠”为主要内容的补贴创新试点,补贴政策的宏观引导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呈现出农机市场购销两旺、农机装备结构提档升级、农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的良好局面。在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全省农机装备水平大幅增长,作业水平明显提升,农机工业产销量平稳增长。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4 215万kW,比2011年增长2.65%,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以及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大幅增长。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其中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高效设施农业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45%。全省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900亿元,江苏作为全国高性能农机生产基地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从总体上来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经成为全省农机部门发展粮食生产和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效调控手段,成为农机化发展的“助推剂”、农民致富的“铺路石”。

为了将党的惠农强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手中,各级农机部门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完善工作制度,严格规范操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为更好地发挥补贴政策的宏观引导作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急需的农业机械,全省建立了有进有退、动态调整的补贴机制,围绕农机化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加快重点机械推广。2012年,着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对12种通用类机具实行普惠制,重点支持以水稻机插秧为主的粮食生产机械化发展,调动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在加大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补贴力度的基础上,全省进一步扩大了高效设施农业机械的补贴范围,将21个品目的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列入补贴范围,投入补贴资金2亿元以上,共补贴各类高效设施农业机械近8万台套。为了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将苏北地区插秧机补贴标准继续稳定在50%,使苏北地区新增插秧机和机插秧面积均超过全省新增总量的70%,有效提高了区域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在重点满足农机合作社购机需求的基础上,兼顾了广大农民的购机愿望,使补贴政策尽可能惠及更多农民。

(2)更加注重监督管理。为了确保农机补贴政策实施到位,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始终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机,各地均成立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购机补贴管理工作责任制,并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了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的管理机订。为提高监管成效,全省对补贴机具产品目录制定、受益对象公示、执行过程监督、实施效果考核、补贴档案管理、补贴资金结算等各个环节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各地也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细则,强化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工作,使农机补贴政策实施和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3)更加注重阳光操作。从近几年的管理实践看,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管理成效的关键是规范管理,阳光操作。2012年,各级农机、财政部门坚持事权和财权分离,既实现了齐抓共管,又明确了双方职责。省级农机、财政部门在组织内部检查的基础上,联合省纠风、监察、审计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确保了政策顺利落实。为加强监督管理,全省全面推行了农机购置补贴绩效管理办法,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组织建设、机制建设、操作管理、投诉处理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为加强对补贴机具的监管,防止机具流失,各地采取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将享受购机补贴政策的农民公示到村组、村组或第三方担保、地方财政配套补贴考核支付、牌证监管以及对购机农民实行人机合影拍照留档等措施,广泛接受农民群众的监督。2012年,省财政还安排了1 0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用于政策宣传、公示、信息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支出,提高监管工作成效。

(4)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2012年,全省实行了全价购机,在购机程序上实现了重大创新。在全价购机政策下,农机生产企业及经销商更加重视市场调节作用,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完善售后服务、价格优惠等方式占领市场。购机农民可以在省内自主选择经销商,凭购机发票、购机者账号等材料到乡镇农机站申请财政补贴,由县级财政部门集中支付补贴款,并直接打到购机农民的一折通或银行账户上。农机、财政部门完全退出市场交易的领域,只负责提供政策性补贴的后台服务和市场秩序的监管,把市场交易权还给了经销商和购机农民。

2012年,在农机、财政部门通力配合下,我省全价购机的创新试点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充分认可,农财两部农机购置补贴督察组在江苏实地检查后认为,试点工作达到了“市场活跃、农民满意、商家得利、干部安全”的效果。省财政厅和省农机局委托第三方开展的补贴绩效评价课题研究表明,全价购机试点得到农民机手、农机企业的普遍认可,基层农机部门的服务意识明显加强,市场监管更加有力,补贴机具倒卖风险明显降低。省审计厅专项审计报告指出,全价购机试点从源头上为科学公平、安全高效管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充分肯定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近年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逐年扩大,补贴机具种类范围越来越广,涉及的企业和经销商越来越多,补贴政策实施还存在着很多困难,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工作经费缺乏。虽然省财政安排了专项工作经费,但部分地区重机具补贴、轻管理服务的现象比较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补贴政策的顺利实施。二是配套政策亟待完善。实施全价购机以来,虽然各地采取措施,努力缓解农民购机资金不足的问题,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信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三是基层服务人员不足。近年来,补贴机具大幅增长,监管服务职责要求不断提高,基层特别是乡镇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一些监管措施很难落到实处。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尽职尽责,认真做好2013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工作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承前启后之年,也是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第十个年头。为了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2013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进一步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6号)也提出要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稳定增长机制,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规模。目前中央安排江苏省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亿元已经下达,省财政也将继续安排农机补贴资金1.5亿元,预计2013年中央和省级财政用于全省农机购置补贴的资金投入将超过12亿元。随着中央和省级财政惠农“蛋糕”的不断加大,如何公平公正地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使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广大购机农民,这是摆在全省各级农机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了保持政策的延续性,2013年全省将开展“农民全价购机、农机补贴按农民需求实行普惠制”的操作试点,对补贴的12大类56个品目机具按农民购机需求全部实行普惠制。希望全省各级农机部门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肃纪律要求不松懈,严格执行规定不走样,严厉惩处违规不手软;落实扶持农机化发展的好政策,维护农机化系统的好形象,巩固农机化发展的好形势,努力开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新局面。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各级农机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和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关于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延伸绩效管理工作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指标,确保贯彻实施补贴政策的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在补贴申请、审核与审批、公示与核实、监管与督查、档案管理等方面,严格建立“谁办理、谁负责,谁核实、谁负责”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监督,主动邀请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联合对补贴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监管,提高补贴政策实施成效。

(2)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规范操作。目前,农财两部已出台了以“三个严禁、四个禁止、五项制度、八个不得”为核心的一整套制度体系,省农机、财政部门对补贴政策实施都提出了严格要求。各地要按照补贴政策实施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可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严格执行以“补贴产品推广目录制、补贴经销商生产企业自主选择制、管理过程监督制、受益对象公示制”为主要内容的操作程序,确保一个步骤不减,一个程序不少。要继续深入推进农机购置补贴网络化管理,提高管理便捷性和规范性。要广泛利用各类媒体和各种活动,大力开展政策宣传,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信息公开到村到社,宣传进户到人。

(3)加强风险防控,强化监督检查。实行全价购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防止政府部门这只“有形之手”伸得太长,应当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调节作用,将补贴政策实施的监管风险降到最低。各级农机部门要增强风险意识、自律意识,认真查找本地区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着力构建农机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确保补贴政策规范实施;要会同财政部门,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监管,切实把农财两部的各项规定和纪律要求真正落到实处。2013年,省农机局将制订监管督查方案,年度内集中组织开展不少于两次的监督检查。各市也要加强补贴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组织县乡两级开展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确定好入户抽查比例。要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要有专人受理农民投诉,并认真抓好核查工作。

8.公安局长在反腐倡廉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篇八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开创云南教育现代化的新局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优先发展、稳步推进,全省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稳步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了教育事业“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是教育水平有较大提升。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两基”人口覆盖率实现100%;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普通高中进一步向特色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建设职教园区和集团化发展为重点,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研平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

二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941.33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在学人数69.95万人,毛入学率22.68%;高中阶段教育在学人数133.45万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在校生比达1∶1.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8%;义务教育阶段在学人数629.34万人,学前教育在园(班)人数108.59万人,学前3年毛入园率44.26%。

三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累计开工280.32万平方米,竣工交付使用50.88万平方米;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高等院校达到66所,呈贡9所高校的新建校舍总竣工面积360万平方米,入住学生11.1万人。

四是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85%、98.84%、96.71%,高等院校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45.29%,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新的提升。

五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办学力度不断加大,民办学校在校生大幅增加,其中民办高校在校生占高校在校生人数近四分之一。校长公选、教师聘任、绩效分配改革较好推进。改革初中教育評价制度,逐步建立了全省统一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拓展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以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与8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来滇留学生数突破2万人。

六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密切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实际,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向5所民办高校下派党委书记兼督导专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执行学校的重大决策、完成学校的重要工作,以及师德师风、教风学风、服务作风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

全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为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提高认识、把握机遇,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教育是国家大计,也是民生之基。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区域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国际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全球正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人才培养与储备越来越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以人才和科技全力抢占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制高点。从国内看,我国正进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把改善民生、发展教育等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全国各地都在深入实施国家和地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着力培育竞争新优势。从云南看,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虽然“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教育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二是虽然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但教育结构不尽合理,民办教育、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三是虽然办学条件总体改善,但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差距还比较大;四是虽然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但内在动力和发展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师生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还要看到,我省教育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党和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民生为重、教育优先的观念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进一步形成。二是国家对我省教育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在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十二五”规划、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措施、设立教育发展项目、安排教育资金都进一步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我省被国务院列为为数不多的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获得11个专项改革试点项目。三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学难问题的基本解决,人民群众通过接受优质教育改变生活状况、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各族人民的教育权益,努力满足人人享有良好受教育机会的需要,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我省教育现代化水平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我省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屆二次全委会精神,立足于实现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抓手,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紧扣教育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现实省情,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坚持教育资源总量合理增长与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并重,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开创云南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努力扩大教育资源总量。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必须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一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着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办园质量,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二要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和督导机制,扩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三要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资源总量,提高职业教育内涵,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办学机制和灵活的办学模式,搭建城乡一体的终身学习与培训平台。加强职业教育基地化、集团化、多元化、专业化、科学化建设,支持各中专学校和县区职教中心加快发展,高标准建设好一批职教基地,打造富有活力的职教集团。四要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深入实施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推进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工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引导高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要扶持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教育发展,全面放开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实现民办教育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像重视公办教育那样重视民办教育,对民办教育实行同等对待、同样管理、同步发展,实现公办、民办教育平等竞争、平等招生、平等办学、平等待遇。

第二,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缩小不同群体的发展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公平的起跑线,让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投入,实施好中小学各项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二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满足留守儿童就学需要。三要建立完善体现规则公平的教育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四要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学前教育阶段,要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给予资助;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扩大补助面;在普通高中阶段,要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要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有关费用,并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在高等教育阶段,要建立和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及生源地贷款办法,并逐步提高奖(助)学金标准和覆盖面。

第三,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大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一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的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强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二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思维、去陶冶情操、去创新创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三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理念,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同时,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培养名师名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好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所有改革项目,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要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二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支持民间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捐资办教育,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生机活力迸发的办学体制机制。三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符合各类学校特点的办学方法和管理方式,加快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第五,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必须把教育作为基本的民生工程置于重要地位,努力满足人人享有良好受教育机会的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要抓好校车安全整治工作。各级政府及教育、公安、安监等部门要开展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往返学校车辆的安全检查,加大对校车和集中接送学生的其他客运车辆行驶路线,特别是乡村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依法从严查处车辆超员载客、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取缔货车、拖拉机和非法运营客车接送学生。各级教育部门要结合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学生不乘坐“黑校车”,学校和家长不租用“黑校车”。中小学幼儿园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幼儿和低年级学生校车教师跟车值班制度,坚决杜绝将学生遗忘在车内事故的发生。二要稳步推进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以集中办学为方向,将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与城镇化建设结合、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特别是D级危房的改造结合、与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结合、与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结合、与国门学校建设结合,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整合教育资源。三要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各级各类学校收费、代收费许可和公示制度,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坚持和完善校务公开制度,逐步杜绝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继续推进“阳光招生”,使考试招生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四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严格执行国家教材和课程标准,取消违背教育规律、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规范中小学招生中的加分政策,有效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五要建立中小学生营养监测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改善贫困学生营养水平。

第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加快我省教育对外开放步伐。立足于服务桥头堡建设这个大局,发挥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坚持开放办学、包容吸纳,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一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引进和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拔尖创新人才。二要加大开办孔子学院、华文学校,互派留学生,加强周边国家小语种教学等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步把云南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人才培养基地及周边国家学生留学中国的重要目的地。三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建立面向外国青年学生的文化交流机制。

第七,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导,落实宏观管理的各项措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负总责,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提高教育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各级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抓教育工作的情况、教育经费依法增长情况、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纳入对领导干部考核的指标体系。各级领导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研究解决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扎扎实实为加快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事业办实事、办好事。

高校党建工作要紧密结合新形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创先争优为民服务为抓手,以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为主题,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干事业、干成事业、干好事业;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深入开展“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上一篇:弋江中心初中教师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培训制度下一篇: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