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一位学者型语文教师

2024-10-03

努力做一位学者型语文教师(精选7篇)

1.努力做一位学者型语文教师 篇一

该做一位怎样的语文教师

该做一位怎样的语文教师

洪 海 鹰

究竟该做一位怎样的语文教师?这是我在教学生涯中思考最多的问题,也是答案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

做基本功扎实的教师。记得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日子里,每每观摩优秀教师的课时,我常常被他们一手漂亮潇洒的粉笔字、一口标准规范的普通话所折服。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苦练基本功。林荫道上有我晨读的身影,教室里有我习字的身影,操场边有我练画的身影,计算机室里有我敲击。键盘的身影……“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带着对教育的热爱,凭着过硬的基本功,我踌躇满志地走上了讲台,我以为我可以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只有扎实的基本功并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到底应该做一位怎样的语文教师?我且行且思!

做教学艺术精湛的教师。捧来一本本著名特级教师的专著、教学实录学习,支玉恒的幽默、于永正的智慧、窦桂梅的激情、薛法根的灵动、王崧舟的诗意使我心潮澎湃。于是我在教学中关注我的教学设计,推敲每一个教学环节,打磨每一句教学语言,甚至连如何评价学生都要提前进行预设。在这样的努力下,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事们说我的课成熟了,有了一点大家风范,但我总觉得还缺点什么。到底应该做一位怎样的语文教师?我且思且行!

做贴近儿童心灵的教师。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和学生们一起成长的历程中,我越来越觉得语文教师要贴近儿童心灵,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语文教学。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都应关注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师就是要在教学中一步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贴近儿童心灵,必须提高我们的文本解读能力。解读好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只有做到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在教学中贴近儿童心灵。解读文本不但要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目的,还应该分析本课在该册教材中的地位,与前后课文的关系,在语文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儿童的认知能力,深入地思考、分析、把握教给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语文学习能力等。

贴近儿童心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因此,我认为我们语文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读书、习作、学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读书,让学生盼望着上语文课。

贴近儿童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我认为学习习惯不仅仅指坐姿、写字姿势,更重要的是听说读写的习惯。如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须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眼至到、手至到、口至到、心至到。又如听的习惯,则要求学生要学会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贴近儿童心灵,扎实学生坚实的语文功底。小学阶段要扎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句式的变换、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这些都需要我们从一年级起就对学生一点一滴地进行教学与引导。关注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写规范字,流利地表达,较好地理解一段话表层和深层的意思,给学生打好发展的基石出。

贴近儿童心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上课时除了教方法,更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最大限度地在学习时间上、空间上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说、去写,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究竟该做一位怎样的语文老师?我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也许答案还会随着我的教学经历、感悟不断发生变化。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市兰炼二小)

2.努力做一位学者型语文教师 篇二

思想是人类的灵魂所在,是生命的精髓。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成为有思想的人。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那么,怎样才能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呢?

事业心是基石

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厚实的人文底蕴,没有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没有创新的意识与行动,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就不会取得成就。有思想的教师,应该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做,该怎样做。有主见,不盲目,更不盲从;知道鉴别,也知道选择;有责任心,不对付,更不应付;知道应该负责的,明白应该创造的,清楚将会面对的;有使命感,不循规蹈矩,更不保守;知道什么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明白什么是对学生真正有益的。

终身学习

有人说:“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这就要求教师除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外,更应该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不但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还要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时刻提醒自己,永不满足于现状,坚持思考和学习,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更新知识储备,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永不落伍,以积极健康的人格、高超的教学技艺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必须广泛读书,不仅要读与自己专业知识有关的书,而且还应当读一些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的书。读专业书、理论书、杂志报纸,甚至跨学科的读物,与智者对话,得到的是一种精神享受和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的提高。

确立正确的人才观

学生是有差异的、独立的个体,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如果教育不当,就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师要有一种新的学生观,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要不断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学生,要看到学生的变化,看到学生的“未来”,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在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时,要巧妙引导。有时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让学生的创造活动焕发精彩。

要有科研意识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不写教研文章的教师只不过是经验型的,而经常写的教师则有可能是创造型的!写得多,写得好的人未必是名师、大师,但不写者则一定不是名师、大师。”他的教育理论再次告诉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要有明确的科研意识。教学与写教科研文章是相互促进的,因为经常写才会时时留心教学问题,才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吸纳别人的成功经验,才容易发觉自身的不足,才能把握住时机,找到提高自身的切入点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增长点。科研型教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就的,作为教师应当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在教育动态中不断获取新的教育理论,及时了解、掌握教育教学的新信息、新动态、新趋势,选择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的课题及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以超功利的奉献精神去实践,乐于创新,敏于捕捉,精于积累,善于总结,勤于思考,就能成为教育科研的行家里手,走上追求成功教师的征途并逐步进入成功教师的行列。

善于反思

3.努力做一位学者型语文教师 篇三

关键词:受尊敬的教师;受欢迎的教师;教学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受尊敬的教师

1996年夏天,我留校任教,非常荣幸地成为南京大学的一名教师。十年来,我恪守着孔子所说的一条原则进行教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中记录到,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终身按此行动,那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严格地把这条“恕”的原则贯彻在我的教学活动之中。

比如,我担任南京大学商学院本科生的“管理学”教学任务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掌握一、本教材的基本内容之外,还要阅读十本容易读的管理学经典,背诵《孙子兵法》13章中的7章。在自己备课阅读过程中,我认为《第五项修炼》、《企业不败》、《竞争大未来》、《从优秀到卓越》等是值得阅览的经典。背诵《孙子兵法》已经成了我的“管理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内容。我要求精确背诵,每篇不能多于5个字的错误。

再如,我在担任南京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读、议、写”方法。读39篇经典论文,学生在课堂对所读论文进行详细讲解,然后我进行评议,学生进行讨论;学期末每位学生完成一篇课程论文。“读”和“议”占总评成绩30%; “写”占50%;期末考试占20%。期末采取面试方式进行考核。

用心和辛勤的劳动并不一定换来学生的欢迎。一天,一位学生对我说,“贾老师,您是学生最受尊敬的老师,又是不受欢迎的老师。”事实上,我也一直在思索:为什么按照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导来教学,却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我也试图从学生那里找到答案,结果没有给我信服的解释。许多学生给我说:任务太重,一门课占用了几乎所有的时间。其他老师不是这样,看不出读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等等。他们建议我改变教学方法,也没有从根本上说服我。

一天,我把这个困惑——“最受尊敬但不受欢迎”告诉了我所敬重的周三多老师。他告诉我: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做人的原则,遵照之,可以做一位受尊敬的人;但要做受欢迎的教师这条原则还不够,需要孔子的“因材施教”。

二、因材施教:做受欢迎的教师

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自己角度出发,把自己认为最好的、自己所追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话,那么,“因材施教”是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把应该传授的知识和理想的知识用学生能够接受和喜欢的方式进行传授。何谓“材”呢?按照我的理解,“材”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另一个是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学生和学校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关系,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他/她就接受了该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这个目标和定位明确了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并按此决定了学校的教学基本内容和体系。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制定的,而并非仅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的,所以说学校和学生的关系并不等同于厂家和顾客的关系。教师的一个任务是,完成学校在目标和定位中的承诺,依此制定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计划。不然的话,学校有理由认为该位教师不称职。当然,如果学生认为该校的目标和定位不符合自己的需求和特点,他,她可以进行重新选择。“材”的第一个要素影响着教师的选择,如果学校的目标和定位与教师的“所欲”不相符,教师要么改变自身,要么重新选择别的学校。所以,教师的“所欲”与学校的目标和定位相符,然后,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进行教学活动。这需要教师深刻研究和领悟学校的目标和定位。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的需要,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培养符合并引领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的高端人才,具有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我认为,我的“所欲”完全与学校的目标和定位一致。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强调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系统知识,而且强调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的能力。阅读经典,一起讨论,就是重点培养他们研究问题的能力,要求他们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并提出独特的思路和方法。如果学生没有得出什么新的观点,只是重复别人的东西,我会借用孙子的一段话说:“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战者;战胜而天下日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形》)我理解的所谓高端人才,就是孙子所言的“善之善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激励和要求学生做“善之善者”。

虽然学生选择了南京大学,但并意味着他,她对选择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有一定的认识。所以,教师的另一一任务是,把学生潜在的、可能是不清晰的需求和认识显在化和清晰化。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感也。”传道,要求教师能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受业,要求教师塑造和创造学生,帮助学生立业:解惑,要求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并与学生一道解决疑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决定了教师“传道、受业、解惑”过程中的方法,而非“道、业、惑”的内容。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教师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把“传道”、“解惑”与“受业”统一起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如果“传道”、“解惑”是“知之”过程的话,那么“受业”就是“好之”和“乐之”过程。如果能把“传道”、“解惑”与学生自己的“立业”统一起来,那么,学习就成了学生自觉追求。教师自然就能成为受欢迎的教师。

如何做到“传道”、“解惑”与学生的“立业”统一起来,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呢?这几年的教学工作我主要在思索这个问题。无论在本科还是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

一是与学生共同理解南京大学的目标与定位,帮助他们能够立意高。我对每位学生都反复强调,来南京大学读书,学习和生活中重要的部分是理解南京大学的精神,并用具体人和事说明南京大学的精神。

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和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比如,在本科管理学教学过程中,阅读教材、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知识是每位学生必须做到的;对10本经典管理学著作的阅读,是按自愿原则。学生分成10组,每组学生精读一本著作,并详细讲解给同学们听。讲解的基本要求是:讲解者团队认真准备、相互讨论,让听者懂。在研究生战略管理教学过程中,课程安排要就考虑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采取区别要求,战略管理方向的学生必须阅

读39篇论文,而非战略管理方向的学生只阅读20篇论文。根据学生的能力、需求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学计划和内容是基本确定,只是教学要求和方法可以弹性调整。

三是不断提升讲课的水平,做到深入浅出。深入浅出不仅反映教师的学术素养,更是给学生一种震憾的力量,让学生产生信服感。比如,在与研究生一起研读论文时,我用四个词把Alchian&Demsetz(1972)的经典论文清晰地讲给他们听,用最普通的囚徒博弈的例子把Holmstrom1982)的思想形象地表达出来,用两个词把Richardson(1972)论文的逻辑清晰勾画出来,并且用简单的语言把Coase(1937)、Alchian&Demsetz(1972)、Jesen&Meckling(1976)、Fama(1980)、Holmstrom(1982)、Grossman&Hart(1986)、Hart&Moore(1990)以及Rajan&Zingales(1998,2001)这些经典著作间内在的关系描绘出来。在与本科生一起阅读经典著作时,把《竞争大未来》、《基业长青》、《第五项修炼》、《什么是管理》、《有效的管理者》、《从优秀到卓越》等内在关系与大家讨论,要求他们理解这些著作的思想内涵、思想脉络,要求:从未来、从文化、从价值观着手,不断修炼自己,做优秀乃至卓越的人!

四是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在讨论Stigler(1951)的论文,用中国VCD行业发展历程,说明行业发展的一般路径是:一体化→反一体化→一体化;在讨论Young(1928)和Leibenstein(1966)的论文时,请学生认真思考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国的经济增长正是来源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交易便利程度不断提高从而导致的不断深化的劳动分工,主要来源配置效率和激励效率;在讨论Alchian&Demsetz(1972)和Fama(1980)的论文时,解释中国企业改革的两个重点——市场建设和产权改革,请学生用论文解释为什么要进行市场建设,又为什么要进行产权改革;在讨论Rajan&Zingales(1998,2001)的论文时,请他们思考中国企业改革中产权改革的功能一一把所有权转化为进入权等。这些紧密联系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的现实的讨论,让学生认识理论的价值、知识的价值。用理论武装起来的头脑,不仅可以指导实践,少走弯路,而且可以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地方,给自己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五是积极尝试案例教学。2005年夏天,我去哈佛大学商学院参加案例教学的培训,聆听哈佛商学院最优秀教授的教导,体验该院的案例教学方法。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我正在尝试部分的案例教学。尝试在一门课程中安排两个中国企业的综合性案例,从案例分析中,理解战略、商业模式、组织结构、领导风格、激励、沟通、控制等概念及其间的关系。

三、“传道、解惑”与学生“立业”的统一,培养“仰望天空”的人

十多年教学工作,我不断地思考:如何做一位既“受尊敬”又“受欢迎”的教师?“受尊敬”和“受欢迎”的本质是什么?在实践、讨论、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受尊敬”是讲做人,在做好一个人的基础上,做一位“受欢迎”的教师。“受尊敬”是推己及人的思考和行动,“受欢迎”是由人及己的思考和行动。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自己成为一位“受尊敬”的教师;履行“因材施教”,使自己成为一位“受欢迎”的教师。这本质是把“传道、解惑”与帮助学生“立业”统一起来,前者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位“受尊敬”的教师,后者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位“受欢迎”的教师。做一位既“受尊敬”又“受欢迎”的教师,要求我们既要“推己及人”又要“由人及己”地思考和行动。

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让我心生敬畏,那就是头顶的天空和心中的道德。我所理解的康德的“头顶的天空”,既包含未来和理想,又包括人类的过去,即人类过去所积累的经典思想和知识。“仰望天空”,既是与未来和理想对话,又是与伟人对话。阅读经典,就是与伟人对话和谈心。

最后,用温家宝总理的话来注解我对既“受尊敬”又“受欢迎”的教师的理解: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学生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在“传道”和“解惑”过程中,我努力帮助学生“立业”,培养“仰望天空”、“关注星空”的人!

4.做一位有特色的教师 篇四

做一位有特色的教师

有特色的教师最容易被学生记住.我们现在虽然已身为人师,但此刻如果让你立刻回忆起小学、中学、大学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几位教师的形象在你的脑海里记忆犹新,有几位教师精彩的课堂还历历在目?在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中,教过我们的老师数不胜数,如果让我来说的话,我恐怕也只记住了两位。一位是乌市师范学校叫我们历史的一位女教师,她属于那种小巧玲珑范的,五官清秀,伶牙俐齿。谁说女人的逻辑思维差形象思维强,这位女老师讲起历史来,脉络分明,条理清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这样的课堂,连听几节都不会呕吐。每次老师说了下课了,我们才从历史的遐想中清醒过来,简直是意犹未尽嘛!还有一位是我在师范学院碰到的教古文的老教师。这位教师天庭饱满,特像从甲骨文中走出来的一位饱览古书的学者。每次听古文老师的课,我都专注的盯着他,连人带文都走进了唐诗宋词所描绘的远古境界里。做一名教师难,做一位优秀教师难,做一位有特色的教师更是难上加难。看了窦桂梅教师的《玫瑰与教育》一书,了解了窦桂梅老师的名师成长经历后,做为一名在成长道路上执着追求的语文教师,我好像悟出了一些眉目。

5.做一位有温度的教师演讲稿 篇五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位有温度的教师。

今年,我刚刚踏入教育行业,成为一名英语老师。心怀立德树人的教育梦想,踏上朴实厚重的三尺讲台,来到孩子们中间。记得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青涩的面庞,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我先是有些慌乱,我急切地问自己,你能教好他们吗?你能为他们的成长引路吗?你能担得起他们的期望吗?我胡思乱想着,不过慌乱稍纵即逝,学生们一声亲切的“老师好”,让我坚定了决心,鼓起了勇气。那时,我想到了自己怀抱的初衷:我要做有情怀的老师,我要把课堂变成有温度的课堂。带着这样的信念,我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抛洒着一腔热情,努力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记得在我班上有个学生,刚开始上课时,他总是心不在蔫,思想开小差。课堂上我提醒了几次都不起作用,于是和他交流了一下。当我问他为什么上课不认真时,他看了看我,艰难开口说:“老师,不是我不想听课,是我听不下去,觉得……觉得课堂很无聊。”

他的话如一记重锤击打着我,有些闷痛却让我警醒。我想,大家都是从学生阶段走过来的,如果课堂沉闷无聊,确实很难听进去,所以,我决定从课堂氛围营造上下功夫,立足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尝试着以“零零”后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走进他们。在备课时,我适当增加了课堂互动环节,也常拿他们喜欢的`“梗”来教学,渐渐地,课堂氛围“活”起来了,而那个不爱听课的孩子,也喜欢上了我的课。现在,我正在领导分析《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我会努力做好这一课题,和孩子们一起,在情感、认知、价值观等方面,取得进步。

陶行知先生曾说,在教师手里,操纵着幼年人的命运,如此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以一颗热烈的教育心,以一份赤忱的教育情怀,坚定地在教育之路上,时刻谨言慎行,以身作则,与孩子们一起成长,让孩子们走进有温度的课堂。

6.努力做一位学者型语文教师 篇六

今天要怎样做老师,怎样做才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师呢?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老师要有一颗爱国心

一个没有教师的国家,必将是贫穷的国家;一个没有教师的民族,必将是愚昧的民族;一个没有教师的社会,必将是落后的社会。身为一名中国人,幸运地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又赶上了轰轰烈烈的新纪元。报效祖国,不单是一句挂在嘴边的话,而要拿上实际行动来才行。要时时问自己:我为我们的国家做了些什么,每天看自己,总会有一些感叹。也许昨天我没能做到最好,但今天我要在学习中摸索,希望能做得更好。我们把行动要付诸于每位孩子,要引导他们从小爱父母、爱学校、爱家乡,爱我们的祖国,要从小灌输他们自己是一个中国人,长大为祖国建设出力的远大理想。所以,在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中,我们给孩子创设了广泛的活动空间,让孩子们参观家乡;看从前房屋的照片;说说自己以前的家和现在的变化;从而了解住宅环境的变化,了解家乡的变化,再扩展到对家乡的热爱。通过画画未来的房子,激发学生建设自己家乡的欲望,长大为家乡的建设出力。

二、、教师要有一颗慈母心

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作为塑造人的心灵的当代灵魂工程师,需要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工作,更需要有一颗慈母般的心。我想把老师的爱付诸于具体行动,就是:对孩子既要有耐心,又要有细心,更要有爱心。有时虽然为孩子做一件细小的事情,给孩子擦鼻涕、用便纸、扣钮扣、系鞋带,这些小事,小得常常被人忽视,但常会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孩子感受到妈妈一样对他的关怀,成为孩子情感世界的知心人,当孩子偷偷在我耳边说:“我感觉你像我妈妈,一点也不像老师。”时;当孩子和我分享她的小秘密时;当孩子偎在我身边玩耍时,我觉得所付出的都值得,孩子们的信赖,孩子们无邪的话语,孩子们亲密无间的举止,是对我工作最好的肯定。我用我的爱心,让孩子们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同伴,教他们学会去爱,以诚待人,让爱心常驻于幼儿心田……

三、教师要有一颗进取心

作为一个教师,就要不断进取,不断充实自己。这次带班,我面临的难题总是:“我该怎样教这些孩子们?” 是满足于年复一年照本宣科、还是旧曲新唱、旧课新上?是满足于传授知识,还是融入对他们进行独立性、创造性、主动性的素质培养。

7.做一位善于倾听的教师 篇七

由于主持人的善于倾听,以他的细腻,让大家听到了一个幼小躯体里高尚灵魂的独白,也让那些过早给孩子下结论的观众感到惭愧。

这让我想起了几个月前发生的事。当时我刚刚接任一个新班,凭着对工作的一腔热情,我很快就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正当我品尝着成功的喜悦,对自己充满信心时,却发生了一场小风波。

一天上课时,我发现班上的一位女同学一直在与同桌说话,这名学生平时给我的印象是个好学生,我心头生起一股怒气,对她严厉的说道:“为什么在课堂上说话?站到前面来!”可是她没有站出来,而是低着头默默地坐在椅子上。我更生气了,对她吼道:“听见没有!你还不站出来!”教室陷入沉闷的气氛中……

经过这件事过后,每次见到我,她常常是低着头匆匆走过,显然我的言语伤了她的自尊心。师生关系到了这样剑拔弩张的地步,这是我教育的失败。反思之余,我决定找她谈谈,主动向她道歉。

一天中午,我见她在操场扔沙包,便过去对她说:“我们谈谈好吗?”她没有拒绝。我说:“那天老师对你的态度不对,老师向你说声道歉。”她依旧没有说话,但是她的眼神告诉我,我的道歉起了作用。我接着说:“你在老师的印象中一直很好,可那天你却在课堂说话,让老师很失望。能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吗?”“老师,那天你讲的那道题我同桌不明白,他让我给他将讲讲。我也知道自己错了,所以当时觉得很难堪,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我不敢站出来。”“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学生,我非常喜欢你。不过,如果你在老师讲课的时候给同学讲题,那么我下面讲的内容你们就都听不到了,对吗?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告诉同桌,下课后再给他讲,好吗?”

通过这次贴心的交流,我觉得教师要善于蹲下身子欣赏学生,倾听学生,向学生学习,和学生一起成长。其实,生活中孩子有很多方面要比成人纯洁得多、可爱得多、强得多。

有这样一个调查,北师大的一位教授问参加会议的师生:树上有五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一只,还有几只?结果被调查的师生中,99%回答一只也没有了,因为都吓跑了,只有一名小学生的答案与众不同:还有三只,因为五只鸟是一家人,打死了爸爸,吓跑了妈妈,还剩下三只不会飞的鸟宝宝。

我们真该常常光顾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的思想一起漫游,共同成长。传统文化观念强调“亲者严,疏者宽”。老师守在师道尊严里,恨铁不成钢,认为对学生挖苦几句也没有什么关系。这会使教师走入人际关系的误区:学生和你关系越亲近,你对他就越不宽容。在师生关系中,学生最需要的恰恰是来自于老师的倾听与宽容。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并理解学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师生之间因沟通障碍而造成的误解,也不是找到原因后就能自动消解的。

教师理解学生的前提,就是要充分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与思维发展状况,这是学习心理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教师面对的并不是单个学生的集合,而是学生群体,他们具有相似的心理特征,在学习上具有相似的思维发展阶段。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习作,来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的习作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让学生直接写出自己的学习体验与生活感悟。可以让学生每周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小结,对本周最有成就感的事件,最为沮丧的事件进行记录与分析;让学生匿名评价“学科教师教学最为成功的是什么,最为失败的是什么,最值得修正的是什么”等问题,通过阅读学生的习作与评价,直接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另一个是让学生在特定活动中,间接表现学习体验与生活感悟,如可以组织班级学习经验交流会,让学生主动谈出自己的学习体验,通过学习经验与生活感悟的交流来表现自己,同时让教师看到学生最为真实的表现与感受。

教师以真心与爱心打动学生,并与学生做生活和学习中的朋友,也是教师展现真实自我并理解学生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好处,就在于教师可以透彻地理解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切身地理解教师“蹲下身子”是优秀教师成熟的标志;“蹲下身子”是聪明家长睿智的标志。我们只有蹲下身子,才能真正看到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真正感受到孩子的心是世界上最真、最善、最美的。

上一篇:浅谈小班化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落实识字教学下一篇:我愿是一个乡村少年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