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2024-09-05

2017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共11篇)

1.2017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一

2017年生物中考复习策略研讨资料2017、3、16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使学生在复习课中巩固知识的同时增长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并在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应优化复习策略。针对近年来中考试题都表现出立足基础、突出能力和创新意识,体现出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方向,以高起点、低落点、多角度的方式,考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突出强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同时复习不仅是一个回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那么,如何适应要求,做好生物复习工作呢?结合近年来的中考,从试卷分析报告看,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六个“不够”:1.审题不够仔细;2.书写不够规范;3.基础不够扎实;4.思维不够灵活;5.表达不够清楚;6.实验不够重视。事实上这几个方面通过复习策略的调整,是会得到很大程度改进的。下面对中考生物学复习应抓好的关键问题,谈谈具体做法。

一、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让学生树立自信心,端正学习态度。许多中下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对进一步升入高中学习不抱希望,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就有放弃学习的迹象,对生物课的学习就更不用说了。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科抱着轻视的态度,以这样的心理进入总复习,会使总复习课复习效果大打折扣。有经验的老师都很重视复习前思想动员工作,一方面跟学生说明打好初中生物知识基础是为将来更好地继续高中学习作准备。另一方面举例说明往届有的学生由于不重视生物学科,中考时虽然其他学科成绩都很优异,但生物学科成绩过低,而进不了一中、三中,而也有部分学生初一时成绩不够好,经过初二一年努力,成绩上去了,也进入了高一级学校学习,因此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不要随意放弃努力,相信“自信”会创造奇迹。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想动员,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信,保证学生以良好的心态进入总复习。

二、未雨绸缪,合理有序

我打破常规,在这学期给我的教课进度做出了统一部署,本学期期中考试前完成八年级上册的新授任务。期中考试后复习七年级上册和八年级上册,为2017年的中考赢得复习时间。作为老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一进入复习阶段,我首先认真研读当年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能力要求,弄清中考常考的主干知识点、中考变式题背后有没有改变的根本性东西。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复习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章节复习、专题复习和综合测试。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知识的全面巩固,构建单元知识结构,重点梳理单元内知识脉络。二轮复习根据本学科知识内在联系,把七年级上册四章的内容分成两个大的单元:第一单元认识生物;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八年级主要为物种的延续。侧重跨章节知识联系的构建,强调综合分析、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三轮复习侧重于课堂限时训练和综合模拟训练。让师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章可循。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在复习中,应静下心来把生物课本梳理一遍,加强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自己构建一些知识网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另外,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应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这样遇到具体的实验题型才能临阵不乱。第二轮复习不是“炒剩饭”,而是要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综合和深化。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分散在各章节的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体现知识间的本质因果关系和整体性,即进行专题复习。第三轮复习主要是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看纠错本,加强记忆。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中考中重现。

三、用好教材,夯实基础

教材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和主要载体,因此,教材必然成为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所以复习备考必须立足教材,用好教材。在教材的使用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核心知识的落实。

近年来生物中考命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知识与能力并重,然而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缺乏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就谈不上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在复习教材知识时,不能贪求把书上的所有知识做到点滴不漏,也不能平均用力,要注意抓重点、抓主干,要对教材进行提炼加工,将那些最重要的概念、规律、原理整理出来进行强化,做到熟记、透彻理解并能应用,特别是在临考前,还要将这些内容认真过一遍,防止遗忘。

2、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知识的梳理,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从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微小的细胞,还是复杂的生命个体,乃至庞大的生物圈,都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所以要学好生物学,必须善于寻找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善于发现教材各知识点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一点在生物复习课上应特别予以重视。有的老师和学生习惯于把一些知识分割得很细,忽视归纳与整合,时间费了不少,效果却不好。

除了将知识整合以形成知识网络外,采取专题复习,将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3、重视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实验与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资料分析等方面的技能。

新课程特别强调探究性学习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新近的中考命题中也越来越呈现出重视对学生能力考查的倾向。新的教材中提供了大量探究活动案例和各种技能训练内容。虽然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不可能将教材中所列的所有探究活动和实验都做一遍,但教师可根据考纲要求,精选部分探究和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将有关探究的方法和实验过程、相关结论回顾一遍,还是必要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材中的许多探究,都涉及到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实验变量,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一定要下功夫多指导。

4、重视教材中重要插图的识记和理解。

新课标教材中大量精美的插图不仅大大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更把一些微观的、抽象的、不易被感知的、深奥的生物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理解一些复杂的生物体结构知识与生命活动规律时大大降低了难度。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对学生学好生物学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识图题在各地中考试题中屡见不鲜。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不仅要重视对课本中一些重要插图的识记,更要加强理解,教师可通过将课本插图适当变形,来考查学生对图的理解与应用。

四、精选习题,注重实效

生物学试题多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立意命题,密切联系实际,考查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仅仅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不意味着会应用、会解题,所以在复习中精选一定数量的题目来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事实说明,并非做题越多,效果越好,要避免搞“题海战术”。训练题的选择,关键是要精,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要做有心人,除了手头上多备几样高质量的教辅资料外,还可从互联网上搜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信息。教师一定要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筛选或必要的再加工,然后提供给学生使用。此外,教师要充分重视对试卷和作业的讲评,对于学生答题时暴露出的问题,尤其是错误率较高或带普遍性的问题,一定要及时为学生指出来,引起学生重视并及时改正,必要时,还要进行反复强化。特别是临考前,学生还必须将平时做错了的题再认真看一遍,防止遗忘。

提高初中生物课的复习效率的策略,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谓复习有法,没有定法,贵在得法。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教学心得,不足之处还望同行指正。

2.2017年中考作文应这样备考 篇二

我们考察过历年中考题,大多是关注考生自身,引导学生去写身边的一个人、一件琐事、一课堂、一个心理活动,很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也很少引导考生议论历史事件的,更没有引导孩子去把个人对事件的感受、前后变化过程写进文章。

比如近几年的作文题《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这里也有乐趣》《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悄悄对你说》《心里美滋滋》,这些命题格局不大,且有雷同之嫌。这种题目在范围上,缩得很小,实则是对学生的低估,将初中生假设为幼稚无知,只会写身边小事的人。

在价值观上面,又设了太多限制,只能写“努力”“乐趣”“美滋滋”这些比较平庸的“正能量”。在这个框架下,那些文章很容易被写成“正确的废话”。

这个“没想到”的中考作文题与往年不同,它的最大亮点,在于开放性,不但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激发孩子们写作的冲动,让学生们写出好文章。

首先,这道题目,人人可以说真话,每个人都遭遇过没想到的事。比如“没想到某同学的进步这么快”“没想到爸妈对我爱得这么深”;“没想到我错怪了他”“没想到某人言行如此前后矛盾”;同时,学生们更可以从自己所理解的社会上的大事出发,发表自己的看法。

比如,“没想到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看到事情的真相却越来越难”“没想美国考试竞争也那么激烈”“没想到交通整治竟然是为了效益”;更可以写自己通过读书,思想认识的转变过程,对一些事情和人物看法不断探索和转变,比如:“没想到鲁迅的生活一点也不艰苦朴素,反而很舒适、很豪华”“没想到教科书里的居里夫人和真实的人物差那么多”“没想到孙中山有很多错误”“没想到农民起义有很大的破坏性”,等等。

深入挖掘一下“没想到”的本质,是一种对常识的突破和扩大。有一种理论叫“未庄理论”。生活在未庄的阿Q,来到城市里,什么都看不惯,认为葱就应该切成长段的,城里人居然切成细末,他说:“荒唐”。城里人把凳子叫作长凳,阿Q说,“没道理,未庄都是叫条凳的”。

这就是思维定式,以原来的习惯拒绝接受新的事物和变化。没想到的背后,就是这种理论在作怪。就像阿Q一辈子没有走出未庄,所以他只好以未庄的标准为一切标准。

对于未知的东西,必须打破自己原来的认知结构,加以调整,这种调整就是突破、就是提高、就是超越、就是成长。

如利玛窦西来,中国人方知世界之大;哥白尼著说,地球方不被认作宇宙中心。

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想到,真没想到”是个人也是人类的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也是最重要的过程。从“真的想不到”到“以后能想到”,恰恰是你在前进提高和升华。

因此,如果学生们的社会生活宽广,能写的内容就越多;学生读的书越多,那么他的感悟就越多,他的“真的没想到”的机会就越多,他的思想则越深刻,文章也就越出彩!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这类题目?

首先是内容的选择,如上所说,这不是问题。对这个题目,同学们可写的内容太多了。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人和事,在学习中,每一天人都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发现。把它写出来,对于每一个初中生来说,都不难。千奇百怪的事情,只要是出人意料的都可以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但不能只停留在“没想到”“吓一跳”的层面上,要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写出意义,还要从文章结构和技巧上下功夫。

其次,在结构上,必须有曲折、有波澜、有过程。要像曹文轩说的,“要会折腾”,这次的作文题就是要善于运用“折腾”的方法。“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以“曲”为贵。可以横向平铺地组织,列举出各种各样想不到的事情:没想到乌鸦也有白的,没想到天鹅也有黑的……突出认知的局限性和打破成见的重要性,举出自己一步步的精神成长和收获。也可以纵向深入:前后对比,先抑后扬,前扬后抑,一波三折,事情一开始是怎么样的,后来有了什么意外发展,前后对比,冲突强烈,才会好看。

有个学生写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做一个关于读书的调查,“没想到”现在去书店买书的人那么少。但后来进一步调查,却又发现,现在喜欢读书的人其实并不少!只是很多人不到书店去买纸质书罢了,这里就出现了两个“没想到”大转折,使得文章曲折有致。也有些孩子在经过社会事件后,写道:“本来以为现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吃饭总不成问题,没想到山区人民这么苦”“本以为,房价已经到顶了,没想到还会不断地涨”“本以为他们是那么爱国,没想到‘共和国脊梁移民加拿大”……在结构上的安排体现了认识上的提高,文章也有看头。

再次,在文笔上,描述要有详略,要有叙有议。要有“我”的存在。可以加入自己心理上的惊喜、惊恐、惊诧、惊悚的感觉,从而感染读者。除了事实和情绪,更要有自己思考的过程。这才是精华所在。

例如,当知道蚕宝宝要为了我们缫丝而失去生命时,感觉到惊讶、悲伤、可怜,于是反思人和动物的关系,感觉到我们应该更加尊重大自然和生命。即使不得不索取也要抱着感恩的意识。当知道鲁迅的生活并不朴素,感觉到困惑、质疑,从而反思我们的教科书和各种宣传上不应该不顾事实地说谎,说鲁迅不喝咖啡,不娱乐,生活艰苦,这并不利于对伟人的真实了解。

这些不符合实际的说辞,使我们造成这样的错觉,伟人的生活一定要艰难困苦,似乎谁讲究享受,谁的人格就有问题。这无疑是一种僵化的思维方法。早在一百多年前,严复就说过:“中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讲假话的结果,是全民堕落,不知有耻,其害莫大焉。

这就是思辨,这其实是在向高中写议论文过渡。我们原来为什么会“没想到”?原来的思维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以后要如何“想到”?都是可以思考的。当然,如果在文字上没有议论,纯粹以记叙让人深省,当然也可以,而且那是更难的。说起来,莫泊桑“项链是假的”,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是老画家画上去的”所写的这一类卒章显志的故事,不都是“没想到,真没想到”的反应吗?

要写这类文章最重要的是,自身修为的提高。这是无法急就速成的。你的社会实践,你的阅读量,你思考的深度、广度,都能反映出你的水平。这样的作文命题指向,是在指引初中生应该关心教育、关注社会、对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能仅仅局限于身边的芝麻绿豆。

上海2016年中考作文试题,对今后的语文学习起了引领作用。它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积累素材,它鼓励学生关怀社会,它鼓励学生说真话,这有利于改变语文教学中只盯着教科书的弊端,从而促进语文教学乃至教育改革的进行。

3.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三

共进九年制学校 朱昶玮

2014年3月27日,我与本校闫涛老师一起前往汉滨初中参加了由汉滨区教研室组织的2014年中考研讨会,本次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我获益匪浅,通过与江北片区的数学老师交流和探讨,进一步把握了中考的考点,对试题命题的方向有了全新的认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启发解决。

研讨之前有幸聆听了汉滨初中的唐老师和汉滨高中的罗老师的复习课,深深地被他们的教学风采所吸引,才感觉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自己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习。

之后的学校交流经验中,汉滨初中的郭主任和汉滨高中的李老师分别介绍了自己学校近几年中考对数学的复习策略,具体如下:汉滨初中在2013年中考中数学平均成绩名列全区第一,报考学生人数接近两千人,并且得到高分的学生非常多,郭主任谈到了以下几点:

1、成绩是反映学生能力高低的表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把握中考命题要点,明确复习方向,分析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注重近几年陕西中考的真题与副题,找出其命题思想;

3、三轮复习中,第一轮复习要回归课本,注重基础;第二轮复习用真题测试;第三轮复习选用明显具有陕西省命题特点的题进行训练,并培养解题习惯的养成;

4、选部分学生进行重点关注,手把手教学,突破压轴题。

汉滨高中在2013年中考中数学平均成绩名列全区第二,报考人

数有四百多人,高分人数比较少,但平均成绩非常高,李老师谈到了以下几点:

1、注重基础,不能丢课本,扎扎实实过完教材上每一道题;

2、尖子生让其自己做题,训练,中等生基本题型要自己会做;

3、教学生分析题,做完每一题后学会分析,反思,总结,制做

错题本;

4、中后等的学生按题得分。

最后,汉滨区教研室数学教研组长张组长做了总结发言,听了张老师关于中考备考经验介绍及复习策略研讨,不得不承认张老师的高瞻远瞩,分析的很具体、到位,对备考复习颇具指导意义。

一、命题的依据和思路、试卷的结构、试题特点

今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本着“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在2013年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平稳中迸发出了许多亮点,试卷的整体感觉浓缩起来就是精、准、美、亮、新。给全省新课程的考试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给全省的数学教学正确的导向。

(一)、命题的依据和思路

数学部分的命题严格依据《陕西省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中的数学学科要求,考试着重考查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同时具有选拔性功能。

(二)、试卷的结构

2014年数学部分的试卷结构与2013年保持一致,充分发挥不同

类型化学试题的功能。

(三)、试题特点

1、依据《考试说明》,兼顾教材

试题命制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同时参照现行的我省使用教材,保证使用各个版本教材学生的公平性。试题的素材多来源于教材,但又区别于教材,充分体现出了教材的重要性,对指导教师的教学起到了显著的导向作用。

2、重点考查数学学科主干知识

试题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大领域所占分数的百分比与它们在数学教学中所占的课时的百分比大致相同。数与代数约占42.5%,图形与几何约占,统计与概率约占15%。综合与实践将在前面三个领域的考查中渗透考查。

3、重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

4、探究性试题向培养学生科学方法转变,试题继承了近两年的探究性开放性的特点,今年更进一步提升到重视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考查。

二、明确复习阶段教师的工作重点

1、第一轮复习提倡以专题的形式。综合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2、精选习题,适度地训练。

3、突出重点,敢于取舍、善于取舍。

4、注重知识的归纳、整理。

5、重视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三、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1、通过各位数学老师的复习经验交流,使我能掌握中考脉搏,把握中考方向,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复习;

2、教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

3、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成绩好坏的关键所在,制定好有效可行的复习计划,避免盲目行动,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通过对各位数学老师的复习经验学习,我准备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复习:

(1)、抓好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温故而知新,每节复习课都利用5分钟请同学回顾上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易错知识点。根据复习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有联系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易混知识点多采用对比法,抽象概念多形象化,易忘易错知识常提起,难理解知识点多让学生问为什么等。每一考点复习完再和同学们一起小结,让学生感到复习有收获。每周至少一节练习课,主要精编近段时间学生做错的题目、近期复习的重、难知识点的相关中考题。或者限时训练中考题型,近早得让学生适应中考、积累方方面面的经验。

习题讲评课是初三总复习的重要课型,也是教师和学生容易轻视和难上好的课,课前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以便课上能有的方矢,课上多让学生分析,自己找错因。较难的题目,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要用到的知识点、解题方法,再分析题意、划出关键句、找出隐

含题意、规范答题。大部分同学不会做或做错的题,要教会学生从哪入手、学会理解题目意图、分析找到可以迁移的已具备的知识点和方法,让学生感到这些题目不是高不可攀,讲解习题既要复习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解题信心和解题能力。

(2)、切实做好“抓双基,抓落实”的常规工作要搞好复习备考工作,教学常规工作要常抓不懈。但如何落实教学常规中的分层教学是一件困难的事,复习中不搞好分层教学,容易挫伤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我们要在分层教学方面做努力,对于起点较低的学生在平时数学教学中特别注意对他们的规范化要求、强化练习。

(3)、加强应试指导培养非智力因素

充分利用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总结考前和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4)、正确处理好复习过程的“三种关系”

在中考复习备考中,教师还要正确处理学生的“基础、能力、心理”这三者在不同的复习阶段的关系。在复习的最初阶段中基础是排第一位,其次是能力和心理;在复习的中间阶段这三者中能力排第一

位,其次是基础和心理;而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则以心理为第一位,其次才是能力和基础。

4.2017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四

高三年级 靳伟

2016年8月26日,楚雄州2017届高考生物教研会在楚一中召开,我有幸聆听了楚一中董智明老师等关于生物学科备考的专题:分析2016年生物高考试题特点,找准复习的着力点;复习备考策略与方法的案例分析。以及其他学校老师备考的一些建议。学到了不少知识,现在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近几年大纲知识点比较解读 1.考纲知识点分析。

通过比对发现三年考纲考点基本没变化,样题略有变化。

2.考察能力。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实验一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考察。

在生物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事实上也是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同时是命制试题考查知识的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联系实际有利于使高考试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材料开放,思路开放和答案适度的开放),材料的开放为增强试题的新颖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上述能力要求来看,它符合“在注重综合素质考查的同时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这一命题指导思想:既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程度,也注重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第二部分:新课程高考命题的特点

1.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重点内容会持续考查,并不回避。高考命题由于不断的改变设问角度和设问方式,做到了推出陈出新,高考题都是原创的。层层递进的命题技术继续使用。

2.高考生物命题坚持在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考查学生生物科学基本素质。既要体现21世纪高校对新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也在适应高中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趋势,还考虑中学教学实际。

3.高考命题强调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因此,高考备考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链和知识网尤为重要。4.以能力测试为核心,试题题型基本保持不变,对各种能力的考查力度会持续加强,尤其是实验与探究能力。探究性实验的素材一般会用科技新知

第三部分:高考复习策略

2016届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丙卷)生物试题的考查几乎覆盖了全部主干知识,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全州生物平均分估算为52.15分,难度值为0.58,是一套区分度较好的试题。但从考试结果的数据分析表明,在全州高考理综的平均成绩较2015年有大幅度提升(增幅为9.66%)的情况下,生物高考成绩并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⒈脱离课本而复习,没有真正落实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内涵记忆不牢固,外延拓展的宽度、深度不到位。⒉对课本隐性知识不重视,挖掘和拓展不够。⒊以“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为载体,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训练力度不够。⒋针对高考试题出现的“开放性答题”的模式,进行专项的有效训练较少,答题不规范,失分较多。

基于以上原因,2017年高三复习备考的建议如下: ⒈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复习,强调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

⑴一轮复习不能只依靠复习资料,还是要以课本为主,在老师的带领下,梳理、归纳、记忆基础知识,同时解决过去教学中遗留的问题。

⑵老师要根据2016年高考试题的特征,以课本作为蓝本,对相应的知识板块进行深度和宽度两方面的适当拓展,教会学生迁移、整合知识,厘清知识脉络和知识点、考点的联系,从构建小模块开始,逐步构建大模块知识,完成主干知识网络体系的构建。

⑶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从“瞬时记忆”转变到“短期记忆”再转变为“长期记忆”,需要强化刺激、重复刺激和多样刺激。首先,教师要进行学生的基础知识过关检测,帮助学生巩固记忆,使“瞬时记忆”变为“短期记忆”。其次,在复习教学中使用“滚动式连接记忆”,让学生大声说出知识点,理解与现时知识点的联系,有利于构建知识网络,促进记忆向“长期记忆”转化。第三,精心筛选和评讲典型例题,训练学生思维能力,通过反思、归纳和对比,学会运用,牢固知识记忆。

⒉注重研究教材编排的目的,挖掘课本隐性知识考点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大纲,命题的基本资料是教材,更何况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以及学科专业术语、表达方式都来自于教材,这是学生在考试中回答简答题的基础。对于教师而言,落实课程教学目标的载体是教材,学生完成学业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对教材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掌握的层次。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中,更要潜心钻研、吃透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从教材中每一句话、每一幅图、每一道题,以及“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旁栏思考题”、“知识链接”、“资料分析”、“技能训练”、“探究”、“模型建构”、“科学史话”、“科学家故事”、“与社会的联系”、“科学•技术•社会”等内容中充分挖掘隐性知识,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再结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教材正文文字、图表、图解等知识信息,进行图文转化训练,提高回答问题的能力。

⒊以“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为载体,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要能够正确识图分析、阅读材料,获取完整信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一是要有牢固的基础知识网络形成主干体系,二是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什么?通过逻辑(把意识按照顺序进行排列)进行思考就叫做逻辑思维。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逻辑思维有形式结构思维、概念思维、命题思维、推理思维、归纳和类比思维、因果思维等几种类型,而通过教材提供的基本素材进行经常性的逻辑思维训练,例如用“细胞的结构基础”、“细胞的物质基础”等训练“形式结构思维”;用“概念的内含和外延分析”训练“概念思维”;用“试题解答和评讲”训练“命题思维”;用“生物实验及实验原则”、“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家系图谱”等进行“推论思维”训练;用“本章小结”、“知识拓展”、“方法归纳”等训练“归纳和类比思维”;用“自变量”、“无关变量”、“单一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训练“因果思维”,就能达到培养和训练逻辑思维的目的。

5.中考数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五

我参加今年教研室的中考研讨会,这对于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也使自己对今年的命题趋势和动向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现就我的心得和自身存 在的不足作如下介绍:

一、2012年中考数学命题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

2、《中考考试说明》

二、2012年中考数学有关精神传达2012年中考数学实行试卷与答卷分离,使用答题卡。

2、题型及分值:满分120分,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易中难比例为6:3:1。

三、《数学课程标准》分析:

1、数感:包括理解数的意义、表示数、数的大小关系、数的表达与交流、选择算法、估算、解释、会计算,主要是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给出实际生活中的两个例子,另一个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比较数的大小;科学记数法等,一般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出现。

2、符号感:主要是给出代数式写出它的实际意义或给实际问题用代数式来表示,或商品打折,或有关日历方面的问题,或给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图形,求它的周长。一般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3、空间观念:主要考查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复杂图形的分解与分析,几何图形运动、变化的描述,位置关系的描述,直观形象思维,着重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一般以填空或选择或解答题出现。

4、统计观念:能从统计的思想、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并作出合理的决策,对数据的来源和处理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着重考查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看图、观图、用图的能力,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对这部分知识要引起重视。

5、应用意识:主要体现在要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主动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对新数学知识能主动地寻找其实

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着重提了列方程组的应用、社会增长率、列不等式组及给出函数关系或图象来求解问题等,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

6、推理能力: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证明或举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着重强调了两个寻找规律的题以及一个通过观察、猜想并证明的几何题和一个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来求解的问题。一般以填空题或解答题的形式出现。

四、中考复习中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

1、应加强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动向

研究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研究考试说明,研究中考复习策略。在平时的考试中,教师可以模拟中考命题,试题来源于课本改编或自编,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新题型的探索,着重考查学生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所制定的复习计划不够合理、具体

好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考的数学复习分三轮进行:

第一轮:理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进行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

第二轮:进行综合训练(模拟练习),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

第三轮:进行查缺不漏。

3、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

4、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5、多研究《新课标》,分析近几年中考试题。

6、调整好心态,培养学生兴趣

首先是心理上要调整好心态,不光是学生,老师也一样。其次,避免学生对考试产生畏惧心理。最后,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兴趣。

6.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齐龙 篇六

王家墩九年制学校 齐龙

3月23日经学校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在府谷县华阳学校和府谷中学召开的2013年物理中考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两部分组成: 上午我们听了两位物理老师的复习课,两位老师通过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示范性地告诉我们如何上好中考前的物理复习课;一节好的复习课,课堂也应该是属于学生的,而不是老师的讲授,也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紧紧抓住中考的脉搏上好每一节复习课。下午,我们又听了县教育局郭兴林局长的重要讲话。郭局长很全面的对校长、老师们谈了过去2012年的辉煌,又高瞻远瞩部署了2013的奋斗目标。整个会议郭局长把府谷教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做了很全面透彻的分析和展望,又对近年来中考的形式谈了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强调校长和老师们都要进行认真分析。看清形式,把握时机,决胜中考。特别告诫老师们要分析以前的中考试卷,尤其是我省的中考试卷等。

通过这次研讨会,使我了解了2013年中考试题特征,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弱点。我意识到:作为教师,在紧张而忙碌的中考复习教学中,需要不断创新,通过策略的选择和调整,真正地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系统复习。尤其是田晓峰老师的讲课给我留下的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在授课中的“放荡不羁”,他在表述中的诙谐幽默,以及他对知识和课堂的驾驭能力等等,都已进入了一种境界,是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楷模,也为我们的努力指明了方向。

在领会此次研讨会精神的基础上我及时反馈给了毕业班的教师,使他们的中考复习更为行之有效,从而减少复习的盲目性。我们又结合一些个人经验和研讨心得,共同探讨出一些提高理化复习有效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方法,教学中注重双基,循序渐进,选择优质复习资源,并以问题带出考点复习,以任务带出综合运用,还要结合学生实际,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做的训练和指导,进一步把分层教学、复式训练等策略落到实处,使其发挥最大的效力。

7.中考复习策略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七

何宏涛

3月24日, 商南县2012年中考复习策略研讨会在县初中隆重召开,作为毕业班的一名化学教师,我很荣幸地参与了大会研讨和交流。此次研讨会,使我收获颇丰。

通过这次研讨会,使我进一步了解了近3年陕西中考化学试题特征,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弱点。我意识到:作为教师,在紧张而忙碌的中考复习教学中,需要不断创新,通过策略的适当选择和调整,真正地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做到系统复习。教研员张老师为提高复习效率、学生答题技巧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使我更深地认识到了考前复习策略的意义和重要性,我会在后期的复习中紧紧握着中考这一指挥棒不放,精心研究历年来的中考试题,充分把握2012年的中考动向,让学生在复习中不走弯路,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复习所学知识。

此外,我还体会到:在日常的化学教学实践中,应该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促进个人的不断发展和成长,并努力创出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形成个性化的复习教学模式。复习教学中更要注重双基,做到循序渐进,选择优质复习资源,要结合学生实际,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做的训练和指导,进一步把分层教学、复式训练等策略落到实处,使其发挥最大的效力。其次,明确了中考复习的方向。张老师详细解读了近几年化学中考说明,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针对化学试卷中的实验探究题、分析计算题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分析了我县化学教学的现状和今年中考的形势,从注意研究中考命题的方向、注重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实验能力训练、关注中考热点等方面,为全县初三化学教师指明了复习备考的新思路,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8.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八

一、新课标的启示。

在语文教学中应进一步明确语文的交际工具性,重视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强调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多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合理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中学语文课堂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防止逐字逐句的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要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的书。

三、注意新课标中增加的新内容。

初中7至9年级增加14篇:《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与谢中书书》,陶弘景;《湖心亭看雪》,张岱;《河中石兽》,纪昀。

减少两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此篇移至小学阶段);《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四、作文要写自己的话,教师要教会学生像人一样的说话。

切忌学生作文堆砌古人、古诗和名言。内容假大空,千篇 一律,无病呻吟。初中阶段的作文,能流畅地把事情讲清楚即可,要写自己的话。谷教授举例:一个学生一年写了56篇作文,全都是罗列李白、陶渊明和苏轼,但每次都能得高分。这样下去,是很可怕的。

五、课改的推行是举步维艰的,甚至是悲壮的。

吕叔湘说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力,而不是传授知识”“给学生一把钥匙,教会他动脑筋”。但是,应试教育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课改没能真正落实,学生的负担反而更重了。语文教师应该改变“满堂灌”的课堂形式,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培养语感,阅读和写作能力。我们应该重视占90分的阅读和写作,而不是只盯着30分的基础知识。要想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须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实践能力。

六、课改可以给枯燥的语文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

潍坊的课改经验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学习借鉴。他们对初中毕业生进行回访时发现,学生对初中语文的认同度很差,认为语文课“没意思”“背诵太多”“死板,师生不互动”“课文枯燥”……有一句话一针见血地写出了语文课堂的弊病:“一篇三分钟即可读完的课文要讲三节课,一本三天即可读完的课本要学半年”针对这些问题,潍坊的做法是:“三不讲”学生自己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

这样,提高了课堂效率,节约出了宝贵的时间学生们大量的阅读。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了,语文的成绩更好了,关键是,语文的素养提高了。聊城课改的经验也是围绕“读写”展开,提出了“读书使人高尚,写作使人善良”的口号。重新编排语文课:教材基础课,阅读课,阅读交流课,随笔交流指导课。(在听报告的时候,我强烈地意识到,我们学校为学生配备了大量的图书,装备了阅览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起来。课改势在必行,观望只会耽误学生,并且让自己落后)

七、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教师的美丽在于激情。

没有激情的课堂平平淡淡,没有激情的教学兴味索然。26号下午的三节课,让我们惊叹于三位教师的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深厚而文学底蕴和澎湃的激情所折服。我的拙笔不能形容听课的感受,请大家在网上搜索“乐陵陈万太视频”和“临沂二十中学刘晓凡”,亲自感受他们的魅力。

9.中考研讨会心得 篇九

九年级数学科组 甘超略

在3月8日至9日,我参加了中考研讨会,这对于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也使自己对今年的命题趋势和动向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同时也对中考备考有更深刻的了解。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高效总复习的教学是中考备考的关键。

本次研讨会主要进行了2014年中考考纲的分析及趋势的预测,提高初中数学复习效率的思考与实践的研究。下面是通过本次学习,我对中考备考的一些体会。

一、紧扣大纲,认真分析考纲,精心编制“三轮复习计划”

数学中考考纲是我们的数学备考的行动指南,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是我们的重要保证。三轮复习法是中考比较完整的一套复习方案,必须把握好三轮复习的效率。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中考复习,功夫在课外,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的配套等工作。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 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保证真正的高效课堂。

二、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增强“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会证明及灵活应用;②对课后的巩固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面面俱到固然重要,但有些还必须学会艺术性的删减,毕竟时间比较紧张;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通过互相讨论或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④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指导学生以书本的好题为基础进行改编,给其他同学做,以此达到巩固提高,及发展其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专题复习,高效取胜。

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后即开始第二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检查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这阶段还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包括思想和知识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

四、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高分突破。

第二轮复习后,在总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教师针对错误进行系统分析是重要的,首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教师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 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这也是突破高分必经的过程。

五、浅谈如何实施高效课堂

从教学评价的角度看,高效课堂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简单点说,就是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高效课堂把“自主、合作、探究”当成课改的“六字真言”加以行动阐述并加以发展,在课堂环节上“落地”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前提,知识只有通过自主学习和建构才能获得。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应该从“二传手”的位置退下来,切切实实地把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

10.2017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十

泾洋中学

颜军

2015年4月11日,我参加了2015年县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听了李翠老师关于中考备考经验介绍及复习策略研讨,对备考复习颇具指导意义。下面对本次学习要点及收获整理如下:

一、命题的依据和思路、试卷的结构、试题特点

今年的中考化学试题本着“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在2014年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平稳中迸发出了许多亮点,试卷的整体感觉浓缩起来就是精、准、美、亮、新。给全省新课程的考试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给全省的化学教学正确的导向。

(一)、命题的依据和思路

化学部分的命题严格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不依赖、偏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注重三维目标的综合考查。

(二)、试卷的结构

2015年化学部分的试卷结构与2014年保持一致,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化学试题的功能。

(三)、试题特点

1、依据《课标》、《考试说明》,兼顾教材。试题命制严格按照《课标》和《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的素材多来源于教材,但又区别于教材,充分体现出了教材的重要性,对指导教师的教学起到了显著的导向作用。

2、重点考查化学学科主干知识

试题对化学学科课标要求的5个一级主题,17个二级主题全部涵盖,对主干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考查。例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溶解度曲线、化学用语、常见物质的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基本计算能力等。试卷的化学味很浓,都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必备的知识,强调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对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的研究,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

3、重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

试题重视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和整理能力的考查,共用图表10个。

4、探究性试题向培养学生科学方法转变

试题继承了近两年的探究性、开放性的特点,今年更进一步提升到重视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考查。

5、联系实际,体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试题从物质的用途、食品安全、金属的防锈、能源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饮用水的净化、环境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人文教育问题等多角度进行了考查。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化学的理念。

二、明确复习阶段教师的工作重点

1、第一轮复习提倡以专题的形式。综合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2、精选习题,适度地训练。

3、突出重点,敢于取舍、善于取舍。

4、注重知识的归纳、整理。

5、重视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三、心得体会

通过对各位化学专家的复习经验学习,我们化学组准备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复习:

1、抓好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有联系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易混知识点多采用对比法,抽象概念多形象化,易忘易错知识常提起,难理解知识点多让学生问为什么等。每一考点复习完再和同学们一起小结,让学生感到复习有收获。每周至少一节练习课,主要精编近段时间学生做错的题目、近期复习的重、难知识点的相关中考题。或者限时训练中考题型,如选择题、填空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近早得让学生适应中考、积累方方面面的经验。习题讲评课是初三总复习的重要课型,也是教师和学生容易轻视和难上好的课,课前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以便课上能有的方矢,课上多让学生分析,自己找错因。较难的题目,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要用到的知识点、解题方法,再分析题意、划出关键句、找出隐含题意、规范答题。大部分同学不会做或做错的题,要教会学生从哪入手、学会理解题目意图、分析找到可以迁移的已具备的知识点和方法,让学生感到这些题目不是高不可攀,讲解习题既要复习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解题信心和解题能力。

2、切实做好“抓双基,抓落实”的常规工作。

要搞好复习备考工作,教学常规工作要常抓不懈。我们要在分层教学方面做努力,对于起点较低的学生在平时化学教学中特别注意对他们的规范化要求、强化练习。例如,元素符号、化学用语规范化书写,易错的仪器名称;边缘学生的基础知识过关等。对能力较高的学生要比较注重综合实验和综合计算能力的提升,以便在复习过程中收到显著的效果。

3、加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化学信息能力及自学能力。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我们准备采用简答题、结合生活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图表图像的阅读与理解数据处理能力、推断题的专项练习和实验综合的归类训练等,使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处理实验数据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会始终把提高学生阅读、处理化学信息能力作为复习工作中的重点来抓。

4、注重能力培养,强调解题规范;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在初三化学复习中,在讲解典型计算题时,抓住规范化要求的流程,让学生审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讲。确定题干每句话中的关键词和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过程分析或读图分析,写出分析过程或相关化学方程式。由于中考化学试题属于“踩点给分”即分步判分方式,所以一直强调书写要注意科学性和规范性。

5、加强实验教学

为了提高复习质量我们会重复新课中部分做过的实验,这样有利于分解教学难点、突出重点。而且在实验中不断强调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和实验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中考物理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十一

11月24日我们物理组在一中多媒体教室举办2015年中考研讨会的汇报会议,听后很受启发,收益颇多。

本次研讨会的汇报工作由教研室高老师老师负责。会上高老师作中考分析报告会,讲考点、教法、复习方向、及指导学生怎样复习有利于中考等,教师进行点拨,联系拓展。与会教师交流、讨论。感受历史课程的改革趋势。

会上预测2015年中考物理命题导向。命题特点:

1、命题的综合性越来越强;

2、命题的微观性越来越强;3命题的材料越来越全;4尤其是理解与运用层次的试题。

最后,分析了中考2014年物理变化情况,并分析对策。他在讲解过程中提到这几个特点,很重要:

1、物理学科中的主干知识必考,2、树立问题复习意识。

3、明确考点,抓住重点,准确、扎实理解物理概念。

4、材料分析题一定要“小切口,深挖掘。”在讲评试题时候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研讨会后,我静心思考,想了很多。。。我觉得目前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住2014年物理中考进行有效率的复习。

复习既要重视知识考查又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复习中要淡化面(学科体系)、突出线(专题知识)、辐射点(社会热点),建构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新模式,做好专题复习,这是中考成败的关键!

中考物理复习应以课程标准为核心,以教材为本,紧扣考试说明,扎实基础,以新的复习模式指导学生做到四看四抓,也就是看目录,看课文,看插图,看大事年表,抓基础,抓重点,抓线索,抓网络.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要融会贯通的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教有所获,学有所得,从而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赵开花

上一篇:高情商句子下一篇:员工励志名言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