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以后阅读题答案

2024-08-13

迟到以后阅读题答案(通用9篇)

1.迟到以后阅读题答案 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在秦汉以后有显隐之分》阅读训练题和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秦汉以后有显隐之分。“独尊儒术”以后儒法二者的关系,是一种显文化与隐文化的关系,即儒学备受推崇,以正统的意识形态的身份起作用,而法家备受贬抑,以隐蔽的心照不宣的方式乃至“日用而不知”的方式起作用。二者既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相互依赖,一句话,是相反相成的。

儒法二家的思想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基础,还是从人生的理想和达到的方法途径看都是对立的,因而二者具有不相容性。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即现实主义、超越主义和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包括法家、兵家、纵横家,理想主义则为儒家。他认为,这三者具有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各不相同,人生理想和由以达到人生理想的方法途径也大相径庭。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以消除和克服人已物我之间的种种矛盾。理想主义则主张共存之道,亦即人己物我之间的和谐相处。正因为不相容,所以它们不能并立。在法家占统治地位时,没有儒家的合法地位,在儒家占统治地位时,也没有法家的合法地位。但儒、法二家的许多具体主张又同样为统治阶级所必需,本质上是可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例如,在价值观上,儒家重义轻利、崇德贱力,法家重利轻义、尚力黜德,实际上,义和利、德和力同为统治阶级所需要,不可偏废;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道德的教化和法律的惩处同样都是需要的,也不可偏废。在这个意义上,儒、法二家又相辅相成。

由于儒、法二家的思想体系不相容,所以,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法家作为独立的一家或者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被摧毁了。儒家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条件地吸收消化了法家的一些思想观点和主张,以“贵德贱刑”的方式给法律一个地位,以“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的方法给君主专制一定程度的承认,同时也给予一定的限制。在更多情况下,儒家是以猛烈的批判法家的形式,对法家创立的一系列制度以及使用这些制度运转起来的思想的作用范围和力量加以制约局限。最重要的是,儒家权力将其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五伦”的伦理原则贯彻于现实的跛治、经济制度中,以完全取代法家的.原则。尽管这一努力并没有完全成功,也不可能完全成功,但毕竟基本上获得了成功。儒家的准则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得到了历代王朝的支持并法律化,成为指导思想。而法家的准则却只能以隐蔽的形式起作用,一旦被揭发出来就会受到舆论的唾弃。由此可见,“独尊儒术”之后,在儒、法的相反相成中,儒家是占主导地位的。

(选自张岱年 程宜山著《中国文化精神》,有删改)

1.下列各种说法中,不符合文中所述“显文化”思想的一项是()(3分)

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C.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即现实主义、超越主义和理想主义,其中现实主义以法家为代表,理想主义以儒家为代表。

B.法家重利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以消除和克服人己物我之间的种种矛盾。

C.儒家文化成为显文化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分不开的,可见一种文化成为显文化必须要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

D.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五伦”的伦理原则是儒家贯彻于现实中用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的“显”与“隐”关乎某种文化的社会地位问题。显文化占据统治地位时,隐文化就会受到严重制约,没有合法的社会地位。

B.儒家文化以正统的意识形态的身份起作用时,法家备受贬抑,只能以隐蔽的心照不宣甚至是不知不觉的方式友挥着自己的作用。

C.儒法二家的思想具有不相容性,所以两家思想无论是在世界观、人生观基础上,还是在人生理想和达到的方法途径上都是对立的。

D.虽然儒法二家从思想体系上说是不相容的,但是儒法二家的许多具体主张对统治阶级来说都是必需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试题答案:

1.C (解析:C项句意为:“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否平直,那么一定要用准绳量一量;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方还是圆,那就要用规矩来测一测”,符合文中关于法家的表述。其余三个选项均符合文中关于儒家的表述)

2.A(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是日本学者冈田武彦的观点)

3.C(解析:C项因果逻辑颠倒。原文表述为:“儒法两家的思想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基础,还是从人生的理想和达到的方法途径看都是对立的,因而二者具有不相容性。”)

2.迟到以后阅读题答案 篇二

(2) 以身作则 (或“身正令行”)

【示例】 我认为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待人接物的重要原则。它有利于提高个人内在修养,从而远离他人无谓的抱怨和指责。同时,它还能增强个人行事的外在影响力,以最小的阻力达成影响他人的目标。

2. (1) 显示隐者生活之乐。

(2) 同意前者。理由要点:讲丈人自己年老体衰,两眼昏花,没有看到夫子,有自嘲意味。

同意后者。理由要点:批评孔子不务实,只知道宣扬没有实际作用的政治理论。

3. (1) 管仲是仁人,辅佐齐桓公匡正天下,有功于民。但他生活奢侈,行事多有僭越,违背了礼制。

(2) 孔子肯定管仲的“仁”,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匡正天下,使百姓生活安康。可见孔子的“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小谅小信。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

4. (1)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 “温而厉”指孔子个性中既有温和的一面,也有严肃的一面。孔子在生活上与人平等相待,待人温和有加、谦恭有礼。如在“侍坐问志”时,孔子与众学生平等对话,畅所欲言,平易近人。但孔子对人性卑劣、道德缺失等情况又常不假辞色,予以严厉批评。如对季氏“八佾舞于庭”一事,孔子深恶痛绝,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 (1)“一”指的是先生有否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偏私的教诲。

“三”指的是得知学《诗》对于外交应对的重要性、学礼对于立身的重要性以及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

(2) 有教无类。

【示例】 我赞同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虽然人的身份地位、先天条件是有差别的,如贫富、贵贱、智愚、善恶、亲疏等。但人人都应该接受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教育,不应该对不同的对象有歧视或偏私。

6. (1)传述前人成说,使之流传而不进行创造。

(2) 对待古代文化(或传统文化)的主张。

【示例1】 孔子阐述了自己性格中好古的一面,谦逊地指出自己对古代文化的贡献是“述而不作”。正因为孔子的“述”,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

【示例2】 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7. (1) 赞同孔子的观点。中行之人世上鲜有,但是“道”又不可无所寄托,因此,退而求其次,求其可教之人。狂者虽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但立志是做人做事的前提。狷者自爱其身,守节而不违法,这是人最基本的品德。如果使狂者脚踏实地、躬行践志,使狷者树立远大理想,那这两类人将能继承大道。

(2) “中庸”不等于“折中主义”。“折中主义”是指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各方的思想观点;而“中庸”是指做事适度,恰到好处,在矛盾中求统一,在对立中求调和,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调和与协作。

8. (1) 以人废言 (或“因人废言”“群而不党”)

(2) 君子应爱憎分明,憎恶、反对任何不合道义、礼仪的人或事;君子待人行事应客观公正,举人察言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君子为人处世的态度应庄重自持而不争强好胜,善于团结人而不营私结党。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充分显示了中庸的思想。

9. (1) 反对战争 (或“讳言战争”)重视战争

(2) 孔子认为,如果统治者迷信、依赖武力而不重视教化,势必引发局势动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所以他坚决反对战争,对统治者讳言军事之术。孙子认为,战争关乎一个国家的存亡,任何一个统治者都应充分重视军事之术。两种观点各有侧重,但孔子没有了解军事之术具有阻止战争、保障和平的作用,孙子没有阐明和平是军事之术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两者各有偏颇。只有两者互相补充、合为一体,才是辩证、科学的军事观。

10. (1)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或“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 孔子认为,和谐的亲情关系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礼仪规范的基础,亲情毁弃,则道德、礼仪不存。因此,虽然父亲偷羊违背道德、违反法律,但为了更好地维系作为道德、法律根基的亲情,儿子应该为父亲隐瞒。惩罚罪恶,不能付出泯灭亲情、沦丧良心的代价。但是,过分倚恃亲情、人情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会破毁法律、规范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孔子的直道观还没有在情、理、法三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11. (1) 以法治国(或“法治”)以德治国(或“德治”)

(2) 儒家学说认为统治者是老百姓效仿和学习的对象,老百姓是统治者影响和化育的对象。

一个好的统治者不仅应该成为老百姓的道德模范,还要主动用自己的德行来引导、教育、感化老百姓,改造思想,移风易俗,全国上下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而不是靠刑罚手段来强制实施统治,获取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12. (1) 纲:粗大的绳索,此处作动词,意为“使用粗绳”。

宿:栖宿,此处作名词,指栖宿的禽鸟。

(2) 孔子问人不问马体现他重人贱畜;不用粗绳捕鱼、不射杀栖宿的禽鸟,体现他着眼于人类长期、持续地使用渔猎资源,从这两方面可看出孔子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丰子恺则爱人及物,希望世人关爱世间一切有生命的物体,比如被我们垂钓的鱼儿。丰子恺的思想在当今这个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保时代,更具普世价值和现实意义。

13. (1)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或“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 【示例】 我同意子贡对“徼以为知者”的批评。剽窃他人见解而自作聪明的做法,损人害己,既不利于见解的正确传播,也不利于自己的成长进步。现实生活中经常见诸报端的论文抄袭事件,其实就是这种“徼以为知”行为的具体化。这种做法违背了学术道德,妨害了知识创新,有百害而无一利,理应遭到大家的唾弃。

14. (1)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或“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 【示例】 上述理解不正确。“安贫乐道”的本意是安于贫困恶劣的环境,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安贫”指的是人生可以经得起贫穷、艰辛的考验,处于贫困的境地不怨天尤人、不颓废、不消沉,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而不是指安于贫困的现状。“乐道”则在于以坚守理想为乐,能在“人不堪其忧”的艰难生活境况中“不改其乐”,坚持自己的追求,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所以,“安贫乐道”不但没有一丝不思进取的含义,相反,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取。

15. (1) 等级制度 (或“尊卑秩序”)。

(2) 【示例1】 我认为“礼”在现代社会中拥有巨大价值。因为“礼”是社会道德的外在表现,是社会普遍遵从的社会规范。有了“礼”,大家才能各司其职、各乐其业,才能使各种竞争处于有序状态。假如社会无“礼”,人人各行其是,生活秩序就无从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将被动摇。由此可见,“礼”在现代社会中起着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作用,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传统文化。

3.《迟到的荣誉》阅读答案 篇三

A.小说记叙了老刘在某厂爆炸事故中的遭遇,塑造了老刘的艺术形象,旨在表明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的道理。

B.小说中的操作工是一个单纯正直、缺乏实践经验的一线工人,他遇到爆炸险情之后,不是在第一时间采取处理措施,而是仓皇喊逃。

C.小说在塑造正面形象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社会问题,如老刘已经失踪,现场别无对证,相关人员认为把责任推到老刘身上最合适等。

D.操作工清醒之后讲述了爆炸的经过,是洗清老刘不白之冤、恢复其名誉的关键;如果没有操作工的清醒,老刘的“罪责”将永久背下去。

E.“要不是老刘,我们的厂区就没了,小半个市区也没了”不但表达了操作工对老刘的感激之情,而且表达了对自己冒失的愧疚之意。

(2)小说是怎样记述老刘的故事的?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在刻画老刘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钱被刮跑以后阅读答案 篇四

一月十日,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勿匆)忙往前紧蹬。临近和平路口,撞上了边走路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他手中的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急)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

正在这时,只见过往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去的地方跑去,有的还高喊着:“钱跑了,快捡呀!”顿时,路口喧腾起来了。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继而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抢,钱要没了!这可怎么办呀!”我本想向老人赔不是,可是,说什么好呢?

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地□的人从四面八方向老人走来□把钱一一(缴交)到他手里□

人们聚集在老人周围,关心地要老人把钱数一数。老人有点情面难却,便用颤抖的双手数了起来。数完,老人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老人抬头用疑问的目光看着围在四周的人们,自言自语:“不对……”话音刚落,一个戴红领巾的小男孩喊开了:“谁还没把钱送来?”老人连忙说:“不是少了,是多了。”“怎么会多了呢?是您记错了吧?”人们诧异地问。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是三十张,都是五元一张的。”人们不解地对视着。那个小男子又喊开了:“是谁多送了?”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五元钱准备买东西,刚才只顾帮大爷抢钱了,忘了自己手里拿着的钱,一块交给了大爷。”说完,人群中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北风仍然刮得很猛,然而,我心中热乎乎的,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1.在第四自然段的方框中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根据短文的意思,把括号中不恰当的一个字划去。

3.“情面难却”的“却”查( )部,再查( )画;“难却”的意思是( )。

4.文中有两处用了省略号,请说说是什么意思?

5.给文章分成四段,用“||”在文中标示出来。

6.根据上面的划分,请写出第二段的段意:__________________

7.“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在为吃惊……”这里指的“突如其来的情况”是指什么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当老人看到人们一边喊一边去捡钱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9.“数完,老人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老人为什么迟疑了一下?

10.钱怎么会多出的?

11.读最后一小节,联系文章的内容回答,是什么原因使“我”深深地感动了?

答案

1.,,“”,。

2.勿,急,缴

3.卩,5,不能推却

4.都表示语意未尽

5.第一段(1),第二段(2-3),第三段(4-5),第四段(6)

6.过往的行人一边喊着一边争着去捡钱,老人又惊又急。

7.人们把捡来的钱交给老人时发现钱多了,原来一位妇女把自己手中的钱也一起给了老人。

8.指行人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地方跑去,有的还高喊着:“钱跑了,快捡呀!”顿时路口喧腾起来。

9.先是大为吃惊,继而又非常着急。

10.老人数钱发现多了钱。

5.迟到以后小学生作文 篇五

“八点了”我自言自语着,又闭上了眼睛。

“什么?八点了,”我猛然清醒,大声叫道。

我赶忙起身穿衣服,拎起书包就往外跑。

“这可是我第一次迟到啊,该怎么办呢?”我一边往学校赶,一边害怕的担心起来。

终于到了学校,我走进校门,传答室里的挂钟,让我知道已经迟到了二十五分钟。每走近教室一步,我的心就跳的越激烈。“谁叫你起的那么迟呢!你看,还有十五分钟第一节课就要下课了。”我暗暗的责怪自己,并且担心着:老师会严厉的批评我,同学们也会投来责备的目光。

走到教室门前,我心跳加速,站在原地,犹豫不决,不知是进,还是退。这时,我突然想起,如果在这重要的时刻,后退一步,就是容忍自己犯下的错误。于是,我毅然喊道:“报告”。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课。听到我的声音,全班几十双眼睛,“唰”的一下立即盯住了我。我赶忙低下头,不敢再出任何声音,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阵阵发烫。

这时,老师转头看了我一眼,严肃而又关切的说:“先入座,下课后给我个解释。”

我马上到自己的课桌前坐下,偷偷的看了看周围,同学们的目光还是和善的。

老师的体谅,同学的宽容,让我忐忑不安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我迅速拿出书和笔记本,带着内疚,认真的听完这宝贵的十几分钟课。

下课后,我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轻轻的敲门,得到允许后,我走了进去。

老师见是我,便温和的询问道:“今天早上怎么迟到了?”

听到老师亲切的声音,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了许多,就断断续续的向老师解释道:“我……我昨天晚上看电视,看的太晚了,今天早上就睡过头了。”

老师看了看我,用同样的语气接着说:“那么以后就不要看的太晚了,早点睡觉,这样就不会迟到了,上课时也才会有充分的精神。记住了吗?”

听了老师的话,原本以为会受批评的.我,这时放心了。我响亮的回答:“记住了!”

6.迟到以后阅读题答案 篇六

7.B (《世说新语》中的人物不是市井小人物,多是魏晋名士)

8.第一问:人们认为他生活富足,应该开开心心,可是却整天愁眉苦脸,腻膩歪歪。

第二问:腻歪这个人长期生活在安逸富足的生活里,没有生活的目标和动力。(每点2分)

9.①人物形象鲜活生动,非常接地气,比如本文中的腻歪和陈六。

7.父亲阅读题答案 篇七

父亲的考题

儿子事业有成,但其对金钱的追求程度真到了别无所求的程度。一天,父亲给一向标榜自己心算能力很强的儿子出了一道题:“一辆载着457名旅客的列车驶进车站,这时先下来98人,又上去103人。”

儿子紧张的情绪松弛了下来。

“在下一站下去73人,又上去132人。”

▲儿子的嘴角挂了一丝微笑,开始把左腿压在了右腿上。

“再在下一站下去91人,上来67人。”

父亲拿着本子的手有些抖,念的速度也在加快。

“再下一站下去84人,上来65人;再下一站下去114人,上来37人;再下一站下去52人,上来97人。”父亲念得飞快并努力使每个发音都清楚。

儿子有些心疼起老父,关切地问:“完了吗?”

“没有,你听仔细了!”父亲摇晃着那已经没有几根头发的脑袋接着说。“列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这是个小站,只下去10个人,又上来8个人;下一站也是个小站,下去6个人,上来5个。”父亲的态度很认真,儿子却觉得该结束了。

“再下一站又下去101个,上来18个;再下一站是终点站……”

▲还没等父亲说完,做儿子的就站起来:“您是想马上就知道车上一共下来多少人吗?”儿子的口气中透着一股得意。

“不!”父亲微笑着说,“我只想知道这趟车究竟停靠了多少次站台?”

儿子一下子懵了。

父亲的语气变得严肃而沉重:“人的一生不要只计算一辈子能积攒多少钱,一辈子做金钱的奴隶,钱再多死的时候也带不走。应该留意人生的每个站台:哪个站台付出的少,哪个站台得到的多;哪儿有欢乐,哪儿有痛苦;……认真地体会人生的每个细节,这样你才算拥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不枉活一世。”父亲拉着发呆的儿子的手说,“不要太计较金钱的得失,而忘了做人的真谛!”

1.本文的体裁是____,运用了_____顺序。

2.本文刻画父子俩,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和语言描写的方法。

3.标▲的两段文字,你如何理解?

4.这篇小说写父亲从出题到给出答案有几个有趣的细节描写,请你揣摩文中加线的两处,分析一下父亲此时的心理。

5.父亲出考题的目的是____,表现了父亲的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例句:如果说孩子是鲜花,那么父母便是深埋泥土中的花根;如果说孩子是航船,那么父母就是矗立在航道上的灯塔。

《父亲的考题》答案

1.记叙文 时间

2.神态 动作

3.通过儿子的神情和动作,表现了儿子对回答父亲问题的得意,这种得意从行动和语言表现出来。

4.第一处是父亲担心儿子发现自己会出什么题目,从而达不到教育儿子的目的。第二处是儿子因为自负猜错题目,父亲终于可以达成目的,良苦用心不会白费了,所以他“微笑”了。

5.为了引导儿子从金钱的沉溺中走出,从而能正确认识人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对儿子人生价值观、追求观的关注和对儿子真挚的父爱。

8.朋友阅读题答案】 篇八

小儿今年四年级。每天放学后都忙着呼朋唤友,打打闹闹,互换各类卡片;周末还要组织同学们搞小队活动,上兴趣班,看上去忙得很。()星期天下雨,搞不成活动,没有小朋友来,他()会拉开窗户朝外面看他养的几盆花草。冬日的冷雨打在金盏菊小小的花瓣上,花心里积着一小盏莹莹浅水,他就在作文里马马虎虎地写道:“雨溅在花瓣上,乒乒乓乓像放鞭炮……”我忍不住笑道:“儿子,太夸张了吧。”

十多岁的男孩,心思都在玩上,教会他细细观察人和事,不是件简单的事。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婴幼儿时期()年龄小,()只要给他们吃饱、穿暖,健健康康的就行了。长成小小少年,就有了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玩伴了。为人父母的,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懂得孩子的心的,以为只要把孩子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利用起来,就能使孩子充实、快乐。其实,小小少年在空闲时间里,最想要的是朋友的友谊。

记得儿子上幼儿园时,一天傍晚,从外面玩回来,满头汗,花猫脸,浑身上下泥迹斑斑,手里却举着一捧新鲜的桂花枝,说是阿婆朋友送的。我没大留意他的话,随手拿了只玻璃瓶装了点水递给他,让他自己摆弄。

过了几天,儿子又带回一捧缀满绿叶红果的桔树枝。一进门就对我说:“阿婆朋友家的桔子多好吃呀,妈妈,你也吃一个。”我看着他,问:“阿婆朋友到底是谁呀?”儿子说:“上次我和小朋友们在阿婆门外面玩,周寒生鼻子出血了,阿婆给他止血了。阿婆还说,下次我们有困难就找她,她是我们的朋友!”哈哈,笑死我了,瞧瞧我的儿,一点点大的人,在外面交了老太太朋友了。

后来,我们搬家了,儿子也上了一年级。一天放学回家,儿子脖子上挂了一只红绒线编的小网袋,里面是只绿壳鸭蛋。儿子兴奋得结结巴巴,过了好长时间,我才听清了这只鸭蛋的来历。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留意——()纯真——()

2.在第1、2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修改“儿子”在作文中马马虎虎写的那句话。雨溅在花瓣上,乒乒乓乓像放鞭炮······

4.根据提示:补充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留下的空白。(提示:这一天可能是什么日子?是谁给“儿子”送的鸭蛋?)

5.本文为了表现阿婆与儿子纯真的友谊,依次写了哪三件事?(概括每件事,字数不超过15个)

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你想说的一句话。

1.留心

纯洁

2.即使……也…… 因为……所以……

3.雨溅到花瓣上,像晶莹的珠子滚落玉盘。

4.这一天是阿婆的生日,阿婆愿儿子像那“绿壳鸭蛋”一样出色和与众不同。5.阿婆送儿子桂花枝

阿婆给儿子结满果实的桔树枝

阿婆送给儿子“绿壳鸭蛋”

6.再小的孩子也需要朋友。

19.(4分)①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推动了情节发展;②烘托人物的震惊心理,暗示着人物的悲剧命运;③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思考,凸显了反战主题。(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20.(4分)呼应前文索瓦日设想送给敌人“炸鱼”以脱身的情节,二者形成鲜明对比,借德国军官杀人之后的轻松愉快,突出其视生命如草芥的残暴和战争的罪恶:(2分)更能激发人们对战争的憎恨,有利于揭示和突出小说的主题。(2分)

21.(4分)①“两个朋友”既指莫利梭和索瓦日是有着共同兴趣和爱好的普通朋友,更指他们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不出卖人格,不屈膝投降,成为傲然赴死的生死至交。(2分)②小说围绕“两个朋友”的故事展开情节,材料组织以“两个朋友”为中心,不枝不蔓,有力地统领了全篇。(2分)

22.(6分)①二人垂钓时的欢乐、幸福,体现了他们对和平生活的无限热爱,说明为了生活的和平他们甘愿献出生命;②他们对战争的议论,如“自相残杀”、“太蠢”等,表明他们对战争极其厌恶,这种反战情绪说明他们不会背叛自己的祖国;③二人结下的深厚友谊,也使得敌人的阴谋没有得逞具有合理性;④二人在被俘时的惊慌失措暗示了他们内心的恐惧,这也符合平民的心理,使故事更加真实、合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1.它们之间居然也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2.(1)推测语气,暗含否定意味。

(2)限定范围,表示并非全部,使表达更严谨,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作比较,具体说明了黄蜂对文鸟的保护。

4.真寄居蟹需要得到疣海葵毒汁的保护,疣海葵通过真寄居蟹获取食物。无论是与自然界的动植还是与人相处,都要善待他们,努力

与他们共同构成和谐社会。(意思对即可)1.答案: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16. 友谊是人生的财富(2分,意思对即可)17.道理论证;(1分)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友谊的作用。(2分)18. 增强语势,强调了真诚友谊的作用,更具有说服力。(2分,意思对即可)19. 诤友型、良师型、娱乐型、竞争型、聆听型;(1分)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也需要各种各样的朋友。(1分)20.示例:多交益友、善待朋友、珍惜友情(2分,意思对即可)厉行节约不仅是一种个人私德,更是一种社会公德。(答“浪费就不仅是个人领域的事情,更关乎公共利益”亦可)(个人私德2分;社会公德2分)今生活富了、腰包鼓了,不少人认为浪费一点也无妨。(2分)扭曲的消费观滋生蔓延,消费讲面子,好排场,相互攀比,从而助长奢靡之风。(3分)(语言简洁1分)讲述故事,引出论述的话题—→ 提出观点,分析根源 —→。引起思考,强调中心。

《建设节约型社会……》答案

1、(3分)C

2、(3分)D

3、(4分)(1)(2分)论证不建设节约型社会将会出现的恶果(1分),强调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分)。(2)(2分,每点1分)示例:①充分使用粉笔头;②师生自制一些教具、实验器材等。

参考答案:

1、大量开采利用水资源,水资源被污染。

2、①水资源枯竭殆尽;②人类为自己不珍惜水资源而后悔莫及。

3、列数字作比较我国的水资源十分贫乏。

4、列数字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5、不矛盾。因为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大量水资源已无利用价值。

6、①黄浦江水环境日趋恶化;②咸潮入侵,使黄浦江下游污水上溯 参考答案:

1、“仙人掌”:既不美,也不雅,也不论那一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2、“海棠,月季,文竹”:美丽,但不容易生存。由最初的:不喜欢;嘲笑;改观,进而由衷第对仙人掌发出礼赞。

9.迟到以后作文600字 篇九

天空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街道上的人们都拿着伞。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外面传来老师美妙的歌声。只见老师推开门,迈着轻快地步伐走进了教室,面带微笑、眉毛弯弯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巴微微上扬,脸红彤彤的。今天老师身穿一件连衣裙,脚上穿着一对高跟鞋,头上戴着一个发圈,看起来是那么的开心。老师翻开书11页,微笑地说:“今天我们来学第三课《记今华的双龙洞》。”

这时,钟子良慌慌张张从教室外面跑了进来,他脸色通红,喘着粗气。

钟子良是个男生,但他却很胆小,看见老鼠就在那哭,而且还很喜欢玩布娃娃。

只见钟子良头发像个鸟巢,身上穿着睡衣,脚上穿着拖鞋,腰上还有一条脸巾,同学们见了都哈哈大笑,有的说:“他是不是去厕所洗脸没洗完呀,怎么脸上一半是干净的,一半是脏的?”有的说:“他头发怎么那么乱啊,难道没梳头?”还有的说:“他是刚起床的吧,怎么穿着睡衣来上学呢?”

“钟子良。”老师生气得眉毛成了倒八字,眼睛圆圆的,鼻子直冒气,脸铁青。老师走了过去:“你怎么迟到了?”钟子良很伤心,眉毛垂下,眼含泪水,鼻尖红了。嘴巴张大,连忙解释:“昨天作业太多,我一直做到12点……”

上课的时候老师还是那样认真。可钟子良的脑子里还是在想:老师会不会把我叫去办公室呀?好不容易熬到了下课。钟子良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放了下来。这时钟沛轩手拿着鸡腿,叼着署条,走了过来,开心地说:“要不要吃呀!要不要吃呀!”眼见钟子良快要咬到了。钟沛轩立刻把手伸回来说:“就不给你吃。”

“可恶,”钟子良生气极了。眼睛瞪得大大的,鼻子直冒气,愤怒地说:“你肯定会倒大霉的!”话一说完,钟沛轩就摔了一跤。

上一篇:实习应届生个人简历下一篇:新学期新气象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