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报告(11篇)
1.减负增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报告 篇一
北依涧小学减负增效情况调查表
班级:任课教师:调查人:调查时间: 调查内容(填“是”或“否”):
1.你的老师是否严格按照课表上课和执行规定的作息时间。()
2.你的老师是否占用其它课程时间或者活动、休息时间进行补习其
它文化课。()
3.你的老师是否将布置的作业及时、全部、认真批改。()
4.你的老师是否布置大量机械重复、惩罚性的作业。()
5.你的老师是否布置午间作业。()
6.你的书面家庭作业一般需要()分钟。
7.你的老师是否经常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
北依涧小学减负增效情况调查表
班级:任课教师:调查人:调查时间: 调查内容(填“是”或“否”):
1.你的老师是否严格按照课表上课和执行规定的作息时间。()
2.你的老师是否占用其它课程时间或者活动、休息时间进行补习其
它文化课。()
3.你的老师是否将布置的作业及时、全部、认真批改。()
4.你的老师是否布置大量机械重复、惩罚性的作业。()
5.你的老师是否布置午间作业。()
6.你的书面家庭作业一般需要()分钟。
7.你的老师是否经常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
2.减负增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报告 篇二
【关键词】小学教学 语文课堂 增效减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183-02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根据实际的教学状况制定出有效的增效减负策略,并且将这些策略有效地实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应用在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这样既符合我国新课标新提出的教学要求,也能创设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教学状况进行改进以及完善,同时有效地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学质量进行提升,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成绩。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1.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太低
当前的小学非常注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但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依然很低,他们的整体语文成绩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反而降低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这样的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小学生的课后作业非常重,学习压力非常大,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知识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大多数的小学生主动选择放弃语文或者以放任的态度对待语文知识的学习[1]。另外一方面,在语文课堂教学课堂上,小学生只是反复背诵教师教授的语法内容,就显得非常的枯燥乏味,并且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没有显著的效果。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太单一化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忽视小学生是否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无法调起小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整个小学课堂的教学质量。随着新课改以来,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改变,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课堂主体依然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样对整个教学的效果有不良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语文讲课的时候将书本上的内容放在幻灯片上,然后将幻灯片上的内容讲解给小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将上课的环境转换在多媒体教室,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与平常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教学效果并没有改善[2]。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策略分析
1.将现代教学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指挥下,小学生学习语文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应试教育导向促使小学生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考试的科目上,小学生却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增效减负,就要有效地应用现代教学技术,课本上的知识太多专业化,很多小学生在在进行讨论的时候难免会进入一些误区,那么教师在保证自身教学进程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带小学生进行多媒体教学,让小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以增长小学生的语文视野[3]。例如:教师带小学生看一部语文电影的片段之后,针对电影里的对话环节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教学模式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小学生看语文电影。
2.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师过分的强调教师权威的地位,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平时课堂上教师叫名回答问题永远都是那个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课堂上进行互动时也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够参与互动,这样一来就会严重的导致班上的整体成绩出现失衡的现象。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时间教学中来,在达到增效减负效果的时候,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4]。例如:在课余时间建立“交流组”,小学生以及语文教师在这里针对某些话题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加强小学生口语锻炼。同时,小学生要好好把握自身的的主体性,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主动向教师请教不懂的问题,有利于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
3.强化语文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模式的在我国教学中不断推进,大部分的教师在其教学方法上都得到了适当的改革,让小学生自主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很多的教学课堂中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6]。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强化语文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根据语言教学的规律开展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5]。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个人兴趣同时充分考虑课时的整体进程的情况下,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主动获取自身需要的知识。例如:教师点名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的回答还没有说完,教师就立即打断纠错,这样一来就会打断学生的思路使学生陷入尴尬的状态,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在教学中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同时教师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帮助内向的学生建立人际交往圈,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堂中,需要将现代教学技术有效地应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同时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和强化语文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才能够有效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增效减负效果,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树新.讲究科学策略实现轻负高效——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探索[J].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129(22):2064-2065.
[2]郑建华.促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达到增效减负的最终效果[J].新课程·小学,2013,115(11):102-103.
[3]钱瑛.减负容易,如何增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4,213(06):254-256.
[4]赵亚新.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之方略探析[J].科学中国人,2014,27(25):192-202.
[5]何琴.“增效减负”任务要求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师,2015,108(10):113-115.
3.城关小学“减负增效”工作报告 篇三
当前,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迫切要求解决的重要问题。我校认真学习教育部的《小学生减负增效十条规定》,深入领会吴存荣书记在第29个教师节上的讲话精神。把上级关于减负增效的要求落到实处,科学把握减负增效的精神实质,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均衡健康发展为目的的育人理念。现就我校的减负增效工作作如下报告。
一、坚守师德底线 提高教师修养
1、积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充分了解学生,以正面教育为主,多用鼓励性、激励性语言,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
2、坚守师德底线。尊重学生的人格,关爱、理解、宽容每一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和有身体缺陷的学生;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二、精细学校管理 完善评价细则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开齐、上足、教好每门课程。任课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遵守课堂秩序和教学规范,不得随意调课、让课,不得随意剥夺学生上课权。语数英教师不得占用课任课时间补课,兼任本班科任课不得利用课任课时间上主科,更不能放弃科任课的教学任务。
2、控制学生在校时间。
必须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不得早于8点安排集体教育教学活动。
3、加强学生用书管理。
保证“一教一辅”,各学科不得统一组织购买规定之外的学生用书,不得向学生推荐各类教辅材料,杜绝教学辅导资料的征订。
4、确保学生活动时间。
确保每天的课间操和大课间活动时间的落实,要求体育组统一安排内容,统一进行考核,班主任保证出勤。
5、建立奖励惩罚制度。
树立“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师典型,全校推广并予以适当奖励。对于屡次违反教育原则,给学生造成过重课业负担的教师,一经核实按责任事故处理。
6、不断完善过程评价。
学校的过程性评价已形成“备课、上课、作业”三项检查为主的评价体系,学校定期、各教研组长不定期对备课、作业进行检查;坚持听常态课,依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期中、期末阶段性测试进一步提高命题质量,从试卷的命题,到监考、阅卷,严格程序,保证质量。
三、召开 “教师减负增效座谈会”,转变教师观念、探讨行之有效的方法
学校组织召开了“城关小学减负增效教师座谈会”,会上老师们就“为什么要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学生负担过重已经造成了哪些危害?如何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提质保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就不可能在行动上坚决贯彻,就必然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学校通过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上级文件及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使教师自觉从两个方面“负重”,努力使学生“减负”。一是思想上“负重”,即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局出发,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为己任,以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学习生活为目的,使学生体味到成长中的快乐,使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扩大视野,看到纷繁美丽的大千世界,使学习融入学生成长的过程之中,并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在业务上“负重”,一丝不苟,更新观念,解放思想。通过学习和工作中的实践、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和能力。并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教学工作,以高效、创新的劳动切实为学生松绑,提高教学效果。
四、抓实校本教研 提高教学实效
随着“减负增效”理念的不断深入,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又要让学生较好地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抓好教学“五环节”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1、做好前测把握起点。
我们的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和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学生的学习起点也就各不相同,从学生出发备课,这是把握起点的前提,因此本学期要求每个单元的主讲人,在进行单元内容分析时,要向组内老师们提供本单元的前测试题和前测分析,根据前测的结果进行单元内容分析。
2、认真备课强化研究。
“不打无准备的仗”,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只有精心的备课,才会有高质量的课堂,学校以加强校本教研强化老师们的备课。每月初由教研组长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确定好本月的教研活动主题和主讲人。使每一位任课教师在集体教研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更明确,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更清晰,对巩固练习的设计更准确。
3、有效教学夯实课堂。
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培养思维能力成为“减负增效”的关键。学校提出“精提问,重实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思维的形成,通过同课异构摸索高效的课堂模式,在全校推广实验,真正落实课堂的实效性。
4、教研科研有效融合。
围绕“减负增效”这一主题,结合教学实践,以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确立科研课题,把科研研究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融为一体。努力以课题促增效,以课题创特色,以课题求发展。并以研究课的形式给予落实。
五、精心设计作业 减轻学业负担
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反映课堂质量的重要手段,以作业为突破口是实现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1、作业要考虑针对性、多样性、全面性。
作业要口头、书面兼顾;既要有需要观察、思考、讨论的,又要有动手操作的;既重知识的记忆、运用,又重能力的训练、培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设计作业。既要有基本题、综合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有开放题,供有能力的学生提高训练。这样,既可以起到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2、控制学生作业总量。
低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按照中等学生的程度,三、四年级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五、六年级控制在1小时以内。严禁布置课内外惩罚性作业。不留机械性重复性抄写作业。
3、加强作业辅导批改。
教师作业批改需正确,作业评语需多样,学生改错需及时,难解易错需讲评,重点学生需面批。
4、加强评价的分层管理。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班各学科作业的协调、监控,控制各科学生作业的总时间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教研组长每月抽查本年级学生作业,并做记录。学校利用课堂听课通过与学生座谈、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各班作业情况;每学期进行一次针对作业量的调查,并通过数据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增加教师教学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减负增效过程性评价纳入教师考核之中。
六、创建家校和谐 关注学生身心
1、有效开展家庭教育 通过家长学校、专题讲座、家长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有关“减负”的规定,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广大学生家长了解“减负”的内容,理解支持“减负”工作,将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争取家长对“减负”的支持和配合,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言行和正确的方法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2、注重儿童心理健康
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氛围。利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知识讲座和咨询活动,充分利用广播、橱窗、板报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保证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刻苦学习精神,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3、开展丰富的学生活动
进行艺术类、体育类、学科类校本课程的实验与开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合理设置学校各类兴趣小组,开展特色班队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要扎实开展好每一次活动,保证各项活动有效进行。从而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扩大学生求知领域、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在强身健体,磨炼意志中,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
“减负增效”工作任重道远,积极探索减负不减质,减负更增效的有效途径,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坚持,孜孜不倦地探索。
庐江县城关小学
4.减负增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报告 篇四
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一、课题组成员完成第一阶段检查和总结(9月—2016年2月)1.课题组成员提交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情况小结,收集小结材料。2.课题组所有成员对研究情况进行分析交流,收集分析交流材料。3.展示发表阶段研究成果。(过程性材料:研究成果整理为经验材料)4.根据第一阶段实验研究的汇总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今后的改进措施,调整实验研究方案。
二、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示
1、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变式教学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数学解题教学中变式训练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轻松学习的一堂课》,其中陆永芳老师撰写的论文《思变、善变、巧变、变则通》,获全区中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2、参加晒课比赛《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获部级优课,参加微课比赛获区级二等奖。
三、第一阶段存在的问题、困惑
1、在听课中发现,课题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变式训练”运用比较少,意识不强,并不能体现出一题多用的明显效果,不能得到推广。
2、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还只是按步就搬的使用教材,并不能吃透教材,把教学内容和例题,课后练习、习题合理的安排在同一题中,在一题多变,多问中,达到讲一题通一类的效果,达到教师讲透、学生吃透的目的,所以备课中,充分整合教材做的很欠缺。
3、课堂教学中,拓展问题、变式训练进行太充分的同时,课本中安排的课时内容进行不完,还出现学生练习不充分,不能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所以要把握好“度”。
4、课题研究形式还太单一,只限于听、评课学习,研讨,交流的层面。
四、下一阶段的改进措施
1、课题组成员要加强集体备课,做到充分吃透、整合教材,把“变式训练”切实落实在教学中。
5.减负增效 篇五
一、引言
“减负增效”是多年来实施素质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减负增效提质,减负是前提,增效是路径,提质是目标,三者之间是关联的,但非因果关系。减负是切断退路,增效提质是理清思路,寻找出路。减负增效提质是指向以教育质量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我对“减负增效”的认识是:减负不等于不要负担,因为人只有在适度的负担和压力之下,其潜能才能得以激活,得到发展。“减负”减的是过重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减负”减的是过重的作业负担,特别要减去重复机械的作业,让学生在具有一定智慧挑战的作业练习中提高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是切实做好“减负增效”的根本。
要教改,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转变过来。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上的文字重复讲出来,让学生听明白,不出错误;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使学生成为缺乏创新的低能者。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也就是说,教师是要塑造灵魂而不是禁锢灵魂。只有教学思想转变了,才能做到设计出先进的教学思路,即不只是给出结论,而是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三、教师给自己加压是减负增效的前提。
提高课堂效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首先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要广泛涉猎,博览全书,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特别是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期,教育系统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所以教师更应该不断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堂思想和手段,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
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是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上应多研究,多斟酌,多进行教学探索。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分,对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为此,教师应化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对于教材,教师要反复地看教材和辅导材料,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章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班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接触、多谈心、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弄清每个班的整体差异和特点,然后才能“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
总之,不管什么方法,都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学法,提高素质的教学境界。
四、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健。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课如演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备课本是剧本。有了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演员,这出戏才演得好。若光有好剧本,导演平庸,演员散慢不用心,这戏肯定演砸。上好课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外,课堂上要把握好几点是关键。
第一是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上课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试想,教师上得很认真,学生不积极参与,不认真听讲,有何效率可言?
第二是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和综合利用。将减负增效教学置于E-learning的环境下,同传统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方式相比,存在以下的优势: 1.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减负增效中创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批的而非个别的创造性人才。而我国目前的创造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很少的学校专门开设创造思维教育课程。网络作为教学的工具,可以突破地理区域的限制,使学生可以方便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过Internet接入课程进行分散式训练。2.丰富的教学资源
众所周知,网络的最大魅力就是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吸收网上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教学资源。我们都知道,创造性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丰富的网络资源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3.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
减负增效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同样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占主要地位。在基于网络的创造思维教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学生间的交流也是多方式多渠道的。学习者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讨论交流,形成各自的判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相互分享各自的想法,相互答疑,争辩和评价,相互合作解决各种问题。可以说E-learning将“个别化学习”,“集体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巧妙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增长。
当然,任何事情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
第三是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给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教学生学习方法也就是说教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并长期成为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思路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地应用知识,这是减负增效所需要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第四是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师不能不知,在教学中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很必要的。获取反馈信息的方式很多,可提问一些中差生,可面向整体学生发问,可让学生上黑板练习,可以在讲授完某一知识点、某一练习后让学生举手示意获取反馈。根据反馈信息教师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直到学生理解和掌握为止。
第五是恰当分配时间,优化课堂结构。有些教师上课时没有时间概念,上到哪里是哪里。把完整内容分割开完成,这是不可取的,不符合最优化原则,也加重了学生负担,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教学的艺术性。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负增效,教师应把握好一堂课的时间结构,优化课堂结构。
五、当堂作业是减负增效的重要措施。
课后做作业,学生虽然完成了,但有一部分学生是抄抄了事。教师批改后不能反馈到真实信息,学生也没有起到巩固练习作用,课后作业成了一道虚设的工程,费时费力无效果,且形成恶性循环,厌学者应运而生。现在为了真正地能反馈到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程度,同时为了真正地减负增效,教师可以尽量留一些课堂时间(一般5~10分钟)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教师同时巡视、察看学生当堂的作业情况,获得正确反馈并可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学生也会最大限度的自己开动脑筋考虑问题,独立完成作业,真正做到”做有成效”。课堂上作业后,课外可以少布置或布置一些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没有那种课业负担的心理,反到有一种意有未尽的感觉,激发他们再学习,再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六、认真批改作业和及时评讲、辅导是减负增效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及时批改课堂作业,决不能拖拉,以获得及时信息进行评讲和纠正典型错误。存在问题多的个别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让他们真正搞清课堂上应掌握的内容。对于班级里普遍存在的内容可以专门抽出时间来专门的讲解,同样对于一份试卷也不要每一题都讲,要有针对性的讲,对于那些全班都做对的题目就不要浪费时间去讲解了。
七、教师要携手家长,共同缔造“减负”与“增效”之间的桥梁。
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太大,有来自于学校的,也有来自于家庭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成材观念根深蒂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社会现象更增加了家长对学生成绩的关注,赋予了更多的期待。不少家长担心“减负”会降低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升学和前途,由此也就出现了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由于家长对教材知之不多,选择教辅材料存在较多的盲目性,这样就增加学生学习的无效性,使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心理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形同虚设。所以教师要积极参与地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让他们看到增效的预期效果,拥有减负的信心,与我们达成共识,一起减轻学生的负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6.聚焦质量 减负增效 篇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设置;教学课标;教材都相应地进行了修改。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课改,课改的聚焦在于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质量在于课堂。“减负增效”也应聚焦课堂。
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做到课前聚焦课标、聚焦教材、聚焦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好多媒体的教学作用,给学生直观的、美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学习起来比较轻松易懂,做到常态课堂的教学设计最优化,向40分钟要质量。
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对学习有困难学生,要及时辅导。布置作业要适量,对于这一点,我从教三十年来,给学生的作业量都比较少,可以说是做到了“减负”的要求。当然,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高考、中考等一些考试,使得老师、家长、学生不得不把分数、名次看得重,就连我区也经常性的统考,不免有些学校、有些老师为了追求升学率;追求名次;给学生加大课业,把一些术科用来上语、数、外,出现要课、增课的现象,使学生困在语、数、外繁重的学习负担中。
教无定法,但教有常规,常规教学做得好,就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为了学生“减负”的同时,其实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减负增效”切实提升教学
7.体育减负增效 论文 篇七
学
校:长安兴国小学
姓
名:杨
伟
“减负增效”之体育课
最近学校让写“减负增效”论文,所谓减负增效,就是减轻负担,增加效益或效能。体育课是否也需要“增效减负”?体育课不就是让学生快乐锻炼,放松身心的吗?再“减负”,学生怎样锻炼吗?难道要“放羊”?以前经常有其他学科老师羡慕体育老师:“你们体育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其实不然,在体育课上最难的就是让每位同学对本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使学生达到“胸有成竹”。
在教学中我逐渐发现一些很尴尬的事情:爱玩游戏(如跳绳、沙包等),不爱上体育课。连体育看上去最能与学生情趣贴近,又没考试压力的课程都受到学生的抵触和厌恶,看来学习压力再轻的课程在孩子没有兴趣的前提下,那也是一种负担。所以我们说:体育课也要“增效减负”!而且迫在眉睫!
学生的负担在哪里?查完资料,我总结一下:被动的接受任何事物、在你的“严刑苛政”下、没有兴趣的前提下,任何人也不会没有负担。而我们的体育课之所以让学生造成身心的“负担”,究其原因,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长期不变,使学生感到厌倦。
二、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片面地追求技术理论的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主体仍东兴,使学生感到无趣。
单调无趣的教学,导致学生厌恶体育,使体育课质量逐年下降。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体质水平下降。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网上曾登过《20%学生跑不完1500米 中小学生体质下降速度惊人》这样一篇文章,文中提到:“由于现在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正呈逐年下降趋势,如果按照1989年执行的‘老达标’标准,很少能有学生达到优秀,学生们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也将由此下降。”
在原因找到后,我们就要进行总结如何才能“减负增效”?新课程标准认为:体育与健康课应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它要求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需求,确保学生享受体育健康的乐趣。兴趣是人们接受知识的第一动力,既然学生那么喜欢游戏、喜欢玩,那么我们何不由网上下写文章呢?
一、情感“减负”
玩就要玩得精彩快乐,在确保每一位孩子都听清游戏要求的情况下,注意言辞,温声和气。同时教师要放开自己,和学生要打成一片。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师生间架起的情感桥梁,会为孩子们喜欢这门课奠定基础。
二、宽松的氛围,多样的组织形式
在体育课中,组织纪律是体育课中老师最为头疼的问题,特别是低段学生。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及体育教材的特点,在课的导入环节,精心设计“开场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根据课的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比如,允许学生散点站位,也可以围着老师站成一圈等等。学生在这样的班级上课,不会感到拘束,自然不会产生抵触。
三、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诱发学习兴趣
就拿现在二年级太极拳教学来说吧。不可否认太极拳教学很枯燥,二年级学生对事物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总结优秀教师们的教学方法,首先我们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教师可以将里面的一些动作加以形象说明,比如揽雀尾中的掤、捋、挤、按,我就让学生面对宿舍楼,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说:“将宿舍楼挡住(掤)、拉过来(捋)、挤回原位(挤)、(按)将宿舍楼按下来在推出去。这些简单的语言不仅讲到了动作的用法、还讲到了动作的要领加强了学生的记忆。
四、更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多样化
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认真钻研业务,认真学习,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因地制宜的开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游戏,让学生对每一节体育课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期盼,变“要我练”为“我要练”,变“要我学”为“我爱学”。
8.聚焦课堂减负增效 篇八
——关于“121”物理课堂改革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综观时下林林总总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究其基本思想,无不体现三大原则:聚焦物理课堂,着眼学生,减负增效。其基本理念是不管哪一种模式都极准确地诠释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获取。可以这样说,没有那一种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为每一种教学模式的提出都有其生长的现实土壤。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在借鉴了许多成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吸收先进的物理课堂教学理论、思想,反复研究,验证,最终形成了富有十一中特色的“121”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是建立学生学习小组,4—6人为宜;教师准备三案,预习案—教学案—检测案;课时三段式:前十分钟落实预习案,交流展示;中间二十分钟实施教学案;教师精讲指导点拨,最后十分钟实施检测:做到堂堂清。
课前准备:深化集体备课机制,把住“三案”的脉
集体备课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已形成了一些比较固化的操作流程:如“六定”,主备人发言,小组讨论等。但针对“121”物理课堂教学模式,集体备课这一课前准备环节与传统意义上的集体备课有一些显著的变化:以往的集体备齐绝大多数只关注教学设计或教案的编写。“121”模式需要备齐“三案”;以往的集体备课准备教作为重心,关注“怎么教”,“121”模式要求以备学为重,关注“怎么学”;以往集体备课强调教师物理课堂教学是否重难点突出、突破,“121”模式强调学生物理课堂学习是否“双基”过手,同样是集体备课,同样是明确的学习内容,但准备时的角度,重心发生于明显的变化,这是教学理念上的变化与更新。物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在备课中得以凸现和落实。
在“三案”设计中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后,再进一步就是如何用好教材的思考与研究了。在《高效物理课堂导演案设计》一书中强调:“教师必须要有新的教材观,要由过去‘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同样学生也要由过去‘学教材’变为‘用教材学’”。教材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载体和工具,它只是好的例子,是师生之间对话的一种媒介”。那么在备“三案”时该如何用好教材呢?首先,确立课程意识,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把师生都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思考;教师是怎样的风格特色,学生是怎样的学情
等等都是要思考的。因为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教师中的教学非常好,教师已就照搬甲的教学流程,但效果却很差。这就说明教师已缺乏了课程意识。第二,确立新的教材观,用活教材。基于教材只是一个普高较好的例子,所以它未必处处适合具体的学情。所以,集体备课时可以大胆运用教材以外的“活教材”。例如本次赛课中沈桃老师的设计就大胆地用了学生生活作教材,实践证明这一“教材”远比教科书更令学生喜欢。学习效果也更好。再谈谈“三案”准备中的预习案设计。作为集体备课,预习案设计时应首先明确预习案的功能。我认为预习案的目的是引导和督促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这样可把预习案的功能细分一下,举物理学科预习案为例:①旧知,引出新知的导入功能;②诊断,测评功能;③明确“双基”功能;④提示学习目标功能;⑤培养学法功能等等,只有明确了预习案的功能之后,才能结合具体的课型和教学内容设计出适合的预习案。这是我们集体备课时应重视的一个主要方向。
课前准备时一个比较系统的问题,要真正为优质高效物理课堂服务,还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估体系,以引导集体备课的深入开展。
物理课堂进行时:完善评价机制,灵活实施“三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减负增效”,从观课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它形象概括为“三度”特征的体现:深度、宽度、热度;以物理课堂上师生的角色转换上体现为:导演、演员、裁判。但不管是以哪个角度出发来评价一堂课,都必须是建立在一堂课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上。
预习案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
(一)课前适用预习案学习自主学习,可以翻阅拥有的教辅资料,也可以上网查阅相关问题,但必须强调独立完成。
(二)预习交流展示阶段,在每堂课前,由学习小组组长组织交流,教师组织展示评比。
教学案:充分利用物理课堂上有限的20分钟进行精讲、点拨、指导。检测案:每堂课最后10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尽可能 完成检测案上的训练,并予以讲课和评价。形成及时检测,马上反馈,不堂课弥补的机制。
当然,“三案”的实施只是大体在时间上进行划分。在物理课或文科教学中,可以合并预习案和教学案,在实施教学案的过程中落实预习案的展示与评价。实践证明这也是最佳形式。
“121”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落实必须做好物理课堂评价。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是该模式功能最大化的关键所在。如果把检测案的评价作为一堂课终极结果评价,那么,“121”物理课堂模式更加强调前30分钟的过程性评价。这
一过程性评价着力于学习小组的功能发挥程度评价。学习小组功能发挥程度与物理课堂“三度”特征相联系;当教师指令到达学习小组时,学习小组对指令的落实状态是符合指令内在要求的,则相对体现不同的角色。我并不赞同学习小组在任何时候都只体现物理课堂的“热度”:即热烈的讨论甚至大声的辩论,也不是持续不断地抢肤浅甚至豪无价值的教师随口问,满堂部,过分赖子“热度”的评价会使学习过程少了思考,内化的根基。所以,评价小组学习时,还要看小组学习的“深度”。即小组学生的思考能力,思维品质如何,更重要小组学习的“广度”,即小组学生是否能够有独立的见解和倾听,借鉴的学习精神。学习小组的有效性其实是需要从“三度”上加以评价和引导的。
当然,作为教师是物理课堂的驾驭者,不容易从“三度”上判定学习小组的功能发挥得怎样样,但可以从师生在物理课堂上角色的转换上评价自己的“121”模式。先谈谈教师的角色问题:在落实“三案”时,教师是导演,也是裁判,既要组织教学,也要对学生的学作出裁判,在实施教学案时,教师更多的是担当导演和演员的角色。此时教师对物理课堂的预设不仅要烂熟于胸,更要忘情地投入到演出预设内容,只有教师真情投入到演出预设中,才能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物理课堂角色也是三种:导演角色,外在是学生小组学习时的任务分配,内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有尝试问题的思考和对所学知识能力的重组,优化甚至内化:演员角色,外在是学生参与物理课堂的种种活动形式,内在是学生活动时的内心体验。更加强调在活动中的物理课堂生成有无价值,有多大价值;裁判角色,外在的是讨论与辩论,甄别是非对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什么是最好的或最正确的,而不是模模糊糊。
物理课堂评价的重心转移到学习过程评价是课改的必由之路,“121”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成败也取决于学习过程评价是否能落到实处,实现学习小组过程评价仅仅是开了头,要走得更远,还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过程评价体系。
9.减负增效文档 篇九
曹娅希
近几年我一直教高段数学,单调乏味、机械重复、训练低效的大量作业、名目繁多的各类考试,各类假日辅导班、强化班,课外家教活动等“有形负担”与老师、家长等给予学生的各种“无形负担”,让我的学生普遍感到课业负担重,学习时间过长、家庭作业太多、睡眠时间太少„„学生“减负”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减负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要用减负这个手段,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空间,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得轻松愉快,最终达到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目标。怎样做到既“减负”又“保质增效”呢? 2008年开始,我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聚焦课堂教学,探索落实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重点做好如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为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这句话时刻鞭策我不能因“减负”而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放松教师自身的责任,而应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同时,加强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1、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耐心辅导学困生,开展“多帮一”的互助活动,不让补习伴随学困生成长。
2、搭建良好的家校沟通平台,取得家长支持,减少无作用的各类假日辅导班,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3、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日托班学生严格落实每周的体育活动课,让学生每天有1小时阳光活动时间。
4、减少考试次数,并把学生考试成绩应作为学生的隐私,不在家长会和全班公布,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积极参加教研,为减负增效奠定基石
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担任高数组教研组长后,我带领全组老师,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
1、规范集体备课,坚持开展“一课五活动”。
2年里我以“一课五活动”为契机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来抓,每学期积极承担研讨课,下水“游泳”,自觉打磨自己。集体备课时,我始终将“和而不同”作为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只统一思想,不统一教案,倡导把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有机结合起来。研讨活动中我认真备课,写详案;听取评课老师的意见,认真撰写“一课五”教学案例。浓烈的教研气氛和听、评课活动,使我在“一课五活动”这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又上一个台阶,提高了教学质量。
2、落实教学常规,丰富教研内涵。
作为组长我认真落实教学常规,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要求备足、备好课,及时写好教后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总结和提高,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同时加强了全组课堂教学常规管理,配合教导处继续做好教学常规管理的督查评估。配合学校,精心命题,积极组织年级组的解决问题测试、口算测试、数学竞赛,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促进了全面发展。
3、扎实开展小专题研究,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为积极探索“生本优效”教学模式,提高业务水平。我确立了“合理使用教
材”与“有效课堂的提问”的2个小专题,带领组员进行研究。配合这2个小专题研究,我制定了每学期研究内容,使课题研究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提升自身教研、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与此同时,还随时记录教学、科研中的点滴感悟,积极撰写教学案例,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小专题研究让我的常规课“快节奏,大容量,讲练结合,当堂训练”,形成创新、笃行、乐教的教学风格。
本学期,我主动担任了102班的班主任工作,并教2个班的数学。尽管一年级班级管理工作琐碎,教学任务重,我仍然一如既往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区低段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研究活动中,我进行了说课展示,获得区教研员万泉老师的高度赞赏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三、课堂精讲精练,为减负增效提供舞台。
课堂是教师实现自我,展现自己的舞台;是学生学习知识,不断成长的圣地。于是我把40分钟的课堂作为学生学习减负的主阵地,向40分钟要质量。教学中努力做到“六为”、“五备”和“三抓”。六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方法为中介,能力为目标;五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具、备教学方法、备教学组织形式;三抓即抓紧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六年级诵读常用的平方数或常用的∏),抓紧课中20-25分钟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探究新知,抓紧课后10-15分钟让学生反思质疑、完成课堂作业。
(1)每节新授课我都做到“有备而来”。
第一、认真阅读教材、教参。每学期开始,我总会把整本教材都翻一遍,再看看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阅读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日托班和普遍班学生的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
第二、加强学习,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第三、提前进课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了节约上课时间,我总会提前进班级,检查学生课前准备工作,把每节新授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努力做好“堂堂清”,保证学生足够休息时间。按学校要求我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课堂作业尽量让孩子当堂完成,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课后做作业,孩子虽然完成了,但有一部分孩子是草草了事,错误率高,订正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堂堂清”有助于学生养成在课上全神贯注、紧张积极的学习习惯和善于独立思考、快速高效学习的能力。既保证了课堂作业的质量,又培养了学生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还有助于准确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预习新课及做好下节课上课准备创造条件。教师在学生做作业时加强巡视,尤其关注学困生,敏锐地观察和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习惯和表现,同时批改部分已完成了的学生的作业,尤其是学困生的作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也能及时获得关于这一节课教学情况的进一步反馈,便于课后及时而准确辅导解难。
(2)在精讲的基础上,练习课精选知识面广,题型全面,重点突出,具有典型性和一定的梯度习题。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能力,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练习时留给学生充足时间,把学到的知识在课堂上反复多练,对新
学知识,趁热打铁,进行消化吸收,以至于他们完全掌握。这样学生写数学回家作业感到非常轻松愉快,感觉到学数学并不困难,从而起到减负的作用。
(3)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的新授知识都会在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每学完一个单元,我都会把重难点的题型和容易做错的题目整理一下,再练习一次,加深印象,既提高了效率,孩子学得又很扎实。
四、精心设计作业,认真批改、及时讲评、辅导。
要减负,应科学地设计和布置学生作业,并非不要任何作业。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情,发现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存在的问题,我和学生一起做作业。这样教师可以清晰地把握知识点、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更好地控制作业时间。周一至周四,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弹性作业。教师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学生自我反思,分析错误原因;家长帮助学生收集、整理错题,成立纠错本,方便学生期末复习时,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减少重复、机械的练习,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的教学效率,实现减负增效。周末,为培养学生各种技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我设计学生喜欢的特色作业,如:数学周记、数学故事、数学小报、数学小调查、小实验,让学生过快乐周末,让孩子在形式多样的作业中找到乐趣。周末作业开展2年来,深受学生、家长欢迎。在数学周记中,学生记录一周的学习困惑与得失,记录身边的数学、感叹数学的魅力;在数学故事中学习科学家的探究精神;在数学小报中,整理归纳单元知识点,形成网络图,记录自己的学习发现;在数学小调查、小实验中亲身经历数学公式、规律的形成。每次的周末作业,我都会进行点评,并选择优秀作品贴在教室外墙上,让学生自己评价。每学期校“数学园地”学生特色作业的展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获得成功的体验。
实践也证明,正确的减负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反,让学生抓紧了在校时间,会学会玩,取得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到了六年级,我们班每天的数学作业,优等生在校就能完成,中等学生一般能在25到35分钟轻松地独立完成(期末复习最后阶段反而无书面家庭作业)。日托班85%的学生回家无数学作业。厚厚的“纠错本”,让他们小考小玩,大考大玩,不考不玩。
(二)在课后辅导时发现,几个学困生学习成绩进步很大,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在不断增长,学习越来越轻松,上学期遇到他们学习上出现问题进行辅导时,总是费尽唇舌,启而不发,到了六下基本上都是一点就通,学困生辅导一般都在课间几分钟内完成,很少留到放学后。
(三)形式多样的作业设计让班上近一半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学习成绩优异,学习状态稳定。日托班学生在口算、解决问题竞赛中稳居年级第一。厚厚的“每日一思本”,让学生在走进数学王国决赛中,4人分获市二、三等奖校,18人分获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现在,这些毕业的学生感受到“抓紧在校时间,会学会玩” 让他们在初中课堂上实现着思维的提升,智力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明白了,“抓紧时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在“减负增效”这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中,我的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成长,教学艺术逐渐提高,评为校首届骨干教师,论文《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获校一等奖;《解决问题》在2009-2010上学期“一课五研”活动中获校一等奖;《奇妙的双眼》在武汉市小学科技活动优秀教学设计中评为一等奖;案例《小数的性质》区数学评比中获一等奖,《让学生在开放学习中发展》在首届“发挥名师效应,促进区域内教师专业素质均衡发展” 全国研讨会评为二等奖,《搭建平台,自主复习》在全国“均衡发展下的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搭建平台,自主探索--小数的性质》在湖北省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荣获三等奖。
10.减负增效课题论文 篇十
【摘要】综合实践教学因教材本身的固有缺陷,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如何充分发掘利用学科教学资源,是一个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如何整合学科资源来促进综合实践教学的探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综合实践;学科教学;资源整合
综合实践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设的必修课程。虽然与学科教学有着本质区别,但是与学科教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是一门与学科课程有很大区别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和难点。当前如何在中小学开设并上好这门课,成为许多学校和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我校的特色和亮点,一直被兄弟学校所推崇学习,但是在如何才能更好地整合现有的资源、特别是学科教学资源来上好综合实践课,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瓶颈问题。对此,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加强校本培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对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帮助老师们接受新理念,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校主要通过以下校本培训来与它进行亲密接触。①讲座式培训。由学校行政带领教师一起学习《走进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意见》等,向文本学习,认识综合实践活动。②研讨式培训。围绕“我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专题进行教师间的研讨,感悟综合实践活动。③案例式培训。通过学习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引导教师们去交流,去尝试,去探索,去反思,以此来尝试综合实践活动。重视校本研究
为了使老师们尽快转变角色,调整教学行为,在实践中形成对新思想,新观念的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我校重视教师的校本研究。①专题式活动。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法创新”组织了专题活动,由五年级提供专题课进行研讨,做到由点到面,辐射推动。②展示式活动。由学校教导处成员上综合实践活动示范课,做到骨干率先,示范带动。③竞赛式活动。本学期,我们开展了“新课程理念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赛教活动,做到以赛促研,落实课改。以“课例研究”为平台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课程意识、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我们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起步阶段主要是以案例开发的模式进入的,实验教师们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生成学校各个班级活动的主题。然后针对活动主题进行实施。也正因为这样,致使活动的实施不连续、不深入,活动主题开发缺乏整合,既有重复开发的现象,又有已有资源搁置、浪费的现象。于是实验教师自发地选择“同伴互助”方式协同教学,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我们以课例与课题研究为契机,通过已有的活动方案上升为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或是由学校、教导处层面规划综合实践活动系列,老师选择开发两条途径来实施。一个学期每个教师或独立或合作开发一至两个完整的实践活动主题,资源共享。如上个学期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读书写字姿势不规范的实际开发的《养成良好的习惯》主题,针对家长发映孩子沉迷于电视及校园流行灰色游戏等实际开展的《电视的利与弊》、《智力手操》等实践活动。这样的主题活动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成了活动的主角,并以此举办了多场讨论教研活动,主题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收集”、“教师的有效指导”、“搜集与整理资料”、“组织与管理”、“活动评价”等等,教研活动使教师们有了表达自己观念与见解,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收到良好效果,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学科实践”相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围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四大指定性领域和许多非指定性领域,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开放的、综合的教育学习活动,课内它可以整合各门学科;课后,需要与更多学科教师的通力合作,使它与各门学科、学校的大队部活动及社会团体活动结合,来加强行为实践的力度和效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最终实现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双赢”。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交融的课程体系,是我们教师急于探索的问题。因为,任何活动只有与学科进行融合,才能激发起教师的兴趣,从而保证活动的质量。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等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样,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教材,内容包括“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三个维度进行;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等教材只是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因素,以几张图片和几句文字说明等“范例”简单呈现。因此,“资料的搜集”这一教学环节在综合课的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可资料搜集真是困难重重——学生查资料的不查,调查统计数据还说没有时间;老师面对“跨越上下五千年,纵横南北千万里”的课程资源也顿感知识底蕴不足。于是合作成了大家共同愿景。“亲近与探索自然”内容是科学老师的专长,跟科学老师携手;“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和完善自我”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密不可分,就与品德老师合作„„这样综合实践的主题活动综合了科学、品德与社会、美术、信息技术、少先队辅导员等多种学科的老师,共同为学生的生命成长看护守航。如《亲近家乡》主题,涉及家乡的文化、风景、物产、农民的收入等问题。于是就和品德、科学、信息与技术等教师一起协力合作,同步探索研究。“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展示时涉及制作标本,就聘请学教师做指导教师。又如“学校的水质调查”,同学们要调查“水源、美化、净化”方面的情况,实践教师就联系校长,学校生病教师,后勤人员做为学生的采访对象。这种协调教学,教师们以不同的个体优势智慧互补,共同参与,互相学习,经验共享。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实际问题,弥补了我们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让我们能自信地驾驭课堂;也解决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抢占搜集资料时间的矛盾;更增强了教师再学习再提高的紧迫感,增强了教师间的协作与交流,体现了新课程下教师的团队精神。一改过去教学中那种孤军奋战的情形,使教师资源实现有价值有意义的共享,达到资源的最优化。加强了教师的协作
综合实践活动由于其综合性、开放性及与其它学科整合性的特点,有些知识是学科内的综合,有些知识跨学科的综合,有的是本年级内各学科间的综合,有的是跨年级各学科间的综合。教师由于受所学专业的限制,单靠个人的能力难以完成,必须寻求合作。例如,我校汪惠君老师完成的一堂活动策划课《走进秋天》,其中涉及到的知识就与美术、地理、历史、数学、信息技术、生物等学科的知识。这样她就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协作。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除了教师之间的协作外,还得考虑如何与学生协作,得考虑如何与社会其他人士的协作。只有协作,才能顺利地完成活动任务,才能达到活动目的,取得成绩。这样,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师的协作能力自然得到提高,教师的协作意识得到了培养。
总之,综合实践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需要教师们不断学习;是一段说不完的话,需要我们一起分享;是一道解不完的题,需要我们共同探究;是一件做不完的事,需要每个人的行动。参考文献
[1] 李建平
《聚焦新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8月第一版 [2] 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3]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
[4] 陈旭远
《推进新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第一版
[5](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11.减负增效措施 篇十一
提高每一节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平时我们要加强教学研讨,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重视课堂组织教学,注意双边活动。上课做到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要采取“启发式”教学法,精讲多练,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也就无需补课了。
精心设计作业。作业“质”要保证:作业布置的重点和难点到位,到点,可做可不做的基础题,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最好不重复布置,有效避免无效作业;作业“量”要适当:就“量”而言,认真多做题,确有提高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会事倍功半。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作业要及时批改讲评:批改作业要及时,采用符号多样化,等级分项化,充分肯定学生各方面优点,让评语走上数学作业本。作业中孩子们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及时评讲,并举一反三的巩固。真正做到今天的问题今天解决,学好每一阶段的基础知识。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要学得踏实,玩要玩个痛快”,我们平时除了教学外,还要教育学生学习要一丝不苟,及时完成作业不拖拉,切勿边做边玩,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众所周知,对学生减负决不能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我们要争取以最小的劳动付出,去换取最大的学习效益。俗话说:环境能造就人。老师营造好一个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学习品质,才会提升班级的整体素质,也是减负增效的一条秘诀。
注重全面发展教育。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轻视德育、体育、美育等,让孩子失去快乐美好的童年。
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减负”的真正含义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我们会在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和肯学习的路上,勇往直前地走下去,而且会越走路越宽。减负增效,势在必“减”,势在必“增”,势在有效。我们只要认真对待,就一定会有好效果。
【减负增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报告】推荐阅读:
减负增效计划06-20
课堂减负增效07-13
社区减负增效07-24
减负增效承诺书10-06
十九街小学减负增效方案07-06
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10-23
减负增效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学研究08-04
增效扩容设备厂家考察报告10-07
“减负提质”自查报告08-01
彭家寺小学减负工作自检自查报告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