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对文学史的意义

2024-09-20

苏轼对文学史的意义(精选8篇)

1.苏轼对文学史的意义 篇一

论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11小学教育(文)张俊萍

摘要:儿童文学以其特定的受众命名,体现受众本位思想的重要性,更展现儿童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学的特殊性质,它不仅仅是思想启蒙的需要,更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需要,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双重模式下必不可少的产物,同时肩负着祖国未来教育的重任,促使儿童文学家不断地自我完善,对儿童的教育,认知,娱乐以及人格的健全等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关键词:儿童文学 教育 审美 情感 道德 认知 娱乐 人格的健全

儿童文学是针对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要求内容上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主题上明确突出,形象上要具体鲜明,结构要单纯,语言更要浅显精练,情节要有趣,想象要丰富,还要使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尽可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儿童文学通常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和儿童科学文艺等儿童文学在陪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教育作用

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古人曾用素丝来作譬喻,说它“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通过一些儿童作品可以引导孩子正确的学习生活。儿童文学的教育手段是通过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来影响和感染孩子,用文学和艺术的美去打动孩子的心。不仅要让孩子从理性上获得认识,在感情上更要有所激动,产生深刻的印象,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使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1)儿童文学能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儿童文学既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生活的审美反映。儿童文学作家将生活中较粗糙、分散、处于自然形态的美的事物,形象地概括提炼为更强烈、更丰满和更理想的艺术美,通过作品集中表现生活美、自然美与艺术美,以美的光辉光照人类,以美的形态感化人心。作家依循美的规律,使作品充满各种形态的美,而且由于是为孩子而创作的,所以更应该强调艺术的美。用儿童文学来培养孩子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它集中表现了生活美、自然美,并创造了艺术美,总是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以此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如《皇帝的新装》,就可以使读者在讥笑、否定丑恶的同时,更加神往生活中美的力量。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总是以适合儿童的优美形式和高度的艺术技巧,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以此影响儿童的思想感情,陶冶和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情趣,发展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儿童文学具有一定的情感教育作用,能够丰富儿童的情感世界.曹文轩先生认为当今社会的儿童,“情感弱化已是令人忧心忡忡的问题”,他认为这与儿童的阅读有关联。他还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是任何一种方式、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奏效的。最能治这个世纪病的,大概就是文学。文学几乎是唯一的良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善于以细腻的笔调来展示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诗意之美,从而给儿童以强烈的情感体验。例如我国作家车培晶的《瘦狼与胖狼》,作品用对比手法塑造了天真、善良的瘦狼和自私、计较的胖狼两个童话形象。纯朴诚实的瘦狼被胖狼摘去了五脏六腑,骗去了狼皮,但是人们同情、信任它,纷纷将棉衣、棉毯披到它身上。一位好心肠的老奶奶还收养了它,为它织了一件像绵羊的皮毛一样的毛衣,老奶奶的儿子甚至为它安装了一套电脑内脏。而胖狼则由于太计较个人得失,不仅吃不到东西,还被腌成辣椒狼,吃尽苦头。童话中既有善意的嘲讽,又有温暖的爱意;既透露出轻松、自然的幽默风格,又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与动物和平相处的良善意愿。这样就自然而然的让孩子们在心中产生了一种情感,一种善恶美丑分明的情愫。

(3)儿童文学对儿童的道德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儿童与成人不同,成人有一定的阅读和生活经验,很容易在再造想象中将文字符号转化为脑海中的形象,儿童由于年龄与审美经验的不足,对文字美的内涵往往难以把握,而儿童文学能够唤起他们的道德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使其充分感受生活与人文的美与丑。儿童在阅读了具有某一种传统美德特点的作品之后,在他们的“认知”领域中,必然会获得一种观念化了的程序,他们以作家创造和构建的文学意象为媒体,透过文字符号与该符号所表示的语义,掌握了文本要传达思想、深层品质,从而达到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儿童在阅读儿童文学与道德相关的作品时,从作品中的各种事物外部,联系的理解入手,然后对各种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好与坏、美与丑、可能与现实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内部的联系作深刻理解和认识,从而认识到某类人或物所具有的品行,从而培养了他们的道德情感.例如儿童在阅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时,他们发现这个童话描写的是“快乐王子”为了关心帮助穷人而献出了自己所有最珍贵的东西,最后又由于同情曾帮助过他的小燕子,悲痛得铅心爆裂而最后被毁,而其内涵却是“快乐王子”为爱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境界。由这个文本作为范例,然后引导儿童阅读更多的童话,儿童会领悟到童话生动的形象与离奇情节的背后,常能引发人们思考更深刻的社会内容,如,人与人的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美与丑的辨别、正义与邪恶的根源等隐藏着的蕴含。

2.认知作用

儿童文学的认识作用是指通过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儿童文学作品使儿童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丰富生活经验、增长知识、启迪心智。例如《丑小鸭》这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鸭子,通过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经历,孩子从中可以知道,是金子总会发光。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要学会把它们踩在脚下继续前进。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只要他们学会树立生活目标,在自信、拼搏中,他们会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儿童文学的故事情节,刻画人物的性格、心理、思想,从而能够让儿童实现自我认识.例如,德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甘特·斯本的短篇童话《向日葵大街的房子》:老房子与主人伯姆泼利先生一家世代相居,因此感情深厚,几次从危难中解救和保护了主人一家,对主人始终忠心耿耿。然而伯姆泼利先生却嫌老房子旧了,要卖掉它,买幢新房子。老房子不愿离开主人,想尽一切办法来阻止主人出售它。它的种种鬼把戏吓走了一个又一个的买主,然而引起了一对喜爱新奇的新婚夫妇的极大兴趣,非要买下老房子不可。老房子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选择出走。最后,伯姆泼利先生千辛万苦才找回了老房子,并把老房子装饰一新,决心永远与忠诚的老房子为伴。如果儿童经常阅读这类作品,他们就会在对老房子这个别出心裁的形象进行再现、体验与感悟的基础上,判断出作品的蕴含:作者借助童话这一文体,突出老房子忠心不二的精神品质,意在赞扬一种朋友间的忠诚守信,哪怕遇到任何意外变故也不变心的为人的高尚品质,进而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自己在生活中应该怎样为人处世.3.娱乐作用

(1)儿童文学能够满足儿童的游戏精神.好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愉悦人心的作用。

快乐是人们共同的需要,游戏则是儿童的天性。快乐,不仅能够振奋孩子的精神,还有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自信心的增强,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是指通过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儿童得到愉悦和消遣,以及通过娱乐包藏较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寓教于乐。儿童文学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娱乐性而且读者的年龄愈小,相对应的作品的娱乐性愈强。比如说,皮诺曹,一个所有孩子们都十分熟知的童话人物,他顽皮、淘气、贪玩,在他的身上鲜明的体现出了一种独立的个性和游戏性。皮诺曹身上的“顽童”气质,爱玩天性,与生活中的小读者“游戏的欲望”相呼应。皮诺曹历险世界的经历,具备了游戏的性质,皮诺曹是儿童读者的一面镜子,孩子们不仅可以从童话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借皮诺曹的历险来满足自己无法历险的好奇心,从而在心灵上得到补偿。

(2)儿童文学能满足儿童的精神需要.儿童文学作品中巧妙地穿插一些游戏性的东西,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满足了少年儿童的精神需要.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为儿童开展游戏活动提供蓝本或在内容中注入游戏的因素,使儿童在美的欣赏活动中手、脑、口并用,在快乐的美中得到启蒙,这与古人“寓教于乐”的思想不谋而合,只不过在儿童作品中这个特点更明显罢了。成人在有忧愁和烦恼的时候,需要发泄和排遣,孩子同样也会有很多不顺心的事。学习上的压力、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误解、家长与之存在的代沟、自身的逆反,都会造成孩子的苦恼、压抑和焦躁。如果这时不让孩子宣泄和释放,势必会使孩子形成心理障碍。那么,具有浓厚娱乐性的儿童文学作品,则为孩子提供了宣泄和转移的可能性,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平衡与顺利发展。

4.健全儿童人格的作用

(1)儿童文学作为儿童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口,能弥补儿童人格的某些缺憾。儿童作为一个情感弱势群体,他的感情更加脆弱,最容易受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儿童除了从成人和小伙伴那里寻求温暖和同情外,还会从文艺作品中寻求消遣和快乐,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可以使得他们的感情更丰富、更充实,以抵抗生活中的孤独、苦恼与不幸。“人生在小学的时期内,他的内部生命对于现世,都没有什么重要的要求,只有儿童文学,是这个时期最不可或缺的精神上的食粮。因此,我以为真正的儿童教育,应当首先注重儿童文学。”(严既澄《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上之价值》)严既澄肯定了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呼吁学校教育都来重视儿童文学。也正如教育专家谈凤梁所指出的那样:“文学的那种潜在的、移人心性的作用实在是不能低估的。我们的民族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文学中有历史、有道德、有知识、有人性,可以说包罗万象。其中一脉贯穿的,是人情、人性的美好。一个在文学作品熏陶中长大的孩子,他的见识可能比别人多些,他的心理也可能比别人更坚强,他的情感一定是纯真美好的。”

(2)儿童文学在培养儿童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不畏困难,不屈不挠是使儿童能够保持持之以恒的注意力、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的重要保证。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鼓励和发展儿童的这些可贵品质。如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古堡》中,就塑造了两个逆流而上,经受住了生活摔打的“小小男子汉”形象。作者对小说主人公的开拓、进取,勇于搏击生活等阳刚气质的热情描写,对他们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顽强精神的礼赞,无疑对于克服儿童性格中的柔弱、驯良等缺憾有着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儿童在感受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的时候,真、善、美的思想就会悄悄地潜入孩子的心田,融化在孩子的情感之中,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对健全他们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结束语: 要想有效地把儿童塑造成为优秀的新一代,只有一种个良好的教育愿望是不够的,必须同时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依据这些特点和规律进行教育,既要考虑儿童现有的水平,又要恰当地提出新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变成儿童自己的需要,才能使教育工作更好地进行,儿童文学正是为孩子们心灵成长提供的养料。如果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得以广泛推广和阅读,儿童文学引导儿童亲近文学,提升儿童的精神就一定不是梦想。

2.苏轼对文学史的意义 篇二

体验是学习主体与客体事物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在阅读教学中体验是文本所引起的学生内在感受或亲身经历的唤起。有了体验, 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被动转为主动。在阅读中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与实践, 形成独特的生活经验, 并借此构建知识。

体验并非新概念新方法, 在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目前国外有70%的教育机构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在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中国尽管在2500多年前, 孔子就明示了“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这种以体验为基础的教学理念, 但是目前对体验式教学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实践的人屈指可数。本文试图就体验的作用意义做一点探索。

一体验是自身解放的途径

1. 学习模式的转变:体验体现了学习者的平等关系, 发展了学习者的能动性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 就学生而言, 体验是学生与文本的沟通和交流, 是情绪、感受、理解、联想、感悟等心理过程对文本的激活与投入;就文本而言, 是真善美等内在价值向阅读主体的显现和渗透, 阅读教学中, 课文导入、背景介绍、课文分析、语言品味等环节中有了体验, 阅读就成了学生主动探寻吸纳的过程, 要我学就会转变为我要学。

2. 体验是以人为本, 尊重生命个体差异, 尊重人获得知识的教育方式

体验是内在的, 是基于个体形成的学习过程, 是个人通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参与而获得的情绪、情感和知识上的体验。体验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 在体验式学习中, 学生有所感受, 并对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阅读教学只有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 让他们把自己的成长与自然社会和周围世界相联系,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

二体验是语文课程个体知识建构的基础

1. 体验是语文课程的致知途径

人文科学, 注重的是人个体的人生经验, 学习领悟更多是靠体验他人的经验, 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 理解自己。因此对文本中具体感情形式的体验也就成为人文科学致知的途径。

高职语文的阅读教学就必须要强调个体体验, 因为在以人为对象的文本中, 没有自身的体验, 其中蕴含的知识不可能内化和存储, 更何况人文科学中的很多知识是难以言传的, 只能反复感受, 以自己的情感、情绪与心灵直接领悟。阅读教学中体验的过程, 也就是知识内化存储的过程。

2. 体验让知识转化为能力

在高职语文阅读教学中, 注重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学生的体验是普遍的现象。一上课, 教师没有给学生时间充分阅读感悟, 而是急于把自己的领悟全部塞给学生。这样让学生兴味索然, 还增添了沉重的记忆负担。阅读没有经过学生的体验感悟, 许多东西还没听进去就丢了, 更谈不上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阅读教学, 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 启发引导, 让学生自己进入文本, 去体验其中的情感, 说出属于自己的感受。如:朱自清在《背影》里用这样一句话描述父亲爬上月台的模样“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攀”“缩”“微倾”和“努力”这几个词太平常了, 然而, 朱自清却把这几个最平常的词用得出神入化了!为什么?因为朱自清从父亲的“攀”“缩”和“微倾”的“努力”中, 发现和感觉到了父亲对他深深的骨肉之爱。是互相关切、互相理解的父子的骨肉至爱, 使“攀”“缩”“微倾”和“努力”这几个平常的词, 变得出神入化了。如果我们在《背影》的教学中, 只讲几个动词“攀”“缩”“微倾”和“努力”, 用得如何准确如何巧妙, 学生不仅很快就会忘记, 而且听的时候就烦腻了。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从朱自清描述的父亲“努力”的形象中, 去体会从中表现的父子间的骨肉至爱, 认识到一切感情都是从最微小、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动作、表情) 中表现出来的, 并且进一步以此为契机, 引导学生去发现、开拓和留住学生们灵魂里也同样存在的父子、母女的骨肉至爱, 这就是从经典作品中发现和认识自己, 也更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和运用。

3. 体验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阅读的价值除了认知以外, 还具有多属于“体验”范畴的更高层级的意义。长期的体验阅读不但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现实生活, 而且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重组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经验、判断会转化和重新组合, 认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阅读体验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读不只是读, 更多的是思。例如:诗歌《错误》的教学, 教师少进行讲解, 多让学生反复读, 在读中体验。整首诗展现的画面由大到小, 从近拉远, 在体验中体会到幽美的意境, 产生无尽的联想。反复朗读第一节“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感受一动一静之美。两个句子一个短句, 一个长句, 不仅仅具有节奏美, 短句还暗示过客之匆匆, 长句则暗示思妇的绵绵情思。第二节的意象“城”“扉”“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充满古典的风韵, 但是最传统的意象拨见最现代的敏感。第三节“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归人”读出的是“盼归”, “过客”读出的是“速离”, 强烈的反差, 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 形成了跌宕之势。这就是“错误”?反复读, 多思考, 再把联系旧知识传统的“美人香草”式比兴手法, 学生会对“错误”有多种解读, 即使不太合理, 但通过阅读体验思考, 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并进一步提高了阅读能力。这样摒弃了概念化的讲解, 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学生的阅读才会升格。

三阅读体验是形成学生人文素质的催化剂

1. 体验有助于学生确定独立自主的主体意识

高职阅读教学中, 教师如能培养学生更多地体验作品, 注重个人的阅读感悟, 尽量少进行干预, 或单方面的灌输, 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比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四行诗, 作者用生活中常见的“桥”“楼”“明月”“窗子”景物, 却创造了象征性的画面, 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阅读体验, 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 读出不同的诗意:诗描绘的是个美人;抒写的是一种人生的悲哀;揭示的是“相对”的哲理……种种不同, 只要是学生的阅读感受, 都可以合理的存在, 不必教师统一认定某一观点。这样的阅读学生才能把读和生活社会联系起来, 才能在阅读中找到自我独立存在的价值。

2. 体验是个体独立、自主的生命感悟

人们说“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中, 不同的人因融入个人的人生经历, 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所以理解感悟是不同的, 这也是阅读的丰富性、个体性。另外, 就是读同一作品, 在不同时间, 不同的人生阶段, 理解感悟就会不同。如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说, 他创作这部小说, 经历了由“开心”到“不很开心”到“认真”的过程。读者阅读这部小说, 也会经历一个由乐到悲的过程。正如王冶秋的“读书随笔”所说:这篇民族的杰作, 绝不是看一遍所能消化的: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砸一点不是笑得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第六遍阿Q还是阿Q……

3. 阅读体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读书其实更多的是读自己, 真正的体验阅读在读过去、读历史的同时, 融入更多读者对自己、对社会、对时代的感悟理解。不同的历史时代, 人们都能在经典名著中吸取所需的精华, 这就是靠阅读者在阅读中结合时代精神, 揣摩领悟出前人没有感受到的新东西。所以人们才会说作品常读常新。而这些新东西是读者在阅读中体验所得,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体验, 不可能有新的感悟。如《雷雨》的教学中, 要指导学生挣脱把周朴园的形象定位在“虚伪的资本家”和“专制的封建家长”的樊篱中, 要用人文的精神考察他的丰富个性, 而不应简单地打上阶级的烙印。

四结论

在高职语文阅读教学中, 注重学生的体验, 改变学习模式, 学生的学习会由被动变主动。在阅读过程中, 自觉建立知识结构, 自主探究价值观、人生观, 在学习中真有所得, 就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这也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 体验这一方法的总体意义。

摘要:当前, 高职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的挑战, 也面临教育教学改革的巨大挑战。本文试图就高职语文教学中体验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一些探索。文章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体验是自身解放的途径;第二部分:体验是语文课程个体知识建构的基础;第三部分:阅读体验是学生人文素质形成的催化剂。

3.比较文学对研究文学的意义 篇三

关键词:全球化;比较文学;民族文学;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5-1211/F(2012)02-112-02

一、全球化与比较文学

全球化”(globalization )无疑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1995年3 月曾经在荷兰的乌德勒支大学举行了题为“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或全球化”的专题讨论会。这个会议之后,世界范围的有关全球化的讨论更趋深入。全球化指的是地球的各个部分整合成一体的意思。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发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在洲际的特点。做为一个历史的或历时的过程,全球化的特征却在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由于地球上的人类以民族或国家为单位分别居住在各自的土地上,而且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状况和发展过程。出于历史上的原因,民族与国家之间曾经长期闭关自守,但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状况必须而且已经在改变。

从一定程度上讲,比较文学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产物,它的发生和发展都与全球化密切相关。在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初期,正是民族和民族文学的形成时期,文学的民族性极强。到19世纪8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人们的眼光打破了民族、国家和地域的界限而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整体(陈,2)。这时全球化也开始诞生。全球化进程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学有了较大的开展,国际间比较意识才真正成熟,各种以比较为特色的学科应运而生,比较文学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出现正是人们把世界各民族的文学看成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的时候。

二、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全球化中的文学民族性

民族是一个人类学的种族概念,文学上的“民族”或文学的民族性则主要是某一地域民族的主体性显示,是某一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立品格表现。在某种意义上,独立性、主体性是民族价值和意义的一种标志。

民族文学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分属不同的文化体系,而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们之间,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审美心里等方面,都有很大得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之间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吸收,但是她们之间的差异不可能消除,她们之间的矛盾也必然产生。其实,民族性并不仅仅意味着保持民族风俗习惯、民族生活方式等方面,而贴上“地域文化”的标签,它更意味着保持民族自身的文化精神,保持民族文化精神的独立性,也意味着站在现代性立场上反省民族的内部精神,重新思考政治、历史、制度与人的关系等等。“民族性”和“现代性”、“后现代性”、“后殖民主义”等话语一起构成了当代知识界思考东方文化政治的具有一体两面性的课题,它涉及的不仅仅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思考的民族文化问题,还有在全球化语境中,各国如何进行政治选择、文化选择问题。在这一选择中,政治、文化或者民族中的个体是如何显示出民族性的。只不过,在背后却是一个文学理念在支撑着,即学习西方大师和其中的文学理念,本土体验只是一个背景性存在,提供可阐释的素材,这都造成东方当代作家作品的面目模糊,很难有鲜明的特性,因此也就难以达到鲁迅所说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学目标。

(二)、世界文学

作为一个重要概念,世界文学最先由德国大诗人歌德在1827年提出来的。一位年轻的学者爱克曼对歌德十分崇敬,他详细记录与歌德的谈话,在歌德去世后与1835年发表《与歌德谈话录》,这是一本了解歌德作品和思想的重要著作。歌德是在读过一本中国小说的之后,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张隆西指出:

对歌德来说,中国小说当然是外国作品,而歌德对这部作品的态度包含了三种不同的反应:一是:清楚意识到外来文化的差异,可以产生一种新奇感;二是感到其中有许多可以沟通之处,于是心有亲戚焉可以从中得到满足;三是一种既相似又不同的中间状态的感觉,而这最能够影响读者的感觉和行为,使之产生变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就是世界文学得以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而产生的条件。

歌德还认为,在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人类社会精神财富的交流方面,世界文学比民族文学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众所周知,文学的世界性具有多种涵义:一,它是对某种文学具有的世界所属关系的描述,即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世界的“公共财产”。二,它表明某种文学达到了为全世界各民族所认同和追求的深刻程度。曹雪芹、托尔斯泰、海明威等的作品之所以产生世界影响而为全人类所共有,20世纪欧美文学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学的主流,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对人的关怀上具有了相当的普世性、深刻性,从而预设了一套普遍性的世界文学标准。

三、比较文学的意义

在当今世界上,西方的文学理论占有优势的地位。16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向外扩张,西方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它以雄厚的政治、经济的实力为后盾,很快在国际上取得优势地位。随之而来的便是文化霸权主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主要是东方国家原有的传统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制和破坏。而一种理论毕竟有它的局限性,不能说明全世界文学的特性。所以就需要人们放眼世界,从比较着手,克服原有理论的局限,探讨全球性的文学规律,通过文化交流,对未来得的东西进行鉴别,扬长避短。

前面已提到,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文学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阐释,明确提出文学发展的方向将是从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走向世界的文学。世界文学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创造力的丰富,使人们能以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里,以更宏大的胸襟去欣赏不同文学传统的杰作,去理解民族文化的要以和精华。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全球化与文学民族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在全球化时代,资本的进一步扩张是消解文学传统的根本原因。正是这样,文学遭遇了两难选择:民族化和世界化。为了张扬民族价值,文学必须强调民族特性,甚至这些特性越鲜明越好;为了让其他民族所认同而产生世界影响,文学又必须模糊或放弃某些民族性的因素而面向一个更为广阔的人类世界。正是这样一种两难选择,使得我们长期以来困惑不解、无所适从。而文化交流的目的,一是促进民族文学,一是促进世界文学。文学应有差别,不能千篇一律。文学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个性。没有个性,文学艺术编变得苍白无力,便会走向衰落。民族之间存在种种差异,进行交流时不可避免遇到种种障碍。克服障碍、打同交流的途径是多样的,为了通过文化交流更好地像他人学习,就必须对外来的东西进行鉴别,从中知道学习什么,扬弃什么。比较文学是其中最有效、最得力,因而也是最重要途径之一。

历史向我们预示: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已是大势所趋。时代需要一种打破传统界限,具有广阔视野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超越了语言和民族的界限,单一的文学语境被双边的、比较的视野所取代,对于更广泛地理解各文学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民族文学是构成世界文学的原子,而比较文学则可以比喻成连接起这些单一的、孤立的原子的血液。(杨,2)比较文学是跨语言、跨民族、跨学科、跨文化的文学研究 , 是一门包容性强的学科。它以广阔的人文视野 , 探讨文学艺术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当代的比较文学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它利用跨学科、跨文化的特点积极地参与多边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加强了世界各地的思想互动。就像杨乃乔所说:“未来的世界或许不是文化霸权主义者自以为一体的世界,也非文化孤立力图实现的诸文化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世界,而是比较文学所致力建构的独特性与互补性共存、差异性与沟通性共存的多元化的世界,一个 ‘道并行,不相悖’的世界”(7)。

参考书目:

[1]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杨乃乔主编,乐黛云顾问,《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吴光主编,《比较文学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张隆西,《比较文学研究入门》[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白雪,1976年2月,女,内蒙古包头市,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硕士生在读,英美文学。

4.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篇四

制作人员:李台扬 宁子俐 赵壮航 董仕森

指导教师:郭刚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

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文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在拜读了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定义后,我深深有感,不光钦佩于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豁达写照。

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苏轼其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外苏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舛.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真的是历尽苦难.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苏轼一生虽然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中完成自我.实现了一种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为.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是实事.处处留有[政声”.在风翔他被称为:[苏 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明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贬低写就,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至今.足见苏轼在民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苏轼留下的遗产也为数不少.除了四川眉山有[三苏祠”外.全国上下有百处关于苏轼的遗迹.三苏祠有朱德亲笔题词: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二.苏轼旷达性格形成的原因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工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 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会有以下表现:一.殉道.即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如屈原自沉汨罗江.二.抱怨.既在诗中抒发穷困愁苦.怀才不遇的怨气.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以李白的豪放也不免颓废 ,杜甫关心国计民生.但抱负不能施展.多有失意的悲愁之吟.像<登高>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陈子昂[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等.但到了苏轼则完全成就了一派豪放天然.飘逸豁达的词风.对人生的富泰穷通充满谅解了.表现出一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胸怀.这应当是人生境界的一个新的拓展.表现了人类智慧大大前进了一步.苏轼是何以达到这种境界的呢?我认为这与苏轼少年时代就具备的两种个性有一定的关系.苏轼少年读书时.就能把儒道两家最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到自己的修养当中.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注意的地方.一方面他从小就有坚定的儒家用世的志向.即[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宋史.苏轼传>中有这样的记述:苏轼少时.母亲程氏教其汉书<范谤传>.范谤是东汉党争时受迫害的一个忠臣.任命为清诏使的时候.慨然有澄清天下的志向.后受迫害时.不苟且偷生.宁愿付出生命.像[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一样.临别辞母时说:[为儿不孝.没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范母说:[一个人既想成就名节.又想富贵寿考.岂能两全?母亲原你去完成理想.”读到这里时.小苏轼发誓自己长大了也要做范谤.苏母说:[你能做范谤.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吗?“

苏轼一生.不阿新党.也不附旧炎.他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只要回到朝廷上.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盲从哪一派人物.也不愿随波逐流.因此.才遭受到那么多的贬逐.但其志愿.理想.操行始终一致.关键时候.总是忍不住要说真话.用他的话说就是[如蝇在口.不吐不快”.苏轼少年时代也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他自幼喜欢<庄子>.<庄子.逍遥游>有这样一个比喻:[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这个比喻是描述一种很高的修养.说是在藐姑射的山上.有一得道真人.肌肤像冰雪样洁白.姿态像处女样美丽.洪水滔天而不会被淹死.大旱使金石融化.土山枯焦而他不会被伤害.--这实际上表达的是道家在精神上自我保全的一种操守.此外.<庄子.养生主>中还讲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今臣之刀近十九年矣.所解牛数千矣.而刀刃如新发于硎.”这讲的是修养的问题.而在<庄子.逍遥游>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南冥东.天池也.“这种高远的.不受拘束的.超远旷达的修养和想象的故事.<庄子>里还讲了很多.苏轼小时侯读<庄子>他说:[吾昔有见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宋史.苏轼传)他是说从前内心也有些见解.自己不能说出来.现在在读<庄子>.正好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的.这是非常奇妙的.说明苏子自幼就像佛家说的有慧根.对道学家说精髓有早悟.苏轼在幼小读书时就能把儒道两家的最美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合到自己的修养之中.这是苏轼成材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对苏轼的两点做人的态度会有教深一步的认识:

苏轼两点做人态度:他对于自己的苦难挫折采取超然旷达的态度处理.正如他自己所言:[进退得丧.齐齐久矣.皆不足道.“而对于国家.人民的忠爱之心.则是始终执著.没有改变的.所以只要回到朝廷去.他应该说什么正直的话.还照样说.经过多少危苦患难.仍然是那样忠直.而且贬官在外时.尽力为民办实事.在风翔被人民称为[苏贤能”.在密救过旱灾.在徐州救过水灾.在杭州修西湖.建医院.惠州修桥梁.在儋州建医院.学校.尽力为民办实事.所到之处均有极好的政声.苦难铸就了苏轼伟大的人格.(一).苏轼的诗文

苏轼的文学创作.以诗歌的数量最多.现存的诗中.数量最多.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是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苏轼歌咏自然景物的诗作.往往能把寻常景物写得精警动人.极富情趣或理趣.如<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作.笔下描绘的湖光山色.风姿雨态及江南早春画面.无不曲尽其妙.具有悠然不尽的情致.<题西林壁>则由看山引发一个具有深刻哲理意味的问题.它告戒人们:由于各自观点立场不同.困难问题的出发点不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对事物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超越自己的狭小范围.摆脱个人偏见.它也启迪人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对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大呢个关系的思辩.以及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警戒.苏轼诗中这种引人入胜的景色与耐人寻味的诗意以及发人深省的这里融为一体.就是所谓的宋诗[理趣”.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苏轼诗歌的另一主要内容.苏轼是有志于经世济民的诗人.他出身寒素.入仕后累遭贬谪.接近下层民众.这为他写作此类诗提供了基础.像<吴中田妇叹>等诗篇都是此种精神的反映.苏轼还常常借用历史题材.揭露现实政治弊端.<荔枝叹>是这类诗的名作.表现了诗人敢于抗争的精神.苏轼无事不可入诗.散文化.议论化是苏诗的特点.各种题材.他都能恰当地点染.融触处生春.无不如意.苏轼的散文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有[韩如潮水.柳如泉.欧如瀚.苏如海“之喻.苏轼的论说文包括奏议.进策.经解.杂说等.其中重要的是史论和政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教战守策>是论述居安思危.教民武备战之文..作者针对北宋苟安的现状.提出战守策略.非常切中时弊.苏轼的记叙文包括碑传文.山水游记和亭台楼堂记等.数量虽不多.却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碑传文代表作有<方山子传>.<书刘庭式事>.山水游记<石钟山记>是一篇带有科学考察性质的文章.它以探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组织成文.旨在说明[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杂文小品在苏轼散文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数量大.艺术成就也很高.它包括随笔.序跋.书信.杂著等.此类文章大都是随手拈来.信笔写成.展现作者的襟怀和个性.且极富神韵和情趣.如<日喻>等.苏轼的赋作.以前后<赤壁赋>名声最著.<前赤壁赋>写名月秋夜.与友人泛舟赤壁.在水光月色之中.借景抒怀.探索人生与宇宙的哲理.虽有一定的消极情绪.但主要表达了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怀.<后赤壁赋>写作者在东夜月下.登高览物.表现出从清风明月和挟仙遨游中摆脱苦闷的潇洒和超脱.两赋语言骈散相间.声韵铿锵和谐.主宾问答自然.是宋代文赋的佳篇.(二).苏轼的词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的词在题材内容.风格意境和语言音律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推广到词的领域.开创了词的创作的新阶段.苏轼对词的贡献.首先在于提高了对词的认识与评价.他打破诗词有别的人为界限.促使词成为真正独立的抒情诗作.在题材内容上.苏轼把词人的视野从传统的[花间“[尊前”引向了人间社会.以至赢得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评价.苏词众多的题材中.以抒情词.咏物词和田园词的成就最高.就抒情词而言.除了传统的风月柔情之外.苏轼大胆开拓.把词体逐渐转化为文人言志抒情的工具.他用词表现自我.用词直接抒发自己的为政.爱国.怀古以至广泛的人伦之情.如<沁园春>(孤馆灯青)抒写[致君尧舜”[用舍由时“的为政抱负.<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写密州出猎的盛况.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其中又有一首词人四奶奶爱妻王弗的悼亡作.即[十年里生死两茫茫--”.借用梦境抒胸臆诉悲苦.情真意挚.沉痛断肠.实施咏物词多达30余首.且艺术精湛.不但重形似描写.而且重神似描写.不但能写出物象.而且能写出寄托.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的田园词是对宋词题材的一个突破.他在徐州所做的组词<浣溪沙>五首.描写了农村风光.农民形象.劳动生活和乡风民俗.宛如一曲清新优美的田园牧歌.在词风上.苏轼可谓开创了豪放的意境.最具代表的是<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词人挥洒如椽之笔.描画雄奇壮美的江山景色.又驱使无限时空.赞美古代英雄的丰功伟绩.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感情豪迈而又沉郁.苏轼还开创了旷达词.所谓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旷达是苏轼为人的性格特征.旷达词在苏词中数量很多.所以旷达可以称为苏词的主要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词通篇吟月.却处处关合人事.词人似与月对谈.探讨人生意义.最终从大自然中得到慰藉.摆脱了人生苦恼.实现了旷达.此类词还有<定**>(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传统婉约词的创作.也多佳制.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等.在语言和音律上.苏轼也有创新.苏词的语言清新朴素.简洁畅达.不似柳词的俚俗.更没有花间词的脂粉气.而以清雄韶秀见长.在词调上.他引进不少慷慨豪放的曲调.如<沁园春>.<永遇乐>.<水调歌头>.<贺新郎>等.总之.苏轼终究以他旷达的性格和独特的文风成就了一代文豪!

5.苏轼对文学史的意义 篇五

Research Method Innovation

刘杰

摘要:源于19世纪中叶的主题学产生不久便和中国叙事文学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以来主题学应用于中国叙事文学研究取得的丰硕的成果。主题学的引入,在研究角度、研究视域等方面对中国叙事文学产生了重要的意义。主题学对中国叙事文学在文献整理和文化分析等方面都产生了方法论层面的影响。

关键词:主题学,中国叙事文学,研究方法

Abstract: Thematics, originated from the middle of 19thcentury, has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Chinese Narrative Literature.Great outcom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ese Narrative Literature combining with Thematics since the 20th century.The introduction of Thematics has important impact upon Chinese Narrative Literature’s research angles and horizons, literature arrangements and cultural analysis in methodology.Key words: Thematics;Chinese Narrative Literature;research technique

中国叙事文学以小说和戏曲为主,包括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叙事诗等。中国文学历来以诗词为宗,小说戏曲地位不高,神话故事则在系统性方面不如西方神话,民间传说主要采用口耳相传的形式,缺乏文献载体的稳定性,因此,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存在重诗词等抒情文学,轻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的现象。近百年来,随着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地位的日益提升和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叙事文学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其中既有传统的文献整理和保存,又有西方现代理论的引进和消化。主题学的借鉴和吸收,因为对中国文学研究尤其是叙事文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创新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

一、主题学与中国叙事文学研究的契合

关于主题的概念界定,历来有不同的观点,常被采纳的定义是:“主题(theme)有时可以与‘题旨’互换使用。不过,这个词更常用来表示某个含蓄的或明确的抽象意念或信条。”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题常与母题、类型、原型等概念同时使用,彼此混用不清,主题一词目前还没有被一致认可的明确统一界定。

与主题一词内涵不明、外延宽泛的特点相比,主题学(thematics)则有相对统一固定的界定,弗列特里契(W.P.Friedech)和马龙(D.H.Malone)把主题学界定为“研究打破时空的界线来处理共同的主题,或者,将类似的文学类型采纳为表达规范”,2陈悸、刘象愚的《比较文学概论》用研究对象界定的方法来说明主题学的概念:“作为主题学研究的对象,并不是个别作品中的题材、情节、人物、母题和主题,而是不同作品中,同一题材、同一人物、同一母题的不同表现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主题学经常研究同一题材、同一母题、同一传说人物在不同民族文学中流传的历史,研究不同作家对它们的不同处理,研究这种流变与不同处理的根源。”3陈鹏翔认为:“主题学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一部门,它集中在对个别主题、母题,尤其是神话(广义)人物主题做追溯探原的工作,并对不同时代作家(包括无名氏作者)如何利用同一个主题或母题来抒发积愫以及反映时代,做深入的探讨。”4

作为一种被自觉运用的研究方法,主题学源于19世纪中叶格林兄弟的民间故事研究,之后有阿尔奈(Aarne)首倡、斯蒂·汤普森(Stith Thompsen)完成的国际通用AT分类法。

20世纪初就有中国学者尝试把与西方类似的故事类型分类法运用于具体的个案故事研究,其中成绩突出的有顾颉刚及稍后的钱钟书、郑振铎、周作人、赵景深、茅盾、钟敬文等,他们分别从民俗、神话、文化等视角开展了主题学研究,不同程度地参与了20 ——40年代文学主题学的创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顾颉刚对孟姜女故事的研究,1924年发表的《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和1927年发表的《孟姜女故事研究》,不仅体现了顾氏深厚的传统文献功底,还凸显了顾氏对西方实 12 [美]艾布拉姆斯著,朱宝鹤、朱荔译.欧美文学术语辞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99页

转引自李达三.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台湾:联经出版社,1982.190页 3 陈悸、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47页 4 陈鹏翔.主题学研究与中国文学,载陈鹏翔.主题学论文集.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3.5页 用主义思想的理解与应用。顾氏以历史演进的方法探讨孟姜女故事在不同时代的演化规律及其真相,提出了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学理论命题,顾颉刚故事学范式的科学贡献在于突出体现了合情推理诸形式在人文科学中的恰当应用。“顾氏的目的,在于将古代故事演变的真相复原出来,顾氏将中国传统的文献材料和历史演化的西方观念浑然天成地结合在一起,几近天衣无缝。” 可以说,顾氏对孟姜女故事的研究“标志着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研究新范式的建立”。5在顾颉刚历史演进方法的影响下,当时出现了一大批主题研究的新成果,仅发表在1928年至1929年《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的就有潘家洵的《观世音》,杨筠如的《尧舜的传说》、《姜姓的民族和姜太公的故事》,余永梁的《西南民族起源的神话———盘瓠》,方书林的《孔子周游列国传说的演变》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曾经一度停滞的主题学研究再次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在主题类型的编写,主题学理论的探讨,主题个案研究等方面齐头并进,共同促进了中国主题学研究的繁荣。

对中国的民间故事类型的编写,早在1937年就有德国学者艾伯华(Wolfram Eberhard)编成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金荣华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祁连休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和宁稼雨的《六朝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类型索引》等。

陈鹏翔《主题学与中国文学》是台湾学界主题学理论探讨的代表,谢天振《主题学》则标志着主题学成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另外,王立《主题学理论与历史证据——以王昭君传说为例》、宁稼雨《主题学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建构》等,都积极参与了中国主题学理论的探讨与建构。

个案研究则有刘若禹《中国游侠》,龚鹏程《大侠》,田毓英《西班牙骑士与中国侠》,马幼垣《中国通俗中的包公传说》,陈鹏翔《中英古典诗歌里的秋天:主题学研究》,王立《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原型与流变》等。另外,一些小说研究资料汇编,单独安排本事部分,具有主题资料汇编的意义,如谭正璧《三言二拍资料》,马蹄疾《水浒资料汇编》,朱一玄《水浒传资料汇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西游记资料汇编》、《聊斋志异资料汇编》等。

户晓辉.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科学方法.民族艺术,2003(04)综上所述,虽然顾颉刚没有使用过主题和主题学的概念,但是“顾颉刚的主题学研究,事实上已经确立了‘主题’、‘主题史’、‘主题原型’、‘主题史与主体的关系’等主题学研究相关的概念和范畴,同时也确立了主题学研究的范式和方法。”6他所创造的 “历史演进”和“地域的系统”、“故事的眼光”等研究方法,开启了后世主题学研究的重要思路。之后一代又一代学者在主题学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则表明,主题学与中国叙事文学之间的契合,必将引发一次文学研究方法的革新。

二、主题学应用于中国叙事文学研究的意义

丁乃通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序言》中提到:

对于那些兴趣主要在中国的研究者来说,这个索引不仅在民间故事研究本身,而且可能会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更重要的方面有所帮助,至少能帮助了解中国部分人民的情况,即了解农民和源于农村的城市平民……事实上一个熟悉中国民间故事的人,可能会发现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和特点,这些对于其它领域的研究者来说通常是不明显的。例如,普遍认为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以男人为中心的,但同其他国家比较,她有极为丰富令人赞叹的关于巧女的故事……其次,浪漫的爱情故事曾和中国人的观念相悖,但在民间却明显地得到赞赏和珍重……再次,尽管在士阶层中极为敬重儒教,但中国的儒生通常是被嘲弄的对象,许多聪明的学者是骗子和无赖。

这段话指出了中国叙事主题学的重要意义。中国叙事学以小说、戏曲、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俗文学为对象,雅文学和俗文学相互影响而又各异其趣是中国文学总体发展趋向的主要特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中国文学,理论的更新和方法的改进显得尤其重要,在众多的研究方法当中,叙事主题学无疑能够为我们在该领域的探讨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春荣.20世纪文学主题学研究的三个历史阶段.社会科学辑刊,2006(06)首先,有利于研究角度的调整。

众所周知,俗文学在传播主体、传播媒介和受众等方面和雅文学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直接导致了故事流传过程中故事情节的稳定性较差,口耳相传的作品尤其如此。即便是以相对稳定的文本固化形式,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之间,同一故事情节在不同文本中被任意增删修改的现象也是很普遍的,文本的繁杂多变无疑给我们的文献整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以往的研究往往是以单一的作家、作品和社会为对象,很少考虑不同的作家、作品之间的联系。这种研究方法应用于叙事文学时往往会碰到一些问题,对一些故事主题进行分析时缺点就更加明显。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叙事主题都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如果我们局限于单一的作家作品,采用单一的角度来关照这些主题的话,往往会忽略主题的历史传承性和当下变异性,极容易造成分析层面的文化分析的误植现象。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会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叙事主题的复杂多变性为我们提供了社会文化研究的新角度和新思路,因为,同一主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之间的发展演变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可以说,主题的发展演变,是地域文化差别和时代思想变化在文学领域的直观形象化表现,主题学提倡在观察问题时采用一种动态的角度,而非传统的静态角度,这无疑对传统研究角度提供了有益的创新和补充。

其次,有利于研究视域的扩展。

传统的研究往往把文学划分为若干历史时段,分解为不同的文学样式,形成各自为阵的现象。这种研究格局近年来不断受到质疑,要求突破传统藩篱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正如有学者认为:“固守某一特定的文体、单个作品往往会出问题。长期以来,我们较为重视雅俗之别,文体之别,这固然有着重视‘人民性’、术业专攻等历史原因,也不无必要,却不能由此反证追寻其间联系是无必要的。显然,在学科整合的今天,对于有些课题与视角,了解雅文学还不够,还有了解俗文学、口头文学;而且正眼去看那些狭义的文学,对惯于谈论鬼灵怪异的民间传闻嗤之以鼻,或不屑一顾,这种一元而非多元的文学发展观,也应当改变。推而知之,从主题发展意脉上看,文体的超越往往成了题中自有之意。”7叙事主题学 7 王立.关于文学主题学研究的一些思考.中国比较文学,1999(04)的出现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叙事主题研究以故事类型为研究对象,探讨相同的故事类型在不同文本之间的发展演变情况。叙事主题学致力于更宽泛的研究视域,既打破了不同作品之间的界限,又打破了不同文体之间的界限,甚至打破了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界限,形成一种不同作品之间,不同文体之间,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关联的一种网状研究视域。

再次,有利于文学史相关观念的变化。

自1988年《上海文论》发起重写文学史的讨论后,有关文学史书写的探讨便不绝如缕,书写文学史的一个关键问题当然是文学史观念的问题。顾名思义,所谓文学史观念就是文学发展历史的认识。主题学的引入,对重新认识文学演进历史尤其是古今关系问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人们在看待文学发展演变过程时,往往存在薄古厚今和以古非今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割裂了文学传承性,极易走向简单化和极端化。主题学和这两种倾向不同,主张古今贯通,主题学提倡对叙事主题做追溯探原的工作,并对不同时代作家(包括无名氏作者)如何利用同一个主题或母题来抒发积愫以及反映时代,做深入的探讨。主题学把同一故事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等量齐观,并不存在厚此薄彼观念,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古今孰轻孰重的无谓争议。这显然和中国自古以来的变通思想不谋而合,《文心雕龙》就强调:“夫设文之体有常,而变文之数无方”,“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

另外,主题学对文学史编写体例的创新也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思路。文学史的编写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自上世纪初第一部文学史出现后,各种文学史众采纷呈。在编写体例方面,文学史大致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时间为经线,以作家作品为纬线;另一种是以文体为经线,以作家作品为纬线。两种不同的体例虽然已经被普遍接受,但是他们自身固有的一些缺点也是不言而喻的,如一个故事在不同时代、不同文体中的文本差异和主旨演变,这些问题都是传统文学史很少关照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受主题学启发,笔者认为,尝试编写一部以故事主题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串联各类作品的文学史,无疑能够弥补现有文学史的一些缺陷,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学史编写体例方面的一种有益补充,当然,这一工作是需要众多有志之士共同努力来完成的。

总之,主题学的引进,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学史观念,避免薄古厚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以古非今的固步自封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文学史编写体例的突破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主题学影响下中国叙事文学研究方法的更新

主题学涉及异彩纷呈的文化现象,不同的主题演变千差万别,但这并不意味着主题研究没有规律可循。总体而言,主题研究包含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探究主题发展演变历史,梳理不同时期的文献材料,对比不同时期的表象和变化。横向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分析特定历史时期影响主题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如果把主题学的研究方法移植到中国叙事文学研究,那么中国叙事文学研究方法至少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

首先,从纵向角度看,叙事主题研究该做到不立一宗,惟求其变。顾颉刚在《答李玄伯先生》一文中说:“我对于变化古史的主要观点,不在它的真相而在它的变化。我以为一件故事的真相究竟如何,当世的人也未必能知道真确,何况我们这些晚辈;但是我们要看她的变化情状,把所有的材料依着时代的次序分了先后,按部就班地看它在第一时期如何,在第二时期如何,……这是做得到的,而且容易近真的。……这样的‘不立一真,惟穷其变’地做去,即使未能密合,而这件故事的整个的体态,我们总可以粗粗地领略一过。8这种古史演变的观念被顾氏运用到对孟姜女故事的研究当中,顾氏并没有试图恢复孟姜女故事的原始面貌,而是着力梳理故事演变过程,从而进一步探讨影响这一过程的社会文化原因。受顾氏启发,笔者提出“不立一宗,惟求其变”观点,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点是不立一宗和不立一真的区别。“宗”带有主观色彩,通常是由后人追述的结果。追述者和追述对象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当一个历史事实被追述者通过某种形式复述出来的时候,无疑,它已经加入了复述者和复述者所处时代的因素,复述的产物并不是历史的还原,而是历史事实和事实复述的结合体。因此,任何悬于历史时空一成不变的实体是不存在的,试图根据文本等历史遗迹按图索骥,完全恢复历史本来面目只存在于理想和愿望之中,实际操作的可能性 8 顾颉刚.答李玄伯先生.现代评论,1925(01)并不大。“真”指叙事主题发展演变的客观历史过程,这是可以复制的。任何故事的演变都是由一系列历史环节组合起来的,每一个演变过程可以看作是当时社会历史环境和传播主体思想观念的艺术真实反映,主题学要探讨的,正是这个演变过程的真实面貌。总之,叙事主题研究的重点,并不在于探讨故事本原,而在于探讨故事发展的真实面貌,这是和注重辨伪考证的传统文献学不太相同之处。

第二点是关于求变和穷变的问题。与相对单一固定的文本研究不同,主题学研究的是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不同传播载体中的演变情况。在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方面,学者们经常会提到涸泽而渔这个词,这当然反映主题学研究者的决心和勇气。但是,叙事主题往往时间跨度长,空间跨度广,势必会出现材料难以穷尽的问题。一个叙事主题流传时间越长,文献越多,那么它涉及的文化主题相对越多。如关公故事,涉及到历史、宗教、民俗、政治等诸多领域,想要穷尽各种文化现象和故事主题的关系也是相当困难的。基于文献材料与文化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笔者放弃穷变的提法,提倡求变的方法,并非推卸包袱,而是正视现实。

其次,从横向角度看,叙事主题应该做到融会贯通,交叉研究。

如果说叙事主题的纵向角度侧重于文献梳理,属于历时性研究的话,横向研究则侧重文化分析,属于共时性研究。同一叙事主题在不同时代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形态变化包括故事情节、文本载体、文体样式、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差异。形态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文化差异,在进行共时的文化分析时,不能固守一隅,而应融会贯通,采用多角度、多学科的交叉性研究。

首先是文体交叉

不同的文体,不但在语言形式和艺术手法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效能。因此,研究者习惯把不同的文体分列出来,甚至形成文体与文体之间互不相关的局面。过分强调文体的个性而忽视文体之间的交叉影响对于故事主题的研究是不可取的,事实证明,任何叙事主题都不可能仅仅依靠单一的文体传播,要全面了解叙事主题,必须打破文体之间的界限。

以水浒故事为例,一般人很容易把水浒故事和《水浒传》划等号,其实早在《水浒传》出现之前的宋元话本中就有水浒故事,如《醉翁谈录》“小说开辟”条就记载了大约六种以梁山英雄为主人公的故事,元杂剧中水浒戏也有几十种之多。《水浒传》写定之后的明清两代,水浒戏的数量更是不少。这样,要全面研究水浒故事,就必须打破小说和戏曲的文体界限,探讨同一故事主题是如何在不同文体之间演变发展的。至于水浒故事如何从历史演变而来,又如何影响到一些民间习俗,则是文学与历史、民俗关系的问题了,属于一个更宽泛的研究视域。

其次是学科交叉

故事主题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不同的文化领域,因此,主题学不仅仅是文学的研究,还是基于文学的多层面、多领域研究,采取学科交叉的方法也就理所当然了。

以西王母故事为例,众所周知,西王母是一个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主题。西王母故事首先是一个神话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西王母被纳入到道教神仙谱系,成为道教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仙真。唐代,西王母在道教中的尊神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宋代开始,西王母逐渐进入民间信仰,演变成无为老母,王母娘娘等形象。这样,西王母故事就涉及到神话、宗教、民俗甚至更多的领域,要全面了解西王母故事的发展演变,就必须采用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

乐黛云曾经对主题学寄以殷切期望:“……主题学还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地区的人何以会提出同样的主题;同时也研究有关同一主题的艺术表现、创作心态、哲学思考、意象传统的不同并对其继承和发展进行历史的纵向研究等等。会通中西文学,开展有关主题的研究应该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领域。”9当然,任何一种新学说的引进,总有一个初步适应到融会贯通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立足中国已有的学术传统,充分认识主题学对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积极探讨主题学应用于中国文学研究的独特方法,则我们离“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的目标不远矣。

6.苏轼智讽道长文学家名人故事 篇六

一天,苏东坡乔妆打扮前于江南游览,见一道观,便与随从进去讨杯茶喝。

道人见他衣着简朴,以为是个落第秀才,便冷淡地说:“坐”,回头对道童说了声“茶!”坐下之后,道人见苏轼脱口珠玑,谈吐不凡,料定这秀才有些来历,便立刻换了一副面孔。说声“请坐”,又叫道童“敬茶”。又坐了一会儿,老道悄悄地向仆人打问,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苏大学士、杭州剌史老爷到了,这可不得了,着急刚忙地把苏东坡引至客厅,毕恭毕敬地说:“请上座”,并回头吩咐道童“敬香茶!”

苏东坡心想,道人尚且如此世故,难怪世上人情淡如水。不觉暗暗发笑。

老道人好不容易抓住了这个时机,便请苏东坡留墨题词。苏东坡倒也不推辞,淡淡一笑,大笔一挥写了一副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7.苏轼对文学史的意义 篇七

一、国外研究西域文化历史的情况概述

国外学者研究西域取得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日、英、德、法、俄等国家。如, 日本羽田亨的《西域文明史概论》和《西域文化史》, 阐明了古代西域各国的人种、东西交通的意义、与汉民族间的关系现状, 以及各国间宗教和美术, 整个回鹘时代的文明。羽溪了谛的《西域的佛教》, 论及了佛教在中亚及土耳其斯坦传播和发展的历史。德国沃尔特施密特 (Waldschmidt, A.) 的《贵霜, 库车·吐鲁番———中亚中世纪早期艺术导言》 (莱比锡, 1925年) 对西域各国的艺术问题做了概述性论述。针对西域“丝绸之路”进行考证的还有日本佐口透《18-19世纪新疆社会史研究 (上、下) 》, 就特定时期内的新疆历史情况进行了研究。田宅米吉的《古代亚欧大路交通考》 (《地理与历史》1900年) 、榎一雄的《丝绸之路的历史》 (研文社, 东京, 1979年) 和长泽和俊的《丝绸之路史研究》 (图书刊行会, 东京, 1979年) 等著作, 则涉及古西域的历史和地理交通情况。德国赫尔曼 (Albert Herrmann) 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 (柏林, 1910) 探索了《汉书》中所记载的西域各国的名称及其里数的特点。著名的英国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 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 (Marc Aurel Stein, 1862年11月26日-1943年10月26日) , 于1900年至1931年间进行了四次中亚考察, 考察的重点地区是中国的新疆和甘肃, 其《西域游历》系列著作中的《重返和田绿洲》、《从罗布沙漠到敦煌》、《穿越塔克拉玛干》, 考古范围包括今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和河西走廊一带。在这些地区调查和发掘的重要遗址有阿克铁热克、喀达里克、麻扎塔格、尼雅、安迪尔等遗址, 米兰佛寺遗址和吐蕃城堡遗址, 楼兰古城及其附近遗址, 焉耆明屋及其附近的石窟寺和遗址。全书以考古学为核心, 基本上涵盖了前述诸多学术领域, 内容十分丰富, 在考古调查和挖掘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力。这部著作中提及了发现的佛经残本, 为后人研究西域文学提供了材料。斯坦因的《西域考古图录》涉及新疆古代的历史和文化艺术。此外还有美国著名汉学家、蒙古学家拉铁摩尔Owen Latimore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其中有关于新疆的内容, 从生态环境、民族、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揭示了中国内地与边疆地区各自不同的互动依存关系, 讨论了中国内陆边疆历史的丰富多样性, 展现了新疆地区独特的历史价值, 指出了中国多民族社会文化的整合特征。法国勒内·格鲁塞的《草原帝国》是世界史学界公认的关于欧亚大陆游牧民族三千年历史的经典史著, 对古代西域草原上的民族作了描述。新疆人民出版社做了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 把中西方探险家、考古学家对西域的重要研究成果编定系列, 出版了《西域探险考察大系》共14册, 其中有11册是西方探险家、考古学家的研究成果, 如斯文·赫定的《罗布泊探秘》, 详尽地记录了塔里木地区水文、地质、人口的状况, 以及扑朔迷离的罗布人, 神秘莫测的楼兰古国。瑞典贡纳尔·雅林的《重返喀什噶尔》, 则以一个东方学家的眼光, 通过对喀什噶尔的回忆思考, 对喀什噶尔历史性的变革做了准确、客观、入木三分的描写。这些文献分别从各自的着眼点对西域的地理风光、民族文化和历史发展进行了考察和介绍。20世纪初, 在新疆库车的克孜尔千佛洞, 德国新疆吐鲁番考察队的勒柯克 (A.von Le Coq) 发现大批写在棕榈叶上的梵文佛教写经。随后, 德国著名的梵文学家吕德斯教授 (Heinrich Lüders) 对这批写经进行了研究, 并于1911年校刊出版了《佛教戏剧残本》。

据笔者收集的不完全资料, 国外研究涉及西域的著作非常多, 研究内容较为丰富, 范围较广, 并有其精深度。但是, 国外的研究多在史学考古的层面上, 重在民族、历史、人文的考察研究, 对西域文学的研究和考察还比较薄弱, 并且多是在考古探险的专著里有所涉及, 关于西域文学的有影响力的研究专著还未见到, 对新疆各民族历史和文化价值及其旅游资源的挖掘也较欠缺, 能够从西域文学层面上关注文学与经济、与旅游的关系, 目前还没有见到。

二、国内研究西域文学的情况述评

国内最早涉及西域的文学作品, 是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和班固的《汉书·西域传》, 汉代以公主身份嫁乌孙昆莫 (王) 的刘细君的《乌孙公主歌》 (又作《悲愁诗》) 描写了西域的居室与饮食, 可算是西域汉文诗歌最早的杰作。汉代至魏晋时期, 有传播佛教的僧人, 经过西域留下一些释教的诗文, 如西汉高僧安世高等。东晋时期康国高僧康僧渊, 写下了描写胡人容貌的诗歌《答琅琊王茂弘以鼻高眼深相戏》。唐代, 诗人的浪漫主义气质和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精神, 激励了许多文人先后进入西域, 其中有骆宾王, 因为西域的经历而写《从军行》, 岑参的边塞诗最丰硕,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描绘了西域奇丽多姿的生活, 《火山云歌送别》、《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首秋轮台》、《玉门关盖将军歌》等, 则描写了边塞的奇俗异景, 别有一番景象。高适《燕歌行》, 描写沙漠的荒凉环境, 雄厚豪健、悲壮浑朴、豪迈动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王维的《出塞作》、《陇西行》、《从军行》、《凉州郊外游望》等, 形成了文学史上著名的边塞诗派, 他们的诗作传颂千古, 其诗句中的西域, 西域广袤奇异的自然景观和神秘多样的文化习俗, 令人称奇。至北宋时期, 维吾尔族伟大思想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于公元1069年写出了长达85章共计13290行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 是当时用回鹘文写成的第一部大型文学作品。1072至1074年维吾尔学者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编写出了用阿拉伯文解释突厥语词的大型著作《突厥语辞典》, 内容极其广泛、明确, 收录了大量的猎歌、战歌、挽歌、春歌、夏歌、情歌等三百多段, 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元代, 耶律楚材的《阴山》, 描写了西域天山的形象, 回回人马祖常, 其诗文中也有对西域的描写, 最著名的是西域少数民族诗人贯云石、萨都剌等, 其作品极富西域民族与地域特色, 被古今的学者津津乐道、高度评价, 还有西域散曲家马昂夫, 其作品颇为人称赞。这些诗人及其作品堪称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文学的经典, 并且在以汉族作家为主导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占重要地位, 享有极高声誉。

到了清代, 因为旅游、流放、戍边等各种原因, 更多的文人涉足西域并留下诗文, 如洪亮吉的《天山歌》、和瑛的《题巴里坤南山唐碑》、裴景福的《三月十四日夜至长流水》等, 赞美了新疆的奇异风光;林则徐的《回疆竹枝词》二十四首, 则涉及了新疆的景观、宗教习俗等;纪晓岚贬官新疆期间也有《乌鲁木齐杂诗》一百六十首, 其中大量关于新疆风土习俗的诗歌, 反映了新疆的各个方面;游历新疆二万里的萧雄长期接触并深入考察新疆的风土人情, 写下了《西疆杂述诗》, 其中有许多关于新疆地理风俗人事的诗歌, 如《歌舞》、《丧葬》等;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不仅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著名的左公柳, 而且留下了屯田守边的爱国诗《燕台杂感八首》之三;其他如李銮宣, 流放新疆时写有《浮云》等百余首有关新疆风土人情的诗歌, 王岂孙的《西陬牧唱词》六十首, 对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民俗描写非常精彩。这一时期还有许多描写新疆各地风景民情和戍边生活的西域诗歌留存于世, 就不一一罗列。在现代的一些作品集中也收录有关西域新疆的文学作品, 如旅游作品选方面, 张璟《中国旅游文选》中的《穆天子见西王母》, 茅盾的《新疆风土杂忆》等, 均用文学的笔法再现了西域的风土文化。

二十世纪, 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对古代西域文人及文学创作的研究, 我国史学泰斗陈垣先生前期的代表性著作《元西域人华化考》, 从文学、儒学、佛老、美术、礼俗等各个方面考察了元代进入中原的西域人 (色目人) 逐渐为中原文化所同化的情况, 其卷四文学篇专门讲到了西域之中国诗人、文家、曲家等, 对这一地域孕育出的杰出文人及其创作做了分析。在多个版本的中国文学史中, 都论及西域的文人并涉及西域的文学作品, 西域文学研究的专著也陆续出现。新时期以来, 马大正等《西域考察与研究》, 余太山主编的《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西域通史》将西域历史的大致轮廓做了勾勒, 其中也都论及了西域的文人。何芳川、万明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在研究考察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的每一个历史时期与西方的文化交流时发现, 作为中西交流的陆路唯一通道, 丝绸之路所处的西域, 必然成为东西方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西域在中国两千年的文明史当中, 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与西域有关的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游牧民族、文人官宦, 他们的事迹作为创作素材延续千年, 对历代文学创作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 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猜想。

现代的国内学者研究西域文学的专著和论文则更为纷繁。范友悦的《论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文学的特点》, 对西域文学的特点做了总结, 对政治讽喻性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的价值和意义非常重视。郎樱的《福乐智慧与东西方文化》、段宝林编的《笑之研究———阿凡提笑话评论集》、李国香的《维吾尔文学史》等, 主要表现在对西域的维吾尔族文学研究非常具体深入。黎蔷的《西域文学艺术的戏剧化》, 对新疆的文学艺术的形成和特征做了论述和分析。研究有关西域边塞诗人与创作的论文也非常丰富, 这些论文和专著, 以及一些山水旅游文学的研究专著, 都从不同的层面, 分析探讨了古代西域的作家和作品, 对西域文学孕育的土壤和生存发展的空间进行了研究。因为篇目实在太多, 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三、新疆研究西域文学的现状

对古代西域的文化名人和文学资源最为关注, 投入最大热情、进行执著研究的当属新疆的学术研究机构, 以及身处新疆或者曾长期生活工作于新疆的一些学者和文化工作者。上世纪八十年代, 新疆人民出版社倾力出版了历代西域文学家作品研究丛书, 包含诗抄、选注、评传、游记类十本书, 囊括了古代西域著名文人及作品。钟兴麒、王有德选注的《历代西域散文选注》, 旨在介绍自汉代至明清反映西域风土人情和开发建置的优秀散文, 帮助人们认识了解西域的过去。新疆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编的《福乐智慧研究译文选》和《福乐智慧研究论文选》、阿不都克里木·热合曼主编的《维吾尔文学史》、王堡与雷茂奎主编的《新疆民族民间文学研究》、郝延霖主编的《西域文学论集》、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编的《玛纳斯研究》等, 一系列书籍相继出版, 推动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发展, 成果日趋深入和全面。周珊与朱玉麒主编的《西域文学与文化论丛》, 第1辑收录近30篇关于西域文学的论文, 其中有18篇涉及了西域文学具体的作家、诗人、作品和文学艺术的样式, 尤其对生活在西域的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的文学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张玉声的《试谈西域文学特点》和《谈西域文学的两翼》两篇论文, 对西域文学的发展特征及分类做了很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分析和论述。胥惠民的《各族人民团结建设和保卫边疆的赞歌———漫论西域诗的爱国主义》和《古代西域文学论纲》, 认为“西域文学由三部分构成, 即各族人民用自己母语创作的作品, 或者他们到中原以后用汉语创作的作品, 以及内地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到西域后创作的描绘边疆各族人民生活以及山川风貌的作品”。新疆龟兹研究所副研究员彭杰的《<历代西域诗钞>中的龟兹史迹》分析了西域诗歌对龟兹的描述。陈冬季、蔡宇知的《西域文化论稿》, 详细阐述了西域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包括西域民族原始文化———岩画、西域民族精神的原始形态———萨满教、西域民族精神的艺术形态———古代文学及西域民族人生历程的宗教化———人生礼仪等。沈子华的《新疆多元文化的形成》, 对新疆的民族文化的形成做了分析和论述。薛天纬、朱玉麒主编的《中国文学与地域风情:文学遗产西部论坛论文选萃》, 收录了近30篇学术论文, 围绕着地域与文学的关系问题展开了集中讨论, 研究者们不仅把地域理解为文学创作、作家活动的客观背景, 而且看做渗入文学内质中的能动因子。其中有不少篇目涉及西域文学中的神话传说、诗歌的发展及西域文人和艺术等内容。近年来, 疆内的一些高校还出现了专门的研究机构, 2006年新疆师范大学成立“西域文史研究中心”, 并创办学术论集《西域文史》,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每年一辑, 是新疆本土与世界学术潮流相呼应的集刊, 显示了新疆师范大学西域研究学科已经跻身于该领域世界学术之林, 并且获得了很好的成就。朱玉麒教授的《徐松及其西域著作研究述评》, 对截止到2004年以前有关徐松的生平、学术及西域著作和其他著述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与评价, 《中古时期吐鲁番地区汉文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 认为吐鲁番文书从外形到内在的“双重碎片”模式, 以其丰富性、多样性, 构建了中古时期吐鲁番汉文文学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与现场。这些成果令人振奋, 也鼓舞更多的学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文学作品的研究方面, 中央文史研究馆吴蔼宸先生选辑的《历代西域诗钞》, 共搜集了汉魏唐宋元明清各代内地部分诗人文士吟述我国西部边疆地区人情风物的诗歌一千余首, 材料颇为丰富。当代学者星汉所著《清代西域诗研究》, 对西域文学作品的搜集整理更细致和深入, 该书对西域历史、民族、文学文化的传承研究和作品研究可谓丰富, 从中可见古代西域诗的大体面貌。还有胥惠民教授选编的《现代西域诗抄》, 将西域文学作品的研究延续到了现代。2000年孙钢主编的《当代西域诗词选》 (庚辰版) , 2012年邓世光主编的《当代西域诗词选》 (戊子版) 等, 则集中收录了当代文人描写、讴歌西域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的诗词。

2012年8月31日, 由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新疆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唐代西域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内地各省市自治区、台湾地区、香港, 以及韩国、新加坡、日本、美国的140余位唐代文学研究专家及学者出席了此次学术会议。与会者就唐代西域与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交流, 并实地考察了吐鲁番、吉木萨尔、库车等地的唐代文明遗存。这些活动表明西域文学研究成为世界范围内史学界和文学界共同关注的对象, 西域学 (或曰丝绸之路学) 已经成为国际“显学”, “西域热”高涨。

西域文学的研究成果是丰硕和颇有建树的, 但是我们看到, 新疆针对西域文学的旅游资源的研究和开发还是比较薄弱的, 与内地的此类研究相比是滞后的。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西域文学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受到重视。金璐在《新疆文化旅游发展路径选择》和《论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两篇论文中, 以新疆独特的地缘、人文优势为基础, 研究了当前新疆文化旅游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认为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应将新疆丰富的各民族文化融入到秀美的自然景观中, 构建新疆独有的人文景观, 充分挖掘新疆旅游产业中的现代文化内涵。还有一些关于西域文学与新疆旅游的研究的学术论文, 如阚耀平、焦黎、蒙莉的《新疆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及开发思路》, 提出了对新疆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开发很有价值的建议。郑亮、王开元的《唐、清边塞诗对西域旅游文化贡献之比较》, 认为唐代文人“开创了游边旅塞的航道”, 他们的“边塞山水诗奠定了中华民族对西域旅游的审美情趣”, 而清代文人“对历史、地理、风俗、人情、风土的详细记录, 为今日的西域旅游增添了历史的民俗的文化内涵”。他们的诗歌“为今日的旅游风俗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魏凯旋的《新疆旅游景观艺术中的形象仿生设计》, 从艺术的角度出发, 运用建筑学和仿生学的知识, 对新疆旅游景观的设计提出了一些新想法, 对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有启发意义。道尔基、李煜辉的《汉唐丝绸之路文化内涵与新疆现代旅游业发展对策》, 分析了新疆旅游业对“丝绸之路”的利用现状, 指出旅游产品的开发对西域的“文化及历史内涵挖掘不足”。石利娟的《古代汉族西域散文中的新疆自然人文特色研究》, 则梳理了历代西域散文作家的作品对新疆地域、文化、风情的描述。盛春寿的《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思考》, 因其提到的遗址与中国唐代边塞诗人及作品的密切关系, 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梳理文献时, 我们注意到, 国内一些学者专家重视文学与旅游的关系研究, 注重挖掘文学资源在旅游景观中的价值, 尤其内地这方面的论文等研究成果很多, 如张维亚的《文学旅游地的遗产保护与开发》, 丁晨的《论文学的旅游价值与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 徐秀敏的《浅论旅游文学在发展旅游事业中的价值》, 喻学才的《论文学名著型模拟景观的开发》, 杨秀玲、王军华的《试论我国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开发》, 张畅的《论文学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开发策略》, 余靖华、李江风、刘蕊的《文学旅游开发驱动要素及局限性研究》, 孙杰的《论文学与旅游的勃兴互动》, 陶少华的《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文学旅游发展策略———以文学作品的旅游开发为例》, 等等。这些论文都从文学与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学与旅游经济的关系, 都意识到文学对旅游的影响作用, 都在努力探讨开发文学旅游资源的途径和策略。因此让国内外旅游者看到内地的许多风景名胜点, 在当地学者的关注下, 努力挖掘文学对旅游的促进作用, 在许多景区都能够感受到文学与旅游的紧密联系。内地做得有声有色, 但是在新疆的很多景区, 致力于西域文学的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成果, 目前还是极为少见的。内地的经验和成功之处对我们的研究应该是极具启发的。

四、研究西域文学资源对新疆旅游经济影响的意义

我们看到, 西域文学的研究成果在新疆在学界已经取得瞩目成就, 区内外学者从文学价值、文人创作缘由的角度研究西域文学的成果非常丰富, 从民族、区域层面研究“西域文学”的价值和影响的也比较充分, 从文学遗产的实用性层面———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角度关注“西域”的较少。到目前为止, 把西域文学与新疆旅游发展联系起来, 探讨西域文学对新疆旅游的影响及其资源在新疆旅游经济中的开发与利用, 这方面的成果还是很不够的。笔者认为, 西域文学资源对新疆旅游经济影响的意义,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西域文学作品对新疆的旅游业具有广告和宣传的作用。

众多来新疆旅游的人, 是被西域边塞诗中的“天山”和“大漠”所引领, 是被《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所吸引, 是被塞外的奇景和民俗所吸引。西域文学的影响不容忽视, 因此, 对西域文学的旅游资源进行研究, 是西域文学研究领域和范围的延伸和扩展。

2. 西域文学能够向旅游者传导新疆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及价值, 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

新疆这块宝地, 历史悠久、民族众多, 积淀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瑰宝是神奇瑰丽的, 也是丰富多彩的。这种文化内涵和价值, 是需要西域文学作品向旅游者进行传递和解读的。西域文学资源能够成为许多旅游地的点睛之笔, 重视并努力挖掘西域文学资源的旅游价值, 是在开发一座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的宝库。

3. 西域文学提高了那些来新疆旅游的游客的兴趣。

西域文学知识能够使游览者在面对新疆的苍茫辽阔、神奇雄伟的自然景观时, 因为名篇佳句的引导和感召, 心生豪迈、情绪高涨, 为文动情、为景动容。可见西域文学对游客是十分重要的, 它能让旅行充满诗情画意, 给游客增添无穷乐趣。

8.苏轼对文学史的意义 篇八

关键词:文学作品分层理论;阅读教学;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04-01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文本解读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教师本身要对文学作品有一个清晰全面的把握,才有可能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及其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文学作品的内涵往往具有多面性,我们应该将文学文本看成一个多层面的结构存在,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当我们“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和内容”[1],在此基础上,黑格尔发展出了形式与内容二分的文本分层理论,而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哲学家英伽登对文学作品分层也有深层次的探讨。

一、英伽登的文学作品分层理论概述

英伽登是20世纪现象学文艺理论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文学作品四层次理论是其现象学文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文论代表作《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一书中。这一理论虽已提出半个世纪之久,在今天看来,对我们的文本解读乃至阅读教学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多层次的构成,它包括:“(a)语词声音和语音构成以及一些更高级现象的层次;(b)意群层次,句子意义和全部句群意义的层次;(c)图式化外观层次,作品描绘的各种对象通过这些外观呈现出来;(d)在句子投射的意向事态中描绘的客体层次。”[2](P12)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先把握作品的各个层次,才能完整地掌握文学作品的总体特质,达到一种和谐的审美境界,进而将文学作品的内蕴更好地传递给学生。

二、文学作品分层理论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1.语音层次。英伽登认为,语音层次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层次,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括语音成分,都是由字词、句子组成的,而其中的语音素材在每一次语音活动中并不是相同的。他把文学作品中的字音和语音素材区别开来,认为字音负载的意义是通过语音素材而得以具体化的,字词是被赋予特定意义并具体化的字音。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对一个字词或句子在不同作品中具体化时的不同含义缺乏深入的挖掘,并且忽视彼此间的对比,所以学生的理解往往浅表化。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三句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字音“花”,但它在每句中被具体化的情形并不完全相同,所构成的意境与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不同诗词的整体意境与写作背景,去体会“花”字所表现的不同情感。

2.意群层次。在阅读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文学作品中有些句子的含义是朦胧模糊而非确定的,这样会产生一种朦胧之美,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字字句句都精确地加以界定。我们常常会看一些由名著改编成的影视剧,阅读书籍与看影视作品最大的差别是阅读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书中所描绘的景象编织在自己的脑海中;而影视作品则已经将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样就抑制了观众的想象空间,虽更快捷简便,却失去了再创造的乐趣。现在,很多教师经常利用多媒体把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或人物形象做成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认为这样可以增强理解的准确性。然而,如果经常这样做,就会钝化学生的想象力,把文学鉴赏最重要的素质——想象力的发展潜能大大压抑了,这实际上是简化了文学鉴赏的过程。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正是在于作品中所包含的意义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欣赏到作品中朦胧空灵的审美境界。文学作品如果失去了模糊性、多义性,也就失去了它的独特魅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该“模糊”时就得“模糊”一点。

3.图式化外观。英伽登认为,文本的意义所投射的含义在再现客体中潜在地存在着,这种潜在性在每一个读者那里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也就是说,相同的文本在不同的读者眼中看来会有不一样的意义与感受。但是,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所要寻求的是最贴近文本本身的内涵,而不能随意曲解,肆意妄谈。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既要给予学生主体性的地位,又要防止他们离题太远,以免过分发挥图式化外观的先天潜在性。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单纯只看文本,胡乱想象,过分解读,将自己的曲解传达给学生。而应该在充分考据,结合文章相关背景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更贴近作者原意地理解课文,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教学。

4.再现客体的具体化。再现客体具体化的发生具有四个主要特点,英伽登对于这四个特点的阐述对于我们的阅读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能否对作品形成真正的审美理解,关键在于恰如其分的具体化,即在填补不定点的时候保持恰当的节制。很多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喜欢过度解读文章,这种行为只会损害文学作品原有的美感。语文教师应该做的,是要引领学生自己去感受文章,去想象、填补作品中的不定点,而不是将那些连自己都没有感受到的所谓作品的思想情感全部灌输给学生,而这些情感很多都是牵强附会的拔高。(2)任何不定点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填补,这样并不妨碍作品的语义层次的协调统一,当然要在一般的类型范围之内;客体层次具体化的不同方式导致整个作品的多样化具体化。这两点理论指导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应注意多元化解读,特别是在解读现代诗歌之时,对诗歌恰当地多元化解读,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他们对作品的感悟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这一点。(3)具体化的方式可能同作家的艺术意向相符,也可能相背,但这两种具体化都同作品风格相适合,相联系,同作品中实际呈现的东西相一致,否则作品就会因为由于某种具体化而丧失作品存在的延续性和同一性。[2](P53-54)因此,在解读文本时,教师要注意理解作品的整体艺术风格,而不是望文生义,随意解读。

三、结语

英伽登的文本分层理论对文本阅读而言意义深远,笔者在此只是做粗略探讨,具体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还需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商务印书馆,1979:241。

上一篇:中国师德手册心得体会下一篇:蔷薇之恋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