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气候特点,立秋有什么文化风俗

2024-09-10

立秋的气候特点,立秋有什么文化风俗(精选10篇)

1.立秋的气候特点,立秋有什么文化风俗 篇一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作文素材:立秋文化风俗

立秋节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摸秋

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国以来仍流传在民间。如在商洛竹林关一带,中秋节夜里,孩子们在月亮还未出来时,照例钻进附近的秋田里,摸一样东西回家。如果摸到葱,父母就认为这孩子长大后很聪明;如果摸到瓜果,父母就认为孩子将来不愁吃喝,事事顺利。人们视“摸秋”为游戏,不作偷盗行为论处。过了这一天,家长要约束孩子,不准到瓜田里拿人家的一枝一叶。商南县的居民,在中秋节的晚上,吃罢月饼后,不肯长高的小孩去摸高梁;没有男孩的人家去摸茄子;没有女孩的人家去摸辣子;小孩不聪明的人家去摸葱。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撂一个。”而是搬一个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车拉回家。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搬。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2.立秋节气有什么习俗 篇二

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说的是天凉以后,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带来的亏虚,提高免疫力。不过,许多网友表示,现在的生活不比从前,平日里已经吃得很好、夏天也注意保养,因此不需要在立秋那天特别食补。

2、立秋节气的习俗: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立秋节气的习俗:悬秤称人

清朝时,那时嘉兴的民间流行在这天以悬秤称小孩的体重,再将体重与立夏时的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叫“苦夏”。那时的人们认为,既然瘦了就需要“补”,也就是立秋时俗称的“贴秋膘”。

立秋节气的习俗:吃“福圆”。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

4、立秋节气的习俗:吃“福圆”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5、立秋节气的习俗:祈福

在常州的武进地区,立秋会举办秋会纪念猛将菩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另外,由于古时候,常州经常发生蝗虫灾害,在立秋当天农民也会往稻田里插上三角旗,驱赶蝗虫。在盐城的民间也流传着“争秋夺福”的说法,这至少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6、立秋节气的习俗:食小赤豆

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7、立秋节气的习俗:吃西瓜

江苏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而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8、立秋节气的习俗:吃“渣”

3.立秋有什么传统习俗2022 篇三

“立秋”不仅是重要的节气,还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在古代,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辛勤换来的收获。 民间有“立秋”这天“贴秋膘”、“咬秋”、“啃秋”等习俗。

祭祀土地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啃秋瓜: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晒秋: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一直以来,在中国广大农村,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立秋的农事活动

一、菜田作物管理

进入立秋时节,由于持续高温,日照强烈,伏秋连旱,间有暴雨,菜田管理要求特别严格,要特别加强蔬菜的抗旱、防涝、追肥、中耕除草、保花保果及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1、辣椒早春连作栽培的晚熟辣椒,应注意加强肥水的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注意烟青虫的防治。秋辣椒、秋延后辣椒,重点加强病毒病、疫病等的防治,搞好苗期遮阴,看苗追肥、浇灌,不能缺水。

2、茄子再生茄子要加强肥水管理,保持湿润,加强黄萎病、绵腐病、褐纹病等的防治。秋茄子或秋延后茄子,栽植后10天左右,加强肥水管理。天旱时带肥灌透水。暴雨后要立即排水。

3、秋延后黄瓜重点是防治病虫害。2~3片真叶时,隔七天用药喷雾防治霜霉病。3~4片真叶时,喷40%乙烯利100毫克/升液2次,每2天喷1次。

4、芹菜注意用遮阳网或草帘等及时搭遮阴棚,加强追肥、浇水工作,保持土壤湿润。及时防治蚜虫、软腐病、叶斑病等病虫害。

二、经济作物管理

1、抓紧抢收抢晒早稻,尽量缩短农耗期;抓紧抢插(抛栽)双季晚稻,尽量在立秋以前完成晚稻插秧(抛栽)任务,及早转入田间管理,采取以水调温、叶面喷肥等措施防止高温危害,争取晚稻生产主动。

2、立秋时节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时期,也是不修棉的打顶的最佳时机(“不修棉”的打顶时间要比传统的整枝棉花要延后10-15天)。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要及时跟上,以减少烂铃、落铃,促进正常成熟吐絮。

3、防治夏谷子粟穗螟(杨花盛期、末期各喷药一次)。防治夏绿豆叶斑病、豆荚螟、红蜘蛛。防治夏芝麻茎点枯和叶部病害。

立秋的谚语

1、立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

2、七月不保墒,种麦打饥荒。

3、立秋温度高,果梨灌浆饱。

4、立秋三天,寸草结籽。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6、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7、水面如镜,招来蝗虫。

8、精耕细作除蝗害,荒地开垦能免灾。

9、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

10、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11、遍地喷农药,火龙不见少,一场凉风没事了。

12、立秋下雨秋雨多,立秋无雨秋雨少。

13、要吃葱,高里封。

14、草里的冬瓜,屋脊上的葫芦。

15、立了秋,枣核天,热在中午,凉在早晚。

16、发现鱼病药早用,增产增收有保证。

17、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

18、立了秋,凉飕飕。

19、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20、立秋雨滴,谷把头低。

21、要想吃辣葱,得使炕洞壅。

22、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钻。

23、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24、秋旱接伏旱,棉田还得灌。

25、立秋十日遍地红。立秋十八日,寸草结籽粒。

26、六有壅,七月上,八月再看葱发旺。

27、立秋下雨,百日无霜。

28、立秋温度高,红蜘蛛少不了。

29、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30、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31、立秋栽葱,白露栽蒜。

32、立秋种,处暑移,十年就有九不离。

33、牲口棚里勤打扫,一年四季疾病少。

34、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

35、杈耳继续抹,边心统统掐。

★ 立秋是什么时间

★ 立秋经典祝福语

★ 立秋简单文案

★ 立秋古诗

★ 立秋说说

★ 立春时节传统习俗

★ 中秋节都有哪些传统习俗

★ 南方小年传统习俗

★ 感恩节传统习俗游戏

4.立秋节气民间的风俗2021 篇四

立秋节气民间的风俗

迎秋

在古代,立秋被称为立秋节,是很重要的节日。早在周代,每逢立秋日,天子都要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立秋日帝王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

咬秋

咬秋,又称“啃秋”。顾名思义,就知道这个习俗跟“吃”有关系。没错,这里的“咬秋”,主要指的是吃西瓜。在早些年头,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有在立秋当日吃西瓜的习俗。夏末秋初,上市的西瓜逐渐减少,因此变得格外珍稀,并且有“秋后的西瓜不保甜”的说法,也就是说,立了秋后的西瓜,就不像夏天时那样甘甜爽口了,所以人们要赶紧多吃几口西瓜,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意。据说,立秋日吃西瓜有预防腹泻、不得疟疾的功效。

贴秋膘

贴秋膘可以说是最具有立秋特色的习俗之一。由于夏季天气炎热的原因,人们大都食欲不振,胃口极差,也因此容易变得消瘦。所以,在清代,一进立秋,人们就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较,以验证与夏天增减的体重数。当然,一般情况下,人们的体重都是有所折轻的。这时候,人们就开始秋补了,什么红烧肉、炖鸡炖鱼、肉馅饺子等轮番上桌,狠狠恶补一番,“以肉贴膘”。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这是人们在丰收之后对神仙的答谢,现在的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这个习俗。

喝立秋水

在四川等地方,在立秋的时候,人们会喝立秋水,在立秋正刻,全家人都要喝一杯水,可以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实现目标是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立秋气候特点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

俗话说“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这是人们对立秋时节降雨降温等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人们对秋雨无疑是欢迎的,“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在通常情况下,“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不但下雨,有时还要打雷,这标志着“立秋响雷,百日见霜”。

“立秋”后每降一次雨,气温也随之下降一定幅度,“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即在于此。

但“立秋”后无雨的情况也是有的,其标志就是“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最直接的后果也很明显:“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立秋的由来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收获季节到了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初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侯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

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当然,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

5.民间风俗立秋这天要吃西瓜 篇五

作为“立字辈”的节气,立秋也有不少习俗。

古代到了这一天,皇帝要带着朝中大臣向天祭祀,祈求国泰民安。而对老百姓来说,这一天则要“啃秋”,“贴秋膘”。

“啃秋”,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啃的、咬的都是西瓜。天津人说,立秋这天吃西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秋天咬住;江苏等地认为,吃西瓜可以不生秋痱子。

“贴秋膘”,指的是经过一个长长的夏季,因为天气炎热,胃口差,大家可能掉了不少肉,所以立秋到了,得赶紧把酷夏失去的“膘”补回来。

每年立夏,大家都要称体重,等到了立秋还要再称一下,看看一个夏天瘦了多少。然后就多吃肉,以肉贴膘。不过我觉得现在这个习俗肯定流行不了吧。大家都想苗条,谁愿意往自己身上贴膘啊。

眼下这样的.季节,多吃点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倒是蛮好的。像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番茄等,润燥强体,正适合。

早立秋凉飕飕

晚立秋热死牛

立秋,一般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当太阳运行到黄经135度时。根据国家天文台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今年立秋准确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7日10:31。

为什么要特意说到具体时间?因为按照民间传统,不同的立秋时间,对未来天气还有预测功能。

6.立秋饮食 立秋当天吃什么好? 篇六

由于夏天的天气非常炎热,所以人们体内的能量消耗非常大,导致很多人都出现了食欲不振的现象,从而造成了体内热量严重供给不足。

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减秋膘”吃黄瓜是不错的选择。

凉拌黄瓜

原料:黄瓜2根、蒜一些。

做法

1、黄瓜洗干净,剖开。用刀轻轻地拍一下。切菱形,反正随便怎么切了,无所谓的,反正是自己吃的。

2、然后放入适量的盐腌制10分钟左右即可,再将蒜头切成粉末状并把蒜末导入黄瓜之中,适量的添加麻油、醋以及鸡精均匀的搅拌一下就可以食用了。

二、立秋吃茄子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在这个季节吃些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而秋天刚收成的茄子被称为“秋茄”,带有独特的清香,口感细嫩,因此风味比普通茄子更胜一筹。

中医认为,茄子性凉、味甘,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宽肠利气等功能。除了含有丰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还有一点与其他蔬菜不同,就是富含大量维生素P。维生素P是黄酮类化合物,有助保持心血管保持正常功能。因此,茄子对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冠心病和坏血病患者都非常有益。

此外,国外研究结果表明茄子还是蔬菜中的“抗癌强手”,其含有的龙葵碱成分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增殖,对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

茄子的做法非常多,而且无论是煎炒还是烹炸都能够烹调出美妙的味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正确且健康的吃法。

很多人做茄子时,喜欢用油炸或“过油”烧茄子,虽然美味,但高温会造成茄子中营养的严重损失,其保健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而且高热量高油脂的摄入也对身体不利。推荐家常蒸茄子做法。

家常蒸茄子

原料:酱汁(生抽、老抽、豆瓣酱加清水拌匀),葱花、油适量。

做法:茄子洗净,切块,放在盘子里码好,蒸锅加水大火烧开后,将茄子连盘放入,蒸熟(约15分钟左右,视茄块大小而定),热锅放油,把葱花爆香,倒入拌匀的酱汁煮开,关火将煮开的酱汁浇到蒸好的茄子上即可食用。

三、立秋吃南瓜

立秋人们要吃南瓜,此食物被认为是“抢秋膘”的首选食物。这是由于入秋以后,气候干燥,皮肤黏膜水分加速蒸发,身体容易出现燥热情形。而南瓜具有润燥的功效,同时能给人以饱腹感,认为吃了南瓜能够储备过冬的能量。当然南瓜的功效远远超过这些了,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的功能,常食南瓜还可防癌,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食物。介绍南瓜的做法。

南瓜莲藕荷兰豆

原料:南瓜、莲藕、荷兰豆、植物油、姜、盐。

做法:南瓜洗净切长条块备用,莲藕斜切片,每片切三长条备用,荷兰豆洗净备用。小电饭锅里放入植物油、姜,待到姜出姜味,将南瓜和莲藕放入,盖盖儿闷一段时间,中间为避免糊锅底可加入少许水,等南瓜快熟时,放入荷兰豆,盐、少许酱油,搅拌一下,再盖盖儿闷一会,盛出即可。

四、立秋吃西瓜

与立春的“咬春”相类,京津等地区立秋有“咬秋”的习俗。据说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津门杂记。岁时风俗》: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西瓜是从西北传入中原,所以叫西瓜,有诗赞:下咽顿除焰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西北立秋前后西瓜刚进入采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此风俗约在清代影响南方,立秋江浙沪等地的西瓜已进入末市,人们对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种.种解释。有人讲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有的人讲可以为过冬积聚“阳威”,而实际上只是北方风俗的影响而已。但有一点应予承认,那就是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立秋日人们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别之意。

中国吃网提醒,西瓜是夏季的解暑佳品,立秋之后,天气开始转凉,即使白天依旧很热,但是早晚温差开始增大。西瓜也不能像夏天那样“肆无忌惮”的吃了。西瓜湿重,会使人大受寒凉,秋后抵抗力下降易生病。

西瓜该怎么吃

首先将瓜洗净,用小刀在瓜上开一个三角形的小口,灌几勺白糖、几滴烧酒,然后仍用剜下的一块瓜皮盖住切口,让白糖化掉,渗透瓤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再剖开来吃,口味确实不同寻常。

五、立秋吃南瓜花

这里给大家说种特别富有乡村特色的食材——南瓜花。南瓜的黄色花朵一朵一朵点缀在绿叶之中,是夏季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几年,南瓜花越来越受到推崇,在许多大饭店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南瓜花亦蔬亦药,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植物纤维和铁钙等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和氨基酸,还有清利湿热的功效,能治疗很多炎症。不仅能够养颜润肤、强身保健,还能辅助改善睡眠质量和帮助孩子增长智力。做法也有很多,最常见的有清炒南瓜花、南瓜花饼和南瓜花汤,营养丰富而且味道清新,夏天不妨多吃一点。推荐南瓜花鸡蛋饼的做法。

南瓜花鸡蛋饼

原料:南瓜花、面粉、鸡蛋、胡椒粉、生粉、盐。

做法:南瓜花去掉花蕊后洗净沥干水;鸡蛋加面粉、生粉、盐和少许胡椒粉调成面糊;让南瓜花均匀地裹上面糊,放油锅中快速炸几秒钟夹出沥油即可。

六、立秋吃赤小豆

7.立秋的气候特点,立秋有什么文化风俗 篇七

《五灯会元》里记载说:“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祖于是将衣钵传给了迦叶。小桃核牵连着的是大瘟疫,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摩诃迦叶能从佛祖拈起的一朵金婆罗花中悟到普遍宇宙、包含万有的佛法。以小明大、见微知著是一种大智慧。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立秋的故事2:秋神蓐收

远古传说中的秋神名叫蓐收。蓐收左耳上盘着一条蛇,右肩上扛着一柄巨斧。《山海经》上说他住在能看到日落的泑山。蓐收耳朵上的蛇寓意着繁衍后代,生生不息。《诗经·斯干》里说:“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如果梦到蛇,会生一个漂亮女儿。

蓐收肩上的巨斧,表明他还是一位刑罚之神。古时处决犯人,都是在立秋之后,叫秋后问斩。秋天有杀气。“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所以蓐收到来的时候,总带有一股凉意。

二十四节气的解释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广阔大地将呈现一片万掏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

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

惊蛰:春雷响动,惊动万物,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分就是半,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叫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

清明:清洁明净的意思。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立夏:夏天开始,农作物渐将借温暖的气候而生长。

小满:满指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芒种:芒种也为忙种,麦类等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收割,同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最繁忙时节。

夏至:至者权也,这一夭日影短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小暑:暑是炎热,小暑就是气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

大暑:炎热到极点,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白露:此时因夜间较凉,近地面水汽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为白色露珠,是天气转凉开始的意思。

秋分: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寒露:气温继续下降,入夜已寒气袭人,露滴凝冷,是气候将逐渐由凉变冷的意思。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小雪:北方开始降雪,但雪量还小,次数也不多。

大雪:雪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

8.2022立秋节气的特点 篇八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立秋以后,由于热带海洋气团退居到海上,很多地区上空逐渐受变性的西伯利亚气团控制,出现全年最宜人的秋高气爽天气。

但是,由于基本受单一的气团控制,早晚风向变化较大,往往是夜间吹西北风,白天吹南风。

所以,立秋后会造或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现象,有时早上穿长袖都觉得寒意非常浓,但到了中午,穿短袖还是感觉热。这也就是为什么民间有秋老虎这一说法,秋老虎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

立秋过后种什么菜

1、四季豆

既然叫四季度,那肯定是一年四季都是可以播种的。不过由于四季度是不耐霜冻,又怕高温,所以在立秋前后播种是最佳时节。其不仅适合在菜园子里种植,在阳台上也是适合种植的。如果是室内种植,建议选择矮壮的品种。豆类的话,还可以种植秋豇豆。

2、菠菜

菠菜有“营养模范生”之称,它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矿物质(钙质、铁质等)、辅酶Q10等多种营养素。家中有小孩的话,可要多吃一点菠菜哦,有利于长个子。秋菠菜的话则可以在八月中下旬就可以播种,因为这种蔬菜的生长比较缓慢,一般要60天左右才可以采收。

3、香菜

打算种植香菜的朋友们,可要开始做准备了。一般香菜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在八月份中旬以后。如果没有菜园子的话,也是可以在自家的阳台上种植的。因为香菜的病虫害较少,而且也容易管理。种植方式可以采用直播,生长周期的话一般是50天左右。

4、油菜

喜欢吃青菜的话,可以种一些小油菜的,这种蔬菜属于速生叶菜,其生长周期不长,一般从播种到采收差不多只要四十天。如果没有多余的空地的话,也是可以把它套种在一些高秆作物地。建议在八月的中下旬播种最佳,这样在九月底差不多就可以收获了,而这个时候正是绿叶菜比较少的季节。

5、白菜

在民间有着“头伏萝卜二伏菜”的说法,而既然种了萝卜,怎么能少得了白菜呢?在大冬天的时候,吃经过霜打的白菜会更甜更脆。大白菜的话,一般在立秋后就可以播种了的。但是需要注意要做好防晒工作,尤其是在出苗了以后记得勤浇水,同时还要避免暴雨伤苗。同时,小白菜也是可以播种了的。

6、萝卜

老话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到了冬季怎能不吃萝卜呢?而萝卜虽然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但是对于农民朋友来说,采用传统栽培方式在秋季栽种的萝卜是最好吃的,特别是霜打以后。而从八月份下旬开始,就可以栽种萝卜了,一直可以持续到十月份的中旬。而且胡萝卜也是可以在八月中旬就开始播种了的。

立秋禁忌

1、忌在田间行走

旧时,民间有在立秋之日不宜在田间行走的禁忌,认为对秋收不利。

2、忌洗澡

在山东莱西地区,立秋这天忌洗澡,否则身上会出秋狗子(即痒子)。而在黄县一带,则认为在立秋这天洗澡,秋后会拉肚子。

3、忌打雷

湖北孝感有民谚说:“立秋雷电,天收一半。”指立秋之日碰到雷电,老天会把农作物收回一半,意味着粮食要减产。

而在浙江石门,有农谚说:“秋霹雳,损晚稻。秋后多雷,晚稻少收。”在河南淮阳,人们则认为立秋日有雷声,会发生水灾。

4、忌下雨

早河北新河,立秋日忌下雨。立秋下雨,此后会雨水不断,妨碍收割。

在浙江遂昌,有“立秋雨打头,无草可饲牛”的说法,人们相信立秋下雨,此后非旱即涝。

5、忌出虹

9.立秋的泉源及天气特点 篇九

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域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样平常年份里,都城北京9月初开始金风抽丰送爽,秦淮一带秋日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金风抽丰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达到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达到“天边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己快到新年元旦了。“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中国大部门地域气温如故较高,各类农作物发展兴隆,中稻着花坚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番薯薯块敏捷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急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劳绩造成难以调停的丧失。以是有“立秋三场雨,秕稻酿成米”、“立秋雨淋淋,各处是黄金”之说。双晚发展在气温由高到低的情形里,必需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机缘,追肥耘田,增强打点。当前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时期,“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要实时跟上,以镌汰烂铃、落铃,促进正常成熟吐絮。茶园秋耕要尽快举办,农谚说:“七挖金,八挖银”,秋挖可以没落杂草,松散泥土,进步保水蓄水手段,若再团结施肥,可使秋梢长得更好。立秋前后,华北地域的懂得菜要抓紧播种,以担保在低温光降前有足够的热量前提,争取高产优质。播种过迟,生恒久收缩,菜棵发展小且包心不坚硬。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物病虫齐集危害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蟆、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要增强猜测预告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麦播种也即将开始,应赶早做好整地、施肥等筹备事变。

10.24节气立秋的气候 篇十

古代分立秋为三候:

“初候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二候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1颗颗晶莹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

作为七月的头一个节气,虽然立秋,但炎热的天气必须过了处暑到白露时,才会转凉。换言之,从立秋开始,还会热一阵子,这段期间大约是三十天。

立秋后,天气渐渐转凉,农谚有“立秋一日,水冷三分”之说,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在立秋之后,午后的雨水逐渐减少,因此被太阳一晒,往往觉得比大暑时还要难过。

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民间形容一种热得令人十分难受,甚至有刺痛之感的气候为“秋老虎”,那正是立秋之后的天气。

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必须是5天的平均温度在22度以下才算是秋天,按照这样的标准,江淮地区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进入秋天。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虽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日较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此外,秋的含义,还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地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

立秋是农家重视的大节气。鲁东地区就有“立秋开头坐一坐,来年春天要挨饿”的俗谚,提醒人们加紧农事劳作,夺取丰收。莱西农谚则说:“入伏下雨伏里旱,立秋下雨吃好饭。”

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意思是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若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丰还会歉收。对于过去只能靠天吃饭的农人来说,立秋的意义可就不仅仅限于吃了。

民间有“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立秋进补八大禁忌

1、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2、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3、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4、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5、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6、忌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7、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8、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上一篇:创意写作方法与技巧下一篇:和静县第一小学教育收费自查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