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的婉约愁情

2024-08-24

论李清照的婉约愁情(精选3篇)

1.论李清照的婉约愁情 篇一

1、酒栏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3、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5、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6、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7、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8、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1、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12、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13、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1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5、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16、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17、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18、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19、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20、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21、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22、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23、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24、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25、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2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27、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28、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9、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30、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2.论李清照的婉约愁情 篇二

(一) 少女的浅浅闺愁

十八岁之前, 李清照的生活简单而平静, 在闺阁绣楼中过着养尊处优的少女生活。但悠闲的日子总会泛起些许少女愁绪的涟漪。深闺独处, 不免心生空虚孤寂之感。寂寞的背后, 隐然飘荡着一丝少女朦胧的“思春”情怀。在《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 中, 将深闺沉闷和心灵苦闷的闺愁表达得淋漓尽致。“醒时空对烛花红”, 一个“空”字牵出了词中人的幽怨和寂寥, 散发着女主人心无所依的惆怅, 以及渴望爱情的意欲。同时, 感叹韶光易逝的惜春愁绪也浮现在词人早期的作品中。《浣溪沙》 (小院闲春春色深) 中, 女主人面对暮春, 梨花欲谢, 不胜惋惜春事将残, 叹息自己青春年华的流逝, 人生命运的无奈, 滚滚愁思又在心中翻荡。

(二) 少妇的淡淡离愁

十八岁, 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开始了幸福的婚姻。甜蜜替代了闺愁。但当夫君起至莱州, 短暂的离别, 又荡起少妇心中无尽的相思离愁。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的缠绵, “人比黄花瘦”的憔悴, “新来瘦”的无奈, 词中人处处向读者倾诉着一寸柔肠成千缕的愁情。希望与丈夫永远厮守, 但诸多的意外让他们不得不饱尝分离的酸苦。悠悠的思情, 折磨着思妇脆弱的身体和敏感的心灵。一个愁肠满怀的思妇形象顿时跃然纸上。

从少女到少妇, 从汴京到青州, 李清照的愁绪都还停留在个人情感上, 关注的只是个人情感生活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但无论是闺愁, 还是离愁, 都显得那么的淡, 那么的浅。

二.李清照后期词中的“愁”

靖康之变, 北宋灭亡, 李清照的生活不再幸福安定, 由于主和派的卑躬屈膝, 词人被迫南渡, 开始了漂泊的日子。南渡后不久, 丈夫去世了, 她开始了凄凉感伤的寡居生活。家亡国破的不幸, 深深地刺痛了她那颗柔弱的心灵, 也唤醒了她关注大局的忧患意识。但她只是封建社会一个普通的弱女子, 只能借助文字, 直击现实, 将所有的哀愁凄苦、爱恨离愁, 都渗透到词中的每一个文字。面对一场劫难, 词人的情感已经不再局限于自身的点点滴滴, 而是充满了暮年飘零的沦落之悲和故土沦丧的身世之感, 进而升华到对整个国家, 整个民族命运的关注, 她的灵魂开始敏锐地思考, 深沉地思索, 暗暗流着哀国之泪。痛彻心扉的分离, 凝结成永远的思乡愁, 亡国恨。《武陵春》中“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词人唯有借泪来倾诉南渡的亡国辛酸, 无依的孀居之痛。《菩萨蛮》中“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道出了词人无法排遣的乡愁。《永遇乐》今昔对比, 热闹的元宵节背后, 深藏着词人无限的感伤和落寞, 道尽了悲怆凄凉之感。

三.两段不同滋味的情愁

词人前、后期词中倾吐的“愁”, 是在品尝生命历程中不同滋味时所生发的思绪。南渡前, 词中带着几分少女朦胧且稚嫩的愁绪, 将一个愁肠绵绵, 充满相思、幽怨的思妇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南渡后, 词中蕴含着国破家亡的酸楚, 愁思更浓烈深沉, 一个在离乱中从深闺少妇转变为饱经风霜的暮年孀妇的形象已悄然进入读者心间。“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原本幸福快乐的李清照, 就是在与心爱的丈夫离别, 与深爱的祖国别离后, 孤寂和落寞牵动了内心最柔软的愁肠, 触碰了全身愁苦的神经。

后期词中的“愁”, 是前期情感中的升华和凝练。在前期词中, 词人塑造的形象还是一个含蓄矜持的大家闺秀,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人, 目光仅在花花草草, 分分合合中游离, 独享一花一世界的快乐与忧伤。但后期词中的主人公形象已是一个充满忧愤, 能心念国家存亡, 懂得亡国恨的大女人。满腹的愁情是对整个民族, 整个国家沦亡的无限哀叹和深深痛惜。

从少时的闺愁, 到之后的离愁, 再到暮年的哀愁, 从小女人的情趣到大女人的成熟, 两段不同的“愁”滋味, 是词人内心情感的真情流露, 将复杂多样的愁绪串联起来, 勾勒出李清照真实的生命轨迹。

参考文献

[1]《李清照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

[2]《自是花中第一流》上海古籍出版社吴惠娟2005

3.婉约词宗 中国才女-李清照 篇三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书香门第 同道伉俪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仕宦之家。她的父亲李格非,为北宋文章名流,中过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元祐间,“以文章受知于苏轼”,继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学士之后,和廖正一、李禧、董荣同具文名,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他精通经史,长于散文,而且有很高的诗词修养。李清照的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善属文”、“工词翰”,颇有文化素养。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使李清照自幼就受到了熏陶,为她日后所取得文学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清照在山明水秀的家乡度过了幸福安适、天真活泼的童年时光。平日里她经常和姐弟们一起读书、游戏,不是在花园里荡秋千,就是到郊外去欣赏优美的风景,还经常吟诗填词、展纸作画。李清照天资聪颖,记忆力非常强,据说能够指着堆积的书籍,说出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她从小就有好胜心,为了显示、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才能,她做诗喜押“险韵(一种韵部很窄,字数较少的韵)”。不到十一岁,她的才华就闻名于乡里,被前辈晁补之等人所称赞。

李清照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当时的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字德甫,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人,长李清照三岁。父赵挺之,字正夫,历官监察御史、太学博士、礼部侍郎、尚书右丞,直至尚书右仆射(丞相)。传说赵明诚小时候曾做过一个梦,梦中读了一本书,醒来只记得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赵明诚如实告诉父亲。父亲听了非常高兴,说,“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你将来可能是“词女之夫”啊!这则传说很有浪漫色彩,但却说明赵、李的姻缘十分美满。

事实也正是如此。赵明诚和李清照,确是一对志同道合、意趣相投的夫妇,收藏碑刻、赏鉴文翰的共同爱好,使他们婚后的感情更加真挚热烈。夫妇俩有时到郊外春游,有时参加亲朋的宴会;或者在诗词上互相唱和,或者共同研究金石书画,志趣相投,形影不离。赵家久富收藏,赵明诚受到家庭影响,自幼“读书赡博”,“酷好书画”,搜访前代金石刻词。由于不断钻研,积累了渊博的金石方面的知识,成为宋代继欧阳修之后又一著名金石学家。刚结婚时,他还在京师太学读书,自己没有经济收入,但是却经常把衣服押在当铺换钱,去逛大相国寺。大相国寺是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最大的庙宇,寺内设有“瓦市”,类似今天的集市,销售各种书籍、古玩和字画。看到中意的碑文和字画,赵明诚就千方百计把它买回,与李清照“相对展玩咀嚼”。李清照为了协助丈夫搜集文物,在家庭生活上也尽量节俭。在京师时,有人曾拿来一幅南唐名画家徐熙的《牡丹图》出卖,要价二十万钱。二十万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他们当时虽为富家子弟,一时也不易筹集。李清照夫妇对这幅画爱不释手,留在家中欣赏了一夜,终于因为付不起钱又还给人家,为此他们怅惘了好几天。他们考证古代圣贤遗迹及君臣行事,在学术上互相切磋,艺术上共同砥砺,买书、藏书、校书,朝夕以书为伴,终日沉醉其中,过着平静而又富有诗意的幸福生活。

婚后两年,赵明诚出仕。赵、李二人少则需小别数月,多则要分居一年半载,虽然时间比较短暂,但这常常牵动李清照的离情别绪。夫妻二人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表现得情意绵绵。传说有一年赵明诚出仕在外,李清照独自在家,思念之情涌上心头,就填写《醉花阴》一词寄给赵明诚。赵明诚读后,叹赏不止,自叹弗如,却又想超过她。于是,他闭门谢客,三天三夜得词五十阕,然后将李清照的作品混在其中,给友人陆德夫看。陆德夫玩赏再三,最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是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正是李清照所作。从此以后,赵明诚甘拜下风。

然而好景不长,李清照过门不久,北宋王朝内部的新旧党争日趋激烈。她的娘家和婆家,均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

李清照婚后第二年,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而她的公公赵挺之却一路升迁,赵、李两家在激烈的党争中,变成了完全对立的两派。按照当时的情况,她一个过门不久的媳妇,是不便于表态的;但她那耿直的性格以及她对父亲的深厚感情,使她向身居相位的公公上诗救父,可惜未奏效。被罢官后的李格非,只得携家人回到原藉。赵明诚虽然没有明确反对父亲,但他却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政治倾向。崇宁年间,朝廷下令禁止苏轼诗文,还下令毁掉苏轼、黄庭坚所书碑文。而生活在新党家庭的赵明诚,不顾党的禁止森严,不顾“失好于父”,一字一句地搜集苏、黄的诗文,这不仅是出于对艺术的爱好,而且也是以实际行动向蔡京集团提出的抗议;这对李清照来说,则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

崇宁五年(1106),宋徽宗大赦天下,毁元祐党人碑。随着党的禁止的开放,李清照婆家与娘家的矛盾,自然得到了缓和,可是她公公赵挺之与蔡京的矛盾却上升了。次年三月,赵挺之被罢官,不久便病逝在京师。

赵挺之之死,好比房屋断了大梁,种种不幸便落到赵家。蔡京诬陷他“身为元祐大臣所荐,力庇元祐奸党”,朝廷先是追夺赠官,接着兴办大狱,将赵氏一家以及在京的“亲戚使臣”统统逮捕,后因查无实据,又把他们释放。此后,赵明诚难以立足政治舞台。于是夫妇二人离开**险恶的京师,回到青州故第屏居乡里。他们从陶渊明“归去来兮”和“审容膝之易安”两句话中受到启发,把他们的书房称做“归来堂”,把内室称做“易安室”。这是他们夫妇又一次新生活的开始。这期间赵明诚集中精力搜集金石书画,李清照协助整理校勘,白天时间不够,晚上继续工作。平日整理好图书,夫妇二人便饮茶逗趣,或诗词唱和。这十多年屏居乡里的生活,既没有离居的惆怅,也没有都市的喧嚣;既没有家庭里的纠葛,也没有政治上的干扰,过得愉快而又充实。

大约在徽宗宣和三年(1121)秋天,赵明诚出任莱州太守,李清照随同前往。在莱州安顿下来以后,公余之暇,赵明诚仍从事文物的搜集和整理。经过二十年的辛勤劳动,大体上完成了记载着我国古代丰富的历史文物的著作———《金石录》。宋代官制,三年为一秩。赵明诚在莱州做了三年知州,秩满后调任淄州。这时,一场袭击宋室江山的暴风雨已经在酝酿着了。

国破家亡 愁苦流离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金太宗发兵,从太原、燕京两路向东京进犯。宋徽宗吓得气塞昏迷,跌倒在御床前面,于是传位给钦宗赵桓,第二年(1126)改元靖康。靖康元年十一月,金人围东京(今河南开封)。消息传到淄州,赵明诚和李清照立即感到紧张不安。他们所考虑的首先不是自身的安全,而是身边的文物。他们在紧张惶恐的氛围中好容易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翌年三月,赵明诚的母亲于金陵逝世。噩耗传来,赵明诚随即奔丧南去。青州“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余间”,李清照暂时留下,准备次年将这些东西运到江南。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灭北宋。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于同年五月继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也就是这一年的秋天,青州发生兵变;十二月,金兵攻陷青州。赵家十余屋书籍文物,全部毁于战火。李清照在家乡终于呆不下去,只得逃难南下。次年春天,她辗转来到江宁,此时赵明诚正任江宁知府。

李清照在建康(高宗改江宁府为建康府)整整住了一年时间。靖康三年二月,赵明诚罢官江宁。三月间,他带李清照离开建康,雇船经当涂,上芜湖,准备到赣水流域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定居。船经过乌江楚霸王自刎处时,李清照有感而作《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笔力千钧的千古名句,表面看来是在咏史,实质是在讽刺现实。

五月,高宗向赵明诚发了一道圣旨,任命他为湖州知府。这时赵明诚已经到达池阳(今安徽省贵池)。因皇帝等着他到建康“过阙上殿”,他只好草草安排一下,让李清照暂时住下,自己便匆匆赶赴建康。

上一篇:五四作文600字下一篇:高一班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