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教师(精选10篇)
1.中文教师 篇一
教师求职信怎么写 , 以下提供一篇教师求职信范文,仅提供会计专业的好范文写求职信时参考。
×××学校的校长:
您好!
我在报纸上看到了贵学校的中文教师招聘启事。我对教师很有兴趣。我现在25岁了,生于东枝。去年7月将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毕业。大学期间参加过很多活动,如:业余期之学校周围的幼儿园帮过教育方面的老师。放假期间也去农村当过短期教师。此外,我还参加了学校的一些小组,这扩展了我的知识面。我常常被上司称为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强和团队合作精神。目前,我已经获得了HSK(9级)等证书。我一真喜欢当教师,如能被贵学校录用,相信能很快发挥自己的特长。
如果您对我的求职感兴趣,请打手机:1328683xxxxx3或发E-mail:xxxxx@gmail.com与我联系,我希望能尽快收到您的回信。随信附上简历一份,近照,毕业证书,HSK证书及身份证复印件。
祝
工作顺利!
XXX
2008年3月26日
阅读了本文的人还阅读了: 专业教师求职信模板 “中学招聘教师”求职信范文 教师求职信教师应聘
2.中文教师 篇二
通过每年的教师节来体现大家尊重教师,敬爱教师,并表扬一批先进教师,这固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何时才能把尊重教师变成社会风尚中的一种常态呢?
最近河北涿鹿县科教局长辞职的信息在网上走红,郝金伦“三疑三探”的教育改革在家长的一片反对声中夭折了。无独有偶,2014年武汉市规定,暑假不组织学生补课,结果家长联名到教育局请愿。似乎我国的教育不是依靠教育规律来办事,不是依靠学校和教师来实施,而是被家长绑架着走。家长的心理,我们也能理解,以唯分数论的思维来理解学校的成绩,担心教改实验会降低学习成绩。
其实,这里面包含两个问题:一是究竟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好学生?是不是考试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媒体上经常报道,某某优等生,高考成绩极佳,但心理不健康,缺乏与人沟通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结果走入歧途。但家长对此视而不见,只认定考试成绩。二是教育改革,特别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否会导致学生考试成绩一定会下降?从全国范围看,凡是教育改革的地方,教育质量都有提高,山东杜郎口中学、江苏洋思中学就是典型的例子,更不用说北京、上海的一些优质学校了,它们都是在教育改革中走向卓越的。
那为什么许多的教育改革会受阻?一方面,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工作做得不细,没有充分地和家长沟通;另一方面,是尊重教师、信任教师、依靠教师的社会风尚还未形成,社会、家长对教育改革的质疑多、支持少。
关于涿鹿县科教局长辞职的风波,我想多讲几句。有文章批评他不懂教育,瞎折腾,辞职是一场闹剧。我觉得这个批评太过分了。当今,一位教育局长能够反思教育弊端,锐意改革,是难能可贵的。我们批评他,首先要看他的改革方向对不对,符合不符合课改要求。根据报刊采访他的谈话,我看到,似乎教改的方向没有什么问题,主要是工作作风问题,他企图用局长的权势,用行政命令推动教改,从而引起教师和家长的不满。
从这件事情可得出的经验、教训是:教育改革要能顺利进行,必须让教师认识、家长理解、媒体支持,共同努力,用行政手段强行推进是不可取的。习近平总书记讲,改革是一场革命。任何改革都会触犯一部分人的利益。教育改革也一样,一部分教师和家长会不习惯。因此,我经常讲,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善于做教师的工作,细致地给他们讲解国家的教育方针、课改精神,让教师转变观念,让家长理解教改精神,经过试点成功,再加以推广。
当前学校处于上下夹击的两难境地:上面要求改革,新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参与、探究、实践,以减轻负担,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质量;家长则希望教师多讲解,多布置作业,多做练习,以应付考试。另外,不少家长把学校看作托管单位,似乎孩子上学了,就是把孩子交给学校了,学生的事情一律由学校教师负责,而不是尊重学校,尊重教师,和学校教师沟通,共同培养孩子成人。
我常常举这样一个例子,为什么芬兰的教育质量高?就是因为他们充分尊重教师,信任教师,依靠教师。教师的待遇虽然与其他行业相比并不高,但很多优秀青年愿意报考教师专业,就是因为教师的社会地位很高,教师有荣誉感、幸福感,同时有强烈的责任感,努力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3.尊重教师依靠教师信任教师 篇三
提高教育质量靠什么?主要靠教师,靠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和能力。所以大家都说,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怎么做到教师为本?就是要尊重教师、依靠教师、信任教师。
尊重教师,我们做到没有?依靠教师、信任教师,我们做到没有?恐怕还没有完全做到,或者只停留在口头上。不少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往往把教师视为自己的下属,是聘任的雇员;许多家长把教师看作雇用的对象,可以随便指斥。当然也有不少教师不尊重家长的事。我5月下旬访问了芬兰,参观了幼儿园、中小学、职业教育学校,访问了大学,与赫尔辛基大学原副校长进行了公开对话,收获很大。大家都知道芬兰教育名列世界前茅。PISA考试在我国上海参加之前,芬兰一直是第一名。他们的高质量教育依靠的就是高水平的教师。芬兰教师的待遇并不高,属于一般水平,但青年人都很愿意当教师。就是因为教师受到社会尊重,同时教师有处理教学的自主权,得到社会、家长的充分信任,因此,人们觉得当教师有尊严、很幸福。前年芬兰教育部长克丽斯培·基鸟鲁访问北京,在答《中国教育报》记者问时说:“在芬兰教育中,所有事情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优质的教育,就应该给教育者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如果一个工作设定了各种条条框框并加以限制,就打击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工作者们的创造和探索激情也随之受挫。高度的教育自主权使教师在芬兰成为一个有魅力、受尊敬、受欢迎的职业,每年吸引着全国最优秀的人才投入教育事业。”
因此,要真正做到教师为本,就要充分地尊重教师、依靠教师、信任教师。
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教师要提高专业水平,值得社会尊重、依靠和信任。1989年我就呼吁,不要空喊“尊师重教”,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使教师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职业。同时政府要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有进修提高的机会。于是我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呼吁,在中小学教师中设立研究生学位,1997年终于得以实现。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就是我们师范院校的事。师范教育的改革,我们走过了一段弯路。如在提高学历的过程中取消中师;在教师教育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过程中,许多师范院校转变为综合大学;在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过程中,取消了教育学院等,严重地削弱了师范教育,消耗了大量师范教育资源。现在看来,结合我国国情,还是要把师范学院、师范大学办好,培养合格的教师。北京市做得较好,师范教育没有削弱,而且有所加强,如首师大成立了初等教育学院,北京教育学院有所加强,保证了北京市教师队伍的建设。
师范教育重点是要培养师范生的专业思想。要让师范生认识到教育事业的重要、自己肩负的责任,真正热爱教育事业。要有喜爱孩子的热情,做到敬业爱生。要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归结起来就是四个字:敬业爱生。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教师节前夕在北京师范大学座谈会上提出,一名好教师要做到: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这是好教师的标准,也是我们师范教育培养的目标。
要培养师范生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教育观念是教育行为的指南。有了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就能热爱学生、热心教学,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现在教师队伍中出现一些所谓师德问题,其实并非教师的道德问题,而是教育观念问题。例如,有些教师打骂学生,受到批评,感到委屈,认为自己是为了学生好啊。这就是教育观念问题。师范教育首先要培养师范生正确的教育观念。师范院校总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中小学教师把所教的学科学好就能当好教师,而忽视了教师专业思想、教育观念的培养。现在,我不担心大学毕业生的学科专业水平,更担心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问题,师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经师好得,人师难求。”就是这个道理。早在九十年前鲁迅就批评过一名道学先生不重视师范教育。他写道:“前清末年,某省初开师范学堂的时候,有一位老先生听了,很为诧异,他发愤说:‘师何以还须受教,如此看来,还该有父范学堂了!’”鲁迅讽刺说:“这位老先生,便以为父的资格,只要能生。能生这件事,自然便会,何需受教呢。却不知中国现在,正须父范学堂,这位先生便须编入初等第一年级。”可现在还有不重视教师专业培养的人。当前有些师范院校校长和教师,把创世界一流与办师范对立起来,似乎师范是低水平的。其实世界一流大学里都有师范教育,而且也是一流的。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吧?她的师范学院也是一流的。我国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蒋梦麟、陈鹤琴都毕业于此。美国斯坦福大学、密西根大学等一流大学中都有著名的教育学院。可见,创世界一流与办师范并不对立。
教育是有规律的,并不是所有有学问的人都当得好教师。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要做到这三条,并非只掌握学科知识就能做到的。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应把教学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教师专业化需要达到下列要求:
1.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体系。教师必须掌握所教学科的系统专业知识和技术体系。
2.需要长期的专业培养和训练。成熟的专门职业如医生、律师,他们的培养都不是短期的,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很重视实习,在实际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职业也需要长期的培养和训练。
3.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任何职业都有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尤其重要,因为他是培养人的职业,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敬业爱生,严谨笃学,对学生倾注无限的爱心,对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
4.要有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的能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不继续学习就不能跟上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5.专门职业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即专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于专业事宜的判断和行为具有独立性。教师要有能独立地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6.专门的职业需要有自己的行业组织,实行行业自律。
要把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芬兰的师范教育是大学本科毕业以后再学一年教育专业。师范专业学生一进校就要到中小学实习基地去,在教育实践中培养教师应有的品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应该加强实践环节,教育实习至少应该有半年时间,才能培养起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这次我在芬兰参观了坦贝雷大学教育学院培养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实验室。我以为教育技术实验室一定有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设计,结果却是金工、木工、缝纫等手工教室,有些师范生正在制作。陪我们参观的教育技术教授说,教小孩子动手制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学生制作,教师首先要会制作。
总之,师范教育的改革要以师为本,培养教师应有的思想品德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4.中文教师 篇四
为强化激励机制,进一步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决定设置首席教师、品牌教师、骨干教师岗位。为搞好相关评聘工作,明确职责与待遇,特制订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根据《教师法》、《职业教育法》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加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引导广大中青年教师不断进取、专心教学、献身职教、服务学院,为广大教师在专业技术方面架设一条普通教师——骨干教师——品牌教师——首席教师的发展通道,着力打造一支队伍稳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学院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1、优中选优,宁缺毋滥。
2、注重实绩,突出技能。
3、为特色品牌专业服务。
4、公开、公平、公正、求实。
三、评选条件
㈠、首席教师评选条件
1、忠诚党的职教事业,热爱学院,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师德高尚,为人师表;事业心强,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精神好,全局观念强;学生评价好,社会评价高。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勤恳踏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得到同行公认。
3、对所任教学科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学风端正,学识广博,技艺高超,在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威望。
4、教学业绩突出,培养的学生有较突出表现,教学满意率、教师业务考核在系部名列前10%以内。近三年本人或指导学生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或在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
5、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能力,近三年内承担过市级以上科研项目、学术讲座、公开课、研讨课等任务,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以上。
6、参加工作10年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高级技师资格,近两年内完成教学工作量600节以上。
㈡、品牌教师评选条件
1、忠诚党的职教事业,热爱学院,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师德高尚,为人师表;事业心强,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精神好,全局观念强;学生评价好,社会评价高。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勤恳踏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得到同行公认。
3、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4、任教学科成绩突出,培养的学生有较突出表现,教学满意率、教师量化考核排在系部前15%以内。近三年本人或指导学生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或在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
5、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能力,近三年内承担学院或市级以上科研项目、学术讲座、公开课、研讨课等任务,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篇以上。
6、参加工作8年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高级技师资格,近两年内完成教学工作量650节以上。
㈢骨干教师评选条件
1、忠诚党的职教事业,热爱学院,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师德高尚,为人师表;事业心强,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精神好,全局观念强;学生评价好,社会评价高。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勤恳踏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得到同行公认。
3、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务水平在本系部名列前茅。
4、任教学科成绩突出,培养的学生有较突出表现,教学满意率高,教师量化考核排在系部前20%以内。近三年本人或指导学生在市级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以上,或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
5、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能力,近三年内承担学院或市级以上学术讲座、公开课、研讨课等任务,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篇以上。
6、参加工作5年以上,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近三年平均完成教学工作量每年360节以上;且任教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累计2年以上。
四、评聘程序、名额及任期
1、程序:个人申报,部门推荐,人事部门资格审查;教务处初审,学院学术委员会评审;学院院务会认定,公示;院长聘任。
2、名额:首席教师和品牌教师仅限在学院重点专业或学科中评选,由教务处根据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具体设立重点专业和学科目 录,并且当该专业或学科的在校学生规模在500人以上,师资队伍中专任专业课教师在20人以上时才具备推荐和评选条件,首席教师每个专业或学科仅限一人,品牌教师不超过两人,骨干教师推荐人数为系部教师人数的10%,评选总量控制在5%以内。
3、任期:首席教师、品牌教师、骨干教师每届任期3年,每年寒假前完成评聘工作。
五、任期职责
1、积极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建言献策,在本职岗位努力工作,建功立业。
2、主动承担学院相关学科的示范课、观摩课及学术讲座,每学年首席教师至少3次,品牌教师至少2次,骨干教师至少1次。
3、指导和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在“一体化”教学教改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每年完成工作量300课时以上,其中一体化教学课时每学年160节以上。
4、关心培养青年教师,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由教务处指派培养对象和确立培养目标,由教务处和人事处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其特殊津贴挂钩,首席教师和品牌教师任期内指导培养教师6-9人,骨干教师指导培养教师1-3人。
5、参与教学常规管理,对本系部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生辅导、考核等提出指导意见。每年指导或参加集体备课4次以上。
6、首席教师任期内每年必须主持或参与至少1项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在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
品牌教师任期内每年必须参与至少1项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在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至少1篇以上。
骨干教师任期内每年在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至少1篇以上。
六、相关待遇
1、学院发给教师聘任证书并记入个人档案,优先提供高层次进修学习的机会,优先评优、晋级、晋职。
2、首席教师、品牌教师、骨干教师任期内在履行职责、完成每周10节基本课时量的前提下,月总收入要分别达到6000元、5000元和4000元以上。岗位津贴分别提高到3800元/月、2800元/月、1800元/月。即基本课时费分别为86元/节、64元/节、41元/节。
3、为保证首席教师、品牌教师、骨干教师有充足时间开展教研、科研等学术活动,任期内此三类教师周课时量不得超过12节/周、14节/周、16节/周。超课时津贴分别按50元/节、40元/节、30元/节计算。
4、任期结束,未续聘者以上待遇自动取消。
七、本办法经学院第一届第五次职代会审议通过,自颁布之日起试行3年。
八、本办法解释权属学院院务会。
衡阳技师学院
5.中文教师 篇五
总的来说,我觉的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第一,要爱孩子,你爱孩子了,孩子才可能爱你,第二,孩子们都需要鼓励,尽量少批评或是不批评,孙华的方法喊口号很好,像“我是好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我爱老师”,“我爱妈妈”等等,这些口号能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有个好的态度,如果班上出现吃东西,说话,或者不写作业,也应该以鼓励为主,好孩子,好学生不应该上课……最好不要当面指责孩子,应该下课后,或者走到其身边以微笑示之,也不要把孩子叫到办公室,当着其他老师的面批评孩子,要尽量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对于“差生”老师针对其问题,以循循善诱,教导其努力,让其明白,爸爸妈妈很辛苦,让他们来这里读书,要让孩子从内心去理解父母理解老师,从而发奋努力。第三让学习内容适当的跟做游戏联系起来,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对于孩子们作业,每节课要表扬写的好的,让全班为他们鼓掌,表扬好的同时也是对不写,或写不好的变相的批评,也会激励他们向好学生看齐。差生的一点点进步老师要表扬,这样他会喜欢老师,从而喜欢你的课。
对于课堂的管理,老师应该选一个到几个得力的助手,帮老师平时送发作业本,我们几个老师的结论是把班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小组长,负责管理督促本组的课堂学习和活动,比如给组长背句子,默写字词等,怎么才能使其运转呢?可以让班长记录上课认真,作业写的好的,回答问题积极的给他们加分,可以适当的计入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中占一定的分数。
6.中文教师 篇六
陕西教师招聘面试:教师礼仪篇教师的站姿
看过哑剧表演的人都知道人类无声的动作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德国表演大师吉布·佩森有一次谈演出体会时说:“我就靠我的动作、姿态向人们昭示我的内心世界,昭示我的所思所想,昭示我的喜怒哀乐。”应聘者都会遇到演讲这一关。演讲时首先要注意自己的站姿,争取给人留下一种精神饱满、胸有成竹的好印象。立姿,又叫站姿、站相,指的是人在站立时所呈现出来的具体姿态(通常,它是一种静态姿势)。教师在站立之时,应当显得挺拔而庄重,即身体站直,挺胸收腹,双腿并拢,双脚微分,双肩平直,双目平视,头部保持端正。教师在讲台上的站姿优美与否,其感召力是不一样的,教师的站姿应给人以挺拔笔直、舒展大方、精力充沛、积极向上的印象。站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教师的精神面貌和对课堂的投入程度。因而教师的站姿在稳重之中还要显出活力,不要过于拘谨和呆板。教师站在讲台上要精神振作,潇洒大方。要随时根据授课内容和课堂情景的变化调整站姿,适当走动,要善于运用恰到好处的动作和站姿来配合自己的语言表达。
一、教师正确的站姿
站姿是教师在课堂中最重要的举止之一。在课堂上,教师不同的站立姿势,对学生的心理有不同的影响,同样,参加面试的人员一定要学会基本的站姿。
(一)正确的站姿
教师站姿的基本要求:端正、稳重、亲切、自然。(二)男女教师的基本站姿
站立时,对男教师的要求是稳健,对女教师的要求则是优美。当男教师在站立时,一般应双脚平行,并要注意其分开的幅度。这种幅度一般应当以不超过肩部为宜,最好间距为一脚之宽。要全身正直,双肩展开,头部抬起,双臂自然下垂伸直,双手贴放于大腿两侧,双脚不能动来动去。如果站立时间过久,可以将左脚或右脚交替后撤一步,使得身体的重心分别落在另一只脚上。但是上身仍须直挺,伸出的脚不可伸得太远,双腿不可叉开过大,变换不可过于频繁。
当女教师在站立时,则应当挺胸,收颌,目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叠放或相握于腹前,双腿基本并拢,不宜叉开。站立之时,女士可以将重心置于某一脚上,双腿一直一斜。还有一种方法,即双脚脚跟并拢,脚尖分开,张开的脚尖大致相距10厘米,其张角约为45度,呈现“V”形。女教师还要切记,千万不能正面面对他人双腿叉开而立。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身体微微前倾,这种姿势表明对学生说的话感兴趣,也表明教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身上,没有走神,增加了亲切感。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错误的站姿有两种:第一种是自己板书,背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不礼貌的感觉,学生也不能从教师的表情中判断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是否需要继续回答。第二种是双手放在裤袋里或两手反在背后,一副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姿态,没有一点亲切感。
(三)课堂站姿的禁忌
(1)忌长时间手撑桌面。学生自习时,老师可以用手撑住桌沿,把重心移到某只脚上,但不能长时间手撑桌面,免得学生认为您疲惫不堪,影响听课情绪。
(2)忌身体不稳。在擦黑板时,教师的站立要稳,不能全身猛烈抖动,左右摇晃,此举会破坏教师的课堂形象。
(3)忌位置固定不变。教师讲课的站位不能呆板地固定在一点上,应适当地移动位置,或到学生座位行间进行巡视。
(4)忌侧身而站。心理学研究表明,侧身而站和面向黑板而站说明教师的心理是封闭的,不利于阐述教学内容,而且给学生留下缺乏修养的印象。
(5)忌站时重心移动太快。站时重心忽左忽右,彰显信心不足、情绪紧张、焦虑。面对学生站稳,表明教师准备充足,有信心上好这堂课,有能力控制整个教学局面。
(6)忌远离讲桌,站在讲台的前左角或前右角。“打游击”左右来回移动。或者在学生座位行间踱来踱去,不符合礼仪规范和卫生要求。
(7)忌教师把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或背在身后,这些动作会给学生一种傲慢的感觉。(8)忌呆板。教师的站并非对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为了亲近学生,更多时候需要走到学生中间,蹲下身来,摸摸她(他)的脑袋,夸她(他)的某些回答等。
7.中文教师 篇七
关键词:教师教育,反思能力
【关键词】教师教育反思能力
2011年12月12日, 教育部新出台了全面详细规范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职业理念、知识与能力的《教师专业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明确提出了对教师反思与发展能力的基本要求, 再一次凸显了教师反思能力的重要性, 然而, 在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并未将教学反思运用于教学, 他们依然没有具备教学反思的能力。《标准》对教师反思能力的要求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值得深思, 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与艰巨任务。
一、《标准》对教师反思的基本要求
《标准》是指《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这三个教师专业标准, 在专业能力维度都制定了“反思与发展”这一领域, 提出了“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 不断进行反思, 改进教育教学 (保教) 工作”;“针对教育教学 (保教) 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 进行探索和研究”;“制订专业发展规划, 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通过文本分析与解读, 笔者将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反思能力的要求大致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要求教师要树立积极主动的反思态度
《标准》在反思与发展领域的第一条, 提出教师要“主动收集相关信息, 不断进行反思, 改进教育教学 (保教) 工作”, 从“主动”可以反映出教师专业标准所提倡的教师“反思”首先应该是自发的, 主动的。由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短期就可以实现的, 而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惑, 因此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自觉自愿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2.《标准》要求教师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
《标准》要求教师“不断进行反思, 改进教育教学 (保教) 工作”, “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从“不断”可以看出标准要求教师要经常、反复地进行反思, 使反思成为习惯。反思认识作为人的一种认识活动, 也遵循这一认识规律。反思本身是一个不断解读、不断获得新答案, 产生新感觉, 提出新问题的循环过程。因此, 教师要提高认识, 把教学反思当成自己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 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要经常性地进行反思, 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每一个疑惑都当成可思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而不是仅凭自己所谓的经验。
3.《标准》要求教师的反思紧密结合教学实践
关于教师反思与发展领域的第二条要求教师“针对教育教学 (保教) 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 进行探索和研究”, 这表明《标准》要求教师的反思要基于教学实践。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反思的源泉, 也是教师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现实途径。教师正是在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质疑、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的过程中, 不断研究、改进、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 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 以及在教学过程中, 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 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1]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通过反思实践来提高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认识, 另一方面积极把反思成果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标准》要求教师制订科学的、系统的反思计划
关于教师反思与发展领域第三条要求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规划, 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这表明《标准》要求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工作之余进行的简单、随机的内省活动或者独处放松时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 它不是模糊的、偶尔为之的、片段的, 而是需要教师认真努力进行的、需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系统性, 甚至需要有一定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杜威认为, 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形式, 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着的沉思。[2]
二、改革教师教育培养制度, 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按两分法, 可以将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划分为内部觉醒与外部干预两种途径。内部觉醒是指教师的自我完善, 通过激发内在动力, 追求内在的“自我实现”。外部干预主要是指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对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培养与培训。两种途径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 片面地强调任何一个方面, 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都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有学者指出前者是输血机制, 后者是造血机制。[3]当前我国关于前者的研究很多, 而倡导通过对教师教育制度的完善, 来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实现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目标, 从教师教育制度的角度, 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 改进职前教师培养方式, 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
长期以来, 我国对职前教师的培养 (即师范生的培养) , 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 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 师范生听、记笔记。这样培养的师范生很难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大学阶段所学到的知识, 导致教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缺少教学反思的意识。因此, 对职前教师培养模式改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 明确目标, 承担责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决定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要从教师培养的初期抓起, 即在师范生的培养阶段就要注入“反思”的理念, 从潜意识激发他们的反思意识, 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为后期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职前教师教育机构明确对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的目标, 承担起增强师范生教学反思意识的重任。
(2) 合理设置教育课程。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个模块构成, 其中前两类课程所占比例可达90%, 而教育专业课程作为公共课所在比例只有10%, 通常都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除了课时安排不足以外, 自身也存在课程面窄、内容空洞、脱离中小学教学实际等严重问题。因此,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开设应做到:第一, 拓展通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第二, 开设与教学反思相关的课程。我国师范教育中与反思相关的课程非常少, 严重制约了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发展。改变教育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独霸的局面, 引入批评性教育理论, 培养师范生的质疑能力。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开设与反思直接相关的课程, 这对于培养职前教师的反思能力有着最直接的作用。第三,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应更多地运用小组讨论、微格教学和研讨会等教学方式, 通过讨论培养师范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有效地促进师范生的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
2. 充分利用在职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的反思水平
当前为了推进教育改革, 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各种教师培训活动如雨后春笋, 在倡导成为反思型教师的今天, 将反思纳入教师培训的教学策略范畴是十分必要的事情。要想在教师培训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课程应围绕一线教师的教学问题。培训内容要来自教师的工作, 并与教师的工作密切相关, 培训课程的设置应该围绕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问题。法国的教师继续教育把教师进修课程分成五段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4]
(2) 创设安全的、平等的反思氛围。鉴于人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因素, 只有当人感到安全的情况下, 他才可能以轻松和开放的心态展示自己真实的内心思想, 反思所需要的就是教师真实的思想观点。因而在培训的过程中, 要培训者和参加培训的教师明确反思的真正意图:教学反思不是批评, 只是教师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 寻找存在的原因与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为促进教师的发展服务。
(3) 教师培训本身要实现反思教学, 为中小学教学提供示范。教师培训本身必须以反思的姿态, 采用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不断改进自身的培训活动, 使反思成为整个教师培训活动的特征之一。
(4) 提倡校本培训。我国的教师在职培训通常是由高等学校或者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这种培训通常是考虑某一地区的共性, 而不适合学校的特殊要求, 培训脱离学校的特定条件, 即便是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收获很大, 但也很难应用于实际教学实践中, 因此反思的教师在职培训应该以“校本培训”为主, 校本培训是针对学校特定的教育问题, 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反思教育实践、研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再回到实践中解决问题。[5]
3.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增强教师的反思能力
传统的教师评价制度, 通常与教师的个人利益相联系, 其评价结果功利性过强。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更加关注教学结果, 而忽视积极审视、质疑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或实践的过程, 这严重制约了教
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师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提高。以评价手段促进教师增强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近些年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发展性评价是针对传统性评价的弊端提出的, 这种评价制度通过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广泛参与, 明确教师在以往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提出改进的措施, 并为教师今后的发展指出方向。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与提高, 而不是作为对教师作出惩罚或奖励的依据。因此, 发展性教师评价可以为教师反思其教学行为提供指导。
三、结语
《标准》的出台为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其实施纲要中, 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标准》引领和导向的作用,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不断提高教师教育培养质量。由此可见, 《标准》对于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标准》的指导下, 通过完善我国现行教师教育机制, 更好地培养教师反思能力, 从而推进我国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我国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论反思性教育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 2007 (3) .
[2]John Dewey.How we think[M].D.C.Heath and Company, 1933.
[3]宋友谊.培养教学反思能力, 建立适合教师成长机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1 (9) .
8.《中文导报》 日本中文产业 篇八
《中文导报》是目前日本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华语周报。经过多年的稳步发展,《中文导报》已成为在日华文媒体的代表性报纸,在世界华文传媒界也备受瞩目。
“中文常在我心中”的理念
《中文导报》创刊于1992年9月25日,迄今已走过了14年的发展之路。上世纪90年代初,大批中国留学生到日本求学,离开了母文化的佑护而感到无所适从,不少人产生孤独感和疏离感。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面临困惑,需要有一份报纸来传递时事信息、生活情报以及来自中国的消息,《中文导报》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运而生了。
《中文导报》自创刊以来,一直坚守“中文常在我心中”的理念,突出中日关系和在日华人两大重点,并在弘扬中国文化,推动中国热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报纸的形式与内容上狠下功夫,以自觉的意识建立起与日益发展的“中国”形象相符合的华文报刊。《中文导报》从最初的8版小报开始,在14年中经过数次更新面目、提高质量的阶段性改版,如今《中文导报》已是对开40大版彩色印刷,每周四出版,充满时代气息、符合国际规格的华文大报。《中文导报》发行量达8万多份,发行范围南起冲绳,北至北海道,遍布全日本。
2005年7月开始,《中文导报》再一次大幅度刷新改版。本次改版,《中文导报》40版内容划分为“时事篇”、“华人篇”、“财经篇”、“文娱篇”四大部分,尤以在日华人新闻和中日关系的相关原创报道为主,内容集中,编排有序,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对话《中文导报》总编杨文凯
《华人世界》:杨总编你好,请具体谈谈《中文导报》的创办过程好吗?
杨文凯:《中文导报》的创办人是我们中文产业株式会社现任社长罗怡文。罗社长上世纪90年代初来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大学。当时,日本中文产业刚刚兴起,罗社长发现在日华人获取和传递中文信息的渠道很少。为此,他开办了一家中文书店,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购进中文书籍。为了推销这些书籍,罗社长要去找华文报刊登广告。那时他突然有个想法,既然自己也想发展中文产业,何不动手办一份华报?于是《中文导报》诞生了。
《华人世界》:《中文导报》由日本中文产业株式会社发行。中文产业株式会社除了经营《中文导报》之外,还经营其他媒体吗?
杨文凯:为了适应多层面华人读者的多元阅读取向,同时满足越来越多关心中国、热爱中国的日本人的阅读需求,“中文产业”自1998年以来,在综合媒体事业方面进行了大胆开拓。除了《中文导报》以外,属下还有电视、杂志、网络等等,媒体平台宽阔,信息渠道畅通。
比如,“中文产业”于1998年7月利用日本CS卫星放送系统,创办了“乐乐中国”电视台,带动日本的华语传媒由平面时代进入到立体时代。2002年,香港凤凰卫视通过“乐乐中国”落户日本,更在日本开拓了华语文化新空间,不仅向华人社会,也向日本社会全方位传播中国文化,宣传中国。“乐乐中国”还利用现代化传媒手段,在日本创立了“新世纪中文电视小学校”,为海外华文教育提供了新渠道。
“中文产业”还有另外两个传媒分别是创办于2000年的“遣唐使”(Japan2c.com)网站和2002年的CHAi中国综合情报杂志。尽管它们不是以华文为载体,主要以日文的形式面向日本社会,但在传播中国热,推动中国影响方面同样不遗余力。从《CHAi》到JCBus的努力,对“中文产业”来说是走多元媒体的发展之路;对日本民众来说,则是为中国热持续升温添加了新的火种。
以《中文导报》为代表的综合媒体事业凭藉自己的新闻优势和文化特色,覆盖了日本华人社会,也深刻影响着迫切希望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日本主流社会。
《华人世界》:《中文导报》现有员工多少人?他们都是中国的留学生吗?
杨文凯:《中文导报》由于近年来技术及新闻人才的引进,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员工队伍也日益壮大。《中文导报》下设编辑部、广告部、制作部。现共有编辑记者10人,制作人员23人,广告人员56人。制作部设在上海,我们报纸在上海排版制作,然后在日本印刷、发行。员工不一定是在日留学生,有些是来日本工作、定居的中国人。基本上都是新华侨华人(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去日本的中国人)。
《华人世界》:你觉得《中文导报》有什么特色?在日本的发展前景如何呢?
杨文凯:《中文导报》坚持中立客观、不偏不倚的报道立场。我们相信自己与事实对接的目光,秉承的是刚正不阿的直笔。 《中文导报》从来都是而且永远将是在日华人自己的报纸,帮助和引导在日华人向前发展,自己也同时获得进步。庄重的承诺源于自觉的使命感。
9.中文教师 篇九
优秀教师颁奖词
一、优秀教研组长:
1.李老师:
“厚”德载物,“先”圣为师,老“李”年年结新果!请让我们品尝一下这果实的甘甜吧:黄娟,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连中三元;元清,成都模式教学展示,掌声一片;为民,德育研讨现场会公开课,啧啧称赞;让红、祥菊,城乡多校交流,好评绵绵;海峰、祥菊,青年教师比赛,大奖连连。他就是八中数学掌门人,资深教研组长李厚先。
2.刘老师:
政治挂帅,文涛先行。以身作则,示范引领。她是知识的传播者,她是家长的代言人,她是品行的教科书。她带领同伴研究课题,成绩斐然;她指导学生创作论文,佳音频传。成绩面前,她依然谦逊进取,她坚信“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她将引领着八中政治教研组负重前进,再续新景!她就是优秀教研组长刘文涛。
3.张老师:
他,论个人专业技能,二十四载硕果累累,7次市级表彰,20多次论文发表,30多次学生获奖;他,论组织协调能力,引领教研组快步腾飞!无论是省市论文评比,还是课堂教学大比拼,他们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优秀教师颁奖词无论是课件制作还是中考成绩,他们都走在全市的最前列!他带领的团队在不断磨砺中绽放出一朵朵智慧的奇葩。他就是化学教研组长张飞。
二、优秀备课组长:
1.赵老师:
这一组,分明窝藏女强人!莫道她们娇小玲珑身,莫笑她们温婉动人绕指柔,且看工作时他们雷厉风行磐石抖,严字当行脚下生风。他们,就是初二年级组的常备军,师长谓谁?赵武也!更有一名指导员,他能指引古今,有诗为证:旧代“古代兵”,做阵到今日!战况如何?也有诗为证:教“林”总“庆珍”,“红” 妆最珑“玲”。“燕”子追“晓光”,小“惠”出“艳”““菲”。
2.李老师:
桃“李”满园,巾帼不“让”须眉,好一片“红”火了得。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诠释着教师的风采,用信任和鼓励引导着每位学生,用真诚和勤奋锻铸着备课组的整体实力。他们的面容有着线条分明的立体感,他们的心灵有着XYZ探索的神秘,他们的思维有着层层推理的缜密。他们是数学王国的福尔摩斯,他们就是李让红领衔的初三数学备课组。
3.张老师:
正是这样一个群体,聚集了7位各
具才艺的才子佳人;就是这样一个集体,倾注了全校师生期许与羡慕的目光;还是这样一个团体,创造着并创造了八中历史上的奇迹——让每个孩子把ABCD诠释得张张扬扬,把洋节日演绎得红红火火!这让我们真正看到了教学相长的力量!他们,就是张红领头的初二英语备课组!
4.吴老师:
她用图画滋润学生的心田,用陶艺点燃学生的才智,她以理论为旗帜,在教学实践的旅程中走得坚定而执着。她的团队虽然只有寥寥三人,但他们以竞赛为突破,在多次的评比选拔中表现出类拔萃,一次次奖项照亮了属于胜利者的荣耀;他们以课堂为舞台,在各级别的教学活动中表现得亮丽精彩!他们创造了美术组的辉煌!她就是美术备课组长吴金环。
三、教研先进个人:
1.汤老师:
家人眼里,只有学校,没有家。他 的心中,家外有家,八中是大家!一年如一日,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不辞辛劳,无私奉献。为学校的教研与改良,他更是亲力亲为,与同仁一道,目标引领,知识搭桥,活动达成,“导学练结构教学”已成模式。路漫漫其修远兮,汤哥上下而求胜!
2.邵老师:
三十风雨,三十春秋。回首向来萧瑟处,总是笑语对天歌。儒雅有礼显身手,丹心一片续华章。从一名普通老师成长为优秀的市骨干教师,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校党支委委员。问他教学生涯何处最欢喜?他一定如是诚恳回答:最开心的事,毕业学生来看望!最乐意的事,学生走出八中再腾飞!这就是我们可敬的教学副校长——邵礼华。
3.吴老师:
利刃在手,无往不胜。一“利”是你的教学理念,师生平等,愉快教学,和谐轻松中学海何处有苦?二“利”是你的勤奋进取,不甘人后,一丝不苟地为学
10.德国教师的教师 篇十
第斯多惠(Friedrich Adolf Wilhelm Diesterweg,1790—1866)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生于法官家庭。获哲学博士学位。1813~1818年任模范学校教师。在这里,他结识了裴斯泰洛齐的信徒,对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有了进一步了解。1820年,出任德国著名的梅尔斯师范学校校长,并兼任授课教师。第斯多惠在这里工作了12年,成绩显赫,学校备受赞誉。1832年改任柏林师范学校校长,并兼任附属实验学校的教学工作,推广裴斯泰洛齐的教学思想。1847年,他被反动政府免去校长职务。1850年被迫退休。
第斯多惠一生主要从事国民教育和师范教育工作。此外,他还参加了大量的社会活动。1827年,他亲自创办《莱因教育杂志》,撰写教育论文四百多篇,宣传民主主义教育思想。1835年,他的主要著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的出版,为德国教师提供了教学理论指导。该书中译本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851年,他开始出版《教育年鉴》。此外,他还编写了二十多种各类教科书和教学指导用书,并被德国学校广泛采用。
第斯多惠一生都在为德国的国民教育而奋斗。他积极参加进步活动,反对封建等级教育。1848年,他就任“全德教师联盟”主席,领导教师向封建教育、宗教教育展开斗争。1858年当选为普鲁士众议院议员,在议会中继续声讨反动政府。第斯多惠的进步活动得到了反动政府和教会的攻击。他被免去了校长职务,遭到各种刁难。但是,他的进步活动得到了德国进步教师和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1865年第斯多惠75岁寿辰时,人们为他隆重庆贺,并向他赠送了银制桂冠,以感谢他为德国国民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第斯多惠也因此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
一、论教育
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即发展人的天赋能力。他说:“德国的教育学首先要求人的教育,然后才是公民的和民族成员的教育;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德国公民和职业上的同行,而不是反之。”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第375页。受裴斯泰洛齐的影响,第斯多惠也认为人生来具有各种天赋能力,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展各种能力。
第斯多惠的完人教育是遵循三项教育原则进行的。第一,自动性原则。第斯多惠认为,人生来具有各种能力如观察、感觉、思维、语言等。人的天性中潜藏着渴求发展的特性,即自动性,它是个人发展和教育活动的主观条件。但是,自动性没有明确的方向,内容空洞,人可以自动地趋向于善,也可以自动地趋向于恶。教育的目的是使自动性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使人的自动性得到充分体现。真善美的生活便是人发展的客观条件。要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人,必须将自动性和真善美结合起来。
第二,自然适应性原则。所谓自然,即指人的天性。适应自然,就是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教学要合乎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他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两个时期中,主动性和感受性是儿童最一般的智力表现形式。14岁以前,儿童的主动性表现为身体上喜欢活动,精神上喜欢自由幻想,因此,要通过体操锻炼儿童的身体,借助故事、童话等发展儿童的想像。儿童的感受性在幼年占优势,以后逐渐转向主动性。幼年儿童的感受性表现为求知欲较强,渴求感性知识,教师应发展儿童的感觉,多让儿童观察事物。14岁以后,儿童过渡到悟性阶段,身心发生了显著变化,产生了理想,记忆、思维、信念、意志等逐渐成熟,教师应以感性知识为基础,发展儿童的悟性。适应自然也包括适应儿童的个性特点,促使其独特地发展。
第三,文化适应性原则。要求教育要注意现代社会文化,反映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体现民族文化的特性。第斯多惠指出,对自然和文化的适应必须协调一致,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文化适应性原则应服从自然适应性原则。二者越一致,生活就越美好。
二、论教学
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还是发展能力,这是当时欧洲教育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有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即“实质的目的”;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能力,即“形式的目的”。第斯多惠认为这两种见解都有片面性。在他看来,教学应当达到上述两种目的,而这两种目的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发展着自己的能力,而能力的发展又促进着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学中不能将这两者割裂开来。但是,在这两个目的中,形式的目的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因为小学时期能力的培养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待儿童长大以后,则要增加知识的教学,学生的能力愈成熟,就愈要让他学习困难的教材,在学习教材和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便得到了发展。总之,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任何时候都不能追求单一的目的。
关于教学原则,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作了详细的论述。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直观性原则第斯多惠认为,人类心智的发展是从感性知识过渡到理性知识的。教学必须适应人类的这一自然发展顺序,从感觉开始,首先形成对外界事物的表象。第斯多惠反对当时学校中所实施的空洞无用、脱离实际的教学,要求任何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出发,认为直观性原则是“革新课堂教学的主要的原则”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袁一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当学校无法向学生提供直观教具时,应让学生通过回忆、比较、类推等方法形成直观表象。
循序渐进性原则第斯多惠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是渐进有序、持续前进的。教学不应只考虑教材的连续性,首先必须了解儿童智力发展状况,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从儿童现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胜任目前的学习,牢固地掌握知识,同时又使智力和主动性得到发展。这样的教学才是持续性的。第斯多惠一再强调,教师千万不要把自己刚刚学会的一切东西都教给学生,也不要教学生学习还不能领会的东西;教师应当教给学生最本质的、最主要的东西,不教或少教一些目前不适用的、以后也不需要的知识。
坚实性原则所谓坚实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学要保证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巩固性原则相同,坚实性也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第斯多惠反对学习不求甚解,粗枝大叶;同时,他也反对向学生全面灌输,认为这样做不仅不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反而会加重他们的记忆负担,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教学必须具有连贯性,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必须使学生学习最必需的、最本质的东西;必须经常复习已学过的东西,使之保持在记忆之中,并能在需要时灵活地加以运用。
依据上述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选择正确的方法。第斯多惠指出,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考虑到两个因素,即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学科性质。也就是说,教学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科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第斯多惠把教学方法分为两种:学术的方法和基本的方法。学术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一言堂,从最基本的原理开始,循序讲授学科内容。基本的教学方法则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知识,因此,这种方法也称为发展性的教学方法或启发式教学。第斯多惠反对学术式的方法,认为它不符合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机械呆板,学生的学习缺乏活力,不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在他看来,启发式的教学法才是教师应当选择的唯一正确方法。它使学生在对话式的教学中掌握知识,在发现中培养能力。“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第129页。各级教师都应采用这种方法。
三、论教师
第斯多惠一生主要从事师范教育工作,长期担任师范学校校长并亲自授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一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他对教师的任务、条件等提出了许多要求。
关于教师的任务,第斯多惠认为,教师的迫切任务在于通过培养人来促进人类的发展,引导他人走正确的道路,激发人们追求真善美,发展人们的素质和能力。要完成教育人这一神圣使命,教师必须在各方面完善和提高自己。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第斯多惠对教师提出了如下几个要求。
1.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第斯多惠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育别人,而且要教育自己,自我教育的意义更加重大。一个人不教育好自己,就不可能去教育别人;学生所受的教育和教养程度,取决于教师所受的教育和教养程度。学校是儿童受教育的场所,也是教师接受教育的地方;教师要通过一切环境和活动来教育自己。自我教育是教师的终身任务。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优秀品质,精通所教的学科,熟悉相关的学科,加强文化修养,同时,教师也应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教师必须精力充沛,意志坚定。第斯多惠认为,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生气勃勃,学生就会群情激昂。教学要生动,要吸引学生,教师就必须做到生动活泼。教学的艺术在于鼓舞士气,唤起学生的激情。“只有性格坚强、果断的人才会知情达理,懂得要什么,为什么要,用什么方法来锻炼意志,只有这种性格的人才会培养出性格坚强和果断的人来。”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第180页。
3.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教学引人入胜。第斯多惠认为,教学如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育也就因此而中止。教师只有激发学生高尚、纯洁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趋向真善美,刻苦学习高深的学科。教学要引人入胜,教师首先要生动活泼,要注意讲课的形式和风格,教学方法要变化多样;教师要精神饱满,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教师要热爱所教的学科,并用这种爱感染学生。
4.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第斯多惠反对学术式的教学方法,不赞成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认为这样做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他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注意学生的发音、语调和叙述,尽可能多地给儿童说话的机会,让他们学会用清晰、严密的语言叙述所学内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中文教师】推荐阅读:
中文教师中文简历写作09-27
中学教师中文个人简历09-15
文秘中文简历08-22
中文姓名翻译09-20
中文小说推荐11-03
发邮件中文11-05
英语报告范文中文06-19
妙语短篇中文翻译06-29
中文励志名言短语07-01
中文读后感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