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教案

2024-08-24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教案(精选10篇)

1.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教案 篇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变换,发展空间概念。我先复习了一些旧知识,如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让学生一面操作一面叙述。然后开始观察图形,这里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操作,给了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想一想、做一做、在想一想”的过程进行研究,在进行自由操作,小组交流活动,我并进行随堂观察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最后听学生自己小结的时候,注意了学生用语言来表达时的完整性,及时纠正错误的说法。经过了反复的练习,学生用语言表达完整了很多。

在课堂上,我主要是让学生用三角形或七巧板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自己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教师摆,学生看的现象。再者,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到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所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就会出现具有自己个性的操作方法。另外,对于图形每一步的变换,我都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平移或旋转的概念,也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为了更清楚的看到图形的变化,我利用了多媒体,清楚地看到了图形的各种变化,分散了难点,强化了重点。

但是对于旋转变幻,学生的表述不是很好,特别是对于中心点不是在顶点的,学生不能较好的表述出旋转的方向和角度,对于有两个中心点,学生在表述的时候也不太喜欢加以区分。对于轴对称变换学生也不能较好的表述。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加以表述,这需要结合学生的情况在课始适当的加以回顾和加深。学生回顾,学生说,教师规范说,生再说。通过这样的几个环节来加强。

2.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再次体会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2.在操作观察中正确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判断图案是不是轴对称

理解轴对称的意义,掌握轴对称的判别方法。前两幅是轴对称图形,后两幅图不是轴对称图形。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折纸等方式确定对称轴。

(在观察、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知识画图

(1)只要确定小旗四个主要点平移后位置即可。对于平移的描述强调两要素: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

(2)同样是确定主要点旋转后的位置。旋转要求学生说出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对称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部分同学会先对折后确定对应点位置,也有部分直接在方格纸上找。

(注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三种变换的过程。)

三、淘气的枕席是竹篾编织成的,这是枕席的一部分图案,它可以看成是有一个长方形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

这是一道来自生活中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应用平移、旋转等所学的知识分析图形,提高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的能力。学生可以选择某一部分,说明它具体的可以看成是由哪一小长方形经过怎样旋转、平移或轴对称得到的。

作业设计:

3.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教案 篇三

课题:空间与图形

复习内容:第12册100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1—8题。

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与区别。

2。使学生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运用这些公式进行正确计算。

3。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三课时

课前设计:

(一)直导课题

1。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学生回答后出示学过的平面图形。

我们已经了解了它们的周长和面积,今天,我们再来一起回顾一下。

(二)整理复习

1。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1)那么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呢?谁能任选一个图形,来说说呢?指名学生到前面去演示。

(2)那么谁能概括地说说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学生回答后板书: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3)表示图形的周长我们用长度单位,谁来说说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学生回忆后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1题。)

(4)那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学生回答后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5)表示平面图形的面积我们用面积单位,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呢?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学生回答后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2题。)

(6)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3题。

2。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我们已经知道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老师这里有两幅图,请你分别较

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出示“练习与实践”的第5题。)

(1)如果图中每小格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这两组图形,认真讨论这两个问题。

(2)汇报:通过观察、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指着说)

①第一幅图:面积相等,周长不等。

②第二幅图:周长相等,面积不等。

(3)小结:由此可见周长和面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周长计算公式。

那同学们还记得怎样计算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1)同桌一起回忆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

(2)指名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3)多让几名学生说说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4。面积计算公式。

我们已经一起回忆了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那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并且用6个平面图形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讨论:有关面计算公式是在哪个图形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这6个图形可以用怎样的网络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学生汇报:你们将这6个图形组成了怎样的网络图?哪一组派一个代表上面来汇报?为什么用这样的图来表示?(根据汇报同时黑板上出示下图)

(4)小结:由此可见,这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是在谁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像这样把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从而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学习中一种很常见的方法。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4题。

2。老师家客厅里有一块窗帘长3米、宽1。2米。

问题1:这块窗帘有多大?

问题2:如果要在窗帘的周围缝上花边,你认为应买回多少花边?

小结:刚才,大家通过合作,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了两个实际问题,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所给条件,想象出所学过的图形,把它画下来。

3.想象练习。

请你利用所给的条件,想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把它画出来。

2

2分米2分米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与实践的第6—8题。

(六)课外实践:

研究问题:城市排水工程建设中,地下管道的横截面为什么一般都是建成圆形?

研究方法:①实地考察;②查阅资料;③请教身边的人。

4.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教案 篇四

复习内容

教科书第12册102页“练习与实践”9-11题。

知识要点

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第9题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使它们面积相等。画出的三角形底与高的乘积要等于长方形长与宽乘积的2倍;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乘积要等于长方形长与宽的乘积;梯形上底与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等于长方形长与宽乘积的2倍。第10题先让学生在两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里画圆,要求在其中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在另一个正方形里画4个相等的、尽量大的圆;然后让学生分别计算两个正方形里圆的面积以及它们各占所在正方形面积的百分数。由于上述两种画法得到的1个圆与4个圆的面积是相等的,它们与每个正方形面积的百分比也是一样的,因而很容易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现象是否普遍存在?由此,教材让学生继续在这样的正方形里画9个相等的、尽量大的圆,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验证此前的猜想。这样的活动既体现了知识的综合与应用,又蕴含了数学的奇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第11题让学生借助操作,解决“靠墙围一块长方形菜地,怎样面积最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面积与周长的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会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进行面积和周长的计算。2.对新旧知识点的复习和加深学习,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3.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有关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实际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建议

第9题可以先让学生在教材提供的方格图上画出一个指定长、宽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分别画出与这个长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要启发学生画出面积相等的不同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比较画出的图形的周长时,重点要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推理获得相应的结论,但不必要求学生算出每个图形有周长。第10题,一要指导学生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二要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发现相应的更有趣的现象,三要帮助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进行适当的类推。要使学生认识到:在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3.14×32;在这个正方形里面画4个符合指定的要求的圆,这4个圆的面积之和是3.14×1.52×4;在这个正方形里面画9个符合指定的要求的圆,这9个圆的面积之和是3.14×12×9。而上述几道题算式的计算结果是不变的。依此类推,像题中那样,如果在这个正方形里画16个、25个、36个„„圆,每次画出的圆的面积之和都是不变的。此外,计算相关的百分数时,可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以免分散学生探索规律的注意力。第11题可以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进行操作,并及时记录每次操作的结果;然后让学生根据收集的数据作出判断,并把发现的规律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两点:第一,由于是靠墙围长方形菜地,所以木条只需要围长方形的三条边;第二,为了发现“怎样围长方形的三条边;第三,为了发现“怎样围面积最大”,要列举出所有不同的围法,因而操作过程要有条理性,以免遗漏和重复。

爱心

用心

专心

知识链接

1.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08页思考题)2.圆的认识和圆的周长、面积计算(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10页第10题)(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17页第23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概念

1.我们都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

2.用字母公式表示出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3.填空。(复习近平面图形公式推导过程)(1)因为S长=___________,而正方形是()和()相等的长方形,所以S正=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可以割补成长方形,它的底相当于(),高相当于(),所以S平=___________;

(3)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所以S=___________(4)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所以S梯=_________(5)圆可以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所以S圆=___________。

二、教学例题

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讨论:

(1)正方形的边长是圆的哪部分?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2)圆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r2有什么关系? 生:圆的面积是半径为边长的小正方形面积的π倍。板书:3.14×25=78.5(平方厘米)(3)完成第10题。

三、动手操作

请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再画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使它的面积是已知三角形面积的2爱心

用心

专心

倍。

四、全课小结(略)

习题精编

一、对号入座

1.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长方形的宽是圆的(),长方形的长是圆的()。

2.心决定圆的(),半径决定圆的()。

3.一个时钟的时针长10厘米,一昼夜这时针走了()厘米。

4.一圆形水池,直径为30米,沿着池边每隔5米栽一棵树,最多能栽()棵。5.把一平行四边形的框架拉成一长方形,面积(),周长()。把一平行四边形通过剪、移、拼的方法拼成一长方形,面积(),周长()。

6.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周长扩大(),面积扩大()。

二、火眼金睛

1.半径是2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3.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4.如果长方形、正方形、圆它们周长相等,那么圆的面积最大。()

三、实践应用

1.在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圆内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占圆面积的几分之几? 2.从一张长3厘米、宽2.5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3.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4.在一个半径5米的圆形花坛周围修一条宽2米的走道,走道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一半圆的周长15.42分米,半圆的面积是多少?

6.用18根1米的小棍靠墙围一长方形,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是多少?(画表用列举法)7.用一长20厘米的铁丝正好围一个长方形(长、宽都是整厘米数)计算它的面积。

8.小方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约有2千米。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约70厘米,小方骑这辆自行车,如果轮胎每分种转100周,他从家到学校约需几分种?(得数保留整数)

爱心

用心

5.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教案 篇五

面积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数学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理知识:

1、同学们,前面我们复习了垂线、平行线以及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特征等内容。今天,我们继续进行总复习。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看到这个长方形,你想到了哪些有关长方形的知识?

二、复习知识:

1、由长方形的周长你还能想到什么图形的周长?你是怎么想的?分别是怎么计算的呢?(板书公式)

2、计算周长时,你认为要注意些什么?

3、除了想到周长的计算,你还能想到什么?

4、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由长方形的面积你还能想到什么图形的面积?你是怎么想的?这些图形的面积分别是怎么计算的呢?

5、计算面积时,你认为要注意些什么?这么多的公式怎样记忆比较快?(板书公式)

6、小结:从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每学习一个新的图形计算公式,通常是把它转化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公式进行计算的。(板书:转化)

7、对于这部分内容,还有什么问题?什么地方最难?

三、巩固练习:(课件)

1、判断:

(1)一个长方形长20厘米,宽10厘米,它的周长是30厘米。()

(2)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一个梯形,上底4厘米,下底6厘米,高3厘米,它的面积是15厘米。()

(4)在同一个圆中,半圆的周长比圆周长的一半长。()

(5)一个三角形,底6分米,高5分米,它的面积是30平方分米。()

(6)一个边长5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20平方米。()

(7)一个圆,直径是2厘米,它的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2、抢答题:

(1)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5平方分米,上底与下底的和是5分米,它的高是()分米。

(2)小圆半径2厘米,大圆半径3厘米,小圆周长与大圆周长的比是(),小圆面积与大圆面积的比是()。

(3)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三角形的面积大8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5平方分米,上底和下底的和是5分米,它的高是()分米。

3计算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五、总结,注重体验

六、作业,留有回味。(网上交流)

6.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教案 篇六

“图形的旋转”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中第2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轴对称、平移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不多,但感觉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它又有一定的难度,怎么让学生能按照题目的要求去画出准确的图形,是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教材只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两个旋转的实例——钟表与风车,同时教材又是静止的、平面的。为了克服教材的局限性和单一性,课始,我组织学生欣赏几组经过旋转的情景图,如呈现飞机螺旋桨旋转、摩天轮旋转、开关门窗等动态现象,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旋转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用手势比画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的画面,并说说它们的运动现象,是怎样转动的,让学生真实感知旋转现象,给学生更为直观,更为生动的体验,从而形成表象,让学生了解图形的旋转要具备些什么条件。最后是根据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来画旋转图形展示学生的作品,欣赏日常生活中一些美丽的图案。

整节课学生学得很轻松,学得很快乐,觉得数学还是蛮有趣的。以后备课的时候还是要多想一想,利于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多感受数学的乐趣,轻松学习《图形的变换》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一单元内容,本单元把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的变换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内容,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实现学生

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一、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教材呈现学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等现象。“轴对称图形”中的剪纸,“平移与旋转”中升旗、房子的平移、风车的旋转等等,使学生感受到平移、旋转与轴对称图形变换就在自己身边,图形变换

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二、运用多种感官,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动手操作中,认识平移、对称、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或对称图形。在课中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移一移”“画一画”“做一做”等,这样在“做中学”,不仅使学生加深体验图形变换的特征,提高动手能力,而且为学生独特的创意和丰富的想像提供了平台。

三、通过审美情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课中我让学生欣赏、收集图案,引导学生发现美。让学生尝试设计图案,鼓励学生创造美,展示美,同时使学生体悟到美丽的图案其实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得到。这样可以愉悦学生心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7、五年级数学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中的第一课时。这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比较建简单,是对分数在相同分母的情况下进行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下面是我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计算方法的练习机会,同时帮助小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突

出了以下一些特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运算图式。

新课标所要求:问题来自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也应当由学生自己去探究与体验。因此当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后,老师不是急于授予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引领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主动地操作实践,并进行必要的合作交流,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的本质特征,形成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本课以分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借助画图或折纸,边涂、边想、边算,凭借已有的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在头脑中逐步积累并建立起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表象,在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一种基本的运算图式也得以主动建构,学生体验到了初步的算理。在经历了一番操作和探索之后,学生已能用自己朴素的言语对运算方法加以表述。学生正是借助直观图形来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同时也在探索、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

2、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主动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设计时,要努力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教学活动,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本课在设计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的例题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作为教学题材,从学生熟悉的分吃西瓜的情境出发,让学生从中提炼出与分数有关的数学信息,并且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主动地提出数学问题,明确了本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老师则顺水推舟地引领学生去主动探索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设计,改变了教师出题、学生解题的传统做法,所有的例题和部分练习题都出自于学生之口,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解决自己提出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与成功的乐趣,有效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让学生在恰当的生长点上顺利学习。

7.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教案 篇七

数学科总复习测试卷(空间与图形)

一、填空:(共28分)

1、0.6米=()厘米4.2分米²=()米²

0.25升=()毫升2.75m³=()dm³

2、钟面上3点半时,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角。

3、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5平方分米,三

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4、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9.4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厘米。

5、在一个直径8米的圆形花坛周围修一条宽2米的走道,走道的面积是()平方米。

6、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底角是54º,它的顶角是()度。

7、把一个长、宽分别是15厘米和10厘米的长方形,拉成一个一条高为12厘米的平行

四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将一根长2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4段,表面积增加60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9、用8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是()厘米²,最大是()厘米²。

1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0.8立方分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12、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2.56厘米,宽是3厘米,这

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6分)

1、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2、大于90º的而小于180º的角是平角。„„„„„„„„„„„„„„„()

3、周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圆的面积最大。„„„„()

4、用一个4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2º的角,看到的是48º的角。„„„„„„()

5、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三、选择:(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下列图形对称轴条数最多是的()。

①长方形② 正方形③等边三角形④圆环

2、下图能拼成正方体的是()。

②③④

3、下面哪组中的三条线段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①5厘米、6厘米、7厘米②

5厘米、5厘米、10厘米

③3厘米、6厘米、4厘米④4厘米、6

厘米、4厘米

四、操作题。(15分)

2、下列几何体共有()个小正方体。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4分)

五、已知△ABC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5分)

六、看图填空。(10分)

下面是某城市新建地铁3号线的行驶线路图。

。(1)地铁3号线由市医院向北偏()()的方向行()千米到达中心广场。

(2)由中心广场向南偏()()的方向行()千米到达少年宫。

(3)市立小学在体育馆()偏()()的方向()千米处。

七、解决问题。(30分)

1、一个梯形的面积是56平方厘米,它的下底是18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上底是多少厘米?

2、薯片盒规格如图。要包装50个这样的盒子的侧面,至少共需多少平方分米的广告纸?

3、一圆锥形小麦堆的底面周长为12.56米,高1.5米。如果每立方米

小麦约重700千克,这堆小麦约重多少千克?

4、一种液体饮料采用长方体塑封纸盒密封包装。从外面量盒子长6厘米,宽4厘米,高10厘米。盒面注明“净含量:250毫升”。请分析该项说明是否存在虚假。

5、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使它的长是6厘米,宽与高之比是

2:1,要在这个框架的外面糊一层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

8.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教案 篇八

教科书第96~97。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小学阶段所学的各种图形的特点关系以及部分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比较、辨析、认识图形的联系与区别、形成比较清晰的知识网络。

促进学生对空间图形与图形知识的理解,能借助形体的直观性在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养成良好学生习惯,提高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复习,形成比较清晰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谈话导入,自主复习

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平面图形,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我们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在画的过程中想一想各种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比如:画直线的时候,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面。其他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看学生画图的情况。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加深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先在小组之内依次解决例1提出的几个问题,然后集体交流。

(一)直线、射线和线段

教师:“根据我们画的图形,想一想,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直线、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的;不同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二)角

1、角的概念。

师:请同学们看着自己画的角,谁来说一下你画了一个什么样的角。一共画出几种角。请把不同的角画在黑板上。

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汇报:“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角是什么样的图形?”“角的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角的大小与所画角的长短有没有关系?”“角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计量角的大小单位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

2、角的分类。

师:“我们可以把小于180度的角分成哪几类?每一类的名称是什么?“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小黑板。

提问:“小黑板上画的每一个图形是哪一种角,它的度数在什么范围内?”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一下,集体订正。

3、画角和量角。

师:“我们还学过画角和量角,同学们还记得是怎样做的吗?”让学生自己任意画一个角。量一量自己画的角的度数是多少。

(三)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特点

仍然采用先画再小组交流后汇报的学习方法。

说一说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图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形名部分的名称。

师: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一特性?让学生举例说一说。

师:在三角形中一个顶点的对边是哪一条边?看一看自己画的三角形,指一下每个顶点的对边。

每个学生自己指,同桌的同学相互检查指得对不对。

师:想一想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怎样画一个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分类。

师:同学们刚才画了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每类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我们学过什么特殊的三角形?

(四)四边形

师: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自己画一个四边形。学生独立画,教师巡视,看学生画了几种四边形。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各画的是什么四边形的是什么四边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形成教科书96页的图例。

指名说每个图形的特点。如平行四边形:“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平行四边形的底指的是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指的是什么?”“怎样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让学生自己画一画。其他图形可以仿照上面的提问进行。还要引导学生说一说图形间的关系:“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教师可以用准备好的活动的平行四边形进行演示。“正方形与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五)“刚才我们复习的图形是由直线的围成的。我们还学过了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同学们能想出是什么图形吗?”(圆)“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让学生用圆规自己画一个圆。画完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画的。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师:我们在学习圆时,学了与圆有关的哪些概念?(圆心、半径和直径)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用什么字母表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标出圆心、画出半径和直径,写上相应的字母。

师:同一个圆内的所有半径的长度怎样?直径呢?(长度相等)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师:想一想,要画一个指定的圆,应该怎样画?

先让学生想一想,然后让学生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教师巡视,看学生画圆的方法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还可以问:“通过画圆你们发现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半径的长短有关)

师:在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有多少条直径?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不是都是直径?为什么?

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道理,注意提问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图形的测量(例2)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引导学生回忆思考回答这些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面积的计算公式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的。正方形可以看作是长和宽相等的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可能通过割补、平稳转化成长方形。

三角形和梯形有多种方式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求出面积。

课堂练习

练习十九第1~4题。

作业

练习十九第2~10题

图形与变换

教学目标:

1、比较系统地帮助学生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图形的放大和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2、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进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图形变换的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加深学生对图形变换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

回顾图形变换的有关知识

师: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图形变换的内容,请大家看三名同学剪的图案、及设计的图案与花边,它们各用了哪些图形的变换方法?

学生观察、讨论、汇报。

教师指出:图形的变换可以用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缩放等到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来复习这些知识

(一)复习轴对称图形

师: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让学生自己设计出轴对称图形。可以画可以用纸折等。

完成练习104第1、2题。

(二)复习旋转

师:生活中,你看见哪些旋转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

师用时钟演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让学生说出旋转多少度?

师:我们说一个图形旋转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后再交流,使学生弄清两种旋转的含义,明确要表述清楚图形的旋转,一定要说清围绕哪个点旋转,向什么方向旋转,旋转了多少度?

完成书上第三题。

你能画出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学生画完后互相检查。

(三)复习图形的平移

师:生活中有哪些平移的现象?让学生看上做一做题,说出从A-B-C-D是如何变化过来的?引导学生说出平移时要注意说清平移的方向,以及平移的距离。

(四)复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师: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现原来图形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完成105页第六题。

(五)设计图案

9.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教案 篇九

教学,我主要通过列表总结,总结。在老师和学生一起来总结圆周,面积的矩形,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剩余部分的填充,然后返回到交换。......图形和测量是一个审查类,在本课中,教科书对所有图形图形和三维图形的圆周,面积,体积,体积进行了总结,总结,总结,从而建立知识之间的固有关系。教学,我主要通过列表总结,总结。在老师和学生一起来总结圆周,面积的矩形,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剩余部分的填充,然后返回到交换。从交流情况来看,学生对圆柱面面积不够,需要加强指导。

在实践的角度来看,很多学生知道公式,而且还应用公式来解决问题,但往往数量错了。因此,在接下来的评论中,应该更多地对一些计算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被认为是快速和正确的。另外,学生理解标题的缺乏理解,标题要求计算面积,很多学生会寻求表面积,因此,如何让学生理解正确的意思,也在我的后教学值得思考的问题。

10.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教案 篇十

教材分析

本节课知识是把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内容,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认识、探索图形与几何。教材让学生观察三角尺旋转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对旋转的理性认识,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旋转现象的基础上,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以后的图形,从而加深学生对旋转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简单的旋转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学生能观察三角尺的旋转过程,明确旋转的含义,感知图形旋转的特征,再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图形。

教学目标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

难点:理解图形旋转的特征。

方法指导

看——想——说——做(画)

预设流程

具体内容

激趣导入

(约3分钟)

.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一。

曹xx《图形的旋转运动》教学设计

如果现在让你来玩,你准备怎么操作?

2.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二。

曹xx《图形的旋转运动》教学设计

这次又怎么操作呢?

3.引入课题。

自主学习

(约7分钟)

.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照样子转一转。

曹xx《图形的旋转运动》教学设计

(2)三角尺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你有什么发现?

2.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曹xx《图形的旋转运动》教学设计

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小组交流。

(1)三角尺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你有什么发现?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全班交流。

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精讲点拨

(约8分钟)

.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2.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同的度数。

3.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1)确定旋转图形的关键点;

(2)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由关键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确定对应点;

(4)顺次连接上述各对应点。

测评总结(约12分钟)

.达标练习。

(1)如图,指针从A开始,顺时针旋转了90°到()点,逆时针旋转了90°到()点;要从A旋转到c,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

曹xx《图形的旋转运动》教学设计

(2)观察图形,填写空格。

曹xx《图形的旋转运动》教学设计

①号图形是绕A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②号图形是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③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90°;

④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2.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3.作业布置。

练习二十一第4、5题。

板书设计

图形旋转

(二)曹xx《图形的旋转运动》教学设计

上一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论文下一篇:开好组织生活会党支部书记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