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教学计划

2024-09-20

环境心理学教学计划(共8篇)

1.环境心理学教学计划 篇一

湖南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会心理部

二○一四年上半年工作计划

生活忙碌但不乏乐趣,学习繁重但不失信心,我们会奋力向前,在生活与学习继续努力!以下是我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心理部在2014年上半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常规工作

(一)抓好部门考核工作,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认真高效地完成我部门的各项工作。

(二)准时参加各种会议,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准时正确的传达会议精神。

(三)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积极与老师联系交流,以便做好预警工作。

(四)配合校、院做好心理预警工作,保证全校师生均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学习与工作!

(五)积极与心协交流,完善心协及心理部资料,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部工作。

(六)及时通知同学参加心协的各项活动,并按时收缴心情故事稿件,通知学生到会观看心理剧场!

二、活动方面

(一)在3月份上旬及中旬将以构建和谐小家园为目的筹备“最美家园照”征集活动,并以年级为小组评选出“优秀小家园”!

(二)在3月份下旬则以寝室为单位完成系统问卷调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动态,意在创建和谐校园!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在健康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并且

使大一和大四从身体和心理上适应环境的改变,以更加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向未来、走进社会!

(三)四月份筹备交流会活动,为大一同学解决环境改变带来的各类不适应,同时也为所有在校大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各种压力,以培养一个健康的心态,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并准备好各项资料,以筹备五月心晴活动。

(四)五月份积极交流,认真组织活动月的各项活动,为同学们营造一个愉快阳光的五月!我院将积极配合各二级学院开展的各项活动,尽全力将第十届“五月心晴”活动办得更完美。

三、工作经验

(一)我部门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方面做得不够,我们需要在更多方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并及时有效地与心理健康协会及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协调工作,向同学们宣传更多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同学们更深的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心理上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为我院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二)总结去年的五月心情和我部门举办的活动,发现我们在工作中还有很多的不足,如:彼此配合不够默契,造成人力、时间的浪费,因此我们会虚心学习,争取在来年的活动中做的更加完善!

四、工作设想

(一)总结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心理信息员与辅导老师之间的交流,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进行细致而有效的心理健康动态调查!以备问卷结果确实表达各类同学内心的真实想法!

(二)积极参加心协的交流会,加强与各二级院系沟通,在工作中彼此配合,共同学习,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一份力量!

(三)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我院的心情故事稿件质量,培养更多同学的写作热情,尽可能多的为《心理健康报》提供精彩的美文!

(四)开拓思维,积极构思五月心情新颖活动,为其增添新的活力,并且取往届之精华,去其不足处,以实现为所有学生创造了一个难忘的五月!

(五)我院将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心协组织的各项活动,加强我院学生与各二级学院学生的联系。

无论未来的生活如何苦涩,我们依旧用信念坚守,因为我们青春无悔!无论明天的现实如何残酷,我们依旧用微笑迎接,因为我们心中有爱!让我们以乐观拥抱2014“一世”的到来吧!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会心理部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2.环境心理学教学计划 篇二

一、教学改革的思路

全媒体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对中国广告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世界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 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和运作方式, 同时也对我们的广告传播理论、创新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从web2.0到web3.0, 从三网融合到物联网高速发展, 媒介生态呈现“人人皆是传播者”的新格局, 网络视频等互动传媒提供了让消费者续写创意、体验并参与广告行动的可能, 由此新的消费体验心理、媒介演变规律及新媒体广告技术等都成了崭新的研究课题。[1]

全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 他们从小熟悉电视、电脑、手机、网络;购物“团购”、交友“人人”;习惯随时上网“搜”求答案, 获得的信息既丰富又迅捷……这都要求教师不能再守着几年前的PPT吃老本了, 其思维方式重在整合与创新, 并组织学生有效地交流, 学生希望获得方法去创意和提升自己;广告教学要打破二元对立的单向灌输模式, 在全媒体形势下尊重学生个性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学科, 如何协调好广告心理学的教与学, 切实提升广告心理学教学效果, 探索广告心理学的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与模式等创新尤为必要。[2]首先, 要注重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创新。灵活运用讲授法、发现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其次, 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受制于主观意识和客观条件, 当前广告心理学多为理论课时, 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广告实战问题的能力。再次, 通过实际的案例教学, 让学生能够利用全媒体的环境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 在角色扮演中更加真实的了解消费者心理以及商家心理, 了解广告行业中的心理学理论。最后, 建设师生良性的“生态学习圈”。通过全媒体的互动影响, 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被无形中淡化, 从而加强了师生对知识和思想的碰撞, 对广告心理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在广告心理学的全媒体教学改革中, 一方面要增加实践教学课时, 保证广告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保质保量完成;另一方面丰富实践教学方法与途径, 提升广告心理学实践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广告实践中, 理解和运用广告心理学。最后, 注重课堂教学的延展性。

除此之外, 构建广告心理学的全媒体改革方案一定要以建立学生实践教学, 自主管理为中心, 以夯实基础、培养动手能力与研究能力为目的, 帮助学生完成从被动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通过全媒体的沟通互动, 让学生参与管理、参与学习, 参与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 从而发掘出学生的各项潜能。通过不断引入新思路, 新技术, 进一步强化学生在实验实践、媒体融合、实验室管理方面的意识, 合理有效地使用现有教学设备, 优化设备资源配置, 从而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根据该课程的基本教改思路,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两步走的方式体现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和增强教学效果。即在课堂教学中把现实的、成功的、甚至是虚拟的个案引入教学环节中, 形象生动地表现教学内容, 阐述专业理论, 营造出一个与社会实践、行业市场紧密相连的教学环境, 提高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效能,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外实践中, 结合实训基地, 邀请广告业一线的专业人士定期定时为学生作讲座、点评学生作品, 让学生参与广告公司的具体项目和社会相关专业比赛当中, 通过学生参加广告创意比赛的作品情况和学生承做广告公司的项目或案子的结果, 来检验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程度, 依据反馈信息来调整教学方法。这两阶段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手段来加强教学与社会需求的结合, 体现为一种循环式教学模式, 即理论——实践——市场需求——理论, 比较鲜明地突出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侧重。具体可以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实验改革:

首先, 全媒体环境下广告心理学授课模式的革新。建立师生之间的“生态学习圈”, 课堂授课模式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理论, 众多学生在课堂上沉默不语。在全媒体环境下的广告心理课堂上, 老师可以根据课程安排在课堂上提出关键议题, 让学生建立讨论组, 老师走到学生中间, 共同用电子设备搜索相关资料, 进行头脑风暴, 探讨解决方案。并针对每个小组的解决方案将理论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分享到自媒体平台上。这样的生态循环学习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了全新的学习模式, 在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同时分析归纳出知识点并传递、分享给小组成员, 刺激学习热情, 提高学习质量。

其次, 全媒体环境下师生沟通互动方式的改革。全媒体集群中数字媒介的应用, 使界面传播成为新的传播形态。有学者指出:互动界面这一技术上的变革, 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建立新型的传授关系提供了保证。[3]它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进步, 同时带来的是信息传播领域最为关注的传授关系的改善。

再次, 全媒体环境下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方式的个性化发展。以往学习广告心理学的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就是去广告公司任职锻炼, 通过与消费者沟通了解市场相关动向。通过全媒体的技术应用手段, 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角色扮演, 让学生不用走出校园, 通过建立网上模拟购物平台, 完成与“消费者”的线上沟通, 从而了解消费者心理并总结经验, 分析结果, 分享收获。因为学生本身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消费者, 在这种角色扮演中能够很好地增强换位思考的能力, 从而提高对广告心理学知识点的认识和掌握。

最后, 全媒体环境下教师检验理论知识的。新媒介的传播模式已经颠覆了传统教学的基本规则, 理论知识的更新速度几乎可以突破时空限制, 实现课堂授课和线下检验的即时、同步传播。通过运用媒体和新技术, 学生不再翻阅厚厚的书本以获取知识;网络博客打破了媒介的身份界限;教师也不再像传统授课模式下那样循规蹈矩的留作业去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议题, 并要求学生进行跟帖或者评论, 以此方式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以及掌握的程度。[4]总之, 全媒体改变了传统授课模式的基本要素, 实现了知识的全时空传播, 同时实现了知识的全时空检测。

以课堂为轴心的广告心理学全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一方面, 从课堂教学阶段来说。广告心理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技能, 但是可以通过设计符合课程特点的实践环节锻炼学生的创新技能和评价他们掌握创新技能的水平, 进而训练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广告心理学课程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特点, 通过安排实地调研、广告大赛赛前研讨等实践环节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努力研究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把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课教学融合、同时安排、互动设计作业、同时检查, 理论课与实践课并举, 共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水平。例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访大型商场了解商品销售、广告宣传与促销情况, 深入体会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 并可针对广告与促销事件进行评析;也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内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 了解大学生群体对广告的关注、记忆及广告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利用广告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调查结果, 深入领会课程的理论知识。

另外, 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采用全媒体案例教学,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教学进度, 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使案例教学的教学效能达到最大。

另一方面, 从课外实训阶段来说。通过社会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恰当运用, 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能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质疑, 不断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 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与消费者的沟通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 成立学生实践活动组织, 搭建全媒体实践平台。成立大学学生微博 (微信) 协会等学生实践组织, 搭建全媒体实践平台。依托实验教学中心平台, 利用学生课余时间, 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联系实训基地, 将广告公司的项目或案子拿来让学生分组或独立去承做,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网上自主承揽广告公司的相关业务 (如威客网——猪八戒等如图1) , 期末考核时占成绩的主要比重。评定方法是按被公司采纳或认可的等级给出成绩, 如完全被实际运用则计为最高等级。

第二,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的相关经营策划类比赛。评定方法视其得奖的等级、未得奖的情况给出成绩。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启发引导,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发现问题, 抓住实质, 从不同的视角, 探求多种求解的方法, 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三, 通过最终课程考核来检验循环式教学模式的效果。根据学生在实训基地完成的作品、承做广告公司的项目或案子的结果或参加比赛的作品情况, 检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程度, 再根据所反馈的信息来改进课堂教学的不足, 同时了解到当前市场需求状况, 改进和调整的教学环节。

三、教学改革的预期成效

发展广告心理学全媒体创新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互动分享的能力。通过全媒体的互动方式进行教学改革, 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发挥创造力的主观能动性, 主动学习并把心理学相关理论迁移到实际操作中去, 从实践中获得真知的同时, 再通过自媒体等方式把自我感悟在组群中进行探讨、分享从而进一步的巩固知识、延伸理论, 达到高效学习的目标, 并在这个自主——互动分享的全媒体循环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知识体量的量变到质变的变化, 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 充分发挥学生探索学科内在联系的主观能动性。全媒体时代, 信息过剩, 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 原创新闻等信息资源的价值愈加凸显。传统媒体是提供原创内容的重要机构, 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虽然有浩如烟海的碎片化的信息资源, 但仍缺乏原创信息。因此, 培养学生对知识、对作品的原创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按照皮亚杰的“图式”理论, 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 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 而是要建构新的认知图式。[5]全媒体课程设置、教学设计、课堂讨论、作业布置等环节, 能够有效引领学生更新知识体系和认知图式, 强化学生学习广告心理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为老师在全媒体的环境下, 可以通过社交自媒体以及大众媒体向学生传播正能量, 激发学生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不拘于课堂学习, 鼓励学生质疑现有知识存量, 勇于向教师挑战, 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 通过讨论和竞争激发学生的斗志, 让学生在竞争中壮大自己, 同时教师要能够大胆的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 让学生明白自主合作学习要团结协作, 攻坚克难, 目标明确, 思路清晰, 组织严密。

第三, 全面同步师生对信息的理解和把控, 更高效的统筹教学重点、难点。全媒体环境下师生可以借助各种移动应用设备, 传递对课程重点以及难点的思路和理解。全媒体的互动性让师生的沟通更加同步, 答疑解惑不再需要面对面的对峙, 而是可以通过讨论组中和互动平台中的“匿名”角色扮演, 让大家畅所欲言。这样更有助于老师把控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同时也有利于师生同步延展理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另外, 还可以通过积极的线上交流和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程度, 让广告心理学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加高效、有趣。

当然, 全媒体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必然有其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全媒体涵盖了更多的信息, 教师把控教学过程的难度增加。不少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使课堂容量增大, 教学进程明显加快。学生应接不暇, 疲于应付。有可能会造成老师和学生都过分依赖媒体信息而忽视理论修养, 从而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想象、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造成对思维能力的限制。

其次, 全媒体教学改革对学生的电子设备的要求或造成攀比心理。提高学生对全媒体的认识和掌握的前提就是学生必须要先拥有相关的媒体设备, 这就要求学生需要购买一定的电子设备, 而不同品牌的电子移动设备在功能、外观以及品牌价值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由于大学时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逐渐趋于成熟的阶段, 自尊心和嫉妒心都比较强, 全媒体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可能造成学生之间对媒体设备进行攀比。那么, 可以从两个方向来解决此类问题:一是加强思想引导, 提高思想认识。二是弱化较为先进设备的特殊功能, 强化设备基础功能。

最后, 全媒体课堂改革有可能造成学生对广告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忽视。紧跟媒体的步伐, 灵活设置课程, 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接受这种教学方式的学生会得到较多的实践机会, 动手能力比较强, 也能够很快适应媒体的节奏和工作需求。但是, 这种模式会导致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不完整, 理论基础会比较薄弱, 专业素养也不强。

摘要: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依托全媒体时代的媒体特征, 研究广告心理学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利用学生对媒体的依赖心理, 研究全媒体时代下广告心理学课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革新, 从而培养学生在通过媒体互动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对广告学的认识。本文主要从广告心理学在全媒体环境下的教改思路、教改措施以及教改预期效果三个方面来完成对课题的研究。

关键词:全媒体,广告心理,教学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彭兰.如何从全媒体化走向媒介融合[J].新闻与写作, 2009 (7) .

[2]徐莉莉.论广告心理学课程中教学思维的革新[J].商场现代化, 2010 (5) .

[3]范文婷, 熊晓英.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 探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新闻世界, 2012 (1) .

[4]舒咏平.新媒体广告趋势下的广告教育革新[J].广告大观 (理论版) , 2008 (4) .

3.教学心理环境内涵的反思与重构 篇三

创设符合教学活动需要的环境,包括教学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既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教学心理环境的内涵应在心理环境内涵的框架内进行界定。同时它又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重新认识教学心理环境的内涵,对教学心理环境的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心理环境的内涵

1心理环境的内涵

广义的心理环境是指某一时刻与个体有关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而关于这种心理上的环境因素所包括的内容,心理学各个学派所持的观点不尽相同。行为主义者认为这种心理上的环境因素基本上是物理的、客观的;格式塔学派认为它主要包括意象、想象和记忆方面的因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它包括潜意识元素和动机等。

心理环境还被称为“准环境”或“准事实”。它指对人的心理或行为产生实际影响的环境。也就是人脑中由个体及环境两方面因素构成的整体情境,它区别于纯自然、纯社会、纯概念的事实,而是指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反映可能产生实在影响的那些事实。它可以分为“准物理事实”、“准社会事实”和“准概念事实”三类。

教学心理环境是心理环境的属概念,它具有心理环境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同时,由于这种心理环境的产生、作用、发展都是在教学领域内发生的,所以它必定又异于一般的心理环境,同时也异于社会心理环境、家庭心理环境等特殊心理环境,具有独特性。

2教学环境的内涵

教学环境是指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包括有组织的和自发的影响两种。有组织的影响是一种外在的、直接的作用;而自发的影响是一种潜隐的、间接的作用。影响教学活动的外部条件从层次上可以划分为班级的、校内的和校外的三个层次;从类型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的、社会的和心理的三个方面。这种不同层次的影响综合作用于教学活动,影响教学进程。

在《国际教学与师范教育百科全书》中,把教学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类。由此可知,教学心理环境是教学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教学环境的某些特点和功能,并对教学活动产生一种自发的影响。这种影响对教学活动产生一种潜隐的、间接的作用,促进或者阻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教学心理环境的内涵

其一,教学心理环境是心理环境的属概念、下位概念,因此,教学心理环境的内涵必须在心理环境内涵的框架内进行界定;其二,教学心理环境是教学环境的一部分,它具有教学环境所具有的某些特殊功能与作用,以区别于教学环境中的其他组成部分,突显其特殊性。

关于教学心理环境的概念,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有学者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手段等因素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他们之间既有物质的联系,又有心理的相互作用,这种心理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一定的教学心理环境。”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关于教学心理环境的界定并未突显教学心理环境作为一种在教学活动中真实存在的、可以感受到的心理环境的特殊性。更进一步说,它并没有很好地将教学心理环境这一现象的本质属性提取出来,从而区别于其他现象,而仅仅说明了教学心理环境是如何产生的。笔者认为,教学心理环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由教师、学生和教学中介的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对教学活动的展开具有实际影响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这种心理上的环境因素是无形的、潜在的.但是它对教学活动的影响作用却是实际的,它主要包括学校环境下的人际关系、课堂气氛、集体气氛等。

二、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

明确了教学心理环境的内涵之后,再来探讨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以此为突破点,针对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创设和优化教学的心理环境。

首先必须承认,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索是极其复杂的,并且是很难量化和穷尽的。我们只能尽量指出一些主要的影响教学的心理上的环境因素,也就是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同时还需要明确的是。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教学心理环境的结构,需要加以区别。前者主要是指组成教学心理环境的内容,而后者主要指产生此内容的形式。教学心理环境的产生主要是教师、学生、教学中介的相互作用。所以教学心理环境的结构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学中介。当然,也有人将其作了更细致的划分,认为它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评价管理体系等。

笔者认为,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1学校环境下的人际关系

其一是师生关系。主要是指师生间的心理关系。这种心理关系建立在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之上。教师和学生相互认知然后产生某种情感,积极的或消极的,他们相互吸引、相互排斥,这种情感不断积蓄,达到某种程度即成为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

其二是生生关系。学生之间通过交往,由于共同的兴趣、话题以及活动从而形成某种非正式的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认可或形成的价值观、行为模式、思维习惯、兴趣爱好、情绪、成功或失败的体验等对教学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另外,这种学生交往产生的非正式组织它所导致的第二个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之间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分化,形成诸如人缘型、嫌弃型和孤立型的人物,这种学生对教学心理环境的作用更加直接、明显。

2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形成的一种教学心理环境。它是课堂教学赖以发生、发展的心理条件。课堂教学气氛一般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格的有机统一体;消极课堂气氛常常以学生的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对抗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一种失控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上过度兴奋,各行其是,故意捣乱,教师失去了对课堂的驾驭和控制。”因此,课堂气氛作为一种教学心理环境,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积极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而消极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产生紧张、焦虑甚至敌对情绪。并且,不同类型的课堂气氛还导致不同性质的从众行为,同时提供积极或消极的心理暗示。

3集体气氛

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下开展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来自学校内部,当然这并不排除其他外部因素对教学活动的影响。而学校集体的气氛是学校内部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方面,因为大多数教学活动的开展又是以集体为单位,不同的集体依据各自的规范与作用方式形成不同的集体心理气氛。

有两类集体气氛对教学活动具有明显和直接的影响。

其一是班集体气氛。所谓班集体气氛是指不同班级所具有的不同团体感受特色。而班集体气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班风,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班风作为一种班级成员默认的共同的心理倾向,对班集体成员具有潜在的约束或放纵作用。积极的班风促进教学活动的展开,形成一股“向心力”;消极的班风阻滞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形成一股“离心力”。

4.环境心理学教学计划 篇四

摘要:通过本学期所做得对老年人生活环境的调查,发现现行的住宅体系在设计理念上对老年人的心理以及生理需求考虑不多,住宅设计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住房需求,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的特性,并就此对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建筑心理学 老年人 住宅环境 休闲环境

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就对自然环境进行着选择、适应、调节和改造。当人们处于室内环境的包围之中时,人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等心理要素也同时处在室内环境的影响中。这里所说的室内环境就是指包围在我们周围的所有环境元素,其构成有:空间的大小;空间的围合元素,比如天花、地板、墙壁等;设备家居元素,比如家具、灯具、五金、装饰物等;空间气氛元素,比如灯光、色彩、温度等。这些给人以各种综合形象和生理刺激,同时这些刺激又在大脑中由感觉转化为感情,从而产生心理和精神上的作用。所以设计老人住房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设计老人住房时,从目的性、方案及实际设施上要考虑到他们的起居、日常事务、个人爱好习惯、社会接触及文娱体育活动等方面,以体现他们早先生活方式的连续性,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其独立生活能力。从生理学角度研究发现,人进入老年后,身体机能退化,功能降低。这些都决定了老人身体较虚弱,行动迟缓,体力下降,这就要求老年人的住宅设计应从方便角度出发,室内空间简单,使老人平时的生活自理和日常活动的困难最少而且省力,应使防火设计能保证最大安全。老人一般都喜欢宁静,怕吵,尤其是儿童的吵闹,因此外界的环境及室内的环境也应高度宁静。而从建筑心理学出发,老人一般都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消极心理,因此建筑室内布置应宽敞明亮、居住舒适,建筑造型应富有生活气息,宅空间环境以舒适方便、温馨恬静为前提,材料选择以质地平和、简洁、淡雅的自然材料为主。因此,在老年人居住宅的规划与设计上,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充分考虑:

从空间来说在出人口及室内的交通路线上宜避免任何障碍物或阶差、装置上来说要在在老年人常走动的路线上加装安全扶手,必要的地方如卫生间的合适高度和地方设置扶手、并进行地面防滑处理、要有与外界的紧急联络设备和安全的电热源设备多一分安全设备,少一分意外损伤。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大多数老年人常年形成的居住习惯,提供传统形式的室内空间。家具宜采用木制的给老人亲切感,尽量不要用钢材与玻璃制品(容易使了老人感到孤独冷清),尽量少用现代建筑生硬的直线与与角,多用曲线,同时室内装修材料肌理及色彩宜单纯、素雅,不要求太多的肌理变化,使老人能静心地休息。灯光照明上室内房间、楼梯、出人口照明需充足,避免灯光强烈刺眼的光线、反光、阴影。为避免老人在黑暗中行动不便,走道及房间照明需一致,卧室、走道、厕所宜装夜灯,对老人夜间上厕所帮助大。使用发亮的开关板,便于黑暗中找寻开关位置。

老年人的户外环境设计。在老年社区,首先考虑到要弥补老年人减退和丧失的机能,住宅区的道路系统、交通组织应以保护老龄人的行动为基础。社区内应采用人车分流或部分分流的道路交通结构,增加社区感和安全感。合理安排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服务项目,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棋牌中心等;也适当布置绿化、喷泉、亭子、长廊等建筑小品。在庭院或绿地的局部设立自然的屏障或遮挡视线的树木,配以桌椅、灯具等,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具有私密、隐蔽、安全特征的用来休息、交谈的安静场所。在具体设计中,要考虑室外环境的开阔平坦。无障碍物的绿地则为老人或残疾人行进、散步、晨练提供了场所。其次是室外环境的卫生性。小区应有良好的通风、日照条件,防止噪声和空气污染,给老年人一个卫生、健康的生活环境。

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在规划设计上提供恰当的生活条件,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种种特殊需要,以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在社区中扩展智能环境,达到及时、有效为社区中老年人服务的目的。例如住宅区的管理中心应能及时对诸如有害气体的泄漏、火灾、医疗救护、意外事故、求助等主动提供紧急帮助。此外,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设施的位置和环境也必须结合社区规划,否则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环境心理学角度探索老年人休闲环境设计

坐息空间。涉及到环境心理学中的领域性问题,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比如当人们处于其个人熟悉或不熟悉的环境中时,个人的空间距离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中,当人们感到其个人领域空间受到严重的侵犯时,人们往往通过向窗外看以避免目光的接触来维持心理上的个人领域空间。

调查中老年人大都有很强的领域性。老年人休闲活动大多数时候是休息、晒太阳、观赏。因此,休闲环境中应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坐息空间。并且合理安排这些空间之间的距离和地方,这些坐息空间可以设在大树下、公共建筑的廊檐下等,或邻近儿童活动场地,以便老人们照看孙辈玩耍,同时要有良好的通风和充足的阳光。坐息空间内的座椅也可以采用灵活的形式,一边老人自己把握与他人的距离。坐息空间中还可以专门设置一些比较私密的空间,避开主要人流聚集的地方,并有树木、花草等遮掩视线,以方便不喜热闹的老人静坐。

虽然调查中只有极少数的老人经常进行健身运动,但是健身场所和设备还是有必要设置的。健身活动场地和设备种类的考虑不仅要为体弱的老人们提供方便和安全,还应使活动项目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如条件许可,可开避适宜老年人身体条件和爱好的门球场地(草坪),亦可作为晨练时提供打太极拳、老年人体操或舞剑等活动使用的开阔场地。考虑到老年人易疲劳的生理状况,在活动场地中为老人提供休憩、交谈、观看的场所和设施。

调查发现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生活中常伴有孤独感始,因而渴望与人交流并且得到理解,这也是老年人进行休闲活动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他们希望通过与朋友或有相似经历的老人见面或交谈获得一种参与感,能使自己感到并没有被社会遗弃。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坐在一旁观看别人的活动也是一种参与的方式。因而,在休闲环境中提供适当的交往性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可以设置两种交往空间:小规模交往空间,即只有两三个少数老年人交流的空间,这种空间大多只要求提供桌椅或者一个可以遮阴遮雨的亭子,供老年人闲聊、下棋等活动;还有就是群体交往空间,老年人有在聚集一起进行跳舞、打拳、跳健身操、吹拉弹唱等群体娱乐健身活动的要求。在设计时应提供必须的交往空间,可以是小型广场或是凉亭等空间

调查中老人普遍对现在的绿化都比较满意,但是有些绿化设置不合理也让老人们反感。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生机勃勃的花卉和植物可以消除老年人消极的情绪,使老人体会到生命的乐趣。在老年人休闲环境的绿化设计时,应尽可能平坦,避免种植带刺及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以免造成老年人行走的障碍。宜选用一些易管、易长、少虫害、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的具有特色的优良树种。在植物季节景观的配置上,选用花色鲜艳,季节明显的花、灌木和色叶树木,让老年人在视觉上、心理上感受到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在植物的配置上处理好乔、灌、草、花与场内建筑的相互衬托关系,创造层次丰富的自然景观,给老年人创造一种神清气爽、修心养性的良好绿化环境。

结束语

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的严峻现实,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龄住宅政策,要让住宅环境去适应老人,而不是让老人去适应住宅。

5.大纲-环境心理学 篇五

环境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前言

《环境心理学》共计24学时,均为理论课程。环境心理学课程是本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本课程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环境心理学基本知识,对环境是否适合人的行为有一定的辨识和判断力;使学生掌握共性,能够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加以融汇,使设计课程与环境相结合,创造出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宗旨,具有良好环境属性的设计作品。

本课程理论24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目的:使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要求: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1、介绍与环境心理学基本理论有关的普通心理学知识

第二章 介绍三种环境知觉的理论

目的要求

目的:了解三种环境直觉基本理论。要求:掌握三种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

1、格式塔知觉理论

2、生态知觉理论

6.环境心理学复习大纲 篇六

感觉、认知地图、个人空间、知觉定势、注意(及注意的广度)、内部密度与外部密度、公共意象图、唤醒、应激、心理对抗、习得性失助感、人格、领域性、人际距离

简述环境心理学的特点?

感觉的特点;知觉的特点

简述认知地图的五种关键维度

简述认知地图的功能

应激状态下三个阶段的生理反应特点

应激物的种类和特点

影响噪声评价的因素

简述噪音对社会行为表现的影响、什么是拥挤?拥挤对个体行为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简述建筑设计中减少拥挤感的措施、简述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及简要内容

什么是博物馆疲劳?试举例说明在设计中怎样避免?、简述拥挤和密度的区别

7.学校教学集体动势心理环境的建构 篇七

筅河南周口师范学院郭明

集体动势, 即指集体成员共同活动的心理趋势。也就是通过集体舆论导向、集体凝聚力、集体规范、集体心理气氛等集体动势, 开拓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支持源”, 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支持, 从而形成一种催人行动的心理压力, 构成人们积极工作或健康学习的心理环境。

当今的课程改革以“人文化”、“分化”为原则, 强调学生个人对课程的选择权, 这是冲破传统课程束缚的一种进步的表现。但是, 如果把课程“人文化”到允许教师自由发挥和多角度地任意讲解, “分化”到小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 都是不可取的。因此, 学校教学中建构必要的良好集体动势, 既是分化———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体现, 也是为学生认知整合特点和教学规律所必然。

一、了解学校教学环境中集体动势形成的心理动因

学校教学环境中, 集体动势的形成是由多种心理因素和课程特点为基础的,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交往需要。

交往需要是人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力之源。同理, 中小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成长, 其独立性和“成人感”也在逐渐增强。他们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 开始产生了强烈的交往需要。随着这种社会情感的发展, 他们既封闭而又渴望友谊, 因此, 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交往便在他们生活和学习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

2. 求同心理 (同龄交往) 。

这是学生社会交往的突出形式。由于中小学生与同龄人之间在学习、生活环境和地位等诸多方面的相对平等关系, 因而, 他们有共同的或相近的语言、兴趣和价值观等。同时, 他们又可以从与同龄人的互动中发现自己, 了解自己, 进而完善自己。

3. 求异心理 (异性吸引) 。

处在儿童向青年过渡的中小学生, 由于性生理发育逐渐成熟, 第二性征出现, 而带来一些心理变化。如女孩子喜欢打扮自己, 男孩子喜欢在异性面前显示自己的学识、体力或能力等。这种强烈的互动因素能产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行为。

4. 互补心理 (需求相辅) 。

它反映出非正式群体形成的特点, 包括体力互补、个性互补、知识互补、优差互补等。如一些体弱力薄的学生, 为了免受别人欺辱, 以防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遇, 为增强安全感或学习帮助而寻求保护和交往。这种愿望往往从体力或学力优势同学那里得到满足。所以, 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交往中往往表现出无原则的服从, 任对方支使与调遣, 致使双方都感到“需求相辅”。

5. 自主心理 (自我实现) 。

课程教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接纳外界信息和影响 (教学计划、目标要求等) , 通过内外部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而达成内部结构重组的自组织过程。自主心理的动因是通过激发来实现的。激发则是尊重与信任学习自主性的目标和结果。通过尊重和信任, 激发出学生认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达成目标的潜能。由此可见, 教学目标既是自主心理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和诱因, 又是教学集体动势形成的根本动因。

6. 反抗心理。

这种心理可能构成学校教学过程中良好集体动势形成的障碍, 它大多为师生关系不协调所致。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生活散漫、纪律松懈的学生, 由于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家长的抱怨, 自认为不被别人看得起, 便产生了“破罐子破摔”、不求进取的思想, 故意违反课堂纪律, 有意顶撞老师, 往往在同伴中寻找归宿。有的为了表现自己的“英雄”本色, 常在课堂上搞出一些恶作剧, 以引起群体的注意。如果遇到老师不公正的对待, 或顶撞者属“小团体”中的“首领”人物, 这种反抗心理所造成的“众怒难犯”心理 (从众心理) 就会更为强烈。

以上几种心理因素对学校教学中良好集体动势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若能加以正确的引导, 则会大大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和水平, 产生良好的心理共振效应。

二、学校教学中良好集体动势的构建

1. 同化师生的教学观念, 建构课堂模式化学习。

这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 在学生心目中各自的“榜样模式”, 如集体的教学理念、课程目标, 甚或是某位好教师、好同学、好榜样等, 通过符号化过程, 即将许多学习观、价值观、管理信息和任务目标等, 通过言语或形象化符号加以沟通, 使学生对其行为自我控制, 以达到有关课程行为规范的自我功效实现的任务要求。

课堂教学中构建良好集体动势的机制, 最终目的是使学科课堂教学由过去的注重学生文化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 向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探究能力及正确的学习方法转变, 促进学生学会积极主动的学习, 使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较好地得以落实, 促进课堂教学向“自主、高效”迈进, 使课堂教学为提高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服务。国内创造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教学模式, 如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八小学各学科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其具体做法是:组织学生围绕“课前自学———展示交流———合作研讨———巩固运用———拓展延伸”的生活———学校———生活循环的教学模式,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实践, 已构建出集体动势教育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元心理课堂教学机制和模式。

2. 结合“心理动力场”理论, 利用“班级心理剧”矫正行为。

群体动力是指群体中各种因素“力”相互作用, 对于群体成员在资源利用、任务实施和关系维护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力。著名心理学家勒温的动力理论称为“场”理论, 认为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依赖于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Homans的群体动力模型阐明了群体“组织要求行为”、“群体形成行为”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群体通过“活动”言语或非言语的行动、“互动”、“情感”三种成分, 形成新的任务行为。如果我们把教学群体看成一个开放的资源转换系统的话, 那么,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应用国外毛利诺的“班级心理剧”形式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践模式。班级心理剧即一种使场面重现, 即兴地边演出分配的任务, 边进行思考的方法。它可以使要解决问题的个人通过扮演剧中的角色行为或集体舆论的切身感受中, 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放出来, 以开阔对别人的视点, 继而抓住集体内共同的观点, 向改善的方面引发思考, 体验情感, 产生共鸣, 实现行为目标的转化。

3. 精心整合认知观念, 利用情感驱动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由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当前心理状态等不同, 致使班级课堂教学的对象其人生观、价值取向及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存在是千差万别的。集体动势的目标是使各种认知观念的有机整合, 而不是压抑。经验证明, 学习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认知障碍所致, 其中态度是个关键性因素。因此, 架起信任的桥梁, 利用情感驱动来改变差生的态度是后进生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4. 设置有形的计划, 建立课程目标导向。

所谓目标, 即一种心理期望, 它是人的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目标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非量化的形象语言来表达的目标, 它多用于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号召与贯彻、教学与管理方法的推广与实施等工作中。例如, “深化教育改革, 培养四有人才”等标语口号。这种目标, 总是以一种具体可感的形象或语言形式显现在师生的头脑之中, 它具有导向聚合的功能。这种目标的设置, 往往是通过广泛的宣传鼓动和熏陶, 逐步将社会的要求内化为师生的个体需要, 从而形成集体的目标意识, 聚合成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 来推动和保证教育教学总目标的实现。这类目标大多属于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正像以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为首的委员会于1964年公布的由克拉斯沃尔具体负责制定的对教学促进学生情感目标那样, 就是乐情度、冶情度和融情度。其中乐情度反映教学在促进学生对其本身喜欢方面所能发挥作用的程度, 由低到高可分为:接受 (对所教内容表现出愿意接纳的明显意向) 、反应 (对教学内容表现出一定的主动参与态度) 、兴趣 (对教学内容表现出明显的喜爱) 和热爱 (表现出欲积极追求所教内容的强烈情感) ;冶情度反映教学在促进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方面所能发挥作用的程度, 并可分为:感受 (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出的教材内容中所蕴涵的情感) 、感动 (自己也产生相应的情感) 、感悟 (引起内心深处的心理上的触动) 和感化 (成为某种情感形成的一个生发点, 给以后留下重要影响) ;融情度反映教学在促进师生情感融合方面所能发挥作用的程度, 并可分为:互动 (师生间发生了人际互动) 、互悦 (师生间的人际关系达到积极呼应的互应程度) 、互纳 (师生间的人际关系达到友好互助的程度) 和互爱 (师生间的人际关系达到互敬、亲密无间的程度) 。设置这种目标, 不能分解, 只能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疏到亲逐级递进, 层层“渗透”。

另一种是具体量化的目标, 即在分工专门化的基础上通过周密的决策、计划, 科学地下达目标, 经过检查、控制, 从而分步骤、分阶段实现的目标。如“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等各项任务指标。要科学地设置目标, 首先, 要考虑目标的作用, 特别是设置具体量化的目标时, 不能仅仅把学校或班级中个人工作或学习成绩 (一极目标) 的取得看成是目标的唯一内容, 还应注意到他们工作或学习成绩取得后的社会意义 (二级目标) , 如获得集体的肯定或奖励等激励成分, 以达到集体或个体需要的满足, 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群体自觉期望的工作目标。其次, 设置中介性目标, 目标越远大, 对人行动的动力作用越大;但目标过于远大, 不切实际, 则容易使人懈怠。所以, 最好是在远大目标之下设立具体明确的近期 (中介性) 目标, 正如苏联教育理论家马卡连柯论述的那样:“作为目标提出来的远景, 能吸引集体成员去取得新希望的结果, 唤起他建立未来的愿望, 激起创造欢乐的情绪和前进的意向。”

5. 课堂教学制度化, 强化集体制约机制。

心理学研究指出, 要想使人们改变行为,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出一个鲜明的概念, 诱导其方向, 从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行为动机。制度化是我们做好教学管理的客观保证。这就要求课程教学制度的制订必须依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 切实可行。其次, 课程制度和实施要缜密周严, 以防止负面规范。例如, 学校制定的考规考纪, 虽则严而又严, 而学籍文凭管理不善, 这就会使严格的考试制度流于形式。又如, 有老师不能恪守教研室时间制度, 规定8点开会, 往往9点还到不齐, 即使到会, 也是闲扯一阵, 然后才开会。很显然, 这种情况若照此下去, 学校就会形成对任何工作都打折扣的习惯。因此, 必须敏锐觉察和克服这种集体性心理动向, 严谨执教, 才能形成积极的集体动势。

6. 明确正面规范, 增强责任使命感。

这包括师生的行为道德规范、教学技术规范、课堂语言规范等。学校管理者, 一方面要用多种形式来实施群体规范, 使他们不仅认识到自己是在为群体所有成员的利益学习或工作, 而且自己也可以在学校或班级这一群体中获得满足和发展, 真正体会到“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真谛。另一方面,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 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应给予正确的评价和承认, 并赋予一定的责任, 给他们以丰富知识和发展才能的机会。只有创造一个彼此互动的心理共振环境, 才能产生相得益彰的群体效益。

须知, 在学校或课堂群体活动过程中, 来自参照组其他成员的影响, 往往会造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行为趋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求教师为人师表, 学生要努力学习, 领导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 正是从心理上维护一个积极健康的教学集体形象和自我形象, 改进集体行为规范, 建立教学良好集体动势的有力措施。

7. 创造积极性的群体舆论, 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群体舆论是一种公众的意见与评价, 它反映着全体或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 是形成良好集体动势的制约因素, 能对群体产生所谓“众怒难犯”或“推波助澜”的心理效果。

舆论的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 (1) 舆论是信息通过不同的沟通方式与大多数人的需要、愿望、情绪等相吻合的过程中得到传播、扩散而引起的共振。 (2) 舆论也往往在某些事实真相还未为多数人所了解的情况下而形成, 如果舆论信息与人们的心理准备相差很大 (或被割断) 时, 就不可能成为有效的群体舆论。依据这些规律, 要形成课堂教学的舆论动势, 必须做好如下工作:其一, 要疏通信息沟通的渠道。如开展的课上“师生互动”, 课下“师生对话”、“班主任信箱”、“师生恳谈会”、“知心朋友热线电话”, 以及运用报纸、广播、电视进行宣传等形式, 都是值得推广的创造正确舆论的工作方式。其二, 堵塞小道消息, 抵制错误的舆论。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表明, 加强组织观念, 克服自由主义, 防止漏密泄密, 倡导有话当面说、不背后议论等, 对抵制错误舆论都有重要的作用。

教风和学风是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学校教学目标、制度、规范及舆论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先前活动 (如已有的经验、习惯等) 具有直接影响后继行为的态势, 这便是定势作用。依据这条规律, 就要求新教师的第一节课, 班主任开学时的工作, 学校领导的第一次讲话, 学生新学期的第一堂课, 都应该认真对待, 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往往都是从若干“第一”做起的, 它会成为师生以后教与学的优良习惯和传统。其次, 利用强化手段, 自觉从我做起。动机形成的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愈能得到理想的行为结果的强化, 榜样的启发或参照组织成员的暗示, 这种行为动机便会愈加稳定而持久。因此, 课程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风范, 身体力行, 则会使学生起而仿效, 亲其师而信其道, 这种互惠效应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群体的智力发展和行为水平。

参考文献

[1]鲁文娟的博客.调解工作压力.成长博客.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2008.9.

[2]张新海, 等.论课程文化的自组织.中国教育学刊, 2006 (5) .

[3]Admincs.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机制, 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为学生的一生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河南教育网.文章中心, 2009.3.12.

[4]杨治良.元心理优化与人类潜能开发.国际前沿课题.元心理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第一卷) , 2000.

[5]王重明.管理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3.

[6][美]弗雷德鲁森斯.组织行为学.王垒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8.环境心理学教学计划 篇八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和思考并获得知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假如教师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形式、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图片、多媒体、丰富的资料和学生自己的表演,则被动的“苦学”,就变成主动的“乐学”,教学也就容易实现成功。初中思品教学内容绝大多数是与青少年思想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在教学导入时,教师要挖掘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运用预先设计的语言、幻灯、影像、音乐、图表等媒体与手段,创设或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通过对某一特定的情境氛围的渲染,以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怀着强烈的学习、探究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一旦达到了预设情境引入教学内容后,又往往恢复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去,继续按照原来的知识结构按部就班地来组织教学。这种创设的导入情境没有将预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完整、有机地结合,仅仅是起到引起学生获取知识的好奇心的作用,因而不可能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持续的影响,也难以迅速对学习内容的变化和转换产生反映。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所创设的情境来营造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体验氛围,并使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巨大诱惑力的学习场景中,带领学生或以问题为引子,引导学生就问题进行争辩、讨论,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走出误区,澄清认识;或以竞赛为手段,让学生在相互竞争中获得问题解决的快乐。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才会兴趣盎然,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从而使认知情感有序地进行。

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进行主动探究

学生能发现问题是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动力源泉,也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开端。教学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学生,而要把它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以此作为我们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大力创造提问的环境,只有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使学生无顾忌,敢想、敢说、敢为,敢于主动、大胆地进行探究活动。

初中思品教材特点之一就是关注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积极发展的阶段,面对成长中的困惑,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必然有所思,有所疑。教师不应回避学生的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在课堂中应鼓励学生对自己面临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究,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不随意下结论,尝试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去解决。

三、提供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在每一课的教学中,我都注意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获得一种成就感,让他们具有良好的心境,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看得懂,学得会,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对学生及时评价,适时引导

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老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大人如此,更何况是我们的学生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初中生天生喜欢称赞,他们的自尊心极强,表现出强烈的要脸面、敏感等特点。因此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要给予足够的宽容,耐心的矫正,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特别是对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更应如此。老师常常教育学生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其实作为教师自身也要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及时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一双锐利的眼睛,懂得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可取之处。哪怕有一点点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应给予鼓励。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因而教师要学会倾听,尊重学生,让他们尽意而言,善于把握住学生发言的本质,对学生表述的内容、思维的状态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

上一篇:白居易长恨歌感受下一篇:鸡兔同笼课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