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民俗礼仪

2024-09-23

实用民俗礼仪(精选6篇)

1.实用民俗礼仪 篇一

新娘新郎着装新娘新郎的结婚礼服比较讲究。要根据时令、地点以及当地的习俗挑选具有民族特色的礼服。也可按现在时兴的方式:新娘穿白色丝织礼服裙装加一顶白色婚纱(可买可租),也可以穿一套大红西服裙装,脚蹬白色或黑色高跟鞋;新郎穿深色西装,穿白色硬领衬衫,打领结或领带。同时新娘新郎都戴上饰有新娘新郎字样的胸花。传统的现代婚礼 点击影片中播放!

四、丧葬礼俗出生是人生的起点,家庭、家族要为迎接他来到人世间举行一系列隆重的礼仪,去世是人生的终点,人们同样要为他举行一系列隆重的礼仪,然而无论诞生礼还是丧葬礼,当事人都不能不积极地参与这些礼仪活动。讣告人死之后,一般要由治丧委员会或死者家属发布讣告,以便把死者去世的消息以及治丧的有关事宜通知死者的亲朋好友。讣告的内容主要有:死者的姓名、职衔、死亡时间、地点、原因,吊唁、开追悼会、送葬的时间、地点以及其他有关事宜。吊唁 一般在殡仪馆或灵堂举行。吊唁的礼仪有祭奠、送奠敬和慰问等。祭奠主要是在死者灵前或遗像前行鞠躬礼以示悼念; 送奠敬主要包括送花圈、送布帛、送礼金等; 慰问除向死者亲属表示沉痛心情外,还要劝慰死者亲属节哀止悲,以免过分悲恸而发生意外,同时还应向死者亲属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告别仪式 伟人名人去世,大多要召开追悼会,而普通百姓去世也多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二者仪式大体相同。其仪程为:鸣炮、奏哀乐;向××同志遗像(遗体)致敬,默哀三分钟;献花圈或宣读献花圈单位或个人;致悼词;家属代表讲话;向××同志遗体告别(开追悼会无此项)点击观看录像习俗禁忌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各地群体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习俗,产生一些禁忌。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应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尽量避免习俗禁忌。然而,各地习俗千差万别,不胜枚举。谨列举某些较为典型的禁忌,供参考。谐音禁忌 伞 散 钟 终 剑兰 见难 分梨 分离 倒眉 倒霉 送书 送输 寓意忌讳 刀――一刀两断;扇――不相见,秋凉见捐。因此,此类东西不宜送人。祝寿时,吃面不要夹断面线;吃饭时,不要用筷子敲碗。矿工忌别人打他的帽子,因为帽子是头的象征;矿工忌在井口烧纸,因为有人死了才烧纸。船的主人忌称老板,要称“船老大”或“掌柜的”,因为“老板”表示船上的木板破旧了,容易散架,很不吉利。有些民族布置新房忌摆鲜花,因为鲜花容易凋谢;忌讳拜堂成亲时弄灭红烛,因为红烛是新郎新娘的象征。家庭禁忌 吃饭时,不要把筷子插在碗中间。不要将手巾赠送给人。一般不宜将年糕和粽子赠送给人。人生礼仪的科学态度诞生、成年、婚姻、去世是人生最重要的几个阶段,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家族、社会为当事人举行不同的礼仪,以表示家族、社会对当事人的欢迎、认可、希望、祝福、思念,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礼仪中不乏迷信的因素、不健康的因素和封建宗法的因素,我们必须善于剔除

封建迷信等精神糟粕,继承和发扬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礼仪精华,从而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社交礼仪第四章 中国民俗礼仪 第四章中国民俗礼仪 第一节人生礼俗 第二节节日礼俗礼俗是约定俗成的、为一定地区或特定团体的民众生活有序而形成的行为规则。具有自发性、自在性、随习性、传承性。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 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孕育了不同的习俗、不同的礼仪。礼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由于受到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思想认识能

力的局限,我国民间产生了大量禁忌。因此,我们要“入国问禁,入境问俗,入门问讳。”人生礼俗是人生习俗中最重要的活动,它贯穿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旅途,为平平淡淡的人生增添了色彩,是人生历程中的里程碑,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色。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发达的国度,人丁的兴旺决定着国家的繁荣,中国又曾是一个重血缘的宗法制国家,子嗣的繁衍意味着家族的昌盛。葛洪《抱朴子》谓:“人之有礼,犹鱼之有水矣。”因而,人们特别看重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礼仪,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第一节人生礼俗

一、诞生礼俗 诞生礼俗 诞寿礼仪 生育礼俗诞生是人生的开始,诞生意味着家庭血脉的繁衍与继承。家庭、家族乃至整个社会对人的诞生都非常重视。(一)生育礼俗婴儿的出生是一种非常重大的事情,要立即向娘舅家报喜,报喜的礼品往往是一只鸡,如果生男孩就送一只公鸡,如果生女孩,就送一只母鸡;也有的地方送蛋,单数为男,双数为女;广东、广西等地方则送荔枝、龙眼等。报喜的目的除了表示与亲戚分享得子的喜悦外,同时含有便于娘舅家备办婴儿衣帽等日常用品的意思。报喜 洗三洗三又叫“贺三朝”,是家庭、家族、亲朋好友庆贺添丁进口的仪式。在某些地方婴儿出生三天时,主人会请一位福寿双全的老太太主持洗三仪式,为婴儿洗身,一边洗,一边念诵祝福的喜歌。洗浴完毕,主人备酒菜或汤面招待亲朋好友,俗称“汤饼筵”,也叫“吃三朝酒”,亲朋好友则说一些长命百岁之类的吉利话。“洗三”仪式的举行意味着人生的开始并得到社会的正式认可。抓周抓周也称周啐、周岁礼。此时的婴儿已能呀呀学语、蹒跚学步,即将步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于是便有了“拈周试啐”的习俗。这一天,家长以文房四宝、算盘、农具、秤尺、剪刀、玩具、糕点等放在桌子上,用以预卜孩子的将来去向。如抓到文房四宝,则预示孩子将来一定会读书;抓到算盘,一定会经商;抓到农具(纸做)一定会耕田种地;抓到玩具,预示着贪玩;抓到糕点,预示着好吃。不过,无论抓到什么,客人们都会借题发挥,夸赞孩子聪明伶俐,前程无量,好让主人高兴。现代诞生礼仪现代的生育礼仪远没有传统生育礼仪那么复杂。然而一个年轻的生命来到人世间,毕竟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所以对于满月和百日还是要举行一定的仪式。亲朋好友知道一个生命呱呱坠地后,也会携带衣服、食品、水

果、玩具等礼品陆续去看望产妇和婴儿;在满月那一天,部分家庭会摆上满月酒,恭请亲朋好友光临,感谢亲朋好友送来的礼物和祝福;在百日那天,农村甚至部分城里人仍然盛行给婴儿打制长寿锁、百家索或手足镯子等;在周岁时,外公外婆还会送来衣服、玩具之类的礼物。(二)诞寿礼仪 青少年的生日礼仪按传统方式,过生日者要吃一碗太平面,有的家庭备办一桌较丰盛的饭菜,全家老小和亲朋好友围桌而坐,共同祝愿孩子(过生日者)健康成长、学业有成。传统 青少年的生日礼仪现在,由于受西方生日礼俗的影响,多数家庭,尤其是城市人家往往买一个生日蛋糕,由至亲好友或小孩的同学朋友欢聚一堂,然后举行吹蜡烛仪式。孩子多少岁,就点蜡烛多少根,点燃蜡烛后,亲友齐唱生日歌,唱歌完毕,即由过生日的孩子一口气吹灭所有蜡烛,在热烈的掌声中,大家共祝生日快乐,健康成长。现在 中老年的寿诞礼仪成年之后,人们对逢十的生日看得较重,特别是对60、70、80等寿诞看得更重。在民间还有“十全为满、满则招损”的说法,因而,采取虚年做寿的方式,60、70、80虚岁生日时做寿等就属此种习俗。成年以前,为老人庆寿比较慎重,仪式较复杂。寿星身着体面的服装,接受晚辈的跪拜祝寿;吃太平面并摆寿席,宴请亲朋好友并接受庆贺。以前 庆寿现代庆寿有的也增加切蛋糕、吹蜡烛等仪式,祝寿方式体现了现代气息。如寿诞主人摆了酒席,得到邀请的亲朋好友则须携礼金或礼品前往祝贺。酒宴开始,司仪宣讲贺词,然后共同举杯庆贺,说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祝福语,接着晚辈或同辈可向寿诞者敬酒。如果路途遥远或有事不能参加者,可写信、拍电报、打电话、送鲜花或邮送礼品予以祝贺。

二、成年礼成年礼是为青年男女取得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一)古代成年礼古代男子成年礼称为“冠礼”,女子成年礼称为“笄礼”,合称冠笄之礼,是汉民族及兄弟民族人生四大礼俗之一,现已不太流行。年寿的代称语 成年礼 冠礼 笄礼 冠笄之礼古代男子20岁就进入“弱冠之年”,要行加冠 礼。冠礼又称“三加礼”,在我国朝鲜族保留得较 完整。初加时,给受礼的男子结发髻,加网巾,加 冠;几天以后,选择吉日再加,此时将初加时的冠 巾取下,换上纱帽;三加时,加上幞头。行三加礼 时,主持人口念颂词,冠礼结束后,加冠者到祠堂 向长辈施礼。1.冠礼古代女子到了15岁左右,就要举行笄礼。“笄”即簪子,一种绾头发的装饰物。笄礼即把头发盘到头顶上梳成发髻,用簪子插住,表示此女已成年。2.笄礼“冠礼”、“笄礼”合称冠笄之礼。后代将此礼与婚礼结合在一起。婚前一天,男子穿新衣服到宗庙或家堂,叩见祖先长辈,由长辈加冠并赐以成人之字;女子则在婚前一天,用簪子束发,叫“上头”,用丝线绞去脸上汗毛,叫“开脸”,这种将冠礼与婚礼有机结合的方式至今仍然存在。3.冠笄之礼(二)现代成年礼现代人不论男女到18岁,就算成年,必须领取身份证。有的学校组织18岁的学生举行成年仪式,宣誓自己成年,以增强生活的自信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婚礼婚姻是人生的一桩大事,也是家族的阖家大事。《礼记??昏义》上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此言深刻地道出了婚姻的社会意义,同时也可以看出家庭和社会对婚姻的重视。(一)古代婚姻“六礼”中国古代的婚姻是一种包办婚姻和财产交换婚姻,男女双方并无自主权,要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缔结婚姻。中国古代婚姻的典范程序是“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程序。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征 请期 亲迎提亲说媒的意思即“讨八字”,讨回女方的出生年月和时辰,请阴阳先生推算,只有八字相合才能定亲 就是正式提亲就是送给女方彩礼是指选择聚亲吉日 就是聚亲(二)现代婚姻礼仪解放以后,我们广大城乡基本上实行了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制度。1.恋爱礼仪恋爱一般由相识、约会、求爱、热恋和求婚五个阶段组成。相 识 约 会 求 爱 热 恋 恋爱 求 婚 相识相识一般通过朋友介绍、婚姻介绍所介绍、电视、报纸、杂志红娘介绍等方式实现。相识的时候要注意的礼节是,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对方,同时要摸清对方的真实情况,切不可弄虚作假或自欺欺人;相识的青年男女如有好感即可约会。约会约会要热情而不轻浮,大方而不大手大脚,按时赶到约会地点。约会后,一方爱上了对方,似乎找到了心中早已期待的白马王子或茜茜公主,即向对方展开求爱攻势,以获得对方的爱情。求爱求爱的方式很多,有

当面求爱,有电话求爱,有写信求爱等。对于情窦初开的男女来说,鸿雁传情似乎更受欢迎。求爱的时候要做到感情热烈而不失之于卑鄙下流,风度翩翩而不失之于高傲冷漠,善解人意而不失之于讨好谄媚,知己知彼而不失之于盘根追底。热恋求爱成功后即进入热恋阶段。热恋阶段的男女会感到一切都是美好的,甚至包括对方的缺点。此时要注意的礼仪是尊重对方、关心对方、爱护对方,不能让对方的身心受到任何的伤害。求婚恋爱的最后一关是求婚。求婚的礼仪是:胆大心细,找到对方最能接受的表达方式;思前想后,找到求婚的最佳时机。结婚礼仪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要举行一定的仪式,或大办酒席,或举行茶话会,或举行歌舞晚会,或举行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等等。婚礼的一般程序 发请帖 参加者 婚礼发请帖,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参加者持礼金、礼品前来祝贺婚礼开始,新郎新娘入场,主婚人讲话,单位领导讲话,来宾代表讲话,新郎新娘致答谢辞并逐桌敬酒或敬烟敬茶 社交礼仪第四章 中国民俗礼仪

2.实用民俗礼仪 篇二

拜年是新年里的一项重要活动, 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传统方式。我国拜年习俗由来已久,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 (正月一日) 长幼悉正衣冠, 以次拜贺, 进椒柏酒, 饮桃酒。” (1) 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正月一日年节, 开封府放关扑三日, 士庶自早互相庆贺。” (2) 明人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京师元旦日, 上自朝官, 下至庶人, 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 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 则多泛爱不专。” (3) 清人顾铁卿《清嘉录》:“男女以次拜家长毕, 主者率卑幼, 出谒邻族戚友, 或止遣子弟代贺, 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 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4) 清代竹枝词有元日家里晚辈向长辈拜年, 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的描绘。如牛树梅《正月思乡竹枝词九首》:“礼神毕后黎明天, 尊长跟前再拜年。”“各把灯笼门外挂, 好来交互拜家亲。”龚志清《潮州澄海四时竹枝词》:“不愁瘴雾与蛮烟, 好趁初晴出拜年。”朱宝善《海陵竹枝词》:“街旁一揖无他语, 彼此同声道发财。”王时宪《广州竹枝》:“海南也尚拜新年, 爆竹声高撼九天。”林溥《西山渔唱》还有一首是写新年佃户到主人家拜年的:“毕竟山农礼数恭, 团圆七碗酒肴丰。纵然预祝田无草, 还要留余报主翁。”注云:“新正二日, 佃户至主家拜年。款以酒食肴极丰。每食必尽, 曰‘田内不生草’也。又鱼必不下箸, 或留二肴不食, 曰‘留有余地’。”这可看出乾嘉时代扬州近郊民风的纯朴, 地主和佃户间的关系不错。

倘或坊邻亲朋太多, 难以登门遍访, 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 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 上写“接福”两字, 即为承放飞帖之用。如袁学澜《姑苏竹枝词七言绝句一百首》:“红帖朝来满路飞, 千门爆竹报春归。”注云:“吴俗新岁, 以红纸书名通谒, 遣仆争投, 名‘飞帖’。”筱廷《成都年景竹枝词》:“背填居里面书名, 三寸红单式仿京。特到人家门口帖, 便言尽到拜年情。”此帖一般为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 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姚文起《支川竹枝词》:“满地花飞爆竹红, 掩扃初一刺难通。”注云:“初一夜从门缝投刺, 谓之‘塞帖子’, 则次日不亲贺岁矣。”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泛友浮交讲应酬, 淡红名片教人丢。不然压在泥条下, 也算登门磕了头。”注云:“红纸包泥块置于巷口, 客至视其堂名, 押名片而去, 或于门缝授贴。”

为了记录客人的往来和名帖, 大户人家特设有“门簿”。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 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 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 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 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如茹棻《新年竹枝词》便记有“门簿”这种礼俗:“客至从来不出迎, 一张门簿领人情。有时大柬留门缝, 几代儿孙都立名。”又如厉秀芳的《真州竹枝词》专有一首题咏《门簿》:“主人门第纵高闳, 讵比慈恩寺里行。底事薰风吹若醉, 认来塔下自题名。”杨静亭原编、李静山增补的《都门竹枝词》:“家家名柬贺新年, 门簿书来住址全。”

上层士大夫亦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万清涪《南广竹枝词三十六首》:“预裁帖子贺新年, 投刺来从半晓天。”注云:“元旦, 士庶以帖相贺, 论文衡诗, 世情尚假不嫌虚。近时南溪特尚此虚文。”但上层士大夫的“飞帖”, 则更多带有功利动机和官场习气。无名氏《都门竹枝词》:“多多益善是封条, 拉扯官衔宋字描。远代旁枝搜刮尽, 直将原任溯前朝。”不少人在帖上列满各种官衔, 包括远代祖先、旁系亲属的官衔和本人在前朝的官衔, 借以炫耀和自壮, 确实是“虚”到极点了。

以上各诗中所言的“红帖”、“飞帖”、“红刺”、“帖子”和“名片”, 实为一物, 兼有今日名片与贺年卡的功用。红帖 (贺年卡) 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 既方便又实用, 今日仍盛行不衰。而当下某些人在平时交际用的名片上堆满各种头衔的陋习, 则古已有之矣!并且当下的贺年卡, 已从早先的个人之间的问候性质, 演变为单位 (领导签名) 对个人、单位对单位的公关行为和营销业务, 印制质量越来越精美豪华, 派发范围越来越广泛宽滥, 由此造成极大浪费。据报载, 某国家级贫困县政府一年印发派送的贺年卡, 每年耗资竟达50余万元!党中央下达“八项规定”, 严禁奢侈浪费, 力倡节俭之风, 2014年元旦前后, 公派贺卡终于绝迹, 私人贺卡也少多了。

在清代, 除了个人之间的拜年和投送名帖外, 拜年还新添一种“团拜”形式, 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 例行团拜, 以联年谊, 以敦乡情”, “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 饮食宴会, 作竟日欢”。 (1) 杨静亭原编、李静山增补的《都门竹枝词》, “风俗门”中即有一首题咏《团拜》:“同乡团拜又同年, 会馆梨园设盛筵。灯戏更闻邀内眷, 夜深歌舞尚流连。”

节庆社交礼仪活动, 从高官富商到寻常百姓都极为推崇, 便是置身社会底层的特殊人群如青楼女子, 也概莫能外。娼妓业古已有之, 在清代中叶繁盛于南京、苏州、扬州、广东等地, 但在竹枝词中吟咏者尚不多见。由于外国殖民者的入侵, 娼妓业在近代社会迎来了畸形的繁荣。一方面, 外国殖民者在中国强占租界, 大力发展其工商业以掠夺中国财富,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 为娼妓业的繁荣提供了社会环境和土壤。另一方面, 资本主义经济的涌入, 打破了中国原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使得农民进一步陷入贫困, 他们不得已进入城市寻找生存机会, 从而为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娼妓业的繁荣提供了最廉价、最富足的人力资源。 (2) 武舟在《中国妓女文化史》中指出:“在一定程度上说, 近现代上海租界的畸形繁华, 正是殖民主义者把数以万计的中国妇女的躯体作为奠基而建立起来的。” (3) 因此, 在近代写青楼的竹枝词作品就突然多了起来, 并且出现不少青楼组词, 如王稻《沪上词场竹枝词》十六首、李庚《妓船竹枝词》三首、苕溪醉墨生《青楼竹枝词》十六首、管斯验《野鸡竹枝词》、佚名《沪上青楼竹枝词》, 等等。青楼女子虽然社会地位低下, 命运悲惨, 但她们这个群体内部自然形成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圈子中, 她们也有人情往来, 也需要交际应酬。如辰桥《申江百咏》第八十八首云:“满头珠翠倍争研, 裘服红裙富贵仙。舆到顶门名刺递, 传云小姐贺新年。”词后注:“妓惟书寓称先生, 余俱称小姐。每至新年, 满头珠翠, 换红裙、坐蓝呢轿, 轿后插名片, 往所欢家及同心姊妹处贺岁, 气象堂堂, 令人讶怪。”这首竹枝词中所指妓女, 应为青楼中居于“书寓”级别、被“尊称”为“先生”的身价较高的妓女。她们所获金钱既多, 生活优渥, 于人情往来上自然要郑重其事, 尽量挽回一些业已失落的为人的尊严。 (4)

道光年间, 袁学澜作《姑苏竹枝词》一百首, 其跋云:“竹枝之作, 所以纪土风之奢俭, 表民俗之邪正, 以备采风者之取择。……余之所作, 不能为铁崖之专滞情痴, 亦不能为九烟之侬郎不唱, 惟记述吴中风土俗情, 以备輔轩之釆览。要冀不悖乎梦得温雅之旨, 质而入裡, 丽而无则, 知所不免, 故摘录前人可传之词于卷尾, 以自讽咏, 并志余不逮之憾焉。” (5) 这篇序提出了若干重要的观点。他认为竹枝词的文体功能在于记述民俗民风, 记录下其奢俭、邪正, 以备釆风修志等用。陈祁作《清风径竹枝词》一百首, 自序云:“竹枝词始于唐刘梦得, 其自序云:‘建安里中儿联歌竹枝。於其音中黄钟之羽, 其卒章如吴声, 有淇澳之艳音焉。’是竹枝词即吴歌、越唱之类, 体制卑靡, 大方家所弗取。然诗人崇尚日新, 又或以此见长, 抚今追昔, 比事属辞, 未始不可见风俗之盛衰, 人事之得失也。” (6) 陈祁在序文中对竹枝词的发展作了简要勾勒, 表达了这样几层意思:其一, 在文学地位上, 应给予竹枝词重视。竹枝词本来是“体制卑靡, 大方家所弗取”, 但它恰恰“以此见长, 抚今追昔, 比事属辞, 未始不可见风俗之盛衰, 人事之得失也。”其二, 竹枝词“歌咏时事, 搜奇揽胜”, 可以补充方志之未及, 也可以有助于世教。从前贤的上述论述, 可知竹枝词最基本的文体功能还是在于记述民俗民风, 从中见出风俗之盛衰, 人事之得失。在以上从“之一”到“之五”各篇中, 我们分别对清代竹枝词中民俗部分作品的“特殊风土人情的多方展示”、“从禁忌迷信到休闲娱乐”、“丰富的民俗事象与文化内涵”、“特殊的祭祀仪式与节庆饮食”、“源远流长的社交礼仪习俗”等方面进行阐释探讨。如果以此为基点再拓展开来看, 则竹枝词作为一个储量异常丰富的矿藏, 其内容可谓无所不包, 充分发挥了它体裁短小精悍、声律相对自由的优长, 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堪称文学、语言、民俗、历史、经济、军事、地理等众多领域的资料宝库。所有这些, 都有待于我们继续作深入的开采与发掘了。

注释

1 (南朝梁) 宗懔著, 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年, 第18页。

2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外四种) 》,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年, 第33页。

3 (明) 陆容撰, 佚之点校:《菽园杂记》, 中华书局, 1985年, 第52页。

4 (清) 顾铁卿:《清嘉录》, 转引自聂鑫森:《走进中国古老节日》,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5年, 第10页。

5 (清) 兰艺生:《侧帽余谭》, 转引自聂鑫森:《走进中国古老节日》,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5年, 第10页。

6孙杰:《竹枝词发展史》, 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2012年, 第203页。

7武舟:《中国妓女文化史》, 东方出版中心, 2006年, 第265页。

8孙杰:《竹枝词发展史》, 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2012年, 第208页。

9 (清) 袁学澜:《适园丛稿》, 同治十一年 (1872) 序香溪草堂刻本。

3.民俗礼仪中的苏中十番乐 篇三

2012年底,文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名录,江苏省扬州市申报的十番乐——邵伯锣鼓小牌子名列其中。但据笔者调查了解,如今很多当地百姓却对这一民间器乐品种并不熟悉。由此说明,邵伯锣鼓小牌子作为一个地方性乐种,其生存状况正面临着挑战,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同时,也敲响了传承与保护的警钟,亟待当地各级政府部门及音乐学界能对此给予大力扶持和高度关注。为全面了解这一民间器乐品种,笔者利用节假日对其进行了实地考察,先后多次与该“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及乐班成员近距离接触,亲身感受和领略到了邵伯锣鼓小牌子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

一、历史及礼俗源流

邵伯现隶属扬州市江都区,是京杭运河线上名闻遐迩的古镇之一。其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民间音乐的汇聚与传播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江苏著名民歌《拔根芦柴花》和《撒趟子撩在外》就诞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十番鼓者吹双笛,用紧膜,其声最高,谓之闷笛……若夹用锣铙之属,则为粗细十番……是乐前明已有之”。据此,今人普遍认为,邵伯锣鼓小牌子起源于明代,形成于清代,发展于民国,繁荣于建国初,是苏中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器乐形式。另据该“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近八旬的王荣堂老先生讲,邵伯锣鼓小牌子是民俗礼仪活动的产物,其发轫和发展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王荣堂老先生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小时候经常跟大人一起去佛堂烧香,听到的就是这种音乐,而且每次赶庙会都能听到锣鼓小牌子的演奏。另据《甘棠小志》记载,明代邵伯地区道教兴起,大小祠堂、庙宇随之兴建,如嘉靖六年兴建的五圣祠、洪武三年兴建的城隍庙、洪武二十九年兴建的东岳庙、天启元年兴建的玉皇阁等二十多处道观遍布全镇,各种道场活动(如超度、拜忏、驱鬼、镇宅)日益频繁。由于十番乐演奏是各种道场活动的重要仪式和环节之一,因此具有宗教色彩的十番锣鼓、丝竹乐等器乐表演形式逐步得到了发展。这些都表明,邵伯锣鼓小牌子这一地方性民间乐种与宗教活动关系密切,其发轫时间应该不会迟于明代。

如果说邵伯锣鼓小牌子起源于明代,而清代中后期则是其进一步完善和形成一定规模的重要时期。随着道教庙会及民间社火活动的日益增多,邵伯锣鼓小牌子的演奏也日益红火起来。在当地,不仅规模较大的庙会(如东岳庙会、都天庙会、城隍庙会)要演奏十番乐,而且一些较小规模的祭祀仪式(如火星会、青苗会、盂兰会)也要有十番乐的演奏。此外,各行各业的祭祖活动也少不了有演奏十番乐的内容和环节,比如,木匠业的鲁班会、粮食业的雷祖会、铁匠业的老君会、布业关帝会、理发业罗祖会、木船业大王会、药业药王会等。特别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各种祭祀仪式及行业祭祖活动推动了邵伯锣鼓小牌子的普及和发展,一度成为当地百姓在各种喜庆场合中喜闻乐见的民间器乐表演形式。到了建国初期,邵伯锣鼓小牌子的演奏更是达到鼎盛,曾参加配合华东军区文工团慰问渡江大军的演出,并受到热烈欢迎。1952年曾代表扬州市赴南京参加了江苏省的文艺汇演,省广播电台录制了《梅花三弄》《二六》《八段锦》《鹦鹉歌》《青阳扇子》等五首代表性曲目,从而使悠扬的邵伯锣鼓小牌子曲传遍全省。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和成就,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邵伯锣鼓小牌子的很多乐队成员相继进入省、市、县扬剧团成为专业乐师,他们以其纯熟的技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扬剧音乐。但不幸的是,由于骨干乐师的纷纷离去,活跃在民间的邵伯锣鼓小牌子从“文革”开始走向衰落,一度销声匿迹。

邵伯锣鼓小牌子之所以能够重获“新生”,一是得益于国家制定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二是归功于老艺人们的“痴心不改”和执着追求。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王荣堂为代表的原部分乐班成员从专业剧团退休后,念念不忘儿时的乡音,开始潜心研究锣鼓小牌子,并组织成立了“甘棠文化活动中心”,收集、整理原汁原味的邵伯“牌子曲”。在调查采访中,笔者曾多次聆听乐班成员的排练和演奏,他们的娴熟技艺令人敬佩,执着追求的精神让人感动。正是在众多“玩友”的共同努力下,沉寂四十多年的邵伯锣鼓小牌子又重新焕发了生机,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传承和保护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器乐品种做出了贡献。

二、表演场合及形式

《扬州画舫录》记载:“郡花部皆系土人,谓之本地乱弹,此土班也,至城外邵伯、宜陵、马家桥、僧道桥、月来集、陈家集人自集成班。……若郡城演唱皆重昆腔,谓之堂戏;本地乱弹只行于祷祀,谓之台戏。”这段文献记载已清楚地表明,扬州城外邵伯等地的民间戏班及民俗礼仪活动非常繁盛,其乐班及其成员构成均源于本土,即当地人“自集成班”,故谓之本地乱弹,且明确指出,“本地乱弹只行于祷祀”,这与锣鼓小牌子的表演场合及礼仪功用完全一致。另据老艺人们讲,以前迎神赛会唱台戏的乐队成员就是锣鼓小牌子的人马,具有庄重典雅的韵味。因此可以肯定,《扬州画舫录》中所记载的邵伯本地乱弹应该与今天的邵伯锣鼓小牌子有着一定的渊源。

邵伯锣鼓小牌子的乐队编制一般为二十人左右,规模较大的近百人,规模较小的也在十人以上,而一支完整的乐队需在四十人以上。可见邵伯锣鼓小牌子的乐队编制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早年间,参加活动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主要是从事手工业和服务性行业的民间器乐爱好者,如道士、和尚、文人、名医、船民、铁匠、厨师等等,他们之间互称“玩友”。其中,组织者是乐班的核心,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社会活动能力。最早主要采用“工尺谱”以及通过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承技艺。

如前所述,邵伯锣鼓小牌子是当地民俗礼仪活动的产物,主要演出于庙会、民间庆典、社火活动以及各种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等喜庆场合,活动内容和目的就是祭祀神灵、祈求祝福,这一点与江南丝竹有本质区别。过去,“在苏南江都、扬州、武进、阳湖各地,民家凡遇婚丧之事,亦多动用丝竹之乐。《江都县志》记载:丧礼……近俗,于治丧日,灵前唯乐人笙簧、丝竹之音,与哭泣相间,庭中广延宾客,坐立如堵。《重修扬州府志》载:丧礼……近日扬城治丧,灵前笙簧丝竹之音,胜于哭泣。”①从表演场合来讲,上面文献中记载的用于“丧礼”场合的“灵前笙簧丝竹之音”,显然不属于邵伯锣鼓小牌子的表演范围和属性。因为,邵伯锣鼓小牌子不用于“丧礼”活动,因此,《江都县志》和《重修扬州府志》中所说的“胜于哭泣”的“笙簧丝竹之音”,指的应该不是锣鼓小牌子。这说明在江都(邵伯)地区与锣鼓小牌子还同时并存着另一器乐品种,二者应该在“小家伙”等某些特色乐器的配备和音乐曲牌(调)选择上有所区别。

在表演形式上,锣鼓小牌子与江南丝竹则完全一样,也有“坐台”“行街”(亦称“踩街”)两种形式。“观音会”“盂兰会”等多为“坐台”演奏,人多时为了体现乐队布局的层次感,一般讲究“台中有台”,即大台上搭小台,打击乐队坐小台,丝竹乐队则分坐于下面两边,显得场面热烈,气势恢宏。各种庙会主要是“行街”演奏,与“坐台”演奏一样,“行街”演奏也非常讲究乐队的排列布局,严格遵循“对称”原则。“行街”演奏往往是乐队成员展示“绝技”的时候。据现乐班成员讲,已故老艺人颜琦(1915—1990)具有“头顶奏高胡”的“绝技”。由于他的演奏情绪热烈,技艺纯熟,因而在当地颇有名气,被誉为“花彩”演奏大师,后来成为江苏省扬剧团著名演奏员,曾获华东戏曲会演琴师奖。此外,很多锣鼓手老艺人都有自己的“绝活”。“行街”时各种“绝技”的展示,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喝彩声不绝于耳,也因此扩大了锣鼓小牌子的社会影响力。另据王荣堂老先生讲,在“踩街”时,乐班成员(包括和尚、道士)一律穿长衫、纱帽、红绶带,以表示对“神”的敬重。由于有和尚、道士加入其中,因此他们为了表现自己常常演奏佛堂里的音乐。“踩街”时除了有锣鼓小牌子的演奏外,还有站高肩、荡湖船、挑花担等民间歌舞,共同营造了百姓同乐、万民同欢的场景。

三、乐种特征及风格

邵伯锣鼓小牌子的传统演奏乐器有:笛、管、笙、主胡、高胡、四胡、琵琶及小三弦、秦琴、大三弦、海锣、大堂鼓、高音小堂鼓、中音锣、五音锣、七音锣、小齐高音锣、小云锣、铙钹、小齐钹、大木鱼、小木鱼、撞铃、酒盅、瓷碟、小汪子、单皮鼓、檀板等。在当地人的观念中,双数是个吉利数字,而且锣鼓小牌子主要用于民间礼仪中的喜庆场合,所以乐队的主奏乐器(管、弦)一般要求是双数。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整个锣鼓小牌子的乐器家族中,除了常规乐器外,一些具有浓郁“生活情趣”的乐器格外引人注目,如瓷碟、酒盅、筷子等。考察期间,王荣堂老先生曾多次为我们进行了瓷碟、酒盅等特色乐器的表演,其淋漓尽致、花样繁多的演奏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据说这些被乐班成员称为“小家伙”的乐器,是从扬州清曲的乐队伴奏中借鉴而来,奏法有“伸手揽月”“海底捞月”“蜻蜓点水”“匹马单枪”“放点子”等,更加凸显了邵伯锣鼓小牌子的地域特色和音乐特点。另外“将一般击器碟子(瓷盘),作为一种特色乐器加入乐队,与某些江南丝竹乐队(上海郊区)也将称为‘彩盆的瓷碟作为击奏乐器使用的现象如出一辙,显然具有同地域内文化共性方面的习俗性联系。”②因此仅从乐队的配备和使用来看,邵伯锣鼓小牌子既有江南丝竹的韵味,又有“苏南十番鼓”的特点,同时又有地方特色。如今乐队中,不仅加入了扬琴,还引入了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大提琴。由此可见,邵伯锣鼓小牌子是一个善于吸收,且包容性很强的民间器乐品种。

邵伯锣鼓小牌子不是一个孤立的器乐品种,而是与戏曲、曲艺等民间音乐有着直接关联,其称谓本身就体现了这样一种特性和关系。因为,“曲牌”“曲牌体”“牌子曲”“干牌子”“混牌子”等都是戏曲、曲艺中的概念。我们认为,之所以称为“小牌子”,并不仅仅“是因为该乐种的音调主要来源于地方民歌、小调”,更不是“为了与牌子曲相区别”③,而是借用戏曲、曲艺中的名词、术语。《中国音乐词典》等音乐辞书中虽然没有关于“小牌子”的记载和诠释,但却收录了“小字牌子”这样一个民间音乐术语,明确写到:“小字牌子,戏曲音乐名词,或称工尺牌子,指不带唱词的吹打曲牌,如[小龙吟][柳摇金]等。”④

笔者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扬州清曲、扬剧、邵伯锣鼓小牌子三者之间有着深层次的渊源关系。亦即,扬剧和邵伯锣鼓小牌子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均受到扬州清曲的影响。扬剧的唱腔及伴奏除了部分是吸取京戏及其他剧种和民歌小调外,目前在舞台上所运用的基本上是由扬州清曲衍变而来。⑤而从曲牌的运用及乐队编制来看,锣鼓小牌子显然是从扬州清曲中脱胎出来的。因为,邵伯锣鼓小牌子所用大部分曲牌与扬州清曲的曲牌完全一致,如[剪剪花][青阳扇][柳青娘][下盘棋]等等,甚至很多曲牌的曲调也一模一样,比如邵伯锣鼓小牌子的代表性曲目《十八省》与扬州清曲中的《十八省》为同一旋律的曲目。

乐曲《十八省》是邵伯锣鼓小牌子的代表性曲目,曾入选《中国民族器乐曲集成·江苏卷》,该乐曲与扬州清曲中的《十八省》不仅同名,而且曲调结构、旋律音调基本一致,所不同的只是在每个乐句处进行了“填充”和“加花”处理,使乐句间衔接的更紧密,突出了器乐曲的特点。

扬剧音乐与锣鼓小牌子相互融通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解放后锣鼓小牌子的部分乐班成员先后进入省、市、县扬剧团,退休后又“重操旧业”,这样一来,扬剧与锣鼓小牌子在曲牌、曲调的运用及音乐表现上,都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同一性。

谱例2原是扬剧中的曲目,后被移植于锣鼓小牌子曲中,通过“加花变奏”,现已成为一首著名的锣鼓小牌子曲。

由于扬州清曲的很多艺人,同时又是扬剧的著名演员,如王万青、葛锦华等。由此可见,扬州清曲、扬剧、邵伯锣鼓小牌子作为同区域的三个音乐品种,具有相同的属性和特征,应该是同宗同源、一脉相承的。而就邵伯锣鼓小牌子来讲,之所以称之为“小牌子”,就是因为它是从戏曲(扬剧)中脱离出来的“不带唱词的吹打曲牌”,同时将扬州清曲、江南丝竹的特色乐器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苏中十番乐——邵伯锣鼓小牌子。

邵伯锣鼓小牌子的曲目除了源于扬州清曲和扬剧外,很大一部分来自“网调”。所谓“网调”,亦即渔民们捕鱼劳作时所唱的“渔歌”。

扬州邵伯地区水系发达,很多当地民众世代以捕鱼为生,渔民是锣鼓小牌子的主要参与者。因此“网调”也就成了锣鼓小牌子的重要体裁之一。谱例3原是一首典型的“渔歌”,后被吸收改编成了一首著名的锣鼓小牌子曲。

如上所述,解放前由于该地区佛堂、道观众多,宗教活动活跃、兴盛,宗教音乐与锣鼓小牌子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据王荣堂等老艺人们介绍,《八段锦》来自佛堂,《鹦鹉歌》源于道观,充分表现出该乐种的极大包容性。邵伯锣鼓小牌子演奏的曲牌不仅多为地方民歌小调,而且将江南丝竹乐和苏南吹打乐很好地融合贯通,自成一体。丝竹乐曲调丰富优美,锣鼓乐点子变化多端,器乐演奏特技画龙点睛,构成了丝竹乐和打击乐在艺术上的完美结合,其曲牌既雄浑深沉、气势雄伟,又委婉细腻、格调清新。因此,邵伯锣鼓小牌子既有江南丝竹典雅之韵,又有里下河水乡古朴之风。正是这种兼收并蓄的艺术特征和音乐风格,使之成为了苏中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乐种。

邵伯锣鼓小牌子采用单曲牌体和套曲牌体两种类型,单曲牌体主要有[粉红莲][二六][青阳扇][鹦鹉哥][剪剪花][穿心][柳青娘][十八省夹堂子][九连环][下盘棋][补缸][老八板][鲜花调][满江红]等几十个单支小曲牌;套曲牌体主要以[八段锦]或[花八段锦]为代表,该作品由四个小曲牌《八段锦》《鹦鹉歌》《十八省》《十八省夹堂子》组合在一起,这四首曲牌均用锣鼓《慢长锤》连接,进而成为一个结构完整的套曲。《八段锦》《十八省》原曲调旋律比较简单,经过器乐艺人运用加花变奏手法处理,旋律优美、跌宕起伏,节奏明快、情绪热烈,加上中间锣鼓敲击过门,更烘托了热闹的气氛。《鹦鹉歌》顾名思义好似鹦鹉在唱歌,婉转动听,全曲以丝竹乐为主另加“小家伙”,既突出了优美典雅的旋律,又彰显了小打击乐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情。

然而,通过考察我们发现,邵伯锣鼓小牌子虽然已经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但由于老艺人们大都年事已高,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严重。加之受活动经费、场地等条件的制约,邵伯锣鼓小牌子要重振往日的辉煌并不容易。正因为如此,每次考察结束时,我们都能深切感受到老艺人们从心底发出的那种期待和祈寄的目光。真诚地希望国家和当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及媒体,对此加大扶持和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关注、支持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乐种,使之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进而绽放出更加迷人耀眼的光彩。

① 伍国栋《江南丝竹》,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版,第73页。

② 同①,第134页。

③ 陈培刚《音声背后的风景——江苏邵伯锣鼓小牌子文化意蕴考察》,《中国音乐》2010年第1期,第208页。

④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第432页。

⑤ 武俊达《扬剧音乐》,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年版,第3页。

[本文为扬州大学2014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邵伯锣鼓小牌子的音乐特征及其传承发展研究”的主要成果。]

程桂林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刘小萌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教师

4.孝感民俗礼仪十五 篇四

(三)孝感传统嫁俗

孝感民间有“热热闹闹接媳妇,冷冷清清嫁姑娘”的说法,是说姑娘一上轿去夫家之后,娘家便冷冷清清。在婚嫁双方中,嫁女的程序相比男方娶亲要简单得多。女方在嫁前主要是赶嫁、辞嫁、装箱,嫁期则有梳妆、催妆、升轿、上轿、送亲,嫁后有回门等习俗。

旧时姑娘出嫁叫“出阁”,意谓从此离开闺房。古代女子出嫁前,先要接受“妇道”教育,主要内容是妇德(贞顺)、妇言(辞令)、妇容(容色)、妇功(丝麻)。出嫁之日,父母要分别叮嘱女儿,谨记家人的教诲,到夫家要恪守妇道,勤俭持家,孝敬公爹公婆,相夫教子,做一个受人称赞的贤淑媳妇。(1)赶嫁

姑娘出嫁前的一两个月,不再可能过多地从事家务和生产劳动,要集中主要精力在家挑花绣朵,赶制出嫁的枕头、门帐、鞋袜和衣物,俗称“赶嫁”。这段时间内,还要学着梳头。旧时女孩都梳辫子,嫁后要改梳□□(上髟下巴)头①,这一发型的改变,是区别妇女婚否的标志之一。其实这也是先秦时期留下的古制。《礼记·内则》说女子“十有五年而笄”,认为女孩十五岁就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所以古时又称女孩十五岁为“及笄之年”。“笄”就是用簪子把头发盘起来,改变发式,以示成年。只不过孝感不行笄礼而已。但孝感女子嫁后要改梳“□□头”,依然保留着古代笄礼的遗意。——————————————

①□□(上髟下巴)——孝感方言读bābɑ(后一字必须儿化),妇女在脑后挽成的饼状发髻。(2)辞嫁

在出嫁前的一两个月中,姑娘会被轮流接到各亲戚家玩几天,鱼肉招待,名曰“吃辞嫁饭”。出嫁的头一天晚上,姑娘家要设宴辞祖,名曰“辞祖先”。俟后,家中还要专为出嫁女开一桌送嫁酒,也叫“辞嫁饭”。吃辞嫁饭要选九位姑娘作陪,已婚妇女不能入席。(3)装箱

吃罢辞嫁饭,接着把嫁衣装入箱中,叫“装箱”。装箱也有名堂,每箱的衣物件数要求带“八”,如八、十八、二十八……即俗语所说“要得发,不离八”。箱子底部要放些钱,数量不限:箱中最上面一层要放一件裤子或袜子、袄子,为男家抄箱作好准备。被子里要放些桂圆、红枣,意味着圆满甜蜜、早生贵子。新便桶中要放进筷子和染彩色的白果,象征开花结果和生儿育女快速顺利。装箱的当晚,女方还要烧香辞祖。(4)堵门

男方迎亲之日,花轿到了门前,女家要将大门关上,名曰“关财”。此时鼓乐齐鸣,大门内外,嫁女方和迎亲方竞相鸣放鞭炮,如赌斗一般,谐音“陡发”(发人、发财)。直至男方执事人递上开门“红包”(用红纸包的钱),女家才开门让进,俗称“堵门”。(5)梳妆

在堵门的同时,由两位“全环嫂子”替姑娘梳妆,另两位姑娘手拿红烛在旁照明,名曰“打花蜡”。旧俗,姑娘在出嫁之前不能将面部的汗毛刮掉,到出嫁时才由梳妆人用两根相交缠的丝线将面部汗毛扯(绞)尽,谓之“扯脸”或“开脸”,这也是自古有之的风俗。《红楼梦》中就有香菱“开脸”嫁给薛蟠的情节。扯脸时,先在姑娘脸上扑敷一层熟石膏粉,然后用一根结实的棉线,由实施扯脸的人用牙齿咬住其一端,一只手把线套成一个“环”,另一只手拿着棉线的另一端,两只手协调动作,让棉线的“环”在脸上一下一下地绞动,汗毛就被绞在线上,棉线稍稍一拉,就全被绞下来。这道程序,现代已被美容店的美容所取代。(6)催妆

在发亲之前,由前来迎亲的乐队间隔性地吹奏音乐三次,名曰“三请三接”,也叫“催妆”。有的地方新女婿亲自上门求亲,每当吹奏乐曲时,由执事人铺下拜毡,新女婿和陪亲人双双四礼八拜,叫“求亲礼”。(7)哭嫁

从姑娘出嫁的前几天直至结婚当天,由于难舍父母,姑娘会嚎啕痛哭,声泪俱下,称作“哭嫁”。哭诉的内容是:父母辛辛苦苦把自己养大,现在自己却要离开,不能服侍父母,不能报答养育之恩。母亲也难舍宝贝女儿,一场场痛哭,一串串数落,哭诉女儿在家如何勤劳,如何受苦遭罪,更担心女儿去婆家后突然失去父母的疼爱与呵护,受人欺负,常常是母女对哭,或抱头痛哭。其场景颇为感人,常令前来劝慰的乡邻、亲友也为之动容落泪。有些女性亲友因受到悲情感染,在劝慰其母女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在无意中陪着哭,体现出女性共同的相通的情感。现代社会实行婚姻自主,自由恋爱,不存在包办婚姻,哭嫁的习俗也渐渐淡薄以至消失。(8)升轿

上轿之前,姑娘拜别父母之后,要用红布盖头,俗称“红盖头”。由伴娘搀扶上轿,去夫家举行婚礼,直到拜堂并进入洞房后,红盖头才由新郎亲手揭开,夫妻正式见面。这种婚礼形式起源很早,古称“拜时”、“障面”、“蒙首”。据说起源于东汉末年战乱时期,是时世艰难时结婚的一种简单的权宜之法。由于时局**,战争频繁,男女双方情非所愿,被迫结合,婚礼只好草率而为,用一块轻纱罩在新娘头上,新郎为其揭开,拜见公婆,便成就了婚姻。[唐]杜佑《通典》卷五十九说:“拜时之妇,礼经不载,自东汉魏晋及东晋,咸有此事。按其仪或时属艰虞,岁遇良吉,急于嫁娶,权为此制。以纱縠蒙女氏之首,而夫氏发之,因拜舅姑,便成妇道。”后来,这一权宜之举习而成俗。大红色盖头,不仅增添了喜庆氛围,而且增添了新娘含羞带愧的含蓄感和“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朦胧美。

三次催妆之后,女方答应发亲,方可升轿进堂。花轿升堂后,由两位梳妆娘子拿一面镜子和一个酒壶在花轿内外和四周照照点点,据说是降妖除邪,俗称“照轿”。(9)上轿

姑娘梳妆完毕,搭上红盖头,出嫁女在媒人引领下跪别列祖列宗、父母和娘家长辈,上轿出嫁,鸣炮奏乐发亲。新人上轿,脚不能沾地,也不能穿鞋,否则将女方的“财”带走了,要站在“斗”(量粮食的器具)上面,一只手拿一杆秤,一只手拿个算盘,由胞兄或胞弟背上花轿,若无胞兄弟,则由堂兄弟代替。意味着“离别爷娘,脚不沾地”(不沾走娘家半点儿土);“斗”谐“陡”音,陡发富贵;秤星谐音“称心”,算盘象征如意,即“称心如意”。花轿出门时不可擦门框,总之不能带走娘家的“财气”。(10)送亲

花轿起身,姑娘的胞兄弟、堂兄弟、侄男均随花轿送至男家,俗称“送亲”。有的地方只需要娘家亲弟弟一人(一般是最小的未成年的弟弟),扛着蚊帐随同花轿去男家,俗称“送帐子”。如果男家距离较近,送亲者往往会在轿前故意缓行挡路,使轿夫不得行走过快,古称“障车”(古时驾车迎亲)。[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载:“近代婚嫁有障车……之事,……上自皇室,下至士庶,莫不皆然。”此俗源于女家对新娘的惜别,或让新娘有充足的时间去除哭嫁时的泪痕。

送亲人到了男家,由男方另行安排一间客房招待,一是对女方来宾的敬重,二是避免有人戏弄新娘时,女家的来宾视之不雅或听之不雅。(11)回门

新婚三天后,女婿随同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古称“归宁”。回门其实是女子出嫁后首次回娘家探亲。一是表示姑娘出嫁后不能忘记父母。二是姑娘向父母和家人介绍自己在夫家的情况,包括女婿的性格、态度,新婚夫妇感情是否融洽等等。三是女婿拜见岳父岳母以及女家的兄弟姐妹、亲族人等。这时女家要设酒筵招待新姑爷和新姑奶奶,席面要尽可能丰盛一些。

“盘新女婿”也在这时进入高潮。盘新女婿起源很早,古称“下婿”。[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称:“近代婚家,有障车、下婿、却扇及观花烛之事,及有卜地安帐、拜堂之礼,上自皇室,下至士庶,莫不皆然。”这里的“下”是动词,即通过调笑、戏弄甚至扑打新郎,抑其高傲自大之势,显其低三下四之状。所以当新女婿刚进入女方湾村时,不等进屋,就有很多青年男女和小孩们用木梓、萝卜、豆渣、臭泥巴、瓦块、土块掷打女婿(当然不会打得头破血流)。女婿进门时,有人在门框边设下绊索、绳圈等,让女婿进门时入“绊马索”、“狗钻圈”。女婿叩头跪拜时,有人偷偷在拜毡下面垫些砖头等硬物,不仅让新女婿膝头受罪,而且名曰“狗碰石”(谐音“狗吃屎”)。有人趁着女婿俯首叩头时,猛地抬过桌子罩上女婿头顶,名曰“罩乌龟”,让女婿伸腰时头部撞击在桌面下,既疼痛又出丑。吃饭时,偷偷在女婿的食物里兑些洗锅水,谓之“不喝米汤喝潲(孝感方言读sào)水”。有人将女婿食用的筷子用细钉子钉紧,或暗中用丝线把肉丸子穿成串,让女婿难以下口,叫做“狗咬刺猬——不好下口”。总之,千方百计出难题,既能杀威,更是试探女婿的性情和才智。女婿则应多长一些心眼,留心观察,处处提防,临机应变,巧妙躲避,但决不可恼羞成怒。

三、婚娶仪式改革

现代社会实行文明结婚、勤俭办婚事。婚礼多在礼堂或餐厅举行,由证婚人宣读证书,为新人交换手饰,新人相互行鞠躬礼和致谢辞,在欢乐的乐曲声中告成,号称“新式结婚”。后来又提倡举行“集体婚礼”,由社会团体发起和主办,让众多伉丽会聚一堂,共同举行婚礼。新式结婚的过程大体为:

(一)订婚

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即可正式订婚。有的地方还要举行订婚仪式,由于各地的风俗差异,订婚的仪式各不相同。近代更接受了西洋习惯,准新郎和准新娘互送订婚戒指,准新郎亲自将订婚戒指套在准新娘左手无名指上,然后亲吻准新娘玉手一下,仪式就算完成。接过订婚戒指以后,准新娘就要回送一些礼物给准新郎,礼物是袖扣、领带夹等小纪念品。若在订婚仪式中不包括互送戒指这一程序,准新娘也需戴着早已由准新郎套上的订婚戒指。

聘礼的品种和数量多寡,时代差别和地域差异很大,既有地方差别,也有男方贫富差别,更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追求的聘礼最高标准是“二十四条腿”(立柜、平柜、沙发、茶几等共6件),到“百只脚落地”,即床、柜、桌、椅等家具达到25件,已是十分豪华。六七十年代,家用电器开始进入百姓家,当时的聘礼标准是“三转一响”,“三转”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指收音机。这四件是必须的,其它可以通融。七十年代以后标准更高,流行“五金公司”,即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镯、金耳环、金发簪。

(二)结婚登记

结婚前,男女双方要携带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婚姻状况证明以及体检合格证到婚姻登记机关——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男女双方必须同时到场。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申请后,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对当事人进行审查,合乎条件则准予登记结婚,发给结婚证书。

(三)筹备婚礼

首先要择定婚期,一般选择偶数日作为吉日良辰,如二月二,八月八等等,有成双成对的吉利之意,预示婚后夫妻恩爱、白头偕老,且“八”的谐音为“发”,“要得发,不离八”,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望。最好是公历和农历同时都是双数(双月双日)。如果婚期能与节假日统一,如在“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元旦”等节日举行婚礼,则更具有纪念意义,必将为今后美满幸福的生活带来一个好的开端。

确定了婚期,就要装修新房,购置必备家具电器,拍摄结婚照,决定婚礼形式。临近婚期,还要邀请主婚人和介绍人,预订礼车,聘请摄影录像人员,以便记录下婚礼全过程,留作终身纪念。同时对亲友发出喜帖。选择的伴郎、伴娘必须未婚,人数对等。伴郎、伴娘在婚日当天都要衣装得体,时刻注意与新人形影不离,为新人提供最需要的贴身服务。伴娘还要为新娘带些简单的化妆品、私用品,准备随时为新娘补妆。

举办喜宴的酒店要做好充分准备,红双“喜”字、喜联、议程、横幅、条幅以及彩桶、气球、礼宾炮、鲜花瓣等婚礼用品要一应俱全;还要准备婚宴引导,安排专人迎宾。

迎娶新娘的礼车,数量要求成双,并扎成彩车,突出喜庆气氛。迎亲女郎受男方父母委托参与迎娶,到新娘娘家后应寒暄致意、互相道喜,出门时陪同引导娘家人上礼车,到酒店后陪同引导娘家人到指定的酒席就坐。“压车童”男女双方人数对等,年龄以12岁内为好,双方家长都要为对方压车童准备红包。

出席婚礼的来宾都要准备贺礼。礼品多是现金,也有赠送家庭陈设、桌上用品、床上用品、餐具茶具、厨房用品或房间美化用品的。结婚礼物最好在婚礼前送到,并用红纸包好,写上“祝△△、△△新婚快乐”等字样。现金也用红色礼品袋装好(俗称“红包”),上写祝福的吉祥之语。

婚礼这天,新郎新娘都要换上礼服。旧时新郎穿长袍,戴礼帽;新娘凤冠霞帔。现代婚礼,新郎穿西装,打领带;新娘穿新娘装,分别佩戴“新郎”和“新娘”胸花。新娘还要披上洁白的半透明婚纱。

(四)婚礼仪式

现代婚礼仪式逐渐趋向文明、简朴、生动、活泼,形式亦呈多样化,受西方文化影响明显,如穿西装,披婚纱。但传统的习俗仍有很大影响。目前社会上常见的婚礼,大致有传统式、酒宴式、茶话式、集体婚礼和旅游结婚等形式。较为流行的是传统式和酒宴式,或两种形式的结合。(1)传统式婚礼

①婚礼开始,鸣放鞭炮,奏乐;

②新郎新娘入席;

③新郎新娘父母入席;

④新郎新娘向父母行鞠躬礼;

⑤新郎新娘互行鞠躬礼;

⑥新郎新娘向亲友行鞠躬礼;

⑦新郎新娘向来宾行鞠躬礼;

⑧主婚人讲话;

⑨双方家长讲话;

⑩单位领导、介绍人及来宾代表讲话或致祝辞;

新郎新娘致答谢词;

礼毕,鸣放鞭炮,奏乐。(2)荼话座谈式婚礼

结婚当事人借用会议室、小饭厅或办公室等,略备茶点,邀请单位或部门同事及领导、亲戚朋友等聚集一堂,并按照一定的程序举行婚礼。其程序一般是:

①结婚典礼开始,鸣放鞭炮(或放喜庆音乐);

②主婚人讲话,宣布△△△与△△△结婚;

③单位领导讲话;

④来宾(同事及亲友)致贺词;

⑤新郎新娘致答谢词;

⑥茶点招待,相互座谈庆贺;

⑦婚礼结束,鸣放鞭炮(或放喜庆音乐)。(3)集体婚礼

集体婚礼一般是由地方政府民政机关,企事业系统行政机关,或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出面组织筹办,借公共会场或大礼堂、剧场,有数对或几十对甚至上百对新郎新娘同时自愿参加的,按一定程序举行的公开、热烈而隆重的结婚典礼。其程序一般是:

①主持人宣布集体结婚典礼开始,奏乐;

②各位新郎、新娘在乐曲声和热烈的掌声中并肩入场就位,奏乐,鸣放鞭炮;

③给新郎新娘戴花,奏乐,鸣放鞭炮;

④介绍新婚夫妇、证婚人和来宾姓名;

⑤主婚人、证婚人分别致祝辞;

⑥主办单位负责人讲话,致祝词;

⑦新婚夫妇向各自的父母鞠躬,拜谢养育之恩;

⑧所有新郎新娘互相对拜,互赠纪念品;

⑨所有新郎新娘共同向所有来宾三鞠躬;

⑩群众团体代表致贺词,来宾代表致贺词;

新郎新娘家长代表讲话;给新婚夫妇赠送纪念品;

新婚夫妇代表致答词;

礼毕,散会,奏乐,鸣放鞭炮。

有的在礼毕后举行舞会,或有新娘新郎参加的文艺演出,也可请专业文艺工作者前来演出助兴,更为新鲜、活泼、生动、热烈、隆重而又典雅。(4)旅行结婚

旅行结婚是现代社会中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式结婚形式,由新婚之后旅游度蜜月的风俗演变而成。新婚夫妻以旅行代替婚礼,以到国内大城市、游览胜地、革命圣地或外地亲友所在地旅游,开始夫妻之间的新生活。结婚和婚后的度蜜月一并进行。

现代以酒宴式婚礼居多,事先要确定好主婚人、证婚人。主婚人一般由德高望重的长辈、家长或单位领导担任。证婚人由新郎新娘双方的介绍人或亲朋好友担任,也可二者只选其一,只设主婚人或只设证婚人。婚礼的主持人(亦称“司仪”)是整个礼仪过程中的最重要人员,要选择文化水平高、头脑灵活、口才好、善言辞,且具有应变能力的人充任。伴郎、伴娘又称“傧相”,一般由新郎新娘双方的未婚好友或未婚表兄弟、表姐妹充任,要注意傧相的身材、仪表应与婚礼喜庆、美好的环境气氛相协调。(5)酒宴式婚礼

男方在饭店、酒家预定筵席,邀请至亲好友、同事邻居等欢聚一堂,庆贺结婚。一般由礼仪公司或酒店安排司仪主持婚礼。主持人宣布婚礼开始,并致一简短祝词。主婚人、证婚人分别讲话,新郎新娘介绍恋爱情况,新郎的父母致答谢辞,最后是余兴和用餐。席间,新郎新娘应逐席敬酒,同亲友见面,并致以谢意。酒宴式婚礼在城乡较为普遍,其程序如下:

①新婚典礼开始,鸣炮。

②新郎新娘及来宾入席就位。

③向新郎新娘献花,鸣炮,奏乐。

④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⑤新郎新娘交换信物。互相给对方佩戴项链、戒指,象征至爱永恒。

⑥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拜父母时,父母要给新娘红包。

⑦证婚人、介绍人分别致词。

⑧来宾代表致贺词。

⑨新郎父母致答谢词。

⑩新郎新娘向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及来宾三鞠躬。

表演节目。这一阶段,少不了一些小游戏作为插曲戏弄新人,这时新人应尽量表现出大方磊落的样子,尽力迎合,不可过分扭捏。“盘新姑娘”也由旧时戏弄新郎新娘渐变成戏弄新娘和公公(新郎的父亲),或者让公媳二人挽手上场,或者让公公带上高帽子,身上斜披大红腰带,前书“水货新郎”,后书“正宗灰爹”,往往令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宴饮。席间,新郎新娘要逐席给来宾敬酒。敬女方客人时新郎端酒,敬男方客人时新娘端酒。新人敬酒要做到敬而不劝,快速得体。喜宴结束时,要谢客、送客。

5.济南民俗文化礼仪 篇五

济南是八大菜系的鲁菜发祥地,历来传承有序。

泉城大包:选料精细,做工考究,配料丰富有特色,而且味道醇厚,花色品种多。泉城大包起就获“中华名小吃”奖。

名士多烤全羊:泉城“十大名吃之一”,清朝末期即名声大起。选梁山1岁青山羊,以祖传秘方烤制,保持原汁原味,色香味俱佳。

黄家烤肉:济南名吃黄家烤肉起源于章丘,以猪肉为主料,秘方配料,用水果树枝熏烤制成,口味略咸。黄家烤肉有两种,瘦肉和五花肉(带猪皮),五花肉肥而不腻,猪皮香脆可口。

天天炸鸡:泉城“十大名吃之一”。工艺精良、风味独特。

奶汤蒲菜:以济南大明湖出产的一种质地鲜嫩、味道清鲜的蒲菜为主料,加奶汤烹制而成,历来被人们誉为济南第一汤菜。

油旋:济南传统精细风味小吃。清道光年间,济南城里就有油旋经营。油旋葱香浓郁,外酥内嫩。

烧烤:回民小区、纸箱厂烧烤、啊里吧吧烧烤、一九烧烤、馕食烤吧、好旺角、良田烧烤、新疆食府、草春堂、紫罗兰烧烤、王舍人、鑫鹏羊倌。

民俗文化

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分布在今山东鲁北平原的商河地区,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鼓子秧歌源于北宋,成于明,盛于清。

据当地著名老艺人说,北宋年间,商河一带连年受灾,包公从河南到此放粮,赈济灾民,并由他的属下把鼓子秧歌传授给当地百姓。后来每逢新春佳节人们就跑起秧歌,以示对包公的感激之情,流传至今,相沿成俗。

羽毛画

羽毛画是中国独创的传统工艺,采用优质养殖家禽羽毛为原材料,以浮雕方式手工制作,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济南的羽毛画作品,设计新颖,底色自然流畅,色泽丰富鲜艳且永不褪色。曾多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被誉为“泉城老虎”。

章丘芯子

章丘芯子起源于明朝,是受颤轿的启迪,起初人们为了驱逐邪魔祈求吉祥,将男女儿童扮成神话中的天神形象,在扎制的平台上或方桌上舞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文化娱乐形式。

章丘芯子《三小赶脚》和《三打白骨精》既保留了民间传统艺术精髓,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糅合了杂技、化妆、服饰等技艺,造型新颖,表演俏皮,出色演绎了民间传统艺术。

春节风俗

1、祭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祭灶节,又称灶王节或灶神节,民间把这一天称为“小岁”或“小年”。人们认为灶神为掌管一家兴衰福祸的“一家之主”,“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济南人会在这一天进行祭灶送神仪式,以保佑全家平安、吉祥。

2、逛庙会

济南民间素有新春登高祈福的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子,很多市民以登高的形式,到寺院礼佛,求的是灭障消灾增加福慧,表达的却是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3、请家堂

济南的年俗中,请家堂是一项重要的习俗。济南人家,除夕这天大都要“请家堂”——— 即举行仪式把逝去的先祖、亲人请回家过年。供上水饺,跪拜祖先,取下“家堂轴子”,再到街上为祖先送行。它所表现的,实际是民众对先祖亲人深深怀念之情意。

糖醋黄河鲤鱼:糖醋黄河鲤鱼历来被尊为山东名菜之首。

6.中国有趣的民俗礼仪 篇六

拜火,是蒙古族婚礼中的重要仪式。当娶亲回到男方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顺时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一对新人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并预示未来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

吃小酒――傣族婚俗

傣族“吃小酒”的习俗,是在男女订婚时,准新郎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准新郎由三个男伴陪同与准新娘及三个女伴共摆一桌用餐。婚礼之日双方家中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方家进行。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品。婚宴开始前要进行拴线仪式,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膀,再以两根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

送秋牛――秋分风俗礼仪

古时候,有些地方在秋分到来之际有送秋牛图的习俗。秋牛图是一种印有全年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景象的图,纸张通常为红色或黄色。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牵钩――清明风俗礼仪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凡。

饮屠苏酒――除夕风俗礼仪

上一篇:机械制造毕业论文选题下一篇:关于地中海风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