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业形势下的青年创新商业人才培养

2024-07-18

新创业形势下的青年创新商业人才培养(9篇)

1.新创业形势下的青年创新商业人才培养 篇一

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新形势下的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姓名:_____刘柳苏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揭西县钱坑中学______日期:____2012年12月1日________

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新形势下的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教师不仅传授知识给学生,又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而青年教师又是支撑教育的主体。从“付家河小学女老师体罚影响她午休的学生”到 “浙江温岭的蓝孔雀幼儿园发生教师虐童事件”无不提醒我们: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因此,新形势下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能力全面的教师队伍,对满足教育现实的需要,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青年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综观当前青年教师队伍,总的来说是思想解放,学历、学位、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比较高,具有较新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业务素质,与学生的“带沟”相对不明显;接受新课程改革的信息量大,接受新事物快。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工作热情高,个性鲜明,有一定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在青年教师队伍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思想问题和不良现象。一部分青年教师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主要表现为:职业信念动摇、对学生缺乏爱心、个别人的言行背离教师行为规范、重视物质利益、缺乏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等方面。

为什么青年教师队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二、青年教师队伍出现不良现象的成因

青年教师队伍出现思想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学校的外部因素,也有来自自身的内部因素。

1、社会人事分配制度的影响

随着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所带来的聘任制度的社会性、工作压力的加大,多数青年教师对工资待遇低、职称评定(缺少成就感,看不到希望)等问题存在着不满。其中,最不满意的是工作待遇。待遇问题不仅给部分青年教师造成很大的心理不平衡,还影响工作情绪,有贪图轻松的思想,存在“只要有机会就跳槽”的观念,有“学生家教是两全齐美的美差”的行为,给正常的教育秩序、教育质量带来消极影响。

2、学校制度的影响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校荣誉的影响,学校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超负荷工作;部分青年教师还对学校工作条件(多数为一般校)、学校某些规章制度等问题存在着不满。这些足以让多数青年教师清楚地认识到新形势下教师难当,从而产生厌倦心理。

3、自身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使青年教师心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据调查,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心理压力更甚。有近五成青年教师认为“工作太累”,教师每天工作的时间超过8小时,业余时间中备课、批改作业、与学生或家长沟通占去大部分时间,剩下时间做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几乎没有自己支配的可放松的时间。同时,多方位的角色转换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学生的朋友、心理治疗者;人际关系的交往家,需要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打交道;同时,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

三、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育行风,关系教育形象,关系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倡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对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和成因的分析,了解到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出现不少问题,出现了一些青年教师道德意识薄弱,思想行为偏离了师德原则和规范。作为新时期下的青年教师,应如何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呢?

(一)学习政治理论,强化教育意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现代教育家竺可桢说:“教者,传授知识也;育者,培养品德也。教中有育,3育中有教。”教育史基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意识。首先,广大青年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立足职业教育现状,遵循教育规律及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过硬的思想作风修养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其次,注意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引导青年教师要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二)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强化教书育人职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当前,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默默耕耘,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有个别青年教师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上课三心二意,教书心不在焉。人们常说,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教师是默默吐丝的春蚕,教师是不知疲倦的辛勤园丁。这些生动的比喻都说明,教师这一职业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准备,恐怕难以胜任教师工作。所以,如果哪个老师一边上课,一边想着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一边教书,一边惦记着吃喝玩乐,那是绝对教不好书、育不好人的。

因此,作为新时期的一名青年教师,一方面要培养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教育教学。任课教师必须按照教学要求,执行教学大纲,充分备课,认真讲课;按时、认真、热情答疑;及时按质按量批改作业和批阅试卷;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均不得敷衍塞责,误人子弟。青年教师要对工作兢兢业业、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真钻研。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另一方面,青年教师要强化教书育人职责,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只有静下心来,坚持不懈,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教出高水平的学生。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广大青年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4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开辟新教法。青年教师要多请教老教师,多向他们学习好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对学生要满腔热忱,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学生,不得以冷漠、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要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生活、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

(三)可以制定并执行一个科学的师德师风规范

师德师风建设就是要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通过教育和管理手段,规范教师行为,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良好、道德品质高尚、业务精、教学质量过硬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师德师风建设有明确的目标,即基本的人格要求、教师的职业标准要求、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可以根据《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学校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必须突出学校特点,突出教师教书育人功效。通过制定、完善、落实师德规范,进一步规范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引导青年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职责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关和人才观,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总之,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教育关乎每个学生的前途, 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关乎国家的未来,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2.新创业形势下的青年创新商业人才培养 篇二

创业融资, 顾名思义, 就是为了创立某个项目在资金方面的准备。现阶段, 高校青年创业的融资渠道普遍单一, 主要体现为银行贷款、家人资助、政府政策基金等。目前, 由于经济市场对高校青年创业的投资力度不足, 导致创业成功率低下, 改变高校青年创业融资形势, 推动高校青年创业已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

当代高校青年要想在凭借自己的能力取得创业的成功, 就必须解决项目的融资问题。目前, 创业融资存在着各种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结合我国高校青年创业困难的现状, 我们需要对此进行研究, 找到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国家和政府需要大力支持

首先高校青年创业是一种开发创新型人才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行为。在此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培养高校青年的创造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为社会输送人才。由于高校青年普遍缺少资金, 很多有创意的项目均被扼杀, 因此国家和政府在资金方面应优先考虑高校青年创业者。近年来, 国家意识到该问题后, 在各地方政府相继设立了创业基金, 同时在创业的有关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积极响应。由于高校青年创业失败率高, 个人和金融机构投资存在高风险, 学生创业也存在高风险。面对风险的洞察能力, 应变能力, 抵御能力都很低, 所以在寻找投资者的问题上加重了融资的困难。因此国家和政府应该为高校青年创业提供创业保障, 鼓励高校青年积极创业。

二、金融机构在资金方面增强支持力度

由于高校青年创业风险高, 很多金融机构在投资上会选择小额投资甚至不投资, 导致融资更加困难。金融机构应当积极开展针对高校青年的金融创新。要根据高校青年创业中的共同点出发, 完善创业项目的评估制度, 对符合金融企业要求的项目积极发放贷款。在高校青年创业融资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帮助高校青年创业。

1. 打破常规、拓宽融资渠道

常规的融资方式主要体现在亲友借款、金融机构信贷等, 这也是创业者首先想到的融资方式。但是面对的我国当前的市场现状, 创业者应该积极寻找其他融资方式。高校青年创业者应该打破常规, 积极开阔思路, 采取多渠道, 多方法融资, 来保证创业过程中的资金正常周转。例如:银行的贷款, 亲朋的借贷, 或者自筹资金等相关的传统途径外, 还可以通过创业基金协会, 利用风险投资项目, 天使投资等融资渠道。其中利用最多最常见的也就是银行借贷, 一方面, 银行不仅有坚实的财力基础, 另一方面, 也有地方的政府背景, 多以成为创业者融资的“首选”。目前在银行可提供的几种贷款方式有自营贷款、短期贷款、信用贷款 (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 等, 都可以为高校青年提供相应的条件。而创业者要做的就是要保证企业的信誉程度, 积极配合银行的各项工作及各项调查等相关工作, 按时履行相关还款及延期手续来去的银行对企业的信任。

创业基金也是另一种较好的方式, 是将创业者的自有财产在相关的许可下将别人的财产进行抵押的形式, 为高校青年创业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资金获取方式, 主要针对的是“4050”人员, 同时也收到广大社会高校青年的欢迎, 身为高校青年只要自己有相应的资金或者存款, 就可以申请贷款, 最长的贷款时间也是半年, 也可以用相应的抵押物品方式, 但对于“学生党”来说, 或许抵押物品应用的范围较少。

2. 高校青年创业主体努力提高个人素质

高校青年是高校青年创业主体, 初入社会, 缺乏社会中的各类经验。创业初期容易自我膨胀, 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 没有对自己创业项目全面的了解调查和认识, 缺少完整的计划。如果有创业的想法和欲望, 在校期间应该多加学习, 努力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 针对自己的不足, 不断完善自己。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对事物敏锐洞察的能力和积极应变突发状况的能力等。充分了解现阶段我国创业的各项要求及政府给予高校青年的各种优惠政策, 为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代高校青年一直以来创业成功与否, 取决于资金的条件, 往往资金是创业难以翻越的大山, 而现在更多的社会部门, 组织或地方政府积极提供帮助, 风险投资适合高科技的创业企业, 此方法的融资有高回报, 效率快但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有很大的风险, 可以让投资者以入股的方式来加入高校青年的创业项目, 但这就需要高校青年在大学期间拥有较广的人脉以及相应的资源平台, 避免社会资源不足等问题的出现。

虽然创业的渠道也有很多, 但是现在的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创业优惠政策, 但也存在着力度不够大, 真正落实到政策中也不是很全面,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高校青年自身的原因也是有的, 创业的起初阶段也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 不了解相应的融资及政策难以提供可以合格抵押的财务就造成了贷款难以成功。虽然近几年国家对于创业还在一个起初阶段, 各个方面还需要我们创业主体的自我完善, 提高自己的相关领域知识的储备, 除了融资的方式, 高校青年还应该积极了解国家对于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 以及相关的良好社会条件, 积极参加一些培训、学习、涉及融资方面的管理等知识。为以后可以符合像各个机构贷款储备条件。当代高校青年在创业融资上或许仅仅存在“物质”上的重视, 就忽视了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这样可能在找“创业合伙人”的时候, 或许会遇到问题, 其中“合伙创业”也是一种融资的方法, 这个方法不仅仅可以得到财政上的支持还可以得到人才上的补充, 这样就可以使各个资源得到相应的充分利用和发挥。

所以高校青年创业只有在解决好了融资方面的问题, 才能让自己的创业梦想得到实现, 将自己的特长和技术变为自己的赚钱工具,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高校青年融资不应仅局限于自己周围的亲朋好友, 要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担保公司、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等等。获得关注和相应的支持。

当代的高校青年大多富有创新精神, 也有对传统观念与行业的挑战欲望。正是这种创新精神的鼓舞成就了无数个高校青年创业的前进动力, 成为了高校青年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由于高校青年在创业方面缺少启动资金, 所以更需要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帮助。虽然国家政策导向高校青年创业, 并鼓励银行对高校青年的创业提供贷款, 但由于我国金融系统不是那么发达, 信用体系还并不是那么完善。导致高校青年在创业中屡屡受挫, 构成一道障碍。我想, 高校青年创业者只有解决好融资的问题, 才能获得成功进而盈利, 在同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目前高校青年创业已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创业难也随之越来越受重视, 其中“融资难”更成为制约高校青年创业的首要杀手。本文针对创业融资问题, 结合我国高校青年创业困难的现状客观分析高校青年创业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应对该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青年创业,融资难,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3.新创业形势下的青年创新商业人才培养 篇三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具备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2015年4月11-12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中关村软件园共同举办的“创新创业(IT)人才培养新模式高峰论坛暨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关村软件园召开。本次大会以“创新创业驱动转型 校企协同实现共赢”为主题。参加本次大会的嘉宾有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路甬祥,教育部、科技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陈小娅,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德秀,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周武光,以及各级政府领导、高校、园区及企业代表500余名。

会议从经济、社会和教育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现代理念和国际视野,探讨了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产教高度融合与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养满足发展需要的、源源不断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人才。

大腕云集促创新创业蔚然成风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路甬祥作了《创新中国—中国设计》的精彩演讲。他提到,中国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向“两个中高”转换攀升,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要继续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更需要鼓励自主原创、创新设计,突破基础、核心技术,促进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创造引领世界的产品、工艺技术与装备、经营服务新业态、著名跨国企业和国际品牌。

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周武光为大会做了精彩致辞。他提到,中关村软件园着力打造创新创业为特色的生态系统,人才培养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子系统,承担着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希望园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互联网、大数据、O2O等新兴技术产业紧密结合,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新发展,进一步形成开放共生共赢的系统,也希望中关村软件园“创融e家”,作为新型建设,成为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新业态,和中关村发展集团科技金融服务的新载体,真正实现创与融的共赢,共同推动园区创新创业蔚然成风。

中关村软件园公司总经理刘克峰作了《打造创融e家 构建创新创业新生态体系》的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中关村软件园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他提到,为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促进中关村创新创业,中关村软件园以园区载体为依托,打造创融e家这一创+融的高度融合、业态全面、模式创新的创新创业实体服务平台。创融e家将汇聚优质的创新创业,汇聚优质创业金融,汇聚优质创融服务;打造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结合的跨业界、跨地区、跨平台的创融中心。

“校企合作、项目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大会成立了“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简称‘联盟’)”。教育部、科技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陈小娅女士宣布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成立批复,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秘书长吴井军先生对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筹备情况进行介绍。

联盟是以企业、院校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型组织,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高校创新要素集聚的资源优势,构建校企协同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院校与企业共同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系,促进校企双方共同建立工程实践基地,创建富有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项目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协同行业标准体系的完善,促进产教高度融合与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和加快我国校企协同发展进程。

在11日下午的“创新创业驱动转型 校企协同实现共赢”的主题论坛中,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先生介绍了教育发展战略与转型趋势,IBM 创业家全球训练营(GEP)大中华区负责人刘漾水先生为大家介绍了放飞IBM创业扶持计划,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石化学院、百度营销大学和燕山理工学院等高校相关领导分享了他们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经验。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公司产业服务部培训业务总监赵强详细介绍了中关村软件园创新创业人才基地建设模式暨人才服务体系。他说,中关村软件园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是集“工程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商业项目对接、创新创业孵化、创业成果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将园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与高校工程实践及创业教育体系结合,建立起学生创新实践、创业的顺畅通道,主要职能是工程实践教育、大学生创新实践、学生创业孵化等。4月12日,参会代表还一同参观了中关村软件园展厅及入园企业。

“本次大会的召开,将有力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善IT类人才培养的现有模式,推动产教高度融合,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创业人才,掀起新一轮的创新创业新热潮。”刘克峰说。

4.新创业形势下的青年创新商业人才培养 篇四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沿海特区的开放,出现了一批公务员下海经商的热潮,他们以独特的眼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人脉资源,放弃铁饭碗开启了创业之路…

90年代中后期至今,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下,民营经济逐步取代国有经济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有知识、有梦想的人投入到创业大潮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

08年的经济危机后,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转型压力,依靠资源和劳动力来发展经济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不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从技术层面,更看重的是综合创新能力,主要是商业创新。同时,我国的商业创新氛围,商务创新能力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发展。

面对各种严峻的就业形势,尤其是青年就业压力的增大,国家越来越大力扶持各类创业项目、加大对创业园区的投入建设,注重对创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商业创新人才。

在此形势下,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根据国家政策和形势,针对全中国广大的青年初创业者,启动了“全国青年创新商业人才培养工程”,旨在培养一批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青年商业人才,为我国创新创业服务。

作为我国首个面向初创业者的服务平台,“全国青年创新商业人才培养工程”为青年初创业者提供“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创业项目对接、专家一对一指导”的一站式服务,帮助其快速渡过初创业难关。

5.新形势下的党建创新 篇五

一、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新挑战

1、国内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发展方式,结构调整,社会管理,公平正义。

从“做蛋糕”到“分蛋糕”。

九十周年讲话: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2、国际正处在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反恐,安全,经济,思潮„„

正在强大又不够强大。

3、党内出现的变化和问题。“决定”六方面归纳。

九十周年讲话提到的4个考验4个危险。

从革命到执政,长期执政,先进性和能力。

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新举措。

1、习近平在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党建决定”时提到30条新要求新举措。九十周年讲话:五个“必须”——思想路线,人才,党群,反腐,制度化。

2、基层党建的重要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是我党的特点和优势。

执政与公仆,市场与贡献,科层与民主,领导与奋斗。

3、基层企业党建的问题:党员及干部思想观念的新变化。

企业经济功能和党的组织作用。

活动方式缺乏吸引力。

党务工作者新素质和兼职配置。

三、创新党建

1、从单一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转变。

2、制度建议从注重设计向设计和执行结合转变。

3、党的组织活动从形式向实效转变。

4、干部选任从领导意向向民主转变。

5、群众工作从解决生活困难向兼顾政治有序参与转变。

6、发挥党员作用从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向民主和社会化转变。

7、思想建设从说教灌输向兼顾大众传播转变。

8、从依托行政资源向注重发挥非权力影响转变。

9、反腐从人治向教育制度综合治理转变。

四、抓几个关键

1、领导干部的素质。

2、对支部书记的真心爱护和培养。

3、新党员的形象。

4、先进党员的影响力。

5、青年和青年党员的沟通、引导。

朱明毅

6.新创业形势下的青年创新商业人才培养 篇六

摘 要:2014年是中共十八大后落实经济政策的开局之年,国际经济处于经济危机恢复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要想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之路,还要继续在新形式下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创新。本文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尚存问题、创新的必要性和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当前中国经济仍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唯有注重创新和执行力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个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必须要有与企业自身特点相匹配的内部控制机制、强有力的执行力和持续创新的综合能力。企业管理者根据自己的资源建立一套独特的商业运行模式,才能准确判断经济形势,跟得上全球经济的步伐。

一、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模式不够科学

虽然说成功可以复制,但是始终模仿他人的成功就始终无法超越。现代社会风气浮躁的因子渗透进企业管理当中,可能会导致短期利益,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一种集体自卑的表现,因为不论任何环境下的经济主体,都会有自己的资源和主导优势,但如果过不能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和主导优势,企业越发展就会越发现自己的欠缺,无法找到真正的出口,莫衷一是。这些可以说是企业模式过于单一,没有找到发展的蓝海。

现代经济环境竞争异常激烈,但我国受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影响深远,思想和行为都比较保守,这对当今企业管理模式的建立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部分企业在建立商业模式和制定商业战术上偏于低风险方案,但这种和缓的内部控制会制约企业的竞争力。

由于我国还处于由计划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发展之路还需要很多的探索和努力,出现管理模式、制度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情况也是正常现象。因此,我们需要高瞻远瞩、居安思危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企业部门职能仍需加强

当今市场的发展对企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很多企业的部门职能已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职能部门设置的时间早、存在时间长,其很多职能缺乏灵动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部门的人力与具体事务不相匹配,有些部门的存在不能给整个企业经济体带来效益,甚至是互相掣肘。这些落后职能部门的运行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成本的高低仍是当今企业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匹配,部门职能的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素质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前途与命运。在现代企业中,部门职能重叠,人员职责不清,甚至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很多事情大家抢着管,而有些急需解决的事情却无人管的现象。因此,部门职能亟待加强。

3.企业文化缺乏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可谓翻天覆地,在这场企业管理创新的战役中,企业发展需要一种持续的激情。如何保持这种激情,提高企业凝聚力,就需要企业有一种昂扬向上的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好比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企业的发展核心是人才的发展,如果现代企业不把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来实施,就会使企业的员工缺乏归属感,人才终将流失。有的公司创立短短几年,人才流失却很严重。虽然很多企业普遍知晓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而且在内容上、形式上还做的非常完备,但是缺乏执行力。好的企业文化是让员工把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融入到工作当中,让员工在心理上认同企业,做到与企业一荣俱荣,才能使员工上下一心,才能积极开动脑筋,积极创新,积极献言献策,齐心协力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二、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1.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企业的创新说到底就是制度的创新,没有科学完善的制度和机制,企业员工的创新想法也就无法落到实处,甚至会使员工的积极性受到压制。因此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创新,保护好员工的创新思想,是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重要环节。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而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形成的,因此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从而使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使企业效益达到最大化。

2.引用先进的企业经济管理技术

现如今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很多信息技术可以共享,管理者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并和企业具体情况相结合,从中摸索出新的管理思路,这个新的管理思路就是我们的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可以丰富企业自身的管理内容,开拓创新渠道,在借鉴原有管理经验的基础之上,使创新更加科学、更加实用。

在引用先进管理技术及管理理念时,作为管理者要放下自我,多调查、多走访,多提问、多总结。同时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基本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先进的管理技术没有国界和地域之分,凡能为我所用的有积极意义的管理技术及知识都值得引用。以便使先进的管理技术为我企业所用。

3.优化企业部门职能

企业各部门是企业内部基本的单位设置,部门职能在于明晰各个环节以及人员分工是否明确,是否责任到人。基于目前很多企业部门重叠,职能单一,导致政出多门,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必须要科学设置部门,更要优化部门职能。只有优化部门职能,使之科学合理。才能使企业迸发活力,才能使企业成为一个持续盈利的经济组织。

4.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带来无限生机,可以为企业创造巨额财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项生产力,作为企业管理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倾心打造。充分依靠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努力营造一种向上的、充满活力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生产力。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也要不断创新。有的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从而使企业不具有凝聚力,而没有凝聚力的企业终将会被淘汰。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为企业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具有积极的价值观,从而促进员工积极工作的意愿。

低级的企业员工是打工者,一流的企业员工是创业者,两者同为劳动者,但工作的动力大不相同,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所为,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文化会为企业员工带来不同的影响,不同的企业文化会为企业带来不同的利益。

所以缔造一个商业传奇并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就是一个人领着一群人,做成一件事。在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做什么和怎么做都在时时刻刻拷问着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能力,建设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坚实的基础,它可以将企业带上发展的快车道。

三、结束语

企业的组成千姿百态,企业的构成也是千差万别,事物都在革新和发展当中,我们不能用一种眼光看待所有的事物。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经济形势之下,任何我们之前没有想过的新鲜事物都在发生,所以现代企业所要做的战略规划之一就是要紧跟时代,做好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本文通过对当今经济管理模式、企业部门设置和企业文化几个方面的创新进行了浅析,阐述了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是企业腾飞的重要通道。

参考文献:

7.新创业形势下的青年创新商业人才培养 篇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近年来,鹰潭市把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呈现出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按照“打基础、立规矩”的要求,以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村民事务理事会、数字鹰潭建设等三项基础性工作为抓手,着力构建各级干部下基层长效机制,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路子。以开展卫生清洁工程为切入点,着力构建能够促使干部深入下去、群众发动起来的工作载体。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群众工作平台的缺失,迫切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找到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鹰潭市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将卫生清洁工程作为新形势下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切入点和有效载体,自2008年下半年在全市全面开展了卫生清洁工程。将这项工作作为切入点,是因为垃圾处理是每家每户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开展卫生清洁工程,对垃圾处理进行有效管理,涉及到每家每户,工作涵盖面广、渗透力强、反复性大。做好此项工作,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各级干部必须真正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掌握实情。卫生清洁工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而是要在基层党组织和群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联系和服务群众从抽象概念变成具体行动,从而全面带动各项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能否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实际上反映了是否具备对广大群众进行广泛社会动员和有效社会组织的能力,是否具备处理好大量、复杂、紧迫的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问题的能力。

正是基于这一考虑,鹰潭市在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中,一开始就把卫生清洁工程作为最基础的工作抓在手上,始终保持高位推动的态势,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全市各级媒体连续开辟专题专栏,为卫生清洁工程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同时,组织召开乡镇干部大会、村组干部大会、群众大会,组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进行动员宣讲,把搞好垃圾处理的要求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促使卫生清洁工程全面铺开。实践证明,卫生清洁工程的开展,不仅改变了广大群众的卫生陋习和居住环境,而且找到了新形势下干部沉下基层,充分宣传组织发动群众的有效工作载体。

以建立村(居)民事务理事会为总抓手,充分发挥群众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的主体作用。

有效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潜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基本要求。鹰潭市在推进农村卫生清洁工程过程中,深切感受到要把这项工作搞好,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新途径。经过试点探索,我们感到以自然村为单元普遍建立村民事务理事会是最好的办法。

鹰潭市采取公推直选方式,按照“代表性、公认性、先进性、稳定性”的要求,让群众公认、有较强理事能力、办事公道正派的人入选村民事务理事会。同时,为切实发挥村民事务理事会的自治作用,我们从细处着眼,从易处入手,让理事会从卫生清洁这一群众能做、群众想做的事情抓起,通过有效带动群众扎扎实实开展卫生清洁工程,不断锤炼理事会组织群众、带动群众、管理集体事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引导村民事务理事会参与新农村建设、征地拆迁、综治维稳等各项工作,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推进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实践平台。在认真总结村民事务理事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城市社区建立居民事务理事会,着力实施“3+3”居民自治基本模式,通过解决10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社区党支部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活力,努力形成党领导下的群众自治的新方式。

以数字鹰潭建设为支撑,不断探索有效管理社会、服务基层群众的新手段。

当前,由于网络等信息化媒介已成为党和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和凝聚民智的重要方式。为此,鹰潭市以数字鹰潭建设为支撑,旨在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综合信息系统,提高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首先,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结合,在全市开展信息统一采集,系统掌握群众的居住、就业、社保、计生、教育等多方面基础信息,使政府可以动态掌握、全面了解群众特别是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实际情况,提高了群众工作的精细化、动态化水平。其次,大力推进天网工程、公安大情报系统、道路交通监控系统、数字城市管理系统等电子系统建设,完成了社区从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的转变,为群众创造了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第三,整合网上行政办公资源,推动广大群众通过网络化手段,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有效行使监督权,提出意见建议和合理诉求,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第四,积极推进利安城乡社区电超市项目建设,满足群众购物、缴费、咨询等多种需求,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打造一个方便快捷的综合性多功能服务平台。

以建立各级干部下基层长效机制为保证,努力形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局面。

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深入群众,做到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为做到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鹰潭市通过机制创新,以制度建设来切实保障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自2008年8月份开始,鹰潭市建立并完善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挂点督导乡镇工作机制,要求以乡镇为单位,由市四套班子成员和市法检“两长”及市直有关部门以挂点调研、督查、指导的方式,分别对全市乡镇10个方面重点工作进行督导;各县(市、区)协同联动,以挂点包乡形式,明确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督导工作的责任分工。同时,不定期、不打招呼地对市直部门挂点驻乡干部和县(市、区)包乡干部以及乡镇科级干部在岗情况和深入基层情况进行抽查,将发现的问题通报全市,促使各级干部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此外,为促使各级干部将深入群众作为工作习惯和工作常态,持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干部下基层活动。2010年扎实开展“各级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和谐”活动,通过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帮民富、促和谐,促进各级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做到同群众打成一片,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几年来,鹰潭市坚持把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经常性工作,贯穿于党和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城乡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得到夯实,所形成的群众工作政治优势正转化为推动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的发展优势,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了对群众的有效管理和服务。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到:

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从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抓起是前提。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鹰潭市立足群众实际需要,从卫生清洁这个繁琐细小却又关系到广大群众生活环境改善的事情入手,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利益,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鹰潭市在江西省率先实施免费救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关心工程”,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将20000份通告发放全市所有农村和社区,抽调上千名基层干部逐户对患儿进行登记造册,并充分利用数字鹰潭平台,通过网络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彻底调查摸底;同时将农村和城镇患儿分别纳入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范围,大幅提高报销比例。该工程实施以来,已成功为205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免费手术,成功率100%,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和尊重群众主体作用是关键。

人民群众是一切工作的主体,这是群众工作路线的一个重要原则,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鹰潭市通过村(居)民事务理事会建设,让位群众当主角,凸显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发动群众把该自己管的事自己管好、该自己干的事自己干好,做好了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村(居)民事务理事会主动协助各级党政组织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重点难点工作,创新社会管理激发出来的活力、做好群众工作凝聚起来的合力,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劲动力。2010年6月,鹰潭市遭遇了一场特大洪涝灾害,村民事务理事会迅速行动起来,及时组织20多万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动员群众村帮村、户帮户、邻帮邻渡过难关,为鹰潭市夺取抗洪救灾和灾后创建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注重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是基础。

8.新创业形势下的青年创新商业人才培养 篇八

----丰矿尚庄社区党委书记:袁卫平

重视和加强企业的党建工作,是中国国情的需要,也是我们企业发展的需要。丰城矿务局是国有控股企业,历来重视企业党建工作,始终把基层党支部建设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石,作为提高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上水平的重要环节,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那么,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变革,多元思潮的影响和价值观念的冲击,给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新形势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党的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保证我们的队伍不松不散,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引进战略伙伴,抱团取暖,从而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因此,笔者认为,在国有企业改制的关键时刻,党建工作应该做到:顺应形势,稳定队伍,与时俱进,自主创新,真正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一、顺应新形势,适应新发展,探索党建工作新理念

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是大势所趋,是实现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引进战略合作,增资扩股,提升企业竞争实力,达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唯一出路和选择。作为基层党组织必须顺应新的形势变化和客观规律发展的要求,抓住这个时机把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

党建运行机制转换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注入企业新的活力,跟踪提供企业所需要的精神动力。

一是树立融入意识。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企业改制期间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实践告诉我们,脱离中心抓党建,就党建抓党建,党建工作将会失去生机,比较单调,甚或偏离正确的方向,难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党组织的应有作用。只有把党务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壮大这个中心工作,引导干部,带好队伍,执行政策,营造和谐,党建工作才有主战场,才能选准着力点,取得实际效果。

二是树立大局意识。把党建工作重点项目、工作标准、工作职能、各种载体进行梳理整合,形成在内容上纲目有序,重点突出,切合实际;在行动上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团队协作的工作体系。以期把握重点,形成合力,统筹兼顾,有序推进。

三是树立长效意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落实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为契机,以反商业贿赂专项治理改进措施为重点,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明确责任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健全运行机制,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企业改制顺利进行提供政治保障。

二、抓住中心,着眼实践,探索党建工作新途径

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企业改革发展的中心环节,是通向

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桥梁。在这关键时刻,迫切需要企业党组织的支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在职工群众中积极宣传企业改制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把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企业改制的轨道上,把职工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创新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力求着眼党建工作实践,积极探索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方法。

一是在工作目标上搞好结合。把中心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覆盖点和探索点,使堡垒作用和先进性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保障。

二是在工作内容上搞好结合。把企业的中心工作与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员的自身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党员岗位成才、岗位奉献、岗位示范。近几年来,丰城矿务局在探索党建工作内容和方法上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广大党员中,积极开展争创“红旗党委”、“特色党支部”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千名党员展风采”活动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十带头”活动,就是要带头学习、带头遵纪守法、带头维护稳定、带头联系群众、带头发展经济等,要求党员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使党员的先进性和示范带头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以基层党组织开展“个十百千万”党建活动为内容,加强各级党的组织建设,着力提升班子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使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执政基础得到了巩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得到发挥,企

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效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些党建实践活动充分说明,把党建活动的目标任务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之中,落实到每位党员的行动上,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因此,在开展党员活动时,尽量多一些结合实践的创造性自选动作,多一些本企业、本支部的个性特征,多一些围绕中心任务的可操作性内容,多一些切实有效的举措,企业党建才会显示他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在工作形式上搞好结合。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和抓安全生产时,要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坚持党内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积极寻求党内活动与生产经营的有效对接;坚持相对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把党建手段运用到现代职工教育中来,使广大职工对企业有真正的感情,成为生活、工作、休闲的港湾。

三、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打造党建工作新载体

1.以创建学习型团队为载体,激活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党员、职工的综合素质。

一是“建网”。充分利用和发挥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小组生活会和班组政治学习的辐射作用,并以此为主带动党员和职工自觉参加学习,逐步形成争做学习型党员、学习型职工,培育学习型支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联动效应。

二是“搭台”。加大图书阅览室、学习文化角、流动书箱、广

播电视、教育培训等学习阵地的投入,强化管理,使广大职工都有学习的机会和场所,提高使用效益。

三是“助力”。落实干部培训、使用、待遇一体化管理机制,解决学习动力问题。

2.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突破固有僵化模式,促进企业、职工的和谐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基层党组织的中心任务之一,突破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全新载体。基层党组织要按照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目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规范管理年”、“企业文化创新年”和“班组建设规范管理年”活动以及支部文化活动。解决企业文化上热下冷,写在纸上、浮在面上,严不起来以及理念与行为“两重性”的问题,把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使之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有力推进企业和职工的和谐发展。

3.以绩效考核为载体,实施工作目标管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以党支部为单位,结合党员不同岗位的实际,明确党员履行岗位职责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绩效考核。坚持物质奖励和政治激励并重,激发职工以企为家和广大党员奋发有为的进取意识。

总之,我们认为,党建工作创新,不是基层党委书记一个人的事情,应是整个政工体系在运转。一是党委书记要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和支持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二是政工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总结经验,发现典型;三是党支部书记要发挥关键作用,结

合党建工作自主创新,想办法、出点子;四是班子成员要发挥参与作用,提出建设性意见,制定创新方案,班子成员达成共识;五是建立工作机制,使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协调一致,同心同德,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才有凝聚力。

实践证明,党建工作的创新应该像春雨润物细无声,采取扎实有效的方法措施,循序渐进,积极助推国有企业整体改制的成功,迎接我们丰矿党建史上的又一个春天。

9.新创业形势下的青年创新商业人才培养 篇九

一、坚持理论创新,确保公安信息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和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公安信息化建设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实现的难度大,且没有现成的模式。近年来,公安信息化建设之所以有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体制建设、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建设、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正是因为各级公安机关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的结果。进入新世纪,公安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社会治安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公安工作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和繁重,公安信息化要在新的形势下求得更快、更好地发展,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少走或不走弯路,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理论,采取新措施,开创新局面。

1、公安信息化理论创新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就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息化科学理论体系。20xx年8月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把金盾工程作为十二大重点工程之一优先发展。十六大明确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电子政务建设是其中重要内容。“政府信息公开化”、“电子签章法”也即将出台,既为公安信息化指明方向,也给公安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机遇。公安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一个重大工程,必须坚决贯彻国家信息化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要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制定公安信息化发展规划,创造性地开展公安信息化理论研究,以此指导和推进公安信息工作持续、快速发展。

2、加强公安信息化理论创新,必须紧密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和现实斗争的实际需要。公安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的过程。公安信息化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完善各项公安业务流程,使之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信息化理论创新必须紧贴公安工作实际,加强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公安工作难点、热点问题当前要与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区警务战略和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于提升公安信息的应用水平,着眼于提高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整体作战能力,增强驾驶社会治安的能力。

3、加强公安信息化理论创新,必须突出重点。公安信息化建设任务繁重,面临许多复杂技术和管理问题。在公安信息化理论研究中,应围绕建立怎样的公安信息系统和如何开展公安信息系统建设两大主题,着重研究工作体制、运行机制、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提高应用效益等重大理论问题,为公安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

上一篇:项羽之死(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下一篇:高职校团委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