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目标及措施

2024-08-02

环境管理目标及措施(共8篇)

1.环境管理目标及措施 篇一

环境管理目标及环境保护、扬尘措施

环境保护是生态平衡的保证,是我国重要国策。为了保持一个安静、舒适和整洁的环境,保护人民身心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我公司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抓好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管理目标:

文明施工、美化环境、预防与减少噪音、废污水排放,满足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要求,各方投诉率为零,无新闻暴光。

1、组织环境保护学习,建立环境监控体系

1.1 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法,执行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并充分发挥经理部中环保组的作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环境监测,调查和掌握环境状态,督促全体职工自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并认真接受业主和环保部门的监督指导。

1.2 时常开展文明教育,使广大员工从思想上提高美化环境意识,督促施工人员遵守市民规范,现场施工人员统一着装,均佩带胸卡,按人员类别、工种统一编号管理。

1.3 建立环保工作自我监控体系,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为噪音、粉尘的污染和采取技术措施控制污水、烟尘、噪音污染、夜间光照,同时协调外部关系,同有关环保部门加强联系,解决扰民问题。

2、对施工现场噪声的管理措施

2.1 工程使用机动车的噪声控制

2.1.1 工程使用的机动车辆,必须保持技术性能良好,部件紧固,无刹车尖叫声;必须安装完整有效的排气消音器。行车噪声要符合国家机动车允许噪声标准。

2.1.2 工程使用的各种机动车辆,喇叭正前方2米处声级不准超过100分贝,禁止使用气喇叭。在任何时间内,不准用喇叭叫人、叫门。2.2 施工生产中噪声的控制

2.2.1 开工前必须报送环境保护部门按国家有关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审批,防治噪声污染的设施,必须按相应的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进行设计。

2.2.2 合理调节作息时间,尽量减少在夜间施工时间,不影响其他施工单位人员的正常休息。

2.2.3 工艺上要求连续作业确需在夜间进行噪声大的作业时,须持有环境保护部门发放的《夜间作业许可证》。

2.2.4 严格控制人为噪音,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并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音设备与工艺。

3、对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管理措施

3.1 建筑工地开工前,开发建设单位应当与工地所在地的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明确工地环境卫生责任。

3.2 建筑垃圾、散体物料运输车辆的车厢应确保牢固、密闭化,严禁在装运过程中沿途抛、洒、滴、漏。工地出入口5米内应用砼硬化,出入口设置通畅的排水设施,并派专人冲洗运输车辆轮胎,保持出入口通道的整洁。

3.3 结构外墙脚手架外侧满包细目绿网,防止杂物、灰尘外散,形成环境污染,密目网拆除前应先清洗后拆除。

3.4 不得随意抛掷旧料、废土和其他杂物。禁止野蛮装卸建筑废土、建筑垃圾和建筑材料,必须采取随拆随洒水,防止粉尘飞扬。

3.5 工地渣土、建筑垃圾必须集中堆置,及时清运,空地应尽量绿化。3.6 建立健全工地保洁制度,设置清扫、洒水设备和各种防护设施;土堆、料堆要有遮盖或喷洒覆盖剂,防止和减少工地内尘土飞扬,物料、渣土外逸,及废弃物、杂物飘散,并做到工地围挡外100米内无建筑污水外溢和建筑垃圾。有拌和机的地方要采取防尘措施。

3.7 职工食堂应使用煤气、柴油等清洁燃料,禁止燃用原煤、木料、竹片等。建筑工地禁止焚烧建筑垃圾、油毡、油漆、塑料等产生有害、有毒气体和烟尘的物品。

3.8 每天专人清扫场内地坪及长外道路,时刻保持场内外清洁,防止灰尘飞扬。3.9 对进出场道路,不乱挖乱弃,旱季注重道路铺渣洒水养护,降低粉尘对环境的污染,雨季做好沟渠疏通,防止因雨水剥离道路造成污染。

4、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4.1 加强施工管理,实行文明施工,对环境有污染的废弃物,需排放时,必须经过处理,并经有关部门同意运到指定地点掩埋或销毁。

4.2 在建筑物的四周设下水道,由专人疏通,确保建筑物外四周无积水,四周道路畅通、平整,各种物资整齐堆放。

4.3 施工现场临时男女厕所设专用化粪池,室内隔断贴白瓷砖,墙面贴白瓷砖至1.5M高,地面贴防滑地砖,并吊平顶。定时启动水箱冲洗,进入化粪池。

4.4 对进出场的车辆机械,采用高压水龙头冲洗车轮,确保离开工地的车辆上不能有泥土、碎片等类似物体带到公共道路上。

4.5 保护现场周围原有城市绿化,并且在施工现场内空地尽量布置绿色植物。4.6 夜间施工时,在基坑北侧安排灯源、灯罩,尽量做到夜间施工光照不影响居民休息。

2.环境管理目标及措施 篇二

关键词:森林资源,森林防火,防火措施

1 森林火灾的特点

1.1 规模大

所谓森林, 一般是规模较大的树林, 多在几百公顷以上。一旦发生森林火灾, 其波及的范围也是数公顷以上, 规模较之其它火灾要大得多, 火势也要猛烈得多。

1.2 破坏大

由于森林多树木、灌木, 多集有深厚的落叶层, 尤其是在原始森林, 其可燃的植物树木更是丰富, 一旦发生火灾, 通常是接连燃烧, 很难控制。除了有大批植物遭到严重破坏以外, 基于森林植物的气候调节功能、水土保持功能也会遭到严重破坏, 以致对当地的气候和水土产生影响, 造成巨大的经济和财产损失。

1.3 抢救难

基于森林火灾规模大、破坏大2个特点, 使得森林火灾的抢救也存在诸多困难。大多数森林存在于山脉之上, 道路崎岖纵横, 现代的消防车辆很难进入;森林火灾的燃烧之猛, 也不是灭火器具短时间能够控制的;此外, 现代的灭火装置也多以小规模为主, 像风力灭火机、扫帚、灭火器等抢救工具在规模大、火势猛的森林火灾面前很难有效地控制火势。

2 森林火灾的常见引发原因

森林火灾的常见引发原因一般分为自然引发和人为引发2种情况,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2.1 自然引发

2.1.1 堆积层自燃。

一般在集有落叶层的大型森林里, 由于夏秋季节气候干燥, 温度较高, 使得落叶层底部温度较高, 超过了低层枯叶的燃烧点, 以致产生自燃现象, 引发森林火灾。

2.1.2 雷电引发。

多在具有高大树木的森林里, 多在雨季, 由于雷电击中树木, 超强电流引发树木主干燃烧, 造成森林火灾。

2.2 人为引发

2.2.1 人为失火。

多以人们欠缺防火意识, 在森林区抽烟、野炊不慎失火引发。尤其现在森林旅游业开始迅猛发展, 大批人流涌入森林, 由于防范失误或意识的缺乏, 造成森林火灾。

2.2.2 采取措施不当。采取措施不当是指缺乏相应的预

警机制, 或是缺乏相应的灭火配套设施, 不能对出现的火灾进行前期的预警和控制, 造成火势蔓延、规模扩大, 以致发现火灾后已经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致使森林资源遭受重大破坏。

3 森林防火的重点目标

3.1 生态类目标

生态类目标是指对气候环境、水土保持、环境保护以及科学实验有着重要作用的原始森林、实验林、母树林、生态林、防护林、环境保护林以及自然保护区内的具有一定特殊生态意义的森林。

3.2 经济类目标

经济类目标是指拥有一定经济生产作用的森林区域, 比如东北的松木森林, 可以生产大量的建筑木材、家具原料。或者像云南西双版纳可以生产工业原料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 或者可以生产瓜果、油料以及开展旅游等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森林。

3.3 文化类目标

文化类目标是指具有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双重遗产以及国家自然保护区或革命遗址的森林区域, 比如四川省的卧龙自然保护区。

3.4 民用设施目标

民用设施目标是指建有乡镇、村庄、火车站以及其它民用设施的森林区域。

4 森林防火的主要防护措施

4.1 增设防护组织

增设专门的森林防护组织, 由专业的林业人员组成, 对整个森林区域进行定时排查, 查找火灾隐患和防治的重点区域, 并积极研究各项防火对策, 加强森林防护组织的防火反应机制。

4.2 建立健全各项护林防火制度

如森林防火专职巡山员制度、村民轮流挂牌值班制度、生产生活用火制度、护林防火责任制度、进山管理制度、防火检查和奖惩制度和倡导建立森林防火“村规民约”活动, 特别是春节、清明节“五一”“三节”期间, 加强对进山人员的火源 (火柴、打火机) 和鞭炮的收缴工作, 防患于未然, 并使森林火灾扑救人员时刻处于待命状态[3]。这些制度对控制火源、防止森林火灾起到很好的作用, 要认真制订和严格执行。

4.3 增加森林防火宣传工作

各级森林防火部门要高度重视, 周密安排, 做好林业信息的报送工作。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创办信息宣传载体, 拓宽信息采集和宣传渠道, 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全面、及时、准确、实用的信息服务。

4.4 加强火源管理, 最大限度地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只要尽最大努力减少火源,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在森林火灾高风险时期, 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切实消除各种火灾隐患。在入山管理上, 防止各类火种入山, 切实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对重点人员和地区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工作。在控制野外火源上, 采取宁紧勿松、宁严勿宽的工作方法, 堵塞各种漏洞, 彻底消除火灾隐患。

4.5 认真落实防火责任

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把森林防火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责任单位要将森林防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建立并完善详实而可操作的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精干高效、信息畅通、反应快捷、保障有力的森林防火指挥体系, 落实与完善规章制度, 启动每日零报告制度, 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森林防火运行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人员亲自抓。要层层签订责任状, 对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山头地块, 领导及工作人员实行划片包干, 明确各自的任务与责任。

4.6 增加防火基础设施投入

做好防火通道和瞭望塔建设、生物防火工程。加强专业防火队伍建设和演练, 提高对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4.7 实现森林防火工作信息化

推进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建设。推进林火监测系统建设。推进森林防火专用通讯网和火场应急通信系统建设。

4.8 加大依法治火的力度

从观念上转变森林防火工作方法和态度。坚决做到依法治火。

4.9 提高林分的防火能力

4.1 0 修建农 (田) 林 (分) 间的防火带

实践证明, 仅仅靠严禁“烧田坎”的一刀切的做法, 防火效果不甚理想。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另一方面应该采取标本兼治、疏导的方法, 在路边做好防火的技术处理, 即在山脚下有农田的地方, 沿农田与林分交界处靠林分一侧修建一定宽度的防火带。

森林资源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 做好森林防火对于保护森林资源、维持生态环境、保持水土以及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当不遗余力地做好各方面的防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耿晓雪, 陈辉.浅谈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措施与对策[J].价值工程, 2010

[2] 周健培.浅议森林防火技术及措施[J].绿色科技, 2012

[3] 韦艳花.森林防火宣传途径及措施[J].技术与市场, 2012

[4] 李开达.对于如何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措施及对策的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 2011

[5] 张运生, 张思玉.广西百色森林防火对策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0

[6] 王春华.国外森林防火经验谈[J].林业劳动安全, 2010

[7] 杜小茹, 卢玮, 徐婵娟, 等.长青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种业, 2010 (3)

3.环境管理目标及措施 篇三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人事管理

一、高科技企业员工的特色

首先,高科技企业的员工个人特性比较鲜明,对自己的自我价值实现要求较高。高科技企业的员工教育背景良好,通常他们严格要求自身,在人生目标的实现上给自己的设定较高的追求,这一点在他们的工作上也有展现。高科技企业的员工对于具有挑战的任务比较感兴趣,并希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身的才华和专业能力,高科技企业的员工通常不喜欢过度的制度束缚和权利约束,在个性上也不喜欢趋炎附势、言听计从的工作模式,某些一般企业中不管理不理解都要执行领导的命令的人事管理理念在高科技企业员工中是行不通的。其次,高科技企业的员工对于自己的工作通常会形成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工作通常是他们展示自我、实现自我、升华自我的重要场所,在工作中他们逐渐学习、改善不足、步步提升,高科技企业的工作人员是企业内部最具生命力和竞争力的群体,他们不屑于受到领导的硬性束缚,厌烦职场中的阴暗面,他们更注重的是在工作中的自我提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时,他们希望借此展示自己。因此,高科技企业的组织结构应该是宽松的、工作氛围应该是融洽的,这样才能保证高科技企业的员工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另外,高科技企业的员工知识结构较强,年龄较轻。高科技企业的员工基本上都是本科以上学历,高科技企业面临着高科技技术随时更新、知识不断转变的经营环境,所以,高科技企业的员工专业素养和个人知识水平必须过硬,他们对于自己专业的视野和前景预测的一般比较准确,在企业中通常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因素。最后,高科技企业的员工工作方式随意,工作绩效难以量化。高科技企业的员工从事的是创造性和创新性较强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场所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的工作流程不是规范制式的,他们的工作可以说是随意的、受主观支配较强的。高科技企业员工的工作灵感可能来自于任何的时间和任何的地点,并不局限在工作岗位之上。此外,高科技企业的员工的工作成果常常表现为创造性的思想、革新的技术和对管理的优化和创新上,这样的工作成果难以用经济的效益指标来衡量,因此,高科技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衡量成为高科技企业的一大技术难题。

二、我国高科技企业人事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研究

首先,高科技企业的人事管理和高科技企业的战略规划相脱节。很多高科技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陷于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中不能自拔,这些企业的人事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显得疲于应付,难以和高科技企业的战略目标相联系,对于人才的吸收、培养和晋升没有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规划,整个人力资源系统和企业的战略规划部搭配,使得高科技企业在发展中受到人才缺失的制约。另外,高科技企业在选用人才、激励人才时没有一套合理高效的制度,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高科技企业不同一般的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如果用传统的以经验来判断员工的工作绩效的话,那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肯定受到打击,这种主观的考核方式也会让员工觉得人力资源部门的绩效评估有失公允。高科技企业在激励机制上的不完善通常导致其人才流失严重,企业绩效降低。最后,高科技企业的人事管理没有精确地定位。目前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自身定位较低,觉得自身的发展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没有多大的帮助,人事管理部门的人员通常素质较低,业务不精,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不能贡献自己的力量。高科技企业的人事管理往往难以做不到统筹安排和规划。

三、高科技企业人事管理上人才激励的目标定位及管理措施

高科技企业在人事管理上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企业的人才掌握着对于高科技企业发展来说最重要的资源—知识,因此,高科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倒要仰赖这些人才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传统的人事管理注重的是解决事情,人员管理上以对事不对人为原则,在高科技企业的人事管理上这样的管理方式是行不通的,高科技企业为了对人才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要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给高科技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气氛,帮助他们发挥创造精神和创造热情,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该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把高科技人员当作自身企业发展的合作伙伴,在企业发展的各个过程中都去积极的和高科技人员去探讨和探索,将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和目标与高科技人员。高科技企业应该给予高科技人员相应的工作自由,让他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对公司发展中不适应的政策和方针提出自己的见解,让他们勇于对公司的进步和发展提出批评。只有高科技人才在企业中感受到自由、轻松的工作气氛,他们才会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奉献自身。高科技企业还应该认真分析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对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以及工作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岗位上需要的人员的能力和技能。对工作进行分析可以为高科技人员的吸收、奖惩、激励和晋升提供明确的标准,如果高科技企业不能认真地分析其工作流程,那么必然会造成对人才的利用不合理,使得人才的绩效奖励和职业晋升等方面都难以做到公正,这种情况是高科技人员难以接受的。工作分析的匮乏直接致使高科技人员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难以实现,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在企业中难以实现自我,长此以往,高科技人员就会产生辞职之心,使得企业面临着人才留不住、发展难进步的窘境之中。第三,高科技企业应该注重人才的激励,在人才激励的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使得高科技人员通过企业的激励和奖励获得心理成就上的满足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对于高科技人员来说,公平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他们觉得在企业中受到了公平公正的对待,那么他就会觉得心理舒畅、充满干劲,如果他觉得公司的薪酬和奖励制度不合理,那么在工作的时候就会充满怨气,对工作也不会上心。在客观、公正的考察高科技员工绩效的基础上,企业应该在薪酬奖励上给予相应的客观、工作的表示。这里所说的薪酬、报酬并不单单是物质上、经济上的报酬,还包括非经济的报酬,譬如说给高科技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予高科技员工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等等。良好的工作环境会让员工觉得自己在企业内部受到了公平的对待和重视,富有挑战的任务会让员工充满热情和创造力的去工作,也让他们举得只有富有挑战的工作任务才能对他们以后的升职加薪具有帮助。最后,高科技企业更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作用。高科技企业的文化建设一直落后于其发展的脚步,过去的高科技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基本停留在表面,只注重公司外在的面貌建設,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对精神风貌建设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定义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并力求把这种价值观念内化为员工的意识理念,并在无形中加强员工的凝聚力,让所有员工拧成一股绳为企业的发展努力奋斗。高科技企业应该注重企业内部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的培育,让高科技员工的个人职业追求和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效衔接在一起,做到坚持不懈、积极进取。

高科技企业面临的是知识性和智力型并重的员工,对这些员工进行有效的人事管理成为高科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件大事。高科技企业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公正的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并树立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使得员工愿意为企业的发展而奋斗。

参 考 文 献

[1]于贵穴,周景坤.浅谈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的激励机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2]贺建军.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J].商场现代化·人力资源.2004

[3]陈镜.关于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J].企业导报.2009(9)

4.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达标措施 篇四

护理部为了巩固完善二级甲等医院走向规范化管理轨道,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时刻牢记以质量为医院生存的保证,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的观念,确保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使全院护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按照《安徽省二级医院护理标准》的管理要求,特制定以下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达标措施:

一、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

1、组织学习护理行为规范,并认真落实让病人满意。

2、改善就医住院病房环境,加强护患沟通。

3、改善服务态度,开展人文关怀活动。

4、落实“优质服务十点”,正确实施各种治疗护理措施。

5、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科室每月调查满意度1次,护理部每季度发放调查满意度表1次,测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二、护理人员培训率达标

1、新护士岗前培训率100%。

护理部对所有新进院护士均进行岗前培训2天,内容全面,图文并茂,并指导、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规范化继教培训合格率≥95%。

对在职护士进行分期、分批、不定期采取不同形式、不同要求进行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如讲座、查房、自考、电大等),达每年每人获继教20~25学分,验证合格率100%。

3、护士长以上管理人员外出学习≥20% 有计划、针对性选派专科护理管理人员和护理骨干外出学习、参观、培训、进修,不断充实新知识,新技术,并学以致用。

三、护理“三基”水平合格率≥95%(合格标准:理论考试≥85分,技术操作≥90分)

1、全年举办护理人员理论闭卷考试和操作现场考核各2次,对于不合格者予以重考,直到合格为止。

2、要求科室不定期采取多形式理论及专科技术考核,成绩纳入个人年终考核。

四、基础护理合格率≥90%,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年压疮发生次数为“0”。

1、严格执行分级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坚持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和危重病人的特护工作,力争基护、危护质量达(超)标,年压疮发生次数为“0”。

2、科室每周检查2~3个病人护理质量,护理部每季度检查基础护理和危重护理质量并建表记录。

3、实行危重病人抢救上报制度,护理部及时深入病区了解、协调、指导、协助救护工作。

4、对于发生难免性压疮或院外带入压疮经护理愈合酌情予以护理质量加分。

五、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1、对各科备用急救物、药品确保“五定”,并保持性能完好。

2、科室坚持每班交接,每周检查小结,每月检查总结,有记录。

3、护理部每季度检查一次急救物品完好率,并建表记录。

六、常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严格执行消毒灭菌隔离制度和各种院感监控要求。

2、注重重点科室监控,如:手、产、ICU、供、血透室等消毒隔离工作落实。

3、规范落实一次性医用品管理制度,分类处置,准确记录,杜绝流失。

4、定期监测常规医疗器械消毒效果,保证安全有效期。

5、科室每周查,护理部每季检查,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并建表记录。

七、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85%(合格标准分≥85分)

1、按照《安徽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组织学习,不定期培训,规范书写。

2、科室每周查,护理部每季度检查在架病历书写质量,并建表统计,有记录。

3、护理部质控人员检查全部归档病历,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八、护患纠纷年发生次数≤5次,查处率100%。

1、建立健全护理投诉机制,和制定护理投诉管理制度,设立投诉部门(护理部)。

2、一旦发生护患纠纷,对每一位病人(家属)的投诉事宜,进行及时调查,据情况采取不同形式(给予口头批评、当面道歉、书面检查、经济处罚)的处理措施,并总结反馈,提出改进措施。

3、严格督查各种护理工作落实到位情况,改善服务态度,减少护患纠纷发生。

九、手术病人前后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率100%。

1、修订围手术护理记录单和手术护理记录单内容,增加交接签名和标本处置项目栏。

2、实行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对所有手术病人进行严密交接,并双签名。

3、要求手术室对三、四类大手术、特殊新开展手术,组织术前讨论,开展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工作,提高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发表记录。

十、护士专科技能培训合格率100%

1、对新进护士提出要求如何进科后注重专科技术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2、要求科室护士长对本科室所有护士进行护理专科技能培训,尤其是护理新仪器的使用、新项目的开展,保证对患者实施安全的专科护理操作。

十一、护理事故发生次数为“0”、护理差错追求“零缺陷”

1、反复组织学习护理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制度、差错事故防范措施,强化护士法律及安全意识。

2、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严格执行护理各项工作制度,杜绝护理事故的发生。

4、一旦发生护理差错的当事人及科室需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并上报,调查处理、反馈、整改。

十二、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开展率40%,健康教育覆盖面100%

1、加强学习开展示范病房,制定护理措施,强化基础护理。

2、实行所有住院病人进行入院宣教、入院评估、疾病知识、检查用药、术前后及康复指导,并附“健教效果评价表”。

3、责任护士准确收集资料,拟定护理措施,连续记录病人在院期间的病情护理记录单,观察病人整体动态,照顾病人全程服务。

4、护理部和科室不定期检查病人自身评价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有记录。

十三、临床科室对手术室、供应室工作满意度≥90%

1、建立供应室、手术室与临床科室保持良好的沟通机制。

2、制定征求临床科室意见表。

3、每月征求科室的意见及工作评价,有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十四、确保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例≥1:0.4,监护室1:2.5。

1、严格护士准入制,依法执业。

2、根据科室实际开放床位数,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比例力争≥1:0.4,监护室1:2.5(详见人力配置和标准)。

3、杜绝无证护士单独值班,确保满足实施等级护理的质量与患者安全的需要。

十五、重视护理质量管理资料的收集

对护理部及各科室的各种检查资料、培训记录、考核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完善,在册备查,对存在不足之处,定期反馈,寻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积极落实到位,以达到持续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并尽全力达标。

5.环境管理目标及措施 篇五

(一)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达标措施

1、基础护理合格率≥95%

(1)提高对基础护理的认识,培养护士热爱护理专业;

(2)加强对基础护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基础护理操作的培训;

(3)护士长每日、护理部每月检查全院的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对未落实到位的科室及责任人在护士长例会上通报批评,并将检查结果 纳入质量检查评分之中,给予相应的处罚;

(4)对病人护理做到“三短九洁三无(三短:头发、指甲、胡须; 九洁;头发、颜面,耳、鼻、口腔、臀部、会阴、指(趾)甲;三无: 感染、压疮,并发症)。

2、专科护理合格率≥95%

(1)严格按照各种的疾病护理常规对病人进行护理;

(2)由责任护上和当班护士负责落实病人的专科护理;

(3)护士长每日、护理部不定期检查各种专科护理落实情况,护理不到位科室质控扣2分,责任人给予相当的经济处罚。

3、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5%

(1)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正确、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严密做好病情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严格执行护理常规制度 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抓好病房管理,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2)护理人员对病人做到七知道(床号、姓名、诊断、治疗,护理、休息、饮食);

(3)护士长每日、护理部不定期检查急、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 和专科护理的落实情况,并亲自组织参加抢救及护理工作。对护理不 到位的科室给予相当的经济处罚。

4、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

(1)按《广东省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对新上岗的护士进行岗 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安排到科室;

(2)全院护理人员的“三基”训练常抓不懈,由护理部和科室进 行二级培训,科内每月考核一次,护理部进行抽考;

(3)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开展护理操作技能竞赛,对优胜者 给予奖励,从而激发护士学习的热情,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5、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95%

(1)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为加强病历 书写质量的监控力量,制定全院护理病历质量管理的奖惩规定;

(2)科室质控员、护士长每日自查本科室护理病历的书写质量(体 温单、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医嘱单 等);

(3)护理部每月检查归档和在架护理病历,对书写不规范的护理病历反馈到科室及个人,按照奖惩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6、急救用物完好率100%

(1)抢救室及急救车内用物及药品、器械实行专人管理,并做到 四定(定人、定位、定量、定时核对),认真做好检查登记上作;

(2)急救物品不得外借,急救器械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3)质控员每日、护士长每周、护理部每月检查急救药品,器械 的完好情况,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科室扣质控分5分,对因抢救器械、药品因素影响病人救治的责任人及科室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7、常规器械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1)严格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对医务人员的手、物品、器械实行消-洗-消的方法(内镜室、口腔科、手术室实行洗-消-洗的方法),认真做好空气、物品、手、器械等监测;

(3)除精密仪器外,所有的物品、器械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消毒;

(4)认真执行《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做好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分类收集工作;(5)供应室对无菌物品每月进行监测(生物、工艺、化学监测)对灭菌合格的供品方能给临床使用,对违反规定的责任人及科室给予严重的处罚,造成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按医院有关制度进行处理。

8、整体护理开展率100%

(1)认真贯彻执行《广东省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审标准》,结合本院实际情况 2 制定整体护理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整体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2)科室每月、护理部每季度检查全院整体护理开展的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与医院目标管理挂钩;

(3)每季度召开整体护理协调小组专题会议,研究探讨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9、健康教育开展率100%

(1)健康教育开展纳入医院目标管理之中,开展率每下降1%扣质控分2分;

(2)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介绍健康教育的技巧及方法;

(3)各科室根据本科专业的特点,设制为病人进行健康宣传的卡片;

(4)明确分工,由责任护士和主班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入院介绍、手术、检查、术前指导、休息、睡眠、服药、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

(5)各部门及病区每季举办健康教育宣传栏一期;

(6)制定健康教育登记本,保证健康教育质量;

(7)加强督促检查,护士长每日、护理部每月随机抽查病员及家属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与科室考评挂钩。

10、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5%(1)加强对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2)由责任护士或护士长对出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

(3)科室每月召开一次病员工休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4)重视病人对护理工作及护士行为的评价,各病区设立病友意见箱,护理部每月深入病房对住院和出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对病员反映服务优良、技术精湛的护士进行表扬和奖励,对病员投诉服务不到位、态度恶劣的护士进行教育、处罚。

11、年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0.5(1)利用全体护士大会、护士长例会等形式对护士进行医疗安全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制定本院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并组织全员学习,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3)经常督促检查全院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分级护理制度、护理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各科室发生医疗缺陷或医疗事故应立即上报护理部,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病人的损害;

3(5)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当事者按给予行政或经济处罚,本专技和公务员考核不合格或不称职,科室扣质控分10分:科室不得参加评先。

12、护理人员在职教育率、合格率100%(1)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护士在职教育暂行办法》,护理部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院的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各科室每月对所有的护理人员进行三基理论和操作的考试及考核,护理部每月进行抽查,不合格者重新组织培训学习,直至合格为止;

(3)完善护理学分制,护理部将参加学习情况和考试,考核的成绩记入个人专业技术档案,并与晋升、提拔挂钩。

13、年压疮发生数≤0(1)因病情不能自主变换体位者作好压疮预防工作。(2)对不可避免的压疮需报护理部备案。

(3)对发生压疮的病人及时填报压疮评估表,由质控员及时下科室查看,作好记录。

6.创建目标及措施 篇六

[创建目标]密切配合上级团委和项目部的各项工作,认清形势,服务大局,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以提高民族素质,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强烈奉献精神的有用人才为宗旨,正确引导青年员工为项目部的顺利开工做出贡献,争创红旗团支部。

[措施及计划]

1-3月:

1、利用苯乙烯外培学习契机,开展“因材施教,岗位成才”活动,提高青工岗位技能,为装置平稳生产打好基础。

2、积极配合公司团委开展各项活动。

3-6月:

1、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为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提供条件。

2、开展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青工文化生活。

3、开展“监护学习活动”提高青年员工的监护水平。

4、积极配合公司团委开展各项活动。

7-9月:

1、加强团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积极性。

2、加强集体宿舍管理,提高宿舍青工的素质,增强青工的凝聚力。

3、积极配合公司团委开展各项活动。10-12月:

1、完成团委总结。

2、完成团委换届选举。

7.企业目标管理体系及应用探讨 篇七

关键词:企业,目标管理,模式

(一) 目标管理的概念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大师在1954年, 首次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即组织成员实现“自我控制”, 对工作目标的确定进行参与, 使管理从压制性改变为自我控制, 使员工受到激励, 工作目标得以完成。由最高管理者首先提出总目标, 将关键的管理活动通过划分组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再经组织内员工及各部门依照总目标确立不同的分目标, 个人、各部门及整个公司可先有明确的量化指标, 并通过自我控制与自我评鉴等重视人性尊严的管理方式, 来建立组织成员的责任心与荣誉感, 进而促进组织绩效、达成组织目标的一套管理系统, 以形成一个纵向与横向交织的目标体系, 在建立个人的分目标方面, 应注意的重要因素包括:目标必须是具体且可测量的;目标必须是真实且可达成的;目标必须符合个人的经验与能力;目标必须具有挑战性。目标管理强调组织上下层级成员共同参与的管理制度, 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 有别于传统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管理, 其主要精神在于组织中全体人员的相互合作, 而非传统科层体制所强调的层级限制与严密的监督控制。

(二) 企业目标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目标管理的基础工作。管理活动最基本要素之一是信息。目标管理要求在设定目标时最好能够将目标数量化, 目标的展开需要处理、加工信息。信息的转换及传递过程即实施目标的过程。目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即为信息工作, 是目标管理能正常运转的纽带。2、开展全体人员目标管理思想及现代管理科学教育。同时, 加强信息建设和统计工作, 制定统计制度, 将统计报表统一规定, 使原始记录的统计质量得以提高, 保证统计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3、要真正实施或采行策略规划的做法, 不但要规划达成目标的策略, 并且要由策略与目标延展至组织中各项活动的工作计划, 而工作计划则必须再延展到组织中每一相关部门或工作成员必须参与的工作项目。由此, 在组织中由上而下、由大而小的目标计划管理就与个人工作绩效相结合。通过这一垂直的延展整合了整个组织, 就某一目标而言, 自然形成紧密的组织结合体。因此, 所谓目标计划管理实施, 则应该通过组织架构, 应用目标延展的方法来制定各项工作计划, 并建立绩效指标以作为衡量目标达成的绩效, 方能确实掌握目标计划管理的意义。

二、企业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

(一) 企业建立目标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企业经营首重策略与目标的制订, 当企业组织与企业宗旨有所确立, 长期目标与近程目标以及经营策略就要进行展开。策略主要不在解决当前问题, 而是引领企业走向未来更美好的经营环境。因此, 策略应着眼于将来, 而不是为了现在。策略决策的结果必然对企业的长期资源运用有所影响, 策略应该是对资源与行动的长期承诺。企业经营必须要有一个经营管理团队, 这个团队当然要有一个领导人物, 其中的成员应以整体利益为重, 团队中每一成员的责任应有清楚的划分。

(二) 企业目标管理体系内容

企业发展战略能适应外部环境是企业目标管理体系的核心, 目标管理可分为:一个中心、四个步骤、四个环节和九项主要工作。一个中心:以目标为中心统筹安排工作。四个阶段:计划、执行、检查、纠偏四个阶段。四个步骤:确定目标、展开目标、实施目标及考核目标。九项工作:计划阶段有三项工作即论证决策、协商分解、定责授权;执行阶段包括咨询指导、调节平衡;检查阶段包括考评结果、总结经验、实施奖惩。

(三) 企业目标的制定与分解

1、目标可以分为多个层次。

组织的整体目标中层各部门的目标, 须代表为贯彻各部门所期望的各项成果基层工作单位目标, 代表为完成基层工作目标的个人工作目标及各项基本要素, 且能从另一个角度把组织目标简化和概括为三个层次:环境层, 社会加于组织的目标, 提供社会所需服务及优质产品, 且创造最大价值。组织层, 一个系统和利益共同体的整体目标, 如员工劳动安全保障、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我能力发展及改造、员工生活改善。个人层, 组织成员的目标, 如兴趣爱好、经济收入等。

2、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方法。

企业最高领导设定组织的长期大目标, 并据以拟定组织的各项战略, 以期达成各项层次的目标。组织内各层次领导人分别设定其支援性的短期目标 (大抵以年度为准) 。各阶层领导人根据短期目标拟定各项行动计划或方案, 以达成期望结果。建构一项衡量成果及监督管控的制度 (关键绩效指标KPI) , 使各相关资料得以向较高层次领导回馈。经研讨, 显示实际成果如不及预期, 则需要采取必要的修正措施。

3、目标的分解。

企业经营运作的各项活动系通过企业经营的组织架构与机制来完成, 当然, 各项活动的产出绩效整合而造成的整体目标的达成。因之, 企业经营所制定目标就应依组织的区分来建构各分项目标, 以及各分项

本栏目由陕西省财政厅企业处支持开办

目标借以达成的工作计划。此由企业整体目标延展为经营上的各分项活动、分项目标与各分项工作计划过程, 即所谓目标计划延展, 也就是目标计划管理实务运作的具体实践。

三、目标管理的实施程序

目标管理所提供的管理哲学与方法是相当健全的, 它可以按照组织的特性及需求, 通过成员灵活的运作过程, 以适应各种型态的组织。事实上, 目标管理的实际运用可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检讨与改进的循环来进行, 通过PDCA的循环实施程式, 将目标的设定、行动方案的规划、行动方案的执行、组织绩效的监督与个别成果的考核, 融为一个持续不断的改变过程。Simpson曾提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由管理者拟定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方向;第二、所有核心的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行政人员都尽全力地投入工作中, 并以达成组织的整体目标为目的;第三、将个人目标融入组织整体目标;第四、建立一个控制的机制以监督, 目标的执行过程, 并将执行结果以量化的方式回馈到执行过程中, 以利整体目标之达成。整体而言, 目标管理系由目标设定、目标执行与评鉴成果等三个过程组成, 强调成员的参与、自我控制与自我评鉴的回馈系统, 可谓以人性为中心、以目标为手段的管理。

(一) 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系通过组织上、下级人员共同设定组织整体目标、单位目标与个人目标, 此一程式是目标管理最重要的一环。其设定原则为一是各层级的个体目标需能支援共同的总目标。二是目标设定应由组织上、下级人员共同参与。三是目标应按其重要性排定优先顺序。四是目标应含括工作的主要特色。五是短期目标应与长期方针相容。六是目标设定应与所需资源配合。七是目标应具体可行。

(二) 执行目标

目标设定后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行, 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 首先要将目标化为行动计划, 其次是依目标授与执行者应有的权力范围, 在整个执行过程中, 强调以自我控制与自我评鉴方式进行定期检讨, 而主管则必须扮演协助、辅导与监督的角色。为落实所设定的目标, 必须设计出一套行动方案以为执行的依据, 整体而言, 行动方案的规划可遵循下列步骤一是确定最后所欲达成的成果。二是决定达成最后结果所需的重要职能、任务与活动。三是针对团体与个人任务, 进行垂直与水平的整合。四是界定个人职位的关键任务与活动。五是定义每个职位所需扮演的角色、职权与责任。六是规划完成主要活动所需的时间。七是决定实现目标与完成工作所需之人力、财务及其他资源是否充分。八是检视行动方案并观察其与目标是否一致。

(三) 评鉴成果

目标管理是一种目标或成果导向的管理制度, 对于预期结果的达成与否自然相当重视。在目标管理的观念之下, 评鉴成果是执行目标的必要步骤, 并以既定之目标为评鉴的标准, 再根据评鉴的结果进行奖惩, 同时也以之作为下次设定目标的依据。有关成果的评鉴, 需考量评鉴标准、评鉴时间、资料来源、评鉴方法等, 其具体作法包括:一是部属在一定的期间内自行评鉴目标的执行成果及所遭遇的问题;二是由主管与部属召开目标评鉴会议, 共同检视目标执行成果;三是让部属提出目标卡, 用以评鉴下期目标与本期目标的关系;四是将评鉴结果与奖励制度 (如升迁、加薪或奖金) 相结合, 以激励部属。

四、目标管理的评价

(一) 目标管理的优点

就组织而言, 包括其一, 组织目标明确。由于每一个单位或个人都有具体清晰的目标, 不但有助于员工了解自己的责任范围和工作性质, 并以之作为努力的方向, 而且也有助于组织将资源集中在目标之达成;再者, 明确的目标也促使绩效评估之标准易于建立。其二强化组织的规划能力。目标管理非常重视目标设定的过程, 经由此一过程促使组织中的每一个层级, 必须将组织未来的发展、目前的重要计画, 以具体可行的目标呈现, 进而强化其规划能力。其三促进组织的分权。目标管理强调员工的自我控制, 目标的设定不再是高层人员的专利, 每一个员工都可获得授权设定自己的目标, 由自己控制执行的进度和方向, 因此是一种高度分权的管理制度。其四促进组织的沟通。目标管理贵在参与, 从设定目标到定期检讨都强调由上下级人员共同协商, 在协商会议中, 除了员工得以充分发言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之外, 组织的沟通管道也将因实施目标管理而更形顺畅。就个人而言, 包括一是目标管理和激励制度的结合, 有助于激发员工争取较好的工作表现, 而成为激励的动力。二是目标管理强调充分授权的理念有助于培养主管人才, 强调员工的自我控制, 有利于培养员工自动自发的精神。三是在目标设定和执行的过程中, 管理阶层尽量不予干涉, 有助于激发员工的潜能。归结而言, 目标管理的功能包含:促进良好的组织内部沟通、协助成员的自我成长、避免主管的独裁控制、启发成员主动负责的精神、维护成员的人性尊严、厘清个人的角色地位、提供客观的绩效评估标准以及提升组织的士气与绩效。

(二) 目标管理的限制

整体理念方面。目标管理制度并不完全适合迅速变迁的环境, 因为目标管理在设定目标之后, 虽可经由定期检讨来调整目标, 但往往因缓不济急而失去弹性, 甚或失去因应变迁的先机。倡导目标管理的高级主管认为部属会因为自订目标和达成目标而获得满足, 然当工作目标无法切合员工的利益和理念时, 要员工积极投入并非易事。

目标设定方面。目标量化的问题目标管理及其在企业组织的应用17目标管理要求在设定目标时最好能够将目标数量化, 然而过度重视量化目标, 往往使员工执着于目标的数量化, 而忽略一些难以量化的目标。参与的问题组织在实施目标管理时, 经常召开协商会议以彰显共同参与之精神, 然而, 并非所有的员工乐于参与, 因此, 表面所做的共同设定目标实难以让员工心服口服。

五、结语

不论管理学界或实务工作界对目标管理的评论如何, 在新潮的管理方式和多元的思潮冲击之下, 目标管理至今仍能屹立不摇, 诚属不易。事实上, 目标管理发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以管理方式和理念每隔几年就推陈出新来看, 目标管理在实务界却从未销声匿迹, 反而呈现了一些新的发展, 例如与增进品质、成本控制、生产力促进等方案结合等;再者, 检视当前管理学界常用的管理方式, 不论九十年代的绩效管理或是全面品质管理, 其精髓也都是取之于目标管理。由于目标管理强韧的的生命力, 可见其仍存有一些难以被取代的价值, 因此目标管理实在不愧为宝刀未老的管理宝典。

参考文献

[1]邓成华.企业目标管理体系.清华领导力培训, 2010-02-17.

[2]企业目标管理.百度词条.

[3]陈兵.创新动力推动供销社中小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优化问题研究.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1-12-22.

8.环境管理目标及措施 篇八

【摘 要】本文从风险防控的角度出发,对石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措施来完善石油企业财务管理。

【关键词】风险防控;石油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措施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石油企业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影响整个石油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财务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财务管理在石油企业的发展中成为一项新的挑战。

二、风险防控目标下财务管理对石油企业的重要意义

风险管理者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预防,减少不必要发生的风险事件,就是风险控制。它主要就是帮助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所产生的损失,对石油企业的经济,财务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由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决定

在石油企业经营过程中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率以及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特点。因此,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相较于其他企业来说更应该得到重视,必须利用合理科学的手段来进行计划和决断,才会避免产生经济损失。

2.加强内部管理的关键环节

在石油企业里面,只有找出内部管理的主要矛盾,来解决它,那么企业的经济形势才会有好的发展。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强化财务管理,企业的发展会更加明确,财务管理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在企业管理中都是以价值的形式来体现,只有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来改善企业的经济,这样才会对企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3.有利于促进石油企业制度改革

对石油企业的发展来说,建立并完善企业制度是首要任务。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走的更远,就在于它的企业制度是否完善和健全,而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明确企业的本质,在进行整个石油企业的制度建立,如何进行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的财务界定,如何量化投资主体的资金,产权的归属等财务问题,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石油企业制度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只有这样,才会避免成本的增加,才能进行资产的重组,保护企业的利益,保证石油企业制度改革的进行。

三、基于风险防控目标下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1.树立财务风险意识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石油企业的经营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如何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就需要石油企业认识自我的价值及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变化就需要企业树立财务风险意识,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离不开财务风险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对帮助企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只有在企业管理中,有着良好的财务风险意识,并能够找到应对的措施,那么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就会逐渐提高。

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何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就标志着企业文化的成熟,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来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石油企业自身的制度更加成熟,石油企业的发展轨迹与其他企业不同,但可以借鉴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来进行参考,再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来科学合理的制定出符合石油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时,要考虑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既要相互合作发展也要相互制约,只有这样,石油企业才会完美发展,石油企业的发展才会更加进步。

3.完善财务管理模式

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保障,是企业管理者的整体体现,也是比较有效的管理手段。在财务管理中,首先要学会的是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是能够合理地控制成本,能控制整个财务的实施,把整个企业的运营完美的联系在一起,为企业节省成本。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就是要对企业进行监督,控制成本,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最重要的内容,成为评判管理者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因此,企业良好发展的标准就是有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

4.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石油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较好的竞争力,就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持,一个好的企业拥有了高素质人才的参与,企业才会良好发展。对石油企业来说,要不断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让他们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有良好的工作热情,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只有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才会更好。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对风险的控制方面着手,通过对财务管理的手段进行强化,加之使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进而提升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梦楠.关于强化石油销售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2:165.

[2]苟兴玉,程凤英,高涛.ERP系统在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 经营与管理,2010,05:83-84.

[3]邵春光.新經营环境下的石油企业财务管理[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6:49-50.

作者简介:

上一篇: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下一篇:中学安全应急预案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