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共8篇)
1.专业课的思政教育 篇一
我是西南大学思政专业的2012年
思政真题:简答
1、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20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203、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20
论述
1、联系实际说明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50分
2、联系实际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关系40分
马原:简答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20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203、如何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20
论述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402、联系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什么是新型的政党”50
希望能帮到大家,今年公共课和专业课都力避押题,所以我觉得很多大头他不考,考得小问题比较多,有点冷门,貌似各个学校都有这种感觉,大家参考参考吧,题型大变革了,大家背书务必仔细!
2.专业课的思政教育 篇二
一、高职院人文教育的现状与重要性
(一) 人文教育的现状
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技能, 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文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由于专业课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方面对人文素养的忽视, 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时, 对人文素养内涵的教育严重不足, 人文教育对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远远没有开发出来。“将思政教学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 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 既提升思政教学质量, 又收人文精神、人文情怀培育之效果。”[1]一些高职院校往往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教育, 而有意无意地降低对思想政治课和人文教育课的考核标准, 有的甚至只要专业成绩过关, 其它课程的成绩一律“开绿灯”。
人文精神的缺失直接造成学生精神的空洞和匮乏和价值观取向的迷失。上网、追星、旷课、缺乏理想等问题随之而来,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意志力相对薄弱。这对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材会产生程度严重的影响。
(二)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从狭义上说, 是指在大学中进行的一种与人文精神、人文知识、人文价值、人文素养有关的教育。关于高职院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1]12号) 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 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种新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观告诉我们,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健全心理、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非常重要。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文化理想, 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也承担着为国家、民族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为国家经济、文化、实现“中国梦”助力的使命, 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地位十分关键。“‘素质本位’的高职目标取向提倡通过对学生全面职业素质的提高, 完善其个人品格, 培养新型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人。”[2]如果一所高职院缺乏人文教育, 所培养的人才就会被“工具化”。
二、将人文教育贯穿于高职院校专业课、思政课教学的可行性
在高等学校, 人文教育、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在起源与教育目标上都有共通之处。从起源上看, 在我国国代最初的教育体系中, 以儒家为主导的教育体系中, 科学技术类的教育是包含在人文教育之中的, 科学教育服务于人文教育。在近代,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学科分离。在当代的高等教育里, 才真正把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学科分开。而人文教育始终是或多或少地贯穿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而政治课教学改革
的趋势只有实现以‘人’为中心, 即由过去以传授知识、训练学生、应付考试为主转为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未来。”[3]因此, 人文教育融入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是理所当然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在高职院校,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一条相当重要的路径是将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统一。以学生的不同专业为导向, 将学生的专业岗位需求、职业素养反映在思想政治课堂上, 既能增强课堂的针对性, 又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三、基于人文教育的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统一的途径
(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方式
以人为本的评价方式是任何课堂评价方式改革的方向。“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 更应该通过人文教育等一系列手段和方法, 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意志品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 以达到真正的‘知、情、意、行’的统一。”[4]要为人文教育、专业课、思想政治课三者找到最佳结合点, 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课堂评价体系尤其关键。将学生的成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是改革专业课、思想政治课的核心, 也符合教育的最终极目的。建立学校、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评价制度, 是改革评体系的第一步。其次, 考评内容的多维化。从多角度去评价课堂效果, 才能避免评价的单一性与片面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 健全机构、经费和制度保障
在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机构、经费及制度往往不是很完善。可以在组织机构上成立一个由主管领导、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思政部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处、系部、团委等组成的委员会, 承担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学统一性的研究与实践。在工作中各负其责, 相互配合, 形成纵向贯通、横向配合的运行机制,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等各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得到有效的贯彻与落实。
(三) 转变观念, 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的言行和人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理想信仰、价值取向、治学态度、为人处世方式等, 对学生言传身教。提升教师的素质, 首先不仅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还要教师转变观念,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 以提高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 改革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具备踏实、严谨、科学的教风, 具备文学、历史、哲学、地理等人文素养, 具备对学生耐心、细心、爱心的教学态度, 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其次, 要把专业课堂与思想政治课堂统一起来, 思想政治课教师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方向也必不可少。比如授课的学生是会计专业, 教师就可以结合会计“诚信”的专业文化来开展诚信教育、责任感教育。
(四) 教学资源中人文精神的开发
教学资源中人文精神的开发包括教材内容和实践基地中人文精神的挖掘和运用。思想政治课是人文社会学科中一门包含了丰厚人文教育材料的学科。首先在理论课教学中, 教师要摆脱教材的书面内容的束缚, 有意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素材, 把人文精神放到法律教学、国情教育、经济常识、哲学等课堂中。通过教材中的名人名言、励志故事、名人事迹、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介绍等人文教育的资源, 在课堂理论学习中创造良好的人文精神熏陶氛围。其次, 在实践课堂中, 既要融入专业精神, 又要让学生从体验生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下乡等活动中, 教师讲授时, 要准确切入, 把握教育要点, 将参观或实践活动加以升华, 达到知识、能力、思维与人文素养多重提升的作用。如通过走访体验农村生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服务基层、热爱人民的情感。再次, 改革教学模式, 通过开展演讲赛、辩论赛、观看视频、模拟情景等方式, 让学生在团队协作和个性发展中学习,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如通过举办模拟法庭活动, 培养学生学法、懂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民主法治精神。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人性、人文精神的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匮乏, 也在高等教育中慢慢地被淡化, 在高职院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 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已经成为普遍要研究的课题。本文试从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入手, 研究基于人文教育的高职院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学统一性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人文教育,专业课,思政课,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戈琴.浅谈如何把人文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J].新西部, 2007 (24) :236
[2]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理想与现实[J].教育研究, 2007, (11) :34
[3]林钟烈.思想政治课实现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6) :151
3.思政教育如何融入旅游专业教学 篇三
关键词:思政教育;旅游专业;具体措施
校园是人才的集中地,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这在人才的培养中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为了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适应当今世界激烈的国际竞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通过分析旅游专业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和思政教育与旅游专业课程的结合,论证思政教育融入旅游专业的必要性,并且提出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旅游专业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旅游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至宗教、民族、建筑等都在旅游专业的研究范围之内。旅游学科内容的丰富性使学生对于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旅游专业教学中,中国历史、新疆民族的发展史、民族风俗、著名旅游景点、全国的重点景点和世界遗产名录等都是教授的重点,在教授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教材、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授课方式,将祖国的青山秀水、民族风情、生活习俗等展示给学生,再加之把历史、地理、人文风情以故事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这样就会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通过课堂的讲解,加深学生对于祖国的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新疆的旅游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真实的事例进行讲解,并且通过对于新疆民俗风情和宗教知识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这种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形式,比单纯的思政教育要有效得多。
二、思政教育和旅游专业课程的结合
社会大众普遍认为旅游行业是低投入、高收入的较为轻松的职业,但是,只有真正的业内人士才能明白其中的辛酸苦楚,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培养艰苦朴素的精神穿插在课程中。
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将旅游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告诉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走入工作岗位之前就了解到旅游工作的艰辛,同时也要让他们体会到珍贵的收获和感受。在课程中通过介绍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的提高以及面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其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其在社会上能够做到独当一面。
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当结束学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可避免地要与人打交道,与人交往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学生思政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遵纪、自信、爱国的精神。遵纪能够使学生用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道德规范自觉地约束自己,从而做一名正直而善良的人;自信是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人的重要前提;爱国才能够使学生事事以祖国为重,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重,以民族团结为重。在旅游专业课程的教授中,教师要设计多种模拟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处理。在这样的课堂模拟中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贯彻遵纪、自信、爱国的精神,形式的多样化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实行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
现代社会要求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有人文修养,还要具有科学知识素养,学习新的理论和思想,从而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时对待外来文化要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一味地肯定或否定。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可主要实行以下几项措施:
1.社会的重视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我们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行,要把思政工作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采用有效而强力的教育措施,不能因为学生的年龄而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2.学校的重视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应该在重视学生学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德育发展的培养,应该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只有先学会怎么做人,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学校应该培养的不是只具有良好学习成绩的学生,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性素质的学生。
3.更新教育者的教学方法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实现教学方法的更新。部分学生觉得思政教育课枯燥乏味,这种现象与教育者是有一定关系的。作为教育者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来授课,力求角度新颖、不落俗套,加上不回避现实问题,对于学生的判断给予认同,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学生接受教育的热情,这样才能引领他们走进正确的思维模式。同时,要注意实事求是,对于学生的优点要给予肯定,对于缺点也要给予批评,通过多种形式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总的来说,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师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更新下,将思政教育融入旅游专业,有利于为旅游专业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符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邓英.情境教学法在旅游专业课中的实践[J].内江科技.2010(09).
4.专业课的思政教育 篇四
【摘要】构建与学生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型育人模式,是“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路径。文章从研究源起、范式构建和制度保障三方面,对如何构建基于学生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育人模式进行了论证和阐述。
【关键词】高职高专;思政课;育人模式;专业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重点课题:大思政视野下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MSZ005)。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入,“大思政”的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创建“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育人模式,除了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立“大思政”师资队伍等举措之外,构建与学生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型育人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和无缝链接,探索与建设思政课创新育人模式和长效运行机制,成为新时期“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路径。
一、基于学生专业的高职高专思政课育人模式研究的源起
(一)思政课教学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哲学基础
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和个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每一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两者辩证统一,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个性体现并丰富着共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诸多理论作为客观世界最高层次的抽象原理和普适理论,其与专业教育之间便存在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理论层级与逻辑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哲学性前提与可行性依据,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能够在充分尊重对方学科的理论根基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学科交叉研究与实践,在夯实双方共同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围绕专业领域的理念、知识和技能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在进行专业教育时融入思政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与相互渗透,开创“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二)实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一文中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虽然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在教学目标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作为人才培养不可分割的两个渠道,思政课与专业课都共同服务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的社会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养成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面向一线职业岗位的高等职业院校德育作用愈发突出。这不仅关系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道德的满意程度,也关系到中国未来整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因此,思政课教育需要积极深入探寻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路径,适应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走技术路线,从专业需求的角度创新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通过范式构建、人事制度和评价体系探索新型育人模式的长效运行机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合力,正是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动力源泉和制度支持。
(三)应对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现实挑战的迫切需求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系统工程。自思政课“05方案”实施以来,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教学进行了种类繁多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说,能够体现教学观念更新和?D变,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广为学生欢迎并能大范围推广的教改成果仍乏善可陈。而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又迎来了新的挑战。采用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思政课新型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更新思政教师的教学观念,认清自身的教育定位,从传统的“说教”转向“服务”,并将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和职业荣誉等极具行业特征的理念摄入并渗透到思政课教学当中,既能帮助学生摒弃仅重视自己专业技能的学习,认为思想政治课学习无用的心理,也能克服当前思政课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参与,难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弊端;既能很好地突出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也能够妥善地应对和解决新时期高职高专思政课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契机,开辟了新路径。
综上所述,基于学生专业教育背景开展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型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是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和迫切的现实需要的,对于深化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二、基于学生专业的高职高专思政课育人模式构建
(一)拟定文件指导顶层设计
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与专业课结合的思政课育人模式构建首先要在校级层面制定纲领性文件,确定指导思想,做好顶层设计。校方可以重新拟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思政课课标等教学指导性文件,对思政课新型育人模式构建进行总体部署和全面统筹,科学指导,全方位、多渠道推动思政课教学部门与专业系部的磨合进程。教研室可以在全面了解专业课的学科特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实践安排、对口职业要求等理论的基础上,对课程定位的课程观念、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等宏观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对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具体细节进行重新设定,为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根基。
(二)把握教学内容重组张力
在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引领和指导下,重设思政课的教学体系,重整教学内容,就成为构建基于学生专业教育的新型思政课育人模式的重中之重。科技哲学研究领域中有一个重要术语――“必要的张力”,意指一个理论、学科、专业、课程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固有范式和必然规律,内外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在进行专业课与思政课内容重组整合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适度介入的原则,保持两者张弛有度的平衡。既要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中充分体现专业性质和职业特点,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准确结合,也要分清主次,避免过度介入,导致思政课僭越甚至替代了专业课,违背了学科之间的固有范式和教学规律,效果适得其反。因此,思政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对教材的基本知识点进行适当选取和合理调整,在相关模块重点讲解具有职业特征的观念、知识和信息。同时,任课教师也应当提升自身的专业敏感度,有意识地搜索和关注权威媒体报道的国家政策、新闻报道和案例线索,注意保持专业内容的前瞻性和时效性,以专业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赋予思政课教学内容新的活力。
(三)创新实践教学形式
由于各种原因,当前高职高?T盒K颊?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内容简单化、组织随意化、参与精英化等倾向。而与学生专业教育中的实习、实训环节对接,正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实训教学来源广泛,数量众多,覆盖面广,时间充裕。科学规划、充分利用这些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寓德育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化专业技术培训为职业素质教育,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1.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组织以行业发展历程、前景展望、就业前景等为主题的实地调研,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行业信息。
2.利用用人单位现行的职责规定、行为规范、劳动纪律、奖惩制度等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邀请优秀企业家、优秀职工现身说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奋斗热情,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行业文化底蕴。
3.思政教师还应当积极参与到学生实习、实训的过程当中,在深入了解行业一线具体情况的同时,利用课程网站、微博、微信和QQ等现代通信技术,弥补因时空限制导致的实习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空白,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实习、实训过程德育效果的最大化。
(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要求课程的考核方式既能够较快速和准确地测评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规范,又能有效地督促学生将理论转化为良好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和职业习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因此,作为思政课育人模式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考核评价必须把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结合起来,不仅要提高学生课堂表现和“第二课堂”等校内日常表现在综合测评中的比重,而且要把学生在实习、实训中表现出的素质和能力作为重点考核指标,建立并完善“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将学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加以纠正,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各方面有意识地将道德理论内化为个人人品和涵养,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实现个人道德水平、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基于学生专业的思政课育人模式的制度保障
(一)建立基于学生专业的思政课育人模式的人事制度
首先,构建相应的领导体制。成立由校党委直接领导、行政部门协调、各院系负责人参与、思政部主任具体负责的思政课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把握改革方向,制定改革政策,推进课程建设与发展。其次,建立与专业对口的“双师型”思政教师队伍。思政教师要深入了解对口的人才培养目标、听取专业课教师专题讲座,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和科研教学动态,担任专业班级的班主任,与辅导员、专业教师等密切联系与沟通,积极到企业或见实习基地挂职锻炼,努力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二)建立基于专业背景的思政课育人模式的评价机制
构建一个完整和成熟的育人模式需要经历一个动态监测和不断调整的过程。方案的制定、实施的过程、实施的效果都需要在改革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追踪考核评价机制和质量监督机制,对纲领性文件、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内容的整合、实践教学情况和评价体系的准确性进行监控和调整,对人事机制的运行状况和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反馈并正确判断出模式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确保整个教学模式基本符合高职高专思政课的发展规律,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在“大思政”视域下,探索和构建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政课育人模式,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在育人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只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学生受益和成长为宗旨,积极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就能走出一条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特色之路,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5.专业课的思政教育 篇五
毕业论文选题
裕安区人民法院提供的论文选题
“审判权运行与行政法适用问题研究”选题参考范围:
1、审判权的性质、功能及理论基础
2、审判权(包括调解)的范围与限度
3、审判权与诉权、行政权、检察权之关系
4、审判权有效运行的程序机制
5、审判组织与审判权运行
6、审判权公正行使研究
7、审判权独立行使研究
8、对审判权和执行权运行的监督制约
9、审判权滥用的防止和规制
10、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11、民事与行政交叉案件审理问题研究
12、民事执行疑难问题研究
13、国家赔偿审判组织和程序研究
14、人民法院“三五改革纲要”涉及的其他问题研究
15、行政行为可诉性研究
16、行政不作为的合法性审查标准
17、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及行政强制的设定与实施
18、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研究
19、行政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 20、对行政合同的合法性审查
21、行政审判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22、对行政裁决行为的合法性审查
23、行政事实行为与行政赔偿问题研究
24、行政滥用职权及其法律控制
25、论行政征收及其法律控制
26、有关社会保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及裁判方式
27、国家赔偿因果关系研究
28、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围:
1、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司法规律
2、社会主义司法规律的特点
3、当代中国司法国情研究
4、法院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5、司法核心价值观研究
6、司法伦理建设研究
7、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
8、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9、如何保障公正廉洁执法
10、物权法适用问题研究
选题参考范
11、公司法适用问题研究
12、破产法适用问题研究
13、劳动合同法适用问题研究
14、票据法适用问题研究
15、担保法适用问题研究
16、保险法适用问题研究
17、侵权责任法适用问题研究
18、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研究
19、民商事审判中的疑难问题研究 20、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21、合同法律规范与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22、婚姻家庭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23、民商事审判程序问题研究
24、民商事证据制度研究
25、法院审判中的法律适用方法研究
26、民商事审判与风险管理研究
刑法论文题目
1、犯罪论体系之争的思考
2、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
3、共同犯罪问题研究
4、刑事责任年龄研究
5、试论自动投案的认定标准
6、有期徒刑的立法完善
7、缓刑制度比较研究
8、假释制度适用对象研究
9、防卫过当问题研究
10、社区矫正与刑罚制度改革
11、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适用
12、试论刑罚权及其根据
13、论前科消灭制度
14、《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评析
15、交通肇事罪的立法重构
16、“危险驾驶罪”探讨
17、“恶意欠薪罪”探讨
18、论信用卡诈骗罪
19、商业贿赂犯罪防治对策研究 20、非法拘禁行为的定性研究
21、转化型抢劫罪研究
22、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23、《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受贿罪的立法完善
24、民间借贷涉罪问题研究
25、《刑法修正案
(八)》评析
刑事诉讼法毕业论文选题(潘樾)
1、论刑事诉讼的价值追求
2、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3、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4、禁止刑讯逼供对策探讨
5、疑罪从无原则刍议
6、辩诉交易制度的本土化改造
7、论“上诉不加刑”原则
8、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
9、诱惑侦查及其规制
10、试论暂缓起诉
11、完善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若干思考
12、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
13、超期羁押的司法救济机制
14、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论共犯口供的证明力
16、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思考
17、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18、羁押机构独立化问题研究
19、侦查讯问律师在场权问题研究
20、死刑复核程序探讨
21、侦检关系问题研究
22、暂予监外执行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3、“零口供”对刑事侦查的影响及对策
24、恢复性司法初探
25、中外陪审制度比较研究
26、我国沉默权制度的建构
27、社会舆论对刑事审判结果公正性的影响
28、关于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几点建议
宪法、行政法、婚姻家庭法论文题目
1、论行政不作为的构成条件
2、论行政垄断及法律规制
3、论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范围之界定
4、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
5、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调解制度研究
6、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之构想
7、论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
8、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土地权益的法律保障
9、论行政指导的法律救济
10、浅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
11、论农村法制文化建设
12、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13、试论行政许可法对构建法治政府的影响
14、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
15、论公务员救济制度的完善
16、公务员回避制度研究 17言论自由及其宪法界限
18、论宪法的制裁性
19、试论公民的知情权 20、论公民的迁徙自由权
21、论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22、房地产市场行政规制与政府权力的边界
23、论人体器官移植中的自我决定权与国家义务
24、寻求行政诉讼和解在法律规范上的可能性
25、警察行政行为的司法控制探讨
26、完善我国生育权立法探讨
27、论夫妻忠实义务与隐私权冲突的法律协调
28、论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完善
29、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若干问题研究
30、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31、论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完善
民事诉讼法学毕业论文选题
1、民事诉讼辩论原则探讨
2、试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原则
3、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
4、民事举证责任研究
5、我国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完善
6、互联网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研究
7、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研究
8、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9、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10、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
11、论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完善
12、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研究
13、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14、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15、电子证据法律问题研究
16、论我国现阶段“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17、论民事诉讼中简易程序的适用
18、论诉讼救助制度之完善
19、论民事诉讼中的弱势群体保护 20、论民事诉讼的目的
侵权责任法、经济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方向论文选题 1 劳务派遣各方法律关系研究 2 论患者的权利 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主体研究 4 论侵权责任法上的因果关系 5 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6 论环境侵权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7 关于高空抛物致害责任的思考 8 论网络侵权责任 论侵权责任法视角下教育机构的补充责任 10 车辆挂靠关系中交通事故责任承担问题研究 11 浅析过度医疗的侵权责任 12 论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构成要件 13 论监护人的替代责任 14 关于雇主责任的法律探讨 15 论《劳动合同法》的完善 论劳动合同违约金存在的法理基础及法律性质 17 关于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思考 18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法学思考 19 农民工工资保障问题研究 20 论劳动者人身权的法律保障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及其完善 22 浅析集体合同的效力 论劳务派遣中受遣员工的权利保护 24 劳动合同中免责条款的适用问题研究 完善集体劳动合同的思考 26 论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法律属性 27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实施中的问题研究 28 论我国劳动监察制度的完善 29 人身保险合同受益人探析 30 完善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的法律思考 31 论我国保险法上受益人之变更 32 浅论保险法中的自杀条款
论我国《保险法》中责任免除条款的明确说明义务 34 保险合同成立疑难问题研究 35 论保险受益人制度 36 被保险人法律地位研究 37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探讨 38 浅议保险代位权的行使范围 39 生育保险立法问题研究
关于责任保险中受害人直接请求权的性质探讨 41 探析保险合同之不可抗辩条款 42 “虚构保险标的”若干问题研究
浅析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欺诈行为的认定与救济 44 保证保险法律问题探析
关于公立高校贷款风险化解办法的探讨 46 关于设置我国反垄断执行机构的思考
关于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思考 48 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法律规制 49 论我国公用企业垄断的法律规制 50 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51 浅谈金融消费者之法律界定
关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的建议 53 从网络购物看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54 浅谈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后悔权的设置 55 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责任及其救济 56 论反垄断法的公共利益理念
刑法方向毕业论文选题 1.论刑法中的人身危险性 2.社区矫正制度研究 3.试论刑法的谦抑性 4.论刑法与人权保护
5.论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界限 6.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借鉴 7.不作为犯若干问题研究 8.犯罪中止基本问题研究 9.犯罪未遂基本问题研究
10.论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问题 11.教唆犯若干问题研究 12.论牵连犯的定罪与处罚 13.论死刑理念及中国死刑立法 14.行刑社会化问题研究 15.论前科消灭制度 16.论危险驾驶罪
17.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 18.受贿罪共同犯罪问题研究 19.挪用公款罪的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20.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中国法制史》2012届毕业论文选题1、2、3、4、5、6、7、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立法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研究 陕甘宁边区法制建设探析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立法研究 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研究 论儒学对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影响 儒家法律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中国近代律师制度初探
商法毕业论文选题
1、司法实用主义研究
2、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研究
3、论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4、农村土地权属法律模式研究
5、公司章程法律性质研究
6、城市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的法律思考
7、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研究
8、关联交易法律问题研究
9、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立法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10、股东知情权研究
11、论保险利益
12、论保险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13、论土地征用制度
14、构建我国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15、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简论
16、论我国检警关系的新构建
17、论人权保障与侦查制度的完善
18、侦查阶段律师辩护工作的理性思考
19、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研究 20、论刑事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
08级思政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试论辅导员人格特征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
2、大学生逃课现象及对策研究;
3、新时期大学班集体建设研究;
4、当代大学生读书状况的调查研究;
5、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调查分析;
6、试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
7、就业压力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问题分析;
8、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有效途径的思考;
9、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创业能力的培养;
10、大学校园手机终端学习性功能开发的哲学思考;
11、论荣辱观视角下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
12、论个体品德教育与社会德育环境整合问题;
13、新时期青少年家庭德育的社会调查;
14、当代中国需要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
15、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健康成长;
16、文化体制改革为何 文化大发展何为
——从十七届六中全会看先进文化建设方向;
17、论戏说性消费潘金莲的文化隐忧;
18、论和谐校园构建中大学生友爱品质的培养;
19、论和谐校园构建中大学生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
20、论和谐校园构建中校园环保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21、和谐校园构建与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
22、再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
23、“环境决定论”再认识;
24、论拿破仑的“罗马情结”;
25、西欧与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比较研究;
26、如何认识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27、论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28、近代以来中国对西方文明态度的变化;
29、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偏差的思考; 30、感恩教育探析;
31、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性学习;
32、关于“善”与“恶”动力问题的思考;
33、中华民族精神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关系探究;
34、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感教学研究;
35、依托红色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
36、论当代志愿精神;
37、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成长;
38、论消费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影响; 40、人生存发展的基石是生活信仰不是职场攻略
——“杜拉拉现象”的理性辩考。
08级公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社会冷漠的经济学分析;
2、中国公共事业改革前景探析;
3、家族企业问题研究;
4、政府抑制房价利弊探析;
5、大学人文精神初探;
6、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及预警机制研究;
7、服务型政府视觉下的危机管理;
8、新媒体时代的政府形象构建;
9、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
10、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11、城乡教育资源优化与整合研究;
1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13、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14、我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研究;
15、国外食品安全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16、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管制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
17、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18、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竞争力形成机制与建设;
19、质量竞争力理论研究述评;
20、浅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1、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22、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23、西方国家“政府再造”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
24、影响我国政府行政效率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25、公共责任监督机制研究;
26、第三部门(NGO)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27、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28、浅析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方向;
29、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解决农民工“老有所养”的制度性思考;
30、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思考;
31、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实现方式的探讨;
32、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3、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制度、模式与方向;
3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的缺陷与对策;
35、安徽现代生育文化建设思路研究;
36、发达国家垃圾处理对我国的启示;
37、提升安徽城市文化的思考;
38、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现状与思考;
39、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现状、成因与对策分析; 40、80后员工个性特征与管理方式研究;
41、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与营销策略选择——以皖西学院为例;
42、我国第三部门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启示;
43、基于CIS理论的城市品牌形象塑造;
44、打造地方政府品牌的战略思考;
45、第三部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46、公共事业组织治理结构研究;
47、从7.5事件看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48、公平和效率与政府责任问题探析;
49、民工荒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 50、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51、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52、企业危机管理问题研究;
53、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
54、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问题与思考;
55、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服务的困境与选择;
56、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57、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特征及模式选择;
58、多元文化环境下“辨”风“正”俗工作思考;
6.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精选 篇六
“前两年我们村连路都没有,一到雨雪天气就没法出行。现在村里新修了房子,硬化了道路,还种花种树,吊沟村成了美丽乡村。”说起村里的变化,吊沟村老党员李永奎对记者竖起了大拇指,“村里还建起了合作社,不仅入股有分红,杯子端上就能在家门口务工,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真的是‘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生活越来越好了。”
从穷村到美丽乡村,吊沟村的变化,只是平凉市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实践一年来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平凉市启动实施以“强化‘四个意识’和政治担当,推进组织创先、机制创新、作风创优”为主要内容的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设置合理覆盖全面的基层组织体系、作风过硬作用突出的党建队伍体系、相互配套务实管用的党建制度体系、投入多元稳定长效的经费保障体系,把党建统领的效应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建立责任体系,传导党建压力
“灵台县创新推行‘三单两制度’,即建立任务、问题、责任‘三项清单’,从严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制度,制定落实党组织班子成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履行‘一岗双责’抓党建工作情况制度,推动形成层层有压力、人人担责任、事事能落实的责任体系。”6月27日,在平凉市召开的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理论研讨会上,灵台县委书记刘凯掷地有声。
“只有责任到位,管党才能做到真管,治党才能做到严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狄生奎介绍,“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一强’是先导、是保障,根本目的就在于筑牢党建统领的责任体系。”
基于此,平凉市把增强“四个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内容、考察识别干部的首要标准,推动党员干部真正树牢“四个意识”。强调全面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建立任务、问题、责任“三项清单”,综合运用平时考核、年底督查考核、述职评议“三种考核”方式,形成了指向明确、责任清晰、考核严格的推进落实体系。
“‘一强三创’行动实施以来,感觉自上而下抓党建工作的思路更加明晰,责任更加具体,我对我自己的工作责任也心知肚明,推动工作更加有信心了。”灵台县西屯镇白草坡村党支部书记任银珠对记者说。
组织创先,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汭河的川哟九道弯,最有名气的村子是我的于家湾,河川里的大棚一片片,河畔里的瓜果最香甜……”崇信县锦屏镇于家湾村的村歌《我的家乡于家湾》,唱出了村民的甜蜜生活,而这甜蜜生活的源头,是村里快速发展的蔬菜产业。
汭河沿岸有蔬菜种植传统,但产业发展规模化程度不高,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崇信县锦屏镇跨村设立了于家湾产业联村党总支,吸纳102名困难党员群众加入合作社,建成了3个千亩蔬菜种植党员创业带富示范基地,带动下辖3村70%以上的党员群众发展蔬菜产业,短短3年时间,全镇蔬菜产业由不足5000亩发展到3.6万亩。
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品牌树在产业链上……为推进组织创先,建强党建统领的战斗堡垒,平凉市主动适应脱贫攻坚、产业布局调整需要,以“四链”模式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快党的组织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延伸。
于家湾产业联村党总支书记于双贝对记者说:“联村党总支扩大了农村党建工作覆盖面,实现了蔬菜产业发展中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党员在产业链条上引领致富的乘数效应。”
不仅如此,平凉市把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全面嵌入基层组织建设,开展“五岗同创”活动和“强基达标”行动,推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推行“互联网+党建”,建立“一委一号”“一支一群”微信平台,把支部建在网上、党员连在线上;推行“品牌创建”示范引领,每年打造100个市级党建综合示范点,着力建成设置合理覆盖全面的基层组织体系。
机制创新,党员有了政治“生物钟”
6月6日一大早,灵台县上良镇北张村支部书记姚军福手机上就收到了一个请假申请,落款是“党员姚义平”。
姚军福说:“以前村里开展活动,党员叫都叫不来。推行党员定期活动日制度以后,活动内容更实在了,形式也更多样了,与大家的生产生活契合得很紧密。现在一到活动日,党员们都会积极参加,来不了的也会主动请假。”
“每月第二周星期四组织开展党日活动”,灵台县通过这一制度创新,不仅让北张村的全体党员记住了这个日子,也为全县一万多名党员设定了政治“生物钟”。
“制度机制建设是破解党建工作难题,推动各项任务落地生根的根本保证。”狄生奎介绍,“推进机制创新,关键是完善党建统领的制度保障。”围绕责任落实、分类指导、党员管理、典型培树、督促推动等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平凉市出台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意见等“1+7”政策文件,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推动机制、党建分类落实机制、后进转化提升机制、基层民主治理机制和党建基础保障机制,建成了相互配套、务实管用的党建制度体系。
作风创优,“三带”提振精气神
沿着崎岖的山路前往庄浪县水洛镇途中,迎面遇见正在修路的几位村民。“我是水洛镇胡沟村的党员,村里喇叭上喊这段路需要人修,我们几个就过来了。”义务参与修路的65岁老党员柳宗仁腼腆地说。
“黄土路就怕水,下过雨后只要发现受损路段,附近村子里的党员群众就会义务来修。”指着山梁沟峁、道路两旁的一株株树苗,同行的庄浪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姚思俊自豪地说,“义务投工投劳已成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你看像周围这些刚种下的生态林、经济林,全县共有10万亩,都是党员群众自发加入,义务投工投劳上百万人次完成的。”
党委带支部、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庄浪县在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中推行的“三带”模式,带出了党员干部群众的一流作风,凝聚起了党建统领的强大合力。
围绕建设一流队伍、锤炼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平凉市积极推进作风创优,坚持“四个一线”和“五个一批”干部锻炼、培养、选拔方式,推动干部在改革发展主战场建功立业;扎实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和解放思想等活动,集中整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方位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每个县(区)和部门力争有1-2项工作排名全省、全国前列,充分提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7.专业课的思政教育 篇七
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受教群体心理,促进受教群体思想及价值养成的重要手段,在高校教育中肩负着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首先,其引导着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就当前社会而言,社会群体应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思政教育塑造高校学生思想,使其对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拥有一定的认知,从而保证了其进入社会后及时有效的带入社会角色,完胜社会交付的使命。其次思政教育培养了高校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在社会群体的社会活动中,充斥着不同人的不同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有积极进取的,也有消极危险的,对此良好的规避不利,吸收正确价值观对涉世未深的高校学员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政教育,在有效的范围内确保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并且培养塑造了其分辨好坏的能力,保证了其在步入社会时,可以更好的规避风险,吸收正确思想。最后,高校思政教育通过生动地理论实际结合,令当代高校学生认清了社会现实风气及社会现实需求。社会是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有效的发展并确保内部环境的和谐稳定,良好风气就目前而言是社会的基本需求,通过高校思政教育,借由实际教学,社会需求的良好风气将有效落实到高校群体思想建设之中,并最终成为其努力发展的目标所在。由此可见,立足于“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肩负着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对高校教育下的大学生思想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思政教育高校开展的重要价值
思政教育落实于高校教育之中,确保培养高校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大思政”思想视域下的价值体现。可以说,运用教学手段,促使实现与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思政教育,有效的开拓了学员的社会视野,令学员在教育中感受到良好思想品行带来的精神满足和内心充盈。在此基础上,思政教育将切实的培育高校学员的精神面貌,促使其拥有良好的生活态度,并借此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借由理论实践结合手法,以引导为主,以建设为辅,确保思政教育在方法上更具人性化,将可以催生大学生群体自主性产生,并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中与思政建设中。皆由此,调动其学员参与的热忱与参与的积极性,不但可以满足学员的思政教育需求,同时也有助于思政教育平台的建设,确保更进一步的交流与引导,提升教育平台涵盖范围内的整体思政建设,与思政教育渗透。可以说,就目前社会发展而言,思政教育与思政建设于高校开展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其对建设与培养社会需求人才,完善社会道德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就目前高校学员思政建设而言,影响弥足深远。
三、思政教育高校开展的现实困境
1、高校学员思政教育中主体性缺失
当前,就目前教育形式而言,立足于“大思政”视角下的思政教育在实际开展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教育主体性的错误认定,从而导致了高校学员在思政教育中主体性的缺失。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主体仍立足于教师教育,忽视了学生应为教育主体,由此使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积极性不高,甚至忽视了思政教育塑造本身思想的重要性。久而久之,思政教育沦落为大学教育中可有可无的存在,完全失去了其培养人才,明确社会需求的重要价值。
2、思政教育理论重视过度
与思政教育主体性认知偏差导致的主体性缺失相比,思政教育理论重视过度也同样造成了当前思政教育开展的困难。众所周知,思政教育其重点目标是培育良好的精神状态与思想道德,仅仅理论贯彻无法切身实际的反馈到学员思想建设之中。众多接受教育者均会将理论知识定义为可有可无的无用知识,并不能很好的将其与实际相结合,确定理论的实际价值。而当前的思政教育完全不考虑学员的心理状态,一味的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造成了受众群体的厌烦与逆反心理,从而桎梏了思政教育的良性发展。
3、思政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当然,思政教育重视理论的同时,其内容必定成为理论贯彻的辅助,因此缺乏实际支撑的思政教育内容,变得空泛而不切实际,完全脱离当前社会需求,脱离当前受教群体需求。可以说,华而不实、陈旧腐败、落后老化的思政教育内容将思政教育真正推向了毫无用处的科目门类之列,并最终致使教育者、教育组织、受教者均忽视了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另外,思政教育不切实际的教育内容也同时忽视了受教群体的教育需求,从而加深了受教群体对思政教育的厌烦情绪,也是致使思政教育无法在高校中有效开展、科学开展、有价值开展的重要问题。
四、思政教育高校开展的改革创新之路
1、构建以人为本思政教育体系
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突破瓶颈,改善困境将可以凸显自身育人价值。因此针对目前思政教育存在问题,首先因明确思政教育的教育主体,以人为本思想在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中落实,将大学生明确为思政教育主体,切实实现为人服务理念,确保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发展。因此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应调动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以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实践、教师监督模式开展思政教育,教师职责从教书转移为解惑,从而实现思政教育主体认知科学转移,确保思政教育主体自主自立参与并积极建设高校思政教育。
2、认知理论实践结合重要性
确保高校思政教育主体的科学转移的同时,也要保证教育机构认知理论之外的实践重要性,并确保科学融合理论与实践知识,对高校思政教育开展也有着同样的价值。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应确保思政教育人员的认知到位、手法科学、思想先进,切实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存在价值。与此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实施也同样需要丰盈自身见闻,时刻与时代接轨,保证其内部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并借由当前社会局势,开展正确的引导,令学生紧密围绕在社会大环境下,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加自身各项认知。
3、落实思政教育因需而动
在确保教育主体科学确立,理论实践相互配合的前提下,思政教育因需而动的机动性将被大大增强,紧抓时代需求,建造社会需要人才将不再是空口白话。对此,大学生群体也将收获良好益处,在教育过程中体验精神丰盈与心灵满足。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满足是确保其心理需求的重要手段,只有令其体现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才能确保其运用科学手段完善自己的思想行为,来确保存在价值的进步发挥。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应迎合社会需求,并且以大学生心理满足为出发点,切实做到既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又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实现“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发挥其重要作用,培养、塑造、完善高校学生人格与思想精神,促进其服务与贡献社会,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子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发展规律与成长路径研究[D].上海大学,2013.
8.专业课的思政教育 篇八
关键词:思政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解决对策
一、思政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表现
根据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可知,思政专业毕业生当老师的仅占23.97%,选择考研继续深造的占35.64%,任职于企事业单位的占10.52%,自主创业的占1.58%,其余学生属于无业或待业状态。由此笔者将思政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社会对思政专业毕业生需求少的环境困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政治意识正在渐渐地提高,追求自由和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需借鉴其他学科如政治学、教育学,培养的大多是师范生。随着大学的扩招,思政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但中学所需的政治教师却处于饱和状态,甚至有的学校不招政治老师。这样一种社会环境势必对其造成了一种挑战。
(二)就业选择面窄的职业前景困境
大学生毕业人数在逐年上升,庞大的就业人数面对有限的就业岗位无疑是一种不平衡的表现。而思政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除了面临这种供需不平衡的困境外,更主要的困境在于其就业选择面窄。从学科角度来看,思政专业学生所学的内容大都比较抽象而空洞,既不具有理科学科的实践探究和实验分析,也不像文科中的其他专业如语文和英语学科的专业性强,更重要的是思政专业学生就业面就没其他学科学生就业面宽。比如英语和中文专业学生,除了当老师外,还可以干文秘、翻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招聘单位对待应聘者的观念困境
在现实应聘中,我们不难看到大部分公历学校招聘老师的要求一般都是211或985院校的毕业生,甚至现如今对学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据笔者所知,好多高中要求学历在研究生以上,有些更残酷的竞争是研究生二选一,可见当老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此外,一般企事业招聘单位很少到高校招聘该专业学生,甚至有的用人单位没有听说过此专业,招聘单位对待应聘者的这种观念使思政专业的学生无可奈何,颜面扫地,必然面临就业困难。
(四)思政专业学生自身技能及心理困境
在大学四年期间,许多思政专业学生过度沉浸在轻松的环境中,不思进取,不努力钻研,把作为一名师范生应具备的师范技能和师范素质抛之脑后,导致基本功不扎实,同时他们一方面对自己期望值过高,对周围存在一种睥睨的态度并且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另一方面自暴自弃,对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缺乏正确定位,不敢面对竞争导致与许多就业机会失之交臂。
二、思政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分析
(一)中学对政治学科重视程度不够
中学的政治课表面上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和主要学科,实际上在应试和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压力下,往往被当成副科来对待。据笔者的社会实践来看,大部分学校补习的科目是语数外和物理化,另外从高中课表的排列上也能力证这点。例盐湖二中高一年级的课表中政治课一周才上三节,以1205班为例,分别是周二上午一节,周三下午一节,周五上午一节,自习也只有两节;而在初中,政治多是开卷考试或者根本不考试,并且大部分学校把政治学科当做小学自然科学的教授来对待,甚至初中教授政治学科的老师多半不是科班出身,要么是其他任课老师来代,要么是校领导来代。
(二)教师职业社会化的压力和政治学科可替代性强
许多非师范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人考取教师资格证使得教师这一岗位的竞争显得异常激烈。尽管这一举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似乎形成了一种公平竞争的氛围,但从另一角度来说,无异于是与思政专业毕业生“抢饭碗”,从而增加了其就业压力。
思政专业对应的学科和其他师范专业的学科不同,相较于地理、历史而言,它的专业性要弱一些,也没有专业的研究领域,而相较于语数外和物理化这些学科来说,其专业性更弱,可替代更强,它不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例在近年来国家改革的号召下,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使本就教授难度小的这门学科完全可以由其他专业的教师来兼任。
(三)招聘单位较看重名牌和经验意识
而中学招聘单位就常常陷入这种“名牌意识”的误区,他们普遍认为:一,好学校的学生都是好学生,普通学校的再好也还是要比名牌学校的学生差;二,这些毕业生可使单位提高名声和声誉,为学校的教学研究和培养方案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学校更好的发展。
在社会上的企业招聘单位眼里,经验是他们选聘员工的首要考虑要求,利益和效益是他们的至上追求,所以他们希望找到的员工具有自己所需职位的求职和实践经验。但是思政专业所开设的课多半是基础性学科,又具有师范性质,往往给企业留下了不能胜任的初印象,所以招聘企业的名牌和经验意识无疑又成为思政专业毕业生的荆棘之一。
(四)自身综合素质欠缺
据笔者所知,有部分学生对于专业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等置若罔闻,在大学期间极度颓废,没有很好地确立专业理论素养和思想结构层次,还有部分学生并非真正喜欢此专业,所以他们主修自己喜欢的专业,导致本专业和第二学位都没有学精学好。在应聘老师面试环节,许多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对教材不够熟悉,或者讲解的知识点不是很透彻或者自己也没有清晰得弄懂所讲知识点,令招聘方不是很满意,面临淘汰的结局。
三、解决思政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一)提高对政治学科的重视
根据最新的调查研究成果表明,目前我国的大学实际情况是这样的,理科的师资力量占全国大学师资力量总数的80%左右,文科的师资力量占全国的20%左右。例如,工学是中国的大学里最大的学科,在校的学生人数300万左右,占全国大学在校人数的40%还要多;相比而言哲学是中国大学里最小的学科,在校学生人数1.5万左右,还达不到全国大学生总数的0.2%。而在硕士生的教育里,那些文科基础学科招收的学生,大多是报考其它专业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没能考上被调剂到该专业的学生。
在当今时代,再次让大学焕发精神活力,担当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任务,为将来我国培养人才的使命做出贡献,除了要不断地理顺政府和学校的关系,让大学恢复其自主性,让高校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自主性办学的实体,还需要改变教育的模式,抛弃重理轻文的现象,实行通才教育模式。大学应当努力成为面向公众开放的、资源共享、富有效率的学习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和创造性思维的源泉,还应该成为社会的精神文化中心。
(二)深化高校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性转化
首先应该培养对待专业的正确态度,把专业基础学扎实。思政专业是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任何高深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想有点人文精神、人文气质,就非得好好学这门学问。因此我们要克制浮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和研究,打好专业基础。
其次要向应用性方面发展。思政主旨是经世致用,本专业的毕业生要善于在职业中利用自己所学到的思想方法、经验智慧为社会做实事。专业知识应用性转化应面向大众需求,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攻某一门必需知识及训练实践能力。
2、提升思政辅导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要重视辅导员的核心骨干工作。学校应在每年都召开专门的辅导员研讨会议,出台和完善专门的关于思政辅导员专业素质的一系列文件和制度。其次要注重思政辅导员的管理。学校应根据辅导员的工作职能,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应配置党团建设、心理辅导、职业发展指导等专业辅导员,形成矩阵式的管理模式,实现取长补短,各司其职。再次要注重辅导员的选聘。学校应该坚持专职为主的选拔制度,通过内升和外聘相结合的方式,优中选优,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热爱做学生工作的人员选到思政辅导员的队伍中来。
3、大学思政课程设置应与中学接轨
有关部门必须明确思政教育的整体性,科学合理地安排大学思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既要把握宏观,又不能忽视微观层面。要将大学和中学的思政领域的专家聚焦在一起编写具有整体性效应的教材体系。另外,高校思政老师在进行专业授课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其掌握思政专业的核心,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更容易适应中学思政教育。
4、建立“1+1”素质拓展模型
思政专业学生可以进行一个“1+1”素质拓展模型即在写作、英语、书法等方面,选准自己感兴趣又有一定基础的某一个方面作为突破口做出成绩,再以另一个方面作为辅导,发展自己的特长。当然,要培养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要有一个长期的计划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三)用人单位应剔除“院校门槛”的招聘惯例
在招聘活动中,“院校门槛”应当引起高度关注:一要落实反就业歧视法,维护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权利;二、各地方政府以及高校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服务力度,严禁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保护毕业生公平的合法权益;三、用人单位应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能力;四要改变用人观念,要更加注重能力,先进行试用再给其定位从而消除专业歧视。
(四)转变就业观念并提升综合素质
1、转变观念,多面开花:以退为进,曲径通幽
一是大学生要转变视线,不要只盯着国家机关、大城市、大企业,而是要面向中小城市,中小企业,面向基层;二是转变自我定位,不要总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宁愿饿肚子,不能失面子,古语云:将欲进之,必先退之,要从最基层工作干起,我们不能认为大学生去车间普通工人的岗位是浪费人才,是专业不对口的表现,相反,要看成是对自身的更深层次的培养和锻炼。用人单位很多管理岗位,都是采用内升制度,都需要基层工作经验。如果一位大学生先在企业做了一段时间的工人,然后来应聘某个适合大学生的岗位,而另一位大学生直接来应聘该岗位,企业会选哪一个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了。
2、掌握基础知识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毕业生就业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外语、计算机及社会适应能力。而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一个人的思维、动手、语言表达等综合性能力,而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素质。
平时要多注重自己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实习的时候,要珍惜每次上讲台的机会,用心讲课且应该自觉地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善于与用人单位沟通,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王浩斌,王飞南.论思政专业发展困境及出路[J].吉首大学,2012,(10).
[2]叶松,张德义,霍新刚,朱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相关研究:以思政专业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2012,(03).
作者简介:
【专业课的思政教育】推荐阅读:
思政专业教育硕士论文09-21
思政专业必读书目07-11
历史教育专业的毕业留言08-02
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求职信11-09
数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求职的自我介绍07-24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11-13
2024年度继续教育专业课科目作业09-12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模式的构架研究07-30
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08-27
英语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11-02